教育教学中言传、身教并重
教师塑造学生成长的引路人
教师塑造学生成长的引路人教师是学生成长道路上的引路人,他们承载着培育学生全面发展的重要责任。
他们不仅仅是知识的传授者,更是学生成长的引领者。
在教育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可以通过身教和言传并重的方式,引导学生养成正确的价值观念,培养积极向上的品质,助力学生全面发展。
首先,作为学生的引路人,教师应该在品德修养上起到榜样作用。
教师应该具备高尚的道德情操和良好的职业道德。
无论是语言还是行为,教师都应该注重自己的形象塑造,要做到言行一致,言传身教。
只有用自己的行动来诠释正确的价值观念,才能真正对学生产生积极的影响。
教师要具备诚实守信、正直善良、团结友爱等良好品质,以此来引领学生走向正确的道路。
其次,语言教育也是教师塑造学生成长的重要途径之一。
教师应该注重言辞的规范与精准,用简明扼要的语言准确地传达教育信息。
同时,语言教育还包括鼓励学生正确认识自己的能力与潜力,以及有效沟通与表达的能力。
通过激发学生的自信心和积极性,教师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鼓励他们勇往直前,在成长的道路上逐渐展现自己的潜能。
另外,教师还应该注重学生的思维培养。
教师应该引导学生形成独立思考的习惯,培养他们的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通过提供启发式的思维训练和开展创新性的活动,教师可以帮助学生培养创造力和创新意识。
只有在教室里建立起积极的学习氛围,才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动力,促进他们全面发展。
此外,教师还应该注重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
教师应该帮助学生认识到人生的价值和意义,引导他们树立正确的人生目标,并通过指导、鼓励和激发潜能来帮助他们实现目标。
教师要多用正面的故事和案例,激励学生追求卓越,努力实现自己的价值。
只有当学生具备正确的人生观,才能在成长的道路上找到前进的动力和方向。
综上所述,教师是学生成长的引路人,他们通过身教和言传并重的方式,塑造学生全面发展。
教师应该在品德修养上做出榜样,注重语言教育,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并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人生观。
浅析教育教学中言传、身教并重
浅析教育教学中言传、身教并重
田恩莲
【期刊名称】《新课程学习(基础教育)》
【年(卷),期】2013(000)006
【摘要】教育的最终目的是要“树人”,在这个过程中,言传身教起着很大的作用。
主要从言传、身教在教育中的作用以及言传、身教相辅相成、共同教育才会达到更理想的效果,表述了言传、身教在教育中所起的作用是同等重要的。
【总页数】2页(P154-154,155)
【作者】田恩莲
【作者单位】云南省文山州麻栗坡民族中学
【正文语种】中文
【相关文献】
1.浅析家庭教育中言传与身教的教育策略
2.班规与言传身教并重
3.浅析大学英语教学中言传身教原则的具体应用
4.浅析教育教学中言传、身教并重
5.教书与育人结合言传与身教并重——记国家教委教学成果特级奖获得者漆侠教授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师德师风言传身教的艺术
师德师风言传身教的艺术教育是一项伟大的事业,而教师则是这项事业中扮演着重要角色的人群。
作为学生们的引路人,教师不仅要传授知识,更要言传身教,以良好的师德和师风引领学生成长。
师德师风言传身教的艺术是教师们所追求的境界,下面将从教师的专业素养、为人师表、言传身教以及积极引领学生等几个方面来探索这一艺术。
首先,一个优秀教师必须具备扎实的专业素养。
只有深厚的学科知识储备和教学经验,教师才能够满足学生多样化的学习需求,才能够为学生提供高质量的教育服务。
教师不断学习和更新自己的知识,积极参加教育研讨会和培训课程,在教学中运用新的教学方法和技巧,提高自己的教学效果,才能更好地传授知识和引领学生。
其次,作为学生的楷模,教师必须做到为人师表。
教师应该具备高尚的品德和良好的行为举止,以言传身教的方式影响学生。
教师在课堂上要充满激情,以积极向上的态度示范给学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动力。
同时,教师还要在生活中以身作则,坚守道德底线,做到正直、诚实、宽容,以身体力行的方式培养学生正确的价值观和道德观,传递正能量。
言传身教是一种最直接有效的教育方式。
教师要注重言传身教的艺术,要善于通过言语和行动来传递理念和价值观。
在课堂上,教师应该以简明扼要的语言清楚地传递知识,让学生能够快速理解和消化。
同时,教师还要注重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创造力,鼓励学生独立思考和勇于表达。
在日常生活中,教师要与学生进行积极的交流和互动,倾听学生的心声和反馈,及时纠正学生的错误,并给予鼓励和帮助。
最后,积极引领学生是教师言传身教最重要的方面之一。
优秀的教师应该具备积极的人格魅力和领导能力,能够激发学生内心的潜能,并引导他们朝着正确的方向发展。
教师要关注学生的个性特点和需求,在学生发展方向上给予适当的引导和支持。
同时,教师还要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教育他们具备正确的道德判断力和思维方式,培养他们良好的行为习惯和品质。
师德师风言传身教的艺术需要教师不断提升自己。
言传和身教并重 赏能和明过结合
言传和身教并重赏能和明过结合班主任工作是德育工作中的重要内容,“十年树木,百年树人。
”班主任工作会直接影响学生的一生。
作为当代的德育工作者,我们一定要更新教育观念,树立以人为本的教育思想,寻找新思路和新方法。
那么,我们该如何去适应新形势,更好地去开展德育工作呢?笔者结合前人和同辈成功的经验与自己的一些实践心得,谈一些粗浅的认识和做法。
一、言传身教树榜样教书育人是教师所必须担负的双重任务,而言传身教则是完成这种双重任务的途径。
所谓“言传”就是教师通过口头的或书面的语言,向学生讲清什么应该做,应该如何做的道理。
所谓“身教”就是教师在实践行动中以身作则,严于律已,为学生作出榜样,起到模范的作用。
古人也是很注重言传身教的,“曾子杀猪”的故事千百年来为我们提供了一个范例。
我认为作为一名人民教师,其最起码、最根本的要求就是要努力使自己言行一致,说到做到。
特别在学生面前最好是先行而后言,也可以先言而后行或行后不言,但千万不能言而不行。
如果一个教师经常言而不行,那他的学生在这种作风的“熏陶潜染”之下也会变成只说不干的空谈家。
同样,如果在学生中树立了先行而后言的榜样,那么学生也会成为先行而后言的实干家。
“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学生听了教师的话不一定就会去做,但当你亲自埋头把“言传”落到实际行动当中时,必将会带动一大批学生。
有一次,笔者发现教室的环境卫生很差,纸屑满地,于是以命令的口气让几个调皮生去扫,结果他们以“不是我所为”的借口相推脱,我只好自己动手去扫,哪知刚拿起扫帚,那几个调皮生纷纷跑过来,说“老师,我们来!”所以,无论在课内还是课外,教师的言行都应该要成为学生的表率。
教师要求学生做到的,教师自己就应该首先做到并首先做好。
如果一个教师在平时总是要求学生乐观一些,开朗一些,豁达一些,大度一些……,但学生却看不到这个教师乐观开朗豁达大度,那么,其教育效果是可想而知的。
言教和身教是教书育人的重要途径。
每一个人民教师在教育教学过程中,要时时以身作则,要处处为人师表,严于律已,为祖国的明天培育出优秀之花。
教育教学管理--言传身教,用心去做
言传身教,用心去做我国古代大教育家孔子曾说:“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
作为教师,我们要在日常教学中发挥模范、表率作用,注意自己的行为举止,言谈风貌。
教师的一言一行都对孩子起着潜移默化的作用。
教师需要从小事做起,从自我做起,率先垂范,做出表率,以高尚的人格感染人,以整洁的仪表影响人,以和蔼的态度对待人,以丰富的学识引导人,以博大的胸怀爱护人。
只有这样,才能保证教书育人的实效,孩子才会“亲其师,信其道”,进而“乐其道”。
在本文中,我就想结合自己在教学工作中的实践探索,来谈谈如何“以身立教,为人师表”。
一、做教师,无小事。
我觉得必须从小的细节做起,从言谈举止、衣着仪表;从兴趣爱好到为人处事;从校规、社会公德到法律、法规,无一不体现着教师的道德水准和思想境界,而这一切教师都应做出表率。
如我们班里有一些学生不讲卫生,随便扔垃圾,弄得班里看起来不文雅。
为了使我们班里的学生个个都讲卫生、讲文明。
我每次一到教室,看到有垃圾就弯下身捡起垃圾。
每天如此,这个细微的动作,学生们看在眼里,记在心里。
每天,他们也跟着我一起干同样的事情-----见到垃圾就捡起来。
就这样,我们班就变得干干净净,没人再随便扔垃圾了。
从小事做起,不分你、我、他,大家齐来讲卫生,个个都懂得了讲卫生了。
二、学高为师,德高为先。
叶圣陶先生曾说:“教师的全部工作就是为人师表”。
在百余年的中国高等教育发展史上,西南联大曾书写过熠熠闪光的一页。
其独特魅力不仅在于培养了一批杰出人才,还在于师德的力量至今令人景仰。
抗战之时,国运凋敝,民不聊生,师生生活十分困难,教授们大都无力养家。
可是,当教育部门发给他们“特别办公费”时,吴有训、冯友兰、罗常培、陈岱孙、汤用彤等25位著名教授却毅然拒绝,为的是与师生“同尝甘苦,共体艰危”。
后人评价说,西南联大大师如云,教授的水平是一流的,其道德和人格更是一流的。
在那个内忧外患的年代,高尚师德是难得的优质教育资源,更是支撑中华民族的道德标杆、精神力量。
以身作则教师师风的最高境界
以身作则教师师风的最高境界以身作则教师师风的最高境界教师师风的高低不仅是教师个体的自我追求,更是整个教育系统的标志。
一个学校、一个教育机构的师风好坏,直接关系到教学质量的优劣,乃至影响学生的成长和社会的进步。
作为一名教师,要达到以身作则的最高境界,需要在多个方面进行深入思考和自我修炼。
首先,一个具备以身作则师风的教师应拥有高尚的道德修养。
道德修养是教师人格力量的基础,是教师行为的内在规定。
教师应牢记自己是学生的楷模和榜样,要时刻保持良好的道德品质和行为习惯,不仅要遵守教师职业道德准则,还要延伸到日常生活的各个方面。
例如,教师不论在课堂上还是在生活中,都应该讲究诚实、守信,严守纪律,言行一致,做到言行一致,以身作则,成为学生的榜样。
其次,教师应具备专业素养和教学能力。
教师的专业素养是教学高效进行的基础,是确保学生学习质量的重要保障。
一位师风标准的教师应具备扎实的学科知识,不断提升自己的教育教学理论水平。
他们应该不断学习、探索教学方法和策略,以适应时代的需求和学生的发展。
在教学中,教师应当讲究教学态度和方法,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引导学生积极思考、勇于质疑,做到身教与言传并重,以身作则引导学生健康成长。
其次,教师的学术研究和教研工作也是以身作则的重要方面。
作为一名有责任感和追求卓越的教师,应当积极参与学术研究和教研活动。
通过阅读学术文献、参与学术交流和研讨会等,不断提升自己的学术水平和教学水平。
同时,积极参与学校的教研活动,与同事们分享教学心得和经验,互相借鉴,共同提高。
教师将自己的研究成果运用到课堂教学中,将自己的经验与学生分享,让学生从小就养成好的学习习惯和科学的思维方式。
最后,教师应当注重个人修养和终身学习。
个人修养是教师作为一个人的素质,也是教师能否以身作则的根本保证。
教师要懂得自我反思,善于修正自己的不足和错误,不断完善自己。
此外,教师还应不断学习,与时俱进,关注社会热点,拓宽自己的知识面,提高自己的综合素质。
身教与言教并重
身教与言教并重先看两个故事:第一个故事:有一个宰相妻子非常重视儿子的前途,她每天不辞劳苦地劝告儿子要努力读书,要有礼貌,要讲信用,要忠于国君等。
宰相却早上离开家去上朝,晚上回来只自顾看书。
爱儿心切的夫人终于忍不住说:“你别只顾你的公事及看书,你也该好好地管教管教你的儿子啊!”这宰和眼不离书地说:“我时时刻刻都在教育儿子啊!”;第二个故事,这是一个家喻户晓的故事:曾子的夫人到集市上去,他的儿子哭着闹着要跟着去。
他的母亲对他说.“你先回家呆着,待会儿我回来杀猪给你吃。
”她刚从集市上回来,曾子就要捉猪去杀。
她就劝止说:“只不过是跟孩子开玩笑罢了。
”曾子说:“妻子,可不能跟他开玩笑啊!小孩子没有思考和判断能力,要向父母亲学习,听从父母亲给予的正确的教导。
现在你欺骗他,这是教孩子骗人啊!母亲欺骗儿子,儿子就不再相信自己的母亲了,这不是现实教育的方法。
”于是曾子就杀猪煮肉给孩子吃。
看完故事后,你会发现什么问题,两则故事有什么异同点?第一个故事告诉我们,言教再多也不如身教有效。
在一个组织里,作为一个管理者,你的言行举止都看在众人的眼里,只有懂得以身作则督导及培养下属才会得心应手。
而第二个故事则告诉我们,做人要诚实,要说到做到,教育子女,要注意言传身教,不能以欺骗作为手段,要做到言必行,行必果。
这样才能获到他人信任。
如果是不能承诺的事,那么一开始就不要信口雌黄,既然已经说了,那就要努力去做到。
其实细心的你已经发现了,两个故事都在澄清一个问题身教与言教。
虽然故事中更多的说的是身教胜于言教,但是这是放之四海而皆准的道理吗?哪一个更有效呢?我国古代的教育家孔子也很重视身教。
他说:“其身正,不令则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
在此,孔子向我们昭示了一条为人师者的真谛--身教重于言教。
但是在自己看来,两者是个人的两只手,那一只少了,都会成为一个残疾人。
那就要求我们身教与言教并重。
作为班主任,力求做到身教在前,言教在后。
开学的第一天,我走进教室的时候,迎接我们的是满目的狼藉。
用心育人,言传身教,助力学生成长
用心育人,言传身教,助力学生成长在现代社会中,教育被视为培养下一代的重要任务。
作为一名教育者,我们应该以用心育人的态度,通过言传身教的方式,为学生的成长助力。
本文将详细介绍如何用心育人、言传身教,以及这种助力对学生成长的重要性。
首先,用心育人是教育工作者不可或缺的素质。
用心育人意味着我们要真正关注学生的发展和需求,了解他们的兴趣、才能和困惑。
我们应该激发学生的好奇心,鼓励他们积极探索,培养他们的创造力和思维能力。
同时,我们需要制定个性化的学习计划,帮助每个学生充分发展自己的潜力。
只有用心育人,我们才能成为学生成长道路上的指导者和引路人。
其次,言传身教是一种非常有效的教育方式。
言传身教意味着我们以自身的言行示范来影响学生。
我们应该成为学生的榜样,用积极的态度和正确的价值观来引导他们。
我们应该注重与学生的沟通,倾听他们的想法和问题,并给予积极的回应和建议。
通过言传身教,我们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动力和兴趣,培养他们的品德和素质。
最后,助力学生成长是教育者的使命。
学生的成长需要教育者的关心和支持。
我们应该为学生创造一个积极的学习环境,鼓励他们尝试新事物、追求自己的梦想。
我们应该提供适当的指导和帮助,帮助学生克服困难和挫折。
我们还应该鼓励学生参与社会实践和义工活动,培养他们的社会责任感和领导能力。
通过助力学生成长,我们可以培养出有能力、有担当、有道德的未来社会栋梁。
综上所述,用心育人,言传身教,助力学生成长是教育者的重要任务。
我们应该用心关注每个学生的成长需求,通过言传身教的方式影响他们。
同时,我们还应该为学生提供必要的支持和指导,让他们在成长过程中得到全面发展。
只有这样,我们才能真正帮助学生实现自我价值,成为有能力、有担当的社会栋梁。
让我们共同努力,为未来的社会培养更多优秀的人才。
(字数:400)。
教师言传身教学心得体会
作为一名教师,我深知言传身教的重要性。
在日常的教育教学工作中,我始终坚持将言传身教融入到教育教学的各个环节中,以期达到良好的教育效果。
以下是我对教师言传身教的几点心得体会。
一、言传身教是教师职业道德的体现教师是学生成长道路上的引路人,肩负着传授知识、培养品德、塑造灵魂的重任。
教师的一言一行都对学生产生深远的影响。
因此,言传身教是教师职业道德的体现。
我们要以身作则,做到为人师表,以高尚的师德赢得学生的尊敬和信任。
二、言传身教有助于树立良好的班风学风班级是学校的基本单位,良好的班风学风是班级发展的基石。
作为教师,我们要以身作则,树立良好的班风学风。
在课堂上,我们要严谨治学,认真备课,让学生感受到知识的力量;在课下,我们要关心学生的生活,帮助学生解决困难,让学生感受到集体的温暖。
三、言传身教有助于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言传身教不仅体现在课堂上,更体现在日常生活中。
我们要关注学生的全面发展,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
在教学中,我们要注重启发式教学,激发学生的思维,提高他们的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在生活中,我们要关注学生的身心健康,培养他们的团队协作精神和良好的生活习惯。
四、言传身教有助于增强教师的教学效果教师的教学效果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学生的参与度和兴趣。
言传身教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他们的学习积极性。
当我们用自己的言行感染学生时,他们更容易接受我们的教育,从而提高教学效果。
五、言传身教有助于构建和谐师生关系和谐的师生关系是教育教学工作顺利进行的重要保障。
言传身教能够拉近师生之间的距离,增进师生之间的感情。
当我们真诚地关心学生,尊重学生,关爱学生时,学生也会以同样的方式回报我们,从而构建和谐的师生关系。
总之,教师言传身教在教育教学工作中具有重要意义。
我们要时刻牢记自己的使命,以身作则,言传身教,为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贡献力量。
以下是我对教师言传身教的几点心得体会:1. 言传身教要注重榜样示范。
严守师德,以爱育人
严守师德,以爱育人师德是教师必须坚守的底线,也是教师育人工作的根本。
教师作为学生的引路人和榜样,应该以身作则,教书育人。
在教育教学中,严守师德、以爱育人是必须遵循的准则。
只有以严谨的师风和真挚的爱心来培养学生,才能真正做到德教并重,心育为先,使每一位学生都受到最好的关怀和教育。
严守师德,是教育工作的首要要求。
教师不仅要具备高尚的品德,更要能够在工作中做到言传身教。
教师应该以身作则,尊重学生,言行得体,做到德教并重。
教师还要依法治教,以合法合规的行为规范自己。
教育工作者要始终以学生的利益为重,要严格遵守教育规章制度,不得利用职权谋求个人私利,严肃认真地对待每一个学生,同时恪尽职守,做到公正、廉洁、慎行。
只有这样,才能在学生心中树立良好的榜样形象,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助力学生成长成才。
教师以爱育人,是培养学生成才的必由之路。
爱是教育工作的灵魂,只有真心关爱学生,才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鼓励学生勇往直前。
教育者要激发学生的积极性和创造性,要树立正确的学习态度,提高学生的自信心和自尊心。
在教育教学中,要做到尊重学生的个性和发展,不断给予学生关怀与鼓励,对学生进行严谨的引导和激励。
只有用爱心教育学生,才能让学生在品德、学识、技能等方面成长,实现人格全面发展。
严守师德,以爱育人,不仅要求教师在言传身教之间严守自身的品德底线,更要求教师能够真心用爱心去教育学生,塑造他们的德、智、体等各方面素质。
做一名合格的教师,既需要有高尚的师德,也需要有深厚的爱心。
这样,才能为学生成长成才提供有力保障。
教师的一言一行都在影响着学生,是学生的榜样和引路人。
教师在言传身教中,要以严谨的师风和真挚的爱心来教育学生,用实际行动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提高综合素养。
只有这样,才能让学生受益终身,为社会贡献力量。
教师作为学生的引路人,是学生学习、生活的榜样。
教师在工作中,要能够严守师德,言传身教,做到言行一致,做学生的道德楷模。
让孩子快乐成长
让孩子快乐成长随着教育与社会日益密切的联系和社会整体的发展变化,越来越多的人意识到:教育其实是一个大概念,它不仅是学校的工作,更是家庭和全社会的共同责任。
因此,要想整体提升孩子的素质,使其全面健康地发展,不仅要提供给他们完善的学校教育,还要有以积极向上为主流的社会教育,当然更离不开科学的、良好的家庭教育。
瑞士教育家斐斯塔洛齐说:“道德教育最主要的场所是家庭”,良好的家庭教育可以使一个人从小就受到思想品德的熏陶,形成最初的伦理道德观念、审美观念和劳动观念,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它最能根据个体的智力发展特点实施个别教育,最能培养人的情感,也最能有针对性地对各种社会信息进行整理、筛选。
而且,家庭教育具有长期性、持久性的特点,一个人从出生到步入社会前绝大部分时间是在家庭中度过的,甚至走向社会后仍然离不开家庭的影响,家庭对其的影响是直接而巨大的。
所以说,良好的家庭教育,是个人健康成长的重要保障,是使国民具有良好人文素养、较高科技素养的保证。
家庭教育对个人一生的影响至关重要,是一切教育的基础。
换言之,父母是儿女的第一任教师,更是终身的教师;家庭是个人的第一课堂,也是终身的课堂。
但从目前家庭教育现状分析,却是无论在内容上、方法上都存在着诸多问题。
另外,某些家长自身不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也影响着孩子们的健康成长,致使孩子们的表现也是差强人意。
也就是说在现阶段,我国的家庭教育还存在许多不适应的地方和亟待加强的薄弱环节。
笔者面临的学生正值青春期,而青春期变化之大、时间之短、矛盾之多、影响之深远,是人的一生中其他时期不可比拟的。
父母感觉孩子叛逆、任性、不听管教;孩子对父母也有着满腹的牢骚与埋怨!先让我们一起来听听孩子们的心声——“……妈妈,虽然我平时不声不响的,不怎么和你进行沟通交流,你也不怎么有空,但其实我还是有很多心里话的,总想找个机会同你好好谈谈……”“……妈妈,我今年都初三了,可我不明白为什么你有时还把我当小孩子看。
师德榜样教育家鲁迅
师德榜样教育家鲁迅鲁迅先生,原名周樟寿,字豫亨,号钟谷,祖籍浙江绍兴,是中国近现代杰出的文学家、思想家、革命家。
他以批判现实、揭露黑暗、呼唤民众觉醒的文学作品,成为了一代人的精神指引。
然而,除了他的文学成就,鲁迅先生还以其崇高的师德为世人景仰。
本文将从鲁迅先生作为一个师德榜样的角度出发,探讨他对教育事业的贡献和影响。
鲁迅先生以其严谨的治学态度和对学生的爱护赢得了众多学生的尊敬和爱戴。
他在教育教学过程中,注重德育并重,以身作则,言传身教,努力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和批判精神,对学生进行全面的、系统的、促进学生综合素质发展的教育。
他常说“受教育的人最好是胸怀坦白、有思想的”,因此他在平时的教学中不拘一格,善于引导学生从不同的角度思考问题,鼓励学生勇于质疑权威,锐意进取,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和团队合作能力。
作为一名教育家,鲁迅先生深知教书育人的重要性,不仅推崇文化教育,更注重品格教育。
他认为教育的最高目的是立德立人,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鲁迅先生主张所有学科都应该围绕树立正确的世界观和人生观、价值观进行教育,倡导学生将所学知识用于实践,传承中华民族的先进文化,以更高的姿态传承文化,使每个学生都成为民族和国家的有用之才。
此外,鲁迅先生在教育方面还不遗余力地投身于教育事业的改革与发展。
他对中国教育的种种弊端进行了深刻的剖析,针砭时弊,痛陈教育体制中的弊端,提出了大量的教育改革方案,具有很高的实用价值和指导意义。
他反对形式主义、考试拜金,主张教育要注重德育、智育、体育、美育的全面发展,提出了卓有成效的改革教育的意见和建议,并以实际行动践行他对教育的理念和信念,成为广大教育工作者的楷模。
总之,鲁迅先生是一位忠于教育事业,以身作则,言传身教,为之前赴后继的师德楷模。
他的教育思想和实践,为中国现代教育事业注入了新的活力,为我们树立了崇高的师德范例。
我们应当以鲁迅先生为榜样,不断提高自身的教育专业素养,以更加严谨的教学态度和崇高的师德品质投身教育教学事业,推动教育事业取得更大的发展。
师德师风建设活动加强教师的职业道德修养
师德师风建设活动加强教师的职业道德修养在当今社会中,师德师风建设活动对于教师的职业道德修养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师德师风建设活动旨在加强教师的道德意识、职业操守和学科素养,提升教师的专业水平和教育教学质量,为学生提供良好的教育环境和示范。
本文将从加强教师自身修养、培养学生的品德素质和构建良好教育生态三个方面,探讨师德师风建设活动如何加强教师的职业道德修养。
首先,教师师德师风建设活动应从加强教师自身修养入手。
教师是学生的榜样和引路人,必须具备高尚的职业道德和优秀的教育素养。
教师应该以身作则,做到言传身教并重。
一方面,教师要树立积极向上、诚实守信的正确价值观,坚守教育教学的底线,不得利用职务之便谋取私利。
另一方面,教师要不断提升自身教育教学水平,积极参加教育教学培训,不断学习新知识、掌握新技能,适应教育改革和发展的需要。
只有教师自身具备了良好的师德师风,才能更好地引导学生,传播正能量。
其次,教师师德师风建设活动还应注重培养学生的品德素质。
教师要注重品德教育,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人生观。
教师可以通过开展师生共同参与的主题班会、讲座、读书活动等形式,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理想信念,培养学生的道德情感和品德修养。
同时,教师要注重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团队合作精神,通过组织学生参与社会实践活动、社团活动等,让学生真正体验到为他人、为社会付出的喜悦和成就感。
培养学生的品德素质是师德师风建设活动的重要任务,也是教师职业道德修养的核心内容。
最后,教师师德师风建设活动要努力构建良好的教育生态。
良好的教育生态是教师职业道德修养的重要保障。
教育管理部门应科学规划学校的办学发展方向,加强对师德师风建设活动的组织领导和政策支持,建立健全教师评价机制,为教师提供展示自我的舞台。
教师之间应加强交流与合作,共同分享教育教学经验,相互学习借鉴。
家庭、学校和社会应形成良好的育人合力,共同培养学生成长。
只有构建良好的教育生态,才能够为教师提供良好的成长环境,提升教师的职业道德修养。
言传身教名词解释
言传身教名词解释名词解释:又称言传身教,即通过语言文字或其他符号所表达出来的示范性活动,对学生实施的有目的、有计划、有系统地影响。
言传身教包含着两个方面的含义:一方面是指语文教师以自己的言行举止为榜样,给学生做出示范;另一方面是指语文教师的“教”要通过“传”,即通过口头语言的描述与书面语言的示范,引起学生内心的感悟与共鸣,进而产生良好的心理效应。
语文学科的教育是不能离开自己课堂教学实践活动的,课堂教学是这种教育的主阵地,也是教师“言传身教”最直接、最形象的途径。
一位好教师就是一个好的榜样,这是从事语文教学工作多年的笔者深切的体会。
因此,笔者把具备教师职业道德素质和教育观念,具有正确的教育思想和现代教育意识,关心学生的健康成长,有一定的教育艺术,具备较高的文化素养和专业水平的教师简称为“四有教师”。
在教育学生时,教师既要注意言传,更要注意身教。
身教就是要求家长,特别是父母亲能充分利用各种机会对孩子进行道德、品质和学习上的教育,以使孩子逐步养成优良的道德品质和良好的行为习惯,达到父母言传身教,家庭良好的教育氛围中,受到潜移默化的影响,从而收到更大的教育效果。
“言传”是对教师而言,“身教”是对父母而言。
学生在学校里,天天都能看到教师的言传身教,所以我们常说教师的“言传”很重要。
可是,学生如何才能从老师那儿接受正确的思想和做人的道理呢?有些学生从学校里出来后,将会变成什么样的人?父母怎样才能知道呢?这些都是父母必须考虑的问题。
但是,有时候我们却忽视了言传的作用,忽略了“身教”在学生教育中的重要性,甚至把父母之言当作耳边风,根本没放在心上,这实在是一种不可饶恕的失职行为。
因此,“言传”和“身教”二者缺一不可,相辅相成,同时并重,教师只有具备较高的文化修养和扎实的专业基础,掌握一定的教学技能,具备丰富的专业知识和先进的教学理念,才能教出有道德的学生,才能教出优秀的下一代。
传教是指语文教师在向学生传授语文知识、培养语文能力和进行思想品德教育等方面,运用语言文字进行传授与灌输。
教资科二德育原则口诀
教资科二德育原则口诀教资科二德育原则口诀文档# 引言在教育领域中,德育一直被认为是培养学生全面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
为了引导教育者更好地实施德育工作,教育部制定了教育知识与能力测试(简称教资科二),其中包括德育原则。
为了更好地理解和应用这些原则,我们整理了教资科二德育原则口诀,以便教育从业者更好地运用德育理念于实际工作中。
# 教资科二德育原则口诀## 一、“立德树人”为首以“立德树人”为首,秉持德育第一的信念。
在教育中,立德树人是首要任务,通过潜移默化的方式培养学生的良好品德和正确的价值观。
## 二、尊重个体差异,因材施教尊重学生个体差异,因材施教是德育的重要原则之一。
教育者应当认识到每个学生独特的特点,采用灵活的教育方法,使每个学生得到最有效的德育培养。
## 三、立德需言传和身教并重在德育中,言传和身教并重,言传主要是通过言语的表达,身教则是通过自身的榜样影响学生。
只有二者结合,才能真正实现德育的目标。
## 四、注重情感教育,促进情商发展情感教育是德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注重培养学生的情商,使其具备更好的人际交往能力和情感管理能力。
通过情感教育,学生能够更好地理解自己和他人,形成积极的人际关系。
## 五、培养学生责任心和集体观念培养学生的责任心和集体观念是德育的目标之一。
通过激发学生的责任感,使其能够主动承担起个体和集体的责任,为社会的进步和发展做出贡献。
## 六、强调实践体验,注重品德实践德育不仅仅是理论的灌输,更需要在实践中得以体现。
强调实践体验,注重品德实践,能够使学生更深刻地理解并内化所学的道德理念。
## 七、坚持因材施教,全面培养坚持因材施教是德育中的重要原则之一,通过全面培养学生的品德、智力、体魄等方面,使其在各个方面都能够得到充分发展,成为全面发展的人才。
## 八、弘扬中华传统文化,传承优秀传统在德育中,弘扬中华传统文化,传承优秀传统是不可或缺的一环。
通过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培养学生的家国情怀,使其具备更好的文化素养和民族自豪感。
浅谈教育中的德育原则
浅谈教育中的德育原则李袁历史学一班41103025 德育原则主要是根据教育目标和德育过程规律提出的指导德育工作必须遵循的基本要求。
它反映德育过程的规律性,是对德育实践经验的概括和总结。
德育教育对老师的要求较高,其中的对学生的严格要求与尊重、信任相结合,言教和身传结合,教育影响的一致性、连贯性体现的最为明显。
最近经常有老师虐待学生的事件爆出,各种学校的丑闻层出不穷,我们看见这个的时候应该反省一下,老师们有没有遵守德育原则,如果没有,这只能说,做一名合格的教师是非常难的,不仅要学识上的见地,还要给学生以德育上的教育和关怀,如果自己都不具备这些德育原则,如何去教导别人,就像范跑跑当年所做的,他的那种逃跑行为能够为人师表吗?答案当然是否定的。
学生看见自己的老师有那样的行为,难道不会鄙视吗?如果我碰见肯定是很无语的。
第一条是道德认知和道德实践并重的原则。
我们在中学教育之中大部分只能看见教育者在德育过程中加强对学生进行思想道德的理论教育,而对于学生参加实践活动是很少的,一是学校强调的主要是升学,尤其是越往高年级越是这样,二是学生会对这种实践活动有一定的抵触情绪的,学校组织活动带有一定的代价,中国对于学生的安全往往是一朝被蛇咬,十年怕井绳。
只要一出事,就不敢再组织了。
第二条是集体教育和个别教育相结合,通过集体来教育个别学生,又要树立个别例子来加强和影响学生集体,从而把集体教育和个别教育有机结合,这个的话很多老师都是这个遵循这个原则的,比如说树立一个很好的典型,每个学科都有一个很好的典型、很坏的典型,老师总是用这几个典型来教育我们,极端总是能刺激到人,无论是好的还是坏的。
这个每个老师基本上都会做。
第三条是正面教育与纪律约束相结合。
这个基本也是每个老师都做得,先进行教育,然后再用一定的纪律加以约束。
基本要求是在教育方法上摆事实、讲道理,提高自觉性,并注意和必要的检查、督促结合起来,;把坚持以表扬为主同必要的批评结合起来。
从言传身教到言教并重:我的优秀演讲老师
从言传身教到言教并重:我的优秀演讲老师。
我第一次见到这位老师是在大学时期。
我一直很喜欢演讲,但是每次上台都会感到非常紧张,自信心不够,并且总是会犯许多错误。
在他的课堂上,我学到了很多技巧和方法,这让自己的演讲水平有了很大的提高。
这位老师强调了细节问题,他在课堂上告诉我们,如果想要成为一个优秀的演讲者,就要注重细节,要时刻关注自己的形象、言辞和态度。
为此,他给我们提供了很多有关形象方面的建议,例如,穿合适的衣服、保持干净整洁、注意头发、注意仪表等。
这些细节虽然看似微不足道,但是却是演讲中非常重要的因素之一,它可以与我们的演讲内容相辅相成,为我在演讲中增添了自信。
他告诉我们演讲过程中要注意用眼神与听众互动,这可以引起听众的兴趣,同时还可以表现出演讲者的自信。
他让我们知道在演讲过程中,同样重要的是我们的肢体语言,正确的肢体语言可以帮助我们阐述题目的意思,更好的解释问题。
同样的,他也让我们了解到演讲方式可以根据自己不同的性格开展,氛围自然而然而不会恶意刻意太过压抑,因此死记硬背虽然曲直可以让我们免去很多烦恼,但是却很有可能会让我们的演讲看起来异常呆板。
通过这位老师的教育,我不仅提高了自己的演讲技能,还变得更为自信和能言善辩。
这种改变产生了远远超出我的预期,使我开始在其他领域尝试并取得更好的成果。
总之,我的这位优秀演讲老师,让我不仅成为一个更好的演讲者,更成为一个更自信和出色的人,他给了我新的思考方式,更重要的是,通过他的授课方式,我在演讲中更需要通过人的感性交流来打动人心,他给我一种信念,用话语的力量,感动着人们的内心。
因此,在以后的演讲过程中,我将继续贯彻这种理念,并用语言和行动展现出优秀演讲者的风范。
初中音乐《卡门序曲》答辩题目与解析
初中音乐《卡门序曲》答辩题目与解析第一题:说一说你认为一堂好课的标准是什么?【参考答案】关于到底什么样的课可以称为好课,我认为每个老师心中都有自己的标准。
就我对于课程的理解,我认为一堂好课至少应该教学目的明确、课程内容正确、教学方法得当、课程结构合理,此外还需要讲究语言艺术,合理利用板书和多媒体对教学进行辅助。
要想讲好一堂课,我认为最重要的是要有科学、合理、明确的教学目的。
因为教学目的指引了整堂课程的设计和实施。
如果目标不清晰或者不科学,就可能让学生感到迷惑,甚至是错误引导学生。
合理的教学目标的制定,不仅要符合国家最新的课程标准的要求,还要充分考虑到学生的年龄特征和学习实际情况。
并且,课堂上的一切教学活动都应严格围绕教学目标来进行。
当然,正如一开始我所说的,课程的内容、教学方式、教学语言等等都是影响课堂的重要因素。
要想讲好一堂课,除了要不断学习以外,更需要不断实践与思考。
总之,教学是一门技术,又是一门艺术,我要努力将我的课堂做得既像科学技术那样严谨,又像艺术创造那样灵动。
第二题:有人说,教学中言传与身教并重;也有人说,身教重于言传。
对此,你怎么看?【参考答案】“言传”强调的是教师的讲授,“身教”强调的是为人师表者的榜样和示范作用,也就是新课程实施过程中教师个人的人格魅力。
我认为身教重于言传。
学校无小事,事事皆教育,老师无小节,处处为楷模。
教师只有用自己的人格魅力和实际行动去感染学生,教学效果才会事半功倍。
如果一味地进行理论讲授,没有以学生为教学中心,会导致教师遵循自己的教学思维,学生坚持自己的思考模式,导致教与学不一致,最终导致学生对学习失去兴趣,这势必无法达到教学目的。
因此,作为一名教师不仅要做到“学高为师”,更要做到“身正为范”。
第一,每天保持积极乐观的生活、学习态度,热爱生活,热爱身边的每一个人。
并且要严格要求自己,努力探求知识,用严谨的态度做学问。
第二,注重自身的言谈举止,遵守学校的校规校纪。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浅析教育教学中言传、身教并重
摘要:教育的最终目的是要“树人”,在这个过程中,言传身教起着很大的作用。
主要从言传、身教在教育中的作用以及言传、身教相辅相成、共同教育才会达到更理想的效果,表述了言传、身教在教育中所起的作用是同等重要的。
关键词:言传;身教;巨大;榜样;相辅相成
言传身教,最早出自《庄子·天道》:“语之所贵者意也,意有所随,意之所随者,不可以言传也。
”言传,意思是说用言语讲解、传授;身教,也就是说用行动示范。
总体讲教师既要用言语来教导,又要用行动来示范,行动起模范作用。
言传身教不但是指教师教育学生,同时还包含许多方面,比如父母教育孩子,长辈教导晚辈,上司训导下属等等,但平时人们总说的是言传身教,身教重于言教,我想说的是言传身教并重,特别是我们老师这个职业,教育学生言传和身教相辅相成、缺一不可。
一、言语的魅力是巨大的
言传,就是用语言对学生进行教育。
教师的职业,就是传道、授业、解惑,这三方面都离不开语言,语言是教师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无论讲课,做学生思想工作都需要用语言,语言可以使学生获得知识、明白道理;语言对行动起到指导作用,通过语言的教育会使学生知道该怎样去做,如何去做;同时语言还可以唤起人们内心深处的情感,感化人从而改变人,而且这种力量是巨大的。
比如,2012年全国掀起的在各大、中、小学校进行的感恩教育巡回演讲,
感动了多少人,使多少人从中受到了教育。
有的时候不过是简单的几句话,就会使听的人茅塞顿开,悟出一些道理,从而改变了自己,有的甚至改变了自己的一生,这不正说明了言传对教育人所起到的巨大力量吗?
教师是一个古老的职业,过去,教师是权威、是中心、是表演者;学生是观众、是听众,从而导致师生之间的关系缺乏交往与对话,也谈不上理解,更谈不上精神上的交融。
现在师生之间是人格平等、相互尊重、相互学习、教学相长。
老师是学生学习的合作者、引导者和参与者,是学生的朋友。
老师的工作不只是传授知识,只有人格才能影响人格,只有情感才能唤醒情感。
教育是人与人之间心灵的沟通,是人的精神的生长和充盈。
言语在这其中就起到了不可替代的作用,它是沟通与理解的桥梁,是打开学生内心的精神钥匙,它也能使老师不断地反思自我、超越自我,真正承担起师之为师应当负有的责任。
二、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
记得有一个“曾子教子”的故事,说曾子的妻子要上街,她的儿子哭闹着也要跟着去,曾子的妻子就哄儿子说:“你回去等着我,我回来后杀猪给你吃。
”结果曾妻从街上回来后,看到曾子真的要杀猪,就急忙阻拦道:“我不过是跟孩子闹着玩,是哄孩子的。
”曾子说:“跟孩子不能开玩笑,孩子年幼无知,处处模仿父母,今天你欺骗他,就是教他学你的样子骗人,做母亲的欺骗自己的孩子,那孩子就不会相信母亲了,这不是教育孩子的好方法啊!”于是曾
子杀了猪,煮肉给孩子吃了。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一个道理就是要慎重许诺,言出必行。
许多家长也会经常对孩子说,如果你怎么样或者你不怎么样,我就会给你什么什么,结果做不到,长此以往,你的孩子还会听吗?父母是孩子的一面镜子,孩子是父母的影子,家庭教育的效果会影响孩子的一生。
同样,教师为人师表,也是学生为人做事的模范,我们也要从自身做起,给学生起到表率作用,做到育人先育己,心中要树立一个信念:“不怕学生不会做,做不到,就怕自己做不好,做不到,不能给学生起到榜样的作用。
”作为老师,要时刻注意自身的品格、学识、涵养和行为对学生的影响,特别是一些小事,不要认为小事就无足挂齿,其实不然。
比如,我们身为教师教育学生不要乱扔垃圾,而在上课时把用剩的粉笔头随手乱丢,用的手纸就丢在讲台上黑板下。
学生就会在背后议论你,就不会敬佩你,作为老师就会失去诚信,失去威信了。
教师教书育人,不但要教学生怎样做人,首先自己就要做好“人”,才能培养出人才。
正如教育家陶行知说的:“要学生做事,教职员要躬亲共做;要学生学的知识,教职员要躬亲共学;要学生守的规矩,教职员要躬亲共守。
”作为教师,我们的言行都处在学生的观察中,直接影响着学生、教育着学生,我们要求学生怎么做,自己一定要先做到、做好。
三、言传、身教相辅相成
司马迁的《史记》中有这样一句话:“能行之者未必能言,能言之者未必能行。
”意思是说能实践的人未必就能讲出一套理论,能
讲出一套理论的人不一定能很好地实践。
这句话说明人各有所长也各有所短,能做的不一定会说,会说的不一定能做。
强调理论与实践应该统一起来,既有理论又能很好地联系实际。
不要做只会高谈阔论而缺乏实际行动的人,这种人是得不到人们的信任和尊重的。
教师的一言一行都会对学生产生极大的影响,作为教师,要严于律己,为人师表,在教学中起表率作用,注意自己的言谈风貌、行为举止,言传能使学生懂得道理,身教能撩拨学生的情感、触动学生的灵魂。
所以,教师的言传切忌空谈,要有理有据,言之凿凿,更不能缺乏实践教育,要真正做到“学高为师,身正为范”。
思想品德课的教学,不仅仅要求学生掌握课本上的理论知识,还需要落实到日常生活的言行举止上,才能达到教学的目的。
因此,先要加强认知教育,让学生掌握课本上的理论知识,从理论上知道该做什么、该怎么做,以便于指导自己的行为。
老师在课堂上讲的道理,在生活中自己也要有所体现,给学生做出表率,言传、身教并用,教会学生在生活中怎样做,这样才能达到教书又育人的目的。
不但思想品德课要如此,其他科目也是如此。
我们每位教师都应将生活中的教育资源与书本知识两相通融,引导学生从书本世界走向生活实际,学生就能深刻感受到书本知识学习的意义与作用,就能深深意识到自己学习的责任与价值,就有可能增强自己学习的兴趣和动机,也会使教育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总而言之,我们在教育学生的过程中,不能把言传与身教割裂开,要言传、身教并重。
作为教师,我们要用语言传授书本知识,用语
言与学生交心,用真挚的情感温暖学生,与学生建立深厚的感情,缩短师生之间的距离,融洽师生的关系。
同样,我们要注重自己的品德修养、思想作风、仪表风范、行为举止和生活习惯,使自己成为学生学习的典范和榜样。
为人师表,要达到教书育人的目的,在教育学生的过程中,要言传身教并用才能达到言行一致、率先垂范的作用。
(作者单位云南省文山州麻栗坡民族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