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面镜说课稿

合集下载

初中物理《平面镜》的说课稿

初中物理《平面镜》的说课稿

初中物理《平面镜》的说课稿初中物理《平面镜》的说课稿各位评位老师:下午好。

我今天说课的内容是《平面镜》。

《平面镜》是初中物理八年级上册第三章第四单元。

现就教材、教法、学法和教学过程等四方面谈谈对这节课教学的一些设想。

一、教材1、地位和作用平面镜生活中比较常见。

平面镜在本章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它既是光的直线传播延伸,又是光的反射的铺垫。

因为平面镜成像的特点正是由于光的直线传播和光的反射引起的。

可以说,平面镜在光现象这一章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甚至在整个几何光学中也有着十分重要的地位。

2、目标(1)知识目标通过实验,探究平面镜成像时像与物的关系,理解平面镜中像的主要特点,知道实象与虚象之间的区别,了解平面镜在实际中的应用。

(2)能力目标经历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的过程,学习通过观察提出假想,制定探究计划,动手操作,搜集证据和分析概括等多方面的研究能力;在活动中,学会与他人分享探究成果,并初步养成甄别假设、调整探究计划的意识。

(3)德育和情感目标通过探究物、像和镜面三者之间的关系,领略平面镜成像中的简洁对称之美,体会克服困难、解决问题的喜悦,增进了解平面镜成像原理的好奇和欲望。

3、重点和难点重点:探究平面镜成像的特点。

难点:对虚象概念的理解;探究活动中的难点是如何确定平面镜中像的位置。

4、教材处理采用“统放结合”的半开放处理思路(学生对“虚象”和“虚象的位置”的理解普遍感到困难,所以要“统”;对于平面镜成像的其他特点采取“半放”的方法;对于平面镜成像的次要特点采取“全放”的方法。

)5、设计思想(1)通过探究,使学生经历基本的科学探究过程,学习科学探究方法,发展初步的科学探究能力,领略物理课教学的特点和魅力。

(2)课的重点是:在“探究”和“设计”的过程上,“如何探究像与物是否等大”(实验目的)→怎样比较虚像与物的大小→找一个跟物体完成相等的物体(替身物)与像比较大小→怎样才能同时观察到像与替身物→把平面镜改为白玻璃(实验基本思想方法),从而有意识、有目的、有针对性地训练和提高学生思维的灵活性和技巧性,开拓学生思路,对学生思维的灵活性、深刻性和方向性进行训练,培养其发散思维能力。

初中物理说课稿平面镜成像

初中物理说课稿平面镜成像

初中物理说课稿平面镜成像尊敬的各位老师、同学们,大家好!今天我要为大家说课的内容是初中物理中的一个非常有趣的现象——平面镜成像。

在本次说课中,我们将一起探讨平面镜成像的原理、特点以及相关的实验操作。

首先,让我们来了解一下什么是平面镜成像。

平面镜是我们日常生活中非常常见的光学元件,它由透明的玻璃和反射层组成。

当光线照射到平面镜上时,会发生反射现象。

而当光线从物体反射到平面镜上,再反射回来时,人眼会根据光传播的路径逆向延长,感觉到光线好像是从镜子中的像点发出的。

这种现象,就是我们所说的平面镜成像。

接下来,我们将探讨平面镜成像的特点。

平面镜成像有以下几个显著的特点:1. 等大:平面镜所成的像与物体大小相等,这是因为光线在镜面的反射是等角的,所以像的大小不会发生变化。

2. 等距:像与物体到镜面的距离相等。

这是因为平面镜反射遵循光路可逆原理,光线从物体射到镜面,再反射回物体的观察者眼中,路径长度保持不变。

3. 正立:平面镜所成的像是正立的,即像的上下方向与物体一致,不会出现颠倒的现象。

4. 虚像:平面镜所成的像不能在屏幕上捕捉到,只能通过眼睛观察到,因此称为虚像。

在了解了平面镜成像的基本原理和特点后,我们可以通过实验来验证这些特点。

实验的步骤如下:实验准备:我们需要一块平面镜、一支蜡烛、一张白纸、一把刻度尺和一支笔。

实验步骤:1. 将白纸铺在桌面上,将平面镜竖直放置在白纸上。

2. 点燃蜡烛,将蜡烛放在平面镜的一侧,调整蜡烛的位置,直到在镜中看到清晰的烛焰。

3. 用笔在镜中烛焰的位置做一个标记,然后将另一支未点燃的蜡烛放在标记的位置,观察是否能够与镜中的烛焰完全重合。

4. 使用刻度尺测量蜡烛到镜面的距离,记录数据。

5. 改变蜡烛的位置,重复步骤3和4,观察像的大小是否发生变化。

通过实验,我们可以发现,无论蜡烛如何移动,镜中的像始终与蜡烛大小相等,且位置关系保持不变。

这就验证了平面镜成像的等大、等距和正立的特点。

《平面镜》说课稿

《平面镜》说课稿

《平面镜》说课稿《平面镜》说课稿1对于本节课我将从教什么,怎么教,为什么这么教从教材分析、学情分析、教学过程等几个方面进行解读。

(教材是教师上课的依据,是学生获取知识的来源。

好的教材分析有助于教师更好的传授知识。

)一、教材分析本节课选自苏教版初中物理八年级上册第3章《光现象》第4节的内容,本节课主要的内容是通过探究实验得到平面镜成像的特点和平面镜成像的应用,本次说课内容为平面镜成像的特点。

本节课内容是光学部分的重点知识,在整个光学中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

(我觉得一个优秀的教师,在上课的时候不仅要在课前有一个良好的教材分析,还要对所教授的学生有一个良好的分析和把握。

)二、学情分析初二年级的学生正处于形象思维向抽象思维的过渡期,对生活中的事物充满好奇心,并且动手操作能力强,但是注意力不容易集中,所以我会先通过小实验吸引学生注意力,然后在学习的过程中以探究实验为主,加强直观教学。

(海灯会给行驶在茫茫大海中的小船指明方向,明确教学目标也可以让整个课堂有一个正确的方向,根据新课标理念,以学生学会、会学、乐学为三个维度。

因此我指定了三维教学目如下。

)三、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掌握平面镜成像的特点。

2.过程与方法:通过探究实验过程,提升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的实验,养成严谨的科学态度与协作精神。

(本着教学目标,在吃透教材的基础上,我确定了以下重难点)四、教学重难点重点平面镜成像的特点难点平面镜成像特点的.探究过程(教学有法,教无定法,贵在得法。

结合物理学科的特点,我确定了本节课的教学方法为)五、教学方法讲授法、讨论法、问答法、实验法(在确定了以上的内容之后为了更好的让学生理解本节课的内容,我会进行如下的教学过程。

)六、教学过程首先,在导入环节,我会进行演示实验,在茶色玻璃板后放置一支蜡烛,然后向杯中倒水,让学生观察蜡烛在水中“燃烧”现象,并提问学生其中原因,使学生产生疑问,引入本节课课题。

平面镜成像说课稿(通用6篇)

平面镜成像说课稿(通用6篇)

平面镜成像说课稿平面镜成像说课稿(通用6篇)作为一名教职工,就有可能用到说课稿,编写说课稿是提高业务素质的有效途径。

优秀的说课稿都具备一些什么特点呢?以下是小编整理的平面镜成像说课稿,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平面镜成像说课稿篇1大家好!我今天说课的课题是新教材初二物理第三章光现象第四节平面镜,下面我将从教材分析等八方面来说一说我这堂课的教学设想。

一、教材分析“平面镜”是本章《光现象》中的关键内容,是光传播过程中的普遍现象,是“光的传播”内容的延伸。

平面镜与日常生活密切相关,学生以具备这方面的感性知识。

定性探究平面镜成像的实验过程,是下一节定量探索“光的反射”规律的基础,有铺垫作用。

教材这样编排,符合认识过程的发展规律。

正确处理好平面镜成像的实验探究过程是学好本节乃至本章知识的关键。

二、学生情况分析八年级的学生刚刚开始学习物理,对物理知识的积累和对物理问题研究的方法还有待进一步的提高。

本节课的知识是平面镜的有关内容,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应该使学生经历基本的探索过程,学习科学的探究方法,领略物理教学的特点与魅力,学生的收获不仅仅是学到了书本的知识和方法,更重要的是通过知识的学习和方法的掌握,使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各种能力得到培养,多元智力得到充分发展。

根据以上两点的情况分析,特制定如下目标及教学的重点、难点。

三、教学目标1、知识探究点及其教学要求通过平面镜成像的边学边实验,指导学生探究平面镜成像时像与物的关系,理解平面镜中像的主要特点,知道实像与虚像之间的区别,了解平面镜在实际中的应用。

2、能力训练点及其要求经历平面镜成像特点的过程,提高通过观察提出假设,制定探究计划,动手操作,收集证据和分析概括等多方面的研究能力。

3、德育渗透点及其要求在探究实验的活动中,学会与他人分享探究成果,领略平面镜成像中的简洁对称之美,感受克服困难、解决问题的喜悦。

结合平面镜在日常生活、生产、科研方面的广泛应用,在教学中渗透热爱科学、热爱生活、热爱祖国的教育,培养学生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

初中平面镜成像说课稿

初中平面镜成像说课稿

初中平面镜成像说课稿第1篇:初中平面镜成像说课稿平面镜成像是一种物理现象。

是指太阳或者灯的光照*到人的身上,被反*到镜面上平面镜又将光反*到人的眼睛里,因此我们看到了自己在平面镜中的虚像。

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初中平面镜成像说课稿,希望对你有所帮助!尊敬的各位评委老师,大家好:我是来伊通第五中学的钱小平。

今天我说课的内容选自人教版八年级物理第四章光现象第三节《平面镜成像》的教学内容。

为了使本次说课清晰流畅,明了直观。

我将从以下几方面(教材分析、学情分析、以及教法与学法、教学过程设计和板书设计)来进行我的说课。

一、教材分析1、教材的地位和作用首先我们来看教材,平面镜成像是对光现象的进一步认识,与此同时它是在学习了光的直线传播与光的反*的基础上,学习认识平面镜成像,是前两节课知识的应用;另外本节课学生将首次较完整的研究“像”这个概念。

它的一些研究方法和思路,为后面一章研究凸透镜成像奠定了基础,所以,它具有重要的承上启下作用。

2、教学目标及确定教学目标的依据通过以上对教材的分析,我确定了本节课的三维教学目标,首先我的知识与技能目标确定为一下三点(了解平面镜成像的特点;了解平面镜能成虚像;理解平面镜在实际中的应用)。

接着是过程与方法目标确定为以下两个方面(经历平面镜成像特点的探究,学习对实验过程中信息的记录;观察实验现象,感知虚像的含意)未完,继续阅读 >第2篇:平面镜成像说课稿三.虚像1.教师用白纸承接多媒体投影的像,问学生能不能用白纸承接平面镜所成的像。

2.利用多媒体从理论上分析平面镜成虚像。

通过让学生感受虚像,然后利用现代化教学手段从理论上分析,突破教学难点,符合从感*到理*的认识规律。

四.应用拓展1.学生根据生活经验列举平面镜的应用,多媒体播放平面镜应用例子,说明平面镜可以成像和改变光路。

2、活动:观察潜望镜。

使物理与社会充分联系,体现了从物理走向社会。

五.课堂小结1.教师出示课堂练习题目。

初中物理《平面镜成像》说课稿

初中物理《平面镜成像》说课稿

《平面镜成像》说课稿一﹑教材分析:(一)教材的地位和作用。

“平面镜成像”是人教版《物理》八年级上册重点内容之一,是在学习了“光的直线传播”和“光的反射”的基础上,进一步学习认识平面镜成像的特点、原理和应用。

平面镜既与生活联系紧密,又是学生首次接触“像”概念,为“凸透镜成像”作了铺垫。

所以,它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

(二)教学目标:根据课程标准的要求和对教材的理解,结合学生的实际,确定本课的三维目标如下: 1、知识与技能:(1)了解平面镜成像的特点。

(2)了解平面镜能成虚像。

(3)理解平面镜在实际中的应用。

2、过程与方法:(1)经历平面镜成像特点的探究,学习对实验过程中信息的记录。

(2)观察实验现象,感知虚像的含意。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中领略物理现象的美妙与和谐,获得发现成功的喜悦。

(2)培养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

(三)教学重点和难点:(1)重点:探究平面镜成像的特点,感受探究的各个环节。

(2)难点:平面镜成像的原理、虚像的概念。

课程标准提出了科学探究的一般过程和步骤,而八年级的学生物理探究能力比较弱,所以让学生经历探究的过程是本课的重点。

虚像的概念比较抽象,初中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力较差,因此,确定为本课的难点。

二、学情分析:学生在本课之前已经学习了光的直线传播和光的反射定律,已经具有前提知识。

在日常生活中常见平面镜成像现象,但不知其物理原理,物理探究兴趣比较高。

三、教法学法分析: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在人的心灵深处,都有一种根深蒂固的需要。

这就是希望自己成为一个发现者、研究者、探索者”。

新的课程理念认为:在注重知识技能的同时更应注意过程与方法。

教给学生方法比教给学生知识更重要。

根据新的课程理念,本课采用“科学探究”的方法,通过创设情境——提出问题——猜想假设——设计方案——实验探究——分析论证——交流评估——应用拓展等程序,使学生在自主探究的过程中,获得知识和技能。

具体的方法:教师引导探究法,学生自主探究法,讨论法等.四、教学程序设计:教学程序教学内容设计意图及依据一、创设问题情境,激发探究欲望。

《平面镜》说课稿

《平面镜》说课稿

《平面镜》说课稿各位评位老师下午好:我今天说课的内容是《平面镜》《平面镜》是初中物理八年级上册第三章第四单元现就教材、教法、学法和教学过程等四方面谈谈对这节课教学的一些设想一、教材1、地位和作用平面镜生活中比较常见平面镜在本章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它既是光的直线传播延伸又是光的反射的铺垫因为平面镜成像的特点正是由于光的直线传播和光的反射引起的可以说平面镜在光现象这一章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甚至在整个几何光学中也有着十分重要的地位2、目标(1)知识目标通过实验探究平面镜成像时像与物的关系理解平面镜中像的主要特点知道实象与虚象之间的区别了解平面镜在实际中的应用(2)能力目标经历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的过程学习通过观察提出假想制定探究计划动手操作搜集证据和分析概括等多方面的研究能力;在活动中学会与他人分享探究成果并初步养成甄别假设、调整探究计划的意识(3)德育和情感目标通过探究物、像和镜面三者之间的关系领略平面镜成像中的简洁对称之美体会克服困难、解决问题的喜悦增进了解平面镜成像原理的好奇和欲望3、重点和难点重点:探究平面镜成像的特点难点:对虚象概念的理解;探究活动中的难点是如何确定平面镜中像的位置4、教材处理采用“统放结合”的半开放处理思路(学生对“虚象”和“虚象的位置”的理解普遍感到困难所以要“统”;对于平面镜成像的其他特点采取“半放”的方法;对于平面镜成像的次要特点采取“全放”的方法)5、设计思想(1)通过探究使学生经历基本的科学探究过程学习科学探究方法发展初步的科学探究能力领略物理课教学的特点和魅力(2)课的重点是:在“探究”和“设计”的过程上,“如何探究像与物是否等大”(实验目的)→怎样比较虚像与物的大小→找一个跟物体完成相等的物体(替身物)与像比较大小→怎样才能同时观察到像与替身物→把平面镜改为白玻璃(实验基本思想方法)从而有意识、有目的、有针对性地训练和提高学生思维的灵活性和技巧性开拓学生思路对学生思维的灵活性、深刻性和方向性进行训练培养其发散思维能力二、教学设计1、教学方法(1)探究法(学生自主探究实验);(2)引导发现法(学生实验时教师在教室内走动引导学生完成实验);(3)演示法(学生完成实验后教师在讲台上再完成一遍);(4)实验法2、教学手段——板书、学生分组实验和演示实验三、学法探究性学习、自主性学习、合作性学习(两人一组相互配合)四、教学过程(一)新课引入提出问题:照镜子平面镜能成像平面镜成像有什么特点呢(从生活中发现问题,激发学生的好奇心)(二)新课教学1、提出猜想:平面镜成像有什么特点呢(教师不做任何暗示让学生充分想象)[学生讨论、归纳]可能有下列猜想:(允许有不正确猜想这有利于学生的发散性思维)(1)成虚像;(2)像与物等大;(3)像与物到平面镜的距离相等;(4)像与物左右相反;2、制定计划与设计实验:如何来探究像与物的大小是否相等呢[明确探究目的][老师给学生思考空间学生:思考、分析、讨论、归纳] 我们采用什么方法来验证像与物是否相等呢[设疑]——比较像与物的大小[明确探究方法]——找一个跟镜前物体完全相同的物体[替身物体]与像比较3、进行实验与收集证据:同学们找桌子上的器材试试看行不行[白玻璃放在抽屉里]——用两支相同的笔——用两只相同的棋子同学们成功了有什么障碍——从平面镜的正面看见了像想把“替身物体”放到平面镜后面的像位置上从平面镜的背面只看到“替身物体”而看不见像所以无法比较像与物的大小为什么像不见了呢[学生:思考、讨论]——平面镜成的像不是存在的有没有存在的像你们见到过——小孔成像像是有光线投射到光屏上形成的——投影仪投射到银幕上的像——电影院放映机投射到银幕的像——树林里地面上圆形的小光斑就是太阳的像(通过翔实的例子来证实有存在的像)平面镜成的像是不是有实际光会聚而成的呢(设疑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不是的平面镜的背面有一层漆光线是不能透射过去的[小结]好!由实际光线会聚而成的能够用光屏接收到的像我们叫它实像而平面镜成的像是光屏接收不到的不是光线相交而成的像所以叫作虚像怎样才能同时看见像和“替身物体”[学生:思考、分析、讨论、归纳]——要同时观察到像和替身物体必须要让物体通过镜面的反射光线和替身物射出的光线都能进入人眼(教师在此可作适当解释“光的反射”具体下面要学习)好![激疑]我们看见物体(棋子)在平面镜内成的虚像是由于物体射出光线(或反射)经过镜面的反射进入人眼的怎样才能同时看见镜后的替身物呢——必须使平面镜后面的替身物射出的光线透过平面镜进入人眼非常好![激疑]那么现在镜后的替身物射出光线为什么没有透过平面镜进入人眼——被涂在平面镜后面的漆挡住光线无法透过平面镜那么办——把涂在镜后的漆刮掉想一想有没有其它办法——换成平滑的白玻璃做好!现在我们拉开抽屉拿出平滑的白玻璃再选择器材试一试实验[学生选择器材实验]同学们实验过程中有没有困难和问题——像较弱看不清同学们棋子的像比较弱看不清楚你有办法让物体所成的像明亮起来——增强光的亮度(照度)用点燃的蜡烛做同学们试试看[学生选择器材实验在实验过程中存在两个问题:Α、实验时间长点燃的蜡烛烧短了像比替身物短了;Β、蜡烛不容易放置有倾斜、有倒下不易操作]同学们实验过程中有没有困难和问题——点燃的蜡烛时间长烧短了像比物短——蜡烛不容易放竖直——蜡烛容易倒下想什么办法改进实验呢打开抽屉中纸盒看看里面有什么器材[抽屉纸盒里藏有两把手电筒]——用手电筒作为物体代替蜡烛你们再试一试看[有的学生没开亮做像较弱看不清;有的学生开亮手电筒但灯光竖直向上射出同样效果不好]同学们手电筒的像为什么比点燃的蜡烛的像弱;看不清楚动一动脑筋有没有办法使手电筒成的像明亮起来——把当作物体的手电筒开亮并把手电筒的头旋下来做对这样可以增强光的亮度再来试试看[启发]作为替身物的手电筒(没开亮的)应移到什么位置上——直到看上去它与开亮的手电筒的像完全重合[学生的主动积极探索实验几经挫折实验成功后表现出了异常喜悦的成就感]平面镜成的虚像与物体的大小——等大4、实验验证:像与物到镜面的距离相等它们的连线与镜面垂直把上面实验放在白纸上做只要记录两手电筒和玻璃的位置改变开亮手电筒的位置重做上述实验两次如图3用不同颜色的笔记录每次实验中两手电筒的位置分析实验记录:(1)量出每次实验中两把手电筒到玻璃板的距离(2)连接每次实验中两把手电筒的位置观察连线与镜面的关系 [得出实验结论]5、交流与评价:(1)、同学们各自的探究结果是否相同(2)关于平面镜成想的特点还有那些猜想准备怎样去验证它学生课后自己探究:(1)改变物体与平面镜的距离像的大小是否改变(2)平面镜所成的像与物体左右相反的(三)课堂小结:1、平面镜成像的特点:(1)成虚像;(2)像与物等大;(3)像与物到平面镜的距离相等;(4)像与物左右相反2、科学探究的过程包括以下要素:(1)提出问题(2)猜想与假设(3)制定计划与设计试验(4)进行实验与收集证据(5)分析与认证(6)评估(7)交流与合作(四)布置作业:写出简单的探究报告(包括探究的问题、探究的过程和探究的结论)。

平面镜说课稿

平面镜说课稿

平面镜说课稿一、说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目标:a. 了解平面镜的基本知识和特点;b. 熟悉平面镜的成像规律;c. 掌握平面镜的使用方法。

2. 过程与方法目标:a. 培养学生的观察和实验能力;b. 培养学生的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c. 培养学生的合作与交流能力。

二、说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a. 平面镜的定义与特点;b. 平面镜的成像规律。

2. 教学难点:a. 平面镜的成像规律的理解与应用;b. 平面镜的使用方法的掌握。

三、说教学内容与过程1. 教学内容a. 平面镜的定义与特点;b. 平面镜的成像规律;c. 平面镜的使用方法。

2. 教学过程a. 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通过引入问题或真实生活中的例子,激发学生对平面镜的好奇心;- 引导学生思考并讨论平面镜的应用场景。

b. 了解平面镜的定义与特点:- 介绍平面镜的定义和特点,如光滑平整的反光面,镜面是平面等;- 使用图片或实物展示不同角度和形状的平面镜,让学生通过观察分析,总结平面镜的特点。

c. 探究平面镜的成像规律:- 让学生通过实验,使用光线追迹法研究平面镜的成像规律;- 引导学生观察实验现象,分析成像规律,并总结成像距离和物距、像距之间的关系;- 使用示意图和实际例子说明平面镜的成像规律。

d. 掌握平面镜的使用方法:- 指导学生正确使用平面镜,注意准确对齐视线和镜面;- 指导学生如何使用平面镜观察和照明,如利用反射定律照明等;- 引导学生通过实践活动,掌握平面镜的使用技巧。

四、说教具和学具教具:a. 平面镜模型或实物平面镜;b. 平面镜成像示意图;c. 实验器材:光源、屏幕、直尺等。

学具:a. 学生实验记录本;b. 学生课堂笔记本。

五、说教学方法1. 启发式教学法:- 通过提问和讨论引导学生思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

2. 实验教学法:- 引导学生进行实验观察,培养学生的观察和实验能力;- 让学生亲自参与实验,通过实践探究平面镜的成像规律。

《平面镜》说课稿范文(通用3篇)

《平面镜》说课稿范文(通用3篇)

《平面镜》说课稿范文(通用3篇)《平面镜》说课稿1各位专家评委、各位老师:大家好!我说课的内容是八年级物理上册第四章的第三节《平面镜成像》。

下面我将从以下五个方面对本节课的教学设计进行说明。

一、说教材1、教材的地位和作用本节课主要有三个内容:1、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2、虚像的概念;3、日常生活中平面镜成像的现象。

它在光的直线传播与光的反射定律之后,学习、认识平面镜的成像,是前两节所学知识的应用;另外,学生将首次较完整的研究“像”这个新概念,为进一步学习凸透镜成像奠定基础。

同时,通过平面镜成像的探究活动,有助于加深学生对科学探究的理解,增强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因此,本节课具有承上启下的重要作用,是这一章的重点内容之一。

2、教学目标根据新课程标准重视过程与方法、重视科学探究的要求,结合教材的内容以及学生认知发展的水平,我将本节课的教学目标确定为以下三个维度:知识与技能:能说出平面镜成像的特点;了解虚像是怎样形成的;了解日常生活中平面镜成像的现象。

过程与方法:经历“平面镜成像特点”的探究,学习对实验过程中有用信息的记录;观察实验现象,感知虚像的含义。

情感态度价值观:在探究过程中,领略平面镜成像现象中的对称之美,体会克服困难、解决问题的喜悦。

3、重点和难点科学探究活动,有利于学生独立获取知识、学习、体验科学方法,因此,“探究平面镜成像的特点”是本节课的重点。

由于“虚像”比较抽象,“看得见”,却“摸不着”,因此,虚像的概念是本节课的一个难点;由于学生缺乏经验,思维能力不强,很难提出确定虚像位置的方法,如何解决这一问题是探究活动中的又一个难点。

二、说教法八年级的学生正处于从形象思维向抽象思维过渡的时期,对身边的事物充满好奇心,具有强烈的操作兴趣。

同时,学生在生活中经常接触平面镜,容易使他们产生浓厚的探究兴趣。

根据学生这些心理特征,结合教材内容的编排,我采用的教学方法主要为教师引导发现,学生自主探究的方法;另一方面,学生虽然对平面镜成像有一定的感性认识,但由于思维定势的影响,往往得出一些错误的结论,例如:他们会认为“物体离平面镜越近,所成的像就越大”;把“像”与“影”混淆等,这些先入为主的错误观念,对本节课的学习会产生不利的影响。

八年级物理上第四章光现象第3节平面镜成像说课稿

八年级物理上第四章光现象第3节平面镜成像说课稿
八年级物理上第四章光现象第3节平面镜成像说课稿
一、教材分析
(一)内容概述
本节课选自八年级物理上册第四章光现象第3节平面镜成像。在这一章中,我们主要研究光的传播、反射、折射等现象。平面镜成像是本章的重点内容,它不仅涉及到光的反射原理,还与我们日常生活中的实际应用密切相关。本节课主要围绕平面镜成像的原理、特点和应用展开,为后续学习凸透镜成像打下基础。
(一)学生特点
本节课面向的是八年级学生,这个年龄段的学生正处于青春期,好奇心强,求知欲旺盛,具有一定的探究精神。他们的认知水平逐渐从具体形象思维向抽象逻辑思维转变,具备一定的观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在学习兴趣方面,学生对物理实验和生活中的实际应用有较高的兴趣,但可能对理论知识的学习感到枯燥。此外,学生的学习习惯逐渐形成,但自觉性和自律性仍有待提高。
(2)学会运用平面镜成像的原理,解释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2.过程与方法目标:
(1)通过实验探究,培养学生的观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2)通过小组合作,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1)激发学生对物理现象的好奇心,培养学生对物理学科的兴趣。
(2)引导学生关注生活中的物理现象,体会物理知识与实际生活的联系。
2.思考讨论:针对实验过程中遇到的问题,组织学生进行思考讨论,共同解决问题。
3.生活实例分析:让学生举例说明平面镜成像在生活中的应用,并解释其原理。
4.小组竞赛:开展小组间的平面镜成像知识竞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团队合作能力。
4.对学生在实验过程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给予及时的指导和鼓励,提高学生的自信心。
5.课后布置与生活相关的作业,让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增强学生的学习成就感。

《平面镜成像》说课稿

《平面镜成像》说课稿

《平面镜成像》说课稿一、说教材1.教材的内容结构本节教学内容包含平面镜成像的特点、成像的原理和平面镜的应用,以实验为主体,通过真实情景再现,让学生感知平面镜成像特点,得出实验结论。

2.教材的重点与难点(1)教学重点: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的实验过程(2)教学难点:平面镜成虚像、像与物等大的认识二、说教学目标对《平面镜成像》教学内容的研究分析,以及《课程标准》确立以下教学目标:1.了解平面镜成像特点2.了解平面镜成像虚像、虚像是怎样形成的3.理解日常生活中平面镜成像的现象三、说教学方法本节课平面镜成像采用的教学方式为教师引导,学生讨论并设计实验,进行实验探究、分析与论证的探究式教学模式。

四、说学法指导平面镜成像的学习内容,在日常生活中学生非常熟悉,但是存在一些错误的认知,因此在学习中,让学生亲历实验过程,通过实验数据的分析,得出成像规律和特点,在实验探索中得出正确的结论。

五、说教学过程教学板块一:平面镜成像的特点1.引导学生思考以下问题:平面镜在日常生活中非常熟悉,那么实际成像有什么特点呢?(引发思考与讨论)2、制定计划与设计实验根据学生的讨论,列出待解决的问题,并制定实验计划设计实验方案,在讨论中确定以下的问题:(1)确定物体位置的平面镜,应该选用什么样的物体作为平面镜,玻璃板和平面镜对实验效果更好?(2)选用玻璃板作为平面镜,应该处于何种环境便于观察实验现象?(3)如何确定平面镜成像的像的虚实?3.进行实验与收集数据给出实验器材供同学们选用:同样大小(长短、粗细)的蜡烛两只,小蜡烛一只、大蜡烛一只,平面镜一面,平板玻璃一块,支架一幅,方格纸一张,同样大小的三角板一对、刻度尺一把4. 分析与论证实验结束,进行分析与论证探究结果是否正确,讲解探究结论中有哪些内容与猜想相符,有哪些不符。

(1)物体在平面镜中成的是实像还是虚像?(2)平面镜所成像的大小和物体的大小有什么关系?(3)像到平面镜的距离与物体到平面镜的距离有什么关系?(4)当物体远离或靠近平面镜时物体的像的移动情况、像的大小、形状的变化情况是什么?5.评估与交流得出实验结论,总结平面镜成像的特点教学板块二:平面镜成像原理利用图像分析平面镜成像的原理,边板画边讲解,这样既巩固了光的反射定律,又培养了学生研究新问题的能力。

平面镜成像说课稿

平面镜成像说课稿

《平面镜成像》说课稿一、教材(一)、地位和作用“平面镜成像”是新课标科学内容中二级主题“声和光”中的部分内容,也是八年级上册重点内容之一,在学习了“光的反射”的基础上,进一步学习认识平面镜成像的特点、原理和应用。

平面镜既与生活联系紧密,又是学生首次接触“像”概念,为“凸透镜成像”作了铺垫。

所以,它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

(二)、目标1、知识与技能:(1)了解平面镜成像的特点。

(2)了解平面镜能成虚像。

(3)理解平面镜在实际中的应用。

2、过程与方法:(1)经历平面镜成像特点的探究,进一步学习实验探究的基本思路和方法(2)通过折纸模拟实验,体会虚像形成原因。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中领略物理现象的美妙与和谐,获得发现成功的喜悦。

(2)养成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在实验过程中树立战胜困难的信心和决心.3、重点和难点重点:探究平面镜成像的特点,感受探究的各个环节难点:平面镜成像的原理,虚像的概念的建立。

二、学情分析1、在日常生活中常见平面镜成像现象,小学《科学》曾有所涉及。

2、在本课之前已经学习了光的直线传播和光的反射定律,已经具有前提知识。

3、成像的特点并未研究过,探究兴趣比较高。

本节是在光的反射的基础上学习,降低了研究的难度。

三、教学方法根据新课程理念,本课采用“科学探究”的方法,先通过小活动引入新课课堂核心:“提出问题——猜想假设——设计方案——实验探究——分析论证——交流评估——应用拓展”学生从观察现象入手,在质疑、探究、观察、讨论、交流中学到知识,培养学生良好的思维品质。

四、教学过程的设计(一)、引入新课拿出准备好的镜子进行观察镜中自己的像,普通的镜子里面却藏着:世界未解之谜---镜中的像左右相反为何却没有上下相反呢?左右相反是平面镜成像的特点之一,那么这普通的镜子里面的像究竟还有什么其它特点呢?(二)平面镜实验探究1.创设情境,提出问题:学生对实像虚像的概念比较模糊,往往会产生误解;同时学生对平面镜所成虚像的大小以及像距常常存在前概念的错误,这是探究的起点。

《平面镜》教学设计说课稿

《平面镜》教学设计说课稿

《平面镜》教学设计说课稿1、设计思路“平面镜”是《光现象》中的关键内容,是光传播过程中的普遍现象,是“光的传播”内容的延伸。

探究平面镜成像的实验过程,是下一节探索“光的反射”规律的基础,有铺垫作用。

平面镜与日常生活密切相关,学生虽然已具备这方面的感性知识,但还缺少对物理问题研究的方法,学生的认知和动手能力有待进一步的提高。

结合本节课的教学目标我认为正确处理好平面镜成像的实验探究过程是学好本节乃至本章知识的关键。

而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更是一项让学生学好物理的重要工作。

本节课以《红楼梦》中关于刘姥姥在贾宝玉房间照镜子的趣事片断引入课题,通过观察实验、图片,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促使他们对特殊现象提出疑问,从而激发学生强烈的实验探究欲望。

对于什么是平面镜,本节课通过感性认识,观察生活中的镜子引导得出概念。

本节课教学的重点是用实验探究平面镜成像的特点。

教师通过《红楼梦》中关于刘姥姥在贾宝玉房间照镜子的趣事片断做引子,引导启发学生展开想象的翅膀,鼓励学生大胆猜想平面镜成像有什么特点?如何制定实验计划来验证猜想?需要什么样的器材进行实验?如何搜集到有效的实验数据?合作交流得出平面镜成像特点具有什么样的特点?让学生经历一个完整的解决物理问题的过程,掌握解决物理问题的一般方法。

同时培养学生在实验过程中遇到问题敢于思考,敢于探索,敢于创新的精神。

本节课教学难点是对虚像概念的理解及如何确定平面镜中像的位置。

教师引导学生用玻璃板代替平面镜,用相同的物体与像进行比较,通过在镜子后面放白纸无像,无法用刻度尺测量,加深学生对平面镜成的像的性质理解。

由于平面镜所成的像是虚像,所以在这里会出现学生思维过程中的一个转折点。

教师应进行适当的点拨。

2、创新亮点(1)、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本节课用学生熟悉的视屏引入课题。

在学生一片好奇中激发起学生的求知欲,促使他们想亲自动手实验来探究具体情况。

创设的实验情景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2)、本节课从学生提出问题—进行猜想—设计实验—实验验证—合作交流—得出结论整个探究过程教师只起“导”的作用,把学习的主动权全部交还给学生,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使他们真正的成为学习的主人,体现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教学思想。

平面镜成像说课稿3篇

平面镜成像说课稿3篇

平面镜成像说课稿3篇平面镜成像说课稿3篇平面镜成像说课稿(一)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老师,大家好!我叫xx,来自xx市xx中学。

今天,我说课题目是《平面镜成像》。

以下我将从教材分析、学情分析、教法与学法分析、教学过程设计四大方面来进行说明。

一﹑教材分析:(一)教材的地位和作用。

"平面镜成像"是人教版《物理》八年级上册重点内容之一,是在学习了"光的直线传播"和"光的反射"的基础上,进一步学习认识平面镜成像的特点、原理和应用。

既与生活联系紧密,又是学生首次接触"像"这个新概念,后面又将学到凸透镜成像,所以,本节课既是对光的反射规律的一个延续,又为以下的知识埋下了伏笔,真正起到了承上启下的重要作用。

(二)教学目标:根据课程标准的要求和对教材的理解,结合学生的实际,确定本课的三维目标如下:1、知识与技能:(1)了解平面镜成像的特点。

(2)了解平面镜能成虚像。

(3)理解平面镜在实际中的应用。

2、过程与方法:(1)经历平面镜成像特点的探究,学习对实验过程中信息的记录。

(2)观察实验现象,感知虚像的含意。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中领略物理现象的美妙与和谐,获得发现成功的喜悦。

(2)培养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

(3)通过对平面镜的应用的了解,初步认识科学技术对人类生活水平的影响。

(三)教学重点和难点:(1)重点:探究平面镜成像的特点,感受探究过程的各个环节。

(2)难点:平面镜成像的原理以及成虚像的初步概念。

课程标准提出了科学探究的一般过程和步骤,而八年级的学生物理探究能力比较弱,所以让学生经历探究的过程是本课的重点。

虚像的概念比较抽象,初中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力较差,因此,确定为本课的难点。

二、学情分析:学生在本课之前已经学习了光的直线传播和光的反射定律,已经具有前提知识。

在日常生活中常见平面镜成像现象,但不知其物理原理,因此物理探究兴趣比较高。

平面镜说课稿

平面镜说课稿

平面镜说课稿
一、教学设计意图
本次说课旨在通过讲解平面镜的原理和特性,让学生了解平面
镜的作用和应用,并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通过引导学
生进行实验探究和练习,培养学生的观察、探究和分析问题的能力,提高他们的科学素养和实践能力。

二、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 理解平面镜的原理和特性,了解平面镜的作用;
2. 能够区分平面镜和凸透镜的不同特性;
3. 掌握平面镜成像的规律和方法。

过程与方法:
1. 运用实验探究的方法,观察和研究平面镜的成像特点;
2. 引导学生进行小组合作、探究和讨论,培养他们的观察和分
析问题的能力;
3. 运用归纳总结的方法,帮助学生掌握平面镜成像的规律和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 培养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和科学探究精神;
2. 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和合理竞争意识;
3. 提高学生对科学知识的兴趣和热爱。

三、教学重点
1. 平面镜的成像规律和特点;
2. 平面镜的作用和应用。

四、教学难点
平面镜内部和外部成像的特点和分析。

五、教学过程
1. 导入(10分钟)
引入教学内容,提问学生是否知道平面镜是什么,用途是什么,是否有了解过平面镜的成像原理。

初中物理平面镜成像说课稿

初中物理平面镜成像说课稿

初中物理平面镜成像说课稿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目标:- 学生能够理解平面镜成像的基本原理和特点。

- 学生能够掌握平面镜成像的规律,包括像的位置、大小、正倒立等。

- 学生能够通过实验观察和验证平面镜成像的特点。

2. 过程与方法目标:- 培养学生观察、实验和分析的能力。

- 通过实验活动,提高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激发学生对物理学科的兴趣和好奇心。

- 培养学生科学探究的精神和严谨的学习态度。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 平面镜成像的基本原理。

- 平面镜成像的特点及其规律。

2. 教学难点:- 学生对平面镜成像原理的理解可能存在困难。

- 实验操作中可能出现的误差分析和解释。

三、教学准备1. 教师准备:- 准备平面镜实验器材,包括平面镜、刻度尺、标记笔等。

- 准备多媒体课件,展示平面镜成像的原理和实验过程。

2. 学生准备:- 预习相关的物理知识,了解平面镜的基本概念。

- 准备实验记录本,用于记录实验数据和观察结果。

四、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 通过提问学生日常生活中的镜子使用经验,引出平面镜成像的话题。

- 利用多媒体课件展示平面镜成像的实例,激发学生的兴趣。

2. 讲解平面镜成像原理- 介绍光的反射定律,解释入射角和反射角的概念。

- 通过图示和动画演示,让学生理解光线在平面镜上的反射过程。

3. 实验操作- 指导学生进行平面镜成像的实验,包括确定像的位置、测量像的大小等。

- 要求学生记录实验数据,观察并描述像的特点(正立、等大、虚像)。

4. 实验结果分析- 让学生分享实验结果,引导学生分析实验中可能出现的误差。

- 教师总结平面镜成像的规律,强调理论联系实际的重要性。

5. 拓展延伸- 讨论平面镜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如潜望镜、穿衣镜等。

- 引导学生思考平面镜成像原理在其他领域的应用,如光学仪器等。

五、课堂小结- 回顾本节课所学的平面镜成像原理和特点。

- 强调实验操作的重要性,鼓励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多观察、多思考。

物理平面镜成像说课稿

物理平面镜成像说课稿

物理平面镜成像说课稿尊敬的各位评委、老师,大家好!今天我说课的题目是《物理平面镜成像》。

本节课是初中物理课程中关于光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旨在让学生理解和掌握平面镜成像的基本原理和特点。

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目标:学生能够理解平面镜成像的原理,掌握平面镜成像的特点,包括像的位置、大小、正倒立等,并能够进行简单的成像实验。

2. 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实验观察和操作,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实验操作能力和分析问题的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激发学生对物理学科的兴趣,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究精神和实事求是的态度。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平面镜成像的特点,包括像与物体关于平面镜对称、像与物体大小相等等。

2. 教学难点:理解平面镜成像的原理,特别是像的位置如何确定。

三、教学方法本节课我将采用启发式教学法和实验教学法相结合的方式,通过问题引导、实验操作和讨论交流,帮助学生构建知识框架,深化理解。

四、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首先,我会通过一个生活中的例子来引起学生的兴趣,比如提问:“当我们站在镜子前,镜子里会出现什么?”通过这个简单的问题,引导学生进入平面镜成像的主题。

2. 知识讲解接着,我会讲解平面镜成像的原理。

平面镜成像是基于光的反射原理,当光线从物体反射到平面镜上,再反射回来时,我们看到的就是物体的像。

我会用图示和动画来帮助学生形象地理解这一过程。

3. 实验操作在理论知识讲解之后,我会组织学生进行实验操作。

实验材料包括平面镜、蜡烛、白纸和尺子。

学生需要按照指导步骤,测量并记录像的位置和大小,观察像与物体的正倒立关系。

通过实验,学生可以直观地感受到平面镜成像的特点。

4. 讨论交流实验结束后,我会引导学生进行讨论交流。

学生可以分享自己的实验结果,讨论实验中遇到的问题和解决方法。

我会适时给予指导和总结,帮助学生巩固知识点。

5. 知识应用最后,我会设计一些与生活相关的平面镜成像问题,让学生尝试解答。

这样可以让学生将所学知识应用到实际生活中,提高他们解决问题的能力。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平面镜成像说课稿
尊敬的各位老师大家上午好!
我今天讲课的题目是《平面镜成像》,下面我就教材、学情、教法、学法和教学过程谈谈我对这节课的教学设计。

一、说教材
本节课的地位:《平面镜成像》是人教版物理八年级第二章第三节的内容,本节在这一章中起到了承上启下的作用。

二、说学情
学生在日常生活中虽然对平面镜较为熟悉,有一定的感性认识,但他们受生活经验的主观影响,容易得出一些错误的结论。

例如:物体离平面镜越近,像就越大。

三、说教法
根据本节内容贴近生活的特点,本节将采用实验探究法、实验分析法、质疑导学法、讲练结合法等多种灵活多样的教学手段和教学方法,创设丰富多彩的物理情景。

四、说学法
本节课采取探究实验的方法,即提出问题、猜想与假设、设计并进行实验、分析与论证。

五、说教学过程
第一环节,首先我通过一个活动引入新课,开玩笑说把自己的双胞胎妹妹带来一起打起,拿一块平面镜让学生观察我和“妹妹”的区别,然后在用学生做镜面动作来提出问题:当你照镜子的时候,镜子后面
出现了另外一个你,这是你在平面镜中所成的像,它是怎样形成的,它有什么特点,从而启发学生进行猜想,引出新课的实验探究。

第二环节,学生进行实验,探究“平面镜成像的特点”,按照提出问题、猜想与假设、设计与进行实验、分析与论证的顺序进行。

学生经过讨论、归纳,可能有如下猜想:
(1)像与物大小相等
(2)像与物到平面镜的距离相等
(3)像与物的连线与平面镜垂直
(4)像与物上下一致、左右相反
猜想之后引导学生设计和进行实验,在实验过程中,学生可能对如何比较像与物的大小感到困惑,这时应及时引导,让学生比较所用的两个物体的大小关系,还有的学生会有疑惑,在这个实验中为什么用玻璃板而不用平面镜,这时可用平面镜和玻璃板同时实验,观察现象,直观形象的得出玻璃板在这个实验中的作用,总之,教师在实验过程中积极的帮助学生完成对上述猜想的验证并引导学生进行正确的分析和归纳,得出可靠的结论,
结论过后,进行针对性反馈练习,加深对平面镜成像特点的理解,从而突破教学重点。

最后,课堂小结,请同学们谈谈这节课的收获。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