胸部CT影像报告模板
胸部ct报告模板
![胸部ct报告模板](https://img.taocdn.com/s3/m/b7c7d4ba03d276a20029bd64783e0912a3167c7e.png)
胸部ct报告模板
[医院名称]
[科室名称]
[日期]
患者姓名:[患者姓名]
性别:[性别]
年龄:[年龄]
扫描部位:[胸部]
诊断报告:
1. 异常发现:
- [描述任何可见的异常结构或病变]
- [指明异常结构或病变的位置、大小、形态特征等]
2. 造影剂使用情况:
- [描述是否有使用造影剂以及使用剂量等信息]
3. 诊断结果:
- [根据所见结果进行诊断,例如肿瘤、炎症、结构异常等] - [根据可见的病变特征,提供可能的诊断建议]
附加说明:
- [在需要补充或说明的特殊情况下提供进一步的解释或建议] - [包括任何需要注意的特殊情况或限制]
以上是本次胸部CT扫描的诊断报告。
请参考并与临床医生进行讨论,并根据需要进行进一步评估、治疗或随访。
祝愿患者健康!
[医生签名]
[医生姓名]
[职称/专业领域]
[医院联系方式]。
CT影像报告模板
![CT影像报告模板](https://img.taocdn.com/s3/m/64230a68905f804d2b160b4e767f5acfa0c78373.png)
CT影像报告模板
患者信息:
姓名:XXX年龄:XX岁性别:XX就诊日期:XXXX年X月X日
影像检查方式:CT
扫描部位:(描述扫描部位,如头部、胸部等)
扫描方法:(如螺旋CT、多排螺旋CT等)
扫描层厚:(如5mm)
造影剂:(注射造影剂与否)
其他备注:(如患者有过敏史,注明)
影像特征及诊断:
(根据影像所见进行详细描述)
1.骨骼系统:
(描述骨骼系统的影像所见,包括骨骼结构、骨折、骨质增生、肿瘤等)
2.胸部:
(描述胸部的影像所见,包括肺部、气管、食管、心脏、血管等)3.腹部:
(描述腹部的影像所见,包括肝、胆囊、胰腺、肾脏、脾、肠道等)4.盆腔与骨盆:
(描述盆腔与骨盆的影像所见,包括子宫、卵巢、前列腺、膀胱、骨
盆骨折等)
5.其他部位:
(如头颅、颈部、四肢等部位的影像所见,进行相应描述)
6.结论:
(根据影像所见进行诊断,如有需要可以提出建议或进一步检查意见)注意事项:
(特殊注意事项,如需要患者追踪复查等)
报告医师:
(医师姓名、职称)
以上报告为影像学所见,具体诊断及治疗请结合临床医生的要求。
正常CT报告书写
![正常CT报告书写](https://img.taocdn.com/s3/m/c5c0ddb831b765ce04081497.png)
正常C T报告书写Last revision on 21 December 2020正常C T报告书写模板1、头颅CT扫描:平扫显示颅内各层未见异常密度灶,脑室系统大小﹑形态如常,脑沟、裂不宽,脑中线结构居中。
骨窗观察颅骨骨质未见异常。
意见:头颅CT扫描未见异常。
2、胸部CT扫描:平扫肺窗显示两肺纹理清晰,走向分布无异常,肺实质未见渗出或占位性病变。
纵隔窗显示两肺门无增大,气管支气管通畅,强化血管及脂肪间隙清晰,纵隔未见肿大淋巴结。
胸膜﹑肋骨及胸壁软组织未见异常。
意见:胸部CT扫描未见异常。
3、腰椎椎间盘CT扫描:平扫各层显示L3/4 -L5/S1椎间盘未见脱出或膨出征象,硬膜囊及两侧神经根未见受压,硬膜囊前脂肪间隙存在。
黄韧带无肥厚,两侧腰大肌对称无肿胀。
骨窗观察L3-S1椎体及椎小关节骨质未见异常。
定位片见腰椎生理弯曲存在。
意见:L3-S1腰椎(颈椎、胸椎类似)椎间盘CT未见异常。
4、上腹部CT扫描:平扫显示肝内未见异常密度灶,表面光滑,肝叶比例协调,肝裂不宽, 肝内外胆管无扩张。
胆囊不大,壁不厚,内未见高密度灶,胰腺大小形态未见异常。
脾不大,质均匀。
腹膜后未见肿大淋巴结。
增强后肝、胆、胰、脾未见异常强化灶。
意见:肝、胆、胰、脾CT扫描未见异常。
5、垂体CT扫描:增强扫描显示垂体体积无增大,密度均匀,表面光滑,垂体柄居中,两侧海绵窦对称,鞍上池无受压,骨窗观察蝶鞍及邻近骨质结构完整。
意见:垂体CT扫描未见异常。
6、眼眶CT扫描:平扫显示眼球环壁完整,球内未见异常密度灶,眼内肌对称未见增粗及异常变细,视神经未见异常密度灶,眶内脂肪间隙清晰,骨窗观察眼眶壁、视神经管、眶上裂、眶下裂未见破坏扩大。
意见:眼眶CT扫描未见异常。
7、鼻窦部CT扫描(冠状面):平扫显示双侧鼻腔对称,鼻中隔居中无偏移,双侧上、中、下鼻甲无肥厚,鼻道通畅,双侧上颌窦开口通畅,双侧窦口鼻道复合体结构对称无变,双侧上颌窦、筛窦、额窦及蝶窦气化良好,粘膜无增厚,未见异常局灶性密度异常。
CT影像报告单模板
![CT影像报告单模板](https://img.taocdn.com/s3/m/a1eadd7776a20029bc642d14.png)
山东大学第二医院
C T检 查 报 告 单
住院号:
姓 名:李功武
性 别:男
科 室:呼吸内科 病 区:
年 龄: 62 岁 检查日期:2016-08-22 18:15
床 号:
报告日期:2016-08-23 08:14
Hale Waihona Puke 临床诊断:肺部感染? 检查部位:胸部
检查所见: 双侧胸廓对称,纵隔气管居中。双肺实质内未见明显异常密度灶,段以上支气管通畅,
纵隔及肺门区未见明显肿大淋巴结,心脏大血管未见异常。
诊断意见: 胸部 CT 平扫未见明显异常。 请结合临床,必要时进一步检查。
本报告仅供临床医生参考,不作证明材料。 报告医师:周培璞 2325842
审核医师:
胸部ct诊断报告模板
![胸部ct诊断报告模板](https://img.taocdn.com/s3/m/13a0a561bdd126fff705cc1755270722192e5923.png)
胸部ct诊断报告模板
患者姓名:XXX 性别:XX 年龄:XX岁
检查日期:XXXX年XX月XX日检查号:XXXXXX
影像学表现:
1. 肺实质:双肺纹理清晰,未见实质性病变。
2. 气胸:未见气胸。
3. 胸膜和胸壁:未见胸膜增厚和胸壁肿物。
4. 支气管及肺门:双侧肺门及主支气管正常,未见明显肿大。
5. 淋巴结:纵隔及纵隔外未见明显淋巴结肿大。
6. 心脏:心影正常大小、形态,未见明显心肌梗死影像学改变。
7. 血管:肺血管未见明显扩张或狭窄影像学改变,未见肺动脉
栓塞。
8. 其他:未见胸腺与食管影像学异常。
诊断意见:
1. 胸部CT未见明显异常。
2. 需要结合临床资料进一步诊断。
备注:
以上报告仅供参考,如有需要请结合其他临床检查资料进行综合分析。
胸部——CT医学影像报告模板
![胸部——CT医学影像报告模板](https://img.taocdn.com/s3/m/7f704bc218e8b8f67c1cfad6195f312b3069eb71.png)
胸部——CT医学影像报告模板目录1.胸部未见异常2.左肺/右肺上叶/中叶/下叶炎症改变。
3.1)肺内结节影,性质多考虑为肺癌;2)纵隔淋巴结转移。
4.左/右肺上叶/中叶/下叶占位性病变,考虑为中央型肺癌并阻塞性肺炎,肺不张。
肺门及纵隔淋巴结转移。
左/右侧胸腔积液。
5.1).左/右肺上叶/中叶/下叶占位性病变,考虑为周围型肺癌并肺门及纵隔淋巴结转移。
2).左/右侧胸腔积液。
6.左/右侧胸腔积液(大/中/少量)。
7. 1).左/右肺上叶/中叶/下叶段占位性病变,良恶性等鉴别,建议穿刺活检。
2).左/右肺上叶/中叶/下叶段占位性病变,炎症可能性大,建议冶疗后复查后复查除外肺癌。
8.左/右肺尖左/右肺上叶后段/下叶背段结核陈旧性结核球。
9.左/右肺尖左/右肺上叶后段/下叶背段结核球。
10.左/右肺尖左/右肺上叶后段/下叶背段结核/结核球并纵隔淋巴结肿大。
11.1).左/右肺上叶/中叶/下叶转移瘤/转移性结节,肺门及纵隔淋巴结转移。
2).双肺多发转移瘤,肺门及纵隔淋巴结转移。
12.T12椎体平面椎体左/右旁占位性病变,性质考虑为神经鞘瘤。
13.前纵隔占位性病变,性质考虑为畸胎瘤。
14.慢性支气管炎并肺气肿,左/右/双肺上/中/下叶肺大泡。
15.食道癌术后改变,未见明显肿瘤复发。
食道癌术后吻合口处粘膜增厚,建议胃镜进一步检查除外肿瘤复发。
16.胸骨后甲状腺肿/腺瘤。
17.左/右上/下胸膜肥厚、粘连18.前上纵隔占位性病变,性质考虑为恶性胸腺瘤。
19.前上纵隔占位性病变,性质考虑为胸腺瘤。
20.胸腺体积增大,考虑为胸腺增生。
21.中纵隔囊性占位性病变,性质考虑为支气管囊肿。
22.前中纵隔占位性病变,结合临床病史性质考虑为淋巴结转移。
23.前中纵隔占位性病变,性质考虑为纵隔淋巴瘤。
1.胸部未见异常。
胸廓对称,肋骨及胸壁软组织未见异常。
肺窗示双肺纹理清晰,走行自然,肺野透光度良好,双肺未见异常实变影,双肺门不大。
影像诊断报告书写模板
![影像诊断报告书写模板](https://img.taocdn.com/s3/m/61bbc60011661ed9ad51f01dc281e53a5802519a.png)
影像诊断报告书写模板
尊敬的医疗专家:
感谢您提供这样一份机会,让我为您准备撰写一份影像诊断报告书。
我将尽力为您提供准确、详细的报告内容,以帮您更好地为患者的诊疗服务。
一、患者基本信息:
姓名:
性别:
年龄:
就诊时间:
二、检查影像来源:
本次检查使用的影像设备为(CT/MRI/X光)。
三、检查部位及目的:
本次影像检查的部位为(胸部/腹部/头部等),目的为(初步筛查/明确诊断等)。
四、检查结果描述:
1. 影像表现:
在扫描结果中,显示(病灶大小/位置/数量/分布情况/密度等)的异常表现。
同
时,还出现了(周围组织情况/器官受压情况/病变范围等)显着变化。
2. 诊断结论:
观察到的异常表现、组织状态变化以及患者症状等综合分析,诊断为(病变名称)。
五、医学建议:
在接下来的医疗过程中,我们建议采取(手术治疗/药物治疗/化疗放疗等)方案。
同时,需要关注的风险及注意事项包括(手术风险/用药需注意事项等)。
六、诊疗团队:
本次影像检查报告由(报告人员姓名/职称)编写。
在之后的诊疗过程中,我们建议采用多学科协作的方法,组建适合的诊疗团队,共同向着早日恢复健康的目标努力。
以上是本人为您准备的模板报告书,如有需要,可以根据具体情况进行分部添加、修改。
感谢您的阅读与接受,期待我们得到进一步的合作。
胸部CT影像报告模板
![胸部CT影像报告模板](https://img.taocdn.com/s3/m/1eacb5a752ea551811a68759.png)
左肺/右肺上叶/中叶/下叶炎症改变肺窗示左肺/右肺上叶/中叶/下叶可见斑片状密度增高影,边缘模糊,密度不均,其内可见充气的支气管影像,余肺野清晰,未见实变影像。
纵隔窗示病灶区呈稀疏散在斑点状影,未见明显实性团块影,纵隔内未见肿大淋巴结,心影及大血管形态正常。
胸部未见异常。
胸廓对称,肋骨及胸壁软组织未见异常。
肺窗示双肺纹理清晰,走行自然,肺野透光度良好,双肺未见异常实变影,双肺门不大。
纵隔窗示纵隔无偏移,心影及大血管形态正常,纵隔内未见肿块及肿大淋巴结。
无胸腔积液及胸膜肥厚。
1. 左/右肺上叶/中叶/下叶段结节影,性质多考虑为肺癌。
2.纵隔淋巴结转移。
肺窗示右肺上叶尖段/后段/前段|中叶内侧段/外侧段|下叶前/外/后/内基底段/背段|左肺上叶尖后段/前段/舌段|下叶前外/后/内/基底段/背段/右可见一直径约为cm 结节病灶,薄层高分辨率CT扫描示病灶形态不规则,呈分叶状,边缘毛糙,可见细小毛刺,纵隔窗该病灶中央可见空泡征/支气管所气征,密度均匀,CT值为cm,纵隔内未见/可见数个直径约为1cm 的淋巴结。
余未见特殊。
左/右肺上叶/中叶/下叶占位性病变,考虑为中央型肺癌并阻塞性肺炎,肺不张。
肺门及纵隔淋巴结转移。
左/右侧胸腔积液。
肺窗示左/右肺门增大,并见不规则高密度肿块影,右/左主支气管/右肺上叶/中间支气管/左肺上叶/下叶支气管管腔狭窄/闭塞,右肺上叶/中叶/下叶/左肺上叶/下叶可见不规则斑片状毛玻璃状影,边缘膜糊,密度不均,其内可见充气的支气管影像;纵隔窗示右/左主支气管/右肺上叶/中间支气管/左肺上叶/下叶支气管管壁增厚,管腔狭窄/闭塞,左/右/双侧肺门及纵隔内可见多个肿大淋巴结。
左/右侧胸腔内可见弧形低密度影,心影及大血管形态正常。
1. 左/右肺上叶/中叶/下叶占位性病变,考虑为周围型肺癌并肺门及纵隔淋巴结转移。
2. 左/右侧胸腔积液。
肺窗示右肺上叶尖段/后段/前段|中叶内侧段/外侧段|下叶前/外/后/内基底段/背段|左肺上叶尖后段/前段/舌段下叶前外/后/内/基底段/背段/可见一孤立性肿块/结节影,大小约为X cm,边缘毛糙,可见分叶及细小毛刺,密度均匀/不均匀,CT值Hu,其内可见偏心性空洞,肿块内无钙化/点状少量钙化,纵隔窗示纵隔内可见多个肿大淋巴结。
胸部检查健康评估报告模板
![胸部检查健康评估报告模板](https://img.taocdn.com/s3/m/27f47365dc36a32d7375a417866fb84ae45cc3c1.png)
胸部检查健康评估报告模板
胸部检查是一种非常常见和重要的健康评估方法,可以帮助医生确定胸部的结构、功能和病变情况。
下面是一个胸部检查健康评估报告的模板,供参考:
报告名称:胸部检查健康评估报告
1. 胸部X光检查结果
根据胸部X光检查结果显示,患者的胸廓对称,心脏位于正常位置,肺野透明度均匀,无明显阴影或结节。
2. 胸部超声检查结果
胸部超声检查显示患者的肺部、胸腔内脏器官、胸壁及淋巴结等结构正常,无明显异常。
3. 胸部CT检查结果
胸部CT检查显示患者的肺部、纵隔、胸壁及其他胸部组织结构正常,无明显异常。
4. 心电图检查结果
心电图检查显示患者的心电图波形正常,心率稳定,无明显心脏病变。
5. 肺功能检查结果
肺功能检查显示患者的肺活量、呼气峰流速等指标在正常范围内,肺功能正常。
6. 乳腺检查结果
乳腺检查显示患者的乳房无肿块、肿瘤或其他异常,乳房结构正常。
7. 临床症状及体征
患者无胸痛、胸闷或呼吸困难等明显症状,体温、血压、心率等生理指标在正常范围内。
8. 检查建议
根据上述检查结果,患者的胸部结构和功能正常,无明显病变或异常。
建议定期进行胸部影像学检查,以监测胸部健康状况和及时发现潜在问题。
总结:
综合以上检查结果,患者的胸部结构和功能正常,未见明显异常。
建议患者继续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定期进行胸部检查以维护胸部健康。
如有不适或疑虑,建议及时就医咨询专业医生。
收藏必备胸部CT常用报告模版
![收藏必备胸部CT常用报告模版](https://img.taocdn.com/s3/m/92b28de40342a8956bec0975f46527d3240ca6ec.png)
收藏必备胸部CT常用报告模版来源:沙澧影像1.胸部CT正常:胸廓两侧对称,支气管血管束清晰。
肺内未见明确异常密度灶。
主气管、双肺支气管及其分支管腔通畅。
双侧肺门及纵隔内未见明显增大淋巴结。
心脏形态、大小正常。
未见明确胸膜病变。
胸廓骨质及软组织未见明显异常。
2.胸部CT增强正常:胸廓两侧对称,支气管血管束清晰。
肺内未见明确异常密度灶。
主气管、双肺支气管及其分支管腔通畅。
双侧肺门及纵隔内未见明显增大淋巴结。
心脏形态、大小正常。
未见明确胸膜病变。
胸廓骨质及软组织结构无异常。
增强后,主动脉、肺动脉主干及其分支造影剂充盈良好,管径正常、血管边缘清晰。
3.胸部低剂量CT扫描:第1次胸部低剂量CT扫描结节1(序列?,图?)位于左肺上叶?段,距肋胸膜 mm,大小约mm× mm(长径×短径),为非钙化,实性(或部分实性,或磨玻璃)结节,边缘光整(或不光整,有无分叶、毛刺、胸膜牵拉等);双肺未见肺气肿征象;有无肺囊肿/肺大泡/小气道病变/支气管扩张/肺间质性病变/局限性或弥漫性实变/肺不张/索条等;主气管、双肺支气管及其分支管腔通畅;纵隔、肺门有无肿大淋巴结(或钙化淋巴结);纵隔内有无其他异常;胸腔积液,有/无,右侧/左侧/双侧,少量/中量/大量;有无胸膜增厚/胸膜斑块;心脏形态、大小如常/增大。
有无心包积液,少量/中量/大量;未见冠状动脉钙化(或冠状动脉右支/左支轻度/中度/重度钙化);(请注意乳腺、甲状腺、骨质等部位发现阳性病变时需写入报告,若无阳性病变无需提示这些部位)。
4.支气管病变:毛细支气管炎:胸廓两侧对称,支气管血管束大部分显示清晰。
双肺见弥漫性小结节,小叶中心分布为主,部分呈'树芽征'。
双下叶可见'马赛克'样表现,透亮区内血管管径变细。
主气管、双肺支气管及其分支管腔通畅。
双侧肺门及纵隔内未见明显增大淋巴结。
心脏形态、大小正常。
胸廓骨质及软组织结构无异常。
胸片检查报告单
![胸片检查报告单](https://img.taocdn.com/s3/m/ca799b6359fb770bf78a6529647d27284b73372f.png)
胸片检查报告单
患者信息
•姓名:XXX
•性别:XX
•年龄:XX岁
•住院号:XXX
•检查日期:XXXX年XX月XX日
检查结果
根据本次胸片检查,以下是对患者胸部的评估和诊断:
1.胸廓形态:
–胸廓对称,形态正常。
2.肺野透明度:
–双肺纹理分布均匀,肺野通透度正常。
3.胸腔积液:
–未见胸腔积液。
4.胸膜:
–胸膜平滑,未见胸膜增厚、胸膜钙化等异常现象。
5.肺门影:
–肺门影形态正常,未见肺门增大、肿块或淋巴结增生。
6.肺血管纹理:
–双肺血管纹理呈现分支状,分布均匀。
7.支气管:
–双侧主支气管无明显异常。
8.膈肌:
–双侧膈肌活动度正常,未见膈肌抬高或移位。
结论
综合以上检查结果,本次胸片评估显示患者的胸廓形态正常,肺野透明度正常,胸腔无积液,胸膜平滑,肺门影正常,双肺血管纹理分布均匀,支气管无异常,膈肌活动度正常。
综上所述,患者胸片结果显示肺部未见明显异常,建议结合临床症状综合判断,进一步就诊或根据需要进行其他检查。
注意事项
1.本报告只是对胸片检查的初步评估,仅供参考,最终诊断需结合其他检查结果和临床症状综合判断。
2.如有其他相关问题,请咨询医生。
胸片报告单模板
![胸片报告单模板](https://img.taocdn.com/s3/m/127bd7564531b90d6c85ec3a87c24028915f85f8.png)
胸片报告单模板简介胸片报告单是医学影像检查中对胸部进行 X 光拍摄后的结果报告。
本文档将提供一个胸片报告单的模板,以方便医务人员填写和记录。
胸片报告单模板患者信息•姓名:[患者姓名]•性别:[患者性别]•年龄:[患者年龄]•住院号:[患者住院号]•门诊号:[患者门诊号]•检查日期:[胸片检查日期]影像检查结果•检查部位:胸部•图像描述:[在这里填写胸片的图像描述,包括异常表现、部位、大小等]•结果评价:[在这里填写对胸片结果的评价,如正常、异常、疑似病变等]•诊断意见:[在这里填写对胸片结果的诊断意见,如进一步检查、治疗建议等]注意事项1.使用前确保患者信息填写准确无误,避免错误的记录。
2.图像描述要详细准确,包括异常表现、部位、大小等,以便医生和其他医务人员能够正确理解和判断。
3.结果评价要明确表达胸片结果的正常与否,如存在异常或疑似病变,应注明。
4.诊断意见要明确指出对结果的诊断建议,如是否需要进一步检查、治疗等。
示例患者信息•姓名:张三•性别:男•年龄:45岁•住院号:123456•门诊号:7890123•检查日期:2022年1月1日影像检查结果•检查部位:胸部•图像描述:在右下肺野可见大小约为1cm的结节影,边界清晰,形态规则。
•结果评价:右下肺野结节影,高度怀疑为恶性病变。
•诊断意见:建议进一步进行胸部 CT 检查,以明确病变的性质和范围。
结论胸片报告单模板是医学影像检查中记录胸部 X 光检查结果的标准格式,包括患者信息、影像检查结果、注意事项等内容。
医务人员可以使用该模板来填写胸片报告单,以规范化和简化报告的录入过程,并确保报告的准确性。
ct报告模板
![ct报告模板](https://img.taocdn.com/s3/m/cf9f64bd951ea76e58fafab069dc5022aaea46fa.png)
ct报告模板CT报告模板。
患者姓名:性别:年龄:住院号:床号:临床诊断:临床表现:体征:检查目的:检查方法:检查部位:检查时间:【影像学所见】。
1.头颅CT。
2.颈椎CT。
3.胸部CT。
4.腹部CT。
5.盆腔CT。
6.四肢CT。
【影像学所见】。
1.头颅CT,脑实质对称,脑室形态大小正常,脑沟、脑裂清晰,脑池对称,脑沟、脑裂、脑池内未见异常密度影。
2.颈椎CT,颈椎椎体形态大小正常,椎间盘高度正常,椎间盘未见明显脱水,未见明显异常密度影,未见明显异常骨质增生,未见明显椎管狭窄。
3.胸部CT,肺纹理清晰,肺野内未见实变影,未见明显胸腔积液,未见明显胸膜增厚,心影大小、形态正常。
4.腹部CT,肝、胆、胰、脾、肾大小、形态正常,密度均匀,未见明显异常密度影,未见明显包块。
5.盆腔CT,盆腔内未见明显异常密度影,子宫、卵巢大小、形态正常,未见明显包块。
6.四肢CT,四肢骨骼关节未见明显异常密度影,软组织未见明显异常密度影。
【诊断意见】。
1.头颅CT,脑实质未见明显异常。
2.颈椎CT,颈椎未见明显异常。
3.胸部CT,胸部未见明显异常。
4.腹部CT,腹部未见明显异常。
5.盆腔CT,盆腔未见明显异常。
6.四肢CT,四肢未见明显异常。
【结论】。
以上所述检查所见,未见明显异常。
【建议】。
结合临床,建议定期复查。
此报告由我院放射科专业医生审核,如有疑问,请及时与我院联系。
日期,年月日。
放射科医生签名:院长签名:。
胸部CT影像报告
![胸部CT影像报告](https://img.taocdn.com/s3/m/42a4052a49d7c1c708a1284ac850ad02df80075d.png)
胸部CT影像报告
根据您的请求,我为您提供一份胸部CT影像报告。
以下是详细内容:检查部位:胸部
检查日期:xxxx年xx月xx日
检查方法:
采用低剂量螺旋CT扫描技术进行胸部CT影像检查。
影像所见:
1.胸廓:胸廓形态对称,未见明显畸形。
肋骨结构及脊柱未见明显异常。
2.肺部:双肺纹理清晰,未见明显结节或占位病变。
两肺内未见明显
密度增加区域,双肺门清晰。
3.支气管:双侧支气管显示良好,未见明显扩张,支气管壁未见明显
增厚。
4.心脏和大血管:心脏大小和形态正常,纵隔未见明显增宽。
主动脉、肺动脉、上腔静脉、下腔静脉等大血管未见明显异常。
5. 胸膜:两侧胸膜无明显厚ening或积液。
结论:
经低剂量螺旋CT扫描技术检查显示:
1.胸廓形态对称,肋骨结构及脊柱无明显异常。
2.双侧肺部无明显结节或占位病变,纹理清晰。
3.支气管显示良好,未见明显扩张或壁增厚。
4.心脏和大血管形态大小正常。
5.胸膜无积液。
注意事项:。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左肺/右肺上叶/中叶/下叶炎症改变。
肺窗示左肺/右肺上叶/中叶/下叶可见斑片状密度增高影,边缘模糊,密度不均,其内可见充气的支气管影像,余肺野清晰,未见实变影像。
纵隔窗示病灶区呈稀疏散在斑点状影,未见明显实性团块影,纵隔内未见肿大淋巴结,心影及大血管形态正常。
胸部未见异常。
胸廓对称,肋骨及胸壁软组织未见异常。
肺窗示双肺纹理清晰,走行自然,肺野透光度良好,双肺未见异常实变影,双肺门不大。
纵隔窗示纵隔无偏移,心影及大血管形态正常,纵隔内未见肿块及肿大淋巴结。
无胸腔积液及胸膜肥厚。
1.左/右肺上叶/中叶/下叶段结节影,性质多考虑为肺癌。
2.纵隔淋巴结转移。
肺窗示右肺上叶尖段/后段/前段|中叶内侧段/外侧段|下叶前/外/后/内基底段/背段|左肺上叶尖后段/前段/舌段|下叶前外/后/内/基底段/背段/右可见一直径约为cm结节病灶,薄层高分辨率CT扫描示病灶形态不规则,呈分叶状,边缘毛糙,可见细小毛刺,纵隔窗该病灶中央可见空泡征/支气管所气征,密度均匀,CT值为cm, 纵隔内未见/可见数个直径约为1cm 的淋巴结。
余未见特殊。
左/右肺上叶/中叶/下叶占位性病变,考虑为中央型肺癌并阻塞性肺炎,肺不张。
肺门及纵隔淋巴结转移。
左/右侧胸腔积液。
肺窗示左/右肺门增大,并见不规则高密度肿块影,右/左主支气管/右肺上叶/中间支气管/左肺上叶/下叶支气管管腔狭窄/闭塞,右肺上叶/中叶/下叶/左肺上叶/下叶可见不规则斑片状毛玻璃状影,边缘膜糊,密度不均,其内可见充气的支气管影像;纵隔窗示右/左主支气管/右肺上叶/中间支气管/左肺上叶/下叶支气管管壁增厚,管腔狭窄/闭塞,左/右/双侧肺门及纵隔内可见多个肿大淋巴结。
左/右侧胸腔内可见弧形低密度影,心影及大血管形态正常。
1.左/右肺上叶/中叶/下叶占位性病变,考虑为周围型肺癌并肺门及纵隔淋巴结转移。
2.左/右侧胸腔积液。
肺窗示右肺上叶尖段/后段/前段|中叶内侧段/外侧段|下叶前/外/后/内基底段/背段|左肺上叶尖后段/前段/舌段|下叶前外/后/内/基底段/背段/可见一孤立性肿块/结节影,大小约为Xcm,边缘毛糙,可见分叶及细小毛刺,密度均匀/不均匀,CT值Hu,其内可见偏心性空洞,肿块内无钙化/点状少量钙化,纵隔窗示纵隔内可见多个肿大淋巴结。
左/右侧胸腔内可见弧形低密度影,心影及大血管形态正常。
1.左/右肺上叶/中叶/下叶段占位性病变,良恶性等鉴别,建议穿刺活检。
2.左/右肺上叶/中叶/下叶段占位性病变,炎症可能性大,建议冶疗后复查后复查除外肺
癌。
肺窗示左/右肺上叶/中叶/下叶段可见一类圆形病灶,大小约为Xcm,呈分叶状,边缘光滑/毛糙,未见/可见细小/粗大毛刺,纵隔窗示病灶密度均匀/不均匀,CT值为Hu,其内可见钙化灶,邻近肺组织未见异常/肺纹理增粗,纵隔内未见/可见直径约为1cm 肿大淋巴结。
左/右肺尖左/右肺上叶后段/下叶背段结核陈旧性结核球。
肺窗示左/右肺尖左/右肺上叶后段/下叶背段可见条索状及斑片状密度增高影,纵隔窗病灶密度偏高,可见点状钙化,余肺野未见明显异常。
纵隔内未见/可见数个直径约1cm左右淋巴结,部分可见钙化。
心影及大血管形态正常。
左/右肺尖左/右肺上叶后段/下叶背段结核球。
肺窗示左/右肺尖左/右肺上叶后段/下叶背段可见一球形/类圆形/不规则形高密度影,大小约为Xcm, CT值为Hu,边缘光滑,未见明显毛刺,纵隔窗其内可见点/斑片状钙化灶,余肺野未见明显实变。
纵隔内见数个小淋巴结,部分可见钙化。
心影及大血管形态正常。
左/右肺尖左/右肺上叶后段/下叶背段结核/结核球并纵隔淋巴结肿大。
肺窗示左/右肺尖左/右肺上叶后段/下叶背段可见斑片状密度增高影,周围有多个卫星灶。
余肺野未见明显实变。
纵隔内见多个肿大淋巴结,部分可见钙化。
心影及大血管形态正常。
1.左/右肺上叶/中叶/下叶转移瘤/转移性结节,肺门及纵隔淋巴结转移。
2.双肺多发转移瘤,肺门及纵隔淋巴结转移。
肺窗示左肺上叶中叶/下叶|右肺上叶/下叶/双肺可见一个/多个弥漫分布/散在分布类圆形/不规则形肿块/结节影,边缘清楚,呈绵花团状,无明显分叶及毛刺。
双肺门影增大。
纵隔窗示纵隔内可见/ 未见多个肿大淋巴结。
心影及大血管形态正常。
T12椎体平面椎体左/右旁占位性病变,性质考虑为神经鞘瘤。
于后纵隔相当于T12椎体平面,椎体左/右旁见一类圆形占位性病变,大小约为X cm,平扫呈等密度,密度尚均匀/不均匀,其内可见低密度囊变区,边界清楚,增强扫描后病灶实质部分呈明显强化,囊性部分不强化,纵隔结构向前推移。
双肺未见明显异常。
前纵隔占位性病变,性质考虑为畸胎瘤。
前纵隔可见一圆形/类圆形/分叶状厚壁囊性/实质性软组织肿块影,其内密度不均匀,可见钙化及脂肪性低密度区。
纵隔内大血管受推移移位。
增强扫描,肿块实质部分呈轻度/中度/明显强化。
双肺门不大,纵隔内未见明显肿大淋巴结。
双肺野未见异常。
慢性支气管炎并肺气肿
左/右/双肺上/中/下叶肺大泡。
扫描示胸廓双侧对称,但前后径增大呈桶状胸,肺窗示双肺野透亮度增高,肺纹理稀疏,左/右/双肺上/中/下叶可见纤维条索状影,双肺门不大,左/右/双肺上/中/下叶可见一/多个肺大泡,纵隔窗肺野内未见明显实性密度影,各大血管结构正常,未见/可见个别小淋巴结,左/右/双侧上/下胸膜增厚。
食道癌术后改变,未见明显肿瘤复发。
食道癌术后吻合口处粘膜增厚,建议胃镜进一步检查除外肿瘤复发。
食道癌术后复杳示原食道肿瘤已切除,食道上/中段胸腔胃,吻合口处粘膜稍/明显均匀/不规则增厚,边界清楚/不清楚,邻近胸腔胃区肺纹理较增粗,呈条索状/斑片状高密度影,纵隔内可见数个小淋巴结,最大直径约为1cm左右,余未见特殊。
胸骨后甲状腺肿/腺瘤。
前上纵隔胸廓入口处可见一类圆形/不规则形软组织密度影,其内密度均匀/不均匀,肿块与周围结构分界清楚。
增强扫描,肿块实质部分明显强化,低密度区无强化。
上下层面追踪观察见该软组织影与颈部甲状腺相连,其密度改变与其类似。
双肺门不大,纵隔内未见明显肿大淋巴结。
双肺野未见异常。
左/右上/下胸膜肥厚、粘连。
肺窗示双侧肺野清晰,肺纹理正常,双肺门不大,左/右肺上/中/下胸膜呈幕状/条索状高密度改变,纵隔窗示局部胸膜增厚,表现欠光滑,纵隔内未见明显肿大淋巴结/可见个别小淋巴结,未见胸腔积液。
左/右侧胸腔积液(大/中/少量)
扫描肺窗示左/右下肺致密影,邻近肺组织纹理增粗,软组织窗示左/右侧胸腔少/中/大量胸腔积液,呈弧形,呈液性低密度,CT值为Hu,密度均匀,胸膜增厚/无增厚,未见明显结节影。
余肺野未见明显异常密度影,纵隔内未见/可见个别小淋巴结。
胸廓未见异常。
前上纵隔占位性病变,性质考虑为恶性胸腺瘤。
于前上纵隔胸腺位置可见不规则形软组织肿块,边界不清楚,大小约为X X cm,密度不均匀,内部可见囊性低密度影,增强扫描后病灶呈中度不均匀强化,肿块与纵隔内血管影分界不清楚/粘连紧密,包绕大血管/血管推压移位。
心包未见增厚,双肺未见明显异常。
前上纵隔占位性病变,性质考虑为胸腺瘤。
于前上纵隔胸腺位置可见一圆形/类圆形/分叶状软组织肿块,边界清楚,大小约为X X cm,密度均匀/略不均匀,增强扫描后病灶呈中度均匀强化,肿块与纵隔内血管影分界清楚,
纵隔内其它结构未见异常。
胸腺体积增大,考虑为胸腺增生。
于前上纵隔胸腺位置,胸腺体积较大,约为左右径:cm, 厚cm,但保持正常胸腺的形态,边界清楚,呈软组织密度,密度均匀,与周围血管结构分界清楚,增强扫描后呈均匀轻中度强化,双肺及余纵隔内未见其它异常。
中纵隔囊性占位性病变,性质考虑为支气管囊肿。
纵隔窗示中纵隔内可见圆形/类圆形水样低密度影,边界清楚,增强扫描未见强化。
纵隔内未见肿大淋巴结。
肺窗示双肺无实变,肺纹理清晰,走行自然。
前中纵隔占位性病变,结合临床病史性质考虑为淋巴结转移。
于前、中纵隔可见多发大小不等结节影,主要位于支气管隆突下方/主动脉窗下/奇静脉隐窝,部分病灶相互融合,平扫呈等密度,增强扫描后病灶呈轻中度强化,正常血管明显强化,分界清楚,部分血管受压,双侧肺内未见明显肿块影。
前中纵隔占位性病变,性质考虑为纵隔淋巴瘤。
于前、中纵隔可见多发大小不等结节影,主要位于双肺门及支气管隆突下方,部分病灶相互融合,平扫呈等密度,增强扫描后病灶呈轻中度强化,正常血管明显强化,分界清楚,部分血管受压,双侧肺内未见明显肿块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