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中日传统建筑文化
日本古代建筑特点
![日本古代建筑特点](https://img.taocdn.com/s3/m/2334a6042bf90242a8956bec0975f46527d3a735.png)
日本古代建筑特点
日本古代建筑以其独特的艺术风格,精致的装饰,秩序规范的设计理念以及高
品质的材料备受全世界的赞誉,其特点主要包括四大类:典雅的设计、多样的建筑材料、加强的象征意义以及重视的入口装置。
首先是日本古代建筑的典雅的设计,日本古代建筑的古典设计注重温馨的家庭
氛围,建筑外宽大的走廊,屋顶用耐用的竹子覆盖,与室内小巧的元素高度对应,形成了一种明朗而和谐的居住环境。
此外,它们还可以融合多种建筑样式,通过几何形状的组合,以及新旧元素的混合,可以营造出独特而有趣的氛围,并能够与自然环境融为一体,充满自然感。
其次是多样的建筑材料,日式建筑常用的材料有木结构、石结构、砖砌墙、竹
枝板等。
比较突出的有石结构,因其强度高、自重轻、抗污抗火以及加固作用等多项优势受到很多建筑师的青睐,以石材装饰建筑物更是其外观效果的重要组成部分。
再次是加强的象征意义,居住空间可以被视为一种追求宁静更好的社会象征,
在这种背景下,日式建筑空间常常充满历史色彩,被赋予深具含义的概念,日式建筑往往以细腻的形式,植入了极具象征意义的符号,如屋向屋檐的楹联、竹锣鼓的设计等等。
最后是重视的入口装置,由于日式建筑的重要性,同时也注重建筑表面处理,
入口一般都有门楣,以及各类装饰技巧被运用,用以增强整个建筑的视觉效果,使多样、精美的建筑元素得以发挥作用。
总之,日本古代建筑给世界留下了不可磨灭的印记和令人向往的美丽,其特点
主要将典雅的设计、多样的建筑材料、加强的象征意义以及重视的入口装置统称之为,其真正的奥秘正在向世界展示着它的魅力。
中外建筑史-中日古建筑特点与区别对比
![中外建筑史-中日古建筑特点与区别对比](https://img.taocdn.com/s3/m/854e39e0700abb68a982fb6c.png)
而中国建 筑房顶的一条 条椽到了拐角 却是扇形排列 的
法隆寺的五重塔也 是日本佛塔造型的鼻祖, 这个建筑上一层的构造 叠在下一层的房檐上, 并且为了稳定,有一条 从上到下的柱子一直插 到地上,也就是说这个 建筑除了第一层是根本 不能进人
日本方塔,塔心柱接地,不可登临,无平坐
而在中国, 木塔不仅仅层 层可以上人, 而且每一层都 是有着佛像空 间可以膜拜的。
京都东寺的檜皮葺
同样属于平安时代的建 筑,还有京都的法界寺 法界寺,和寝 殿造有很多异曲同 工的地方,而且斗 栱还有立柱进一步 的减小,少了很多 唐代建筑的雄浑, 而且此时的椽也就 是垂木已经不是主 要支撑房顶的结构, 而完全沦为装饰物。
在寝殿造的内部装修里, 也有了和同时期的宋代不一样 的地方。 襖(ふすま)出现了,襖 本来来源于类似屏风一样,在 室内作隔断的东西,唐代的时 候中国也是这样,不过后来在 日本逐渐发展成了方便开启的 推拉门。由于推拉门无论是在 日本还是中国都有过出现,所 以现在对于它到底是出自哪里 还是有争议的,但是同时期的 中国已经有了在室内设置隔断 的“小木作”,由此,中日之 间的差异逐步扩大。
已经灭亡的唐朝随着乱世的继续,对于日本 的影响式微。而相对的,日本也进入了幕府时期。 从此时开始,日本建筑空间的复杂性开始内化, 同时仍然受到来自大陆的影响,但是从这个时候 开始,日本建筑基本走上了自己发展的道路,开 始出现与中国建筑明显的不同。
这一时期发展的的例 子之一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是二条城。
随着国风文化的不断发 展,一种叫做“寝殿造”的建 筑也出现了(图 平等院凤凰 堂) 它总体的基本形制是: 正屋居中,前有池沼,两侧有 配屋,其间连以开敞的游廊。 更复杂一些的,在配屋外侧又 向前伸出中廊,到池沼边沿以 亭阁结束。
日本古代建筑特点
![日本古代建筑特点](https://img.taocdn.com/s3/m/2021ccde534de518964bcf84b9d528ea80c72f69.png)
日本古代建筑特点
日本古代建筑具有以下特点:
1. 木结构:日本古代建筑主要采用木材作为结构材料,包
括柱子、梁和榻榻米等。
这种木结构的特点使得建筑更加
灵活,能够适应地震等自然灾害。
2. 斜屋顶:日本古代建筑的屋顶多采用斜坡形状,称为
“斜屋顶”或“曲屋根”。
这种设计不仅能够防止雨水积聚,还能够增加建筑的稳定性。
3. 悬挑结构:日本古代建筑常常采用悬挑结构,即建筑物
的屋檐悬挑出去,形成一个凹角。
这种设计不仅能够提供
遮阳和防雨的功能,还能够增加建筑的美感。
4. 推拉门:日本古代建筑中常见的门窗形式是推拉门,称
为“障子”。
障子由纸和木框组成,可以根据需要随意开合,同时能够调节室内的采光和通风。
5. 庭院:日本古代建筑通常配有庭院,庭院被视为建筑的
一部分,用于与自然环境相融合。
庭院常常种植花草树木,布置水池或石头等景观元素,营造出宁静和谐的氛围。
6. 榻榻米:日本古代建筑的地面多采用榻榻米铺设。
榻榻
米是一种由稻草编织而成的垫子,铺在木地板上,提供舒
适的坐卧场所。
7. 分区设计:日本古代建筑通常采用分区设计,将建筑内
部划分为不同的区域,如起居室、卧室、厨房等。
每个区域都有特定的功能和布局,以满足不同的生活需求。
总体而言,日本古代建筑注重与自然环境的融合,强调简约、自然和谐的美学理念。
这种建筑风格在日本的传统文化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并且对现代建筑设计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中日庭院文化比较与研究
![中日庭院文化比较与研究](https://img.taocdn.com/s3/m/be5e1956a31614791711cc7931b765ce05087af5.png)
中日庭院文化比较与研究中日庭院文化是中国和日本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两国在室内空间设计、景观布局和园林建设方面的共同特色。
尤其在东亚文化圈,庭院文化更是具有特殊的地位和意义。
本文将对中日庭院文化进行比较与研究,探讨两国庭院文化的共同点和差异,从中窥见中日文化的交流与影响。
一、中日庭院的共同特点1. 环境布局中日庭院在环境布局上有着相似的特点,都注重自然环境的融合和体现。
中式庭院通常布局简洁,利用山水、假山和池塘来营造自然风景,以追求“天人合一”的境界。
而日式庭院则更注重枯山水和枯木布置,偏向于抽象的表现,强调简洁、自然和抽象的审美意境。
两者都以自然为基础,通过精心布置来表达对自然之美的追求。
2. 氛围营造中日庭院都注重营造一种静谧的氛围,以达到净化心灵的效果。
中国的庭院常常建造回廊、亭子和长廊,将来客引入到室内空间,形成一种隐秘的空间感。
而日本的庭院则多采用天然石材和竹木构件,强调简洁明快的氛围。
不论是中式的古雅雅致,还是日式的朴素清幽,都体现了东方文化中对于清净、淡泊、清静的追求。
3. 建筑风格中日庭院的建筑风格也有所相似。
中式庭院善于利用木材和砖瓦,建造出如诗如画的园林建筑,注重对传统文化的承袭和传承。
日式庭院则以榻榻米、和式屏风和藏式拱门为主要建筑形式,更注重对空间和材料的细致处理。
无论是中国的古朴雅致还是日本的简约清幽,庭院建筑都充分展现了东方传统文化的内涵。
二、中日庭院的文化差异1. 设计理念中日庭院在设计理念上有明显的差异。
中国的庭院设计追求“山水之间居之,婉如天人”,强调“山水”、“天人”的完美结合,注重对品味更为直观和直接的表达。
而日本的庭院设计则更注重对“抽象美”和“幻想美”的追求,以弥补个体感知的短板,注重对心灵的超验追求。
2. 艺术表现中日庭院的艺术表现方式也有所不同。
中国庭院追求“意境美”,通过对山水、亭台、花木等元素的组合和布置来营造出婉约宁静的意境美。
日本庭院则更倾向于“干枯美”,通过对局部细节的处理和理性的规范来体现出一种超脱于物质的抽象审美。
日本传统建筑风格与特点
![日本传统建筑风格与特点](https://img.taocdn.com/s3/m/7b667117905f804d2b160b4e767f5acfa1c783b5.png)
日本传统建筑风格与特点日本的传统建筑风格深受其独特的文化和地理环境的影响,展现出了独特的美学和工艺。
这些传统建筑不仅在日本本土广泛存在,而且在世界各地也产生了广泛的影响。
本文将探讨日本传统建筑的风格和特点。
1. 木材和自然材料的使用日本传统建筑以木材为主要材料,这是因为日本是一个富有森林资源的国家。
木材的使用使得建筑具有温暖和自然的感觉。
此外,建筑师还善于利用其他自然材料,如竹子、稻草、土壤和石头等,以增加建筑的稳定性和美观度。
2. 简约与谦逊的设计日本传统建筑的设计注重简约和谦逊。
建筑师追求自然与人类的和谐共生,因此建筑的外观和内部布局都非常简洁。
建筑师还注重隐藏结构和技术细节,使建筑看起来更加纯粹和谦逊。
3. 榻榻米和障子日本传统建筑中最具代表性的特点之一是榻榻米和障子。
榻榻米是一种日本传统的地板,由厚实的稻草垫和覆盖其上的垫子组成。
它提供了一个舒适的坐卧空间,并且可以根据需要折叠和储存。
障子则是一种由纸和木框组成的可移动墙壁,可以用来分隔空间和调节光线。
4. 庭院和自然景观日本传统建筑常常与庭院和自然景观相结合。
庭院在建筑中起到了重要的作用,不仅提供了美丽的景色,还为居民提供了一个与自然互动和放松的空间。
庭院中常常有花草树木、小池塘和石头等元素,这些元素与建筑的整体风格相互呼应。
5. 可移动和可调节的结构日本传统建筑的另一个特点是可移动和可调节的结构。
这种设计使得建筑能够适应不同的季节和气候条件。
例如,建筑师可以打开或关闭障子,以调节光线和通风。
建筑的结构也常常是可拆卸的,使得建筑可以随时重建或改变布局。
6. 和谐与自然的连接日本传统建筑强调与自然的和谐连接。
建筑师通过选择建筑材料、布局和景观来实现这种连接。
建筑的布局通常会考虑到周围环境的自然元素,如山脉、河流和森林,以使建筑与自然融为一体。
总结起来,日本传统建筑风格以木材和自然材料的使用、简约与谦逊的设计、榻榻米和障子、庭院和自然景观、可移动和可调节的结构以及和谐与自然的连接为特点。
日本传统庙宇与神社建筑
![日本传统庙宇与神社建筑](https://img.taocdn.com/s3/m/0d8e88ccf80f76c66137ee06eff9aef8941e48cb.png)
日本传统庙宇与神社建筑日本是一个充满着传统文化的国家,而传统庙宇与神社建筑则是日本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这些庙宇与神社不仅是宗教的场所,也是人们寻求宁静与祈福的地方。
在这里,我将为大家介绍一些日本传统庙宇与神社建筑的特点和魅力。
首先,日本的庙宇与神社建筑通常采用传统的木结构,这是由于日本是一个地震频发的国家,木结构能够更好地抵御地震的冲击。
此外,这种建筑风格也符合日本人对于自然和谐的追求。
在庙宇与神社的建筑中,我们可以看到许多精美的木雕和彩绘,这些艺术作品展现了日本人对于美的追求和对于神圣的崇敬。
其次,日本的庙宇与神社建筑通常都有独特的门楼,称为“鸟居”。
鸟居是日本神道信仰的象征,它代表着人与神之间的连接。
鸟居通常是由两根高大的柱子支撑着,中间横跨着一根横梁。
鸟居的形状简洁而优美,给人一种庄严肃穆的感觉。
每当我走过鸟居,总能感受到一种神圣而庄重的氛围。
除了鸟居,日本的庙宇与神社建筑还常常有一座叫做“本殿”的主要建筑。
本殿是祭祀神明的地方,通常位于庙宇或神社的最中心位置。
本殿的建筑风格也是典型的日本传统风格,它通常是由一间或多间木质建筑组成,屋顶上覆盖着厚重的瓦片。
在本殿内,供奉着各种神明的神龛,人们可以在这里祈福、献上祭品,以求得神明的保佑。
此外,日本的庙宇与神社建筑还经常有一座叫做“钟楼”的建筑。
钟楼是用来报时的,也是庙宇与神社的标志之一。
钟楼通常位于庙宇或神社的一侧,它的建筑风格与庙宇或神社相呼应,也是以木结构为主。
每当钟楼的钟声响起,人们都会感到一种安详与庄严,仿佛时光在这一刻静止了。
最后,我想提到的是日本的庙宇与神社建筑所处的环境。
大多数庙宇与神社都位于山间或者海边,这些地方都是自然环境优美的地方。
在庙宇与神社的周围,常常有茂密的树木和清澈的溪流,这些自然景观与庙宇与神社的建筑相得益彰,使整个场所更加神圣而宁静。
总的来说,日本传统庙宇与神社建筑是一种独特而美丽的建筑风格。
它们以木结构为主,展现出日本人对于自然和谐的追求。
日本寺庙建筑的灵性之美
![日本寺庙建筑的灵性之美](https://img.taocdn.com/s3/m/4260e5221fd9ad51f01dc281e53a580216fc50cb.png)
日本寺庙建筑的灵性之美日本寺庙建筑以其独特的灵性之美而闻名于世。
这种美学观念渗透于建筑的设计、构造和装饰中,使得每一个寺庙都成为了一处令人心旷神怡的精神净土。
一、和谐与平衡日本寺庙建筑追求和谐与平衡的美学原则。
它以自然为依据,在建筑设计中融入了对自然景观的尊重。
寺庙的布局通常以中心轴线为基础,将建筑物与周围的自然环境紧密衔接。
通过恰当地运用空间、形式和比例,寺庙建筑营造出一种内外相通的感觉,使人与自然融为一体。
二、简约与精致日本寺庙建筑注重简约与精致的细节处理。
建筑的整体形式常常呈现出简单、清晰的几何结构,没有多余的装饰或复杂的图案。
寺庙的美在于它们的简洁与内敛,给人一种静谧、深沉的感受。
同时,寺庙建筑内部的装饰也非常精致,每一个细节都经过精心雕琢,体现了对美的追求和尊重。
三、材料与手工艺日本寺庙建筑的材料选择和手工艺也是其灵性之美的重要组成部分。
寺庙内外通常使用天然材料,如木材、石头和瓦片,这些材料具有天然纹理和质感,与自然环境相融合。
而寺庙建筑中的木构架和榫卯结构展示了日本传统建筑的独特魅力,同时也体现了建筑师和工匠们精湛的手工艺。
四、庭院与禅意庭院是日本寺庙建筑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它体现了禅意和静谧之美。
庭院常常布置得简洁、通透,以石子铺就的小径、绿树成荫的回廊和清澈的水池构成。
走进寺庙的庭院,人们会感到一种宁静和平和的氛围,仿佛进入到了一个世外桃源。
五、独特的建筑形式除了以上特点,日本寺庙建筑还展示了一系列独特的形式,如五重塔、山门和方丈等。
五重塔是日本寺庙建筑中的代表性建筑之一,其独特的层次感和比例使其成为一种艺术品。
山门作为进入寺庙的入口,常常雕有各种象征意义的图案和文字,为寺庙增添了神秘而庄重的气息。
方丈是供僧侣居住的建筑,它体现了深思熟虑和内省的生活方式。
综上所述,日本寺庙建筑的灵性之美体现在和谐与平衡、简约与精致、材料与手工艺、庭院与禅意以及独特的建筑形式等方面。
这种美学观念深深地植根于日本文化的精髓之中,回溯到上千年前的过去,至今仍为人们所推崇和欣赏。
中日园林的异同点
![中日园林的异同点](https://img.taocdn.com/s3/m/792024ec370cba1aa8114431b90d6c85ec3a88da.png)
中日园林的异同点
中日园林的异同点主要体现在设计理念、景观元素和空间布局等方面。
一、设计理念:
中园注重意境的体现,追求“山水”为主题的自然景观,强调“造境思想”,追求自然与人为之融合,以山石、湖泊、亭台楼阁等为主要景观元素,通过布局、植物、石雕等方式营造一种沉静、庄重的氛围。
日园注重几何艺术和建筑的规整、对称和精确,注重时间和空间的精确计算与合理利用,注重建筑的表现力和细节的精心处理。
以鲜花、盆景、水池等为主要景观元素,追求精致、纤巧、雅逸的空间布局。
二、景观元素:
中园注重自然景观的展现,强调山水的自然形象。
常用的景观元素有山石、水池、草坪、园林门、廊道、亭台楼阁等。
在布局上以“山、水、路、景、物”为基本要素。
日园注重建筑的规划、修整和利用,强调建筑艺术的表现。
常用的景观元素有建筑、石块、盆景、花卉、水池等。
在布局上追求对称、均衡和序列感。
三、空间布局:
中园布局通常以曲径通幽为主,强调环境的自然与诗意。
布局上常采用弯曲、蜿蜒的小径、回廊、水流等,以追求宁静、幽
深的空间感。
日园布局通常以几何形状为主,强调对称布局和精确计算。
布局上常采用直线、交叉点、对称轴线等,以追求整齐、有序的空间感。
总的来说,中日园林在设计风格、理念和表现手法上有一些差异。
中园以自然景观为主题,追求自然和人的融合,注重自然意境的体现。
而日园以几何美和建筑艺术为主题,追求精致、纤巧的空间布局。
日本传统建筑的结构和构造法
![日本传统建筑的结构和构造法](https://img.taocdn.com/s3/m/62a60d367ed5360cba1aa8114431b90d6c85891e.png)
日本传统建筑的结构和构造法日本一直以其独特的文化和建筑风格而闻名于世界。
其传统建筑结构和构造法透露出其文化和技术的精髓。
本文将介绍日本传统建筑的结构和构造法,以及其对现代建筑的影响。
1. 竹与泥传统的日本建筑多采用竹子和泥土作为主要的建筑材料。
竹子具有韧性好、可塑性高、耐腐蚀和生长速度快等优良特性,是一种理想的建筑材料。
泥土可以减轻建筑物的重量,使其更加牢固坚固,同时还可以提供很好的保温性能,使室内保持温暖。
2. 木构建筑日本传统建筑的主要结构是木构建筑。
每个建筑物都有一个基础框架,也叫做“骨架”,由四根主柱和横梁组成,框架间隔一定距离。
这些主柱、横梁和框架都是由木材制成的,主要采用柏木、柳木和松木等。
框架上方有一个附加框架,被称为“骨干框架”,通常由平行的横梁和竖杆组成。
3. 经典的落地窗日本传统建筑的落地窗被称为“障子”。
障子有不同的功能,例如掩盖和隔绝等。
它们通常会用防水纸或纱布包裹,以保护室内免受恶劣的天气和外界噪音的干扰。
传统的障子是由木框架和垂直的木条组成,可以随意移动以调节通风和光线。
4. 空间的灵活性日本传统建筑强调灵活性和可适应性。
建筑物内部不设固定隔墙,使人们能够自由移动和更改房间的布局。
有些建筑物还设计了可移动的墙壁,以便在需要时将房间分隔开来。
5. 短的建筑寿命传统日本建筑的寿命很短,一般只有20年左右。
这是由于本身的材料和建造方法,以及自然灾害等不可控因素造成的。
与此相反,现代日本建筑通常使用混凝土、钢和玻璃等材料,其寿命通常长达百年。
总之,日本传统建筑的结构和构造法非常独特而古老,它们表现出了日本文化和技术上的卓越品质。
尽管现代建筑使用不同的材料和技术,但仍然受到传统建筑的深远影响。
今天,在日本和世界各地,人们仍然欣赏和借鉴传统日本建筑的美学和实用性。
浅谈中日古典园林艺术
![浅谈中日古典园林艺术](https://img.taocdn.com/s3/m/b33d7948a8956bec0975e3ca.png)
k o etr te smi r is a d df rn e f casc l g d n n C ia a d J p n a d ter rs e t e e e l n u i . n w b t h i l i e n i e e c s o l ia a e s i hn a a n h i e p ci x el tq a t e at f s r n v e l y
DainLa s aL n s a eArhi cu eDe inCo , d.Dain 1 6 0 Ch n l o h a d c p c t t r sg .Lt , l a 1 0 0, i a a e
摘要 : 采用对 比 分析 的方 法, 阐述 中 日古典 园林 形成 差异 的原 因 , 两 国 园林 类型 分类叙 述 , 对 最后 通过 造 园五 大要 素 展 开 比较 , 一 步 了解 进 中 日古典 园林 艺术 的异 同及 各 自的优 秀品质 。
中图分类号 :U 8 T 96
文献标识 00 — 14 0 10 — 3 l2 1 )4 0 5 — 2
山, 平庭是在平坦地面上进行 园林规划。茶庭是在进入茶室前的~ 通过 比较研 究 ,一 方 面发 掘 这 两 种 风 格 所体 现 的 自然 之 美 , 段 空间里 , 揭 布置各种景观。寝殿造、 院造 、 书 净土 宗主要是依据主体 示 两 个 民族 如何 感 悟 园 林 , 何 再 现 和 表 现 自然 ; 一 方 面 通 过 研 建筑 而 命 名 。 如 另 4造 园五 大 要 素 的 比较 究 , 习 日本 园林 的长 处 , 合 中国 造 园 艺术 , 当今 中 国景 观 设 计 学 结 为 41 山的 比 较 。 国古 典 园林 掇 山受 蓬莱 模 式 影 响 , 家园 林 .掇 中 皇 提供 一些 理 论依 据 。 1造成 中 日古典 园林 艺 术差 异 的 原 因 假 山形体高大, 雄伟 ; 私家园林玲珑妩媚。日本古典园林中称 “ 筑山” 野筋” 。多取材神话中的仙 山或 自然中的名山, 山体低矮缓和。 中 日地 理 环 境 和 气 候 与 思 想 文 化 差 异 是 造 成 中 日古典 园 林 艺 和 “ 术差 异 的 外 因和 内因 。地 理 环境 区 别是 大 陆 和 海 岛 的 差 异 , 园林 在 中国古典 园林把山水 画理论作为依据 ,表现 山的峻峭挺拔 , 创 文化 上就 是 山水 文化 和 水 岛 文化 的 区别 。 造深山幽谷 , 洞天府地的意境 。日本园林追求荒 山野丘的趣味。多 不是表现 山的形态 , 而是佛教的思想。 山多模仿 自然名 土 气候 因素的差异决定 了两国园林建筑和植物的差异。 中国南北 为须弥 山, 跨度大, 北方建筑防寒为主 , 较厚重 ; 南方建筑通风、 采光为主 , 较小 山 。 巧, 园林 植 物也 有 较 大 差异 。 日本 属 海洋 性 气 候 , 温度 较 高 , 量 充 雨 42置 石 的 比较 。 石 立 峰是 以个体 石材 成 景 的造 景 手 法。 国 . 置 中 沛 , 木 资源 丰 富 。 日本 园 林 建筑 用 拉 窗 和 拉 门 分 隔 , 以 拉 开 , 树 可 形 古典园林中多用太湖石、 黄石等 , 日本 园林多用青石等。审美标准, 成 通透 的空 间 。 中 国讲 求 “ 、 、 、 ” 日本 选 石 以浑 厚 朴 实 为贵 。 瘦 透 漏 皱 。 思 想 上 , 国偏 于 儒 , 现 为 乐天 爱 人 , 中 表 日本偏 于 佛 , 示 出 孤 显 中国 古典 园林 审 美 意境 因置 石 方式 的 不 同 而有 所 差 异 , 石 方 置 独 的禅 意 和 对短 暂 人 生 的思 考 I l _ 。 式 有特置、 对置等。以特置为例 , 又称孤赏 山石 , 由大块 山石布置成 2中 日两 国 古典 园 林 发展 史 独石景。 日本置石审美意境 因石块数量不同而 异, 如九块石头可以 中国园林发展史可以分五个时期 , 就是萌芽 , 产生 , 历经兴盛 , 做 成 九 山 八海 的形 式 。 成 熟 , 微 的过 程 。 衰 43理 水 的 比较 。中国 园 林讲 究 真 水 的 处理 , . 日本 园林 有 真 水和 商 周秦 汉 是 园林 萌 芽 时期 , 现 了 “ ” “ ” “ 圃 ” 出 囿 、台 、园 三种 园林 枯水两种 处理。 中国园林理水讲求“ 宁静致远 ” 以静赏为主。日本池 , 雏形。 魏晋南北朝是 园林的转折时期 , 佛教传 入, 玄学兴起及老庄哲 泉 式 园 林 欣 赏 水 的清 澈 通 透 ,而 枯 山水 以 白砂 之 水 表 达 空 灵 的 意 学 流行 , 园林 崇尚 自然 。 隋唐 是 园林 发 展 全 盛 的时 期 , 园林 艺 术 由 自 境 。 然山水 园向写意 山水园过 渡。宋元是文人写意山水 园的成熟时期 , 中国古典园林理水讲究来龙去脉 , 显示疏水未尽之意。理水原 呈现简远、 雅致、 天然的艺术风格。创作风格倾 向写意 , 注重意境创 理 为“ 小水则聚 , 大水则分” 丰富空间。 日本园林只重来水 , , 以泷 口 造。明清时期 , 园林艺术进入精深发展阶段 , 江南园林 艺术达到高 交代 , 水体 较 小 , 以聚 为 主 。 峰 。清 中 叶 到清 末 园林 艺 术 取 得 了辉 煌 的成 就 , 同时 也 是 中国 园 林 44建 筑 的 比较 。 中国 园林 建筑 式 样 丰 富 , 家讲 究 对称 , 家 . 皇 私 的衰结期 , 形式脱离 内容倾 向日 。 园林讲求一定 变化 , 门窗花式多、 雕刻装饰多 , 建筑密度较大。 日本 日本 园林 发 展史 也 可 以 分 为 五个 阶段 。 飞 鸟 、 良时 代 是 中 国 园林建筑 多为高 台式 , 奈 式样 简洁 , 以不对称 为主 , 门窗构件式样简 式 山水 园林 的泊 来期 , 日本 全 面 吸 收 中 国 的 园林 文化 。 平 安 时 期唐 洁 , 筑 密 度 较小 。 建 文 化 和 佛 教 仍 是 主 流 , 政 府 已停 止 派 遣 遣 唐 使 , 重 发 展 自 己 的 但 注 中 日两 国 的 建筑 都 可 以分 为 主 体 实 用性 建 筑 、 休 闲性 建 筑 、 附 文 化 。镰 仓 、 町 时 期是 佛 教 禅 宗 化 时期 , 生 了禅 宗 园林 , 别 是 属建筑 、 室 产 特 建筑 小品 四类。中国古典 园林中的厅、 堂等是私家园林 阁、 室 町 末期 , 生 了 日本 园林 史 上 杰 出 的枯 山水 。 桃 山 时 期是 园林 的 主体 建筑 , 家 园林 则 是 宫殿 ; 产 皇 日本 古 典 园林 以寝 殿 、 院 、 堂等 书 金 茶道化时期 , 日本人 以朴素、 淡泊为尚, 创立幽静、 幽玄的茶庭。 江户 作为主体建筑 , 茶室是茶庭 的主体建筑。中国古典园林中的休 闲性 时期是 日本园林的综合 时期 , 园林主题和 类型丰富多变_ 引 。 建筑有亭、 、 廊 榭等 ; 日本古典园林中休 闲性建筑 有钓殿、 舟屋等。 附 3中 日古 典 园林 风 格 类型 的分 析 属建筑在此指 的是桥、 围墙等。中国园林 有牌坊、 影壁等 , 日本 园林 中 国园林 大致 可 以分 四 类 : 家 园林 、 家 园林 、 皇 私 寺庙 园林 、 胜 有石 鸟 居 、 灯 笼 等。 名 石 游 览 区。 皇家 园林 规模 宏 大 , 势雄 伟 。 家园林 有 时代 风格 , 西 汉 气 私 从 45植 物 的 比较 。 中国 园林 分 两种 , 是 对花 木 外 形 的 欣 赏 , . 一 二 自然 山水 园到 明 清人 文 山水 园。 江南 园 林体 现 了 我 国古 典 园林 艺 术 是欣赏花 木蕴涵的文化。日本对苔草类植物情有独钟 , 在乔灌木方 的精 华
日本的唐代建筑
![日本的唐代建筑](https://img.taocdn.com/s3/m/f632e15edcccda38376baf1ffc4ffe473368fd01.png)
日本的唐代建筑日本的建筑艺术源远流长,经历了各个时期和流派的演变。
其中,唐代建筑对于日本的建筑发展起到了重要的影响。
唐代建筑以其华丽和精密的特点,被日本人民所借鉴,并融入了他们自己的文化和传统中。
唐代建筑的特点之一就是结构独特和精细,这一点也体现在日本的建筑中。
日本的传统建筑采用了许多唐代建筑的构建方式,例如屋顶的形状、柱子的排列和飞檐的装饰。
这些特点不仅赋予了建筑物坚固和稳定的结构,还赋予了建筑物与众不同的外观。
另一个值得注意的是,唐代建筑对于庙宇和宫殿的设计有着特别的影响。
在这个时期,庙宇和宫殿的建筑都追求宏伟和华丽。
日本的一些古庙和皇族宫殿也都受到唐代建筑的启发,尤其是其宏大的建筑规模和风格。
例如,日本的东大寺和日本皇宫都可见到唐代建筑的影子,它们都展示了唐代建筑所追求的庄严和尊贵。
除了庙宇和宫殿,唐代建筑对于住宅建筑也有一定的影响。
唐代时期,住宅的建筑形式是多样的,不仅有宫殿式的建筑,还有一些普通人家所居住的建筑。
这些建筑多采用木材和瓦片等材料,注重自然和谐的设计。
与唐代建筑类似,日本的传统住宅也注重屋顶的翘角和柱子的布置。
这些细节营造了安详和美感,使人们在其中感受到舒适和亲切。
当然,在日本的唐代建筑中,也有一些与唐代建筑不同的地方。
毕竟,建筑的发展需要根据当地的气候、文化和风俗习惯进行调整。
日本人在借鉴唐代建筑的同时,也将其融入了自己的传统中,形成了与中国唐代建筑有所不同的风格。
例如,日本的建筑更加注重与自然环境的融合,更多地利用了园林和庭院来打造舒适的居住环境。
总的来说,日本的唐代建筑对于日本的建筑文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这种影响不仅表现在整体的建筑风格上,还体现在细节的处理和空间的运用上。
通过研究唐代建筑对日本建筑的影响,我们可以更好地了解日本建筑的起源和发展,也可以更好地欣赏和理解日本的传统建筑之美。
值得庆幸的是,现如今,我们依然可以在日本的古建筑中感受到唐代建筑的痕迹,这是中日文化交流之一的珍贵遗产。
日本京都和风文化的古城韵味
![日本京都和风文化的古城韵味](https://img.taocdn.com/s3/m/10747d6359fb770bf78a6529647d27284b7337d3.png)
日本京都和风文化的古城韵味日本京都,作为日本历史最悠久的城市之一,承载着浓厚的和风文化氛围。
其古城韵味,不仅体现在建筑风格、传统习俗中,更是日本文化的代表,成为了世界各地游客向往的目的地。
本文将从不同角度探索日本京都和风文化的古城韵味。
一、建筑风格1. 传统日式建筑京都的建筑风格受到了中国和韩国文化的影响,同时又形成了自身独有的特点。
在京都,可以看到许多典型的日式建筑,如寺庙、神社以及传统民居。
这些建筑通常采用木质结构,搭配传统的屋顶样式,如彩绘琉璃瓦和晴雨板,完美地展示了日本建筑的精致之美。
2. 庭院设计京都的建筑不仅注重内部结构和装饰,同样也非常注重庭院的设计。
庭院是仿造自然景观,以石、水、植物等元素构成,形成了与建筑相辅相成的美感。
在京都的庭院中,常见的设计手法包括枯山水、回廊、精心修剪的小树等,营造出一种恬静而雅致的氛围。
3. 建筑色彩京都建筑的色调往往以自然色为主,如红、黑、白、自然木色等。
这些颜色与自然环境相协调,为建筑增添了古朴典雅的氛围。
此外,京都建筑中的彩绘也是一大特色,如金阁寺和银阁寺等等,都拥有绚丽多彩的彩绘,为建筑增添了一抹美丽色彩。
二、传统习俗1. 茶道茶道是日本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京都得到了广泛发展。
在京都,可以参观到众多传统的茶室,了解茶道的精髓。
茶道强调的是内心体验和与自然的和谐,通过泡茶、品茗等活动,达到心灵的宁静与放松。
2. 和服文化和服,作为日本的传统服饰,也是京都和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在京都的一些特定场合,如祭典、婚礼等,人们仍然穿着和服。
和服的设计精巧、色彩丰富,体现了日本人对于美的追求和对传统的尊重。
3. 花鸟文化京都以其独特的自然景观受到许多艺术家的青睐。
花鸟画作为聚焦自然美的艺术形式,在京都得到了广泛的发展。
京都的一些寺庙、公园都供应了绘画活动,人们可以在这里欣赏、学习花鸟画,并感受大自然的灵感。
三、文化底蕴1. 传统节日京都有着丰富多彩的传统节日,如樱花节、时装秀等。
浅谈中日传统建筑文化
![浅谈中日传统建筑文化](https://img.taocdn.com/s3/m/dcdf77d3b9f3f90f76c61be0.png)
浅谈中日传统建筑文化摘要:本文通过对中日传统建筑在形象、空间、意境等方面的比较,揭示了两国建筑的不同,并探讨了导致这种不同的文化背景。
关键字:传统建筑 建筑文化 禅宗Abstract: By comparing the form ,space ,itc.between Chinese and Japanese traditionalarchitecture, the thesis reveals the differencebetween the two country and question result ofthe different background between chinese andJapanese traditional architecture culture.众所周知,中国古代对日本的文化、经济、政治等方面有重要的影响。
建筑也是这样。
可以说日本建筑在吸收中国建筑文化的同时,坚持着本民族的特质,从而形成了别具特色的日本建筑文化。
日本传统建筑可分为神社建筑、皇家建筑、庭园建筑和茶室建筑。
中日传统建筑文化之比较1、简洁、质朴的形象中日传统建筑在形象上有许多相似之处,如斗拱、出挑的屋檐等。
这是由于日本建筑在构造技术上沿袭了中国传统建筑的榫卯连接的木构技术,采用了斗拱、梁、柱的传力系统。
但中国传统建筑发展到后期,逐渐趋向于复杂,斗拱逐渐失去了结构作用,成为了檐部的装饰。
建筑室内为了不露出梁架,在梁下做天花,外露木结构表面施彩画或做精细雕琢。
而日本传统建筑在借鉴了中国建筑的榫卯构造技术后,建筑形象更趋向了简化。
日本建筑构件就是结构构件,且结构直接暴露在外,不加油饰,材料本身就是装饰的一部分。
这种崇尚简洁、质朴、自然的建筑风格在日本的各种建筑形式中都有反映。
鸟居是神社建筑中设于神路的入口,用来标志神社神域的门,并以此来获得空间感。
它在形态和空间意向上都有类似中国古代的牌坊之处。
但它却不同于牌坊的建筑形式。
中日古建筑差异
![中日古建筑差异](https://img.taocdn.com/s3/m/455a31e6b04e852458fb770bf78a6529647d35eb.png)
中日古建筑差异1.屋面举折比较在很多人的固有印象中,日本古建筑的屋顶比中国古建筑的屋顶要大一圈,看起来更“鼓”(见图一,上面是日本的,下面是中国的)。
屋面外观的差异是因为屋面的内贸结构不同,也就是屋面举折不同。
实例:可以从中国的佛光寺东大殿和日本的唐招提寺金堂的对比中直观看见这种差异。
这种屋面举折的差异反映出了两国木建筑内在结构的差异,即中国木构古建筑多为“抬梁式”或“穿斗式”结构(见图2),日本木构古建筑多为“小屋组”结构(见图3)。
2.出檐形式的比较在中国人的观念里,屋顶的构造是一个整体,所以不论是庑殿顶还是歇山顶,从中国木构古建筑的剖面看来,屋面的举折都是流畅的弧线。
而在日本人的观念当中,处于房间正上方的屋顶部分和出檐的部分是两个部分,不是一个整体(见图4,左边是日本的,右边是中国的)。
实例:用日本的法隆寺大讲堂和中国的佛光寺东大殿的局部剖面图进行比较可以直观的看出这种区别。
3.破风与抱厦中国的隆兴寺摩尼殿的抱厦和日本“破风”的形制差异挺大的。
中国的抱厦,是在建筑的前方或后方接建出来的房间,是由两个歇山顶十字相交插入进去的,或在檐外接一段卷棚顶形成空间,这些空间有的是作为房间使用的,如隆兴寺摩尼殿(图5)“破风”是日本人在独创建筑时根据中国的“博风”演变出来的特有建筑形制。
在日本所有的山面都叫“破风”,所谓的“破风”却不仅仅是应用于建筑的山面,他们往往会在建筑的入口处设置“破风”,如经常可见的“唐破风”(图6)。
4.斗拱斗拱的形制也是很影响外观的,尤其是“昂”的形制,对檐下的空间营造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
如今在中国现存木构古建筑中常见的多是琴面昂与批竹昂,很少见到齐头昂,而在日本木构古建筑中大部分都是齐头昂。
日本斗拱的式样近乎停滞在了盛唐的风格上。
(图7)敦煌壁的窟壁画上的是竹批昂。
5.屋面材料与装饰构件日本木构古建筑的屋面材料也和中国大不相同。
在日本的屋面建筑材料分四种,分别是瓦葺、桧葺(图9,用扁柏皮)、杮葺(用细长木片)、茅葺(图8,就是茅草做的屋顶)。
日本传统建筑的精致美学
![日本传统建筑的精致美学](https://img.taocdn.com/s3/m/d41494af162ded630b1c59eef8c75fbfc67d9446.png)
日本传统建筑的精致美学作为一个拥有悠久历史的东方国家,日本传统建筑以其精致美学而闻名于世。
这种美学在整个设计、材料和工艺等各个方面都得到了体现,使得日本传统建筑成为了世界上独一无二的艺术品。
本文将从建筑结构、内部设计和庭院景观三个方面来探讨日本传统建筑的精致美学。
一、建筑结构日本传统建筑的建筑结构以“和”为主旨,强调协调与谐和。
其最具代表性的建筑形式是日式庭院,一般由“松石门”、“中院门”和“井石门”等构成。
这些门的设计简洁而不失庄重,门的两侧常悬挂着“纯银蝙蝠”等吉祥物。
门后是一片通向内部房间的走廊,这些房间通常被设计成不同大小的“和室”,用榻榻米铺地,使人们在这个空间内感受到平静与舒适。
除了和室,日本传统建筑还注重利用自然材料。
木材是最常见的建筑材料,包括柯木、桧木等。
这些木材的纹理和颜色都展现了自然的美感,同时还赋予了建筑物与大自然融为一体的感觉。
此外,建筑物的结构也是非常注重细节和工艺的。
例如,传统建筑物的檐口通常会用雕刻精美的木制梁柱来装饰,这些装饰物不仅给建筑增添了艺术氛围,也保护了建筑免受极端天气的侵害。
二、内部设计日本传统建筑的内部设计充满了细节和考究。
和室中常常悬挂着一幅屏风,这些屏风可以起到隔断空间的作用,同时还可以作为装饰品增加房间的美感。
屏风的主题通常与季节或自然相关,如春天的樱花、夏天的莲花、秋天的红叶和冬天的雪景等。
屏风上的图案色彩鲜艳而饱满,将自然界的美景带入室内,给人们带来愉悦和宁静。
除了屏风,日本传统建筑的室内还经常使用水晶灯和和纱照明。
水晶灯采用的是天然灯石制成,其造型精美、火光摇曳,给室内空间增添了一丝神秘与浪漫。
而和纱则是用透明的天然丝织成的,轻柔而不刺眼,可以给室内提供柔和的光线。
这些灯具和照明方式不仅满足了日本人对美的追求,也为室内创造了独特的氛围。
三、庭院景观庭院是日本传统建筑中重要的组成部分,其构图和布局对于整个建筑的美感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日本传统庭院设计十分注重“禅意”和“自然”。
浅谈中日传统建筑观念上的差异
![浅谈中日传统建筑观念上的差异](https://img.taocdn.com/s3/m/f64fc015650e52ea5518981e.png)
出现 过 封 闭 围合 的 四 合 院空 间 建 构 ” 的 现象 . 不具 有 围舍 院 落而 成 实 ” 立 虚 对 共存 的概 念 它 们 往 往 是通 过 自身 形 体 的“ 化 ” 削 弱 虚窭 对立 。 桂 离 宫 的 虚 来 如
大 的 范 围 . 内 可 根 据 需 要 临 时 性 地 室 划 分 ,( 图 6 )室 内 的 纸 糊 拉 门 ( uu ) F s ma —— 隔 间 不 属 于 承 重 结 构 , 物 , 它们 搬 开就 可 把 分 开 的 小屋 告 把
目
簿 一
、
式 上都 不 应 突 出 到夺 去 自然 风景 的光 彩 . 目此 往 往 有 意 掩 盖 ” 人工 安 排 的 感 觉 。 多 建 筑 群 避 免 沿 纵 轴对 称 布 置如 桂 离 官 , 许 法
矛 盾 一 方 因 为另 一 方 存 在 而存 在 的思 想 意 识 二 , 国和 日本传 统 建 筑 观 念 差 异 中 中 国和 日本在 哲 学 观 上 的 差 异 . 映在 传统 建 筑 上 有 不 同 反
的 特 点 1 建 筑 与 自然 关 系 的 不 同 、
《 子 》 书 中 . 一 段 建 筑 界 ^ 士 熟 悉 的论 述 : 十辐 共 老 一 有 三 辙, 当其无 . 车 之 用 = 埴 以 为器 . 有 埏 当其 无 . 器之 用 有 凿 户 牖 以为 室 . 其 无 , 室 之 用 有 之 以为 利 . 之 为用 。 当 有 故 无 ~无 ” 指 虚空 部 分 ,有 有 形 、 有 的 建 筑 实 体 部 分 , 者 对 立 而统 一 “ 指 实 二 的 . 设 有 “ ” 虚 空 ) 部 分 , 没 有 有 ”宴 倬 ) 存 在 . 之 若 无 ( 的 则 0 之 反 亦 然 。 中 国古 代 建 筑 受 这 种 思 想 影 响 , 营 造 建 筑 对 , 意 识 “ 在 有 地 创 造 “ ” “ 的 矛看 对立 如北 京故 宫 ( 4 , 把 院 子 看 实 与 虚 图 )若 作是 虚 , 建筑 看 作 实 . 把 则明 显 是 一 种 虚 实 对立 . 实 并 存 ” 虚 的
中日遗产保护比较
![中日遗产保护比较](https://img.taocdn.com/s3/m/efd1da87b9d528ea81c77998.png)
中日建筑遗产保护比较研究(发布日期: 2010-6-8 作者:徐苏斌青木信夫)来源:《中国房地产》徐苏斌青木信夫天津大学建筑学院一、中日两国文化遗产保护的概念建筑遗产保护是文化遗产保护的重要内容。
文化遗产保护各个国家都有独自的形成历程,概念也略有不同。
与之相关的一个重要概念,中国称“文物”,日本称“文化财”。
《现代汉语词典》称“文物”是:“历史遗留下来的在文化发展史上有价值的东西,如建筑、碑刻、工具、武器、生活器皿和各种艺术品。
”《辞海》中对文物的解释是“遗存在社会上或埋藏在地下的历史文化遗物,一般包括:(1)与重大历史事件、革命运动和重要人物有关的、具有纪念意义和历史价值的建筑物、遗址、纪念物等:(2)具有历史、艺术、科学价值的古文化遗址、古墓群、古建筑、石窟寺、石刻等……”。
1982年中国公布了《文物保护法》,将“文物”概念及其所包含内容用法律形式固定下来。
其范围包括可移动的和不可移动的一切历史文化遗存。
日本1950年颁布了《文化财保护法》,这个法律是全面指定、管理、活用的保护制度,所谓文化财包括有形文化财、无形文化财、民俗资料、纪念物、埋葬文化财,1975年又补充进了“传统建造物群”,2005年修订后加入“文化景观”。
东亚文化遗产的保护历程整体上看有一些共同特点,即以美术品的保护为先导,逐渐发展到建筑和风景名胜区的保护。
随着文化遗产保护的深入,保护的范围从一个建筑扩大到区域如城市和街区,保护的内容也从古代建筑扩大到近代建筑、近代化产业遗产等。
大约上世纪90年代又出现了亚洲建筑保护的独立思想。
二、建筑和名胜保护的历程从可移动的宝物到不可移动的建筑和名胜的保护标志着保护范围的扩大。
历史上,在废佛毁释的影响下不仅是美术品受到损害,建筑也不能幸免。
为了保护佛寺,日本1888年出现了“古社寺”概念,1896年4月20日设立了古社寺保存会,由内阁任命了保存会委员,组成了日本最初的建筑保护组织。
1897年颁布了《古社寺保存法案》。
外国传统建筑案例赏析
![外国传统建筑案例赏析](https://img.taocdn.com/s3/m/fbb46aa26394dd88d0d233d4b14e852458fb39e0.png)
外国传统建筑案例赏析建筑是一种文化的载体,也是一种民族精神的体现。
不同国家的传统建筑风格各有特色,反映了当地的历史、文化和生活方式。
在全球化的今天,人们对外国传统建筑的欣赏和研究也越来越深入。
本文将以外国传统建筑为例,进行赏析和探讨。
1. 中国古建筑。
中国古建筑是世界上独具特色的建筑形式,其特点是注重整体布局,讲究对称与平衡。
中国传统建筑的代表作之一是北京的故宫,它是中国古代宫廷建筑的杰作,是中国古代皇家建筑的典范。
故宫建筑群的布局严谨,建筑风格典雅,雕梁画栋、琉璃瓦、斗拱飞檐,无不展现出中国古代建筑的独特魅力。
2. 日本传统建筑。
日本传统建筑以其简洁、精致、和谐的特点而著称。
京都的清水寺是日本传统建筑的代表之一,它是日本最古老的寺庙之一,建于公元778年。
清水寺的主要建筑都建在悬崖上,寺庙的架空式建筑风格展现了日本传统建筑的独特魅力。
寺庙内的庭院、园林设计也体现了日本人对自然的敬畏和对和谐生活的追求。
3. 印度传统建筑。
印度传统建筑以其色彩斑斓、富丽堂皇的特点而著称。
泰姬陵是印度传统建筑的代表之一,它是世界上著名的爱情陵墓,也是印度最著名的建筑之一。
泰姬陵的建筑风格充满了印度特有的浪漫主义和宗教情怀,其白色大理石建筑在阳光下闪闪发光,美不胜收。
4. 意大利传统建筑。
意大利传统建筑以其古典、优雅的特点而著称。
佛罗伦萨的佛罗伦萨大教堂是意大利传统建筑的代表之一,它是哥特式建筑的杰作,建于13世纪。
大教堂的外观雕刻精美,内部壁画和彩绘玻璃也展现了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的艺术风格。
大教堂是佛罗伦萨的地标建筑,也是世界上最著名的教堂之一。
5. 希腊传统建筑。
希腊传统建筑以其简洁、对称的特点而著称。
雅典的帕台农神庙是希腊传统建筑的代表之一,它是古希腊文明的杰作,也是世界上最著名的建筑之一。
神庙的建筑风格简洁大方,充满了古希腊人对理想之美的追求。
神庙的立柱、雕刻和浮雕都展现了古希腊建筑的独特魅力。
以上是对外国传统建筑的赏析和探讨,每种建筑都有其独特的风格和特点,反映了当地的历史、文化和生活方式。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这种由对称向不对称的发展, 一方面适应了日 本多丘陵的地形, 一方面也反映出日本本土的崇尚 自然、 摒弃人工的审美取向 ! :!= 庭院艺术的比较 万方数据 日本庭院是日本建筑空间艺术中的一枝奇芭 ! :!"
#$%! >
图>
龙安寺石庭
C+,()D$ E’FG0’ /,6* %(/8’)
[=] 独特建筑空间的精神观念
23#/%$&/: &+J+*454 6)+>262’*+, +)9/26496()4 25 >2--4)4*6 -)’K ./2*454 6)+>262’*+, +)9/26496()4 +,6/’(0/ 6/47 5 -’)K, +)4 52K2,+) 5’K4L/+6 : M7 9’KJ+)2*0 +*> +*+,752*0 6/4 &+J+*454 +*> ./2*454 6)+>262’*+, +)9/26496()4’ , , 5J+94 469 6/4 J+J4) 2,,(56)+645 6/4 9/+)+964)5 ’- &+J+*454 6)+>262’*+, +)9/26496()4 L/29/ +)4 >2--4)4*6 -)’K 6/4 5: 9’*9254 2K+04,+57KK46)29 ,+7’(6,+N56)+96 0+)>4* +*> 6/4 5J2)26 2* 5J+94 : G/4 J+J4) )454+)9/45 6/4 ./2*454’ ’)202*5 6/+6 )45(,65 ’- 6/4 >2--4)4*6 +)9/26496()4 9/+)+964)5 -)’K 6/42) 6)+>262’*+, 9(,6()4 : O6 25 6/4 >2--4)4*6 6)+>2B 62’*+, 9(,6()4 6/+6 )45(,65 ’- 6/4 >2--4)4*94 : G/4 J)+0K+625629 9’*94J6 25 2KJ’)6+*6 2* ./2*454 9(,6()4,N(6 2* &+J+*454 9(,6()4 6/4 6/’(0/6 ’- J24’(5 K+664),/’*4567 +*> 2*64*52-24> 6/4 4554*94 ’- P4* +--496 265 +)9/26496()+, 9(,6()4 4"5 6(%,#: 6)+>262’*+, +)9/26496()4;+)9/26496()+, 9(,6()4;P4*; J)+0K+625629 6/’(0/6
第!期
刘志杰, 等: 浅谈中日传统建筑文化
:!
从这些建筑实例中可以看出日本建筑虽继承了 中国建筑的技术, 但在用材、 色彩等方面呈现出与中 国传统建筑截然不同的特点 % 他的简洁、 质朴、 自然 的特点反映了日本人在审美、 心理上的特质 %
图!
"#$% !
鸟
居
&’(##
图)
"#$% )
图0
"#$% 0
!"#"$%&’ () *’+)"#" $), -$.$)"#" /%$,+/+()$0 $%&’+/"&/1%" &10/1%"
!"# $%&’(&) , *+,-. +/&’0/1
( =9/’’, ’- 8)9/26496()4,G2+*I2*0 1*234)5267,G2+*I2*0 %###C!, ./2*+)
#
引
言
成为了檐部的装饰 : 建筑室内为了不露出梁架, 在梁 下用天花, 外露的木构表面施彩画或做精细雕琢 : 而 日本传统建筑在借鉴了中国建筑的榫卯构造技术 后, 建筑形象更趋向了简化 : 日本建筑构件就是结构 构件, 且结构直接暴露在外, 不加油饰, 材料本身就 是装饰的一部分 : 这种崇尚简洁、 质朴、 自然的建筑 风格在日本的各种建筑形式中都有反映 : 鸟居是神社建筑中设于神路的入口, 用来标志 神社神域的门, 以此来获得空间感 : 它在形态和空间 意向都有类似中国古代的牌坊之处, 但它却不同于 牌坊的建筑形式 : 中国牌坊一般为砖或木结构, 在左 右的两柱上架梁、 板, 后来牌坊形势日趋复杂: 斗拱、 屋檐、 吻兽等出现在了牌坊上, 其形式越来越庄严华 贵 : 而鸟居则简化了牌坊的构件, 只剩下了两颗立 柱, 柱上架横木, 省去了一切装饰, 简朴之至 (图 ") : 伊势神宫 (图 !) 是日本神社建筑的代表, 它保持了
第 !" 卷
第"期
!##$ 年 % 月
长安大学学报 (建筑与环境科学版) (8)9/: ; <*32): =924*94 <>262’*) &’()*+, ’- ./+*0’ +* 1*234)5267
?’, : !"
@’ : "
A+) : !##$
文章编号: (!##$) "##"BCDEF #"B##$#B#$
["]
中日传统建筑在形象上有许多相似之处, 如斗 拱、 出挑的屋檐等 : 这是由于日本建筑在构造技术上 沿袭了中国传统建筑的榫卯连接的木构技术, 采用 了斗拱、 梁、 柱的传力系统 : 但中国传统建筑发展到 后期, 逐渐趋向于复杂, 斗拱逐渐失去了结构作用,
收稿日期: !##%B#FB!# 万方数据 作者简介:刘志杰 ("FCC H ) , 女, 山西阳泉人, 天津大学硕士研究生, 从事建筑设计及理论研究 :
《造园记》 中规定: “ 在没有池子、 没有用水的地 方安置石子、 白砂造成枯山水 ! 所谓枯山水就是用石 头、 石子造成偏僻的山庄, 缓慢起伏的山峦, 或造成 山中村落等形象, 企图让人生成一股野景的情趣 ! ” 这也就是说枯山水是以石头、 白砂、 苔藓作为素材, 用石头的形状、 色泽、 硬度、 纹理等特性, 以白砂的不 同波纹形状, 通过人的联想, 赋予景物以意义 ! 它是 较多的诉诸于思想、 冥想的美, 它的美更多的需要靠 禅宗冥想的精神构思出, 因而具有禅的简朴、 枯高、 自然、 幽玄、 脱俗等性格特征 ! 它不仅是一种表现的 艺术, 也是一种联想的艺术 ! 而中国园林讲求真山真 水, 将自然的名山大川浓缩于庭院之中, 以表现主人 对名山大川的向往 ! 中国庭院艺术的准则是 “无池无
浅谈中日传统建筑文化
刘志杰, 盛海涛
(天津大学 建筑学院, 天津 %###C!)
摘 要:日本传统建筑与中国传统建筑在很多方面合而不同, 通过对中日传统建筑在形象、 布局、 空 间意境等方面的比较分析, 阐明了日本传统建筑具有: 建筑形象简洁、 建筑布局讲究不对称、 强调抽 与中 象性的园林以及在空间上的精神性等不同于中国传统建筑的特点 : 导致这种不同的根源在于, 国文化的礼与乐及回归儒道的禅宗的实用主义思想不同的讲究物哀与真实及突显禅的本质的日本 本土文化 : 关键词:传统建筑; 建筑文化; 禅宗; 实用思想 文献标识码: 中图分类号: G1 H #F" 8
日本庭院一方面继承了中国庭院以自然风景为主 体, 辅以亭台楼阁等园林建筑的特点; 另一方面也形 成了一种新的庭院风格即枯山水 ! 枯山水并 “不像中 国庭院讲究实景, 强调具象性, 原原本本的再现自 然; 而 是 强 调 虚 景, 重 视 观 念 性, 将自然景象抽象
[:] 化 ” ! 可以说枯山水即是日本园林的代表 !
图#$%! - ; 月波楼 A ; 赏花亭
桂离宫总平面
.’)’/(0 0(+,12 3(241/( 5(2(67’8 90(6’ ? ; 笑意轩 :: ; 万字亭 @ ; 园林堂 :< ; 通用门
古书院 : ; 御幸门 < ; 御幸御殿 = ; 新御殿 " ; 中书院、 > ; 神仙岛 :B ; 松琴亭
尽管日本建筑常以简朴、 自然见长, 但就空间而
第"期
刘志杰, 等: 浅谈中日传统建筑文化
25
言, 日本狭小的建筑中常让人感到其空间的无限延 伸的连续性, 或者给人以从微小空间向广阔空间甚 至向无限空间扩展的精神诱导 ! 而这种由精神引发 的空间感可以说这些就是从中国传来的佛教, 特别 是禅宗的影响巨大之处 ! 例如, 就外部空间而言, 枯山水可以说是最具代 表性的空间 ! 通常枯山水庭院都是微型的庭院, 人不 能进入, 尽管其面积不大, 但他们常会使人联想到世 间无限的空间, 或诱导人们进入玄妙的世界 ! 它不能 让人进入其中散步、 休息, 所以是纯粹的精神世界, 而不是具有物质功能的空间 ! 如前面提到的龙安寺 枯山水庭院 ! 日本的茶室建筑可以说是日本建筑空间精神性 的代表 ! 茶室面积通常都比较小, 室内设壁龛, 其中 挂上一幅画、 或摆上一枝花以供人眺望 ! 通过这种处 理来达到在小空间中表现与龙安寺石庭相似的空间 扩展感 ! 这也正是茶室建筑给人以玄妙感之处: 仅一 处不足 " #$ 的凹处, 就感觉整个空间扩展了 ! 而布 置在那里的一幅画或一朵花与壁龛对空间的扩展程 度都有关系 ! 在日本人看来所谓茶室, 也可以说是接 受自然、 体悟人生的空间 ! 茶人通过狭小的茶室, 感 受茶室中书画、 花及室外的竹、 石等来感受无边的开 阔和无垠的幽玄, 进入到返朴归真的古雅和空寂的 理想境界 ! 图 % 为上文提到的妙喜庵待庵茶室的室 内, 小小的壁龛, 令空间有向外延伸之感, 壁龛中央 的一朵小花让人感受到室外无限的自然风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