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业卫生名词解释
职业卫生名词解释
职业卫生名词解释一、职业病:职业病是指企业、事业单位和个体经济等用人单位的劳动者在从事职业活动中所接触的粉尘、有毒有害、放射性物质等因素而引起的疾病。
二、疑似职业病:与职业病概念相对应,即有患病现象,有可能是职业病,但是没有经过正规医疗机构的检查。
三、观察对象:粉尘作业人员健康检查发现X射线胸片有不能确定的尘肺样影响学改变,其性质和程度需要在一定期限内进行动态的观察者。
简单点说,就是肺部有一定改变,但尚未达到诊断分级起点。
四、粉尘禁忌症:是指从事粉尘作业人员接触粉尘后比一般人群耿容易患尘肺,或在接触粉尘时诱发一些其他疾病。
五、职业禁忌症:劳动者从事特定职业或接触特定职业病危害因素时,比一般职业人群更易遭受职业病危害和罹患职业病或可能导致原有自身疾病病情加重,或在作业过程中诱发可能导致对他人生命健康构成危险的疾病和个人特色生理或病理状态。
六、矽肺:长期吸入游离二氧化硅粉尘所至的以肺部弥漫性纤维化为主的全身性疾病。
七、职业危害因素:生产过程中及环境中产生和存在对职工健康和劳动能力产生有害作业,并导致疾病的因素。
八、粉尘:是指能够较长时间浮游在空气中的固定颗粒。
九、游离二氧化硅:岩石或矿物中没有与金属或金属化合物相结合而呈游离状态的二氧化硅(含量越高变化越快)。
十、PM2.5:指大气中直径小于或等于2.5um的颗粒物,也称为可吸入颗粒物(直径不到人头发丝的1/20)。
十一、总粉尘浓度:单位体积空气中含有粉尘的质量和颗粒数(每月测定2次或采用在线监测)。
十二、呼吸性粉尘浓度:粒径在5um以下能进入人体肺泡区的颗粒物。
十三、粉尘分散度:粉尘整体组成中各种粒级的尘粒所占的百分比。
粉尘组成中,小于5um的尘粒所占的百分比越大,对人的危害越大,粉尘中颗粒越多,分散度越高,在空气中漂浮越长,故吸入可能性越大。
十四、职业病危害:是指从事职业活动的劳动者可能导致职业病的各种危害。
职业病危害因素包括:职业活动中存在的各种有害的化学、物理生理因素以及在作业过程中的其他职业有害因素。
职业卫生常见专业术语名词解释
职业卫生常见专业术语名词解释职业卫生(Occupational health) 是研究劳动条件对劳动者健康的影响,以劳动者的健康在职业活动过程中免受有害因素侵害为目的的工作领域,研究改善劳动条件的一门学科,其首要的任务是识别、评价和控制不良的劳动条件,以及在法律、技术、设备、组织制度和教育等方面采取相应措施以保护劳动者的健康。
职业病(Occupational diseases)是指职工因受职业性有害因素的影响而引起的,由国家以法律法规形式规定并经国家指定的医疗机构确诊的疾病。
职业禁忌证(Occupational contraindication)是指某些疾病(或某种生理缺陷),其患者如从事某种职业,便会因职业性危害因素而使病情加重或易于发生事故,则称此疾病(或生理缺陷)为该职业的职业禁忌证。
急性中毒(acute poisoning)是指职工在短时间内摄入大量有毒物质,发病急,病情变化快,致使暂时或永久丧失工作能力或死亡的事件。
有害物质(harmful substances)化学的、物理的、生物的等能危害职工健康的所有物质的总称。
有毒物质(toxic substances)作用于生物体,能使机体发生暂时或永久性病变,导致疾病甚至死亡的物质。
危害因素(hazardous factors)能对人造成伤亡或对物造成突发性损坏的因素。
有尘作业(dusty work)作业场所空气中粉尘含量超过国家卫生标准中粉尘的最高容许浓度的作业。
有毒作业(toxic work)作业场所空气中有毒物质含量超过国家标准中有毒物质的最高容许浓度的作业。
职业接触限值:(OELs)指职业性有害因素的接触限量标准、指劳动者在职业活动过程中,长期反复接触,对机体不引起急性或慢性有害健康影响的容许接触水平。
最高容许浓度(MAC):指任何有代表性的采样测定均不得超过的浓度。
时间加权平均阈限值(TLV—TWA):指正常8小时工作日的时间加权平均浓度。
职业卫生 名词解释
一、名词解释1.生产性粉尘是指在生产中形成的,并能长时间漂浮在空气中的固体微粒。
2.尘肺是在生产过程中长期吸入粉尘而发生的以肺组织纤维化为主的疾病。
3.粉尘的分散度是指物质被粉碎的程度,以粉尘粒径大小的数量或质量组成百分比表示。
4.空气动力学直径是指粉尘粒子a,不论其几何形状、大小和比重如何,如果它在空气中与一种比重为1的球形粒子b的沉降速度相同时,则b的直径即可算作为a的AED。
5.可吸入性粉尘直径小于15μm的尘粒。
6.可呼吸性粉尘5μm以下的粒子可达呼吸道深部和肺泡区。
7.矽肺在生产过程中因长期吸入含有游离二氧化硅粉尘达一定量后而引起的以肺纤维化为主的疾病。
8.混合性尘肺由长期吸入含游离二氧化硅和其他粉尘而引起的以肺纤维化为主的疾病。
9.硅酸盐肺由长期吸入含结合二氧化硅(石棉、滑石、云母)粉尘而引起的以肺纤维化为主的疾病。
10.粉尘沉着症有些生产性粉尘(锡、钡、铁)吸入人体后,沉积于肺组织中,呈现一般异物反应,可继发轻微的肺纤维化改变,对健康无明显影响或危害较小,脱离粉尘作业后,病变可无进展或X线胸片阴影消退。
11.矽尘作业通常把游离二氧化硅含量超过10%粉尘作业称之为矽尘作业。
12.速发型矽肺由于持续吸入高浓度、高游离二氧化硅含量的粉尘,经1-2年即发病,称为“速发型矽肺”。
13.晚发型矽肺接触较高浓度粉尘,但时间不长即脱离矽尘作业,此时X线胸片未发现明显异常,然而在脱离接尘作业若干年后始发现矽肺,称为“晚发型矽肺”。
14.尘细胞石英尘被吸入肺泡后,引起肺泡巨噬细胞聚集,吞噬尘粒成为尘细胞。
15.矽性蛋白沉积:病理特征为肺泡腔内有大量蛋白分泌物,称为矽性蛋白,随后可伴有纤维增生,形成小纤维灶乃至矽结节。
16.圆形小阴影是矽肺最常见、最重要的一种X线表现形态,呈圆形或近似圆形,边缘整齐或不整齐,直径小于10mm,吸入游离二氧化硅含量越高其致密度越高,分为三种类型:p(<2.5mm)、q(1.5-3.0mm)、r(3.0-10mm)。
职业卫生名词解释
7、蓄积(accumulation):进入机体的毒物或其代谢产物在接触间隔期内,如不能完全排出而逐渐蓄积于体内的现象称为毒物的蓄积。
5、生物转化(biotransformation):在体内代谢酶的作用下,其化学结构发生一系列改变,形成其衍生物以及分解产物的过程。
主要包括:氧化、还原、水解和结合(或合成)四类反应。
健康工人效应(healthy worker effect):由于职业人群多处于青壮年阶段,有些还经过就业体检加以筛选,故较一般人群健康,至少在开始工作时是健康的,总发病率与死亡率将低于总体人群。
紧张(stress):在某种职业条件下,客观需求与个人适应能力之间的失衡所带来的生理和心理压力,是个体对内外因素(或需求)刺激的一种反应。
职业紧张:是个体特征与职业(环境)因素相互作用,导致工作需求超过个体应对能力而发生的紧张反应。
⑴静力作业(static work):静态作业,肌肉等长收缩;能耗水平不高,氧需不超过1L/min;容易疲劳⑵动态作业(dynamic work):肌肉等张收缩;能耗水平与劳动强度正相关;不易疲劳1、毒物(poison):在一定条件下,较小剂量即可引起机体急性或慢性病理变化,甚至危及生命的化学物质称为毒物。
2.生产性毒物(productive toxicant):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存在于工作环境空气中的毒物。
3、职业中毒(occupational poisoning):劳动者在生产过程中由于接触生产性毒物而引起的中毒。
4、气溶胶(aerosol):能较长时间飘浮在空气中的分散体系,包括雾、烟、尘。
⑴急性中毒(acute poioning):指毒物一次或短时间(几分钟至数小时)内大量进入人体而引起的中⑵慢性中毒(chronic poisoning):指毒物少量长期进入人体而引起的中毒。
⑶亚急性中毒(subacute poisoning):发病情况介于急性和慢性之间,称亚急性中毒。
职业卫生与职业医学名词解释
职业卫生与职业医学1、职业病:劳动者在职业活动中接触职业性有害因素所直接引起的疾病称为职业病。
2、职业流行病学是研究职业人群中职业有害因素、职业性损害、疾患和工伤出现的频率、分布及其影响因素的科学。
3、职业中毒:劳动者在生产劳动过程中,由于接触生产性毒物而产生的中毒称为职业中毒(occupational poisoning)4、刺激性气体(irritant gases):指对眼、呼吸道黏膜和皮肤具有刺激作用,引起机体以急性炎症、肺水肿为主要病理改变的一类气态物质。
5、职业接触生物限值:是指接触有害化学物劳动者生物材料(血、尿、呼出气等)中化学物或其代谢产物或其引起生物反应的限量值。
6、职业环境监测:对职业从事者作业环境进行有计划、系统的检测,分析作业环境中有毒有害因素的性质、强度及其在时间、空间的分布及消长规律。
7、尘肺:生产过程中长期吸入生产性粉尘并在肺内潴留而引起的以肺组织纤维化增生为主的全身体疾病。
8、砂肺(silicosis):由于长期吸入游离二氧化硅含扯较高的粉尘引起。
9、硅酸盐肺(silicalosis): 由于长期吸人含有结合二氧化硅的粉尘如石棉、滑石、云母等引起。
10、炭尘肺(carbon pneumoconiosis) : 由于长期吸入煤、石墨、碳黑、活性炭等粉尘引起。
11、金屈尘肺(metallic pneumoconiosis) : 由于长期吸入某些致纤维化的金属粉尘如铝尘引起。
12、混合性尘肺(mixeddust pneumoconiosis) : 由于长期吸入含游离二氧化硅粉尘和其他粉尘如煤尘等引起。
13、砂肺(silicosis):是由于在生产过程中长期吸入游离二氧化硅(silicondioxide,Si02)粉尘而引起的以肺部弥漫性纤维化为主的全身性疾病。
14、石棉肺(asbestosis):是在生产过程中长期吸入石棉粉尘所引起的以肺组织弥漫性纤维化为主的疾病。
15、窒息性气体(asphyxiatinggases)是指被机体吸入后,可使氧(oxygen,02)的供给、摄取、运输和利用发生障碍,使全身组织细胞得不到或不能利用氧,而导致组织细胞缺氧窒息的一类有害气体的总称。
职业卫生与职业医学名词解释
职业卫生与职业医学名词解释职业卫生与职业医学是两个密切相关的领域,旨在保护和促进工人的健康和安全。
下面将对这两个领域中的一些重要名词进行解释和拓展。
1. 职业卫生 (Occupational Health):职业卫生是一门科学,研究和管理与工作环境相关的健康问题。
它关注预防工作场所中的疾病和伤害,以及提高工作条件对员工的积极影响。
职业卫生包括评估和控制职业环境中的危害,监测工人的健康状况,提供职业健康教育和培训,并开发改进工作场所的政策和实践。
2. 职业病 (Occupational Disease):职业病是由于工作环境中的危害物质或工作方式引起的疾病。
这些危害物质包括化学物质、生物性因素、物理因素和心理因素等。
常见的职业病包括尘肺病、职业性皮肤病、噪音致聋、职业性骨关节病等。
职业卫生的一个重要目标就是预防职业病的发生,通过采取适当的保护措施,减少工人接触危害物质的风险。
3. 职业医学 (Occupational Medicine):职业医学是一门综合性的医学专业,关注工作和健康之间的相互关系。
它涉及到工作环境对人体健康的影响,以及诊断、治疗和预防与工作相关的疾病。
职业医学医生通常与职业卫生专家、工程师和人力资源人员合作,共同关注员工的健康和安全问题。
4. 职业康复 (Occupational Rehabilitation):职业康复是一种综合性的康复过程,旨在帮助受工作相关伤害或疾病影响的人恢复到适合他们的工作岗位。
它包括评估员工的工作能力、提供治疗和康复服务,以及协助员工逐步重返工作。
职业康复的目标是帮助受伤或患病员工恢复健康并提高他们的生活质量。
5. 职业健康监护 (Occupational Health Surveillance):职业健康监护是通过定期的健康监测和评估来监测员工的健康状况和工作环境对其健康的影响。
这包括收集和分析工作场所的健康数据,例如疾病发病率、工伤统计和职业暴露数据。
职业卫生名词解释及大题 整理版
一、职业毒物总论1、职业卫生(Occupational Health):以职业人群和作业环境为对象,旨在创造安全、卫生和高效的作业环境,提高职业生命质量(Quality of Working Life),保护劳动者健康和促进国民经济可持续发展。
--从卫生学观点出发,着重研究劳动条件对职业人群健康影响的规律。
2、职业医学(Occupational Medicine):以个体为主要对象,旨在对受到职业危害因素损害或存在潜在健康危险的个体进行早期检测、诊断、治疗和康复处理。
--从临床的角度出发,着重研究职业病在个体上的发生、发展规律。
3、毒物(toxicant) 在一定条件下,外来化学物质以较小剂量即可引起机体的功能或器质性损害,甚至危及生命,此种化学物质称为毒物。
4、中毒(poisoning) 机体受毒物的作用引起一定程度损害而出现的疾病状态称中毒。
5、*生产性毒物(productive toxicant)生产过程中使用或产生的毒物6、*职业中毒(occupational poisoning) 劳动者在生产过程中由于接触毒物发生的中毒称为职业中毒。
7、*气溶胶(Aerosol):漂浮在空气中的粉尘、烟和雾统称为气溶胶。
定义:散布在气体尤其空气中的由固体或液体颗粒组成的多相系统。
8、雾(Mist): 为悬浮在空气中的液体微滴。
常系蒸气冷凝或液体喷洒而成。
如电镀铬时形成的铬酸雾、喷漆时的漆雾。
9、烟(Fume): 指悬浮在空气中直径小于0.1μm的固体微粒。
主要为金属熔融时产生的蒸气在空气中迅速冷凝、氧化而成,如铅烟、铜烟。
有机物燃烧也可形成烟。
10、粉尘(Dust):能较长时间悬浮在空气中的固体微粒(particle)。
其粒子直径多在0.1-10μm。
固体物质经破碎或碾磨可产生粉尘。
11、蓄积(Accumulation)进入机体的毒物或其代谢产物在接触间隔期,不能完全排出而逐渐在体内积累。
12、贮存库(Storage depot):若蓄积部位并非其毒作用部位时,此部位又称该毒物的储存库,如铅蓄积于骨骼内。
职业卫生知识
职业卫生知识职业卫生是指关于以提供安全、健康和良好的工作环境为目的的科学和实践活动的领域。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经常忽视了职业卫生对我们健康的重要性。
本文将介绍一些基本的职业卫生知识,帮助读者了解如何在工作中保护自己的健康。
什么是职业卫生职业卫生是涉及保护工人健康和预防职业疾病的学科。
职业卫生学旨在识别和评估工作场所中的各种物理、化学、生物和人为因素,以及这些因素对工人健康的影响。
通过调查、评估、监测和干预,职业卫生专家致力于改善工作环境,减少工作相关疾病的发生。
为什么职业卫生重要工作环境中存在的各种有害因素可能会对工人的健康造成影响。
例如,长期暴露于化学物质、尘埃和噪音等有害因素可能导致呼吸系统疾病、听力损伤等健康问题。
职业卫生的重要性在于保护工人免受这些危害,并创造一个安全、健康的工作环境,有利于员工的健康和生产力。
职业卫生知识1. 噪音控制长期暴露于高强度噪音环境可能会导致听力受损。
职业卫生专家应通过控制噪音来源、使用个人防护设备等方法来减少工作环境中的噪音水平,保护工人的听力健康。
2. 化学品管理工作场所中使用的化学品可能会对工人的健康产生不良影响。
职业卫生专家应对工作场所中的化学品进行评估,采取相应的措施控制有害化学品的使用和排放,以减少工人暴露的风险。
3. 通风系统良好的通风系统可以有效减少工作场所中的空气污染物浓度,保持空气清新。
职业卫生专家应设计合适的通风系统,确保工作场所空气质量符合健康标准。
4. 作息规律长期加班、过度疲劳会影响工人的健康和工作效率。
职业卫生知识包括合理安排工作和休息时间,保持健康的作息规律,有助于提高工作效率和保护身体健康。
结语职业卫生知识是一项重要的科学领域,它关乎每个人在工作中的健康和安全。
通过了解和应用职业卫生知识,我们可以更好地保护自己的健康,创造一个更加安全、健康的工作环境。
希望本文对您有所帮助,谢谢阅读!。
职业卫生名词解释
一.名词解释1.职业卫生主要以人群与作业环境为对象,旨在创造安全、卫生与高效得作业环境,提高职业生命质量,保护劳动者得健康,促进国民经济可持续发展。
职业医学以个体为主要对象,旨在对受到职业危害因素损害或存在潜在健康危险得个体进行早期检测、诊断、治疗与康复处理。
2.职业性有害因素作用于人体得强度与时间未超出人体得代偿能力时,仅表现为亚临床得有害作用,当人体不能代偿时,导致功能性或器质性病理改变,出现相应临床症状,影响劳动能力,该类疾病统称职业病。
一些既与工作有关,但又与职业病有区别得疾病称为工作有关疾病、具体有三层含义: ①职业因素就是该病发生与发展得诸多因素之一,但不就是惟一得病因,一般也不就是直接病因;②职业因素影响了健康,促使潜在得疾病显露或加重已有疾病得病情;③通过改善工作条件,可使所患疾到控制或缓解。
在立法意义上,职业病有一定范围,即指各个国家根据其社会制度、经济条件与诊断技术水平,以法规形式规定得职业病,称之为法定职业病3.预防性职业卫生监督就是依据职业卫生法律法规、卫生规章以及相关卫生标准,对用人单位新建、扩建、改建建设项目与技术改造、技术引进项目(统称建设项目)中可能产生得职业病危害因素,在项目设计、施工与投产前进行卫生监督,从而预防职业病危害因素在项目正式投产后,造成生产作业场所得污染与劳动者健康损害。
经常性卫生监督就是政府行政部门依据职业卫生法律法规、卫生规章及相关卫生标准,运用现代预防医学与其她相关学科得技术,对用人单位预防控制职业危害因素与对劳动者进行健康监护等情况所实施得监督检查行为4.最高容许浓度指工作地点化学物质一个工作日内任何时间均不得超过得浓度,目前仅用于小数急性毒性高或危害大得化学物。
时间加权平均容许浓度指8小时工作班以及40小时工作周得时间加权平均容许浓度,长期反复接触该浓度(有害物质) ,几乎所有工人不会发生有害得健康效应;短时间接触容许浓度就是在一个工作日得任何时间均不得超过得短时间接触限值(以15分钟TWA 表示)。
职业卫生名词解释
名词解释1.职业卫生与职业医学:是现代医学科学中研究职业环境与职业从事者健康之间的学科,是预防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
其目的是使职业从事者在其所从事的生产或工作过程中,有充分的安全保障,并为不断提高生产和工作效率提供科学保证。
2.职业流行病学:是研究工作环境作为职业人群疾病危险因素的学科,是流行病学基本原理和方法在职业卫生和职业医学中的实际应用,是流行病学的一个分支。
3.职业毒理学:是职业卫生与职业医学的重要理论基础,主要研究职业性有害因素与接触人群的有害交互作用的科学。
4.职业性有害因素:在生产环境中存在的各种可能危害职业人群健康和影响劳动能力的不良因素的统称。
5.职业病:企业、事业单位和个体经济组织等用人单位的劳动者在职业活动中,因接触粉尘、放射性物质和其他有毒、有害因素而引起的疾病。
6.劳动系统:包括人、劳动对象、劳动工具、劳动环境以及产品等,这些因素相互作用来完成劳动任务的系统。
7.作业能力:劳动者在从事某项劳动的过程中,完成该项工作的作业能力。
8.职业紧张:在某种职业条件下,客观需求与个人适应能力之间的失衡所带来的生理和心理的压力9.紧张:需求和能力之间的不平衡造成的生理、心理压力。
10.心身疾病:狭义:指心理社会因素在发病、发展过程中起重要作用的躯体器质性疾病。
11. 广义:指心理社会因素在发病、发展过程中起重要作用的躯体器质性疾病和躯体功能性障碍。
12.心身障碍:心理社会因素在发病、发展过程中起重要作用的躯体功能性障碍被称为。
13.生物力学:是将生物学与力学的原理和方法有机的结合起来,研究生命过程中不断发生的力学现象及其规律的学科。
14.动力单元:包括关节在内的某些解刨结构结合在一起可以完成以关节为轴的运动。
两个动力单元结合在一起称为动力链。
15.刺激性气体:是指对眼、呼吸道黏膜和皮肤具有刺激作用,引起机体以急性炎症、肺水肿为主要病理改变的一类气态物质。
16.窒息性气体:是指被机体吸入后,可使氧的供给、摄取、运输和利用发生障碍,使得全身组织细胞得不到或不能利用氧而导致组织细胞缺氧窒息的一类有害气体的总称。
职业卫生应知应会
职业卫生应知应会一、职业卫生概念职业卫生是指在工作场所中,预防和减少由于职业活动导致的健康问题和疾病,并保障劳动者健康权益的一门学科。
其主要目的是研究和探讨劳动条件对劳动者健康的影响,提出改善劳动条件的措施和方案,保护劳动者健康,提高生产效率。
二、职业病分类职业病是指由于工作过程中接触职业性有害因素而引起的疾病。
根据其性质和病因,职业病可以分为以下几类:1.职业性尘肺病;2.职业性皮肤病;3.职业性眼病;4.职业性耳鼻喉口腔疾病;5.职业性化学中毒;6.物理因素所致职业病;7.职业性传染病;8.职业性肿瘤;9.其他职业病。
三、职业病预防措施预防职业病的关键在于采取有效的措施,减少或消除工作场所中的职业性有害因素。
以下是一些预防职业病的措施:1.改善工艺:采用低毒或无毒的工艺,使用低噪声、低振动、低辐射的设备和工艺流程,以减少对劳动者的危害。
2.通风换气:保持工作场所的通风换气,使空气流通,减少有害气体和粉尘的浓度。
3.防护用品:提供合适的个人防护用品,如防尘口罩、防噪声耳塞、手套、防护服等,并指导劳动者正确使用。
4.定期检查:定期对工作场所进行监测和检查,确保各项卫生指标符合国家标准和规定。
5.健康宣传教育:加强劳动者的健康宣传教育,提高劳动者的自我保护意识和能力。
6.建立健全职业卫生管理制度:企业应建立健全职业卫生管理制度,明确各级责任,确保各项措施得到有效执行。
7.应急处理:制定应急处理预案,及时处理突发事故,减轻对劳动者的危害。
四、职业卫生法律法规为了保障劳动者的健康权益,国家制定了一系列职业卫生法律法规。
以下是其中一些主要的法律法规:1.《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2.《使用有毒物品作业场所劳动保护条例》;3.《放射性同位素与射线装置安全和防护条例》;4.《建设项目职业卫生“三同时”监督暂行办法》;5.《用人单位职业健康监护监督管理办法》。
职业卫生名词解释
职业卫生名词解释
职业卫生过去称“劳动卫生”,现在称“职业卫生”或者“职业健康”。
职业卫生主要是研究工作条件,包括工作过程、工作组织和工作环境对从业人员健康的影响,以及如何创造安全、卫生、舒适、高效的作业条件,使工作适合于个人,进而使每个人都适合于自己的工作,最终达到保护劳动者心身健康、促进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目的。
职业卫生实际上是指对各种工作中的职业病危害因素所致的损害或者疾病的预防,属于预防医学范畴。
职业卫生主要的工作内容包括:1、工作场所职业病危害因素的监测;2、作业人员健康的监护;3、职业病危害的评价;4、职业病流行病学的调查;5、职业心理与功效;
6、职业安全卫生防治措施与对策的制定;
7、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
8、职业病危害事故应急处置与医学救援;9、职业卫生标准的制订与修订。
上述是职业卫生的主要工作内容。
职业卫生名词解释
一.名词解释1.职业卫生主要以人群与作业环境为对象,旨在创造安全、卫生与高效得作业环境,提高职业生命质量,保护劳动者得健康,促进国民经济可持续发展。
职业医学以个体为主要对象,旨在对受到职业危害因素损害或存在潜在健康危险得个体进行早期检测、诊断、治疗与康复处理。
2.职业性有害因素作用于人体得强度与时间未超出人体得代偿能力时,仅表现为亚临床得有害作用,当人体不能代偿时,导致功能性或器质性病理改变,出现相应临床症状,影响劳动能力,该类疾病统称职业病。
一些既与工作有关,但又与职业病有区别得疾病称为工作有关疾病、具体有三层含义: ①职业因素就是该病发生与发展得诸多因素之一,但不就是惟一得病因,一般也不就是直接病因;②职业因素影响了健康,促使潜在得疾病显露或加重已有疾病得病情;③通过改善工作条件,可使所患疾到控制或缓解。
在立法意义上,职业病有一定范围,即指各个国家根据其社会制度、经济条件与诊断技术水平,以法规形式规定得职业病,称之为法定职业病3.预防性职业卫生监督就是依据职业卫生法律法规、卫生规章以及相关卫生标准,对用人单位新建、扩建、改建建设项目与技术改造、技术引进项目(统称建设项目)中可能产生得职业病危害因素,在项目设计、施工与投产前进行卫生监督,从而预防职业病危害因素在项目正式投产后,造成生产作业场所得污染与劳动者健康损害。
经常性卫生监督就是政府行政部门依据职业卫生法律法规、卫生规章及相关卫生标准,运用现代预防医学与其她相关学科得技术,对用人单位预防控制职业危害因素与对劳动者进行健康监护等情况所实施得监督检查行为4.最高容许浓度指工作地点化学物质一个工作日内任何时间均不得超过得浓度,目前仅用于小数急性毒性高或危害大得化学物。
时间加权平均容许浓度指8小时工作班以及40小时工作周得时间加权平均容许浓度,长期反复接触该浓度(有害物质) ,几乎所有工人不会发生有害得健康效应;短时间接触容许浓度就是在一个工作日得任何时间均不得超过得短时间接触限值(以15分钟TWA 表示)。
职业卫生的名词解释
职业卫生的名词解释职业卫生是指与工作环境相关的健康和安全管理领域,旨在预防和控制工作环境中可能对劳动者健康造成的危害。
一、职业卫生的概念职业卫生关注的是劳动者在工作环境中所遭受的各种危害因素,例如化学物质、噪音、灰尘、放射性物质、压力等,以及劳动条件对身体和心理健康的影响。
它通过评估、控制和管理工作环境中的危害因素,保证劳动者的身体和心理健康。
二、职业卫生的目的职业卫生的主要目的是保护劳动者的健康和安全。
通过有效的职业卫生措施,可以降低工作环境对劳动者健康的潜在风险,减少工伤和职业病的发生。
同时,职业卫生措施还可以提高劳动者的工作效率和生产力,促进企业的可持续发展。
三、职业卫生的内容职业卫生的内容非常广泛,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工作环境评估:通过对工作环境中的危害因素进行定量和定性的评估,了解工作环境对劳动者健康的潜在风险。
评估的内容包括可接受的危害程度、危害源的类型和数量、可能产生的职业病等。
2. 危害因素控制:通过采取技术措施、管理措施和个体防护措施等,控制和减少工作环境中的危害因素。
例如,采用合适的工艺设备、使用有效的个人防护用品、改进工作方式等。
3. 健康监护:对在危险环境中工作的劳动者进行健康监测,及时发现和处理工作环境对身体和心理健康的不良影响。
健康监护包括体检、生物学监测和心理健康评估等。
4. 教育培训:通过向劳动者提供相关的职业卫生知识和技能培训,增强他们避免职业危害的能力。
同时,还可以提高劳动者对事故预防和紧急情况应对的意识和能力。
5. 管理体系建立:建立健全的职业卫生管理体系,包括政策制定、目标设定、责任分配、程序建立等,以确保职业卫生工作的有效管理和持续改进。
四、职业卫生的重要性职业卫生对于保护劳动者的身体和心理健康至关重要。
首先,职业卫生可以降低工作环境对劳动者健康的潜在风险,减少工伤和职业病的发生,提高劳动者的生活质量。
其次,职业卫生措施可以提高劳动者的工作效率和生产力,减少事故和停工的发生,促进企业的可持续发展。
职业卫生基本概念
职业卫生基本概念
职业卫生是指通过采取一系列预防措施,保护工作人员的健康
和安全的科学措施。
以下是一些与职业卫生相关的基本概念:
1. 职业病:由于工作环境中存在的危害因素,长期或频繁暴露
于这些因素下的工作人员可能出现的健康问题。
职业病可以是急性
的或慢性的,并且可能导致身体损伤或疾病。
2. 危害因素:工作环境中存在的可能危害工作人员健康的因素。
这些因素可以是物理因素(例如噪音、辐射)、化学因素(例如有
害化学物质)或生物因素(例如细菌或病毒)。
3. 工作场所评估:对工作环境进行评估,以确定可能的危害因
素和风险,并制定相应的控制措施。
4. 风险评估:评估工作任务和危害因素对工作人员健康和安全
的潜在影响程度。
风险评估有助于确定需要采取哪些控制措施来最
小化风险。
5. 职业卫生控制措施:用于减少或消除危害因素对工作人员健
康的负面影响的措施,包括工程控制(例如改变工作环境)、管理
控制(例如制定安全规定)和个人防护措施(例如佩戴防护设备)。
6. 职业卫生监测:对工作人员健康状况进行监测,以确保采取
的控制措施有效,并及时发现任何健康问题。
7. 职业卫生法规:法律、法规和政策,旨在保护工作人员免受
职业危害,并规定雇主在职业卫生方面的责任和义务。
职业卫生是一个重要的领域,其目标是确保工作环境对工作人
员的健康和安全没有不利影响。
了解职业卫生的基本概念是理解和
实施相关措施的基础。
职业病危害(职业卫生)名词解释
职业病危害(职业卫生)名词解释
1.职业病危害:对从事职业活动的劳动者可能导致的职业病及其他健康影响的各种危害。
2.职业病危害因素:职业活动中影响劳动者健康的、存在于生产工艺过程以及劳动过程和生产环境中的各种危害因素的统称。
3.工作地点:指劳动者进行职业活动火进行生产管理过程中经常或定时停留的地点。
4.职业接触限值: 职业接触限值:职业病危害因素的接触限制量值,指劳动者在职业活动过程中长期反复接触对机体不引起急性或慢性有害健康影响的容许接触水平。
5.工作场所职业病危害因素检测:一段时期内,通过定期(有计划)地检测工作场所职业病危害因素的浓度(强度),以评价工作场所的职业卫生状况和劳动者接触职业病危害因素的程度极可能的健康影响。
6.时间加权平均容许浓度(PC-TW A):以时间为权数规定的8h工作日、40h工作周的平均容许接触浓度。
7.短时间接触容许浓度(PC-STEL):在遵守PC-TW A前提下容许短时间(15min)接触的浓度。
8.最高容许浓度(MAC):工作地点、在一个工作日内、任何时间有毒化学物质均不应超过的浓度。
9.超限倍数:对未制定PC-STEL的化学有害因素,在符合8h时间加权平均容许浓度的情况下,任何一次短时间(15min)接触的浓度均不应超过的PC-TW A的倍数值。
10.噪声:从主观需要来讲,一切不希望存在的干扰声都可称之为噪声。
从物理特性来讲,噪声是各种不同频率和强度的声波无规律的杂乱组合。
在生产过程中产生的一切声音都可称为生产性噪声。
职业卫生名词解释及大题 整理版
一、职业毒物总论1、职业卫生(Occupational Health):以职业人群与作业环境为对象,旨在创造安全、卫生与高效得作业环境,提高职业生命质量(Quality of Working Life),保护劳动者健康与促进国民经济可持续发展。
--从卫生学观点出发,着重研究劳动条件对职业人群健康影响得规律。
2、职业医学(Occupational Medicine):以个体为主要对象,旨在对受到职业危害因素损害或存在潜在健康危险得个体进行早期检测、诊断、治疗与康复处理。
--从临床得角度出发,着重研究职业病在个体上得发生、发展规律。
3、毒物(toxicant) 在一定条件下,外来化学物质以较小剂量即可引起机体得功能或器质性损害,甚至危及生命,此种化学物质称为毒物。
4、中毒(poisoning) 机体受毒物得作用引起一定程度损害而出现得疾病状态称中毒。
5、*生产性毒物(productive toxicant)生产过程中使用或产生得毒物6、*职业中毒(occupational poisoning) 劳动者在生产过程中由于接触毒物发生得中毒称为职业中毒。
7、*气溶胶(Aerosol):漂浮在空气中得粉尘、烟与雾统称为气溶胶。
定义:散布在气体尤其空气中得由固体或液体颗粒组成得多相系统。
8、雾(Mist): 为悬浮在空气中得液体微滴。
常系蒸气冷凝或液体喷洒而成。
如电镀铬时形成得铬酸雾、喷漆时得漆雾。
9、烟(Fume): 指悬浮在空气中直径小于0、1μm得固体微粒。
主要为金属熔融时产生得蒸气在空气中迅速冷凝、氧化而成,如铅烟、铜烟。
有机物燃烧也可形成烟。
10、粉尘(Dust):能较长时间悬浮在空气中得固体微粒(particle)。
其粒子直径多在0、1-10μm。
固体物质经破碎或碾磨可产生粉尘。
11、蓄积(Accumulation)进入机体得毒物或其代谢产物在接触间隔期,不能完全排出而逐渐在体内积累。
12、贮存库(Storage depot):若蓄积部位并非其毒作用部位时,此部位又称该毒物得储存库,如铅蓄积于骨骼内。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名词解释1.职业卫生主要以人群和作业环境为对象,旨在创造安全、卫生和高效的作业环境,提高职业生命质量,保护劳动者的健康,促进国民经济可持续发展。
职业医学以个体为主要对象,旨在对受到职业危害因素损害或存在潜在健康危险的个体进行早期检测、诊断、治疗和康复处理。
2.职业性有害因素作用于人体的强度和时间未超出人体的代偿能力时,仅表现为亚临床的有害作用,当人体不能代偿时,导致功能性或器质性病理改变,出现相应临床症状,影响劳动能力,该类疾病统称职业病。
一些既与工作有关,但又与职业病有区别的疾病称为工作有关疾病.具体有三层含义:①职业因素是该病发生和发展的诸多因素之一,但不是惟一的病因,一般也不是直接病因;②职业因素影响了健康,促使潜在的疾病显露或加重已有疾病的病情;③通过改善工作条件,可使所患疾到控制或缓解。
在立法意义上,职业病有一定范围,即指各个国家根据其社会制度、经济条件和诊断技术水平,以法规形式规定的职业病,称之为法定职业病3.预防性职业卫生监督是依据职业卫生法律法规、卫生规章以及相关卫生标准,对用人单位新建、扩建、改建建设项目和技术改造、技术引进项目(统称建设项目)中可能产生的职业病危害因素,在项目设计、施工和投产前进行卫生监督,从而预防职业病危害因素在项目正式投产后,造成生产作业场所的污染和劳动者健康损害。
经常性卫生监督是政府行政部门依据职业卫生法律法规、卫生规章及相关卫生标准,运用现代预防医学和其他相关学科的技术,对用人单位预防控制职业危害因素和对劳动者进行健康监护等情况所实施的监督检查行为4.最高容许浓度指工作地点化学物质一个工作日内任何时间均不得超过的浓度,目前仅用于小数急性毒性高或危害大的化学物。
时间加权平均容许浓度指8小时工作班以及40小时工作周的时间加权平均容许浓度,长期反复接触该浓度(有害物质) ,几乎所有工人不会发生有害的健康效应;短时间接触容许浓度是在一个工作日的任何时间均不得超过的短时间接触限值(以15分钟TWA表示)。
工人可以接触该水平的有害因素,但每天接触不得超过4次,前后两次接触至少要间隔60分钟,且不得超过当日的8小时时间加权平均阔限值。
5.职业环境监测是对作业者作业环境进行有计划、系统的检测,分析作业环境中有毒有害因素的性质、强度及其在时间、空间的分布及消长规律.生物监测是指定期(有计划)、系统和连续地检测人体生物材料中毒物和(或)其代谢产物的含量或由其所致的生物易感或效应水平,并与参比值(标准)进行比较,以评价人体接触毒物的程度及可能的、潜在的健康影响。
职业健康监护通过各种检查和分析,评价职业性有害因素对接触者影响及其程度,掌握职工健康状况,及时发现健康损害征象,以便采取相应的预防措施,防止有害因素所致疾患的发生和发展。
6.定点区域采样将采样仪固定在车间某一区域进行采样,常用于评价作业环境质量。
由于采样系统固定,未考虑作业者的流动性,定点区域采样难以反映作业者的真实接触水平。
7.接触评定是通过询问调查、环境监测、生物监测等方法,对接触职业性有害因素进行定性和定量评价。
是作业环境评定的核心.8.生物监测是指定期(有计划)、系统和连续地检测人体生物材料中毒物和(或〉其代谢产物的含量或由其所致的生物易感或效应水平,并与参比值(标准)进行比较,以评价人体接触毒物的程度及可能的、潜在的健康影响。
9.职业环境监督的测定率=(实测点数/应测点数)X100%尘毒浓度测定点超标倍数=(测定点实际浓度值/国家卫生标准浓度值)-1测定点合格率=(合格点数/实测点数)X100%二.简答题1.职业卫生与职业医学的首要任务是识别、评价、预测和控制不良工作条件中存在的职业性有害因素,以防止其对职业人群健康的损害;其次,是对职业人群进行管理性的照顾,督促健康监护服务的实施;再者,进行健康监护服务,对职业性病损的受罹者进行早期检测、诊断和处理,促使其及早康复。
但随着医学模式的多元化发展,人们逐步认识到,除传统的职业性有害因素外,社会心理因素、个人生活方式等,也可影响劳动者的健康及其职业生命质量。
因此,广义的职业卫生与职业医学还应考虑职业性因素与非职业性因素的联合作用,从而采取综合干预措施。
2.第一级预防:从根本上杜绝或最大可能减少对职业性有害因素的接触。
应采取综合性根本措施,如改变生产工艺过程,使劳动者的接触水平低于容许接触量或接触水平,对高危人群制定出就业禁忌证等。
第二级预防:当由于经济、技术或管理原因,第一级预防未能完全达到要求,职业性有害因素开始损及职业者健康时,应尽早发现,采取补救措施;主要是早期检测,及时诊断、治疗,及早脱离职业有害因素,防止病损的进一步发展。
第三级预防:对已发展成职业性疾患或工伤的患者,实施综合治疗,预防并发症,促进健康,延缓病程,延长寿命,提高生命质量。
3.职业卫生安全与职业病防治工作包括:①职业卫生安全立法和执法:我国已颁布出台了《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它最广泛的覆盖了我国从事职业活动的劳动者,充分体现出预防为主、防治结合的方针,明确了用人单位、职业卫生服务机构和政府行政管理部门在职业病防治工作中的义务和责任及劳动者的权利。
该法为全国的职业病防治工作奠定了法律依据。
②职业卫生监督:卫生监督是依法管理的重要手段,按监督实施的阶段可分为预防性卫生监督和经常性卫生监督两大项。
③职业卫生服务:根据WHO"人人享有职业卫生"的全球策略,国家有关卫生机构,必须为业和作业者提供良好的、合格的职业卫生服务。
这包括作业环境监测、健康监护、危害控制咨询、健康促进,其中危害控制咨询是职业卫生服务的重要内容,它是环境监测、健康监护和采取治理措施间的重要环节。
④职业流行病学调查:它是研究与职业有关的疾病在人群中发生、发展和分布的规律,制订预防和控制这类疾病的对策和措施。
⑤职业卫生队伍的培训与建设:面对全球范围的技术革命知识更新浪潮,面对我国加入WHO后包括职业卫生安全在内的诸多方面与国际接轨和挑战,迫切需要从事职业卫生与职业病防治工作的专业人员加强培训,更新知识和观念,提高业务能力和管理水平,尤其积极吸纳具有高知识水平的公共卫生硕士,使我国的职业卫生与职业医学的服务、管理研水平都达到国际先进水平4.职业卫生与职业医学的主要任务之一是识别和判定职业性有害因素,其方法和依据有三个方面:(1)临床病例观察:指对病例或一系列发病集丛(cluster)进行观察,是分析和探索职业性有害因素的传统方法,它可以作为职业性有害因素识别和判定的起点和线索。
(2)实验研究:包括动物实验和体外测试和体外测试系统〈器官水平、细胞水平、分子水平),是识别和判定职业性有害因素潜在的健康损害及其损害性质的有效手段,对于阐明致病机制具有非常关键的作用。
但动物实验在模拟人接触有害因素时,难免存在种属易感性差异、寿命长短不同、样本数量不足、小剂量推导差异以及接触方式、环境差别等局限性,在利用其结果外推及人时应持慎重态度.(3)职业流行病学研究:以职业人群为研究对象,采用有关流行病学的理论和方法研究职业性有害因素及其对健康影响在人群、时间及空间的分布,分析接触与职业性损害的因果关系,对于识别和判定职业性有害因素可提供最有力的证据。
此外,识别和筛查某一具体的职业环境中了解存在有害因素并搞清其作用特点,如按照《职业病防治法》的要求对用人单位申报的职业病危害项目进行审核、分类管理时,应从了解、掌握职业活动全过程着手,查明各种因素存在的形式和强度,广泛查阅、检索有关的资料和信息,综合分析后做出判断。
5.职业环境监测工作属职业卫生工作中的评价范畴,要做好这样工作,必须要有预测、识别的基础。
可以通过查阅生产工艺过程、检查原料使用清单,参考其他企业类似经验,现场查看及倾听作业者反映,结合化学物的毒性资料,初步确定检测对象。
不同的作业环境,有毒有害的因素是完全不同的。
对一个企业而言,并不是他们所使用的全部化学品、生产过程中的中间产物、生产的产品或废弃物都要监测。
一些化学品属实际无毒,就无需过多探究其在作业环境中的确切浓度。
在《职业病防治法》配套规章中,国家已经明确规定需要监测的各种因素。
凡存在国家有关法规列出的必须监测项目的企业,应向卫生监督管理机构申报,并建立监测制度。
对规章中未列出的项目,特别是一些化学物,如企业用量或产量较大,作业者接触人数又较多,且安全性资料并不完整的,企业应本着负责的态度,建立自检制度,以避免发生意外。
6.(1)工作有毒物质测试点的选择原则①测试点应设在有代表性的劳动者接毒地点,尽可能靠近劳动者,但不影响劳动者的正常操作,且应避免生产过程中待测物质直接飞溅人收集器内。
②选择的测试点必须包括空气中有毒物质浓度最高、劳动者接触时间最长大作业点,并以此作为重点测试点。
③在测试点上设臵的收集器应在劳动者的呼吸带水平,距地面1.5 m。
(2)工作场所测尘点选择原则①测尘点应设在有代表性的劳动者接尘地点。
②测尘位臵应选择在劳动者经常活动的范围内,且粉尘分布较均匀处的呼吸带,有气流影响时,一般应选择在作业地点的下风侧或回风侧,移动式产尘点的采样位臵,应位于生产活动中有代表性的地点,或将采样器架设于移动设备上。
(3)车间内噪声测试点选择原则①若车间内各处A声级差别不大〈小于3 dB),则只需在车间内选择1--3个测点。
②若车间内各处声级波动较大〈大于3 dB),则需按声级大小,将车间分成若干区域,任意两个区域的声级差应大于或等于3 dB,每个区域内的声级波动必须小于3 dB,每个区域取1--3个测点,这些区域必须包括所有劳动者为观察或管理生产过程而经常工作、活动的地点和范围。
③测量时,应将传声器放臵在相当于操作人员的耳朵位臵处。
(4)微波辐射测试点的选择原则为测得有代表性的劳动者所受辐射强度,必须在各操作岗位分别予以测定,应以头部和胸部为代表;当操作中某些部位可能受更强辐射时,应予以加测,如工人需用眼镜观察波导口或天线向下腹部辐射时,应分别加测眼部或下腹部;当需要探索其主要辐射源,了解设备泄漏情况时,可紧靠设备测试,其所测值仅供防护时参考。
(5)超高频辐射测试点的选择原则工作场所场强测量时,需分别测量操作点的头、胸、腹各部位;对设备泄漏场强测量时,可将仪器天线探头臵于距设备50 mm处测量,其所测得数值仅供防护时参考。
7.(1)询问调查是接触评定的最常用手段,不仅可以为分析接触人群的特征提供依据,而且询问调查获得的有关健康效应的信息也是接触评定的重要依据,有时甚至是惟一可行的方法。
询问调查的内容包括职业史、接触人群特征、接触方式、接触途径、接触时间等。
(2)环境监视1)职业性有害因素的存在特点:工作场所中职业病有害因素的种类繁多且在同一环境中可同时存在多种有害因素;职业性有害因素的强度及其在时间、空间的分布随生产工艺过程、劳动过程及外界环境条件的变化而变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