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师版新课标高中数学必修一教案 集合的概念
北师大版高中数学必修一教学案集合含义与表示
C. D.
9.用列举法表示集合 为
.
10.集合A={x|x=2n且n∈N}, ,用∈或 填空:
4A,4B,5A,5B.
四课后反思
五课后巩固练习
(1)设集合 ,试用列举法表示集合A.
2.设x∈R,集合 .
(1)求元素x所应满足的条件;
(2)若 ,求实数x.
3若集合 ,集合 ,且 ,求实数a、b.
正整数集:所有正整数的集合,记作或;
整数集:全体整数的集合,记作;
有理数集:全体有理数的集合,记作;
实数集:全体实数的集合,记作.
5列举法
把集合的元素一一列举出来,并用花括号“{ }”括起来,这种表示集合的方法叫做列举法.
注意:不必考虑顺序,“,”隔开;a与{a}不同.
6用集合所含元素的共同特征表示集合的方法称为,一般形式为 ,其中x代表元素,P是确定条件.
例3试分别用列举法和描述法表示下列集合:
(1)方程 的所有实数根组成的集合;
(2)由大于10小于20的所有整数组成的集合
练一练
(1)抛物线 上的所有点组成的集合;
(2)方程组 解集.
变式:以下三个集合有什么区别.
(1) ;
(2) ;
(3) .
三巩固练习
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某个村子里的高个子组成一个集合
教案、学案用纸
年级高一
学科数学
课题
集合的含义与表示
授课时间
撰写人
学习重点
集合的概念与表示方法
学习难点
选择恰当的方法表示一些简单的集合
学习目标
1.了解集合的含义,体会元素与集合的“属于”关系;
2.能选择自然语言、图形语言、集合语言(列举法或描述法)描述不同的具体问题,感受集合语言的意义和作用;
(北师大版)新课标高中数学必修1第一章第一节集合的含义与表示教案
集合的含义与表示教案一.教学目标:l.知识与技能(1)通过实例,了解集合的含义,体会元素与集合的属于关系;(2)知道常用数集及其专用记号;(3)了解集合中元素的确定性.互异性.无序性;(4)会用集合语言表示有关数学对象;(5)培养学生抽象概括的能力.2. 过程与方法(1)让学生经历从集合实例中抽象概括出集合共同特征的过程,感知集合的含义.(2)让学生归纳整理本节所学知识.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使学生感受到学习集合的必要性,增强学习的积极性.二. 教学重点.难点重点:集合的含义与表示方法.难点:表示法的恰当选择.三. 学法与教学用具1. 学法:学生通过阅读教材,自主学习.思考.交流.讨论和概括,从而更好地完成本节课的教学目标.2. 教学用具:投影仪.四. 教学过程(一)创设情景,揭示课题1.教师首先提出问题:在初中,我们已经接触过一些集合,你能举出一些集合的例子吗? 引导学生回忆.举例和互相交流. 与此同时,教师对学生的活动给予评价.2.接着教师指出:那么,集合的含义是什么呢?这就是我们这一堂课所要学习的内容.(二)研探新知1.教师利用多媒体设备向学生投影出下面5个实例:(1) 2,4,6,8,10,12;(2)我校的篮球队员;(3)满足x-3>2 的实数;(4)我国古代四大发明;(5)抛物线y=x2上的点.2.教师组织学生分组讨论:这5个实例的共同特征是什么?3.每个小组选出——位同学发表本组的讨论结果,在此基础上,师生共同概括出5个实例的特征,并给出集合的含义.一般地,我们把研究对象统称为元素(element),把一些元素组成的总体叫做集合(set)(简称为集)。
4.教师指出:集合常用大写字母A,B,C,D,…表示,元素常用小写字母…表示.(三)质疑答辩,排难解惑,发展思维1.教师引导学生阅读教材中的相关内容,思考:集合中元素有什么特点?并注意个别辅导,解答学生疑难.使学生明确集合元素的三大特性,即:确定性.互异性和无序性.只要构成两个集合的元素是一样的,我们就称这两个集合相等.2.教师组织引导学生思考以下问题:判断以下元素的全体是否组成集合,并说明理由:(1)大于3小于11的偶数;(2)我国的小河流. 让学生充分发表自己的建解.3. 让学生自己举出一些能够构成集合的例子以及不能构成集合的例子,并说明理由.教师对学生的学习活动给予及时的评价.4.教师提出问题,让学生思考如果用A表示高—(3)班全体学生组成的集合,用表示高一(3)班的一位同学,是高一(4)班的一位同学,那么与集合A分别有什么关系?由此引导学生得出元素与集合的关系有两种:属于和不属于. 如果是集合A的元素,就说属于集合A,记作 . 如果不是集合A的元素,就说不属于集合A,记作 .5.教师引导学生回忆数集扩充过程,然后阅读教材中的相交内容,写出常用数集的记号.6.教师引导学生阅读教材中的相关内容,并思考.讨论下列问题: (1)要表示一个集合共有几种方式?(2)试比较自然语言.列举法和描述法在表示集合时,各自有什么特点?适用的对象是什么?(3)如何根据问题选择适当的集合表示法? 使学生弄清楚三种表示方式的优缺点和体会它们存在的必要性和适用对象。
高中数学集合的概念教案
高中数学集合的概念教案
一、教学目标:
1. 了解集合的概念及基本特性。
2. 掌握集合的表示方法。
3. 掌握集合的运算及应用。
4. 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教学内容:
1. 集合的概念
2. 集合的表示方法
3. 集合的运算
4. 集合的应用
三、教学重难点:
1. 集合的概念的理解和应用。
2. 集合的运算的掌握和应用。
四、教学方法:
1.讲授法:通过教师的讲解,向学生介绍集合的基本概念和表示方法。
2.示范法:通过示范例题,引导学生学会如何进行集合的运算。
3.练习法:通过练习题,巩固学生对集合的理解和应用。
五、教学过程:
1.导入:通过展示一些实际生活中的例子,引导学生认识集合的概念,并提出问题:“什么是集合?为什么我们需要研究集合?”
2.讲解:介绍集合的概念及基本特性,教授集合的表示方法。
3.示范:通过几个例题,向学生演示集合的交集、并集、补集等运算。
4.练习:让学生在课堂上完成一些练习题,巩固所学的知识。
5.总结:总结本节课的重点内容,强调集合的重要性和应用。
六、课后作业:
1. 完成课本上关于集合的练习题。
2. 思考如何将集合的概念应用到实际生活中。
七、教学反思:
通过本节课的教学,学生对集合的概念有了初步的认识,掌握了一些基本的运算方法。
但在教学中也发现一些问题,如学生对集合的表示方法理解不够深入,需要加强练习题的训练。
教师可以调整教学内容和方法,提高教学效果。
高中数学集合的定义教案
高中数学集合的定义教案
教学重点:集合的定义、元素、子集、集合的表示法以及集合的运算。
教学难点:集合运算的理解及应用。
教学准备:教材、PPT、黑板、教案、讲义。
教学过程:
一、导入:通过举例介绍集合的概念及作用,引导学生思考集合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
二、讲解:1. 集合的定义:集合是指将若干个确定的对象组合在一起成为一个整体的概念。
2. 集合的元素:集合中的每个对象称为元素,用小写字母表示。
3. 集合的表示法:集合可以用列举法或描述法表示,例如:A={1,2,3}或B={x|x是自
然数}。
4. 子集:若集合A的每个元素都属于集合B,则称A是B的子集,记作A⊆B。
5. 集合的运算:并集、交集、差集、补集等。
三、练习:让学生练习集合的基本运算,巩固所学知识。
四、应用:通过生活实例或问题,让学生运用集合的知识进行解题。
五、归纳总结:复习本节课的重点知识,强化学生对集合的理解。
六、作业:布置相应的习题,让学生巩固所学内容。
七、反馈:检查学生的作业完成情况,及时纠正错误。
教学反思:此教案主要围绕高中数学集合的定义展开,通过生动的例子和实际练习,帮助
学生更好地理解和运用集合的相关知识。
同时,教师需要灵活运用不同的教学方法,激发
学生学习的兴趣和积极性。
北师大版必修第一册--第1章-1.1-第1课时集合的概念--课件(35张)
分析:1∈A→a=1或a2=1→验证互异性
解:因为1∈A,所以a=1或a2=1,即a=±1,当a=1时,a=a2,集合A中
只有一个元素,所以a≠1;当a=-1时,集合A中含有两个元素1,-1,
符合互异性,所以a=-1.
1.本例中若去掉条件“1∈A”,其他条件不变,则实数a的取值范
围是什么?
解:由题意a和a2组成含有两个元素的集合,则a≠a2,解得a≠0且
A.0∈A B.a∉A C.a∈A D.a=A
解析:∵集合A中只含有一个元素a,
∴a属于集合A,即a∈A.
答案:C
)
3.由x2,x3组成一个集合A,A中含有两个元素,则实数x的取值可
以是(
)
A.0 B.-1 C.1 D.-1或1
解析:验证法:若x=0,x2=0,x3=0,不合题意;
若x=1,x2=1,x3=1,不合题意;
(1)1
N+;(2)-3
(3)
(5)-
Q;(4)
N;
Q;
R.
答案:(1)∈ (2)∉ (3)∈ (4)∉ (5)∈
【思考辨析】
判断下列说法是否正确,正确的在它后面的括号里画“ ”,错
误的画“×”.
(1)如果小明的身高是1.78 m,那么他应该是由高个子学生组
成的集合中的一个元素.( × )
么是,要么不是,两者必居其一,且仅居其一,故“等边三角形的
全体”能组成集合;同理可得,(2)能组成集合;(3)能组成集合;
(4)“聪明的人”没有明确的判断标准,对于某个人算不算聪明
无法客观判断,因此“聪明的人”不能组成集合;同理可得,(5)不能 Nhomakorabea成集合.
第一章-1.1-集合的概念与表示高中数学必修第一册北师大版
(3)偶数集;
【解析】可表示为{| = 2, ∈ }.(【举一反三】奇数集可表示为
{| = 2 + 1, ∈ })
(4)被3除余2的正整数组成的集合.
【解析】可表示为{| = 3 + 2, ∈ }.
设被3除余2的数为,则 = 3 + 2, ∈ ,但此题要求为正整数,故
第一章 预备知识
§1 集合
1.1 集合的概念与表示
教材帮|必备知识解读
知识点1 集合与元素的相关概念
例1-1 [教材改编P5 T2] 用符号“∈ ”或“∉ ”填空:
∉
∈
(1)设为素数集,则1___,2___;
【解析】素数是指在大于1的自然数中,除了1和它本身以外不再有其他因数的自然
数,所以1不是素数,2是素数.即1 ∉ ,2 ∈ .
对于D,当 = −34时,3 − 1 = −34,解得 = −11 ∈ ,所以−34 ∈ ,所以D正确.
例14 已知集合 = {| = + 2,, ∈ }.
(1)试分别判断1 = − 2,2 =
1
,3
2− 2
= (1 − 2 2)2 与集合的关系;
【解析】1 = − 2 = 0 + −1 × 2,
C.集合{| = − 1}与{| = − 1}表示同一个集合
D.方程 + 1 + − 1 = 0的解集是{−1,1}
【解析】A中方程 2 − − 6 = 0的解确实是−2,3,故正确;
B中两个集合都是数集,但前者表示实数集,后者表示的是{| ≥ −1},故不正确;
= 3 + 2, ∈ ,也可以写成 = 3 − 1, ∈ + .(【注意】此时从1开始)
北师大版高一数学必修1第一单元集合的含义与表示常见考点
北师大版高一数学必修1第一单元集合的含义与表示常见考点(实用版)编制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核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批人:__________________编制单位:__________________编制时间:____年____月____日序言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教育资料,如幼儿教案、音乐教案、语文教案、知识梳理、英语教案、物理教案、化学教案、政治教案、历史教案、其他范文等等,想了解不同资料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Moreover, this store provides various types of educational materials for everyone, such as preschool lesson plans, music lesson plans, Chinese lesson plans, knowledge review, English lesson plans, physics lesson plans, chemistry lesson plans, political lesson plans, history lesson plans, and other sample texts. If you want to learn about different data formats and writing methods, please stay tuned!北师大版高一数学必修1第一单元集合的含义与表示常见考点1.集合的概念一般地,把一些能够确定的不同的对象看成一个整体,就说这个整体是由这些对象的全体构成的集合(或集);构成集合的每个对象叫做这个集合的元素(或成员)。
2024年高一数学北师大版新教材新北师大版高一数学教案优质
2024年高一数学北师大版新教材新北师大版高一数学教案优质一、教学目标1.让学生理解集合的基本概念和表示方法。
2.培养学生运用集合思想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提高学生的逻辑思维和推理能力。
二、教学重难点重点:集合的概念、表示方法和运算。
难点:集合的运算和集合关系的判断。
三、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1)引导学生回顾初中阶段学习的数学知识,如算术平方根、立方根等。
(2)提出问题:初中阶段我们学习了数的分类,那么高中阶段我们将学习一种新的数学研究对象——集合,大家知道集合是什么吗?2.授课内容(1)集合的概念集合是一种由明确且互不相同的对象组成的整体。
例如:自然数集合、整数集合、实数集合等。
(2)集合的表示方法集合可以用列举法、描述法和图示法表示。
列举法:将集合中的元素一一列举出来,如{1,2,3,4}。
描述法:用文字或符号描述集合中的元素特征,如{x|x为自然数}。
图示法:用图形表示集合,如用圆圈表示集合A。
(3)集合的运算并集:两个集合中所有元素组成的集合,用符号“∪”表示。
如A∪B表示A和B的并集。
交集:两个集合中共同元素组成的集合,用符号“∩”表示。
如A∩B表示A和B的交集。
补集:全集减去某个集合得到的集合,用符号“C”表示。
如C(A)表示A的补集。
(4)集合关系的判断子集:如果一个集合中的所有元素都属于另一个集合,那么这个集合称为另一个集合的子集。
如A⊆B表示A是B的子集。
真子集:如果一个集合是另一个集合的子集,但两个集合不相等,那么这个集合称为另一个集合的真子集。
如A⊊B表示A是B的真子集。
相等:如果两个集合中的元素完全相同,那么这两个集合相等。
如A=B表示A和B相等。
3.课堂练习(1)判断下列各题中,集合A与集合B的关系。
A={1,2,3},B={1,2,3,4}A={x|x为自然数},B={x|x为整数}A={x|x²=4},B={-2,2}(2)求下列各题中,集合A与集合B的并集、交集、补集。
(北师大版)高一数学必修1
第一章集合课题: §1.1集合的含义与表示(一)教学过程:一、新课引入:集合是近代数学最基本的内容之一,许多重要的数学分支都建立在集合理论的基础上,它还渗透到自然科学的许多领域,其术语的科技文章和科普读物中比比皆是,学习它可为参阅一般科技读物和以后学习数学知识准备必要的条件。
二、讲授新课:1.集合有关概念的教学:考察几组对象:① 1~20以内所有的质数;②到定点的距离等于定长的所有点;③所有的锐角三角形;④x2, 3x+2, 5y3-x, x2+y2;⑤东升高中高一级全体学生;⑥方程230+=的所有实数根;⑦隆成日用品厂2005年8月生产的所有童车;⑧2005年1月, x x广东所有出生婴儿。
A.提问:各组对象分别是一些什么?有多少个对象?(数、点、形、式、体、解、物、人)B.概念:一般地,我们把研究对象统称为元素(element),把一些元素组成的总体叫作集合(set)(简称集)。
C.讨论集合中的元素的特征:分析“好心的人”与“1,2,1”是否构成集合?→结论:对于一个给定的集合,集合中的元素是确定的,是互异的,是无序的。
即集合元素三特征。
确定性:某一个具体对象,它或者是一个给定的集合的元素,或者不是该集合的元素,两种情况必有一种且只有一种成立。
互异性:同一集合中不应重复出现同一元素。
无序性:集合中的元素没有顺序。
D.分析下列对象,能否构成集合,并指出元素:不等式x-3>0的解;3的倍数;方程x2-2x+1=0的解; a,b,e,x,y,z;最小的整数;周长为10cm的三角形;中国古代四大发明;全班每个学生的年龄;地球上的四大洋;地球的小河流E. 集合相等:构成两个集合的元素是一样的.2.集合的字母表示:①集合通常用大写的拉丁字母表示,集合的元素用小写的拉丁字母表示。
②如果a是集合A的元素,就说a属于(belong to)集合A,记作:a∈A;如果a不是集合A的元素,就说a不属于(not belong to)集合A,记作:a∉A。
北师大版高中数学必修一第一章第一节集合的含义课件 (共15张PPT)
§1 集合的含义与表示
第1课时 集合的含义
高中数学必修1
学习目标
1.通过实例理解集合的有关概念. 2.初步理解集合中元素的三个特性. 3.体会元素与集合的属于关系. 4.了解常用数集及其专用符号,学会用集合语言表示有关数学对象.
预习清单 集合与元素的概念
1.集合与元素的定义 一般地,我们把研究对象统称为 元素 ,把一些元素组成的总
提示:①“本班全体同学”构成一个集合,每一个同学都是集合中的 元素;
②“直线AB上所有点”构成一个集合,集合中的元素是:直线AB 上每一个点.
合作探究 探究点2 集合中元素的特征
【问题2】任意一组对象是否都能组成一个集合?集合中的元素有什 么特征?请思考下列问题:
1. 某单位所有的“帅哥”能否构成一个集合? 不能
A. ②③④⑥⑦⑧ C. ②③⑥⑦
B. ②③⑥⑦⑧ D. ②③⑤⑥⑦⑧
课堂练习
2.判断正误: (1){(1,2)}={(2,1)}
(2){(1,2),(2,1)}={(2,1),(1,2)}
课堂练习
解析:由元素的互异性可知:
归纳小结
1. 集合的概念
确定性
2. 集合中元素的性质 互异性
知识点
无序性
3. 元素与集合的关系 a∈A aA
4. 常用的数集(N,Z,Q,R)
思想方法: 分类讨论思想
体叫做 集合 (简称集).
2.集合与元素的字母表示
通常用 大写拉丁字母A,B,C,…
表示集合,
用 小写拉丁字母a,b,c,…
表示集合中的元
素.
预习清单 集合与元素的概念
3.元素与集合的关系
(1)属于:如果a是集合A的元素,就说a属于集合A,记
北师大版高中数学必修第一册《集合》说课稿
北师大版高中数学必修第一册《集合》说课稿一、引言《集合》是北师大版高中数学必修第一册的第一章内容,主要介绍了数学中的集合概念和集合运算。
本章内容是高中数学的重要基础知识,也是后续学习和理解数学概念的基础。
本次说课将从教材分析、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以及教学方法等方面展开介绍。
二、教材分析1.教材内容–集合的定义和表示方法;–集合的基本运算:交集、并集、差集和补集;–集合的运算律;–全集和空集的概念。
2.教材特点–知识性:本章主要涉及集合相关的定义、运算和运算律等知识;–抽象性:集合是一种抽象的数学概念,学生需要通过具体的例子来加深理解。
三、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理解集合的定义,掌握集合的表示方法;–掌握集合的交集、并集、差集和补集的操作方法;–熟练运用集合的运算律。
2.能力目标–能够解决实际问题中的集合运算;–能够理解和运用集合的基本运算律。
3.情感目标–培养学生对数学的兴趣和探索精神;–增强学生解决问题的自信心。
四、教学重点和难点1.教学重点–集合的定义和表示方法;–集合的基本运算和运算律。
2.教学难点–集合的差集和补集的概念理解和运用;–集合的运算律的理解和应用。
五、教学内容和步骤1.教学内容本课时主要包括以下内容:–集合的定义和表示方法;–集合的基本运算:交集、并集、差集和补集;–集合的运算律。
2.教学步骤–引入:通过一个具体的例子引入集合的概念,激发学生对集合的兴趣;–导入:回顾学生已学过的相关概念,如数的分类、不等式等,为集合的引入做铺垫;–知识讲解:利用多种教学资源,如PPT、白板等,讲解集合的定义、表示方法以及基本运算;–练习演示:通过实例向学生展示集合的交集、并集、差集和补集的操作方法;–深化与拓展:通过一些拓展问题,引导学生进一步思考集合运算的运用情境;–总结:对本节课的重点知识进行总结,并提供相关练习题。
六、教学方法1.预授法:通过问题导入,激发学生的思考,引起学生对集合的认识;2.情境法:通过举例和应用情境的介绍,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集合运算;3.讨论法:通过与学生的互动讨论,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4.综合运用法:通过将集合运算与其他数学概念的应用相结合,拓展学生的数学思维。
新教材高中数学第一章预备知识1集合1-1集合的概念与表示第1课时集合的概念课件北师大版必修第一册
2.(多选题)下列关系正确的是( BD )
A.0∈N+
B.(√2 − √7)∉Q
C.0∉Q
D.8∈Z
3.已知集合S中的元素a,b是一个四边形的两条对角线的长,那么这个四边
形一定不是(
)
A.梯形 B.平行四边形
C.矩形 D.菱形
答案 C
解析 因为集合中的元素具有互异性,所以a≠b,即四边形对角线不相等,故选
可能只含有一个元素.
本节要点归纳
1.知识清单:
(1)元素与集合的概念、元素与集合的关系;
(2)集合中元素的三个特性及应用;
(3)常用数集的表示.
2.方归纳:分类讨论.
3.常见误区:忽视集合中元素的互异性.
学以致用•随堂检测全达标
1.(2022湖北襄阳月考)判断下列各组对象可以组成集合的是(
)
(1)1
N+;
(2)-3
N;
1
(3)3
Q;
(4)√3
1
(5)-2
(6)π
Q;
R;
R+.
答案 (1)∈ (2)∉
(3)∈ (4)∉ (5)∈
(6)∈
重难探究•能力素养全提升
探究点一 集合的概念
【例1】 给出下列各组对象:
①我们班比较高的同学;②无限接近于0的数的全体;③比较小的正整数的
全体;④平面上到点O的距离等于1的点的全体;⑤正三角形的全体;⑥ √的
第一章
第1课时 集合的概念
课标要求
1.通过实例,了解集合的含义.
2.掌握集合中元素的三个特征.
3.理解元素与集合的“属于”关系.
4.记住常用数集及其记法.
内
容
北师大版高中数学必修1《一章 集合 1 集合的含义与表示 习题1—1》优质课教案_19
集合的含义与表示一、教材地位与作用:集合概念及其基本理论,称为集合论,是近、现代数学的一个重要的基础。
集合语言是现代数学的基本语言,不仅有助于简洁、准确表达数学内容,还可以刻画和解决许多实际问题。
许多重要的数学分支,都建立在集合理论的基础上,同时集合论及其所反映的数学思想,在越来越广泛的领域种得到应用。
二、教学目标l.知识与技能(1)通过实例,掌握集合的含义及其表示(文氏图法、列举法、描述法)(2)掌握常用数集及其专用记号,体会元素与集合的属于关系;(3)掌握集合中元素的三要素-----确定性、互异性、无序性,突出元素分析法;(4)会用集合语言表示有关数学对象;2. 过程与方法(1)让学生经历从集合实例中抽象概括出集合共同特征的过程,感知集合的含义.(2)体会从具体到抽象,简单到复杂认知过程,培养学生的抽象概括能力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使学生感受到学习集合的必要性,增强学习的积极性.三、教学重点.难点重点:集合的定义与表示方法难点:集合表示法的形成,元素的三要素四、教法学法与教具从高中生的心理特点和认知水平出发,自主学习、思考、交流、讨论和概括,师生共同探讨的启发式教学法2. 教具:多媒体五、教学过程问题1:8月30日8点,高一年级学生到操场集合举行军训会操.试问这个通知的对象是全体的高一学生还是个别学生?问题2:课本上湖泊的例题……设计意图:既激发了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又为新知作好铺垫(二)研探新知,建构概念1.教师利用多媒体设备向学生投影出下面10个实例:(1) 数组1,3,5,7.(2)到两定点距离的和等于两定点间距离的点.(3)满足323->+的全体实数.x x(4)所有直角三角形.(5)高一(1)班全体男同学.(6)所有绝对值等于6的数的集合.(7)所有绝对值小于3的整数的集合.(8)中国足球男队的队员.(9)参加2008两奥运会的中国代表团成员.(10)参与中国加入WTO谈判的中方成员.2.教师组织学生分组讨论:这10个实例的共同特征是什么?3.每个小组选出——位同学发表本组的讨论结果,在此基础上,师生共同概括出10个实例的特征,并给出集合的含义.一般地,指定的某些对象的全体称为集合(简称为集).集合中的每个对象叫作这个集合的元素.说明:(1)集合中的每个对象叫做这个集合的元素;(2)集合一般用大括号{}表示;(3)集合常用大写字母BCa b c d…表示.A表示,元素常用小写字母,,,,,D,,(4)若元素a在集合A中,就说元素a属于集合A, 记作a A∈;(5)若元素a不在集合A中,就说元素a不属于集合A, 记作a A∉;设计意图:①通过实例让学生感受集合的概念,体现从具体到抽象,特殊到一般的认知规律,培养学生的抽象概括能力②实现三种语言的转化(三)质疑答辩,发展思维(概念辨析)1.给出下列4个题目(1)}3,1{=A .问5,3哪个是A 的元素?(2)所有素质好的的人能否构成集合?(3)由实数1,2,2,4组成的集合有几个元素?(4)A ={太平洋,大西洋},B ={大西洋,太平洋}是否表示为同一集合? 思考:集合中元素有什么特点? 让学生充分发表自己的建解,并让学生自己举出一些能够构成集合的例子以及不能构成集合的例子,并说明理由.教师对学生的学习活动给予及时的评价,使学生明确集合元素的三大特性。
北师大版高中数学必修一集合的含义与表示教案(1)
课题:§1.1 集合教材分析:集合概念及其基本理论,称为集合论,是近、现代数学的一个重要的基础,一方面,许多重要的数学分支,都建立在集合理论的基础上。
另一方面,集合论及其所反映的数学思想,在越来越广泛的领域种得到应用。
课型:新授课教学目标:(1)通过实例,了解集合的含义,体会元素与集合的理解集合“属于”关系;(2)能选择自然语言、图形语言、集合语言(列举法或描述法)描述不同的具体问题,感受集合语言的意义和作用;教学重点:集合的基本概念与表示方法;教学难点:运用集合的两种常用表示方法——列举法与描述法,正确表示一些简单的集合;教学过程:一、引入课题军训前学校通知:8月15日8点,高一年段在体育馆集合进行军训动员;试问这个通知的对象是全体的高一学生还是个别学生?在这里,集合是我们常用的一个词语,我们感兴趣的是问题中某些特定(是高一而不是高二、高三)对象的总体,而不是个别的对象,为此,我们将学习一个新的概念——集合(宣布课题),即是一些研究对象的总体。
阅读课本P2-P3内容二、新课教学(一)集合的有关概念1.集合理论创始人康托尔称集合为一些确定的、不同的东西的全体,人们能意识到这些东西,并且能判断一个给定的东西是否属于这个总体。
2.一般地,研究对象统称为元素(element),一些元素组成的总体叫集合(set),也简称集。
3.思考1:课本P3的思考题,并再列举一些集合例子和不能构成集合的例子,对学生的例子予以讨论、点评,进而讲解下面的问题。
4.关于集合的元素的特征(1)确定性:设A是一个给定的集合,x是某一个具体对象,则或者是A的元素,或者不是A的元素,两种情况必有一种且只有一种成立。
(2)互异性:一个给定集合中的元素,指属于这个集合的互不相同的个体(对象),因此,同一集合中不应重复出现同一元素。
(3)集合相等:构成两个集合的元素完全一样5.元素与集合的关系;(1)如果a是集合A的元素,就说a属于(belong to)A,记作a∈A(2)如果a不是集合A的元素,就说a不属于(not belong to)A,记作a∉A(或a A)(举例)∈6.常用数集及其记法非负整数集(或自然数集),记作N正整数集,记作N*或N+;整数集,记作Z有理数集,记作Q实数集,记作R(二)集合的表示方法我们可以用自然语言来描述一个集合,但这将给我们带来很多不便,除此之外还常用列举法和描述法来表示集合。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集合的概念》教学方案
集合概念及其基本理论,称为集合论,是近、现代数学的一个重要的基础.许多重要的数学分支,都是建立在集合理论的基础上.此外,集合理论的应用也变得更加广泛.
【知识与能力目标】
1.通过实例,了解集合的含义,体会元素与集合的属于关系;
2.知道常用数集及其专用记号;
3.了解集合中元素的确定性、互异性、无序性;
4.会用集合语言表示有关数学对象;
5.培养学生抽象概括的能力.
【过程与方法目标】
1.让学生经历从集合实例中抽象概括出集合共同特征的过程,感知集合的含义.
2.让学生归纳整理本节所学知识.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使学生感受学习集合的必要性和重要性,增加学生对数学学习的兴趣.
【教学重点】
集合的含义与表示方法.
【教学难点】
对待不同问题,表示法的恰当选择.
学生通过预习,自主学习、思考、交流、讨论和概括,从而更好地完成本节课的教学目标.
(一)创设情景,揭示课题
请分析以下几个实例:
1.正整数1,2,3,⋯⋯;
2.中国古典四大名著;
3.2018足球世界杯参赛队伍;
4.《水浒》中梁山108好汉;
5.到线段两端距离相等的点.
在这里,集合是我们常用的一个词语,我们感兴趣的是问题中某些特定对象的总体,而不是个别的对象,为此,我们将学习一个新的概念——集合(宣布课题),即是一些研究对象的总体.
(二)研探新知
1.集合的有关概念
(1)一般地,我们把研究对象统称为元素(element),把一些元素组成的总体叫做集合(set)(简称为集).
思考:上述5个实例能否构成集合?如果是集合,那么它的元素分别是什么?
练习1:下列指定的对象,是否能构成一个集合?
①很小的数②不超过30的非负实数③直角坐标平面的横坐标与纵坐标相等的点④π的近似值⑤高一年级优秀的学生⑥所有无理数⑦大于2的整数
⑧正三角形全体
(2)关于集合的元素的特征
(a)确定性:设A一个给定的集合,对于一个具体对象a,则a或者是集合A的元素,或者不是集合A的元素,两种情况必有一种且只有一种成立.
(b)互异性:一个给定集合中的元素,指属于这个集合的互不相同的个体(对象),因此,同一集合中不应重复出现同一元素.
(c)无序性:集合中的元素是没有顺序关系的,即只要构成两个集合的元素一样,我们称这两个集合是相等的,跟顺序无关.
(3)思考1:列举一些集合例子和不能构成集合的例子,对学生的例子予以讨论、点评,进而讲解下面的问题.
答案:(a)把3-11内的每一个偶数作为元数,这些偶数全体就构成一个集合.(b)不能组成集合,因为组成它的元素是不确定的.
(4)元素与集合的关系;
(a)如果a是集合A的元素,就说a属于(belong to)A,记作a∈A
(b)如果a不是集合A的元素,就说a不属于(not belong to)A,记作a∉A
例如:A表示方程x2=1 的解.2∉A,1∈A
(5)集合的表示方法
我们可以用自然语言来描述一个集合,但这将给我们带来很多不便,除此之外还常用列举法和描述法来表示集合.
(a)列举法:把集合中的元素一一列举出来,并用花括号“{}”括起来表示集合的方法叫做列表法.
如:{1,2,3,4,5},{x2,3x+2,5y3-x,x2+y2},…;
思考2,引入描述法
答案:(1)1~9内所有偶数组成的集合(2)不能,因为集合中元素的个数是无穷多个.说明:集合中的元素具有无序性,所以用列举法表示集合时不必考虑元素的顺序.(b)描述法:用集合所含元素的共同特征表示集合的方法称为描述法.
具体方法:在大括号内先写上表示这个集合元素的一般符号及取值(或变化)范围,再画一条竖线,在竖线后写出这个集合中元素所具有的共同特征.
如:{x|x-3>2},{(x,y)|y=x2+1},{直角三角形},…;
思考3:描述法表示集合应注意集合的代表元素
{(x,y)|y= x2+3x+2}与{y|y= x2+3x+2}不同,只要不引起误解,集合的代表元素也可省略,例如:{整数},即代表整数集Z.
(6)常用数集及其记法
非负整数集(或自然数集),记作N
正整数集,记作N*或N+;
整数集,记作Z
有理数集,记作Q
实数集,记作R
辨析:这里的{ }已包含“所有”的意思,所以不必写{全体整数}.下列写法{实数集},{R}也是错误的.如果写{实数}是正确的.
说明:列举法与描述法各有优点,应该根据具体问题确定采用哪种表示法,要注意,一般集合中元素较多或有无限个元素时,不宜采用列举法.
(7)集合的分类
问题2:我们看这样一个集合:{ x |x 2+x +1=0},它有什么特征?
显然这个集合没有元素.我们把这样的集合叫做空集,记作∅.
练习:(1) 0 ∅ (填∈或∉)
(2){ 0 } ∅ (填=或≠)
集合的分类:(1)按元素多少分类:有限集、无限集;
(2)按元素种类分类:数集、点集等
(三)例题讲解
例1.用集合表示:
①x 2-3=0的解集;
②所有大于0小于10的奇数;
③不等式2x -1>3的解.
例2.已知集合S 满足:1S ∉,且当a S ∈时11S a ∈-,若2S ∈,试判断12是否属于S ,说明你的理由.
例3.设由4的整数倍加2的所有实数构成的集合为A ,由4的整数倍再加3的所有实数构成的集合为B ,若,x A y B ∈∈,试推断x +y 和x -y 与集合B 的关系.
(四)归纳小结
本节课从实例入手,非常自然贴切地引出集合与集合的概念,并且结合实例对集合的概念作了说明,然后介绍了集合的常用表示方法,包括列举法、描述法.
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