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班音乐“停顿的游戏
儿童训练节奏游戏教案设计
儿童训练节奏游戏教案设计一、教学目标。
1.培养儿童对节奏的感知能力,提高他们的音乐表现力和音乐感知能力。
2.通过游戏的方式激发儿童学习音乐的兴趣,增强他们的学习动力。
3.锻炼儿童的协调能力和团队合作意识,培养他们的集体荣誉感。
4.让儿童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习音乐,促进他们的身心健康发展。
二、教学内容。
1.节奏感知训练,通过打击乐器、拍手、跺脚等方式,让儿童感知不同的节奏。
2.节奏游戏,设计一些有趣的节奏游戏,让儿童在游戏中学习和感知节奏。
3.合奏训练,让儿童分组合作,进行简单的合奏练习,培养他们的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
4.音乐欣赏,播放一些简单易懂的音乐,让儿童在欣赏中感知音乐的节奏和旋律。
三、教学过程。
1.节奏感知训练。
(1)教师向学生介绍什么是节奏,为什么要学习节奏,以及节奏在音乐中的重要性。
(2)教师示范打击乐器、拍手、跺脚等不同的节奏,让学生模仿跟随。
(3)教师设计一些简单的节奏练习,让学生分组进行练习,培养他们的节奏感知能力。
2.节奏游戏。
(1)教师设计一些有趣的节奏游戏,如“模仿节奏”、“找节奏”等,让学生在游戏中感知和学习节奏。
(2)教师组织学生进行节奏游戏比赛,以增加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参与度。
3.合奏训练。
(1)教师将学生分成若干个小组,每个小组选择一种乐器,进行简单的合奏练习。
(2)教师指导学生如何协调合奏,如何听从指挥,如何和其他小组协作,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
4.音乐欣赏。
(1)教师播放一些简单易懂的音乐,让学生在欣赏中感知音乐的节奏和旋律。
(2)教师与学生一起分析音乐的节奏特点,让学生在欣赏中学习和感知音乐的节奏。
四、教学评估。
1.观察学生在节奏感知训练中的表现,包括是否能够准确模仿教师的节奏动作,是否能够跟随教师的节奏练习等。
2.观察学生在节奏游戏中的表现,包括是否能够积极参与游戏,是否能够准确完成游戏任务等。
3.观察学生在合奏训练中的表现,包括是否能够与小组成员协作,是否能够听从指挥,是否能够完成合奏练习等。
《123木头人》幼儿园大班教案
《123木头人》幼儿园大班教案《123木头人》幼儿园大班教案1游戏目标:1.锻炼小朋友的习惯以及听力。
2.让小朋友体验游戏的快乐。
游戏准备:1.在室外选择较平整的场地。
2.儿歌一首。
游戏过程:1.准备活动教师直接告诉小朋友:今天我们来玩一个木头人的游戏,你们知道木头人是怎么样的吗?多请一些小朋友回答。
教师继续讲道:游戏里这首好听的儿歌里面也有一个木头人,你们听听这个木头人是怎么样的?你们认真、仔细听哦。
教师展示一遍儿歌——“山、山、山,山、山、山,山上有个木头人,不会说话不会动,动了就是小蜜蜂。
”老师儿歌念完了,那小朋友们现在知道儿歌里的木头人是怎么样了吗?(全班回答即可)2.开始游戏首先,教师讲解游戏规则——教师在一旁念儿歌,小朋友在结束儿歌的时候要停止不动,动了小朋友要接受惩罚,停止一次游戏。
3.教师小结小朋友们都做的很好,那我们给自己鼓鼓掌。
那我们下次把这个好玩的木头人游戏跟自己的朋友一起玩,好不好?游戏结束。
注意事项:儿歌学习不要求背诵,只需小朋友天听懂即可;注意游戏中的安全。
《123木头人》幼儿园大班教案2【活动目标】提高幼儿听音乐的`能力。
【活动准备】火的头饰、三段音乐、与幼儿同数的椅子、PPT。
【活动过程】1、听第一段音乐,韵律操导入。
T:宝贝们,跟着老师一起来做运动啦!T:变变变变变,呀,我们都是木头人啦!(原地转一圈)2、听第二段音乐,游戏开始。
(1)听第一遍音乐,感受音乐。
T:木头人可不能随便动了,只有听到音乐声才可以动。
可是音乐声一停,我们就又不能动了,我们一起来玩一玩怎么样啊?有音乐可以随便做动作哟!T:哇,我们木头人可真厉害啊!(2)听第二遍音乐,在音乐中感受愉悦。
(出示PPT)T:那现在,我们一起跟着音乐去旅行吧!第一站来到了草地上,哎呀,太阳可真好呀,伸伸懒腰,扭扭屁股,呼吸一下新鲜空气,没音乐了,木头人们,不能动了,摆个美美的造型;又有音乐了,那接着去下一站咯,大海到了,听听海风,踏踏海浪,哇,可真美!(音乐停)(音乐响)呀,我们来到了天空,像小鸟那样飞一飞,看看这美丽的世界。
在音乐活动中培养大班幼儿节奏感的实践与研究
在音乐活动中培养大班幼儿节奏感的实践与研究首先,音乐教师可以通过多种方式来培养大班幼儿的节奏感。
例如,可以利用打击乐器进行节奏训练,幼儿可以用手拍击不同节奏,并根据老师的指示进行变化。
这种活动既能够培养幼儿的节奏感,又能够增强他们的动手能力和协调能力。
此外,教师还可以引导幼儿通过舞蹈运动来感受节奏。
例如,在音乐播放时,教师可以让幼儿跟着音乐的节奏做相应的舞蹈动作,通过身体的运动来感受和表达节奏。
另外,音乐活动中的节奏感学习还可以结合唱歌来进行。
幼儿可以通过唱歌的方式来感受和掌握节奏。
例如,在教师的带领下,幼儿可以一起唱一首简单的歌曲,教师可以故意停顿,然后幼儿需要根据节奏延续下去。
这样的活动能够帮助幼儿培养准确的节奏感,同时也能够提高他们的听力和集中注意力的能力。
在音乐活动中,教师还可以利用游戏的方式来培养大班幼儿的节奏感。
例如,可以组织幼儿参与奥运会组队比赛,每个队伍需要按照一定的节奏完成一段动作和表演。
这样的活动既能够培养幼儿的节奏感,又能够增强他们的团队合作和沟通能力。
此外,教师还可以利用视频和图表等多媒体资料来展示不同的音乐节奏,通过视觉的方式让幼儿更好地理解和掌握节奏。
在进行音乐活动培养大班幼儿节奏感的实践中,需要注意几个方面。
首先,教师应该根据幼儿的年龄和发展水平进行合理的安排和设计。
幼儿的节奏感发展会随着年龄的增长而变化,因此教师需要根据幼儿的实际情况来选择适当的活动和方法。
其次,教师在进行活动时要注重引导和激发幼儿的兴趣和积极性。
幼儿在音乐活动中需要有积极的参与和投入,才能够更好地培养节奏感。
最后,教师还应该注重活动的评价和反馈。
通过评价和反馈,可以让幼儿知道自己的优点和进步之处,激发他们继续努力和改进的动力。
总之,音乐活动对于培养大班幼儿的节奏感至关重要。
通过多种方式和方法的实践与研究,可以有效地培养幼儿的节奏感,并促进他们的全面发展。
幼儿园大班音乐教案《各种节奏聚会》
幼儿园大班音乐教案《各种节奏聚会》1.教学目的•让孩子们感受到音乐的魅力•培养孩子们的节奏感•锻炼孩子们的合作精神•增强孩子们的自信心2.教学重难点重点•让孩子们感受到音乐的魅力•培养孩子们的节奏感难点•锻炼孩子们的合作精神•增强孩子们的自信心3.教学准备•器材:鼓、铃铛、手铃、木琴、小音箱等•音乐:适合幼儿园大班的各种节奏音乐4.教学步骤第一步:热身首先,播放欢快的音乐,让孩子们一起跳舞、摇头、扭腰等,以此来热身,让孩子们进入状态。
第二步:介绍节奏乐器将鼓、铃铛、手铃、木琴等节奏乐器一一介绍,并示范如何使用。
第三步:分组乐器合作将孩子们分成小组,每个小组分配不同的乐器,并让他们自由组合,演奏出自己的乐曲。
第四步:大班合奏让所有小组的乐器齐奏出同一曲目,一同演奏整齐动听的音乐作品。
第五步:互动游戏利用音乐游戏,让学生更好地理解节奏,例如:用音乐石头、剪子、布游戏,或者进行“按键盘”的游戏等。
第六步:总结回顾今天所学的内容,与孩子们进行沟通交流,简单总结今天的收获。
5.教学思路本教案以音乐为基础,使幼儿园大班学生在欢快的氛围中,学习了解节奏,通过分组合作演奏,锻炼了孩子们的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同时让孩子们感受到音乐的魅力和美好,增强了他们的自信心。
本教案贯穿了整个活动的流程,让孩子们收获满满。
6.延伸拓展•教师可以让孩子们借鉴自己的创意,设计并自己演奏出一些简单的小曲子,这样能够激发孩子们的创造力和自主学习能力。
•在教学时,教师可以换不同的游戏玩法,让孩子们更庆独特的体验感,增强他们的学习兴趣。
•教师应该根据实际情况,掌握教学步骤和控制活动时间,保证教学质量和孩子们的学习效果。
本教案通过一系列的音乐活动,帮助幼儿园大班学生认识了各种节奏乐器,并通过分组与合作,加强了孩子们的集体协作能力,同时帮助他们了解到音乐的魅力和美好,增强了他们的自信心,提高了他们的艺术修养,这对孩子们以后的成长是极为有益的。
不同节奏、不同乐器,幼儿园大班音乐教案带你享受音乐的多彩变化
音乐是一种非常神奇的艺术形式,它可以让人们沉浸在美妙的旋律中,感受到无限的快乐和愉悦。
而在幼儿园大班音乐教育中,我们应该注重让孩子们感受到音乐的多彩变化。
本篇文章将为大家介绍一些不同节奏、不同乐器的教学方法,帮助孩子们更好地享受音乐的乐趣。
一、活动准备1、准备一台音响设备,播放音乐;2、准备多个不同乐器,例如小提琴、吉他、架子鼓等;3、将乐器摆放在教室里,方便孩子们观看和学习;4、准备多种不同节奏的音乐,例如爵士、蓝调、舞曲等。
二、活动过程1、让孩子们感受不同节奏的音乐播放不同风格的音乐,例如蓝调、爵士、古典等,让孩子们感受音乐的不同节奏。
老师可以用手敲打着不同的节拍,让孩子们跟着节拍舞动身体,感受音乐的节奏魅力。
例如,播放一首欢快的爵士乐,老师可以用手敲节拍并且让孩子们模仿,并让孩子们用不同的身体动作随着音乐节拍舞动。
这样可以帮助孩子们更好地感受音乐的节奏,并且能够增强孩子们的音乐感受力。
2、让孩子们了解不同乐器的声音将不同的乐器放到活动场所,让孩子们亲手触摸、抚摸和敲打不同的乐器,让他们感受到不同乐器的不同声音。
例如,让孩子们摸一摸小提琴的琴弦、敲一下架子鼓的鼓面,让他们观察乐器的不同构造,听一听不同乐器的音色差异。
这样能够让孩子们更深地了解不同乐器的声音,更好地掌握音乐的基本知识。
3、让孩子们演奏不同乐器在孩子们了解了不同乐器的基本知识之后,邀请他们去通过实践演奏一些简单的乐曲。
老师可以教孩子们一些简单的和弦和节奏,并鼓励他们互相合作,一起演奏不同乐器。
例如,老师可以把孩子们分成两组,一组拉小提琴,一组拍鼓,让他们合作演奏一首简单的曲子。
这样能够帮助孩子们更好地培养合作精神,并且增进他们对音乐的舞台感受力。
4、让孩子们创造自己的音乐在孩子们有了基本的音乐知识和技巧之后,邀请他们去创造属于自己的音乐。
老师可以给他们提供一些简单的音乐素材,例如和弦、节奏等,并指导他们如何将不同的素材组合、变换,创造出新的音乐。
幼儿园大班音乐课《神奇的小青蛙》教案设计含反思
幼儿园大班音乐课《神奇的小青蛙》教案设计含反思活动目标:1.在节奏游戏中,初步感知节奏中的休止停顿(休止符),对音乐中的休止产生了解的兴趣。
2.熟悉小青蛙歌曲的旋律,学唱歌曲,有表情地演唱歌曲。
3.在学会歌曲的基础上初步掌握小青蛙的玩法,学习按游戏和音乐的要求,相应的按节奏变换动作,感受游戏的乐趣;4.培养幼儿的音乐节奏感,发展幼儿的表现力。
活动准备:多媒体电子琴音乐小青蛙图片休止符图片活动过程:一、逍遥的小青蛙T:夏天到了,谁开开心心的到池塘边来玩啦?(小青蛙)T:小青蛙们,你们想不想一起来唱歌啊?(两遍:一遍分声部,一遍齐唱,中间无间奏两遍)二、参加森林音乐会1、四分音符的节奏练习T:小青蛙在池塘边玩得真开心啊,于是他们组织了一次聚会,看看来了几只小青蛙?T:他们聚会的时候想排一个节目,去参加森林音乐会,你们想不想也来参加排练呀?T:小青蛙住在方方的格子里,每个格子表示一拍,我们看见一个小青蛙就要唱一拍。
2、八分音符的节奏练习T:又来了两只小青蛙,他们是两个好朋友,他们说:我们要住在一个房间里面。
这个时候小青蛙应该怎么唱?3、节奏中的休止T:有的小青蛙唱得累了,他们就先回家了,那这个地方我们应该怎么唱?T:音乐里面让小音符休息的记号,有一个专门的名字叫休止符。
“休”(休息)“止”(停止)像刚才我们停一格,停一拍的这个休止符叫四分休止符。
T:我们再来猜猜看,哪个是四分休止符?(出示多媒体,第几行的第几个)T:我们一起来请它出来(叫名字)T:四分休止符跟我们学过的一个小音符是好朋友呢。
猜猜看是哪个小音符呢?T:当四分音符要去休息,他就请四分休止符来帮他站岗。
四分音符唱一拍,四分休止符休息一拍。
T:哪个小青蛙愿意到前面来把这个四分休止符放在里面请房子里的小青蛙休息去。
(跟音乐练习)4、小乐器来试一试T:你们可真棒,小乐器们也想和你们一起来表演了呢,请你选择一种小乐器,坐在它的后面。
T:小乐器遇到休止符应该怎么演奏呢?三、森林音乐会演出喽T:让我们一起来完整的演奏吧。
幼儿园音乐节奏教案
幼儿园音乐节奏教案一、教学目标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幼儿应能够:1. 能够感知和模仿简单的节奏;2. 学会运用不同的乐器演奏简单的节奏;3. 发展幼儿的听觉和音乐感知能力;4. 培养幼儿的音乐表达和创造力。
二、教学准备1. 音乐教室;2. 不同种类的乐器:鼓、铃铛、手风琴等;3. 幼儿们喜欢的音乐曲目;4. 幼儿园音乐教学用的教具。
三、教学过程1. 导入(10分钟)老师播放一段欢快的音乐,让幼儿跳舞,提高他们的情绪。
随后,老师向幼儿介绍节奏的概念,并引导他们感受音乐的节奏特点。
2. 乐器演奏(20分钟)老师向幼儿展示几种不同的乐器,并简要介绍它们的使用方法。
然后,让每位幼儿选择一种乐器,通过模仿老师的示范,演奏出简单的节奏。
3. 节奏游戏(30分钟)老师组织节奏游戏,让幼儿通过游戏的方式感受和运用节奏。
例如,老师可以发出某种节奏,幼儿们要模仿并连续演奏出来。
游戏可以逐渐增加难度,让幼儿们挑战更复杂的节奏。
4. 合奏活动(30分钟)老师组织合奏活动,让幼儿们一起使用各自的乐器演奏出一段简单的节奏。
引导他们相互配合,协调演奏,并提高团队合作意识。
5. 结束(10分钟)老师和幼儿一起回顾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并对他们的表现给予肯定和鼓励。
最后,播放一段欢快的音乐,让幼儿自由舞动,放松身心。
四、教学评估老师通过观察幼儿的参与度、表现等,评估他们在本节课中对音乐节奏的学习和应用情况。
同时,可以通过教师评价和幼儿自我评价的方式,了解他们对本节课的学习效果进行评估。
五、教学延伸老师可以根据幼儿的学习情况,进一步拓展音乐节奏的内容,让幼儿尝试更复杂的节奏演奏和合奏活动。
可以将音乐节奏与身体动作结合,引导幼儿进行舞蹈和节奏的整合。
同时,可以多组织一些音乐游戏和体验活动,培养幼儿的音乐兴趣和创造力。
六、教学反思通过本节课的设计与实施,幼儿们在活动中积极参与,表现出对音乐节奏的兴趣和热情。
同时,他们也初步掌握了一些基本的音乐节奏知识和技能。
幼儿园大班音乐《小星星》教案
幼儿园大班音乐《小星星》教案教案主题:幼儿园大班音乐《小星星》教案教学目标:1. 唱出《小星星》歌曲,掌握主旋律。
2. 了解简单的节奏韵律,通过手拍跟随节奏。
3. 培养幼儿的听觉感受能力和合作意识。
教学内容:1. 引入活动:播放《小星星》歌曲,让孩子们跟着节奏简单的手拍,让孩子们体验歌曲的节奏和旋律。
2. 歌曲演唱:老师给孩子们报歌词,并对歌曲主旋律进行说明,并给孩子们进行歌曲演唱。
3. 听力游戏:老师开始每唱一部分,停顿后让孩子们跟着唱出下一部分,为孩子们的听取感官提供了锻炼。
4. 行动起来:老师指定孩子们分成两个小组,通过掷色子决定每个小组要表达(唱、跳、摆手等)的动作,让孩子们在音乐的引导和鼓励下展现自己的创意及想象,加强与同伴间的合作意识。
5. 知识点串联:老师简单讲解歌曲表达的含义,以帮助孩子们更好的理解歌曲,并呼应最后的活动。
6. 结束与回顾:老师通过问答的方式,让孩子们回想整节课的内容,并点名表扬当天最活跃、最出色的孩子,强化孩子们的学习成果。
教学资源:1. 《小星星》歌曲。
2. 彩色骰子。
3. 花色指挥棒。
4. 语音器材:麦克风、音响等。
教学方法:1. 演唱、游戏、问答。
2. 小组合作。
评价方式:1. 老师单独点评,评选出当天最活跃、最出色的孩子。
2. 以班级为单位,根据整体表现进行评估。
教学步骤:Step 1 引入活动教师播放《小星星》歌曲,孩子们跟着节奏进行简单的手拍,让孩子们体验节奏和旋律。
Step 2 歌曲演唱老师给孩子们报歌词,并对歌曲主旋律进行说明,并带领孩子们进行演唱。
Step 3 听力游戏老师开始唱歌曲某一部分后停顿,让孩子们跟着唱出下一部分。
Step 4 行动起来老师指定孩子们分成两个小组,通过掷色子决定每个小组要表达(唱、跳、摆手等)的动作,让孩子们在音乐的引导和鼓励下展现自己的创意及想象,加强与同伴间的合作意识。
Step 5 知识点串联老师简单讲解歌曲表达的含义,以帮助孩子们更好的理解歌曲,并呼应最后的活动。
大班音乐活动教案《各种节奏聚会》
大班音乐活动教案《各种节奏聚会》教案名称:各种节奏聚会教案时间:1个课时教学目标:1.了解和认识不同的音乐节奏;2.感受和体验不同节奏音乐的魅力;3.通过多元化的音乐活动,培养学生的音乐表达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
教学重点:1.了解和认识不同的音乐节奏;2.通过多元化的音乐活动,培养学生的音乐表达能力。
教学准备:1.课堂布置:将课堂划分为几个小组活动区;2.准备音乐器材:鼓、铃铛等。
教学过程:1.引入(5分钟)通过播放一段有明显节奏的音乐,引发学生对节奏的兴趣,促使学生思考和讨论“什么是节奏”。
2.活动一:节奏传递(10分钟)将学生分成几个小组,每个小组内坐成一圈,第一位同学手打鼓,打一下传给下一位同学,依次传递下去,最后一位同学再传递给第一位同学。
教师可以控制时间,增加难度,观察学生的合作和节奏感。
3.活动二:互动合奏(15分钟)将学生分成几个小组,每个小组配备一些音乐器材,比如鼓、铃铛等。
教师通过指挥或者敲节拍器,要求学生按照既定的节奏合奏,进行团队合作。
4.活动三:创作韵律(15分钟)每个小组给出一个自选的词语,要求学生根据这个词语创作一段有韵律的音乐节奏,并用乐器演奏出来。
可以鼓励学生加入动作,提升音乐的表达力。
5.总结(5分钟)回顾本课的学习内容,让学生谈谈自己对节奏的理解和感受。
鼓励学生分享自己的音乐体验和感悟。
教学延伸:1.可以邀请专业音乐人士来学校进行音乐表演或者讲座,提高学生对音乐的鉴赏能力和兴趣;2.组织学生参加学校音乐节或者其他音乐比赛,培养学生的音乐表演能力;3.鼓励学生自学乐器,提高学生对音乐的理解和创作能力。
教学评价:通过观察学生在活动中的表现和听取学生的分享,评价学生的参与程度和对节奏的理解度。
早教 音乐节奏训练教案
早教音乐节奏训练教案早教音乐节奏训练教案。
一、教学目标。
1.了解音乐节奏的基本概念和作用;2.培养幼儿的音乐感知能力;3.锻炼幼儿的节奏感和动作协调能力;4.激发幼儿对音乐的兴趣和热爱。
二、教学重点。
1.音乐节奏的概念和作用;2.节奏训练的方法和技巧;3.幼儿的动作协调能力的培养。
三、教学难点。
1.如何让幼儿理解和感知音乐节奏;2.如何引导幼儿进行节奏训练。
四、教学准备。
1.音乐播放设备;2.节奏训练用具(如鼓、节拍器等);3.幼儿喜爱的音乐资源。
五、教学过程。
1.导入(5分钟)。
教师播放欢快的音乐,引导幼儿跟随音乐的节奏做简单的舞蹈动作,让幼儿感受音乐的节奏和魅力。
2.讲解音乐节奏的概念(10分钟)。
教师向幼儿介绍音乐节奏的概念,简单地解释什么是音乐节奏,以及节奏在音乐中的作用,让幼儿初步了解音乐节奏的重要性。
3.节奏训练(20分钟)。
教师向幼儿演示使用鼓或节拍器进行节奏训练,引导幼儿跟随节奏敲打鼓或节拍器,训练幼儿的节奏感和动作协调能力。
4.游戏互动(15分钟)。
教师组织幼儿进行音乐节奏游戏,如“跟着节奏走”、“找出不同的节奏”等,让幼儿在游戏中感受音乐节奏的乐趣。
5.音乐欣赏(10分钟)。
教师播放幼儿喜爱的音乐,让幼儿自由欣赏音乐,培养幼儿的音乐感知能力,激发幼儿对音乐的兴趣和热爱。
6.总结(5分钟)。
教师与幼儿一起总结今天学习的内容,强调音乐节奏的重要性,鼓励幼儿多参与音乐活动,培养幼儿的音乐素养。
六、教学反思。
本节课通过音乐节奏训练,让幼儿在欢快的音乐中感受节奏的魅力,培养了幼儿的音乐感知能力和动作协调能力。
但在教学过程中,也发现了一些不足之处,比如幼儿的注意力不集中,节奏训练的难度不够适应幼儿的能力等,需要在今后的教学中加以改进和完善。
七、教学反馈。
通过本节课的教学,教师可以收集幼儿的学习情况和反馈意见,及时调整教学策略,不断提高教学质量,让幼儿在愉快的音乐活动中健康成长。
八、教学延伸。
2024年大班音乐游戏标准教案5篇
2024年大班音乐游戏标准教案5篇一、教学内容本教案依据《幼儿园音乐教育活动指导纲要》及教材《音乐乐园》第五册制定。
具体教学内容包括:第二章《音乐与游戏》中的第4节《大班音乐游戏》。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通过参与音乐游戏,感受音乐节奏、旋律的美感,培养音乐兴趣和审美能力。
2. 培养学生合作、协调的能力,提高团队意识和集体荣誉感。
3. 引导学生运用肢体动作、乐器等表现音乐,发展音乐创造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音乐节奏的把握、团队协作能力的培养。
教学重点:音乐游戏的过程体验、音乐表现力的提高。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师准备:钢琴、音响设备、教学课件、乐器(如小鼓、铃铛等)。
学生准备:每人一个乐器(如沙锤、小鼓等)。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教师带领学生做简单的节奏游戏,如拍手、跺脚等,让学生感受音乐的节奏。
学生自由发挥,用肢体动作表现音乐。
2. 例题讲解(10分钟)教师选取一首简单的歌曲,如《小星星》,分析歌曲的节奏、旋律特点。
教师示范演奏,并引导学生用手中的乐器模仿。
3. 随堂练习(10分钟)学生分组进行音乐游戏,如“音乐接龙”、“节奏传递”等。
教师巡回指导,纠正学生的错误。
4. 音乐游戏(15分钟)教师组织学生进行“大合唱”游戏,要求学生按照指定的节奏、旋律演唱。
学生分组进行“音乐剧”表演,展示自己的音乐才能。
教师对学生的表现进行点评,给予鼓励和指导。
学生分享自己在游戏中的收获和感受。
六、板书设计1. 《大班音乐游戏》2. 内容:音乐节奏、旋律的表现常见音乐游戏介绍学生作品展示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创作一个简单的音乐游戏,要求至少包含4个节奏动作。
2. 答案示例:游戏名称:《快乐节奏》节奏动作:拍手、跺脚、拍腿、摇头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课后反思:本节课的教学效果良好,学生参与度高。
但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关注每个学生的个体差异,给予个别指导。
2. 拓展延伸:引导学生关注生活中的音乐元素,如动画片、电视剧中的主题曲、插曲等,激发学生对音乐的兴趣。
年幼儿园中班音乐游戏教案《开始和停止》
年幼儿园中班音乐游戏教案《开始和停止》
一、教学目的
通过本教案的学习,帮助孩子们认识音乐中的“开始”和“停止”概念,培养孩子的音乐感知能力和听觉训练,同时锻炼孩子们的音乐节奏感。
二、教学准备
1.音乐播放设备
2.适合年幼儿童的音乐
3.教室空间
三、教学过程
1.热身活动
–让孩子们在音乐播放的背景下做自由舞蹈,感受音乐的旋律。
2.游戏一:“跟着音乐起舞”
–播放欢快的音乐,当音乐响起时,孩子们跟着音乐起舞;当音乐停止时,孩子们停下来。
3.游戏二:“音乐椅子”
–摆放几把椅子,孩子们围绕椅子跳舞,当音乐停止时,孩子们要快速找到最近的椅子坐下,最后找不到椅子的孩子淘汰。
4.游戏三:“模仿老师动作”
–老师做出一些简单的动作,如拍手、转圈等,孩子们随着音乐模仿老师的动作,当音乐停止时,动作也要停止。
四、教学总结
通过这些音乐游戏的教学,孩子们不仅能够感受音乐的魅力,还能培养他们的听觉感知和节奏感,同时锻炼他们的动作协调能力。
希望孩子们在快乐的音乐中,能够更好地理解“开始”和“停止”的含义,为他们的成长积累更多的乐趣和经验。
幼儿园大班音乐活动教案
幼儿园大班音乐活动教案幼儿园大班音乐活动教案篇一一、活动目标:1、节奏游戏,锻炼幼儿听辩能力及控制能力。
2、律动游戏,引导幼儿熟悉并能用肢体律动表现出来。
3、看图谱乐器合奏,引导幼儿了解图谱的各种符号,训练幼儿的观察及思维反应能力。
二、活动准备:1、狮子和各种动物的头饰。
2、大狮子小狮子的图片,音乐《狮王进行曲》。
3、乐器:铃鼓、响棒、手铃。
三、教学重点:锻炼幼儿的听辩能力及控制能力,引导幼儿熟悉音乐并能用肢体律动表现出来。
四、教学难点:引导幼儿了解图谱的各种符号,并能跟着音乐进行演奏。
五、活动过程:(一)、提问引入新课。
1、小朋友有没有去过森林?你知道森林里有什么动物吗?2、听节奏表演小动物。
提问:你变成了什么?(二)、展示图片、情景导入。
出示大狮子图片、小狮子图片。
大狮子是怎样走路的,怎样叫的?小狮子怎样走路的,怎样叫的?大家一起学一学狮子走路。
模仿狮子的叫声。
(三)、讲故事,为音乐内容作铺垫。
老师给小朋友讲一个森林的故事。
提问:让幼儿关注音乐内容。
你听到故事里有哪些小动物呢?(四)、听音乐叙述故事内容。
老师给小朋友带来了一首音乐我们一起听听。
(五)、出示音乐图谱老师根据刚才的音乐画了一幅漂亮的图画,漂亮吗!1、跟着图谱听音乐。
提问:大脚印是谁?小脚印是谁?小动物是什么标记。
2、我们看图谱拍一拍。
用不同身体动作表演。
3、出示乐器。
(铃鼓、手铃、响板)提要求幼儿自选乐器分角色演奏。
铃鼓演奏大狮子,手铃演奏小动物,响板演奏小狮子。
a.分组演奏,关注幼儿的学习共同进步。
b.听音乐集体演奏。
(六)、故事表演,让孩子更好的融入音乐当中,让幼儿体验音乐的快乐。
你们想不想表演呀?老师给小朋友准备了头饰。
出示头饰,幼儿自选头饰分角色表演。
幼儿园大班音乐教案篇二活动目标:1、在游戏中学唱歌曲,感受和表现歌唱中的弱起节奏。
2、借助歌唱,动作表演和人际交流,体验和表现歌曲中的幽默。
3、大胆仿编歌词,产生对“懒惰虫”的否定情绪,知道要做勤劳的孩子。
幼儿园大班音乐教案及反思(通用7篇)
幼儿园大班音乐教案及反思(通用7篇)幼儿园大班音乐教案及反思篇一活动目标:1、初步感受乐曲活泼、跳跃的性质,能听辩出乐曲中的重音部分。
2、能通过各种形式表现自己对乐曲的感受。
活动准备:图形乐谱、大灰狼头饰、cd带、课件背景图活动过程:1、听音乐做律动进场。
师:今天老师带小朋友到森林里去玩,好吗?2、感受音乐的性质,引导幼儿通过各种形式表现自己对乐曲的感受。
(1)第一次欣赏音乐,感受音乐的活泼与跳跃。
提问:听了这段音乐,你有什么感觉?(2)第二次欣赏音乐,让幼儿用身体动作来感受音乐的活泼与跳跃。
师:现在我们和小动物跳个舞吧,你们准备学什么小动物跳舞呀?(3)第三次欣赏音乐,幼儿尝试找音乐的强音。
师:现在小动物想考考你们,看你们能不能找出这段音乐有什么特别的地方。
(4)第四次欣赏音乐,用身体动作表示音乐的强音。
师:我们听音乐拍腿,听到有重音的.地方,就拍手。
(5)出示图谱。
师:刚才有小动物提醒我说,森林里很黑很黑,路也很难走,不熟悉的人很容易迷路,所以它们特意送来了森林地图。
(6)第五次欣赏音乐,看图谱找重音。
师:小鸟给我地图时,还特意关照我,要小心路上有危险。
那危险的地方在哪儿呢?小鸟告诉我们只要听音乐,就会发现哪里有危险了。
现在让我们一起来听,如果你听出来了,就拍手来告诉我。
(7)第六次欣赏音乐,老师指挥集体练习。
师:小朋友,你们知道地图上,有哪些地方有危险了吗?现在我们来练习一下怎样穿过森林,来到危险的地方,我们的嘴巴就模仿你喜欢的小动物的叫声。
(8)、第七次欣赏音乐,用造型表示音乐的强音。
3、游戏:聪明孩子和笨老狼。
(1)介绍游戏的玩法。
(2)第一次游戏。
老师扮笨老狼,幼儿扮聪明孩子。
(3)第二次游戏。
提醒幼儿在重音处可以把自己变成树、石头等,但不能动。
(4)第三次游戏。
由幼儿自己扮演老狼开展游戏师:这个游戏好玩吗?我们把这个游戏就叫《聪明孩子和笨老狼》。
4、以游戏情景结束活动。
告诉幼儿已穿过黑森林,赶快回家吧。
幼儿园大班节奏图谱教案
幼儿园大班节奏图谱教案前言幼儿教育在我国已经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和重视,越来越多的家长将自己的孩子送到幼儿园学习。
但是,在幼儿园教学过程中,如何让孩子充分发展,成为一个积极的小人物,是每位幼师需要思考的问题。
其中,大班幼儿的节奏感训练更是教师需要重视的一个方面。
好的节奏感能够让幼儿更好地掌握音乐和语言,更好地享受生活。
因此,本文将分享一份幼儿园大班节奏图谱教案,为广大幼师提供一些指导和思路。
教案内容教学目标本节课通过游戏和活动训练幼儿的节奏感,同时培养幼儿的体验和创造能力,使其在音乐和语言学习方面得到全面的培养。
教学重点•培养幼儿的节奏感•训练幼儿的听觉和口语表达能力•提高幼儿的体验和创造能力教学内容本节课以故事、游戏和歌曲等为教学素材,目的是通过互动的方式提高幼儿的积极性和参与度,并在其中加入教育要素,让幼儿能够在其中潜移默化地学到教育知识。
故事:《小小笨蛋》在故事时间中,幼儿看到一个小笨蛋,他的困境和最终的成功,能够让幼儿产生深深的关爱和共情。
在幼师的引导下,可以让幼儿在讲故事的过程中体验节奏,逐渐理解音乐和语言的关联。
游戏:活泼的舞蹈通过运用音乐和舞蹈,幼儿可以感受到不同的节奏,并表现出不同的活力。
在游戏中,幼儿可以自由地尝试不同的动作,释放自己的能量,让语言和音乐在动态中得以体验。
歌曲:《小兔子乖乖》通过教唱歌曲,幼儿可以通过歌词来感受语言和音乐的节奏。
在创造过程中,幼儿还可以独立完成或参与团队合作,从而培养他们的创造力和团队合作意识。
教学步骤1.教师引导幼儿进入故事情境,讲故事《小小笨蛋》。
2.教师带领幼儿进行活泼的舞蹈,训练幼儿的听觉和节奏感。
3.教师指导幼儿学唱歌曲《小兔子乖乖》,训练幼儿的口语表达能力和认知能力。
4.教师与幼儿交流,总结本节课所学知识,激发幼儿的思维和表达能力。
教学评估在教学活动中,教师可以通过观察幼儿的行为、嗓音,以及表达方式等因素来评估幼儿的教学效果。
同时,教师可以向家长、同事等收集反馈,帮助评估幼儿的教学效果。
大班打击乐教案:培养孩子的音乐节奏感
《大班打击乐教案:培养孩子的音乐节奏感》音乐是每个人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作为一名幼教老师,我们需要向孩子们传递音乐的美妙,让他们感受到音乐的力量。
在孩子们的成长过程中,培养他们的音乐节奏感是一个非常重要的课程。
在大班的教学中,我们可以通过打击乐教学的方式来培养孩子的音乐节奏感。
一、教学目标通过打击乐的教学,让孩子们能够:1.认识乐器:认识打击乐器的种类和名称,了解不同乐器的音色和用途。
2.感受音乐:感受不同音乐节奏的变化和表现形式,能够听懂简单的鼓点。
3.掌握演奏技能:掌握简单的打击乐演奏技巧,能够使用乐器演奏出不同的节奏鼓点。
二、教学过程1.认识乐器我们需要通过图片、实物、视频等多种形式来让孩子们认识打击乐器的种类和名称,了解不同乐器的音色和用途。
比如,鼓、铃鼓、木鱼等。
让孩子们听一些简单的打击乐音乐,让他们尝试听出不同的打击乐器声音。
孩子们在认识乐器的同时,也能够感受不同音乐节奏的变化和表现形式。
2.感受音乐教师可以通过播放不同的打击乐音乐,让孩子们感受不同节奏和乐器的表现形式。
让孩子们跟随节奏拍手或跺脚,将乐曲节奏感体验到整个身体内。
教师可以带领孩子们一起唱歌、跳舞或排练合唱。
通过这些方式,让孩子们感受到音乐的力量,培养孩子们对音乐的热爱。
3.掌握演奏技能学习打击乐,需要孩子们掌握一定的演奏技巧。
教师可以带领孩子们做一些简单的鼓点练习,让他们掌握如何使用乐器演奏出不同的节奏鼓点。
也可以给孩子们一些简单的配乐,让他们尝试通过演奏乐器来配合节奏音乐。
这样,可以让孩子们不仅能够听懂简单的鼓点,也能够亲身体验到音乐的魅力,提高他们的音乐素养。
三、教学重点在教学中,我们需要注意以下几个重点:1.让孩子们感受音乐的美妙,培养他们的音乐兴趣和热爱。
2.教孩子们做一些简单的鼓点练习,让他们掌握如何使用乐器演奏出不同的节奏鼓点。
3.给孩子们一些简单的配乐,让他们尝试通过演奏乐器来配合节奏音乐。
四、教学思考在教学中,我们需要注意以下几点:1.针对不同年龄段孩子的特点和能力,调整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让所有孩子都能够尽快掌握音乐节奏感。
《有趣的节奏》大班音乐活动教案
《有趣的节奏》大班音乐活动教案《有趣的节奏》大班音乐活动教案《有趣的节奏》大班音乐活动教案1 活动设计意图:节奏是音乐中最重要的要素,也最易被人感知。
自然界和人的生活中无不蕴含着节奏。
本次活动让幼儿把生活中蕴含的节奏与详细的节奏型联络起来,从而对节奏的认识从感性上升到理性认识上来。
一、活动目的1、体验节奏世界里的乐趣。
2、通过联想生活中的节奏,感知节奏型的.多样和有趣。
3、学习创编说白词并配以节奏进展朗读。
二、活动准备1、多媒体幻灯图片一套。
2、易拉罐、瓶子、碗、筷、匙、假设干。
3、脑白金盒子一个。
三、活动流程调动情绪、引发兴趣联想节奏、引导编节奏语言看图编词句、配节奏朗读演奏作品四、活动过程〔一〕调动情绪、引发兴趣。
〔1〕用一神秘物引幼儿入活动室。
通过揭开神秘物而引题。
〔2〕听音乐选择动作:走、跳或跑,引导幼儿说出节奏的快慢特点。
〔二〕联想生活中的节奏。
各环节设计意图情感目的知识目的技能目的供幼儿看图创编说白词用。
供幼儿演奏作品用。
供调动幼儿情绪及引入主题用。
抓住幼儿好奇心强的特点,应用神秘物能很好地调动幼儿的情绪和注意力。
幼儿听着音乐自主反响,快慢不同的节奏调动了幼儿参与活动的兴趣。
生活中存在许多有趣的节奏,幼儿无时不在使用。
这个环〔2〕启发引导幼儿想象编节奏语言。
发挥幼儿的想象,让幼儿自由编说。
〔三〕看图创编说白词〔1〕出示幻灯图片,引导幼儿说出图片的意思及判断图片中各种行为的正确或错误,并学习创编说白词。
〔2〕配节奏朗读。
引导幼儿为说白词配节奏。
假如幼儿无法完成,老师可提供节奏型给以提示,让幼儿编配。
〔四〕演奏作品幼儿演奏作品。
请幼儿用生活中的实物,进展打击伴奏,获得成功的乐趣。
节把幼儿生活中发现或发生的现象与节奏联络起来,让知识得以升华,同时感受节奏型的多样和有趣。
通过举一反三的想象练习,既可培养幼儿节奏感又可扩大词汇。
据省市委、妇联近段向全市发起的倡导“五不新风”精神为主导,让幼儿在幽默、幽默、易懂的漫画中,感悟出“五不新风”的含义,并让幼儿尝试编配节奏,这样幼儿既能理解并能迅速地记忆。
幼儿园音乐节奏感知教案
幼儿园音乐节奏感知教案一、教学目标通过音乐节奏感知的教学,培养幼儿的音乐欣赏能力,提升他们的节奏感知能力。
具体目标如下:1. 培养幼儿对不同节奏的辨别和感知能力;2. 增强幼儿对音乐节奏的敏感度和理解能力;3. 开发幼儿的音乐表达能力,提高其音乐创造和表演的能力。
二、教学准备1. 音乐设备及音乐素材:音响、CD或MP3等音乐播放设备,包含多种音乐风格和节奏明显的音乐曲目;2. 图片或卡片:用于呈现不同的节奏图形;3. 教具:小鼓、木鱼、铃铛等多种打击乐器。
三、教学步骤第一步:导入(5分钟)1. 教师播放一段欢快的音乐,带领幼儿跟随节奏进行简单的舞蹈活动,营造活跃的氛围。
2. 教师引导幼儿回顾节奏的概念,询问幼儿对节奏的理解,并鼓励幼儿互相分享自己喜欢的有节奏的事物或声音。
第二步:感知不同的节奏(15分钟)1. 教师准备多个卡片,每个卡片上绘制一个不同的节奏图形,并用手指演示相应的动作。
2. 教师出示卡片,让幼儿观察图形并模仿相应的节奏动作,如拍手、跺脚等。
3. 教师播放一段具有明显节奏的音乐,让幼儿根据音乐节奏进行相应的动作表演。
第三步:探索不同的节奏乐器(20分钟)1. 教师介绍各种乐器的名称,并演示每个乐器的节奏。
2. 教师邀请幼儿逐个试玩乐器,让他们通过亲身体验感知不同乐器的节奏性能。
3. 教师组织幼儿合作,分小组使用乐器进行简短的合奏,鼓励他们按照一定的节奏合作演奏。
第四步:情境游戏(20分钟)1. 教师引导幼儿进入节奏感知的情境游戏,如模拟打工场景、交通工具等,让幼儿在游戏中感知不同的节奏。
2. 教师为游戏配上相应的音乐,让幼儿根据音乐的节奏进行相应的动作表演。
第五步:节奏练习(20分钟)1. 教师播放不同节奏的音乐,引导幼儿跟随音乐的节奏进行简单的舞蹈动作,如摇摆、拍手等。
2. 教师逐渐加大音乐的节奏,看幼儿是否能够跟上并进行相应的动作变化。
第六步:总结与评价(10分钟)1. 教师与幼儿一起回顾今天的学习内容,询问幼儿对于节奏感知的认识和体会。
节奏音乐活动教案幼儿园
节奏音乐活动教案幼儿园标题:节奏音乐活动教案一、教学目标:1.使幼儿能够感受节奏音乐的魅力,培养其音乐欣赏能力;2.培养幼儿的动手动脑能力,提升其音乐表达能力;3.培养幼儿的合作意识和团队协作能力;4.促进幼儿的细节观察能力和注意力集中能力。
二、教学内容:1.节奏音乐的基本概念;2.节奏音乐的表达形式;3.节奏音乐活动的组织与实施。
三、教学准备:1.音乐器材:打击乐器、鸣奏乐器等;2.音乐录音设备;3.活动背景音乐。
四、教学过程:1.导入(约10分钟):a.播放欢快的音乐,引导幼儿跟随节奏做简单有节奏的动作;b.利用简单的节奏声音,让幼儿猜测出是什么乐器在发声。
2.讲解(约10分钟):a.给幼儿介绍节奏音乐的基本概念:节奏是音乐的灵魂,它是由有规律的音符或乐器音响构成的重复形式,是音乐中的时间感受;b.介绍节奏音乐的表达形式:如打击乐器强调节奏感,鸣奏乐器则更强调音调变化。
3.活动展示(约25分钟):a.活动一:节奏串讲,幼儿依次拿起打击乐器,按照指定的节奏和次序敲击,形成有规律的声音;b.活动二:音乐小猜谜,播放不同的音乐片段,让幼儿猜测是什么乐器发出的声音;c.活动三:乐队表演,幼儿分成小组,每组选取不同的乐器,共同表演一首简单的合奏曲。
4.总结(约5分钟):a.和幼儿一起回顾今天的活动内容,并让幼儿谈谈自己最喜欢的活动;b.鼓励幼儿培养自己对音乐的兴趣,多参与音乐活动。
五、教学延伸:根据幼儿发展水平和兴趣,可以进行一些扩展活动:a.教唱简单的节奏歌曲;b.让幼儿自己设计节奏图谱,用打击乐器演奏出来;c.教导幼儿分辨不同的音乐节拍;d.组织音乐游戏,如跳绳节奏跳等。
六、教学评价:1.观察幼儿在活动中对节奏音乐的积极参与程度;2.观察幼儿在表演中的合作能力和团队协作精神;3.观察幼儿在猜测乐器声音的准确程度;4.根据幼儿的个人表现和对活动内容的理解,进行口头评价和文字评价。
七、教学反思:通过本节课的教学活动,幼儿对节奏音乐的基本概念有了初步的了解,也培养了一定的音乐欣赏能力。
大班音乐游戏《咔嚓咔嚓》
【活动目标】1、参与游戏,探索用各种肢体动作有节奏的表现音乐的节奏。
2、通过观察,学习有节奏地跟随音乐玩“秋游拍照”、“石头剪刀布”游戏。
3、体验合作游戏的快乐。
【活动准备】PPT课件(配套音乐、秋游照片)【活动过程】1、欣赏第一段音乐(1)师:小朋友们看,白板上展示的是什么?(秋游照片)这是前段时间我们秋游远足去体育公园的一路上拍的照片。
你们拍照片摆造型时是不停晃动的还是定格不动的?(停住,保持不动)。
是定格不动的,用照相机把我们美丽的瞬间记录下来。
今天老师把你们秋游时拍的照片藏在了一段音乐里,仔细听,这段音乐的什么地方藏了照片?(引导幼儿感受音乐停顿处)。
(2)听第一段音乐出示照片,感受音乐停顿处的节奏。
师:你听出来这段音乐里什么地方藏了拍的照片?让我们再仔细听一次。
(6个停顿处分别出示6张照片)。
(3)再次听音乐摆造型。
师:刚才我们欣赏的是秋游时的照片,今天的活动老师也要给你们拍照留念,在这段音乐藏照片的地方我会举起相机咔嚓一下给你们拍照哦,看看谁每次摆的POSS最棒哦!谁摆的好我就给谁拍!(听音乐) 师:好,定住不动,让我们看看你摆的什么POSS。
你摆的是什么动作?(小鸟在飞,翅膀再张开一点就更好了)。
你们的造型摆的真不错,让我们来拍张大合照。
(3)游戏:秋游拍照师:现在我们要再次远足,让我们大家跟着小排头走起来,记得路上我会跟着音乐给你们拍照片哦。
(重点表现拍照是在音乐停顿处,摆造型。
教师拿相机进入游戏拍6次)。
2、欣赏第二段音乐(1)师:终于到公园了,快,找到椅子坐下来休息休息。
看,公园里的小朋友都在玩什么呢?(出示秋游图片)有的小朋友在玩吹泡泡,有的小朋友在找松果,有的小朋友在吃点心,这里有群小朋友他们在玩什么?(出示石头剪刀布图片)师:他们正在玩石头剪刀布游戏,你们会玩吗?(2)师幼互动玩“石头剪刀布”游戏。
师:那现在伸出你们的右手,和陈老师来玩石头剪刀布咯。
听好口令“石头剪刀布。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停顿”的游戏
活动领域:艺术
施教班级:大班
活动名称:音乐活动---“停顿”的游戏
设计意图:
活动采用的素材是一首节奏欢快、动感、诙谐的外国乐曲,它有着独特的曲式结构:是一支由若干个重复的单乐段和“停顿”(…| X 0 0 0 |)组合而成的回旋曲。
基于音乐素材本身所具有的鲜明的特性,本活动拟完成以下两个目标:
第一、以“动作体验”和“图片对比”的方式欣赏音乐、感受音乐的特性;
除了通过身体动作去直接体验音乐的欢快节奏与诙谐风格外,本活动运用了一种新的方法——“图片比较与音乐欣赏同步”,以此来唤起孩子们对音乐想象的共鸣,从而更直观形象地体验音乐情绪风格、速度及结构方面的特点。
第二、在听出“停顿”的基础上,帮助幼儿较准确地捕捉到“休止”前的重拍。
听出音乐“有停顿”是不难做到的,但要较准确地判断出“停顿休止”前重拍的具体位置却是一个不小的挑战。
为了解决此难点,我特为音乐量身定制了“小动物爬楼梯”的FLASH动画,将音乐的结构清晰地展现在孩子眼前,借助片中“红黄交通灯”的生活经验迁移,帮助幼儿理解了难点,更轻松地去表现。
活动的尾声,孩子们发现世间万物其实都存在着有趣的“停顿”与“继续”现象,继而一起去回味和表现美好的“停顿”、精彩的“瞬间”,活动最终回归到对生活美、自然美、艺术美的探求之中……
活动目标:
1.欣赏音乐,在游戏中充分感受音乐的情绪风格和动感节奏,体验音乐带来的快乐。
2.感知音乐的特殊结构——“停顿”,尝试用有创意的身体动作进行表现。
活动准备:
1.音乐《phrase craze mixer》;
2.自制FLASH课件《小动物爬楼梯》;
3.自制幻灯片《哪张图片适合音乐》;
4.家庭问卷:寻找生活中的“停顿”与“继续”。
活动过程:
一、导入活动——“影子”游戏。
师:“我们来玩一个“影子”游戏:我动你也动,我停你也停!“
二、欣赏音乐,感受音乐作品的特点,体验音乐带来的快乐。
1.第一次倾听,听出音乐中特殊的“停顿”部分。
师:“老师给你们带来了一首音乐,让我们先来听一听,看看这首曲子跟我
们以前听过的曲子有什么不一样呢?
2.通过身体动作进一步体验音乐的欢快情绪,初步感知音乐的结构。
师:“一起跟着音乐来活动活动,又会有什么新的发现呢?”
1)教师以手指数量的变化突出表现——音乐有段落;
2)教师以绕圈动作的重复起点表现——音乐有重复的开头;.
3.通过图片的比较与选择,唤起对音乐的联想与共鸣,感受音乐的风格、速度、情绪色彩及结构的特点。
师:请你们来帮我挑一挑、选一选,把真正适合这支曲子的图画挑出来。
(同步播放音乐、边选择边欣赏,根据现场需要调节音量。
)
第一组:跳绳与睡觉
关键语:跳绳与睡觉,哪一种情形更适合我们听到的音乐?
——音乐是“跳跃”的。
第二组:袋鼠与蜗牛
关键语:袋鼠和蜗牛,一个快一个慢,谁更适合我们听到的音乐呢?
——音乐的“节奏较快”。
第三组:向日葵与荷花
关键语:热情奔放的向日葵、温柔宁静的荷花,谁更适合我们听到的音乐?
——音乐是“热情、奔放”的第四组:连续与断开的圆弧符号
关键语:连续的符号与断开的符号,哪一个更象我们听到的音乐呢?
——音乐是有停顿的。
教师尽可能认同幼儿的个人感受,不必朝自己事先预想好的方向拉。
三、观看动画,探究音乐的“停顿”部分,捕捉重拍并表现。
1.欣赏动画,谈谈影片里的角色,进一步感受音乐的基本节奏。
师:“故事里有谁?谁踩到了音乐的脚步呢?”
2.关注动画中的“黄红灯”,引发“交通灯”的生活经验迁移,完成对“停顿”
结构|X 0 0 0|的理解与表现。
师:“音乐响起的时候,小动物在上下楼梯,音乐停止的时候,你们看到了
什么?“
“在哪里见过红灯和黄灯,见到它们要怎样做?”
尽量允许幼儿充分谈论他们的想法、理解认识,老师加以适当引导,不必纠正偏差。
3.听出停顿前的“重拍”,创编身体动作进行表现。
师:“黄灯这么重要,我们能不能在这个地方,发出一个“明显的声音”去提
醒小动物们注意呢?我们身体的哪些部位能发出声音来?“
师:“你能不看屏幕,用耳朵听出音乐里隐藏着的“黄灯”,并把它拍出来吗?”
带领幼儿跟随音乐练习不少于两遍,感受体验音乐中的停顿部分。
四、讨论生活中的“停顿”,尝试用有创意的动作来表现。
1.谈谈生活中的“停顿”。
师:“其实,不止是我们的音乐里有“停顿”,在我们的生活当中,在大自然当中,也有好多的“停顿”现象。
上周末,老师布置了一个任务:小朋友和爸爸妈妈一起去“寻找生活中的停顿”,找到的来和大家分享。
2.表演游戏——“停顿”变变变
指导要点:跟随音乐大胆地表现你想到的停顿;
用更适合、更美的动作来表现;
尝试与他人合作进行表现。
附家庭问卷:
周末亲子知识小问卷
尊敬的家长朋友:
下周我们将为孩子组织一次关于“停顿”与“继续”话题的教学活动。
为了进一步拓宽孩子的思路,在本周末,请您抽些时间和孩子一起探讨这个有意思的话题,并请和孩子一起完成下面表格中的内容,下周一请交给班级教师。
真诚地感谢您的支持!
讨论话题:在我们人类的活动、大自然的现象,以及动植物的生命行为中,都存在暂时的“停顿”和“继续”的现象。
比如:下着雨,停了一会儿又继续下了;电视剧看到一半因插播广告停下来,之后又继续播放;树叶在风中起舞,风停了它停止摆动,一会儿又开始继续舞动……还有哪些现象也存在着“停顿”和“继续”呢?请您和宝宝愉快地聊一聊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