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模式”和“苏南模式”的本质及其演化展望(精)
苏南模式的新发展
苏南模式的新发展论文报告一、“苏南模式”的定义和发展历程苏南模式是指指南江苏南部地区的一种经济发展模式,以制造业为主导,服务业为支撑,以创新驱动为核心,实现经济高速增长和产业升级。
发展历程可以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是20世纪80年代初期,以电子、电器、纺织、针织、食品等制造业为主导,以外向型经济为特征,初步形成了江苏南部地区的“小商品工业群”。
第二阶段是90年代到21世纪初,以高新技术、新材料、生命科学等高科技产业为支撑,形成了世界知名的“苏南产业集群”。
第三阶段是21世纪中叶至今,加快推进新一代信息技术、生物医药、新能源等战略性新兴产业,实现产业升级,进一步优化了苏南模式的产业结构和发展路径。
二、苏南模式的主要特征和优势苏南模式的主要特征包括产业集聚、技术创新、企业创新、服务创新和人才创新等;优势包括工业基础雄厚、产业集聚效应显著、研发实力强劲、市场资源丰富和人才资源优势等。
其中,产业集聚是苏南模式的核心,形成了一个以苏州、无锡、常州、南京、扬州等城市为中心的独特的“楼房型”产业集群,具有重要的示范作用。
三、苏南模式的产业结构和发展路径苏南模式的产业结构特点是以高新技术产业和服务业为支撑,以大型汽车、机床、钢铁、化工、纺织、医药等传统制造业为主导,同时涉足了房地产、金融、旅游等多个领域。
其发展路径则是从低端产业向高端产业、从传统产业向新兴产业、从技术跟随向技术创新的转变过程。
四、苏南模式的创新驱动和人才引领苏南模式的成功在于坚持以创新驱动为核心,不断推进技术和产业的升级,提高企业竞争力,并且通过人才引领来推动模式的持续发展和创新。
苏南模式的创新驱动包括产业创新、技术创新和商业模式创新等多个方面,既要借鉴国际领先的成果,也要发挥本地的优势,整合优质资源,形成产业联盟和共同研发机制。
五、苏南模式的未来展望苏南模式在未来还将继续保持的高速增长,产业结构和产业链会更加完善,创新能力和国际竞争力将更加突出。
苏南模式的三大转型路径
苏南模式的三大转型路径苏南模式是指江苏、浙江和上海地区在改革开放过程中形成的一种经济发展模式,以其独特的产业结构,先进的管理机制和活跃的市场环境而闻名。
苏南模式的成功经验为中国其他地区提供了宝贵的借鉴,其发展历程也经历了三大转型路径,分别是产业升级转型、创新驱动转型和绿色发展转型。
一、产业升级转型产业升级是苏南模式发展的重要路径之一。
改革开放初期,苏南地区以轻工业和纺织业为主导产业,但由于市场竞争激烈,资源约束明显,企业发展面临诸多困难。
为了应对挑战,苏南地区开始加大对高新技术产业和现代服务业的投入,逐渐实现了产业升级的转型。
这一转型路径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 转型理念的转变在产业升级转型过程中,苏南地区明确了“要把十年长劲路儿走成五年的短坎”的发展目标,变革思维和打造创新型产业的理念深入人心。
通过大力支持科技创新和人才引进,积极引导产业结构向技术密集型、高附加值产业升级转型。
2. 产业结构的调整苏南地区逐步调整了传统产业结构,加大了对高科技产业的扶持力度,推动了信息技术、新能源、新材料等高科技领域的发展,实现了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
加强对现代服务业的培育和支持,培育了一大批具有国际竞争力的服务企业。
3. 市场导向的改革在产业升级转型过程中,苏南地区大力推动市场化改革,优化了产业布局,提升了产品质量和竞争力。
通过市场竞争的手段,进一步推动了产业内涵和创新水平的提升,实现了产业结构的升级和转型。
二、创新驱动转型创新驱动是苏南模式成功的重要支撑之一。
在产业升级的基础上,苏南地区开始大力推动科技创新和创新型企业的培育,实现了向创新型经济的转型。
这一转型路径主要呈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 创新体系的构建苏南地区通过建设科技创新平台和创新园区,加强对科研机构和高校的支持力度,形成了完整的创新生态体系。
在政策引导下,企业加大了对科技创新的投入,大力推动了科技创新成果向生产力转化,实现了经济增长的创新驱动。
苏南与浙南经济模式分析
苏南与浙南经济模式分析如长江三角洲地区的“苏南模式”和“温州模式”,珠江三角洲地区的“珠江模式”。
一般认为,“苏南模式”是以集体所有制乡镇企业为主体、迅速发展为推动力的区域经济发展模式;“温州模式”是以个体私营企业为主体、迅速发展为推动力的区域经济发展模式;“珠江模式”则是以外商投资带动区域经济发展的模式。
事实上,改革开放以来,如果没有当地政府的多方支持(注:浙江省委政策研究室提供的一份研究报告指出,“浙江经济发达市县的县、镇两级政府在推动农村工业化过程中普遍参与较深,与企业存在密切联系,形成了通过直接干预企业微观活动来推动地方经济发展的传统。
”(1999年浙江省重点调研课题《市县分步提前基本实现现代化对策研究》,2000年6月第82页)。
即使是在被认为政府干预最少的温州地区,当地政府部门对本地企业的多种形式的保护也随处可见,如正式的减免税和非正式的减免税(包括对偷漏税的默许),还有,地方政府对本地个体私营企业侵犯知识产权的默许,对低劣产品的市场保护,对非法用工的默许等等,在正常的市场经济中这些都是不允许的。
),温州的个体私营企业不可能发展这么快。
在中国经济体制的转型期,在苏南,当地政府扶持乡镇企业;在温州,当地政府扶持个体私营经济,这是改革开放后地方政府有了自己可追求的利益,利用本地区可利用的资源,发展地域经济的方法。
在中国,直到如今,政府在经济社会发展中仍是主导力量,不同的是,在苏南和温州,政府可以借助民间的力量,因为民间拥有市场资源和经营人才,官民合作,于是就有了乡镇企业和个体私营经济的发展;而在有些地区,如中国的西部地区,民间缺乏这种资源,当地政府只好唱独角戏,依靠国有企业,在许多场合,效果就不一样。
浙江需要能将大批多余农业劳动力转移到能够让他们发挥作用的地方去的农民企业家,浙江刚好也有这么多的企业家人才,农民是分散的,农民从事非农产业的技能也是低水平的,农民企业家的领导才能和经营才能也是原始的,但这不是弱点,恰恰有许多产业许多产品是适合那些分散的中小企业甚至家庭工场中的非熟练工干的,只要低成本,就比大工厂有竞争力,比如生产低档服装,纽扣鞋袜,生活杂品,零散配套产品。
制度变迁角度下的“苏南模式”发展研究
l 度 创 新 的动 因 和条 件 制 ” 济 制度 之所 以 发 生 创 新 , 因 为在 社 会 中 的 个 人 或 集 团 看 经 是
后 出 台 了一 系 列有 利 于 乡 镇 企 业 发 展 的政 策 和 措施 。
文力在从制度变迁 的角度来解 读” 统苏 南模式 ” ” 苏南 模式 ” 传 向 新 转 变 的过 程 , 根据 制 度 变 迁 的 一 般 规 律 对 ” 苏 南 模 式 ” 发 展 并 新 的
作 了展 望 。
制度变迁 角度 下的 ¨ 苏南模式 ¨ 展研究 发
刘 青 青 ( 南京 大 学 商 学 院 国际 贸 易 系 2 0 9 ) 1 0 3
பைடு நூலகம்【 摘 要 】 文 详 细 分 析 了” 统 苏 南模 式 ” 衰 的 制 度 因 素 , 阐 述 了” 本 传 兴 并
概 括 , 早 是 由费 孝 通 先 生所 写 的 《 城 镇 再 探 索 》 文 中提 出来 最 小 一 的 , 苏 南 的 概 念 相 对 狭 小 , 要 指 江 苏 南 部 的 苏 州 、 锡 、 州 三 其 主 无 常 市 所 辖 的 1 个 县 ( ) 还 包 括 浙 江 北 部 部 分 地 区 , 里 的 乡 镇 企 2 市 , 这 业 在 2 世 纪 8 年 代 初 因 持 续 多 年 的 高 速 发 展 而 闻 名 全 国 , 就 O O 成 了众 口交 赞 的 ” 南 模 式 ” 苏 。其 主 要 特 征 是 利 用 集 体 资 本 办 企 业 , 乡 镇 政 府 积 极 参 与 办 企 业 , 许 先 富并 追 求 集 体 富 裕 。 当 时 苏 南 允 的 成 功 , 了 苏 南 地 区本 身 的资 源 优 势 和 区 位 优 势 之 外 , 制 度 角 除 从
苏南模式与浙江模式文化比较
苏南模式与浙江模式文化比较浙江模式与苏南模式是中国沿海经济成功发展的两个典范。
浙江模式以民营经济见长,苏南模式则以外资与乡镇企业为特色。
两地的经济发展有所不同,这种不同源于两地文化的差异。
苏南模式对应的是吴文化,而浙江模式是越文化。
吴文化与越文化两者究竟有何不同,众说纷纭。
在我看来,吴文化与越文化最大的不同,实际上是“平原文化”与“山文化”的区别。
苏南地处长江中下游的冲积平原,浙江除了北部与苏沪接邻部分有大片平地(杭嘉湖平原),全境更多的是江南丘陵,因此浙江最典型的其实是山的文化。
“智者乐水,仁者乐山”。
不同地理环境下的人有不同的文化特征。
平原的人视野开阔,山地的人坚韧不拔;平原人个性张扬,山里人忍辱内敛;平原的人欢快温和,山里人果敢坦率。
但是两类不同生活环境的人也有其缺点:山里的社会被山脉隔绝了与外部世界的联系,就如岛国被海洋隔离了一样。
因此,居住在山里的人像岛民一样没有机会与外界联系、接受外界的影响。
所以山里人总是狭隘、害怕新思想和新风俗,这一点不及平原人性情开朗、心胸宽广。
平原人因为物产丰富,小的成本与劳作可以收获很多,因而往往小富即安,不愿离开家乡外出闯荡,这一点又不如山里人富于冒险、创新的精神。
历史上,苏南更靠近中原,一马平川,开发较早,而浙中南(特别是温州一带)很长时间被视为苗蛮化外之地,因此文明兴起比吴地相对要迟。
苏南一带靠近虎踞龙盘的古都南京,中小城市栉次鳞比,这十分有利于文化的传播,以及读书人互相的交流,因此这里历史上出的状元也最多。
另外,相对于国内其他地区而言,由于商品经济发展早,吴地较早形成了市民阶层。
昆曲、评弹产生于市民之中,还有“明四家”、“扬州八怪”这样一些艺术家也只有可能成长于市民文化这样的土壤。
与市民文化发达的吴地不同,古越大地却是一块充满灵性的地方。
尽管也有很浓厚的市民文化(杭嘉湖一带),但浙中南普遍是山地,那些地方历来为文人士子问佛参禅的去处。
“此行不为鲈鱼鲙,自爱名山入剡中。
应用文-“浙江模式”和“苏南模式”的本质及其演化展望
“浙江模式”和“苏南模式”的本质及其演化展望' 1.引论:对我国地方化与市场化的一般性评注我国乃泱泱大国,地广人多,各地情况千差万别,路径各异。
这决定了经济学者必须避免对我国国情一概而论,任何整体描述或者借助均值进行描述易于流于空洞无义,因此应在经济分析中因区域而论,即采取“地方主义”(Regionalism )分析范式(Herrmann-Pillath,1995年,前言第30-31页)。
也正是出于同样的原因,胡鞍钢博士在最近的一次杭州中把我国的情况归纳为“一个国家,四个世界”——所谓四个世界,乃指浦东之类为第一世界,浙江之类为第二世界,农村地区为第三世界,边远山区为第四世界。
改革开放以来,中央政府把部分行政和经济权力下放给地方政府,这才有了地方的相对独立行为主体地位,有了地方的相对独立行为主体地位,才也为地方之间的横向竞争以及中央和地方之间的纵向竞争之加剧埋下了伏笔。
通过权力的地方化(localization),一部分原有国有企业的管理权和控制权转入了地方政府手中,形成了地方政府作为地方国企产权主体的"地方产权制度"(regional property rights of local governments )(何梦笔,2000年,第1页)。
另外一个方面,80年代乡镇企业在地方政府的扶持下异军突起。
乡镇企业为我国的经济高速发展立下了汗马功劳。
在本文的语境中,乡镇企业是指广义的乡镇企业概念,即“除了包括乡(镇)、村集体经济建立的企业外,还包括农民联户办和户办企业,以及各层次的联营企业、中外合资企业和农村股份制(含股份合作制)企业”(唐忠等,2000年,第3页);乡镇集体企业是指内含集体股份、其份额大到乡镇村足以控股或者对其经营活动(包括利润分配)行使各种干预的企业[2].但是,乡镇集体企业虽则属于民营企业范畴,其产权制度是一种集体产权制度,实际上可以与地方政府的国企产权制度相比拟。
我国东部地区几种现代农业发展模式比较及启示
人类农业生产的历史经历了原始农业、传统农业(包括古代农业和近代农业)及现代农业的发展阶段。
现在发达国家早已进入了现代农业发展阶段,我国的农业发展从总体上看正处于从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化的过程中。
但是目前在我国沿海地区形成了多种现代农业发展模式,对其进行比较研究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对我国其他地区积极发展现代农业也很有启发和借鉴价值。
一、中国现代农业发展模式选择的理论依据发展现代农业是我国现代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全面提高我国农业生产力水平、加快工业化与城市化进程、解决“三农”问题的客观需要。
同时,发展现代农业对于保障国家粮食安全、保护消费者健康、促进农民增收、提高农业国际竞争力、保护生态环境都有重要意义。
现代农业则是相对于传统农业而言的概念,按照舒尔茨教授的界定,传统农业就是完全以农民世代使用的各种生产要素为基础的农业,其特征是技术状况长期内保持不变。
现代农业是从工业革命以来形成的农业,是逐步走向商品化、市场化的农业,其主要特征是市场化程度日趋成熟,工业装备普遍采用,先进的科技广泛应用,产业体系日臻完善,生态环境受到重视,经营方式从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劳动者技能从生产型向经营型转变。
发达国家从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的过程中,由于不同的自然资源和外部环境条件,大体上形成了具有代表性的有三种主要模式,即以美国为代表的资源丰富型现代农业,以日本为代表的资源短缺型现代农业,以荷兰为代表的资源适中型现代农业。
而中国特殊的国情决定了农业发展的模式和路径应不同于西方发达国家,我国是个人口大国和资源约束型国家,人地矛盾突出,水土等农业自然资源短缺,现代农业技术相对落后,农业生产经营者素质不高,“三农”问题异常突出。
特殊的国情决定我国农业发展面临着独特的约束条件,不能照搬其他国家农业现代化道路。
中国农业发展面临的形势和约束条件以及由此导向的农业发展模式主要表现于:中国农业自然资源短缺,生态环境问题比较突出;中国具有多重的二元经济结构,城乡差别和地区间差异较大;农业科学技术相对落后,农业经营方式相当粗放;农民文化技术素质较低,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任务艰巨;农民组织化程度较低,农业经营理念比较落后。
苏南模式的三大转型路径
苏南模式的三大转型路径苏南模式是指中国江苏省南部地区一种特有的经济发展模式,它以其独特的产业结构、城乡发展、产业转型等特点著称。
苏南模式的成功经验值得深入探讨,其中三大转型路径是其成功的关键。
这三大转型路径是指产业升级与转型、城乡融合发展和创新驱动发展。
一、产业升级与转型在苏南模式中,产业升级与转型是首要的转型路径。
长期以来,苏南地区以轻工业为主,先后发展了棉纺织、丝织、泰斗、诗氏等传统产业。
随着全球化的发展,传统产业面临着市场竞争压力和环境污染等问题,必须进行产业升级和转型。
为了实现产业升级和转型,苏南地区积极推动先进制造业和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
苏南地区的电子信息、生物医药、新能源和新材料等产业得到了迅速发展。
在此过程中,政府采取了一系列激励政策,包括财政补贴、税收优惠、科研资金支持等,以吸引更多的高端产业和企业入驻苏南地区。
苏南地区还积极引进外资和先进技术,加强国际合作,推动本地企业向产业链上游延伸,提升技术含量和附加值。
通过这些努力,苏南地区的产业结构得到了优化和升级,产业发展水平得到了提升,为经济发展打下了良好基础。
二、城乡融合发展苏南地区的城乡融合发展是其成功的第二大转型路径。
在过去,苏南地区的发展主要聚焦于城市,而农村地区长期以来一直处于较为落后的状态。
为了实现城乡融合发展,苏南地区制定了一系列政策和措施,促进城乡一体化发展。
苏南地区加大对农村地区的投入,修建了一批现代化的农村基础设施,包括农村公路、电力供应、饮水工程等,改善了农村生产生活条件。
苏南地区积极推动产业向农村转移,发展了一系列农村产业,如休闲农业、农村旅游、特色农产品加工等。
这些举措不仅增加了农民的收入,也带动了农村经济的发展,实现了城乡经济的互补和共同发展。
苏南地区还推动了城乡要素的流动和交流,促进了城乡居民的互动和融合。
通过这些举措,苏南地区的城乡发展不再是单向的城市向农村输血,而是实现了城乡共同富裕和经济全面发展。
发展战略-江浙沪开放型经济发展模式比较江浙沪开放型经济模式比较 精品
江浙沪开放型经济发展模式比较南京财经大学汪素芹白晓云内容提要:在中国改革开放和经济发展的过程中,区域经济对外开放呈现出不同的模式。
在我国经济最活跃的东部沿海地区,先后出现了“苏南模式”、“温州模式”和“浦东模式”。
随着经济全球化进程的加快,以及我国对外开放的不断深化,形成了“新苏南模式”、浙江模式和上海模式。
本文对江浙沪三地开放模式进行比较,认为江苏在“引进来”方面有优势,浙江在“走出去”方面有特色,而上海则在中心城市的国际化发展领先全国;同时,三种模式也都存在着一定的不足。
因此,应相互取长补短,共同打造长三角经济发展的未来。
关键词:江浙沪;开放型经济;发展模式;比较所谓开放型经济模式,是在经济全球化背景下,一国或地区通过对外开放将本土经济与世界经济联系、融合,在世界范围内配置资源的类型与方式。
因此,开放型经济模式是推动经济发展的一种重要方式。
苏南模式和温州模式成就了长三角上世纪80年代的发展,而江苏“开发区产业集聚”、“浙江现象”和上海浦东开发开放形成了长江三角洲开放型经济的发展模式,并在上世纪90年代得到不断深化,也奠定了长三角在21世纪初期在中国的地位和在世界上的影响。
一、江浙沪开放型经济模式产生与演化比较地处东部沿海地区的江苏、浙江、上海,选择开放型经济作为经济跨越的支点,使经济发展进入了一个崭新的历史阶段,成为中国开放度最高、经济最具活力的地区。
三地在原“苏南模式”、“温州模式”和“浦东模式”基础上经过一次次嬗变,原模式所涵盖的区域以及内涵均已大大拓展,甚至发生了质的飞跃,演变成新苏南模式、浙江模式和上海模式。
1、江苏开放型经济发展模式的产生与演变江苏经济发展的精髓充分体现在苏南地区的经济发展上,即著名的“苏南模式”。
“苏南模式”这个词是费孝通先生在1983年所写的《小城镇·再探索》中提出来的,是对以乡镇政府为主组织资源,农民依靠自己的力量发展乡镇企业,乡镇企业的所有制结构以集体经济为主,乡镇政府主导乡镇企业的发展的高度概括。
“浙江模式”和“苏南模式”的本质及其演化展望
“浙江模式”和“苏南模式”的本质及其演化展望【摘要】浙江省和苏南地区作为中国经济发展的重要地区,分别代表了“浙江模式”和“苏南模式”的特点和实践。
浙江模式注重民营经济发展和市场经济机制的有效运作,倡导创新精神和市场竞争力,致力于实现经济增长和社会发展的良性循环。
苏南模式则侧重于工业化和城市化进程的协调发展,注重科技创新和产业升级,致力于推动区域协同发展和经济转型升级。
未来,随着全球化和科技进步的影响,浙江模式和苏南模式将不断演化和发展,面临新的挑战和机遇。
需要不断总结经验,加强合作交流,持续创新发展,推动区域经济的持续健康发展。
【关键词】"浙江模式","苏南模式",本质,演化展望,引言,结论1. 引言1.1 引言在中国经济发展的进程中,浙江和苏南两大地区一直以其独特的发展模式而著称。
浙江模式和苏南模式被认为是中国改革开放以来两大地区发展的代表,具有一定的典型性和普遍性,对中国经济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
浙江模式可以说是中国私营经济的代表。
浙江经济的发展主要依靠大量的私营企业和家族企业,这些企业在市场经济体制下迅速崛起,成为浙江经济发展的主要推动力量。
浙江模式的本质在于发展私营经济,倡导市场化运作,注重市场竞争,追求创新和发展。
未来,浙江模式在面对国内外市场竞争和经济转型升级的挑战下,需要更加注重科技创新和品牌建设,不断提高企业自身的竞争力。
苏南模式则更多地体现了制造业的发展特点。
苏南地区是中国最重要的制造业基地之一,拥有众多制造业企业和工业园区,以“制造强省”著称。
苏南模式的本质在于制造业的发展,注重产业链的完整性和产业的深度发展。
未来,苏南模式需要更加注重科技创新和智能制造,加强产业升级和转型,推动制造业向高端、智能化发展。
浙江模式和苏南模式虽然有所不同,但都体现了中国经济发展的某种特点和规律。
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和全球化的加剧,浙江模式和苏南模式都需要不断适应新的发展要求,进行自我调整和转型升级,才能在未来的发展道路上不断取得新的成就。
苏南模式的三大转型路径
苏南模式的三大转型路径苏南模式是中国地区的一种经济发展模式,主要分布在江苏南部、浙江北部、上海及其周边地区,是中国近代经济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
苏南模式的成功在很大程度上得益于三大转型路径,分别是产业转换、生产方式变革和经济结构调整。
下面将对这三大转型路径进行详细阐述。
一、产业转换产业转换是苏南模式的首要转型路径。
在建国初期,苏南地区主要从事农业和轻工业生产。
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以及国家经济政策的调整,苏南地区开始大力发展现代化的产业,如电力、化工、纺织、机械等。
这些新兴产业的发展,不仅吸引了大量资本和人才的涌入,也带动了苏南地区资源的优化配置和产业结构的升级。
此外,在知识产权保护、科技创新、品牌建设等方面,苏南地区也积极探索,并取得了显著的成果。
二、生产方式变革生产方式的变革是苏南模式的第二大转型路径。
在过去,苏南地区主要采用以家庭和手工业为基础的生产方式。
这种生产方式虽然能够迅速满足市场需求,但其生产效率低下、产品质量难以保证、市场竞争力低等问题也开始显现。
因此,苏南地区开始大力推进生产方式的变革。
一方面,苏南地区积极引进现代化的生产设备和技术,加强了对生产过程的管理和控制。
另一方面,苏南地区也鼓励企业进行全面的内部改革,以提高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增强市场竞争力。
三、经济结构调整经济结构的调整是苏南模式的第三大转型路径。
苏南地区一直以来都是制造业和外向型经济的重要代表,然而这种产业结构的单一性也带来了一些问题,如环境污染、人口压力、城市化等。
因此,苏南地区开始大力推进经济结构的调整,重点是发展服务业和科技创新。
一方面,苏南地区积极鼓励大中小企业的多元化发展,加快服务业的发展速度,这样可以提高经济的回报率,增强经济运行的稳定性。
另一方面,苏南地区也在科技创新、环保等方面大力发展,以便在全球经济互动中保持领先地位。
总体来看,苏南模式的三大转型路径互相联系,形成了一个有机的整体,推动了苏南地区的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
名词解释-“浙江模式”
---------------------------------------------------------------范文最新推荐------------------------------------------------------名词解释:“浙江模式”浙江是我国东部沿海省份,国土面积10.6万平方公里,人口4600万,在经济发展的自然资源条件方面并不具明显的优势,是“资源小省”,区域经济发展水平在改革前长期居于国内中游水平。
改革开放以后,浙江省凭借其率先改革带来的体制创新优势,区域经济发展十分迅速,生产总值从1978年的124亿元猛增至2004年的11240亿元,连续8年位居国内各省、市、自治区的第四位。
1997年东南亚金融危机爆发后,国内的经济继“软着陆”后也开始遭遇通货紧缩,浙江省的经济发展却仍然保持着高速增长的势头,成为国内外关注的焦点。
“浙江模式”由此声名鹊起。
一、浙江模式的基本特征“浙江模式”的基本特征可以概括为:充分尊重和发挥民众敢为天下先的创新精神和坚忍不拔的创业精神,将经济体制改革和区域经济发展有机地融为一体,利用制度创新所形成的改革先发优势,推动区域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
“浙江模式”不仅仅是区域经济发展模式,同时也是以区域局部突破为特征的经济制度创新模式。
区域经济发展本质上是资源优化配置的动态过程,一方面它表现为资源在不同的产业部门之间的流动和优化配置——资源从以农业为主的初级产业部门向制造业和服务业的转移,即工业化过程;另一方面,它表现为资源在不同的地区空间的流动和优化配置——资源从广大分散的农村地区向城镇及中心城市等具有区位优势的空间聚集,即城市化过程。
区域的经济制度创新本质上是社会经济活动中资源配置主体和资源配1 / 13置方式的变迁过程,一方面它表现为资源配置的微观经济主体的变化——民营经济部门的企业取代国有经济部门的企业成为资源配置的主体,即民营化过程;另一方面,它表现为社会经济活动中资源配置方式的变化——市场取代计划成为资源配置的主要方式,即市场化过程。
苏南模式新的发展的趋势
苏南模式新的发展的趋势苏南模式是指中国苏北地区(江苏、浙江、上海、安徽、山东等地)特别是苏南地区的一种发展模式,该地区以制造业为主导,依托人口红利、地理优势以及政府的支持和配套政策,取得了快速的经济增长和产业升级。
然而,随着国内外经济环境的变化和全球竞争的加剧,苏南模式也面临着新的发展趋势。
首先,苏南模式将进一步加强创新驱动。
在全球经济格局发生变化的背景下,苏南地区的制造业正面临着技术创新和产业升级的压力。
为了提高自主创新能力,苏南模式将加大对科研机构和高新技术企业的支持,推动技术创新与产业融合发展,并加强知识产权保护和利用,提高企业的核心竞争力。
其次,苏南模式将推动企业的转型升级。
传统的劳动密集型制造业正在面临成本上升、环境压力和劳动力短缺等问题,因此,苏南地区的企业将加大对自动化、智能化生产设备的投资,提高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
与此同时,苏南模式还会推动企业从简单的组装加工转向研发设计、品牌创造和服务创新,提高附加值和利润率。
第三,苏南模式将注重生态环保和绿色发展。
随着国内外对环境污染和资源浪费的关注度不断提高,苏南地区将加强环境监管和治理,推动企业实现清洁生产,减少污染物排放。
同时,苏南模式将进一步发展低碳经济,推动能源结构调整和资源循环利用,促进生态文明建设,实现经济增长与环境保护的良性循环。
第四,苏南模式将加强与国际市场的对接。
随着全球化和区域经济一体化的进程不断加快,苏南地区需要更加积极主动地参与国际贸易和国际分工的竞争。
苏南模式将加强与国际市场的对接,开拓新的出口市场,扩大进口规模,提高贸易便利化水平,加强国际标准的采纳和推广,提高企业的国际竞争力。
第五,苏南模式将加强城乡一体化发展。
近年来,城市化进程在苏南地区加快,大量农民工流入城市,但城乡发展的不平衡问题仍然存在。
苏南模式将加强城乡一体化规划和政策的实施,促进农村产业转型升级、农民就业创业和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实现城乡经济社会协调发展。
新“苏南模式”研究
新“苏南模式”研究内容摘要:本文回顾了苏南模式的由来,总结了新“苏南模式”的现状、特点和不足,并且提出了解决办法。
关键词:传统的“苏南模式” 新“苏南模式” 新“苏南经济”存在的问题及对策传统的“苏南模式”所谓“苏南模式”,实际上是经济学界和新闻媒介对江苏省南部农村经济和社会发展道路的一种概括,最早由费孝通先生在1983年所写的《小城镇·再探索》所提出来的。
苏南的概念相对狭小,主要指江苏南部的苏州、无锡、常州三市所辖的12个县(市),还包括浙江北部部分地区,这里的乡镇企业在改革开放后因持续多年的高速发展而闻名全国,而其特点是以集体经济为主。
因此,20世纪80年代以来,中国的乡镇企业就有了所谓的“苏南模式”。
但是,从1995年以后,随着改革开放的逐步深入,传统的“苏南模式”却成为中国乡镇企业发展的桎梏,出现了机制僵化、效益下降、民间经济活力受抑制的状况。
有专家认为,导致“苏南模式”走向衰落的原因是:公有制异化成了官有制、官民收入差距拉大、有失公平原则。
正是由于存在以上这些问题,特别是体制上的弊端,使苏南模式背上了沉重的包袱,使苏南企业的竞争力遭受沉重打击,本来处于绝对领先地位的苏南企业丧失自己的优势,整个苏南经济也丧失领导地位,被浙江、珠江等地区赶上或者超越,以至于被认为“苏南模式”已经终结。
新“苏南模式”然而,面对各种批评和非议,苏南人却以惊人的创造力和坚韧的毅力,继续推动苏南经济向前发展,在世纪之交重新使苏南经济焕发了生机,成为中国经济发展的一大亮点。
与传统的苏南模式相比,目前苏南经济已经具有了很大的差别,甚至很难发现传统苏南模式的影子。
有专家说现在的苏南经济已经进入了一个无模式时代,苏南经济发展从此进入了一个无明显标识和模式特征的市场经济正常发展轨道。
到苏南各地看一看,不管是苏州、无锡、常州还是镇江,发展的途径和方式完全不相同,在苏南,甚至能够看到“温州模式”的影子。
总体上看,新苏南经济一些亮点有:以苏州工业园区、苏州新区、昆山经济开发区、吴江开发区为代表的园区经济,构成了苏南经济的新亮点比如苏州拥有4个国家级经济开发区和9个省级开发区,基本上是在1990年代初开始建设的,在基础设施上投入了巨大的资金。
苏南模式的三大转型路径
苏南模式的三大转型路径1. 引言1.1 苏南模式的定义苏南模式是指苏州和南京两座城市及其周边地区在改革开放以来形成的一种发展模式。
其特点是立足于江苏省经济重要地带,以市场需求为导向,以产业升级为主线,全面推进城市转型和经济发展。
苏南模式在中国经济发展中具有重要的示范意义,被视为一种成功的经验和发展路径。
苏南模式的基本特征包括:强调产业优化与升级、注重科技创新与人才引进、重视生态环境保护与可持续发展、推动城市规划与基础设施建设。
这些特征使得苏南地区在经济发展中取得了显著的成就,成为中国经济发展的重要引擎之一。
苏南模式是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形成的一种适应性发展模式,具有一定的地域特色和时代特征。
通过深入挖掘其内在逻辑和关键要素,可以为其他地区乃至整个国家的经济发展提供有益借鉴和参考。
1.2 苏南模式的重要性苏南模式的重要性在于它不仅是中国经济转型升级的重要实践,也是全球经济发展的一个典型案例。
苏南模式的成功经验可以为其他地区和国家提供有益的借鉴和启示。
苏南模式的形成和发展也为中国的经济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撑,为打造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区域经济发挥了重要作用。
通过深入研究苏南模式,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中国经济发展的规律和特点,为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借鉴和指导。
探讨苏南模式的重要性不仅有助于完善中国的经济制度和政策,也有助于提升中国的整体经济竞争力和国际地位。
【字数:134】2. 正文2.1 苏南模式的第一转型路径:产业结构优化苏南模式的产业结构优化是指通过调整产业布局,优化产业结构,提升产业链的完整性和竞争力,实现产业升级和转型发展。
在苏南模式中,产业结构优化是其发展的重要基础和支撑,也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关键路径之一。
苏南地区在优化产业结构方面注重挖掘和发展核心竞争优势产业,如电子信息、生物医药、高端装备制造等,通过引进、培育和扶持重点产业集群,推动产业链上下游企业的协同发展和创新合作,形成产业生态圈和产业集群效应。
苏南模式的三大转型路径
苏南模式的三大转型路径苏南模式是指中国江苏省南部地区在改革开放以来形成的一种区域发展模式,以其经济实力雄厚、产业结构先进、科技创新能力强等特点而闻名。
苏南模式的形成经历了三大转型路径,包括经济结构转型、产业升级转型和创新发展转型。
本文将从这三个方面来探讨苏南模式的转型路径。
一、经济结构转型苏南地区在改革开放初期依托着传统的轻工业和农业发展,经济结构比较单一,面临着资源过度依赖、低附加值产业多等问题。
随着全球化进程的加速和市场竞争的激烈,苏南地区意识到需要进行经济结构转型,以适应新的经济形势和市场需求。
经济结构转型的关键在于产业的多元化和多层次发展。
苏南地区通过大力发展现代服务业,特别是金融、信息、物流等服务业,以及推动科技创新、加快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实现了产业结构的升级和优化。
苏南地区还在加快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如新能源、新材料、生物医药等方面取得了显著的成绩。
这些举措使苏南地区的经济结构得到了深刻调整和优化,推动了经济的快速增长和产业结构的升级,为苏南模式的形成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二、产业升级转型产业升级转型是苏南模式形成的另一个重要路径。
在经济结构转型的基础上,苏南地区还积极推动产业的升级转型,以提高企业的竞争力和附加值,实现产业的跨越式发展。
针对产业升级转型,苏南地区主要采取了以下措施:一是加快推动工业化和信息化深度融合,利用信息技术提升传统产业的智能化和自动化水平,提高企业的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
二是推进绿色制造和循环经济,采取节能减排、资源循环利用等措施,实现产业的可持续发展。
三是加强产学研合作,促进科技成果转化和产业技术创新,推动产业技术水平和竞争力提升。
通过这些举措,苏南地区不断优化和完善产业结构,促进了产业的向高端、智能、绿色方向转型,为苏南模式在全国范围内崭露头角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三、创新发展转型创新发展转型是苏南模式形成的又一个重要路径。
苏南地区在进行经济结构和产业升级转型的过程中,也不断加大对科技创新的投入力度,积极探索适应自身特点和需求的创新发展路径,推动了苏南模式的崛起和发展。
“浙江模式”和“苏南模式”的本质及其演化展望
“浙江模式”和“苏南模式”的本质及其演化展望1.引论:对我国经济地方化与市场化的一般性评注我国乃泱泱大国,地广人多,各地情况千差万别,发展路径各异。
这决定了经济学者必须避免对我国国情一概而论,任何整体描述或者借助均值进行描述易于流于空洞无义,因此应在经济分析中因区域而论,即采取“地方主义”(Regionalism )分析范式(Herrmann-Pillath,1995年,前言第30-31页)。
也正是出于同样的原因,胡鞍钢博士在最近的一次杭州讲话中把我国的情况归纳为“一个国家,四个世界”——所谓四个世界,乃指浦东之类为第一世界,浙江之类为第二世界,农村地区为第三世界,边远山区为第四世界。
改革开放以来,中央政府把部分行政和经济管理权力下放给地方政府,这才有了地方的相对独立行为主体地位,有了地方的相对独立行为主体地位,才也为地方之间的横向竞争以及中央和地方之间的纵向竞争之加剧埋下了伏笔。
通过权力的地方化(localization),一部分原有国有的管理权和控制权转入了地方政府手中,形成了地方政府作为地方国企产权主体的”地方产权制度”(regional property rights of local governments )(何梦笔,20XX 年,第1页)。
另外一个方面,80年代乡镇在地方政府的扶持下异军突起。
乡镇为我国的经济高速发展立下了汗马功劳。
在本文的语境中,乡镇是指广义的乡镇概念,即“除了包括乡(镇)、村集体经济组织建立的外,还包括农民联户办和户办,以及各层次的联营、中外合资和农村股份制(含股份合作制)”(唐忠等,20XX 年,第3页);乡镇集体是指内含集体股份、其份额大到乡镇村足以控股或者对其经营活动(包括利润分配)行使各种干预的.但是,乡镇集体虽则属于民营范畴,其产权制度是一种集体产权制度,实际上可以与地方政府的国企产权制度相比拟。
在本文中,我们把乡镇集体的集体产权制度称作为乡镇村的“地方产权制度安排”。
苏南模式的特点
苏南模式的特点“苏南模式”形成背景名称来源 费孝通在20世纪80年代初率先提出了“苏南模式”。
苏南地区位于太湖之滨、长江三角洲中部,人多地少,但农业生产条件得天独厚。
苏南地区毗邻上海、无锡和常州等发达的大中工业城市和市场,水陆交通便利。
苏南地区的农民与这些大中城市的产业工人有密切的联系,接受经济、技术辐射能力较强。
同时,苏南地区还是近代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工商业的发祥地。
早在计划经济时期,苏南地区就有搞集体经济的传统和基础,为发展乡镇企业积累了宝贵的经济和必要的资金。
苏南地区通过发展乡镇企业,走的是一条先工业化,再市场化的发展路径;温州模式则通过发展个体私营企业,通过市场化来促进工业化。
两种路径的形成各有其主客观原因。
在1958年人民公社化时期,苏南各地在集体副业基础上办起了一批社队企业,主要为本地农民提供简单的生产资料和生活资料。
到20世纪70年代,这些小型社队企业逐渐发展成为农机具厂,为集体制造一些农机具。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对社队企业发展的明确支持,促使社队企业步入了一个大发展的阶段。
它们利用这一地区工业基础比较薄弱的特点,抓住市场空隙,迅速壮大起来。
改革开放初期,上海大量技术工人节假日到苏州、无锡等地,给苏南带来了信息、技术和管理经验。
因此,历史上的积累和接受上海的辐射为苏南地区工业化的起步创造了良好的条件,而当时的短缺经济,以及一些偶然因素,如80年代中期的信用扩张,对工业化的发展也起了推动作用。
至1989年,苏南乡镇企业创造的价值在农村社会总产值中已经占到了60%。
苏南模式,通常是指江苏省苏州、无锡和常州(有时也包括南京和镇江)等地区通过发展乡镇企业实现非农化发展的方式。
由费孝通在20世纪80年代初率先提出。
其主要特征是:农民依靠自己的力量发展乡镇企业;乡镇企业的所有制结构以集体经济为主;乡镇政府主导乡镇企业的发展。
苏南模式是“地方政府公司主义模式”、“能人经济模式”和“政绩经济模式”,本质上是“政府超强干预模式”。
三十年回顾之“苏南模式”
三十年回顾之“苏南模式”《财经》杂志2001年5月号《财经》杂志记者史易赵小剑常征一股新的“苏南热”,在中国大地上悄然兴起。
在中国现代经济改革史的辞典里,苏南的概念相对狭小,主要指江苏南部的苏州、无锡、常州三市所辖的12个县(市)。
这里的乡镇企业曾因持续多年的高速发展而占尽风光,而其特点是以集体经济为主,与浙江温州地区以个体经济与股份制形式发展乡镇企业很不相同;因此,20世纪80年代以来,中国的乡镇企业就有了人们常说的内涵各不相同的“苏南模式”与“温州模式”。
较之备受争议的“温州模式”,打破了国有经济的一统天下、又继续高扬着社会主义集体经济旗帜的“苏南模式”,在改革前期曾经获得了更多的青睐和师法。
苏南式的高速发展使人称羡不已,“苏南热”曾风靡一时。
然而,20世纪90年代以来,人们对两种模式的评价已经发生了根本性变化。
随着中国向市场经济的加速转型,“温州热”迅速升温,大有蔓延之势;“苏南热”渐退渐冷,似已荡然无存。
世纪之交。
于无声无息之中,人们惊异地发现,昔日的“苏南模式”似已不复存在,至2000年底,苏南地区的85000多家乡镇集体企业,93.2%已经摘下“集体经济”的帽子,成为私人企业或产权明晰的股份制企业。
这一回,苏南人自谓是“只做不说”,观察家评价是“一场静悄悄的革命”。
不过,苏南已经发生的事情,足以再度震动中国。
1、“牛”在两岸“1999年冬天,中央财经领导小组分管农村经济的一位领导来考察,问我,现在苏南改制进展怎么样呀?我说,改得差不多了,牛早已下河,现在已经过了河中央了,就是想抓牛尾巴也抓不住了。
大家哈哈一笑。
”汽车飞奔在苏州、无锡、常州一带的乡间公路上——可是你根本几乎分辨不出这里乡间与城市的界线。
窗外疾逝的是一座座镶嵌着瓷砖的二层小楼、绿地和工厂,路旁会突然闪过一片童话中才会有的彩色尖顶屋,让人想到游乐园或是影视城,而那里居然是一家化工厂!乡镇工业崛起带来的现代式富庶,在苏南几乎处处可见。
名词解释“浙江模式”
名词解释:“浙江模式”浙江是我国东部沿海省份,国土面积10.6万平方公里,人口4600万,在经济发展的自然资源条件方面并不具明显的优势,是“资源小省”,区域经济发展水平在改革前长期居于国内中游水平。
改革开放以后,浙江省凭借其率先改革带来的体制创新优势,区域经济发展十分迅速,生产总值从1978年的124亿元猛增至20xx年的11240亿元,连续8年位居国内各省、市、自治区的第四位。
1997年东南亚金融危机爆发后,国内的经济继“软着陆”后也开始遭遇通货紧缩,浙江省的经济发展却仍然保持着高速增长的势头,成为国内外关注的焦点。
“浙江模式”由此声名鹊起。
一、浙江模式的基本特征“浙江模式”的基本特征可以概括为:充分尊重和发挥民众敢为天下先的创新精神和坚忍不拔的创业精神,将经济体制改革和区域经济发展有机地融为一体,利用制度创新所形成的改革先发优势,推动区域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
“浙江模式”不仅仅是区域经济发展模式,同时也是以区域局部突破为特征的经济制度创新模式。
区域经济发展本质上是资源优化配置的动态过程,一方面它表现为资源在不同的产业部门之间的流动和优化配置——资源从以农业为主的初级产业部门向制造业和服务业的转移,即工业化过程;另一方面,它表现为资源在不同的地区空间的流动和优化配置——资源从广大分散的农村地区向城镇及中心城市等具有区位优势的空间聚集,即城市化过程。
区域的经济制度创新本质上是社会经济活动中资源配置主体和资源配置方式的变迁过程,一方面它表现为资源配置的微观经济主体的变化——民营经济部门的企业取代国有经济部门的企业成为资源配置的主体,即民营化过程;另一方面,它表现为社会经济活动中资源配置方式的变化——市场取代计划成为资源配置的主要方式,即市场化过程。
从民营化、市场化、工业化和城市化这四个方面的互动关系来看,“浙江模式”也可以概括为是一种内生的由民营化和市场化推动工业化、城市化的区域经济制度变迁和区域经济发展的模式。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浙江模式”和“苏南模式”的本质及其演化展望
权力下放给地方政府,这才有了地方的相对独立行为主体地位,有了地方的相对独立行为主体地位,才也为地方之间的横向竞争以及中央和地方之间的纵向竞争之加剧埋下了伏笔。
通过权力的地方化(localization),一部分原有国有企业的管理权和控制权转入了地方政府手中,形成了地方政府作为地方国企产权主体的"地方产权制度"(regional property rights of local governments )(何梦笔,2000年,第1页)。
另外一个方面,80年代乡镇企业在地方政府的扶持下异军突起。
乡镇企业为我国的经济高速发展立下了汗马功劳。
在本文的语境中,乡镇企业是指广义的乡镇企业概念,即“除了包括乡(镇)、村集体经济组织建立的企业外,还包括农民联户办和户办企业,以及各层次的联营企业、中外合资企业和农村股份制(含股份合作制)企业”(唐忠等,2000年,第3页);乡镇集体企业是指内含集体股份、其份额大到乡镇村足以控股或者对其经营活动(包括利润分配)行使各种干预的企业[2].但是,乡镇集体企业虽则属于民营企业范畴,其产权制度是一种集体产权制度,实际上可以与地方政府的国企产权制度相比拟。
在本文中,我们把乡镇集体企业的集体产权制度称作为乡镇村的“地方产权制度安排”。
与地方政府作为地方国企产权主体的“地方产权制度”一样,乡镇村作为乡镇集体企业集体产权主体的“地方产权制度”都是企业产权的“地方化”形态。
我国的“抓大放小”战略实际上是把我国的中小国有企业通过各种形式的改制推向市场,实行“民营化”(包括私有化)、“市场化”(指任何政府控制成分或程度的减少),其目的在于提高效率。
我国乡镇集体企业的改制也是沿着通往市场化的同样逻辑理路进行,实现同样的目的。
本文主要考察我国的诸种经济发展模式,着重关注“浙江模式”和“苏南模式”。
以这些模式为切入点,本文将从侧面(而非正面)证实两个判断。
判断之一为:经济领域的“地方化”现象要被“市场化”所取代。
判断之二是:随着我国引入竞争机制,地方之间的竞争加剧,各种企业之间的竞争也加剧,而治理结构较差的企业一般来说成本(包括内部成本和外部成本,如支农成本)较高,治理结构较好的企业的经营成本较低。
企业之间的竞争在某种程度上也表现为治理结构的竞争,即制度竞争。
在竞争压力下,治理制度差的企业淘汰出局或者亏损的可能性更大。
我国企业大量改制的动力也源于此。
从上述判断出发,作者在本文中正面提出并初步论述五个方面的命
题:(1)"浙江模式"的本质是"自组织经济模式";(2)"浙江模式"具有可扩展性;(3)"苏南模式"具有过渡性;(4)晚清文化传统中的近代化因素对中国经济发展诸模式有着整合作用(陈建军);(5)"浙江模式"很可能是"哈耶克扩展秩序(extended order)模式"或者"自发秩序(spontaneous order )模式".
2.我国诸种经济发展模式盘点
一般来说,所谓“温州模式”,就是以发展个私经济为主的发展模式;所谓“苏南模式”,就是以发展乡镇集体企业为主的模式。
浙江的整体发展可以总括为“浙江模式”,它是“温州模式”的更新和扩展模式。
其原因是:“温州模式”在不断变迁之中,逐渐得到规范,脱去了过去“坑蒙拐骗”形象;浙北地区原来学习“苏南模式”,目前又重新皈依改良后的“温州模式”;近年来浙江乡镇集体企业和国有企业改制已基本完成,又走在了全国的前头。
过去许多人热衷于讨论“浙江之路”尤其是“温州之路”到底姓社姓资的问题。
事实上,这种讨论并不能解决任何问题。
早在半个世纪前,弗莱堡学派代表人物欧肯就抛弃了往往引入误入歧途的“资本主义”和“社会主义”经济两分法,而是对经济现象采取创造性的形态学分析(morphological study )理路(欧肯,1995年中文版,第5页)。
他把经济现象分为两种理想类型,其一即为交换经济,其二即为统制经济或称集中领导的经济(比较欧肯,同上,第106-122页)。
所谓交换经济,是指“整个社会经济是由两个或多个个别经济组合起来的经济,其中每个个别经济(冯注——指企业和家户)都提出和执行自己的经济计划”(梁小民,1996年,第123页)。
对于欧肯,理想的“交换经济”是完全竞争的市场经济,理想的经济秩序则是一种竞争秩序。
还有一种“江浙模式”的提法产生较晚,最早是由浙江社会科学院的研究者于90年代初提出来,而对之最为具体的分析是由陈建军完成的(陈建军,2000年,第3页)。
陈考察了1978-1993年间江苏和浙江的工业化路径,之所以把江苏和浙江的经济发展归纳为“江浙模式”,理由是两者都有着这样的特点:主要依靠区域内部或国内的资金积累和转移,对外资依赖性较小(从而区别于外资依赖性很大的“珠江模式”或者后来演化而成的“华南模式”),主要依托国内的销售市场,由此带动非国有企业,带动经济发展,全面推动地域经济的市场化和高速增长(陈建军,2000年,第19页)。
两者的大文化背景并没有什么不同,都是华人文化,都有商业文化传统。
陈的观察期较早,故而不能涵盖后来的发展。
“浙江模式”中企业所有权构成和“苏南模式”是不一样的,前者以私人产权为主,后者以集体产权为主。
在浙江,即使过去有许多乡镇集体企业,其中也有许多实属假集体、“红帽子”企业。
改制之后浙江的私人产权特征越发明显,而始于1998年的“一次改制”后的苏南集体产权却以另外的形式(“不可分配给个人的集体股”)存续。
近年来亚洲金融危机成为一种试金石,“浙江模式”的生命力经受住了考验,“苏南模式”遭遇严峻的挑战。
从这一角度看,分头探讨“浙江模式”和“苏南模式”要比笼统讨论“江浙模式”妥当,除非我们不区分经济运作中的政府行为和市场行为。
3.对“浙江模式”和“苏南模式”本质特征的甄别和认识
本文对“浙江模式”和“苏南模式”的内涵作一重新梳理,关键目的在于对两种模式的本质区别作一强调。
我认为,既应从产权结构、又应从市场和政府在两地经济发展的作用角度去把握“浙江模式”和“苏南模式”的本质,从而区别于一般的区分方法。
“浙江模式”本质上是一种市场解决模式、自发自生发展模式和自组织(self-organizing)模式(比较冯兴元,2000年),在其中,政府的作用虽则重要,但起着促进性的、辅助性的、倡导性、主持性的作用,而不是经济管理作用。
政府的经济促进作用不同于经济管理作用。
后者属于计划经济时代的术语[3].政府的经济促进作用主要体现在:首先,要维持一个公平、公开、公正的市场竞争秩序,这也是德国奉行的秩序政策;其次,在市场失灵或竞争失灵时可采取与市场一致(market conform)的过程政策,它目的在于最低限度地介入经济过程,这种介入不在于扭曲经济,而在于为市场竞争打通道路,并以此为限。
我们可以看到,政府也可以通过制度模仿和创新发挥熊彼特意义上的“公共企业家精神”(p
由企业家选定的经理来管理。
此外,对于政府干预和政企不分可能带来的腐败问题,在此可引用英国阿克顿勋爵(Sir Acton )的一句名言来说明:“权力造成腐败,绝对的权力造成绝对的腐败”。
随着我国市场日益规范化而且进入买方市场,经济缝隙的数量、形式和分布都有了变化,同一个经济缝隙中有时拥挤着数量众多的企业,而且必然会挤掉一些绩效较差的企业。
东南亚金融危机更使得我国多数乡镇集体企业的外部环境恶化,暴露了原先掩盖的大量经营和制度问题。
1998年,苏南乡镇集体企业经历了的第一次改制。
苏南的做法是大多是把乡镇集体企业改成集体控股的企业股份制或股份合作制。
股份合作制化以后,乡镇村的“地方产权制度”问题仍然存在,政企不分的毛病仍然不能有所改观,由于设置“不可分配给个人的集体股”以及地方政府通过集体股掌握的决策权等等做法,地方产权
制度以另外一种形式制度化和合法化(比较佐佐木信彰,1999年,第152-153页)。
4.浙江和苏南经济格局的继续演化
苏南地区上述第一次改制并不成功,这使得许多县市在考虑进行必要的“二次改制”(新望,2000年,第34页)。
其方向必须是政企分开,打破乡镇村的“地方产权制度”,确立生产者和消费者在市场中的自主地位、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