催化在有机合成中的应用进展
有机化学中的金属催化反应研究进展

有机化学中的金属催化反应研究进展金属催化反应是有机化学中的重要研究领域,通过金属催化反应可以实现高效、高选择性的有机合成。
近年来,随着金属催化反应的不断发展,许多新颖的金属催化反应被开发出来,并被广泛应用于合成有机化合物的过程中。
本文将对有机化学中金属催化反应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介绍不同类型的金属催化反应及其在有机合成中的应用。
1. 金属配合物催化的C-C键形成反应C-C键形成反应是有机合成中的关键步骤之一,金属配合物催化的C-C键形成反应为有机合成提供了高效、可控的方法。
例如,皂化-缩合反应是一种重要的C-C键形成反应,可以通过金属催化剂实现。
此外,交叉偶联反应也是一类常见的金属催化的C-C键形成反应,包括Suzuki反应、Stille反应和Negishi反应等。
这些反应在有机合成中具有广泛的应用,可以实现复杂分子的合成。
2. 金属烯烃复合物的催化反应金属烯烃复合物的催化反应是有机化学中的重要研究方向之一。
烯烃是有机合成中常用的合成前体,通过金属催化反应可以实现对烯烃的转化。
例如,烯烃与碳氢化合物的加成反应可以通过金属配合物催化实现,得到新的碳碳键和碳氢键。
此外,烯烃的氢化反应、环化反应和开环反应等也可以通过金属催化实现。
3. 金属催化的不对称合成不对称合成是有机合成领域的重要研究方向之一,可以实现手性有机分子的高选择性合成。
金属催化的不对称合成为有机化学家提供了重要的工具。
例如,Pd催化的Suzuki反应和Stille反应可以实现手性有机分子的合成,具有广泛的应用价值。
此外,Rh、Ir、Ru等金属催化的羰基化反应也可以实现手性有机分子的合成。
4. 金属催化的碳硅键形成反应碳硅键形成反应是有机合成中的一类重要的反应。
金属催化的碳硅键形成反应为有机化学家提供了高效、可控的方法。
例如,铜催化的碳硅键形成反应可以实现碳-硅键的构建,得到具有重要应用价值的有机硅化合物。
此外,钯、铂、铁等金属催化的碳硅键形成反应也得到了广泛研究。
催化剂的合成及其应用研究

催化剂的合成及其应用研究催化剂是一种能够加速化学反应、提高反应速率、改变反应产物选择性、减少反应温度等的物质,是工业生产过程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
本文将介绍催化剂的合成及其应用研究。
一、催化剂的合成方法催化剂的合成方法有很多种,例如物理法、化学法、生物法和组合法等。
其中,最常见的是化学法,主要包括溶胶凝胶法、共沉淀法、物理混合法和超声辅助法等。
1.溶胶凝胶法溶胶凝胶法是一种制备高纯度、均匀粒径的催化剂的方法。
其原理是将金属盐在溶液中加入助剂形成溶胶,再经过液态凝胶、干燥和高温煅烧等步骤得到催化剂。
2.共沉淀法共沉淀法是将金属盐溶于水中,加入共沉淀剂,使金属盐在水中形成沉淀,再经过干燥和煅烧等步骤得到催化剂的方法。
3.物理混合法物理混合法是将两种或以上的催化剂颗粒混合均匀,形成一种新的催化剂。
这种方法简单易行,但催化效果不稳定。
4.超声辅助法超声辅助法是将金属盐与还原剂用超声波进行反应,得到催化剂的方法。
这种方法可以大幅度提高催化剂的比表面积和催化效率。
二、催化剂的应用研究催化剂的应用研究非常广泛,涉及到各个领域,例如有机合成、电化学反应、固体氧化物燃料电池等。
本文将以有机合成为例,介绍催化剂在有机合成中的应用研究。
有机合成是催化剂应用研究的重要领域。
在有机合成中,催化剂可以加速反应速率,提高反应产率和选择性,并且可以减少反应温度和反应时间等,从而提高生产效率和降低成本。
1.催化剂在有机合成中的应用之氢化反应双氢化物催化剂可用于烯烃的不对称加氢反应,其催化活性高,选择性好。
2.催化剂在有机合成中的应用之氧化反应氧化反应是有机合成中应用最广泛的一种反应类型。
催化剂可通过氧化反应提高产率、选择性和速率等。
3.催化剂在有机合成中的应用之羰基化反应羰基化反应是有机合成中应用催化剂的常用反应之一,其可以将羰基化合物转化成相应的酰胺、酰肼、酮、酯等。
总之,催化剂的应用研究是一项非常重要的领域,其可以提高生产效率,降低成本,同时也可以开发出更加环保、高效的催化剂,推动绿色化学的发展。
催化剂在有机合成中的应用研究

催化剂在有机合成中的应用研究催化剂是一种能够加速化学反应速率的物质,广泛应用于有机合成领域。
通过引入催化剂,反应的选择性、效率和产率都可以得到显著提高。
本文将探讨催化剂在有机合成中的应用研究,从催化剂的种类、反应机理以及实际应用等方面进行讨论。
一、催化剂的种类催化剂可以分为两大类:均相催化剂和非均相催化剂。
均相催化剂溶解在反应物中,与反应物形成复合物,从而加速反应进程。
而非均相催化剂则以固体形式存在,与反应物接触并在表面发生反应。
常见的均相催化剂包括过渡金属配合物、酸碱催化剂等;非均相催化剂则包括金属氧化物、金属纳米颗粒等。
二、催化剂的反应机理催化剂在有机合成中的作用机理多种多样。
以均相催化剂为例,过渡金属配合物可以通过提供活化位点,使反应物分子发生键的断裂或形成,从而促进反应的进行。
酸碱催化剂则通过质子或氢离子的传递,改变反应物的电子密度,从而调控反应的速率和选择性。
非均相催化剂的作用机理也十分复杂。
以金属氧化物为例,它们的表面常常具有丰富的氧空位,可以吸附反应物并与之发生反应。
同时,金属氧化物的酸碱性质也可以调控反应的进行。
金属纳米颗粒则具有高度的表面活性,可以提供丰富的活化位点,促进反应的进行。
三、催化剂在有机合成中的应用催化剂在有机合成中的应用广泛而深入。
例如,金属配合物催化剂在不对称合成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通过选择合适的金属配合物,可以实现对手性产物的高选择性合成。
这对于药物合成和生物活性分子的合成具有重要意义。
另外,酸碱催化剂也在有机合成中得到了广泛应用。
例如,酸催化剂可以促进酯的水解反应,从而实现酯的合成。
碱催化剂则可以促进酯的加成反应,实现酯的加成合成。
这些反应在有机合成中具有重要地位,广泛应用于药物合成、材料合成等领域。
非均相催化剂也在有机合成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例如,金属氧化物催化剂可以催化醇的氧化反应,从而实现醛酮的合成。
金属纳米颗粒催化剂则可以催化烯烃的加氢反应,实现烯烃的加氢合成。
铂族金属催化剂用于有机合成反应的研究进展

铂族金属催化剂用于有机合成反应的研究进展金属催化合成是一种强有力的有机合成方法,已被广泛应用于有机合成的各个领域。
铂族金属催化剂是一类重要的金属催化剂,由于其优异的催化效果和广泛的适用范围,在有机合成反应中受到了广泛的关注和研究。
本文将介绍铂族金属催化剂用于有机合成反应的研究进展。
一、铂族金属催化剂的分类铂族金属催化剂包括铂、钯、铑、钌、铱等五种金属催化剂。
其中,钯催化剂是使用最广泛的一类,其次是铑、铂、钌和铱。
二、铂族金属催化剂的合成铂族金属催化剂的合成方法多种多样,一般分为以下几类:1. 先进的催化剂合成方法先进催化剂合成方法包括单分散自支撑的纳米催化剂以及均一化学物质合成的催化剂。
这种方法可以制备出高效、选择性高的催化剂。
2. 特殊合成法特殊合成法包括共沉淀法、微波合成法、热分解法、光化学合成法等。
三、铂族金属催化剂在有机合成反应中的应用铂族金属催化剂广泛应用于质子化反应、碳碳键的形成反应、还原和氧化反应、氢化反应、异构化反应、选定的有机合成反应等众多领域。
1. 质子化反应铂族金属催化剂可以在加氢作用下,促进烯烃的质子化反应,使其形成烷基化产物。
这种方法既可以用于众多化学反应如18-烷化反应、构建手性中心等的化学反应。
这种反应可以通过手性配体的引入来使反应产生相应的手性产物,具有巨大的应用潜力。
2. 碳碳键的形成反应铂族金属催化剂可以促进碳碳键形成反应,形成碳-碳键。
例如,钯催化剂、铂催化剂、铑催化剂、钌催化剂等都可以作为碳碳键形成反应的催化剂,可以用于寻找新的有机反应途径。
3. 还原和氧化反应钯催化剂和铂催化剂在还原和氧化反应中有重要的应用。
例如,钯催化还原已被广泛用于苯环和噻吩环上的卤素化合物的还原,铂催化氧化已被广泛用于醇和酚的氧化。
4. 氢化反应铂族金属催化剂还被广泛用于氢化反应,铱催化剂和钯催化剂在炔烃和叠氮化合物的氢化反应中使用最广泛。
5. 异构化反应钌催化剂则在苯环和噻吩环上的的氢化反应中适用最广,称为酰胺烯异构化反应。
HMF在生物催化合成中的应用研究进展

HMF在生物催化合成中的应用研究进展催化合成是一种重要的化学合成方法,它通过利用催化剂来促进反应的进行,并提高反应速率和选择性。
在过去几十年中,催化合成在有机化学领域取得了巨大的成功,但同时也面临一些挑战,如催化剂的选择性和稳定性等。
为了解决这些问题,研究人员不断寻求新的催化剂,并探索新的合成方法。
其中一种备受关注的催化剂是羟甲基糠醛(HMF),它是一种重要的生物基化学品。
HMF不仅可以用作生物能源和化工原料的制备,还可以用于合成药物、染料和聚合物等。
在催化合成中,HMF常常被用作原料或中间体,并通过不同的催化转化反应获得所需的产物。
一种常见的利用HMF进行催化合成的方法是将其转化为2,5-二羟甲基呋喃(DHMF)。
DHMF在有机合成中具有广泛的应用,可用于制备含氧杂环化合物、香精和医药化合物等。
研究人员通过多种催化剂设计和优化,提出了一系列有效的方法来合成DHMF。
例如,使用过渡金属催化剂如铁、钴和铜等,可以实现高效的氧化反应从而将HMF转化为DHMF。
另一种利用HMF进行催化合成的方法是将其转化为戊内酯(Furanone)。
Furanone是一类重要的有机合成中间体和天然产物,具有广泛的生物活性。
目前,研究人员已经开发出了多种有效的方法来合成Furanone。
例如,利用贵金属催化剂如铑和铱,可以实现高效的芳构化反应从而将HMF转化为Furanone。
此外,HMF还可以被用作原料进行进一步反应合成高附加值化合物。
例如,通过羧化反应,HMF可以转化为羧酸衍生物,从而得到具有更多官能团的化合物。
同时,通过氢化反应可以将HMF还原为乙醇,这提供了一种可持续的生物能源替代方案。
除了以上提到的合成方法,还有许多其他方法可以利用HMF进行催化合成。
例如,通过C-H活化反应,可以将HMF直接转化为其他有机化合物。
此外,利用固体酸催化剂和生物催化剂等,也可以实现高效的HMF转化反应。
总结起来,HMF在生物催化合成中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相转移催化在精细有机合成中的进展

相转移催化在精细有机合成中的进展摘要:相转移催化技术是一种重要的非均相反应方法,本文综述了相转移催化反应的概念,原理,杂多酸有机盐催化剂的作用。
文中着重介绍了近年来该技术的新发展,同时讨论了其在精细有机合成领域的应用和存在的不足。
关键词:相转移催化技术;发展;有机合成相转移催化(Phase transfer),简称PT,是20 世纪70 年代以来在有机合成中应用日趋广泛的一种新的合成技术。
在有机合成中常遇到非均相有机反应,这类反应的通常速度很慢,收率低。
20 世纪70 年代初,相转移催化技术发展起来。
泛应用于医药、农药、香料、造纸、制革等行业,带来了令人瞩目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一.相转移催化的定义。
相转移催化作用是指:一种催化剂能加速或者能使分别处于互不相溶的两种溶剂(液-液两相体系或固-液两相体系)中的物质发生反应。
反应时,催化剂把一种实际参加反应的实体(如负离子)从一相转移到另一相中,以便使它与底物相遇而发生反应。
相转移催化作用能使离子化合物与不溶于水的有机物质在低极性溶剂中进行反应,或加速这些反应。
相转移催化剂把一种实际参加反应的化合物,从一相转移到另一相中,以便使它与底物相遇而发生反应。
目前相转移催化剂已广泛应用于有机反应的绝大多数领域,如卡宾反应、取代反应、氧化反应、还原反应、重氮化反应、置换反应、烷基化反应、酰基化反应、聚合反应,甚至高聚物修饰等,同时相转移催化反应在工业上也广泛应用于医药、农药、香料、造纸、制革等行业,带来了令人瞩目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二.相转移催化的原理。
是指在反应中使用一种能将反应实体从一相转移到另一相的相转移催化剂,使实体与底物相遇而发生反应的一种方法。
以卤代烷与氰化钠的反应为例,相转移催化反应的过程大致如下:(1)水相反应NaCN+Q+X-→NaX+QCN(Q+X-为相转移催化剂);(2)QCN进入有机相;(3)有机相反应RX+QCN→RCN+Q+X-;(4)Q+X-返回水相。
有机合成反应的新进展

有机合成反应的新进展近年来,有机合成领域一直在不断推陈出新,为化学界带来了一系列新颖的合成方法和新进展。
本文将介绍一些在有机合成反应中取得的新进展,包括催化剂的设计与应用、绿色合成的发展以及金属有机化学的新突破。
一、催化剂的设计与应用催化剂在有机合成反应中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能够提高反应速率和选择性。
近年来,科学家们通过对催化剂的设计与优化,取得了一些令人瞩目的成果。
1. 杂环催化剂的应用杂环催化剂是一类具有特殊结构的催化剂,在有机合成领域中得到了广泛应用。
例如,噁唑、噻唑等杂环催化剂能够有效地催化苯胺的C-H活化反应,实现对芳香胺的直接官能团转化。
2. 可持续催化剂的发展随着对环境保护的重视,绿色合成在有机化学中得到了广泛应用。
科学家们致力于开发可持续的催化剂,以减少或避免对环境的污染。
例如,金属有机骨架材料(MOMs)是一种可持续发展的催化剂,具有高效催化性能和可循环利用的特点。
二、绿色合成的发展绿色合成是有机化学合成中的一个热门研究领域,倡导使用环境友好的反应条件和可持续的合成方法。
1. 可再生资源的应用可再生资源是绿色合成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利用可以减少对石油等有限资源的依赖。
例如,生物质废弃物可以通过催化转化为有机化学建筑块,再进一步合成有机化合物。
2. 溶剂的选择与优化合理选择溶剂对于绿色合成至关重要。
传统的溶剂如苯、二甲基甲酰胺等对环境有一定的危害。
科学家们通过开发新型溶剂,如离子液体等,取得了可喜的成果。
三、金属有机化学的新突破金属有机化学是有机合成研究的重要分支,通过探索金属有机体系的性质和反应机理,科学家们取得了一些新进展。
1. 金属催化的碳碳键构建金属催化的碳碳键构建反应是有机合成中的重要反应之一。
例如,钯催化的脱氧交叉偶联反应可以实现芳香化合物的构建,极大地拓展了有机合成的可能性。
2. 金属催化的不对称合成不对称合成是现代有机合成领域的热门研究方向。
金属催化的不对称合成反应能够高效地构建手性化合物,对于药物合成和生物活性研究具有重要意义。
有机合成中的金属催化反应研究进展

有机合成中的金属催化反应研究进展有机合成是一门极其重要的化学学科,它是用于制备基础化合物、添加剂、催化剂、药物等大量有机化合物的学科。
与传统的常规有机合成方法相比,金属催化反应作为一种高效且环保的有机化合物制备方法,近年来得到了广泛应用。
本文将从金属催化反应机理的解析、金属催化剂的研究进展、金属催化反应在有机合成中的应用等方面综合探讨有机合成中的金属催化反应研究进展。
一、金属催化反应机理的解析金属催化反应机理指的是在特定的催化剂作用下,无机物或有机物能够发生化学反应。
金属催化反应机理包括配位结构、配体效果和反应动力学等方面的研究。
1. 配位结构金属催化剂由金属原子和配体构成,其中金属原子是反应中心,配体扮演辅助和稳定反应中心的角色。
不同的配体对反应活性、反应选择性及催化剂稳定性均产生重要影响。
2. 配体效应配体是影响金属催化剂选择性和反应活性的重要因素。
不同配体在反应体系中具有不同的电子性质、空间位阻及反应中心的性质,具有很大的影响。
3. 反应动力学反应动力学研究主要包括催化剂与底物反应,以及反应过程中中间体的性质和作用等方面。
反应动力学研究对于反应条件的优化,催化剂的选择和设计等都具有重要意义。
二、金属催化剂的研究进展金属催化剂是金属有机化学研究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目前,常用的催化剂主要包括钯、铂、铑、铜、钼、铁等金属。
1. 钯催化剂钯催化反应已成为有机合成领域的研究热点。
钯催化合成芳香化合物、脂肪族化合物、螺环化合物等已有了重要进展。
尤其是钯催化的交叉偶联反应、氨基甲酸酯基烷基化反应、催化升格等反应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2. 铂催化剂铂催化反应广泛应用于有机合成和生物医药领域。
铂催化的烯烃同分异构化、有机合成中的糖苷化反应、DNA连接反应等已取得了重要进展。
3. 铑催化剂铑是一种高效的催化剂,在不对称催化剂的合成和应用中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铑催化的孪晶化、精细化学品和生理活性物质的合成等领域取得了重要进展。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催化在有机合成中的新进展
摘要:有机合成是现代一切工业生产的基础,几乎所有的有机反应需要应用到催化剂,催化剂的发展直接制约着有机合成的发展,本文介绍了最近几年催化剂在有机合成中应用的新进展。
近年来,离子液体的兴起和发展,杂多酸的应用,金属等离子体的发展直接丰富了催化剂的种类。
关键词:催化、有机合成、离子液体、杂多酸
一、前言
催化剂在现代有机合成中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催化剂的发展也直接影响着现代有机化学的发展,催化发展至今已经经历了几百年的历史,形成了比较成熟的理论,现代化学工业也离不开催化剂。
催化剂种类齐全,形成了固体催化剂、液体催化剂、生物催化剂的催化格局。
为了适应现代工业的发展,对催化剂的要求提出了更加高的要求,催化剂不仅要有高的催化活性,高的选择性,而且还要求无污染,使用寿命长。
为了适应某些特异的反应,也发展了各种特异性催化剂,比如催化杂多酸催化剂,石墨烯催化非均相反应。
同时,由于材料科学的发展,也出现了很多新的催化剂种类,比如离子液体催化剂,等离子体催化剂等等。
二、离子液体在有机合成中的催化作用
近些年来,离子液体在各方面的广泛应用引起了研究人士的注意。
离子液体也称为室温熔融盐,由阴离子和阳离子构成。
离子液体具有电化学稳定性好、导电性高、热稳定性强、不易挥发、溶解度大、结构可设计等优良物理化学性能及优点[1],其可作为挥发性有机溶剂的绿色替代品,用于化学合成、生物溶解。
常用的阳离子有咪唑嗡盐,吡啶嗡盐,季铵盐,季膦盐。
离子液体的结构可设计,阳离子有酸性,阴离子有亲核性能,既可作为有机合成反应溶剂,也可因作为有机合成反应的催化剂。
其作为催化剂的主要优点是反应速度快,选择性好,产率高,后处理简单,回收方便,具有绿色应用大好前景,相关研究具有一定应用价值,近年来离子液体作为催化剂的研究大量涌现,比如,离子液体催化甘油与碳酸亚甲酯反应合成碳酸甘油。
高国华[2]等使用咪唑类离子液体催化吲哚和环状碳酸酯反应合
成羟烷基吲哚。
图1-1 给出了反应的几种形式
该反应选用[Bmim]BF4作为反应的催化剂,[Bmim]BF4是一种很常见的离子液体,曾被用来催化含氮类杂环与碳酸亚甲酯的反应。
[Bmim]BF4对吲哚与碳酸亚甲酯的反应有很好的催化效果,吲哚的转
化率可以达到90%到100% 。
研究还发现咪唑类的其他离子液体对崔反应也有催化作用,其活性顺序为:
BF4– < Br–< Cl– < OAc–
近年来,离子液体在绿色催化领域的应用也成为研究热点。
离子液体被用于替代传统催化剂以及易挥发、有毒的溶剂,旨在改善传统催化剂在使用过程中环境污染、原子经济性低、反应条件苛刻及能耗高等问题。
文献已经报道了大部分含有羰基、氨基、氯离子和溴离子的催化剂在PET降解过程中具有较高的催化活性。
离子液体在诸多催化反应中表现出了良好的催化效果与潜力,比如离子液体催化二氧化碳加氢制甲酸,离子液体催化CO2 共聚制聚碳酸酯[3]。
三、等离子体催化剂在有机合成中的应用
等离子体光催化剂是基于金属表面等离子体共振效应的一类对可见光有良好响应的新型光催化剂。
等离子体光催化剂在有机合成领域具有巨大的发展潜力和广阔的应用前景,已引起了广大有机化学家的广泛关注,并已取得了一些新的研究成果。
3.1 等离子体催化醇氧化反应
醇类化合物的氧化为相应的羰基化合物的是有机合成羰基化合物的主要反应,通常该类反应需要高温高压条件,且使用的氧化剂是具有毒性或腐蚀性的强氧化剂如重铬酸钾、高锰酸钾等。
使用等离子体光催化可以避免此类问题。
Shiraishi等[4]将直径小于5 nm的金纳米粒子负载在锐钛矿型/金红石型TiO2混晶结构的界面上,制备了
Au/TiO2等离子光催化剂,在室温下,成功地催化了芳香醇类发生氧化反应,反应效率高,选择性也很好。
同时,有文献报道,将Ag负载到P25 TiO2和SiO2上,分别制备了Ag/TiO2和Ag/SiO2光催化剂,在紫外光照射下催化甲醇氧化生成甲酸甲酯发生反应。
实验发现,
Ag/TiO2和Ag/SiO2两种催化剂对反应都表现出较高的催化效果。
其中Ag/TiO2催化活性是由于TiO2表面的Ag纳米粒子可以捕获TiO2表面上的光激发产生的电子,从而延长了电子和空穴的寿命;Ag/SiO2的催化作用主要来自于Ag纳米粒子的表面等离子共振效应。
3.2 等离子体催化烯烃的环氧化反应
除了金以外,银、铜纳米粒子也可以被用作可见光等离子光催化剂进行选择性环氧化反应。
Linic 等[5]研究证实负载在α-Al2O3上的边长为60 nm的银立方体可以催化乙烯选择性氧化为环氧乙烷的反应。
在450K,与只有热驱动的体系相比,可见光照射下氧化速率提高4倍。
然而,反应速率的增高依据温度变化而不同,从低温时8倍减小到高温时的3倍,但并没有影响环氧乙烷的选择性氧化。
等离子体光催化作为光催化领域的一个前沿方向,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
等离子体光催化剂作为一类新型可见光响应的光催化剂,其表面等离子体金属能够更加高效的吸收可见光产生高能电子进而
引发有机合成反应。
目前等离子体催化已成功用于催化醇氧化、烯烃环氧化、硝基还原、碳碳偶联、苯羟基化等诸多重要的有机反应,光催化技术作为一项绿色有机合成途径所具有的巨大潜力。
四、杂多酸催化剂在有机合成中的应用
杂多酸是由中心原子(如P、Si、Fe、Co等)和配位原子(如Mo、W、V、Nb、Ta等)按一定的结构通过氧原子配位桥联组成的一类含氧多元酸。
杂多酸具有高稳定性和高活性等优点,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杂多酸既有配合物和金属氧化物的结构特征,又兼有酸性与氧化还原性能,已经广泛应用于催化各类有机化学反应。
酯化反应是重要的有机反应,在工业生产中应用广泛工业上酯化反应多采用液体无机酸作为催化剂,比如硫酸、盐酸,但是液体无机酸对设备腐蚀严重,而且废酸的排放对环境造成严重污染。
与传统固体酸相比,固体杂多酸酸性较强,且具有纯B酸性。
Fatemeh 等[6]以二氧化硅为载体以H14[NaP5W30O110]为催化剂,催化水杨酸和脂肪醇、苄基醇进行酯化反应。
反应时间为3h,酸醇物质的量之比为1:5时,酯的收率达到85%以上。
五、结论
近年来随着环保意识的提高,对催化剂的要求越来越高。
越来越多新的催化剂被人们发现。
离子液体种类繁多,结构可设计,与大多数有机试剂有哦和好的相容性。
离子液体作为催化剂的研究越来越受到人们重视,离子液体催化剂已成功应用于催化烷基化反应,含氮杂环的相关反应。
离子液体未来在催化剂领域的应用还有巨大的潜力。
光催化选择性有机合成作为光催化领域的一个前沿方向,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金属等离子体光催化成功应用于于催化醇氧化、烯
烃环氧化、硝基还原、碳碳偶联、苯羟基化等诸多重要的有机反应。
尽管光催化有机合成走向实际应用,仍然面临巨大的挑战,但是从节能和环保的长远角度看,光催化在未来发展中有着不可超越的竞争力。
杂多酸种类繁多,未来也是催化领域内不可忽视的一股力量。
参考文献:
[1].Latham J A, Howlett P C, MacFarlane D R, et al. Passive film formation in dilute
ionic liquid solutions on magnesium Alloy AZ31[J]. Electrochemistry
Communications, 2012, 19: 90-92.
[2].GAO G, ZHANG L, WANG B. Hydroxyalkylation of indole with cyclic
carbonates catalyzed by ionic liquids[J]. Chinese Journal of Catalysis, 2013,
34(6): 1187-1191.
[3].Li Y, Hu S, Cheng J, et al. Acidic ionic liquid-catalyzed esterification of oleic acid
for biodiesel synthesis[J]. Chinese Journal of Catalysis, 2014, 35(3): 396-406. [4] Tsukamoto, D.; Shiraishi, Y.; Sugano, Y.; Ichikawa, S.; Tanaka, S.;Hirai, T. J. Am.
Chem. Soc. 2012, 134, 6309.
[5] Christopher, P.; Xin, H.; Linic, S. Nat. Chem. 2011, 3, 467.
[6]Micek-Ilnicka A, Bielańska E, Lityńska-Dobrzyńska L, et al. Carbon nanotubes,
silica and titania supported heteropolyacid H3PW12O40 as the catalyst for ethanol conversion[J]. Applied Catalysis A: General, 2012, 421: 91-98.
[7]Nagendrappa G. Organic synthesis using clay and clay-supported catalysts[J].
Applied Clay Science, 2011, 53(2): 106-1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