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理概念的形成与规律的掌握

合集下载

怎样形成物理观念的概念

怎样形成物理观念的概念

怎样形成物理观念的概念物理观念是指人们对于物理学中的基本概念、原理和现象的理解和认识。

形成物理观念的过程可以分为学习、实践和思考三个环节。

下面将从这三个方面分别论述。

首先,在学习中形成物理观念是重要的一环。

学习物理首先需要学习相关的知识点和概念。

这就需要通过阅读教材、听取老师讲解、参加实验课等方式来获取知识。

在学习的过程中,理解和掌握物理学中的基本概念是非常关键的。

这包括对于力、能量、电磁波等基本概念的理解。

通过学习,人们可以逐渐积累起对于这些概念的认知,并能够将其应用于解决实际问题。

在学习的过程中,可以通过解题、讨论和思考来进一步加深对概念的理解和认知。

其次,实践是形成物理观念的重要手段之一。

通过实践,人们可以将学习到的物理概念应用于实际情境中,进一步巩固和加深对概念的理解。

实践中包括实验观察和实际问题的解决。

通过进行物理实验,可以观察和记录现象,从而验证或者深化对物理概念的理解。

同时,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也需要运用物理知识和概念,这就需要对概念进行实际的应用和探索。

实践可以帮助人们将抽象的概念与具体的情境联系起来,从而形成更深入的物理观念。

最后,思考是形成物理观念的关键环节之一。

通过思考,人们可以对物理现象进行分析和推理,从而理解和掌握物理学中的基本原理和规律。

思考包括观察、提问和推理三个方面。

在观察物理现象的过程中,人们可以通过观察和分析现象的变化、规律和特点,进一步理解相关的物理概念。

在提问的过程中,人们可以针对已知的物理概念提出问题,从而寻求更深入的认识和理解。

在推理的过程中,人们可以通过已知的物理规律和概念,推导出一些新的结论和规律,从而拓展和深化对物理观念的理解。

总之,形成物理观念的概念需要通过学习、实践和思考三个环节。

通过学习物理知识和概念,人们可以逐渐建立起相关的认知和理解。

通过实践,人们可以将学到的概念应用于具体情境中,进一步加深对物理观念的理解。

通过思考,人们可以对物理现象进行分析和推理,拓展和深化物理观念。

物理概念的形成和规律的掌握

物理概念的形成和规律的掌握

物理概念的形成和规律的掌握内容摘要:物理概念的形成和规律的掌握是中学物理的基础知识中最重要、最基本的内容,而物理概念的形成和规律的掌握又是一个十分复杂的过程,首先应该使学生获得必要的感性认识,然后在感性认识的基础上,引导学生运用“科学抽象”来概括归纳出概念和规律,再使学生理解概念和规律的物理意义,最后还要使学生在运用概念和规律的过程中,从定性或定量的方面不断加深对概念和规律的理解。

关键词:物理概念规律形成掌握基础知识抽象思维实验联系感性和理性本质实际阶段性一、做好实验,丰富感性认识物理学是一门以观察、实验为基础的学科,人们的许多物理知识是通过观察和实验,经过认真的思索而总结出来的。

感性认识是头脑进行思维加工的原料、掌握规律的基础。

做好实验,使学生获得与物理概念、规律有直接联系的、具体直观的感性认识,是学生形成概念和掌握规律的基础。

初中学生的知识和经验都比较少,思维活动往往依靠直观材料、因此在物理概念和规律的教学中,做好实验就显的格外重要。

实验具有特别强烈的吸引力,有能调动学生各个感官的作用,最能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实验富有启发性,使学生思维处于最积极,最活跃的状态;所以实验的成功,是事半功倍地建立物理概念和掌握物理规律的关键。

例如:课本上比热容的演示实验,实验器材可改装成水和煤油。

煤油和水质量相同,用完全相同的洒精灯同时加热,而微小压强计中红墨水升高的高度不同,让全班同学都清楚地看到这一直观现象。

通过实验使学生看到质量相同的煤油和水,吸收相同的热量,升高的温度不同的现象,用微小压强计代替温度计,大大加强了实验的可见度,学生清楚地看到,水的液面高度差没有煤油的显著,既升高的温度不同。

煤油和水质量相同,吸热量相同,唯一不同的就是液体的种类不同,升高的温度就不同,这一感性认识为比热容概念的建立,打下了基础。

由此可见,演示实验的成功对概念的建立有多么重要的意义!反之,如果演示实验使用一般的温度计,学生根本看不清楚,又无条件把演示实验改为学生实验,教师又忽视了把实验数据明显地写在黑板上,建立比热容的概念就没有感性认识作基础,建立概念就会增加抽象的程度,不利于学生对概念的理解。

物理概念形成与规律掌握[论文]

物理概念形成与规律掌握[论文]

物理概念的形成与规律的掌握摘要本文对形成物理概念及掌握物理规律的方法进行初步的研究,从多个角度说明其重要性。

物理概念和规律是中学物理基础知识中最重要、最基本的内容,在中学物理教学中,使学生形成清晰的物理概念,准确地掌握物理规律,并使他们的智力,能力得到充分发展,是中学物理教学的核心问题。

概念的形成和规律的掌握是一个由具体到抽象,再由抽象到具体的十分复杂的认识过程。

为了帮助学生理解物理概念和掌握规律,教师应该分层次由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再到科学抽象帮助学生形成物理概念和掌握规律。

关键词感性认识理性认识科学抽象概念的形成规律的掌握中图分类号:g633.7 文献标识码:a物理概念和物理规律是高中物理基础知识最重要的内容。

在高中物理教学中,帮助学生形成牢固正确的物理概念和准确地掌握物理规律,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经过这些年的教学摸索,要使学生形成概念,掌握规律,决不是简单的,被动地从教科书上或教师那里接受一些概念和规律的条文,而是在学生头脑深处发生一系列极其深刻,极其复杂的心理变化过程。

1形成物理概念、掌握物理规律的重要性1.1 什么是物理概念和物理规律物理概念是反映物理现象和过程的本质属性的思维形式;物理规律(包括定律、定理、原理、公式和法则等)是物理现象或过程的本质联系在一定条件下必然发生、发展和变化的规律性的反映。

在一定意义上说,物理规律揭示了在一定条件下某些物理量间内在的、必然的联系。

1.2形成物理概念的重要性(1)物理概念是物理学最重要的基石;(2)让学生掌握好物理概念是物理教学的关键;(3)物理概念教学是培养能力、开发智力的重要途径。

1.3掌握物理规律的重要性整个中学物理是以为数不多的的基本概念和基本规律为主干而构成的一个完整的体系,物理基本概念、基本规律和基本方法及其相互联系构成了物理学科的基本结构。

其中,基本概念是基石,基本规律是中心,基本方法是纽带。

要使学生掌握学科的基本结构,就必须使学生学好基本规律。

物理概念的形成与规律的掌握

物理概念的形成与规律的掌握

物理概念的形成与规律的掌握作者:张改叶来源:《职业·中旬》2012年第01期一、物理概念与物理规律的重要性物理概念和物理规律是物理课的核心。

任何物理规律都是由物理概念引出的。

物理概念是物理学的基础,是开发学生智力,提高学生能力的重要途径;物理规律是构成物理学体系的主干,是解决实际应用问题的关键。

要学好物理课,就必须形成正确的物理概念,掌握好物理规律。

二、形成物理概念的策略1.恰当引入概念,为形成物理概念打下基础教师向学生提供具体、生动的的感性材料,恰当引入概念,为学生形成物理概念打好基础。

如教师在向学生讲授动量的概念时,先介绍这样的生活体验:一个身高体壮的人从你身旁走过,不小心碰了你一下,可能使你打个趔趄,甚至摔倒;但是如果碰你的是一个瘦小的小孩,尽管他走得跟那个大人一样快,打趔趄甚至摔倒的不是你,而是他,为什么?这种探究心理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当考虑物体的运动效果时,只考虑速度是不够的,还要考虑质量,这就很好地引入了动量的概念。

2.对物理现象和过程等感性材料进行科学抽象,形成物理概念在获得感性认识的基础上提出问题,忽略次要因素,抓住主要因素,找出一系列现象的共性和本质属性,进行科学抽象,使学生由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形成物理概念。

例如,质点概念形成的关键在于对物体的运动情况进行具体分析。

看作质点有两种情况:一是各点运动情况都相同的物体,即平动的物体;另一种是转动的物体,因转动物体各部分之间的运动差异,对研究的问题不起主要作用。

如研究地球公转时,地球本身的大小与地球到太阳之间的距离相比可以忽略不计,可以把地球看成质点。

而乒乓球旋转时对球的运动影响很大,运动员在发球、击球时都要考虑,就不能把乒乓球看作质点。

这样,质点的概念得以准确形成。

3.加深对概念的理解将抽象的概念放到具体思维中,由理性认识回到实际应用中,通过一系列典型、有针对性的实例问题巩固物理概念,加深对概念的理解。

如通过讲述放入电场中某点的检验电荷的电量改变时,它受的电场力随之改变这样的例题,进一步巩固知识:电场强度反映电场本身力的性质,与放入其中的检验电荷无关。

初二物理学习方法

初二物理学习方法

初二物理学习方法初二物理学习方法(篇1)1.正确理解物理基本概念,熟练掌握物理基本规律基本概念和基本规律是学习物理的基础,首先必须很好地掌握基本概念和规律。

必须做到如下几点:(1)每个概念和规律是怎样引出来的?(2)定义、公式、单位或注意事项各是什么?(3)其物理意义或适用条件是什么?(4)与有关物理概念、规律的区别和联系是什么?(5)这些概念和规律在高中物理中的地位和作用是什么?(6)适度训练。

2.注意在阅读、语言表达及观察动手三个方面进行有效训练,制定合理目标(1)在阅读能力训练上,能独立阅读教材,找出主要内容,写出读书笔记;(2)在语言表达能力训练上,能用正确的物理术语描述物理概念及规律,能把一般的物理过程表达出来;(3)在观察动手能力训练上,能细致观察物理现象,归纳出物理规律,能独立写出实验报告,处理实验数据。

3.独立主动地归纳总结除课上认真听讲,做好课堂笔记外,课下还要在复习基础上重新整理课堂笔记,加强印象和记忆。

每学完一章后,都要总结出详细的知识结构,从中掌握知识的内在联系和区别及其来龙去脉、纵横关系,建立起完整的知识体系,有助于同学们在分析物理过程中全面考虑问题,克服片面性。

4.重视建立物理模型,提高对物理问题分析能力建立物理模型是研究物理问题的基本方法,是典型的“分析综合”思维方法的训练。

同学们必须要善于学习,勤于思考,从教师讲解的典型例题和自己所做的习题中,归纳出各种物理模型,并明确其产生的条件和特征。

当同学们头脑中有了建立物理模型的主观意识时,复杂的物理现象分解成的若干简单物理过程与物理模型联系起来,便使复杂的物理问题演变成一幅幅生动形象的物理画面,这样既丰富了同学们的想像力,也使问题迎刃而解,从而培养了同学们良好的学习习惯。

5.掌握各种物理思维分析方法的模式,进行正确思维经常听到学生反映“老师讲课时听着都明白,自己做题时却不知从哪儿下手”,究其原因,就是学生还没有一个正确的思维方法。

浅谈物理概念的形成与规律的掌握

浅谈物理概念的形成与规律的掌握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现 象 或 过 程 的本 质联 系在 一 定 条件 下 必 然 发 生 、 展 和 变化 的规 律 性 的 反 映 。 发
在 一 定 意 义 上说 .物 理规 律 揭 示 了
在 一 定 条 件 下 某 些 物 理 量 间 内在 的 、 必 然 的 联 系 ( ) 成物 理 概 念 的 重 要 性 二 形 1 .物 理 概 念 是 物 理 学 最 重 要 的 基
不 变 的运 动 。
的 反 作 用 力 使 马 前 进 。 而 车 虽 受 地 面 摩擦 力 , 小 于 马 拉 力 , 但 只能 前 进 。而 不
是后退。 ( ) 生 对 相 关 物 理 问题 的感 性 材 三 学 料进 行 科 学 抽 象
2让 学 生 掌 握 好 物 理 概 念 是 物 理 教 .
浅谈物理概念的形成与规律的掌握
杨 迪
( 尔滨 师 范 大 学 物 理 与 电子 工 程 学 院, 尔 滨 1 0 2 ) 哈 哈 5 0 5

要】 本文对形成物理概念及掌握物理规律的方法进行初步的研究 , 从多个角度说明其重要性。物理概念和规律
是中学物理基础知识中最重要、 最基本 的内容 , 在中学物理教学中 , 使学生形成清晰的物理概念 , 准确地 掌握物理规律 , 并
在 “ 拉 车 ” 问 题 上 。 管 学 生 把 牛 顿 马 的 尽 第 三 定 律 背 得 滚 瓜 烂 熟 .思 想 上 总 还 认 为“ 马对 车 有 拉 力 . 对 马 没 拉 力 ” 者 车 或 “ 对车的拉力大于车对马的拉力” 马 。简 单地 说 , 蹄 对 地 面 有 作 用 力 , 面对 它 马 地
学 的关 键 。 3物 理 概 念 教 学 是 培 养 能 力 、 发 . 开 智 力 的重 要 途 径 。 ( ) 握 物 理规 律 的重 要 性 三 掌 整 个 中学 物 理 是 以为 数 不 多 的 的 基 本 概念 和基 本 规 律 为 主干 而 构 成 的 一 个 完 整 的体 系 . 物理 基本 概 念 、 本 规 律 和 基 基 本方 法 及 其 相 互 联 系 构 成 了物 理 学 科 的 基本 结 构 。其 中 , 本概 念是 基石 , 基 基 本 规 律是 中心 , 本 方 法 是 纽 带 。 使 学 基 要 生 掌握 学科 的基 本 结 构 ,就 必 须 使 学 生 学 好 基 本规 律 。 二 、 生 自身 对 形 成 概 念 、 握 规 律 学 掌

物理学的基本概念与原理

物理学的基本概念与原理

物理学的基本概念与原理物理学是自然科学的一门重要学科,研究物质的性质、运动以及与能量和力的相互作用关系。

它是理解世界的基础,对于我们认识自然、应用科学技术具有重要作用。

本文将介绍物理学的基本概念与原理,帮助读者对该学科有一个全面的了解。

研究物理学的基本方法是实验和理论相互配合。

实验提供了观察和测量现象的手段,而理论则用数学语言描述实验所观察到的规律和发现。

物理学的基本概念和原理正是通过实验和理论的相互验证而逐步形成和发展的。

1.空间与时间物理学研究的对象主要是物质的运动与变化。

为了描述物质的运动,我们首先需要认识到物质存在于空间中,并伴随时间的变化。

空间和时间是物理学研究的基本要素。

空间是指我们所处的三维物理空间。

在三维空间中,物体的位置可以用坐标系来描述,常见的坐标系有直角坐标系和极坐标系。

物理学中常以米为单位来度量空间的长度。

时间是物理学研究中的另一个基本要素,用来描述事件的先后和持续的变化。

我们通常以秒为单位来度量时间的长短。

2.运动与力物理学研究的核心是物体的运动和力的相互关系。

运动是物体位置随时间的变化,而力则是使物体产生运动或改变运动状态的原因。

运动可以分为直线运动、曲线运动和循环运动等。

直线运动是物体沿着一条直线进行的运动,曲线运动是物体在曲线轨迹上进行的运动,而循环运动是物体围绕某一中心点做周期性运动。

力是使物体发生运动和变形的原因,是物理学研究力学的核心内容。

常见的力有重力、弹力、摩擦力等。

力的大小通常用牛顿(N)为单位来表示。

3.能量与功能量是物理学研究中的另一个重要概念,是物体进行工作或变化的能力。

物理学中将能量分为动能和势能两种形式。

动能是由于物体的运动而具有的能量,它与物体的质量和速度有关。

动能的大小可以通过动能定理计算,动能定理表明物体的动能等于其质量乘以速度的平方再除以2。

势能是物体由于其位置或形状而具有的能量。

常见的势能有重力势能、弹性势能等。

根据不同形式的势能,物体在不同的位置具有不同的势能大小。

物理概念的形成与规律的掌握

物理概念的形成与规律的掌握

物理概念的形成与规律的掌握物理概念和物理规律是高中物理基础知识最重要的内容。

在高中物理教学中,帮助学生形成牢固正确的物理概念和准确地掌握物理规律,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经过这些年的教学摸索,要使学生形成概念,掌握规律,决不是简单的,被动地从教科书上或教师那里接受一些概念和规律的条文,而是在学生头脑深处发生一系列极其深刻,极其复杂的心理变化过程。

(一)教师应向学生介绍相关的感性材料,使学生获得必要的感性认识,这是学生形成概念和掌握规律的基础。

在物理学习中,使学生对所学习的物理问题获得生动而具体的感性认识是非常必要的。

在物理教学中,如果学生对所学习的物理问题还没有获得必要的感性认识,还没有认清必要的物理现象,教师就急于向学生讲解概念和规律,采用“填鸭式”的教学,学生靠灌输得来的“概念”和“规律”就将是空中楼阁。

其实,物理学是一门实验科学,一切物理概念、物理规律总是以一定的物理现象和实验事实作为基础。

学生在形成概念和规律必须以进入实在的物理环境,感知物理现象,进行实验操作为基础。

例如,我们都有这样的体验,一个身高体壮的大人从你身旁走过,不当心碰了你一下,可能使你打个趔趄,甚至摔倒。

但是,如果碰你的是个瘦小的小孩,尽管他走得跟那个大人一样快,打趔趄甚至摔倒的可能不是你,却是他。

学生便会产生“这究竟为什么?这到底是什么?”的探究心理,这种探究心理,这种对学习内容的浓厚兴趣,正是学生学习概念掌握规律的内部动机。

可见,当我们考虑一个物体的运动效果时,只考虑运动速度是不够的,还必须把物体的质量考虑进去。

物理学上把物体的质量和速度的乘积叫物体的动量。

再比方说,在波的干涉的教学过程中,如果我们能先让学生感受音叉形成的声波的干涉,再做一下水波干涉的实验,最后再用多媒体再现一下水波的干涉过程,那么学生就会对干涉的概念和规律就有了最基本的感官认识。

每一个物理概念和规律都包含着大量的具体事例。

在物理教学时,特别需要注意的是,并不是具体事例越多越好,为了帮助学生能在感性认识的基础上进行分析,我们教师必须精选典型事例,这样才能收到预期的效果。

浅谈物理概念的形成和规律的掌握

浅谈物理概念的形成和规律的掌握

如果教学 中只做作 用力拉物 体一类 实验 ,或 只列 举

类 事 例 ,不 仅 不 能 纠 正 学 生 的上 述 错 误 认 识 ,而
且 在 某 种 程 度 上 ,还 会 强 化 学 生 的 这 种 错 误 认 识 。
般 来 说 .教 学 中 学 生 对 有 关 物 理 问 题 的感 性
在一些实验 中,物 体受 到 的摩擦力 的方 向确实 与它 的运动方 向相反 ,并 阻碍物 体 的运 动 。也 许正 是 由
于 这 个 原 因 ,学 生 才 把 阻 碍 相 对 运 动 和 阻 碍 运 动 相
材 料进行 抽象得 出结论后 ,对有关 概念 的理解 往往
是 表 面 的 、片 面 的 、有 时 甚 至 是 错 误 的 。为 此 .在 教 学 中要 通 过 多 种 途 径 和方 法 ,使 学 生 着 重 理 解 其
解 决 问题 的 。怎样 才能 使学 生较 顺 利地形 成 概念 、 掌 握 规 律 呢 ? 笔 者 认 为 可 从 以下 几 条 途 使 学 生 获 得 必 要 的感 性认 一

存精 、由此及 彼 、由表 及里 ”的整里 加工 。中学物
较 、分 类 、类 比、归纳 和演绎 、分析 和综合 等等抽
象思 维的方法 .对感性 材料进 行 “ 去伪存真 、去粗
谭雅 屯
E C Rt C M i W U f { I 骚 A 髓 t
就会转 化为正确 的认识 ,表 面的认识 就会深 化为 内
在 的认 识 。
( ) 重视 科 学 抽 象 ,使 学 生 的理 解 经历 由 感 性 二
上 升 到 理 性 的过 程
生来说 ,完全是 空洞 的东西 。这种 做法颠倒 了认识

如何掌握物理概念与规律

如何掌握物理概念与规律

如何掌握物理概念与规律(一)要在更广博的知识和更普遍的背景材料上把握物理概念、物理规律。

理解和掌握物理概念、物理规律就需要对概念、规律的提出、建立有一定的了解,对概念、规律内容的各种表达形式(文字的和公式的)有清晰的认识,能理解它们的确切含义,理解它们的成立条件和适用范围,理解它们在物理理论大厦中的位置,会应用它们分析解决问题。

在复习前考生对此已经有一定的认识、理解,但是应该知道,基本物理概念、物理规律揭露了客观事物的本质,是人类经过长期委曲的历史过程的结晶,具有深刻的、丰盛的意义,对它们的实质和意义的理解是分层次的,在高中一、二年级学习时的理解是低层次的,在复习过程中要努力提高一个层次。

例如,对电场的理解就是一个从静止电荷产生的静电场到变化的磁场产生涡旋电场的一个过程,这个过程是从低层次到高层次逐步深化的过程。

电场强度的定义是放入电场中的电荷受到的电场力和电荷所带电量的比值。

全部学完高中教材后应该清晰有两种电场:即静止电荷产生的电场和随时间变化的磁场产生的电场。

电场强度的定义对这两种电场都适用,它是电场强度的普遍定义。

这两种电场的性质例外,即:静止电荷产生的静电场,其电场线起于正电荷终止于负电荷,沿着电场线电势降落,不可能闭合;变化磁场产生的涡旋电场,其电场线没有起点、终点,是闭合的,也没有沿着电场线电视降落的说法了。

电动势的本质是非静电力移动电荷做的功,电感线圈中的自感电动势、变压器副线圈中的感应电动势都是涡旋电场产生的。

(二)概念与规律紧密联系,互为补充。

例如:功的概念除抓住功的定义式外,应该留意从动能定理、功能关系、热力学第一定律、普遍的能量守恒与转化定律等角度来理解,即从能量转化的角度来理解。

在电学中、光学中,我们越来越留意从能量转化来理解功。

应该知道,物理概念、物理规律揭露物理现象的本质,物理规律建立了有关物理量间的某种联系。

如果把它们隔离开来,脱离物理规律、死背概念定义或脱离概念、形式上对待规律内容,是不可能很好理解和掌握物理概念、规律的。

学好初中物理的方法和技巧

学好初中物理的方法和技巧

学好初中物理的方法和技巧学好初中物理的方法和技巧:1. 深入理解基本概念:物理是一门理论与实践结合的学科。

首先,要确保对物理基本概念的理解准确而深入。

理解力学中的力、质量、加速度等概念,电磁学中的电流、电压、电阻等概念,光学中的光速、折射、反射等概念等等。

2. 学会画图表达:物理的概念常常通过图像进行表达。

学会用图形表示物体的运动、电路的连接等,是理解和解题的关键。

掌握画图表达的技巧,并在课堂和复习中积极运用。

3. 系统化学习:物理知识是有一定逻辑关系的,要注重从整体上系统地学习知识。

理解各个章节的联系,并学会将不同章节的知识进行融会贯通,形成一个完整的知识体系。

4. 多做思考与实践:物理不仅是一门理论学科,也是一门实践学科。

通过观察、实验和思考,将理论知识与实际应用相结合,能够更好地理解与掌握物理概念。

在学习中,多做思考并进行实际操作,例如进行简单的实验和模拟操作等。

5. 善于总结与归纳:物理存在着一些常见规律和普遍应用的方法,善于总结与归纳这些规律和方法,有助于提高解题的效率。

学习过程中,及时总结归纳,制作学习笔记或思维导图等,可以帮助记忆和理解。

6. 合理利用工具和资源:在学习物理过程中,合理利用实验仪器、计算器、教材、参考书、互联网等资源,尤其是电子资源,可以提高学习效率。

但要确保使用这些工具和资源的合理性和正确性,避免依赖过度。

7. 制定合理的学习计划:对于初中物理学习来说,制定一个合理的学习计划非常重要。

合理安排学习时间,结合课程教学进度和个人学习能力,制定每日、每周的学习任务和目标,并坚持执行。

保持良好的学习习惯和规律。

8. 多进行练习和提问:在学习物理过程中,多做习题,通过练习巩固知识,在实践中提高解题技巧。

同时,遇到问题要及时提问,积极参与课堂互动,与同学和老师进行积极的思维碰撞和讨论。

9. 注重查漏补缺:在学习物理过程中,要及时反思和分析自己的学习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之处,并进行有针对性的查漏补缺。

物理概念的形成与规律的掌握

物理概念的形成与规律的掌握

物理概念的形成与规律的掌握作者:葛连荣来源:《教育界》2011年第23期概念和规律是各门功课重要的内容,同样更是物理学的重中之重,只有了解了基本概念,掌握好基本规律,才能去解释一些物理现象和解决实际的物理问题。

要真正掌握一个基本的物理概念,应该从它的引入背景、定义、重点字词、适用的范围等方面进行全面的了解,否则学到的只是一些零碎的、片面的知识、就更谈不上去应用了。

在高中物理教学中,帮助学生形成牢固正确的物理概念和准确地掌握物理规律,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一、创设情景,营造概念氛围,是形成概念和掌握规律的基础创设概念教学的情境是物理概念教学的必经环节。

物理概念一般比较抽象,对于缺乏理性认识的中学生来说,接受起来有一定的难度,而如果教师在概念教学过程中去创设恰当的“境”,激发学生的“情”,不仅能帮助学生的认识比较容易地进入概念,而且能充分地调动学生对物理概念学习的积极性,使学生由好奇转变为兴趣爱好,由兴趣爱好转变为对物理概念知识的渴求。

让学生在轻松、愉快、新奇、积极的心态中,积极主动地参与到教学活动中来,很快就能灵活掌握物理概念,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如在高一物理教学中,加速度概念的教学是一难点。

在教学实践中我创设这样的情景:磁悬浮列车以432km/h高速匀速运行了8s时间,蜗牛在10s内速度从0加速到0.1cm/s,让学生体验速度大与速度变化大是两个不同的概念。

接着给出下列案例:普通轿车0→100km/h用时20s;旅客列车0→100km/h用时500s,让学生建立起速度变化相等时变化有快慢的初步概念?通过这样的比较,学生在探究中逐渐形成速度变化快慢的基本概念,并掌握了如何比较的方法(控制变量法)。

我通过与学生共同分析物理过程、重现问题涉及的情境而把学生一步一步地“带入加速度”物理情境,引导深化学生的思维,再经过进一步的反复、强化后,使学生对加速度的概念有了较清晰的认识。

每一个物理概念和规律都包含着大量的具体事例。

中学生形成物理概念-掌握物理规律的认识过程

中学生形成物理概念-掌握物理规律的认识过程

中学生形成物理概念\掌握物理规律的认识过程[摘要]物理概念和物理规律是物理学的基础和骨干。

在中学物理教学中,使学生形成清晰的概念,准确的掌握规律,并使他们的智力、能力得到充分发展,是中学物理教学的核心问题。

但要使学生形成正确的物理概念、掌握物理规律却是一件非常复杂的认识过程,应该引起教师足够的重视。

[关键词]中学生物理概念物理规律认识过程在一些物理教学书刊中,常见到这样的说法,为了使学生形成概念、掌握规律,在教学中“主要讲清物理概念和规律”。

似乎教师对有关的概念和规律讲清了,学生就应该理解和掌握了。

但事实往往是教师对“概念和规律”“讲不清”的情况是不多的,而学生对物理概念和规律认识模糊和不掌握的情况是相当普遍的。

这是由于形成概念、掌握规律是一件十分复杂的认识过程,不是单靠“讲清”就能解决问题的。

形成概念、掌握规律的过程从本质来说是一种认识过程,其复杂性是由于客观事物的复杂性和学生认识上容易产生的主观片面性而决定的。

首先从客观事物来看,各种不同的事物之间存在形形色色的联系,其中有的是本质的,必然的联系;有的是非本质的、偶然的联系;也有的实际上是完全无关的东西。

有时本质联系往往被纷繁复杂的非本质联系所掩盖,使其面貌变得模糊不清,这就给我们掌握事物的本质联系在客观上造成了困难,以致得出错误的结论。

其次,从主观认识方面来看,人的认识是对客观事物的能动的反映。

由于认识的主观片面性和中学生学习物理的认识特点,而妨碍概念的正确形成和规律的掌握大致有以下几点;一是,从“刺激——反映”学说来看,在许多情况下,反映事物本质的刺激成分并不是最强烈的,甚至常常是感觉不到的。

对人的感官来说,强的刺激就掩盖了弱的刺激,给我们掌握事物的本质造成了很大的困难,甚至导致错误概念的形成。

例如,对于惯性概念的形成很困难,这主要是“力使物体运动”的强刺激掩盖了“物体保持运动不需要力”这一弱刺激所致。

二是,学生已有的一些不正确的观念干扰和负迁移。

高中物理概念的形成与规律的掌握

高中物理概念的形成与规律的掌握

高中物理概念的形成与规律的掌握摘要:物理学中存在着诸多的概念和规律,只有掌握好这些概念和规律,才有可能学习好物理这门课程。

作者结合多年从事高中物理教学的实践,阐述了高中物理概念的形成与规律的掌握策略。

关键词:高中物理教学概念的形成规律的掌握物理概念和物理规律是高中物理整体知识结构中的精华所在,如果说高中物理被比做一栋大厦的话,那概念与规律则堪称大厦的基石与框架。

物理概念与物理规律如此之重要,然而在现实教学中,我们往往会看到这样的现象:学生在高中物理学习时,将更多的精力投入到盲目地做题、做实验上,并不注重对物理概念与物理规律的正确理解与熟练掌握,导致在进行物理学习时思绪混乱,没有章法,在练习上遇到很多自己无法解决的障碍,形成一种看似忙碌,实际是在做无用功的现象。

不但造成了学习时间上的浪费,还容易让学生产生物理难学的错觉。

高中物理是培养学生思维能力和发展认识能力的重要学科。

高中生已经具备了基本的物理感知力,对现实生活中反映的物理现象有了相对完整的认识,并在认识过程中形成了积极的学习心理。

这对高中物理教学中强化学生物理概念与物理规律学习是一个非常积极的因素。

反而言之,他们在对待感性材料时表现的概括、抽象上的不足,也反映了他们主观能动性有待提高,因而也形成了一个消极因素。

物理教师应该善于利用积极因素,及时克服消极因素,帮助学生完成高中物理概念的形成与规律的掌握,这一系统的、深刻的、复杂的心理转变过程[1]。

一、提高学生对概念与规律的感性认识在高中物理知识中,用数字语言或者词语表达出来的概念与规律,通常会给学生造成抽象乏味的感觉。

像分子热运动等类似的知识内容都表现得十分抽象,不便于学生理解。

而高中生要实现物理概念的形成和规律的掌握,都要历经从感性的具体到理性的抽象,再到理性的具体这样一个认识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学生首先要做的就是先获得对物理知识必要的、生动具体的感性认识。

在众多的物理概念和规律里,都包含着许多物理事例,当教师为学生陈列这些具体的物理事例和介绍相关物理现象时,学生在形成感性认识的同时,会下意识地将自己在学习中遇到的已学知识不能合理解释某些现象与事例的情况进行比较,从而产生“为什么?”“怎么会?”这样的疑问,产生强烈的求知欲和浓厚的学习兴趣。

浅谈物理教学中形成概念、掌握规律的过程

浅谈物理教学中形成概念、掌握规律的过程
总之 , 形成概 念是一个 十分复杂 的认识 过程 , 这是一个 特殊
程。 是形成概念的关键 物理概念是人脑对物理现象 的和过 程等感性 材料 进行 “ 科学 抽象 ” 的产物 , 用抽象思维 的方法 , 对感性材料进行“ 去粗取精 、 去 伪存真 、 由此及彼 、 由表及里 ” 的整理加工 , 把握本质属性 的过程 , 这个 过程必须经 过头脑 的思考 才能完成 。中学 物理概念教 学存
概念的理解。
1 加 强实验 , 审慎地选择实验和事例 , 使学生获得必要的感性认
识, 是形成概念、 掌握 规律 的基础
在研究物理 问题 时 , 要使学生对所学的物理问题获得生动具
体的认识 , 这是使学生形成概念的基础 。有的教师不甚 了解感性 认识是 头脑进行思维 加工的原料 、 掌握规 律的基础 , 在教 学中习 惯 于“ 口头加 粉笔” 的教学方式 , 特别是对 教学 中的物 理实验 ( 包
括演示和学生实验 ) 不重视。因而在学生对 所学习的物理问题尚
别与联系 , 以加深理解 。对存在依存 关系的物理概念要注意加 以
引导 , 进一步 理解其物理 意义 。从相似 概念 的“ 比较” , 学生 中 使
了解 和学会形 成概 念 的某 些方法 。在 物理学 中 , 对于 概念 的定
义, 特别是物理量 的的定义 常用一些 物理量相 除或相乘 意 阶 段 性
未获得 必要 的感性认 识 的情 况下 , 向学生 讲解有 关 的物理概 就
念 , 这种情况下 , 在 要学生 理解和掌握是 不可能 的。在物理教学
中 , 使学生掌握必要 的事实 , 不 那么要想使 学生形成 概念也是枉 费心机 的。
堕 塾 塞
No. 6

试论高中物理教学概念的形成与规律的掌握方法

试论高中物理教学概念的形成与规律的掌握方法
心求证 。
() 限 法 : 一些 物 体 的 运 动 过程 中 , 3极 在 往 往 在 将 要 达 到 临 界 状 态 时 , 关 的 物 理 有 量 会发生突变 , I 状 态 的 物 理 当 量 就 是 临界 这 一 物 体 发 生 突 变 的 临界 值 。 物 理 学界 , 在 极 限 法 的 应 用 无 处 不 在 。 般 物 质 都 有 临 一 界 状 态 , 临 界值 作 为 解 题 思 路 的 起 点 , 以 是 种很 有用的思考途径 。 ( ) 合 法 : 合 法 就 是 一 种 将 整 体 结 4综 综 果 分化 成 各 个 条件 , 从 分 化 出的 已 知 条 又 件 来 推 断 出 未 知 条 件 的 推 理 方 法 , 一 种 是 化 整 为 零 , 从 局 部 到 整 体 的 一 个 物 理 思 又

[]李新 民 , 【 编】物理 教 学论[ . 3 等主 . M】北京 : 科 学 出版 社 , 0 5 20. 【】阎金 泽 , 【 编 】 中学 物 理 教 材 教 法 4 等 主 . 【 . M】北京 : 北京 师范大学 出版社 , 0 12 20,. 【】李 尚文 . 样 学好 高 中物 理 【 】科 学 出 5 怎 c. 版 社 、 门 书 局 出版 , 9 6 1 龙 l9 ,. [】梁 旭 . 学 物 理 —— 教 学 艺 术 的 研 究 6 中
语 言 技 巧 , 自卑 的 学 生 也 会 激 发 起 学 习 最
主义。
() 2 形成 概 念 阶 段 。 引 入 概 念 是 感 性 的 认 识 , 成 概 念 是 形 抽 象 思 维 的运 转 过 程 。 引 入 了 概念 之 后 , 在 要 求 学 生 能 用 自己 的 语言 准 确 地 将 概 念 表 述出来 , 就是 运 用 抽 象 思 维 思 考 后 的结 果 。 当一 个 人思 考过 后 , 会得 到 一 定 的 结 论 , 总 概 念 经 过 学生 的 语 言组 织 和 思 考 之 后 , 会 在脑海里形成鲜 明的印象。 ( ) 固概 念 阶 段 。 3巩 要 达 到 巩 固 概 念 的 目的 , 要 对 学 生 还 强 调用 词 的 精 确 性 、 言 逻 辑 的 连 贯 性 , 语 能 够 概 念 来 解 释 身 边 的 物 理 现 象 。 语 的 精 词 确 性可 以有 效 区别 类 似 概 念 或 者相 似概 念 的 不 同 之 处 , 言 逻 辑 的 连 贯 性 可 以 加 深 语 概 念形 成 的 推理 过程 , 强 了理 解 和 记 忆 。 加 1 2规律 . 学 习物 理 学 的 规 律 , 学 会 从 描 述 物 要 体 的 物 理 过 程 开 始 , 道 用 什 么词 语 去 描 知 述 物 理 的 量 和 物 体 的 运 动 状 态 , 够 准 确 能 的描 述 就 能 准 确 的 理 解 。 律 的 理 解 和 人 规 的理 解 水 平 是 相 辅 相 成 的 , 理 解 了 才 能 要 认 识 规 律 , 识 规 律 之 后 反 过 来 加 深 了 理 认 解。 观 察 同一 种 物 理 现 象 , 生 们 会 得 出 学 多 种 结 论 , 为 在 每 一 种 物 理 现 象 都 不 会 因 单 独 存 在 , 是 彼 此 之 间 互 为 因果 。 学 生 而 在 7 6 中 国科 教创新导 刊

高中物理教学中物理概念的形成与规律的掌握

高中物理教学中物理概念的形成与规律的掌握

高中物理教学中物理概念的形成与规律的掌握发表时间:2019-07-05T15:54:40.573Z 来源:《成功》2018年第12期作者:周海强[导读] 物理作为一门实用性很强的学科,与生活息息相关,是高中阶段非常重要的一门课程,如何做到物理概念的形成和物理规律的掌握是很重要的一个问题。

随着社会,我国素质教育不断改革开展,对教育教学有了新的要求,高中物理教学也面临着改革创新,这篇文章就如何让学生更好的掌握所学物理知识、物理概念的形成和物理规律,进行分析和探讨。

宁乡县第六中学湖南长沙 410632【摘要】物理作为一门实用性很强的学科,与生活息息相关,是高中阶段非常重要的一门课程,如何做到物理概念的形成和物理规律的掌握是很重要的一个问题。

随着社会,我国素质教育不断改革开展,对教育教学有了新的要求,高中物理教学也面临着改革创新,这篇文章就如何让学生更好的掌握所学物理知识、物理概念的形成和物理规律,进行分析和探讨。

【关键词】高中物理教学;物理概念;物理规律;感性;理性;实践物理学科是在初中开始学习的,对于高中学生有一定的物理基础,近年来,国家越来越重视教育,高中教育倍加关注,尤其是高中物理教育。

由于旧的教育理念影响,教师在教导学生的时候不过是一味地照本宣科,盲目的接受理论知识,缺乏实践的教学,使得物理教育质量大大降低,这一问题得到社会重视,如何让学生掌握物理概念和规律进行讨论,让学生能够更好的接受高中物理教育。

一、物理概念与物理规律物理学的基本概念是在大量的观察、实验的基础上,运用逻辑思维的方法,把一些物理现象最本质的特点集中起来加以概括而形成的。

物理概念和物理规律是高中物理基础知识最重要的内容。

在高中物理教学中,帮助学生形成牢固正确的物理概念和准确地掌握物理规律,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关系着学生的学习质量,影响学生逻辑思维的形成。

物理知识教学的第一步就是了解物理概念,一个好的物理概念体系是掌握物理规律的基础。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物理概念的形成与规律的掌握
物理概念和物理规律是高中物理基础知识最重要的内容。

在高中物理教学中,协助学生形成牢固准确的物理概念和准确地掌握物理规律,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经过这些年的教学摸索,要使学生形成概念,掌握规律,决不是简单的,被动地从教科书上或教师那里接受一些概念和规律的条文,而是在学生头脑深处发生一系列极其深刻,极其复杂的心理变化过程。

(一)教师应向学生介绍相关的感性材料,使学生获得必要的感性理解,这是学生形成概念和掌握规律的基础。

在物理学习中,使学生对所学习的物理问题获得生动而具体的感性理解是非常必要的。

在物理教学中,如果学生对所学习的物理问题还没有获得必要的感性理解,还没有认清必要的物理现象,教师就急于向学生讲解概念和规律,采用“填鸭式”的教学,学生靠灌输得来的“概念”和“规律”就将是空中楼阁。

其实,当学生对教师介绍相关的物理现象和物理事例有了比较充分的感性理解,而学生自己用已学的知识又无法合理地说明和解释这些现象与事例时,便会有强烈的求知欲。

例如,我们都有这样的体验,一个身高体壮的大人从你身旁走过,不当心碰了你一下,可能使你打个趔趄,甚至摔倒。

但是,如果碰你的是个瘦小的小孩,即使他走得跟那个大人一样快,打趔趄甚至摔倒的可能不是你,却是他。

学生便会产生“这究竟为什么?这到底是什么?”的探究心理,这种探究心理,这种对学习内容的浓厚兴趣,正是学生学习概念掌握规律的内部动机。

可见,当我们考虑一个物体的运动效果时,只考虑运动速度是不够的,还必须把物体的质量考虑进去。

物理学上把物体的质量和速度的乘积叫物体的动量。

每一个物理概念和规律都包含着大量的具体事例。

在物理教学时,特别需要注意的是,并不是具体事例越多越好,为了协助学生能在感性理解的基础上实行分析,我们教师必须精选典型事例,这样才能收到预期的效果。

(二)在学生形成概念,掌握规律的过程中,引导学生准确实行科学抽象,由感性理解上升到理性理解阶段,这是形成概念,掌握规律的关键。

观察同一个
物理现象,不同的学生会得出不同的结论。

因为在每一个物理现象中,存有着多种因素的影响。

如果把握不住抽象思维的准确方向,就会得出错误的结论。

例如,在“马拉车”的问题上,即使学生把牛顿第三定律背得滚瓜烂熟,思想上总还认为“马对车有拉力,车对马没拉力”或者“马对车的拉力大于车对马的拉力”。

学生“最有力的证据”是:反正是马拉着车向前走,而不是车拉着马向后退。

学生主要是固执地盯住了马拉车向前走这个直观的表面现象,而没有对车,马的启动过程以及车,马与路面之间的作用力做深入细致的饿分析。

(三)学生对相关物理问题的感性材料实行科学抽象,得出结论后,为了强化概念和规律,还得使学生理解所学概念和规律,那么学生怎样才算形成了物理概念呢?至少明白为什么要引入这个概念,能说出这个概念是如何定义的,对于物理量要记住它的单位,对于有定义式的物理量要记住它的定义式,明确概念的适用范围,弄清楚一些容易混淆的物理概念之间的区别和联系。

对于物理规律要知道物理规律是怎样得来的,能记住物理规律的文字叙述及数学表达式,还要抓住表述规律的关键词语,明确规律的适用范围,了解规律的应用并能解决相关问题。

要深入领会概念和牢固掌握规律,还需要系统的练习才能达到领会概念和牢固掌握规律的目的。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