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谈辩证法问题--原文

谈谈辩证法问题--原文
谈谈辩证法问题--原文

谈谈辩证法问题

列宁编者:列宁在提出了辩证法也就是马克思主义认识论的光辉思想中,认为在认识过程中,从最简单的东西开始,具体分析事物发展过程中自始至终的矛盾运动,这种方法就是辩证的方法;认识中的任何一个简单命题,都包含着辩证法的一切要素,因而认识过程中存在着个别与一般的辩证关系。同时,认识又是一个螺旋式上升的辩证发展过程。坚持辩证法和认识论一致的观点,无疑具有极其重大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谈谈辩证法问题(1915年)

统一物之分为两个部分以及对它的矛盾着的部分的认识(参看拉萨尔的《赫拉克利特》一书第3篇(《论认识》)开头所引的斐洛关于赫拉克利特的一段活①),是辩证法的实质(是辩证法的“本质”之一,是它的基本的特点或特征之一,甚至可说是它的基本的特点或特征)。黑格尔也正是这样提问题的(亚里士多德在其著作《形而上学》中经常为此绞尽脑汁,并跟赫拉克利特即跟赫拉克利特的思想作斗争②)。

辩证法内容的这一方面的正确性必须由科学史来检验。对于辩证法的这一方面,通常(例如在普列汉诺夫那里)没有予以足够的注意:对立面的同一被当作实例的总和“例如种子”;“例如原始共产主义”。恩格斯也这样做过。但这是“为了通俗化”……,而不是当作认识的规律(以及客观世界的规律)。

在数学中,+和-,微分和积分。

在力学中,作用和反作用。

在物理学中,正电和负电。

在化学中,原子的化合和分解。

在社会科学中,阶级斗争。

对立面的同一(它们的“统一”,也许这样说更正确些?虽然同一和统一这两个术语的差别在这里并不特别重要。在一定意义上二者都是正确的),就是承认(发现)自然界的(也包括精神的和社会的)一切现象和过程具有矛盾着的、相互排斥的、对立的倾向。要认识在“自己运动”中、自生发展中和蓬勃生活中的世界一切过程,就要把这些过程当作对立面的统一来认识。发展是对立面的“斗争”。有两种基本的(或两种可能的?或两种在历史上常见的?)发展(进化)观点:认为发展是减少和增加,是重复;以及认为发展是对立面的统一(统一物之分为两个互相排斥的对立面以及它们之间的相互关系)。

按第一种运动观点,自己运动,它的动力、它的泉源、它的动因都被忽视了(或者这个泉源被移到外部——移到上帝、主体等等那里去了);按第二种观点,主要的注意力正是放在认识“自己”运动的泉源上。

第一种观点是僵死的、平庸的、枯燥的。第二种观点是活生生的。只有第二种观点才提供理解一切现存事物的“自己运动”的钥匙,才提供理解“飞跃”、“渐进过程的中断”、“向对立面的转化”、旧东西的消灭和新东西的产生的钥匙。

对立面的统一(一致、同一、均势)是有条件的、暂时的、易逝的、相对的。相互排斥的对立面的斗争是绝对的,正如发展、运动是绝对的一样。

注意:顺便说一下,主观主义(怀疑论44和诡辩论等等)和辩证法的区别在于:在(客观)辩证法中,相对和绝对的差别也是相对的。对于客观辩证法说来,相对中有绝对。对于主观主义和诡辩论说来,相对只是相对,因而排斥绝对。

马克思在《资本论》中首先分析资产阶级社会(商品社会)里最简单、最普通、最基本、最常见、最平凡、碰到过亿万次的关系:商品交换。这一分析从这个最简单的现象中(从资产阶级社会的这个“细胞”中)揭示出现代社会的一切矛盾(或一切矛盾的萌芽)。往后的叙述向我们表明这些矛盾和这个社会——在这个社会的各个部分的总和中、从这个社会的开

始到终结——的发展(既是生长又是运动)。

一般辩证法的阐述(以及研究)方法也应当如此(因为资产阶级社会的辩证法在马克思看来只是辩证法的局部情况)。从最简单、最普通、最常见的等等东西开始;从任何一个命题开始,如树叶是绿的,伊万是人,茹奇卡是狗等等。在这里(正如黑格尔天才地指出过的)就已经有辩证法:个别就是一般(参看亚里士多德《形而上学》,施韦格勒译,第2卷第40页,第3篇第4章第8—9节:“因为当然不能设想:在个别的房屋之外还存在着一般房屋。”这就是说,对立面(个别跟一般相对立)是同一的:个别一定与一般相联而存在。一般只能在个别中存在,只能通过个别而存在。任何个别(不论怎样)都是一般。任何一般都是个别的(一部分,或一方面,或本质)。任何一般只是大致地包括一切个别事物。任何个别都不能完全地包括在一般之中,如此等等。任何个别经过千万次的过渡而与另一类的个别(事物、现象、过程)相联系,如此等等。这里已经有自然界的必然性、客观联系等概念的因素、胚芽了。这里已经有偶然和必然、现象和本质,因为我们在说伊万是人,茹奇卡是狗,这是树叶等等时,就把许多特征作为偶然的东西抛掉,把本质和现象分开,并把二者对立起来。

可见,在任何一个命题中,很像在一个“单位”(“细胞”)中一样,都可以(而且应当)发现辩证法一切要素的胚芽,这就表明辩证法本来是人类的全部认识所固有的。而自然科学则向我们揭明(这又是要用任何极简单的实例来揭明)客观自然界也具有同样的性质,揭明个别向一般的转变,偶然向必然的转变,对立面的过渡、转化、相互联系。辩证法也就是(黑格尔和)马克思主义的认识论:正是问题的这一“方面”(这不是问题的一个“方面”,而是问题的实质)普列汉诺夫没有注意到,至于其他的马克思主义者就更不用说了。

不论是黑格尔(见《逻辑学》),不论是自然科学中现代的“认识论者”、折中主义者、黑格尔主义的敌人(他不懂黑格尔主义!)保尔•福尔克曼(参看他的《认识论原理》第……页304)都把认识看作一串圆圈。

辩证法是活生生的、多方面的(方面的数目永远增加着的)认识,其中包含着无数的各式各样观察现实、接近现实的成分(包含着从每个成分发展成整体的哲学体系),——这就是它比起“形而上学的”唯物主义来所具有的无比丰富的内容,而形而上学的唯物主义的根本缺陷就是不能把辩证法应用于反映论,应用于认识的过程和发展。

人的认识不是直线(也就是说,不是沿着直线进行的),而是无限地近似于一串圆圈、近似于螺旋的曲线。这一曲线的任何一个片断、碎片、小段都能被变成(被片面地变成)独立的完整的直线,而这条直线能把人们(如果只见树木不见森林的话)引到泥坑里去,引到僧侣主义那里去(在那里统治阶级的阶级利益就会把它巩固起来)。直线性和片面性,死板和僵化,主观主义和主观盲目性就是唯心主义的认识论根源。而僧侣主义(=哲学唯心主义)当然有认识论的根源,它不是没有根基的,它无疑是一朵无实花,然而却是生长在活生生的、结果实的、真实的、强大的、全能的、客观的、绝对的人类认识这棵活树上的一朵无实花。

载于1925年《布尔什维克》杂志选自《列宁全集》第2版第55卷

第5—6朗台刊第305—311页

《谈谈辩证法问题》读书笔记

《谈谈辩证法问题》读书笔记 篇一:自然辩证法读书笔记 恩格斯《自然辩证法》读书笔记 《马恩选集》是全世界无产阶级的智慧结晶,也是无产阶级革命和获得解放的指导思想。我们作为马克思主义教育学院的一员有必要认真研读《马恩选集》,一方面以获得扎实的专业知识,另一方面以形成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从而指导我们更好地生活。《自然辩证法》是《马恩选集》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恩格斯思想智慧的代表。《自然辩证法》一书对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发展,对自然科学哲学问题的研究具有重要的意义,当然该书的意义不仅仅体现在理论上,更重要的是它的实践意义。而我从中受益最多的也是一种从理论提升出方法论的思想,这种务实的精神、实践的品格将使我受益终身。 结合文本和相关资料,联系大二上学期我们班去杨柳青庄园的学习交流感想,我的收获将分为三个部分,分别是意图探讨、文本回顾、理论意义、实践感想,最后一部分是行文重点。 一:意图探讨 俄国十月革命成功之后,俄共中央派马克思、恩格斯研究院院长梁赞诺夫前往柏林组织马克思和恩格斯遗稿的照相复制工作,在德国社会民主党档案里,梁赞诺夫发现了恩格斯一部分由四束手稿组成的未完成著作,内容是关于自然界、自然科学的哲学论述,没有总标题,写作年代大致在1873至1883年间,这部《1873—1883年自然哲学手

稿》就是日后广为人知的《自然辩证法》。由于恩格斯《1873—1883年自然哲学手稿》的未完成性质,这部著作的理论目的向来引起争论,并且因此导致不同编辑者为手稿选取了不同的名称。 有一种观点认为,《自然辩证法》目的在于表述自然界发展的一般规律,另一种则认为在于根据自然科学理论阐明作为自然社会和思维普遍规律的辩证法。凯德洛夫在他的《论恩格斯的〈自然辩证法〉》一书中指出:“恩格斯从一开始就把自己的《自然辩证法》设想为对他那个时代的全部自然科学成果的一种总结,”我认为,这正是恩格斯写作《自然辩证法》一书的主题意图。在《反杜林论》序言里,恩格斯实际上已经非常明确地阐述了他写作《自然辩证法》一书的意图,即“系统地并且在每个领域中都来完成”。从自然界中找出辩证法的规律并从自然界里加以阐发的工作,并且在做这件工作之前,“不言而喻,在我对数学和自然科学作概括叙述时,我在细节上也确信那种对我来说在总的方面已没有任何怀疑的东西,这就是:在自然界,同样的辩证法的运动规律在无数错综复杂的变化中发生作用??这些规律最初是由黑格尔全面地,可是以神秘的形式阐发的,而剥去它们的神秘形式,并从它们的全部单独性和普遍性上把它们清楚地表达出来,这就是我们的目的。 自然辩证法应该是用辩证的观点去探讨自然发展的规律,自然是不断变化发展的,我们要用联系、发展、矛盾的观点看问题,遵循自然规律,以达到人与自然和谐相处。

2上12《要好好学字》第一课时课堂教学实录

《要好好学字》第一课时课堂教学实录 课题:苏教版小学语文二年级上册《要好好学字》 执教时间:2010年10月25日 执教班级: 执教老师:海陵小学吴春方 教学过程: 一、开门见山,读好课题 师:小朋友们,今天我们一起学习一篇新的课文。谁来读读课题。 生:要好好学字。 师:这里两个“好”都是第三声。你再读读。 生:要好好学字。 师:我们大家一起来读。 生:要好好学字。 【开门见山,直奔主题,吸引学生注意力。】 二、初读课文,认识人物 师:小朋友们都预习了课文,你们知道这句话是谁说的?他对谁说的? 生:这句话是毛主席说的。 生:毛主席对两个小八路说要好好学字。 师:你说得真完整。(板书毛主席两个小八路)毛主席说这句话还有一段故事呢。请大家先听老师读课文,然后找出他们的名字。 【带着问题听老师范读课文,引导学生抓住课文的要点。】 师:你们找到了吗? 生1:两个小八路,一个叫安定宝。 生2(迫不及待):还有一个叫刘长贵。 师:你会连起来说说吗?(板书安定宝刘长贵) 生3:我会连起来说,两个小八路,一个叫安定宝,另一个叫刘长贵。 师:嗯,我们也学着李小明一起来说说。 生:两个小八路,一个叫安定宝,另一个叫刘长贵。 生:我找到了毛主席叫毛泽东。 师:我们一起来读读他们的名字。 生:毛主席毛泽东小八路安定宝刘长贵 师:真不错!小朋友已经会读了,能学会写生词宝宝就更好了。我们来看这个字。(出示生字“席”)这个字是什么结构? 生:半包围结构。 师:请看老师范写(三部分不同颜色,竖撇长一点),广字头的撇长一点。想一想,你有什么好办法记住这个字? 生:这个字外面是广,里面是草字头加了一横。下面是个毛巾的“巾”。 生:这个字里面分两个部分,上面是“廿”,下面是“巾”。

读《谈谈辩证法问题》的体会

读《谈谈辩证法问题》的体会 《谈谈辩证法问题》是列宁反对第二国际修正主义的诡辩论的总结,也是对他在《辩证法的要素》一文中所提出的对立统一规律是辩证法的核心的思想的进一步说明和发挥。文中以对立统一规律为核心,阐述了形而上学发展观与辩证的发展观的根本对立,说明了矛盾的客观性和普遍性,矛盾的同一性和斗争性的辩证关系。 列宁的哲学思想建立在对黑格尔《逻辑学》的分析和批判基础上,黑格尔在论述辩证法时存在着比较大的缺陷,它只反映出认识过程的特点是通过否定之否定的“三段式”论述结构表现出来的封闭的圆圈。但是却没有反映出辩证法是开放的系统。 列宁明确提出辩证法是一个开放的系统,它的内容是永远增加着的。我们说,看到了唯物与唯心对立性质的确立,而没有看到其同一性质,是形而上学式的观点;把握了唯物论与辩证法之间的同一性而忽视两者的对立性,则是知性辩证法的观点。理性辩证法,是把哲学研究的对象由事物转变为事物的本质,把握本质自身中的矛盾,而不是停留在事物的具体矛盾中。在知性辩证法看来,辩证法和形而上学是两种根本对立的发展观。在辩证法内部则是同一的,没有矛盾的。理性辩证法认为,本质内部存在的对立统一关系是辩证法的实质。因此,在辩证法内部也同样存在着对立统一关系。 列宁的发展观,有两种观点:第一种观点停留在运动的表面形式上,它只有量变,没有质变,只有重复,没有转化,因此这种发展观具有片面性。第二种观点深入到运动的本质中,把握了自己运动的源泉,把握了变化的本质是飞跃和质变。这两种观点分别处在不同的认识层次上。它们二者之间属于形式和本质之间的对立统一关系。 当前学术界存在这样一种观点,认为矛盾的同一性和斗争性既是相对的又是绝对的。这种观点确实有其合理性。同一性和斗争性都是矛盾的两个根本属性,有矛盾的存在就肯定既有统一又有斗争,从这个意义上说,同一性和斗争性都是绝对的,不能只强调斗争的绝对性;斗争是绝对的、贯穿始终的,只是表现形式多种多样,不能因为其表现形式的多样性而否定其本质的绝对性。那么,对于同一性做这样的理解和说明,从而认为同一性是绝的也未尝不可啊。可见,作为同一相对性前提,也可以构成斗争绝对性的前提,而作为斗争绝对性的前提也适用于证明同一绝对性。这种观点和列宁的观点并不矛盾,单纯的只看这两种观点似乎是相对立的,但任何一种观点的提出,都有其特定的背景和立场,这里,两种观点的出发点和立场是不一样的。列宁说“统一性是相对的,斗争性是绝对的”是从将两者区别开的角度来说的,将两者表现更加突出的特性提出来加以比较,显然斗争的绝对性较相对性更能体现其特征,而统一的相对性较绝对性则表现得更为突出。 正确认识和处理矛盾同一性和斗争性的关系,必须搞清相对和绝对的关系。列宁就这两者的关系作了说明。 “在客观辩证法中,相对和绝的差别也是相对的”这句话体现了两层意思:一是相对和绝对是有差别的。“相对”一般指有条件的、特殊的、暂时的等等,如:事物发展过程中处于暂时的静止状态、矛盾的特殊性、同一性都指事物的相对性的方面;“绝对”一般指无条件的、普遍的、永恒的等等,如:矛盾的斗争性、普遍性。相对和绝对反映事物性质的两个不同方面,它们之间是有差别的。

读书心得谈谈辩证法问题

竭诚为您提供优质文档/双击可除读书心得谈谈辩证法问题 篇一:《谈谈辩证法问题》读书笔记 对立统一律 ——读列宁《谈谈辩证法问题》有感 在文章的开头,列宁指出:对立统一规律是客观世界的规律和认识的规律。列宁在把它作为客观世界的规律进行论述之后就把它作为认识规律来论述。列宁首先提出问题,指出对立统一规律是辩证法的实质。关于对立统一规律在辩证法中的地位问题,列宁明确指出:“可以把辩证法简要地确 定为关于对立面的统一学说。这样就会抓住辩证法的核心,可是这需要说明和发挥。”列宁在为了说明“对立面的统一”这一辩证法的命题是哲学发展史上的先进成果,首先提到了古希腊哲学家赫拉克利特的一段话。赫拉克利特是辩证法的奠基人之一,他在2400年以前就说过:“因为统一物是由两个对立面组成的,所以在把它分为两半时,这两个对立面就显露出来了。”列宁还指出:“黑格尔也正是这样提出问题的。”他说:“一切事物自身都是矛盾的”,矛盾“是一切运动和生

命力的根源”,又说:“在对象的本质中发现本质自身所具有的矛盾(本来意义上的辩证法)”。最后,列宁还指出亚里士多德经常在这个问题上兜圈子,徘徊动摇甚至反对赫拉克利特的辩证法思想。列宁批判地继承了哲学思想的先进成果,唯物地而且科学地解决了对立丽的统一问题,并把它作为唯物辩证法的实质。 马克思主义认为。认识是人对客观世界的反映,客观世界是辨证的,认识也当然是辨证的;对立统一规律是客观世界的根本规律,当然也是认识的根本规律。辩证法作为研究自然、社会和人类思维发展最一般规律的科学,就其内容而言分为客观辩证法和主观辩证法。恩格斯在《自然辩证法》中曾说:“所谓客观辩证法是支配着整个自然界的,而所谓主观辩旺法,即辩证的思维,不过是自然界中到处盛行的对立中的运动的反映而已。”这就是说,客观辩证法与主观辩证法是外部世界运动的一般规律和人类思维运动的一般规律,是既相联系又相区别的。从本质上说,主观辩证法是客观辩证法的反映。因此,人的认识要正确反映客观世界,就必须反映客观世界的矛盾运动,就必须遵循认识的矛盾运动而不断前进。列宁举出马克思的《资本论》作为分析事物矛盾运动的典范。列宁指出:“马克思在《资本论》中首先分析资产阶级社会(商品社会)里最简单、最普通、最基本、最常见、最平凡,碰到过亿万次的关系:商品交换。这一分析

12要好好学字

12要好好学字 教学目标: 1.学习本课生字新词,能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学生在自主阅读课文的过程中自主生成问题,自主解决问题,在阅读探究的过程中理解“参 加革命了,要好好学字啊!”这句话的意思。懂得干革命需要文化知识,知道从小要好好学习,天天向上。 3.在自主探究课文怎么写毛主席教育小八路的过程中领会课文的语言表达方式。 课时安排:两课时 自主探究方案: 1.读一读课题,想一想围绕课题能产生哪些疑问?再猜一猜课文可能写了什么? 2读一读课文:带着你的疑问和猜想读课文,看看课文内容与你的猜想有什么区别? 3.读一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句子,思考读题时产生的疑问。 4.读读想想:这篇课文主要写了(谁)教育(谁)要。先写了,接着写了,最后写了。 5.自学生字词,用自己的方法记住生字的字音、字形、字义,并把难写的字多书空几遍,再写出“延、弯、遇”的笔顺。 延 弯 遇 6.看拼音,写汉字。 看拼音,写汉字。 Yán ān yù dào àn dìng bǎo liú cháng guì ( ) ( ) ( ) ( ) Zhī dào wān xia yāo gé mìng hǎo a ( ) ( ) ( ) ( ) 7.课外搜索: (1) 搜集关于延安和毛泽东的资料。 (2)按照文中描写小八路的方法,仔细观察自己熟悉的同学,并介绍。 第一课时(总课时) 上课时间:月日课型:新授课 教学过程: 一、学生“展示自学”——教师“了解学情 展示学习: 1.揭示课题:板书课题。 2.学生展示学习成果:“我领大家读一读” 出示: 延安遇到手心知道、 参加革命点头回答

开火车读词。 3.听写。检查对照孩子的书写情况,学习新部首建字底,重点指导书写“延”“遇”两个字: 4. 通读课文。 二、学生“交流问题”——教师“定向目标” (一)提出问题: 1. 通过预习,你们认为这篇课文应该学习哪些内容呢? 根据学生的回答,相机引导写什么。 2.我们逐句朗读课文。 3.学生交流课文写了什么内容? 概括总结:课文写的是毛主席教育两个小八路要好好学字的事。 4. 对于这篇课文,通过预习,你有什么问题要问吗? 针对学生的提问,相机引导---怎么写。 针对学生提出的问题进行讨论,学生自主解决问题;同时形成共性需要解决的问题。(想一想,课文怎么写毛主席教育两个小八路要好好学字的?) (二)探究问题: 1.本课讲的是在革命根据地延安,毛主席教育两位小八路要好好学字的事,课文的结构是怎样安排的呢? 相机给课文划分段落。 2.学生讨论,教师小结:课文按照事情的发展顺序来叙述,自成三个自然段。 第一自然段:交代事情发生的时间、地点、人物; 第二自然段:毛主席和小八路交谈,教他们认字; 第三自然段:毛主席教育小八路要为革命好好学字。 三、学生“学习释疑”——教师“点难拨疑” 同学们刚才在读书的过程中已经解决了很多疑问,搞懂了课文写什么,那么课文是怎么写毛主席教育两个小八路要好好学字的呢?这个问题还需要我们进一步读书探究。 (一)学习第一自然段 1.数一数这一节有几句话?(两句话) 2.谁能简要说说每句话写了什么?(第一句话说的是毛主席遇到两个小八路;第二句话分别介绍两个小八路的情况。) 3.课文是按照什么顺序介绍两个小八路的?(顺序是:姓名——年龄——个子) 4.“才”在这里是什么意思?(“才”是“只是”的意思)指名朗读,读出“才”的含义,这位小八路真不简单。这么小的年龄就参加了革命。 参加八路军的孩子大多是穷苦出身,没有上学读书识字的机会. 找出这句话里的一对反义词。(高——矮) 5.看书上的插图。 分别指出图上谁是毛泽东、安定宝、刘长贵? 6.学生展示自己收集的有关延安的资料。 介绍延安:位于陕北高原,延河之滨,是我国的革命圣地。自1937年至1947年,是中共中央所在地。宝塔是革命圣地延安的象征。 7.小结:说一说这一段告诉我们什么?(故事发生的时间、地点和人物)

2020年二年级语文上册12要好好学字教案苏教版

12、要好好学字 教学目标: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学会本课的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3.懂得干革命要文化知识,教育学生从小要好好学习,天天向上。 教学重难点:识字、写字;朗读课文。 教具学具准备:词卡、投影。 主要板书安排:13.要好好学字 毛主席:问、说、听、写 小八路:回答 (参加革命了,要好好学字) 作业设计: 课内:抄写字词、说话、组词、填空。 课外:朗读课文。 教学时间:二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揭示课题,引导质疑 1.板书课题,齐读。 2.讨论:看到这个题目,你想知道什么? 二.初读课文 1.学生自读课文两遍。 (1)画出生字词。 (2)画出长句子,练习朗读。 (3)标出自然段的序号,练习读通课文。 2.检查自学情况。 (1)指名说说课文有几个自然段。 (2)抽读生字词,正音。 (3)指名分节读课文。 (4)齐读课文。 3.教师范读课文,学生思考:课文主要写谁?写关于他们的什么事? 4.读后讨论,引导填空:毛主席在()遇见()。毛主席教导他们要()。 三.精读课文

1.出示投影,引导观察。 这是什么地方?图上有哪些人?他们在干什么? 2.细读第一段。 (1)自由轻声读。 (2)讨论:这一段共有几句话?每句话主要学什么? “才”是什么意思?这里强调什么? (3)齐读第一段。 (4)小结。这一段告诉我们故事发生的时间、地点和人物。 3.细读第二段。 (1)指名读。 (2)说说这一段有几句话?用“——”画出写毛主席的句子。 (3)毛主席是怎样说的?又是怎样做的? 比较句子: 毛主席弯下腰,在自己手心上写了“毛泽东”三个字。 毛主席写下了“毛泽东”三个字。 指名读句子。这两句话有什么不同,哪句好?为什么?“弯下腰”说明了什么? (4)指导朗读。 学生自由练读、指名读、齐读。 4.细读第三段。 (1)指名读。 (2)投影出示第三段。师画出毛主席说的话。 (3)这是谁对谁说的? (4)这里的革命指的是干什么? (5)为什么说参加革命了,就要好好学字。 (6)指导朗读。 四.作业 1.练习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用“参加”说一句话。 第二课时 一.复习检查 1.抽读词语卡片。 2.给下列生字选择正确的拼音。(拼音略) 岁刘泽参 二.总结全文 1.指名读课文。 2.毛主席希望两个小八路干什么?听了毛主席的话,你是怎么想的? 三.教学生字字形,指导书写。 四.课堂练习 1.读写词语 延安革命参加点头毛主席毛泽东 2.组词 延()刘()过()划()

读《谈谈辩证法的问题》有感(张怡航原创)

读《谈谈辩证法的问题》有感(张怡航原创)近日读了列宁的《谈谈辩证法问题》,领悟到了很多东西,同时也有几处疑问。谈谈读后的感想,就让我先从列宁当时的写作背景说起。 1914年前后,国际形势发生了重大变化,特别是同年8月第一次世界大战全面爆发后,国际社会各种矛盾空前尖锐化,无产阶级正处在错综复杂的环境中,面临许多新问题。第二国际大多数党背叛《巴尔塞宣言》,堕落成为支持本国政府进行帝国主义战争的沙文主义的党。一些第二国际的领导人为了替自己政治的堕落辩解,用诡辩冒充唯物辩证法,抹煞帝国主义战争的性质,欺骗工人参加战争为帝国主义卖命。 列宁为了从理论上评判和揭露第二国际社会沙文主义的诡 辩论及其思维方法,阅读了大量有关辩证法的著作,并且做了大量笔记。这些笔记整理汇编后以《哲学笔记》为书名出版。《谈谈辩证法问题》就是其中的一部分,是列宁在瑞士侨居期间写作的一篇笔记式的短文,完成于1915年。篇幅不大,但内容比较丰富、思想比较深刻,是带有提纲性的文章。它言简意赅地表述了列宁对于辩证法的实质和认识过程的辩证法问题进行哲学思 考的成果。列宁在这一时期致力于辩证法的研究,不仅是为了解决当时革命斗争所面临的迫切的理论问题和思想认识问题,也是为了深化和发展唯物主义辩证法这门科学。

本文主要阐释了四个方面的问题。 第一,辩证法的实质就是对立面的统一。文中原话为:“统一物之分为两个部分以及对它的矛盾着的部分的认识,是辩证法的实质”。辩证法之所以成为辩证法,其最主要的特征或实质实在对立同一中把握对立面,即发现矛盾、研究矛盾、把握矛盾。列宁所提到的关于客观事物对立统一的特性,毛泽东在后来的《矛盾论》中也多次引用过。 第二,阐释了发展的两种观点,并对这两种截然不同的观点做出评价。第一种,认为发展是减少和增加,是重复,这是形而上学的发展观,也叫庸俗进化论。第一种观点的动因、泉源都被忽视了,或者这个泉源被移到外部——移到上帝、主体等等那里去了,是只有量变没有质变的平滑的进化过程,这是对发展的窒息。因此列宁认为这是是僵死的、平庸的、枯燥的。第一种和第二种发展观的区别就在于是否承认事物的内在矛盾性。第二种观点认为发展是对立面的统一,是辩证发展观。列宁认为这种观点是活生生的,提供了理解一切现存事物的“自己运动”的钥匙,理解“飞跃”、“渐进过程的中断”、“向对立面的转化”、旧东西的消灭和新东西的产生的钥匙。也就是说,事物的对立面的渗透、贯穿、转化、统一等都是事物发展的动态过程,是一刻不停、永不止境地变化的,事物也因此而时时刻刻地变化着、发展着,因此说第二种关于发展的观点是动态的,“活生生”的。

苏教版语文二年级上册第四单元第12课《要好好学字》同步练习(I)卷

苏教版语文二年级上册第四单元第12课《要好好学字》同步练习(I)卷 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 小朋友,带上你一段时间的学习成果,一起来做个自我检测吧,相信你一定是最棒的! 一、基础题 (共25题;共103分) 1. (8分)比一比,组词语。 枣________ 棵________ 匆________ 缓________ 束________ 颗________ 沟________ 暖________ 2. (4分)在括号里填上合适的词。 ________豌豆荚 ________叫________望________说 3. (8分)给下面的字加偏旁变成新字,再组成词。 力________ ________ 关________ ________ 尚________ ________ 寺________ ________ 4. (3分)组词语 两________ ________ ________ 5. (4分)照样子,写一写。 例:棵一棵棵一棵棵高大的树木。 个 ________ ________。 ________ ________。 6. (5分)读拼音,写汉字。 yán ān ________yùdào________shǒu xīn________ ɡé mìnɡ ________diǎn tóu ________

7. (2分)照样子,填上合适的词。 例:毛主席写了三个字。毛主席弯下腰写了三个字。 ①王平讲故事。王平________讲故事。 ②李白看天上的明月。李白________看天上的明月。 8. (4分)看拼音,写汉字; zhī dào ________cān jiā________huí dá ________ zhǔxí ________ 9. (5分)我会写笔顺。 ①延:撇、竖、横、竖折/竖弯、横折折撇、捺 ②弯: ③遇: 10. (3分)写出下列各词的反义词。 高—________ 弯—________ 点头—________ 11. (2分)写出下列词语的近义词。 知道—________ 连连—________ 12. (4分)写出带有下面偏旁的字,并组词。 廴________ ________ 辶________ ________ 13. (4分)根据汉字写拼音。 毛主席 ________ 安定宝 ________ 刘长贵 ________ 八路 ________ 14. (2分)加偏旁,变新字。 禺---________ ________

(完整版)读《谈谈辩证法问题》有感

读《谈谈辩证法问题》有感 《谈谈辩证法问题》不仅是马克思主义辩证法发展的指标,而且也是俄国革命的向导;列宁在《谈谈辩证法问题》中对马克思主义辩证法作了系统严谨的论述,全面揭示了辩证法就是马克思主义的认识论、认识过程的辩证法以及唯心主义产生的根源、唯物辩证法的实质与核心等内容,极大地丰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辩证法,形成了系统的马克思主义辩证法体系。 列宁认为对立统一是辩证法的本质。列宁还认为自然界中的所有事物都存在相互对立的两面,这两个对立面在某些特定条件下是能够统一到一起的。也就是说,事物具有相互排斥的对立面的斗争的绝对性与对立面有条件的统一的相对性。在这其中,发现事物对立面间的矛盾性并进行深入的探讨,是辩证法的实质。辩证也可以说是通过相互争辩的方式来达到对事物进行更深层次的认识的目的,并对观察这些事物所得到的认识进行证明阐释,验证认识的正确性与否。 在这里,我认为我们需要有两个观点。首先,认识是外界事物在意识中的反映。根据上面第一点所提到的辩证法的实质,事物又是对立面的统一,因此认识也必然是对立统一的。认识的基本形式是判断,判断中则包含个别与一般、必然与偶然、本质与非本质的辩证关系,因此辩证法也就是人类的全部认识所固有的。 只有科学史才能检验对统一的事物之间的矛盾着的部分的认识的正确性,列宁首先论证了对立统一规律的普遍性和正确性,指出对立统一规律是由科学发展史所证明了的普遍规律。列宁说:“辩证法内容的这一方面的正确性必须由科学史来检验。”就是说,对立统一规律之所以是普遍的客观世界的规律和人们认识的规律,是最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就是因为它是以科学的发展为依据的,是为全部科学发展史所证明了的. 列宁指出:对立统一规律是客观世界的规律和认识的规律。列宁在把它作为客观世界的规律进行论述之后就把它作为认识规律来论述。在列宁看来,对立面是同一的,也即是个别跟一般的联系。个别和一般互相依存,缺少任何一个,另一个就失去了存在的意义。一般包含但不完全包含个别,个别也不能完全被包括在一般之中。这样,任何个别都能通过一般,在经过或长或短的联系之后和另一个个别联系到一起,这就是社会间事物的联系。而自然科学界也具有这个从个别向一般转变、偶然向必然转变、对立面的过渡、转换、相互联系的性质。 认可了对立面的同一,就是认可一切事物都是具有矛盾着的、相互排斥的、对立的倾向,而这种对立矛盾的倾向,在发展的过程的不断斗争中,它们的对立关系却渐渐在某种程度上实现了统一。虽然列宁认为事物的对立面是矛盾而又统一的,但并不是一直都是如此。矛盾性是绝对存在的,互相排斥的对立面的斗争存在于每一个时间地点,不会消失,但对立面的统一却不然。如同物理学中的绝对运动和相对静止一样,虽然对立面的矛盾是绝对的,但对立面的统一却是有条件的、暂时的、易逝的、相对的一种存在情况。而这点,也正是客观的辩证法和主观的唯心主义发生分歧的原因所在。客观辩证法认为相对和绝对的差别是相对的,相对中蕴含着绝对,但主观主义和诡辩论却不认可这种观点,相反,主观主义和诡辩论信奉事物的属性是相对的,即相对的只是相对,因而排斥绝对。其实,这点,在我以为,这种排斥却是另一种形式上的绝对,就是主观主义绝对性地认为相对性才是真切存在的,排斥绝对性的存在。就像矛与盾的故事中,“以子之矛攻子之盾,则何如?”主观主义否认绝对性的存在本身就是一种绝对。 自然界、人类社会、思维领域都普遍存在着辩证法。形而上学的唯物主义是有重大缺陷的,这种主义一般存在于自然界,而不能看到人类社会以及人的思维本身也具有辩证法的本质特性。因为他们未能看到认识本身是不断发展、不断地去观察客观存在、不断地去接近客观存在,主观和客观无限趋近的过程。在辨证唯物主义者看来,哲学上的唯心主义者

谈谈辩证法问题--原文

谈谈辩证法问题 列宁编者:列宁在提出了辩证法也就是马克思主义认识论的光辉思想中,认为在认识过程中,从最简单的东西开始,具体分析事物发展过程中自始至终的矛盾运动,这种方法就是辩证的方法;认识中的任何一个简单命题,都包含着辩证法的一切要素,因而认识过程中存在着个别与一般的辩证关系。同时,认识又是一个螺旋式上升的辩证发展过程。坚持辩证法和认识论一致的观点,无疑具有极其重大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谈谈辩证法问题(1915年) 统一物之分为两个部分以及对它的矛盾着的部分的认识(参看拉萨尔的《赫拉克利特》一书第3篇(《论认识》)开头所引的斐洛关于赫拉克利特的一段活①),是辩证法的实质(是辩证法的“本质”之一,是它的基本的特点或特征之一,甚至可说是它的基本的特点或特征)。黑格尔也正是这样提问题的(亚里士多德在其著作《形而上学》中经常为此绞尽脑汁,并跟赫拉克利特即跟赫拉克利特的思想作斗争②)。 辩证法内容的这一方面的正确性必须由科学史来检验。对于辩证法的这一方面,通常(例如在普列汉诺夫那里)没有予以足够的注意:对立面的同一被当作实例的总和“例如种子”;“例如原始共产主义”。恩格斯也这样做过。但这是“为了通俗化”……,而不是当作认识的规律(以及客观世界的规律)。 在数学中,+和-,微分和积分。 在力学中,作用和反作用。 在物理学中,正电和负电。 在化学中,原子的化合和分解。 在社会科学中,阶级斗争。 对立面的同一(它们的“统一”,也许这样说更正确些?虽然同一和统一这两个术语的差别在这里并不特别重要。在一定意义上二者都是正确的),就是承认(发现)自然界的(也包括精神的和社会的)一切现象和过程具有矛盾着的、相互排斥的、对立的倾向。要认识在“自己运动”中、自生发展中和蓬勃生活中的世界一切过程,就要把这些过程当作对立面的统一来认识。发展是对立面的“斗争”。有两种基本的(或两种可能的?或两种在历史上常见的?)发展(进化)观点:认为发展是减少和增加,是重复;以及认为发展是对立面的统一(统一物之分为两个互相排斥的对立面以及它们之间的相互关系)。 按第一种运动观点,自己运动,它的动力、它的泉源、它的动因都被忽视了(或者这个泉源被移到外部——移到上帝、主体等等那里去了);按第二种观点,主要的注意力正是放在认识“自己”运动的泉源上。 第一种观点是僵死的、平庸的、枯燥的。第二种观点是活生生的。只有第二种观点才提供理解一切现存事物的“自己运动”的钥匙,才提供理解“飞跃”、“渐进过程的中断”、“向对立面的转化”、旧东西的消灭和新东西的产生的钥匙。 对立面的统一(一致、同一、均势)是有条件的、暂时的、易逝的、相对的。相互排斥的对立面的斗争是绝对的,正如发展、运动是绝对的一样。 注意:顺便说一下,主观主义(怀疑论44和诡辩论等等)和辩证法的区别在于:在(客观)辩证法中,相对和绝对的差别也是相对的。对于客观辩证法说来,相对中有绝对。对于主观主义和诡辩论说来,相对只是相对,因而排斥绝对。 马克思在《资本论》中首先分析资产阶级社会(商品社会)里最简单、最普通、最基本、最常见、最平凡、碰到过亿万次的关系:商品交换。这一分析从这个最简单的现象中(从资产阶级社会的这个“细胞”中)揭示出现代社会的一切矛盾(或一切矛盾的萌芽)。往后的叙述向我们表明这些矛盾和这个社会——在这个社会的各个部分的总和中、从这个社会的开

《谈谈辩证法的问题》读后感

谈谈辩证法问题读后感 《谈谈辩证法问题》写于1915年,1925年首次发表在《布尔什维克》杂志第5、6期合刊上,后编入《哲学笔记》。这是列宁对1914—1915年研究哲学问题的总结,虽然全文只有三千多字,却是是寓意深刻、不可多得的经典之作。标志着列宁的哲学思想从形而上学的认识水平进到辩证法的认识水平。 《谈谈辩证法问题》是列宁反对第二国际修正主义的诡辩论的总结,也是对他在《辩证法的要素》一文中所提出的对立统一规律是辩证法的核心的思想的进一步说明和发挥。文章把对立统一规律作为客观世界的规律和认识的规律进行了充分的论述,强调指出,对立统一规律是客观世界运动发展的根本规律,统一物之分为两个部分以及对它的矛盾着的部分的认识是辩证法的实质。文中以对立统一规律为核心,阐述了形而上学发展观与辩证的发展观的根本对立,说明了矛盾的客观性和普遍性,矛盾的同一性和斗争性的辩证关系。着重阐述了认识的辩证法,分析了绝对和相对、抽象和具体、一般和个别等哲学范畴之间的辩证关系,以及唯心主义的认识论根源,提出辩证法也就是马克思主义认识论的著名论断。这篇论文是列宁研究辩证法问题取得的理论成果的突出表现。它补充和深化了《辩证法的要素》一文的思想,丰富和发展了唯物辩证法。在马克思主义辩证法的发展史上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 九十年后再读这篇文章,我们理当从更全面的哲学史角度来认识其的意义和思想内涵。由唯物论发展到知性辩证法、乃至于理性辩证法,是世界观哲学的认识发展经历由初级到高级的过程,这是哲学认识发展的一般规律,唯物论发展为辩证法,是世界观哲学认识水平的历史进步,这个进步是思想的飞跃,标志着哲学思想走向成熟,这种成熟使人达到辩证法的自觉。列宁的认识发展,正也经过了这样的过程,但又有所区别。 列宁的哲学思想建立在对黑格尔《逻辑学》的分析和批判基础上,黑格尔在论述辩证法时存在着比较大的缺陷,它只反映出认识过程的特点是通过否定之否定的“三段式”论述结构表现出来的封闭的圆圈。但是却没有反映出辩证法是开放的系统。列宁认识到了这一点,他提到: “不论是黑格尔(见《逻辑学》),不论是自然科学中现代的“认识论者”、折中主义者、黑格尔主义的敌人(他不懂黑格尔主义!)保尔?福尔克曼(参看他的《认识论原理》第……页304)都把认识看作一串圆圈。” 列宁明确提出辩证法是一个开放的系统,它的内容是永远增加着的。他说: “辩证法是活生生的、多方面的(方面的数目永远增加着的)认识,其中包含着无数的各式各样观察现实、接近现实的成分(包含着从每个成分发展成的整个哲学体系),——这就是它比起“形而上学的”唯物主义来说所具有的无比丰富的内容,而形而上学的唯物主义的根本缺陷就是不能把辩证法应用于反映论,应用于认识的过程和发展。” 我们说,看到了唯物与唯心对立性质的确立,而没有看到其同一性质,是形而上学式的观点;把握了唯物论与辩证法之间的同一性而忽视两者的对立性,则是知性辩证法的观点。理性辩证法,是把哲学研究的对象由事物转变为事物的本质,把握本质自身中的矛盾,而不是停留在事物的具体矛盾中。在知性辩证法看来,辩证法和形而上学是两种根本对立的发展观。在辩证法内部则是同一的,没有矛盾的。理性辩证法认为,本质内部存在的对立统一关系是辩证法的实质。因此,在辩证法内部也同样存在着对立统一关系。 对比来看,唯物主义的认识过程是封闭的圆圈,它具有极限,即起点和终点;辩证法的特点是开放的系统:它的范畴随着科学的发展而不断充实和完善,这两者的特点恰恰是相互矛盾的。这也正构成了科学认识论的理论体系具有的特点:由相互矛盾的两部分紧密联系在一起。 列宁的思想体系是从理性辩证法高度把握的认识论和辩证法以及逻辑学三者的同一关系,通过这篇文章和其他类似著作,可以确实的说列宁对于辩证法的认识深度已经上升到理性辩证法的高度。

勤奋好学的读书心得

竭诚为您提供优质文档/双击可除勤奋好学的读书心得 篇一:《说勤奋》读后感 [《说勤奋》读后感] 今天,我们学习了《说勤奋》,这篇课文主要是讲:只有从小勤奋刻苦,长大后才能有所做为,才能对人民、对社会做出应有的贡献,《说勤奋》读后感。 文中举出了两个事例,一个是著名的史学家司马光,他小时候学习很用功,长大后更加勤奋,最后编成了著名的史学巨著——《资治通鉴》。还有一个是著名的物理学家童第周,他小时候学习很差,到17岁才进中学,开始他的成绩很差,但他毫不气馁,急起直追,后来他完成了高难度的青蛙卵剥离手术,在欧洲生物学界产生了很大的影响。这两个故事不仅说明了勤奋是多么伟大和重要,还说明了勤奋可以改变一个人的一生。 在生活中还有很多这样的事例,如,我一年级第一次考试的时候,由于不熟悉考试规则,再加上不够认真仔细,我只考了20多名,可我一点儿也不气馁,以后每天上课前都

会及时预习,上课时认真听讲,课后按时完成作业,终于,在期末考试中考了10名,再后来,一次比一次考的好,直 至名列前茅,读后感《《说勤奋》读后感》。由此可见,即使成绩不好,但只要勤奋刻苦,毫不气馁,最后就会取得成功。 通过这一课的学习,我知道了勤奋的重要性,懂得了只有从小勤奋,长大后才能为建设祖国做出贡献。 篇二:好多的读书心得体会 读《每个孩子都能成功》心得体会 庄庄小学 《每个孩子都能成功》这是一本西方教育名著,这本书 的作者是美国著名的学习问题专家托马斯·阿姆斯特朗先生,他进行了15年深入的调查研究写成的经典教育专著,他的 研究成果表明,实际上根本没有天生的所谓学习上不行的孩子。绝大部分也是世人带着有色眼镜看待的结果。 本书中谈到一个叫比利的孩子,总是喜欢发明令人匪夷所思的玩意儿,例如让水沿着水槽流下,带着乒乓球滚入洞槽,轮番撞击数只铃铛鸣叫,使一头玩具小猪旋转起来,最后进入玩具鳄鱼嘴里。这样,一个鳄鱼似的小切削器便被启动了(:勤奋好学的读书心得),你可以在里面削铅笔。他发 明的一些其他机械,也是既富创造性又有实用性。然而,比利还是被勒令退学了,他似乎不会按学校的规定的方式办事,他甚至不会计算房间的面积。

谈谈辩证法问题浅谈

《谈谈辩证法问题》浅谈 在《谈谈辩证法问题》中,伟大的马克思主义者、无产阶级革命家、政治家、理论家列宁同志开篇便指出辩证法的实质是统一物之分为两个部分以及对它的矛盾着的部分的认识,然后就唯物辩证法进行了深入的探讨。这篇文章大概讲了以下几点内容: 第一,对立统一规律是辩证法的实质和核心。对立面的同一,是承认自然界的一切现象和过程具有矛盾着的、相互排斥的、对立的倾向。对立面的“斗争”是发展。正确的发展观认为发展是对立面的统一,着重于认识“自己”运动的源泉上。对立面的统一是有条件的、暂时的、易逝的、相对的;相互排斥的对立面的斗争是绝对的,正如发展、运动是绝对的一样。 第二,辩证法就是马克思主义认识论。首先,列宁指出,马克思的方法既符合事物的辩证法,也符合人的认识的辩证性质,既是客观辩证法,又是主观辩证法。列宁指出,在马克思主义哲学看来,认识辩证法是事物客观辩证法的观念形态,所以,认识论所揭示的认识的辩证法,与唯物辩证法所揭示的客观事物的辩证法是一致的;辩证法既是揭示客观事物发展变化规律的客观辩证法,又是人的认识活动规律的主观辩证法。因此,“辩证法也就是马克思主义的认识论”。 第三,认识过程是近似于一串圆圈或螺旋的曲线。列宁批判地吸收了黑格尔的认识圆圈的思想,并以此概括说明哲学发展的辩证性质。 第四,唯心主义的认识论根源和阶级根源。从认识的结构上说,唯心主义是由于把认识的某一成分无限夸大而产生的;就认识过程说,唯心主义是由于把认识曲线上的某一片断变成独立完整的直线而产生的。唯心主义是对现实世界的歪曲反映,在阶级社会里,它适应了反动统治阶级的需要。由于反动统治阶级的利益与社会历史发展的趋势相违背,所以,它们歪曲客观事物的本来面貌,用唯心主义为其利益和地位作辩护,为其政权和社会制度作论证。 一、统一物之分为两个部分以及对它的矛盾着的部分的认识,是辩证法的实质 我认为列宁在这里已经明确地指出任何事物都是一个内部存在着矛盾双方

新部编小学一年级语文(下册)课课练(1_12课)

1 春夏秋冬 一、将下列字的音节补充完整。 ____uānɡ____iànɡ____uò____óu 霜降落游 二、看拼音,写字词。 dōnɡxuěhuāfēi 1.天的来了。 chūn fēnɡfēi rù 2. 天的很暖和,鸟儿又森林里了。 三、根据课文容连一连。 池草水 山花林 鱼出青 鸟入红 四、选择合适的动词填空。(填序号) A.吹 B.落 C.降 D.飘 春风( ) 夏雨( ) 秋霜( )冬雪( ) 六、阅读儿歌,回答问题。 夏夜真迷人 夏夜夏夜真迷人,田野好像音乐厅, 小青蛙,在敲鼓;小蟋蟀,在弹琴; 吸引一群萤火虫,提着灯笼赶来听。 1.根据短文容连一连。 2.你知道谁是观众吗?在正确答案后面的圆圈里打“√”。 蟋蟀○萤火虫○青蛙○ 2 姓氏歌 一、选择加点字的正确读音,画“√”。 姓氏(sìshì)国(zào zhào) 大官(ɡuānɡuàn)一周(zōu zhōu) 二、看拼音,写词语。 shén me ɡuówánɡxìnɡwánɡshuānɡfānɡ

三、字的组合。 木言弓口 长天子午 四、写出含有下面部首的字,并组词。 五、你问我答。(不会写的字用拼音代替) 例:你姓什么?我姓。 什么?弓长。 1.你姓什么?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你姓什么?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六、阅读诗歌,回答问题。 姓氏谣 慕容和上官, 诸司徒与欧阳。 中华姓氏上千种, 单姓复姓遍四方。 不管你我姓什么, 中华儿女是一家。 1.用“”画出歌谣中的复姓。 2.“遍四方”的意思是( ) A.只有四个方向有。 B.祖国到处都有。 3.中国的姓氏非常多,从哪些词语可以看出来呢?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小青蛙 一、将下列字的音节补充完整。 ____ǎo ____ànɡ____ì____é 保让气河 二、选择加点字的正确读音,画“√”。 眼睛(jīnɡqínɡ) 保护(hùfù)

12要好好学字

12、要好好学字(第二课时) 一、复习导入。 1、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要好好学字》。 2、上节课学的词语还认识吗?谁来读一读? 毛主席延安遇到革命 安定宝知道参加弯下腰 刘长贵连连点头 二、学习第一小节。 1、(出示图)瞧,这是一幅景致特别的画面,当时是我们的革命胜利地——延安。用你自己的话说一说,图上画的是哪些人。他们在干什么?指名说。 3、交流:这节共有几句话?每句话写什么? 4、这一段中有个“才”字是什么意思呢? 作者为什么在这里用了一个“才”,想要突出强调什么? 5、读了这小节,你还明白了什么? 三、学习第2、3小节,读懂对话。 1、文章的第一段向我们交代了故事发生的时间、地点、人物,同学们一定 2、谁来说一说这一段总共有几句话?再来说一说哪些句子是描写毛主席的? 3、请同学们比较一下 a毛主席弯下腰,在自己的手心上写了“毛泽东”三个字。 b毛主席写了“毛泽东”三个字。 这两句话有什么不同?哪一句话写得更好一些?说一说其中的理由。 4、毛主席对小八路关怀备至,语重心长的话打动着每一位的心弦,你准备怎么去读好它? 5、下面的时间就交给大家,用你们喜欢的方式来演绎这一段。可以自己练读、也可以齐读、还可以分角色朗读表演。 6、指明朗读表演。

四、感悟主席的话。 1、1939年正值抗日战争时期,参加革命就是要将日本鬼子从中国的土地 上赶走,在这国运危难的时刻,两个小八路冒着生命的危险参加革命,毛主席对他们提出了殷切的希望。 3、交流:主席对少年儿童的希望是:好好学习,天天向上!你怎么理解这 句话?请结合你的生活实际谈一谈。 4、师小结。 5、就让我们再一次好好地读一遍课文吧!

谈谈辩证法问题读后感

谈谈辩证法问题读后感 篇一:《谈谈辩证法问题》读书笔记 对立统一律 ——读列宁《谈谈辩证法问题》有感 在文章的开头,列宁指出:对立统一规律是客观世界的规律和认识的规律。列宁在把它作为客观世界的规律进行论述之后就把它作为认识规律来论述。列宁首先提出问题,指出对立统一规律是辩证法的实质。关于对立统一规律在辩证法中的地位问题,列宁明确指出:“可以把辩证法简要地确定为关于对立面的统一学说。这样就会抓住辩证法的核心,可是这需要说明和发挥。”列宁在为了说明“对立面的统一”这一辩证法的命题是哲学发展史上的先进成果,首先提到了古希腊哲学家赫拉克利特的一段话。赫拉克利特是辩证法的奠基人之一,他在2400年以前就说过:“因为统一物是由两个对立面组成的,所以在把它分为两半时,这两个对立面就显露出来了。”列宁还指出:“黑格尔也正是这样提出问题的。”他说:“一切事物自身都是矛盾的”,矛盾“是一切运动和生命力的根源”,又说:“在对象的本质中发现本质自身所具有的矛盾(本来意义上的辩证法)”。最

后,列宁还指出亚里士多德经常在这个问题上兜圈子,徘徊动摇甚至反对赫拉克利特的辩证法思想。列宁批判地继承了哲学思想的先进成果,唯物地而且科学地解决了对立丽的统一问题,并把它作为唯物辩证法的实质。 马克思主义认为。认识是人对客观世界的反映,客观世界是辨证的,认识也当然是辨证的;对立统一规律是客观世界的根本规律,当然也是认识的根本规律。辩证法作为研究自然、社会和人类思维发展最一般规律的科学,就其内容而言分为客观辩证法和主观辩证法。恩格斯在《自然辩证法》中曾说:“所谓客观辩证法是支配着整个自然界的,而所谓主观辩旺法,即辩证的思维,不过是自然界中到处盛行的对立中的运动的反映而已。”这就是说,客观辩证法与主观辩证法是外部世界运动的一般规律和人类思维运动的一般规律,是既相联系又相区别的。从本质上说,主观辩证法是客观辩证法的反映。因此,人的认识要正确反映客观世界,就必须反映客观世界的矛盾运动,就必须遵循认识的矛盾运动而不断前进。列宁举出马克思的《资本论》作为分析事物矛盾运动的典范。列宁指出:“马克思在《资本论》中首先分析资产阶级社会(商品社会)里最简单、最普通、最基本、最常见、最平凡,碰到过亿万次的关系:商品交换。这一分析从这个最简单的现象中揭示出现代社会的一切矛盾。往后的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