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习课—第三单元 走向整体的世界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主题二、全球联系的初步建立
商品的世界性流动
海路贸易
主导国
贸易双方及主要交换物
(1)印度洋贸易
与阿拉伯商人的竞争中逐渐占据优势
(2) 欧美贸易 大西洋 贸易 三角贸易
西欧 手工制品(欧洲)↔贵金属、蔗糖和烟草(南美) 诸国 纺织品、枪支和手工制品(欧洲)↔黑人(非洲)→
奴隶(美洲)
(3)以澳门为主要
1487年 1492年 1497年 1497-1498年
(葡)迪亚士绕过非洲西南端好望角 (西)哥伦布到达美洲巴哈马群岛(中美洲) (英)卡伯特父子到达北美洲纽芬兰岛 (葡)达.伽马绕过非洲好望角,经印度洋,到达印度
问题探究:
同属15世纪的两次东西方航行,有何不同之处?
(可从目的、背景、影响等方面考虑)
一、知识框架
背景
动因:经 商济业根危源机、、社精会神根动源力、东方诱惑、
第 三 单
全球航路 的开辟
过程
条件:王室支持、 地理知识与造船航海技术提高
迪亚士、达·伽马、哥伦布、麦哲伦
对北大西洋高纬度地区和南半球的探索
分散孤立 走向整体

人口迁移
改变世界的人文地理

全球性流动
物种交换
格局和自然环境状态
大西洋贸易(三角贸易、黑奴贸易)
印度洋贸易(以葡萄牙为主) + 太平洋贸易(以西班牙为主)
欧洲
白银
白银
中中国国
丝.瓷 果阿 丝.瓷澳门(中) 丝.瓷
丝.瓷.棉
白银
马尼拉
丝.瓷.棉
美洲
生丝
白银
生丝
白银
日本
围绕白银输入中国的贸易网络
主题三、世界格局的演变
新航路开辟及早期殖民扩张对世界格局演变的影响
消 影极 响积

国力不堪重负,远洋航海业衰落 加强了中国与亚非国家的交流
造成亚、非、拉美的长期贫困落后 欧洲:开始崛起 世界:走向会合
朝贡贸易亦称“随贡贸易”、“贡舶贸易”。宋代以后中国政府准许外国 使节在进贡的前提下,随所乘船舶、车马携带商货来中国进行的贸易。
主题二、全球联系的初步建立
一.人口的迁移——新航路的开辟促进了各地人们的往来,推动 了人口的迁移,出现族群混合现象; 二.物种的交换——人口迁移促进了世界动植物的大交流; 三.疾病的传播——人口和动物的全球流动传播各种疾病; 四.商品的世界性流动——全球联系的初步建立
第三单元 走向整体的世界
临沂一中 李辉 2020.05.14
1.新航路开辟的背景(动因和条件)、过 程、影响(第7课)。 2.新航路开辟后对人口迁移和物种交换带 来的影响(积极、消极)。 3.新航路开辟后,商品的世界性流动的表 现(印度洋贸易、大西洋贸易、太平洋贸 易)。 4.早期殖民扩张的表现、影响。
新航路开辟的过程
2.新航路的开辟
航海家 时间(年) 支持的国家
开辟的航线
成果
迪亚士
1487
葡萄牙
最先发现好望 欧洲→非洲最南端

哥伦布
1492
西班牙
欧洲→美洲
发现新大陆
达·伽马 1497—1498 葡萄牙
欧洲→好望角→印 最早到达印度

麦哲伦 1519—1522 西班牙
环球航行
证明了地圆学 说
北冰洋

美 1492-1493年
太洲

欧洲
亚洲 非 1497-1498年
太平洋

南美洲
西
1487-1488年
洲印


大洋洲
洋 好望角

1519-1522年
新航路Biblioteka Baidu开辟
时间
支持国
航海家
1497年 16世纪 16世纪 17世纪初 17世纪初 1578年 1642-1643
英国 法国 荷兰 荷兰 俄罗斯 英国 荷兰
向 整 体
全球联系的 表现或方式 初步建立
疾病传播 商品流动(海路) 殖民扩张:葡、西;荷、英、法
太大印平西度洋洋洋贸贸贸世 始易易易界 逐市 渐场 形开 成

世 界
世界格局 的演变
欧洲:迅猛崛起,社会转型 美洲:殖民灾难,经济开发
非洲:殖民灾难 亚洲:殖民侵略,白银入华
打破了原本相 对平衡的多元 文明格局
线路1:生丝、瓷器等(中国澳门)至印度果阿中转↔
中转站的海上贸易 葡萄牙 白银(欧洲)→中国
网络
线路2:生丝(中国)→澳门→白银(日本)→中国
(4)太平洋贸易
西班牙
生丝、丝绸、棉布和瓷器等(中国)→菲律宾马尼拉 →白银(墨西哥)→菲律宾马尼拉→中国
世界市场,是世界范围的商品交换和商品流通,是通过商品交换把各国市场紧密联系起来的总体
卡伯特父子 卡蒂埃 巴伦支 哈得逊 / 德雷克 塔斯曼
航海活动
发现了纽芬兰岛 到达拉布拉多半岛 航行至北冰洋地区 经北冰洋通向亚洲航路 北太平洋到北冰洋航线 到达美洲南端合恩角 到达新西兰和塔斯马尼亚岛
中西航海活动比较
前2世纪 1405-1433年
丝绸之路(中国-中亚、西亚、北非,红海、地中海-欧洲) 郑和下西洋,最远到达非洲东海岸和红海沿岸
积极影响
①欧洲:出现商业革命、价格革命,促 进资本主义发展; ②亚洲:白银流入中国,促进东南沿海 商品经济发展; ③美洲:大批黑奴的到来,客观上促进 了美洲经济的开发; ④世界:各地联系加强,世界市场开始 形成,全球化进程开始。
消极影响
①美洲:掠夺金银、原料和种族屠杀; ②非洲:黑奴贸易,严重破坏社会经济 发展; ③亚洲其他地区:殖民侵略、殖民据点 和商业垄断。 ④国际关系:政治经济发展的不平衡, 必然引起殖民争霸战争。
项目
郑和下西洋
新航路的开辟
目的
1、宣扬国威 2、寻找建文帝的下落 3、加强与海外诸国的联系等
性质 政治行为,封建制度下的朝贡贸易
1、掠夺财富 2、扩张领土,占有市场 3、传播基督教等
经济行为,资本主义的海外殖民
君主专制强化;小农经济占主导; 商品经济和资本主义萌芽的发展;
背景 海禁和闭关锁国
人文精神影响
世界: 分散孤立走向整体,世界市场开始形成
二、重点突破
主题一、新航路的开辟
新航路开辟的背景
1、动因 (1)经济根源:资本主义萌芽出现,西欧商品经济发展,迫切需要黄金财富和新市场 。 (2)东方诱惑:《 马可•波罗行纪》激起欧洲人对东方的向往。 (3)社会根源:欧洲社会欧掀起寻金热潮。 (4)商业危机:奥斯曼帝国威胁到东西方陆路贸易通道的安全,来自亚洲的商品价格上 涨,西欧人急于从海上开辟通往东方的新航路。 (5)精神动力:文艺复兴时期人文主义思想的推动;通过向海外扩张来传播基督教。 2、条件 (1)王室支持:西班牙和葡萄牙王室积极支持海上探险活动。 (2)技术条件:地理和航海知识的完善;地圆学说流行。造船技术和航海技术不断提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