植物育种学复习资料
植物育种学复习要点

植物育种学复习要点植物育种学复习要点⼀、名词解释:1、植物育种学:园艺植物育种学是研究选育与繁殖园艺植物优良品种的原理和⽅法的科学。
2、种质:是决定⽣物遗传性状,并将遗传信息从亲代传递给⼦代的遗传物质,遗传学上称为基因。
3、种质资源:把具有种质或基因并能繁殖的⽣物体同成为种质资源。
4、驯化引种:如果引⼊地区与原分布区⾃然条件差异较⼤,或引种植物适应范围较窄,植物在⾃然状况下⽣长不正常或死亡,但通过⼈为的⼲预措施对植物的遗传特性进⾏逐步改良,使原本不能⽣存的植物可以适应新的环境⽽正常⽣长。
5、品种与良种:品种是经⼈⼯选择培育,在遗传上相对稳定,在形态特征和⽣物学特性上相对⼀致,并作为⽣产资料在农业⽣产中应⽤的作物类型。
品种具有优良、适应、整齐、稳定和特异等五个特性。
优良品种的优质⽣产⽤种即良种(优良品种:指群体作为品种时,其主要特性或综合经济性符合市场要求,有较⾼的经济价值)。
品系:指来源于同⼀祖先,性状表现⼤致相同的⼀个群体。
6、基因⼯程:在基因⽔平上改造植物遗传物质,可定向改造遗传性状,提⾼了育种的⽬的性和精确性,打破物种间⽣殖隔离障碍,实现了基因在⽣物界的共⽤性,因⽽在园艺植物重要园艺性状的遗传改良、抗逆抗病育种、品质改良与种质创新等⽅⾯发挥着⽇益巨⼤的作⽤。
7、单株选择法:从原始群体中选出优良单株分别编号采种,下⼀代每个单株的后代分株系播种在选种试验圃内,每⼀株系种⼀⼩区,通常每隔5个或10个株系设⼀对照区。
根据表现,淘汰不良株系,从当选株系内选择优良单株混合留种。
8、母系选择法:此法与系谱法的区别主要是在⼊选株不进⾏隔离,对花粉来源不加控制,选择只是根据母本的性状进⾏,所以称为母系选择法,⼜称为⽆隔离系谱选择法。
其优点是⽆需隔离,⽐较⽅便,同时⽣活⼒不易衰退;缺点是选优纯合的速度较慢。
此法适⽤于⽩菜、⽢蓝等⾃花授粉容易衰退的作物。
9、新品种保护:植物新品种,是指经过⼈⼯培育的或者对发现的的野⽣植物加以开发,具备新颖性、特异性、⼀致性和稳定性并有适当命名的植物品种。
植物育种学复习资料总结知识点

1、品种:经人类培育选择和创造的、经济性状及农业生物学特性符合生产和消费要求的遗传上相似而稳定的植物群体。
2、园艺植物育种学:是研究选育与繁殖园艺植物优良品种的原理和方法的科学。
3、种质;决定生物性状遗传,能把遗传信息从亲代传递给后代的遗传物质。
4、种质资源(遗传资源);具有种质并能繁殖的生物体的统称5、无性繁殖:生物不是通过有性生殖,而是利用营养器官或体细胞等繁殖后代的繁殖方式。
6、有性繁殖;生物通过有性过程产生的雌雄胚子结合,形成合子发育成新个体繁殖后代,有完整的个体发育周期7、无融合生殖:指一种近似有性繁殖由无融合生殖胚发育成植株的无性繁殖方式。
8、自花授粉;在自然条件下,雄蕊的花粉一般不借助外力即可直接授到本花雌蕊的柱头上,一般自然异交率在5%以内。
9、异花授粉;在天然授粉情况下,雌蕊主要依靠异株或同株异花的花粉完成授粉、受精。
天然异交率50%以上。
10、品质性状;需要改良的性状称为育种的主要目标性状,与品质有关的性状为品质性状。
11、目标性状;各类作物品种都具有一系列性状,其中特别需要改良的性状称为育种的主要目标性状,这些性状又各有其组成因素及生理生化基础。
12、育种目标:对所要育成品种的要求,所要育成的新品种在一定自然、生产及经济条件下的地区栽培时,应具备的一系列优良性状的指标。
13、选择差;当对某一数量性状进行选择时,入选群体与原始群体平均值将有一定差距为选择差14、饰变;由环境条件(土壤、气候、栽培措施)变化引起的变异15、芽变:指发生在芽内分生组织细胞中的突变,属于体细胞突变的一种。
16、选择育种;利用手段从植物群体中选取符合育种目标的类型,经过比较鉴定从而培育出新品种的方法17、芽变选种;利用发生变异的枝、芽进行无性繁殖。
使之性状固定,通过比较鉴定,选出优系,培育成新品种的选择。
18、实生选种;针对实生繁殖的群体为改进其经济性状,提高品质而进行的选种育种19、引种驯化;将一种植物从现有的分布区域或栽培区域人为的迁到其它地区种植的过程,也就是从外地引进本地尚未栽培的新的植物种类、类型与品种。
育种复习资料

2021复习题名词解释1.品种:是由人工创造的,已被作为生产资料利用,具有大致一样的生物学特性、经济学特性、形态特征,并能适应一定地区自然生态条件和栽培条件的栽培植物集团优良品种:具有优良的种性和优良的品质,其遗传特性符合当地农业生产的要求,能够生产出高产、优质、并能适时供给产品的品种2.简单引种::由于植物本身的适应性广,或者是原分布区及引入地的自然条件差异较小,或引入地的生态条件更适合植物的生长,以致植物不改变遗传性也能适应新的环境条件。
驯化引种:由于植物本身的适应性很窄,或引入地的生态条件及原产地的差异太大,植物在自然状况下生长不正常或死亡,但通过人为的干预措施对植物的遗传特性进展逐步改进使原本不能生存的植物可以适应新的环境而正常生长3.就地保存:指在资源植物的产地, 通过保护其生态环境到达保存资源的目的迁地保存:常针对资源植物的原生境变化很大, 难以正常生长及繁殖、更新的情况, 选择生态环境相近的地段建立迁地保护区, 有效地保存种质资源。
4.授粉:将花粉传播到柱头上的操作过程。
受精:5.芽变选种:指利用发生变异的枝、芽进展无性繁殖,使之性状固定,通过比拟鉴定,选出优系,培育成新品种的选择育种法实生选种:从播种无性繁殖园艺植物自然授粉的种子所产生的植株中,选育优良品种的方法6.雌性系:指雌雄同株异花的作物,只生雌花,不生雄花且该种性状能够稳定遗传的品系。
〔黄瓜、甜瓜、南瓜中应用较多〕雌株系:雌雄异株作物,如菠菜,通过选育获得遗传稳定,系统内全部为纯雌株的系统。
7.保持系:给不育系授粉能保持不育系的不育性的品种或自交系恢复系:用来给雄性不育系授粉,使杂种一代品种群体中每个植株恢复雄性繁殖能力的纯合自交系8.自交不亲和性:指两性花植物,雌雄性器官正常,在不同基因型的株间授粉能正常结籽,但是花期自交不能结籽或结籽率极低的特性。
自交不亲和系:具有自交不亲和性的植株,经多代自交选择后,其自交不亲和性能稳定遗传,同一株系的后代株间相互授粉亦不亲和的系统9.雄性不育性:两性花植物中,雌性器官正常,雄性器官畸形退化,不能产生功能正常的雄配子〔花粉〕的现象雄性不育系:对于可遗传的雄性不育,通过人工选育,在雌器官发育正常的两性花植物中获得遗传性稳定的雄性不育系统10.一般配合力:指一个自交系或品种在一系列杂交组合中的平均生产力。
园艺植物育种学复习题及答案

园艺植物育种学复习题及答案一、名词解释1、品种退化:是指品种在繁殖过程中,由于种种原因会逐渐丧失其优良性状,种的典型性,这一现象通常称为品种退化。
2、童性:童期在形态、解剖和生理、生化等方面和成年期不同的特性叫做童性。
3、实生繁殖:对于无性繁殖的园艺植物来讲,利用种子进行繁殖叫实生繁殖。
4、品种:具有在特定条件下表现为不妨碍利用的优良、适应、整齐、稳定和特异性的家养动植物群体。
5、芽变:来源于体细胞中自然发生的遗传变异。
6、育种对象:是指在育种工作中选择哪种园艺植物作为选育的对象。
7、品种审定:是指对新选育或新引进的品种由权威性专门机构对其进行审查,并做出能否推广和在什么范围内推广的决定。
8、无性繁殖:无性繁殖是指没有发生受精作用的繁殖方式。
9、童期:指实生苗不能诱导开花的时期。
10、引种:植物的任何种类和品种在自然界都有它一定的分布范围,人类为了满足自己的需要,把它们从原来的分布范围引进新地区的实践活动叫做植物引种。
11、混合选择:是根据植株的表型性状,从原始群体中选取符合选择标准要求的优良单株混合留种,下一代混合播种在混选区内,相邻栽植对照品种及原始群体的小区进行比较坚定的选择法。
12、系谱选择法:是按照选择标准从原始群体中选出一些优良的单株,分别编号,分别留种,下一代单独种植一小区形成株系(一个单株的后代),根据各株系的表现,鉴定各入选单株基因型优劣的选择法。
13、超亲优势:这是用双亲中较优良的一个亲本的平均值(Pₖ)作为尺度,衡量F₁平均值与高亲平均值之差的方法。
14、营养系品种:由单一优选植株或变异器官经无性繁殖而成的品种叫营养系品种。
15、园艺植物育种学:是研究选育园艺植物新品种的原理和方法的科学。
二、判断题1、生物混杂是指异种花粉混入引起的有性后代间的性状差异。
(✔)2、胞质型雄性不育很难找到保持系。
(x)3、趋中变异是指杂种后代性状平均值趋近于亲中值的现象。
( ✔)4、周缘性嵌合体在同一分生层内的细胞间遗传性质不同。
植物遗传育种学复习题

植物遗传育种学复习题一、名词解释1、杂种优势:杂种在生长势、生活力、繁殖力、抗逆性、产量和品质等方面优于双亲的现象。
2、基因工程:按照人们的愿望,进行严密的设计,通过体外 DNA 重组和转基因等技术,有目的地改造生物种性,使现有的物种在较短时间内趋于完善,创造出更符合人们需求的新的生物类型。
3、细胞质遗传:由细胞质内的基因即细胞质基因所决定的遗传现象和遗传规律。
4、基因突变:基因内部发生了化学性质的变化,与原来的基因形成对性关系。
5、染色体组:指配子中所包含的染色体或基因的总和。
6、选择育种:利用现有品种或类型在繁殖过程中自然产生的变异,通过选择淘汰的手段育成新品种的方法。
二、填空题1、植物的繁殖方式分为(有性繁殖)和(无性繁殖)。
2、杂种优势利用中,选育杂交种的基本程序是(选育自交系)、(配合力测定)和(制种)。
3、基因突变具有(稀有性)、(随机性)、(平行性)和(重演性)等特征。
4、染色体结构变异包括(缺失)、(重复)、(倒位)和(易位)。
5、多倍体的类型有(同源多倍体)和(异源多倍体)。
三、选择题1、下列属于质量性状的是()A 株高B 产量C 花色D 千粒重答案:C2、杂种优势表现最明显的是在()A F1 代B F2 代C F3 代D 以后各代答案:A3、减数分裂过程中,同源染色体的联会发生在()A 细线期B 偶线期C 粗线期D 双线期答案:B4、下列哪种方法不能用于创造新的变异()A 杂交B 诱变C 选择D 以上都不是答案:C5、基因工程中常用的载体不包括()A 质粒B 噬菌体C 病毒D 线粒体答案:D四、简答题1、简述杂交育种的基本原理。
答:杂交育种的基本原理是基因重组。
通过杂交,将两个或多个亲本的优良基因组合在一起,再经过选择和培育,获得具有双亲优良性状的新品种。
杂种后代会产生遗传变异,为选择提供了丰富的材料。
同时,基因的分离和重组使得杂种后代的性状出现分离和重新组合,从而有可能选出符合要求的优良个体。
植物分子育种复习题

植物分子育种复习题植物分子育种是一种利用分子生物学技术来改良植物性状的育种方法。
它通过对植物基因组中的关键位点进行分析和编辑,以达到培育高产、耐逆性和优质的新品种的目的。
下面是一些关于植物分子育种的复习题,帮助你复习相关的知识。
1. 什么是植物分子育种?2. 植物分子育种的目标是什么?3. 植物基因组中的哪些要素是植物分子育种关注的重点?4. 解释植物基因组编辑技术。
5. 介绍植物基因组编辑技术的优势和局限性。
6. 分子标记辅助选择在植物分子育种中的作用是什么?7. 什么是基因组选择?它如何应用于植物分子育种中?8. 解释转座子在植物分子育种中的作用。
9. 植物表观遗传学如何应用于植物育种?10. 编写一个简短的项目计划,描述如何利用植物分子育种提高小麦产量。
答案:1. 植物分子育种是利用分子生物学技术改良植物性状的育种方法。
2. 植物分子育种的目标是培育高产、耐逆性和优质的新品种。
3. 植物基因组中植物分子育种关注的重点包括基因型、表观遗传修饰、基因组编辑等。
4. 植物基因组编辑技术是通过CRISPR/Cas9系统或其他工具对植物基因组进行定点编辑,精确修改特定基因。
5. 植物基因组编辑技术的优势包括高效、精确和快速,但其局限性包括转载体整合问题和当然修饰问题等。
6. 分子标记辅助选择用于植物分子育种中的作用包括鉴定目标基因、辅助筛选等。
7. 基因组选择是通过基因组测序技术分析目标品种的遗传差异,辅助选择优质基因型。
8. 转座子在植物分子育种中具有增加基因组多样性、诱导基因重排等作用。
9. 植物表观遗传学通过调控基因的甲基化和组蛋白修饰等来改变基因表达,用于植物育种中。
10. 项目计划包括分析小麦基因组、鉴定和验证与小麦产量相关的候选基因、利用基因组编辑技术进行精确修改、最终培育出高产小麦品种等。
希望这些复习题能够帮助你回顾植物分子育种的知识,加深对该领域的理解和掌握。
在考试前,请确保对以上问题和答案进行反复复习,加强理解,提高你对植物分子育种的认识。
林木育种学复习材料

林木育种学复习材料目录1、绪论 (1)1、林木育种学 (1)2、林木选育技术基础 (1)1、种内多层次变异: (1)2、交配系统 (1)3、遗传力 (1)4、配合力与育种值 (2)5、遗传增益 (2)6、影响选择效果的主要因素 (2)7、人工选择 (3)8、选择类型 (3)9、配合选择 (3)3、遗传育种资源和树木引种 (3)1、遗传资源 (3)2、遗传多样性 (3)3、林木遗传资源管理 (4)4、乡土树种 (4)5、外来树种 (4)6、引种 (4)7、引种原则 (4)8、引种成功的标准 (4)4、种源与优树选择 (5)1、种源试验 (5)2、种源试验目的 (5)3、种源试验的作用 (5)4、地理变异模式 (5)5、种子区划 (6)6、种子区划依据 (6)7、优树选择 (6)8、选优林分条件 (6)5、杂交与倍性育种 (7)1、杂交 (7)2、杂交育种 (7)3、杂种优势 (7)4、显性假说 (7)5、超显性假说 (8)6、杂交方式 (8)7、亲本选择的原则 (8)8、花粉生活力鉴定 (9)9、克服远缘杂交不亲和性的方法 (9)10、林木多倍体育种的主要意义 (10)11、林木多倍体诱导的基本途径 (10)12、林木染色体加倍的方法 (10)6、无性系选育、繁殖与造林 (11)1、无性繁殖 (11)2、无性系 (11)3、无性系选育 (11)4、成熟效应 (11)5、位置效应 (11)6、无性系选育和造林的优势 (12)7、无性系造林的问题 (12)8、无性系造林问题的对策 (12)7、种子园 (12)1、种子园 (12)2、种子园种类 (13)3、无性系配置 (13)4、母树林 (13)8、遗传测定 (13)1、遗传测定 (13)2、遗传测定解决的问题 (13)3、交配设计 (14)4、常用试验设计 (16)9、林木抗逆性育种 (16)1、抗逆性育种 (16)10、木材品质遗传改良 (16)1、木材密度测定 (16)11、生物技术在林木育种中的应用 (17)1、生物技术 (17)2、组织培养 (17)3、遗传标记 (17)4、遗传标记的种类 (17)5、分子标记技术 (17)6、分子标记在林木育种中的应用 (18)12、林木育种策略与多世代育种 (19)1、绪论1、林木育种学以遗传进化为指导,研究林木选育和良种繁育原理和技术的学科。
作物育种学复习

作物育种学一、名词解释1、自交不亲和:是指具有完全花并能产生正常雌、雄蕊及正常雌、雄配子的植物,但自花授粉不能结实的特性;2、近等基因系:具有相似遗传背景、而只在个别性状上有差异的许多品种;3、种质资源:遗传育种领域内,把一切具有一定种质或基因的生物类型;4、育种目标:对所要育成品种的要求,即在一定地区的自然、栽培和经济条件下,对计划要选育出的品种应具有哪些优良性状以及各生物学和经济学性状上的具体指标;5、稳产:优良品种在推广的不同地区和不同年份间产量变化幅度较小,在环境多变的条件下能够保持均衡的增产作用;6、经济系数:收获指数harvest index,指生物产量转化为经济产量的效率,即经济产量与生物产量的比值;7、引种:广义的引种crop introduction指从外地或外国引入优良品种、新植物、新作物、品系以及供研究用的或有价值的种质资源或遗传资源材料;从生产的角度讲,引种是指从外地或外国引入优良新作物或新品种,通过适应性试验,直接在生产上推广种植;8、选择育种:是指对现有品种群体中出现的自然变异通过性状鉴定、选择,再经过品系比较试验,区域试验和生产试验培育农作物新品种的育种途径;9、驯化则是人类使植物适应新的地理环境能力、并对其加以改造和利用的过程10、间接鉴定:根据性状间的相关变异的原理,借助于与目标性状有高度相关的性状的表现来对目标性状进行的鉴定称为间接鉴定;11、直接鉴定:根据性状的直接表现对其进行鉴定的方法称为直接鉴定;12、田间鉴定:在田间栽培条件下,对有关性状进行的鉴定称为田间鉴定;13、室内鉴定:品质等生理生化性状则必须在实验室条件下,借助于某些实验仪器设备才能进行鉴定;14、自然鉴定:当被鉴定的性状在自然条件下能正常、充分地表现时在田间自然条件下对其进行的鉴定,这就称为自然鉴定;15、诱发鉴定:在人工诱发条件下所进行的鉴定称为诱发鉴定;16、杂交育种:不同品种之间杂交获得杂种,继而对杂种后代进行选择以育成纯系新品种的育种方法;17、组合育种:是将分属于不同亲本的优良基因通过杂交分离和重新组合,形成各种不同的基因型,通过定向选择育成集双亲优点于一体的新品种,其遗传机理主要是基因的重组和互作;18、超亲育种:将分散在不同亲本中控制同一性状的多个微效基因积累于一个个体中,形成在该性状上超过亲本的类型,其遗传机理在于基因的累加与互作;19、一般配合力:指某一亲本品种与其它一系列品种杂交后,杂种后代F1在某个性状上表现的平均值称为这一亲本品种在该性状上的一般配合力; 20、核心亲本:指综合性状优良、一般配合力高、在育种工作中使用频率高、以它们为亲本容易培育出新品种的种质材料;21、杂交方式:是指在一个杂交组合里要用几个亲本以及各个亲本杂交的先后次序;22、外照射:指被照射的种子或植株所受的辐射来自外部某一辐射源,如钴源、X射线源和中子源等;23、内照射:将辐射源引人生物体组织和细胞内进行照射的一种方法;24、远缘杂交:通常将植物分类学上不同种species、属genus或亲缘关系更远的植物类型间所进行的杂交称远缘杂交wide cross 或 distant hybridization,所产生的杂交种称远缘杂种;25、异附加系:是指某物种染色体组型的基础上,增加一对或两对其他物种的染色体,从然形成一个具有另一物种特性的新类型;26、异替换系:是指某物种的一对或几对染色体被另一物种的一对或几对染色体所取代而成为一新类型;27、异位系:是指某物种的一段染色体和另一物种的相应染色体的片段发生交换后,基因连锁群也随之发生改变外而产生的新类型;28、单倍体:是指含有配子染色体数的孢子体n;29、杂种优势:是生物界的一种普遍的现象,一般是指遗传性状不同的亲本杂交产生的杂种,在生长势、生活力、繁殖力、适应性以及产量、品质等性状超过其双亲的现象;30、中亲优势:是指杂交种的某一性状的平均值与双亲P1和P2同一性状平均值差数除以双亲平均值;31、超亲优势:指杂交种F1的某一性状的平均值与高值亲本HP的同一性状平均值差数除以高亲平均值;32、超标优势:指杂交种F1的某一性状的平均值与当地推广品种CK同一性状的平均值差数除以CK平均值,也称为竞争优势;33、杂种优势指数:是指杂交种F1某一性状的平均值与双亲同一性状的平均值的比值;34、自交系:是经过多年多代的连续人工强迫自交和单株选择所形成的基因型纯合、性状整齐一致的自交后代;35、配合力:是指一个亲本与另一个亲本杂交后所产生的杂种一代的生产力或其它性状表现的水平;36、特殊配合力:是某特定的组合F1的某一性状数值与双亲的一般配合力数值的偏差;37、雄性不育:是指不能产生有功能的雄性配子而失去生殖功能的特性;38、高不育系:是指有少量自交结实的不育系,这种自交结实的种子能够使高不育特性得以遗传;39、田间试验设计按照试验的目的要求和试验地的具体情况,将各试验小区在试验地上作最合理的设置和排列,称为田间试验设计;40、重复:重复是指试验中将同一试验处理设置在两个或两个以上的试验单位上;41、随机排列:随机排列是指试验中的每一处理都有同等机会设置在一个重复中的任何一个试验小区上;42、局部控制:在小环境或小组内使非处理因素尽可能一致,实现试验条件的局部一致性,这就是局部控制;43、边际效应:指小区两边或两端植株的生长环境与小区中间植株的生长环境不一致而表现出差异;44、生长竞争:指当相邻小区种植不同作物或相邻小区进行不同肥料等处理时,由于株高、分枝分蘖力或生长期的不同,小区边际通常有一行或多行受到影响;45、区域试验:由品种审定机构在省级或省级以上的范围内按不同生态区域统一布置的、以鉴定作物新品种使用价值和适应区域范围的一种多点试验;46、品种适应性:作物品种对环境的适应范围和在一定范围内的适应度;47、品种稳定性:生物体能自身调节表现型的状态,以适应于变动的环境,使其生长发育,并保持主要性状相对稳定的能力;48、作物细胞工程:以作物细胞和组织培养技术为基础发展起来的一门学科;它以细胞为基本单位,在体外in vitro条件下进行培养、繁殖或人为地使细胞某些生物学特性按人们的意愿产生某种物质的过程;21、胚胎培养是指使胚及具胚器官如子房、胚珠在离体无菌培养条件下简答题:1、简述天然异交率的测定过程;答:在作遗传试验确定自然异交率时,应选用遗传简单的、由单基因控制的性状作为标志性状;通过选用具有相对性状差异的品种间异交情况进行测定;一般作法为:选具隐性性状的品种作母本,用具纯合显性性状的另一品种作父本;按父、母本成间行或围绕式种植,任其自由授粉,从母本植株上收获种子,统计F1群体中显性性状个体百分率,即为自然异交率;++++++++++++++0000000+0+0+0++++++++++0+0++0000000+0+0+0+┇┇父母本间行种植围绕式种植+父本0母本自然异交率%=F1中显性个体数/F1总个体数×1002、制定作物育种目标的原则;答:一、立足当前、展望未来、富有预见性;二、突出重点、分清主次、抓主要矛盾;三、明确具体,性状指标落实;四、必须面向特定的生态地区和栽培条件;3、简述“纯系学说”的主要内容;答:1.在自花授粉植物的自然品种群体内,通过单株选择可以分离出若干个纯系,表明原始群体是由若干种纯系组成的混合群体,这种基于种群本身的分化,对其进行选择是有效的;2.在同一纯系内继续进行选择是无效的;因为同一纯系群体内各个体的基因型都是纯合的而且是相同的,在同一纯系内,不同的性状由于受到环境条件的影响而表现出一定的变异性,但这些变异只影响个体的体细胞,而不影响生殖细胞,即这些变异性是不能遗传的,因而对其进行选择是无效的;3、纯系学说还强调了通过后代鉴定来判断所得到的变异是否属于遗传,这一结论对作物的选择育种工作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4、试述选择育种的基本原理★选择育种的基本原理是利用作物品种群体的自然变异和纯系学说;★纯系是自花授粉作物一个纯合体自交生产的后代,即同一基因型组成的群体;★纯系学说是自花授粉作物纯系育种的理论基础之一,它把变异分为可遗传变异和不可遗传变异,在育种工作中,通过后代坚定选择可遗传的变异;★作物群体自然变异的原因:1自然变异引起基因重组;2自然变异;3新育成品种群体中的变异;5、简述杂交育种的原理1、基因重组,综合双亲优良性状2、基因互作产生新的性状3、基因累积产生超亲性状6、简述选配亲本的一般原则(一)杂交的亲本必须具有较多的优点,无突出的缺点,而且在主要性状上优缺点应尽可能达到互补,并且主要性状突出;1.亲本优点多;2.目标性状突出;3.缺点少而且易克服;4.亲本间优缺点互补;其中重点是优缺点互补;其基本遗传理论是基因的分离和自由组合规律; (二)亲本之一最好是能适应当地条件、综合性状较好的推广品种(三)注意亲本间的遗传差异,选用生态类型差异较大、亲缘关系较远的亲本材料相互杂交(四)杂交亲本应具有较好的配合力7.杂种后代处理的方法、程序及各种方法的优缺点:杂种后代处理的方法有:一系谱法:从杂种的第一次分离时代单交F2,复交F1开始,进而进行连续性的单株选择,直到选得优良而又整齐一致的系统,进入产量比较试验;程序:亲本选配,配置组合—→点播,组合编号,淘汰不好组合,去除假杂种、杂株、劣株;分组混合收获、脱粒—→按组合点播品,选优良单株,分株收获和脱粒→ F2中选择单株点播种或株行;选出优良系统再从中选择优良单株,分株收获和脱粒—→按系统把中选单株播成系统,选优良单株,分株收获脱粒,少量稳定品系进行产量试验—→边实验边选择—→稳定品系、进行生产试验、繁殖种子、示范推广;优点:1能较早集中精力于优良株系,可及时组织试验、示范、繁殖; 2系统间的亲缘关系十分清楚,便于查源,便于研究;缺点:1中选率低,多基因控制的性状易丢失;2工作繁重;二混合法:程序:亲本选配、配置组合—→混合播种、混收、混脱粒—→F1—→F2—→F3—→混合播种、开始选株单收、脱粒—→F5入选单株、种成株行—→产量试验,繁种;优点:1早代不选,混收混种,工作简单;2与系谱法比,多基因控制的优良性状不易丢失;缺点:1可能丢失早熟、耐肥、矮杆等类型;2单株难选,因对单株的上下代历史关系不清楚,不能进行比较,优良类型不易确定,评定取舍较难;3选育年限较长;9、衍生系统的工作要点衍生系统法的工作要点是:在第一次或第二次分离世代进行一次选株,以后世代则混播该单株的衍生系统即单株的混合群体而不加以选株,对衍生系统进行测产作为评定优劣的参考,根据综合性状和测产的结果淘汰不良系统,并逐代明确优良的系统;保留优良的系统不再选株,在淘汰系统中的不良单株后混合收获,下年混播;直到性状趋向于稳定的世代F5~F6再进行一次选株,下年种成株系,从中选择优良系统进行比较试验,直至育成新的品种;10、衍生系统的特点衍生系统法实际上是系谱法和混合法相结合的一种方法,它兼有系谱法和混合法的优点,又在不同程度上消除了两者的缺点;衍生系统法可以在F2或F3针对遗传力高的性状进行选择,而在后期世代针对遗传力低的性状进行选择;与系谱法相比,在早期世代按株系种植,可以尽早获得优良的株系,发挥了系谱法的长处;采用系谱法要连续在系统内选择单株,选株太多会增加工作量,选株太少又可能丧失优良的基因,而采用衍生系统法不会使所处理的材料在若干世代内增加太多,又可在系统内保存有大量的变异,弥补了系谱法的不足;与混合法相比,在早期世代选株后,按衍生系统混合种植,既减少了工作量,又保存了系统内的变异,又由于分系种植,可以减少在混播条件下群体内不同类型间的竞争,这是混合法难以比拟的;另外,采用衍生系统法能集中精力于有希望的优良材料中进行选择,可以减少在选择世代大量选株的工作量;如果将衍生系统法与系谱法用于不同类型的杂交组合,并加以灵活应用,则可以大大提高育种工作的效率;11.简述单籽传法的优缺点优点:1在育种过程中,尽可能保存杂种群体的遗传变异的多样性;2加速杂种群体世代进展的有效途径;缺点:1尽管可加速群体世代进展,但品系的纯化和稳定不及系谱法;2产量试验时差异很大;3每个单株只取一粒种子,可能丢失部分优良基因型,而不理想基因型则予以保留;12.简述回交育种的意义1用于改良品种; 2用于杂种优势利用的育种工作,如将选育雄性不育系或导入标志性状; 3用于远缘杂交工作; 4用于打破基因连锁; 13.简述回交育种法的特点1回交能对杂种群体进行控制,使其向预定的方向发展,增加育种工作预见性; 2便于加代; 3减少中间试验环节;14.简述回交育种工作的局限性1只能对个别性状进行改良,并且改良后的品种难推广; 2多基因控制的性状难以改良、杂交工作量大; 3在目标性状与不利性状紧密连锁时,回交育种有较大的难度; 4回交群体回复为轮回亲本基因型常出现偏离;15.辐射育种中辐射处理的方法及特点答:辐射处理主要有两种方法,即外照射和内照射;1外照射:指被照射的种子或植株所受的辐射来自外部某一辐射源,如钴源、X射线源和中子源等;特点:方法操作简便,处理量大,是最常用的处理方法;外照射方法又可分为急性照射与慢性照射,以及连续照射和分次照射等各种方式;急性照射与慢性照射的区别主要在剂量率的差异,急性照射剂量率高,在几分钟至几小时内就可完成,而慢性照射的剂量率低,需要几个星期至几个月或几年才能完成;连续照射是在一段时间内一次照射完毕,而分次照射则需间隔多次照射才能完成;2内照射:将辐射源引人生物体组织和细胞内进行照射的一种方法;特点:①内照射是一种慢性照射,进入植物体内的放射性元素在衰变过程中不断放出射线作用于植物体;②放射性元素在体内的分布极不均匀,一般在生长点、形成层放射性较高;③放射性元素不断衰变,如果这些放射性元素已成为遗传物质核酸的成分,其衰变本身也会有一定的诱变效应;内照射的主要方法有:1浸泡法;将种子或嫁接的枝条放人一定强度的放射性同位素溶液内浸泡;要求事先对种子在一定浸种时间内的吸水量进行大致测定,以确定所需配制放射性溶液的体积,以便在处理时间内将放射性溶液全部吸干;2注入法;将放射性溶液注入植物的茎秆、枝条、叶芽、花芽或子房内;3施人法;将放射性同位素溶液施人土壤中使植物吸收;4合成法;供给植物14CO2,使植物通过光合作用将放射性的14C同化到代谢产物中引起变异;进行植物内照射时一定要十分注意安全防护,在实验室内严格遵守放射性实验室的操作规程,严防放射性污染;16.简述化学诱变剂的特点答:①诱发突变率较高,点突变多,染色体损伤轻,不引起染色体断裂;②生理代谢损伤大,容易引起生活力和可育性下降;③使用所需的设备比较简单,成本较低,诱变效果较好;对人体更具有危险性17.简述诱变育种的特点答:1提高突变率,扩大突变谱一般诱变率在千分之一左右,多种诱变因素可使突变率提高到3%;2改良单一性状比较有效,同时改良多个性状较困难3性状稳定快,育种年限短诱发的变异大多是一个主基因的改变,因此稳定较快,一般经3~4代即可基本稳定,有利于较短时间育成新品种;4诱发突变的方向和性质难于掌握突变类型多种多样,但有益变异性状少,要求大群体;诱变育种与其它育种方法的结合杂交育种与诱变育种诱变育种与生物技术复合诱变18.简述秋水仙破的作用机理答:特异地与细胞分裂中蛋白分子结合抑制纺锤丝的形成,但不影响染色体的复制,因此复制的染色体不能向细胞的两极分开,使细胞中的染色体数目加倍而形成多倍体;细胞在秋水仙碱处理后,用清水洗净残留的秋水仙碱,细胞可恢复正常;秋水仙碱在适当的浓度范围内,对植物细胞基本上无毒害作用,药剂在细胞中扩散后,无明显的毒害作用,遗传上一般不发生其他变异;19.单倍体在育种上的运用价值答:1缩短育种年限 2克服远缘杂交的困难 3提高诱变育种的效率 4合成育种新材料20.利用杂种优势必需的基本条件答:1、有基因型纯合度高的优良亲本和强优势的杂交组合2 、异交结实率高3、繁殖与制种程序简单易行,种子生产成本低1亲本的繁殖简单易行,便于保持亲本的纯度,提高亲本的种子产量;2杂交制种简单易行,制种产量高;3有健全的种子生产和管理体系;21、简述杂种优势利用中对杂种亲本的要求4分答: a.纯度高基因型纯合,表现型才能整齐一致;b.具有较高的一般配合力一般配合力高的自交系,才能组配出强优势的杂种品种;c.具有优良的农艺性状纯系或自交系农艺性状的优劣直接影响杂种的相应性状;d.亲本自身产量高,开花习性符合制种要求22、简述杂种品种的亲本选配原则4分答:选配亲本的原则概括起来就是配合力高、差异适当、性状好、制种方便、制种产量高;一配合力高根据配合力测定结果,选择配合力高,尤其是一般配合力高的材料作亲本;两个亲本的配合力最好都高,这样容易得到强优势的杂种一代;若受其他性状的限制,至少应有一个亲本是高配合力的;不能用两个配合力低的亲本进行杂交;如采用的是多亲本配制杂交种如双交,则应将最高配合力自交系放在最后一次杂交;二亲缘关系较远两个亲缘关系较远,性状差异较大的亲本进行杂交,常能提高杂种异质结合程度并丰富其遗传基础,表现出强大的优势和较好的适应性;亲缘关系远近有以下表述形式:1.地理远缘国内材料和国外材料,本地材料和外地材料进行组配,由于亲本来自不同的生态区域,可增大杂种内部的基因杂合度,因而优势较大;例如我国推广面积较大的杂种玉米丹玉6号旅28×330和杂种高粱原杂12号原新1号A ×平罗娃娃头等都是地理远缘的品种间杂种;2.血缘较远如选育杂种棉花,以岱字棉系统和斯字棉系统进行组配,由于双亲遗传差异较大,优势表现强大;若亲本血缘近,则异质性不大,优势不明显;3.类型和性状差异较大如玉米硬粒型和马齿型,高粱的南非类型,亨加利类型和中国类型杂交,F1具有强大的杂种优势;三性状良好并互补亲本应具有较好的丰产性和较广的适应性,通过杂交使优良性状在杂种中得到累加和加强,特别是杂种优势不明显的性状,如成熟期、抗病性以及一些产量因素等;杂种的表现多倾向于中间型,只有亲本性状优良,才能组配出符合育种目标要求的杂种一代;任何品种系都会有缺点,但要尽量选优点多、主要性状突出、遗传率高、缺点少且易克服,而且双亲优缺点可以互补的品种系作亲本;亲本在遗传上还应是稳定的,亲本种子要纯度高、质量好;利用雄性不育性时,不育系的不育度和恢复系的恢复力都要高;四亲本自身产量高,花期相近亲本自身产量高可以提高繁殖亲本和制种的产量,有利于降低杂种成本;若不受其他因素限制,应以两亲中产量较高的一个亲本作母本,两亲花期相近并以偏早的作母本,这样可避免调节花期的麻烦,保证花期相遇;父本植株最好略高于母本以利于授粉;23.简述化学杀雄剂必须具备的条件4分答:1处理母本后仅能杀伤雄蕊,使花粉不育,不能影响雌蕊的正常发育; 2处理后不能引起遗传变异;3处理方法简便,药剂便宜、效果稳定;4对人、畜无害、不污染环境;24、优良“三系”的要求技术指标:不育系:1不育度高且稳定,不育度和不育率达到或接近100%;2具有良好的开花习性,雌性器官发育正常,花期长,每朵花开放时间长,柱头外露等,有利于接受父本花粉,提高制种产量;3综合性状良好,配合力高,品质好,抗性强,易配置出强优势组合;保持系是不育系的同核异质体,在相当大的程度上可以说有什么样的保持系就有什么样的不育系,所以对优良不育系的要求也是对保持系的要求, 在选育工作中应该先按要求选育保持系然后再通过保持系传递给不育系;恢复系:1恢复系是一个群体整齐性状一致结实正常的纯系;2它能使不育系的不育性完全恢复正常;3它的恢复性不因世代的增加或环境的改变而变化;4恢复力强,配合力好,具有高产潜力,优良性状多5遗传基础丰富,能与不育系保持较大的遗传距离;6株高稍高于不育系,花期较长,花粉量大,有利于异交结实7品质好,抗性强;26.图示说明“三系二围制”利用杂种优势6分答:不育系繁殖田杂交制种田隔离区I繁殖不育系和保持系隔离区II杂交制种和繁殖恢复系不育系×保持系不育系×恢复系Srf rf↓Nrf rf Srf rf↓S或NRf Rf↓↓自交与姊妹交↓↓自交与姊妹交不育系保持系杂交种恢复系Srf rf Nrf rf SRf rf S或NRf Rf图三系法利用杂种优势示意图27.简述两系杂种品种选配原则4分。
《园艺植物育种学》复习资料 按题型

《园艺植物育种学》期末复习资料试卷题型一、名词解释:(每题5分,共20分)。
二、选择填空题:(每空2分,共20分)(从提供的选项中选择正确答案填在横线上)。
三、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30分)。
四、问答题:(每题10分,共30分)。
名词解释1.品种:是指在一定生态条件下,经过人工选育或者发现并经过改良,形态特征和生物学特性一致,遗传性状相对稳定的在一定时间内具备优良性状的并有适当命名的植物群体。
经过人工选育或者发现并经过改良,形态特征和生物学特性一致,遗传性状相对稳定的植物群体。
(两个都算对)2.育种目标:是指作物通过遗传改良后要达到的目的。
1种质资源:是具有种质并能繁殖的生物体的统称,也称为遗传资源。
2种质库:又称基因库,是指以种为单位的群体内的全部遗传物质,它由许多个体的不同基因组成。
3种质:种质又称遗传质,是决定生物遗传性状(或种质),并将遗传信息从亲代传递给子代的遗传物质(的总称)。
1.引种:是指将野生或栽培植物的种子或营养体从其自然分布区域或栽培区域引入到新的地区栽培。
2.驯化引种:通过改变植物遗传性才能适应新环境或采取相应的农业措施,使其产生新的生理适应性,这种方式称为驯化引种。
1.选择育种:是在现有作物品种群体中,根据育种目标,选择优良的自然变异个体,通过培育、比较和鉴定,从而获得新品种或改良现有品种的一种方法,简称选种。
2.遗传力就是亲代性状值传给后代的能力的大小。
3.选择差:入选群体的平均值与原始群体的平均值之差。
4.遗传进度:入选亲本后代构成群体的平均值与上代原始群体的平均值之差。
5.有性繁殖:通过有性过程产生雌雄配子,结合成合子,发育成新个体的繁殖方式。
1.近缘杂交:是指不存在杂交障碍的同一物种之内不同品种、变种或类型间的杂交,用于选育新品种。
2.远缘杂交:是指植物学上不同种、属以上类型之间的杂交,是种间、属间或地理上相隔很远的不同生态类型间的杂交。
3.亲本选择:是指根据育种目标在原始材料中选择优良的品种类型作为杂交亲本。
园林植物育种学复习资料

一、单选题(共20题,40分)1、嫁接时适用带木质部嵌芽接的树种是()(2.0)A、苹果B、梨C、桃D、柿子正确答案: D2、下列选项中,不属于田间检验的作用的是()(2.0)A、检查制种田的隔离情况B、检查品种真实性和鉴定品种纯度C、检查田间生长情况D、检查品种真实性和品种纯度是否符合种子认证的要求正确答案: D3、下列哪种碱基不会出现在RNA中?(2.0)A、尿嘧啶B、胸腺嘧啶C、胞嘧啶D、腺嘌呤正确答案: B4、种子干燥主要采用晒种法、吹风干燥法和()(2.0)A、熏蒸干燥法B、使用干燥剂C、加热干燥法D、烘烤法正确答案: C5、种子包装材料中,()强度好,但容易透湿,防湿、防虫和防鼠性能差。
(2.0)A、多层纸袋B、铁皮罐C、聚乙烯铝箔复合袋D、麻袋正确答案: D6、()是优良品种的基本特征,也是园艺植物育种的基本目标(2.0)A、适应性强B、抗耐性强C、高产稳产D、品质优良正确答案: C7、西瓜种子发芽很慢的主要原因是()(2.0)A、种子皮太厚B、种子太小C、西瓜太大D、种子不鼓正确答案: A8、大白菜的种子生产上一般采用()种子为好(2.0)A、 1-2年B、 3-4年C、 5-6年D、 7-8年正确答案: A9、宿根花卉和球根花卉合称为()(2.0)A、露地花卉B、切花花卉C、多年生花卉D、温室花卉正确答案: C10、我国目前品种审定的主要()(2.0)A、区域试验结果B、农民反应C、领导部门意见D、已种植面积正确答案: A11、()是引种驯化成功标准之一(2.0)A、产量得到提高B、抗逆性得到提高C、品质得到改良D、原经济价值没有降低正确答案: D12、衡量品种混杂退化的指标可以是()(2.0)A、种子净度B、种子水分C、品种纯度D、千粒重正确答案: C13、选择育种的主要技术环节包括()(2.0)A、取材要适当B、选择目标要明确并有一定的选择数量C、鉴定要准确,多看精选D、以上都是正确答案: D14、在菜豆种子的结构中,能发育成幼苗的茎和叶的是()(2.0)A、胚根B、胚芽C、胚轴D、子叶正确答案: B15、下列选项中,()不是花卉选择育种的选择方向(2.0)A、形态奇特B、花色奇特C、叶色奇特D、病毒积累正确答案: D16、无性繁殖遗传特点主要有:(2.0)A、遗传基础复杂B、性状稳定,不易分离C、可通过有性繁殖进行杂交育种D、以上都是正确答案: D17、水稻正常的叶片组织细胞染色体数是12对,胚乳、胚囊、根尖细胞中的染色体数目是多少(2.0)A、 24,96,24B、 24,48,24C、 36,96,24D、 36,24,24正确答案: C18、在种子净度分析中,对于净种子的判别是()(2.0)A、完整的种粒和大于1/2的破损粒B、完整的种粒和无胚的种粒C、完整的种粒的小于1/2的破损粒D、只指完整的种粒正确答案: C19、千粒重的测定方法有3种。
《植物育种学》第二章种质资源复习题及答案

《植物育种学》第二章种质资源复习题及答案一、名词解释(5)1.种质资源:2.作物起源中心:3.原生起源中心:4.次生起源中心:5.初级基因库:二、选择(20)1.种质资源是现代育种的物质基础,什么是育种成败最为关键的一步?()A.育种的技术B.原材料的选择C.育种的目的D.育种的时间2.下面不属于种质资源的研究和利用重点的是()A.广泛收集B.妥善保存C.运输管理D.深入研究3.下列不属于哈伦对作物起源中心学说发展的是()A. 土生型B. 半土生型C. 单一中心D. 多中心4.下列不是种质资源的类型的是()A.一级基因库B.二级基因库C.三基基因库D.四级基因库5.埃塞俄比亚起源中心()A.大麦、小麦的变种类型及其多样B.陆地棉、玉米、甘薯、番茄C.木薯、花生和凤梨D.花生、可可、橡胶树6.种质资源的研究内容不包括()A.收集和保存B.创新和利用C.鉴定D.回收7.地方品种的特点()A.具有对当地生态条件高度适应性B.具有较好的丰产性C.具有栽培作物欠缺的一些重要性状D.不良性状遗传率高,多于杂草共生8.主栽品种具有的特点()A. 具有对当地生态条件高度适应性B. 具有较好的丰产性C. 具有栽培作物欠缺的一些重要性状D. 不良性状遗传率高,多于杂草共生9.野生种质资源的用途()A.可通过远缘杂交及现代生物技术转移进入作物B.培育新品种或进行有关进化论研究C.优良基因的供体D.作为育种的基本材料10.种质资源的利用与创新主要方法不包括()A.分子标记法B.基因工程C.生物信息学分析D.化学分析11.中期库保存环境是什么()A.布袋B.密封玻璃瓶C.密封(真空)D.棕色玻璃瓶12.长期库保存的温度为()A.20℃B.4℃C.-10℃D.-50℃13.初级基因库和次级基因库最大的区别是()A.是否存在生殖隔离B.基因间能否转移C.亲缘关系的远近D.杂种结果不明14.种质资源的研究不包括()A.基因组学B.分子标记C.聚类分析D.化学分析15.智利中心()A.木薯、花生和凤梨B.花生、可可、橡胶树C.普通小麦D.陆地棉、玉米、甘薯和番茄16.不是次生起源中心标志的是()A.无野生祖先B.有新的特有类型C.有大量的变异D.有大量的显性基因17.人工创造的种质资源具有的特点为()A.具有某些特点而不能成为品种,但具有一些明显的优良性状。
《植物育种学》第五章选择育种复习题及答案

《植物育种学》第五章选择育种复习题及答案一、选择题1、纯系学说认为,在自花授粉作物原始品种群体中选择()A、有效B、无效C、有的人选择有效,有的人选择无效D、难以确定2、关于选择育种法,不正确的说法是()A、是在现有品种群体内的自然变异类型中选B、选择育种法简便易行C、在综合性状上难以有大的突破D、主要是选择好亲本3、群体内按统一标准,群体间按多项标准选择,其方法为()A、集团选择法B、改良混合法C、衍生系统法D、“---粒传”混合法4、下列选项中不属于单株选择法的特点的是()A、选择效果好B、工作量大C、后代群体基因型不同D、有利基因丧失的风险5、下列选项中不属于混合选择法的特点的是()A、保持群体异质性B、手续简便C、省工省时D、可以进行单株后代测验6、关于选择在品种改良中的作用,说法错误的是()A、促进生物进化B、使有利基因积累C、群体基因频率不发生改变D、提高性状平均表现7、下列选项中,不属于鉴定的方法的是()A、田间鉴定B、人工鉴定C、直接鉴定D、自然鉴定8、从原始群体中选择优良的相似个体,混合脱粒,混合种植的选择育种方法是()A、系统选择育种B、单向混合选择育种C、集团混合选择育种D、改良混合选择育种9、从原始品种中,选择个体,分系鉴定的选择育种方法是()A、系统选择育种B、单向混合选择育种C、集团混合选择育种D、改良混合选择育种10、对系统选择育种主要工作环节进行排序,下列排序正确的是()①株行(系)比较试验;②选择优良变异株;③品种审定与推广;④品系比较试验;⑤区域/生产试验。
A、①②③④⑤B、②①③④⑤C、②①④⑤③D、①③②⑤④11、下列选项中,不属于选择育种特点的是()A、简便易行B、推广应用快C、育种年限短D、有利变异频率高12、下列选项中,不属于作物品种自然变异的原因的是()A、天然杂交B、基因突变C、剩余变异D、人工干预13、同一纯系内不同个体中选择是()A、有效B、无效C、有的人选择有效,有的人选择无效D、难以确定14、下列选项中,不属于提高选择育种效率的措施的是()A、确定选株的对象B、明确选择的目标C、选株质量D、多看精选15、无性繁殖植物的主要选择方法是()A、单株选择法B、混合选择法C、集团选择法D、改良混合选择法16、关于选择育种中选株数量的说法,错误的一项是()A、群体越大,数量越多,成功可能性越小B、选株数量的多少主要取决选择对象的变异程度C、选株数量的多少主要取决变异类型的真实遗传程度D、一般最少数十株,多至数千株17、关于选择育种中选择目标的说法,正确的一项是()A、保持原品种综合性状优良的基础上着重克服个别突出的缺点B、良种繁育的选株:符合原品种典型性状C、育种的选株:符合原品种典型性状D、良种繁育的选株:主要选择新类型18、“纯系学说”在哪一年被提出()A、1901B、1902C、1903D、190419、下列选项中,不属于选择的方法是()A、单株选择法B、混合选择法C、集团选择法D、诱导选择法20、关于单株选择法用途的说法,错误的一项是()A、自花、常异花作物品种改良和良种繁育B、异花授粉作物品种群体的改良C、无性繁殖植物的繁育D、作物杂交后代的选择二、填空题1、选择的基本方法有和。
育种复习题及答案

育种复习题及答案《药用植物育种学》复习题集一、名词解释药用植物育种学:是研究选育与繁育药用植物优良品种的理论和方法的科学。
品种:是人类干预自然的产物,是人类在一定的生态和经济条件下,根据自己的需要经过长期选择培育而创造出来某种植物的群体,其数量要达到一定的规模同时它具有相对稳定的遗传性,以及在生物学上、形态学上的相对一致性。
在一定地区和一定的栽培条件下,在产量、质量和适应性等方面符合生产的需要,而且能用普通的繁殖方法保持其恒定性。
优良品种:指在适应的地区,采用优良的栽培技术,能够生产出高产、优质,并能适时供应产品的品种。
育种目标:植物通过遗传改良之后所要达到的目的。
主要目标性状:药用植物特别需要改良的性状称为育种的主要目标性状,包括高产、优质、熟期适当和抗性强。
生物产量:指一定时间内、单位面积内净光合产物的总量经济产量:指一定时间内、单位面积内作为商品利用部分的收获量。
收获指数:生物产量转化为经济产量的效率。
产量构成因素:组成产量的因素,称产量构成因素。
自花授粉植物:凡以同一花内或同株上花朵间的花粉进行授粉而繁殖后代的植物称自花授粉植物(自交植物)。
异花授粉植物:凡以不同植株花朵的花粉进行授粉而繁殖后代的植物称为异花授粉植物。
常异花授粉植物:以自花授粉为主,但也发生异花授粉,是自花授粉植物与异花授粉植物的中间类型。
无性繁殖:植物的营养器官(根、茎、叶)离体后,在一定的条件下形成新个体的一种繁殖方式。
种质:是决定生物遗传性状,并将遗传信息从亲代传递给子代的遗传物质。
种质资源:育种的原始材料,广义地讲,植物中可用于育种栽培或其它生物学研究的各种植物类型及品种,都可称作种质资源。
当地种质资源:在当地自然条件和耕作制度下,经过长期培育选择得到的地方品种和当前推广的改良品种。
外地种质资源:由国内其它地区或国外引进的植物品种和类型。
人工创造的种质资源:包括人工诱变而产生的突变体、远缘杂交创造的新类型、育种过程中的中间材料、基因工程创造的新种质等选择育种:是指对现有植物繁殖的群体所产生的遗传变异进行性状鉴定、选择并获得符合育种目标的新品种的育种方法。
园艺植物育种学自己整理复习题

园艺植物育种学复习思考题胡老师第二章选择育种实生选种:对实生繁殖群体进行一次或多次定向选择,达到改善品种群体的遗传组成或获得优良新品种的一种选育种途径;意义:野生植物的驯化、优良品种和类型的培育遗传力:指植物某性状从亲代传递到子代的能力1、选择的基本方法有哪些各自的优缺点混合选择法和单株选择法混合选择法的优点:1简单易行,不需要很多的土地、劳动力和设施;2对异花授粉植物避免强迫自交,不会产生后代生活力的衰退现象;3一次就可以选出大量植株,获得大量种子;混合选择法的缺点:不能根据后代性状表现对亲本单株进行基因型优劣鉴定,所以选择效果较差;单株选择法的优点:可以根据后代性状表现鉴定当选植株进行遗传优劣鉴定,提高选择效果;单株选择法的缺点:1需要隔离,成本较高,技术要求较为复杂;2异花授粉植物因强迫自交会导致后代生活力衰退;3单株选择一次所留种子数量有限,不易将所选的的优良单株后代立即应用于生产2、适合异花授粉作物的选择方法有哪些3、单株-混合选择法:用于株间存在较明显差异的群体混合-单株选择法:用于株间不存在明显差异的群体母系选择法:用于以营养器官作为收获对象的种类集团选择法:集团内相对一致,避免自交衰退;4、选择的实质是什么选择的实质是差别繁殖造成植物群体中个体有差别的繁殖率,从而定向地改变群体的遗传组成选择作用的基础:遗传与变异;4 选择为什么有创造性作用杂种优势5、影响选择效果的因素有哪些1选择差Sd与入选率影响选择强度2遗传力直接影响3性状的变异幅度基础4选择方法选择效果当选植株后代性状的平均表现值,与原群体性状平均表现值得差值与入选率成反比,而与选择差以及原始群体该性状的变异幅度呈正相关;6 株选的方法有哪些分项累进淘汰法:根据经济性状的重要性顺序进行淘汰分次分期淘汰法:根据目标性状出现的先后进行淘汰加权评分比较法:根据目标性状的加权数进行淘汰7 选择育种的程序包括哪些步骤报种和预选初选复选第四章常规杂交育种名词解释:同n常规杂交育种又称组合育种,是根据品种选育目标选择选配亲本,通过人工杂交,把分散在不同亲本上的优良性状组合到杂种之中,对其后代进行培育选择,比较鉴定,获得遗传性相对稳定的定型新品种的一条育种途径;单交:又称为成对杂交,参加杂交的亲本是两个;回交:杂交第一代及其以后世代与其亲本之一再进行杂交;亲本选择:是指根据品种选育目标选用具有优良性状的品种类型作为杂交亲本;亲本选择决定育种工作的方向;亲本选配:是指从入选亲本中选用哪两个或哪几个亲本配组杂交和配组的方式;亲本选配决定育种工作的效率;轮回亲本:在回交育种过程中,参加回交的亲本称为轮回亲本;非轮回亲本:在回交育种过程中,只参加一次杂交的亲本称为非轮回亲本;一什么叫远缘杂交远缘杂交的特点是什么有哪些困难怎么克服远缘杂交指的是亲缘关系疏远类型之间的杂交;特点:1、不同类群植物种间杂交难易悬殊2、远缘杂交的不亲和性克服:1、适当选择选配亲本不同品种、甚至正反交;2、染色体加倍双亲或亲本之一;3、有性媒介;4、混合授粉和多次重复授粉;5、花柱短截、父本柱头组织移植及试管受精;6、化学药剂处理3、远缘杂种夭亡、难稔性胚胎培养;2 改善发芽条件和生长条件;3 嫁接4、远缘杂种的返亲遗传和“剧烈分离”扩大杂种的群体数量;、增加杂种的繁殖世代;再杂交选择回交同二.回交对后代的影响回交育种的亲本选择与选配有哪些特点请举例说明回交育种的应用;回交对后代的影响:1增强杂种后代的轮回亲本性状;2增强杂种后代内具有轮回亲本性状个体的比例回交育种的亲本选择与选配:1轮回亲本要具有优良的综合性状,只有少数一、二个性状需要改良;2非轮回亲本的优良性状要很突出,而且优良性状由少数主基因控制3轮回亲本的优良综合性状应预见有较长的应用年限4为保证轮回亲本优良综合性状在回交后代中的强度,可选用同类型的其他品种或株系代替轮回亲本(1)获得抗原;(2)采用回交(3)确定回交次数;(4)确定回交后代规模;(5)自交(6)品种比较;具体主要应用于:1改善优良品种或杂交材料的一、二个不良性状抗病性;2转育雄性不育系;3克服远缘杂交结实率低等问题,创造植物新种质三亲本选择和选配原则有哪些选择原则:1、从大量种质资源中精选亲本2、尽可能选用优良性状多的种质材料作亲本3、明确亲本的目标性状及其遗传规律4、重视选用地方品种5、优先考虑数量性状6、用一般配合力高的材料作亲本7、适当考虑一些特殊性状和可贵类型选配原则:1亲本性状互补2、选用不同生态类型的亲本配组3、用经济性状优良、遗传差异大的亲本配组4、以具有最多优良性状的亲本作母本5、考虑亲本繁殖器官的能育性和杂交亲和性6、借鉴前人的成功经验杂交方式有哪些在添加杂交中,亲本参与杂交的次序对后代的影响如何两亲杂交单交,回交;多亲杂交添加杂交,合成杂交,聚合杂交添加杂交中:最后一次参加杂交的亲本性状对杂种的性状影响最大;所以,一般把综合性状优良的或具有主要育种目标性状的亲本放在最后一次杂交;当单交亲本之一的优良性状为隐性时,应将单交杂种进行自交一次,使隐性的优良性状得以表达,通过筛选具有隐性优良性状的个体再与第三亲本进行杂交常规杂交育种的育种程序怎样(1)杂交前的准备:解花器构造和开花习性,制定杂交育种计划,亲本种株的选择(2)隔离和去雄;(3)花粉的采集、贮藏和生活力测定;(4)授粉、标记和登记;(5)授粉后的管理;(6)杂交种子的收获和储存;常规杂交育种最适合哪些作物的育种为什么第五章优势育种n 杂种优势:两个不同基因型的亲本杂交所产生的杂种一代其植株性状的表现比双亲优越的现象,自交系:指从某品种的一个单株连续自交多代,结合选择而产生的性状整齐一致,遗传性相对稳定的自交后代系统普通配合力:是指某一亲本系与其他亲本系所配的几个F1的某种性状平均值与该试验全部F1的总平均值相比的差值特殊配合力:指某特定杂交组合的某性状实测值与根据双亲一般配合力算得的理论值的离差雌性系:自交不亲和性 :指在两性花植物中,雌雄配子都有正常的授粉受精能力,在不同基因性的株间授粉能正常结子,但花期自交不能结子或结子率极低的特性自交不亲和系:通过连续多代的自交选择,选育出自交不亲和性能稳定遗传、同一株系内株间授粉不亲和的自交系亲和指数:雄性不育性:两性花植物中,雄性器官表现退化、畸形或丧失功能的现象雄性不育系:经过一定的选育程序,育成雄性不育性稳定的系统,这样的系统称为雄性不育系A系同1、什么叫优势育种与常规杂交育种相比有和异同相同点:两者都需要选择选配亲本,进行有性杂交;不同点:A、基因效应:优势育种主要利用的是不可固定的基因的显性效应和上位性效应,重组育种主要利用的是可遗传的基因的加性效应;B、育种程序:优势育种的程序是“先纯后杂”,即先通过自交使亲本纯化为自交系,然后通过自交系间杂交生产杂种一代种子应用于栽培生产;而重组育种是“先杂后纯”,即先进行杂交,然后使杂种后代自交纯化成为可稳定遗传的定型品种应用于生产;C、种子繁殖:优势育种需每年制种,需专设亲本繁殖区和制种田;重组育种不需专设制种田,可以结合生产同时留种;2 为什么不同作物的杂交衰退不一样哪些作物自交衰退最严重4 最常用的杂种优势假说有哪些显性假说和超显性假说6 优势育种的程序如何一优良自交系的选育二配合力的测定三自交系间配组方式的确定四与标准品种比较以及生产试验和品种区域试验7 什么叫一般配合力什么叫特殊配合力配合力分析结果出来后,怎么根据配合力分析结果作出育种途径或方法常规杂交育种或优势育种的选择配合力又称组合力,是衡量亲本系在其所配的F1中某种性状的好坏或强弱的指标;8 什么叫三交种什么叫双交种什么情况下需要用三交种或双交种三交种是指用3个自交系配成的杂种一代;双交种是指由4个自交系先配成两个单交种,再用两个单交种配成用于生产的一代杂种;同9 杂种种子的生产方法有哪些任务:一是为生产提供大量的高纯度的杂种一代种子,二是繁殖杂种一代的亲本自交系;杂种一代种子生产遇到的问题:产量低、成本高、纯度差;一简易制种法二人工去雄制种法三利用苗期标记性状制种法两个条件:1、该性状必须在苗期表现,而且容易目测识别;2、能稳定遗传的隐性质量性状;四利用化学去雄剂的制种法五利用性别特点制种法六利用自交不亲和系制种法七利用雄性不育系制种法11 根据三型学说,哪种类型的雄性不育系找不到恢复系哪些作物的杂种一代的父本必须是恢复系,哪些作物的杂种一代父本可以是恢复系也可以不是恢复系同14 什么叫孢子体型自交不亲和性什么叫配子体型自交不亲和性同型自交不亲和可分为配子体型和孢子体型两类;1配子体型自交不亲和性豆科、茄科、蔷薇科等植物配子体型的亲和与否取决于花粉所带的基因是否与雌蕊所带的基因相同;凡是与雌配子体具有相同基因的花粉,为不亲和花粉;2孢子体型不亲和性十字花科、菊科、旋花科孢子体型自交亲和与否不取决于花粉本身所带的基因,而是取决于产生花粉的植株个体是否具有与母本植株不亲和的基因型;15 怎么测定自交不亲和性怎么选育自交不亲和系优良自交不亲和系应该具备哪些条件条件:“三高二抗一好”:配合力高,整齐度高,产量高;抗病,抗逆性;综合性状好1高度稳定的花期自交不亲和性;包括株内自交和系内株间交配;2较高的蕾期自交亲和指数3自交多代后生活力衰退不显着选育方法:连续多代自交分离获得;一是花期自交,测定亲和指数,选择自交不亲和株;二是蕾期自交,留种和测定蕾期自交亲和指数;亲和指数通常以1为选择标准,如结球甘蓝亲和指数小于1,大白菜亲和指数小于2,萝卜小于;蕾期亲和指数大于5;测定:1混合授粉法:通常随机取系内10株作为测试植株,10株花粉等量混合,然后对这10株分别授粉,统计结子率;优点:省工、组合少;缺点:当出现自交亲和时,无法知道是由哪一株或那几株的花粉所造成;另外不是真正的等量混合,所以测定值不一定准确;2隔离区自然授粉法:在空间隔离区内,任其自然授粉;优点:省工、简单、测验条件与制种区最相似;缺点:需要隔离条件,存在与混合授粉法相同的缺点;3轮配法:选10株进行全部株间正反交,然后统计每一组合的亲和指数;优点:清楚每一株的株间亲和指数缺点:组合多,工作量大1通常用单交种;2自交不亲和系×亲和系3自交不亲和系×自交不亲和系正反交种子,种植比例17 怎样利用自交不亲和系生产杂种一代种子蕾期人工授粉胡18 雄性不育的类型核不育型简称GMS:不育性完全由细胞核基因控制;将其应用到杂种一代制种时,则需拔除50%的可育株;核质互作不育型又称为胞质不育型,不育性由细胞质基因和细胞核基因共同控制的;自交不亲和系和利用雄性不育系制种的优缺点自交不亲和系的优点:1自交不亲和性在十字花科植物中广泛存在,而且遗传机制已大致清楚,获得自交不亲和系较有把握;2选育方法相对简单;3正反交的种子通常都可使用,杂种一代种子产量较高;缺点:1繁殖亲本的成本较高;2杂种一代种子的纯度往往不如利用雄性不育系制种的高;雄性不育系的优点:1制种容易,杂种一代种子的纯度较高;2繁殖亲本的成本较利用自交不亲和系为低;缺点:选育比较难;第十章品种审定保护与繁育1、品种审定的条件和程序是什么2、什么叫DUS在什么情况下,必须先作DUS测试3、4、品种审定与品种保护有何异同5、品种退化的原因有哪些怎么克服6、7、什么叫原原种什么叫原种什么叫生产种分别怎么生产6、什么叫母株留种什么叫小株留种杨老师的部分名词解释:1 引种根据是否改变基因分为简单引种和驯化引种广义泛指从外地区或国外引进新植物、新品种,以及为育种或有关理论研究所需要的各种遗传资源材料;狭义人类为了某种需要,把植物从原分布区引入到新的地区,通过试验鉴定,选择其优良者繁殖推广,称之为引种;2 种质:能从亲代传递给子代的遗传物质种质资源:凡是携带种质的载体都叫做种质资源;如细胞、器官、组织、个体或者群体或DNA片段;种质库:也叫基因库,指以种为单位,这个群体内的全部遗传物质由许多个个体的不同基因组成的;3芽变:是体细胞突变的一种,多发生在芽的茎尖分生组织中,当芽变萌发成枝条,乃至开花结果以后,在性状上表现出与原类型截然不同.芽变选种就是对芽变发生的遗传变异进行选择,从而育成新品种的选择育种法4 诱变育种Mutation Breeding是人为的利用理化因素诱发生物体发生变异,再通过选择,培育成新品种的方法;5 半致死剂量LD50:照射后存活率为对照的50%时的剂量值;临界剂量:照射后存活率为对照的40%时的剂量值;6倍性育种Ploidy Breeding:就是研究植物染色体倍性变异的规律并利用倍性变异选育新品种原理及方法的科学单倍体haploid:通常是指未经受精的配子发育成的含有配子染色体数的个体;多倍体polyploid:指植物体细胞中含有3个或3个以上染色体组的个体;同源多倍体autopolyploid:指多倍体的几个染色体组来源于同一物种;异源多倍体allopolyploid:指来自不同种属的染色体组成的多倍体;问答:1 园艺植物育种的主要目标和目标性状目标:A、高产稳产 B、品质优良 C、适应性强 D、抗病虫和抗除草剂 E、不同成熟期育种的主要目标性状:1、产量性状:一般是指在一定时间内单位面积上收获的产品重量;2、品质性状:可分为感官、营养、加工品质;3、对环境胁迫的适应性4、对病虫害和除草剂的抗耐性5、对集约化生产的适应性6、不同成熟期2引种成功的标志:A:与原产地相比,不需特殊保护而能露地越冬、度夏,正常生长、开花、结果;B:保持原有的产量和品质等经济性状;C:能用适当的繁殖方式进行正常的繁殖;D:对当地的生物种类不会造成不利影响;3 引种的意义A、解决生产用品种,丰富品种结构;B、创造更大的经济效益;C、引入外来种质资源,改变本地品种的遗传组成;4 简单引种与驯化引种的比较区别简单引种驯化引种引种地区环境差异小大引种植物适应范围广窄遗传性状改变与否不改变改变繁育方式果树无性繁育有性种子例如:长日植物short day plant-洋葱、甜菜、莴苣、小麦等短日植物short day plant-菊花、有棱丝瓜、豆类等日中性植物neutral plant-番茄、甜椒、落叶果树等南树北引--生长季节内日照时间加长,造成生长期延长,不利封顶或促使副梢萌发,消耗体内养分,降低越冬能力;北树南引--生长季节内日照时间缩短,造成生长期缩短,枝条提前封顶,生长缓慢;6 引种的程序方法引种的程序A确定选择引入材料引入材料符合已定的引种目标的要求好把握;引入材料对当地气候条件的适应性难确定B 引种材料的收集和编号登记类、品种名、繁殖材料的类型种子、接穗、苗木等、材料来源、材料的份数C 引种材料的检疫避免引入检疫性的病虫害和杂草D 引种试验和推广当地主栽品种为对照,对引入材料进行系统的比较鉴定,以确定其优劣和适应性7 引种的原则A 明确引种目的;B 引种地区和材料的选择;C 加强生态意识,拒绝盲目引种;8 种质资源分类:1、主栽品种2、地方品种3、近缘野生种和原始栽培类型4、育种材料瓦维洛夫的八大起源中心学说:A、中国起源中心B、印度起源中心Ba、马来西亚亚中心C、中亚起源中心D、近东起源中心前亚小亚西亚、伊朗、外高加索E、地中海起源中心F、埃塞俄比亚起源中心G、墨西哥-中美起源中心H、南美起源中心Ha、智利亚中心Hb、巴西-巴拉圭亚中心种质资源收集质量,数量,多样性的范围在三个中心:1、起源中心2、栽培中心、遗传育种中心种质保存:利用天然的或人工创造的生态环境,保存种质材料的生活力;1、就地保存2、迁地保存种质圃保存3、种质保存4、离体保存5、基因文库保存种质资源的创新:1、无性变异株系:主要是芽变2、远缘杂交:包括天然和人工3、生物工程:细胞工程、染色体工程、基因工程、组织培养9 选择育种芽变选种人工选择应在自然选择的基础上进行,充分利用自然选择创造的条件;但人工选择的结果会使群体遗传基础变窄,使基因资源丢失,造成不良后果;在选择育种过程中不断补充新的育种材料,使育种群体遗传基础不致因选择而迅速窄化;2 选择育种的特点:1、选择优株,简单有效,适合开展群众性育种;2、连续选优,遗传增益不断提高;(3)芽变的特点A:芽变的普遍性与多样性变异部位多样性,变异性状,突变类型B:芽变的重演性C:芽变的稳定性D:芽变的局限性和多效性E:芽变的同源平行性--在相近植物种和属中存在遗传变异的平行规律;F:芽变的嵌合性--几乎所有芽变均为嵌合类型;芽变经验前提:经变异分析筛除肯定属于环境影响的饰变个体外,可进行以下的程序;⑴变异不明显或和稳定的继续观察;⑵变异性状十分优良,但不能肯定是否为芽变的可先进入鉴定圃,再根据表现进行下一步程序;⑶肯定是十分优良的芽变,但还有些性状不明确,可直接进入复选圃;⑷肯定是十分优良芽变,且无相关劣变,可作为复选品系参加决选;⑸对于能保持原品种综合优良性状的芽变,可免去品种比较试验和品种适应性试验;芽变程序10 诱变育种1诱变育种的特点A、丰富作物原有的“基因库”,创造新的基因型;B、提高突变频率;C、适于进行“品种修缮”;D、缩短育种年限;2 诱变方法A 辐射处理的主要方法外照射:种子照射,植株照射,营养器官照射,.花粉、子房照射,其他植物器官组织的照射内照射:浸种法,施入法,涂抹法,注射法,B化学诱变处理浸渍法, 涂抹或滴液法, 注入法, 熏蒸法,施入法化学诱变的特点:使用经济方便, 有一定专一性,与辐射诱变的突变谱很不相同,诱变机制与辐射育种不同3诱变剂量选择适宜剂量的原则“变、活、优”; 变--指成活个体中有较大变异效应;活--后代有一定成活率;优--指变异中有较多有利突变;11 倍性育种多倍体的特点巨大性-各种器官比正常二倍体大;育性的变化,抗逆性强,营养成分、花期、产量等经济性状发生有种变化,多倍体遗传特性--异源多倍体比同源多倍体稳定性好多倍体的获得途径A:芽变B:有性杂交法C:人工诱导有物理方法、D 化学方法秋水仙素处理---浸渍法,涂抹法,滴液法,套罩法,毛细管法E组织培养法秋水仙素:阻碍纺锤丝的形成,但对染色体结构无明显影响;单倍体的获得途径 a远缘花粉刺激、延迟授粉、辐射、化学药剂; b利用花粉、花药及未受粉的子房、胚珠进行离体培养;多倍体的鉴定: a 外部形态比较--直观、简便;b 气孔鉴定; c 花粉粒鉴定;d 梢端组织发生层细胞鉴定; e 小孢子母细胞分裂的异常行为;f 染色体记数直接鉴定法单倍体技术在育种上的意义 :可加速遗传育种材料的纯合,缩短育种年限; 可提高选择效果; 单倍体技术也可以和其它育种途径相结合,以提高育种效率;。
作物育种学复习资料

选择:1、制订育种目标的一般原则有哪些?ABCDA.着眼当前、顾及发展,兼顾现实可行性和预见性B.抓住生产中的主要问题,要有针对性C.明确落实具体性状,注重可操作性D.考虑品种的合理搭配,实现品种多样性。
2、在作物育种中常用的遗传参数有哪几种?ABCDEA.遗传力B.遗传相关C.遗传进度D.相关遗传进度E.选择指数3、自然变异的原因有哪些?ABCDA.基因突变B.染色体畸变C.自然异交D.原有微小差异的积累4、选择的创造性作用主要表现在哪几个方面?ABCA.增加某种性状的变异程度B.使多个性状得到综合改良C.选择的方向在某种程度上影响后代产生变异的性质和范围D.选择决定进化的方向5、影响选择效果的主要因子有哪些?ABCDA.群体的遗传组成B.群体大小C.性状的遗传特点D.选择的标准与鉴定的准确性6、引种的方法包括哪些?ABCDA.引种计划的制订和引种材料的收集B.引种材料必须严格检疫C.引种试验D.引进品种的审定和推广7、引种的意义有哪些?ABCDEA.解决生产者、消费者对品种的需求;B.增加我国的种质资源种类,为新品种培育奠定物质基础;C.作物育种的有效途径;D.扩大栽培区域,建立稳定的生产基地;E.野生种变栽培种,保护濒危作物。
8、作物育种学的任务是什么?ABCA.发掘、研究和利用各有关作物种质资源;B.选育适于该地区生产发展需要的高产、稳产、优质、抗逆、熟期适当和适应性强的优良品种、杂交种以及新作物;C.提供数量多、质量好、成本低的生产用种;并在推广新品种的过程中,不断地保持和提高其种性,实现生产用种良种化,种子质量标准化,实现农业生产的持续稳定发展。
9、关于作物品种说法正确的有哪些?ABCDA.品种是人类在一定的生态条件和经济条件下,根据自己的需要所选育的某种作物的一定群体。
B.具有稳定的遗传特性,在生物学、形态学及经济性状上的相对一致性。
C.与同一作物的其他群体在特征、特性上有所区别。
园艺植物育种学》复习资料--整理版-改动

园艺植物育种学一.名词解释 1. 品种:具有在特定条件下表现为不妨碍利用的优良、适应、整齐、稳定和特异性的家养动植物群体。
2. 良种:常说的良种有两层含义:一是优良品种;二是优良种子,即优良品种的优良种子。
即优良品种的优良种子。
3. 种质资源:即携带种质的材料或载体的总称。
即携带种质的材料或载体的总称。
4. 引种:人类为了某种需要把植物从其原分布区移种到新的地区。
人类为了某种需要把植物从其原分布区移种到新的地区。
5. 无性系: 指具有相同遗传组成的植物利用无性繁殖方式所得来的群体。
指具有相同遗传组成的植物利用无性繁殖方式所得来的群体。
6. 无性系品种:采用无性繁殖方法育成的遗传组成同质,个体杂合的一类品种。
采用无性繁殖方法育成的遗传组成同质,个体杂合的一类品种。
7. 自交系品种:群体遗传组成基本同质,个体基本纯合的可用于生产的群体群体遗传组成基本同质,个体基本纯合的可用于生产的群体8. 杂交种品种:指用遗传上纯合的亲本在控制授粉条件下生产特定组合的一代杂种群体指用遗传上纯合的亲本在控制授粉条件下生产特定组合的一代杂种群体9. 遗传力:广义—基因型方差占表现型方差的百分率;狭义—基因型加性方差占表现型方差的百分率。
基因型加性方差占表现型方差的百分率。
10. 芽变:发生在芽内分生组织细胞中的突变,属于体细胞突变的一种。
发生在芽内分生组织细胞中的突变,属于体细胞突变的一种。
11. 异花授粉植物:在人工选择的情况下构成的一个遗传基础比较复杂又在主要经济性状相对一致而保持遗传平衡的异质群体。
传平衡的异质群体。
12. 有性杂交育种:经过有性杂交途径获得新品种的过程经过有性杂交途径获得新品种的过程13. 组合育种: 又叫常规杂交育种,是通过人工杂交,把分散于不同亲本上的优良性状组合在杂种中,对其后代进行多代培育选择,获得基因型纯合或接近纯合的新品种的育种途径。
后代进行多代培育选择,获得基因型纯合或接近纯合的新品种的育种途径。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人类面临的三大威胁:⑴粮食安全问题⑵能源危机⑶环境恶化2.粮食产量降低的原因:①耕地面积减少;东中部,西北部②农民种粮意向减弱;③气候因素;④水资源短缺3.生物进化的三要素:遗传、变异和选择。
遗传、变异是生物进化的内因和动力,选择是生物进化的外因,决定生物进化的方向,因此植物育种就是适当利用自然进化的人工进化4.遗传改良:指植物品种改良5.品种:植物品种是人类在一定的生态条件和经济条件下,根据人类的需要经过人工选育或发现并经过改良,形态特征和生物学特性一致,遗传性状相对稳定的某种植物的某种群体6.品种的特性:品种的三性(DUS):特异性、一致性、稳定性7.植物育种学:⑴性质:植物育种学是研究选育及繁殖植物优良品种理论与方法的科学。
⑵特点:综合性;实践应用性⑶任务:①选育优良品种;②繁育优良品种的优质种子8.现代植物育种学的特点:①育种目标提高;②育种基础理论研究加强;③种质资源工作得到重视与加强;④性状鉴定手段现代化,选育效率高;⑤开拓许多育种的新方法与新技术。
第1xx育种目标1.作物的育种目标(breeding objective):在一定自然、栽培和经济条件下,对选育新品种提出应具备的优良特征特性,也就是对育成品种在生物学和经济学性状上的具体要求。
2.植物育种的主要目标:高产、稳产、优质、适应机械化。
3.高产(一):产量的形成:⑴生物产量(biomass):作物整个生育期间,通过光合作用和生产积累有机物的总量(有机物质90%~95%,矿物质占5%~10%。
经济产量(economicyield)栽培目的所需要的经济价值的那部分产量(子粒、块根、块茎等)。
经济系数(coefficient of economics)或收获指数(harvest index):生物产量转化为经济产量的效率,即经济产量与生物产量的比值。
⑵高产品种的重要特征特性:“源、流、库”学说:同化产物多,运转能力强,且要有相应的贮藏产品的器官。
源要足,库要大,流(运转)要畅,三者协调。
⑶作物产量的构成因素:禾谷类作物:理论产量=每亩穗数×穗粒数×粒重棉花:理论产量=每亩株数×单株铃数×铃重×衣分大豆油菜:理论产量=每亩株数×株夹数×夹粒数×粒重稻麦品种实现高产目标的三种途径:多穗型品种:增加穗数为基础大穗型品种:增加穗重为基础中间型品种:穗数、粒数和粒重并增(二)高产育种策略:⑴矮秆育种(dwarf breeding)作用:①降低植株高度,增加密度,降低茎秆比重,提高收获指数;②株高降低减少倒伏。
⑵理想株型育种优良的形态特征和生理特性集中在一个植株上,获最高光能利用率,并将光合产物输送到籽粒中,提高产量。
⑶.高光效育种是指通过提高作物本身光合能力和降低呼吸消耗的生理指标而提高作物产量的育种方法。
⑷作物产量分解:经济产量=生物产量×收获指数=净光合产物×收获指数=(光合能力×光合面积×光合时间﹣光呼吸消耗)×收获指数⑸高产品种:具有较高的光合能力(强度),较低的呼吸消耗,光合机能保持时间长,叶面积指数(leaf area index, LAI)大,收获指数(HI)高等特点。
4.优质:品质:产品能满足一定需要的特征特性的总和。
5.稳产:(一)抗病虫性抗病育种:从抗单一病害渐向抗多种病害发展。
抗虫育种:以非选择性和抗生作用为目标,其中由抗生作用产生的作用在育种上最有希望。
(二)抗旱耐瘠:xxxx:土层薄、肥力低,产量低而不稳;无灌溉条件的耕地:占全国耕地面积的半数以上,其中有些地区常年缺雨干旱;季节性干旱:即使在雨量较多的地区,季节性干旱时有发生造成作物严重减产。
(三)抗倒伏性(四)适应性:作物品种对生态环境的适应范围及程度。
6.生育期适宜7.适应机械化需要课后习题:一.解释下列名词和术语育种目标,生物产量,经济产量,收获指数,株型育种,高光效育种,高产育种二.问答题1.现代农业对作物品种有哪些基本要求?2.制定育种目标的原则是什么?3.制定育种目标的原则是什么?4.植物育种的主要目标性状有哪些?5..怎样才能正确地制订出切实可行的育种目标?8.依据你所熟悉的某一地区,拟定一个作物的育种目标,并说明其理由。
第2xx种质资源1.种质资源(germplasmresources):2.种质资源的xx:地方品种、改良品种、新选育的品种、引进品种、突变体、野生种、近缘植物、人工创制的各种生物类型、无性繁殖器官、单个细胞、单个染色体、单个基因、甚至DNA片段等。
狭义上:指用于选育新品种的材料,也称育种的原始材料。
3.作物育种的核心:⑴将现存的各种有利基因进行新的重组。
⑵不断发展新作物的主要来源⑶利用更多的基因资源避免品种遗传基础贫乏⑷生物学理论研究的重要基础材料⑸是有生命的财富,亟待保护4.作物起源中心:凡遗传类型有很大的多样性且比较集中、具有地区特有变种性状和近亲野生(栽培)类型的地区。
㈠主要特征基因的多样性和显性基因的频率较高。
现在的作物起源中心概念:野生植物最先被人类栽培利用或产生大量栽培变异类型的较独立的农业地理中心。
㈡原生起源中心(primary origin center)是指最初始的起源地称为原生起源中心;4个标志:①有野生祖先;②有原始特有类型;③有明显的遗传多样性;④有大量的显性基因。
㈢次生起源中心(secondaryorigin center):作物由原生起源中心地向外扩散到一定范围时,在边缘地点又会因作物本身的自交和自然隔离而形成新的隐性基因控制的多样化地区。
4个特点:①无野生祖先;②有新的特有类型;③有大量的变异;④有大量的隐性基因。
㈣遗传性状上存在相似平行现象:xx夫:遗传变异性的同源系列规律。
㈤根据驯化的来源,作物分为两类:①原生作物:人类有目的驯化的植物(小麦、大麦、玉米、棉花等)。
②次生作物:与原生作物伴生的杂草,当其被传播到不适宜于原生作物而对杂草生长有利的环境时,被人类分离而成为栽培的主体作物(燕麦和黑麦)。
㈥瓦维洛夫提出的8个作物起源中心5.Vavilov学说在作物育种上的意义:(1)指导特异种质资源的收集;(2)起源中心与抗源中心一致,不育基因与恢复基因并存于起源中心,可得到抗性材料和恢复基因;(3)指导引种,避免毁灭性灾害。
6.种质资源的类别及特点:(一)按育种实用价值分类:⑴地方品种(农家品种)在局部地区内栽培的品种,多未经过现代育种技术的遗传修饰。
特点:有明显的缺点但具有独特的可利用的特性。
⑵主栽品种经现代育种技术改良过的品种,包括自育或引进的品种。
特点:具有较好的丰产性和较广的适应性。
⑶原始栽培类型具有原始农业性状的类型,大多为现代栽培作物的原始种或参与种。
特点:多与杂草共生,有一技之长。
但不良性状遗传率高(小麦二粒系原始栽培种等)。
⑷野生近缘种作物的近缘野生种和有价值的野生植物。
特点:在某一地区的自然条件下经过长期自然选择形成的具有一般栽培作物欠缺的一些重要性状。
尤其是顽强的抗逆性,独特的品质及雄性不育特性等。
⑸人工创造的种质资源杂交后代、突变体、远缘杂种及其后代、合成种等。
特点:多具有某些缺点,但具有一些明显的优良性状。
(二)按亲缘关系分类:三级xx:①初级基因库( gene pool 1 )资源材料间能相互杂交,正常结实,无生殖隔离,杂种可育,染色体配对良好,基因转移容易。
②次级基因库( gene pool 2 )资源间的基因能转移。
但存在生殖隔离,杂交不实或杂种不育,须借助特殊育种手段实现基因转移。
③三级基因库(gene pool 3)亲缘关系更远,彼此间杂交不实,杂种不育现象明显,基因转移困难。
7.种质资源的收集与保存:(一)收集种质资源的方法⑴考察收集:指到野外实地考察收集;多用于收集野生近缘种、原始栽培类型与地方品种。
⑵.征集:指通过通讯方式向外地或外国有偿或无偿索求所需要的种质资源;⑶交换:育种工作者彼此互通各自所需的种质资源;⑷转引:一般指通过第三者获取所需要的种质资源(如小麦T型不育系)。
(二)收集材料的整理:将样本对照现场记录,进行初步整理、归类;确定材料所属的植物分类学地位和生态类型。
(三)种质资源的保存:⑴保存要求:维持样本数量;保持样本的生活力(发芽率> 50%);保持原有的遗传变异性。
⑵保存方法:①种植保存l-5年播种一次,繁殖种子,保存活力。
②贮藏保存:控制贮藏的温、湿条件,保持种质资源种子的生活力。
原理:迫使种子处于代谢作用的最低限度。
③资源库保存④干燥器保存:⑤离体保存种质:试管保存组织或细胞培养物。
原理:植物细胞的遗传全能性。
⑥基因文库(gene library technology)技术:保存种质程序:提取DNA→目的DNA片段→克隆化→大肠杆菌→大量繁殖→产生大量的生物体中的单拷贝基因。
8.种质资源的研究与利用:㈠研究内容:性状、特性鉴定与评价及细胞学鉴定等。
㈡鉴定:农艺性状,生理生化特性,品质(营养价值、食用价值及其他实用价值)。
鉴定方法:直接鉴定(direct9.基因库或基因银行(genepool,gene bank):将储备的具有形形色色基因资源的各种材料称之为基因库或基因银行(gene pool,gene bank)。
拓展基因库:保存种质资源的种子库、繁殖圃可称为种质库、基因贮存库或基因库。
常用的方式:利用雄性不育系、聚合杂交、不去雄的综合杂交以及理化诱变等。
课后习题:一、名词解释:品种资源,起源中心,初生中心,次生中心,原生作物,次生作物,基因银行,初级基因库,三级基因库,次级基因库,野生植物资源,人工创造的品种资源,外地品种资源。
2.不同来源的品种资源各有什么特点,如何利用?3.种质资源在作物育种中作用有哪些?Vavilov起源中心学说在作物育种中有何作用?4.初生中心与次生中心如何划分?5.试述作物种质资源研究的主要工作内容与鉴定方法?6.建拓作物基因库有何意义?如何建拓作物基因库?7.发掘、收集、保存种质资源的必要性与意义何在?第3xx作物繁殖方式与品种类型1.有性繁殖(sexual reproduction):凡由雌雄配子结合,经过受精过程,最后形成种子繁衍后代的,统称为有性繁殖。
3种类型:㈠自花授粉作物(self-pollination crops)以自花授粉方式繁殖后代的作物,又称自交作物。
异交率0~4%。
如水稻、小麦、大豆、花生等。
⑴自花授粉(self-pollination):同一朵花的花粉传到同一朵花的雌蕊柱头上,或同株的花粉传播到同株的雌蕊柱头上。
⑵自花受精:同株(花)的雌雄配子相结合的受精过程;⑶花器构造特点:①雌雄蕊同花、同熟,二者长度接近或雄蕊较长;②开花时间较短,甚至闭花授粉;③花器保护严密,其他花粉不易飞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