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三章辐射光照和农业
太阳辐射与农业生产关系
太阳辐射与农业生产关系(一)辐射波谱与农业生产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主要分为三种:紫外辐射、红外辐射、可见光辐射。
不同波段的太阳辐射对农业作物有不同的影响。
有的会促进植物根部,叶片,果实的发育,提高营养含量,有的会抑制作物的生长,有的甚至会对植物有一定的伤害。
1.紫外辐射较短波长的紫外辐射能抑制作物生长,杀死病菌孢子。
但是如果小于290nm,就会对植物造成伤害。
有的植物对于紫外线的耐受程度特别好,比如南欧黑松。
根据科学家的研究,如果用相当于火星表面的紫外线强度作为标准,来照射各种植物,番茄、豌豆等只要3-4小时就死去;黑麦、小麦、玉米等照射60-100小时,能杀死叶片;而南欧黑松照射635小时,仍旧活着。
这是对紫外线忍受能力最强的植物。
对于其他抗紫外辐射能力不强的作物,臭氧层能够吸收较短的紫外线,保护了这些地面生物。
而波长较长的紫外辐射能够促进植物种子的萌发。
农民播种前晒种就是应用的这个原理。
适宜丰富的紫外辐射能够能促进果实成熟,提高蛋白质、维生素和糖分含量,因此,向阳的果实比较香甜。
高山,高原的紫外线丰富,因此植物根部发达,茎叶短小,也面窄小。
2.可见光辐射对作物生长有意义的波长主要为400-760nm,最有效的为叶绿素主要吸收的红橙光和蓝紫光。
在波长610-760nm的红橙光谱区,植物的光合作用、肉质直根鳞茎、球茎等的形成过程和开花过程和光周期过程都以最大速度进行。
植物叶绿素中的叶绿素a.b主要吸收红橙光,因此这一波段的可见光辐射能促进光合作用的进行。
在730nm和660nm附近的红光影响长日照植物和短日照植物的开花,茎的伸长和种子萌发。
红橙光也能促进糖类的合成。
波长在400-510nm的蓝紫光也是叶绿素主要吸收的光,胡萝卜素和叶黄素主要吸收的就是蓝紫光。
因此能促进植物的光合作用,促进植物蛋白质和脂肪的合成。
大多数情况下也会延迟植物的开花。
3.红外辐射红外辐射主要增热地面,产生热效应,为植物生长发育提供热量。
(农业气象学原理)第二章太阳辐射与农业生产
2、影响叶片对光的反射、透射和吸收能力的因 素
2021/6/18
表 含水率(%)与反射率(%)之间的关系
450 nm (blue) 550 nm (green) 650 nm (red) 850 nm (infrared)
equatations y=43.8x-21.8 y=29.2x+13.1 y=27.2x+17.6 y=42.6x+20.4
(2)、光周期感应的时期 所谓感应的时期,即感应的是光期长度还是
暗期长度。
2021/6/18
0
8
光
光照处理
16
24
暗
32 小 时
开花效应
短日性植物 长日性植物
开花
不开花
光
暗
开花
不开花
光
暗
不开花
开花
光
暗 光暗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不开花
开花
光 暗光
暗
光
暗
光
光、暗期交替处理开花效应示意图
2021/6/18
不开花
开花
不开花
开花
在实际应用中,禾谷类作物的K值比较稳定, 因而使用平均值代替。
一般而言,K值小于1。据门司和佐伯测算, 草中K值为0.3~0.5,水平叶子作物层中0.7~ 1.0。而中科院上海植物生理研究所测得的水稻 叶层的K值为0.68~0.74,平均为0.71。
门司—佐伯公式适用的条件象均一介质是不 可能满足的。但在实际观测中,光在群体中的垂 直变化确实符合负指数规律,所以门司—佐伯公 式目前还是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22群体结构和叶片组织本身造成的损失群体结构和叶片组织本身造成的损失由于叶层较厚上层叶片吸收和反射了大部分光致使上层叶片处于光饱和点之上的光强下层叶片受光很弱即出现了上饱下饥的现象浪费了部分光这是由于群体中光分布不合理造此外透入叶组织中的光合有效辐射能只有一部分为叶绿素吸收而用于光合作用1030的光能被非光合色素以及细胞壁细胞质等吸收而损失了
设施农业 光照及其调控措施
学习情境一光照环境及其调控措施知识要点:1. 学会设施内光照环境的特点及其调控措施;2. 学会设施内温度环境的特点及其调控措施;3. 学会设施内湿度环境的特点及其调控措施;4. 学会设施内气体环境的特点及其调控措施;5. 学会设施内气体环境的特点及其调控措施;6. 了解常见的灾害性天气技能要点:1. 能对设施内的各个环境特点进行检测;2. 会根据测出的环境特点进行合理地调控。
3. 能在灾害性天气来临之前做好预防工作。
园艺设施是在人工控制下的半封闭状态的小环境,其环境条件主要包括光照、温度、水分、土壤、气体、肥料等。
园艺作物生长发育的好坏,产品产量和质量的高低,关键在于环境条件对作物生长发育的适宜程度。
日光温室在建造前要考虑结构的优化设计以创造良好的环境条件,建成以后主要日常管理就是对环境条件进行调节控制,才能保证为园艺作物生长发育创造最佳环境条件,以达到早熟、丰产、优质、高效的目的。
但温室内的环境条件调控十分复杂,一方面各环境条件之间相互影响、制约,不能忽视其中任何一方面;另一方面,又要考虑作物种类、生育阶段、栽培方式等方面的因素。
因此,只有对环境条件进行综合调控,才能获得理想效果。
光照条件对日光温室的园艺作物生产起主导作用。
一方面光照是日光温室的唯一热源,光照条件好,透入温室内的阳光多,温度就高,对作物的光合作用也越有利。
另一方面,光照是蔬菜作物光合作用的能源,光照条件的好坏直接影响到作物光合作用的强弱,从而明显影响到产量的高低。
一、园艺作物对光环境的要求(一)园艺作物对光照强度的要求光照强度主要影响园艺作物的光合作用强度,在一定范围内(光饱和点以下),光照越强、光合速率越高,产量也越高。
温室蔬菜的产量与光照有密切关系,如番茄每平方米接受100mJ的产量为2.01~2.65㎏/m2,降低光照6.4%和23.4%,其产量分别损失7.5%和19.5%,黄瓜也有类似的情况。
光照强弱除对植物生长有影响外,对花色亦有影响,这对花卉设施栽培尤为重要。
太阳辐射预测技术在农业生产中的应用研究
太阳辐射预测技术在农业生产中的应用研究随着人们对环境和气候变化的关注不断升级,越来越多的研究开始探讨如何利用科技手段保护环境、提高农业生产效率。
作为太阳光照量的主要来源,太阳辐射预测技术在农业生产中的应用越来越受到关注。
本文将深入探讨太阳辐射预测技术在农业生产中的应用研究,并提出相应的建议和展望。
一、太阳辐射预测技术概述太阳辐射预测技术是指通过分析大气环境和太阳辐射变化规律,将预测结果与真实的天气变化进行对比,进而对未来一段时间内的太阳辐射量进行精准预测。
现阶段的太阳辐射预测技术主要有气象测量方法、数值气象预报模型和人工势场等三种。
气象测量方法是指通过太阳能度盘、日晷、辐射计等气象仪器进行太阳辐射测量,并通过测量数据来预测太阳辐射量。
数值气象预报模型是指基于数学模型来模拟太阳辐射的变化规律,并通过计算机算法来进行分析与预测。
人工势场是指利用众多的科学家、工程师和技术专家等人工智慧网络来进行人工智慧预测。
二、太阳辐射预测技术在农业生产中的应用太阳辐射是植物生长和发育的关键因素之一,过多或不足的太阳辐射都会对植物的生长发育产生影响。
因此,太阳辐射预测技术对农业生产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下面将从农业生产的不同环节分别介绍太阳辐射预测技术的应用。
1. 种植选择和采收期谋划太阳辐射预测技术可以帮助农民根据不同的作物需求,预测并选择种植适宜的作物品种,同时也可以根据太阳辐射变化的情况,合理设计采收期、施肥期和灌溉期,以达到最佳的产量和质量。
2. 病虫害防治和灾害预警太阳辐射预测技术可以提前预测气象灾害和病虫害的发生时间和区域,从而加强防范和预警,并制定相应的防治措施。
例如,在苗期和成熟期,通过监测太阳辐射量,可以预测出斑点病、锈病等植物病害的发生时间和区域,及时采取相应的防治措施。
3. 精准施肥和灌溉太阳辐射预测技术可以通过监测土壤和气象变化来预测未来的太阳辐射变化,对作物的生长发育进行合理的施肥和灌溉,从而达到节约用水和农药的效果,并提高产量和品质。
《农业气象学》PPT课件 (2)
干热风 是我国北方麦区的主要气象灾害,是指引起作物大量 蒸腾的高温、低湿、较大风速的综合气象现象。 干热风可分为以下几种类型:高温低湿型,雨后枯 熟型、旱风型。
40
(4)农业生态系统碳循环
41
植物吸收利用CO2的状况,与周围空气的 CO2浓度有关。即浓度不同,CO2向叶内扩散 量不同,则光合速率不同。
的吸湿水和部分膜状水。 凋萎系数是作物可利用水量的下限,约为最大
吸湿量的1.5~2.0倍(p=1520 kPa)。 不同质地的土壤,凋萎湿度有明显差异,即随
着土壤砂性增加而减小,随着土壤粘性增加而增加。
32
表 不同作物的凋萎湿度(南京,%) —————————————————————— 作物名称 冬小麦 棉 花 向日葵 玉 米 大 豆 —————————————————————— 凋萎湿度 6.99 7.36 8.41 9.41 9.32 ——————————————————————
30 ~ 32 30 ~ 32 40 ~ 44 36 ~ 38
28
35
19
空气温度对作物生长的影响
1.00 相对速率
光合作用
0.75
作物生长 呼吸作用
0.50
0.25
0.00 0 10 20 30 40 温度℃
图 植物生长—温度曲线
20
空气温度对作物生长的影响
作物的生长,是有机物质的积累是在连续的、同时进 行的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中形成的。 即随着温度的升高, 作物的生命过程最初是加快的。当温度超过一定界限时, 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就减弱下来。当温度更高时,作用 就停止了。也就是说,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都有他们各 自的最低、最适和最高的温度。
34
(5)毛管断裂含水量 土壤中的毛管悬着水由于作物的吸收利用和土 壤的蒸发作用,其数量不断减少,当减少到一定程 度时,其连续状态断裂,从而停止了毛管悬着水的 运动,这时的土壤含水量称为毛管断裂含水量。 毛管断裂含水量可视为土壤水分对作物有效性 的一个转折点。一般为田间持水量的65%左右,可 以此作为灌水的下限指标。
光合有效辐射和光照强度
光合有效辐射和光照强度光合有效辐射和光照强度光合有效辐射(Photosynthetic Active Radiation,PAR)和光照强度是生态学中常用的两个概念,它们在生物体的生长和生产力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
本文将以从简到繁的方式,逐步展开对光合有效辐射和光照强度的探讨,帮助读者更加全面、深刻地理解这两个概念的含义和影响。
一、什么是光合有效辐射?光合有效辐射指的是光谱范围在400-700纳米之间的辐射能量,这个范围包含了植物最光合活性的波长,也是植物光合作用发生的关键能量范围。
光合有效辐射主要由太阳辐射中的可见光组成,是植物生长和光合作用必需的能量来源。
植物对光合有效辐射的吸收和利用程度有着很大的影响。
在较低的光合有效辐射条件下,植物的生长和生产力会受到限制,而在适宜的光合有效辐射范围内,植物的光合作用达到最大效率,生长迅速,产量也相应增加。
合理控制和提供光合有效辐射对于农田种植和养殖业的发展至关重要。
二、什么是光照强度?光照强度指的是单位面积上接收到的光能量,单位通常为瓦特每平方米(W/m²)。
它是描述光线强度的一个重要参数,也是评估光照条件的指标之一。
光照强度的大小与光源强度、传播距离和障碍物等因素密切相关。
不同植物对光照强度的需求不同,有些植物对强光较为适应,需要较高的光照强度才能正常生长,而有些植物对弱光适应性更强,较低的光照强度就足以满足其生长需求。
对于不同类型的植物和不同环境条件下的养殖、种植项目,合理控制光照强度可以提高生产力和经济效益。
三、光合有效辐射和光照强度的关系光合有效辐射和光照强度是密不可分的概念。
光合有效辐射是指光谱范围在400-700纳米之间的辐射能量,而光照强度则是描述光能量强度的指标。
光合有效辐射与光照强度之间存在一定的关系,两者相互影响,共同决定着植物的生长和光合作用效率。
较低的光照强度会导致光合有效辐射不足,从而限制了植物的光合作用能力。
相反,过高的光照强度可能会对植物造成伤害,破坏光合作用的正常进行。
农业气象学原理
农业气象学原理第一章绪论1生物有机体的生长发育和产量形成生物体的全部生命过程,既存在它内部生命活动的矛盾,又存在它与外界自然环境的矛盾,这些矛盾构成一个辩证的统一整体,生物体的生命活动就是这些矛盾作用下的结果。
生物有机体发展的内因充满着各种矛盾,同化和异化则是基本矛盾,贯穿于生命活动的始终。
生物有机体生长发育的外因也是一个复杂的外部矛盾的总体,既有不同的外界自然因子如土壤、气候、地形地势等与生物有机体的矛盾,又有外界人为因素如农业措施,社会经济条件条件等与其生育的矛盾,外部矛盾是生物体发展的条件,它和内部矛盾一起,影响生物体发展的进程,参与决定生物体发展的性质和方向。
2、农业生产与气象条件在影响农业生产的外界自然环境的诸因子中,气象因子是十分重要的,它是动植物生活所必需的基本因子。
农业生产的一个特点是地域性和季节性都很强,发展农业生产,必须“因时因地制宜”,所谓时,实际是指气象条件,说明气象条件对农业生产的重要意义。
我国农业生产的优良传统之一,就是推行精耕细作技术体系,这也是我国农业生产一个显著特点。
3、农业气象学的定义农业气象学是研究农业生产与气象条件的相互关系及其规律的科学,它是根据农业生产的需要,运用农学和气象科学技术来不断揭示和解决农业生产中的农业气象问题,以谋求合理利用气候资源战胜不利气象因素,促使农业发展的实用性学科。
农业气象学的研究对象不能单指生物体及其生产过程,也不能单指生物体所处的气象环境,而是生物体与气象条件两者相互作用的规律及其影响,一方面研究农业生产对气象条件的要求和反应,气象条件对农业生产的影响;同时,另一方面也研究农业生产对气象条件的影响。
4、农业气象学的主要内容大体可归纳为以下几个方面(一)农业气象基本方法与理论的研究(二)农业小气候研究(三)农业气象灾害规律及防御措施的研究(四)农业气候资源分析及其开发利用研究(五)农业气象情报、预报方法研究与服务(六)因地制宜开展专业气象研究和服务第二章太阳辐射与农业生产1、光是生物体生命活动的能量源泉到达地球上的太阳辐射就其最主要的作用而言是产生光合效应、热效应和光的形态效应。
实农业气象学验1辐射观测
四、光照度 光照度即光照强度,是指单位时间,单位面积上接受的 光能,单位为lx(勒克司)。通常用照度计测量光照度。 照度计的感光范围与人眼视觉范围接近(0.38~ 0.71μm)。当一定强度的可见光照射到硅光电池上时,产 生一定强度的电流,电流的大小与光照强度成正比,观测使 用的照度计,已经将电流值换算成光照度,单位为勒克司 (lx),是一种相对单位,不具有能量意义。 在农业生产上,用照度计直接测量太阳辐射的光照度 时,只能大致反映作物生长与所需光照度的关系。但由于照 度计结构简单,使用方便,价格低廉,至今在农业气象观测 中被应用。
辐射的人工观测方法: 在野外考察中,可用辐射表和辐射电流表进行 辐射的人工观测。在着手进行辐射观测之前,首先 应记录日光状况,即云遮蔽日光的程度,可用下列 符号记录: ⊙2无云;⊙1薄云、地物影子明显;⊙0密云、地物 影子模糊;Ⅱ厚云、无地物影子。
举例:如总辐射的观测 (1)接通天空辐射表与辐射电流表的电路。打开辐射电流表盖 子,拧松绝电器。
实验一: 太阳辐射、光照强度、日照时间观测 一、太阳辐射观测 气象站的辐射测量包括: 太阳辐射: 观测内容:紫外辐射 、可见光辐射 、红外辐射。 测量:直接辐射、散射辐射。两者之和为总辐射。 地球辐射:是地球表面以及大气、气溶胶和云层 所发射的长波辐射,地球辐射能量99%的波长大于 5μm。 太阳辐射和地球辐射的光谱分布重叠很少,所 以在测量和计算中把它们分别处理。
从电流表仪器鉴定证上查得△N0。
(3)电流表刻度值:
N N N N 0 N 0
分别求出各辐射的电流表刻度订正值。 直接辐射:Nsb 散射辐射:Nsd 反射辐射:Nd 总辐射: Ns
总结: 1,观测电流表刻度值(N01,N1;N2;N3;N02) 2,刻度订正;零点订正: 辐射 (1)垂直于太阳入射光的直接辐射(S↓): 水平面太阳直接辐射(SL)与太阳直接辐射(S)的关系 为: SL= S· sinh (2)散射辐射(Ed↓):散射辐射是指太阳辐射经过大 气散射或云层反射,以短波形式向下到达地面的那部分辐 射量。 (3)总辐射(Eg↓):总辐射是指水平面上所接收的太 阳直接辐射和散射辐射之和。 (4)短波反射辐射(Er↑):总辐射到达地面后被下垫 面向上反射的那部分短波辐射。
大学农业气象学知识点汇总
农业气象学第一章地球大气1、大气圈:大气是指包围在地球表面的空气层,整个空气圈层称为大气圈。
2、大气组成:干洁大气、水汽、气溶胶粒子。
3、水汽的作用:(1)在天气、气候中扮演了重要角色;(2)保温效应4、气溶胶粒子的作用:(1)保温;(2)削弱太阳辐射;(3)降低大气透明度5、温室效应:是指大气吸收地面长波辐射之后,也同时向宇宙和地面发射辐射,对地面起保暖增温作用。
6、气象要素:表征大气状态(温度、体积和压强等)和大气性质(风、云、雾、降水等)的物理量成为气象要素。
7、大气垂直结构:对流层、平流层、中间层、热成层、散逸层。
(1)对流层特点: ①气温随高度升高而降低。
②空气具有强烈对流运动。
③主要天气现象都发生于此。
(天气层)④气象要素水平分布不均匀。
(2)平流层:温度随高度的增加而升高。
(3)中间层:温度随高度增加而降低。
(4)热成层:温度随高度的增加而升高。
(5)散逸层:温度随高度升高变化缓慢或基本不变。
第二章辐射1、辐射:通过辐射传输的能量称为辐射能,也常简称为辐射。
辐射的波粒二相性:波动性,粒子性。
2、辐射的基本度量单位(1)辐射通量:单位时间内通过任意面积上的辐射能量,单位J/s 或W。
(2)辐射通量密度:单位面积上的辐射通量,单位J/(s•㎡)或W/㎡。
(辐射强度:即单位时间内通过单位面积的辐射能量。
)(3)光通量:单位时间通过任意面积上的光能,单位为流明(lm)。
(4)光通量密度:单位面积上的光通量,单位为(lm/㎡)。
亦称为照度,单位勒克斯(lx)。
3、辐射的基本定律:(1)基尔荷夫定律:在一定温度下,物体对某波长的吸收率等于该物体在同温度下对该波长的发射率。
(2)斯蒂芬—玻尔兹曼定律:黑体的总放射能力与它本身的绝对温度的四次方成正比。
说明物体温度愈高,其放射能力愈强。
(3)维恩位移定律:绝对黑体的放射能力最大值对应的波长与其本身的绝对温度成反比。
表明物体的温度愈高,放射能量最大值的波长愈短。
农业气象学经典课件——辐射
2.自然界物体辐射特性
①辐射通量密度(radiation): 物体在单位面积上单位时间内发射或吸收、反射、透 射的辐射能量,单位W/m2或J.m-2.s-1。
②吸收率(absorptivity):
③反射率(reflectivity): ④透射率(transmissivity):
其中 如物体不透明则
发射率
0.98
0.91
0.90
0.90
0.93
0.98
表中发射率是相对
而言。
A.长波 B.短波 C.任意波长
2. 普兰克第二定律
黑体发射辐射分布定律
式中:h是普兰克常数6.63×10-34(J.s),c是光 速3×108m/s,K是波尔兹曼常数1.38×10-23(J/k)。
从右图可看出: 1)T越高,曲 线下面积越大, 发出的总辐射 就越多; 2)发射辐射波 长峰值(即在 这一波长发出 的辐射通量密 度最大)随T下 降向右偏移, 即随温度降低, 发射辐射的波 长峰值就越长。
太阳直射点在南北纬 度23.5°之间变化,南 北23.5°的纬圈叫南北 回归线。 地球上太阳直射点所 处纬度叫赤纬,并用δ 表示,所以太阳赤纬δ 在南北23.5°上变化。 δ在北半球取正值, 南半球为负。 如夏至6月22日(北) δ=+23.5°,冬至12月22 日(南)δ=-23.5°, 春分3月21日和秋分9月 23日太阳直射赤道,则 δ=0
三、判断 1.在相同能量下,波长越长的光实际所含光量子个数 越多。( ) 2.某物体对长波辐射反射率高,则它对短波辐射的 发射率就高。 ( )
四、计算题
1.二个无限长的平板互相平行,中间是真空的。 墙1发出的辐射通量密度是350W/m2,墙2的发射率 ε=0.85,一红外辐射表对着墙2测到的辐射通量密度 是577 W/m2 ,问墙2的温度是多少?(50℃) 2.某灰体的发射率是0.7,发射峰值是4μm ,求 其发射辐射通量密度是多少?如果此物是一个半径 为1.0m的球体,求每秒从它表面散失的热能是多少? (137.2KJ) 3.一个红外辐射表测地板辐射为460 W/m2 ,但 实际地板本身只发出300 W/m2 ,已知地板发射率为 0.6,天花板发射率为0.9,问此时天花板的温度是多 少?(24.5℃)
中国农业大学植物生理学本科课件 第十三章 植物成花诱导生理 第三节 光周期作用
(二)植物成花的光周期反应类型
长日植物(long day plant,LDP) 短日植物(short day plant,SDP) 日中性植物(day neutral plant,DNP) 长-短日植物(long-short day plant) 短-长日植物(short-long day plant) 中日照植物(intermediate-daylength plant) 两极光周期植物(amphophotoperiodism plant)
一、植物成花光周期现象发现和反应类型
● 光周期现象的发现 ● 植物成花的光周期反应类型
(一)光周期现象的发现
(植一物)的发开现花与光周期有 关。许多植物必须经过 一定时间的适宜光周期 后才能开花。 否则一直处 于营养生长 状态。
烟烟草夏草季开生花长 与3-5光m不周开期花,有但关在冬
季转入温室后,株高不足1m就开花。
中日照植物:只有在某一定中等长度的日照条件 下才能开花,而在较长或较短日照下均保持营养 生长状态的植物,甘蔗要求11.512.5小时日照。
两极光周期植物:与中日照植物相反,这类植物 在中等日照条件下保持营养生长状态,而在较长 或较短日照下才开花,狗尾草等。
甘蔗
狗尾草
二、诱导开花的临界日长
对光周期敏感的植物对日照长度的要求都 有一定的临界值,或说是植物成花所需的 极限日照长度,即临界日长(critical daylength)
菊花须满足少于10小时的日照才能开花
日中性植物(DNP):成花对日照长度不敏 感,在任何长度的日照下均能开花。
如黄瓜、茄子、番茄、辣椒、菜豆、 棉花、君子兰、向日葵、蒲公英等。
荞麦
长-短日植物:开花要求先长日后短日的 双重日照条件,如大叶落地生根、芦荟等。
农业气象学 辐射1
昼长(可照时数)
实照时数:地面上用日照计实际测量的日照时数。 日照百分率
实照时数 日照百分率= ————— 可照时数
光照时间
×100%
光照时间=可照时数+曙暮光时间
一、大气上界的太阳辐射
太阳辐射强度 (太阳辐射通量密度) (一)太阳辐射光谱和太阳常数 太阳辐射能随波长的分布曲线 称为太阳辐射光谱。
太阳总辐射及其影响因素 太阳总辐射强度 到达地面的太阳总辐射强度是太阳直接辐射强度和天
空辐射强度的总和。
RS Rsb Rsd
影响因子 纬度,海拔等
地面反射的太阳辐射 地面反射率 地面反射的太阳总辐射R与投射到地面的太阳总辐射RS的. 百分比。 不同性质下垫面的反射率 即使总辐射的强度一样,不同性质的地表真正得到的太阳辐 射,仍有很大差异,这也是导致地表温度分布不均匀的重要 原因之一。
除北极外,一年中只有春分日和秋分日,日出正东日没 正西。 夏半年内,日出东偏北方向,日没西偏北方 向;且愈近
夏至日,日出日没方位愈偏北。
冬半年内,日出东偏南方向,日没西偏南方向;且愈近冬至 日,日出日没方位愈偏南。
3. 可照时数、实照时数和日照百分率 可照时数(白昼长度) 定义:不受任何遮蔽时每天从日出到日落的总时数。
sinh sin sin cos cos cos0 0
cos0 tgtg
t 2 0 15
可照时间随季节和纬度的变化规律(北半球): 1、春分日、秋分日:昼长不随纬度而变化。 均是12小时. 2、夏半年(δ﹥0):纬度愈高,白昼愈长,夏至日有极昼 现象。 3、冬半年(δ﹤0):反之。 4、赤道上,终年昼夜平分。
粒子性
EL hf
hV
其中h=6.63×10-34J·s,称为普朗克常数。
农业气象学 第十三章 辐射光照与农业
一般将全田的根、茎杆、叶、果实全部干重叫做生物学产 量。 经济价值部分,如稻、麦的籽粒,甘薯的块根等,称经济 学产量。 太阳辐射能的计算: 1、太阳辐射总量是太阳日总辐射量的逐日累积值。 2、生理辐射是太阳日总辐射量中的生理辐射部分的逐日 积累值,生理辐射约为太阳总辐射的50%。
例如:亩产500公斤稻谷,收获生物学产量约为1000公 斤,经济产量约为500公斤。在水稻的生长季节,每亩面积 上接受太阳辐射能约为1.67X1012焦耳。则太阳辐射能利用 率为:
上式中,1.67X107焦耳/公斤为每公斤干物质燃烧所产 生的热量,生长季节是指生产上述物质所需的时间长度。
P=
hm
∑ S′+ D
⎛ ⎜ ⎜ ⎜ ⎜ ⎝
⎞ ⎟ ⎟ ⎟ ⎟ ⎠
×100%
m为单位面积上作物产量的干重;h为单位干物重燃烧所
产生的热量;(S´+D)是到达单位面积上的太阳总辐射的日总 量。∑(S´+D)是生长季内各日太阳总辐射日总量的总和。
2、经济学产量计算:
500公斤/ 亩×1⋅ 67×107 焦耳/ 公斤 太阳辐射能利用率= ×100% =0.5% 12 1⋅ 67×10 焦耳/ 亩 500公斤/ 亩×1⋅ 67×107 焦耳/ 公斤 生理辐射能利用率= =1.0% 12 1⋅ 67×10 焦耳/ 亩× 50%
目前,农作物对太阳辐射能的利用率较低, 仅占太阳总辐射的0.5%左右,某些作物稍高 些,但也只有5%,根据国外的研究资料,作物对 太阳辐射能的利用可超过12%。因此,在我国提 高农作物光能利用率,增加单位面积产量,潜力 是很大的。
1、生物学产量计算:
1000 公斤/ 亩×1⋅ 67 ×107 焦耳/ 公斤 ×100% =1.0% 太阳辐射能利用率= 12 1⋅ 67 ×10 焦耳/ 亩 1000 公斤/ 亩×1⋅ 67 ×107 焦耳/ 公斤 ×100% =2.0% 生理辐射能利用率= 12 1⋅ 67 ×10 焦耳/ 亩× 50%
《农林气象学》课程笔记
《农林气象学》课程笔记第一章辐射第一节辐射的基础知识一、辐射的定义- 辐射是一种能量的传递方式,它不需要介质即可在真空中传播。
- 辐射可以表现为电磁波或粒子流,电磁波包括无线电波、微波、红外线、可见光、紫外线、X射线和伽马射线等,而粒子流包括阿尔法粒子(α粒子)、贝塔粒子(β粒子)等。
二、辐射的有关物理量- 波长(λ):是辐射波动的一个周期内两个相邻波峰或波谷之间的距离。
不同波长的辐射具有不同的性质和应用。
- 频率(f):是单位时间内波动经过某一点的次数,与波长成反比,即f = c / λ,其中c 是光速。
- 波速(c):指波动在单位时间内传播的距离,在真空中,电磁波的波速约为3 x 10^8 m/s。
- 波数(σ):是波长的倒数,通常用来描述光谱特性,σ= 1 / λ。
- 光子能量(E):是单个光子所携带的能量,E = h * f,其中h 是普朗克常数,约为6.626 x 10^-34 J·s。
三、辐射的基本定律- 辐射强度定律(斯特藩-玻尔兹曼定律):一个黑体单位面积上在单位时间内辐射出的总能量与黑体温度的四次方成正比,表达式为I = σ* T^4。
- 辐射温度定律(维恩位移定律):黑体辐射的峰值波长与黑体的绝对温度成反比,表达式为λ_max * T = b,其中 b 是维恩常数。
- 辐射能量分布定律(普朗克黑体辐射定律):描述了黑体在不同温度下辐射能量随波长的分布情况,该定律通过普朗克公式来描述。
第二节太阳辐射的基础知识一、太阳辐射强度和太阳常数- 太阳辐射强度是指太阳发出的电磁辐射在单位面积上的功率。
- 太阳常数是指在地球大气层外,垂直于太阳光线的单位面积上接收到的太阳辐射平均功率,其值约为1367 W/m^2。
二、太阳高度角和太阳方位角- 太阳高度角是指太阳光线与地平面的夹角,它随着时间和地点的不同而变化。
- 太阳方位角是指太阳光线在地平面上的投影与正南方向之间的夹角,它也随时间和地点而变化。
《农业气象学》课程笔记
《农业气象学》课程笔记第一章:绪论一、农业气象学研究内容1. 农业气象学概念农业气象学是介于农业科学和气象学之间的边缘学科,它研究气象条件对农业生产的影响,以及农业生产活动对气候的反馈作用。
农业气象学的目标是理解和预测气象条件对作物生长、产量、品质以及农业生态环境的影响,为农业生产提供科学依据。
2. 研究内容详细阐述(1)农业气象条件对作物生长发育、产量和品质的影响- 研究不同气象因子(如温度、降水、光照、风等)对作物种子发芽、植株生长、开花、结果等各个生长发育阶段的影响。
- 分析气象条件对作物产量形成和品质特性的作用机制。
(2)农业气象条件对农业生态环境的影响- 研究气象条件对土壤水分、土壤温度、土壤肥力等土壤环境的影响。
- 探讨气象条件对农业生物多样性、农业病虫害发生与流行的影响。
(3)农业气象灾害的成因、规律及防御措施- 研究干旱、洪涝、霜冻、高温热浪、低温冷害等农业气象灾害的成因和发生规律。
- 提出农业气象灾害的预测、预警和防御措施。
(4)农业气候资源的分析与评价- 分析不同地区的农业气候资源分布特征,如光、热、水等。
- 评价农业气候资源的利用效率和潜力。
(5)农业气象预报与服务- 研究和开发针对农业生产的气象预报技术。
- 提供农业气象信息服务,指导农业生产。
二、农业气象模式发展举例1. 经典农业气象模式(1)瓦德-皮尔逊模型- 介绍模型的原理和主要参数。
- 分析模型在作物生长模拟中的应用。
(2)蒙德-弗洛斯特模型- 阐述模型的构建方法和适用范围。
- 讨论模型在作物产量预测中的作用。
2. 现代农业气象模式(1)作物生长模型- 介绍CERES、APSIM等模型的原理和结构。
- 分析模型在作物生长发育模拟中的应用实例。
(2)农业气象灾害评估模型- 介绍干旱、洪涝等灾害评估模型的方法和步骤。
- 讨论模型在灾害预警和损失评估中的应用。
三、农业气象学研究方法1. 观察法- 描述田间试验和观测的基本方法。
太阳辐射对植物和生态系统的影响
太阳辐射对植物和生态系统的影响一、植物对太阳辐射的适应策略太阳辐射是植物进行光合作用的能量来源,但是过强的辐射会对植物造成损害。
植物经过长时间的进化,发展出了多种适应策略。
1. 色素保护植物叶子中含有多种叶绿素和类胡萝卜素等色素,它们能吸收并转化太阳光中的能量,不仅为植物提供所需的光合作用能量,而且可以抵抗紫外线、光胁迫等损伤。
例如,类黄酮和花青素等水溶性色素可以吸收辐射,并通过非光合作用来缓解辐射压力。
2. 果实及时采摘对于树木等植物来说,果实是最易受到阳光辐射控制的部分,过强的辐射会使果实变质、发热,导致坏死或失去商品价值。
因此,果实的合理采收时间及时采摘是减少光照对果实损伤的有效方法。
3. 叶片生理调节在光照强度很大的情况下,植物的光合能力可能达到极限,植物会通过改变叶片生理调节实现照顾自身健康。
例如,植物通过关闭气孔限制水分蒸失,减少光胁迫时植物水分流失的速度。
二、生态系统对太阳辐射的影响生态系统是地球上生物种群和非生物组成体系的总称。
太阳辐射作为生态系统的能量来源,其强弱对生态系统的影响十分显著。
1. 影响生态系统的调节生态系统中各种活动都受到太阳辐射的影响,具体表现为:(1)温度影响:太阳辐射会影响大气和水体的温度,进而影响生物体和生态系统的温度,进一步影响生态系统的生命活动。
(2)单位面积的太阳能:不同地区的太阳辐射强度不同,太阳辐射充足的地区对于光合作用植物等生物的繁殖生长有利,而太阳辐射相对较弱的地区则对于农业生产等影响较为明显。
2. 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和耐受性生态系统借助于其内部的反馈机制,在太阳辐射的作用下,逐渐形成相对稳定的状态。
毁坏生态系统的辐射波动往往是由人类活动所引起的,如人类过度采伐森林、扰动河流,加重了太阳辐射对生态系统的影响,破坏了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和耐受性。
三、抑制太阳辐射的方法目前,对于过强的太阳辐射,控制光强度是最常见的方法。
以下是一些控制太阳辐射的方法:1. 放置遮阳物体通过在植物和建筑物上放置防紫外线、遮阳物体,可以有效减缓太阳辐射对生物体的伤害。
太阳辐射与农业生产
太阳辐射与农业生产——辐射波谱与农业生产地球上的各种生物赖以生存的能量来源绝大部分来自于太阳辐射。
对于农业生产,太阳辐射自然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保证植物的光合作用,维持农作物生长的温度,保证农作物的持续生长从而提高作物产量,这所有的一切均与太阳辐射有关。
其中,辐射波谱有着巨大的作用。
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光谱大致可分为紫外辐射、红外辐射和可见光辐射三个波谱段,各波谱段对农业生物有不同的生物学意义。
一、紫外辐射紫外线区(波长100—400nm)的能量占太阳辐射总能量的7%,比例虽小,但有较强的生物学意义。
波长较短部分能抑制作物生长,杀死病菌孢子,其中波长小于290nm的短紫外线对生物有伤害作用,波长愈短伤害性愈大;波长较长部分对作物有刺激作用,可促进种子萌发,所以农民在播种前需要晒种。
紫外辐射还能促进果实成熟,提高蛋白质和维生素产量。
在果实成熟时,紫外线丰富可增加果实含糖量,果实着色好,所以向阳的果实比较甜。
高山、高原紫外线含量较多,植物根部发达,茎节短小,叶面窄小。
紫外线减少对茶叶、纤维植物、生姜、芹菜、韭黄等作物品质提高有好处。
此外,紫外线对生物向光性、感光性和趋光性有重要作用。
过量紫外线对农作物生长产生抑制作用,形态上表现为植株矮化,株型缩小,其矮化程度随作物种类、品种、作物所处生长阶段及辐射强度的不同而不同。
紫外线辐射可抑制作物的叶面积,其中对大豆叶面积的抑制较对小麦叶面积的抑制大。
同时,紫外线辐射能明显地推迟作物生长发育的进程,且紫外线强度越大,滞后效应越明显。
不同发育期,滞后效应不同,大豆以三叶期一旁枝形成期对紫外线辐射最为敏感。
二、可见光辐射可见光区(波长400—760nm)的能量占太阳辐射总能量的50%,具有光效应。
可见光辐射对植物生活机能起决定性作用,可见光谱区队有机物质合成和植物产量形成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对作物生长有意义的波长主要为400-760nm,最有效的为叶绿素主要吸收的红橙光和蓝紫光。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换毛换羽的光周期
动物迁徙的光周期
变植 化物
光 合 作 用 的 昼 夜
小时
实验室恒定条件下生物的节律
鸟 类 节 律
植物对光周期反应的类型
⑴长日植物(LDP) 指在24h昼夜周期中, 日照长度长于某一临界日长,才能开花结实的 植物。如小麦、萝卜、白菜、天仙子等。
⑵短日植物(SDP) 指在24h昼夜周期中,日 照长度短于某一临界日长,才能开花结实的植物。 如水稻、大豆、苍耳、烟草、菊花等。
三、人工调节光质的尝试
红色膜:在红色膜下培育的水稻秧苗生产旺盛; 甜菜含糖量高;胡罗卜直根长得更大;韭菜叶宽 而肉厚,收获期提前,产量增加。
蓝色膜:主要适用于水稻育秧,有利于培育矮 壮秧苗,还可用于蔬菜、棉花、花生、草莓、 菜豆、茄子、甜椒、番茄、瓜类等蔬菜和其他 经济作物,可较好地起到防除杂草的作用。
银色反光膜:主要用于温室蔬菜栽培,可悬挂在 温室内栽培畦北侧,改善温室内的光照条件。
银灰色膜:主要适用于夏秋蔬菜、瓜类、棉花和 烤烟栽培,有良好的防病、防蚜虫和白粉虱及改 良品质的作用。
生物对光周期的适应
生物的昼夜节律
光的周期性 生物的昼夜节律
外源性周期和内源性周期
生物的光周期现象
植物的光周期现象
⑶中性植物(DNP) 在任何长度的日照下均能 开花结实。如月季、四季豆、番茄、黄瓜等。
(4)特殊日照植物:甘蔗等少数热带植物
临界日照长度(临界日长)
临界日长就是界限长度,长于或短于这 个长度,长、短日照植物都不能开花结实, 始终保持原有的营养生长状态,这个界限长 度叫临界日照长度。
长日照植物要求日照时间不短于这个界限 长度,短日照植物要求日照时间不长于这个 界限长度。
第十三章 辐射、光照与农业
光谱成分与农业生产 光照时物吸收用于光合作用、色素合成、 光周期现象和其他生理现象的太阳辐射波谱区, 称生理辐射,又称光合有效辐射(380~ 710nm)。
Q =0.43S' 十0.57D 或 Q ≈0.5Q总
Q—生理辐射, S—直接辐射,D—散射辐射
植物的开花结果、落叶及休眠, 动物的繁殖、冬眠、迁徙和换 羽毛等,是对日照长短的规律 性变化的反映,为光周期现象 (photoeriodism)
植物光周期:长日照、短日照、中性植物、特殊日照植物
植物光周期的应用:杂交、抗性选育、异地种植
动物的光周期现象
动物繁殖的光周期:长日照和短日照动物,意义
昆虫滞育的光周期
光周期对植物生长发育的影响
(一)对营养生长的影响 主要通过影响光和作用的时间从而来影响植物
的生长。
(二)对生殖生长的影响
光周期最明显的 作用就是对植物开花 的诱导效应(花原基 的形成),而开花的 早晚会对作物的生长 发育及产量产生重要 的影响。
北方→南方,提前开花,晚熟品种; 南方→北方,早熟品种。
长日照植物:光温对发育速度的影响有相互抵偿 作用。
北方→南方,延迟开花,早熟品种; 南方→北方,晚熟品种。
4. 调节营养生长和生殖生长
SDP麻类:南种北引可推迟开花,使麻杆生长较长, 提高纤维产量和质量。
利用暗期光间断处理可抑制甘蔗开花,从而提 高产量。
紫色膜:该膜主要适用于冬春季温室或塑料大 棚的茄果类和绿叶类蔬菜栽培,可增进品质, 提高产量。
黄色膜:据试验,用黄色膜覆盖芹菜和莴苣,植物 生长高大,豆类生长壮实;覆盖黄瓜,可促进现蕾 开花,增加产量1~1.5倍;覆盖茶树,茶叶品质上 乘,产量提高。
黑色膜:杂草严重的地块或高温季节栽培夏萝卜、 白菜、菠菜、秋黄瓜、晚番茄,选用黑色膜较好。
h正午≥ 20度时,误差不超过5%。
二、不同光谱(光质)的生物学意义
1. 太阳辐射光谱
2、紫外线辐射的生物学意义:
a、波长较短部分能抑制作物生长(植物变矮、叶片 变厚),杀死病菌孢子;
b、较长部分对作物有刺激作用,可促进种子萌发。 紫外线还能促进果实成熟,提高蛋白质和维生素D含量;
c、紫外线对茶叶、生姜、芹菜、韭菜等和蔬菜类有 不良影响,所以,要设法减少紫外线的照射;
d、昆虫的趋光反应;
3、可见光辐射的生物学意义:
a、波长为0.72-lμm的辐射,影响植物伸长,其中 0.72-0.80μm称为远红外光,对植物光周期及种子形 成有重要作用,并左右开花与果实颜色。
b、波长为0.61-0.72μm的光(主要为红、橙光), 能被植物叶片的叶绿素强烈吸收,光合作用最强,某种 情况下表现为强的光周期作用。红光有利于碳水化合物 合成(糖)。
光照长度与植物发育关系的几种解释
1、光周期学说(经典解释) 2、光照阶段学说(李森科)
长日性植物需要连续的光照(昼长夜短),是因为长 日性植物的茎生长点只有在光照条件下才能进行必要的阶段 质变。
3、光质学说(沙垠)
长日性植物的发育需要长波的光,短日性植物的发育需 要短波的光,这是植物在长期生活环境下自然选择的结果。
c、波长为0.51-0.61μm的光(主要为绿光),表现 为低光合作用。
叶绿素α的 吸收光谱
蓝
紫
绿
↑
相
对
吸
收
紅
红外线 橙
400
500
600
700
波长nm
d、波长为0.4-0.51μm的光(主要为蓝,紫光)被 植物叶绿素和叶黄素强烈吸收,表现为强的光合作用,有 利于蛋白质合成。抑制植物的伸长生长,使植物向光性更 敏感。
? 长日照植物临界日长大于短日照植物
临界日长 ?
短日照 长日照
植物 苍耳 菠菜
临界日长 (h) 16 13
❖长日照植物的临界日长不一定长于短日照 植物; 短日照植物的临界日长不一定短于长日照 植物。
关键:超过还是短于其临界日长。
光、暗期交替处理开花效应示意图
1、光周期效应决定于 暗期长度,而不决定于 光期长度或光暗期之比 2、即使给予足够长的 暗期,如暗期中途给以 “光中断”,暗期效果 即消失。
光周期理论在农业生产上的应用
1. 植物的地理起源和分布与光周期特性
低纬度——短日照植物 ;高纬度——长日 照植物 ;中纬度——短日照植物或长日照 植物。
同一纬度,长日照植物 :春末和夏季开花 (小麦);短日照植物:秋季开花,(菊花)。
2. 育种
人工调节花期 新品种
花期不遇
3. 引种
短日照植物 :光温对发育速度的影响有相互迭 加的作用,因而增加了南北引种的困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