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环境与资源保护法的基本原则分析

合集下载

2第二章 环境法基本原则

2第二章  环境法基本原则

T3-3:「遇有严重或不可 Principle 15:「为了保护 逆转损害之威胁时,不得 环境,各国应按照本国的能 (二)风险预防原则的提出 以缺乏科学充分确实证据 力,广泛适用预防措施。遇 为由,延迟采取措施,应 有严重或不可逆转损害之威 首见于1970 年代国际海洋污染法 对气候变化的政策和措施 胁时,不得以缺乏科学充分 应符合成本效益,以最低 确实证据为由,延迟采取符 1984年 保护北海的国际条约明确提出 的成本保障全球利益 。」 合成本效益的措施防止环境 恶化 。」
风险预防原则、环境公平原则、环境民主原则、公众参
与原则
本课认为:从环境法独有的特征与品性
出发,应将贯穿于整个环境法的理念与制度,
最能反映出环境法自身特质的环境法基本原
则概括为:
风险预防原则——根本地位
环境公平原则——重要构成 环境民主原则——重要构成
第二节 风险预防原则
一、风险预防原则的涵义
(二)环境民主原则的界定
环境民主原则是指生态环境的保护和自然资 源的开发利用,必须依靠社会公众的广泛参 与,公众有权参与解决生态环境问题的决策 过程、参与环境管理并对环境管理部门以及 单位、个人与生态环境有关的行为进行监督。 即获取信息、公众参与、司法救济
(三)环境民主原则中国的实践
2002年《环境影响评价法》 2006年《环境影响评价公众参与暂行办法》 2007年《环境信息公开办法(试行)》
最佳环境实践、清洁生产等
(三)风险预防原则在我国的实现
1、风险预防原则未环境法中得到体现——从字面到精神 Preventive Principle vs. Precautionary Principle
2、环境法中实现风险预防原则的具体要求

环境保护法的基本原则是什么

环境保护法的基本原则是什么

环境保护法的基本原则是什么1.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原则这一原则强调人类与自然之间的协调关系,提倡人与自然和谐共生。

环境保护法要求人类在经济社会发展的同时,保护和促进环境的可持续发展,实现生态环境与经济社会的和谐统一2.预防为主的原则预防为主的原则要求在环境保护工作中,优先考虑预防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的发生。

即通过制定和实施环境保护政策、法律法规,规范企业和个人的行为,避免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的发生,从源头上遏制环境问题。

3.推动可持续发展的原则可持续发展的原则是环境保护法的核心原则之一,要求在保护环境的同时,兼顾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即在经济发展的过程中,要合理利用、开发和保护自然资源,维护生态平衡,使经济社会的发展与资源利用的可持续性达到协调。

4.公众参与的原则公众参与的原则强调在环境保护决策中公众具有参与权、信息权和监督权。

环境保护法要求政府和企事业单位在环境决策中应征求公众意见,组织公众参与环境保护工作。

公众参与的原则是提高环境决策的民主性和公正性的重要保证,有助于提高环境保护工作的透明度和公信力。

5.政府主导的原则政府主导的原则要求政府在环境保护工作中起到主导作用。

环境保护法赋予政府相关部门环境监管、保护和修复的职责,要求政府加强环境监测和评估,建立环境信息发布制度,确保环境保护工作的开展和成效。

6.责任追究的原则责任追究的原则是环境保护法的重要原则之一,要求对环境违法行为进行惩罚和责任追究。

环境保护法明确了违反环境保护的单位和个人应当承担法律责任,包括罚款、赔偿等措施,以保证环境法律的有效执行和环境违法行为的制止。

7.科学决策的原则科学决策的原则要求在环境保护决策中充分考虑科学、专业知识。

环境保护法要求政府和相关单位在制定环境标准、制定环境规划等环境决策中,应当听取专家意见,基于科学的评估和分析,保证环境决策的科学性和可行性。

总之,环境保护法的基本原则包括人与自然和谐共生、预防为主、推动可持续发展、公众参与、政府主导、责任追究和科学决策。

环境保护法关于环境保护的基本原则

环境保护法关于环境保护的基本原则

环境保护法关于环境保护的基本原则环境保护法关于环境保护的基本原则引言环境保护是人们共同关注的热点问题之一。

在现代社会中,随着科技进步和经济发展,人类对环境的破坏也日益严重。

为了保护环境,许多国家都制定了环境保护法,以确保环境得到合理的保护和管理。

本文将介绍环境保护法中关于环境保护的基本原则。

1. 生态保护原则生态保护原则是环境保护法中的一项重要原则。

根据该原则,应当保护生态系统的完整性和稳定性,维护物种的多样性。

通过采取措施,限制和减少对生态环境的破坏,修复受损的生态系统,并确保生态系统的可持续发展。

生态保护原则强调生态平衡和生态资源的可持续利用,以保护环境中脆弱的生态环境。

2. 预防原则预防原则是环境保护法的核心原则之一。

根据该原则,应当采取预防措施来防止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的发生。

预防原则重点在于事前预防,通过制定相关的环境标准和管制措施,规定环境保护责任,从源头上减少和控制污染物的排放,防止环境污染的发生,维护环境的良好质量。

3. 修复原则修复原则是环境保护法中的另一个重要原则。

根据该原则,应当采取措施修复和恢复因环境污染和破坏而受影响的生态系统。

修复原则强调对环境损害的补偿和修复,通过治理受损的环境,恢复和修复其自然功能,以保障受损生态系统的再生和稳定。

4. 合理利用原则合理利用原则是环境保护法中的一个重要原则。

根据该原则,应当合理利用和开发环境资源,确保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合理利用原则强调在资源利用中要注重生态环境的保护,避免资源过度开采和浪费,推动资源循环利用和可再生能源的开发和利用,以实现经济利益和环境保护的协调发展。

5. 公众参与原则公众参与原则是环境保护法中一个重要的原则。

根据该原则,公众应当参与环境保护的决策过程和环境管理的实施。

通过公众参与,提高社会对环境问题的了解和认识,促进环境保护意识的提高,增强公众对环境保护事务的参与度,实现公民权益的保护和环境治理的公正性。

6. 国际合作原则国际合作原则是环境保护法中的一个重要原则。

-我国法律规定的保护环境的基本原则

-我国法律规定的保护环境的基本原则

我国法律规定的保护环境的基本原则我国法律规定的保护环境的基本原则引言保护环境是当代社会的重要课题,不仅关乎人类的生存和发展,也涉及到各国的长远利益。

作为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中国对环境保护问题尤为重视。

我国法律体系中包含了一系列保护环境的法律法规,这些法律法规旨在规范和保障环境的可持续发展,并确保人民群众的生态环境权益。

本文将介绍我国法律规定的保护环境的基本原则。

1. 生态环境保护基本国策我国《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明确规定了我国的生态环境保护基本国策。

根据该法,我国坚持实行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促进经济可持续发展和社会进步。

这一基本国策强调了经济和环境的协调发展,确保了生态环境的可持续性。

2. 环境污染防治的基本原则我国法律对环境污染的防治也制定了一系列的基本原则。

首先是预防为主原则,即通过科学规划和技术手段,防止环境污染的发生。

其次是综合治理原则,要求综合运用各种手段和措施,全面治理环境污染。

此外,还包括了污染者付费原则,即污染者应承担相应的环境治理成本;公众参与原则,鼓励公众对环境污染防治工作的参与和监督;优先发展环保产业原则,推动环保产业的发展,为环境污染防治提供支持。

3. 生态保护的基本原则生态保护是环境保护的重要组成部分,我国法律对生态保护也作出了明确规定。

首先是保护优先原则,即对生态环境特别是生态系统和生物多样性进行重点保护。

其次是修复和补偿原则,要求修复和补偿被破坏的生态资源。

此外,还包括了可持续利用原则,要求在保护生态环境的前提下,合理利用生态资源。

4. 法律责任和监督的基本原则为了确保环境保护法律的有效实施,我国法律规定了相应的法律责任和监督的基本原则。

首先是依法治理原则,要求所有相关行为必须依法进行。

其次是责任追究原则,对环境违法行为要严格追究责任。

此外,还包括了信息公开原则,要求对环境信息进行公开,以提高监督的透明度。

5. 环境教育和科学研究的基本原则为了增强公众对环境保护的意识,我国法律强调了环境教育和科学研究的重要性,并制定了相应的基本原则。

中国环境与资源保护法的基本原则

中国环境与资源保护法的基本原则
环境与资源 保护法的基本原则
第一节、环境保护法基本原则概述
1.概念
环境法的基本原则是指环境法中规定或者体现的,对环 境保护实行法律调整的,适用于环境法一切领域的基本指 导方针或者基本准则.
2021/4/9
2
第一节、环境保护法基本原则概述
基本原则
协调发展的原则
预防为主,防治结合的原则
开发者养护、污染者治理的原则
2021/4/9
9
第三节、预防为主,防治结合的原则
4. 预防为主、防治结合原则的贯彻 1) 全面规划、合理布局 2) 制定和实施具有预防性的环境管理制度 3) 增强环境风险的防范意识 4) 积极治理老的环境污染和破坏
2021/4/9
10
美国伊势尔公司诉联邦环保局行政命令不当案
[案情] 因汽油中的添加剂铅是具有对人体健康“造成严重危 害风险”的物质,于是美国联邦环境保护局发布了一个限制 在汽油中添加铅的命令。但伊势尔公司认为铅被吸人人体引 起人体中毒是毫无疑问的,然而,由于人是暴露在从各种各 样的污染源所排放出来的铅中,如土地、海洋、动物、植物 甚至人体内都含有铅,铅是一个无处不在的元素,所以,很 难就此确认,由于汽油添加剂中的铅排人大气后,使大气 中 的铅总量增加,增加的部分对人体健康构成了威胁,故向哥 伦比亚巡回法院提起诉讼
2021/4/9
5
画水4.10事件东阳日报报道
本报讯(记者单昌瑜)昨日(2005年4月10日),市清理非法搭建统一行动指挥部组 织工作人员对画水镇竹溪工业功能区路口非法搭建的竹棚进行清理时,个别别有用心 的人煽动数千群众进行围堵。工作人员遭石块、棍棒、砍刀等袭击,有30多名人员受 伤并到医院接受治疗,其中5人伤势较重,但没有生命危险,没有人员死亡。数十辆车 辆被砸毁,经济损失巨大。对于竹溪工业功能区的环保问题,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 ,认真落实环保事故性排放赔偿,积极着手建立不明原因农作物受损补偿机制。但是 ,部分别有用心的人利用群众对环保的良好愿望,煽动部分不明真相的群众于3月24 日到竹溪工业功能区路口搭棚设置路障,采取拦路搜身等形式,严重影响了当地的生 产生活和社会秩序,并危及群众生命安全。问题发生后,市、镇两级党委、政府高度 重视,先后采取多种有效措施,避免事态的进一步扩大和恶化。市里成立了由市委、 市政府主要领导任正副组长的工作组,抽调得力人员迅速进驻开展工作。市委、市政 府研究出台了东政发(2005)26、27号《关于对竹溪工业功能区企业实施停产整治 的决定》和《关于进一步做好竹溪工业功能区工作的十条意见》,要求功能区内的所 有企业从4月2日起停产整治,对功能区周边的环保问题和改善生产生活条件提出了十 条政策措施;制订下发了《竹溪工业功能区补偿方案》……考虑到冷空气降临,气温 变化大,年老体弱的妇女身体健康将受到威胁,加上近几天又有大暴雨,怕有伤亡, 市里决定组织人员清理非法搭建。昨日凌晨5时,在市清理非法搭建统一行动指挥部的 统一指挥下,由建设、城管、国土资源、交通、妇联等部门工作人员进行清理。为了 保证安全,由司法干警、部分民兵维护秩序。工作人员进场后,说服劝离在场群众, 拆除了竹棚和障碍物,清理了现场,行动进展平稳顺利。但在撤离的时候,个别别有 用心的人煽动群众坐在地上阻挡工作人员车辆通行,工作人员受到了当地数千名群众 的围观和围攻。指挥部为保护干部和群众的安全,采取从中间向两边排开的方式疏散 群众,引导车辆和人员缓缓前行。但仍有一些别有用心的人扔石块砸汽车、砸工作人 2021员极/4/9,大石的如克雨制下态。度为,了导避致免部事分态人扩员大受,伤保……证群众安全,在清理过程中,工作人员保6 持了

环境保护法关于环境保护的基本原则

环境保护法关于环境保护的基本原则

环境保护法关于环境保护的基本原则环境保护是人类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基石。

为了保护和改善环境质量,各国都制定了相应的法律和政策。

在中国,环境保护法是关于环境保护的重要法律。

该法律明确了环境保护的基本原则,为环境保护工作提供了法律依据和指导。

本文将介绍环境保护法关于环境保护的基本原则。

第一,预防为主。

预防污染是环境保护的首要任务。

环境保护法要求各单位和个人在生产、生活和其他活动中,采取必要的措施,防止环境污染的发生。

这包括减少污染物排放、改善生产工艺、使用清洁能源等。

预防为主原则的实施可以有效地减少污染的产生,保护环境免受破坏。

第二,源头治理。

源头治理是环境保护的重要手段。

环境保护法规定,各单位和个人在生产、经营和其他活动中,应当优先采取预防污染的措施,并采取技术和管理措施,减少污染物排放。

这意味着企业和个人应当改进生产工艺、使用环保设备、合理配置资源等,确保在源头上减少污染物的产生。

第三,污染者负责。

环境保护法强调,污染者必须承担法律责任和经济责任。

无论是企业还是个人,只要造成环境污染,都要承担相应的责任。

这包括整改污染问题、赔偿环境损害、接受行政处罚等。

这一原则的实施,可以有效地促使各方更加重视环境保护,减少污染行为的发生。

第四,公众参与。

环境保护法规定,公众有权参与环境保护事务的决策、实施和监督。

政府和企业在环境保护决策中,应当广泛征求公众的意见,确保公众参与公平公正。

此外,法律还规定,公众有权利获取环境信息,监督环境污染的排放和处理情况。

公众参与的实施可以有效地提高环境保护工作的透明度和公信力。

第五,综合治理。

环境保护法提出要进行综合治理,促进环境保护与经济社会发展相协调。

这意味着在环境保护工作中,要兼顾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实现可持续发展。

为了实施综合治理,法律还规定了环境影响评价制度和环境监测、监察制度等,提供了科学决策和监管的手段。

第六,加强监督。

环境保护法强调,要加强对环境保护工作的监督检查,确保法律的实施。

《环境与资源保护法》 第二章 基本理论

《环境与资源保护法》 第二章  基本理论
(3)刑事法律中有关环境与资源保护的条款: 刑法 规定“破坏环境资源保护罪”
(4)其他:公司法、证券法中有关条款
4、环境与资源保护行政法规: 效力仅低于宪法和法律
依据《立法法》,有下列情形之一,可以制定环境与 资源保护行政法规:①为执行环境保护法律规定需要 制定行政法规的事项;②宪法89规定的国务院行政管 理职权的事项。
②环境与资源保护法的目的:保护和改善人类赖以生存的 环境与资源,预防和治理人为环境破坏。
③环境与资源保护法的范畴:直接确立合理开发利用和保 护环境与资源行为准则的法律规范、其他部门法中有关环 境与资源保护的法律规范。
此外,环境与资源保护法要控制的是可事前预见的人为原 因导致的环境污染或生态破坏。其他预防事前不可预见、 不能克服和不能避免的自然灾害的规范,不属于此法范畴。
20世纪90年代后,各国(包括我国)的最终目的:可持续 发展【我国当前的环保法的最终目的就是可持续发展】
二、环境与资源保护法与其他法律的关系:
传统法律部门对救济环境侵害时,属于事后救济、个案救 济、分散救济。环保法着重于事前预防、事中控制、整体 解决。
1、环保法与民法的关系:
联系: ①环保法出现前,环境污染问题主要靠民事侵权救济机制。
(4)综合性:①环境与资源保护法是公法与私法的融合; ②是程序法与实体法的融合;③是国内法与国际法的融合。
3、目的:
基础的直接目的:协调人与环境的关系,保护和改善环境 (各国基本一致)
最终目的:目的一元论:保护人类健康或环境优先
目的二元论:不仅保护人类健康,还要促进经济的可持续 发展
4、环境法与刑法:用刑罚手段保护环境是各国共同做法, 但用刑罚保护环境只是解决问题的一个手段。

环境保护法基本原则

环境保护法基本原则

环境保护法基本原则
环境保护法的基本原则包括:
1. 先预防为主,保护为辅:通过采取预防措施和科学管理,减少对环境的破坏,尽可能避免环境污染和损害的发生。

2. 管理与保护相结合:根据环境保护的需要,制定和执行相关管理措施,保护生态系统的完整性和稳定性。

3. 推动可持续发展:注重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的协调发展,促进经济可持续发展,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

4. 公众参与原则:鼓励公众对环境保护事务发表意见和参与决策过程,保障公众的知情权、参与权和监督权。

5. 责任追究原则:对环境污染行为和违法行为依法追究责任,促使相关主体履行环境保护的法定义务。

这些原则能够指导环境保护行为,并促使各方遵守相关法律法规,保护环境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和生态系统的稳定与发展。

环境保护法的基本原则是什么?

环境保护法的基本原则是什么?

Why don't you work hard and want everything.精品模板助您成功(页眉可删)环境保护法的基本原则是什么?导读:?环境保护法的基本原则:经济建设与环境保护协调发展的原则;预防为主、防治结合、综合治理的原则;全面规划、合理布局的原则;谁污染谁治理、谁开发谁保护的原则;政府对环境质量负责的原则;依靠群众保护环境的原则。

环境保护法的基本原则是什么?环境保护法的基本原则:经济建设与环境保护协调发展的原则;预防为主、防治结合、综合治理的原则;全面规划、合理布局的原则;谁污染谁治理、谁开发谁保护的原则;政府对环境质量负责的原则;依靠群众保护环境的原则。

(1)经济建设与环境保护协调发展的原则经济建设与环境保护协调发展的原则,是指经济建设和环境保护必须同步规划、同步实施、同步发展,实现经济与环境的协调发展,从而保障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经济建设与环境保护二者是对立统一的关系,保护好环境,维护生态平衡,促进生态系统的良性循环,有利于经济的发展;经济发展了又为保护和改善环境提供必要的条件。

反之,环境污染了,资源破坏了,人体健康损害了,经济的发展就会受到很大地制约。

(2)预防为主、防治结合、综合治理的原则确立这样的原则,是由环境污染与危害的特性决定的:环境污染一旦发生,一般在短期内难以消除,不少环境要素遭到破坏后,要恢复正常极为困难,有的甚至是不可恢复的,所以要以预防为主;环境污染引起的某些疾病,潜伏期长,不易被发现,发病以后难以根治;环境受污染和破坏后,治理和恢复的代价很高;要将环境污染控制在最小的程度,光着眼于对新污染的“防”尚不够,还要对已有的污染与破坏采取综合性的措施进行积极治理。

(3)全面规划、合理布局的原则上个世纪60年代末,人们认识到,控制环境污染与破坏,必须从全局和整体上加以考虑,治本的首要办法是“全面规划,合理布局”。

很多环境污染问题,是由于缺乏整体规划、布局不合理造成的,布局一旦错了,铸成了事实,要想纠正就很不容易。

环境保护法关于环境保护的基本原则

环境保护法关于环境保护的基本原则

环境保护法关于环境保护的基本原则根据环境保护法,环境保护的基本原则是维护生态平衡,促进可持续发展。

环境保护法是我国环保立法的基本法律,于2014年1月1日起正式实施。

其制定目的是保护和改善环境质量,维护人民健康,推动可持续发展。

合理有效地实施环境保护法,需要遵循以下几项基本原则。

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环境保护法明确提出“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原则。

这意味着我们在进行环境保护工作时,应该从源头上进行预防,通过综合治理手段来解决环境问题。

例如,在工业污染防治方面,应该优先考虑采用清洁生产技术,减少或消除污染物的产生,而不是简单地依靠污染治理设施来处理已经产生的污染物。

二、加强污染物排放控制环境保护法强调了对污染物排放的严格控制。

通过制定和实施排放标准,对工业、农业、交通等领域的污染源加强限制和管理。

同时,对污染物排放超标的单位和个人实施追责制度,确保污染物排放在合理范围内,不对环境造成过度破坏。

三、生态保护优先环境保护法还强调了生态保护的重要性。

生态系统的健康与人类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息息相关,通过保护生态环境,维护生态系统的完整性和稳定性,可以确保人类的生存和发展。

因此,在进行土地开发、水资源利用、森林保护等活动时,应该优先考虑生态保护,确保生态环境不受破坏。

四、公众参与,信息公开环境保护法鼓励公众参与环境保护活动,并规定了信息公开的要求。

公众对环境保护问题的了解和参与,可以提高环境保护工作的公正性和效果性。

同时,通过信息公开,可以增加政府和企业在环境保护方面的透明度,促进社会监督。

五、强化责任追究环境保护法强调了责任追究的原则。

对于环境污染、生态破坏等违法行为,相关单位和个人应当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

通过强化责任追究,可以提高环境违法成本,树立法律法规的威慑力,推动环境保护工作的有效实施。

总之,环境保护法明确了环境保护的基本原则,包括预防为主、加强污染物排放控制、生态保护优先、公众参与和信息公开、强化责任追究等。

第二章环境法的基本原则内容概要:环境法基本原则概述,具体的环境...

第二章环境法的基本原则内容概要:环境法基本原则概述,具体的环境...

第二章环境法的基本原则内容概要:环境法基本原则概述,具体的环境法基本原则主要有环境保护同经济、社会持续发展相协调原则,预防为主、防治结合,综合治理原则,全面规划、合理利用自然资源原则,污染者负担原则,国家干预原则。

本章知识点:知识点一:环境法基本原则概述知识点二:环境法基本原则(一)知识点三:环境法基本原则(二)本章学习重难点:环境保护与经济社会协调发展原则;预防为主、防治结合、综合治理的原则;污染者负担原则。

本章学习目标:通过本章的学习理解环境法的基本原则,掌握环境法的五个原则,以及掌握相关原则在实务中的运用。

建议学时:3学时知识点一:环境资源法基本原则概述一、环境资源法基本原则的概念和特征(一)概念:指通过环境法规明确规定或者体现的,反映环境法基本理念、价值、特点和目的的,对环境资源工作或活动具有普遍性指导作用的准则。

(二)环境法的基本原则具有以下特征:1、是由环境法规确认的普遍性指导准则环境法的基本原则具有法律确认性。

环境法规确认基本原则的方式,一是直接规定,二是间接体现。

所谓直接规定是指环境法规条文中明确提到某项原则。

例如旧的《环境保护法(试行)》(1979 年)第6条提到“谁污染谁治理的原则”。

所谓间接体现是指环境法规中虽然没有某项原则的文字表述但通过有关法律条款却体现了该原则的精神。

例如新的《环境保护法》(1989年)中有关环境影响评价的条款体现了“预防为主”的原则。

2、是环境法这一新兴的独立的法律部门所特有的原则环境法的基本原则具有部门法的特性,不宜把我国法律的通用原则或我国法制建设中的共同原则当作环境法的基本原则。

诚然这些法律通用原则或共同原则如“实事求是从实际出发”、“民主与集中、领导与群众相结合”的立法原则“法律面前人人平等”、“以事实为根据、以法律为准绳”的执法原则也是指导环境立法与执法的一般原则。

但环境法的基本原则应该是体现环境法的基本理念、价值、特点和目的的特有原则。

3、是贯穿整个环境法体系和环境法制建设、具有普遍指导作用的基本准则环境资源法的基本原则不同于具体的法律制度、法律程序和法律措施。

第二章 环境法基本原则

第二章 环境法基本原则

(二)采取有利于环境的经济、技术政策和措施
新《环境保护法》第14条:国务院有关部门和省、自治区、
直辖市人民政府组织制定经济、技术政策,应当充分考虑对 环境的影响,听取有关方面和专家的意见。
(三)采取具有经济、技术可行性的环境政策 政策和措施
新《环境保护法》第13条第2款:国务院环境保护主管 部门会同有关部门,根据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编 制国家环境保护规划……”
3、在预防与治理的关系上,二者是相结合的关系 。
对于尚未发生的环境损害——防 对于已经发生的环境损害——治
(二)该原则被确立的原因?
1、环境问题特点的要求 2、国内外环境保护的经验使然 3、环境的整体性要求
环境问题的特点
整体性
成因多样 不可逆转
治理的 高成本
潜伏性
二、形成和发展
(一)形成
预防为主原则从国外环境法中“损害预防原则”(the preventive principle)衍生发展而来
利用资源、保护和改善环境、促进人与自然和谐的经济、技 术政策和措施,使经济社会发展与环境保护相协调。
三、贯彻实施
(一)决策层面:建立完善的环境与发展综合决策机制
新《环境保护法》第13条: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应当将环境保 护工作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国务院环境保护主管 部门会同有关部门,根据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编制国家 环境保护规划……” 第14条:国务院有关部门和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组织 制定经济、技术政策,应当充分考虑对环境的影响,听取有 关方面和专家的意见。
“谨慎第一,科学次之”(caution first, science second)
3、风险预防原则的适用 科学不确定性 阈值的确定(适用风险预防的临界线) 利益衡量(成本效益分析) 预防措施 适时变更

环境与资源保护法的基本原则

环境与资源保护法的基本原则

环境与资源保护法的基本原则的含义环境与资源保护法的基本原则是指环境与资源保护法所确认的或体现的、反映环境与资源保护法特征的、具有普遍指导作用的基本准则。

环境保护法的基本原则与具体原则的区别主要表现(1)基本原则是环境保护法的根本准则,贯穿于整个环境保护法,统帅环境保护法飞各项制度及规范;具体原则是某个或某些环境保护法制的一般准则,适用于特定的范围。

(2)基本原则体现环境保护法的根本价值和基本原理,是环境保护立法、执法、守法及研究环境保护法的总的指导思想;具体原则直接反映的是特定的价值,仅仅是特定领域好环节的指导思想。

(3)基本原则是国家环境保护基本政策的最集中体现,反映的是国家对环境资源问题的总体要求;具体原则所体现和反映的是国家在某一具体领域的环境政策。

环境与资源保护法基本原则的特征(1)环境与资源保护法的基本原则须由法律所确认或体现。

(2)环境与资源保护法的基本原则必须反映环境法的特点。

(3)环境与资源保护法的基本原则必须是贯穿于整个环境与资源保护法体系的、具有普遍意义的指导性原则。

我国环境与资源保护法的基本原则(1)协调发展原则(2)预防为主原则(3)合理开发利用原则(4)污染者付费、受益者补偿原则(5)公众参与原则协调发展原则又叫经济、社会与环境协调发展原则,是指环境保护欲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统筹规划、协调发展,实现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的统一。

可持续发展被定义为寻求满足现代人的需要和欲望,而不危害后代人满足其需要和欲望的能力。

可持续发展包括以下几方面的内容(1)人类需求和欲望的满足是发展的主要目标(2)人们的消费标准好生活水平必须限制在生态承载能力的范围内(3)可持续发展要求每个人都有平等的机会,不应危害后代人满足其基本需要的能力。

(4)人口增长会给自然资源增加压力,因此,应保持人口的稳定。

(5)在发展过程中,人类对自然系统的干扰不应当威胁生命支持系统。

(6)可持续发展要求公平地分配有限的自然资源,特别是对于不可更新资源的利用,应考虑将自然资源耗竭减少至最小限度,其耗竭的速率应尽可能较少地妨碍未来世代的选择权好机会。

简述环境与资源保护法的基本原则

简述环境与资源保护法的基本原则

简述环境与资源保护法的基本原则
环境与资源保护法的基本原则主要有以下几点:
1. 生态优先:环境与资源保护法坚持生态优先的原则,即在任何活动中都要优先保护和恢复生态系统的功能。

这表明保护环境和资源的工作应该以维护生态平衡、保护生态系统为核心目标。

2. 依法治理:环境与资源保护法要求依法治理,即依法保护环境和资源、依法管理环境和资源的利用。

这表明环境和资源的保护工作要在法律的框架下进行,依法行使权力,依法承担责任。

3. 综合协调:环境与资源保护法强调综合协调的原则,即在环境和资源保护工作中,要在经济发展、社会进步和生态保护之间寻求平衡,形成协调发展的局面。

这表明环境和资源保护工作要与经济社会发展相协调,实现可持续发展。

4. 预防为主:环境与资源保护法倡导预防为主的原则,即在环境和资源利用过程中,要事先采取措施,避免或减轻污染和资源浪费的发生。

这表明环境和资源保护工作要从源头上进行控制和预防,避免环境污染和资源浪费的发生。

5. 依靠科学:环境与资源保护法强调依靠科学的原则,即在环境和资源保护工作中,要依据科学研究和技术进步的成果,进行决策和实施措施。

这表明环境和资源保护工作要以科学为指导,注重科学论证和技术支撑。

总之,环境与资源保护法的基本原则是生态优先、依法治理、综合协调、预防为主和依靠科学。

这些原则的落实是保护环境和资源、促进可持续发展的基础和保障。

环境资源法基本原则

环境资源法基本原则
增强环境保护意识
通过有偿使用环境资源,让人们更加关注环境保护,形成自觉保 护环境的良好习惯。
促进可持续发展
合理利用环境资源,实现经济、社会和环境的协调发展,为可持 续发展提供保障。
环境资源有偿使用原则的法律依据
1 2
《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
明确规定国家实行环境资源有偿使用原则,促 进资源的节约和合理利用。
环保法及其他法律法规
我国已经出台了多部环保法律法规,如《中华人民共和国环 境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污染防治法》等,为环境 保护优先原则提供了具体的法律依据。
环境保护优先原则的具体应用
01 02
规划环评
在区域开发、产业发展、基础设施建设等规划编制过程中,应将环境 保护作为重要内容纳入规划环评中,确保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相协调 。
可持续发展
环境保护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途径,通过节约资源、减少污染、保护生态等手段,为 后代创造一个更加美好的生存环境。
人类健康
环境保护对人类健康有着直接的影响,通过减少空气、水、土壤等污染,保障食品安全和 饮水安全,从而维护人类健康。
环境保护优先原则的法律依据
宪法规定
我国宪法明确规定了环境保护优先的原则,要求国家保障自 然资源的合理利用,防止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
节约资源
预防为主原则强调在资源开发、利用和保护过程中,要预先考虑到资源的节约和高效利用 。通过预防措施,可以避免资源的浪费和过度消耗,提高资源利用效率。
促进可持续发展
预防为主原则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手段之一。通过预防措施,可以保护环境资源,实 现经济、社会和环境的协调发展,为未来的世代创造更好的生活环境。
预防为主原则的具体应用
01
制定环境标准和政策

环境与资源保护法知识点

环境与资源保护法知识点

环境与资源保护法知识点第一章概论要求:把握环境问题及其出现的原因,会举例说明并加以分析,谈自己的认识。

一、环境资源问题及类型环境资源问题是指由于自然原因或人类活动使环境条件或因素发生不利于人类的变化,以致影响人类的生产和生活,给人类带来灾害的现象。

环境问题主要是因自然变化或人类活动而引起或可能引起的环境破坏和环境污染。

环境资源问题类型多样,但大致可分为两类:一类是指由于自然环境本身的运动变化而给人类造成的一切有害影响,如火原生环境问题按其成因可分为:地质灾害、灾害性天气、水文灾害、生物灾害等;按其表现方式可分为:骤发性自然灾害和长期性自然灾害。

一类是指由于人类活动作用于自然界并反过来对人类自身造成的一切有害问题的具体表现形式,又可分为两大类:一是环境污染,也称投入性损害或污染废水、废渣、粉尘、恶臭气体、放射性物质以及噪声、振动、电磁辐射等对环境的污染和危害,使环境质量恶化,影响了人体健康、生命安全,或影响其他生物的生存和发展以至生态系统的良性循环的现象。

的环境破坏和自然资源浪费。

即由于毁林毁草开垦荒地、过量放牧、掠夺性捕捞、乱猎滥采、不合理浇灌、不适当的水利工程、过量抽取地下液体资源和破坏性采掘、人口增长过速和都市化等所造成的水土流失、土壤沙漠化、耕地锐减、草地退化,盐碱化,森林蓄积量下降、矿藏资源遭破坏、水源枯竭,野生动植物资源和渔业资源日益减少,旱、涝灾害频繁,以至传染病,地方病流行等。

二、当代环境问题(一)当今社会两类不同性质的环境问题一是发达国家的环境问题----主要是由于经济的畸形发展和生活方式上的享乐主义造成的。

二是发展中国家的环境问题----主要是由于发展不足及发达国家对发展中国家转嫁污染和掠夺自然资源造成的。

(二)人类面临的全球环境问题大气污染、全球气候变暖(温室效应)、臭氧层破坏、酸雨、生物多样性锐减、森林锐减、水土流失、土地沙漠化、垃圾及固体废弃物污染、水资源污染及其他污染。

环境与资源保护法的基本原则

环境与资源保护法的基本原则

环境与资源保护法的基本原则环境与资源保护法是一项非常重要的法律,旨在保护环境和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环境与资源保护法的基本原则是保护优先、预防为主、综合治理、公众参与和合理利用。

这些原则对于保护环境、促进可持续发展至关重要。

一、保护优先保护优先是环境与资源保护法的首要原则。

在任何开发和利用活动中,都必须将环境保护放在首位。

这意味着在任何决策中,都应当优先考虑环境影响,并采取适当的措施来最大程度地保护环境。

只有当环境保护得到合理保障时,其他开发和利用活动才能得以进行。

二、预防为主预防为主是环境与资源保护法的核心原则。

它的目标是在开发和利用活动之前采取积极的措施,预防环境和资源的损害。

预防为主的思想是通过科学评估和技术手段,提前预测和识别潜在的环境和资源问题,并采取相应的预防措施,以避免后续的环境破坏和资源浪费。

三、综合治理综合治理是环境与资源保护法的重要原则之一。

它强调了各个部门和利益相关者之间的合作与协同,以实现资源的协调使用和环境保护的整体效益。

综合治理要求政府、企业和公众等各方共同参与,形成合力,共同推动环境与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四、公众参与公众参与是环境与资源保护法的一项重要原则。

它要求政府在环境和资源决策过程中主动与公众进行沟通、交流和合作。

公众参与的目的是让公众了解和参与到决策中,发挥其监督和参与作用,同时提升决策的透明度和公正性,确保环境和资源问题能够得到有效解决。

五、合理利用合理利用是环境与资源保护法的基本原则之一。

在资源利用过程中,必须确保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和高效利用。

这就要求在资源利用中,遵循科学规划、合理配置、节约使用和循环利用的原则,减少浪费,提高资源利用效率,保障资源的长期供应。

综上所述,环境与资源保护法的基本原则包括保护优先、预防为主、综合治理、公众参与和合理利用。

这些原则的贯彻执行,对于实现环境保护和资源可持续利用的目标至关重要。

我们每个人都应当积极参与到环境保护和资源利用的过程中,共同努力构建可持续发展的社会和环境。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
21世纪法学系列教材
重点问题
1
2
3
环境与资源保护法基本原则的含义与特征 我国现行环境与资源保护法的基本原则 我国环境与资源保护法基本原则的发展
21世纪法学系列教材
第一节 环境与资源保护法基本原则的 含义
一、“原则”的语义分析
“原则”一词的含义非常丰富,在汉语中其基
本含义是指“观察问题、处理问题的准绳”。 “原”,乃“源”古字,有根本、推求、察究 、原来、起初之意 。“则”为规则之意 拉丁文中,现代汉语中“原则”一词的对应词 是Principium,有“开始,起源、原则、原理 、要素”等意义
21世纪法学系列教材
(2)基本原则体现环境保护法的根本价值和基
本原理,是环境保护立法、执法、守法及研究 环境保护法的总的指导思想;具体原则虽然也 体现根本价值,但直接反映的是特定的价值, 仅仅是特定领域和环节的指导思想。 (3)基本原则是国家环境保护基本政策的最集 中体现,反映的是国家对环境资源问题的总体 要求;具体原则所体现和反映的是国家在某一 具体领域的环境政策
21世纪法学系列教材
三、环境与资源保护法基本原则的特征
首先,环境与资源保护法的基本原则须由法律
所确认或体现 其次,环境与资源保护法的基本原则必须反映 环境法的特点 再次,环境与资源保护法的基本原则必须是贯 穿于整个环境与资源保护法体系的、具有普遍 意义的指导性原则
21世纪法学系列教材
第二节 我国环境与资源保护法的基本 原则
根据《我们共同的未来》,可持续发展被定义
为“寻求满足现代人的需要和欲望,而又不危 害后代人满足其需要和欲望的能力”。 可持续发展包括两个重要的概念:
一是“需要”的概念,尤其是世界上贫困人民的基本
需要,应当放在特别优先的地位来考虑; 二是“限制”的概念,技术状况和社会组织对满足眼 前和将来需要的能力施加的限制
21世纪中国高校法学系列教材
环境与资源保护法
主 编 曹明德 副主编 张志辽
第二章 环境与资源保护法的基本原则
第一节环境与资源保护法基本原则的含义 一、“原则”的语义分析 二、环境与资源保护法基本原则的含义 三、环境与资源保护法基本原则的特征 第二节我国环境与资源保护法的基本原则 一、现行环境立法所确认的环境与资源保护法基本原则 二、我国环境与资源保护法基本原则的发展
21世纪法学系列教材
(三)合理开发利用原则
合理开发利用原则是指人们在开发利用环境和
自然资源的过程中,应当把开发利用与保护结 合起来,以达到环境和自然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的目的 《世界自然资源保护大纲》的引言标题就叫“ 持续开发的生物资源保护”,该文件指出,《 世界自然资源保护大纲》的目的在于把资源保 护与开发很好地结合起来。
21世纪法学系列教材
可持续发展的概念,包括以下几方面的内容:
1
人类需求和欲望的满足是发展的主要目标 2 人们的消费标准和生活水平必须限制在生 态承载能力的范围内 3 可持续发展要求每个人都有平等的机会, 不应危害后代人满足其基本需要的能力。 4 人口增长会给自然资源增加压力,因此, 应保持人口的稳定。 5 在发展过程中,人类对自然系统的干扰不 应当威胁生命支持系统
21世纪法学系列教材
关于保护和改善环境的若干规定(试行草案)》 1979年的《环境保护法(试行)》规定了一系
列的预防性环境法律制度,现行的1989年的《 环境保护法》进一步体现了这一原则的要求,从 预防到治理规定了整套制度。 近年来制定或修改的《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法 》、《大气污染防治法》、《水污染防治法》、 《环境影响评价法》、《清洁生产促进法》等法 律均体现了这—原则,并制定了总量控制、清洁 生产等新制度
21世纪法学系列教材
以1992年里约联合国环境与发展大会为标志
,人类对环境与发展的认识提高到了新的阶段 。这次大会的召开及所达成的共识,标志着国 际社会对环境与发展问题认识的深化,为加强 国际社会在这一领域中的合作打下了坚实的基 础 本次大会是人类转变传统发方式采用的固定规则 。
在法律英语中,原则(Principle)具有如下含
义:
(1)法律的诸多规则或学说的根本的真理或学说,是法律
的其他规则或学说的基础或来源; (2)确定的行为规则、程序或法律判决、明晰的原理或前 提,除非有更明晰的前提,不能对之证明或反驳,它们构成 21 世纪法学系列教材 一个整体或整体的构成部分的实质
21世纪法学系列教材
要切实保障合理开发利用原则的实施,需要采
取以下几种措施: 第一,人类必须按照生态环境和自然资源的特 点及客观生态规律进行开发利用 第二,坚持自然资源开发和节约并举,把资源 节约放在首位,提高自然资源的利用效率 第三,注重运用市场机制和政府干预相结合的 办法来引导自然资源的开发利用和保护 第四,依靠科技进步合理开发利用资源。科学 技术是第一生产力
21世纪法学系列教材
(二)预防为主原则
预防为主原则是预防为主、防治结合、综合治
理原则的简称 该原则的基本含义是:在生态环境保护工作中 要把防止产生生态问题放在首位,事先采取防 范措施,防止在生产、生活等人类活动中对生 态环境、自然资源造成污染、破坏,防止生态 失衡,做到防患于未然;对不可避免的或已经 发生的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应积极采取措施 进行治理。
21世纪法学系列教材
《关于森林问题的原则声明》提出了保护和合
理利用森林资源的指导原则。《联合国气候变 化框架公约》(UNFCCC)是一份具有法律约 束力的文件,其核心是控制全球人为原因引起 的温室气体的排放,该公约已于1994年3月21 日正式开始生效 在这次大会上,产业革命以来那种“高生产、 高消费、高污染”的传统发展模式及“先污染 、后治理”的道路受到否定,可持续发展的概 念得到普遍的接受
21世纪法学系列教材
在普通英语中,原则(Principle)主要有下列
含义:
(1)被接受或公开声称的活动或行为准则; (2)根本的、原初的或一般的真理,为其他真理所凭借; (3)根本的教义或信条、特别的统治性意见; (4)行为的正确准则;
(5)正确行为的要求和义务的指导感;
21世纪法学系列教材
保护和开发一样,都是为了人类的利益;开发
的目的在于主要通过生物圈以达到人们预期的 目标,而保护的目的则使这种利用能够持续下 去。保护是比较侧重维持和持续性,这是基于 资源本身的性质(更新性和解体性),同时也 是道德上必须履行的责任。 《人类环境宣言》在26条共同的信念中,规定 人类负有保护和改善这一代和将来世世代代的 环境、自然资源,包括可再生资源、野生生物 资源、不可再生资源、海洋生物资源等,必须 制止有毒物质及其他有害物质或能量对环境造 成的严重损害
21世纪法学系列教材
预防为主原则是基于生态问题的特殊性所产生
的一项原则,该原则是国内外生态保护事业经 验教训的科学总结。 首先,从国际上看,西方发达国家大都走了一 条“先污染、后治理”,“先破坏、后整治” ,“先开发、后保护”的道路,并为此付出了 惨重的代价 其次,实行预防为主原则也是生态问题的特点 决定的。由于环境污染容易治理难,生态破坏 容易恢复难,从经济学上看,与采取预防措施 相比,恢复与治理费用相当高昂,难度也很大
二、环境与资源保护法基本原则的含义
在法的构成要素中,原则具有不可动摇的根本
地位。法律原则即是其他规则的来源和依据, 同时也是直接的行为规则 对于环境保护法的基本原则而言,其与具体原 则的区别主要表现在:
(1)基本原则是环境保护法的根本准则,贯穿于
整个环境保护法,统帅环境保护法的各项制度及规 范;具体原则是某个或某些环境保护法制的一般准 则,适用于特定的范围
一、现行环境立法所确认的环境与资源保护法
基本原则 关于我国环境与资源保护法的基本原则具体包 括哪些内容,各种著作和学者的观点并不一致 ,至今尚未形成统一的、符合当代环境与资源 保护法发展趋势的基本原则 我国现行环境立法所确认的环境法基本原则有 五个,即协调发展原则,预防为主原则,合理 开发利用原则,污染者付费、受益者补偿原则 ,公众参与原则
21世纪法学系列教材
6
可持续发展要求公平地分配有限的自然资 源,特别是对于不可更新资源的利用,应考虑 将自然资源耗竭减少至最小限度,其耗竭的速 率应尽可能较少地妨碍未来世代的选择权和机 会。 7 可持续发展要求保护生物多样性
21世纪法学系列教材
从对布伦特兰关于可持续发展定义的分析中可
以得出,可持续发展的核心思想是:社会经济 的发展应建立在生态可持续性、社会公平和人 民广泛参与自身发展决策的基础上。 其追求的目标是:既要使人类的合理需求得到 满足,个人得到充分发展,又要保护生态环境 和自然资源,不损害后代人的利益。可持续发 展特别关注各种经济活动的生态合理性,强调 对自然资源、生态环境有利的经济活动应给予 鼓励,反之则应予摒弃
21世纪法学系列教材
污染者付费、受益者补偿原则在我国自然资源
立法中也得到确立。 1990年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环境保护工 作的规定》 1996年8月发布的《国务院关于环境保护若干 问题的决定》,在总结实践经验的基础上进一 步规定了“污染者付费、利用者补偿、开发者 保护、破坏者恢复”的原则,从而全面确立了 污染者付费、受益者补偿原则。
21世纪法学系列教材
合理开发利用原则也是贯穿于中国环境法领域
的一条原则,在环境法的立法宗旨和任务中有 明确规定,并有一系列具体的法律制度和措施 我国《宪法》第9条第2款 《土地管理法》第1条 《森林法》第1条 《草原法》第3条 《渔业法》第1条 《水法》第1条 《水土保持法》第1条 《野生动物保护法》第1条 《野生植物保护条例》第1条
21世纪法学系列教材
(四)污染者付费、受益者补偿原则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