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和社会科学课
法律社会学课本要点整理
法律社会学第一章法律社会学学科概论1.社会学——社会学是一门重要的社会科学,是研究社会的结构及其运行规律的社会科学。
P32.法律社会化——指法律制度如何有机的融入社会结构的机制和过程。
狭义的法律社会学是指个体的法律社会化,个体的法律社会化是指个体知识内化、承担法律角色和适应法律生活的过程。
广义的法律社会化既可以指个体的法律社会化,也可以指某一社会群体,甚至一个国家、一个社会的法律社会化,实际上是指法律制度渗透到社会中的全部过程和全部方式。
P43.法律社会学的研究对象——研究法律社会化过程及其规律的科学。
4.法律社会学的学术任务首先体现在它作为一门新学科,承担着促进传统法学更新的任务。
其次,法律社会学承担丰富、发展社会科学学科的任务。
第三,法律社会学承担促进教育改革的任务。
P10115.法律社会学的实践功能P11一是描述功能二是检测功能三是评价功能四是预测功能6.法律社会学的学习方法P12—17(1)学习、掌握社会学的基本原理和方法①掌握社会学的基本原理②掌握社会学的基本方法(2)学习、掌握法律制度的基本结构及其功能(3)关注社会生活和法律动态①关注社会生活动态②关注立法动态③关注执法、司法、守法动态④关注学术动态(4)掌握研究性学习方法第二章法律社会学的发展1.法律社会学产生的思想根源P20①欧洲启蒙运动②社会学学科的兴起③批判概念法学和分析法学的自由法运动④马克思主义2.概念法学P22在法源上独尊成文法,排斥习惯法和判例;强调法律体系具有逻辑自足性,不承认法律有漏洞;法律解释着重于形式逻辑的操作,排除利益衡量及目的的考量;否定法官的能动作用,否定司法活动的造法功能;认为法学系纯粹的理论认识活动,无须进行价值判断。
3.分析法学P23第一,法律命令说,即法律是主权者的一种命令,这种命令以制裁作为后盾;第二,严格区分法律和道德,法理学的任务是研究法律,而不管它道德上的善与恶,也就是后人所谓的“恶法亦法”;第三,严格界定法理学的任务,区分“法律的应然”和“法律的实然”,将法理学的研究范围限定于“法律的实然”。
社会科学—法学
法学百科名片法学月刊杂志封面法学(又称法律学或法律科学)是研究法、法的现象以及与法相关问题的专门学问,是关于法律问题的知识和理论体系,是社会科学的一门重要学科。
法学思想最早渊源于春秋战国时期的法家哲学思想。
法学一词,在中国先秦时被称为“刑名之学”,自汉代开始有“律学”的名称。
在西方,古罗马法学家乌尔比安(Ulpianus)对“法学”(古代拉丁语中的Jurisprudenti a)一词的定义是:人和神的事务的概念,正义和非正义之学。
现代的法学,是指研究法律的科学。
但是关于法学与科学的关系有不同的看法,这主要涉及价值论的研究是不是科学的问题。
目录[隐藏]什么是法学?法学与科学法学的特征法学的分科法学与其他学科的关系中国历史上的法学世界其他国家的法学历史开设院校什么是法学?法学与科学法学的特征法学的分科法学与其他学科的关系中国历史上的法学世界其他国家的法学历史开设院校法学专业的就业现状[编辑本段]什么是法学?1、法学(英文:law,science of)2、法学的研究对象2.1法学的研究对象首先是法。
这里的“法”包括通常所说各种意义的法。
从法的形式角度说,包括宪法、法律、法规以及其他各种形式的成文法和不成文法;从法的体系角度说,包括宪法、行政法、民商法、经济法、社会法、刑法、程序法以及其他各种部门法;从时间角度说,包括古代法、近代法、现代法和当代法;从空间角度说,包括本国法、外国法、本地法、外地法;从历史类型角度说,包括奴隶制法、封建制法、资本主义法、社会主义法;从一般分类角度说,包括国内法和国际法、根本法和普通法、一般法和特别法、实体法和程序法;从表现形态角度说,包括动态法和静态法、具体法和抽象法、纸面法和生活中的法、理想法(如自然法)和现实法(如实际生效的法)等等。
法学只有将所有这些不同意义上的法尽收眼底,加以研究,才算是名副其实的法学。
2.2法学还要研究各种“法的现象”。
即基于法产生的各种现象,如立法、司法、守法、法律监督;法的起源、发展、移植、继承、现代化;法律秩序、利益、正义;法律观念、思想、制度、事实、规律等等。
法律社会学课件
•法律社会学概述•法律社会结构•法律社会化目录•法律社会功能•法律社会变迁•法律社会学研究方法法律社会学的定义与发展法律社会学的定义法律社会学的发展法律社会学的研究对象与意义法律社会学的研究对象法律社会学的意义法律社会学与其他学科的关系法律社会结构具有稳定性、规范性、强制性等特点,是维护社会秩序和公平正义的重要基础。
法律社会结构的形成和发展受到政治、经济、文化等多种因素的影响。
法律社会结构是由法律规则、法律机构、法律职业群体等要素构成的社会系统。
法律社会结构中存在着立法权、司法权、行政权等不同的权力类型,它们之间相互制约、相互平衡。
立法权是制定和修改法律的权力,司法权是审判案件的权力,行政权是执行法律的权力。
在法律社会结构中,权力的行使必须遵循法律程序和法律规定,确保权力的合法性和公正性。
法律规范是法律社会结构中的核心要素,它包括宪法、法律、法规等不同的层次和类型。
法律规范具有普遍性、明确性、强制性等特点,对人们的行为具有指导和约束作用。
在法律社会结构中,法律规范与其他社会规范相互补充、相互渗透,共同维护社会秩序和公平正义。
法律社会化的概念与过程法律社会化的概念法律社会化是指个体在社会中学习和内化法律规范、法律价值观以及法律行为模式的过程。
法律社会化的过程法律社会化是一个持续的过程,包括认知、情感、态度和行为等多个层面。
个体通过社会互动、观察、模仿、实践等方式,逐渐掌握法律知识、形成法律意识和法律信仰,并学会运用法律手段解决社会问题。
法律社会化中的角色扮演与互动角色扮演在法律社会化过程中,个体需要扮演不同的社会角色,如公民、法官、律师等。
通过角色扮演,个体能够更深入地理解和体验法律规范和法律行为的要求和内涵。
社会互动法律社会化是一个社会互动的过程。
个体在与他人的交往中,不断学习和掌握法律知识、法律技能,同时也将自己的法律认知和行为模式传递给他人,形成相互影响的互动关系。
法律社会化中的文化因素文化传统法律文化多元文化规范功能社会控制功能•纠纷解决功能:为纠纷提供公正、有效的解决途径。
法学说课稿
法学说课稿一、说教材(一)作用与地位本课“法学”作为高中社会科学课程的重要组成部分,旨在引导学生了解法律的基本概念、原则和作用,培养法律意识,提高法治素养。
它在整个课程体系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既是对学生进行法治教育的重要载体,也是培养学生独立思考、批判性思维能力的关键环节。
(二)主要内容本课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1. 法律的定义与特征:了解法律的基本概念、特征和作用,认识法律的本质。
2. 法律的分类与体系:学习法律的基本分类,了解我国法律体系的构成。
3. 法律规范与法律关系:掌握法律规范的基本结构,了解法律关系的概念和要素。
4. 法律的制定与实施:了解我国法律的制定过程,认识法律实施的重要性。
5. 法律意识与法治素养:培养法律意识,提高法治素养,自觉遵守法律。
二、说教学目标(一)知识目标1. 掌握法律的基本概念、特征、分类和体系。
2. 了解我国法律的制定过程,认识法律规范和法律关系。
3. 理解法律在维护社会秩序、保障公民权益方面的作用。
(二)能力目标1. 培养学生独立思考、批判性思维能力。
2. 提高学生分析法律问题、解决法律问题的能力。
3. 增强学生的法律意识,使其能够自觉遵守法律。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1. 培养学生的法治意识,使其尊重法律、信仰法律。
2. 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法律观念,自觉维护社会公平正义。
3. 培养学生具有良好的道德品质,成为具有法治素养的公民。
三、说教学重难点(一)重点1. 法律的基本概念、特征和作用。
2. 法律的分类、体系及其相互关系。
3. 法律规范、法律关系及其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
(二)难点1. 法律制定的过程及其背后的原理。
2. 法律在维护社会秩序、保障公民权益方面的具体作用。
3. 如何培养学生独立思考、批判性思维能力,提高法治素养。
四、说教法(一)启发法在教学过程中,我将以启发式教学为核心,通过设置问题情境,引导学生主动探究法律知识。
与传统的讲授法不同,我更注重学生的主体地位,让学生在思考中学习,在学习中思考。
复旦-《法律与社会》课程简介_New
复旦-《法律与社会》课程简介复旦-《法律与社会》课程简介《法律与社会》课程一、基本信息课程代码LAWS119010学分 2 周学时 2开课时间(或仅注明春秋学期)一年级二年级三年级四年级秋春秋春秋春秋春课程英文名称Law and Society课程类别通识教育核心课程课程主页学校e-learning预修课程无后续课程无教学教师讲授为主,考核 1.平时成绩(包方式课堂讨论为辅方式括出勤、课堂讨论、网络讨论、心得交流等),10%;2.期中(第11周)读书笔记或研究报告(两者择一即可,报告字符数3000字左右),30%;3.期末考试(开卷),60%。
二、教学目的和基本要求课程以培养学生综合的素质和能力为鹄的,引导学生从社会生活、社会发展的角度去分析问题,认识到法律现象产生的社会基础和环境,并特别关注培养学生运用理论分析问题的实际能力。
具体而言:1. 视野:培养学生多角度、深层次理解法律和社会的意识,使学生认识到不能死读书、读死书、抠法条、仅就法律理解法律,而应养成一种习惯于从广阔的背景、系统互动的角度来观察和理解包括法律在内的社会事物的视野。
2. 理论:使学生通过研习掌握有关法律与社会关系的基本知识、概念和原理。
3. 能力:培养学生初步掌握运用法律社会学的理论和方法分析中国现实法律问题的能力。
修读本课程不需要预修法学和社会学课程,但是要求学生通过除了参加课堂学习之外,还应做到以下几点:1. 读书:对精读篇目的相关章节进行精读,在选读篇目中任择一部进行通读。
2. 读书笔记或研究报告(两者择一):在选读篇目中任择一部写一篇读书笔记,或对社会中某个法律问题或法律现象进行研究,完成一篇研究报告。
读书笔记或研究报告主要陈述自己的评价或观点,总字数3000字左右(以字符数计)。
字数过于超过或过于低于3000字,将影响成绩评定。
3. 心得交流:教师对提交的具有代表性的读书笔记或研究报告,选取其中部分,在征求相关学生同意的基础上,进行10分钟一组的课堂演示。
法律社会学
• 社会发展三阶段:神学的、形而上学
的、科学的。
• 政体三阶段:神权政体——政权掌
握在君主一人手里;贵族政体—— 对政权起决定作用的是司法工作者; 社会政体——资本家领导和管理。
23
• 斯宾塞(H.Spencer,1820——1903):
社会有机体论,社会达尔文主义。
拐卖妇女、儿童是指以出卖为目的,有拐骗、 绑架、收买、贩卖、接送、中转妇女、儿童的 行为之一的。
12
第二章 法律社会学的研究方法
一、法的两个研究模式
中心 过程 范围 视角 目的 目标
法学模式 规则 逻辑 普遍的 参与者 实践的 判决
社会学模式 社会结构 行为 可变的 观察者 科学的 解释
13
• 二、传统的法学研究方法 • 1、哲理的方法 • 2、历史的方法 • 3、比较的方法 • 4、分析的方法(吴英案
(一)拐卖妇女、儿童集团的首要分子; (二)拐卖妇女、儿童三人以上的; (三)奸淫被拐卖的妇女的; (四)诱骗、强迫被拐卖的妇女卖淫或者将被拐 卖的妇女卖给他人迫使其卖淫的;
11
• (五)以出卖为目的,使用暴力、胁迫或者麻
醉方法绑架妇女、儿童的; (六)以出卖为目的,偷盗婴幼儿的; (七)造成被拐卖的妇女、儿童或者其亲属重 伤、死亡或者其他严重后果的; (八)将妇女、儿童卖往境外的。
法律研究社会。
• 佘祥林案(赵作海案) 3
2、对象框架
• 法律——社会; • 国家法——非国家法; • 政府法——非政府法; • 书本上的法——行动中的法
3、特征
• 工具主义(instrumentalism):法律社会学具有强烈的
“工具主义”定向;它要求根据确定的目的来评价法律,
朱苏力法律社会学教案
《法律社会学》教案——朱苏力第一讲总论法律规则无疑具有重要性,与我们的生活紧密相关;同时也对社会发展作出了重大的贡献,如罗斯福新政、里根改革等。
但是,相关的一点是,法律的重要性能到什么样的程度?历史的经验告诉我们有些法律变革并不是很成功甚至很不成功。
有时候相似的法律变革却引起了不同的结果。
(如明治维新和戊戌变法的对比。
)这种现象存在于不同国家、地区以及同一国家地区的不同时期中。
为什么会这样?难道是因为法律本身制定的好坏的问题吗?显然很难这样回答。
法律决不是一个孤立的现象。
法律社会学正是要研究社会的基本条件对法律制度的影响。
这是从宏观的角度研究法律,是法律社会学最主要的研究内容之一,也是欧洲法律社会学的主要内容。
比如,熟人社会和陌生人社会,其法律制度必然不可能是相同的。
为什么农村不容易搞法治?也许有一个社会生活环境的问题。
我们发现许多复杂的法律制度是配合陌生人社会即现代商业社会设计的。
另外,法律社会学也从微观的角度进行研究,把法律的实施看作是社会博弈。
一项法律制定出来后,必然会引起人们的社会博弈,不可能要求人们完全的毫无反应的依法律而为。
(“法律必须被信仰”,这句话所描述的状态永远不可能完全达到。
)每个人对法律都会有所反应。
法律社会学是对法律形式主义的纠正。
法律形式主义虽然作了奠基,但是它不能解决大量的社会问题。
如最高院关于“奸淫幼女”罪的司法解释,如果单从刑法理论的角度考虑的话,似乎没有什么问题;但一旦放到社会中去,问题就出现了。
比如,有可能触犯这一条罪的人可能是哪些人呢?律师、法官和检察官的回旋余地大了之后会有什么样的后果呢?举证责任会有什么变化由此检查机关的资源配置又会有什么变化呢?但愿这只是杞人忧天。
(见苏力《一个不公正的司法解释》)法律社会学当然不能包治百病;但是,法律社会学可以看到社会条件、社会结构、政治结构乃至微观上的个人的行动对法律的影响。
很多问题都可以纳入法律社会学的研究领域,如女权主义、同性恋问题,以及在国际交往中出现的不同社会的不同做法如对待安乐死的态度问题,西方由于基督教的传统和某些技术问题而对安乐死相当慎重。
法学与社会科学方法论期末复习整理
法学与社会科学方法论期末复习整理法学与社会科学方法论是法学专业重要的一门基础课程,其主要目的是培养学生掌握社会科学研究的基本方法与技巧,以及运用这些方法和技巧进行法律问题研究的能力。
下面将对该课程的重点内容进行整理和复。
一、社会科学研究方法1. 定性研究与定量研究- 定性研究:以文字、图片、录音等非数字化形式来描述社会现象,借助于个案研究、访谈、观察等方法进行。
- 定量研究:以数字化形式来描述和分析社会现象,借助于问卷调查、实证观察、统计分析等方法进行。
2. 调查研究与实证研究- 调查研究:通过调查问卷、访谈、观察等方法,收集大量个案的信息,以描述某种社会现象。
- 实证研究:通过搜集大量实证数据和相关文献,通过统计分析等方法来检验和验证社会科学理论。
3. 纵向研究与横向研究- 纵向研究:以时间为纵轴,对同一群体或现象进行跟踪观察和分析,以了解其演变和发展规律。
- 横向研究:以空间为横轴,对多个群体或现象进行比较研究,以寻求它们之间的差异和共性。
4. 其他常用研究方法- 文献研究:通过阅读和分析大量相关文献,进行理论探讨和相关问题研究。
- 实验研究:通过人工设置实验条件,观察和分析实验结果,以验证或推翻某种假设。
二、法学研究方法1. 法学研究的基本方法- 比较法研究:通过比较不同国家或地区的法律制度、法律文书等,寻找共性和差异,为法律改革和制定提供借鉴。
- 历史法学研究:通过对法律历史文献和案例的研究,了解法律发展的历程和原因,指导法律解释和适用。
- 实证法律研究:基于实证研究方法,分析法律现象和法律效果,了解法律规定的实际运行情况。
2. 法学研究的技巧和步骤- 文献查阅:通过各类法学文献、判例、宪法等法律文件,获取相关法规和案例信息。
- 理论分析:运用法学理论和法律知识,对法律问题进行解释和分析。
- 实证调查:借助调查问卷、访谈等方法,收集实证数据,探索法律问题的实际情况。
- 综合研究:综合运用比较法、历史法学和实证法律研究等方法,全面分析和探讨法律问题。
48《法律与社会研讨课》教学大纲
《法律与社会研讨课》教学大纲何珊君编写社会学专业课程教学大纲2024 目录前言 (2026)参考书目: (2026)第一讲:用形式正义或程序正义与实质正义的悖论讨论甘肃马氏涉黑系列案中的一个庭审镜头 (2028)第一节案情介绍 (2028)第二节法社会学分析 (2028)一、涉及的理论 (2028)二、案情分析 (2028)复习思考题: (2029)第二讲:用社会分层理论析企业明星尹西才沦为安徽巨贪案的制度原因 (2030)第一节案情介绍 (2030)一、案件事实 (2030)二、尹西才自己的辩解 (2030)第二节法社会学分析 (2030)一、相关的社会分层理论 (2030)二、案情分析 (2031)第三讲:秋菊打官司——评制定法(国家法)与民俗习惯间的冲突与调适 (2032)第一节电影情节的介绍 (2032)第二节法社会学分析 (2032)一、涉及的理论 (2032)二、电影情节分析 (2032)复习思考题: (2032)第四讲:杀人狂魔杨新海案——从人的本性、犯罪潜能、犯罪心理学和社会环境对人性发展的重要性角度评析 (2033)第一节案情介绍 (2033)第二节法社会学分析 (2033)一、涉及的原理 (2033)二、案例分析 (2033)第五讲:麦斐逊案谈行动中的法理论 (2034)第一节案例介绍 (2034)第二节法社会学分析 (2034)一、案情分析 (2034)二、卡多佐的判决和他的贡献 (2034)三、该案的启示与行动中的法理论 (2034)第六讲:用柯特威尔的警察角色功能理论分析成都公安处车站派出所“警匪一家案” (2035)法律与社会研讨课第一节案例介绍 (2035)第二节法社会学分析 (2035)一、柯特威尔的的理论 (2035)二、案例分析 (2036)复习思考题: (2036)第七讲:从三鹿奶粉事件讨论将自然法精神融入实在法的重要性 (2037)第一节事件介绍 (2037)一、事件发生与处理经过 (2037)二、事件缘起 (2037)第二节社会学分析 (2038)一、自然法与实在法的合法性原理 (2038)二、事件分析 (2038)第八讲:米莉.辛普森案 (2039)第一节案例介绍 (2039)第二节法社会学分析 (2039)涉及的理论及其分析 (2039)第九讲:从法律功能的相关理论讨论美国烧毁征兵证案 (2040)第一节案例介绍 (2040)第二节法社会学分析 (2040)一、涉及的原理 (2040)二、案件分析 (2040)第十讲包二奶现象析法律的社会目的理论或社会控制理论 (2041)第一节案例介绍 (2041)第二节法社会学分析 (2041)一、涉及的理论 (2041)二、案例剖析 (2041)2025社会学专业课程教学大纲2026前言课程简介:本课程是社会学院专门为对“法律与社会”感兴趣的高年级本科生所开设,之所以名研讨课,它就不能似其它一些基础课程一样,以系统地传授这门课程的知识点为重心,而是以知识运用和能力培养为重点,将相应学科的基本概念和重要理论蕴涵到案例的分析当中。
法律社会学课件
社会分层对法律职业的影响和 挑战
法律职业在促进社会公平和正 义中的作用和局限性
法律与社会控制的关系
法律作为社会控制手段的特点和 优势
法律与其他社会控制手段的关系 和互动
法律在社会控制中的局限性和挑 战
06
法律社会学的现实意义与 应用
对立法和司法实践的影响
揭示法律与社会之间的互动关系,为 立法提供社会背景分析和理论依据。
对其他社会科学领域的影响
推动法律社会学与其他社会科学领域的交叉研究,产 生新的学术领域和研究成果。
为其他社会科学领域提供法律视角和分析工具,促进 多学科的综合研究。
通过法律社会学的研究,发现社会问题的法律因素, 为其他社会科学领域的研究提供新的思路和视角。
THANKS
。
庞德的法律社会学思想
02
关注法律在社会控制中的作用,强调法律对社会利益的保护和
平衡。
塞尔兹尼克的法律社会学思想
03
探讨法律职业和法律机构在社会中的作用和影响,强调法律职
业的专业性和自主性。
04
法律社会学的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方法
01
02
03
问卷调查法
通过设计问卷,收集被调 查者对法律问题的看法和 态度,分析数据得出结论 。
促进司法实践中对社会因素的考虑, 推动司法公正和合理性的提高。
通过实证研究和分析,评估法律实施 的效果和社会影响,为法律改革和完 善提供依据。
对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的影响
分析社会管理中的法律问题,提出针对性的法律策略和建议,促进社会 管理的法治化。
研究公共服务中的法律需求和服务模式,推动公共服务的普惠性和均等 化。
法律社会学是社会学的分支学科,它运用 社会学的理论和方法研究法律现象,同时 ,法律社会学的研究成果也丰富了社会学 的理论体系。
思政教育包括什么专业的课程
思政教育包括什么专业的课程思政教育是指高校在学生课程体系中培养学生的思想道德品质和理论素养的一种教育形式。
它旨在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提高学生的政治思想觉悟和社会责任感,以促进全面发展和成长。
思政教育不仅仅涵盖政治学和思想道德素养方面的课程,还包括其他专业领域的教育内容。
政治思想课程政治思想课程是思政教育最核心的部分之一。
在这门课程中,学生将学习国家的政治体制、政府运作、国际关系等相关知识,了解国际国内的政治形势,掌握基本的政治理论和政策。
通过该课程的学习,学生将培养良好的政治觉悟和参与政治活动的能力,提高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德育课程德育课程是思政教育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
这些课程旨在培养学生的道德意识和道德选项,以及对社会公德、家庭美德和个人品德的重视。
学生将学习社会伦理学、道德理论和个人行为规范等方面的知识,通过实践活动和案例分析,提高学生的道德判断和道德行为水平。
法治教育课程法治教育课程旨在使学生了解国家法律体系、法治原则和法律运作过程。
学生将通过学习宪法、法律法规、法律实务等方面的内容,掌握基本的法律知识和法制素养。
这些课程将帮助学生树立法治意识,增强法律意识和法律素质,使学生能够在面临问题和挑战时正确行动。
历史文化课程历史文化课程是思政教育的另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学生将学习国内外历史事件、历史进程和文化传统等方面的知识。
通过学习历史,学生可以了解国家和民族的发展历程,培养对历史的尊重和对传统文化的热爱。
这些课程还可以培养学生的大局观念和文化素养,提高学生的综合思维能力和创新意识。
社会科学课程社会科学课程是思政教育的一个重要方面。
学生将学习社会学、心理学、经济学和管理学等相关知识,了解社会和人类行为的规律。
通过这些课程的学习,学生可以理解和分析社会问题和现象,培养全球意识和国际视野,提高社会责任感和团队合作精神。
思政教育不仅涵盖了政治学、思想道德学和哲学等专业的课程,还包括了德育、法治教育、历史文化和社会科学等领域的教育内容。
法学专业学什么科目
法学专业学什么科目引言法学专业是培养法律人才的专业,也被广泛认为是一门重要的社会科学。
法学专业的学生会在他们的学习过程中接触到各种各样的学科,这些学科将帮助他们理解法律、研究法律并在实际生活中应用法律。
本文将介绍法学专业学生通常需要学习的一些核心科目。
民法民法作为法学专业的核心科目之一,介绍了民事法律的基本原则和规则。
它涵盖了民事主体的权利和义务、合同法、财产法、继承法等内容。
学生通过学习民法可以了解和分析民事案件,为当事人提供法律咨询,并为他们解决纠纷提供法律支持。
刑法刑法是法学专业的另一个重要科目,研究了犯罪行为与刑罚之间的关系。
学生将学习不同类型的犯罪、罪责、犯罪特征和量刑标准等内容。
他们还将了解到刑法的基本原则和程序,为刑事案件的处理提供法律分析和辩护。
宪法与行政法宪法与行政法是法学专业中关于国家组织和国家行政管理的科目。
它们将介绍国家的组织原则、政府权力的分配以及公共权力的行使等内容。
学生将学习宪法的基本原则和规则,并了解行政法的体系和原则。
这些知识将使学生能够理解和评估政府的行动,以及公共政策对公民权利和义务的影响。
治安学与刑事诉讼法治安学与刑事诉讼法是法学专业中关于犯罪防控和犯罪案件处理的科目。
学生将学习法律警察的职责和权力、刑事诉讼的程序规则以及刑事证据的收集和运用等内容。
通过这门课程,学生将了解犯罪的成因和防范方法,并学习处理刑事案件的基本程序。
劳动法与社会保障法劳动法与社会保障法是法学专业中关于劳动关系和社会保障的科目。
学生将学习雇佣关系的形成和变化、劳动合同的签订和解除、工资和社会福利的保障等内容。
这些知识对于帮助雇员保护自己的权益以及理解劳动市场的运作至关重要。
诉讼法诉讼法是法学专业中涉及民事和刑事诉讼程序的科目。
学生将学习起诉和被告的程序,证据的收集和运用,判决和上诉等内容。
诉讼法的学习将使学生了解司法体系的运作,为当事人提供法律咨询,并就诉讼过程中的法律问题提供支持和辩护。
法学本科课程
法学本科课程
法学本科课程通常包括以下内容:
1. 法律基础课程:包括宪法、民法、刑法、行政法、商法等基础法律课程,学生需要掌握法律的基本概念、原则、制度和规范。
2. 法律实务课程:包括诉讼法、法律文书写作、法律实务等课程,学生需要学习法律实践中的具体操作和技能。
3. 法律专业选修课程:包括劳动法、知识产权法、环境法、国际法、刑事诉讼法等专业选修课程,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和职业规划选择相应的课程。
4. 法律理论课程:包括法律哲学、法律逻辑、法律史、法律伦理等课程,学生需要了解法律的理论基础和发展历程。
5. 社会科学课程:包括政治学、经济学、社会学、心理学等课程,学生需要了解社会科学的基本理论和方法,为法律实践提供更全面的视角和思考方式。
6. 语言和文化课程:包括英语、法语、西班牙语等外语课程,
以及文学、艺术、历史等文化课程,学生需要掌握多种语言和文化背景,为跨国法律实践做好准备。
国际法社科课题
国际法社科课题
一些关于国际法社科课题的信息。
根据我的搜索结果,以下是一些相关的内容:
- 2023年国家社会科学基金年度项目和青年项目立项结果公布,其中包括了一些涉及国际法的课题,如《国际法视角下的全球治理与中国参与》、《国际法视角下的中美关系研究》、《国际法视角下的中俄关系研究》等。
- 中国社会科学院是国家重要的社会科学研究机构,下设法学研究所和国际法研究所,分别从国内法和国际法的角度开展社科课题的研究。
2023年,法学所、国际法所共有7项课题入选国家社科基金年度项目和青年项目。
- 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国际法与国内法视野下的跨境电子商务建设研究》,由浙江大学光华法学院赵骏教授任首席专家,旨在探讨跨境电子商务的法律规制和治理模式,为我国跨境电子商务的发展
提供法律支持和政策建议。
- 国家社科基金项目数据库是一个收录了国家社科基金项目的信息平台,您可以在这里查询到各个学科领域的社科课题的名称、负责人、批准号、资助金额、研究期限、研究成果等信息。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3、 梁治平编:《法律的文化解释》(增订本),三联书店1998年版。
第8讲 法律人类学(4学时)
要点:法律人类学的知识传统,中国法律人类学的发展。
阅读:
1、 朱晓阳、侯猛编:《法律与人类学:中国读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
要点:个案研究与案例研究,延伸个案研究法、民族志,如何解读个案。
阅读:
1、 麦克?布洛维:《公共社会学》,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7年版,“拓展个案法”。
2、 卢晖临、李雪:《如何走出个案——从个案研究到扩展个案研究》,《中国社会科学》 2007年第1期。
3、 苏力:《好研究与实证研究》,《法学》2013年第4期。
4、 塔勒布:《黑天鹅:如何应对不可预知的未来》,中信出版社2008年版。
课堂讲授与学生讨论相结合。
由平时成绩、期中成绩和期末成绩组成。考试的方式是论文。
教学评估
凌斌:
2、 朱晓阳:《语言混乱与法律人类学的整体论进路》,《中国社会科学》2007年第2期。
第9讲 乡村研究(4学时)
要点:为什么乡村研究,乡村研究与中国研究,乡村研究的进展,基层司法。
阅读:
1、 王铭铭、王斯福主编:《乡土社会的秩序、公正与权威》,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7年版。
2、 朱晓阳:《小村故事:罪过与惩罚(1931-1997)》,法律出版社2011年版。
1、 谢宇:《社会学方法与定量研究》,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6年版,前三篇。
2、 唐应茂:《法院执行为什么难》,北京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
3、 朱景文:《中国诉讼分流的数据分析》,《中国社会科学》2008年3期。
第5讲 意识形态(4学时)
要点:法律的自由主义,社群主义,后现代主义
阅读:
1、 苏力:《当代中国法理的知识谱系及其缺陷——从“黄碟案”透视》,《中外法学》2003年3期。
法律和社会科学课程详细信息
课程号
02930144
学分
3
英文名称
Law and Social Science
中文简介
《法律和社会科学》这门课简称《社科法学》,强调运用社会科学的知识和方法来理解真实世界的法律问题,注重法律现象的经验研究和因果关系的考察。
英文简介
Law and Social Sciences emphasizes understanding legal issues of the real world through social sciences` knowledge and methods, and focuses the empirical study and causality research.
3、 赵旭东:《权力与公正——乡土社会的纠纷解决与权威多元》,天津古籍出版社2003年版。
4、 苏力:《送法下乡——中国基层司法制度研究》,北京大学出版社2011年版。
第10讲 司法研究(4学时)
要点:为什么司法研究,司法研究的进展及其评价,司法研究的趋势。
阅读:
1、 林端、侯猛、尤陈俊编:《司法、政治与社会:中国大陆的经验研究》,翰芦图书出版有限公司2012年版。
第11讲 法律经济学(12学时)
要点:法律经济学的基本特点,科斯定理,法律经济学的趋。
阅读:
1、 陈若英:《中国法律经济学的实证研究:路径与挑战》,《法律和社会科学》第7卷。
2、 科斯:《企业、市场与法律》,格致出版社2009年版,“企业的性质”、“社会成本问题”。
3、 张五常:《中国的经济制度》,中信出版社2009年版。
教材
法治的代价:法律经济学原理批判,凌斌,法律出版社;
教学大纲
通过课程讲授,让学生初步掌握运用社会科学的方法来分析法律问题。
第1讲 导论(4学时)
要点:什么是社科法学,社科法学与法教义学,社科法学的研究进展。
第2讲 语境论(12学时)
要点:语境的重要性,地方性知识、中国经验、镶嵌理论。
第3讲 个案研究法(4学时)
2、 苏力:《中国司法中的政党》,《法律和社会科学》第1卷。
3、 侯猛:《中国最高人民法院研究》,法律出版社2007年版。
4、 刘忠:《规模与内部治理——中国法院编制变迁三十年(1978—2008)》,《法制与社会发展》2012年5期
5、 程金华、李学尧:《法律变迁的结构性制约——国家、市场与社会互动中的中国律师职业》,《中国社会科学》2012年7期。
4、 戴昕:《心理学对法学的介入》, 《法律和社会科学》第2卷。
第12讲 社科法学前沿(4学时)
要点:法律与社会生物学、法律与认知科学。
阅读:
1、 道金斯:《自私的基因》,吉林人民出版社1998年版。
2、 威尔逊:《论人的天性》,贵州人民出版社1987年版。
3、 菲利普.鲍尔:《预知社会──群体行为的内在法则》,当代中国出版社2007年版。
3、 福柯:《规训与惩罚》,三联书店2003年版。
4、 赵鼎新:《东周战争与儒法国家的诞生》,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上海三联书店2006年版。
5、 强世功:《法制与治理》,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
第7讲 法律社会学(4学时)
要点:法律社会学的发展过程、存在问题,法律文化。
阅读:
1、 刘思达:《中国法律社会学的历史与反思》,《法律和社会科学》第7卷。
2、 密尔:《论自由》,商务印书馆2005年版。
3、 萨伯:《洞穴奇案》,三联书店2009年版。
第6讲 国家理论(8学时)
要点:初民社会,国家的起源,国家的作用。
阅读:
1、 波斯纳:《正义/司法的经济学》,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第二编 正义/司法的起源。
2、 恩格斯:《家庭、私有制和国家的起源》。
4、 桑本谦:《“钓鱼执法”与“后钓鱼时代”的执法困境:网络群体性事件的个案研究》,《中外法学》2011年1期。
5、 王启梁:《法律世界观紊乱时代的司法、民意和政治——以李昌奎案为中心》,《法学家》2012年3期。
第4讲 定量研究法(4学时)
要点:定性研究和定量研究、计量研究方法、因果关系的分析。
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