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二课 法律的尊严
【公开课】弘扬宪法文化 传承法治精神 课件--2024-2025学年国家宪法日宣传教育活动主题班会
重损害。
而设立国家宪法日,开展宪法教育和宣传活动,有助
4
于普及宪法知识与价值,培养广大人民群众和国家公
职人员的宪法意识,进而在全社会树立宪法权威。
设立节日的意义
设立节日的意义
2、设立国家宪法日,有助于扩大宪法实施的群众基础和社会基础。
领导人指出:“宪法的根基在于人民发自内心的拥护,宪法的伟力在于人民出自真诚的信仰。” 宪法要得以顺利实施,主要取决于民众对宪法的信仰程度。 设立国家宪法日,普及宪法知识,能够让民众在日常生活中感受到宪法的价值 使民众认识到宪法是保护自己权利的一种最有力的武器,这有助于进一步巩固和扩大宪法实 施的社会基础和群众基础。
4、宪法宣誓:权力属于人民,权力服从宪法
4、宪法宣誓:权力属于人民,权力服从宪 法
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决定提出:“建立宪法宣誓制 度,凡经人大及其常委会选举或者决定任命的国家 工作人员正式就职时公开向宪法宣誓。”
第五章
宪法的实施路径
1、宪法修正
宪法修正是为了促进宪法规定与社会现实相适应或为了弥补宪 法漏洞的立法行为,也是为了促进宪法更加具体明确而细化宪 法的行为,更是为了保障宪法目标真正实现的行为。
设立节日的意义
设立节日的意义
3、设立国家宪法日,有助于发扬中华民族的宪法文化,强化国家的“文化软实力”。
在国家的法律体系中,宪法意识构成宪法秩序内在的精神力量,发挥着重塑社会规范性判断 与价值基础的“文化软实力”的作用。设立国家宪法日,提升公民的宪法意识,有助于进一步 推动宪法文化的形成,以宪法教育为核心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实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 宪法权威的树立和宪法的实施提供强大的文化保障。
12月4日的特殊性
1982年12月4日,五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以无记名投票 的方式通过了现行宪法,把“公民的基本权利和义务”一 章前置
教科版 思品九年级 第十二课 法律的尊严
D
• 6.2008年3月14日,少数不法分子在西藏拉萨制 造了打砸抢烧暴力事件,烧杀死藏汉群众18人, 给群众生命财产造成重大损失,严重破坏正常的 社会秩序,当地政府依照宪法和法律,迅速平息 了这起事件,人民检察院批准逮捕了30名犯罪嫌 疑人,维护了西藏各族人民的利益。这表明( ) • ①政府的行为符合法律的规定,是依法办事 • ②公民应履行维护国家统一和民族团结的义务 • ③任何公民违法犯罪都会受到法律制裁 • ④权利自由的行使是不受法律约束的 • A.①② B. ①②③ C.①②④ D.①③
国家机关及其工作人员依法行政、公正司法,为
人民谋利益; 有利于打击腐败现象,维护法律的尊严,弘扬社 会的公平和正义; 是有效实施法律和司法公正的重要保障; ④积极行使监督权是主人翁意识及责任感的表现。
(4)行使监督权利的有效途径? (怎么做?)P90
1、向人大代表反映情况或直接向全国人大常委 会和地方人大常委会反映。(人大监督) 2 、给主管部门及负责人写信、拨打联系电话或 当面反映情况。(信访监督)
第三环节:归纳整理 知识升华
• • • • • 【当堂检测】 一、单项选择题 1. 依法治国的主体是( ) A.国家干部 B.全体公民 C.人民群众 D.中国共产党
C
• 2.十七大报告指出,要坚持科学立法、民主 立法,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加 强宪法和法律实施,坚持公民在法律面前一 律平等,维护社会公平正义,维护社会主义 法制的统一、尊严、权威。这说明我国坚定 不移的实施( )的方略。 • A.依法行政 B.公平正义 • C.依法治国 D.发扬民主
发挥社会舆论监督作用
(1)监督权的含义
• P89 • 是指公民有监督国家机关及其工作人员的 公务活动的权利。它是国家权力监督体系 中最具活力的一种监督。
“依法治国”教案
第十二课法律的尊严——“依法治国”【教学目标】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自觉树立法律意识,形成有法必依,法律至上的价值取向,维护法律的权威.能力目标:培养依据事实进行理性分析能力和有条理的表述能力知识目标:依法治国的含义;依法治国是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基本方略;依法治国的基本要求是有法可依、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
【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依法治国的含义和基本要求教学难点:依法治国的要求及重要性【教学方法】分组讨论法、举例法、讲授法【教学过程】一、导入教师引导:在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都需要有规则,家有家规,国有国法,国家的治理也需要规则,这就是要依法治国.今天,我们的话题就是依法治国。
(引入本课课题:第十二课法律的尊严——“依法治国”)二、探究学习1、教学环节一:依法治国的含义和重要意义.教师:那么什么是依法治国呢?请同学们看教科书第83页的内容,对“依法治国"进行认识和理解,。
教师引导:(1)谁治理国家?——党领导下的广大人民群众—-依法治国的主体(2)党领导广大人民群众依据什么治理国家?——宪法和各项法律法规——依法治国的基本依据(3)党领导广大人民群众依据宪法和法律法规治理国家哪些事务?——通过各种形式和途径管理国家事务、管理经济文化事业、管理社会事务—-依法治国的客体(4)党领导广大人民群众依据宪法和法律法规治理国家要达到什么目的?——保证国家各项工作都依法进行,逐步实现社会主义民主的制度化、法律化——依法治国的目的(5)依法治国的地位如何?——是我们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基本方略—-依法治国的重要地位教师:1997年9月,江泽民在党的十五大报告中阐述了“依法治国”的思想。
他指出:“依法治国,就是广大人民群众在党的领导下,依照宪法和法律规定,通过各种途径和形式管理国家事务,管理经济文化事业,管理社会事务,保证国家各项工作都依法进行,逐步实现社会主义民主的制度化、法律化。
依法治国,是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基本方略.”依法治国是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重要内容,其本质是保证人民当家做主.这种制度和法律不会因领导人的改变而改变,不会因领导人看法和注意力的改变而改变。
初中浙教版道法知识点总结
初中浙教版道法知识点总结第一册第一课了解道法了解道法的概念、重要性和基本内容。
认识道法对人生发展的重要意义,树立正确的法治观念。
第二课了解道和法懂得“道”是指道德“道”,“法”是指法治“法”。
掌握好道和法的区别和联系。
第三课遵守道德法则学习如何遵守道德法则,做到遵守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和个人品德。
第四课了解社会主义法治了解社会主义法治的基本特征和基本要求,认识法治对国家和社会的重要意义。
第五课尊重人权学习尊重人权的意义和内容,明确人权的基本权利和义务。
第六课遵守规则和法律了解生活中的规则和法律,明确遵守规则和法律的重要性。
第七课遵循公平和正义学习如何遵循公平和正义,认真履行自己的法律义务。
第八课学会公民的基本职责了解公民的基本职责,积极履行自己的社会职责。
第二册第九课了解法律的意义和作用了解法律的意义和作用,认识法律对人生的重要性。
第十课学习法律知识学习了解宪法、法律和行政法规等基本法律知识。
第十一课学习使用法律学习如何使用法律保护自己的权益,遇到问题时如何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第十二课认真履行法律义务认真履行法律义务,努力维护国家和社会利益。
第十三课建设和谐社会了解如何建设和谐社会,积极参与社会建设。
第三册第十四课了解国家治理理念了解国家治理理念和原则,认识社会主义法治的基本特征和基本要求。
第十五课学习宪法底蕴学习宪法的基本内容和原则,认识宪法的重要性。
第十六课了解法律的基本规定了解法律的基本规定和适用,学习法律的基本知识和理念。
第十七课学习法规顺序了解法规的层级及其相互关系,学习法规顺序及其应用。
第十八课认真履行法律责任认真履行法律责任,积极维护国家和社会的安全和和谐。
第十九课遵守宪法和法律遵守宪法和法律,维护国家的统一和团结。
第四册第二十课了解公正司法制度了解公正司法制度的基本原则和改革方向,认识公正司法对国家和社会的重要意义。
第二十一课了解公正司法改革学习公正司法变革的成果及改革的基本方针。
九年级政治全册第四单元又到两会时第十二课法律的尊严讨薪,切忌越雷池素材教科版
讨薪,切忌越雷池
案情回放:在某市的电梯公寓施工现场,民工罗建国因讨不到工钱,爬上了30多米高的塔吊,企图以过激方式讨回自己的工钱。
罗建国被公安机关成功救下后,又因扰乱公共场所秩序,被警方依法治安拘留。
法律解释:对罗建国的处罚是完全合法的。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管理处罚法》第
二十三条第二款规定,扰乱车站、港口、码头、机场、商场、公园、展览馆或者其他公共场
所秩序,处警告或者二百元以下罚款,情节较重的,处五日以上十日以下拘留,可以并处五
百元以下罚款。
讨要工资,维护自己的正当权益,可以通过合法渠道。
一旦采取过激行为,
触犯法律,将事与愿违。
警方提醒:如果农民工朋友的合法权益受损,可以通过合法渠道依法维权。
常用的维权渠道有以下几个:向企业和包工头所在地乡镇(街道)的劳动保障部门或者司法调处中心求助;向所在区(县)市的劳动监察部门报案,劳动监察部门具有行政执法权力,只要农民工
出具初步的有效依据,劳动部门就会依法开展工作;要求劳动争议仲裁,如欠薪数额较大,
以劳动争议仲裁的方式讨工钱的成功率较高;农民工朋友也可以直接向人民法院提起民事诉
讼。
1。
《依法治国》说课稿
《依法治国》说课稿第十二课法律的尊严一、课题说明(说课题):本课题选自《思想品德》(教科版)九年级全一册第四单元《又到两会时》第十二课的第1部分《依法治国》。
二、课标解读(说课标):1、课标要求:九年级全一册第四单元第十二课《法律的尊严》的新课标是这样表述的:“知道宪法是国家的根本大法,具有最高法律效力,树立宪法意识。
”;“知道依法治国就是依照宪法和法律的规定管理国家,是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实现国家长治久安的必然要求,树立法制观念。
”;“理解有法可依、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的意义,能够自觉守法,维护社会秩序。
”;“了解建立健全监督和制约机制是法律有效实施和司法公正的保障,学会行使自己享有的监督权利。
”2、对课标的理解及对教材的处理:(1)按教材的编排:“知道宪法是国家的根本大法,具有最高法律效力,树立宪法意识。
”;“知道依法治国就是依照宪法和法律的规定管理国家,是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实现国家长治久安的必然要求,树立法制观念。
”;“理解有法可依、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的意义,能够自觉守法,维护社会秩序是第十二课《依法治国》的内容。
“了解建立健全监督和制约机制是法律有效实施和司法公正的保障,学会行使自己享有的监督权利。
”是第十二课《与法同行》的内容。
(2)从课标要求和教材内容看,第十二课教学内容需要两个课进才能完成教学任务,因此本人用一个课时来完成《依法治国》的教学内容。
(3)在《依法治国》的课标中虽然提到“知道宪法是国家的根本大法,具有最高法律效力,树立宪法意识”,但在本课教材中没有具体阐述,为了达到让学生更好地掌握“依法治国的含义”和“实施依法治国的基本要求”这一目标,我认为还要把“宪法是国家的根本大法”的具体内容作为必要的补充。
三、教材分析--说教材1、教材的地位和作用:本课时的教学内容《依法治国》是七年级下“有序与无序”和“我们的权益”、是八年级上册第三单元《一念之差与一步之遥》、是八年级下册第五单元《市场考察》等单元的深化,它与本课内容的第二部分《与法同行》内容紧密相联,学好它很重要。
2012年全国优质教育科研成果优质课奖
YK1204221
索中芳1
河北省廊坊市第十中学
直线和圆的位置关系
二等奖
yk1204246
韦健康
贵州省安龙县德卧中学
《勾股定理》
二等奖
YK1204269
于红彦
河南省永城市咼级中学
《Uni t11 The sou nds of the world》
二等奖
YK1204302
安晓亮
河北省张家口市怀来县桑园中学
一等奖
YK1208851
毛艳琼
四川省武胜县真静学校
《励志青春•放飞梦想》
二等奖
YK1208932
吕丽娟
内蒙古牙克石市
“精彩极了”和“糟糕透了”
二等奖
YK1209118
钟炯
贵州省遵义市习水县第五中学
《再别康桥》
二等奖
YK1209121
张丽媛
河北省唐山市第十二中学
《11.3角的平分线的性质》
二等奖
Yk1209207
Unit2 What should I do?
二等奖
YK1204309
郑茗文
郑州外国语学校
《必修4 Unit 4 Body Language》
二等奖
YK1204331
韩俊晓
白海龙
河北省武安市第十中学
必修四Unit 1 Womenand achievement
液体压强的特点
一等奖
一等奖
YK1204361
《从国力变化看中日》
二等奖
YK1203715
巩佳佳
河北省武安市第三中学
信息的编程加工
一等奖
YK1203757
林瑞忠
广东省惠州仲恺咼新技术产业开发 区仲恺中学
初中思想品德教科版九年级第十二课法律的尊严教学设计
初中思想品德教科版九年级第十二课法律的尊严教学设计
【名师授课教案】
1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认识依法治国的含义、意义及其基本要求。
能力目标:培养学生依据案例事实进行理性分析的能力和有条理的表达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自觉树立法律意识,维护法律权威,深刻理解并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2学情分析
作为初三学生,虽然从初一初二就逐步接受了相关法律知识的教育,但是成长过程中所接触到的社会等方面的因素,加上处于特殊的生理年龄和心理时期,使得有些学生在守法方面打了折。
所以这节课的内容就显得尤为必要和重要。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能够让学生能够认识到学法、知法、守法、护法,不仅是个人需要,也是依法治国的需要。
3重点难点
1、依法治国的重要性及其基本要求。
2、学习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4教学过程
4.1第一学时
教学活动
1【导入】导入
播放宣传片《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之法治解读》
教师由此引入新课。
2【活动】自主学习
展示学习目标和问题,引导学生自主学习:
1、什么是依法治国?有何重要意义?
2、实施依法治国的基本要求有哪些?它们之间的关系如何?
学生围绕上述问题看书并勾画重要知识点。
之后2人互助组交流。
学生质疑并解答。
3【活动】合作探究,展示点拨
学生活动1“大家说”
让学生例举与日常生活相关的法律说明法律与我们生活息息相关。
引出含义并进行解读和加深理解。
领导者
主体
客体。
九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全册课件汇总
九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全册课件汇总一、教学内容本学期九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全册课件汇总,共分为十二个章节。
分别是:1. 第一章面对生活中的不良诱惑2. 第二章法律保护我们的人格尊严3. 第三章法律维护合法财产权4. 第四章公民的监督权5. 第五章宪法是国家的根本法6. 第六章公民权利与义务的关系7. 第七章正确行使权利自觉履行义务8. 第八章我们要平等待人9. 第九章男女平等10. 第十章维护民族团结11. 第十一章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12. 第十二章法治中国建设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并掌握每个章节的基本概念和知识点。
2. 培养学生运用道德与法治知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3. 提高学生的法治意识,培养遵纪守法的良好习惯。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法律的相关概念和法律规定。
2. 教学重点:让学生理解法律的作用,提高法治意识。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多媒体课件、黑板、粉笔。
2. 学具:教材、笔记本、文具。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通过实际案例引入本节课的主题。
2. 知识讲解:详细讲解教材中的知识点。
3. 案例分析:分析实际案例,让学生理解法律的作用。
4. 课堂讨论:引导学生进行思考和讨论,提高学生的法治意识。
5. 随堂练习:布置相关的练习题目,巩固所学知识。
六、板书设计根据每个章节的内容,设计相应的板书,突出重点知识。
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根据本节课的内容,布置相关的作业题目。
2. 答案:提供详细的答案解析,帮助学生理解和巩固知识。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课后反思:对本节课的教学效果进行反思,找出不足之处,改进教学方法。
2. 拓展延伸:提供相关的学习资源,让学生课后进行拓展学习。
重点和难点解析:一、教学内容中的知识点讲解在教学内容中,每个章节都包含了大量的知识点,这些知识点是学生理解和掌握课程内容的基础。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详细讲解每个知识点,确保学生能够准确理解和掌握。
与法同行PPT
严,弘扬社会的公平和正义。
3、是有效实施法律和司法公正的重要保
障。
行使监督权的途径:
1、向人大代表反映情况,由人大代表向人大 提交议案。 2、给主管部门及其负责人 写信,拨打联系电 话,或当面反映情况。 3、通过新闻媒体公开发表自己的意见。 4、通过网络发表自己的意见。
法院会支持方成父亲的要求吗,为什么?
宪法规定:任何公民享有宪法和法律规 定的权利,同时必须履行宪法和法律规定的 义务。《婚姻法》规定:“父母对子女有抚 养教育的义务,子女对父母有赡养抚助的义 务。”只讲权利而不尽义务或只尽义务而不 讲权利都是不正确的,方成的父亲在子女年 幼,需要抚养教育,而自己又有抚养能力的 情况下,没有依法履行抚养义务。在子女成 年后又要求子女支付赡养费。这种要求不符 合权利义务一致性的原则,也不符合我国婚 姻法的立法精神。因而法院是不会支持他的 请求的。
多渠道的民主监 督制度:
1、党的监督。 2、人民代表大 会的监督 。 3、人民群众的 监督。 4、社会组织的 监督等。
公民行使监督权时的注意事项:
1、要在法律允许的范围内正确行使。
2、应当实事求是,以事实为依据,如 实反映情况,必要时出示证据和各种证 明材料。
3、不能捏造或歪曲事实进行诬告陷害, 也不能采用贴大字报、聚众闹事等方法。
C
作业:
1、完成第十二课的练习题 2、预习第十三课
1、公民应具备的法律素质不包括( B A.尊重法律,追求公正 B.最求江湖义气,不顾违法乱纪 C.正确行使权利,自觉履行义务 D.行使自己的监督权力
)
2、我国公民行使建议权、监督权的渠道有( B ) ①散发传单 ②信件 ③电话 ④ 新闻媒体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 ④
教科版思想品德九年级第十二课法律尊严第一课时
行政法规706部、
地方性法规8600多部,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已经形成。
教学重点与难点:依法治国的基本要求。
十八大报告明确指出:“全面落实依法治国基本方略,加快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依法治国是我国政治体制改革的重要内容,是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基本要求,对于促进我国民主政治建设、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意义重大。因此依法治国的基本要求应是本课的教学重点
但此部分内容理论性强,学生受年龄、认知水平所限,理解起来有一定难度,故而也是教学的难点。拟采取案例分析、情境模拟的方法予以突破。
备学情
学生已经知道的:在七八年级学过法律的作用,规则与程序,未成年人保护法等内容为本课时的学习打下了一定的基础,学习本课时内容又为与法同行做好了铺垫,已经有了初步的认识和知识储备。这是学生的学习优势。
通过自学能解决的:依法治国的含义,作用和基本要求的内容
需要教师指导解决的:由于受年龄和认知水平所限,初中生对于依法治国的含义、意义及基本要求缺乏全面、深刻地了解;法律意识、相对淡薄,需要老师的讲解和点拨。
遵守旅游文明行为规范。
第四章旅游经营
第三十七条旅行社组织、接待团队旅游不得指定购物场所,不得强迫或者变相强迫购物,不得安排任何形式的另行付费旅游项目。
——《中华人民共和国旅游法》
环节四: 播放韩磊庭审视频,说明了什么?
环节五:
黄胜,山东省副省长,2013年5月以受贿罪,被判处无期徒刑,并没收个人全部财产。
媒体:多媒体课件、教科书。学习党的十五大提出的依法治国的基本方略以及九届人大二次会议把依法治国写入宪法修正案中等知识,搜集反映依法治国的案例、视频资料,制作出科学、实用、有效、完整的多媒体课件。
备教学
尊严课文教案设计
尊严课文教案设计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课文《尊严》的主要内容和情节。
2. 培养学生尊重他人、维护自己尊严的品质。
3. 提高学生朗读、理解和表达能力。
二、教学重点:1. 课文的生字词和重点句子。
2. 课文情节的理解和分析。
3. 学生朗读和表达能力的培养。
三、教学难点:1. 生字词的认读和理解。
2. 课文情节的深入理解和分析。
3. 学生朗读和表达能力的提升。
四、教学准备:1. 课文《尊严》的PPT或黑板。
2. 生字词卡片。
3. 学生朗读和表达的模板或示例。
五、教学过程:1. 导入:引导学生谈论尊严的重要性,引出本课的主题。
2. 生字词学习:让学生自读课文,找出不认识的生字词,教师进行讲解和认读。
3. 课文理解:让学生分段朗读课文,教师提问并引导学生理解和分析课文情节。
4. 小组讨论:让学生分组讨论,如何维护自己的尊严和尊重他人。
5. 表达练习:让学生选择一种方式(如口头表达、写作等),表达自己对尊严的理解和看法。
6. 总结:教师对学生的表达进行评价和总结,强调尊重他人和维护自己尊严的重要性。
7. 作业布置:让学生回家后,向家人分享自己对尊严的理解,并观察家人在日常生活中如何维护自己的尊严和尊重他人。
六、教学延伸:1. 让学生通过角色扮演的方式,模拟课文中的情节,加深对尊严的理解。
2. 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分享彼此对尊严的见解和经历。
3. 推荐学生阅读有关尊严的名言或故事,进一步扩展对尊严的认识。
七、评价方式:1. 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表达能力和理解程度。
2. 评估学生在角色扮演和小组讨论中的表现。
3. 检查学生回家后的作业完成情况,观察他们是否能够将所学内容应用到日常生活中。
八、教学反思:1. 教师应反思教学过程中的有效性和学生的参与度,思考如何改进教学方法以提高教学效果。
2. 考虑如何根据学生的不同水平和需求进行差异化教学,以满足每个学生的学习需求。
3. 思考如何将尊严的概念融入到学生的日常生活中,以培养他们成为具有尊严和尊重他人的人。
十二课法律的尊严
法律的执行方式
司法执行
通过法院对违法行为进行 审判和裁决,包括刑事、 民事和行政案件。
行政执行
由行政机关依据法律对违 法行为进行处罚或采取纠 正措施。
自律执行
某些行业或团体依据法律 制定自律规范,并自行执 行。
法律的执行机构
法院
负责审理案件,作出裁决,维护 司法公正。
警察
负责维护社会治安,调查犯罪行为, 执行逮捕等。
司法改革
通过改革司法体制,提 高司法效率和公正性。
法律教育和宣传
加强法律教育和宣传, 提高公民的法律意识和 素养。
法律发展的展望
法律科技化
利用科技手段提高法律执行和司法审判的效率和公正性。
法律全球化
加强国际合作,推动法律的全球化和统一化。
法律人性化
更加注重人权和个体权利的保护,强调法律的实用性和可操作性。
刑法部门
刑法部门是指规定犯罪和相应法定刑的法律规范的总称。 它旨在维护社会秩序和公共安全,保护人民的合法权益不 受侵犯。
行政法部门
行政法部门是指规定行政机关的职责和行政行为的法律规 范的总称。它旨在规范行政机关的行为,保障公民的合法 权益不受行政机关的侵犯。
法律部门之间的关系
相互联系
各个法律部门之间是相互联系、 相互依存的。一个法律问题往往 涉及多个法律部门,需要多个部
门法的协调配合才能解决。
相互制约
各个法律部门之间是相互制约、 相互监督的。一个部门法的实施 往往会影响其他部门法的实施, 需要各个部门法之间的相互配合
和协调。
共同维护社会秩序
各个法律部门共同维护社会秩序 和公共利益。它们的目标是一致 的,都是为了维护社会的正常运
转和人民的合法权益。
九年级上册道法第一课笔记人教版2023版
九年级上册道法第一课笔记人教版2023版一、引言在九年级上册中,道法作为一门重要的课程,为学生提供了道德和法律方面的知识和指导。
本文将就九年级上册道法第一课笔记人教版2023版进行深入分析和思考。
二、道法第一课概述九年级上册道法第一课是学习道法的起点,主要介绍了法律与生活、法律的意义以及思考问题的方法等内容。
通过这门课程,学生不仅能够了解法律的基本概念,还能够培养正确的法治意识和法律思维。
三、法律与生活1. 法律与日常生活密切相关- 在日常生活中,各种法律规定都在起作用,例如交通法规、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等。
这些法律的存在和实施,为社会的稳定和秩序提供了保障。
2. 法律的意义- 法律不仅仅是一纸文件,更是社会秩序和公平正义的维护者。
学生需要认识到法律对于社会的重要性,树立正确的法治观念。
四、思考问题的方法1. 辩证思维- 学会运用辩证思维,善于从多个角度去思考和分析问题,不断拓展思维的广度和深度。
2. 分析能力- 帮助学生培养批判性思维,并提高他们的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五、总结与回顾通过九年级上册道法第一课笔记人教版2023版的学习,学生不仅能够了解法律的基本概念,还能够树立正确的法治观念,培养辩证思维和分析能力,为将来的学习和生活打下坚实的基础。
六、个人观点和理解个人认为,九年级上册道法第一课的学习对于学生的成长和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通过学习法律知识,不仅能够规范个人行为,还能够提高社会责任感,培养正确的思维方式,为未来的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七、结语九年级上册道法第一课笔记人教版2023版的学习,不仅仅是对法律知识的学习,更是一次对思维方式和社会责任的培养。
希望学生们能够在学习中不断成长,成为具有独立思考能力和社会责任感的公民。
八、法律的权威和效力法律的权威和效力是维护社会秩序和公平正义的关键。
法律的权威来源于其合法性和公正性,而法律的效力则取决于其得到的社会认可和执行情况。
在现实生活中,人们常常会遇到违反法律的行为,这时候法律的权威和效力就能够发挥作用,通过惩罚违法行为者,维护社会秩序和公平正义。
第十二课《法律的尊严》
案例二:2001年1月12日《焦点访谈》播出 的“黑心棉”节目拉开了全年“打黑”的序 幕,此后,“打黑”成果不断见诸各种媒体。 通过依法打击“黑心棉”,大家深刻地认识 到,要想打击制售假货甚至有毒食品者,仅 仅靠舆论监督和道德谴责是不够的,必须以 法律手段来规范,加大查处的力度。
依法查处非法出版物.
依法征税.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依法规范市场秩序. 依法清理流动人口.
司法机关公正司法、严格执法
执法必严
方工 51岁
职务:北京市人民检察院第一 分院副检察长
事迹:主办和参与过近3000件 刑事案件的审查和起诉工作, 无一错案。先后主持经办了成 克杰、李纪周受贿案等大要案 的公诉工作。
座右铭:堂堂正正做人,清清 白白做官,扎扎实实做事,公 公正正执法
民
依法治国的本质
崇尚宪 法和法律在国家政治、经 济和社会生活中的权威。
依法治国的目的
在于保证人民行使当家作主的权 利,维护人民当家作主的地位。
依法治国的基本要求
科学完备的法律体系
(有法可依)
有法可依
国务院行政类 法规1000余部
全国人大立法近500部
这些数据 说明了什么?
地方性法规有 10000余部
了什么?
有法可依 有法必依 执法必严 违法必究
立法(制定法律)
依法治国的前提
守法
严格执法
追究法律责任
四个基本要求是什么样的关系?第86页
依法治国的基本要求
• 有法可依(前提) • 有法必依(中心环节) • 执法必严(重要条件、关键 ) • 违法必究(有力保障)
高考政治一轮复习(部编版) 第12课 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
管
这套制度体系体现了人民意志,保障了人民权益,激发了人
意义
用
民的创造活力
考向探究 强化关键能力
考向一 我国的国家性质 典例1 截至2021年9月2日,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和新疆生产建设兵 团累计报告接种新冠病毒疫苗208 465.0万剂次。接种疫苗是预防和控制 疫情传播最有效的手段,要坚持“应接尽接、梯次推进、突出重点、保 障安全”原则。这一要求的根本原因是 A.人民民主专政的本质是公民当家作主
编以人格尊严的至高无上为其根本出发点,恪守了“以人民为中心”的
理念。人格权编加大了对公民隐私权的保护力度,特别是构筑了个人信
息保护的防火墙。这充分说明我国社会主义民主是
√A.最真实的民主
C.最管用的民主
B.最广泛的民主 D.超阶级的民主
返回
核心考点二
考点精讲 夯实必备知识
1.发扬人民民主 (1)决定因素:人民民主专政的本质是人民当家作主。 (2)现实意义:保证人民当家作主,必须充分发扬社会主义民主。只有保 证人民依法享有广泛的权利和自由,尊重和保障人权,才能调动亿万人 民群众投身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积极性,使社会主义各项事业保持 蓬勃的生机。
保要 障求
坚持人民 民主专政
本质:⑤ 人民 当家作主
内容:对广大人民实行⑥ 民主 、对极少数敌人 实行⑦专__政___
国家 职能
对内:维护⑧ 国家稳定 ,促进社会发
展 对外:防御外来侵略,保卫⑨_国__家__安__全__
NEIRONGSUOYIN
内容 索引
核心考点一 人民民主专政的本质:人民当家作主 核心考点二 坚持人民民主专政 主观题热考点 对“坚持人民民主专政”的考查
(2)对外职能主要是防御外来侵略,保卫国家安全。坚定维护国家的独立 和主权,坚定维护国家的领土完整,坚定维护国家的各项安全和发展利 益,坚定维护国家的尊严,为我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提供有利的国 际环境。 (3)我国的国家职能与人民民主专政的国体相适应,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 设提供可靠保障。
教科版思想品德九年级 第十二课 法律的尊严 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教师总结:作为当代中学生,我们有幸生活在中国改革开放的年代,亲眼目睹了改革开放20多年来中国法制进程的突飞猛进。“依法治国”被写进宪法,多么令人振奋。然而我们应该思考的是:在我们的成长道路上如何与法同行?有人可能会说,我们还是未成年人,只要不杀人不放火,法律就约束不到我们。我说,法律离我们很近。法律在我们的一生中是维护自己权利的武器,同时又是规范自己行为的社会准则。同学们,从今天起,从这一刻,让我们一起踏上与法同行的道路吧!
依法治国的主体,如果离开了人民的参与、支持和监督,要实现依法治国是难以想象的。引出落实依法治国人人有责。导入新课希望我们大家同学都以积极的态度支持依法治国的基本方略。踏上治国之路——我们与法同行。自主生成:
围绕是与非,赔与不赔,以及如何赔,引导学生展开的辩论。
教师小结:人们自古以来都希望通过法律追求到真正的公平和正义。随着社会的进步,人们的法律意识越来越强。尊重法律,追求公正应该成为我们的基本素养。
环节二:学习新课
多媒体展示:
材料一:郑某发现乡政府领导公款吃喝、乱收费问题严重,便以书面形式向有关部门举报,经有关部门调查核实后,对乡政府有关人员进行了处罚,郑某受到了表彰。
多媒体展示:
(1)社区内非法养狗,小狗随地大小便还吓哭小孩。
(2)小商贩非法占道经营,屡禁不止。
分组交流讨论:(创新支点)
1.针对上述问题,你会提出哪些合理化的建议?
2.你打算通过什么途径表达你的建议?
3.你的建议可能会带来什么样的结果?
新人教统编版六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 2 宪法是根本法 教学课件
分小组讨论、编制宣传宪法 的标语,在全班进行交流,并选 出优秀的标语作为国家宪法日的 宣传标语。
03 尊重宪法,坚定捍卫
宪法具有最高法律效力
基本权利
基本义务
晚上,爸爸告诉我,他们单位举 行了庄严的宪法宣誓仪式。
02 放飞思绪,走进宪法日
我们的宪法 日是怎么过的呢?
03 漫步网络,走进宪法
任务一 任务二
任务三 任务四
了解宪法的历史(第一部宪法制定) 现行宪法的修订(几次修订) 宪法日的由来 宪法日的主题
04 回顾历史,感受意义
百余年来中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新人教版道德与法治课件
六年级上册
第一单元 我们的守护者
2宪法是根本法
第一课时
01 浏览网页,初识宪法
01 浏览网页,初识宪法
中国人大网国家宪法日专题网页
01 浏览网页,初识宪法
宪法规定了一个国家的根本制度和根本 任务,规定了公民所享有的基本权利和必须 履行的基本义务。同时,宪法也规定了行使 国家权力的各个国家机关具有最高的法律效 力、法律权威、法律地位。
清晨,六年级的小兰背着书包去学校,身怀二胎的妈妈 目送她远去,爸爸去税务局缴纳个人所得税。放学了,小兰 在超市里买东西,超市工作人员以商品失窃为由,强制要求 翻看小兰的书包。晚上,小兰一家来到表哥家,明天18岁的 表哥就要去参军了,大家为他送行……
02 立足生活,慧眼辨法
宪法之所以是我国的根本法,因为它规定了国家最重要、 最根本的问题,尤其是这些与公民切身利益相关的基本权利和 基本义务,并且规定在宪法中的公民基本权利得到国家最高程 度的保护,任何主体包括国家机关都不得任意侵害这些权利。
六年级上册
初中毕业道德与法治总复习精讲 一、考点梳理八年级下册 第四单元 崇尚法治精神
( C) D.②③④
4.(2018·毕节)2017 年 10 月 1 日是十二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通过的《中 华人民共和国民法总则》正式施行的时间。民法总则第 184 条规定:“因 自愿实施的救助行为造成被救助人损害的,救助人不承担民事责任。” 这部“好人法”的施行,将从法律层面鼓励大家“路见危险,伸出援 手”。
“好人法”的施行,对社会产生的积极影响有 ①有利于维护社会公平正义 ②有利于增强社会正能量 ③有利于预防犯罪,惩治犯罪 ④有利于弘扬中华民族传统美德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①②④
2.公平的内涵是什么?(P110) 公平有着丰富的内涵,包括权利公平、规则公平、机会公平等。权 利公平,要求每个人依法平等参与社会活动;规则公平,要求每个人都 受到行为规范的约束;机会公平,要求社会为每个人提供同等的发展机 会和条件。
※3.公平有什么价值?(重要性)(P110) (1)公平是个人生存和发展的重要保障。公平不仅能保证个人应得的 利益,使个人获得生存和发展的物质条件,而且能让人感受到尊严,从 而激发自身潜能,提高工作效率。 (2)公平是社会稳定和进步的重要基础。公平有利于协调社会各方面 的利益关系,缓和社会矛盾,减少社会冲突,维护社会秩序,保证社会 的长治久安。公平有利于营造更好的竞争环境,创造更多的社会财富, 推动社会持续发展。
7.正义对社会制度有什么重要性?(P113) (1)正义和制度的关系:正义是评价社会制度的价值标准;制度的生 命在于正义,制度的效用在于保障正义。 (2)正义的制度的作用:有了正义的制度,即使是社会弱势群体,也 能获得基本的生活保障,得到社会的关爱。 (3)正义对法律的要求:作为社会制度中具有国家强制力的法律,更 应体现正义的原则,成为维护正义的有力保障。
6.法律面前人人平等有哪些表现?(P102~103) (1)任何公民,不分民族、种族、性别、职业、家庭出身、宗教信仰、 教育程度、财产状况、居住期限等,都一律平等地享有宪法和法律规定 的各项权利,同时必须平等地履行宪法和法律规定的各项义务。 (2)我国公民的合法权益一律平等地受到法律保护,违法或犯罪行为 一律平等地依法予以追究,任何组织或者个人都不得有超越宪法和法律 的特权。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十二课法律的尊严【教学目标】知识目标:了解依法治国的重要意义和依法治国的基本要求;认识法律在维护社会秩序中的重要作用,自觉维护法律的权威;了解权利和义务的关系,知道公民要依法行使权利,自觉履行义务。
能力目标:培养守法观念,自觉承担起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历史重任;尊重规则,尊重权利,尊重法律,追求公正,在实践中努力做到与法同行;正确理解权利和义务的一致性,学会珍惜自己的权利,养成依法办事的素质;提高依法行使权利、自觉履行义务的能力;掌握行使监督权的有效方法和途径,逐步增强依法行使监督权的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自觉树立法制观念,增强守法意识;养成依法正确行使权利,认真履行公民义务的习惯,不做违反法律的事情,依法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理解认识法律监督作用,自觉树立监督观念。
【教学重点与难点】教学重点:依法治国的含义和基本要求;作为合格公民应怎样与法同行。
教学难点:依法治国的含义和基本要求。
【教学准备】1.制作多媒体课件。
2.搜集我们在学习、生活、工作、国家建设中依法治理的音像材料、漫画、图片等,以便在课堂上进行交流。
3.布置学生查阅我国立法方面取得的成绩、大案要案的审理以及监督的方法等有关信息,准备在课堂上与同学、老师进行交流、分享。
【教学方法】分组讨论、举例、讲授等。
【教学活动】环节一:聚焦治国方略——依法治国多媒体呈现两幅图,分别反映遵守规则和不遵守规则的现象。
学生分析两幅图片的对比说明了什么。
学生分析后,教师归纳:在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都需要有规则,家有家规,国有国法,国家的治理也需要规则,这就是要依法治国。
那么什么是依法治国呢?先让学生用自己的语言去解释对“依法治国”的认识和理解,然后请同学们看教科书第83页的内容。
多媒体展示:(1)谁治理国家?——党领导下的广大人民群众——依法治国的主体(2)党领导广大人民群众依据什么治理国家?——宪法和各项法律法规——依法治国的基本依据(3)党领导广大人民群众依据宪法和法律法规治理国家哪些事务?——通过各种形式和途径管理国家事务、管理经济文化事业、管理社会事务——依法治国的客体(4)党领导广大人民群众依据宪法和法律法规治理国家要达到什么目的?——保证国家各项工作都依法进行,逐步实现社会主义民主的制度化、法律化——依法治国的目的(5)依法治国的地位如何?——是我们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基本方略——依法治国的重要地位教师:依法治国是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重要内容,其本质是保证人民当家做主。
这种制度和法律不会因领导人的改变而改变,不会因领导人看法和注意力的改变而改变。
教师组织学生将搜集到的我们在学习、生活、工作、国家建设中依法治理的音像材料、漫画、图片等进行展示,并交流讨论:依法治国对人们生活、学习、工作、社会进步、国家安定有什么意义?讨论结束后,教师结合学生的发言进行归纳:一个现代化的社会,必然是一个法制完备的社会。
依法治国是国家长治久安的重要保证。
法令行则国治国兴,法令弛则国乱国衰。
维护国家的长治久安,最有效、最靠得住的办法是实行法治。
那么,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实施依法治国方略的基本要求是什么呢?请同学们看教科书第84页的内容,初步了解依法治国的基本要求。
即:有法可依、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
然后把学生分为四个小组,各小组“认领”一个方面的内容,开展“专题讲座”。
“有法可依组”活动:(1)说出所了解的我国已经颁布的法律名称并说明这些法律在规范人们行为方面的重要作用。
(2)讲解我国现行的法律体系,即我国的现行法律分为哪些类型,各类型的作用是什么。
教师归纳:有法可依就是立法。
有了法律,人们才知道应该做什么,不应该做什么,应该怎样做,不应该怎样做,国家的各项工作才有准绳和规则。
通过分析,我们懂得,没有法律,依法治国便无从谈起。
因此,我国在改革开放以来的20多年中,花大力气进行了法律的制定和完善工作,目前已经基本上形成了一套法律体系。
我国的立法工作取得了巨大成绩,为依法治国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有法可依是依法治国的前提。
“有法必依组”讨论:(1)我国制定法律的目的是什么。
(2)如果有了法律,大家都不遵守会是什么样子呢?法律制定后对我们有怎样的要求?教师归纳:制定法律的目的是将法律运用于社会生活之中并发挥作用。
如果有法不依,已有的法律就是一纸空文。
法律一经制定就必须严格遵守。
不但公民的活动要符合法律的要求,一切国家机关和社会组织也必须严格遵守宪法和法律,不折不扣地依法办事。
有法必依是依法治国的中心环节。
“执法必严组”交流:要用事例说明如何在执法的过程做到“严格、严肃、认真准确、不枉不纵”。
(可以结合教科书第86中的阅读资料“公正的测量”,让学生通过阅读资料了解什么是“严”)教师:“严”——就是不多也不少。
如果不严,会有什么危害呢?如果执法不严,甚至执法犯法,钻法律的空子乃至以权压法,以言代法,必然损害法律的权威,危害国家和人民的利益。
多媒体展示:新华社北京12月27日电:北京市第二中级人民法院27日依法对国土资源部原部长田凤山受贿一案做出一审判决,以受贿罪判处被告人田凤山无期徒刑,剥夺政治权利终身,并处没收个人全部财产。
北京市第二中级人民法院公开开庭审理查明,1996年至2003年期间,被告人田凤山利用其担任黑龙江省人民政府省长、国土资源部部长的职务之便,为他人谋取利益,以及利用其职权、地位形成的便利条件,通过其他国家工作人员职务上的行为,为请托人谋取不正当利益,多次非法收受他人贿赂共计人民币436万余元。
案发后,赃款已全部退缴。
学生可以通过交流如下的问题理解“执法必严”。
(1)田凤山案发前,担任过哪些职务?(2)田凤山被判刑说明什么?教师归纳:执法必严要求执法机关和执法人员在执行法律时,必须严肃、严格,做到认真准确,不枉不纵。
“违法必究组”探究:搜集经济、政治、文化领域的违法犯罪案例,了解他们的被法律制裁的相关情况,说明每个人只要违反了法律法规,都必须为此付出代价,不管他们地位多高、贡献多大,都不能成为逃脱罪责的理由——“法律面前没有情面可讲”。
教师:违法必究是依法治国的有力保障。
有法可依、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四者之间的关系怎样呢?多媒体展示:有法可依——前提有法必依——中心环节执法必严——重要条件违法必究——有力保障教师总结:有法可依、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是依法治国方略的基本要求,它们之间是相互联系的。
只有实现了这四个方面的统一,社会主义法制的作用才能充分发挥,国家的长治久安才有可靠保证。
环节二:踏上治国之路——与法同行教师:有一句人所共知的法律格言——“正义不仅应得到实现,而且要以人们看得见的方式加以实现”。
法律就是实现正义、体现公平、正确规范人的行为的社会准则。
多媒体展示:35岁的张先生在一天早上被楼上掉下的烟灰缸砸中脑袋,造成三级智力障碍,基本丧失生活自理能力,经公安机关初步调查,楼上的十几户人家的窗户都冲着路边,也没有封闭,都有扔烟灰缸的可能,所有住户都不承认是自己家扔的烟灰缸。
张先生的治疗费已经花掉了十几万元,在无法断定谁是烟灰缸主人的情况下,张先生决定将楼上的所有住户告上法庭,共同承担他的损失。
围绕是与非,赔与不赔,以及如何赔,引导学生展开的辩论。
教师小结:人们自古以来都希望通过法律追求到真正的公平和正义。
随着社会的进步,人们的法律意识越来越强。
尊重法律,追求公正应该成为我们的基本素养。
多媒体展示:材料一:郑某发现乡政府领导公款吃喝、乱收费问题严重,便以书面形式向有关部门举报,经有关部门调查核实后,对乡政府有关人员进行了处罚,郑某受到了表彰。
材料二:私营企业主王某任意决定工人上班时间的长短、工资福利的多少,并规定工人每请一天假就要扣除相当于5天的工资。
后经工人举报,当地劳动主管部门制止了该企业任意延长工时和迫使工人无偿加班劳动的做法,并处以相应的罚款。
思考:为什么郑某受到表彰,王某却受到了法律的制裁?教师小结:权利和义务的统一,是促进社会和谐的基本保障。
如果我们能正确行使自己的权利,自觉履行相应的义务,就为国家的繁荣、社会的安宁做出了自己的贡献,奠定了自己幸福生活的基础。
多媒体展示:(1)社区内非法养狗,小狗随地大小便还吓哭小孩。
(2)小商贩非法占道经营,屡禁不止。
分组交流讨论:1.针对上述问题,你会提出哪些合理化的建议?2.你打算通过什么途径表达你的建议?3.你的建议可能会带来什么样的结果?教师引领学生通过讨论了解以下知识:(1)所谓“监督权”,是指公民有监督国家机关及其工作人员的公务活动的权利。
(2)公民的监督权包括四项内容,即批评权、建议权、控告权、检举权。
(3)公民监督权的必要性体现在一是督促国家机关及其工作人员依法行政、公正司法,为人民谋利益;二是对于克服目前我国存在的一些腐败现象腐败,保持政府的廉洁,广大人民群众的监督和批评建议是不可缺少的。
(4)公民监督的途径主要有代表联系群众制度;信访举报制度;新闻监督制度;其他制度四个方面。
教师总结:作为当代中学生,我们有幸生活在中国改革开放的年代,亲眼目睹了改革开放20多年来中国法制进程的突飞猛进。
“依法治国”被写进宪法,多么令人振奋。
然而我们应该思考的是:在我们的成长道路上如何与法同行?有人可能会说,我们还是未成年人,只要不杀人不放火,法律就约束不到我们。
我说,法律离我们很近。
法律在我们的一生中是维护自己权利的武器,同时又是规范自己行为的社会准则。
同学们,从今天起,从这一刻,让我们一起踏上与法同行的道路吧!多媒体展示:普法歌人人要学法,法律用处大。
社会各行业,处处需要它。
做人要守法,约束你我他。
办事懂规则,生活秩序化。
用法护自己,理直胆气大。
法前人平等,靠法走天下。
胸中有良法,歪邪全不怕。
正气大发扬,利民利国家。
【课外作业】1.分组到当地工商或税务机关调查访问,通过了解法律在维护社会主义经济秩序中发挥的作用,进一步感受和认识法治的重要性,并提高自身的法制观念。
2.开展“我是中国公民”主题活动,讨论群众举报和舆论监督对维护司法公正和社会秩序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