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科版思想品德九年级第十二课法律尊严第一课时
合集下载
相关主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现行宪法和有效法律共240部、
行政法规706部、
地方性法规8600多部,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已经形成。
教学重点与难点:依法治国的基本要求。
十八大报告明确指出:“全面落实依法治国基本方略,加快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依法治国是我国政治体制改革的重要内容,是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基本要求,对于促进我国民主政治建设、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意义重大。因此依法治国的基本要求应是本课的教学重点
但此部分内容理论性强,学生受年龄、认知水平所限,理解起来有一定难度,故而也是教学的难点。拟采取案例分析、情境模拟的方法予以突破。
备学情
学生已经知道的:在七八年级学过法律的作用,规则与程序,未成年人保护法等内容为本课时的学习打下了一定的基础,学习本课时内容又为与法同行做好了铺垫,已经有了初步的认识和知识储备。这是学生的学习优势。
通过自学能解决的:依法治国的含义,作用和基本要求的内容
需要教师指导解决的:由于受年龄和认知水平所限,初中生对于依法治国的含义、意义及基本要求缺乏全面、深刻地了解;法律意识、相对淡薄,需要老师的讲解和点拨。
遵守旅游文明行为规范。
第四章旅游经营
第三十七条旅行社组织、接待团队旅游不得指定购物场所,不得强迫或者变相强迫购物,不得安排任何形式的另行付费旅游项目。
——《中华人民共和国旅游法》
环节四: 播放韩磊庭审视频,说明了什么?
环节五:
黄胜,山东省副省长,2013年5月以受贿罪,被判处无期徒刑,并没收个人全部财产。
媒体:多媒体课件、教科书。学习党的十五大提出的依法治国的基本方略以及九届人大二次会议把依法治国写入宪法修正案中等知识,搜集反映依法治国的案例、视频资料,制作出科学、实用、有效、完整的多媒体课件。
备教学
过程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一、构建动场:
1.活动导入:
畅想未来:我们都希望生活变得越来越美好,大家希望生活在什么样的社会之中呢?今天我们来做一个“畅想未来生活”的活动。
薄熙来,中共中央政治局原委员、重庆市委原书记,因受贿、贪污、滥用职权案被判处无期徒刑,剥夺政治权利终身,并处没收个人全部财产。
四、综合建模:
以学生谈收获的方式来谈对本节课的知识归纳和情感体验。
通过《目标与检测》上的相关习题进行测试,检验本课学习的目标达成情况。
教师引导:可以从经济、政治、文化、人民生活等方面进行畅想。美好的社会中需要什么作保障?
教师提问:
为什么我国要依法严惩犯罪分子?
教师设问:
在旅游中这的行为和现象为什么屡禁不止、频繁出现呢?
你知道我们国家有哪些法律?
教师补充展示:截至2011年8月底,中国已制定
现行宪法和有效法律共240部、
行政法规706部、
地方性法规8600多部,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已经形成。
教师展示:截至2011年8月底,中国已制定
二、自主学习:自主学习课本思考依法治国的含义
三、交流探究:
环节一:依法治国的意义
环节二:有法可依:
环节三:有法必依
第二章旅游者
第十二条旅游者有权拒绝旅游经营者的强制交易行为。
第十三条 旅游者在旅游活动中应当遵守社会公共秩序和社会公德,尊重当地的风俗习惯、文化传统和宗教信仰,爱护旅游资源,保护生态环境,
任课老师:王如文单位:柳埠一中年级:九年级
课题:依法治国第一课时上课时间:第十二周
备课标
与教材
课标依据:
一3.2理解任何违法行为都要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受到一定的法律制裁。
三3.2知道依法治国就是依照宪法和法律的规定管理国家,体会依法治国基本方略的实施有赖于每个公民的参与,是全体公民的共同责任。
教材分析:
【知识目标】了解依法治国的重要意义和依法治国的基本要求;认识法律在维护社会秩序中的重要作用,自觉维护法律的权威;
创新支点:通过相关的视频案例漫画的探讨交流完成对教学重点依法治国的基本要求的教学。
备教学
评价
对本课知识和技能方面的目标达成情况,如依法治国的含义,作用和基本要求的内容等,通过课堂观察和课堂测试等方式进行评价;
教师出示依法治国发展历程:
1997年9月,党的十五大报告中正式提出“依法治国是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基本方略。”
1999年3月,在九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上,“中华人民共和国实行依法治国”,被写入了宪法修正案中
至此,“依法治国”作为中国共产党的基本治国方略的思想在我国得以确立。
教师根据学生回答教师讲解依法治国的含义:主体、依据、目的、地位
对本课情感态度价值观方面的目标达成情况,通过观察、谈话、成长记录等方式进行评价。教师在教学评价时,要关注学生个体差异,特别是学困生,多激励、多表扬;
在重视学习结果的同时,更要关注学生的学习过程,学习方法的获得,学习能力的培养,以及在教学活动中所表现出来的情感和态度的变化。
备教学方法与媒体
教学方法:依据学情和教学目标,本课选择的教学方法有情境创设法、案例分析法、讨论法、小组合作学习法、自主探究法等。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提高课堂效率,帮助学生更好地认识依法治国的重要性和基本要求。
上述课标是通过9段正文、7段辅助文、2个“交流”、2个“活动”呈现出来的。本部分内容包括三个层次——1.依法治国的含义2.依法治国的意义3.依法治国的基本要求。层次一:依法治国的含义,教材在引导学生感悟P83辅助文2004年修宪对于中国依法治国的意义的基础上,通过一段正文引出依法治国的含义。层次二:依法治国的意义,本层次教材在借助P83辅助文引导学生初步感悟依法治国意义的基础上,又运用P84第一段辅助文、第一段正文、及一个交流活动,帮助学生侧重从两方面深刻理解依法治国的意义。层次三:依法治国的基本要求,本层次内容教材站在国家角度从四方面阐述了依法治国的基本要求(即实现依法治国国家应怎样做)。本课内容是第四单元“又到两会时”的重点所在。
对于依法治国的含义、作用和基本要求,80%的学生能够基本掌握和理解,树立依法治国的意识和观念,20%的学生认识和理解能力不强,需要老师课堂多加关注,给于点拨和讲解。
备教学
目标
【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学生良好的法律意识和法律素质,使学生形成法律至上的价值取向,自觉维护法律的权威,拥护依法治国方略。
【
行政法规706部、
地方性法规8600多部,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已经形成。
教学重点与难点:依法治国的基本要求。
十八大报告明确指出:“全面落实依法治国基本方略,加快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依法治国是我国政治体制改革的重要内容,是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基本要求,对于促进我国民主政治建设、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意义重大。因此依法治国的基本要求应是本课的教学重点
但此部分内容理论性强,学生受年龄、认知水平所限,理解起来有一定难度,故而也是教学的难点。拟采取案例分析、情境模拟的方法予以突破。
备学情
学生已经知道的:在七八年级学过法律的作用,规则与程序,未成年人保护法等内容为本课时的学习打下了一定的基础,学习本课时内容又为与法同行做好了铺垫,已经有了初步的认识和知识储备。这是学生的学习优势。
通过自学能解决的:依法治国的含义,作用和基本要求的内容
需要教师指导解决的:由于受年龄和认知水平所限,初中生对于依法治国的含义、意义及基本要求缺乏全面、深刻地了解;法律意识、相对淡薄,需要老师的讲解和点拨。
遵守旅游文明行为规范。
第四章旅游经营
第三十七条旅行社组织、接待团队旅游不得指定购物场所,不得强迫或者变相强迫购物,不得安排任何形式的另行付费旅游项目。
——《中华人民共和国旅游法》
环节四: 播放韩磊庭审视频,说明了什么?
环节五:
黄胜,山东省副省长,2013年5月以受贿罪,被判处无期徒刑,并没收个人全部财产。
媒体:多媒体课件、教科书。学习党的十五大提出的依法治国的基本方略以及九届人大二次会议把依法治国写入宪法修正案中等知识,搜集反映依法治国的案例、视频资料,制作出科学、实用、有效、完整的多媒体课件。
备教学
过程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一、构建动场:
1.活动导入:
畅想未来:我们都希望生活变得越来越美好,大家希望生活在什么样的社会之中呢?今天我们来做一个“畅想未来生活”的活动。
薄熙来,中共中央政治局原委员、重庆市委原书记,因受贿、贪污、滥用职权案被判处无期徒刑,剥夺政治权利终身,并处没收个人全部财产。
四、综合建模:
以学生谈收获的方式来谈对本节课的知识归纳和情感体验。
通过《目标与检测》上的相关习题进行测试,检验本课学习的目标达成情况。
教师引导:可以从经济、政治、文化、人民生活等方面进行畅想。美好的社会中需要什么作保障?
教师提问:
为什么我国要依法严惩犯罪分子?
教师设问:
在旅游中这的行为和现象为什么屡禁不止、频繁出现呢?
你知道我们国家有哪些法律?
教师补充展示:截至2011年8月底,中国已制定
现行宪法和有效法律共240部、
行政法规706部、
地方性法规8600多部,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已经形成。
教师展示:截至2011年8月底,中国已制定
二、自主学习:自主学习课本思考依法治国的含义
三、交流探究:
环节一:依法治国的意义
环节二:有法可依:
环节三:有法必依
第二章旅游者
第十二条旅游者有权拒绝旅游经营者的强制交易行为。
第十三条 旅游者在旅游活动中应当遵守社会公共秩序和社会公德,尊重当地的风俗习惯、文化传统和宗教信仰,爱护旅游资源,保护生态环境,
任课老师:王如文单位:柳埠一中年级:九年级
课题:依法治国第一课时上课时间:第十二周
备课标
与教材
课标依据:
一3.2理解任何违法行为都要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受到一定的法律制裁。
三3.2知道依法治国就是依照宪法和法律的规定管理国家,体会依法治国基本方略的实施有赖于每个公民的参与,是全体公民的共同责任。
教材分析:
【知识目标】了解依法治国的重要意义和依法治国的基本要求;认识法律在维护社会秩序中的重要作用,自觉维护法律的权威;
创新支点:通过相关的视频案例漫画的探讨交流完成对教学重点依法治国的基本要求的教学。
备教学
评价
对本课知识和技能方面的目标达成情况,如依法治国的含义,作用和基本要求的内容等,通过课堂观察和课堂测试等方式进行评价;
教师出示依法治国发展历程:
1997年9月,党的十五大报告中正式提出“依法治国是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基本方略。”
1999年3月,在九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上,“中华人民共和国实行依法治国”,被写入了宪法修正案中
至此,“依法治国”作为中国共产党的基本治国方略的思想在我国得以确立。
教师根据学生回答教师讲解依法治国的含义:主体、依据、目的、地位
对本课情感态度价值观方面的目标达成情况,通过观察、谈话、成长记录等方式进行评价。教师在教学评价时,要关注学生个体差异,特别是学困生,多激励、多表扬;
在重视学习结果的同时,更要关注学生的学习过程,学习方法的获得,学习能力的培养,以及在教学活动中所表现出来的情感和态度的变化。
备教学方法与媒体
教学方法:依据学情和教学目标,本课选择的教学方法有情境创设法、案例分析法、讨论法、小组合作学习法、自主探究法等。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提高课堂效率,帮助学生更好地认识依法治国的重要性和基本要求。
上述课标是通过9段正文、7段辅助文、2个“交流”、2个“活动”呈现出来的。本部分内容包括三个层次——1.依法治国的含义2.依法治国的意义3.依法治国的基本要求。层次一:依法治国的含义,教材在引导学生感悟P83辅助文2004年修宪对于中国依法治国的意义的基础上,通过一段正文引出依法治国的含义。层次二:依法治国的意义,本层次教材在借助P83辅助文引导学生初步感悟依法治国意义的基础上,又运用P84第一段辅助文、第一段正文、及一个交流活动,帮助学生侧重从两方面深刻理解依法治国的意义。层次三:依法治国的基本要求,本层次内容教材站在国家角度从四方面阐述了依法治国的基本要求(即实现依法治国国家应怎样做)。本课内容是第四单元“又到两会时”的重点所在。
对于依法治国的含义、作用和基本要求,80%的学生能够基本掌握和理解,树立依法治国的意识和观念,20%的学生认识和理解能力不强,需要老师课堂多加关注,给于点拨和讲解。
备教学
目标
【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学生良好的法律意识和法律素质,使学生形成法律至上的价值取向,自觉维护法律的权威,拥护依法治国方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