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状旁腺腺瘤的超声诊断及鉴别

甲状旁腺腺瘤的超声诊断及鉴别

甲状旁腺的数目、位置变化较大,一般有2对(左右各2 个),一般位于甲状腺侧叶后缘与颈长肌之间,少部分异位于甲状腺内、胸腺、纵隔或气管、食管后方等,正常甲状旁腺大小约5×3×1mm,不易被超声全部显示,正常甲状旁腺呈低回声和等回声时,超声发现困难,如果呈高回声时超声容易发现(高回声一般是腺体内脂肪含量增高,代谢稳定的表现)。

正常甲状旁腺呈均匀高回声(箭头示)

甲状旁腺是人体重要的内分泌腺体,其主细胞分泌甲状旁腺激素(PTH),PTH 是钙磷代谢的重要激素,具有升高血钙、降低血磷的作用。

甲状旁腺腺瘤是原发性甲状旁腺功能亢进的主要原因,是一种少见的良性肿瘤,多为单发,多数可引起PTH分泌过多,早期临床表现可不明显,后期以骨和肾病变为主要表现,以钙和磷代谢紊乱为基本特征的全身多系统疾病,包括尿路结石、病理性骨折等,因此甲状旁腺腺瘤的早期发现、早期治疗极为重要。

过去往往以全身系统症状就诊,相对容易引起临床和超声医师的重视,现在随着甲状腺筛查的普及,被超声医师在检查过程中偶然发现无症状的甲状旁腺腺瘤占据主导地位,但是由于无症状,容易被超声医师误诊为甲状腺腺瘤或其它疾病。

超声表现:

1、位置:大部分单发,多数位于甲状腺侧叶腺体的下极旁、背侧后方,吞咽时不随甲状腺同步运动;

2、形态:多种多样,圆形、椭圆形、长条型、不规则(向甲状腺

后方间隙生长,各方生长压力不同,导致形态不规则);

3、包膜:有完整的包膜,甲状旁腺腺瘤与甲状腺组织分界清,与甲状腺腺体之间可见双包膜(甲状旁腺包膜和甲状腺本身的包膜);

4、回声:一般呈低回声,可伴有囊性变及钙化,但是相比甲状腺腺瘤要少;

5、血流:一般血流丰富,血流表现为极性特点,由一端进入后呈分支状,或绕行半圈进入,有些血流从上半部分垂直进入(瀑布样),一般无甲状腺腺瘤的环形血流。

超声怀疑甲状旁腺腺瘤时可结合血清PTH和血钙,如果二者升高有助于诊断,如果正常也不能否定甲状旁腺腺瘤的诊断,可借助于核素扫描协助诊断。

病理证实的甲状旁腺腺瘤:位于甲状腺下极旁,完整的包膜,呈低回声,血流丰富且为典型的极性血供,由一端进入后呈分支分布,符合典型的甲状旁腺腺瘤。

病理证实的甲状旁腺腺瘤:位于甲状腺背侧,向后生长,形态不规则,完整的包膜,呈低回声,血流丰富且为典型的极性血供,由一端进入后呈分支分布,符合典型的甲状旁腺腺瘤。

病理证实的甲状旁腺腺瘤:位于甲状腺背侧,完整的包膜,呈低回声,血流丰富呈瀑布样,符合典型的甲状旁腺腺瘤。

巨大甲状旁腺腺瘤位于甲状腺背侧,形态不规则,完整的包膜,与甲状腺相邻处见双包膜(箭头示),呈低回声,血流丰富杂乱。

《甲状旁腺癌诊治的专家共识》(2019)要点汇总

《甲状旁腺癌诊治的专家共识》(2019)要点 甲状旁腺癌是罕见的内分泌恶性肿瘤,不仅临床表现多样、而且常有远处转移,需要多次手术。第1次手术时完整切除病灶是提高生存率的核心因素,但该疾病在病理上很难与良性病灶鉴别。因此,提高临床医生识别和诊治甲状旁腺癌的水平极其重要。 一、甲状旁腺癌流行病学特点 甲状旁腺癌是最为罕见的癌症之一,其在所有癌症中所占的比例约为 0.005%,总体年发病率每百万人口不到1例。 二、甲状旁腺癌病因和发生机制 甲状旁腺癌的确切病因尚不明确。 目前多认为甲状旁腺癌的发生可能是新生的,而非由良性腺瘤转化而来,这是由于甲状旁腺腺瘤和腺癌存在不同的基因改变。 三、甲状旁腺癌的临床和生化表现 典型的甲状旁腺癌临床表现主要为中度至重度高钙血症,以及肾脏和骨骼受累的症状和体征。 但有时甲状旁腺癌患者的临床表现与良性甲状旁腺肿瘤类似。初次诊断时是否考虑为恶性肿瘤对患者的预后至关重要,一旦考虑为甲状旁腺癌,需要整块切除甲状旁腺肿瘤连带同侧甲状腺腺叶和峡部。 然而在临床上, 大部分患者只有出现局部肿瘤复发或者远处转移并再次引起高钙血症时才会诊断甲状旁腺癌。

大部分甲状旁腺癌患者血钙水平明显升高,常超过14mg/dl(3.5mmol/L)或正常上限的3~4mg/dl,明显高于良性患者。甲状旁腺癌患者的血清甲状旁腺激素(PTH)水平通常超过正常上限3~10倍,而甲状旁腺腺瘤患者的PTH仅表现为轻度升高。我国良性和恶性原发性甲旁亢患者的血清PTH水平明显高于西方国家,甲状旁腺癌患者的血清PTH常超过正常上限20倍,明显高于腺瘤者(超过正常上限的5倍)。 除此之外,甲状旁腺癌患者可能存在较大的颈部肿块,有时在体格检查时就能触及。尽管大部分甲状旁腺肿瘤分泌PTH,有极少部分甲状旁腺癌无分泌功能。当患者血钙水平12mg/dl(3mmol/L)同时甲状旁腺病灶3cm时(即所谓3+3法则)或离子钙超过1.77mmol/L,需要充分警惕甲状旁腺癌的可能。 四、甲状旁腺癌的定位检查 甲状旁腺癌影像学定位检查方法主要有超声、9 9mTc-MIBI双时相显像(以下简称MIBI显像)、CT、MRI以及PET/CT或PET/MR。颈部超声和MIBI显像是甲状旁腺病变最常用的检测手段。当临床怀疑为甲状旁腺癌时,CT和MRI更有助于确定病变的范围以及与周围组织器官的解剖关系,还可以显示有无局部淋巴结转移等。18F-FDGPET/CT显像对甲状旁腺癌原发灶的定位价值尚有争议。 由于甲状旁腺癌最早、最常见的复发部位就是原病灶的部位,仔细的颈部触诊也很重要。 五、甲状旁腺癌的病理 甲状旁腺癌的病理诊断具有挑战性。

甲状旁腺腺瘤的超声诊断及鉴别

甲状旁腺腺瘤的超声诊断及鉴别 甲状旁腺的数目、位置变化较大,一般有2对(左右各2 个),一般位于甲状腺侧叶后缘与颈长肌之间,少部分异位于甲状腺内、胸腺、纵隔或气管、食管后方等,正常甲状旁腺大小约5×3×1mm,不易被超声全部显示,正常甲状旁腺呈低回声和等回声时,超声发现困难,如果呈高回声时超声容易发现(高回声一般是腺体内脂肪含量增高,代谢稳定的表现)。 正常甲状旁腺呈均匀高回声(箭头示) 甲状旁腺是人体重要的内分泌腺体,其主细胞分泌甲状旁腺激素(PTH),PTH 是钙磷代谢的重要激素,具有升高血钙、降低血磷的作用。 甲状旁腺腺瘤是原发性甲状旁腺功能亢进的主要原因,是一种少见的良性肿瘤,多为单发,多数可引起PTH分泌过多,早期临床表现可不明显,后期以骨和肾病变为主要表现,以钙和磷代谢紊乱为基本特征的全身多系统疾病,包括尿路结石、病理性骨折等,因此甲状旁腺腺瘤的早期发现、早期治疗极为重要。 过去往往以全身系统症状就诊,相对容易引起临床和超声医师的重视,现在随着甲状腺筛查的普及,被超声医师在检查过程中偶然发现无症状的甲状旁腺腺瘤占据主导地位,但是由于无症状,容易被超声医师误诊为甲状腺腺瘤或其它疾病。 超声表现: 1、位置:大部分单发,多数位于甲状腺侧叶腺体的下极旁、背侧后方,吞咽时不随甲状腺同步运动; 2、形态:多种多样,圆形、椭圆形、长条型、不规则(向甲状腺

后方间隙生长,各方生长压力不同,导致形态不规则); 3、包膜:有完整的包膜,甲状旁腺腺瘤与甲状腺组织分界清,与甲状腺腺体之间可见双包膜(甲状旁腺包膜和甲状腺本身的包膜); 4、回声:一般呈低回声,可伴有囊性变及钙化,但是相比甲状腺腺瘤要少; 5、血流:一般血流丰富,血流表现为极性特点,由一端进入后呈分支状,或绕行半圈进入,有些血流从上半部分垂直进入(瀑布样),一般无甲状腺腺瘤的环形血流。 超声怀疑甲状旁腺腺瘤时可结合血清PTH和血钙,如果二者升高有助于诊断,如果正常也不能否定甲状旁腺腺瘤的诊断,可借助于核素扫描协助诊断。 病理证实的甲状旁腺腺瘤:位于甲状腺下极旁,完整的包膜,呈低回声,血流丰富且为典型的极性血供,由一端进入后呈分支分布,符合典型的甲状旁腺腺瘤。

甲状旁腺超声基础

甲状旁腺超声基础 甲状旁腺解剖示意图 A.位于甲状腺上极背侧的甲状旁腺; B.位于甲状腺下极背侧的甲状旁腺; C.异位于食道与颈总动脉之间的; 正常成人甲状旁腺 长×宽×厚=5mm×3mm×1mm 最大为:12mm×12mm×1mm 最小为:2mm×2mm×1mm 甲状旁腺生理作用 由甲状旁腺内主细胞分泌甲状旁腺激素(PTH)进行调节,如分泌过多可引起甲状旁腺功能亢进而造成钙、磷代谢障碍,低钙高磷。 甲状旁腺正常声像图 由于甲状旁腺较小厚度仅1mm,又与甲状腺回声相似,故超声不易显示;如增大达6~15mm时,即可发现,有5‰甲状旁腺在盲区内。 也就是说,如果发现甲状旁腺回声改变,应示为异常现象。 甲状旁腺增生声像图 1.多发甲状旁腺增大,常由于肾功能衰竭,尿毒症引起; 2.双侧性增大,呈梭形,椭圆形或分叶状,无明显包膜; 3..内部呈低回声或弱回声结节; 4.CDFI呈点状血流分布,位于周边及内部,如在下极,位于甲状腺下动、静脉的后方。

临床意义 甲状旁腺增生也是引起甲旁亢的病因之一,仅次于腺瘤。它的特点是多个甲状旁腺增大,呈梭形或椭圆形,回声为等回声或低回声。也有的回声稍强。RandeI指出超声甲状旁腺增生很难与腺瘤区分,如不止一处发现甲旁腺增大时,应考虑增生。 甲状旁腺腺瘤声像图 1.位于甲状腺上下极背侧,发现增大呈圆形、椭圆形,边界光滑、整齐,有包膜,占甲旁亢的80%; 2.内部回声偏低,如有出血或囊性病变时,显示无回声区;单发多见,很少为多发或双侧; 3.CDFI显示血流丰富,环绕腺瘤及进入腺瘤内,可探及高速血流信号。

甲状旁腺腺癌声像图 仅占甲状旁腺肿瘤的1%~2% 。 肿瘤体积大,生长快,内部呈低回声,向周围组织侵犯; 除有典型的甲旁亢外,复发时,内部有钙化。 超声检查甲状旁腺的价值: 1.由于正常甲状旁腺较小厚度仅1mm,又与甲状腺回声相似,故超声不易显示,随着超声仪器及高分辨率探头性能的的进一步提高,正常甲状旁腺超声显示是完全可能的,超声发现甲状旁腺增大应示为异

甲状腺超声

甲状腺超声一、甲状腺的解剖

甲状腺位于颈前的中部,分左、右两侧叶,形似盾牌,上起自甲状软骨,下至第6颈椎平面,气管的前方。它贴附在喉及气管的两侧,随吞咽而上下移动。甲状腺两侧叶的连接处称峡部,呈方形,约2cm*2cm,位于第2——4气管软管环之前。约有40%的人,峡部上缘有一垂直向上的锥体叶。甲状腺的平均重量为20g~25g,不大于30g。侧叶长3~5cm,宽2~3cm,厚约1~2cm。 甲状腺的大体结构,外观呈黄红色,质软,表面有包膜,切面可见分隔胶状组织。甲状腺的主要组成结构为滤泡,由上皮细胞及胶质组成。滤泡有丰富的血窦。纤维组织将其分成小叶,小叶间有少量淋巴组织。 甲状腺的生理功能: 甲状腺素对能量代谢有重要的影响,能促进蛋白质、脂肪及碳水化合物的代谢分解。分泌过多,可产生尿内氮的排出量增加,脂肪贮量降低,肝糖原减少;同时也影响水的代谢和耗氧量增加,临床可出现消瘦、多汗及心率快等。分泌减少,则引起人体代谢降低及体内水的积蓄,而出现粘液性水肿等。 1、功能:甲状腺是人体最大的内分泌腺体,内部结构为滤泡。 2、形态:呈“H”形或蝶形, 分为左右叶及峡部。 3、位置:为距体表1-1.5cm的浅表脏器。 上至甲状软骨,下至第6颈椎。 4、大小:约4 cm x 2cm x 2cm。

二、正常甲状腺超声表现 1、甲状腺切面呈蝶形或马蹄形。 2、包膜完整,边缘规则,境界清晰。 3、两侧基本对称,由位于中央的峡部相连。 4、内部分布细弱密集的光点,呈均匀的等回声。

前后径1~2cm,左右径2~2.5cm,上下径4~6cm。 三、甲状腺超声检查适应证 1、弥漫性病变: 1)甲状腺肿(弥漫性/单纯性/结节性) 2)甲状腺炎(急性/慢性/亚急性/桥本氏) 2、局限性病变: 1)甲状腺腺瘤 2)甲状腺囊肿 3)甲状腺囊腺瘤 4)甲状腺癌 5)甲状腺脓肿等

甲状旁腺超声

第四章甲状旁腺 近年来,应用高频探头,高分辨力超声及彩色多普勒血流(CDFI)成像仪(简称彩超),对甲状旁腺进行了探测,获得了满意效果,引起超声界的重视。早在1975年,国外Arima首先报道了应用B型加水槽静态超声诊断仪(频率为5MHz),对10例甲状旁腺功能亢进(简称甲旁亢)患者进行了超声定位。1978年Sample报告应用静态B型超声仪(探头频率为5MHz)来评价甲旁亢,并指出甲状旁腺增大直径超过5mm超声可以发现。1979年Edis首先应用高分辨率实时超声显象仪频率为10MHz,对甲状旁腺肿瘤的手术前定位获得了成功。自80年代,先后有Duffy Simeone Scheible Reading 及Moreau 等人进行了系统的观察。以Reading报告最为详细,他指出应用高分辨率实时超声仪,对疑有甲旁亢患者进行手术前定位,其灵敏度为69%,特异性为94%。国内北京协和医院自1983年起开展了此项工作,1985年张缙熙首先报道了B型超声对甲状旁腺腺瘤的诊断,1986年西安张爱宏也有报告。 90年代,彩超的普遍应用,很多单位进行了甲状旁腺的探测,1992年笔者综述了“原发性甲状旁腺功能亢进的超声定位评价”;1994年笔者又发表了“B超及彩色多普勒超声对原发性甲状旁腺功能亢进的诊断价值”。总结了76例各类病变引起甲旁亢的原因、病理、定位、鉴别及彩超结果,在国内属首创有一定的指导意义,将超声探测甲状旁腺,掀起了高潮。 第一节解剖及生理 解剖 甲状旁腺位于甲状腺两侧叶的背面,共有4个甲状旁腺。甲状旁腺的周围是:前方为甲状腺,后方为颈长肌,内侧为气管及食管。外侧为颈总动脉及颈内静脉。Wang报告甲状旁腺的腺体呈8种形态,位于甲状腺上极的呈平饼形及树叶形;位于甲状腺下极的呈圆形、椭圆形及泪珠形;且偶见有腊肠形、杆状形及蚕豆形。甲状旁腺的位置是上部的常位于甲状软骨及环状软骨的邻近,占77%;位于甲状腺上极后方占22%;仅1%位于喉及食管后方。下部的甲状旁腺位于甲状腺下方表面占42%;位于下颈占41%;位于甲状腺附近

超声典型病例:甲状旁腺腺瘤

超声典型病例:甲状旁腺腺瘤 ⊙作者 / 张科 ⊙单位 / 三二〇一医院超声医学科 患者女,49 岁,既往体健,无明显异常,常规体检行甲状腺超声检查,所见如下:

图1 - 图3 示甲状腺左叶下极后方探及一低回声结节(黄色箭头示),边界清晰,内回声尚均匀,CDFI 示结节内见点条状血流信号 超声提示甲状腺左叶后方结节,考虑甲状旁腺来源可能。患者实验室检查发现血钙水平增高,后临床行超声引导下甲状腺结节穿刺,病理结果证实为甲状旁腺腺瘤。 病例讨论 甲状旁腺最常位于甲状腺侧叶背侧的上下极,共有 2 对 4 个(图4),但其位置和数量也可发生异位和变化。

图 4 甲状腺后面观,可见 4 个甲状旁腺分布位置及甲状旁腺周围的甲状腺下动脉 甲状旁腺腺瘤(PTA)是引起原发性甲状旁腺机能亢进的最主要原因(约 92%),女性多见,发病率约 1%~2%,好发年龄在 30-50 岁间。 绝大多数的 PTA 为功能性,可导致甲状旁腺机能亢进,患者可表现为肢体无力、骨关节疼痛、肾绞痛、肾结石、病理性骨折等,实验室检查可发现甲状旁腺素(PTH)异常,血钙升高,血磷降低。 超声表现 •位置:甲状旁腺位于甲状腺背侧,可随吞咽动作而上下移动。异位甲状旁腺可位于纵隔、甲状腺内、气管或食管后方、胸骨上窝等。 •形态:大多为卵圆形,但部分病灶形状不规则。 •数目:常为单发,多发或双侧发生少见。 •大小:正常甲状旁腺较小,超声难以显示;甲状旁腺腺瘤时,体积增大,超声显示出甲状旁腺腺瘤大小不等。 •回声:绝大部分呈现为低回声,也可为等回声或无回声;内回声均匀,但极少部分病灶内部有出血、囊性变、钙化灶。

甲状腺超声诊断

七.正常甲状腺超声表现 1.形态颈前正中横切面探查时甲状腺呈马蹄形蝶形,颈侧区纵切面探查,甲状腺呈上窄下宽的锥形; 2.包膜甲状腺周围是甲状腺固有膜和甲状腺假被膜形成的薄层高回声带,光滑、整齐、境界清晰; 3.腺体回声正常甲状腺实质的回声水平和正常颌下腺的回声水平相似,高于颈部带状肌即舌骨下肌群,包括胸骨舌骨肌、肩胛舌骨肌、胸骨甲状肌、甲状腺提肌和甲状舌骨肌回声水平;根据不同的超声仪器、不同的成像频率,甲状腺实质回声分布略有差异,高分辨力超声显示的甲状腺实质回声密集均匀,而仪器分辨率不佳时,甲状腺实质的回声可表现得较为粗大,均匀性下降; 4.血供彩色/能量多普勒彩色显像时,高灵敏度超声仪器对于甲状腺内部血流信号可能显示为短棒状或条状,低灵敏度超声仪器可能只显示稀疏分布的点状血流信号;动脉血流表现为具搏动感的明亮的彩色血流信号,而静脉彩色血流信号较为暗淡,无搏动感; 5.频谱多普勒脉冲多普勒可检测甲状腺内动脉或静脉血流频谱和相关血流动力学参数;甲状腺上、下动脉血流频谱为陡直的单向单峰图像,上升较快,下降较慢; 八.甲状腺弥漫性疾病的超声评估

(一)灰阶超声 1.部位根据是否在正常甲状腺解剖部位探及甲状腺组织,分为正常部位甲状腺和异位甲状腺; 2.大小甲状腺的大小通常用侧叶前后径、左右径及峡部厚度来评估,分正常、增大和缩小三种;甲状腺增大见于甲状腺功能亢进症、慢性淋巴细胞性甲状腺炎桥本病及结节性甲状腺肿、部分急性或亚急性甲状腺炎等;甲状腺缩小则见于甲状腺功能亢进症核素治疗后、慢性淋巴细胞性甲状腺炎后期,也可见于甲状腺发育异常,甲状腺部分切除术后; 3.形态可分为对称性和非对称性;对于单纯性甲状腺肿、多数甲状腺功能亢进症和慢性淋巴细胞性甲状腺炎,甲状腺的两侧叶常是对称性的;两侧叶不对称多见于结节性甲状腺肿、急性或亚急性甲状腺炎、手术后和先天性甲状腺发育异常等; 4.边界甲状腺边界可分为清晰、模糊两种;边界清晰通常见于疾病未累及包膜的甲状腺疾病;边界模糊常由炎症性或肿瘤性病变造成,前者可累及颈前肌群,而后者尚可突破甲状腺包膜,累及气管、喉返神经组织等; 5.内部回声 (1)回声强度:以正常颌下腺实质回声水平做参考,可分为回声正常、回声减低和回声增高;回声正常见于部分单纯性甲状腺肿、结节性甲

《甲状旁腺癌诊治的专家共识》要点

《甲状旁腺癌诊治的专家共识》要点 甲状旁腺癌(parathyroid carcinoma)是一种罕见的恶性肿瘤,起 源于甲状旁腺。甲状旁腺是位于甲状腺后方的一组小腺体,主要负责调节 血液中的钙离子水平。甲状旁腺癌的发病率很低,患者大约占甲状旁腺肿 瘤的1%到5%。 近年来,对于甲状旁腺癌的诊治取得了一定的进展,为了规范和统一 诊治的方法,中国甲状旁腺癌的专家们进行了深入研究,并形成了《甲状 旁腺癌诊治的专家共识》。该共识共包括以下几个要点: 一、甲状旁腺癌的诊断和鉴别诊断:甲状旁腺癌诊断的核心是组织学,需要通过病理活检来确定肿瘤的恶性程度。同时,还要通过静态和动态的 钙代谢指标检测进行血液学评估,以确定是否存在甲状旁腺功能亢进。此外,还要排除与其他甲状旁腺疾病相似的病因,如甲状旁腺腺瘤等。 二、甲状旁腺癌的手术治疗:手术切除是治疗甲状旁腺癌的首选方法,但手术范围和方式需要根据病情来确定。对于早期的甲状旁腺癌(局限于 甲状旁腺),可通过甲状旁腺部分切除或甲状旁腺切除的方式来进行手术 治疗。而对于进展期的甲状旁腺癌(侵犯周围组织或转移至淋巴结等), 则需要进行甲状旁腺全切除,并尽可能清除周围受累的组织。 三、甲状旁腺癌的辅助治疗:手术切除后,特别是对于高危因素存在 的患者,还需要进行辅助治疗,包括放疗和化疗。放疗主要是为了防止局 部复发和控制病情进展,而化疗则是针对进展期的患者,通过化学药物来 抑制癌细胞的生长和分裂。 四、甲状旁腺癌的术后随访和监测:甲状旁腺癌手术切除后,患者需 要进行长期的随访和监测。随访内容包括甲状旁腺功能的评估,尤其是钙

代谢指标的监测,以及残留肿瘤和转移的筛查。同时,还要对可能的复发 和转移进行早期干预。 五、甲状旁腺癌的联合诊治:由于甲状旁腺癌是一种稀有病,诊治经 验相对匮乏,因此采取多中心合作、专家联合诊治的方式进行治疗,能够 提高患者的生存率和治疗效果。同时,还需要进行多中心的病例数据收集,以便更好地总结经验和指导临床实践。 总之,《甲状旁腺癌诊治的专家共识》对于甲状旁腺癌的规范诊治起 到了重要的指导作用。通过该共识,可以提高甲状旁腺癌的早期诊断率和 治疗效果,为患者提供更好的生存质量和生活质量。

【读书笔记】5种甲状腺及甲状旁腺疾病CT表现汇总

【读书笔记】5种甲状腺及甲状旁腺疾病CT表现汇总 一、甲状腺癌 1.临床概述 本病为最常见的颈部恶性肿瘤之一,发病率高,本病男女比例为1:3.2,育龄女性多见,甲状腺癌中乳头状癌占90%以上,滤泡状癌、髓样癌及未分化癌少见,本病预后好,特别是乳头状癌。 2.CT表现 病变形态不规则,边界不清,平扫密度均匀,CT值低于正常甲状腺CT值,病变可出现点状、砂粒状钙化,少数可囊变。增强后明显强化,但强化程度低于正常甲状腺,中心乳头状结构,周边环绕低密度带呈残圈征,甲状腺癌易淋巴结转移,增强后明显强化,内可见低密度坏死或点状钙化。 3.鉴别诊断 ①甲状腺癌亚型:各亚型不易鉴别,滤泡状癌平扫密度较高,增强后明显强化;髓样癌易多发,血降钙素增高;未分化癌体积较大,生长迅速。 ②结节性甲状腺肿:甲状腺弥漫增大,密度不均,多发大小不等低密度结节。 ③腺瘤:呈圆形或椭圆形,边界清楚,可出现坏死囊变,显著强化。 4.其他 微小甲状腺癌小于1cm,边界清楚,形态规则;CT平扫对诊断甲状腺癌有帮助,特别是甲状腺乳头状癌,与周围正常高密度甲状腺分界清楚。 5.颈部淋巴结分区: ①Ⅰ区(颏下及颌下区):颅底与舌骨下缘之间,外界为颌下腺后缘,以二腹肌为界分为ⅠA区(颏下区)和ⅠB区(颌下区)

②Ⅱ区(颈内静脉淋巴结上区):颅底与舌骨下缘之间,内界为颌下腺后缘,外界为胸锁乳突肌后缘,以副神经为界分为ⅡA区及ⅡB 区 ③Ⅲ区(颈内静脉淋巴结中区):舌骨下缘与环状软骨下缘之间,外界为胸锁乳突肌后缘。 ④Ⅳ区(颈内静脉淋巴结下区):环状软骨下缘与锁骨上缘之间,外界为胸锁乳突肌后缘。 ⑤Ⅴ区(颈后三角区):斜方肌与胸锁乳突肌后缘之间,以环状软骨下缘分为ⅤA区和ⅤB区。 ⑥Ⅵ区(内脏周围淋巴结):两侧界为颈总动脉和颈内静脉,上下界分别为舌骨下缘与胸骨上窝。 ⑦Ⅶ区(上纵膈淋巴结):胸骨上缘以下,主动脉弓以上,双侧颈动脉之间,甲状腺癌易转移至颈Ⅲ区、Ⅳ区、Ⅵ区。 二、结节性甲状腺肿 1.临床概述 本病女性好发,发病年龄常大于30岁,因T3、T4合成不足,TSH分泌增多,刺激甲状腺滤泡增生形成结节。临床表现为甲状腺肿大,可触及多发大小不等结节,可有压迫症状。 2.CT表现 甲状腺弥漫增大,密度不均匀,边缘结节状改变,内部可见弥漫多发 低密度结节,形态不规则,边界不清晰;结节可单发,非弥漫性生长,其余甲状腺不受累;结节内易出现偏心性囊变,实性部分位于结节一侧,结节边缘可出现点、条状钙化或粗大钙化;平扫时结节略低于甲状腺密度,增强后不均匀强化。 3.鉴别诊断 ①甲状腺癌:平扫时密度明显低于甲状腺,增强后内部出现乳头状强化,边缘低强化带,可见砂粒状钙化,囊变较结节性甲状腺肿少见。 ②甲状腺腺瘤:多为单发结节,有包膜,坏死囊变位于中心,动

累及腺体的诊断标准

累及腺体的诊断标准 全文共四篇示例,供读者参考 第一篇示例: 腺体是人体中起到分泌作用的器官,包括甲状腺、胰腺、肾上腺等。在临床诊断中,多种疾病会累及腺体,导致腺体功能受损,严重 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因此,制定合理的诊断标准对于及时发现和治 疗这些疾病至关重要。 一、甲状腺的诊断标准 甲状腺是人体中重要的内分泌腺体,负责调节新陈代谢、生长发 育等功能。甲状腺疾病包括甲亢、甲减等,常见症状包括疲劳、心慌、体重波动等。一般来说,甲状腺功能异常可通过检测血清甲状腺激素 水平、甲状腺彩超等进行初步诊断。对于疑似甲状腺疾病的患者,应 及时进行甲状腺功能抑制试验,以确定诊断。 二、胰腺的诊断标准 胰腺是人体中最重要的消化腺体之一,参与胰岛素分泌、消化酶 分泌等功能。胰腺疾病包括胰腺炎、胰腺癌等,常见症状包括上腹部 疼痛、消化不良、体重减轻等。诊断胰腺疾病一般需要结合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以及影像学检查等综合评估。高血糖、高血脂等指标的升 高常提示患有胰腺相关疾病。

三、肾上腺的诊断标准 肾上腺是人体内分泌腺体之一,负责分泌肾上腺素、皮质醇等激素,参与调节机体的代谢、应激反应等功能。肾上腺疾病包括肾上腺 皮质功能亢进症、肾上腺肿瘤等,常见症状包括高血压、肥胖、易激 惹等。诊断肾上腺疾病需要检测血清皮质醇、儿茶酚胺等激素水平, 结合影像学检查,以确定病变的位置和性质。 四、其他腺体的诊断标准 除了甲状腺、胰腺、肾上腺外,人体中还有许多其他重要的腺体,如垂体、性腺等。相关疾病如垂体腺瘤、性腺功能减退等会对机体产 生严重影响。诊断这些疾病需要综合运用血清激素水平、影像学检查 等手段,以确定病变的性质和严重程度。 综上所述,腺体疾病的诊断需要综合运用血清检测、影像学检查 等多种手段,以明确病变的位置、性质和严重程度。及早发现、及时 治疗腺体疾病,可以有效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因此,医生在临床工作中应对腺体疾病有充分了解,根据患者的临床 表现和实验室检查结果,制定合理的诊断方案,指导患者进行相应的 治疗和护理。【此文共494字】。 第二篇示例: 腺体是人体内分泌系统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腺体的健康与否直 接影响着人体的生理功能,因此对腺体疾病的诊断标准至关重要。本

甲状旁腺肿瘤的临床病理讨论

甲状旁腺肿瘤的临床病理讨论 引言 甲状旁腺肿瘤是一种罕见的内分泌疾病,常见于甲状旁腺,可导致高钙血症和 甲状旁腺功能亢进。本文将对甲状旁腺肿瘤的临床病理特点进行讨论,以便更好地理解该疾病的诊断和治疗。 甲状旁腺肿瘤分类 甲状旁腺肿瘤可分为良性和恶性两种类型。良性甲状旁腺肿瘤包括腺瘤、增生 性甲状旁腺以及腺瘤状腺体化生等。恶性甲状旁腺肿瘤则包括甲状旁腺癌,是一种罕见的恶性肿瘤。 临床表现 甲状旁腺肿瘤患者的主要临床表现是高钙血症。高钙血症导致的症状包括骨痛、肌无力、多尿、便秘和精神异常等。某些患者还可能出现甲状旁腺功能亢进的症状,如骨质疏松、胃肠道溃疡和泌尿系统结石等。 诊断与鉴别诊断 甲状旁腺肿瘤的诊断主要依靠临床症状、血钙水平以及影像学检查。对于嫌疑 恶性甲状旁腺肿瘤的患者,通常需要行甲状旁腺组织活检以确定诊断。甲状旁腺癌的鉴别诊断要与甲状旁腺腺瘤、肾上腺皮质腺瘤、甲状腺乳头状癌等进行区分。 病理特点 甲状旁腺肿瘤的病理特点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显微镜下观察,甲状旁腺腺瘤常呈混合型组织结构,包括囊性、实性 和乳头状等。 2.肿瘤细胞大小不一,细胞核呈圆形或多角形,胞质丰富,常见有胞浆 伪包裹现象,即细胞伪包住周围血管。 3.腺瘤样腺体化生是一种常见的甲状旁腺肿瘤病理学特点,其特点是肿 块内几乎完全由管腔组成,这些管腔周围常有较少的实质成分。 4.甲状旁腺癌的病理特点与腺瘤不同,癌细胞的形态学特点包括胞质丰 富、胞核异型性明显,并可见到异型核分裂。

治疗原则 对于良性甲状旁腺肿瘤,手术切除是主要的治疗方式。对于恶性甲状旁腺肿瘤,手术切除以及辅助放疗或化疗是常用的治疗方案。治疗过程中需要密切监测血钙水平,以及对高钙血症进行调节。 结论 甲状旁腺肿瘤是一种罕见的内分泌疾病,常见于甲状旁腺,可导致高钙血症和 甲状旁腺功能亢进。良性甲状旁腺肿瘤包括腺瘤、增生性甲状旁腺以及腺瘤状腺体化生等,恶性甲状旁腺肿瘤则包括甲状旁腺癌。临床诊断依靠临床症状、血钙水平以及影像学检查,甲状旁腺组织活检可用于明确诊断。治疗原则主要是手术切除,对于恶性肿瘤可能需要辅助放疗或化疗。

不可忽视,甲状旁腺和它的囊肿......

不可忽视,甲状旁腺和它的囊肿...... 前言 首先我们先简单认识一下甲状旁腺以及它的解剖结构—— 甲状旁腺与甲状腺虽然仅一字之差,但是它们却是两个完全不同的内分泌器官! 身为内分泌器官,甲状旁腺同样需借助自身合成的激素随血液循环在相应的效应器官或效应组织内发挥生理功能。甲状旁腺激素(PTH)的成分与结构比较单一,是一个只有84个氨基酸组成的短肽链,形状像一根直链条,没有什么枝丫。迄今为止,科学研究发现PTH是人体内最主要的调控钙、磷代谢的激素 虽然解剖位置上甲状旁腺与甲状腺是邻居关系,但它们不仅“祖先”不同,它们的生理功能和病理危害也大相径庭。从人体解剖学角度看,甲状旁腺具有“小、多、散”的特点。 小---甲状旁腺大小仅2mm~5mm左右,作为独立的内分泌腺体,确属小个子。 多---甲状旁腺通常有4枚,多的时候甚至可以有8~10枚,这在内分泌腺体家族中确属人口众多的门户。 散---甲状旁腺们并不集中居住,颈部的4枚旁腺分居在气管两侧,每侧各有两枚,同侧的两枚又分为上下,靠的并不近。 即便是在胸骨后方的纵隔腔内,甲状旁腺的踪迹也并非罕至。实物解剖图中标记为黄色的四枚颗粒即为人正常甲状旁腺。

甲状旁腺囊肿的病因及好发部位 病因: 1、甲状旁腺腺瘤囊性退行性变或腺瘤内出血所致。 2、来源于胚胎发育过程中残留的第三或第四腮裂。 3、甲状旁腺内微小囊肿融合或单个微小囊肿的进行性增大而形成巨大的囊肿。 4、Gilmour提出为Kursteiner管的残留。该管呈囊泡状、小管状或腺泡样的腺样结构,出现在甲状旁腺的发育过程中,通常出生后即消失。 5、潴留学说:甲状旁腺激素(PTH)产生增加或分泌受阻,会导致潴留性囊肿。 好发部位: 本病以女性多见,男、女比例约为1:2~3.5,发病年龄多在30~60岁之间。大多位于甲状腺背侧下级,并以左侧甲状旁腺多见。 甲状旁腺囊肿一般分型 本病可分为功能性和无功能性两类,其中无功能性者约占85%,多为女性患者,临床多无症状或仅表现为颈部肿块,血PTH、AKP生化检查均为正常。 功能性者约占15%,多为男性患者,临床上有骨痛、骨质疏松、

甲状腺超声检查时对偶发性甲状旁腺腺瘤的发现和诊断

甲状腺超声检查时对偶发性甲状旁腺腺瘤的发现和诊断 杨琰;黄福光;黄品同;吕夕明;朱世钗 【期刊名称】《中国医学影像技术》 【年(卷),期】2002(018)008 【摘要】目的探讨对甲状腺疾病患者进行甲状腺超声检查时偶发性甲状旁腺腺瘤 发现率.方法对1667例患者进行甲状腺超声检查,甲状腺实质后方组织发现椭圆形、均匀低回声团块记为可疑病例,并对其进行甲状旁腺功能亢进的血生化检查,与手术 病理对照.结果发现可疑病例22例,与手术病理结果比较,其中8例为甲状旁腺腺瘤(36.4%,8/22),偶发性甲状旁腺腺瘤的发生率为0.47%( 8/1667).结论甲状腺超声检查时可以发现偶发性甲状旁腺腺瘤.对于甲状腺疾病患者,超声对于预先确定甲状旁 腺组织的价值较低.偶然发现的甲状腺旁腺腺瘤可伴有或不伴有甲状旁腺功能亢进.【总页数】3页(P765-767) 【作者】杨琰;黄福光;黄品同;吕夕明;朱世钗 【作者单位】温州医学院附属第二医院超声科,浙江,温州,325027;温州医学院附属 第二医院超声科,浙江,温州,325027;温州医学院附属第二医院超声科,浙江,温 州,325027;温州医学院附属第二医院超声科,浙江,温州,325027;温州医学院附属第 二医院超声科,浙江,温州,325027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R445.1;R736.2 【相关文献】

1.99m Tc-MIBI 双时相显像诊断原发性异位甲状旁腺亢进性腺瘤伴对侧甲状腺微小乳头状癌1例 [J], 赵银龙;宋晓良;郝婷婷;罗云霄;钟莉莉 2.第18例超声检查发现胆囊多发性息肉合并腺瘤一例——手术病理诊断结果 [J], 谭石;张武;苗立英;王金锐;杨少敏;廖松林 3.全身骨扫描发现甲状旁腺腺瘤所致原发性甲状旁腺功能亢进症1例 [J], 余俊丽;焦举;许杰华;程木华;张峰;张勇 4.多发甲状旁腺腺瘤致原发性甲状旁腺功能亢进伴双侧甲状腺乳头状癌1例报告[J], 赵金璐; 高梅鷟 5.多发甲状旁腺腺瘤致原发性甲状旁腺功能亢进伴双侧甲状腺乳头状癌1例报告[J], 赵金璐;高梅鷟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甲状旁腺机能亢进症的临床诊断及影像学检查

甲状旁腺机能亢进症的临床诊断及影像学检查 甲状旁腺为黄褐色圆形或卵圆形小体,质软,长5~6长mm,宽3~4mm,厚1~2mm,重30~50mg,其数目、位置及大小变化很大。通常甲状旁腺有4个,分上、下两对,上对位于甲状腺侧叶后面上中1/3交界处,下对位于侧叶后面的下端。异位甲状旁腺可位于甲状腺内、纵侧,气管和食管后,上、下颈部和纵隔内,对诊断造成一定程度的困难。甲状旁腺表面有薄层结缔组织被膜,结缔组织深入到腺实质内。腺细胞主要分为主细胞和嗜酸性细胞,呈因素状排列,其间有丰富的有孔毛细血管网。这些腺体分泌甲状旁腺激素(PTH),PTH具有升高血钙、降低血磷,调节钙、磷代谢平衡的作用。 甲状旁腺机能亢进症(甲旁亢)是由于甲状旁腺腺瘤(占80%~90%,其中单发占80%~90%,多发占5%左右)、增生(少见,仅10%)或腺癌(罕见,1%~2%)等导致甲状旁腺素(PTH)分泌过多,引起骨、肾、消化、神经系统等病变及钙磷代谢紊乱疾病。本病好发于女性,30~50岁多见,绝经期发病率最高,男女之比约1:2~4。本病一经确诊,即行手术切除可获治愈。 1症状体征 高血钙症群:①消化道症状:恶心、厌食、腹胀、顽固性便秘、顽固性消化性溃疡以及Zokkinger-Ekkison二氏综合症。②倦怠、乏力、肌无力。③精神异常:情绪不稳定、易激动、性格改变、惊厥、嗜睡、昏迷。 骨溶化及纤维囊性骨炎症状:①骨痛及畸形;②病理性骨折;③骨囊性变。 内脏及器官钙化引起的症状:①尿路结石、肾钙化、血尿、反复尿路感染②眼结合膜及眼睑钙盐沉着、角膜钙化;③关节钙化、疼痛、强直。 甲旁亢危象:头痛、肌无力、口渴、多尿、脱水、呕吐、低血压、嗜睡、谵妄、昏迷、心动过速、心律失 常、无尿、肾功能衰竭。 2诊断依据 临床表现:高血钙症状群;骨疼痛、病理性骨折、纤维囊性骨炎;肾结石、肾钙

各部位各疾病MRI表现及描述

眼眶各病变MRI表现 长T1长T2信号 (T1WI呈低信号,T2WI呈高信号) 甲状腺眶病: 平扫:眼外肌增粗,以肌腹改变明显,呈长T1长T2信号(早期)或T1WI、T2WI 均呈低信号(晚期纤维化)。 增强扫描:早期轻中度强化,晚期无强化。 诊断要点:依次受累,下直肌、内直肌、上睑提肌、外直肌。 视神经胶质瘤:(属眼眶肿瘤) 平扫:视神经呈条带状(或梭形增粗),最大横径约mm,边界光整清晰,于T1WI 呈稍低信号(或低信号)、T2WI呈明显高信号,眶内段蛛网膜下腔明显增 宽,周边呈长T1长T2信号。 增强扫描:较明显强化,呈“轨道”征。 诊断要点:眶内段蛛网膜下腔明显增宽。 海绵状血管瘤:(属眼眶肿瘤) 眼球突出,球后可见卵圆形(或椭圆形、或圆形)长T1长T2信号,边界清,形态欠规则,眶尖区脂肪间隙存在。 增强扫描:病变呈渐进性强化。 主要诊断:MRI及CT只是提示诊断。超声诊断,病变呈卵圆形(或椭圆形、或圆形),有晕,内部回声强且均匀(特征性表现),中等度回声衰减,压迫眼球肿瘤轴径变短。 泪腺多形性腺瘤:(属眼眶肿瘤) 平扫:略长T1长T2信号,包膜、信号均匀、内见小囊。 增强扫描:不均匀强化。 眼眶静脉曲张:(属眼眶脉管性疾病) 平扫:颈部加压前、后检查。呈长T1长T2信号。 增强扫描:缓慢明显均匀强化。 颈动脉海绵窦瘘:(属眼眶脉管性疾病) 平扫:眼上静脉动脉化,呈流空信号,海绵凑扩大,形态失常,眼上静脉扩张。 MRA:可明确引流途径。

诊断要点:眼上静脉扩张、海绵窦扩大。主要依据DSA。 等T1长T2信号 (T1WI呈等信号,T2WI呈高、稍高信号) 眼眶炎性病变: 平扫:左侧外直肌、下直肌及眼上肌群增粗,于T1WI呈等信号、T2WI呈低信号。 增强扫描:病变明显强化。左侧泪腺及眼睑受累。 神经鞘瘤:(属眼眶肿瘤) 平扫:眼眶扩大,眼眶上象限见类圆形呈等T1、混杂长T2信号,内部可见一弧形等T2信号。 增强扫描:可见明显强化弧形信号(紧密排列AntoniA细胞区),其余部分未强化(疏松排列AntoniB细胞区)。呈不均匀强化。 诊断要点:实质部分呈等T1等T2信号,囊变部分呈长T1长T2信号。呈双轨征或袖管征。 鼻及鼻窦、耳部、颈部、涎腺各病变 MRI表现 鼻及鼻窦 短T1长T2信号 (T1WI呈高信号,T2WI呈高信号) 真菌性鼻窦炎: 平扫:鼻腔、鼻窦软组织结节影,T1WI呈稍低(|或等|)信号,T2WI多呈低信号。 增强扫描:侵袭型病变可明显强化。

超声医师必备5

见少量血流分布。有相当一部分腺瘤可发展为高功腺瘤,除病周血流外,瘤体内有极丰富的血流显示。 甲状腺腺瘤与结节性甲状腺肿的主要鉴别点是:腺瘤多为单发性病变,即使多发,其数目可数,瘤体边界清楚,瘤周有声晕,可见正常甲状腺回声。若瘤体内血供极丰富,多为高功腺瘤;结节性甲状腺肿病变多为多发性,其数目多不可数,边缘清楚,无声晕,结节周围无正常甲状腺组织。 353.甲状腺癌的超声表现是什么?如何与腺癌鉴别? 甲状腺癌可发生于各种年龄,好发于40-50岁,女性较多。甲状腺癌占各种癌的1%-3%,占甲状腺肿瘤的4.8%-30%,儿童甲状腺单发结节中癌可达50%。发病与颈部放疗及遗传有关,有面、颈部或上纵隔放疗史者,在成人中有2%-9%发生甲状腺癌,儿童可高达97.1%。可单发或多发,单发结节中癌发生率为5%-35%,大于60岁为50%,在多结节腺体中癌发生率很低,为2%-4%。30%癌可发生腺内播散和淋巴结、肺、骨等转移。临床表现:病程短或近期肿物迅速或持续增长,质地坚硬,表面凹凸不平,随吞咽移动性差;可伴有声音嘶哑、颈部压迫症状,转移症状或颈淋巴结肿大等。原发性甲状腺癌可分为四种类型:乳头状腺癌、滤泡样腺癌、髓样腺癌和未分化癌。 声像图表现:肿块形态不规则,边界模糊,以单发为多,也可与其他甲状腺疾病共存。多无晕环和包膜。多数甲状腺癌以不均质低回声为主,囊性变者亦不少见,其囊变部分所占比例小。随着高分辨力彩色超声仪器的问世,对微小钙化的检出率大大提高,微钙化的显示对甲状腺癌的诊断有很高的特异性,文献报道为95.3%。晚期常可伴有颈部淋巴结肿大和同侧颈内静脉栓塞以及颈动脉、气管受压。 CDFI:肿瘤内部血供丰富,边缘血流信号缺乏,部分肿瘤则边缘有较丰富的血流信号,内部无或少许血流信号。乳头状腺癌在囊性变时,其内部乳头上有丰富的血流信号,频谱多普勒癌灶内可测及高速血流信号。 甲状腺腺癌的声像图表现是非特异性的,有时很难与腺癌鉴别开来,下列特点有助于两者的鉴别:①任何新发现的或表现体积迅速增大的甲状腺结节、坚硬如石、固定于周围结构,并可见颈部淋巴结肿大,远处转移者,均应怀疑甲状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