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织行为学主要授课内容

合集下载

《组织行为学》-课程教学大纲

《组织行为学》-课程教学大纲

《组织行为学》-课程教学大纲组织行为学 - 课程教学大纲
课程简介
本课程介绍组织行为学的基本理论和实践应用。

学生将研究有关个体行为、小组和团队动力以及领导行为的概念和原则。

研究目标
- 理解组织行为学的核心概念和理论模型。

- 掌握分析和解决组织行为问题的工具和技能。

- 培养个体和团队在组织中的有效沟通和合作能力。

- 培养领导和管理能力以推动组织发展和创新。

课程大纲
1. 引言
- 组织行为学的定义和范围
- 组织行为学对组织管理的重要性
2. 个体行为
- 个体个性与行为
- 感知与决策
- 动机与激励
3. 小组和团队动力
- 小组动力与有效团队合作- 冲突与冲突管理
- 组织文化和组织认同
4. 领导行为
- 领导力的概念和原则
- 领导风格与影响力
- 变革和创新的领导
5. 组织行为的应用
- 组织结构与设计
- 组织变革与发展
- 组织绩效管理
评估方式
- 课堂参与度:20%
- 个人作业:30%
- 期末考试:50%
参考教材
- Robbins, S. P., Judge, T. A., & Campbell, T. T. (2018). Essentials of Organizational Behavior (14th ed.). Pearson.
以上为《组织行为学》课程教学大纲,欢迎学生们参与课堂讨论和实践活动,共同探索组织行为学的奥秘和应用。

《组织行为学》教学教案(全)

《组织行为学》教学教案(全)

《组织行为学》教学教案(第一部分)一、教学目标1. 了解组织行为学的概念和重要性。

2. 掌握组织行为学的基本理论和研究方法。

3. 分析组织中个体、群体和领导的行为特点及其对组织的影响。

二、教学内容1. 组织行为学的定义和意义2. 组织行为学的基本理论3. 组织行为学的研究方法4. 组织中个体的行为特点5. 组织中群体的行为特点三、教学过程1. 引入:通过引入实际组织中的案例,引发学生对组织行为学的兴趣和思考。

2. 讲解:详细讲解组织行为学的定义、意义、基本理论和研究方法。

3. 分析:分析组织中个体、群体和领导的行为特点及其对组织的影响。

4. 实践:通过小组讨论、角色扮演等方式,让学生将所学理论与实际情境相结合。

5. 总结:总结本节课的重点内容,强调组织行为学在实际组织中的应用价值。

四、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组织行为学的定义、意义、基本理论和研究方法。

2. 案例分析法:通过分析实际案例,让学生了解组织行为学的应用。

3. 小组讨论法:分组讨论组织中个体、群体和领导的行为特点,促进学生互动。

4. 角色扮演法:让学生扮演组织中的不同角色,体验组织行为学的实际应用。

五、教学评价1. 课堂参与度: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发言和互动情况,评价学生的参与程度。

2. 小组讨论报告:评估学生在小组讨论中的表现和提出的观点。

3. 课后作业:检查学生对组织行为学概念和理论的理解程度。

4. 期末考试:全面测试学生对组织行为学知识的掌握和应用能力。

《组织行为学》教学教案(第二部分)六、教学目标1. 了解组织文化对组织行为的影响。

2. 掌握组织结构和组织决策的过程。

3. 分析组织变革的策略和挑战。

七、教学内容1. 组织文化的作用和类型2. 组织结构的基本概念和影响因素3. 组织决策的类型和过程4. 组织变革的原因和策略5. 组织变革的挑战和管理八、教学过程1. 引入:通过引入实际组织的案例,引发学生对组织文化、结构、决策和变革的思考。

组织行为学主要授课内容

组织行为学主要授课内容

第一章导论1 组织行为学的研究对象与学科性质√1.1组织与组织行为1.1.1 组织的概念与类型1.1.2 组织行为及其分类1.2组织行为学的概念与学科性质√1.2.1 组织行为学的概念√1.2.2 组织行为学的性质1.2.3 学习组织行为学的意义1.3组织行为学的产生与发展4.1.2个性形成的形成与发展4.1.3个性的理论与运用√4.2气质与管理4.2.1气质的概念4.2.2气质的类型与特征4.2.3气质类型与管理4.3性格与管理√ 4.3.1 性格的概念√ 4.3.2 性格与气质的关系4.3.3 性格的内容特征√ 4.3.4 性格的类型4.3.5 性格的表现√ 4.3.6 性格与管理4.4能力与管理√ 4.4.1 能力的概念与类型4.4.2 能力与性格的关系√ 4.4.3 能力的差异√4.4.4 能力与管理5知觉、情绪与行为…………………………………………………………56——64 5.1感觉与知觉√ 5.1.1感觉与知觉的概念7.1概念、过程和激励理论分类7.1.1 激励过程中主要要素的研究7.1.2 激励的概念、过程与原则7.1.3 激励理论的分类7.2需要型激励理论7.2.1 需要层次理论7.2.2 双因素理论7.2.3 ERG理论7.2.4 激励需要理论7.3过程型激励理论7.3.1 期望理论7.3.2强化理论7.3.3目标理论7.4行为改造型激励理论7.4.1 公平理论7.4.2 挫折理论7.5综合激励模式波特---劳勒模式等8激励理论在中国的运用8.1现状8.2 措施11.1 人际关系概述√11.1.1 人际关系的概念与功能11.1.2 人际关系的特征11.1.3 人际关系的形成与发展11.1.4 人际关系的分类√11.1.5 改善人际关系的途径√11.2 人际吸引11.2.1 人际反应特质11.2.2 人际吸引11.3 人际交往11.3.1人际交往的功能11.3.2人际交往的原则√11.3.3 成功人际交往的技巧:心理距离12群体沟通与群体冲突12.1 群体沟通√12. 1.1 群体沟通的概念与特征12.1.2 沟通的过程√12.1.3 沟通的类型√12.1.4 有效沟通的障碍及克服√12.2 群体冲突12.2.1冲突的概念与类型15 领导行为理论15.1 领导行为四分图模型15.2 管理方格模型15.3 PM型领导模型15.4 利克特的领导系统模型15.5 勒温的领导作风理论15.6 对领导行为理论的评析16领导权变理论16.1 领导行为的连续带模式16.2 费德勒模型16.3 途径—目标模式16.4 不成熟—成熟理论17.5 领导生命周期理论领导理论的前沿发展 1. 领导的归因理论2. 领导魅力的领导理论 3. 交易型领导与变革型领导 4. 超凡魅力的领导理论第六章组织心理与行为17 组织设计与组织结构17.1 组织结构概论17.1.1 组织结构的内容17.1.2 组织结构理论17.2 组织结构设计19.2.1 组织文化的功能19.2.2 组织文化的形成与维系19.3 组织文化的建立19.3.1 组织文化建立的原则19.3.2 组织文化的类型19.3.3 加强组织文化的建立的方法。

组织行为学 课程

组织行为学 课程

组织行为学课程
组织行为学是一门研究如何理解和管理组织内个体和群体行为的学科。

它涵盖了诸多领域,包括心理学、社会学和管理学等。

组织行为学课程旨在培养学生对组织内人员行为的理解和分析能力,以及掌握运用这些知识解决实际管理问题的技能。

组织行为学课程的教学内容通常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组织结构分析:学习组织结构的不同形式和特点,包括层级结构、职权分配和沟通渠道等。

学生将了解到不同组织结构对个体和群体行为的影响,并学会如何通过调整组织结构来提高效率和创新。

2. 个体行为与决策:研究个体在组织中的行为表现和意识形态。

课程将关注个体的动机、满足感和决策过程等方面,帮助学生理解个体行为的驱动力和如何通过激励机制来提高员工绩效。

3. 团队与协作:探讨团队的形成、发展和运作过程。

学生将学习如何建设高效的团队、促进团队合作和解决团队冲突。

此外,课程还将介绍团队领导力的重要性和如何培养团队领导者的技能。

4. 组织文化与变革管理:探索组织文化的概念与重要性,以及如何管理组织变革。

学生将学习如何识别和塑造组织文化,以及在变革过
程中如何处理员工的抵制和焦虑情绪。

5. 领导与管理:研究组织内的领导力和管理能力。

课程将介绍不同的领导风格和理论,并帮助学生发展领导者的核心素质和技能。

通过学习组织行为学课程,学生将能够更好地理解和应对组织内的个体和群体行为,提高组织的绩效和创新能力。

此外,他们还将培养出良好的沟通、团队合作和领导能力,为将来的职业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组织行为学课程的应用范围广泛,适用于各种组织类型和行业领域,对于提升个人和组织的竞争力具有重要意义。

组织行为学主要授课内容

组织行为学主要授课内容

组织行为学主要授课内容Newly compiled on November 23, 2020第一章导论1 组织行为学的研究对象与学科性质√组织与组织行为1.1.1 组织的概念与类型1.1.2 组织行为及其分类组织行为学的概念与学科性质√1.2.1 组织行为学的概念√1.2.2 组织行为学的性质1.2.3 学习组织行为学的意义组织行为学的产生与发展√1.3.1 组织行为学的发展阶段1.3.2 组织行为学的发展趋势2 组织行为学的研究方法研究方法的主要特性与研究的基本过程2.1.1 研究方法的主要特性2.2.2 研究的基本过程√研究的主要方法2.2.1 观察法2.2.2 调查法2.2.3 实验法2.2.4 心理测验法2.2.5 个案研究法3 组织行为学的基础理论人的本质√ 3.1.1 有关人性的假设3.1.2 马克思主义的人性观心理现象的实质3.2.1 心理现象的历史探索3.2.2 心理现象的实质第二章个体心理与行为4个性差异与管理√个性理论4.1.1个性的概念与特点4.1.2个性形成的形成与发展4.1.3个性的理论与运用√气质与管理4.2.1气质的概念4.2.2气质的类型与特征4.2.3气质类型与管理性格与管理√ 4.3.1 性格的概念√ 4.3.2 性格与气质的关系4.3.3 性格的内容特征√ 4.3.4 性格的类型4.3.5 性格的表现√ 4.3.6 性格与管理能力与管理√ 4.4.1 能力的概念与类型4.4.2 能力与性格的关系√ 4.4.3 能力的差异√4.4.4 能力与管理5知觉、情绪与行为…………………………………………………………56——64 感觉与知觉√ 5.1.1感觉与知觉的概念√5.1.2感觉与知觉的联系与区别√5.1.3知觉的特性√5.1.4知觉的影响因素5.1.5知觉的分类√社会知觉与行为5.2.1 社会知觉的特性5.2.2 社会知觉中的的偏差√5.3情绪与情感5.3.1 情绪、情感与心境5.3.2 影响情绪的因素5.3.3 情绪与组织行为6价值观、态度与行为……………………………………………… 65——73 价值观6.1.1价值观的概念与作用6.1.2 价值观的分类态度√6.2.1 态度的概念与特征:态度的三个研究变量√6.2.2 态度的功能√ 6.2.3 态度的形成与改变6.2.4工作态度与工作绩效√6.2.5态度改变的理论:主要平衡理论、认知失调理论与态度改变的方法第三章激励理论与应用√7 激励与需要型激励理论及其应用……………………………………78——98概念、过程和激励理论分类7.1.1 激励过程中主要要素的研究7.1.2 激励的概念、过程与原则7.1.3 激励理论的分类需要型激励理论7.2.1 需要层次理论7.2.2 双因素理论7.2.3 ERG理论7.2.4 激励需要理论7.3过程型激励理论7.3.1 期望理论7.3.2强化理论7.3.3目标理论行为改造型激励理论7.4.1 公平理论7.4.2 挫折理论综合激励模式波特---劳勒模式等8激励理论在中国的运用现状措施第四章群体心理与行为√9 群体概述群体的定义与功能9.1.1 群体的定义与特征9.1.2 群体的功能群体的类型群体发展的过程群体结构9.4.1 群体行为的模型9.4.2 群体结构√10 群体行为与工作绩效群体动力群体规范群体压力与从众10.3.1 群体压力10.3.2 从众行为10.3.3 凝聚力群体决策10.4.1 群体决策的成员组成√ 10.4.2 群体决策的优缺点10.4.3 群体决策的方法√ 10.4.4 小集团思想与“冒险转移”现象11 人际关系人际关系概述√11.1.1 人际关系的概念与功能11.1.2 人际关系的特征11.1.3 人际关系的形成与发展11.1.4 人际关系的分类√11.1.5 改善人际关系的途径√人际吸引11.2.1 人际反应特质11.2.2 人际吸引人际交往11.3.1人际交往的功能11.3.2人际交往的原则√11.3.3 成功人际交往的技巧:心理距离12群体沟通与群体冲突12.1 群体沟通√12. 1.1 群体沟通的概念与特征12.1.2 沟通的过程√12.1.3 沟通的类型√12.1.4 有效沟通的障碍及克服√群体冲突12.2.1冲突的概念与类型12.2.2冲突的过程12.2.3 解决或减少冲突的策略:以托马斯的为主12..引起冲突的策略√13 工作团队工作团队概述13.1.1工作团队的概念13.1.2工作团队的类型13.1.3影响工作团队绩效的因素高效团队的建立13.2.1 高效团队的意义13.2.2 高效团队的特征13.2.3 建设高效团队:包括团队管理的途径第五章领导心理与行为14 领导与领导素质理论√领导的概念及其实质14.1.1 领导的概念14.1.2 领导的实质14.1.3领导的有效性领导特质理论14.2.1 领导素质理论14.2.2 领导者的素质分析14.2.3 领导者的素质评价14.2.4 对领导特质理论的评析15 领导行为理论领导行为四分图模型管理方格模型PM型领导模型利克特的领导系统模型勒温的领导作风理论对领导行为理论的评析16领导权变理论领导行为的连续带模式费德勒模型途径—目标模式不成熟—成熟理论领导生命周期理论领导理论的前沿发展 1. 领导的归因理论2. 领导魅力的领导理论 3. 交易型领导与变革型领导 4. 超凡魅力的领导理论第六章组织心理与行为17 组织设计与组织结构组织结构概论17.1.1 组织结构的内容17.1.2 组织结构理论组织结构设计17.2.1 组织结构设计的原则17.2.2 组织结构的类型18 组织变革与组织发展√组织变革与对策18.1.1 组织变革的基本动因18.1.2 组织变革的内容18.1.3 组织变革的阻力及对策18.1.4 组织变革的基本模式18.1.5 组织变革与发展的环节的选择和措施√组织发展与工作生活质量18.2.1 组织发展的概念及其价值观18.2.2 工作生活质量我国企业的组织工作变革18.3.1 我国企业组织变革的特点18.3.2 我国企业组织变革的内容18.3.3 我国企业管理模式的更迭18.3.4 我国大中型企业组织发展的思路19组织文化√组织文化的内涵19.1.1 组织文化的概念及特性19.1.2 识别组织文化的十大特征19.1.3 组织文化的结构与内容√组织文化对组织行为的影响19.2.1 组织文化的功能19.2.2 组织文化的形成与维系组织文化的建立19.3.1 组织文化建立的原则19.3.2 组织文化的类型19.3.3 加强组织文化的建立的方法。

组织行为学(领导权变理论—“途径-目标”理论)

组织行为学(领导权变理论—“途径-目标”理论)
4
领导权变理论

组织行为学
领导行为的假定
参与型:任务明确,程序化管理,职工 自觉性强,领导者侧重创造良好的组织 气氛(如员工物质条件和精神文化条件 的改善),并向下属征询决策建议; 成就型:职工存在着强烈的自我实现的 需要,领导者侧重为下属设置挑战性目 标,鼓励下属发挥最大潜力。
5
领导权变理论
领导行为
指导型
管理情景
任务不明、压力过大 欠缺结构化 组织内部冲突激烈 结构化任务 正式职权关系清楚 面对内控型部属
部属特征
部署不成熟 外控型部属 部属能力强 内控型部属
支持型 参与型
成就型
任务结构模糊
部属有经验、成熟
7
组织行为学
组织行为学
8
授课内容 领导权变理论—“途径-目标”理论
期望理论 四分图论
组织行为学
途径-目标理论
1
豪斯对领导行为的基本观点


领导者的职能就是为下级设计目标和实现目标的 途径,并影响“途径→目标”之间的通径 领导者应根据下属特征,帮助其明确可实现目标 的途径,减少障碍和危险,促成目标的实现(和 “不成熟-成熟”理论相一致) 领导者的风格是可以改变的 (这与菲德勒的观点不一致) 依据管理情景要素选择适宜的领导行为方式
领导权变理论

组织行为学
领导者影响“途径→目标”的基本手段
清除实现业绩的障碍
明确任务:通过规定职位与职责, 调整期望与概率:明确期望目标, 促进内部合作,增加成功概率
3
领导权变理论

组织行为学
领导行为的假定
通过心理学实验,豪斯认为有四种领导方式 可供同一领导者在不同的环境下选择使用: 指导型:职工素质低,任务 模糊不清,群体内部存在冲 突,由领导完全决策,明确 规定下属的行为; 支持型:职工有较强的参与 意识,决策时可以采纳下级 意见,注重关心和尊重下属

《组织行为学教案》

《组织行为学教案》

一、课程介绍1. 课程目的:使学员了解和掌握组织行为学的基本概念、理论和应用,提高组织和个人的管理水平。

2. 课程内容:本课程主要包括组织行为学的定义、发展历程、基本理论、个体行为、群体行为和组织行为等方面内容。

3. 课程方式:讲授、案例分析、讨论、实践演练等。

二、教学目标1. 了解组织行为学的定义、发展历程和基本理论。

2. 掌握个体行为、群体行为和组织行为的特点和规律。

3. 学会运用组织行为学的理论和方法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

4. 提高组织和个人的管理水平。

三、教学方法1. 讲授:讲解组织行为学的基本概念、理论和方法。

2. 案例分析:分析典型案例,使学员更好地理解和掌握组织行为学的应用。

3. 讨论:组织学员进行讨论,交流经验和看法,提高学员的思维能力。

4. 实践演练:进行实际操作,使学员学会如何运用组织行为学的理论和方法解决实际问题。

四、教学内容1. 第一讲:组织行为学概述组织行为学的定义组织行为学的发展历程2. 第二讲:个体行为个体行为的特点个体行为的规律个体行为的预测和控制3. 第三讲:群体行为群体行为的特点群体行为的规律群体行为的预测和控制4. 第四讲:组织行为组织行为的特点组织行为的规律组织行为的预测和控制5. 第五讲:组织行为学的应用组织行为学在组织管理中的应用组织行为学在人力资源管理中的应用组织行为学在其他领域的应用五、教学评估1. 课堂参与度:评估学员在课堂上的发言和讨论情况。

2. 案例分析报告:评估学员对案例分析的深度和广度。

3. 实践演练报告:评估学员对实践演练的掌握程度。

4. 课程结束考试:评估学员对课程内容的掌握程度。

六、教学资源1. 教材:《组织行为学教程》2. 案例库:收集和组织行为学相关的案例,用于课堂分析和讨论。

3. 视频资料:收集和组织行为学相关的视频资料,用于辅助教学。

4. 网络资源:利用网络资源,获取和组织行为学相关的最新理论和实践动态。

七、教学安排1. 课时:共计32课时,每课时45分钟。

《组织行为学》教案

《组织行为学》教案

《组织行为学》教案:组织行为学教案一、教学目标通过学习本课程,学生应能够:1. 理解组织行为学的基本概念、理论和原则;2. 掌握组织行为学研究的方法和技巧;3. 分析和解决组织内部问题,并提出相应的管理建议;4. 培养团队合作、沟通和领导能力。

二、教学内容1. 组织行为学概述1.1 组织行为学的定义和发展历程1.2 组织行为学对组织管理的意义2. 个体行为与决策2.1 个体行为及其影响因素2.2 决策与决策风险3. 组织结构与设计3.1 组织结构的类型和特点3.2 组织设计的原则和方法4. 沟通与团队4.1 沟通的基本理论和技巧4.2 团队的特点与建设5. 领导与权力5.1 领导的概念和职能5.2 权力与权威的理论6. 组织变革与创新6.1 组织变革的原因和过程6.2 创新与组织发展三、教学方法1. 讲授法:通过讲述基本概念、理论和案例分析的方式,向学生传授相关知识;2. 互动式教学:通过提问、讨论和实践操作等方式,促进学生的积极参与和思考;3. 小组合作: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或团队项目,培养团队合作和沟通能力;4. 多媒体辅助教学:使用多媒体资源展示案例、图表和视频等,丰富教学内容。

四、教学评价1. 课堂表现:综合考虑学生的发言、提问、讨论和参与度等,评价其在课堂上的表现;2. 个人作业:要求学生完成阅读笔记、案例分析和个人报告等,以考察其对知识的理解和应用能力;3. 小组项目:要求学生组成小组,通过实践操作解决组织行为学相关问题,并撰写小组报告;4. 期末考核:综合考察学生对本课程的掌握情况,包括理论知识和实际应用能力。

五、教学资源1. 教材:《组织行为学导论》(作者:斯蒂芬·皮罗斯、詹姆斯·莱斯利·珀莱)2. 多媒体资源:PPT课件、案例分析视频、组织行为学实例等3. 网络资源:组织行为学相关的学术论文、案例分析和实践报告等六、教学进度安排1. 第一周:组织行为学概述2. 第二周:个体行为与决策3. 第三周:组织结构与设计4. 第四周:沟通与团队5. 第五周:领导与权力6. 第六周:组织变革与创新7. 第七周:复习总结和作业报告七、教学反馈与调整根据学生的学习情况和反馈意见,及时调整教学方法和进度,以提高教学效果。

《组织行为学》教学教案(全)

《组织行为学》教学教案(全)

《组织行为学》教学教案(第一部分)一、教学目标:1. 理解组织行为学的基本概念和重要性。

2. 掌握个体行为、群体行为和组织结构的基本原理。

3. 学习如何应用组织行为学的知识解决实际工作中的问题。

二、教学内容:1. 组织行为学的定义和重要性2. 个体行为的基本原理个性与行为动机与激励心理契约与员工满意度3. 群体行为的基本原理群体结构与动态群体决策与冲突群体沟通与影响力4. 组织结构的基本原理组织设计与管理组织文化与发展组织变革与创新三、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组织行为学的基本概念和原理。

2. 案例分析法:讨论和分析实际案例,加深对组织行为学应用的理解。

3. 小组讨论法:分组讨论问题,促进学生思考和交流。

4. 角色扮演法:模拟实际工作场景,培养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

四、教学资源:1. 教材:选择一本合适的组织行为学教材作为主要教学资源。

2. 案例集:收集和组织行为学相关的实际案例,用于分析和讨论。

3. 多媒体教学材料:制作课件和教学视频,辅助讲解和展示。

五、教学评估:1. 平时成绩:评估学生的出勤、课堂参与和作业完成情况。

2. 案例分析报告:评估学生对案例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 期末考试:设计期末考试,测试学生对组织行为学知识的掌握程度。

《组织行为学》教学教案(第二部分)六、教学目标:1. 掌握组织行为学在实际工作中的应用。

2. 学习如何应用组织行为学的知识解决人力资源管理问题。

3. 培养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七、教学内容:1. 组织行为学在人力资源管理中的应用招聘与选拔培训与发展绩效管理2. 组织行为学在领导管理中的应用领导风格与行为领导决策与影响力领导激励与沟通3. 组织行为学在组织变革与发展中的应用组织变革的原因与过程组织发展的战略与实施组织创新与文化塑造八、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组织行为学在实际工作中的应用。

2. 案例分析法:讨论和分析实际案例,加深对组织行为学应用的理解。

《组织行为学》完整教案

《组织行为学》完整教案

《组织行为学》完整教案第一章:组织行为学导论1.1 课程介绍1.2 组织行为学的定义和研究范围1.3 组织行为学的重要性和应用领域1.4 组织行为学的发展历程和研究方法1.5 组织行为学的学科分支和主要理论第二章:个体行为分析2.1 个体行为的基本概念和特点2.2 个体行为的心理生理基础2.3 个性理论与人格特质2.4 个体行为动机与激励理论2.5 个体行为与工作绩效的关系第三章:群体行为分析3.1 群体行为的基本概念和特点3.2 群体结构和组织文化3.3 群体动力学与群体心理3.4 领导理论及其在群体管理中的应用3.5 团队合作与冲突管理第四章:组织结构与组织文化4.1 组织结构的基本概念和类型4.2 组织结构的层级与部门化4.3 组织设计及其对组织行为的影响4.4 组织文化的基本概念和特点4.5 组织文化与组织绩效的关系第五章:组织变革与发展5.1 组织变革的基本概念和原因5.2 组织变革的策略与过程5.3 组织发展的基本概念和类型5.4 组织发展的新趋势和新理念5.5 组织变革与发展的挑战与应对策略第六章:领导行为与领导力6.1 领导理论的演变与发展6.2 领导风格与领导行为6.3 领导者的素质与能力6.4 领导力的发展与提升6.5 领导与组织绩效的关系第七章:人力资源管理7.1 人力资源管理的基本概念与原则7.2 员工招聘与选拔7.3 员工培训与发展7.4 绩效管理与激励机制7.5 人力资源管理与组织行为的关系第八章:组织沟通与冲突管理8.1 组织沟通的基本概念与过程8.2 沟通风格与沟通技巧8.3 组织冲突的类型与原因8.4 冲突管理策略与技巧8.5 组织沟通与冲突管理对组织行为的影响第九章:组织决策与决策过程9.1 组织决策的基本概念与原则9.2 决策风格与决策方法9.3 决策过程中的风险与影响因素9.4 决策支持系统与决策技术9.5 组织决策与组织行为的关系第十章:跨文化组织行为10.1 文化差异与跨文化沟通10.2 跨文化与管理实践10.3 全球化背景下的组织行为挑战10.4 跨文化组织行为理论10.5 跨文化组织行为与管理策略第十一章:工作满意度与员工福祉11.1 工作满意度的概念与维度11.2 影响工作满意度的因素11.3 员工福祉的内涵与实践11.4 工作满意度与员工福祉对组织行为的影响11.5 提升工作满意度与员工福祉的策略第十二章:工作压力与心理健康管理12.1 工作压力的概念与来源12.2 工作压力对员工的影响12.3 心理健康的内涵与重要性12.4 心理健康管理策略与实践12.5 工作压力与心理健康管理对组织行为的影响第十三章:组织伦理与道德领导13.1 组织伦理的概念与重要性13.2 组织伦理的挑战与实践13.3 道德领导的特征与影响13.4 组织伦理与道德领导对组织行为的影响13.5 提升组织伦理与道德领导的策略第十四章:组织创新与变革管理14.1 组织创新的概念与重要性14.2 组织创新的障碍与促进因素14.3 变革管理的基本原则与过程14.4 变革管理的策略与技巧14.5 组织创新与变革管理对组织行为的影响第十五章:组织行为学的未来展望15.1 组织行为学的发展趋势15.2 科技与组织行为的关系15.3 组织行为学在实践中的应用15.4 组织行为学的研究方法与技术15.5 组织行为学的教育与培训策略重点和难点解析本《组织行为学》教案全面覆盖了组织行为学的核心概念、理论和实践应用。

组织行为学教案讲座g

组织行为学教案讲座g

组织行为学教案讲座一、引言1. 课程目标:使学员了解组织行为学的基本概念,掌握组织行为学的基本理论和方法,提高组织和个人的绩效。

2. 课程内容:组织行为学的基本概念、组织行为学的基本理论、组织行为学的研究方法、组织行为学的应用。

二、组织行为学的基本概念1. 组织行为学的定义:组织行为学是研究组织内部成员的行为规律,以及这些规律如何影响组织的效率和效能的学科。

2. 组织行为学的核心:个体行为、群体行为、组织行为。

3. 组织行为学的研究对象:行为、态度、动机、组织文化等。

三、组织行为学的基本理论1. 经典理论:人性假设理论、领导理论、组织理论。

2. 现代理论:组织学习理论、组织变革理论、组织伦理理论。

3. 理论的应用:如何运用组织行为学的基本理论解决实际问题。

四、组织行为学的研究方法1. 定性研究:案例研究、访谈法、观察法。

2. 定量研究:问卷调查、实验法、统计分析。

3. 研究方法的选择与应用:根据研究目的和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研究方法。

五、组织行为学的应用1. 组织管理:人力资源管理、组织结构设计、组织文化塑造。

2. 组织变革:变革策略、变革管理、变革评估。

3. 组织发展:组织成长、组织衰退、组织再生。

六、个体行为分析1. 内容介绍:探讨个体在工作环境中的行为模式,包括态度、动机、能力等。

2. 重点概念:个体行为、态度、动机、能力、性格。

3. 实践活动:分析个体行为案例,讨论如何改善个体行为以提升工作效率。

七、群体行为与管理1. 内容介绍:分析群体动态,探讨群体对组织效能的影响以及管理者如何引导群体行为。

2. 重点概念:群体动力、群体结构、群体规范、团队建设、冲突管理。

3. 实践活动:通过团队互动活动,学习群体管理技巧和解决冲突的方法。

八、组织结构与组织文化1. 内容介绍:研究组织内部的结构和文化对组织行为的影响,以及如何设计有效的组织结构和文化。

2. 重点概念:组织结构、组织文化、组织气候、组织变革、组织认同。

《组织行为学》教案

《组织行为学》教案

《组织行为学》教案一、课程概述课程名称:组织行为学学时:36学时学分:2学分课程性质:选修课课程目标: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了解组织行为学的核心概念和理论模型,掌握组织行为学的基本方法,培养学生的团队沟通合作能力和领导才能,提高学生的组织绩效和职业发展潜力。

二、教学内容1.组织行为学概述2.个体行为与绩效3.团队与团队绩效4.领导与领导力5.组织结构与设计6.组织变革与创新三、教学方法1.讲授法:通过讲解课堂内容,向学生介绍组织行为学的核心概念和理论模型。

2.分组讨论:将学生分成小组,通过讨论和互动的方式分析和解决实际案例,培养学生的团队沟通合作能力。

3.案例分析:引入实际案例,让学生分析和评估组织的行为和绩效,并提出改进建议。

4.角色扮演:通过模拟不同角色的行为和交流,培养学生的领导才能和团队合作能力。

四、教学评估课堂参与度(20%):根据学生的课堂表现、问题提出和讨论参与度等因素进行评估。

小组项目报告(30%):学生分组完成一项小组项目,撰写报告并进行现场展示。

个人论文(50%):学生撰写一篇关于组织行为学的个人论文,包括理论阐述和实践案例分析。

五、教学进度安排第一周:组织行为学概述(2学时)-介绍《组织行为学》课程-组织行为学的研究对象与研究方法第二周:个体行为与绩效(4学时)-个体行为的影响因素-个体绩效的评估与提高第三周:团队与团队绩效(4学时)-团队的特点与类型-影响团队绩效的因素第四周:领导与领导力(4学时)-领导力的核心要素和发展模型第五周:组织结构与设计(4学时)-组织结构的概念与类型-组织设计的原则和方法第六周:组织变革与创新(4学时)-组织变革的动因和过程-创新与组织绩效的关系第七周:案例分析与讨论(4学时)-案例分析方法与步骤-组织行为学案例分析与讨论第八周:小组项目报告(4学时)-小组项目报告的准备和展示-评估与反馈第九周:个人论文撰写指导(4学时)-论文选题与框架设计-文献调研与论据支持第十周:个人论文撰写指导(4学时)-论文结构与逻辑-论文语言与表达技巧第十一周:个人论文撰写指导(4学时)-论文修改与完善-论文提交与评审六、参考教材- Robbins, S.P., Judge, T.A. & Judge, T.A. (2024). "组织行为学"(第十七版),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组织行为学》教学教案(全)

《组织行为学》教学教案(全)

《组织行为学》教学教案(第一部分)一、教学目标1. 理解组织行为学的基本概念和研究对象。

2. 掌握组织行为学的主要理论和研究方法。

3. 分析组织中个体的行为特点及其对组织的影响。

二、教学内容1. 组织行为学的定义和研究对象2. 组织行为学的主要理论3. 组织行为学的研究方法4. 个体行为特点及其对组织的影响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组织行为学的定义和研究对象的理解2. 组织行为学的主要理论的掌握3. 组织行为学的研究方法的运用4. 个体行为特点的分析四、教学准备1. 教材或相关教学资源2. 多媒体教学设备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引入实际案例或问题,引发学生对组织行为学的兴趣和思考。

2. 讲解:介绍组织行为学的定义和研究对象,讲解组织行为学的主要理论,演示组织行为学的研究方法。

3. 讨论:分组讨论个体行为特点及其对组织的影响,分享讨论结果。

5. 作业布置:布置相关练习题或研究任务,巩固所学内容。

教学反思:在教学过程中,观察学生的参与情况和理解程度,及时调整教学方法和节奏,确保学生能够掌握组织行为学的基本概念和研究方法,并能够运用到实际情境中。

《组织行为学》教学教案(第二部分)六、教学目标1. 理解组织中群体行为的特点和影响因素。

2. 掌握组织行为学中群体行为的理论和研究方法。

3. 分析组织中领导行为的作用和影响。

七、教学内容1. 群体行为的特点和影响因素2. 群体行为的理论和研究方法3. 领导行为的作用和影响八、教学重点与难点1. 群体行为的特点和影响因素的理解2. 群体行为的理论和研究方法的掌握3. 领导行为的作用和影响的分析九、教学准备1. 教材或相关教学资源2. 多媒体教学设备十、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引入实际案例或问题,引发学生对组织中群体行为和领导行为的兴趣和思考。

2. 讲解:介绍群体行为的特点和影响因素,讲解群体行为的理论和研究方法,分析领导行为的作用和影响。

3. 讨论:分组讨论组织中领导行为的具体案例,分享讨论结果。

组织行为学讲课内容

组织行为学讲课内容

第一讲 OB导论1.组织是一种人们有目的地组合起来的社会单位,由两个或多个个体组成,在一个相对连续的基础上运作,以实现一个共同目标或一系列共同目标。

2.计划的职能包括:确定组织目标;制定达成这些目标的总体战略;把计划分出各种层级,以便对不同的活动进行整合和协调。

3. 组织包括决定要完成什么样的任务;谁来承担这些任务;如何把任务进行分类;谁向谁报告工作以及在什么地方做出决策。

4.领导包括激励下属,指导别人活动,选择最有效的沟通渠道以及解决成员之间的冲突。

5.控制是指保证事情按预期方向发展,对可能的错误进行纠正。

6.明茨伯格管理者的角色7.组织行为学是研究在组织系统内,个体、群体及结构对组织内人的行为的影响,以提高组织绩效为目的的一门科学。

组织行为学可以作以下表述:组织行为学作为一个研究领域,具有综合性、应用性的学科特点。

8.你现在有权接收所有的指责第二讲个体行为基础1.心理能力:如人们认为聪明的人会赚更多的钱,接受更多的教育,更容易脱颖而出,成为领导者。

2.研究者认为,把智力划分为 4 个亚成分可以更好地理解它,包括:认知智力、社会智力、情绪智力和文化智力。

认知智力包括传统智力测验中人们经常关心的那部分潜能。

社会智力是指一个人与他人建立有效联系的能力。

情绪智力是一种识别、理解和管理情绪的能力。

文化智力则是对跨文化的差异具有敏感性,并能够在跨文化的情境中成功运作的能力。

但是要知道,对这种多维智力( multiple intelligences )的研究尚处于起步阶段,所提出的各种主张未必都有相应的科学依据。

此外,测量认知智力之外的其他几种智力水平并非易事。

叫那些所谓的聪明人士(有高认知智力水平的人)未必都能很好地适应日常生活、与他人友好共事,在领导岗位上也未必都能取得成功。

现实生活中,总不乏这样的例子。

3.力量因素1.动力力量不断重复或持续运用肌肉力量的能力2.躯干力量运用躯干部肌肉(尤其是腹部肌肉)以达到一定肌肉强度的能力3.静态力量产生力量阻止外部物体的能力4.爆发力在一项或一系列爆发活动中产生最大能量的能力灵活性因素5.广度灵活尽可能远地移动躯干和背部肌肉的能力6.动力灵活性进行快速、重复的关节活动的能力其他因素7.躯体协调性躯体不同部位进行同时活动时相互协调的能力8.平衡性受到外力推拉时,依然保持躯体平衡的能力9.耐力当需要延长努力时间时,持续保持最高努力水平的能力4.认同感是从别人那里得到的对你的一种正反馈。

《组织行为学》教学教案(全)

《组织行为学》教学教案(全)

《组织行为学》教学教案(一)章节名称:组织行为学概述教学目标:1. 理解组织行为学的概念和研究内容。

2. 掌握组织行为学的重要性和应用领域。

3. 了解组织行为学的历史和发展。

教学方法:1. 讲授:讲解组织行为学的定义、研究内容、重要性和应用领域。

2. 讨论:引导学生探讨组织行为学的历史和发展。

教学内容:1. 组织行为学的概念:介绍组织行为学的定义和研究对象。

2. 组织行为学的研究内容:讲解组织行为学研究的各个方面,如个体行为、群体行为、组织文化和组织变革等。

3. 组织行为学的重要性:阐述组织行为学在组织管理和发展中的作用。

4. 组织行为学的应用领域:介绍组织行为学在企业管理、人力资源管理、组织设计和组织变革等方面的应用。

5. 组织行为学的历史和发展:概述组织行为学的发展过程和重要里程碑。

教学活动:1. 导入:通过引入实际案例或问题,引发学生对组织行为学的兴趣。

2. 讲解:进行PPT演示,讲解组织行为学的概念、研究内容、重要性和应用领域。

3. 讨论: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探讨组织行为学的历史和发展。

4. 总结:对本次课程进行总结,强调组织行为学的重要性和应用领域。

教学评估:1. 课堂参与度:观察学生在讨论中的积极参与程度和表现。

2. 小组讨论报告:评估学生对组织行为学历史和发展的理解和分析能力。

《组织行为学》教学教案(二)章节名称:个体行为分析教学目标:1. 理解个体行为的概念和特点。

2. 掌握个体行为分析的方法和技巧。

3. 了解个体行为对组织的影响。

教学方法:1. 讲授:讲解个体行为的概念、特点和影响因素。

2. 案例分析:分析实际案例,引导学生理解个体行为分析的方法和技巧。

教学内容:1. 个体行为的概念:介绍个体行为的定义和特点。

2. 个体行为分析的方法:讲解个体行为分析的常用方法,如心理分析、行为科学和人力资源管理等。

3. 个体行为分析的技巧:介绍个体行为分析的实用技巧,如观察、调查和数据分析等。

组织行为学教案讲座g

组织行为学教案讲座g

组织行为学教案讲座教案内容:一、引言1.1 课程介绍1.2 组织行为学的定义和重要性1.3 课程目标和学习期望二、个体行为2.1 个体行为的基础2.2 个体行为的特点和影响因素2.3 个体行为的分析和理解2.4 个体行为的激励和管理三、群体行为3.1 群体行为的基础3.2 群体行为的特点和影响因素3.3 群体行为的分析和理解3.4 群体行为的激励和管理四、组织结构和组织文化4.1 组织结构的基础和类型4.2 组织结构的影响因素和作用4.3 组织文化的概念和特征4.4 组织文化的影响因素和作用五、组织变革和发展5.1 组织变革的概念和原因5.2 组织变革的流程和方法5.3 组织发展的概念和阶段5.4 组织发展的策略和挑战六、领导行为与管理6.1 领导理论概述6.2 领导风格与行为6.3 领导能力与决策6.4 领导者的影响力与道德责任七、冲突与谈判7.1 冲突的类型与原因7.2 冲突管理策略7.3 谈判的原则与技巧7.4 谈判在不同组织行为中的应用八、团队建设与团队动力8.1 团队概述8.2 团队建设的要素8.3 团队动力学8.4 提高团队效能的策略九、组织沟通与信息系统9.1 组织沟通的类型与过程9.2 沟通障碍与改进9.3 信息技术在组织沟通中的应用9.4 信息系统的管理与发展十、组织绩效与人力资源管理10.1 组织绩效评估的指标与方法10.2 人力资源管理的职能与流程10.3 员工招聘与选拔10.4 员工培训与发展策略十一、权力与政治11.1 权力的概念与类型11.2 权力的来源与运用11.3 组织政治与权力斗争11.4 权力平衡与道德权力十二、跨文化组织行为12.1 文化差异与组织行为12.2 跨文化沟通与理解12.3 跨文化管理策略12.4 全球化背景下的组织行为十三、变革管理13.1 变革管理的概念与过程13.2 变革的阻力和应对策略13.3 组织变革的的领导与沟通13.4 变革管理的成功案例分析十四、社会责任与伦理14.1 社会责任的概念与内容14.2 组织的伦理决策与实践14.3 社会责任与组织形象14.4 企业公民与可持续发展十五、未来组织行为学的发展趋势15.1 技术进步与组织行为15.2 数据分析与行为科学15.3 与组织管理15.4 组织行为学的未来挑战与机遇重点和难点解析一、引言重点:组织行为学的定义和重要性,课程目标和学习期望。

组织行为学教案讲座g

组织行为学教案讲座g

组织行为学教案讲座一一、教学目标:1. 了解组织行为学的概念及其重要性。

2. 掌握组织行为学的基本内容和研究方法。

3. 分析组织中个体、群体和结构对组织行为的影响。

二、教学内容:1. 组织行为学的定义与重要性2. 组织行为学的基本内容3. 组织行为学的研究方法4. 组织中个体行为分析5. 组织中群体行为分析6. 组织结构与组织行为三、教学过程:1. 引入:通过一个组织的实际案例,引发学生对组织行为学的兴趣,思考组织行为学在实际工作中的应用。

2. 讲解:详细讲解组织行为学的定义、重要性、基本内容和研究方法。

3. 分析:分析组织中个体、群体和结构对组织行为的影响。

4. 案例讨论:分组讨论给定的案例,引导学生运用组织行为学的知识进行分析。

5. 总结:总结本节课的主要内容,强调组织行为学在组织管理中的重要性。

四、教学方法:1. 讲授:讲解组织行为学的相关概念和理论。

2. 案例分析:通过案例引发学生思考,培养学生的分析能力。

3. 小组讨论:分组讨论案例,增强学生的合作意识。

五、教学评估:1. 课堂问答:检查学生对组织行为学基本概念的理解。

2. 案例分析报告:评估学生对组织行为学知识的应用能力。

3. 小组讨论评价:评价学生在小组讨论中的表现,包括合作和分析能力。

组织行为学教案讲座二一、教学目标:1. 掌握组织行为学的基本内容和研究方法。

2. 了解组织中个体、群体和结构对组织行为的影响。

3. 学会运用组织行为学的知识分析实际问题。

二、教学内容:1. 组织行为学的基本内容2. 组织行为学的研究方法3. 组织中个体行为分析4. 组织中群体行为分析5. 组织结构与组织行为三、教学过程:1. 复习:回顾上一节课的内容,检查学生对组织行为学基本概念的理解。

2. 讲解:详细讲解组织行为学的基本内容和研究方法。

3. 分析:分析组织中个体、群体和结构对组织行为的影响。

4. 案例讨论:分组讨论给定的案例,引导学生运用组织行为学的知识进行分析。

《组织行为学》教学教案(全)

《组织行为学》教学教案(全)

《组织行为学》教学教案(第一部分)一、教学目标:1. 理解组织行为学的概念和重要性。

2. 掌握组织行为学的基本理论和研究方法。

3. 分析组织中个体的行为和心理因素对组织的影响。

二、教学内容:1. 组织行为学的定义和范围。

2. 组织行为学的基本理论:包括人性假设理论、领导理论、组织文化理论等。

3. 组织行为学的研究方法:定性和定量研究方法、观察法、调查法等。

三、教学过程:1. 引入:通过引入现实生活中的组织行为学案例,引发学生对组织行为学的兴趣。

2. 讲解:详细讲解组织行为学的定义、基本理论和研究方法。

3. 互动:引导学生参与讨论,分享对组织行为学的理解和经验。

4. 案例分析:分析具体组织行为学案例,让学生运用理论知识进行分析。

四、教学评价:1. 课堂参与度:评估学生在讨论中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2. 案例分析报告:评估学生对组织行为学理论的应用和分析能力。

3. 期末考试:评估学生对组织行为学的基本概念和理论的掌握程度。

1. 教材:推荐《组织行为学》教材,供学生参考。

2. 案例资料:提供相关的组织行为学案例,用于分析和讨论。

3. 网络资源:提供相关的学术文章和研究报告,供学生进一步学习。

《组织行为学》教学教案(第二部分)一、教学目标:1. 理解组织中个体的行为和心理因素对组织的影响。

2. 掌握个体行为的影响因素:包括个性、价值观、动机等。

3. 分析组织中的人际关系和团队行为。

二、教学内容:1. 个体行为的影响因素:个性特质、价值观和信念、动机和需要等。

2. 人际关系和团队行为:人际沟通、冲突管理、团队合作等。

3. 组织中的权力与政治:权力的来源和表现、政治行为在组织中的影响。

三、教学过程:1. 复习:回顾上一部分的内容,巩固学生对组织行为学的理解。

2. 讲解:详细讲解个体行为的影响因素、人际关系和团队行为、权力与政治。

3. 小组讨论:让学生分组讨论现实生活中的案例,运用理论知识进行分析。

4. 角色扮演:让学生进行角色扮演,模拟组织中的情境,增强对理论的理解。

组织行为学讲义精品课教案(全套)

组织行为学讲义精品课教案(全套)

组织行为学讲义第一章组织行为导论本章的重点、难点及要求:1、了解组织行为学的概念,掌握组织行为学的理论框架和内容体系。

2、掌握人类行为的一般规律,理解研究和应用组织行为学的意义和作用。

基本概念:组织、行为、组织行为、组织行为管理第一节组织行为的概念从字面意义上说,组织行为是指人们在各种组织中活动时表现出来的行为。

下面分别分析组织、行为、组织行为三个基础概念,以便更准确、更深刻地理解组织行为的内涵。

一、组织(一)组织的定义。

组织的定义多种多样,比较有代表性的有:(1)组织是在一定的社会文化环境中的有某种目标、有一定的内部结构和分工的社会技术系统。

(徐联仓)(2)组织是在共同目标指导下协同工作的人群社会实体单位;它建立一定的机构,成为独立的法人;它又是通过分工合作而协调配合人们行为的组织活动过程。

”因此,组织也可以说是动态的组合活动(动词的组织)和相对静态的人群社会实体单位(名词的组织)的统一。

(孙彤)对于组织的含义的表述同样多种多样,比较有代表性的有:(1)组织是一种有意协调的社会单元,有两个以上的人组成,在一个相对连续的基础上运作,以达到共同的目标或一系列目标。

(2)组织是对完成特定使命的人们的系统性安排。

(Stephen P.Robbins )(3)组织是为了达到某一特定的共同目标,通过各部门劳动和职务的分工合作和不同等级的权力和责任的制度化,有计划地协调一群人的活动。

(薛恩E·H·Schein))(4)组织是对完成特定使命的人的系统性安排。

(张德)由此可见,所有的组织的共同特征:(1)目标:每一个组织都有明确的目标,如企业要使盈利最大化、学校要培养社会所需人才、医院要提供最优质的医疗服务。

目标决定了任何一个组织作为社会组成部分存在的必要性与合理性。

目标的作用是引导组织成员的行为,使大家协作一致,运用组织所拥有的各种资源,完成组织的使命与任务。

(2)资源:组织要想达到自己的目标,必须拥有相应的资源,如企业拥有人才、资金、机器、设备、品牌、技术等各种资源。

组织行为学的授课内容应包括哪些

组织行为学的授课内容应包括哪些

第一章:导论1、重点掌握:组织和组织行为学的概念和学科性质、特点和主要理论来源。

2、掌握:学习组织行为学的重要意义,科学的研究方法应遵循的原则,组织行为学的基本研究方法。

3、了解:组织行为学的发展状况。

主要概念:1.组织行为学组织行为学是综合运用与人有关的各种知识,采用系统分析的方法,研究一定组织中人的行为规律,从而提高各级主管人员对人的行为的预测和引导能力,以便更有效地实现组织目标的一门科学。

2.组织组织就是存在于特定社会环境中,由人群构成的,为了达到共同目标,通过责权分配和层次结构所构成的一个完整的有机体。

3.心理学心理学是研究人类心理现象规律的科学,所谓心理现象的规律性包括心理活动的规律和心理特征的规律两部分。

4.社会学社会学是研究社会关系的科学。

社会关系又可分为动态的和静态的两种。

动态的是指社会中人们的互动,如合作与冲突等。

静态的是指社会现象的关系摸式,如家庭结构、群体、组织、阶级等。

5.模型模型就是对某种现实事物的抽象,是对现实事物的简化表示。

6.量表量表是用于每一被观察单位的测量系统。

根据行为变量研究的任务不同,量表测量有关变量的精确程度也各不相同。

7.观察法在日常生活条件下,观察者通过感官直接观察他人的行为,并把观察结果按时间顺序作系统记录的研究方法,称为观察法。

8.调查法这种方法是运用各种调查的方法了解被调查者对某一事物(包括人)的想法、感情、和满意度。

9.实验法研究者有目的地在严格控制的环境中或刨设一定条件的环境诱发被研究者产生某种行为特征,从而进行针对性研究的方法称为实验法。

10.个案研究法对某一个体、某一群体或某一组织在较长时间里连续进行调查,从而研究其行为发展变化的全过程,这种研究方法也称为案例研究法。

第二章:个体行为1、重点掌握:影响人的行为的主要因素、个性理论与人的行为、个性非倾向性心理特征与倾向性心理特征对人的行为的影响、知觉、情绪与情感、态度、价值观与人的行为;个性心理特征及其在管理中的应用。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一章导论
1 组织行为学的研究对象与学科性质

组织的概念与类型
组织行为及其分类
√组织行为学的概念
√组织行为学的性质
学习组织行为学的意义
√组织行为学的开展阶段
组织行为学的开展趋势
2 组织行为学的研究方法
研究方法的主要特性
研究的底子过程

不雅察法
查询拜访法
尝试法
心理测验法
个案研究法
3 组织行为学的根底理论
√有关人性的假设
马克思主义的人性不雅
心理现象的历史探索
心理现象的本色
第二章个体心理与行为4个性差别与办理
√4.1 个性理论
个性的概念与特点
个性形成的形成与开展
个性的理论与运用

气质的概念
气质的类型与特征
气质类型与办理
√性格的概念
√性格与气质的关系
性格的内容特征
√性格的类型
性格的表示
√性格与办理
√能力的概念与类型
能力与性格的关系
√能力的差别
√能力与办理
5知觉、情绪与行为…………………………………………………………56——64 √感觉与知觉的概念
√感觉与知觉的联系与区别
√知觉的特性
√知觉的影响因素
知觉的分类

社会知觉的特性
社会知觉中的的偏差
√5.3情绪与情感
5.3.1 情绪、情感与心境
5.3.2 影响情绪的因素
5.3.3 情绪与组织行为
6价值不雅、态度与行为………………………………………………65——73 价值不雅
价值不雅的概念与作用
价值不雅的分类
√态度的概念与特征:态度的三个研究变量
√态度的功能
√态度的形成与改变
工作态度与工作绩效
√态度改变的理论:主要平衡理论、认知掉调度论与态度改变的方法
第三章鼓励理论与应用
√7 鼓励与需要型鼓励理论及其应用……………………………………78——98 7.1概念、过程和鼓励理论分类
鼓励过程中主要要素的研究
鼓励的概念、过程与原那么
鼓励理论的分类
需要层次理论
双因素理论
ERG理论
鼓励需要理论
7.3过程型鼓励理论
期望理论
强化理论
7目标理论
公平理论
挫折理论
波特---劳勒模式等
8鼓励理论在中国的运用
8.1现状
办法
第四章群体心理与行为√9 群体概述
群体的定义与特征
群体的功能
9.3群体开展的过程
9.4 群体布局
9.4.1 群体行为的模型
9. 群体布局
√10 群体行为与工作绩效
10.1 群体动力
10.2 群体尺度
10.3 群体压力与从众
群体压力
从众行为
凝聚力
10.4 群体决策
群体决策的成员组成
√群体决策的优错误谬误
群体决策的方法
√小集团思想与“冒险转移〞现象
11 人际关系
11.1 人际关系概述
√人际关系的概念与功能
人际关系的特征
人际关系的形成与开展
人际关系的分类
√改善人际关系的途径
√11.2 人际吸引
人际反响特质
人际吸引
11.3 人际交往
人际交往的功能
人际交往的原那么
√成功人际交往的技巧:心理距离
12群体沟通与群体冲突
12.1 群体沟通
√12. 1.1 群体沟通的概念与特征
12.1.2 沟通的过程
√12.1.3 沟通的类型
√12.1.4 有效沟通的障碍及克服
√1 群体冲突
12.2.1冲突的概念与类型
12.2.2冲突的过程
12. 解决或减少冲突的策略:以托马斯的为主
12.引起冲突的策略
√13 工作团队
工作团队概述
工作团队的概念
工作团队的类型
影响工作团队绩效的因素
13.2 高效团队的成立
高效团队的意义
高效团队的特征
建设高效团队:包罗团队办理的途径
第五章带领心理与行为14 带领与带领本质理论
√14.1 带领的概念及其本色
带领的概念
带领的本色
带领的有效性
带领本质理论
带领者的本质阐发
带领者的本质评价
14.2.4 对带领特质理论的评析
15 带领行为理论
15.1 带领行为四分图模型
15.2 办理方格模型
15.3 PM型带领模型
15.4 利克特的带领系统模型
15.5 勒温的带领作风理论
15.6 对带领行为理论的评析
16带领权变理论
16.1 带领行为的持续带模式
16.2 费德勒模型
16.3 途径—目标模式
16.4 不成熟—成熟理论
17.5 带领生命周期理论
带领理论的前沿开展1. 带领的归因理论2. 带领魅力的带领理论
3. 交易型带领与变化型带领
4. 超凡魅力的带领理论
第六章组织心理与行为
17 组织设计与组织布局
17.1 组织布局概论
组织布局的内容
组织布局理论
17.2 组织布局设计
组织布局设计的原那么
组织布局的类型
18 组织变化与组织开展
√18.1组织变化与对策
18.1.1 组织变化的底子动因
18.1.2 组织变化的内容
18.1.3 组织变化的阻力及对策
18.1.4 组织变化的底子模式
18.1.5 组织变化与开展的环节的选择和办法
√18.2 组织开展与工作生活质量
18.2.1 组织开展的概念及其价值不雅
18.2.2 工作生活质量
18.3 我国企业的组织工作变化
18.3.1 我国企业组织变化的特点
18.3.2 我国企业组织变化的内容
18.3.3 我国企业办理模式的更迭
18.3.4 我国大中型企业组织开展的思路
19组织文化
√19.1 组织文化的内涵
组织文化的概念及特性
识别组织文化的十大特征
组织文化的布局与内容
√19.2 组织文化对组织行为的影响组织文化的功能
组织文化的形成与维系
19.3 组织文化的成立
组织文化成立的原那么
组织文化的类型
加强组织文化的成立的方法。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