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织行为学重点整理
组织行为学 重点总结
第一章什么是组织行为学?三种基本的管理技能(罗伯特卡茨):A.技术技能 B.人际技能 C.概念技能1.定义组织行为学(organizational behavior):探讨个体、群体以及结构对组织内部行为的影响,目的是应用这些知识改善组织绩效。
具体的讲,组织行为学研究动机、领导行为、权力、人际沟通、群体结构、学习、知觉、态度、变革、冲突、压力等因素对工作、缺勤、流动率、生产率、工作绩效等行为的影响。
2.研究方法---系统研究代替直觉在生活中,常常用直觉经验来解读他人行为;系统研究是通过对重要事实之间关系的考察,来试图解释其中的原因和结果,并把结论建立在科学的论证之上。
(经验科学)理论基础:行为不是随机发生的,它由某种原因引起,并指向某个目的。
无论是对是错,行为者相信这个目的对他自己最有利。
(理性行为)行为具有一致性,可以预测。
如驾驶、打招呼……3.相关学科心理学:对人和其他动物的行为进行测量、解释、改变的科学,关心的是研究和理解个体的行为。
如:学习、动机、人格、情绪、认知、个体决策…..应用心理学(闵斯特伯格):工业心理学、消费心理学社会学:研究个体在其中扮演某种角色的社会系统。
如:群体、团队、冲突、组织….人类学:研究人类及其活动。
如:文化、环境政治学:研究政治环境中个体和群体的行为。
如:权力、利益分配。
4.组织行为学中没有绝对的真理人类因为各不相同而复杂,所以很难总结出简单准确而且适用广泛。
“上帝把所有容易的问题都给了物理学家。
”5.组织行为学模型①自变量个体水平:传记特点、能力、价值观、态度、人格以及情绪。
群体水平:知识、沟通模式、领导方式②因变量生产率、缺勤率、流动率、工作满意度③权变(contingency)的组织行为学模型第二章个体行为的基础一.传记特点(biographical characteristics)A.年龄①年龄与离职率:正相关②年龄与生产率?③年龄与满意度?B.性别在满意度、离职率方面没有明显的差异。
组织行为学重点总结保证不挂科
组织行为学1、晕轮效应:指通过社会知觉获得个体某一行为特征的突出印象,进而将此扩大成为他的整体行为特征。
2、压力:指人对于外部情境的一种适应性反应,它导致组织的参与者的心理、生理或行为上的变化。
3、气质:气质是人的心理活动的动力特点,它在人参与的不同活动中有相似的表现,但它不依赖于活动的内容、动机和目的。
它是个人与神经过程的特性相联系的行为特征。
4、能力:是个人完成某种活动所必备的心理特征,任何一种活动都要求参与者具备一定的能力。
5冲突:是指两个或两个以上的社会单元在目标上互不相容或互相排斥,从而产生心理上的或行为上的矛盾。
6组织设计:就是对组织活动和组织结构的设计过程,是把任务、责任、权利和利益进行有效组合和协调的活动。
7组织行为学的性质和特点:1)边缘性、综合性(多学科交叉、多层次交叉和渗透)2)两重性。
3)实用性8组织行为学研究的具体方法:观察法、调查法、实验法、测验法、个案研究法。
9动机:引起某种行为、维持某种行为,把这种行为导向一定目标的心理过程。
10个性:是指一个人整个的心里面貌,是经常出现的、比较稳定的心理倾向性和非倾向性特征的总和。
个性的特点:社会性、组合性、独特性、稳定性、倾向性、整体性。
11影响个性形成的因素:1)先天遗传。
2)后天社会环境因素:家庭因素、文化传统影响、社会阶级和阶层影响。
12能力差异的应用原则:能力阈限原则、能力合理安排原则、能力互补原则。
13应付压力的措施与方法:1)通过组织途径来改变行为方式以减轻和抵消压力。
如改善工作环境、重新确定目标等。
2)通过员工个人的解决途径来减轻和抵消压力。
比如散步、打球等。
14科学的研究方式应遵循的基本原则:1)研究程序的公开性2)收集资料的客观性3)观察与实验条件的可控性4)分析方法的系统性5)所得结论的再现性6)对未来的预见性。
15、弱势群体:是指那些由于某些障碍及缺乏经济、政治和社会机会而在社会上处于不利地位的人群。
弱势群体权利保护的基本原则:一人为本的原则、平等原则、特殊保护原则、区别对待原则、合理性原则。
组织行为学重点内容整理
组织行为学重点内容整理组织行为学第一章什么是组织行为学1、从管理者的职能、角色和技能角度,如何理解组织行为学这一概念?答:管理者的职能包括计划、组织、领导和控制;管理者的角色分为人际角色、信息传递者角色以及决策角色;管理者的技能有技术技能、人际技能和概念技能。
其中对人的管理是管理者的职能、角色、技能中的一条共同的主线,不管它被称为管理者的“领导技能”、“人际交往的角色”,还是“人际技能”,显而易见,管理者要想在工作中有效,就必须开发自己的人际交往技能。
对于“人际技能”这一概念,普遍用的学科术语就是——组织行为学。
组织行为学(Organizational behavior,OB)是一个研究领域,它探讨个体、群体以及结构对组织内部行为的影响,目的是应用这些知识改善组织绩效。
组织行为学的研究涉及到以下领域:①对领导行为的研究,即对领导人个性、行为方式及领导效能等方面的研究,从而形成了丰富的领导理论,有利于实现管理者的领导职能;②对个体行为的研究,包括对人性的认识、对个体心理因素的认识,对人的需要的认识及有关激励理论的研究;对群体行为的研究,主要对群体的功能、分类、压力、规范、冲突、竞争、交流等方面的研究。
这些都有利于实现管理者的人际交往角色和人际技能。
概言之,组织行为学就是把研究个体、群体和结构对行为的影响所获的知识加以运用,使管理者的职能、角色和技能更为有实践意义。
组织行为学:组织中是研究组织中人的心理和行为表现及其客观规律,提高管理人员预测、引导和控制人的行为的能力,以实现组织既定目标的科学。
2、识别并对比三种基本的管理角色。
答:明茨伯格的企业管理者的角色理论表明,管理者扮演着十种角色,这十种角色可被归入三大类:人际角色、信息角色和决策角色。
(1)人际角色。
人际角色直接产生自管理者的正式权力基础,管理者在处理与组织成员和其他利益相关者的关系时,他们就在扮演人际角色。
管理者扮演的三种人际角色分别是代表个人角色、领导者角色和联络者角色。
组织行为学考前重点
名词解释1、工作态度:是对工作所持有的评价和行为倾向。
2、群体促进效应:也称为群体助长效应,是指一个人的活动由于有别人同时参加或在场旁观,活动效率会提高的一种现象。
3、激励机制:是为了达到激励员工而采取的一系列方针政策、规章制度、行为准则、道德规范、文化理念以及相应的组织机构、激励措施的总和。
4、晕轮效应:是为了达到激励员工而采取的一系列方针政策、规章制度、行为准则、道德规范、文化理念以及相应的组织机构、激励措施的总和。
5、组织的亚文化:是指大组织内部由于部门和地理位置的差异而导致同一组织中的不同部门所拥有的个性价值观。
简答题1、简述影响群体凝聚力的因素。
(1)群体成员在一起的时间(2)加入群体的难度(3)群体规模(4)群体成员的性别结构(5)外部威胁(6)以前的成功经验2、在哪些条件下可以运用竞争策略来处理冲突?竞争策略也叫强制策略,是一种不合作的方式。
在以下情况下可以运用它:(1)当迅速果断的活动极其重要时(即紧急情况下)(2)当实施一项不受欢迎的重大措施时(3)当一个问题对组织福利极为重要,且该决策又正确时(4)为了对付那些从非竞争性行为中受益的人时。
3、简述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的主要内容。
(1)马斯洛在1943年所著的《人的动机理论》一书中,提出了需要层次理论,他把人的需要归为生理、安全、爱与归属、尊重、自我实现五大类,并由低到高形成阶梯。
(2)需要层次理论强调需要对激励的重要关系,即需要普遍性原理,认为需要本身就是激发动机的原始驱动力。
(3)需要层次理论强调需要分层次,成阶梯式逐级上升,即需要层次性原理。
(4)需要层次理论认为高层次需要不仅内容比低层次需要广泛,而且现实的难度愈益增大,激励力量增强,即需要主导性原理。
4、领导的功能主要有哪些?领导活动的目的是实现组织目标,领导者通过实现以下功能来完成领导的基本任务:(1)创新功能,主要包括组织领导方式的创新与组织成员的创新两个方面(2)激励功能(3)组织功能(4)沟通协调功能(5)服务功能5、组织决策的合理性主要体现在哪些方面?组织决策的合理性就是组织决策必须符合客观事物的规律性,其标志有:(1)组织决策体制的科学性(2)组织决策者的素质的现代化(3)组织决策民主化(4)组织决策手段科学化。
组织行为学复习重点
组织行为学复习重点组织行为学复习重点第一章组织行为导论一、组织概念及类型1、概念:组织是按照一定的目的、任务和形式而组成的社会集团,是处在一定社会环境中的各种组织要素的有机结合体,是为了实现某种目标而有意建立起来的人群。
任何组织都涉及如下基本要素:(1)目标:目标的作用是引导组织成员的行为,使大家协作一致,运用组织所拥有的各种资源,完成组织的使命与任务;(2)主体:组织的根本特征是人,其主体是个人或群体行为;(3)资源:组织要想达到自己的目标,必须拥有相应的资源;(4)结构:虽然每个组织人数的多寡各不相同,但都需要组织成员的分工协作,需要科学的划分部门,划分层次,需要明确各部门、各层次的责任、义务、权利与权益,建立有效的沟通、协调机制,即形成一定的结构;(5)环境:任何组织都离不开环境、离不开其他组织,都需要与环境进行物质、能量、信息的转换,都需要适应环境的变化。
综上,组织是具有特定目标、资源与结构,时刻与环境相互作用的开放系统。
2、类型:(1)工商业组织、服务组织、公益组织、互利组织;(2)小型组织、中型组织、大型组织、巨型组织;(3)营利组织、非营利组织、公共组织;(4)公有组织、私有组织;西南交通大学属于:服务型组织,大型组织,非赢利性组织,公有组织。
二、组织行为含义及分类:1、概念:组织行为是指人们在作为组织成员时表现出的行为,是组织内部个体和群体所产生的行为、组织与外部环境之间的相互作用状态、组织自身的运行状态。
2、分类:(1)根据分析水平的不同,将组织行为分为微观组织行为和宏观组织行为。
前者是指组织内的某一个个体或群体的行为,如个体行为——态度、能力、人格,人际行为——沟通、领导、谈判,群际行为——冲突、权利、政治活动,群体行为——群体动力、工作团队;后者是指所有组织成员作为一个整体活动时表现出的行为,如组织结构、组织文化、组织变革等;(2)根据与组织目标的关系,可以把组织行为区分为正向组织行为和反向组织行为。
(完整word版)组织行为学重点整理
组织行为学第一章组织行为学概述1、影响组织有效性的因素:①环境因素(组织外部因素):可预测性、复杂性、敌对性;②组织因素:结构、技术、规模、年限;③管理政策和实践因素:战略、控制、领导、报酬、沟通、决策;④员工因素:目标、技能、动机、态度、价值观。
2、20世纪60年代中叶之后,行为科学的又一个重要发展方向是对组织行为的研究,主要论述企业性组织中人和群体的行为。
3、1911年泰勒《科学管理原理》的面世标志着科学管理从此诞生。
4、霍桑实验:1924-1932年在美国西方电气公司所属霍桑工厂进行的一系列实验。
①霍桑实验包括四个方面的内容:照明实验、福利实验、访谈实验、观察实验。
②霍桑实验的一个重大贡献在于,它不同意泰勒把人只看成是“会说话的机器”或人的活动只是受金钱的驱使,认为人是“社会人”。
另一个重大的贡献是,它发现并证实了“非正式群体”的存在,这种“非正式群体”有其特殊的规范、感情和倾向,控制着每个成员的行为,甚至影响整个正式群体的活动。
③经梅奥归纳、总结,整理成《工业文明中人的问题》一书,于1933年正式出版,由此形成了著名的人群关系学说。
5、组织行为学的学科基础:组织行为学是在心理学、生理学、生物学、人类学、社会学、伦理学和政治学等多种学科相交叉的边缘形成的新学科。
6、组织行为学的研究方法有:①自然实验法;②行为观察法;③心理测验法;④现场调查法。
第二章个人行为基础7、社会知觉的范围:①对他人的知觉;②人际知觉;③自我知觉。
8、自我概念:就是自己对自己的看法,莱米认为,自我概念是综合现在及过去对自己观察而获得的有关自己的知觉组织,是对自己的一种看法与想法。
9、归因:是人们对他人或自己的所作所为进行分析,指出其性质或推论其原因的过程。
10、归因理论:有凯利的归因理论,维纳的三维归因理论。
维纳的三维归因理论:人们对自己的成功和失败主要归因于四个因素:努力、能力、任务难度和机遇。
维纳的归因模式:11、费斯廷格的认知失调理论:①认知失调理论的假说:认知元素之间的矛盾或失调,使个体心理上的不快感和压迫感加剧,这时人们就设法减轻或消除不协调关系,从而促使个人的态度发生改变。
组织行为学重点总结
1、组织P3:组织是对完成特定使命的人们的系统性安排。
组织的共同特征:①目标②资源③结构④环境2、组织行为P3:组织行为是指在组织内部群体和个体所产生的行为以及组织与外部环境之间的相互作用。
组织行为的特性:①可描述②可解释③可预测④可控制3、组织行为学P5:是系统研究人在组织环境下的心理特征和行为规律,以及整个组织与其外部环境的相互作用所形成的行为规律,以提高组织工作绩效的科学。
4、组织行为学的研究对象是什么?P5:研究对象是人的心理和行为的规律研究范围是一定组织中的人的心理与行为规律研究方法是系统分析的方法研究的目的是在掌握一定组织中人的心理和行为规律性的基础上,提高预测、引导、控制、激励人的行为的能力,以提高组织的绩效。
5、组织行为学研究内容:人在组织环境下的心理特征和行为规律。
第二章一、性善论:孟子“人之初,性本善”二、性恶论:荀子“人之初,性本恶”三、性无善无不善论(流水人性):告子“性犹湍水也,决诸东方则东流,决诸西方则西流。
人性之无分于善不善也,犹水之无分于东西”四、性有善有恶论:“以为人性有善有恶,举人之善性,养而致之则善长;性恶,养而致之则恶长。
如此,则性各有阴阳,善恶在所养焉”1、“经济人”假设:2、社会人假设:3、自我实现:4、X理论:5、文化人假设:6、东方人性观P30:7、人性假设观点P31~36:中国理论性善论(儒家)性恶论(法家)性无善无不善论(流水人性)性有善有恶论观点人之初,性本善人之初,性本恶性无善无不善人性有善有恶西方理论“自我实现人”假设(Y理论)“经济人”假设(X 理论)“社会人”假设(人际关系理论)“复杂人”假设(超Y理论)观点人都期望实现自我的潜能,能够“自我督导”。
人是自私的,以获得最大经济利益为目的。
社交需要是人的基本需要,物质利益相对次要。
人的需要因自身发展和环境改变而错综复杂。
1、社会知觉P52:主体对社会环境中生活的人及其关系的认识2、感觉与知觉的区别以及联系P51:联系:都是事物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产生的;知觉以感觉为基础。
组织行为学自己整理的重点
组织行为学自己整理的重点第一篇:组织行为学自己整理的重点组织行为学1:是探讨个体,群体一级结构对组织内部行为的影响,从而运用这些知识来实现组织行为的有效性。
组织行为学是一门交叉学科,由多个领域的研究成果发展而来,主要领域是心理学,社会学,社会心理学,人类学和政治学等行为科学。
2组织行为学”从个体、群体、组织和领导等方面,重点系统地研究组织中人的心理与行为的规律。
对于提高管理水平,特别是对于提高各级管理人员对所属员工的心理和行为的预测、引导和控制的能力,及时地协调个人、群体、组织之间的相互关系,充分发挥和调动人们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有效的实现组织目标,取得最佳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一,古典组织理论二,行为科学是其组织理论三,现代组织理论阶段。
6:是指研究中所测量到的内容确属原本想要测量的内容。
7:试纸测量的一致性或稳定性。
8人格也叫做个性,是一个包含了先天禀性(遗传和心理及生理上的传承)和后天的教养(环境发展的熏陶),性格特质,人对情境的知觉等交互作用,以及社会化过程的自我概念。
910(五个核心的人格特质)外向性(合群的,自信的,好交际的,还是保守的,羞怯的,安静的)愉悦性(也成随和性,合作的,热情的,令人愉快的,还是冷漠的,令人不快的,敌对的)公正严谨性(也称责任感,努力地,有组织的,可靠地,还是懒惰的,无条理的,不可依赖的)情绪稳定性(也称神经质,冷静的,自信的,镇定的,还是不安全的,焦虑的,消沉的)思想开放性(有创造性,有好奇心,有修养的,还是实际的,兴趣狭窄的):梅耶斯---布瑞格斯人格特质问卷,包括100个项目的人格测试,广泛运用于招聘测试,团队建设,冲突管理和理解管理风格等各个方面,获得较好的信度和效度。
12:控制点,用来表征个人感觉在何种程度上能够控制自己的生活马基雅维利主义,又称权术主义,表示为达目标而产生的不顾道德观念约束的机会主义,权力操纵行为自控,反映了个人能够按照外部环境因素调整个人行为的能力。
最新组织行为学知识点整理-组织行为学重点整理
最新组织行为学知识点整理-组织行为学重点整理第一章:组织行为学导论行为(behavior):指人们在社会活动中外显的运动、动作、活动或者反应行为特征:1.行为是外显的、可以观察的;2.行为是有目标指向性的; 3.行为是在情景中发生的组织是在追求集体目标时,为了使行为表现可以被控制而做的一种社会安排。
组织存在的条件; (1)使命和目标(2)组织是多人组成的集合(3)专业分工和协作1.1 什么是组织行为学研究一定组织中人的心理和行为规律性的科学;研究个体、群体以及结构等因素对组织内部行为影响的规律;其主要目的是利用组织行为学的相关知识来提高组织的效能。
个人经验个人对管理规律的总结;是基于自身体验的规律系统性研究(systematic study)通过系统的观测和分析得出管理的各个变量之间的关系。
1.2 用系统研究完善直觉系统研究:通过对事物之间的关系的考察来试图解释其中的原因和结果,并把结论建立在科学论证之上。
对组织行为学模型的理解:因变量(六个关键的因变量)自变量(三个水平的自变量)系统的研究(systematic approach )权变的观点(contingency approach)2.1 组织行为学的核心主题六个关键因变量:1.生产率效率效果2.缺勤率3.流动率4.工作满意度5.组织公民行为(最早由Organ 在1988 年正式提出的,是指个体可自由决定是否实施,不被组织正式奖励系统直接或明确地承认,但在总体上能够提高组织效能的行为.)6.工作场所越轨行为(Kapla(1975)认为,工作场所越轨行为是指员工在各种情况下对组织成员、组织生存及其规则有着明显危害的主观行为)2.3 系统性研究直觉(intuition)对行为的“直观”理解。
系统性研究是试图解释行为的因果关系。
根据科学证据做出结论。
在控制条件下收集数据用合理、严谨的方式测量和解读数据2.4 权变的视角权变:对组织很难找到一套适用的管理原则,在所有的情境下都有效。
组织行为学 重点
②智能不足表现为智商在70分以下。
优越的自然素质是超常儿童发展的物质基础,理想的早期教育是超常儿童成长的重要条件。
表现早晚;数学能力的性别差异;言语能力的性别差异空间能力的性别差异
C、能力形成的原因和条件
1遗传的影响2环境教育对能力形成的影响3产前环境的影响4早期经验的作用5学校教育的作用6实践活动的影响
管理思想:任何一个组织绩效低,都是人的本性所致;
如果人的工作效率低,最好的解决办法就是重新审查奖酬刺激方案,并加以改变;
“胡萝卜加大棒”的管理策略;
集权管理;强调“组织要求”重于“个人需要”。
管理特点:严格、规范;工作现场管理
领导角色:监工
2.社会人
霍桑试验
一般人并非天生厌恶工作;
三、什么是组织行为学: 组织行为学探讨个体、群体以及结构对组织内部行为的影响,关注的是人们在组织中做什么以及这种行为如何影响组织的绩效。
1.两个基本问题:
a组织对其成员的思想、感情和行为的影响方式
b组织的各个成员的行为方式及其绩效对整个组织绩效的影响
研究对象:人的心理和行为的规律性
研究范围:一定组织中人的心理与行为规律
目的:实现管理的国际化与本土化的有机结合
2.高新科技,特别是信息技术的发展,对组织行为学研究的影响。
(1)、信息技术的发展,使地球正在变小,组织结构正在发生重大变化。
a简单化,分力化组织结构组织的管理层次减少,更趋扁平化,横向、纵向分离及决策分散化。
b弹性化组织结构组织结构更富有弹性,临时工增加,固定工减少,人员更加一专多能。
工间休息可减少工作的单调性,导致产量的增加;
组织行为学考试知识重点
第一章概述一.组织定义:组织是有一些功能相关的群体组成的,有共同明确目标的人群集合体。
二.组织中的构成要素:财、物、信息、人三.组织行为学概念:是综合运用与人有关的各种知识,才用系统分析的方法,研究一定组织中人的行为规律,从而提高各级主管人员对人的行为的预测和引导能力,以便更有效的实现组织目标的一门学科。
四.组织行为学的产生和发展:亚当斯密----古典经济学说,劳动分工、查尔斯巴比奇、罗伯特欧文五.古典理论:5大职能:计划、组织、指挥、控制、协调1.泰勒的科学理论(4条管理原则)2.法约尔的行政管理理论(14条管理原则)3.马科斯韦伯的结构化理论4.社会人理论六.人际关系理论1.霍桑实验---梅奥:人是社会人,行为与情感紧密相连,组织的力量显著的影响着个人的行为,与群体内标准、群体情感、安全相比,金钱是决定产出的次要因素。
这也导致了家长式管理的加强。
2.戴尔卡耐基:只有赢得他人的合作,才能赢得成功3.马斯洛:需要层次理论(生理、安全、社会、尊重、自我实现)4.麦格雷戈XY理论1)1900~1927年:理性经济人假设(X理论理论理论理论):以泰勒(泰罗)/麦格雷戈代表的科学管理为代表。
基本假设:1)人的本性是不喜欢工作的,只要有可能就逃避工作。
2)由于不喜欢工作,所以绝大多数员工需加以控制、强迫和指挥。
3)人在本性上是不能自律的,容易受到他人的影响。
4)人们工作是为了生存,只有金钱与其它物质利益才能激励人工作,才具有驱动力。
2)1920年:社会人的假设:以梅奥为代表的人际关系管理(霍桑试验)为代表。
基本假设:1)人工作的主要动机,并非经济利益,而是社会需要,是需要从同事中获得的基本认同感。
2)工作的科学化、合理化使工作变得简单乏味,因此必须从工作关系中获得工作的意义。
3)非正式组织的社会影响比经济诱因对人的影响更大。
4)人们最期望融洽上下级关系,并期望领导能承认并满足其社会需要。
3)自我实现人性假设(Y理论理论理论理论):以麦格雷戈/马斯洛的自我管理为代表。
组织行为学考试重点知识整理
组织行为学一:组织行为学的定义1定义:研究组织中人的心理和行为表现及其规律,提高管理人员预测、引导和控制人的行为的能力,以实现组织既定目标的科学。
这一定义包括三层含义:1)组织行为学的研究对象是人的心理和行为的规律性。
2)组织行为学的研究范围是一定组织中的人的心理与行为规律。
3)组织行为学的研究的目的是在掌握一定组织中人的心理和行为规律性的基础上,提高预测、引导、控制人的行为的能力,以达到组织既定的目标。
2组织:对完成特定使命的人的系统性安排它的存在必须具备三个条件(1)组织是人组成的集合(2)组织是适应于目标的需要(3)组织通过专业分工和协调来实现目标3三大要素:观察,个体,群体二:霍桑试验《案例》1:这一试验表明:为了维护班组内部的团结,可以放弃物质利:益的引诱。
由此提出“非正式群体”的概念,认为在正式的组织中存在着自发形成的非正式群体,这种群体有自己的特殊的行为规范,对人的行为起着调节和控制作用。
同时,加强了内部的协作关系。
2:主要内容(1)职工是社会人(2)企业中存在着非正式组织(3)满足工人的社会欲望,提高工人的士气,是提高生产效率的关键。
3:案例反思为什么会有富士康11跳?梅奥等人通过霍桑试验得出结论:人们的生产效率不仅受到物理的、生理的因素的影响梅奥的“社会人”假设的基本要点是:(1)传统管理把人性假设为“经济人”这是不完全的,人应该是社会人。
除了物质条件外,社会心理的因素对调动人的生产积极性有很大的影响。
(2)传统管理认为生产效率主要取决于工作方法和工作条件。
霍桑实验结果表明:生产效率的高低主要取决于职工的士气,而士气取决于职工在家庭、企业及社会生活中的人际关系是否协调一致。
(3)传统管理只重视人的正式组织团体、注意团体结构、职权划分、规章制度等对人的行为的影响;而梅奥则注意非正式团体,无形组织的作用,其有着特殊的规范,影响团体成员的行为。
(4)提出了新型领导的必要性,这种领导关于倾听和沟通职工的意见,使正式团体的经济需要和非正式团体的社会需要取得平衡。
组织行为学考试重点
《组织行为学》课程学习重点第一章导论第一节组织行为的定义与特征一、组织与组织行为所谓组织就是是由两个或两个以上的人组成的,有特定目标和一定资源,并保持某种权责结构的人群集合体。
组织行为学探讨的是各种类型的组织,包括企业组织、行政组织、教育组织、医院组织、志愿者组织等。
1、组织是由人组成的。
2、明确的目标。
3、一定的权责结构。
(二)组织行为行为是有机体的所作所为及其有目的的活动。
行为具有目的性、意识的调节性、适应性和可塑性等特点。
二、组织行为学的内涵组织行为是运用心理学、社会学等相关学科的知识,采用系统分析的方法,研究一定组织中人的心理和行为的规律,从而提高管理者对本组织及其成员的预测、解释和控制能力,以便有效实现组织目标的科学。
我们可以从四个方面深入理解组织行为学的内涵。
1、研究对象。
组织行为学的研究对象是人的行为的规律性。
虽然组织行为学的研究对象是人的行为规律,但是也离不开对人的心理规律的研究。
这是因为人的心理是人的行为的内在根据,而行为是人的心理的外在表现。
因此,人的心理与行为是密不可分的。
2、研究范围。
3、研究方法。
4、研究目的。
三、组织行为学的发展历程作为一门独立的专门研究组织中的心理及行为规律的科学即组织行为学,则兴起于20 世纪50年代至60年代的美国。
组织行为学的探索期为19世纪末到20世纪初。
组织行为学的初创期为20世纪20年代末到30年代,标志为以“霍桑实验”为基础的人际关系理论的创立。
哈佛大学的心理学家梅奥(E.Mayo)根据霍桑实验结果,于1933年提出了人际关系学说,指出影响人的组织行为学的形成期为20世纪40年代到60年代,标志为系统化的行为科学理论的形成和组织行为学学科的确立。
组织行为学的发展期为20世纪60年代至今。
第二节组织行为学的研究方法一、研究的基本术语(一)变量1、自变量。
2、因变量。
3、中介变量。
(二)因果关系(三)相关性与相关系数相关性是说明两个变量之间在量变上是否有稳定的关系,表示为相关系数r。
组织行为学重点整理
组织行为学重点整理第一章组织行为学概述1. 组织行为学的早期研究1)“科学管理之父”泰勒,最早采用科学方法研究工人的工作效率问题运用“时间——动作分析”方法进行试验,提出“劳动定额”、“工时定额”、“工作流程图”、“计件工资制”等一系列科学管理制度个方法。
2)“工业心理学之父”雨果,出版《心理学和工作效率》寻求使人的职能与其从事的工作适合;怎样的心理条件能使人在工作中获得最大最满足的产出;企业如何影响工人,以便从中获取最好结果。
2. 霍桑实验心理学家梅奥和其他人一起在西方电器公司的霍桑工厂进行的实验,包括照明实验、福利实验和访谈实验,最后提出“人际关系理论”。
3. 积极组织行为学起源于积极心理学,2002年由鲁森斯提出。
积极组织行为学是对积极心理品质和能力的测量、开发和有效管理的应用,从而实现个体、群体和组织的绩效。
强调积极心理品质和能力的可测量性、可开发性、绩效相关性。
5个积极心理能力的典型:自我效能感、希望乐观、主观幸福感、恢复力。
4. 组织行为学的定义组织行为学是一个研究领域,它探讨个体、群体及组织结构对组织内部行为的影响,以便应用这些知识来改善组织的有效性。
5. 学习和研究组织行为学的作用1)有助于强化人性管理意识,充分调动人的工作积极性2)有助于合理选拔和使用人才,做好职业生涯规划3)有助于改善管理沟通,增强团队的凝聚力4)有助于提高领导能力和水平5)有助于促进组织变革和发展6)有主语积极心理学品质和能力的开发和有效管理第二章知觉、归因理论与个人决策1. 知觉与感觉的区别感觉是对于对象个别属性的反应(颜色、气味等)。
知觉是对于对象各种不同属性的总和以及它们之间的相互联系的反应。
感觉是知觉的基础。
2. 社会知觉社会知觉是个体对社会环境中有关个人、他人以及团体特性的知觉。
社会知觉存在各种偏见,包括首因效应、晕轮效应、近因效应、定型效应、投射等5种。
1)首因效应,指最先的印象或第一印象对人的认知具有强烈的影响,一般发生在陌生人之间。
组织行为学重点
6组织行为学重点第一章、组中行为学的对象与性质第一节、组织行为学与管理人员1、组织的概念:人们的认识不断深化,对组织的概念逐步从物的组织到人的组织;从静态的组织到动态的组织;从封闭的组织到开放的组织;从单个的组织到系统的组织;2、概念:组织是在共同目标指导下协同工作的人群社会实体单位;他建立一定的机构,成为独立的法人;他是一个通过分工合作而协调配合人们行为的组织活动过程。
组织也可以说是动态的组合活动和兴对静态的人群社会实体单位的统一。
3、组织行为学的涵义:(1)组织是动态的组合活动过程,是指组织工作或组织活动。
(2)组织是相对静态的人群社会实体单位。
(3)组织必须具有共同目标。
(4)组织是有一定的需要动机、情感和进取心的团体意识和精神的结合体。
(5)组织是一个投入产出的系统,它与社会环境相互作用形成独立的法人,并具有调节、适应发展变化功能的开放系统。
(6)组织是物的系统、人的系统和社会环境系统相结合的社会技术系统。
4、行为的概念:行为时有机体的所作所为及其活动。
人的行为是指人这种主题对所处环境这种客体所做的反应。
狭义的行为是指:人受其生理、生理支配或客观环境的刺激而表现出能被观察道德一切外显的活动。
广义的行为是指:除了上述可以观察到的外显行为,还包括内因的心理活动。
因此广义行为的概念实际是把心理和行为统称为人的行为。
4、人的行为的特点:(1)具有适应性。
(2)具有多样性。
(3)具有动态性。
(4)具有可控性。
(5)人的行为实质是人的生理、心理因素与客观环境相互作用的结果和表现。
5、个人行为指个体的行为。
行为的主体是班组、科室、部门,那就是群体的行为。
行为的主体是企业、学校、医院、机关等,就是组织行为。
6、组织行为学的概念:人的因素起着最关键的作用。
组织行为学是研究在组织中以及组织与环境相互作用中,人们从事工作的心理活动和行为反应规律性的科学。
7、为了更深刻的了解组织行为学的精神实质,必须进一步的了解组织行为学的研究对象、研究范围、研究方法、研究目的这四个要点。
组织行为学 重点
组织行为学考点第一章导论一、组织1)定义:组织是为了达到个体和共同目标而一起工作的人的集合。
二、什么是组织行为学?•定义:研究组织中人的心理和行为表现及其规律,提高管理人员预测、引导和控制人的行为的能力,以实现组织既定目标的科学。
•组织行为学定义的三层含义:1、组织行为学的研究对象是人的心理和行为的规律。
2、组织行为学的研究范围是一定组织中的人的心理与行为的规律.3、组织行为学的研究目的是在掌握一定组织中人的心理和行为规律性的基础上,提高预测、引导、控制人的行为的能力,以达到组织既定的目标。
三、霍桑实验:组织行为学的独立是在二十世纪二三十年代,其标志是霍桑实验。
1、霍桑实验是由哈佛大学的心理学教授梅奥主持,在美国芝加哥西部电器公司所属的霍桑工厂进行的一系列十分著名的心理学研究的总称。
霍桑实验被公认为管理心理学的先驱,梅奥被认为是管理心理学的创始人。
2、霍桑实验的四个阶段:1)照明实验(绕线实验)1924.11~1927.4实验假设:提高照明度会有助于减少疲劳,使生产率提高。
2)福利实验1927.4~1929.6①实验目的:查明福利待遇的变换与生产效率的关系②导致生产效率提高的主要原因如下:是参加实验的光荣感;成员间良好的相互关系;被信任感和责任心的;群体意识。
③这一实验结果经实验者以极大的启示,从此开始了以人为中心的思考,实验者把注意力从物质条件转移到人际关系方面。
3)随访实验(与工人谈话实验)1928.9~1930.5目的:了解工人对诸如工作状况、工资待遇、工作监督、公司方针等各方面问题的真实情感和态度。
访问了近两万名工人,管理者必须认真倾听和了解工人的情绪和实际问题。
4)群体实验(观察实验)1931.11~1932.5目的:检验每个工人都是想以最高的工作效率换取最大的工作报酬。
观察的结果:产量只保持在中等水平上,每个工人的日生产量平均都差不多。
3、霍桑实验的结论:生产条件的改善并非是增加生产的第一要素。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组织行为学第一章组织行为学概述1、影响组织有效性的因素:①环境因素(组织外部因素):可预测性、复杂性、敌对性;②组织因素:结构、技术、规模、年限;③管理政策和实践因素:战略、控制、领导、报酬、沟通、决策;④员工因素:目标、技能、动机、态度、价值观。
2、20世纪60年代中叶之后,行为科学的又一个重要发展方向是对组织行为的研究,主要论述企业性组织中人和群体的行为。
3、1911年泰勒《科学管理原理》的面世标志着科学管理从此诞生。
4、霍桑实验:1924-1932年在美国西方电气公司所属霍桑工厂进行的一系列实验。
①霍桑实验包括四个方面的内容:照明实验、福利实验、访谈实验、观察实验。
②霍桑实验的一个重大贡献在于,它不同意泰勒把人只看成是“会说话的机器”或人的活动只是受金钱的驱使,认为人是“社会人”。
另一个重大的贡献是,它发现并证实了“非正式群体”的存在,这种“非正式群体”有其特殊的规范、感情和倾向,控制着每个成员的行为,甚至影响整个正式群体的活动。
③经梅奥归纳、总结,整理成《工业文明中人的问题》一书,于1933年正式出版,由此形成了著名的人群关系学说。
5、组织行为学的学科基础:组织行为学是在心理学、生理学、生物学、人类学、社会学、伦理学和政治学等多种学科相交叉的边缘形成的新学科。
6、组织行为学的研究方法有:①自然实验法;②行为观察法;③心理测验法;④现场调查法。
第二章个人行为基础7、社会知觉的范围:①对他人的知觉;②人际知觉;③自我知觉。
8、自我概念:就是自己对自己的看法,莱米认为,自我概念是综合现在及过去对自己观察而获得的有关自己的知觉组织,是对自己的一种看法与想法。
9、归因:是人们对他人或自己的所作所为进行分析,指出其性质或推论其原因的过程。
10、归因理论:有凯利的归因理论,维纳的三维归因理论。
维纳的三维归因理论:人们对自己的成功和失败主要归因于四个因素:努力、能力、任务难度和机遇。
维纳的归因模式:11、费斯廷格的认知失调理论:①认知失调理论的假说:认知元素之间的矛盾或失调,使个体心理上的不快感和压迫感加剧,这时人们就设法减轻或消除不协调关系,从而促使个人的态度发生改变。
②认知失调主要有两种来源:一是个人的决策行为,即需要在多个有同等价值的方案中做出选择的行为,二是与自己的态度相矛盾的行为,即采取与自己意愿不一致的行为。
③要减轻或解除认知失调,费斯廷格认为有三种方法:1、改变某种认知元素;2、增加新的认知元素;3、强调某认知元素的重要性与不可动摇性。
第三章个性与情绪12、个体个性的决定因素有遗传因素、环境因素以及情境因素。
环境因素包括文化、家庭、群体和社会经验四个方面。
13、自我监控:指个人根据外部情境适当调整自身行为的能力。
14、个性与工作能力的匹配:霍兰德以个人偏好和兴趣为基础将人的职业个性分为六类:1、现实型(R型)2、研究型(I型)3、艺术型(A型)4、社会型(S型)5、管理型(E 型)6、常规型(C型)15、沙赫特的情绪理论沙赫特和辛格通过实验表明:个体利用过去经验和当前环境的信息对自身唤醒状态进行认知并做出合理的解释,正是这种解释决定着产生怎样的情绪。
16、工作情绪的管理方法:1、在招聘与录用环节注重应聘者的情绪管理能力;2、将行业特点和工作的物理条件与员工个人能力相匹配;3、注重对员工的人文关怀,培养员工的情绪管理能力;4、加强企业文化建设,提高管理者的情绪处理能力;5、提倡情绪劳动;6、重视情绪治疗。
第四章工作环境中的变动17、双因素理论:使员工感到满意的都是工作本身或工作内容方面的有关问题;使员工感到不满的,都是工作环境或工作关系方面的有关问题。
前者称为激励因素,后者称为保健因素。
18、公平理论:亚当斯的公平理论侧重研究工作报酬分配的合理性、公平性对生产积极性的影响。
他指出,人们总是要将自己所做的贡献和所得的报酬与一个和自己条件相当的人所作的贡献和所得的报酬进行社会比较,也会将自己所作的贡献和所得的报酬与自己过去所付出的劳动和所得的报酬进行历史比较。
如果两者之间的比值相等,就会产生公平感,否则就会产生不公平感。
第五章工作压力19、决定个体感受到压力的因素:1、人对情景的知觉;2、过去的经历;3、社会支持;4、压力的个体差异。
20、A型人格特征和B型人格特征:①典型的A型人格是高度竞争性的、献身于工作并且时间紧迫感极强。
这一类型的个体往往是攻击性的、不耐烦的和高度工作导向的。
A型人格的人更容易感到沮丧和产生敌意。
②典型的B型人格则相反,较少竞争性,对工作不投入、时间紧迫感不强,生活方式倾向于平衡和放松。
这一类型的个体更自信并且能够以稳定的节奏开展工作。
21、工作压力的来源:(1)与工作有关的压力源;(2)与生活有关的压力源:①生活改变;②生活创伤。
判断以下不同生活事件的压力数值大小:22、工作压力对个人的影响:(1)对生理的影响:工作压力会影响人的寿命。
(2)对心理的影响:①神经衰弱;②焦虑症;③抑郁症。
(3)对行为的影响:工作绩效低、缺勤、较高的事故率、较高的离职率、经常酗酒和滥用药物、行为冲动以及沟通困难等;压力还可能会导致决策失误。
23、工作压力对组织的影响:①增加组织的医疗的保健成本②降低员工的工作满意度③降低员工的工作绩效24、工作生活冲突的后果(1)个人层面达克斯伯和希金斯在加拿大的实证研究证明,有高水平的工作生活冲突的员工往往更倦怠,有更大的压力,更低的生活满意度,更多的绝望感和更差的健康状况。
第六章、组织公民行为行为管理:25、组织承诺作为一种态度,组织承诺最常被定义为:①保持一个特定组织的成员身份的一种强烈期望;②愿意作出较多的努力来代表组织;③对于组织的价值观和目标的坚信和接受。
26、组织承诺三因素模型:①感情承诺;②持续承诺;③规范承诺27、心理契约的类型具体明确的不具体明确的28、心理契约的作用:①可以增强企业与员工之间的相互信任;②可以规范员工的行为;③可使员工心理上产生期望,拥有努力的方向与目标,激发员工的工作积极性;④可以降低管理成本,丰富管理手段,提高管理效率;⑤有利于增强企业的凝聚力。
29、组织公民行为:指那些超越员工正常职责范围的行为,这些行为包括无私地帮助他人,主动参与组织活动,避免不必要的冲突,承担超过常规要求的任务,以及每天承受过大的工作负担。
30、组织公平感和组织承诺:因此,从社会交换的角度来看,员工的组织公民就是一种基于社会交换的组织的组织公平感和基于组织承诺的意愿性回报行为。
31、组织公民行为的影响因素:①工作特性;②领导风格;③绩效评估;④组织文化;⑤员工满意度;⑥组织凝聚力;⑦组织支持感;⑧员工个体倾向特征第七章群体行为基础32、群体互动的现象描述:①协同效应;②社会促进效应;③社会致弱效应;④社会标准化效应。
33、群体规范:群体规范是指为了保证群体活动的正常进行,由群体确定的每个成员必须遵守的行为标准。
34、群体规范的功能:①群体支柱功能;②评价标准功能;③群体动力功能;④行为定向功能。
35、群体规范与管理:①要提高对群体规范的认识,建立合理的群体规范;②正确运用群体规范功能,发挥群体规范的积极作用;③运用规范分析法,对群体规范不断进行改革,增强群体的活力。
36、群体士气与生产效率的关系:戴维斯认为,群体士气和生产效率的关系有三种情况:①士气高,生产效率低(A线):管理者只关心提高群体成员的满足感,使之具有较高的士气,但是没有把组织目标与个人需求联系。
这种高士气的群体目标往往与组织目标相抵触;②士气高,生产效率高(B线):员工在群体中既获得了满足感,又体会到组织目标与个人目标相一致;③士气低,生产效率高(C线):管理者采用严格的科学管理方式,强调物质条件和金钱刺激,但并不关心员工的心理需求,从而出现了士气低而生产率高的结果。
37、诱导、凝聚力和生产效率的关系:①强凝聚力的群体,加以正诱导,生产效率最高;②弱凝聚力的群体,加以正诱导,生产效率同样会提高;③弱凝聚力的群体,加以负诱导,生产效率会降低;④强凝聚力的群体,加以负诱导,生产效率比弱凝聚力、负诱导情况下更低,下降得更快。
38、群体转移的原因有些学者认为,在群体讨论中,群体成员之间更加熟悉,相处更为融洽,他们会变得更加勇敢和大胆。
第八章信息沟通39、信息沟通信息沟通是指人与人之间转移信息的过程,简称沟通。
信息沟通应该包括两方面的含义:一是信息的传递;二是对信息的理解。
40.噪音的三种形式:外部噪音、内部噪音和语义噪音。
41.非语言沟通 P20142、人际沟通的障碍①选择性知觉与信息过滤②地位影响与个性障碍③情绪感受与语言障碍④文化背景与性别差异第9章团队建设43、团队构建的途径①角色途径②价值观途径③任务导向途径④人际关系途径:一般采用的方法有T—小组训练(亦称敏感性训练)和遭遇群体法。
44、创业团队的择人标准综上所述,创新团队在选择团队成员时应把他们的兴趣爱好放在择人标准的首位,这是创业团队的核心驱动力,其次才考虑团队成员的专业技能、资金以及性格、气质的互补性等因素。
45、影响高管团队绩效的因素①高管团队的成员②绩效评估与激励机制③沟通的有效性④相互信任⑤共同目标⑥领导者胜任力⑦团队的冲突⑧外部环境46、虚拟团队相对于传统团队的优势①工作环境虚拟化②组织更加灵活③专业化程度很高④能够留住知识型员工⑤资源得到更好的利用第十章群体冲突管理47、群体冲突的来源(1)个体差异,(2)角色冲突,(3)职责不清,(4)工作竞争,(5)组织氛围,(6)组织变革48,建设性冲突建设性冲突又称功能正常的冲突,是指双方目的一致而手段或途径不同的冲突,大多属于良性冲突,这类冲突对于企业目标的实现是有利的。
49,群体冲突的过程(1)潜在对立阶段,(2)认知和人格化阶段,(3)行为阶段,(4)产出阶段50,企业组织中不良冲突的预防(1)加强信息公开和共享,(2)加强正式组织和非正式组织成员的交流,(3)正确选拔群体成员,(4)防止本位主义,强调整体观念,建立合理的评价体系,(5)分清责任和权利,(6)建立崇尚合作的组织文化和风气。
第十一章组织行为基础51,矩阵型组织结构矩阵型组织结构是由纵向的职能结构系统和横向的产品或项目系统交叉形成的组织结构。
52,网络型组织结构网络型组织结构是一种小型的中心组织,依靠其他组织,以合同为基础开展制造,分销,营销或其它关键业务的经营活动。
53,组织设计组织设计是指对组织活动和组织结构的设计过程,它包括以下要点:第一,组织设计是管理者在一定组织中建立最有效的相互关系的一种合理化,有意识的过程。
第二,组织设计过程既包括组织的内部要素(战略,技术,人员等),又包括企业的外部要素(环境)。
第三,组织设计的结果是组织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