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技术专家 罗伯特

合集下载

assure模式简介

assure模式简介

ASSURE模式自1989年由美国印第安纳大学(Indiana University)教育技术专家罗伯特·海涅克、迈克尔·莫伦达(Michael Molenda)和普渡大学(PurdueUniversity)的詹姆斯·罗素(James D.Russell)于在他们的著作《教学媒体与技术》(Instructional Media and Technologies for Learning)一书中提出以来,在国外已经得到了广泛的应用,推广到课堂教学、远程教育和企业培训等多个领域中。

而在我国相关的应用并不是很好,但还是有一些研究者做了初步的探讨。

一、ASSURE模式的概述ASSURRE模式是以认知学习理论为基础,有机整合了加涅(Gagne)的9段教学事件理论,以其可操作性、简洁性、逻辑性和以学习者为中心的思想而著名,是一个很有价值且被广泛接受,能够推广到课堂教学、远程教育和企业培训等多个领域中的教学设计模式。

ASSURE是对整个教学设计的计划和执行过程的系统化和步骤化。

1是一中在真实教学环境中帮助教师设计媒体和技术的使用以及整个教学过程的指南。

具体包含以下环节:A分析学习者特征(Analyze Learners)学习者可以是学生,也可能是培训者或社会成人学习者。

对学习者特征的分析主要有如下几个方面:(1)学习者一般特性:所谓学习者的一般特征是指他们的年龄、年级、工作类型、职务类别、宗教信仰、文化程度、社会经济背景等因素。

查看学生以前的学习成绩记录、直接向学生提问、与学生交谈、与教师交谈等方式都可以帮助我们了解教学对象的特征。

(2)入门能力:是学习者在从事一定的学习任务之前已经具备或缺乏的有关知识与技能的基础,以及对有关学习的认识和态度水平。

教师可以采用正式的方法(标准化测试)或非正式的方法(课堂提问、课下交谈)来获取学生入门技能的情况。

(3)学习风格:影响我们如何感知不同刺激的一组心理特质,如知觉的偏好和强度、信息处理的习惯、动机的因素和生理因素等。

基于ADDIE模型的NICU新入职护士微课培训设计的应用

基于ADDIE模型的NICU新入职护士微课培训设计的应用

基于ADDIE模型的NICU新入职护士微课培训设计的应用1975年美国弗罗里达州立大学教育技术研究中心的教育学家罗伯特·加涅提出ADDIE教学模型,该模型由五个阶段组成,包括Analyze(分析)、Design(设计)、Develop(开发)、Implement(实施)、Evaluate(评价)[1-3]。

每个阶段包涵相应步骤,每个步骤又有具体的操作子步骤,其中评价阶段既是一个独立阶段,又渗透于其他四个阶段当中,即每个阶段都需要形成性评价。

该模型具有良好的动态性、系统性、完整性,详见图1[3]。

微课指经过精心的信息化教学设计,以流媒体形式展示的围绕某个知识点或教学环节开展的简短、完整的教学活动,具有“短、小、精、透”的特征,可支持不断重复观看的视频特性[3]。

NICU患儿病情变化快,临床表现不典型,新入护士临床缺乏临床经验,不能及时做好病情评估[4]。

为了新入护士能更快胜任临床工作,提高病情评估能力,则需快速进行系统基础理论知识培训。

图1ADDIE模型一.分析阶段1.1学习者特性分析本次微课培训共36人,女生31人,男生5人,年龄从22~26岁,平均22.97岁,本科学历30人,大专学历6人,有规培经历15人,有我科规培经历(>3个月)10人,在我院其他科规培经历4人,其他医院规培经历1人;有外院工作经历1人。

1.2学习需求分析成立教学小组,由护士长1人,护士长助理1人,主管护师5人组成,新入职护士的Educator。

教学组根据以往教学经验、本科室新入病人特点、该批次学员特色、临床需求、疫情等情况分析此次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方式、教学时间、人员安排、教学达到效果、考核方式。

1.3学习内容分析根据学习需求分析及学员特性,基于《实用新生儿学》第5版、《新生儿护理临床精粹》2本教材,教学小组共同制定以新生儿科基础理论知识及基础专科知识为主的学习内容。

1.4实施步骤拟定1)建立新入护士培训微信群;2)发布教学计划及微课PPT制作、督导、审核、录制人员安排;3)提供微课PPT参考材料;4)确定微课PPT督导、审核人员;5)确定完成期限;6)采用新媒体方式,Educator注册一个公用UMU平台账号;7)发布umu账号,分享UMU平台如何录制微课的二维码,供大家学习;8)录制微课,罗列录制过程技术问题可咨询人员;9)录好后分享二维码给Educator审核;10)审核通过后发布二维码供大家扫码学习;11)学习后Educator出题进行线上考核;12)未按时完成微课制作、学习、考核的人员处罚机制说明及优秀微课奖励机制说明。

教育技术学究竟是什么

教育技术学究竟是什么

教育技术学究竟是什么?——解读加涅教育技术观引发的思考宁波大学师范学院浙江宁波315211【摘要】本文对加涅教育技术观的形成及其内在结构进行了梳理和探析,并结合作者自己的理解予以阐释,对教育技术学究竟是什么以及学科发展趋势、专业人才培养等问题发表了个人看法,期望能够为我国教育技术学的学科建设与发展带来一些启示。

【关键词】罗伯特·加涅(RobertM.Gagne);教育技术;教学设计引言在美国教育技术学发展的进程中,诸多学者不断尝试着教育技术学理论体系的构建,这不仅仅反映在学科领域研究范畴的不断变迁,也反映在学科名称及其定义的不断变更上,先后多次较具影响的学科定义(1963年、1970年、1972年、1977年、1994年、2004年)是最鲜明的体现。

每一次的定义都力图客观地刻画伴随着时代发展新技术、新观念的不断涌现而变迁的教育技术学领域的本质,从而明确本学科领域的研究对象、范畴、理论基础以及学科的知识来源和构成等,正是这一系列理论研究促进着学科不断走向成熟,但从另一方面也显现出本学科领域尚未达到成熟学科的水平,学术界对教育技术学的认识依然存在着分歧和争论。

本文不去作具体学科定义的分析和探讨,而是希望通过解读加涅教育技术观,以此获得启示、引发思考,从而加深我们对教育技术学是什么以及未来发展趋势等问题的理解。

罗伯特·加涅(RobeaM.Gagn6,1916—2002)美国当代著名教育心理学家,一生著作等身,后半生主要研究精力集中在学习理论、教学理论、教学设计乃至教育技术学理论基础的构建之中,成为多个学科领域公认的国际著名学者。

20世纪60年代后期,加涅开始关注并进入教育技术学研究领域,以其不断形成与发展的学习条件理论为基石,审视着年轻的教育技术学的发展,并在不同时期提出了对该学科发展具有深远意义的重要见解,形成了他独特的教育技术观。

加涅教育技术观的形成加涅(1968)撰写了他第一篇以教育技术为标题的文章《作为技巧、方法、手段的教育技术》。

教育技术大师之罗伯特·米尔

教育技术大师之罗伯特·米尔

学习层次论
∗ 信号学习。这是最低级层次的学习。"无论在普通家畜方 面或在人类方面,对于信号学习普遍都是熟悉的。 ∗ 刺激一一反应学习。加涅认为,这一层次的学习相似于桑 戴克的"尝试错误学习"和斯金纳的"操作性学习"。它只涉 及一个刺激与一个反应之间的单个联络;而且剌激与反应 是统一地联结在一起的。 ∗ 连锁学习。这是一种成系列的单个"S-R"的结合的 学习。 有些连锁学习是由肌肉反应组成的,而有些连锁学习完全 是言语的。 ∗ 言语联结学习。这是指语言学习中言语的连锁化,包括字 词形声义的联想和言语顺序的学习。
学习的条件
人类的学习活动受内部的和外部的两大类条件制约。 内部条件是指以前习得的知识技能、动机和学习能力等。 外部条件是指输入刺激的结构和形式,不同的学习才能和学 习内容需要不同的外部条件。加涅认为,教育是学习的一 种外部条件,其成功与否是在于是否有效地适合和利用内 部条件。学习的每个阶段都有其各自的内部心理过程和影 响它的外部事件。教学就是遵循学习者学习过程的这些特 点,安排适当的外部学习条件。教师是教学设计者和管理 者,也是学生学习的评价者,他担负发动、激发、维持和 提高学生的学习活动的教学任务.加涅的学习条件论提醒教 师,提高教学质量要重视学习者的外部条件,并应创造良 好的教学环境和条件。
学习的要素
人类的学习活动由四个要素构成:学习者、刺激情境、 记忆内容、动作。在他看来,学习活动"首先要有一个学习者, 他是一个人"。学习者能不断接受剌激并将其组织成各种神 经活动的图式,并表现出各种行为J刺激情境是指刺激学习者 感觉的事物的统称。记忆内容是指可以从学习者的记 忆中 重新恢复的内容,这种内容是以前学习活动的结果。动作则 是指学习者对剌激和记忆内容的反应。加涅说,当情境以及 记忆内容影响学习者,以致他的动作从他进入这种情境之前 到他进入这种情境之后发生变化时,便产生了学习活动。这 种动作的变化就导致学习的发生。

[教育学]教育技术学代表人物简介

[教育学]教育技术学代表人物简介
人生历练,给予了 十位领军人物丰沛的学术养料和学术智慧。
伊利作为雪城大学教育技术学专业的创始人,一生致力于
变革时代技术促进教学的研究与实践,他对教育技术学领域 的界定,ERIC/IT 的创建,为教育技术实践,特别是沟通理 论研究与实践创新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其足迹遍布巴西、秘 鲁、印度尼西亚、荷兰等国。
乔纳森除在美国多所大学供职之外,还曾先后在新加坡、
挪威、奥地利、荷兰、英格兰等国的多所大学和研究机构工 作,丰富的人生阅历,孕育了学术思想的博大精深。
结语
Thomas C.Reeves 曾服务的机构则涵盖了世界银行、
美国陆军、美国海军、苹果公司、IBM,国家科学基金…… 其行业跨度之大,足迹遍布之广,实在令人赞叹。
沃特_迪克
沃特•迪克 (Walter Dick),佛罗里达 州立大学(FloridaState University) 教育学院教学系统专业教授。他于宾 夕法尼亚州立大学(Penn State University)获得心理学和教育心理 学硕士学位。毕业后,工作于佛罗里 达州立大学教育学院。他长期致力于 教学设计的理论和应用研究,是教育 设计领域杰出专家之一。
度,探寻促进学生学习的策略与方法,对领域无比的热忱和 坚贞的研究理念,激励着青年学子……
迈克尔·汉纳芬
• 迈克尔·汉纳芬(Machael J. Hannafin),美国乔治亚大学 学习与绩效支持实验室主任、 教育心理与教育技术系终身教 授。汉纳芬加盟乔治亚大学教 育技术系,领衔创立乔治亚大 学学习与绩效支持实验室 (LPSL),并担任主任
学术背景
梅里尔 Thomas C. Reeves 乔纳森 罗伯特瑞泽 汉纳芬
理查德•梅耶
计算机科学家、教学论专家和教育技术学家

浅谈成果导向教育(OBE)理念的起源发展及理论基础

浅谈成果导向教育(OBE)理念的起源发展及理论基础

浅谈成果导向教育(OBE)理念的起源发展及理论基础一、成果导向教育的起源成果导向教育(OBE)的概念最早由美国教育家罗伯特·曼(Robert Mager)提出,他在1962年的书籍《目标导向的教学技术》中首次提出了成果导向教育的概念。

成果导向教育强调学习成果的重要性,关注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取得的最终成果。

不同于传统教育模式,成果导向教育把学生的学习成果作为评价学生学习效果的标准,更加注重学生的实际能力和技能的培养。

成果导向教育理念在美国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和发展。

20世纪70年代,美国各州开始大力推行成果导向教育,各地相继出台了相关政策和法规,对学校的教学目标和评价标准进行了规范和统一。

1983年,美国教育部发布了《国家教育改革政策报告》,提出了全面推行成果导向教育的倡议。

这一举措标志着成果导向教育正式成为了美国教育改革的核心内容。

在国际范围内,成果导向教育也得到了广泛的关注和推广。

不少国家和地区相继引进成果导向教育的理念和实践经验,建立起了一套完整的成果导向教育体系。

成果导向教育逐渐成为了国际教育改革的热点和趋势,对世界各国的教育事业产生了积极的影响。

成果导向教育(OBE)的理论基础主要包括学习目标、评价标准和结果反馈三个方面。

1. 学习目标成果导向教育强调学习目标的确定和明确。

学习目标是教育活动的驱动力,它明确了学生应该掌握的知识和技能,指导教师进行教学设计和教学实施。

通过设定明确的学习目标,学生对学习的方向和目标有了清晰的认识,有利于教师和学生的教学活动更加有针对性和有效性。

2. 评价标准成果导向教育注重学生的学习成果和学习过程,评价标准是对学生学习成果的检验和评价的依据。

评价标准要求客观、公正和科学,使得学生的学习成果得到准确的评价,为学生的学习过程提供有效的反馈。

通过评价标准,学生可以清楚地了解自己的学习成果和不足之处,有利于调整学习策略和提高学习效果。

3. 结果反馈成果导向教育强调结果反馈的重要性。

教育技术学领域最有影响的十位专家学者.doc

教育技术学领域最有影响的十位专家学者.doc

教育技术学领域最有影响的十位专家学者摘要: 桑新民教授所倡导的“五个十”研究指的是:近五十年来世界教育技术学领域最有影响的十位专家学者;十本经典著作;十个研究机构;近十年来最有影响的十篇学术论文;十个专业网站。

部分研究成果:教育技术学领域最有影响的十位专家学者David H. JonassenMichael HannafinMarcy P. DriscollEdward P, CaffarellaThomas M DuffyCharles M ReigeluthBarbara A SeelsAnn ThompsonRita C RicheyDavid WilliamsDavid H. Jonassen简介及研究兴趣:Jonassen是著名的建构主义教学设计专家,CLE(建构主义学习环境)设计模型的提出者,情境教学和学习理论的专家。

主要从事的工作包括:建构主义学习环境的设计;学习的认知工具(Cognitive tools (Mindtools) for learning);认知任务分析(Cognitive task analysis);问题解决的学习等。

研究专著:《教育传播与技术手册》(主编);《学习环境的理论基础》(主编)(此书已被翻译成中文,由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

所在学校:现在密苏里哥伦比亚大学,曾经在宾夕法尼亚州立大学作教授。

Michael Hannafin简介及研究兴趣:乔治亚大学(UGA)教授,教育技术学领域的著名学者。

UGA学习与绩效支持试验室的负责人。

此前,他曾经在佛罗里达州立大学(FSU)的教学系统系工作过。

Dr. Hannafin 的研究兴趣主要集中在开发和测试以学生为中心的学习环境的设计框架,尤其对那些具有开放性的学习环境的设计框架感兴趣。

研究专著:他出版了大量的学术论文和教科书以及专著。

在数十个国家做过学术报告,还曾经到过中国。

所在学校:乔治亚大学Donald P,Ely(伊利)简介及研究兴趣:雪城大学荣誉退休教授,佛罗里达州立大学教学系统系访问教授,荷兰特温特大学(University of Twente)兼职教授。

教育技术领域国外十大人物

教育技术领域国外十大人物

1、David H. Jonassen简介及研究兴趣:Jonassen是著名的建构主义教学设计专家,CLE(建构主义学习环境)设计模型的提出者,情境教学和学习理论的专家。

主要从事的工作包括:建构主义学习环境的设计;学习的认知工具(Cognitive tools (Mindtools) for learning);认知任务分析(Cognitive task analysis);问题解决的学习等。

研究专著:《教育传播与技术手册》(主编);《学习环境的理论基础》(主编)(此书已被翻译成中文,由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

所在学校:现在密苏里哥伦比亚大学,曾经在宾夕法尼亚州立大学作教授。

当前最有影响的建构主义代表人物之一D.H.Jonassen的观点为例,他就特别强调学习环境的设计。

在他最近发表的文章中,提出了一种用于设计建构主义学习环境(Constructivist Learning Environment, 简称CLE)的最新模型,由图可见,它由六部分组成:1. 问题(包括疑问、项目、分歧等):这是整个建构主义学习环境(CLE)设计的中心,学习者的目标是要阐明和解决问题(或是回答提问、完成项目、解决分歧);2. 相关的实例(或个案):与问题相关的实例或个案(如法律、医疗、或社会调查等方面的实例或个案);3. 信息资源:与问题解决有关的各种信息资源(包括文本、图形、声音、视频和动画等)以及通过WWW从Internet上获取的各种有关资源;4. 认知工具:主要指在计算机上生成的、用于帮助和促进认知过程的工具,通常是可视化的智能信息处理软件。

如知识库、语义网络、几何图形证明树、专家系统等;5. 会话与协作工具:使学习者群体可以相互交流、讨论、协商,共同建构问题的意义;6. 社会背景支持:在设计建构主义学习环境时要考虑社会文化背景、客观环境、物质条件等方面对于当前学习所能提供的支持。

该模型所设计的建构主义学习环境可以为学生的自主学习提供三种教学策略支持:1. 建模策略:建模是CLE中最常用的教学策略。

美国教育技术和中国电化教育的比较

美国教育技术和中国电化教育的比较

美国教育技术和中国电化教育的比较摘要:关键字:中国的教育技术作为一个二级学科从发展起来到逐渐成熟还不到一百年,但在逐渐壮大的过程中,中国教育技术的引导人南国农、萧树滋等带领我们一直不断改进学科,从而使中国的电化教育的理论和发展日渐完善和成熟。

在改善的过程中,我们经常借鉴美国教育技术,通过和他们的比较同时结合中国电化教育的实际情况,来探究教育技术学的道路。

而中国的电化教育发展到今天,和美国教育技术有什么区别呢?我会通过美国教育技术与中国电化教育定义、理论基础和发展背景三方面的内容来比较。

一、美国教育技术与中国电化教育在定义的比较教育技术有多种含义,有:作为领域的教育技术(下面的94定义和04定义即是从这个角度来表述的);作为学科研究对象的教育技术。

在美国,教育技术是以领域的面目出现的;在中国,教育技术被视为学科的研究对象。

作为教育技术学科研究对象的教育技术教育技术是育人技术及其创新整合的技术,核心是教学设计技术和课程开发技术。

杨开城《从技术的本质看教育技术的本质》AECT94定义美国教育传播与技术协会(简称AECT)在1994年发布的有关教育技术的定义是目前中国普遍认可的教育技术定义:教育技术是关于学习资源和学习过程的设计、开发、利用、管理和评价的理论和实践。

其英文原文为:Instructional Technology is the theory and practice of design,development,utilization,management and evaluation of processes and resources for learning.该定义将教育技术的研究对象表述为关于“学习过程”与“学习资源”的一系列理论与实践问题,改变了以往“教学过程”的提法,体现了现代教学观念从以教为中心转向以学为中心,从传授知识转向发展学生学习能力的重大转变。

学习过程是学习者通过与信息、环境的相互作用获取知识和技能的认知过程,学习资源是学习过程中所要利用的各种信息和环境条件。

教育技术预测师——Robert A.Reiser教育技术学术思想探析

教育技术预测师——Robert A.Reiser教育技术学术思想探析
第 1 9卷
现 代教 育 技 术
M o e u ain l e h oo y d m Ed c to a c n l g T
、0 . 9 ,I 1 NO 92 0 . 0 9
20 0 9年第 9期
教育技术预测师_
R b rA. i r et Re e 教育技 术学术思想探 析 0 s
19 9 6年 期 问 ,瑞 泽 致 力 于研 究 如 何 帮 助 课 堂 中 的教 师 设 计 他
育 技术领域的三个有机组成部分 。当前 ,瑞泽提 出的定义清 楚地反映了这一现实 :跟绩效技术有关 的许 多概念和实践 已 经被整合到未来教学设计和技术专业人 员的培训 中了,也被 整合到 了他们就职 以后所采取 的行动 中了 。 2教学媒体研究 瑞 泽在 硕士期间攻读 的专业是学校 图书馆媒体 ,因此他 对 教学媒体的研究可谓是情有独钟 。七十年代教育 电视 ( 如
陈宝琪 焦 丽珍
( 华南师范大学 教育信息技术学院 ,广东广州 5 0 3 ) 1 6 1 【 摘要 】罗伯特 ・ 瑞泽是美 国著名 的教学设计和技术专家 。文章 回顾 了他的学术生涯和贡献 ,评述 了其在 教育 技术 理论 A・ 研究与实践创新等方面的主要贡献,分析了其学术思想的局限,最后阐述了他对中国教育技术研究的特殊意义。 【 关键词 】罗伯特・ 瑞泽 ;教育技术 ;学术 思想 A・
Po e sr f n tu t n l y tms 。 rfso s ci a se ) o I r o S
开发奖项 目,并担任裁决委 员会的主席 2 5年。因其在研究和 社会服务等方面的卓越贡献,瑞泽四度获得 AE T教学开发部 C
颁发的杰 出服务主席奖 (9 6 9 2 99 0 7 ” “ 1 8 ,19达州立大学教育技术学专业创始人、 著名教育心理学家罗伯特 摩 根命名的罗伯特 ‘ 摩根教授 ( o et ra rf sr。 R brMognPoe o ) s

教学设计相关人物介绍

教学设计相关人物介绍

加涅的信息加工理论
一 学习的信息加工模式
加涅认为,学习的模式是用来说明学习 的结构与过程的,它对于理解教学和教 学过程,以及如何安排教学事件具有极 大的应用意义。他提出了影响深远的信 息加工的学习模式(见图1)。
图1 学习的信息加工模式
《系统化教学设计》
加涅的信息加工理论
二 学习阶段及教学事件
加涅认为,每个学习动作可以分解 成八个阶段(见图2)。图2左边是 学习阶段,其中方框上面是该阶段 的名称,里面是该阶段内部的主要 学习过程;右边则是教学事件。这 样,学生内部的学习过程一环接一 环,与此相应的学习阶段把这些内 部过程与构成教学的外部事件联系 起来了。
《系统化教学设计》
教学设计相关人物介绍
《系统化教学设计》
教学设计相关人物介绍
• 主要介绍以下人物:
加涅、瑞格鲁斯、梅瑞尔、乔纳森、坦尼森
《系统化教学设计》 罗伯特·米尔斯·加涅 (Robert Mills Gagne)
加涅的主要著作有: 《学习的条件》(1962) 《知识的获得》(1962) 《教学设计的原理》(1969) 《学习对个体发展的贡献》 (1970) 《教学方法的学习基础》(1976) 《记忆结构与学习结果》(1978) 《学习结果及其作用》(1984) 《教学的学习基础》(1988)等
乔纳森建构主义观点概述
• 乔纳森在《客观主义与建构主义: 我们需要一种新的哲学范式吗?》 一文中曾绘出的二维学习理论— — 用来说明各种不同教学方式 或学习方式所赖以支撑的不同学 习理论与认识论。
乔纳森建构主义观点
是一种激进建构主义,并带有强烈主观主义色彩
• 1)在“主体和客体对知识建构中的作用”问题上,乔纳森更强调主体的能动 作用。

教育技术学代表人物简介-PPT文档资料

教育技术学代表人物简介-PPT文档资料

乔纳森除在美国多所大学供职之外,还曾先后在新加坡、
挪威、奥地利、荷兰、英格兰等国的多所大学和研究机构工 作,丰富的人生阅历,孕育了学术思想的博大精深。
结语
Thomas C.Reeves 曾服务的机构则涵盖了世界银行、
美国陆军、美国海军、苹果公司、IBM,国家科学基金…… 其行业跨度之大,足迹遍布之广,实在令人赞叹。
RichardE_Mayer
理查德•梅耶(Richard E. Mayer, 也有译作理查德•迈耶)是美国 当代著名教育心理学家、实验 心理学家、国际多媒体学习的 认知心理学研究的开拓者和学 术领袖,现任美国加利福尼亚 大学圣达巴巴拉分校心理系教 授。目前,他是美国教育研
究协会学习与教学分会副主 任,14 本杂志的编委会成员。
戴维_乔纳森
戴维· 乔纳森,国际教学系统设计领 域著名学者,现为美国密苏里— —哥伦比亚大学教育学院杰出教 授,信息科学与学习技术系问题 解决研究中心主任。曾世界上多 所大学或国际研究机构任教或访 问。还曾在美国教育传播与技术 协会(AECT)、美国教育研究协 会学习与教学部、美国培训与开 发协会、基于计算机的教学系统 开发委员会等研究机构任职。
沃特_迪克
沃特•迪克 (Walter Dick),佛罗里达 州立大学(FloridaState University) 教育学院教学系统专业教授。他于宾 夕法尼亚州立大学(Penn State University)获得心理学和教育心理 学硕士学位。毕业后,工作于佛罗里 达州立大学教育学院。他长期致力于 教学设计的理论和应用研究,是教育 设计领域杰出专家之一。
度,探寻促进学生学习的策略与方法,对领域无比的热忱和 坚贞的研究理念,激励着青年学子……
Robert A.Reiser

教学系统设计原理(整本复习)

教学系统设计原理(整本复习)

教学系统设计原理(第二版)1. 教学系统设计在教育技术学中的作用美国学者伊利(Donald P. Ely)在谈及教育技术学发生与发展的历史进程时,曾经言及教育技术学发展的三条历史线索,其中之一即为教学系统方法。

正是由于二十世纪五、六十年代系统方法的引入,教育技术学的研究才开始了历史转折,一批心理学家才为教育技术学开辟了一个新的研究领域——系统化设计教学,并逐渐把教学系统设计发展成为教育技术学的理论核心。

2. 本课程的知识体系第一章教学系统设计概论第一节关于教学系统设计的基本假设教学设计专家罗伯特·加涅(Robert M. Gagné)在其著作《教学设计原理》一书的开始讨论了教学设计的若干基本假设,这些基本假设成为教学系统设计立论的前提,并且已经为人们广泛认可。

一、教学系统设计的目的在于促进学习者的学习促进学生的学习包含两层意义:(1)通过创设教与学的系统,帮助学生大限度地获取社会文化知识和专业知识。

(2)在于帮助学生学会学习,而其关键在于认知策略的掌握。

帮助学习者获取知识是教学系统设计的直接目的,而帮助学习者学会学习则是教学系统设计的最终指向。

二、系统设计的教学能够极大地影响学习者的个体发展教学系统设计的基本目的在于帮助学习者的学习,而学习与发展是紧密联系的两方面。

学习是发展的前提,发展是学习的目的。

教学系统设计通过帮助学习者的学习来促进学习者的个体发展。

三、教学设计有许多阶段,而阶段有即时的,也有长期的对应于教学系统设计的不同阶段,产生了不同层次的教学系统设计。

一般来说,教学系统设计可以归纳为三个层次:以“产品”为中心的层次以“课堂”为中心的层次以“系统”为中心的层次四、教学设计应该以系统的方式进行教学设计的系统观要求以系统论的观点作为教学设计的指导思想。

系统观指出,教学设计应遵循以下基本原则:教学设计的出发点是学习者。

它所设计的教学目标既要考虑教学过程的要求,又要考虑学习者已有的准备状态,力求所设计的教学从最恰当、有利的位置起步。

2020云南教师招聘考试教育心理学知识:跟随加涅,从学习结果看“学习”

2020云南教师招聘考试教育心理学知识:跟随加涅,从学习结果看“学习”

2020云南教师招聘考试教育心理学知识:跟随加涅,从学习结果看“学习”罗伯特·加涅是美国著名心理学家、教育家、教育技术专家,著有《学习的条件》。

加涅一生致力于学习问题的研究,提出信息加工学习理论,并将其应用于教学设计之中。

基于对“学习”的热爱,加涅将学习按结果及水平有所区分。

加涅关于学习结果的分类是教师招聘考试中的一个重要考点及难点,主要以客观题形式考查。

其中,单选题主要通过呈现具体事例或者概念反选学习的类型;多选题主要考查识记,直接提问属于加涅学习结果分类的有哪些;而判断题以具体事例为背景,将学习类型混淆。

因此,考生在复习备考时应着重理解不同学习类型的内涵,并能有所区分、熟练举例,进而在理解的基础上完成识记。

从学习结果来说,加涅将学习分为五种类型:言语信息、智慧技能、认知策略、动作技能和态度。

1.言语信息言语信息的学习即掌握以言语信息传递的内容,学习结果是以言语信息表现出来的,帮助学生解决“是什么”的问题。

具体来看,言语信息又分为三小类:(1)符号记忆,包括人名、地名、外语单词、数学符号等的记忆,如知道江西又名“赣”,葡萄的英文为“grape”等。

(2)事实的知识,如知道“北京是中国的首都”,“麻雀是一种鸟”等。

(3)有组织整体的知识,如数学中有关数的整除的知识,四季的成因等。

虽然言语信息的学习主要涉及的心理过程是记忆,但并不能就此轻视这类学习结果,它同样是一种重要的能力。

判断学生是否获得信息主要看他们是否能把获得的信息表述出来。

2.智慧技能智慧技能主要指运用概念和规则办事的能力,它帮助学生解决“怎么做”的问题,用以对外界的符号、信息进行处理加工。

智慧技能可分为五个小类:(1)辨别,是指区分事物的差异的能力,如区分两张相似的图片,区分两个形近字。

(2)具体概念,是指识别同类具体事物的能力,如从大量农作物中识别出“荞麦”类。

(3)定义性概念,是指运用概念定义对事物分类的能力,如圆周率这类概念,不能直接通过观察习得,必须通过下定义,即圆周率是“圆的周长与直径之比”来概括,而且不论圆的大小,这个比值是固定不变的。

罗伯特·加涅:作为丰碑和旗帜挺立

罗伯特·加涅:作为丰碑和旗帜挺立

如我们所知, 加涅在学 习论、 教学论及其教学
敏锐 的视角和独特的才华活跃于研 究和开发两个
领域,并对这两个领域都作 出了贡献。在 19 96年 AC E T会议上 , 美国教学设计专家史密斯和霍根撰
设计、 教育技术学等几个领域都作 了深入而有价值
的研究, 取得 了非凡的成就。这里, 笔者主要对加 涅的学习论思想进行梳理。
智慧技能 演示符号应用, 详细见下: 辨别 区分印刷体字母 m 和 n ’S ’S
具体概念 识另空间关系 “ 9 下面 ;识另某一物体的边 0
定 概念 使用定义给 。 分类 义性 家庭
规则 演示句子主语与动词的一致性 高级规则 生 一 规 预 在 定 源 离 透 曲 条 下 相 大 成 条 则测给 光 距和 镜 率件 成 的小
文 加涅对教 学理论的影响》 ,文章指出:加涅的 著作一般认为是学习理论, 但他的贡献更多的被视 为 “ 教学理论” ,加涅对学习过程、条件等的一系 列研 究,目的不只是为 了说 明学习是如何进行 的,
而且是为 了服务于教学实践, 为设计教学活动提供
( 一)学 习层级理论和学 习结果分类论 学 习分类是教育心理学的基本理论之一。 罗伯 特 ・ 加涅是 当代著名教育心理学家 , 被誉为学习分 类理论的权威。 学习的形式、学 习发生的角度 出 从 发,加涅认为人类的学 >有八种形式。即①P - j ( 1 蚋: 1 .信号学 >:指有机体学会对某个信号或刺 - j 激作出概括性的反应 ,即经典性条件反射。 2 .刺激一反应学> : - 个体 只对特殊的刺激作 - j 出某种特殊的反应,即工具性条件反应。 3 .连锁学习:一系列刺激反应动作 的联合。 4 .语 言的联合 :一系列语 言单位的联合。

发明作业的罗伯特简介

发明作业的罗伯特简介

发明作业的罗伯特简介罗伯特是一位拥有超凡智慧和创造力的科学家,在他伟大的科研生涯中,他致力于发明各种用于帮助人们完成日常生活中繁杂任务的作业机器人。

本文将对罗伯特进行简要介绍,探索他的成就以及他的发明如何改变了人们的生活。

一、早年生活与教育背景罗伯特出生于科技发达的城市,从小展现出对科学和机械的极大兴趣。

他从小特别擅长解决问题和提出创新的想法,这使他在学校中脱颖而出。

他的父母是科学家,对他的发展给予了巨大支持。

在普通学校的机器人竞赛中,他多次获得奖项,这激发了他进一步追求创新科技的动力。

罗伯特在成长过程中参与了许多科技项目,并通过刻苦努力赢得了一份科技奖学金,他选择就读于著名的科学学院。

在那里,他接受了一流的科学教育和机械工程技术培训,掌握了核心的技能和知识。

二、创立发明作业的理念在接受高等教育的过程中,罗伯特深受现代生活繁忙节奏的困扰。

他常常观察到人们在完成各种家务和日常事务时所花费的大量时间和精力,而这些时间和精力本可以用于更有意义的事情。

于是,他决定致力于发明能够自动完成这些任务的作业机器人。

通过对市场的调研和对人们的需求的深入了解,罗伯特发现了人们最需要解决的问题,例如清扫、烹饪和搬运等。

他开始了一系列的实验,并逐渐发展出了一些创新的机器人技术。

三、发明作业的突破与应用罗伯特的作业机器人通过结合人工智能和机械技术,具备了多种先进的功能,可以在各种环境下灵活作业。

他的作业机器人可以根据用户的需求自动进行清洁工作,包括吸尘、擦地和整理。

此外,罗伯特还发明了厨房助手机器人,它能够根据食材和食谱制作美味且营养均衡的餐点。

通过利用机器人的搬运能力,罗伯特还解决了人们搬运重物时的困难,无论是家庭搬运还是商业物流,他的机器人都提供了高效的解决方案。

这些作业机器人的突破在科技界引起了广泛关注。

许多家庭和企业都积极应用罗伯特的发明作业,并取得了显著的成效。

人们的生活由于机器人的出现变得更加便捷和高效,他们可以将更多的时间和精力用于自己喜欢的事情上。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995年,在Gary J. Anglin主编的《教学技术:过去、现代与未来》(第二版,1995 年)中R. A. Reiser与David F. Salisbury合著发表了《教学技术与美国公共教育的未来 十年(Instructional Technology and Public Education in the United States: The Next Decade)》一文,考察了当时美国教学技术的现状及未来十年其在美国教育中的 发展趋势。 Reiser引用教学技术协会Kurland(1970)年对教学技术的评价和美国技术评估部门 (Office of Technology Assessment)1988年当时计算机在美国公共教育的影响的评 价回顾了自1970年以来教学技术(instructiol technology)对美国公共教育的影响, 发现教学技术对美国教育影响甚微。 当时,Kurland认为教学技术其实就是两大教学媒体:教师和课本的辅助手段,即 使没有技术,教育也不会停滞不前(go on with hardly a missed lesson),而1988年 美国技术评估部门也认为当时尽管学校中开始拥有越来越多的计算机,但是教学 过程并没有发生实质性的变化(…but most elements of the instructional process remains the same.)。正是在这一背景下,Reiser开始反思教育技术未能在学校教育 中发挥重要作用的原因(play a significant role in the public schools)。为了探究这一 现象的根源,他从教学技术的定义入手,认为人们一般将教学技术等同于教学媒 体(instructional media),从而由于媒体硬件和软件可获取性、软件的质量与适用 性、教师的使用程序和固有的教学传统(tradition of teaching)等问题的存在使得 教学媒体难以在教学中发挥重要的作用。因此,Reiser认为提出应该将教学技术视 为一种发现教学问题,并设计、实施、评价和不断改进解决这些问题的方法的系 统化手段(systematic means)。

• 1998年,R. A. Reiser与Andrea C. Young、Walter Dick合著了 《优秀教师采用系统化教学计划程序吗?一项叙事研究( Do superior Teachers Employ Systematic Instructional Planning Procedures? A Deicriptive Study)》。该项研究中,研究者 通过书面问卷调查和面对面的访谈发现参加调查的优秀教 师并不重视细化教学目标(specifyig objectives)、开发基 于目标的测验(test)或者根据教学目标做出其他决策。 总之,大部分人很少采用系统化的教学计划实践(employ systematic planing practices)。研究还发现这些优秀教师认 为由于时间问题根据系统化教学计划程序制定计划的时间 跨度一般比较长,如一学年的教学计划他可能根据系统化 教学设计程序进行,但一天,甚至一周的计划对于系统化 教学设计程序使用很少。这些教师一般对教学计划的修改 并不是以系统化教学计划中的教学目标为导向而是以学生 的表现(student performence)对教学计划进行修改。尽管 如此,Reiser认为系统化的教学计划对于职前教师仍有着 重要的意义



2001年,Reiser在ETR&D先后发表了《教学设计与技术历史之第一部分:教学 媒体的历史(A History of Instructional Design and Technology: Part 1: A History of Instructional Media)》和《教学设计与技术历史之第一部分:教学媒体的历 史(A History of Instructional Design and Technology: Part 1: A History of Instructional Design)》两篇文章。 这两篇研究论文对教育技术的定义做了重新界定,并把教育技术( Instructional Technlogy)更名为教学设计与技术(Instructional Design and Technology)。该定义认为教学设计与技术由对学习与绩效进行分析和对旨在 提高多种环境(settings),特别是教育教育机构、工作场所的学习与绩效的 教学/非教学过程与资源进行设计、开发、实施、评价与管理等要素构成( encompasses the analysis of learning and performance problems, and the design, development, implementation, evaluation and management of instructional and noninstructional processes and resources intended to improve learning and performance in a variety of settings, particularly educationace.) 该书在2005年美国教育技术博硕士点使用教材调查中位居第二(使用最多的 是Dick, W., Carey, L., &Carey, J. O.的The Systematic Design of Instruction),排行 第三到第五名的三本书依次为:Hennich, R., Molenda, M., Rusell, J. D. & Smaldina, S. E. (2003). Instructional media and technologies for learning(7 th ed.), Ertmer, P. A. &Quinn, J. (2003). The ID casebook:Cases studies in instructional design(2nd ed.), Driscoll, M. P.(2000).Phychology of learning for instruction.(2 nd ed.)。
Robert. A. Reiser博士是美国佛罗里达州立大学的教育 学院教学系统专业的学科带头人(Instructional Instruction Program Leader),1970年,Reiser毕业于 美国纽约城市大学皇仁学院,主修经济学.辅修第二英 语四年之后,Reiser在美国亚利桑那州立大学取得学 校图书馆媒体文学硕士学位,1975年在该校取得哲学 博士学位。随后留校工作,1976年转入佛罗里达州立 大学(FSU)任教至今。同时,Reiser还担任国际教 学、培训与绩效标准董事会、教学设计资格委员会 委员等多家教育培训机构和公司的咨询顾问以及 ETR&D等教育技术杂志的编委。

• 1982年,R.A. Reiser与R. M. Gagne合著的《媒体选择模型之 特征分析(Charactristics of Media Selection Models)》一文 。作者通过对当时10种媒体选择模型的特征、分类和影响 因素的分析评述,最终得出学习者特征、教学背景( Setting)和任务(task)是影响媒体选择的重要因素。媒体 选择模型中还考虑了其他多种因素对媒体选择的影响,如 模型本身的展示形式、媒体的物理属性、图像、文字、声 音、动画、色彩、实物、学习结果的分类、教学事件和物 理因素等。 • 1983年Reiser与Gagne合作出版了《教学媒体选择(Selecting Media for Instruction)》一书。
• 从Reiser的研究来看,他显然将工商领域作为美国 教育技术(IDT)的重要研究与实践领域。一方 面在他看来,教学媒体对教学的影响并不大,另 一方面教师在教学中使用教学设计的情况并不令 人满意,因此他曾提出通过变革美国的学校体制 来发挥IDT在教育中的重要地位。而事实上,这 种通过变革现有体制达到应用教育技术的目的是 不现实的。因为学校的变革需要动因和力量,但 是这些力量从哪里来呢?可能教学技术本身就应 该发挥其变革教育教学的主导作用。否则,这一 通过重构学校现有教学体制而达到应用教育技术 的难题就无从解答。
Status
• It has received the United States education communications and technology association (AECT) issued by the national book award outstanding performance improvement and the international association (ISPI) issued by the outstanding human performance communication award, the first edition also received the highest award, the book AECT James brown ChuBanJiang outstanding. • At present, the book has become education technology specialized curriculum teaching of one of the most often USES the textbook
• Reiser在教育技术历史研究方面,特别强调 他所研究的是美国的教育技术历史。在这 一点上,我们不可否认教育技术历史发展 的差异性。尽管从宏观上讲,各国的教育 技术发展史必定有着共同的特征,但具体 到某一国家,它们又有着明显的差异。
《Trends and Issues in Instructional Design and Technology》
从1977年Reiser与人合作发表的第一篇学术论文《 教育中数学运算法则》标志着其作为专业教育学 者研究经历的启航。 • 嗣后,Reiser开始研究教学设计的目标、策略和程 序以及课程设计、教学管理、信息技术与课程整 合,甚至于仿真游戏在教学中应用的有效性和研 究生培养等问题,但Reiser最终还是选择以教学设 计作为自己毕生主要的研究方向,并发表了数十 项研究论文与成果。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