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和型猪瘟症状图片.doc
常见猪病图谱ppt课件
ppt精选版
74
ppt精选版
75
ppt精选版
76
ppt精选版
77
ppt精选版
78
ppt精选版
79
ppt精选版
80
ppt精选版
81
ppt精选版
82
ppt精选版
83
ppt精选版
84
ppt精选版
85
ppt精选版
86
ppt精选版
87
ppt精选版
88
ppt精选版
89
ppt精选版
ppt精选版
94
临床症状 1、种母猪。主要表现为高热,精神沉郁,食欲减退或废绝,咳嗽,不同程 度地呼吸困难。间情期延长或不孕。妊娠母猪感染后,食欲废绝,高热 (40度以上),可发生早产,后期流产、死产、木乃伊化、弱仔,预产 期后延。流产后,精神状况好转,有食欲,但无乳。有的乳头变红,有的 皮肤发绀,耳朵发蓝。 2、新生仔猪。部分新生仔猪呼吸困难,运动失调,轻瘫。生后因母猪无乳
3、粪便初期呈灰白色,后呈黄绿色,末期粘稠。病 猪严重脱水、萎顿、消瘦、被毛粗乱。日龄越小, 病死率越高。
4、耐过仔猪因生长发育受阻而成僵猪。青年猪几乎 全部发病,水样腹泻,个别猪呕吐、厌食。哺乳母 猪腹泻,泌乳减少,加速哺乳仔猪死亡。
ppt精选版
102
猪伪狂犬病
伪狂犬病又名狂痒病,是由伪狂犬 病毒引起的猪和其他动物共患的一种急 性传染病。其特征为发热,脑脊髓炎的 症状,但成年猪常为隐性感染,可有流 产、死胎和呼吸症状,新生仔猪除有神 经症状外还可侵害消化系统。
ppt精选版
103
临床症状
1、成猪一般为隐性感染,若有症状 也很轻微,易于恢复。发热、精 神沉郁,有些病猪呕吐、咳嗽, 一般于4—8天内完全恢复。
温和型猪瘟的诊断与防控
作 的开 展 .对 预 防猪 瘟 取 得 效 果 非 常 呈 隐性Biblioteka 感 染 ,无 明显 临床 症 状 但
能 垂 直传 播 至 下 一代 ,导 致 胚 胎 死 亡 和 仔猪 成 活 率 下 降 ,新 生 仔 猪 免 疫 力 下 降 。 性感 染 的 带 毒母 猪 , 毒 能 通 隐 病
种抗生素及磺胺类 药物治疗无 效果。 笔 者 根 据 有关 资 料 分 析 和 对 笔者 所 在
地 区温 和 型 猪 瘟 病 流 行 病 学 调 查 , 总
出 血斑 块 、 肤 水 肿 症 状 , 仔 猪 常 在 皮 病 2 3 内死 亡 , ~ 0d 致死 率 很 高 。
2 2 隐性 母猪 所 产 的 仔 猪 _
与 什 么病 原混 合 感 染 。就会 出现 一 种
或多种病变。 4 防控 措 施
我 国把 猪 瘟 列 为 一 类 动 物疫 病 。是 严 重 危 害 养 猪 业 发 展 的 一 种 烈 性 传 染 病 。 着 近几 年 的养 猪 业 的发 展 , 瘟 随 猪
仍 然频 繁 地 发 生 和 流行 ,对 养 猪 业 危
随着 猪 高 热 病 等 免 疫 功 能病 的暴
发 与 流行 , 导致 生 猪 免 疫 功 能 低 下 , 增
效 , 程1 左右 , 后死亡。 病 周 最 23 隐 性 青年 猪 和 育肥 猪 .
抗 病 能 力 , 少应 激 因素 。 减 43 严 把检 疫 关 . 在 引 进 外 源 猪 之 前 必 须 经 过 检 疫 , 防止 引 进猪 造 成 猪 瘟 病 突 发 。 以 另 外 ,猪瘟 病 毒 可 通 过 猪 肉及 其 制 品 进
温和型猪瘟症状及预防治疗办法
温和型猪瘟症状及预防治疗办法一、温和型猪瘟的流行原因1.母猪和仔猪未接种过疫苗:在调查养殖户中发现,母猪饲养量在10头以下的,80%以上不接种猪瘟疫苗;70%以上自繁自养的断奶仔猪不接种猪瘟疫苗;95%以上的待售仔猪断奶时仍未接种猪瘟疫苗。
经研究证明,在空怀期母猪接种猪瘟疫苗的情况下,仔猪出生后通过母乳获得母源抗体,在18-25日龄时已不能抵抗猪瘟病毒的侵入,仔猪必须在20日龄左右免疫。
而如果母猪未接种猪瘟疫苗,仔猪获得的母源抗体一般在15日龄之后不能有效抵抗猪瘟病毒。
所以,仔猪断奶前或出售前不进行猪瘟免疫,这大大增加了仔猪购入后迅速发生温和型猪瘟的可能性。
2.猪瘟疫苗免疫剂量失误:笔者在实践中发现,临床至少使用2头份高效苗免疫剂量才能取得较好的效果,而大多数养猪户都用低效苗。
猪瘟疫苗免疫剂量不足是猪瘟流行的主要原因之一。
3.猪瘟免疫程序失误:调查中发现,养殖户免疫程序不科学,超前免疫或直到出栏不再免疫,甚至购入仔猪根本不免疫,能够做到仔猪一出生就免疫的养殖户不超过10%。
4.误诊:由于温和型猪瘟不具备典型猪瘟的临床症状和病理变化,按典型猪瘟的标准诊断,易把温和型猪瘟误诊为其他病或漏诊,并且温和型猪瘟常与其他病并发,临床易误诊为其他传染病,贻误治疗时机。
二、温和型猪瘟的临床表现、病理变化和混合感染1.临床表现:母猪繁殖障碍常表现为:木乃伊、死胎、弱仔、先天性震颤、出生后一周不明原因死亡等。
购入的仔猪和育肥猪表现为:高热、气喘、不食、精神萎靡;猪群中同时出现腹泻和干便,后背毛根有出血点,腹下皮肤发红,后肢运动不协调;注射猪瘟疫苗出现过敏、发病或死亡。
据以上症状易误诊为附红细胞体病、弓形体病、白痢、传染性胸膜肺炎、气喘病、链球菌病等。
在使用抗生素和退烧药物治疗后,能暂时控制病情,但停药后复发,死亡率为15-50%。
2.病理变化:肾脏可见大小不等的出血点,以针尖大小居多,淋巴结肿胀,水肿或出血,常表现为外周出血,膀胱、咽喉偶见出血点。
猪 瘟
体内带毒时间短。在免疫猪体内仅保毒14d,不从 尿、粪中排毒,也不引起非免疫猪同居感染
对不同毒力株均有非常高的保护作用,免疫猪保 护率达100% 免疫期长。1~1.5年,保护力为100%
免疫剂量小:淋巴结、脾脏中含毒10-4~10-5PFU 即可产生保护力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2)免疫程序
后备母猪于配种前15d免疫1此,产仔后10d免疫1次
猪瘟:肾盂肾乳头出血
猪瘟:膀胱粘膜出血
猪瘟:喉头粘膜出血
猪瘟:肺脏散在出血斑点
心冠脂肪、心肌、心内外膜、心包膜出血
扁桃体出血、坏死
小肠、大肠黏膜充血、出血;盲肠(特别是回盲瓣 处)和结肠的淋巴组织坏死 脑炎。脑膜出血,毛细血管周围,大量淋巴细胞聚 集,形成“袖套状”。小胶质细胞增多或局灶坏死
持续感染型或迟发性猪瘟:目前我国猪场常
见类型,多见于有CSF流行病史的猪场
感染猪通常无临床症状,但长期带毒、排毒;感染母猪 可垂直感染胎儿,发生流产、早产、木乃伊胎、死胎、 弱仔、颤抖仔猪或外表健康仔猪 生后存活的仔猪大部分发病死亡,不死者终身带毒、不 定期排毒,成为重要的传染源,并产生免疫耐受,对 CSFV不产生抗体应答,或发生过敏反应耳病情恶化、死 亡
酶标抗体技术:检测病猪外周血白细胞涂片及组
织压片中的CSFV
病毒分离培养和鉴定:病料接种于 PK-15 细胞, 48~72h后,用FA或酶标抗体技术检测 新城疫病毒强化法(END法):猪睾丸细胞,先接 种病料(4d),再接种NDV(106个蚀斑单位, 3d),出现CPE。此法可区分强毒和兔化毒
病势重、死亡率高
五、临床症状
温和型猪瘟的发生特点及病因分析
该病 一年 四季均 呈散 发 或地方 流行 , 主要 发生 在 5 l 一 0 月。 0 5年 5月霞坑 镇 进 丰 村防 疫 员 未按 操 作规 程 进 行 防 20
据 研 究 资 料 表 明 , 猪 瘟 病 毒 分成 2群 , H 群 和 B 将 即 群 。 感染 的实 验猪 , 大 多数 H群 的毒株 能 引起 典型 的猪 在 绝 瘟 。 B群 的毒 株仅 出现 慢 性 表现 。 据临 床 症状 的程 度和 而 根 持 续时 间 , 猪瘟 分成 4个型 , 急 性 、 性 、 急 性 、 将 最 急 亚 慢性 。
温和 型猪瘟 的症 状和 病理 变化【 ¨ 。
2 临 床 症 状
最 急 性 发病 5d 亡 , 死 急性 发 病 后 绝 大 多数 1~0d 亡 , 0 2 死
亚 急性 发 病 后 可 延长 2 0d以 上 , 性 延 至 3 慢 0d以 上 。 急 最
性和 急 性 猪瘟 多 数 由 H 型群 病 毒 引起 , 性 猪瘟 由 B型病 慢
现 代农 业科技
21 第 1 0 0年 8期
动物 科学
温 和 型猪 瘟 的发 生 特点 及 病 因分 析
吴 春旺
( 徽省歙县霞坑镇畜牧兽医站 , 徽歙县 25 1) 安 安 4 2 2
摘要
介绍 了温和 型猪 瘟的 流行 情 况、 临床 症状 、 病理 变化 及病 例调 查情 况 , 分析其 发病 原 因 , 以为防 治该 病提供 参 考。
口干 喜 水 , 至 吞 食瘀 泥 ; 症较 长 的 有咳 嗽 气 喘 等症 状 。 甚 病 严重 者鼻孔 流 出含 有泡 沫 的液体 、 肺部 有 口罗 音 。 程短 者 病
几天 , 者 可 达 1个 月 以 上 。 猪 常 因衰 竭 死 亡 , 长 病 不死 者 亦
猪瘟PPT课件
HCV呈球形,大小40-50nm
2、增殖
HCV经常用猪肾上皮细胞细胞PK-15、SK-6、猪 睾丸细胞ST培养,但不能产生细胞病变 (CPE)。
与新城疫病毒共同培养,可增强后者的致细胞病 变作用,称为“新城疫病毒强化试验”,是鉴别 HCV的方法之一。
3、血清型 猪瘟只有一个血清型,不同分离毒株其毒力不同。 4、毒力强弱 (1)强毒株 ➢ 引起急性猪瘟,死亡率高,通常在1~2周内致死感染猪,
世界动物卫生组织(OIE)的《国际动物卫生法 典》中,将猪瘟列为A类法定传染病之一,在我国 的《家畜家禽防疫条例实施细则》中也被列为一类 传染病。
二、病原体
1、分类、形态 黄病毒科、瘟病毒属、猪瘟病毒 球形、有囊膜、单股正链RNA病毒 与牛病毒性腹泻病毒(BVDV)有高度的同源性,既有
血清学交叉反应,也有交叉保护作用。
和四肢皮肤发生坏死; ➢ 后期站立不稳,后肢瘫痪; ➢ 病期2-3个月。
六、病理变化
1、急性型、亚急性型: ➢ 多发性出血为特征的败血症; ➢ 全身皮肤、浆膜、粘膜和内脏器官不同程度的出血; ➢ 以淋巴结、肾脏出血最为常见; 全身淋巴结,尤其是颈部、肠系膜、腹股沟淋巴结水肿、
出血,呈红黑色外观,切面呈周边出血,大理石样花纹; 肾脏皮质有针尖大出血点,呈“雀斑肾”; ➢ 脾出血性梗死,最具有诊断意义,毛细血管栓塞所致,
官、体液中,尤其血液、淋巴结、脾脏含毒量最 高。
潜伏期排毒、感染毒力较弱的毒株康复后呈慢 性感染猪,危险的传染源。
3、传播途径 经消化道、呼吸道、结膜和生殖道粘膜感染,
也可经胎盘垂直传播。
垂直传播导致仔猪带毒持续性感染,是猪瘟免 疫失败的主要原因。
四、发病机理
HCV进入机体,在扁桃体大量繁殖,随后经淋巴 管到达淋巴结继续增殖,然后到达外周血液和全身 组织;
猪瘟
谢谢观看
防治措施
治疗方法
已知猪瘟兔化弱毒疫苗给猪注射后,3-4天即可产生免疫力。根据疫苗的这一特性,在已发生猪瘟疫情的猪 群或地区,对假定未感染猪群进行紧急接种,可使一部分猪或大部分获得保护。可逐头测量体温,对正常的和尚 未出现症状的猪做紧急接种,常可控制疫情。此外,对疫区周围的猪群,立即一头不漏地注射疫苗,形成安全带, 防止疫区扩大和猪瘟蔓延。但应注意对注射针头等的清毒,以防人为传播。
病理变化
病理变化
猪瘟病毒感染后的主要病理变化是免疫抑制和血细胞减少,猪瘟病毒对猪免疫系统的损伤是导致急性致死性 猪瘟的一个重要原因。猪瘟病毒感染并损害淋巴组织的发生中心,阻碍B淋巴细胞的成熟,从而使在循环系统及淋 巴组织中的B淋巴细胞缺失、病猪胸腺萎缩、白细胞减少,病猪的骨髓也遭到了破坏。原位杂交显示,作为病毒复 制及入侵淋巴结位点的滤泡在晚期结构已遭到破坏。
猪瘟
动物病害
01 病害学史
03 为害症状
目录
02 病原特征 04 流行情况
05 病理变化
07 防治措施
目录
06 诊断方法
基本信息
猪瘟(Infection with classical swine fever virus,简称CSF)是由猪瘟病毒(CSFV)引起的、发生 在猪上的一种高度急性、热性、接触性传染病。该病有最急性型、急性型、亚急性型、慢性型、温和型之分。该 病以发病急、发生高热稽留和细小血管壁变性、全身泛发性小点出血、脾梗死为特征。
《猪瘟防治》PPT课件
ppt课件
6
点颜色较暗。切面肾皮质和髓质均只有点状和绒状出血,肾乳 头、肾盂常见有严重出血。胃底部粘膜可见出血溃疡灶,大肠 和直肠粘膜随病程进度发展为淋巴滤泡溃疡,也常见有大量出 血点,小肠和大肠孤立和集合淋巴滤泡肿胀。喉和会厌软骨粘 膜常有出血点,扁桃体常见有出血或坏死。胸腔液增量,呈淡 黄红色。心包积液、心外膜、冠状沟和两侧沟及心内膜均见有 出血斑点,数量和分布不均。亚急性型:病程2~4周,主要 病变表现为淋巴结、肾和脾,与急性病变相同。在耳根、股内 侧有出血性坏死样病灶,断奶仔猪的胸壁肋骨和肋软骨结合处 的骨合线明显增宽。慢性型:败血症变化较轻微,主要特征性 病变为回盲口的纽扣状溃疡。断奶仔猪肋骨末端与软骨交界部 位发生钙化,呈黄色骨化线。繁殖障碍型:母猪具有高水平抗 体,不发病,但子宫内胎儿却因来路不明确的猪瘟病毒感染而 发病或死亡,致使母 猪流产。
猪瘟防治
猪瘟,又称猪霍乱,在我国又叫烂肠瘟。这种猪瘟在欧洲 称为“古典猪瘟”,是为了区别非洲猪瘟而言的,因为两 者症状相同,病原体却不同(非洲猪瘟病毒是RNA病毒,古 典猪瘟病毒是DNA病毒)。
ppt课件
1
猪瘟病原 猪瘟病毒属于黄病毒科瘟病毒属,与牛粘膜病病 毒、马动脉炎病毒有共同抗原性。本病毒为单股 RNA型,病毒粒子呈球形,核衣壳为20面体立体 对称,直径38~44纳米,有囊膜。本病毒只有1个 血清型,但病毒株的毒力有强、中、弱之分。猪瘟 病毒对外界环境有一定抵抗力,在自然干燥情况下, 病毒易死亡,污染的环境如保持充分干燥和较高的 温度,经1~3周病毒即失去传染性。病毒加热 60~70℃ 1小时才可以被杀死,病毒在冻肉中可生 存数月。病尸体腐败2~3天,病毒即被灭活。2% 氢氧化钠、5%~10%漂白粉、3%来苏水能很快将
温和型猪瘟的诊断与防治
合理的免疫程序 。 避免盲 目照搬套用 此类 型 免 疫程序的现象发生 ,根据免疫抗 体水
个体的差异 ,照搬死套 同一个 免疫程序 在 生产 中常见 ,病程长达 1 ~2个月 , 病 平 , 实施合理及 时的免疫 。不同的猪场 ,
.5— . , 次 连 %的葡萄糖盐 水 平时要保持羊舍卫生清 洁 、 通风干燥 , 分 体重 肌注 01 02mL 每 日 1 , 用 水严重 的 ,静 脉注射 5 娩前 和哺乳期应 保持 乳房 清洁卫 生 , 新 2~3d② 牛羊快 康 ( 酸庆大霉 素注 射 2 10mL ; 硫 0 0 ,或在其 中加入碳酸氢 钠以 生羔羊还要注意保 暖。
液) ,每 体重肌注 01 L . m ,每 日 1 防酸中毒 , ~2 对有兴奋 症状 的病羔 , 用水合
( ) 现 疑 似 病 羊 , 即 采 取 隔 离措 次 , 2发 立 连用 2~3d ③ 牛羊精 典 ( 酸环丙 氯醛 01 02g ; 乳 . ~ . 加水灌服 。
给养猪业造成 了严重的危害。 2— 3周 , 的长达 1 有 个月 以上 , 患猪 表现 比较快 、 、 急 时间短 , 死亡率高。
脱脂乳 、 浆 、 豆 羊 ( ) 强孕羊管理 , 1加 确保产前产后 营 群立 即用 甲醛大肠杆菌苗 或乳 酸大肠杆 度脱水 时可灌服米汤 、 养 怀孕母羊尤其是孕 后期胎儿发育迅 菌苗进行紧急预防接种 , 以防疫情扩 大。
的普 及 , 特别是养殖场 、 户之 间免疫 程序
( )流 行 特 点 1
的简单照搬 、 套用 , 疫苗使 用不 当 ( 如操 温 和 型 猪 瘟 大 小 猪
猪瘟ppt课件
随着病情加重,病猪可能出现呼吸困 难、皮肤出血、腹泻便秘等症状。
猪瘟病毒会影响猪肉品质,感染猪只 的肉不能食用,对食品安全造成威胁 。
02
猪瘟的预防措施
疫苗接种
01
02
03
疫苗种类
选择正规、质量可靠的疫 苗,如猪瘟兔化弱毒疫苗 等。
THANK YOU
猪瘟的传播方式
猪瘟主要通过接触传播,病毒可经消化道、呼吸道、眼结膜等途径感染健康猪只。 病猪和带毒猪是主要的传染源,病毒可随其分泌物和排泄物污染水源、饲料等。
猪瘟病毒可在猪只体内繁殖,并随血液、淋巴液等传播到全身各组织器官。
猪瘟的症状与影响
猪瘟的潜伏期一般为2-10天,感染后 猪只出现发热、精神不振、食欲减退 等症状。
饲养管理
饲料管理
环境控制
提供营养均衡的饲料,增强猪只抵抗 力。
保持猪舍适宜的温度、湿度和通风, 减少应激反应。
饮水管理
保证清洁、充足的饮水,注意水源的 卫生条件。
定期检测与监测
检测频率
定期对猪群进行抗体检测,了解 免疫效果和病毒传播情况。
监测范围
扩大监测范围,包括疑似病例、免 疫猪群和易感动物等。
未来展望
03
随着科研技术的不断进步,相信未来会有更多高效、安全的新
型疫苗问世,为防控猪瘟提供更多选择。
防控策略的优化
综合防控措施
除了疫苗免疫,还需采取综合防控措施,如加强 检疫、净化种猪、改善养殖环境等。
智能化监控
利用物联网、大数据等技术手段,实现猪群健康 状况的实时监控和预警,提高防控效率。
区域化防控
非洲猪瘟 ppt演示课件
2020/10/15
.
9
2020/10/15
.
10
二、流行病学
特点一宿主:家猪、野猪、软蜱
非洲的野猪: 疣猪(Warthogs) 丛林猪(Bush pigs) 大森林猪(Giant forest hogs)
欧洲的野猪: 野猪(Wild pigs) 欧洲野公猪
.
25
实验室诊断方法
GB/T18648-2002:《非洲猪瘟诊断技术》 1、病原学
病毒分离、血细胞吸附试验、病毒核酸检测、荧光抗体法、免疫过氧化酶染色法 2、血清学
酶联免疫吸附试验、间接荧光抗体试验、 免疫印记试验、对流免疫电泳试验等
2020/10/15
.
26
2020/10/15
.
27
非洲猪瘟诊断结果的判定
(信息来源:FAO)
消灭所有生猪
(信息来源:Geering et al 1995)
扑杀病猪+误诊 迅速蔓延52疫点
(信息来源:OIE、FAO)
扑杀病猪及同群猪
.
6
2020/10/15
.
7
一、病原
• 虹彩病毒科、虹色病毒属中唯一成员 • 唯一核酸为DNA的虫媒病毒 • 只有1个血清型
• 对乙醚及氯仿等脂溶剂敏感,对热、腐败、干燥的 抵抗力较强。
1.临床怀疑病例 符合流行病学特点和部分临床表现,并且排除猪瘟。
2.疑似病例 临床怀疑病例,且血清学方法检测阳性。
3.确诊病例 疑似病例,且病原学方法检测阳性。
2020/10/15
.
28
七、防控
2020/10/15
.
29
温和性非洲猪瘟的识别
二、温和性非洲猪瘟
• 把发病猪只进行严格隔离。 • 隔离的时候,要以发病猪圈为中心,把相邻的两边的
两栋猪舍的猪群全部隔离。
• 将不同健康状态的猪只严格分离、隔开,完全、彻底切断其
间的来往接触,以防疫病的传播、蔓延即为隔离。
二、温和性非洲猪瘟
• 将患病猪只和可疑感染猪只的隔开。隔离患病猪只防
止猪只继续受到传染,以便将疫情控制在最小范围内 加以就地扑灭。
二、温和性非洲猪瘟
• 刚开始发病的时候,养猪场大多不会注意,因为猪只
很少出现死亡情况,其共同症状就是发烧,打退烧针 退不下烧,然后大便干、不食。
• 发病猪只一般以产前、产后的母猪居多。
二、温和性非洲猪瘟
• 温和性非洲猪瘟共同情况就是:以发病猪圈为中心,
开始向两边猪圈传,再向相邻的猪舍传,随后传遍猪 场的全部猪舍。
温和性非洲猪瘟的时候,母猪高烧,打退烧针
之后,容易出现体温低,继而出现呕吐,然后有的拉 血便,一般三到五天就会出现死亡。
二、温和性非洲猪瘟
• 但是现在发生温和性非洲猪瘟的越来越多,病猪和以
前不同的是,猪发烧之后打退烧针退不下烧。
• 一般情况下,病程能达到10天乃至20天。
二、温和性非洲猪瘟
• 患病猪只数目较多,可集中隔离在原来的猪圈里。 • 特别注意严密消毒,加强卫生和护理工作,须有专人
看管和及时进行治疗。隔离场所禁止闲杂人员出入和 接近。
二、温和性非洲猪瘟
• 工作人员出入应遵守消毒制度。隔离区内的用具、饲
料、粪便等,不得运出,作无害化处理。
• 隔离之外的受威胁区域,要严格防疫管理。
二、温和性非洲猪瘟
• 隔离之后,要尽早拔牙式扑杀隔离猪只,并进行无害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温和型猪瘟症状图片
概述:温和型猪瘟一般外表变化不大,主要表现猪越吃越少,每次喂料也都来吃,就是越来越少,用点针剂有效果,但是效果不大,停药又不爱吃,体温在39.5到40.5度之间。
用上大剂量的猪瘟细胞苗效果明显。
本文小编主要为大家介绍下温和型猪瘟的症状:一、什么是温和型猪瘟
温和型猪瘟,主要在临床上表现为隐性经过,而长期带毒的猪。
一般,体温正常或高热不下、生长迟滞、瘦弱,并反复出现呼吸和消化症状。
在猪群中不断出现死猪现象(主要是中、小猪,特别是n甫乳仔猪)。
高热用抗生素治疗无效。
例如:猪群中出现有“无名高热”、“干耳朵”、“干尾巴”、“烂喉病”等。
有的出现皮肤烂斑、点状出血。
有的腹下轻度瘀血或四肢下部发绀(紫斑蹄、污斑症)、花皮猪等。
二、温和型猪瘟发生的原因
1、病死猪的流动性大猪发病后不能及时做到隔离,消毒,甚至有不少养殖户将病死猪低价出售,贩卖病死猪肉,使病原扩散。
2、疫苗问题疫苗生产质量不合格,冻干疫苗密封不佳而失真空,运输保存不当,超过有效期等导致棉衣效果不佳,猪瘟兔化弱毒真空冻干苗应在低温条件下运输和保存,稀释后立即使用,并在两个小时
内用完。
3、免疫程序不合理免疫间隔时间过长,有的养殖户在仔猪出生后至出栏仅接种一次疫苗;疫苗接种过早或过迟,弱毒苗都会被机体部分甚至完全中和,不能刺激机体免疫系统产生免疫应答。
制定免疫程序要依据当地疫情,猪群的免疫状态等实际情况,最好结合抗体水平监测,确定免疫接种的最佳时间。
4、免疫剂量不足免疫剂量不足导致产生的抗体不足以抵抗感染。
猪瘟兔化弱毒苗不论猪品种、年龄、体重和性别一律皮下或肌肉注射4头份。
但在调查中有近50%的养殖户不知注射多少剂量。
5、疫苗接种方法不正确兽医一般对某一村养殖户采取集中免疫,计算当日免疫头数后,一次性稀释疫苗,逐户免疫,并且不更换针头,造成疫苗效力可能降低或受到污染,针头带毒传播。
6、滥用抗菌药物猪瘟弱毒苗注射前后一周内应禁用能产生免疫抑制的磺胺类、呋喃类等抗菌药及糖皮质激素类药物。
7、误诊:由于温和型猪瘟不具备典型猪瘟的临床症状和病理变化,按典型猪瘟的标准诊断,易把温和型猪瘟误诊为其他病或漏诊,并且温和型猪瘟常与其他病并发,临床易误诊为其他传染病,贻误治疗时机。
三、温和型猪瘟临床症状
非典型性猪瘟在猪的不同阶段表现出不同的症状
1、带毒种猪:呈隐性感染,无明显临床症状但能垂直传播危害下一代,导致胚胎死亡和仔猪成活率下降,新生仔猪免疫力下降。
2、带毒母猪:隐性感染的带毒母猪,病毒能通过胎盘屏障传给不同时期的胚胎。
母猪产出木乃伊胎、死胎和弱胎。
有的仔猪出生后表现精神沉郁、震颤、间歇性腹泻。
有的呕吐和运动失调,皮肤出现出血斑块、皮肤水肿症状,病仔猪常在2至30天内死亡,致死率很高。
3、感染隐性猪瘟的母猪所产的仔猪:哺乳期内仔猪生长良好,但断奶后仔猪连续出现症状,体温升高达41摄氏度,厌食,顽固性腹泻,粪便由褐色变黄色,后期肛门失禁,粪便沿着后腿淌下,恶臭异常。
病猪迅速消瘦,腹下部及耳根皮肤呈紫红色淤血,治疗无效,病程1周左右,最后死亡。
4、隐性带毒的青年猪和育肥猪:此类型在生产中常见。
病程长达1至2个月病情发展缓慢呈散发型。
病猪体温稽留在40摄氏度左右,症状时轻时重,食欲时好时坏,粪便时干时稀。
病程长者皮肤出现淤血斑和坏死块,以腹下部为常见。
有时也出现紫耳朵、干尾巴、紫斑蹄。
病猪的皮肤一旦破损或扎针后,局部淌血不止,血液凝固不良,也是本病的特征之一。
病猪日益消瘦,日龄越小,病死率越高。
部分育肥猪经1至2个月后可能耐过,但失去经济价值。
四、定为温和型猪瘟的根据
温和型猪瘟是通过酶标、荧光、血液学,临床观察、细菌学、动物接种等多种方法检查结果,确认温和型猪瘟。
这种猪瘟主要是由猪瘟低毒力毒珠引起的一种非典型猪瘟。
五、温和型猪瘟的病理变化
肾脏可见大小不等的出血点,以针尖大小居多,淋巴结肿胀,水肿或出血,常表现为外周出血,膀胱、咽喉偶见出血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