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文心雕龙》“风骨”及其审美特征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谈《文心雕龙》“风骨”及其审美特征

作者:张少殿

来源:《文学教育下半月》2013年第07期

内容摘要:“风骨”是刘勰《文心雕龙》一书的重要理论范畴。“风骨”的概念始于魏晋六朝的人物品藻和谈书论画的社会风尚,文学作品中的“风”和“骨”是两个相互区别又紧密联系的概念,“风”侧重于作品的情感和志气,“骨”侧重于作品的语言和文辞,刘勰提出的“风骨”与儒家文化精神有着密切的渊源,“风骨”具有刚健清峻、遒劲有力的审美特征。

关键词:《文心雕龙》“风骨” 审美特征

一.何谓“风骨”

“风骨”是中国古典美学中一个重要的概念范畴,也是中国古代文学鉴赏批评的关键术语,有关“风骨”的最早出处和具体含义却尚未有结论。一般认为,“风骨”一词源于魏晋六朝时期人物品藻和谈书论画的社会风尚,涉及书法、绘画、文学等多个艺术领域。南朝刘义庆《世说新语·轻诋》记述:“旧目韩康伯将肘无风骨。”韩氏是一个著名学者,但他胳膊肥胖、其貌不扬,时人认为他没有风度。沈约《宋书》记述宋高祖刘裕:“身长七尺八寸,风骨奇特,家贫,有大志”。刘裕的相貌颇为奇特,这里的风骨着重指外貌和风度。韩氏和刘裕都是南朝的才俊人物,当时所谓“风骨”,大致指人的神韵、风度方面的特点。除了文学领域,魏晋六朝时期的绘画领域也讲究“风骨”,谢赫《古画品录》说:“一曰,气韵,生动是也;二曰,骨法,用笔是也”。谢赫在评论曹丕兴的画时说:“观其风骨,名岂虚哉!”这里的“风骨”侧重指书画作品中流露的气韵——画得生动就有风度;用笔遒劲,就是骨。将“风骨”运用到文学理论中,进行具体阐释的则是刘勰的《文心雕龙·风骨》篇。

《文心雕龙·风骨》篇说:“诗总六义,风冠其首”“是以惆怅述情,必始风乎,沉吟铺辞,莫先于骨。”诗经有“风、雅、颂、赋、比、兴”,“风”居六义之首,这里强调“风”是感化人心的根本力量,是志气的具体表现。文学作品里,深厚浓烈的情感和志气正是“风”的体现:“情之含风,如形之包气”,蕴涵了深厚情感的作品正好比人的形体里包含了充沛蓬勃的志气。“风”的解释出自《诗经》,“骨”的含义源自哪里,却不得而知。在古代,“骨”侧重从生理角度来谈其含义。《孟子·告子下》说:“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孟子认为个人锻炼成才的必经途径是经过筋骨上的磨砺,这里的“骨”是对人的生理体格提出的要求。就像做人一样,写文章也要有骨,文章的“骨”指它的文辞和语言。“沉吟铺辞,莫先于骨”,“辞之待骨,如体之树骸,情之含风,如形之包气”。文辞中的“骨”正好比支撑起树的骨架,是力量的显现。“风”侧重于情感方面,“骨”侧重于语言方面,“风”和“骨”是两个各有区别但紧密联系的概念。

目前学界大多支持从思想情感和语言文辞上两方面对“风骨”进行释义。周振甫《文心雕龙选译》说:“风是作品内容方面的美学要求”,“要求它写得鲜明而有生气”“骨是对作品文辞方面的美学要求”“要求它的文辞精练,辞义相称,有条理、挺拔有力、端正劲直”[2]p144。黄侃

《文心雕龙·札记》说:“(风骨)皆假于物以为喻。文之有意,所以宜达思理,纲维全篇,譬之于物,则犹风也。文之有辞,所以滤写中怀,显明条理,譬之于物,则犹骨也。”[1]p98黄侃认为“风”好比文章中的“意”,“骨”好比文章中的“辞”。

在我国古典文学的审美批评体系里,“风骨”还可以和其他概念联系起来理解,如“气

韵”“情采”等,有学者指出“风骨与气韵有着密切的关系”“风骨毕竟不能等同于气韵,它只是其中特殊的一类”[3]p149上述种种观点,在对“风骨”的本质看法上是基本一致的:对于文学作品里的“风骨”而言,“风”侧重于文章的思想情感,“骨”侧重于语言文辞。在刘勰看来,一篇好的文学作品,既要有情感方面的充沛感人、志气蓬勃,也要有文辞方面的刚健有力、挺拔端直。

二.“风骨”的审美特征

既然文学作品的“风”属于思想情感方面,“骨”属于语言文辞方面,“风”与“骨”相结合就代表了对文学作品提出的创作要求和审美规范。那么,风骨的审美特征具体表现在哪些方面呢?

(一)刚健勇武、中正端直的儒家精神

《文心雕龙》作为一部具有完备体系和博大内容的理论著作,我们有必要去挖掘其字面背后的深层涵义。刘勰的《文心雕龙》虽然是对文学理论进行的系统性阐发,但是他的写作思想和宗旨却深受孔孟的儒家思想的深刻影响。“风骨”这一概念正蕴涵了刘勰对儒家文化精神的追求,“刘勰提出…风骨‟是与儒家元典对刚健中正人格的推崇有直接而密切的关系”[4]p57《文心雕龙》的写作本来就以孔子的儒家思想为宗旨原则,通过“原道”“征圣”“宗经”来达到“振叶以寻根,观澜而索源”的目的。《风骨》篇在《体性》篇之后,是对《体性》篇的承继和阐发,“体性”讲的是作家的风格和个性,“风骨”则包涵了对作家的理想人格的要求。儒家思想的核心是“人”和“仁”,概括起来代表了儒家对理想人格的追求。在儒家看来,理想的人格是刚健勇武、中正端直。

孔子将“刚”和“勇”作为理想人格的评价标准。《论语·公冶长》说:“子曰:…吾未见刚者。‟或对曰:…申枨。‟子曰:…枨也欲,焉得刚‟意思是,无私无欲即为“刚”。《论语·述而》说:“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君子的品行端正,自然能够胸怀坦荡。孟子将孔子的“人”进一步扩展到“仁”。“仁”者,在孟子看来是“君子”“大丈夫”。对于“仁”,孟子也有许多看法。首先是“养气”的著名论断。《孟子·公孙丑》说“(孟子)四十不动心”,“夫志,气之帅也;气,体之充也。夫志,至焉;气,次焉。故曰…持其志,无暴其气。‟”大意是说,志是气的统帅,气充塞在人体全身,志朝向哪里,气就跟随到哪里。因此要达到不动心的境界,要特别坚守人的志,同时不能扰乱了气。此外还要“善养浩然之气”,所谓“至大至刚,以直养而无害”。这种“浩然之气”也是成“仁”的必备条件。君子所养的“浩然之气”不是自然界的“气”,而是通过不断实践“集义而生”的,是个人提高内在修养达到的充实饱满的精神状态。“仁”代表了至大至刚、中正端直的君子品格。

无论孔子还是孟子,儒家思想对理想人格都离不开刚健勇武、中正端直的本质追求,这一思想同样对刘勰产生了深刻影响。《文心雕龙·序志》说:“盖《文心》之作,本乎道,师乎圣,体乎经,酌乎纬,变乎骚”[2]p11,这里的“道”“圣”“经”无不是与孔子为代表的儒家思想紧密相连的。可以看出,刘勰的《征圣》《宗经》并不仅仅只局限于文学作品的创作需求,更是他对儒家的文化精神和理想人格做出的认同。

(二)刚健清峻、遒劲有力的审美感受

在文学创作和审美批评上,“风骨”具体表现为刚健清峻、遒劲有力的审美感受。《文心雕龙·风骨》篇说:“结言端直,则文骨成焉;意气骏爽,则文风清焉”[2]p145,“捶字竖而难移,结响凝而不滞,此风骨之力也”[2]p146 刘勰一直反对文学创作中的“为文造情”和“采滥忽真”,忽视情感去追求文辞形式不可能取得文学创作的真正成就。他认为只有在把文辞上的“端直”和情感志气上的“骏爽”相统一,做到“风清骨峻”,作品才有表现力。他列举了潘勖和司马相如的的文章来进一步阐释“风骨”带来的审美感受:“昔潘勖锡魏,思摹经典,群才韬笔,乃其骨髓峻也”“相如赋仙,气号凌云,蔚为辞宗,乃其风力遒也”。潘勖的文章,内容依据儒家经典,其他人不敢跟他媲美正因为他的文章骨力清峻;司马相如的大赋有凌云腾驾之气,也是因为他的作品遒劲有力。

《风骨》篇还谈到魏文帝提出的“文以气为主,气之清浊有体,不可力强而致。”[2]p146,这里的“气”和“风骨”也是紧密联系的,即对作家精神气质及作品个性风貌的概括。作家的“风骨”和个性气质都是因人而异、不可强求的,有独特精神气质的作家,其作品带给人的审美感受也是不一样的。具有“风骨”之气的作家作品,带来的审美感受也必然是“刚健清峻,遒劲有力”。

三.结论

综上所述,刘勰《文心雕龙》的“风骨”说具有深刻的内涵,是要求将文学作品的情感志气和语言文辞相统一的文学理论术语。“风骨”与孔孟的儒家文化精神有着密切的渊源,代表了儒家对理想人格的审美追求,具有刚健清峻、遒劲有力的审美特征。

刘勰的“风骨”论在中国文学史和文学批评史上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刘勰所处的齐梁时代,诗歌呈现出追求声律和词藻的倾向,“风骨”论的提出对于批评这种社会现象有着积极意义。同时代的钟嵘在《诗品序》中倡导“干之以风力,润之以丹采”[5]p107,主张作家要将充沛的情感倾注于作品,并用华美的词藻去修饰,该论述与“风骨”论一脉相通。初唐时代陈子昂亦提出“兴寄”“风骨”两大主张,力求恢复古风,将健康的内容与生动有力的语言形式相统一。不难看出,这些主张深受刘勰“风骨论”的影响,“风骨”说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

参考文献:

[1]黄侃.文心雕龙札记[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