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词语的词性分析(教师版)
(名师整理)最新部编人教版语文中考语法专题复习《词的分类》精讲精练
虚词小结
1.虚词,是没有实在意义的词。包括:副 词、介词、连词、助词、叹词、拟声词。 2.副词一般用在动词或形容词前边。
3.介词经常用在名词、代词前面。 4.连词起连接作用,用来表示并列、转折 、选择、递进、条件、因果等关系。 5.助词是起辅助作用的词,不能单用,助 词分为结构助词、动态助词和语气助词。 6.叹词是表示感叹或者呼唤答应的词。
(1)中国, 加油! 武汉 , 加油!
(名词)(动词) (名词) (动词)
(2)在 党中央 的
正确 领导 下,
(介词)(名词)(助词)(形容词)(动词)(名词)
我们 一定 能 打 赢 防疫 阻击战。
代词 副词 动词 动词 形容词 名词 名词
(3)你 是 白衣天使, 你 用 “善良”
代词 动词 名词
代词 动词 形容词
4.特点: (1)能用数量词修饰。如“一座山”“两 滴水”“一点感情”“一批口罩”“一部分 人口”。 (2)一般不能用“不”修饰。 (3)能直接用在介词后边组成介词结构。 如“对人(热情)”“向朋友(招手)” “把门(锁上)”“从现在(开始)”。 (4)方位名词用在其他名词性词语的后面 ,表示事物所在的位置或范围。如“屋檐下 ”“放假之前”“黄河以东”。
(七)介 词
1.介词经常用在名词、代词前面,一 起组成介词结构。表示对象、方向、 地点、时间、比较等。
2.常用的介词有:自、从、以、当、 为、按照,由于、对于、为了、到, 和、跟、把、比、在、关于,除了、 同、对、向、往、朝等。
例如:
奥本海默和邓稼先分别是美国和中国
原子弹设计的领导人,各是两国的功臣,
词的特点
1.词都代表一定意义。 如:“山”“生产”“繁荣”, “把”“对于”“因为”。
四年级学习分析词语的词义和词性
四年级学习分析词语的词义和词性词语是语言的基本单位,理解、掌握词语的词义和词性对于学生的语言发展至关重要。
在四年级语文课程中,学生将开始系统学习分析词语的意思和词性,为此,教师应采用适当的教学方法和教学资源,使学生能够准确理解词义和词性,提高他们的语言表达能力。
一、词义分析词义是指词语所代表的意思。
学生在学习词义分析时,需要通过各种教学活动来提高他们的词汇积累和理解能力。
1. 认知图谱:教师可以准备一些图片,让学生观察并描述图片中的事物,引导他们使用自己所学过的词语来表达。
例如,给学生展示一张关于动物的图片,让学生用恰当的词语描述每种动物的特点,进而深入理解这些词语的词义。
2. 词语分类:教师可将一些词语写在黑板上,然后让学生根据词义对它们进行分类。
例如,黑板上写了“苹果、梨子、香蕉、橙子”,学生可以将它们分类成“水果”一类。
通过分类的活动,学生能够更好地理解词语的共同特点和词义。
3. 句子造就:在学生学习新词语的同时,教师可以提供一些例句,让学生尝试使用新词语造句。
例如,学习了“快乐”这个词语后,教师可以给出一句例句“她在生日会上玩得很快乐”,让学生仿照这个句子,自己构思并写出几个包含“快乐”这个词的句子。
通过造句的练习,学生能够更准确地理解词语的词义,并学会在实际应用中正确使用它们。
二、词性分析词性是指词语在句子中的功能和作用。
学生在分析词性时,需要学会辨别并正确使用各类词语。
1. 词语分类:教师可以准备一些词语卡片,上面写有不同的词语。
然后,教师将学生分成若干组,让每组学生根据词性将这些卡片分类。
例如,一个词语卡片上写着“快乐”,学生需要将其归类到形容词一类。
通过分类的活动,学生能够更好地理解各类词语的词性特点。
2. 句子填空:教师可以给出一些句子,并在其中留下一个或多个空白处,要求学生根据句子意思和语法规则填入适当的词语。
例如,“他____(跑得)很快乐。
”学生需要根据句子意思和词语的词性,填入适当的词语“跑得”。
初中语文词语解释技巧指南方法实践(含学习方法技巧、例题示范教学方法)
初中语文词语解释技巧指南方法实践第一篇范文在初中语文的教学过程中,词语解释是一项重要的教学内容。
它不仅要求学生对词语的基本含义有所了解,还要求学生能够运用词语造句,理解词语在具体语境中的内涵和外延。
为了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本文将从以下几个方面探讨初中语文词语解释的技巧和方法。
1. 词语解释的基本原则在解释词语时,教师应遵循以下三个原则:(1)准确性:词语解释要求准确无误,避免出现歧义。
教师在解释词语时,要确保词语的含义、用法和出处等方面均正确无误。
(2)简洁性:词语解释应简洁明了,避免冗长复杂。
教师在解释词语时,要用简单易懂的语言表达出词语的含义,便于学生理解和记忆。
(3)针对性:词语解释要针对具体语境,避免泛泛而谈。
教师在解释词语时,要结合词语所在的具体句子或段落,分析词语在语境中的含义和作用。
2. 词语解释的技巧和方法在实际教学中,教师可以采用以下几种技巧和方法来解释词语:(1)同义词解释法:通过解释与词语意义相近的其他词语,帮助学生理解目标词语的含义。
例如,解释“懒惰”时,可以先解释“懒散”、“怠惰”等词语,让学生在对比中理解“懒惰”的意思。
(2)反义词解释法:通过解释与词语意义相反的其他词语,帮助学生理解目标词语的含义。
例如,解释“伟大”时,可以先解释“渺小”、“平庸”等词语,让学生在对比中理解“伟大”的意思。
(3)词根词缀解释法:通过分析词语的词根和词缀,帮助学生理解词语的含义。
例如,解释“欣喜”时,可以先解释“喜”的意思,再解释“欣”的意思,最后结合两者解释“欣喜”的含义。
(4)举例说明法:通过列举具体的例子,让学生在实际语境中理解词语的含义。
例如,解释“谦虚”时,可以列举一些谦虚的例子,如“爱因斯坦谦虚地说:‘我只是站在巨人的肩膀上’”,让学生在语境中感受“谦虚”的含义。
(5)词性分析法:通过分析词语的词性,帮助学生理解词语的用法。
例如,解释“况且”时,可以先分析“况且”的词性,即副词,再解释副词的用法,最后结合具体语境分析“况且”的意思。
实词(教师版)
语文语法基础知识(实词)词类:有实词与虚词两大类。
实词:表示实在的意义,能够作短语或句子的成分能够独立成句。
虚词:一般不表示实在的意义,不作短语或句子的成分(只有副词例外),它们的基本用途是表示语法关系。
现代汉语的词可以分为12类。
实词:名词、动词、形容词、数词、量词和代词。
虚词:副词、介词、连词、助词、拟声词和叹词。
1、名词:表示人和事物名称的词。
表示人的名称, 如同志、作家、父亲、主人、老李;表示具体事物,河流、高山、森林湖泊;表示抽象事物,如政治、科学效率、品德、;表示时间名称,上午、夏天、春天、现在、立春、星期二、刚才;表示处所名称:上海、中国、颐和园、商店、亚洲、北京;表示方位名称:上、下、东、西、里、前、内(简称方位词)名词的语法特点:①表示人称的名词,可以在后头加“们”表示多数②方位词常用在其他名词后头,组成表示处所、范围或时间的方位短语③名词一般不受副词修饰。
2、动词:是表示动作行为、发展变化、心理活动等意义的词。
动作动词:表动作、行为。
如,走看说进行开始心理活动动词如,想爱恨怕希望喜欢担心使令动词:表指使、命令或请求。
如,使叫让派请求禁止能愿动词(助动词)如,能会可以愿肯敢要应应该(跟动词、形容词等组成能愿短语。
如,能够解决)趋向动词如,来去上进出回过开上来起来判断动词:主要是“是”,以及同“是”相当的“为”等动词的语法特点:①动词一般受副词“不”的修饰。
②动词后面可以带“着、了、过”,表示动态。
③一部分动词可以重叠,表示时间短暂或尝试的意思。
④判断词“是”主要是联结句子的主语和宾语。
⑤能愿动词后面不能跟名词,能愿动词可以和后面的动词一起作谓语中心语,也可以单独作谓语中心语。
⑥趋向动词可以单独作谓语中心语,也可以在谓语中心语后面作补语。
3、形容词:是表示事物的形状、性质、状态的词。
表示事物形状的:高、矮、胖、瘦弱;表示事物性质的:红、甜、干净、清楚、漂亮、结实;表示事物状态的:快、慢、雪白,滚烫,亮晶晶,泪涟涟;形容词的语法特点:①一部分形容词可以用重叠形式来加强语义。
小学一年级人教版语文教案二:认识词性
《小学一年级人教版语文教案二:认识词性》语文是我们生活中最基本的学科之一,它是我们交流和沟通的必要工具。
而在语文学习的过程中,词性是非常重要的一环。
词性是指词语在句子中的语法作用和词语的词类,是词语研究的基础。
在小学一年级语文课程中,认识及掌握词性是很重要的。
因为它可以帮助孩子们更好地理解句子含义,并且通过掌握词性,孩子们也能够更好地理解和分析阅读材料。
我们将介绍一些小学一年级人教版语文教案二:认识词性的教学内容。
一、知识准备1. 了解汉字与字词的关系;2. 认识代词、名词、动词、形容词、副词;3. 能够辨认和运用词性;4. 熟练掌握一定的汉字与词语。
二、学习目标1. 能够识认代词、名词、动词、形容词和副词;2. 能够辨认和运用词性;3. 能够理解和分析句子中的词性。
三、教学内容本章节将学习五种常见词性:代词、名词、动词、形容词和副词,以及这些词性在语句中的作用。
1. 代词代词是指代其他名词的词语,如:我、你、他、她、它、我们、你们、他们等。
在语句中,代词作为主语、宾语、表语、定语等。
如:他是个好学生。
(主语)我喜欢吃水果。
(宾语)我们是同学。
(表语)那是我的书。
(定语)2. 名词名词是表示人、事物、动物及植物等的名称的词语。
如:书、狗、花、水果等。
在语句中,名词作为主语、宾语、表语、定语等。
如:我有一本新书。
(主语)我想要一只小狗。
(宾语)这里有好多漂亮的花儿。
(表语)这是一颗红色的苹果。
(定语)3. 动词动词是表示动作或状态的词语,如:跳、走、听、做等。
在语句中,动词作为谓语,表示主语所进行的动作或状态。
如:我喜欢唱歌。
(喜欢是动词,作为谓语)他在写作业。
(写是动词,作为谓语)你要好好学习。
(学习是动词,作为谓语)4. 形容词形容词是表示事物性质或特征的词语,如:漂亮、好、快等。
在语句中,形容词作为定语或表语,表示名词的性质或状态。
如:我喜欢这个漂亮的小姑娘。
(漂亮是形容词,作为定语)这个蛋糕很好吃。
13 纪念白求恩(教师版) 2024-2025学年七年级上册语文同步练
3.【答案】D【详解】A项,搭配不当,把“创造”改为“树立”;B项,缺主语,去掉“通过”或“让”;C项,“防止”有否定的意思,“不”也是否定,两个一起用,语义相反了。
把“不”去掉。
故选D。
4.【答案】A【详解】本题考查分析修辞手法与理解句子含义。
A.“这个句子运用了反问的修辞手法”分析错误,这个句子有问有答,运用的修辞手法是设问,不是反问。
故选A。
积累与运用——文学文化常识5.【答案】B【详解】考查对文学常识的把握。
A.“议论文中不允许有记叙的成分”不对,应当是议论文以议论的表达方式为主,可以运用记叙等其他表达方式;C.议论文的三要素应为论点、论据、论证;D.《纪念白求恩》一文的文体是议论文;故选B。
积累与运用——语言表达与应用6.【答案】合乎题意即可。
【详解】本题考查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给某人写颁奖词,一般要概括出这个人的典型事迹和精神品质等。
在表达时,可以采用对偶或是排比的修辞,意思要连贯,不能有语病。
此题可以围绕白求恩的国际主义精神,毫不利己专门利人的精神,对技术精益求精的精神来回答。
7.【答案】(1)(示例)永远的丰碑(示例)介绍白求恩大夫无私无畏的精神(2)(示例)高尚精神传承赞美诗文选粹(3)(示例一)救死扶伤医术精湛以身殉职品德高尚(示例二)精益求精医德高尚尽白衣之职流芳千古毫不利己专门利人倾同志之情永垂不朽【详解】(1)此题考查设计栏目名称和栏目内容简介。
解答时可根据示例和活动的主题来思考。
白求恩同志的业绩、精神及其英明永存,据此可设计一“永远的丰碑”栏目。
(2)本题要求补充有关白求恩同志的有关内容。
作答此题,要仿照格式回答,例如:医德医行体现等。
(3)此题考查拟写对联。
对联语言形式上的特点:1、字数相等。
上下联可长可短,但两联的字数必须一字不差。
2、结构相同。
并列对并列。
偏正对偏正,主谓对主谓,动宾对动宾;单句对单句,复句对复句,这样可使形式匀称严整。
3、词性相对。
上下联相应位置上的词语,要求词性相同。
部编版语文七下基础知识 词性与短语 (原版)
了、呢、吗、呗、啊、罢了
二、短语
介于句子和词之间、由两个以上的词按照一定的组合方式构成的语法单位。
短语的结构分类
1.并列短语
由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名词、动词或形容词并列组成的短语,一般没有轻重主次之分,各组成部分一般要求词性相同。
(1)名+名:人和马 理想和现实 北京、上海、天津 科学技术
(2)动+动:又踢又打 解释说明 分析研究 又唱又跳 勇敢顽强 讨论并通过 改革开放
七下基础知识 短语分类
一、词类划分
(一)实词:具有实在意义,可以单独充当句子成分。
名 称
意 义
词 例
说 明
实 词
名 词
表示人或事物
雷锋、李白、高山、课桌、海燕、同志、法律
普通名词
表示时间
昨天、夏季、星期天
时间名词
表示方位
上、北、外、中间、屋里
方位名词
表示处所
上海、郑州、中国
处所名词
动 词
表示动作、行为
①莲是一种深受人们喜爱的水生植物∶它有袅娜可爱的茎叶,有娇嫩雅致的花朵,有沁人心脾的清香;它的果实(莲子)和根(藕)都是食物中的佳品。②从遥远的古代开始,莲在我国各地就被人们广泛种植,这些生长的莲给祖国大地增添了清丽柔和的色调。③从古到今,莲的形象经常出现在建筑物上,_______出现在许多雕刻和绘画作品中。④许多诗人、学者都写过咏莲的篇章,赋予莲以各种美好的品质。
疑问代词
谁、哪儿、多少、怎样
指示代词
这、那、这样
实
词
副 词
表示
已经、曾经、刚、刚刚、正在、将要、马上
副词
表示
只、都、全、单单、一共、一齐、几乎
副词
六年级下册语文讲义-小升初复习:词语归类(无答案) 部编版
三、词语归类(一)词性1.褒义词褒义词指带有赞扬、喜爱、尊敬等肯定的感情色彩的词。
① 描写人物神态的褒义词:神采奕奕眉飞色舞昂首挺胸炯炯有神心平气和目不转睛眉开眼笑② 描写英雄人物的褒义词:一身正气临危不惧光明磊落堂堂正正大智大勇力挽狂澜急中生智③ 描写人的容貌或体态的褒义词:和蔼可亲心慈面善容光焕发落落大方④ 描写谦虚的褒义词:不骄不躁戒骄戒躁虚怀若谷态度谦和⑤ 描写学习的褒义词:学而不厌发奋图强废寝忘食争分夺秒力争上游孜孜不倦专心致志自强不息只争朝夕全力以赴2.贬义词贬义词指带有贬斥、憎恨、厌恶、轻蔑等否定的感情色彩的词。
① 描写凶残的贬义词:豺狼成性狼子野心狼心狗肺如狼似虎杀人不眨眼杀人如麻丧尽天良② 描写贪婪的贬义词:得寸进尺得陇望蜀非分之想见财起意利欲熏心人心不足蛇吞象贪得无厌唯利是图③ 描写阴险的贬义词:包藏祸心诡计多端借刀杀人居心叵测人面兽心④ 描写罪恶的贬义词:十恶不赦死有余辜作恶多端作威作福罪该万死罪恶滔天罪大恶极⑤ 描写虚伪的贬义词:出尔反尔附庸风雅好大喜功假仁假义巧言令色虚情假意⑥ 描写欺骗的贬义词:别有用心尔虞我诈口蜜腹剑口是心非两面三刀瞒天过海偷天换日偷梁换柱⑦ 描写骄傲的贬义词:骄傲自满居功自傲目中无人目空一切唯我独尊自命不凡⑧ 描写自私的贬义词:见利忘义一己之私自私自利3.中性词中性词指词语意义不含褒贬色彩的词。
如:念念不忘按部就班无声无息如此而已只字不提南征北战一碧万顷中庸之道走马上任轻车简从白驹过隙一衣带水觥筹交错遥相呼应触景生情惊涛骇浪4.近义词近义词就是意思相近的词。
它们之间往往存在着细微的差别,运用时,一般是可以相互替代的。
对近义词的辨析,就是抓住这一点,从以下方面进行:① 词意的轻重(如,“快活”与“愉快”);② 范围的大小(如,“事情”和“事件”);③ 适用的对象(如,“关怀”与“关心”)。
5.反义词就是意思相反或相对的词,不是所有的词都有反义词。
反义词中形容词最多,还有少量的动词和极个别的名词。
考点突破四:词义、句意理解(教师版)-高考语文散文阅读考点突破(全国通用)
22年高考散文阅读考点突破四:词义、句意理解一、理解词语含意1.思考方法:“一借三看四联”(1)“一借”,即借助词语的固有含义。
有的词语在特定语境中与固有含义相去甚远,但大多数词语在特定语境中的含义与固有含义还是密切相关的。
通常既要结合上下文,又要借助固有含义,才能正确理解。
(2)“三看”①看词性:名词(名词性短语):本义(实指义)→语境义(虚指、隐含义)→指代义(情感倾向)。
形容词(形容词性短语):形容词的特征义(形、色、姿、貌、态、味)→语境义(修辞义)→引申义(褒或贬、赞扬或反对)。
动词(动词性短语):动作(动态细节)→性格特征含义→主旨义(形象、性格)。
虚词:虚词本指(作用)→语境义(手法)→写作意图(情感倾向)。
②看位置:标题(线索、主旨)→文首(开门见山、统领全文、阅读兴趣)→文末(点题、观点、主旨);段首(角度、对象)→段中(勾连上下文)→段末(承上启下)。
③看效果:实写(人物形象,景、物的形、色、姿、味等)→虚写(人物性格,景、物的质、貌、态)的修辞效果、描写效果、抒情效果。
(3)“四联”①“联”系词语所在句子的内容及前后句。
应着重体会关键词在特定语境中的含义,对于某些关键词还要兼顾其表面意思和深层意思。
②“联”系文章的主题或作者的情感态度,揣摩词语的含义。
一般分析具有深层含义或特定意义的词语、能点明中心或主旨的词语时依据此法。
③“联”系作者写作时的写作意图和社会背景,理解词语的含义。
④“联”系手法揣摩。
通过分析修辞手法、描写手法,揣摩词语背后作者要表达的意思、要达到的效果。
2.答题思路先说词语本义,再说词语的语境义。
重点说语境义,语境义包括指代义、修辞义、主旨义等要点,可结合语境,说其一种或者加以组合。
另外,答题要注意“一同”“一转”。
“一同”,指答案组成最好与原词语的词性、结构相同;“一转”,就是要善于转换,即抽象词语具体化,具体词语概括化,形象词语平实化。
二、理解句子含意1.思考角度(1)观察位置,把握联系。
初中语文知识——词的分类(词性介绍)
初中语文知识—-词的分类(词性介绍)一.词性分类:实词:表示实在意义的词,有名词、动词、形容词、数词、量词、代词。
虚词:不表示实在意义而表示语法意义的词,有:副词、介词、连词、助词、叹词、拟声词。
二、具体定义和例子:1.【名词】是表示人或事物名称的词。
又称体词。
实词的一种。
如:中国、世界、成果、效率、品德、父亲、主人、老李、疯子、错儿、孩子们等.名词可以分为以下次类:个体名词,又叫可数名词。
如:(一本)书、(三朵)花、(五条)河。
集合名词,不能加个体量词,与集合量词或不定量词"对,批,部分,些”等搭配,如:(一对)夫妇、(一部分)船只、(一些)车辆。
专有名词,如:北京、天安门、孔子、长江。
时间名词,如:春天、上午、现在、立春、星期二、刚才。
处所名词,如:颐和园、商店、亚洲、北京、中国。
方位词,如:东、西、上、里、前、内。
名词的主要语法特点:(1)不能用"不"来否定,如不能说”不帽子"。
(2)在句中经常充当主语、宾语、定语.时间和处所名词可以做状语,如:小李昨天迟到了.(3)名词一般不能重叠,只有带有量词性质的名词才可以重叠,如:人、年、天。
2.【动词】是表示人、事物的运动或相互作用的词(表示动作行为、发展变化、心理活动的词)。
动词可分为:及物动词和不及物动词。
能够带宾语的动词是及物动词,如:吃、打、敲、写,它们的宾语可以出现,也可以不出现。
也有一部分动词必须带宾语,如:费(劲)、顾全(大局)。
不及物动词不可带宾语,如:咳嗽、休养、毕业.心理活动动词。
这类动词可以受”很、太”一类程度副词的修饰.如:爱,想,同意,赞成,怀疑。
判断动词。
最主要的就是"是",表示判断或肯定。
在表示判断时,”是”后边的成分是"判断宾语”,例如:”我是中国人。
”能愿动词,又叫助动词,表示行为状况的可能性或意愿性。
例如:能够会可以应该趋向动词,表示趋向性的动作或动作的状态.如:(坚持)下来,(搞)上去,(走)进。
“的”、“地”、“得”的词性和用法
“的”、“地”、“得”的词性和用法展开全文一、的——助词,读音为“de”1.用在定语后,表示定语和中心语的领属关系。
如:这就是我的博客。
2.用在定语后,表示词与词或词组之间的修饰关系。
如:诗集中的格律诗词写得真美!3.附在词或短语之后,构成“的”字结构,代替所指的人或事物。
如:我的诗不如各位高手的写得好。
4.用在陈述句的末尾,表示肯定的语气。
如:博客能展示自己的风采,实现自己的价值,这是大家都知道的!5.用在谓语动词的后面,强调动作的施事者或时间、地点、方式等。
如:我是2006年11月10日建的博克。
“的”这个助词发音为“de”,但唱歌时基本唱成“dì”。
二、地——助词,读音为“de”用在词或词组的后面,在句子中间作状语。
如:我认真地品味、欣赏博友们的美文、美诗。
三、得——助词,读音为“de”1.用于动词后面表示可能。
如:那些古色古香的格律诗只有造诣极深、积淀深厚的高手们才作得出来。
2.放在动词后面表示行为、动作的进行状况、结果、影响等。
如:高手们的诗词作得非常好。
3.放在形容词后面表示程度或结果、影响等。
如:有些博友们的博文字号太小,小得都看不清楚了。
“的”、“地”、“得”在具体的句子中到底用哪个,其实有个非常简单的判断方法,这就是:“的”后是名词,“地”后是动词,“得”后是形容词。
反过来说,名词前用“的”,动词前用“地”,形容词前用“得”。
如:才子才女们的诗词写得美,我非常地欣赏!(七)笔者看电视有一个好看字幕的毛病,每每看到字幕中乱乱地用“地”代替“的”,“的”又代替了“得”,就很不舒服,很憋气、很难受,简直要暴跳如雷!这样的错误竟然都是在国家的文化教育阵地中央及省市电视台出现,且层出不穷,屡教不改,吾不得不呼,不得不提,这样的现象起码有两大恶果:一、误导少儿及各阶段学生“的地得”的使用。
三者用法本来在计算机普及前是很分明、严格的,现在却一遍遍被电视、电脑误导得乱了分寸,恶习一旦形成,一辈子都难改了,君不见许多大专家、大科学家、名人、明星至今还在念着他们那个时代的错别字吗?小的时候不抓就晚了。
初中语文知识——词的分类(词性介绍).pptx
学海无涯
性质形容词。性质形容词能受"很"修饰。如:红,甜,漂亮,干净,清楚。 状态形容词。状态形容词不能受"很"修饰。如:雪白,滚烫,亮晶晶,泪涟涟。 形容词的主要语法特征: 形容词一般都能做定语。 形容词一般不能做宾语。 一部分形容词可以重叠,如:好好,慢慢,结结实实,雪白雪白。 4.【数词】表示数目和次序。表示数目多少的是基数词,表示次序前后的是序数 词。前者由系数和位数组成。系数包括"零、半、一、二、三、四、五、六、七、 八、九、十",位数包括"十、百、千、万、亿"等。二者合成数词,如:二,十 二,六百六十六,一千。序数词一般由基数前加"第、初"构成。数词中还有分数, 小数,倍数,概数。如:三分之二,一点五,五倍,十几。 5. 【量词】表示计量单位,又叫单位词,分为名量词和动量词两类。 名量词 是人和事物的单位,如:张、本、只、个。动量词是动作行为的单位,如: 次、 回、声、趟。 数词和量词经常组合在一起构成数量词组,充当定语、状语或补语。比如:一张 (纸)、三只(鸡)、一下(打响)、跑(三圈)。 6.【副词】 (1)、用在动词、形容词前面,表示程度、范围、时间、频率、语气、情貌等。 表示程度的有:很、极、最、太、更、更加、格外、十分、极其、比较、相当、 稍微、略微、多么等。 表示范围的有:都、全、单、共、光、尽、净、仅、就、只、一共、一起、一同、 一道、一齐、一概、一味、统统、总共、仅仅、惟独等。 表示时间的有:刚、正、将、老(是)、总(是)、早就、已经、正在、立刻、 马上、起初、原先、一向、永远、从来、偶尔、随时、忽然等。 表示频率的有:又、再、还、也、屡次、常常、往往、经常、不断、反复等。 表示语气的有:不、没、没有、别、未必、准、一定、必定、必然、却、倒、可、 就、幸亏、难道、何尝、偏偏、索性、简直、反正、多亏、也许、大约、好在、 敢情等。 表示情貌的有:百般、特地、互相、擅自、几乎、渐渐、逐渐、逐步、猛然、依 然、仍然、当然、毅然、果然、差点儿等。 (2)、语法特点 副词一般只同动词、形容词相结合,例如"都去、常去、就去、很大、更大、多 么大"。如果代词"这样"、"这么"、"那样"、"那么"代替了动词,副词也可以用 在它们前面,如"已经这样了"、"就这么着吧"。名词数量词做谓语时,副词也可 以同它们结合,如"这儿就三个人"、"今天才九号"。 副词的主要功能是用来做状语,"机"、"很"可以做补语。如"你太好了"、"他曾 经来过"、"味道好极了"。 7.【代词】是有称代、指别作用的词。分为三类,代替人或事物名称的叫人称代 词,表示疑问点的叫疑问代词,指示或区别人、事物、情况的叫指示代词。 (1).人称代词包括三种代词: 第一人称:我、我们、咱、咱们; 第二人称:你、你们、您、您们; 第三人称:他、她、它、他们、她们、它们、别人、大家 (2). 疑问代词是表示疑问点的,如:谁、什么、哪里、多少。
语文词语的词性分析(教师版)
语文词语的词性分析(教师版)词语的词性有这样一则笑话:老师问学生:“你们知道上帝住哪儿?”彼得回答:“我知道,上帝住在厕所里。
”老师愕然:“住厕所?你怎么知道的?”彼得说:“每天早晨,我都听见爸爸使劲敲厕所的门,一边不停地喊:‘上帝呀,你怎么还不出来!’”这则笑话的可笑之处是因为彼得答非所问,错误地把老师所问的“上帝”与爸爸所喊的“上帝”混为一谈。
这实际上牵涉到语言中的词义虚化和词性转化现象。
笑话中,老师所问的“上帝”是指人们头脑中的一个事物、概念的名称,是人们想象中主宰万物的神,是名词;而爸爸在敲打厕所时所喊的“上帝”表示的是一种呼唤或感情,相当于“哎呀”、“唉”,其原来的意思已经虚化,词性也由名词转化为叹词,可见,词语的词性在我们的学习生活中非常重要。
词类词性分析名词:表示人或事物名称的词。
1、人事名词:如,人学生鲁迅《离骚》政治文化2、时间名词:如,春天上午星期天母亲节刚才3、处所名词:如,上海中国远处周围里屋郊区4、方位名词:如,上下左右前里外旁内东西名词的语法功能:经常作主语、宾语例1:请把在这段文字中的名词找出来。
万里长城在中国的北方雄伟的屹立着,它是中华民族勤劳与智慧的结晶。
它像一条长龙,腾飞在世界建筑的舞台上,是我国的象征。
解析:这一题主要考察对名词概念的理解,首先理解名词的概念,将表示人事、时间、处所、方位的名词找出来。
练习1:找出词性完全相同的一组()A.宝贵光荣骄傲战友B.制造上海提高寻求C.政治语文堂屋万圣节D.非常偶尔清楚风景动词:表示动作、行为、存现、变化、消失、判断、心理活动等的词。
1、动作动词:表动作、行为。
如,走看说进行开始2、心理活动动词如,想爱恨怕希望喜欢担心3、使令动词:表指使、命令或请求。
如,使叫让派请求禁止4、能愿动词(助动词)如,能会可以愿肯敢要应应该5、趋向动词:如,来去上进出回过开上来起来6、判断动词:是、为等练习2:5.下面各组中加点词词性相同的一项是()A.①这朦胧..的月光,实在照不了多远②月色便朦胧..在水气里B.①掌握法律武器,增强禁毒意识..②朋友,你是否意识..到你在幸福之中呢?C.①工作随便,学习松懈..②刚才出力摇船犹如龙船似的那股劲儿,现在在每个人的身体里松懈..下来了D.①酒香不怕巷子深.②这本书的内容很深.,可真难懂解析:这一题主要考察对动词概念的理解,首先理解动词的概念,一定能将题中的动词找出。
语文课认识词性
语文课认识词性在语文课上,我们学习了语言的基本要素——词。
词是语言中最基本的单位,是构成语句的骨架,也是理解和表达意义的基础。
而词性则是描述词在语法上的特点和功能的分类。
通过认识词性,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和运用语言。
一、名词名词是指表示人、事、物、地方等具体或抽象概念的词。
它通常用来作为主语、宾语、表语、定语等,用于表示具体的事物或抽象的概念。
例如:“桌子”、“学校”及“幸福”。
二、动词动词是指用来表示一个动作或状态的词。
它通常用来表示主语的行为、状态、感受等。
动词具有时态、语态和语气的变化形式,可以通过动词来描述事件的发生和变化。
例如:“跑”、“吃”及“看”。
三、形容词形容词是指用来描绘事物的性质、特征、状态等的词。
它可以修饰名词或代词,用于表示人、事、物的外貌、性质、状态等。
形容词可以使文章更加生动,让读者更加直观地感受到描述对象的特点。
例如:“美丽的”、“聪明的”及“高大的”。
四、副词副词是指用来修饰动词、形容词、其他副词、句子等的词。
它可以表示时间、地点、方式、程度等等。
副词常常用来增强表达的效果,使句子更加完整和准确。
例如:“慢慢地”、“非常”及“很”。
五、代词代词是指用来代替名词的词。
它可以代替人、动物、事物等,用于避免重复或修饰语句结构。
代词在句子中起到指代作用,使句子更加简洁明了。
例如:“他”、“它们”及“谁”。
六、介词介词是指用来表示名词与其他成分之间关系的词。
它通常用来表示时间、地点、方式、原因等,用于说明名词在句子中的位置或关联。
介词在句子结构中起到桥梁的作用,使句子更加连贯统一。
例如:“在”、“到”及“因为”。
七、连词连词是指用来连接词、短语、从句等的词。
它可以连接并列成分或主从关系,使句子更加完整和流畅。
连词可以使句子结构更加清晰,让读者更好地理解句子的逻辑关系。
例如:“和”、“但是”及“因此”。
八、助词助词是指用来表示词性关系或句法功能的词。
助词通常与其他词搭配使用,用于表示动作的对象、状态的转移、动作的结果等。
3、词类活用:数词活用(教师版)
词类活用:数词活用一、如何判断词性?1、组词:将古文的单音节变为现代汉语双音节。
最常用的词义组成的双音节词语。
《古代汉语常用字字典》第一个义项的词性。
2、组合:(1)否定副词“不”+adj./v. (n.)(2)程度副词“很”+adj. (v./n.) adj.+n.(作定语“的”)(3)数量词+n. (adj./v.)(4)v.+宾语(adj./n.)过火(adj.)不过火很过火一个过火过问(v.)不过问很过问一个过问过问他过失(n.)不过失很过失一个过失素善留侯张良。
善:善良不善良很善良善良的女孩adj.反欲斗两主。
斗:争斗不争斗很争斗一个争斗v.廉颇老矣,尚能饭否?饭:米饭不米饭很米饭一碗米饭n.二、词语搭配语法1. adv. + adj./v.n.2. v. + n.n.3.能愿动词(能、可、足、欲)+ v.n.4. adv. + v./adj.n.5.所+ V. =N结构n.6.主语谓语宾语v./adj.N7. 1、主谓宾n./代n./代v. v.2、v.+n. (v.)3、介+n. (v.)8. 主谓宾n./代n./代adj. adj.9. v. + n. (形容词作谓语时,后面不带宾语)adj.adv.+ adj. / v.v.三、数词活用(一)概念数词----adj. 数词----adv. 数词----V. 数词----v.----意动(二)练习1、用心一也。
专一2、而或长烟一空,皓月千里。
全、都3、一出门,裘马过世家焉。
一旦4、且贰于楚也。
从属二主5、六王毕,四海一。
统一6、孰能一之?统一7、故知一死生为虚诞。
把…看作一样。
专题二词语(成语)辨析及运用(解析版)-2021-2022学年七年级语文期中考试划重点(部编版)
2021-2022学年七年级语文期中考试划重点(部编版)专题二词语(成语)辨析及运用一、关于词语理解与运用的解题方法汇总:中考对正确使用成语的考查,已经不再是对语言静态的分析,而是提供的语境,让考生加以辨析。
因此辨析成语使用,除了对成语本身的含义、功能等把握外,还需在语境中准确解读与把握。
一、审视成语的意义与句子所要表达的意义是否一致。
有些成语,由于不了解成语的准确意思,容易因断章取义或望文生义而误用,使之于整个句子的意思不一致。
如:我们俩分别将近三年,想不到在这里萍水相逢。
“萍水相逢”的意思是不相识的人偶然相遇,该句在使用中,只断取了“相逢”的意思,却抛弃了“不相识的人”之义,这与句意是不一致。
二、审视成语适用的对象、范围与句意表述的对象、范围是否吻合。
成语有一定的使用范围,有些成语的误用正是由于分不清范围的大小;有些成语只适用于描述特定的人或事。
如果不了解它特定的适用对象,就会出现毛病。
如:博物馆里保存着大量有艺术价值的石刻作品,上面的各种花鸟虫兽、人物形象栩栩如生,美轮美奂。
句中“美轮美奂”的“轮”指高大。
“奂”指众多。
这个成语形容高大华美,多用于赞美新屋。
此句中用来赞美“花鸟虫兽、人物形象”,属于对象误用。
三、审视成语的感情色彩与所处的语境色彩是否相融。
成语的感情色彩可谓褒贬分明,我们在运用时,要因目的、场合、对象、的不同而异,用于赞扬、夸奖的使用褒义成语,用于贬斥、批评的使用贬义成语。
否则,成语运用就不恰当了。
如:几乎所有造假者都是这样,随便找几间房子、拉上几个人就开始生产,于是大量的垃圾食品厂就雨后春笋般地冒出来了。
“雨后春笋”是褒义词,比喻新事物大量出现。
而本句是指垃圾食品厂大量出现,所以这个成语属于褒词贬用的错误类型。
四、审视成语的语义是否包含句子中某些词语的含义。
有些句子中已包含某些成语的部分意思的词语,再用该成语就会造成重复啰嗦的毛病。
如:看到他这种滑稽的表情,坐在身旁的一名外国记者忍俊不禁扑哧一声笑出来。
判断语文词性歌诀
判断语文词性歌诀作者:金文艺来源:《中华活页文选·教师版》2014年第04期八年级语文测试和中考语文试题中,词类是个必查项目,不少学生在这类题上失分。
鉴于此,我结合自己的教学实际,不揣浅陋地编写了几段顺口溜,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
1.判断词性,当然得先记住十二大词类有哪些:两代明星练街摊,拟扶助冬树量代名形连介叹,拟副助动数可以这样给学生稍作解释:在一个晴朗的冬日上午,数名老少两代明星在大街两旁练摊,他们之所以做出如此“怪异”“好笑”之举,目的是想筹措到一定护林款项,并打算通过本次活动,宣传和呼吁公众爱护树木,以帮助它们安全过冬。
这么一念,一讲,学生很快就能轻松记清楚十二大词类都有谁了。
2.具体判断这样来:分析词性细端详,常用口诀记心房:人事时间找处所,方位名词来导航;动作心理发使令,能愿趋向动词王;的字前面形容词,很字当头把旗扛;副词位于动形前,火眼辨认无处藏;介词用在名词前;单位名称把词量;和跟同与及并而,加或连词坐满堂;的地得所着了过,吧呢吗嘛辅助忙;摹拟声响拟声词,叹词全是口字旁;数词擅长查数目,指代作用代词强;个别词语难区分,就请英语来帮忙。
末两句注解:如果遇到个别词语难区分词性,不妨运用自己所掌握的英语知识来帮忙。
比方说,看下面两句话:(1)我和弟弟走到一边谈话。
(2)我和弟弟谈话。
(1)句中的“和”可以英译为“and”,而(2)句中的“和”字实则是“with”,据此,就很容易判断出(1)句的“和”为连词,(2)句的“和”是介词。
3.常见介词记忆:被、当、以、为、因、自从;按照、根据、将、朝、同;和、跟、把、比、在、关于;除了、替、对、向、往、凭……另外,我认为更好的方法,是鼓励学生自己尝试着去编写一些类似这样易记的顺口溜,即使编写得不顺畅也无妨,因为编写的过程,本身就是很好的熟悉和掌握知识的过程。
这样,学生便会在不知不觉当中就轻松记住了所要学的东西。
谈小学语文中ABB式词语的词性与特点
在我们 的小学语文教材 、 语文课 堂和语 文试卷 里 , 学习和 积累 A B B式词语是一块必不可少的 内容 。但 是 , 从课堂实践 来看 , A B B式词语 的教 与学有 时显得并 不那 么通畅 。A B B式 词语 的教与学到底有多难?通过对课 堂的观察分析 ,笔者发 现: 教师对 A B B式 词语词性及 特点 的了解 与把握 , 会直接影 响到 A B B式 词 语 教学 的有 效 性 。 案例一 : 二年级语文课 “ 红艳艳的苹果 ” , 我们教什么? “ 红艳艳 的苹果” , 是北京版小语教材第 3册识字单元《 水
这时候 , 我们才恍然大悟 : 原来之前这位教师纠缠于 “ 红”
( 她) 不知道 , 还是忘 了?《 水果丰收》 教学 的重点 、 难点到底在 著 的 《 现代汉语重叠形容词用法例 释》一 书中收集到 4 9 4个 哪里 ? 基 于学 科 特 点 、 教 材 内容 和 孩 子 的生 活经 验 、 学 习经 验 , A B B式 叠 词 , 并对其按词性做 了个统计 , 指出A B B式 叠 词 所 这 一课 教 师 应 该 教 什 么 ?学 生可 以学 什 么 ? 涵盖 的词性范围较广 , 主要包括名词 , 如 山沟沟 、 艾窝窝 、 香饽
词性辨析练习(教师版)
词性辨析练习(一)1、选出下面一句话中画横线的词的词性正确的一组:()明天早晨我和李光、王平同学在学校集合去爬山。
A.副,连,代,连,动B.副,介,代,介,名C.名,连,名,介,动D.名,介,名,动,名2、对题目《①谁②是③最④可爱⑤的⑥人》词性分析正确的一项是:()A.①名词②助词③形容词④动词⑤代词⑥代词B.①名词②动词③副词④形容词⑤代词⑥名词C.①代词②助词③介词④动词⑤助词⑥名词D.①代词②动词③副词④形容词⑤助词⑥名词3、对下列加下划线的词词性判断正确的一项是:()①他画的画儿得奖了。
②他的态度不对,对他要教育。
A.①动词名词②形容词介词B.①名词名词②形容词介词C.①动词名词②动词副词D.①动词动词②副词介词4、“有些女人的预算里还有一()蛋圆形的镜子,一()雪白的毛巾,或者一()结得很好看绒线的小囝帽。
”填入句中空格内的词恰当的一项是:()A.面款顶B.只方个C.面方顶D.块款种5、对“下”的词性的分析,正确的一组是:()老虎正要下山,老猎人躲在石岩下,抡起虎叉,突然给了老虎一下。
A. ①动词②方位词③量词B. ①介词②方位词③量词C. ①动词②助词③量词D. ①介词②助词③量词6、下面四句话中,“跟”字的词性依次列出四种,其中正确的一项是:()①跟着好人学好事②我跟他是同桌③我跟他学唱歌④那鞋的跟高得没法穿A.①动②介③连④名B.①介②动③动④名C.①动②介③连④形D.①动②连③介④名7、选出与“红花绿叶”中的“绿”的词性相同的一项:()A.春回大地群山绿B.春风又绿江南岸C.一汪绿水慰平生D.红了樱桃绿了笆蕉8、选出下列带下划线词词性不同的一项:()A.电灯突然亮起来了。
B.这场雨下得太突然。
C.心脏突然停止了跳动。
D.突然,掌声暴风雨般地响起来。
9、从下面选出词性相同的一项:()A.听战争经验希望拒绝B.各那么鲁迅我们旅客C.更从来单单经常渐渐D.胖伟大激动承担应该10、找出词性完全相同的一组()A.宝贵光荣骄傲战友 B.制造报答提高寻求C.角色语文经常兴趣 D.非常偶尔清楚风景11、指出正确说明下边加下划线词的词性及意义的一项:()这时船慢了,不久就到了,果然近不得台旁……A.“近”本来是名词,这里作形容词,意思是依靠。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词语的词性有这样一则笑话:老师问学生:“你们知道上帝住哪儿?”彼得回答:“我知道,上帝住在厕所里。
”老师愕然:“住厕所?你怎么知道的?”彼得说:“每天早晨,我都听见爸爸使劲敲厕所的门,一边不停地喊:‘上帝呀,你怎么还不出来!’”这则笑话的可笑之处是因为彼得答非所问,错误地把老师所问的“上帝”与爸爸所喊的“上帝”混为一谈。
这实际上牵涉到语言中的词义虚化和词性转化现象。
笑话中,老师所问的“上帝”是指人们头脑中的一个事物、概念的名称,是人们想象中主宰万物的神,是名词;而爸爸在敲打厕所时所喊的“上帝”表示的是一种呼唤或感情,相当于“哎呀”、“唉”,其原来的意思已经虚化,词性也由名词转化为叹词,可见,词语的词性在我们的学习生活中非常重要。
词类词性分析名词:表示人或事物名称的词。
1、人事名词:如,人学生鲁迅《离骚》政治文化2、时间名词:如,春天上午星期天母亲节刚才3、处所名词:如,上海中国远处周围里屋郊区4、方位名词:如,上下左右前里外旁内东西名词的语法功能:经常作主语、宾语例1:请把在这段文字中的名词找出来。
万里长城在中国的北方雄伟的屹立着,它是中华民族勤劳与智慧的结晶。
它像一条长龙,腾飞在世界建筑的舞台上,是我国的象征。
解析:这一题主要考察对名词概念的理解,首先理解名词的概念,将表示人事、时间、处所、方位的名词找出来。
练习1:找出词性完全相同的一组()A.宝贵光荣骄傲战友B.制造上海提高寻求C.政治语文堂屋万圣节D.非常偶尔清楚风景动词:表示动作、行为、存现、变化、消失、判断、心理活动等的词。
1、动作动词:表动作、行为。
如,走看说进行开始2、心理活动动词如,想爱恨怕希望喜欢担心3、使令动词:表指使、命令或请求。
如,使叫让派请求禁止4、能愿动词(助动词)如,能会可以愿肯敢要应应该5、趋向动词:如,来去上进出回过开上来起来6、判断动词:是、为等练习2:5.下面各组中加点词词性相同的一项是()A.①这朦胧..的月光,实在照不了多远②月色便朦胧..在水气里B.①掌握法律武器,增强禁毒意识..②朋友,你是否意识..到你在幸福之中呢?C.①工作随便,学习松懈..②刚才出力摇船犹如龙船似的那股劲儿,现在在每个人的身体里松懈..下来了D.①酒香不怕巷子深.②这本书的内容很深.,可真难懂解析:这一题主要考察对动词概念的理解,首先理解动词的概念,一定能将题中的动词找出。
形容词:表示性质、状态的词。
1、一般形容词:能充当谓、定等多种句子成分。
如,大小快慢好坏清楚干净漂亮绿油油2、非谓语形容词:不能充当谓语。
如,男正副金银中等恶性彩色万能唯一人造单方面练习3:依次填入下列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①“体育运动不仅能锻炼身体,更能磨炼人的意志,让人的性格________不拔。
”看着赛场上飞奔的球员,省篮球协会副主席张文斌感慨道。
②几经奔走,问题得不到解决,79岁高龄的老人一字一句将满腹的________写在日记里,排解心酸。
③20世纪80年代钟叔河先生主编的《走向世界丛书》让我有机会目睹前辈学者切磋________的风采。
A.坚忍委屈捉摸B.坚忍委屈琢磨C.坚韧委曲捉摸D.坚韧委屈琢磨代词:是起代替、指示作用的词。
1、人称代词:对人或事物起称代作用。
如,你我他它(们)自己人家大家咱您2、指示代词:对人物或情况起指示或区别的作用。
如,这那这儿那么这样那样这里那里这么些那会儿每各某另一切其他3、疑问代词:对人物或情况起询问的作用。
如,谁什么哪多会儿哪里几多多少怎么练习4请分别指出下列划线词语分别是名词还是代词1)我轻轻地叩着门板(),刚才那个()小姑娘()出来开了门()。
2)在一个春节()前一天的下午(),我()到重庆()郊外去看一位朋友()。
3)像这样()的老师(),我们()怎么会不喜欢她(),怎么会不愿意和她()亲近呢?解析:这一题主要考察对代词概念的理解,准确的区分代词与名词的不同。
副词用来修饰、限制动词或形容词,表示时间、频率、范围、语气、程度等。
如:"很、颇、极、十分、就、都、马上、立刻、曾经、居然、重新、不断"等。
副词通常用在动词、形容词前面。
如:"就来、马上走、十分好、重新开始",只有"很""极"可以用在动词、形容词后面做补语,如"高兴得很、喜欢极了"。
练习5:从下面选出词性相同的一项()A.听战争经验希望拒绝B.好那么鲁迅我们旅客C.更从来单单经常渐渐D.胖伟大激动承担应该解析:这一题主要考察对副词概念的理解,准确的区分副词与其他词性的不同,就能做出这种题目。
介词用在名词或名词性短语前,组成“介词短语”作附加成分。
1、表时间:在于自自从从当由趁随着到2、表处所:从打朝向在沿着顺着3、表排除:除除了4、表对象、范围:对于和跟同比与替将关于被5、表方式、手段:按照依依照根据以凭本着用6、表目的、原因:为为了为着因由练习6对下列加下划线的词词性判断正确的一项是()①他画的画儿得奖了。
②他的态度不对,对他要教育。
A.①动词名词②形容词介词B.①名词名词②形容词介词C.①动词名词②动词副词D.①动词动词②副词介词【练习】1、选出下面一句话中画横线的词的词性正确的一组( C )明天早晨我和李光、王平同学在学校集合去爬山。
A.副,连,代,连,动B.副,介,代,介,名C.名,连,名,介,动D.名,介,名,动,名2、对题目《①谁②是③最④可爱⑤的⑥人》词性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D )A.①名词②助词③形容词④动词⑤代词⑥代词B.①名词②动词③副词④形容词⑤代词⑥名词C.①代词②助词③介词④动词⑤助词⑥名词D.①代词②动词③副词④形容词⑤助词⑥名词3、下列词语不都属于形容词的一组是( D )A.诚实善良弯曲顽强B.飞快兴奋幸福笔直C.高好缓慢伟大D.制造美丽优秀卑鄙4、对“下”的词性的分析,正确的一组是( A )老虎正要下山,老猎人躲在石岩下,抡起虎叉,突然给了老虎一下。
A. ①动词②名词③量词B. ①介词②名词③量词C. ①动词②助词③量词D. ①介词②助词③量词5、下面四句话中,“跟”字的词性依次列出四种,其中正确的一项是( D )①跟着好人学好事②我跟他是同桌③我跟他学唱歌④那鞋的跟高得没法穿A.①动②介③连④名B.①介②动③动④名C.①动②介③连④形D.①动②连③介④名6、选出与“红花绿叶”中的“绿”(形容)的词性相同的一项( C )A.春回大地群山绿(名词)B.春风又绿江南岸(动)C.一汪绿水慰平生(形容)D.红了樱桃绿了笆蕉(动)7、下面句中加下划线词的词性都依次列出了,选出完全正确的一项( C )她一边和面,一边和颜悦色地和大家讲自己的经历,她说她和丈夫是一对患难夫妻。
(①动词②形容词③介词④连词)A.①②④③B.③①②④C.①②③④D.③①④②8、指出正确说明下边加下划线词的词性及意义的一项( D )这时船慢了,不久就到了,果然近不得月台旁……A.“近”本来是名词,这里作形容词,意思是依靠。
B.“近”本来是形容词,这里作副词,意思是靠近。
C.“近”本来副词,这里作动词,意思是进去。
D.“近”本来是形容词,这里作动词,意思是靠近。
9、下列词语中都是名词的一组是( C )A.学校理想这里飞机B.跑步时间孩子父亲C.道理衣服太阳海洋D.春天善良南面苹果10、下列词语不都属于动词的一组是( A )A.跑步跳远思念书本B.扩大应该是进来C.援助做饭忘记回来D.关心能够要求唱歌11、判断下列句子中加下划线词的词性,写在句末括号中。
1)这朦胧的桔红的光,实在照不了多远。
(形容)2)月色便朦胧在这水气里。
(动)3)月色给大地带来一片朦胧。
(名)4)他患了一场大病。
(名)5)他病了三天。
(动)6)这把锁锈死了。
(动)7)这把锁长了锈。
(名)8)大家选我当代表。
(名)9)这代表大多数同志的看法。
(动)10)买了一把锁。
(名)11)把门锁上。
(动)12)你要端正学习态度。
(动)13)他坐得很端正。
(形容)14)怎么多了一个人?(动)15)这里人太多。
(形容)16)我们要立个规矩。
(名)17)梅家的小姐很贤惠、很规矩。
(形容)18)每个人都有他自己的理想。
(名)19)这时最理想的是骑马上天山。
(形容)20)你快点走,跟上我!(动)短语结构1、并列短语:并列短语是由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名词,动词或形容词并列组成的短语,词和词之间是平等的联合,没有轻重主次之分。
如:海口和三亚老师和同学花草树木珠光宝气改革开放唱歌和跳舞团结互助雄伟壮丽聪明美丽光辉灿烂庄严肃穆万紫千红风和日丽2、偏正短语:偏正短语是由名词、动词或形容词与它们前头的起修饰作用的成分组成短语,其中名词、动词、形容词是中心语,修饰名词的成分是定语,修饰动词、形容词的成分是状语。
定语、状语与中心语的关系,是偏和正的关系。
如:我的老师恭敬地鞠躬小心观察世外桃源突然发现清晰的字迹小心地翻阅一个顾客完全相信3、动宾短语:是由动词和后边受动词支配的成分一起组合成的短语,其中受动词支配的是宾语,表示动作行为的对象、结果、处所等。
宾语主要由名词,代词,或名词性的短语充当。
如:敬畏生命开阔眼界热爱生活夸奖同学爱好文学撰写文章欢度节日维修汽车安排工作布置舞台4、后补短语:后补短语是由动词、形容词和在它们后边起补充说明作用的成分一起组成的短语。
起补充说明作用的的成分是补语。
如:开心极了热死了牵回去大得多5、主谓短语:主谓短语是由两个表示被陈述与陈述关系的的词组成的短语。
其中表示被陈述的对象是主语,用来陈述的是谓语。
主语一般由名词,代词充当,谓语一般由动词、形容词充当。
如:老师讲课阳光灿烂精力充沛觉悟提高思想解放阳光灿烂心情舒畅通俗易懂我们学习斗志昂扬意志坚定身心愉悦6、介宾短语:介词和后边的宾语一起构成的短语,用来表示时间、方位、处所、对象等。
如:在教室里从海口来在上面按了两下往南边对同学说7、的字短语:由名词,代词,动词,或形容词等加“的”组成的短语。
的字短语可以用来代替名词,相当于一个名词的功能。
如:八年级(6)班的语文老师的大家的勤奋刻苦的打篮球的在操场上锻炼的在树底下纳凉的【练习】1、与例词词性相同的一项是:( B )例:铁的纪律(偏正)锦上添花(主谓)A修建桥梁(动宾)思想疙瘩(偏正)B傀儡政权(偏正)时代潮流(主谓)C工程上马(主谓)挑着担子(动宾)D百花齐放(主谓)红牡丹(偏正)2、下列词语都属同类的一组是:( A )A.北国天骄衣钵隐衷(名)B.消极(形)敷衍(动)痛快(形)惊诧(形)C.间或凄然(形)大抵(副)简直D.什么人们(名)这里(代)高处(名)3、选出下列括号中说法错误的一项:( D )A 保卫祖国保持安静歌唱英雄整顿作风(动宾短语)B 风俗习惯正大光明缤纷络绎天高地厚(并列短语)C 精神文明宝贵意见多么活泼伟大成就(偏正短语)D 人民伟大成果辉煌黑了一阵(后补)宿舍旁边(主谓短语)4、选出下列括号中说法正确的一项:( A )A 清醒过来推辞一番激动万分伤心不已(后补短语)B 边走边谈穷凶极恶居安思危朝夕相处(主谓)(并列短语)C 内心激动增长很快(后补)态度诚恳精力充沛(主谓短语)D 久经风霜进驻营地深入研究(偏正)学习技术(动宾短语)5、选出下列课文的标题在结构上全是动宾短语的一项:( B )①《人类的语言》②《回忆我的母亲》③《苏州园林》④《记一辆纺车》⑤《藤野先生》⑥《回延安》⑦《纪念白求恩》⑧《怀疑与学问》⑨《鲁提辖拳打镇关西》⑩《事事关心》11《岳阳楼记》12《谁是最可爱的人》A ①②⑥⑦B ②④⑥⑦C ②⑥⑦⑧D ②⑦⑾⑿6、下列课文标题按短语结构分类,不含偏正结构的一组是:( A )①《小石潭记》②《同志的信任》③《回忆我的母亲》④《人民英难永垂不朽》⑤《中国石拱桥》⑥《竞选州长》⑦《范进中举》⑧《济南的冬天》A ③④⑥⑦(主谓)B ①③⑥⑦C ①④⑥⑦⑧D ②⑦⑥⑧7、下面各组短语的结构方式全是并列关系的一组是:( C )A 音容笑貌舆论鼎沸变化无穷虚张声势B 晴天霹雳节衣缩食前程万里襟怀坦白C 张灯结彩十全十美轻描淡写姹紫嫣红D 五彩斑斓任劳任怨不屑置辩好意难却8、选出短语结构相同的一项:( B )A 欣喜万分(后补)参天耸立(偏正)B 历史悠久精神抖擞(主谓)C 绞尽脑汁(动宾)不折不挠(并列)D 风卷残云(主谓)百年大计(偏正)9、下面的课文题目都是短语,从结构上看完全相同的一项是:(C )A 出师表木兰诗忆江南B 愚公移山曹刿论战望天门山C 七根火柴苏州园林驿路梨花(偏正)D 从三到万想和做纪念白求恩10、构成方式与其余三项不同的一项短语是:( D )A 论拼搏(动宾)B 回娘家(动宾)C 学雷锋(动宾)D 小桔灯(偏正)11、选出对短语分类有错误的一组:( B )①天气睛朗②发挥作用③仔细翻阅④丰功伟绩⑤认真讲解⑥美好回忆(偏正)⑦甜言蜜语⑧打击敌人A 主谓短语有① B并列短语有④⑥⑦C偏正短语有③⑤ D动宾短语有②⑧12、下列短语结构方式相同的一组是:( B )A 舒活筋骨(并列)扫得干净(后补)歌咏春天磨炼意志(动宾)B 高尚情操长江源头一粒种子一封家书(偏正)C 性格和蔼(主谓)灯火辉煌(主谓)白云飘飘(主谓)积累经验(动宾)D 狂风暴雨(并列)光明正大仔细观察(偏正)手舞足蹈13、下列短语中与“露珠晶莹”(主谓)结构相同的一项是:( C )A 科学技术(偏正)B 坚持真理(动宾)C 会议结束(主谓) D高兴起来(后补)14、依次与短语“秘密通道、深入研究、庄严肃穆、腰肌扭伤”结构相同的一组:( D )A 战斗里程慈祥目光红得耀眼前途无量B 蔚蓝天空相差很远巍然高大红日东升C 最后一课美丽温柔比他胖点战果辉煌D 光辉业绩(偏正)纷纷议论(偏正)美观大方(并列)路途遥远(主谓)15、下面每项中有两个短语,全部属于主谓短语的几项是:(A C )A 性格温和会议结束B 雄伟壮丽品学兼优C 露珠晶莹我很高兴D 形式美丽参观访问16、画横线的四个短语中与其它三个不同类的一个是:B( )他们制作石料(A)的工艺极其精巧(B),能把石料切成整块大石碑(C),又能把石块雕刻成各种形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