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产组织形式及计划控制
生产组织形式及生产作业计划
Qik
Q Si
ik
Qti SiT
28
(2)使Si-1个工作地满负荷,而一个工作 地负荷不满,则:
T Qik ti
(k 1,2,, Si 1)
Qin Q Qik (Si 1) (n Si )
ik 1 (k 1,2,, Si 1)
in
Qinti T
(n Si )
29
各工作地 的负荷为
步骤三:计算看管期内各工作地工作时间长度
3
二 流水线的分类
分类标志
流水线
移动方式 固定流水线
对象数目 单一对象流水线
移动流水线 多对象流水线
对象轮换方式 不变流水线
连续程度 连续流水线
节奏化
强制节拍 流水线
机械化程度 自动生产线
可变流水线 成组流水线 混合流水线
间断流水线
自由节拍 流水线
粗略节拍 流水线
机械化流水线
手工流水线
4
三 流水线平面布置
40
4 4 5 33 1
10
6 100 4
30
5 1.5 7 50 9 兼管 9 工作地
40
6 3 8 100 6407 1.5 9 50 5
40
8 2.5 10 83 7 多机床看管
40
9 2.6 11 87 7
40
作业:求该流水生产线平均设备负荷系数?31
在制品
3 在制品占用量定额
指从原材料投入到产成品入库前,处于生 产过程中尚未完工的所有零件、组件部件 、产品的总称。
10 20
30 40 50
60 70 80
90 100 110 120
(1)确定看管期及看管期产量 (2)确定看管期内各工作地的产量及工作地负荷率 (3)确定各工序在看管期内的工作连续时间第i道工
第2章 生产组织形式和计划控制
流程型生产 制造装配型生产
生产模式分类
2010-8-30
流程型生产模式户(包括商业系统), 顾客数量较 少; 3. 产品标准程度高,很少是顾客需求订制; 4. 产品品种少,生产稳定; 5. 生产设备自动化程度高,专用化程度高,设备昂贵; 6. 设备故障造成损失很大。
33.. 产产品品生生命命周周期期短短,,型型号号更更新新快快((顾顾客客需需求求的的多多样样性性))。。
困难•• 不不同同的的产产品品型型号号,,工工艺艺路路线线不不同同,,需需要要新新布布置置、、调调整整设设备备布布局局;;
•• 各各类类型型产产品品产产量量比比例例经经常常变变化化,,如如何何组组织织人人力力及及安安排排设设备备,,计计划划 很很难难做做且且需需经经常常调调整整;;
制造装配型生产模式
2010-8-30
制造装配型生产的分类
1.大量流水生产; 2.单件订货生产; 3.多品种小批量生产。
近年来发展了一种新的生产模式:
大规模定制模式
2010年8月30日11时59 制造装配型生产的分类
大量流水生产
在较长时间内重复进行一种或少数几种类似产品,
特点:
(1)生产率高(工人分工细,高度专业化,设备及工艺专业化) ;
管理类似于项目管理。
单件订货生产
2010-8-30
大规模定制生产模式
大规模定制方式:可客户化-----由用户选择他需要的产品;
物资;
人力资源 —— 过程所需要的劳动能力;
信息资源 —— 过程中使用的信息资源;
管理资源—— 对过程进行的管理。
生产的基本概念
2001/4/20
生产系统示意图
物质、人力 和信息资源 输入
管管 理理
多品种中小批量的生产组织及生产作业计划
多品种中小批量的生产组织及生产作业计划在当今竞争激烈的市场环境中,企业面临着多样化的客户需求和快速变化的市场趋势。
多品种中小批量生产模式逐渐成为许多企业的主要生产方式。
这种生产模式具有产品种类多、批量小、生产周期短等特点,给生产组织和生产作业计划带来了诸多挑战。
多品种中小批量生产的特点决定了其生产组织的复杂性。
首先,产品的多样性要求企业具备灵活的生产设备和工艺路线。
不同的产品可能需要不同的加工工艺和设备,这就需要企业在生产设备的配置上进行精心规划,以满足多种产品的生产需求。
其次,由于批量小,生产过程中的换产频繁,这不仅增加了生产准备时间,还可能导致生产效率的降低。
因此,如何减少换产时间,提高设备的利用率,成为生产组织中的一个关键问题。
在生产组织方面,企业需要建立有效的生产流程和生产单元。
生产流程的设计要考虑到产品的特点和生产工艺的要求,尽量减少不必要的环节和流程,提高生产效率。
生产单元的划分可以根据产品的相似性或工艺的相似性进行,将相关的设备和人员集中在一起,形成一个相对独立的生产区域,便于管理和协调。
同时,企业还需要加强供应链管理,确保原材料和零部件的及时供应。
多品种中小批量生产对原材料和零部件的需求具有多样性和不确定性,因此,与供应商建立良好的合作关系,实现准时化采购,对于保证生产的顺利进行至关重要。
生产作业计划是多品种中小批量生产组织的核心环节。
科学合理的生产作业计划能够有效地提高生产效率,降低生产成本,满足客户的需求。
在制定生产作业计划时,首先要对订单进行合理的排序。
由于不同订单的交货期、优先级和生产难度不同,需要综合考虑这些因素,确定订单的生产顺序。
常用的排序方法有先到先服务、最短加工时间、最早交货期等。
企业可以根据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排序方法,或者结合多种方法进行综合排序。
其次,要进行生产能力的平衡。
多品种中小批量生产中,不同产品对生产能力的需求不同,而且生产过程中可能会出现各种不确定因素,如设备故障、人员缺勤等。
多品种中小批量的生产组织及作业计划
多品种中小批量的生产组织及作业计划1. 引言多品种中小批量的生产组织及作业计划是指在生产过程中,针对多种不同的产品,以中小批量的方式进行生产组织和作业计划的管理。
这种生产方式广泛应用于需求多样化、产品种类繁多的制造业领域。
本文将介绍多品种中小批量生产组织及作业计划的重要性、组织方式以及具体的作业计划方法。
2. 多品种中小批量生产组织的重要性在现代制造业中,产品种类繁多,需求十分多样化,因此采取多品种中小批量生产组织的方式可以更好地满足市场需求,提高生产效率和工作效率。
多品种中小批量生产组织的重要性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2.1 提高生产效率通过合理的组织方式,将多种不同品种的产品进行合理划分和分组,可以降低生产过程中的切换成本和调整成本,从而提高生产效率。
此外,针对不同的产品可以采取差异化的生产组织方式,进一步提高生产效率。
2.2 减少库存成本多品种中小批量的生产组织方式可以减少库存成本。
由于产品种类多样化,采取按需生产的方式可以避免产生大量的库存。
同时,中小批量的生产方式可以减少库存周转时间,提高资金利用效率。
2.3 提高产品质量通过多品种中小批量的生产组织方式,可以降低产品的生产时间和生产批次,减少生产过程中的误差和瑕疵,从而提高产品的质量。
3. 多品种中小批量生产组织的方式多品种中小批量的生产组织方式可以分为几种常见的形式,包括流水线组织、车间制和工作中心制等。
3.1 流水线组织流水线组织是指按照产品的生产流程和生产线的布局,将多种不同品种的产品按照顺序进行组织和加工的方式。
每个生产线负责一道工序,产品顺序流动,从而实现高效的生产作业。
流水线组织适用于产品工序较为简单、具有一定的序列关系的生产过程。
3.2 车间制车间制是指将多种不同品种的产品按照类似产品的特点进行分组,设立专门的车间,由专业团队负责生产加工。
每个车间可以独立负责一类产品的生产,避免不同产品之间的干扰,提高生产效率。
3.3 工作中心制工作中心制是指按照工作中心的特点进行组织和作业计划的方式。
生产组织形式及计划控制
生产组织形式及计划控制1. 引言生产组织形式以及计划控制是企业生产活动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
通过合理的生产组织形式和计划控制,企业能够提高生产效率,降低成本,增强竞争力。
本文将从生产组织形式和计划控制两个方面进行探讨。
2. 生产组织形式2.1 传统生产组织形式传统的生产组织形式一般采取分工生产的方式。
生产过程被分解成许多独立的环节,并由不同的工人负责完成。
这种组织形式一般适用于规模较小的企业,生产过程简单的产品。
优点是生产效率较高,但缺点是协调难度较大,信息流动不畅。
2.2 现代生产组织形式现代生产组织形式多采用团队协作的方式。
将各个环节的工人组织成一个团队,共同负责生产过程中的各个环节。
这种组织形式具有优势明显:可以提高协作效率,促进信息共享,快速解决生产过程中的问题。
适用于规模较大,生产过程复杂的企业。
2.3 柔性生产组织形式随着技术的进步和市场需求的多样化,柔性生产组织形式逐渐兴起。
柔性生产组织形式在团队协作的基础上,更加注重生产流程的灵活性和适应性。
通过采用柔性工艺设备和灵活的生产流程,企业可以更好地适应市场需求的变化,并快速调整生产计划。
3. 计划控制3.1 生产计划制定生产计划制定是生产组织中的核心环节。
通过合理的生产计划,企业可以合理规划资源,提高生产效率。
生产计划制定需要考虑多个因素,包括市场需求、资源供应、生产能力等。
在制定生产计划时,还需要考虑到可能出现的突发情况,制定相应的应急预案。
3.2 生产计划执行生产计划执行是将制定好的生产计划转化为实际的生产行动的过程。
在生产计划执行过程中,需要保证各个环节的协调与配合。
相关部门需要密切沟通,确保生产过程的顺利进行。
同时,还需要及时监控生产情况,发现问题及时解决,以确保产出符合要求。
3.3 生产计划控制生产计划控制是对生产计划执行过程进行管理和控制的环节。
通过对生产情况的监控和数据分析,可以及时发现生产过程中的问题,并采取相应的措施进行调整。
生产组织形式通俗理解
生产组织形式通俗理解生产组织形式是指制造企业在生产过程中所采用的模式和方法,它决定了企业的生产效率和工作方式,也是企业成功与否的决定性因素。
在企业发展的过程中,科学的生产组织形式才能保证企业的稳步发展。
本文将从以下几个方面来阐述生产组织形式的通俗理解。
一、生产组织形式的定义生产组织形式是企业在生产过程中所采用的一种组织方式,是用来实现企业生产目标的具体操作方法。
生产过程中的人员、设备、原料、工具以及资金等各方面的资源需要得到合理的搭配和组合,才能实现企业的高效生产和协调发展。
二、生产组织的步骤在企业的生产全过程中,生产组织形式扮演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其主要步骤如下:1.生产计划。
生产计划是制造企业必不可少的一个重要环节。
它根据市场需求和消费者的需求,制定出正确的生产方案,确保生产量和质量的稳定。
2.物资采购。
根据生产计划的需要,采购所需原材料、工具,只有及时准确的采购才能保证生产作业的正常运转。
3.生产工艺流程的优化。
将商品生产的全过程细化为各个环节巧妙地串联起来,实现整车协同、互相促进的生产方式,大幅度提高了企业的生产效率。
4.生产流程监管。
在生产过程中,合理的监管是必要的,只有严格的监管才能保证生产质量和安全。
三、生产组织形式的类型生产组织形式具有多样化的形式。
根据企业的规模和特点,可以采用不同的生产组织形式。
常见的生产组织形式有以下几种:1.传统的分散式生产组织形式,即以各部门或厂房独自开展生产活动,与其他部门或厂房共同生产相关产品。
这种方式现在已经不被推崇,容易产生效率、节约成本方面的问题。
2.现有的模块化生产组织形式,即通过协作生产制造产品。
这种生产形式需要各部门或工厂之间进行合作,将产品生产过程分成若干个模块,各部门或工厂按照模块专业生产,最终组装成完整的产品,可以大幅度提高生产效率和企业的整体效益。
3.网络化生产组织形式,即通过信息技术与互联网的发展,企业可以通过网络将供应商、代理商、经销商、零售商进行虚拟集成,采用联合协作的方式,快速反应市场需求,并认真考虑资源的分配,让各方受益。
生产的组织,计划与控制
制定方法:滚动 计划法、甘特图 等
制定原则:科学 性、可行性、灵 活性等
生产计划执行
生产计划的目标和任务 生产计划的制定和调整 生产计划的执行和控制 生产计划执行过程中的问题和解决方案
生产计划调整
生产计划调整的必要性:应对市场需求变化、生产能力不足或过剩等问题。
生产计划调整的方法:调整生产排程、优化生产流程、增加或减少生产班次等。
生产进度控制
定义:生产进度控制是生产计划执行过程中的重要环节,通过对生产进度的监控和调整,确保生产计划按时完成。
目的:保证生产计划的顺利实施,提高生产效率,降低生产成本,满足客户需求。 关键要素:生产计划、生产进度、生产调度、生产统计、异常处理等。 方法:采用生产进度表、生产调度会议、生产统计报表、异常处理流程等手段进行控制。
定义:生产布局优化是 指通过合理规划生产设 施和设备的位置,以提 高生产效率和降低生产 成本的过程。
目标:实现生产过程的 连续性、平衡性和灵活 性,提高生产效率、降 低生产成本、减少生产 浪费。
方法:采用科学的方法 和工具,对生产设施和 设备进行合理布局,实 现生产过程的优化。
实施步骤:评估现有生 产布局、确定优化目标、 制定优化方案、实施优 化方案、评估优化效果。
生产安全控制
单击此处添加标题
定义:生产安全控制是指在生产过程中对各种安全因素进行全面、有效的控制, 确保生产过程的安全和稳定。
单击此处添加标题
目的:预防和减少生产事故的发生,保障员工生命安全和企业财产安全。
单击此处添加标题
内容:包括设备安全控制、工艺安全控制、人员安全控制等方面,涉及生产过程 的各个环节和各个方面。
生产计划调整的时机:定期评估生产计划执行情况,及时发现问题并进行调整。
生产计划与管制的架构
生产计划与管制的架构随着工业时代的快速发展,繁复的生产流程给企业带来了无尽的挑战。
为了实现高效率、低成本的生产,企业需要建立完善的生产计划与管制架构,以确保生产过程的精准掌控和资源的最大利用。
一、生产计划生产计划作为企业生产过程的核心,需要实现精准的生产和工艺计划,以满足市场需求。
涉及到物料采购、生产排程、生产实施计划等方面,需要从以下三个方面来制定:1.市场需求方面:根据市场需求来制定计划,包括产品数量、生产周期、产能需求等。
2.资源供给方面:根据企业自身的资源状况来制定计划,如人力、物力、财力等资源。
3.生产能力方面:根据生产能力所确定的限制条件,确定生产计划,作为后续生产过程的重要指导。
在构建生产计划的过程中,需要重视市场需求的变化和生产环节中可能出现的风险,并且将这些因素考虑在内,以保证计划的持续优化。
二、生产管制生产管制是保证生产计划执行的重要环节。
它不仅需要有效地监督生产过程,而且需要在生产过程中不断优化和改进。
生产管制的主要目标是实现生产计划的无差错执行,同时做好资源调配、质量控制和风险管理等方面的工作。
1.资源调配:生产管制需要实现对生产过程中的资源的调配工作。
一方面,要根据生产计划的需要,制定合理的资源调配计划。
另一方面,还要对原材料采购、工艺流程等方面进行有效管控,保证生产过程中的顺畅进行。
2.质量控制:生产管制需要对生产过程中的产品质量进行监控。
它主要包括工艺监控、过程监控和成品检测等方面。
通过不断的检验和监控,可以提高产品质量,降低质量损失。
3.风险管理:生产管制需要对潜在的生产风险进行预判和规避。
它主要包括工艺和设备风险、素材和人员风险以及外部环境风险等方面。
通过有效的风险管理,可以在生产过程中避免风险带来的损失。
在进行生产管制时,需要定期评估管制措施的有效性和生产流程的协作效率,以保证管制能够更好地为企业的发展服务。
以上是生产计划与管制的架构,通过合理的计划制定和管制措施,企业可以实现生产流程的精准控制,提升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降低成本风险,进而增强企业的市场竞争力。
生产计划内容及控制
生产计划内容及控制生产计划的内容包括以下几部分:1. 产品生产计划:包括产品的名称、规格、生产数量和生产日期等信息。
2. 生产工艺流程:针对具体产品的生产工艺流程进行详细的说明和规定。
3. 原材料和物资需求计划:明确所需原材料和物资的种类、规格、数量及采购时间等信息。
4. 生产设备和工装需求计划:确定所需的生产设备和工装的种类、型号、数量及采购时间等信息。
5. 生产人力资源计划:确定所需的生产人力资源的数量、技术等级及使用时间等信息。
6. 生产质量控制计划:确定产品质量控制的具体措施和方法,确保产品质量合格。
生产计划的控制应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生产进度控制:通过对生产计划的执行情况进行监控和跟踪,及时发现生产进度的偏差,并采取相应措施加以调整。
2. 生产成本控制:针对生产过程中的各项费用进行合理控制,确保生产成本的有效控制。
3. 质量控制:通过对生产过程中的产品质量进行全方位的控制,确保产品质量的稳定和可靠。
4. 安全生产控制:建立健全的安全生产管理制度,加强对生产过程中各种安全隐患的防范和控制。
5. 生产环境控制:对生产现场的生产环境进行管理和控制,确保生产环境的卫生和安全。
通过以上方式,可以确保生产计划的顺利实施,达到预期的生产目标和要求。
生产计划的控制包括了生产过程中许多方面,这需要综合考虑企业内部的资源、生产设备、人员组织以及外部环境等因素。
在以下部分中,将重点介绍如何对生产进度、成本、质量、安全和环境等进行有效控制。
首先,生产进度的控制是非常重要的,可以通过制定生产进度计划、制定生产检查计划、加强生产计划的执行等方式进行。
生产进度计划是依据产品的生产工艺流程、生产设备、物资需求计划等因素,合理安排和编制的具体的生产时间表。
通过执行生产进度计划,可以合理地安排生产工序和生产作业,保证生产过程的顺利进行。
其次,生产成本的控制也是企业管理中的一个重点,可以通过严格控制生产过程中的各项费用,有效降低生产成本。
成批生产方式的组织和控制
成本控制措施
采取有效的成本控制措施,如降低原材料消耗 、优化生产流程、提高生产效率等。
成本分析与监控
定期进行成本分析,监控实际成本与预算的偏差,及时调整成本控制措施。
进度控制
进度计划制定
01
根据生产需求和资源状况,制定合理的生产进度计划
。
进度监控与调整
环境可持续性的要求
绿色制造技术
采用环保材料和清洁生产技术,降低 生产过程中的能耗和排放,减少对环
境的负面影响。
循环经济
实现资源的循环利用,减少废弃物的 产生,提高企业的可持续发展能力。
社会责任
成批生产企业应关注社会责任,积极 参与公益事业,提高企业的社会形象
和品牌价值。
THANKS
感谢观看
质量控制
01
质量标准制定
根据产品特性和客户要求,制定 明确的质量标准,确保生产出的 产品符合要求。
02
03
质量检验与监控
质量改进
通过定期的质量检验和实时监控 ,及时发现并处理生产过程中的 质量问题。
收集和分析质量数据,找出问题 根源,持续改进生产工艺和流程 ,提高产品质量。
成本控制
成本预算与核算
自动化和智能化
引入自动化设备和智能化技术,提高生产流程的自 动化和智能化水平,减少人工干预。
生产设备优化
设备评估
对现有生产设备进行评估,确定设备的性能 、效率和可靠性。
设备更新
根据评估结果,对老旧、低效的设备进行更 新换代,选用高效、低能耗的设备。
设备维护和保养
建立完善的设备维护和保养制度,确保设备 的正常运行和使用寿命。
定制化生产的趋势
批量生产的生产组织及生产作业计划
批量生产的生产组织及生产作业计划引言批量生产是一种常见的生产方式,通过高效地组织生产环节和合理安排生产作业计划,可以提高生产效率、降低成本,并确保产品质量。
本文将探讨批量生产的生产组织及生产作业计划的关键要素和步骤。
生产组织批量生产的生产组织是一个复杂的系统,涉及到各个环节的协调与配合。
以下是常见的生产组织要素:1. 生产设备和设施批量生产需要高度自动化的生产设备和设施,以提高生产效率和生产能力。
生产设备的选择应根据产品的特性和生产量来确定,并确保设备的稳定性和可靠性。
2. 生产线布置生产线布置是生产组织的重要环节,应根据产品的工艺流程和生产需求来规划。
合理的生产线布置可以减少生产环节之间的距离和时间,提高生产效率。
3. 人员配备和培训批量生产需要足够的生产人员来操作设备、监控生产过程和质量控制。
人员配备应根据产品的生产工艺和设备的要求来确定,并确保工人具备必要的技能和知识。
4. 生产管理系统良好的生产管理系统可以有效地协调各个环节的工作,提高生产效率和质量。
生产管理系统包括生产调度、物料管理和质量控制等方面的内容,应根据生产需求来进行设计和优化。
生产作业计划生产作业计划是按照一定的时间顺序和生产资源来安排生产作业的具体方案。
以下是生产作业计划的关键步骤:1. 生产需求分析首先需要对生产需求进行分析,明确产品的种类、数量和交货时间等要求。
通过与市场部门、销售部门和供应链部门的沟通,可以获取准确的生产需求信息。
2. 生产能力评估根据生产需求分析的结果,评估现有的生产能力是否能够满足生产需求。
如果不能满足,需要进行生产能力的扩充或调整。
3. 生产作业安排根据生产需求和生产能力评估的结果,制定生产作业安排。
生产作业安排包括生产任务的分配、生产线的调度和工人的排班等方面的内容。
4. 物料准备根据生产作业安排,及时准备所需的原材料和物料,并确保其供应的稳定和可靠。
5. 生产监控和控制在生产过程中,需要进行生产监控和控制,保证生产作业按照计划进行。
生产组织形式和计划控制
生产组织形式和计划控制概述生产组织形式和计划控制是现代企业生产管理中的重要环节。
通过合理的组织形式和有效的计划控制,企业可以提高生产效率,降低成本,并保证产品质量的稳定性。
本文将以生产组织形式和计划控制为主题,介绍其基本概念、重要作用以及常用方法。
生产组织形式生产组织形式指的是企业内部为了完成生产任务所采取的各种组织形式。
不同的生产组织形式适用于不同的生产环境和生产需求,可以根据实际情况选择最合适的组织形式。
以下是常见的几种生产组织形式:1.线性组织形式:线性组织形式是最常见的生产组织形式之一,适用于简单的生产流程和规模较小的企业。
在线性组织形式下,生产流程是依次进行的,每个环节之间存在依赖关系。
这种组织形式的优点是简单明了,易于管理,但缺点是效率相对较低。
2.矩阵组织形式:矩阵组织形式适用于复杂的生产流程和规模较大的企业。
在矩阵组织形式下,生产流程被划分为多个部门,每个部门负责不同的环节,并通过交叉功能团队进行协调。
这种组织形式的优点是高效灵活,能够充分发挥各个部门的专业优势,但缺点是协调管理较为复杂。
3.项目组织形式:项目组织形式适用于需要快速响应市场需求和具有独立性的生产任务。
在项目组织形式下,生产任务被划分为多个项目,每个项目具有独立的组织结构和管理模式。
这种组织形式的优点是灵活高效,能够快速响应市场需求,但缺点是资源管理和协调难度较大。
计划控制计划控制是指根据企业生产需求,对生产过程进行周密规划和有效控制的管理方法。
通过合理的计划控制,企业可以实现生产过程的协调和优化。
以下是常用的计划控制方法:1.生产计划制定:生产计划制定是整个计划控制过程的关键步骤。
通过分析市场需求、产品特性和生产能力等因素,制定合理的生产计划。
生产计划应包括生产目标、生产数量、生产周期和生产资源等要素。
2.生产进度控制:生产进度控制是指对生产过程进行实时监控和调整,确保生产进度符合计划要求。
通过技术手段和管理手段,及时获得生产数据,发现问题并采取措施进行调整,以确保生产进度的稳定和高效。
生产过程的组织、方式和管理
T顺 =(n t1+ t2+ ...+ tn)=n ti
i=1
T顺 ——一批零件顺序移动方式下的加工周期; n ——零件批量; ti ——零件在第i道工序上的单件工时; m ——零件加工的工序数目。
企业管理概论
顺序移动(3)
例:已知 n =4,t1 =10分钟,t2 =5分钟,t3 =20分钟, t4 =5分钟,求T顺 。
利于加强专业管理和 进行专业技术指导;
个别设备出现故障或 进行维修,对整个产品 的生产制造影响小。
优点 缺点
产品在加工过程中运输次数 多,运输路线长;
产品在加工过程中停放、等 待时间增多,延长了生产周期; 增加在制品数量和资金占用; 生产单位之间的协作往来频 繁,使生产作业计划管理、在 制品管理以及产品的成套性工 作比较复杂。
顺序移动 ;平行移动 ;平行顺序移动
企业管理概论
顺序移动(1)
一批零件在前一道工序全部加工完毕后,整批转移 到下一道工序进行加工。
工序 单件加工
时间/min
号 时间/min
20
40
60
80
100
120
140
160
1
10
2
5
3
20
4
5
T顺=160
企业管理概论
顺序移动(2)
不考虑各工序之间的运输、检验和等待加工等所停歇 的时间时,该批零件的加工周期为:
企业管理概论
平行顺序移动(2) 平行顺序移动方式一批零件加工周期:
m
m
m-1
T平顺 =n ti ( X+Y+Z )=n ti (n-1) tiS
i=1
i=1
生产计划与控制2-生产类型及生产组织
中批生产 单件小批 设计工作量大,工艺变 动多,分工不细、工作 地专业化程度不高;计 划、调度工作复杂,效 率低、成本高、质量不 易保证
提高多品种小批量生产类型效率的途径
• 提升产品设计,推行三化:
– 产品系列化 – 零部件标准化 – 通用化
• 变化减少方法(Variety reduction program,VRP) • 采用成组技术 • 提高生产系统柔性
不同生产类型的特征
生产类型 大量大批 基本特点 优势 缺点 缺乏柔性,难以适应多 变的市场需求 品种少、产 设计工作量少,工艺 量大、生产 稳定、可靠;可采用 重复度高 高效的生产组织形 式;生产管理简单, 效率高、成本低、质 量好 品种繁多、 柔性好,能适应市场 数量少、生 变化 产重复程度 低
生产过程的时间组织
• 顺序移动 • 平行移动 • 平行顺序移动
顺序移动方式
工 序 M1 t1 M2 M3 M4
t2 t3 t4
T顺 = n ∑ t i
时间
• 特点:移动次数少,组织简单;但加工周期最长。
平行移动方式
工 序 M1 t1 M2 M3 M4
t2 t3 t4
T平 = ∑ ti + (n − 1)t最长
生产类型
• 按产品或服务的专业化程度
生产类型 制造业 服务业 研究项目、计算机软件、 博士生、咨询报告、保 健、理发、特快专递、零 售 大学本科教育、批发
单件小批 模具、电站锅炉、 生产 大型船舶、三峡工 程、长江大桥 中批生产 汽车、电视机、洗 衣机 大批大量 轴承、灯泡、化 生产 工、炼油、面粉、 造纸
• 采用精益生产方式
• 推进网络化制造
生产过程的构成
• 生产(服务)过程是指 从资源投入开始一直到 产品生产出来为止的全部过程。
生产组织形式
生产组织形式生产组织形式是一个组织如何安排生产活动的方式和结构。
它涉及到人力资源、物质资源和技术资源的合理配置,以确保生产任务能够高效地完成。
下面将介绍几种常见的生产组织形式。
一、车间生产组织形式车间生产组织形式是指将生产过程划分为不同的车间,并根据不同的产品或生产工序进行划分。
每个车间都有自己的功能和职责,负责相应的生产任务。
这种组织形式适用于生产流程比较复杂、产品种类较多的场景,有利于提高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
二、流水线生产组织形式流水线生产组织形式是指将生产过程分为一系列相互衔接的工序,每个工序都有自己的特定任务,并且工序之间的物料在流水线上传递。
这种组织形式适用于生产连续性较强的产品,如汽车、电子产品等。
流水线生产可以实现高速生产和大规模生产,但也容易出现工序之间的协调问题。
三、团队生产组织形式团队生产组织形式是指将一组员工组成一个小组,在小组内部相互配合,共同完成生产任务。
每个小组具有一定的自主权,可以根据具体情况调整生产计划和工作流程。
这种组织形式适用于强调团队协作和灵活性的生产环境,可以提高员工的参与度和工作积极性。
四、虚拟生产组织形式虚拟生产组织形式是指通过网络等信息技术手段,将分散的生产要素进行在线组织和协调。
生产过程中的不同环节可以由不同的组织单元承担,通过信息的共享和协同工作来完成整个生产过程。
这种组织形式适用于全球化和经济一体化的生产环境,可以快速响应市场需求变化。
五、项目生产组织形式项目生产组织形式是指将生产任务划分为一个个项目,并由专门组建的项目团队来完成。
每个项目团队具有一定的独立性,负责相应项目的规划、执行和控制。
这种组织形式适用于生产项目性需求比较多、周期较长的场景,可以更好地满足客户的个性化需求。
六、联合生产组织形式联合生产组织形式是指不同企业或组织之间通过合作共同完成生产任务。
各方根据自身专长和资源优势进行协调,在合作中实现资源、信息和技术的共享。
这种组织形式适用于生产过程需要跨越多个企业或组织的场景,可以降低生产成本、提高效率和降低风险。
第2章生产组织形式和计划控制(ppt 27)
Áã ¼þ 1 Áã ¼þ 1 Áã ¼þ 2 Áã ¼þ 3
2019/11
工艺矩阵
生产类型
单件 小批量 大批量 连续
按工艺 布置的 车间
生 产
按成组 技术布
组置
织 按产品
形 布置流
式
水线
连续生
产线
2019年11月27日8时47 分
齿轮 减速
器
重型 设备
生产率提高 柔性降低
中国最庞大的资 料库下载
物质资源 —— 生产活动(过程)中所用到的资金和
物资;
人力资源 —— 过程所需要的劳动能力;
信息资源 —— 过程中使用的信息资源;
管理资源—— 对过程进行的管理。
生产的基本概念
2001/4/2 0
生产系统示意图
物质、人力 和信息资源 输入
管管 理理
转化过程
环境
绩效 衡量
机会 约束 威胁 需求
产品
产出
计算工作中心负荷系数
划分工作中心、确定各工作中心设备数:
Si
ti r
式中:
ti i工序(工作中心)工时定额。
Si必须
取整
数Se
,
i
于是
设备
利用
系数
为:
K Si Sei
2019年11月27日8时47 分
中国最庞大的资 料库下载
工序同期化
工序同期化就是尽可能使工序工时与节拍之比为:0.851.05,方法:
生产过程组织
2019/11/ 27
2. 对象专业化(汽车、家电、齿轮箱……)——以产品
(或零部件)为对象来构筑生产单位的。一个生产单位基本 上可以完成一个产品或部件的生产。又称封闭式生产单位
生产组织形式和计划控制概述
•
感情上的亲密,发展友谊;钱财上的亲密,破坏友谊。20.12.102020年12月10日星期四2时21分32秒20.12.10
谢谢大家!
制造装配型生产模式
制造装配型生产的分类
1.大量流水生产; 2.单件订货生产; 3.多品种小批量生产。
近年来发展了一种新的生产模式:
大规模定制模式
制造装配型生产的分类
大量流水生产
在较长时间内重复进行一种或少数几种类似产品,
特:
(1)生产率高(工人分工细,高度专业化,设备及工艺专业化) ;
(2)工人操作熟练程度高(工人重复做简单的操作); (3)作业计划简单(一旦流水线调试能正常生产,就按节奏进行
大规模定制生产模式
大规模定制方式:可客户化-----由用户选择他需要的产品;
自适应产品----- 由产品去适应用户的需求。
大规模定制生产关键技术:
1. 设计:标准化、模块化、可制造设计、CAD、PDM….. 2. 采用敏捷制造:成组技术、可重组制造、柔性加工 3 对市场周密的调查,建立客户数据库。
特点 1. 生产流程相对固定不变;
2. 产品一般面向有组织的用户(包括商业系统), 顾客数量较少; 3. 产品标准程度高,很少是顾客需求订制; 4. 产品品种少,生产稳定; 5. 生产设备自动化程度高,专用化程度高,设备昂贵; 6. 设备故障造成损失很大。
关键 抓好综合生产计划或称年度计划,抓好设备的定期维修管理
上海交通大学 工业工程系
多品种小批量生产
世界机电产品中多品种小批量的占: 1960年代约为:50%,到1980年代上升到:85% 成组技术就是为适应这种生产而发展起来的:利用几
何形状和加工方法的相似性,将加工零件分组。 如:轴类占23%;轴套类占25%;法兰类占9%; 柔性制造系统(FMS)是加工设备自身的柔性来适应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出
•*
•
•生产和运作管理的基本任务是:
•(1)质量 —— Quality
•(2)交货期 —— Delivery •(3)成本 —— Cost
•QDC 管理
•(4)结果:生产率 —— Productivity
•(5)条件:柔性 —— Flexibility
•这也是衡量一个企业绩效如何基本指标。
生产系统的绩效衡量
); • (4)产品质量容易保证; • (5)成本低。
• 管理重点: 设备定期维修,工人出勤管理,在线质量控制
•2020/4/20
大量流水生产
•*
•
流水生产的组织设计要点
单一对象流水线: 最重要的是确定“生产节拍”:
•2020/4/20
•
计算工作中心负荷系数
划分工作中心、确定各工作中心设备数:
•2020/4/20
难做且需经常调整;
• 对新产品开发要求高,要求迅速拿出设计;
• 生产能力的需求是个动态变化的量,负荷平衡、生产过程同步化非 常困难,但必须做。
•
年度计划是粗略的,季度和月计划是关键,通常是滚动重排
。
制造装配型生产模式
•*
•2020/4/20
•
制造装配型生产的分类
1.大量流水生产; 2.单件订货生产;
•特点 • • • •
1. 大多数属最终产品,受顾客影响大,市场不稳定; 2. 产品结构复杂,组成零部件多,协作单位多; (汽车为几万,计算机为几十万,飞行器为几百万) 3. 产品生命周期短,型号更新快(顾客需求的多样性)。
•困 • 不同的产品型号,工艺路线不同,需要新布置、调整设备布局; 难 • 各类型产品产量比例经常变化,如何组织人力及安排设备,计划很
何形状和加工方法的相似性,将加工零件分组。 如:轴类占23%;轴套类占25%;法兰类占9%; 柔性制造系统(FMS)是加工设备自身的柔性来适应
零件的多变性。
•2020/4/20
•
生产组织形式
•生产的组织形式与工厂的产品构成有关:
• 单件、大量、多品种小批量?
• •要做两件事:
•(1)对本厂产品进行分类; •(2)根据产品类型采用合理的组织形式。
•*
•2020/4/20
•
• •生产模式的分类
•流程型生产 • 按生产连续程度分:
•
•制造装配型生产
•
生产模式分类
•*
•2020/4/20
•
•流程型生产模式
•特
•1. 生产流程相对固定不变;
点
•2. 产品一般面向有组织的用户(包括商业系统), 顾客数量较少
;
•3. 产品标准程度高,很少是顾客需求订制;
操作工人人数的确定
以手工使用工具的工人人数:
•2020/4/20
•
操作工人人数的确定
以设备加工为主、工人操作设备:
•2020/4/20
•
流水线平面布置设计
•2020/4/20
•
多对象流水线
多对象流水线包括:
(1)可变流水线:在同一线上加工类似产品,轮
番生产,设备调整时间短; (2)成组流水线:把零件类似的组,一组组轮番生产
•4. 产品品种少,生产稳定;
•5. 生产设备自动化程度高,专用化程度高,设备昂贵;
•6. 设备故障造成损失很大。
•关键 •抓好综合生产计划或称年度计划,抓好设备的定期维修管理
•典 型工
业
•化学工业、塑料、制药、化肥、石油、冶炼、 金属冶炼等
流程型生产模式
•*
•2020/4/20
•
•制造装配型生产方式
•信息资源 —— 过程中使用的信息资源;
•管理资源—— 对过程进行的管理。
生产的基本概念•2020/4/ Nhomakorabea0•
•2001/4/ 20
•生产系统示意图
•管•管 理理
•物质、人力 和信息资源
•输入
•转化过程
生产系统
•2020/4/20
•机
会
•环 • 约
境束
•绩 效衡 量
•产
•威 胁•产品 •求•需服务
3.多品种小批量生产 。
近年来发展了一种新的生产模式:
大规模定制模式
•制造装配型生产的分类
•*
•2020/4/20
•
•大量流水生产
• 在较长时间内重复进行一种或少数几种类似产品,
• 特点:
• (1)生产率高(工人分工细,高度专业化,设备及工艺专业化) ;
• (2)工人操作熟练程度高(工人重复做简单的操作); • (3)作业计划简单(一旦流水线调试能正常生产,就按节奏进行
•
工序同期化
工序同期化就是尽可能使工序工时与节拍之比为:0.851.05,方法:
1. 改善加工设备,如设计好的工夹具; 2. 改用专用加工设备,培训操作工人,以减少调整等辅助
时间; 3. 对装配线的工作中心,主要方法是分解和调整组合工序
,使每个工作中心的各个工序之和接近节拍。
•2020/4/20
•
,组内改变零件,不需调整工夹具; (3)混合流水线:可以生产多种零件,设备柔性要好
,调整方便,工人是多面手。适合多品种、小批量 生产,是近年来生产管理所追求的。
•2020/4/20
•
•单件订货生
产
• 如大型电机、大型水压机、大型工程机械等
• 特点:
• (1) 品种多,而每种订货不多,加工过程不一样; • (3) 加工设备为通用设备,设备调整时间长,效率不高
• 2. 采用敏捷制造:成组技术、可重组制造、柔性加工
• 3 对市场周密的调查,建立客户数据库。
•上海交通大学 工业工程系
•*
•2020/4/20
•
多品种小批量生产
世界机电产品中多品种小批量的占: 1960年代约为:50%,到1980年代上升到:85% 成组技术就是为适应这种生产而发展起来的:利用几
•生产的组织形式
•*
•2020/4/20
•
产品分类
•产 品 分 类
•*
•2020/4/20
•
• 生产过程组织一般划分成一些基本单位,如车间、工 段
• 和班组,这些单位按两种基本原则组织的:
; • (4)要求工人为技术多面手。
•
管理类似于项目管理。
单件订货生产
•*
•2020/4/20
•
大规模定制生产模式
•大规模定制方式:可客户化-----由用户选择他需要的产品;
•
自适应产品----- 由产品去适应用户的需求。
•大规模定制生产关键技术:
• 1. 设计:标准化、模块化、可制造设计、CAD、PDM…..
生产组织形式及计划控 制
2020年4月20日星期一
•生产 是人们创造产品或服务的有组织的活动。
•即:生产是将生产要素转换为有形和无形的生产财富( 产品或服务)的活动,由此而增加附加价值和效用。
•生产要素
•物质资源 —— 生产活动(过程)中所用到的资金和
•
物资;
•人力资源 —— 过程所需要的劳动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