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班社会活动教案--我的爸爸妈妈教案
大班社会教案及教学反思《我的爸爸妈妈》
大班社会教案及教学反思《我的爸爸妈妈》教案背景在大班社会教学中,学生已经开始了解家庭的概念,对于家庭中的各个成员也有所了解。
本次教学意在通过读绘本《我的爸爸妈妈》,进一步让学生认识家庭中不同的角色,并了解家庭的基本组成和互动方式。
教学目标1.学生能够正确识别家庭中不同的角色,并给出简单的描述2.学生能够了解家庭基本组成和互动方式3.学生可以以简单的语言来表达对家庭成员的感受和关注教学内容1.语言训练:引导学生通过回答老师提问,练习口语表达和理解能力2.绘本阅读:借助绘本《我的爸爸妈妈》来引导学生认识家庭中不同的角色,了解家庭基本组成和互动方式3.分组讨论:安排学生在小组内进行观察和讨论,让学生充分交流,加深对家庭成员的认识和理解教学步骤第一课时1.教师先引导学生演绎家庭中的一些场景,例如“爸爸下班回家”,“妈妈帮助孩子做作业”等等,让学生理解家庭成员之间的互动方式。
2.接着,老师向学生展示绘本《我的爸爸妈妈》并简单介绍故事的主要情节,鼓励学生猜测故事的结局。
3.阅读绘本,引导学生观察绘本中不同的人物形象,理解和描述家庭成员之间的关系。
第二课时1.联系上一节课的教学内容,老师鼓励学生结合书中的形象,讲述自己家庭中的不同成员角色,例如“爸爸每天都要上班赚钱”,“妈妈是家中的主妇,照顾家人的起居生活”,让学生逐渐了解家庭的基本组成和成员职责。
2.分组讨论,鼓励学生自由交流家庭成员之间的感受和关注,例如:“我最喜欢妈妈帮我盖被子”等等。
教学反思通过本次教学,我对大班学生的认知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我发现,在幼小的年龄里,孩子们已经可以初步了解到家庭的基本组成和成员互动方式,而且孩子们会快乐地说起自己的家庭,充满自豪感。
这是我始料未及的。
然而,教学中也存在一些问题和不足。
学生在绘本阅读环节常常一些不理解的情节,需要老师适当的引导和讲解,而小组讨论环节也需要教师的积极带动,才能让学生认真的交流。
这些问题在日后的教学工作中,我会有针对性地进行改进。
幼儿园大班我的爸爸妈社会教案
幼儿园大班“我的爸爸妈妈”社会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幼儿了解爸爸妈妈的职业,知道他们的工作内容和职责。
2. 培养幼儿对爸爸妈妈的尊重和感激之情。
3. 提高幼儿的社交技能,学会与父母沟通和表达自己的情感。
二、教学内容:1. 爸爸的职业和职责2. 妈妈的职业和职责3. 幼儿与父母的互动方式4. 尊重和感激父母的重要性5. 学习表达自己对父母的爱和感激三、教学方法:1. 故事讲述:通过讲解父母职业的故事,让幼儿了解父母的工作内容和职责。
2. 角色扮演:让幼儿扮演父母的角色,体验父母的辛苦和付出。
3. 小组讨论:让幼儿分组讨论与父母的互动方式,分享彼此的经验和感受。
4. 情感表达:通过绘画、手工制作等方式,让幼儿学习表达自己对父母的爱和感激。
四、教学准备:1. 故事书:《我的爸爸是工程师》、《我的妈妈是老师》等。
2. 角色扮演道具:父母的工作服装、工具等。
3. 绘画、手工制作材料:纸张、彩笔、剪刀、胶水等。
五、教学步骤:1. 引入话题:提问幼儿关于父母的问题,如“你们的爸爸/妈妈是做什么的?”“他们每天工作都做些什么?”等,引导幼儿思考和分享。
2. 讲解故事:讲解父母职业的故事,让幼儿了解父母的工作内容和职责。
3. 角色扮演:让幼儿扮演父母的角色,体验父母的辛苦和付出。
4. 小组讨论:让幼儿分组讨论与父母的互动方式,分享彼此的经验和感受。
5. 情感表达:让幼儿通过绘画、手工制作等方式,表达自己对父母的爱和感激。
7. 作业:让幼儿回家后,向父母表达自己的爱和感激,并观察父母的反应。
六、教学评估:1. 观察幼儿在角色扮演活动中的表现,评估他们对父母职业的理解和尊重。
2. 记录幼儿在小组讨论中的发言,评估他们的社交技能和情感表达能力。
3. 收集幼儿的绘画和手工作品,评估他们对父母的爱和感激之情。
七、教学延伸:1. 开展家庭访问活动,让幼儿深入了解父母的工作环境和日常生活。
2. 举办亲子活动,促进父母与子女之间的情感交流,增强家庭关系。
大班社会教案及教学反思同《我的爸爸妈妈》
大班社会教案及教学反思1. 教学目标•通过故事《我的爸爸妈妈》的阅读,让学生了解家庭成员的角色及家庭关系;•能够在小组中分享自己与爸爸妈妈的亲子活动;•培养学生对家庭的尊重和关爱意识。
2. 教学准备•《我的爸爸妈妈》绘本;•幻灯片或白板;•教学笔记。
3. 教学步骤步骤一:导入新知•引导学生回忆上一课程学习了什么内容,并复习相关词汇。
示例对话:教师:上一节课,我们学习了关于身体部位的知识,你们还记得吗?学生:头、眼睛、鼻子、嘴巴、手、脚。
步骤二:阅读故事•准备好《我的爸爸妈妈》绘本,展示给学生;•读故事给学生听,同时配合幻灯片或白板上的相关图片展示;•引导学生跟读,指导学生正确发音。
示例对话:教师:今天,我给大家带来了一本有趣的绘本《我的爸爸妈妈》。
我们一起来听故事,看看这个故事讲了什么?学生:好的!步骤三:讨论家庭成员和家庭关系•在幻灯片或白板上列出家庭成员的名字,并利用图片或手势帮助学生理解每个家庭成员的角色;•引导学生回答故事中主人公与爸爸妈妈之间的互动;•鼓励学生分享自己与爸爸妈妈的亲子活动,引导他们表达对爸爸妈妈的感恩之情。
示例对话:教师:大家注意看幻灯片上的图片,这是家庭成员的名字,谁能告诉我这个人是谁?学生:妈妈。
教师:很好!那么妈妈在故事中做了什么呢?学生:妈妈帮我洗衣服、做饭,还给我讲故事。
教师:非常好!现在,轮到你们了,你们有什么和爸爸妈妈一起做的亲子活动呢?学生:我和爸爸妈妈一起看电视、一起画画。
步骤四:教学反思•回顾学生在本节课程中的参与情况,给予肯定和鼓励;•指出学生在表达亲子活动时可能存在的问题,并提出改进意见;•分享教师在本节课程中的教学体会。
示例对话:教师:今天,你们在课堂上的表现非常棒!大家都积极参与讨论,并能很好地表达自己与爸爸妈妈之间的亲子活动。
但是,有的同学可不可以再详细一些呢?学生:可以。
教师:很好!下次课堂上,我们可以更加仔细地描述和分享自己与爸爸妈妈的亲子活动。
大班社会活动教案我的爸爸妈妈教案
大班社会活动教案我的爸爸妈妈教案教学目标:1.让幼儿了解家庭成员的重要性和各自的角色;2.培养幼儿的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3.提高幼儿的观察力和表达能力;4.培养幼儿的情感体验和沟通能力。
教学内容:1.了解家庭成员的重要性;2.探讨家庭成员的各自角色;3.聆听和分享家庭成员间的故事。
教学准备:1.图片、玩具或其他视觉辅助工具;2.故事书籍、音乐或其他听觉辅助工具;3.小组合作活动的道具或游戏。
教学步骤:一、导入(10分钟)1.让幼儿围坐在一起,向他们介绍本节课的主题:“我的爸爸妈妈”,并谈论家庭成员的重要性;2.展示有关家庭成员的图片或玩具,让幼儿尝试用简单的语言描述家庭成员。
二、学习(20分钟)1.通过故事书籍或音乐,向幼儿介绍家庭成员的各自角色;2.引导幼儿回忆自己家庭中爸爸和妈妈的重要作用,并分享一些有趣的故事。
三、实践(30分钟)1.将幼儿分成小组,让他们模拟家庭成员间的互动,并玩一些小组合作游戏;2.帮助幼儿通过角色扮演或其他方式体验爸爸和妈妈在家庭中扮演的不同角色。
四、总结(10分钟)1.结合今天的学习内容,让幼儿分享自己对爸爸和妈妈的理解;2.鼓励幼儿表达对家庭成员的感激之情,并展示他们的作品或成果。
五、延伸(自由发挥)1.组织家长和幼儿一起参与一场亲子活动,让孩子们带着家长分享今天的学习成果;2.鼓励幼儿画一幅关于爸爸和妈妈的家庭画,展示在教室中,让他们感受到家庭的温暖和幸福。
教学反思:通过本节课的教学活动,幼儿能够更深入地了解家庭成员的重要性和各自的角色,培养他们的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
同时,通过实践活动,幼儿可以更直观地体验爸爸和妈妈在家庭中的不同角色,提高他们的观察力和表达能力。
在延伸活动中,家长的参与能够让幼儿更加感受到家庭的温暖和幸福,加深亲子关系。
因此,通过多种形式的教学活动,让幼儿全面地了解家庭成员的重要性,不仅可以增强他们的情感体验和沟通能力,也可以促进他们的社会交往能力和发展。
幼儿园大班我的爸爸妈社会教案
幼儿园大班《我的爸爸妈妈》社会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认知目标:让幼儿认识自己的爸爸和妈妈,了解他们在家庭中的角色和责任。
2. 技能目标:培养幼儿与父母沟通、表达自己情感的能力。
3. 情感目标:培养幼儿热爱父母,感恩父母的情感。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让幼儿认识自己的爸爸和妈妈,了解他们在家庭中的作用。
难点:培养幼儿与父母沟通、表达自己情感的能力。
三、教学准备:1. 物质准备:图片、视频等教学资源。
2. 经验准备:幼儿已有一定的家庭观念,了解家庭中成员之间的关系。
四、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图片和视频,引导幼儿认识自己的爸爸和妈妈,了解他们在家庭中的角色和责任。
2. 主题活动:分组进行角色扮演,让幼儿扮演爸爸和妈妈,体验他们在家庭中的责任和付出。
3. 讨论环节:让幼儿分享自己与父母之间的趣事,引导他们表达对父母的感情。
4. 总结:教师总结本次活动的内容,强调幼儿要关爱父母,感恩父母的养育之恩。
五、作业与延伸:1. 家庭作业:回家后,与父母一起完成一幅画作,主题是“我的爸爸妈妈”,培养幼儿对父母的感情。
2. 延伸活动:组织一次亲子活动,让幼儿与父母共同参与,增进彼此的感情。
六、教学内容与过程:1. 教学内容:通过观察和讨论,让幼儿了解父母在不同场景下的角色和责任。
2. 教学过程:a. 教师展示图片,展示父母在家庭、工作和社交场合的角色。
b. 幼儿观察图片,与同伴讨论父母的不同角色。
c. 教师引导幼儿思考父母在不同角色中的付出和努力。
七、教学内容与过程:1. 教学内容:通过角色扮演,让幼儿体验父母在日常生活中的关爱和照顾。
2. 教学过程:a. 教师组织幼儿进行角色扮演,体验父母在日常生活中的照顾。
b. 幼儿分享角色扮演的体验,表达对父母的感激之情。
c. 教师引导幼儿思考如何回报父母的关爱和照顾。
八、教学内容与过程:1. 教学内容:通过案例分析,让幼儿了解父母在教育中的作用和重要性。
2. 教学过程:a. 教师呈现案例,让幼儿分析父母在教育中的作用。
大班社会教案及教学反思《我的爸爸妈妈》
大班社会教案及教学反思《我的爸爸妈妈》教学目标:1.让学生理解家庭的重要性,认识爸爸妈妈对他们的爱和辛勤付出。
2.培养学生的感恩之心,珍惜家庭、父母亲人。
3.提高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培养学生的社会交往能力。
教学准备:1.教具准备:图片、PPT、教材《我的爸爸妈妈》。
2.学生准备:学生需要提前准备一份关于自己爸爸妈妈的简短介绍。
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1.引入话题:老师和学生一起看一幅描绘家庭的图片,引导学生讨论图片中有哪些人,他们是家庭中的什么角色。
2.提问:你觉得家庭中最重要的人是谁?为什么?二、学习《我的爸爸妈妈》(15分钟)1.让学生跟读课文《我的爸爸妈妈》,同时老师解释生词和句子。
2.分组讨论:学生分组讨论自己爸爸妈妈的职业和爱好,每组派一名代表介绍。
三、口语练习(20分钟)1. 练习口语表达:老师给学生提供几个问题,让学生用英语回答,如“What does your dad do?”, “What does your mom do?”, “What do you like to do with your parents?”等。
2.分角色演练:分角色练习对话,模拟日常与爸爸妈妈的交流场景。
四、活动游戏(15分钟)1.家庭成员配对:老师准备一些家庭成员的图片,让学生分组配对,配对成功的组员需合作完成一道与爸爸妈妈有关的任务。
2.家庭话题游戏:老师给学生提供一个家庭话题,比如“甜甜圈”或“周末家庭计划”,让学生围绕这个话题展开讨论。
五、总结与反思(10分钟)1.提问:本节课学到了什么?你学会了感谢爸爸妈妈的哪些方面?2.反思:请学生回答“你觉得自己今天在学习《我的爸爸妈妈》这节课中有哪些不足之处?如何改进?”。
教学反思:本节课我教的是关于家庭的话题,《我的爸爸妈妈》是一篇很好的课文,通过这篇课文可以让学生了解到爸爸妈妈的辛勤付出和对他们的爱。
在教学过程中,学生们积极参与,表现出了浓厚的学习兴趣。
大班社会详案教案及教学反思《我的爸爸妈妈》
大班社会详案教案及教学反思《我的爸爸妈妈》一、教学目标1.学生能够理解家庭成员关系,学习掌握家庭成员的称呼及相应的亲属关系,如爸爸、妈妈、哥哥、姐姐等。
2.学生能够提高观察力和表达能力,通过自己对爸爸妈妈的描述,加深对这些亲属的了解程度。
3.学生能够增强对家庭成员的认知,感知到家庭的温暖和重要性,培养对家人的亲情与责任感。
二、教学准备1.课件或教具:幻灯片、图片。
2.课堂布置:学生桌面上准备纸和铅笔。
3.教学材料:《我的爸爸妈妈》的幻灯片及相关图片。
三、教学过程步骤一:导入新课(约5分钟)1.引导学生思考家庭中有哪些人,提问他们有爸爸和妈妈吗?还有哥哥、姐姐吗?2.引导学生分享与爸爸、妈妈的互动经历,并和学生一起讨论家庭成员的亲属关系。
步骤二:文章导读(约3分钟)1.准备《我的爸爸妈妈》的幻灯片或图片,简要介绍故事内容。
2.鼓励学生观察图片中的细节,提问他们是否看到了自己的爸爸妈妈的特点。
步骤三:阅读文章(约15分钟)1.分段朗读《我的爸爸妈妈》,并帮助学生理解文章中的词汇。
2.引导学生进行回答问题的讨论,如文章中哪些内容描述了爸爸妈妈的特点和形象。
步骤四:情感分享(约10分钟)1.让学生依次描述自己的爸爸妈妈,并向大家分享一项爸爸妈妈的特别之处。
2.鼓励学生多样化表达,可以通过绘画、写字等方式。
步骤五:归纳总结(约5分钟)1.整理学生们对爸爸妈妈描述的特点和形象,与学生讨论他们体会到了什么。
2.引导学生总结他们在这堂课中学到的知识,如家庭成员的称呼和亲属关系。
四、教学反思本节课以《我的爸爸妈妈》为教学内容,通过文章导读、阅读理解和情感分享等多种教学方式,旨在帮助学生加深对家庭成员的认知和感知,并促进他们发现自己爸爸妈妈的特点和品格。
在教学过程中,通过引导学生讨论与分享,提高了学生的表达能力和思维深度。
同时,在情感分享环节中,寻找到学生共同的情感共鸣,让学生深刻体会到家庭的温暖和重要性。
然而,教学过程中有待改进的地方是,可能由于时间安排过于紧凑,导致学生们在文章导读和阅读理解环节的互动有所欠缺。
大班社会活动教案:我的爸爸妈妈
大班社会活动教案:我的爸爸妈妈教学目标1.能够认识家庭成员,了解自己的父母是谁。
2.了解不同的家庭结构,尊重不同的家庭成员。
3.通过绘画和表演等方式,表达对父母的关爱和感激之情。
教学准备1.绘画纸和颜料,道具和服装用于表演。
2.图片或视频,介绍不同的家庭结构,如单亲家庭、核心家庭等。
3.书籍、卡片等展示父母的形象。
教学内容1. 认识家庭成员,介绍自己的父母活动步骤1.引导学生谈论自己的家庭情况,问他们是否知道自己的父母是谁,可以一一询问每个学生。
2.教师出示图片或视频,介绍不同的家庭结构,引导学生了解不同的家庭成员。
3.展示父母的形象,如图片、书籍、卡片等。
学生任务1.回答教师提问:“你的父母是谁?”2.分享自己家庭中的几张照片或物品。
2. 尊重不同的家庭结构,接受不同的家庭成员活动步骤1.让学生再次观看不同家庭结构的图片或视频,引导他们了解不同的家庭形态。
2.引导学生思考,不同的家庭结构之间有何区别,各有什么优缺点。
3.引导学生尊重不同的家庭结构,表达对不同家庭成员的关爱和感激之情。
学生任务1.列举自己认识的不同家庭形态,了解不同家庭成员之间的关系。
2.绘制或制作手工作品,表达对不同家庭成员的感激和祝福。
3. 通过表演等方式,表达对父母的关爱和感激之情活动步骤1.引导学生回忆自己和父母的美好时刻,思考如何通过表演等方式来表达感激之情。
2.学生们可以选择唱歌、跳舞、表演小品等方式,表达对父母的感激之情。
学生任务1.回忆自己和父母的美好时刻,写下自己的感激之情。
2.选择表演方式,表达对父母的感激之情。
教学评估1.学生能否认识自己的家庭成员,拥有了解不同家庭结构的能力。
2.学生是否尊重不同的家庭成员,表达对父母的感激和关爱之情。
3.学生的表演是否能够展现对父母的感激和关爱之情,是否发挥了自己的创造力和想象力。
教学延伸1.家庭结构对人性格、情感等方面的影响。
2.家庭中的关系、相互依赖、相互支持等。
大班社会活动教案:我的爸爸妈妈教案(附教学反思).doc
大班社会活动教案:我的爸爸妈妈教案(附教学反思)活动设计背景现在的幼儿大都生活在爷爷奶奶、爸爸妈妈的呵护之中,他们感受不到爸爸妈妈的辛苦,他们认为他们的幸福是理所当然的,作为大班的孩子,也该学会明白一些道理,为了让孩子知道感恩父母,感恩长辈,在家为父母做些力所能及的事情,考虑搞这样一个活动。
活动目标1、引导幼儿讲述、体验、感受浓浓的亲情。
2、体会爸爸妈妈对自己的爱和期望,知道自己应该怎样做一个懂事的乖宝宝。
3、引导幼儿正确认识自己不足,以后注意纠正。
4、培养幼儿敏锐的观察能力。
5、在活动中将幼儿可爱的一面展现出来。
教学重点、难点1、引导幼儿讲述、体验、感受浓浓的亲情。
2、讲述具体事例,能引起孩子们对父母的敬意,感恩父母。
3、引导幼儿正确认识自己不足,以后注意纠正。
活动准备1、提前要求幼儿了解父母的生日、喜好(爱吃的食物、喜欢穿的衣服样式、颜色、业余爱好等)2、了解父母的职业3、小红花若干活动过程一、介绍自己的爸爸妈妈1、请孩子们介绍自己的爸爸妈妈,说说父母的职业、爱好、喜欢吃的食物、喜欢的运动等。
活动开始,要找一个胆子大的、语言表达流畅的孩子起一个带头作用,然后再鼓励想说又不敢主动站起来的孩子。
营造一个融洽的课堂气氛。
2、分组交流,让每位小朋友都有讲话的机会。
二、夸夸我的爸爸妈妈1、讲讲自己的爸爸妈妈起早贪黑、整天忙碌的典型事例。
引导孩子讲,让孩子知道讲什么?该怎么讲?(工作多么辛苦呀、家务活重呀等等)2、讲讲爸爸妈妈怎么疼你、爱你?引导孩子从吃的、穿的、玩的,害怕摔着、碰着,病了又是如何照顾、担心等等,使幼儿了解父母对自己的爱,体会温馨的亲情。
三、如何报答我的爸爸妈妈1、分组讨论:怎样汇报生我养我的父母?鼓励幼儿互相出主意,提建议。
让孩子学会感恩2、想一想自己能帮帮爸爸妈妈做些什么?自己原来哪些地方做得不好?怎么办?四、为表现好的小朋友佩戴小红花,鼓励小朋友们继续努力。
五、老师寄语:我们都应该好好地爱我们的爸爸妈妈小朋友们,既然我们的爸爸妈妈那么的爱我们,我们也应该爱我们的爸爸妈妈,世上只有妈妈好,有妈的孩子像块宝。
大班社会详案教案及教学反思《我的爸爸妈妈》
大班社会详案教案及教学反思《我的爸爸妈妈》教案:大班社会详案教案《我的爸爸妈妈》教学目标:1. 通过教授《我的爸爸妈妈》这篇课文,使幼儿了解家庭的组成和家庭成员的角色;2. 培养幼儿的观察能力、表达能力和团队合作能力;3. 激发幼儿的自信心和幸福感。
教学准备:1. 课文《我的爸爸妈妈》;2. 家庭图片或幼儿绘制的家庭图样;3. 学生认识家庭成员的图片;4. 彩色粉笔。
教学过程:引导活动:1. 师生共同唱一首儿歌《我的家我的妈妈》,引起幼儿对家庭的兴趣。
2. 引导幼儿描述自己的家庭,例如家庭的人数、家里有几个房间等。
内容讲解:1. 教师朗读《我的爸爸妈妈》,重点读词组和短句,让幼儿初步了解课文内容和家庭成员的角色。
2. 与幼儿进行问答互动,问问题如下:a. 课文讲了哪几个家庭成员?b. 你们的家里有几个成人?他们是哪几个?c. 你们的家里有几个孩子?他们叫什么名字?d. 你有哥哥或姐姐吗?他们是什么样的人?e. 你喜欢和家人一起做什么?f. 孩子需要家长的爱吗?为什么?巩固练习:1. 让幼儿观察家庭成员图片,辨认出不同的家庭成员。
2. 让幼儿根据自己的家庭情况,绘制自己家的家庭图样,尽量将家庭成员和家的特征表现出来。
3. 在班级中进行展示,幼儿可以自由介绍自己的家庭成员和家的特征。
教学反思:在本次课堂教学中,学生通过听课文《我的爸爸妈妈》、回答问题、观察图片等活动,初步了解了家庭的组成和家庭成员的角色。
通过绘图展示和口头表达等活动,帮助幼儿表达出自己对家的具体认知。
同时,通过问答互动和小组讨论等活动,培养和发展了幼儿的观察能力、表达能力和团队合作能力。
在教学中,我充分利用了幼儿的好奇心和感受力,通过引导活动激发了幼儿的学习兴趣。
但是,在教学中,我也要注意幼儿的心理需求,尊重每个幼儿的家庭情况,注重引导幼儿的参与和表达,使每个幼儿在学习中都感到自信和幸福。
大班社会教案及教学反思同《我的爸爸妈妈》
大班社会教案及教学反思同《我的爸爸妈妈》教学目标1.让学生认识到家庭是社会中最基本的单位,了解到家庭的作用及家庭成员的角色及共同积极性。
2.通过故事的形式,引导学生了解父母的职责与义务,对家庭进行深入的了解和思考。
3.启发学生思考父母的付出与爱,培养感恩之心,帮助学生更好地学习尊重和关注家人。
教学步骤第一步:导入(5分钟)教师先出示一幅家庭的图片或卡通形象,让学生通过这幅图案,谈谈自己的家庭成员,让学生有一个初步的认识和了解。
第二步:学习故事《我的爸爸妈妈》(15分钟)教师出示故事《我的爸爸妈妈》。
然后通读全文,讲述小阳用他那稚嫩的语言,形象地描述了父母在平时的生活、工作中,承担的所以责任和义务。
让学生感受到父母为他们所做的一切,引导学生感恩家人。
第三步:交流学习心得(15分钟)邀请学生围绕故事内容,进行情感交流,考虑问题,如有父母的存在,将会是一个怎样的生活方式,会有什么变化。
在交流中,教师引导学生思考父母的辛苦、付出和付出背后的爱。
第四步:角色体验(15分钟)以团队合作为主旨,分配学生到不同的角色上,模拟家庭成员之间的关系,培养学生关注和倾听家庭成员的意愿和情感,让学生在情感中实现情感交流,更好地感受到家庭成员之间的关系。
第五步:总结(5分钟)教师结合学生在体验中的感受,总结本次教学,引导学生感悟家庭成员之间关系的重要性,感激家人在生活中的付出,强调家喻户晓的家庭是我们成长的基础。
教学反思通过“故事体验式教学”,让孩子们在情感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更好地体验到家庭成员之间的关系,同时培养孩子的感恩之心,感受到了家庭内中父母的辛劳、付出,并理解家庭成员之间的相互帮助和关爱。
在学习体验中,教师应根据学生的真实感受,进行适当和重要的引导,保持课程的连贯性和教学的一致性。
由此可知,通过本次教学,符合幼儿身心发展的需要,保证了幼儿对于家庭的关注,关心父母的播种。
同时本节课程充满了幽默和趣味,趣味性也有助于幼儿的学习。
我的爸爸妈妈大班教案
篇一:我的爸爸妈妈教案2亲爱的爸爸妈妈教学案教学目标:1、引导学生整体感知文章的内容、主题。
2、体会议论和描写的作用,理解重点语句的含义。
3、教育学生热爱和平,珍惜今天的幸福生活。
教学重点:有感情地朗读全文,理解语言的深层含义。
教学难点:。
体会议论和描写的作用。
学习过程:一.布置预习?导学1、辨字形,读准字音呵护()杀戮()缭绕()执着()憧憬()蜿蜒()屹立()恍惚()悼念()荒谬()赤裸()2、解释词语:(1)杀戮:杀害。
(2)憧憬:向往。
(3)肃穆:严肃安静。
(4)荒谬:极端错误,非常不合理。
(5)健忘:容易忘事。
(6)恍惚:神智不清,精神不集中。
(7)呵护:爱护、保佑。
二.指导学习?研讨1.创设情境,导入新课:⑴导入:在我们的现实生活中,伴随着“亲爱的爸爸妈妈”的呼唤而来的是充满爱意的笑脸和亲切的呵护。
但在这样一篇文章中,伴随着这声呼唤的是灭绝人性的枪声。
这就是我们今天要学习的《亲爱的爸爸妈妈》。
(2)、自由朗读,把握文章内容并复述。
(提示:抓住问中的记叙要素梳理情节)(3)、快速浏览课文,概括文章四个部分的内容。
(学生默读,概括归纳。
)提示:第一个是坟地所见所闻;第二是记述各种演出记念活动;第三是记录作家座谈会;第四是摘录遗言。
2、思考文章的主题。
世间永远不能再有战争和屠杀了.3、阅读质疑仔细阅读课文,边读边思考,每人至少提出两个问题,小组讨论解决。
可围绕萨特在引言中说他的记忆是“沉重”的,但有时“美丽”的,来展开问题。
问题:为什么说是“沉重”的,但有时“美丽”的?从文中找出令你感到“沉重”和“美丽”的词语或句子来。
“沉重”:在那场悲剧中,克拉库耶伐次这座小城成了一座巨大的坟墓,埋葬了7000个被残杀的人,其中还有300个孩子。
这是一次惨绝人寰的大屠杀,是沉重的历史回忆。
景物描写:使人感到沉重。
“气氛。
苦雨。
天昏。
地暗。
”是写天气,也是写信请。
景物描写渲染了气氛,烘托了人们在纪念地的悲痛心情。
大班社会详案教案及教学反思《我的爸爸妈妈》
大班社会详案教案及教学反思《我的爸爸妈妈》一、教案1.1 教学目标1.通过分享故事,让幼儿感受爱的温暖,增强家庭感情;2.帮助幼儿理解付出和回报的关系,认识到孝敬父母的重要性;3.提高幼儿的口语表达能力和综合运用能力。
1.2 教学过程第一步:讲故事1.自我介绍和引入•自我介绍老师:老师给孩子们介绍自己的家庭,说自己是一个人生活,没有自己的孩子。
•由此引出话题,问孩子们谁和自己住在一起,给他们提供分享家庭的机会。
2.讲故事•《我的爸爸妈妈》是一本关于孝敬父母的故事书,通过一个小女孩对父母的爱与孝敬来感染孩子们。
•读故事的过程中可以适时停顿,让小朋友们发表对故事的认识和感受。
第二步:讨论1.引导讨论•简单阐述孝敬父母的意义,举例说明。
•问孩子们自己平时是如何孝敬父母的,提供分享学习进步的机会。
2.模仿情景•老师通过游戏的方式,让孩子们模仿孝敬父母的场景,如帮助父母做饭、擦桌子等。
•让孩子们在玩乐中,加深对孝敬父母的认识,同时提高口语表达和综合运用能力。
1.3 教学评价1.定性评价•通过观察孩子们在讲故事和讨论中的表现,评价幼儿对家庭的认识和理解;•通过模仿情景的游戏,评价幼儿的口语表达能力和综合运用能力。
2.定量评价•记录孩子们自我介绍和分享的内容,并计算发言次数和时间,以此评价幼儿综合能力的提高。
二、教学反思在本次课程设计中,我尝试通过故事引入的方式,让孩子们认识和体验亲情,理解家庭的重要性。
在听故事的过程中,孩子们大多表现出较高的兴趣和注意力,积极参与讨论和分享。
在教学过程中,我还引入了模仿情景的游戏,让孩子们在玩乐中加深对孝敬父母的认识,提高口语表达能力和综合运用能力。
虽然幼儿的表现仍不够活跃和主动,但是通过这种形式的训练,相信他们对新的学习内容会更加主动和积极。
在今后的教学中,我会更注重通过游戏的方式来引导孩子们带着积极的态度去学习和训练。
同时,在课前我也会准备更多的故事和游戏,结合幼儿的兴趣和实际情况,更好地满足他们的需求,提升教学效果。
大班社会活动教案:我的爸爸妈妈教案(附教学反思)
大班社会活动教案:我的爸爸妈妈教案一、教学目标1.让学生了解不同家庭的构成和特点;2.帮助学生理解家庭成员的角色和责任;3.提高学生的社会交往能力和沟通能力;4.培养学生的观察和表达能力;5.增强学生的家庭意识和家国情怀。
二、教学内容1.认识家庭成员:爸爸、妈妈、爷爷、奶奶等;2.了解家庭成员的生活习惯和职责;3.分享家庭生活中的欢乐和困难;4.学会听取和表达不同观点;5.演绎亲情故事,表达对家庭的情感。
三、教学步骤步骤一:引导学生认识家庭成员通过照片和简单的描述,让学生认识家庭成员,例如:爸爸是家中的男主人,妈妈是家中的女主人,他们负责照顾孩子、做饭以及打扫卫生等家务事情。
步骤二:介绍不同家庭的特点通过幼儿园家长的介绍,介绍不同家庭的构成和特点,让学生了解到不同家庭的生活方式和文化背景。
步骤三:分享家庭生活中的欢乐与困难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分享自己家庭生活中的愉快和困难,鼓励学生在分享过程中互相倾听和支持。
步骤四:理解家庭成员的角色和责任引导学生思考自己家庭成员的角色和责任,例如:父亲的责任是赚钱养家,母亲的责任是照顾孩子和家务等。
步骤五:学会聆听和表达不同观点通过角色扮演和小组讨论等方式,让学生学会聆听和表达不同观点,提高他们的社会交往能力和沟通能力。
步骤六:演绎亲情故事,表达对家庭的情感让学生在小组内一起创作亲情故事并进行演绎,通过表演和表达情感,增强学生对家庭的认识和感悟。
四、教学反思通过本次教学活动,我发现学生对家庭成员的认知程度和沟通能力有所提高,能够更好地理解家庭成员的角色和责任,并表达自己对家庭的情感。
教学中,我注重让学生通过小组讨论和互动的方式来学习,提高了他们的动手实践能力和观察表达能力。
同时,我也意识到,要让其它家庭的孩子能够更好地融入到活动中来,需要更注重家长间的沟通和理解,充分考虑家庭差异的因素。
大班社会详案教案《我的爸爸妈妈》
大班社会详案教案《我的爸爸妈妈》一、教学目标1.认识自己的父母,弘扬家庭美德。
2.培养幼儿感恩父母、尊重父母的情感意识和行为习惯。
3.运用多种教学手段,发展幼儿的综合能力,如:观察、描述、感知、表演等。
二、教学重点1.认识自己的父母,了解父母的工作、生活、兴趣等情况。
2.表达对父母的感受,培养感恩爱心。
三、教学难点1.培养幼儿尊重父母的习惯。
2.通过细节描写加深幼儿对家庭的认知。
四、教学准备1.《我的好爸爸好妈妈》儿童画册。
2.照片或手绘简笔画。
五、教学过程1.说课引导今天我们要学习的是《我的爸爸妈妈》这个主题,通过这次学习,可以让幼儿们认识自己的父母,了解父母的工作、生活、兴趣等情况,从而培养幼儿感恩爱心,学习尊重父母。
2.导入(活动1)1)与小朋友们聊聊自己的爸爸妈妈,问问他们父母的工作,有没有兴趣爱好,比如:爱好唱歌跳舞、喜欢健身等等。
2)播放歌曲《爸爸妈妈我爱你》,引导幼儿一起唱。
3.展开(活动2)1)老师请家长提供自己的照片,将这些照片贴在墙上,向幼儿介绍每个家长的照片,并让他们猜猜照片里的人是谁。
2)展示一张老师的家庭照片。
老师向幼儿们介绍自己的家庭情况,并与幼儿们一起分析家庭照片。
3)请家长提供家庭活动的照片,引导幼儿讨论家庭活动的情况,通过细节描写加深幼儿对家庭的认知。
4.深入(活动3)1)请幼儿观看《我的好爸爸好妈妈》儿童画册,了解父母的工作、生活、兴趣等情况。
2)老师模仿“卡通形象”风格,给幼儿画出家庭成员的简笔画,并让幼儿们猜猜是谁。
3)幼儿们自己画出自己的家庭成员的简笔画,然后讲述自己家庭成员的情况。
5.巩固(活动4)1)让幼儿们想一想,在自己的成长过程中,父母给了自己哪些帮助与鼓励。
2)请幼儿们就上一个问题,通过口头或者制作一份家庭画展示出来。
6.总结归纳在这次学习中,幼儿们通过各种活动认识自己的父母,了解父母的工作和生活情况。
同时,通过自己的表述和观察,增强了对父母的感恩之情。
大班社会活动教案:我的爸爸妈妈教案(附教学反思)
大班社会活动课程计划:我父母的教学计划(反思教学)大班社交活动我的父母教学计划(反思教学)主要包括活动设计背景,活动目标,教学重点,困难,活动准备,活动过程,教学反思等内容,引导孩子讲述,体验和感受深情,实现了爸爸妈妈的爱与期待,懂得成为一个懂事的宝宝,适合幼儿园老师参加大班社会活动课,来看看我父母的教学计划。
事件设计背景如今,大多数孩子都生活在祖父母,父亲和母亲的照顾下。
他们感觉不到父母的辛苦工作。
他们认为他们的快乐是理所当然的。
作为一个大班的孩子,他们应该学会理解一些真理,以便让孩子们知道。
感恩的父母,感恩的长辈,在家里为父母做点什么,考虑做这样的活动。
活动目标1.引导孩子讲述,体验和感受深厚的感情。
2.实现爸爸妈妈的爱和期待,并知道如何成为一个明智的宝宝。
3.引导孩子正确理解自己的不足,并注意以后纠正。
4.培养孩子敏锐的观察能力。
5.在活动期间展示孩子的可爱一面。
教学重点,难点1.引导孩子讲述,体验和感受深厚的感情。
告诉具体的例子可以让孩子尊重他们的父母,并感谢他们的父母。
3.引导孩子正确理解自己的不足,并注意以后纠正。
活动准备1.让孩子提前了解他们父母的生日和喜好(爱吃饭,喜欢穿衣服的款式,颜色,爱好等)2,了解父母的事业3,小红花活动程序首先,介绍你的父母1.让孩子们介绍他们的父母,谈谈他们父母的爱好,爱好,他们喜欢的食物,他们喜欢的运动。
活动开始,找到一个勇敢,流利的孩子带头,然后鼓励想要说话,不敢主动站起来的孩子。
营造和谐的课堂氛围。
2,小组沟通,让每个孩子都有机会说话。
第二,赞美我的妈妈和爸爸1.告诉我们你父亲和母亲整天起床和忙碌的典型例子。
引导孩子让孩子知道该说些什么?我应该说什么?(如何努力工作,繁重的家务劳动等)告诉我爸爸妈妈怎么伤害你,爱你?引导孩子进食,穿着,玩耍,害怕跌倒,抚摸,生病以及如何照顾,担心等,让孩子了解父母的爱,体验温馨的亲情。
第三,如何报答我的父母1.小组讨论:如何举报抚养我的父母?鼓励幼儿提出想法和建议。
幼儿园大班我的爸爸妈社会教案
幼儿园大班“我的爸爸妈妈”社会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幼儿了解爸爸妈妈的职业,知道爸爸妈妈的工作内容和特点。
2. 培养幼儿对爸爸妈妈的尊重和感激之情。
3. 帮助幼儿建立家庭观念,增强家庭责任感。
二、教学内容1. 爸爸的职业特点:工作内容、工作方式、工作环境等。
2. 妈妈的职业特点:工作内容、工作方式、工作环境等。
3. 家庭责任:爸爸妈妈在家庭中的角色和责任。
三、教学方法1. 故事导入:通过讲解爸爸妈妈的职业故事,引发幼儿对爸爸妈妈的兴趣。
2. 图片展示:展示爸爸妈妈的职业图片,让幼儿观察和描述。
3. 小组讨论:分组让幼儿讨论爸爸妈妈的职业特点和家庭责任。
4. 情景扮演:让幼儿扮演爸爸妈妈,体验家庭责任。
四、教学准备1. 爸爸妈妈的职业故事素材。
2. 爸爸妈妈的职业图片。
3. 情景扮演道具。
五、教学过程1. 故事导入:讲解一个关于爸爸妈妈的职业故事,引导幼儿关注爸爸妈妈的职业特点。
2. 图片展示:展示爸爸妈妈的职业图片,让幼儿观察并描述。
3. 小组讨论:分成小组,让幼儿讨论爸爸妈妈的职业特点和家庭责任。
4. 情景扮演:让幼儿扮演爸爸妈妈,体验家庭责任。
5. 总结:通过讨论和体验,让幼儿了解爸爸妈妈的职业特点和家庭责任,培养幼儿对爸爸妈妈的尊重和感激之情。
六、教学延伸1. 家庭作业:让幼儿回家后,观察爸爸妈妈的工作,了解他们的工作环境和内容,并和家长一起完成一份报告。
2. 亲子活动:邀请爸爸妈妈来学校,分享他们的工作经验和故事,让幼儿更深入地了解爸爸妈妈的职业。
七、教学评价1. 观察幼儿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了解他们对爸爸妈妈职业的了解和认识。
2. 收家庭报告和亲子活动的反馈,了解幼儿在家庭中的表现和对爸爸妈妈的尊重程度。
八、教学注意事项1. 在讲解爸爸妈妈的职业时,要注意用词准确,避免使用幼儿不易理解的专业术语。
九、教学资源1. 爸爸妈妈的职业故事素材。
2. 爸爸妈妈的职业图片。
3. 家庭报告模板。
大班社会我的爸爸妈妈教案与反思
大班社会我的爸爸妈妈教案与反思一、教案内容1. 教学目标1.让孩子了解“家庭”这个概念,并能识别出不同家庭成员的名字;2.让孩子明白家庭成员之间的关系,包括亲属关系和角色关系;3.让孩子能够简单地描述自己的家庭。
2. 教学重点1.孩子们能够熟记家庭成员的名字,并能正确称呼他们;2.孩子们能够简单描述自己的家庭;3.孩子们能够认识到亲属之间的关系。
3. 教学内容3.1 家庭成员的名字1.爸爸、妈妈、爷爷、奶奶、外公、外婆、哥哥、姐姐、弟弟、妹妹。
3.2 家庭成员之间的关系1.父母是孩子的父亲和母亲;2.爷爷、奶奶是孩子的祖父母;3.外公、外婆是孩子的爷爷、奶奶的父亲母亲;4.哥哥、姐姐、弟弟、妹妹是孩子的兄弟姐妹。
3.3 自我介绍1.让孩子们介绍自己的名字、家庭成员以及他们的关系。
4. 教学方法1.通过图片、卡片等教具让孩子们认识家庭成员;2.通过儿歌、绘本等小故事来引入话题,让孩子们学会用简单的语言描述自己的家庭;3.通过互动游戏等方式,让孩子们深入了解家庭成员之间的关系。
二、反思在本次教学中,我对孩子们所了解的家庭成员和家庭关系做了进一步梳理,并指导他们正确使用这些概念和称呼方式。
通过游戏互动等方式,让孩子们在活动中轻松学习、巩固了所学内容。
在执行教案时,发现了一些需要改进的地方,需要在后续的教学中加强:1.在介绍家庭成员时,应该根据孩子的熟悉度进行有针对性的教学。
对于经常接触到爷爷奶奶的孩子,可以先从祖父母入手,让他们更容易理解亲属之间的关系;2.适当添加幼儿园工作人员等特殊家庭成员的介绍,让孩子们更加全面地认识社会;3.在教学中,应该更多地引导孩子们主动介绍自己的家庭,以更好地了解彼此的家庭状况。
总之,在教学中不断总结反思、改进完善,可以为幼儿园的教学工作提供更好的保障。
幼儿园大班社会详案教案《我的爸爸妈妈》含反思
幼儿园大班社会详案教案《我的爸爸妈妈》含反思幼儿园大班社会详案教案教案主题:《我的爸爸妈妈》教学目标:1. 让幼儿了解爸爸和妈妈的重要性。
2. 培养幼儿的情感表达能力和社交能力。
3. 培养幼儿的观察能力和想象力。
教学重点:1. 让幼儿理解爸爸和妈妈的角色和重要性。
2. 培养幼儿的情感表达能力。
教学准备:1. 图书《我的爸爸妈妈》。
2. 照片墙,展示幼儿带来的家庭照片。
教学方法:1. 情景教学法:通过情境引导幼儿的思考和表达。
2. 图画教学法:通过图画激发幼儿的思维和联想。
教学过程:一、导入1. 引导幼儿回忆上节课学到的内容,询问他们爸爸妈妈在家做什么事情。
2. 展示家庭照片墙,让幼儿分享自己家庭的照片,引导幼儿谈论爸爸和妈妈。
二、呈现1. 通过图书《我的爸爸妈妈》介绍爸爸和妈妈的角色和重要性。
2. 引导幼儿观察图画,询问他们对爸爸和妈妈的印象和感受。
三、探究1. 分成小组,让幼儿分享自己家里爸爸和妈妈的特点和才能。
2. 引导幼儿讨论爸爸和妈妈在家庭中扮演的角色。
四、拓展1. 邀请有时间的爸爸和妈妈来幼儿园,与孩子们分享自己的工作和生活经验。
2. 可以组织幼儿参观一些职业单位,让他们进一步了解不同的工作和职责,培养对社会的认知和兴趣。
五、总结1. 回顾今天的学习内容,引导幼儿总结爸爸和妈妈的特点和作用。
2. 鼓励幼儿表达对爸爸和妈妈的感激之情。
教学反思:通过本节课的教学,幼儿对爸爸和妈妈的重要性有了更深的认识。
他们通过观察和讨论,了解到爸爸和妈妈在家庭中的不同角色和贡献。
同时,幼儿的情感表达能力得到了锻炼,他们主动分享自己家庭的照片和爸爸妈妈的特点,表达了对爸爸和妈妈的热爱和感激之情。
在后续的教学中,可以进一步加深幼儿对社会的认知,让他们更多地了解不同的职业和工作,培养他们的社会意识和情感发展。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大班社会活动教案:我的爸爸妈妈教案
(附教学反思)
大班社会活动我的爸爸妈妈教案(附教学反思)主要包含了活动设计背景,活动目标,教学重点、难点,活动准备,活动过程,教学反思等内容,引导幼儿讲述、体验、感受浓浓的亲情,体会爸爸妈妈对自己的爱和期望,知道自己应该怎样做一个懂事的乖宝宝,适合幼儿园老师们上大班社会活动课,快来看看我的爸爸妈妈教案吧。
活动设计背景
现在的幼儿大都生活在爷爷奶奶、爸爸妈妈的呵护之中,他们感受不到爸爸妈妈的辛苦,他们认为他们的幸福是理所当然的,作为大班的孩子,也该学会明白一些道理,为了让孩子知道感恩父母,感恩长辈,在家为父母做些力所能及的事情,考虑搞这样一个活动。
活动目标
1、引导幼儿讲述、体验、感受浓浓的亲情。
2、体会爸爸妈妈对自己的爱和期望,知道自己应该怎样做一个懂事的乖宝宝。
3、引导幼儿正确认识自己不足,以后注意纠正。
4、培养幼儿敏锐的观察能力。
5、在活动中将幼儿可爱的一面展现出来。
教学重点、难点
1、引导幼儿讲述、体验、感受浓浓的亲情。
2、讲述具体事例,能引起孩子们对父母的敬意,感恩父母。
3、引导幼儿正确认识自己不足,以后注意纠正。
活动准备
1、提前要求幼儿了解父母的生日、喜好(爱吃的食物、喜欢穿
的衣服样式、颜色、业余爱好等)
2、了解父母的职业
3、小红花若干
活动过程
一、介绍自己的爸爸妈妈
1、请孩子们介绍自己的爸爸妈妈,说说父母的职业、爱好、喜欢吃的食物、喜欢的运动等。
活动开始,要找一个胆子大的、语言表达流畅的孩子起一个带头作用,然后再鼓励想说又不敢主动站起来的孩子。
营造一个融洽的课堂气氛。
2、分组交流,让每位小朋友都有讲话的机会。
二、夸夸我的爸爸妈妈
1、讲讲自己的爸爸妈妈起早贪黑、整天忙碌的典型事例。
引导孩子讲,让孩子知道讲什么?该怎么讲?(工作多么辛苦呀、家务活重呀等等)
2、讲讲爸爸妈妈怎么疼你、爱你?
引导孩子从吃的、穿的、玩的,害怕摔着、碰着,病了又是如何照顾、担心等等,使幼儿了解父母对自己的爱,体会温馨的亲情。
三、如何报答我的爸爸妈妈
1、分组讨论:怎样汇报生我养我的父母?鼓励幼儿互相出主意,提建议。
让孩子学会感恩
2、想一想自己能帮帮爸爸妈妈做些什么?自己原来哪些地方做得不好?怎么办?
四、为表现好的小朋友佩戴小红花,鼓励小朋友们继续努力。
五、老师寄语:我们都应该好好地爱我们的爸爸妈妈
小朋友们,既然我们的爸爸妈妈那么的爱我们,我们也应该爱我们的爸爸妈妈,世上只有妈妈好,有妈的孩子像块宝。
这话一点也不假。
妈妈给了我们生命,抚育我们成长,给了我们人世间最伟大、最无私的爱。
教学反思
经过几天的敏思苦想,我设计了这节活动课,我感觉现在的孩子太需要从小认识到这一点,他们生在幸福里,长在甜蜜里,没有丝毫的苦可言,大人不管多累,也舍不
得让孩子受苦,但是孩子们并不知道大人的苦和累,认为这是天经地义的,父母就应该这样做,为了让孩子知道父母爱的伟大、爱的无私,知道感恩父母。
这节课我设计了五个环节:第一,让孩子们介绍父母;第二,让孩子们夸夸父母;第三如何报答父母;第四,表现好的孩子佩戴红花;第五,老师呼吁大家都要爱自己的父母。
通过这样几个环节的交流,让同学们从新去认识父母的辛苦,明白父母对自己的关爱和呵护充满泪和汗水,相信通过这节课的教学,孩子们经过爱的回味,一定会在未来的人生历程中,知道感恩父母、回报父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