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语专业本科毕业论文写作格式规范
德语专业四级议论文

怎样写议论文?PGG议论文写作的主要命题形式是简单议论文和正反议论文,驳论文也属于PGG的写作范畴。
下面分别对这些文体作一些解释:简单议论文(Einfache Erörterung):按照命题指定的观点展开议论,使之(或自己的)观点得以成立,并具有一定的说服力,我们称此种议论为简单议论。
这是一种立论的写作方式。
简单议论文的命题方式很容易辨认,如:⏹Warum studiere ich Germanistik? (PGG-Aufgabe 1995)⏹Umweltschutz ist auch eine Aufgabe eines jeden Einzeln.Welche Möglichkeitensehen Sie für sich selbst,am Umweltschutz mitzuwirken?正反议论文(Erörterung in Pro- und Contra):顾名思义,就是“正方”观点和“反方观点”两者之间的辩论。
这是一种典型的德国式议论方式。
文章首先呈现一方的论点,论据和论证情况,而后呈现另一方的论点,论据和论证情况。
作者并不直接参与任何一方,而只在结尾部分表达出自己的观点。
驳论文(Antithetische Problemerörterung):即通过论证的方式反驳一个论点,以达到确立作者论点的目的。
驳论文和正反议论文在语篇结构和论证方式等方面有许多相同之处。
因此,驳论文的写作命题与正反议论文类似。
如:⏹Sinn und Unsinn des Autofahrens in China.Erörten Sie Für und Wider zurAnschaffung eines Privatautos.( PGG-Aufgabe 1995)⏹Vor- und Nachteile des Telefons im Studentenzimmer.( PGG-Aufgabe 1998)⏹Vorbild oder Starkult für Jugendliche?从历年PGG考试的情况来看,撰写议论文的学习难点主要集中在审题,语篇特征,论证方法和语言手段等方面。
德语专业本科毕业论文写作格式规范

德语专业本科毕业论文写作格式规范(纸型16K,上、下、左右页边距2厘米,页眉:1.5厘米,页脚1.75厘米,装订线:0.5厘米)1. 德文封页(纸型16K,上、下、左右页边距2厘米,页眉:1.5厘米,页脚1.75厘米,装订线:0.5厘米)封面(以教务处规定模式为准):专业名称填“德语”。
后加括号,内填写专业方向:“语言文学”,或“翻译”,或“经贸德语”,请根据具体情况选择。
如德语(语言文学)。
论文题目为德文。
如果是翻译实践,论文题目写翻译体会论文的题目。
专题可填写“德语文学”、“德语语言学(含教学法、语言文化比较、语言理论、语用研究等)”、翻译理论/实践,商务德语。
2. 标题页1)第一行:论文标题。
标题距打印纸顶端的距离为打印纸全长的三分之一。
2)第二行:仅von一字。
用小四加黑, 该行与上行距离为5cm。
3)第三、四、五行:依次写明作者姓名、导师姓名和日期。
字体为小四加黑。
导师姓名前要加上职称头衔(教授Prof.,副教授außerordentlicher Prof.,讲师Herr/Frau. Carl Park)。
在导师职称、姓名前注明:Betreuer:(加冒号)。
第二、三、四、五行均隔行(即当中空一行)打印,为单倍行距。
4)论文题目为单行的,使用三号字。
如有副标题,则副标题为四号字;论文题目为双行的,使用四号字。
如有副标题,则副标题用小四号字。
5)标题页所有文字居中。
所有字体为加黑。
3. 中德文摘要和关键词1)第一行:论文题目。
论文题目为单行的,使用三号字。
如有副标题,则副标题为四号字;论文题目为双行的,使用四号字。
如有副标题,则副标题用小四号字。
所有字体为加黑,居中。
此行与打印纸顶端距离为4cm。
2)第二行:标题行。
距离第一行1.5 cm。
居中。
德文标题(Times New Roman16号字,居中,填写内容加粗)。
中文论文标题(Times New Roman15号字,填写内容加粗)3)摘要正文:德文内容,在250~350字之间,中文摘要。
本科毕业生德语论文范文模板

本科毕业生德语论文范文模板
一、引言
在本科阶段,毕业论文是评价学生综合能力的重要指标之一。
对于学习德语专业的本科生而言,撰写一篇德语论文是必不可少的任务。
本文将为本科毕业生提供一份德语论文范文模板,以便帮助他们更好地完成毕业论文的写作。
二、开题背景
在这一部分,需要明确研究的背景和意义,并提出研究问题或目标。
同时,介绍本次研究的范围和限制条件。
三、文献综述
在文献综述中,需要对相关领域内的研究进行批判性的分析,并归纳总结已有的研究成果。
可以讨论研究方法、理论框架和研究结果的差异,以及对现有研究的不足之处。
四、研究方法
在这一部分,需要详细介绍本次研究所采用的研究方法和数据来源。
需要说明为什么选择该研究方法,并描述每个步骤的具体操作。
五、数据分析与讨论
在数据分析与讨论中,需要对所收集的数据进行分析,并解释结果。
通过对结果的讨论,可以得出结论并回答研究问题。
六、结论
在结论部分,需要总结研究的主要发现,并对研究结果进行评价。
同时,还可以提出未来研究的方向和建议。
七、参考文献
最后,需要列出本次研究所引用的参考文献。
引用格式可以根据自己所学院的要求进行调整。
八、致谢(可选)
在致谢部分,可以感谢给予帮助和支持的人和机构。
九、附录(可选)
在附录部分,可以补充一些对于理解论文内容有帮助但不适合放在正文中的内容,如原始数据、统计表格等。
以上就是本科毕业生德语论文范文模版的基本结构和内容安排。
通过合理编写和组织,希望能够帮助本科毕业生顺利完成德语论文的写作任务。
德语本科毕业论文范文

德语本科毕业论文范文随着时代发展,不同国家与文化间的交往与联系更加频繁与紧密,这对外语教学中的跨文化能力培养提出了更高要求。
下面是店铺为大家整理的德语本科毕业论文,供大家参考。
德语本科毕业论文范文一:深究德语多媒体教学的改革与创新关键词:德语多媒体教学多媒体技术教改创新摘要:多媒体与计算机网络技术的出现使人们的认知方式、认知过程和学习的自觉性、自主性、自由性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我国高校教育越来越多的运用现代信,息技术来实施,而随着当前教学实践活动中基落出来的一系列问题和不足,也力促教育研究者们思考探究新一轮的德语多媒体教学的改革与创新。
信息技术教育的运用,使传统的德语教学模式得到了革新,注人了活力,焕发了新机。
恰当地选准信息技术教育与德语课堂教学的最佳结合点,不仅提高了课堂教学效率,降低了教学难度,而且优化了德语课堂教学,有效地培养了学生运用德语进行交际的能力,激活了学生的思维,促进了学生综合能力的提高。
德语新课程试验的教学目标中明确了关于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这一问题:“我们的教学要逐步实现教学内容的呈现方式、学生的学习方式、教师的教学方式和师生互动方式的变革,充分发挥信息技术的优势,为学生的学习和发展提供丰富多彩的教育环境和有力的学习工具”。
当前,德语多媒体教学实践活动中也出现了这样或那样不尽如人意以及未达到原来预想的教学效果,这就需要我们进一步观察、反思与调整现有教学思路及教学活动模式,进一步创新教学方法,不断推动德语教学质量向更高层次发展。
一、德语多媒体教学实践的改革措施(一)德语多媒体演示课件的开发为了达到以尽可能少的投入争取尽可能大的教学效果,在德语多煤体演示课件的开发上我们选用最普及、教师最易使用的Powerpoint, Photoshop等软件。
在制作过程中,教师认真分析德语选修课的教学内涵,系统地设计了课件的结构布局。
设计了各自独立的《德语国家概况》、《德语语音》、《德语情景会话》和《德语基础语法》4个子课件。
小语种毕业论文规范格式

小语种毕业论文规范格式第一篇:小语种毕业论文规范格式学院本科生论文格式要求1。
论文封皮(学校提供的封皮):(黑色签字笔)题目——论文题目另起一行(在封皮“题目”的下面),外、中文两种文字(先外后中)年级——用阿拉伯数字,如:“2001级”年月日——用阿拉伯数字2. 4张表格(进程表,开题表,任务书,成绩评定表):(黑色签字笔或打印)学院——外国语学院专业——英语专业、俄语专业、日语专业、朝鲜语专业、法语专业、德语专业毕业设计任务书中的“技术指标”不填表格中论文题目最好用外文,表格各项内容可用外文,也可用中文填写,成绩评定表中的成绩分为3项(各为30%,30%,40%),每项成绩不能是相同一成绩,填写表格不能是1个人的笔迹3。
目录(外文):(打印)“目录”二字——居中四号(加粗),外文的第一个字母大写章节标题——小四(加粗)小标题——用小四(非黑体),用阿拉伯数字标序号,如,1.1;1.1.1.;1.2;1.2.1 等4。
摘要(外文、中文):(打印)“摘要”(外文摘要、中文摘要)二字居中,四号(加粗),外文的第一个字母大写“摘要”二字与摘要内容之间空一行摘要内容一般200个词左右,小四(非黑体),行距1.5倍“外文摘要”和“中文摘要”分为两张纸;先“外文摘要”,后“中文摘要”(中文用宋体)“摘要”中包括“关键词”,“关键词”单列一行,小四(加粗),靠左外文的“关键词”第一个字母大写,“关键词”(外文、中文)后用标点符号“:”(外文、中文)各关键词之间用标点符号“;”(日语、朝语用“空格”),字体用小四(非黑体)5。
正文(外文):(打印)论文标题——居中,四号(加粗),外文的第一个字母大写,标题与正文之间空两行论文标题下不出现作者姓名正文内容——字体小四(非黑体),行距1.5倍章节标题——居中,小四(加粗),章节标题上下各空一行,章节之间不分页章节下边的小标题——靠左,小四(非黑体),上边空一行下边不空行小标题的序号——用1.1;1.2;1.2.1(东语可按自己的标准)脚注——字体比正文小一号6。
德语本科论文写作难点分析及相应建议

德语本科论文写作难点分析及相应建议【摘要】德语本科论文写作有很多特殊要求和具体规范,学生普遍感到力不从心。
教师在教学和论文指导过程中,要尽量使学生合理确定选题,科学搜集材料,注意写作规范和语言特点,提高论文写作质量。
【关键词】德语论文; 德语写作; 科学文档; 教学建议科学文档(die wissenschaftliche Arbeit)是一个系统的结构化文本,其展现了科学工作者独立研究的科学成果。
以德国为例,德文的科学文档写作作为一种科学工作被提出研究,其写作准则针对写作的不同内容和不同目的有一定要求,对形式上也有严格的标准。
例如讨论课报告(Seminararbeit),课程作业(Hausarbeit),都属于科学文档。
而德语论文(die wissenschaftliche Abschlussarbeit)是在校大学生所接触到的第一个较大写作量的科学文档,其具有系统性,独立创作的特点。
国内德语专业的学生在本科段结束时要求用德语进行毕业论文写作,这对大多数学生而言是他们大学本科学习的一个总结和综合能力的一次检验,如何保质保量地完成这篇重要的论文,成为很多学生的困惑。
一、德语论文写作存在问题及原因分析根据德语论文的写作规范,要求德语论文必须具备的内容有:封面(Titelblatt),目录(Inhaltsverzeichnis), 引言或前言(Einleitung oder V orwort),主要内容(Hauptinhalt),结论或总结(Schlussfolgerung oder Zusammenfassung),文献资料(Literaturverzeichnis), 副录(Anhang), 诚信声明(Rechtserklärung)。
从论文的写作过程可以把一篇德语专业论文的完成主要概括为三个阶段:前期准备阶段,这个阶段主要有两项任务即选题和搜集资料; 中期撰写阶段, 这个阶段是整个写作过程的主体部分, 持续的时间也最长; 后期修改阶段, 进行一些语法、文章结构乃至部分内容的修改和调整。
德语系毕业论文格式..

德语系毕业论文格式字体:Times New Romar。
正文字号:12。
脚注字号:10。
页边距:上、下、左、右各 2.5厘米。
页码:底端右侧。
行距:1.5倍。
对齐方式:两端对齐,仅扉页为居中对齐。
论文从导论到结语,页码从目录计算,如有篇幅超过半页的表格、插图等,须置于附录中。
篇章标题和正文之间须有一行间隔。
上一章节最后一行和下一章节标题之间须有两行间隔。
例外:每个大章节(一级章节)须另起一页;二级章节仅在标题刚好在页尾时重新另起一页。
一级章节标题:加粗,字号:16范例:1.标题X二级章节标题:加粗,字号:14。
范例:1.1标题Y三级章节标题:加粗,字号:12。
范例:1.1.1标题Z结构文本结构(页码用罗马数字[I, II, HI, IV1): 封面(中文)封面(德文)摘要(中文)摘要(德文)致谢辞(德文)正文(页码用阿拉伯数字[1,2, 3,…]):目录缩略语说明(视情况而定)导论(不占章节号)正文(标注章节号)结语(不占章节号)附录(包含卡片、图片、照片、统计数据、多页原版文献[=文献摘录]、调查问卷等等。
)参考文献诚信声明(作者亲笔签字!)Die Form der AbschlussarbeitForm und LayoutSchriftart: Times New Roma n.Schriftgr??e des Textes: 12 Pun kte.Schriftgr??e der Fu?note n: 10 Pun kte.Seitenrand: links, rechts, oben und unten jeweils 2,5 cm.Seite nzahle n: unten rechts.Zeile nabsta nd: 1,5.Ausrichtung: Blocksatz [两端对齐],nur den Text auf dem Titelblatt zentrieren 居中].Umfa ng der Arbeit: von der Einl eit ung bis zum Schlusswort, die Seite nz?hlu ng beg innt mit dem Inhaltsverzeich nis; Tabelle n, Bilder usw., die ei ne halbe Seite oder mehr Platz einn ehme n, musse n in den Anhang.Zwischen der Kapitel bers u hrift und dem laufenden Text eine Zeile Abstand lassen.Zwischen dem letzten Satz eines Kapitels und der u berscteft Kaprt^s zwei Zei-len Absta nd lasse n.Ausnahme: Jedes Oberkapitel (Kapitel der ersten Ebene) auf einer neuen Seite beginnen; Unterkapitel (Kapitel der zweiten bis dritten Ebene) nur dann auf einer neuen Seite beginnen, wenn sonst die Kapitel berschrift in der letzten Zeile der vorhergehenden Seite stehen wde. Format der Kapitel ber u chriften der ersten Ebene: Fettdruck, Schriftgr?e 16 Punkte.乙B. 1. u berschrift XFormat der Kapitel ber u chriften der zweiten Ebene: Fettdruck, Schriftgr?e 14 Punkte.乙B. 1.1 u berschrift YFormat der Kapitel ber u chriften der dritten Ebene: Fettdruck, Schriftgr?e 12 Punkte.乙B. 1.1.1 u berschrift ZAufbauFormteil (mit r? mische n Seite nzahle n [I, II, HI, IV]):Deckblatt (auf Chi nesisch)Deckblatt (auf Deutsch)Kurzdarstellu ng des In halts (auf Chin esisch)Kurzdarstellu ng des In halts (auf Deutsch)Dan ksagu ng (auf Deutsch)Inhaltlicher Teil (mit arabischen Seitenzahlen [1 ,2, 3,...]):In haltsverzeich nisAbk u rz un gsverzeich nis (falls n ?ig)Einleitung (keine Kapitelnummer)Hauptteil (jedes Kapitel en tspreche nd num meriert)Schlusswort (keine Kapitelnummer)Anhang (enth?lt Karten, Bilder, Fotos, Statistiken, mehrseitige Originalzitate [=Quellenausz - ge],Frageb?ge n, usw.) Literaturverzeich nisEhre nw?rtliche Erkl?ru ng (mit eige nh?ndiger Un terschrift!)。
德语作文标题大小写规则

德语作文标题大小写规则德语论文具有完整的结构,格式规范细致,各个组成部分有各自的内容以及格式要求,在文献引用上也有一定的规范,并和中、英文论文格式都有差别,学生了解并掌握这些要求和规范,在撰写学期论文以及毕业论文时,就能够合理安排论文结构,正确规范地进行文献引用,现针对学生论文写作中容易提出的疑问以及在格式上经常出现的错误,简单介绍一下正文各组成部分的要求和文献引用的规范。
正文组成部分及其格式要求德语正文除了首尾的标题Tkel和参考文献目录外,内容主要以三大部分顺次展开:引言部分、展开部分Durchflihrungsteil,也就是常说的主体部分Hauptteil、结尾部分Schiussteil,这几个部分有各自的内容要求。
标题要求准确、简洁、清楚,能够概括出文章的主题或研究的重点,同时又能够得到读者一定的重视,准确性和重视度还能够通过副标题来提尚,比如:。
正标题点明了这篇论文所要研究的对象,副标题则限定了进行分析讨论使用数据的范围,从副标题还能看出这是一篇实例文章,也就是说论文不是以研究理论为中心,而是以分析客观事例为基础的。
引言部分无需过长,但对全文内容要有提纲挈领的作用,主要需提及以下元素:研究主题和目的、议题即所要讨论并解决的具体问题、理论背景、研究现状,有时也提出假说或预想得到的结果,引言的最后可简单概括正文部分各章节内容,让读者了解文章概貌,并达到引出下文的作用。
文章的展开部分构成论文的主体,是对引言部分的详细展开,在这个部分需要对理论基础、研究现状,研究方法以及具体的分析与讨论,在实例论文中还要涉及到对使用的分析数据的解释。
结尾部分是整个文章内容的总结,和引言部分首尾呼应,在这个部分对应引言部分提出的问题,陈述实际得到的结果,还可加上评价和展望。
正文部分除各大小标题外要求用TimesNewRoman字体的12号字撰写,一般行文行距为1.5倍,两端对齐,左右页面设置分别为3cm和1,5cm这样为左边装订留出空间,上下则均为2,5cm,页码一律用阿拉伯数字标出,不包括封面页,打印时使用纸张单面打印。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德语专业本科毕业论文写作格式规范(纸型16K,上、下、左右页边距2厘米,页眉:1.5厘米,页脚1.75厘米,装订线:0.5厘米)1. 德文封页(纸型16K,上、下、左右页边距2厘米,页眉:1.5厘米,页脚1.75厘米,装订线:0.5厘米)封面(以教务处规定模式为准):专业名称填“德语”。
后加括号,内填写专业方向:“语言文学”,或“翻译”,或“经贸德语”,请根据具体情况选择。
如德语(语言文学)。
论文题目为德文。
如果是翻译实践,论文题目写翻译体会论文的题目。
专题可填写“德语文学”、“德语语言学(含教学法、语言文化比较、语言理论、语用研究等)”、翻译理论/实践,商务德语。
2. 标题页1)第一行:论文标题。
标题距打印纸顶端的距离为打印纸全长的三分之一。
2)第二行:仅von一字。
用小四加黑, 该行与上行距离为5cm。
3)第三、四、五行:依次写明作者姓名、导师姓名和日期。
字体为小四加黑。
导师姓名前要加上职称头衔(教授Prof.,副教授außerordentlicher Prof.,讲师Herr/Frau. Carl Park)。
在导师职称、姓名前注明:Betreuer:(加冒号)。
第二、三、四、五行均隔行(即当中空一行)打印,为单倍行距。
4)论文题目为单行的,使用三号字。
如有副标题,则副标题为四号字;论文题目为双行的,使用四号字。
如有副标题,则副标题用小四号字。
5)标题页所有文字居中。
所有字体为加黑。
3. 中德文摘要和关键词1)第一行:论文题目。
论文题目为单行的,使用三号字。
如有副标题,则副标题为四号字;论文题目为双行的,使用四号字。
如有副标题,则副标题用小四号字。
所有字体为加黑,居中。
此行与打印纸顶端距离为4cm。
2)第二行:标题行。
距离第一行1.5 cm。
居中。
德文标题(Times New Roman16号字,居中,填写内容加粗)。
中文论文标题(Times New Roman15号字,填写内容加粗)3)摘要正文:德文内容,在250~350字之间,中文摘要。
内容与德文摘要相同与标题行(Abstract)的距离为1.5 cm。
正文各行为单倍行距, 摘要每段首字母左对齐。
中德文摘要分页打印,4)关键词行:德文关键词3-5个,中文关键词3-5个。
该行与摘要首行平齐,写明Schlüsselwörter,加冒号,列出三到五个关键词。
此行与摘要正文距离为1.5 cm。
如:如:Schlüsselwörter: Kul tur, Unterschiede, Kommunikation 。
关键词如需转行,需与上行所列第一关键词平齐。
5)中德文摘要分页打印,德文页在前,中文页在后。
摘要内容要能概述全文,提出主要论点、揭示论文的研究成果、简要叙述全文的框架结构,具有独立性和内涵性,即不阅读论文的全文,就能获得必要的信息。
4. 目次(Inhaltsverzeichnis)(Times New Roman 16号字)Inhaltsverzeichnis 左看齐,此行与打印纸顶端距离为4cm,字体小四加黑。
目录页“Inhaltsverzeichnis”内不包含封面,标题页,摘要,声明页和致谢页。
主标题应加黑,次标题不加黑;主次标题及页码都用阿拉伯数字表注,次标题向右略微缩进。
主标题与次标题,主标题之间为1.5倍行距。
主次标题均采用5号字体。
示例:Inhaltsverzeichnis1.Einleitung ................................................................................................................................2.Regressionsanalyse .................................................................................................................2.1.Das lineare Standardregressionsmodell ......................................... ...........................2.2.Der Kleinste-Quadrate-Schätzer .........................................................................2.3.Der verallgemeinerte KQ-Schätzer ............................................................................2.4.Der stationäre AR (1 )-Störgrößenprozess . . . ...............................................3. Relative Effizienz des KQ-Schätzers .................................................................................3.1.Problemstellung ..........................................................................................................3.2.Literaturüberblick ., ........................................................................ .........................3.3.Theorem ......................................................................................................................2.1.Beweis cies Theorems ................................................................................................4. Simulationsstudie .....................................................................................................................4.1.Alternative Schatzverfahren .............................................................................4.2.Hard- und Software ............................................. ............................ .........................4.3.Erläuterungen zum Programmaufbau ........................................................................4.4.Ergebnisse .......................................................... >............................................5. Schlusswort ...............................................................................................................................Anhang A: Matrixalgebra ...................................................................................................... Anhang B: SAS-Programm ............................................................................................................. Symbolverzeichnis .......................................................................................................................... Literaturverzeichnis.......................................................................................................................5. 本体部分(不少于4000字)本体部分一般由以下部分构成:1) 引言部分Einleitung综述前人的研究成果、存在的问题、本课题研究的意义、理论依据以及拟采取的方法和步骤。
2) 主体部分Hauptteil,分析问题,提供有关论据。
3)结语部分Schlusswort,结论应是本论部分阐述的必然结果,其作用在于简明扼要地重申论文的论点,归纳、总结全文,并比较前人的研究情况与自己的研究结果,提出值得进一步研究的方向和倾向性意见。
具体如下:1)正文第一页的规范格式为:先打印上论文题目,居中。
此行与打印纸顶端距离为4cm。
论文题目为单行的,使用三号字。
如有副标题,则副标题为四号字;论文题目为双行的,使用四号字。
如有副标题,则副标题用小四号字。
字体均为加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