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护我们的听力》教案
四年级上册科学教案保护我们的听力第1课时∣教科版

《保护我们的听力》教案教师范读的是阅读教学中不可缺少的部分,我常采用范读,让幼儿学习、模仿。
如领读,我读一句,让幼儿读一句,边读边记;第二通读,我大声读,我大声读,幼儿小声读,边学边仿;第三赏读,我借用录好配朗读磁带,一边放录音,一边幼儿反复倾听,在反复倾听中体验、品味。
第一课时语文课本中的文章都是精选的比较优秀的文章,还有不少名家名篇。
如果有选择循序渐进地让学生背诵一些优秀篇目、精彩段落,对提高学生的水平会大有裨益。
现在,不少语文教师在分析课文时,把文章解体的支离破碎,总在文章的技巧方面下功夫。
结果教师费劲,学生头疼。
分析完之后,学生收效甚微,没过几天便忘的一干二净。
造成这种事倍功半的尴尬局面的关键就是对文章读的不熟。
常言道“书读百遍,其义自见”,如果有目的、有计划地引导学生反复阅读课文,或细读、默读、跳读,或听读、范读、轮读、分角色朗读,学生便可以在读中自然领悟文章的思想内容和写作技巧,可以在读中自然加强语感,增强语言的感受力。
久而久之,这种思想内容、写作技巧和语感就会自然渗透到学生的语言意识之中,就会在写作中自觉不自觉地加以运用、创造和发展。
教学目标要练说,得练听。
听是说的前提,听得准确,才有条件正确模仿,才能不断地掌握高一级水平的语言。
我在教学中,注意听说结合,训练幼儿听的能力,课堂上,我特别重视教师的语言,我对幼儿说话,注意声音清楚,高低起伏,抑扬有致,富有吸引力,这样能引起幼儿的注意。
当我发现有的幼儿不专心听别人发言时,就随时表扬那些静听的幼儿,或是让他重复别人说过的内容,抓住教育时机,要求他们专心听,用心记。
平时我还通过各种趣味活动,培养幼儿边听边记,边听边想,边听边说的能力,如听词对词,听词句说意思,听句子辩正误,听故事讲述故事,听谜语猜谜底,听智力故事,动脑筋,出主意,听儿歌上句,接儿歌下句等,这样幼儿学得生动活泼,轻松愉快,既训练了听的能力,强化了记忆,又发展了思维,为说打下了基础。
教科版科学四年级上册3.7《保护我们的听力》教学设计

教科版科学四年级上册3.7《保护我们的听力》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保护我们的听力》这一课旨在让学生了解耳朵的结构和功能,知道保护耳朵的重要性,学会一些保护耳朵的方法。
通过这一课的学习,让学生从小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保护好自己的听力。
二. 学情分析四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探究能力,对生活中的事物充满好奇。
他们在前期的学习中已经了解了人体的感官,对耳朵的结构和功能有了初步的认识。
但保护耳朵的意识并不强烈,生活中的一些不良习惯可能对听力造成影响。
因此,需要在教学中引导学生认识到保护耳朵的重要性,并学会相应的保护方法。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了解耳朵的结构和功能,知道保护耳朵的重要性,学会一些保护耳朵的方法。
2.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讨论、实践等方式,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和合作精神。
3.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学生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关爱自己的身体健康,提高保护听力的意识。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耳朵的结构和功能,保护耳朵的重要性,保护耳朵的方法。
2.难点:如何引导学生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提高保护听力的意识。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设置生活情境,让学生在实际情境中感受耳朵的重要性和保护耳朵的方法。
2.互动式教学法:引导学生参与讨论、实践等活动,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和合作精神。
3.示范法:教师以身作则,示范正确的耳朵保健方法。
六. 教学准备1.教具:耳朵模型、图片、视频等。
2.学具:学生自带耳朵。
3.教学场地:教室。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图片或视频展示耳朵的结构和功能,引导学生关注耳朵的重要性。
2.呈现(10分钟)介绍耳朵的结构和功能,让学生了解耳朵的基本知识。
3.操练(15分钟)分组进行讨论,让学生分享生活中保护耳朵的方法,如:戴耳塞、避免长时间高音量听音乐等。
教师引导学生总结出正确的保护耳朵的方法。
4.巩固(5分钟)学生用自己的耳朵进行实践,体验保护耳朵的方法。
教师巡回指导,纠正不正确的做法。
四上科学3.7保护我们的听力

什么是噪声?
,,均称为噪声。
影响人们工作、学习、休息的声音都称为噪声。
噪声即噪音,是嘈杂刺耳,容易引起人心烦意乱, 或音量过高过强而危害人体健康的声音。噪音污染主 要来源于各种交通工具的马达声、鸣笛声,工厂机器 的轰鸣声,建筑施工,社会噪音如高音喇叭、人的嘈 杂声及各种突发的声响等等。
活动二 小组讨论:为了保护我们的听力,我 们可以用什么方法控制噪音?
活动三 1、在塑料瓶里面放几颗豆子,做成一个 发声装置——发声罐。 2、利用桌上的材料(报纸、毛巾、棉花 等)想办法使发声罐的声音变轻。
想一想:怎样控瓶子和耳朵之间放一些木板 或者书
在耳朵里面塞上棉花,或 者带上耳塞
控制 声源
阻碍传 播途径
在人耳 处减弱
噪声的防治
在发声物体处减弱(控制声源) 即尽量减小物体的振动。 例如,给大型机器装上固定底座;给吸气、排气管上加消 声器;对噪声大的机器进行改造或选用噪声小的机器等。
在传播过程中减弱 即想办法分散和吸收传来的噪声。例 如:将噪声污染严重的工厂、车间建在远离市区的郊外; 把装有噪声来源的厂房门窗背向居民区和学校,并且装上 门窗帘;在街道上和住宅间设置屏障或植树造林。
防护林
温馨提示: 在图书馆、电影院、
医院应该控制自己的音量!
在电影院里不要大声喧哗
在医院里保持安静
电子助听器
在人耳处减弱 对某些噪声来源我们无法从根本上减弱, 只好从自身想办法来解决。为了自己能够正常工作、学习 和休息,当噪声不可避免时,可配戴耳朵保护器,如耳套、 耳塞或在耳孔中塞一小团棉花等。
当我们持续暴露于噪声环境中时
耳塞
当我们偶尔接触噪声时
耳罩
保护我的耳朵教案及反思

保护我的耳朵教案及反思一、教学目标1、让学生了解耳朵的结构和功能。
2、使学生明白保护耳朵的重要性。
3、教会学生掌握正确保护耳朵的方法。
二、教学重难点1、重点(1)了解耳朵的结构和主要功能。
(2)掌握保护耳朵的有效方法。
2、难点(1)理解耳朵内部结构与功能的对应关系。
(2)培养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养成保护耳朵的良好习惯。
三、教学方法讲授法、直观演示法、讨论法、实践操作法四、教学准备1、耳朵结构的模型或图片。
2、相关的视频资料。
3、噪音测试仪器。
五、教学过程(一)导入通过播放一段美妙的音乐,引导学生感受声音的美妙,然后提问:“同学们,我们是怎么听到这么好听的音乐的呢?”从而引出本节课的主题——耳朵。
(二)耳朵的结构与功能1、展示耳朵结构的图片或模型,向学生介绍耳朵的主要组成部分,包括外耳、中耳和内耳。
2、用简单易懂的语言讲解每个部分的功能。
例如,外耳负责收集声音,中耳将声音放大并传递到内耳,内耳则将声音信号转化为神经信号传递给大脑。
(三)保护耳朵的重要性1、播放一段噪音环境的视频,让学生感受噪音对人的影响。
2、讲述一些因为不注意保护耳朵而导致听力受损的案例,让学生明白保护耳朵的重要性。
(四)保护耳朵的方法1、控制声音强度(1)讲解声音强度的概念,使用噪音测试仪器让学生感受不同声音强度的差异。
(2)告诉学生避免长时间处于高强度声音环境中,如远离施工现场、减少使用高音量的耳机等。
2、保持耳部清洁(1)强调不要用尖锐的物品挖耳朵,以免损伤耳道。
(2)讲解正确的耳部清洁方法,如用湿毛巾轻轻擦拭耳廓。
3、预防耳部疾病(1)告诉学生感冒时要及时治疗,以免引发中耳炎。
(2)提醒学生如果耳朵出现疼痛、流水等异常情况要及时就医。
4、均衡饮食和适当运动(1)讲解营养均衡对耳部健康的影响,鼓励学生多吃富含维生素和矿物质的食物。
(2)强调适当运动可以促进血液循环,对耳部健康有益。
(五)小组讨论与分享让学生分组讨论在日常生活中还可以如何保护耳朵,然后每组派代表进行分享。
4年级上册科学课本 [四年级上册科学表格设计-3.7保护我们的听力,教科版]
![4年级上册科学课本 [四年级上册科学表格设计-3.7保护我们的听力,教科版]](https://img.taocdn.com/s3/m/9fad5ff2284ac850ad0242b8.png)
4年级上册科学课本 [四年级上册科学表格设计-3.7保护我们的听力,教科版]教学设计课题:保护我们的听力科目:小学科学教学对象:小学四年级课时:1 提供者:单位:保定市联盟西路小学一、教学内容分析本节课是声音这一章的最后一节,已经对声音的产生,声音是如何传播的,我们怎样听到声音做了全面系统的介绍,学生有了丰富的知识基础。
从前一节课中,学生了解了鼓膜在帮助我们听到声音中的重要作用,而且通过“鼓膜模型”的活动,认识到鼓膜是一层非常薄的膜,是很脆弱的,这对于提高学生保护听力的意识将起到很大作用。
二、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过高或过强的声音会对我们的听力产生伤害,保护听力就是要避免我们的耳朵听到过高或过强的声音并控制噪声。
2、通过阅读保护听力的资料,了解我们的听力经常受到哪些伤害,知道保护听力的做法。
过程与方法:使用听录音,分组讨论的形式,认识到保护听力的重要性并知道各种控制噪音的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认识到保护听力的重要性,养成良好的用耳习惯和公共场所保持肃静的习惯。
三、学生情况分析学生已经对听力和耳朵的结构功能有了比较全面清晰的认识了,头脑中已经有了保护听力的意识。
四、教学重点及难点重点:认识到保护听力的重要性。
难点:知道各种控制噪音的方法。
五、教学准备分组实验材料:塑料罐、黄豆、毛巾、废报纸、卫生纸、棉花、六、教学过程教教学环节环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创设情境,复旧导新【知识回顾】上节课我们知道了耳朵有三部分构成,有外耳、中耳、内耳,外耳包括耳廓学生纷纷回答:知识的回顾,复习了前面所学内容;、外耳道,中耳包括听小骨,外耳包括而我和听觉神经。
耳朵是我们的听觉器官,如果耳朵坏了,生病了,会怎样呢?所以我们今天一起好好研究《保护我们的听力》就听不见了耳聋问题情景的创设,成功把课堂教学引向本节课的教学内容启发诱导,探索新知【教师讲解】我们的耳朵可以接受各种声音,请听两段录音,听完说一说你的感受。
播放两段录音。
科教版四年级科学教案-保护我们的听力

保護我們的聽力
教學目標
科學概念:
過高或過強的聲音會對我們的聽力產生傷害,保護聽力就是要避免我們的耳朵聽到過高或過強的聲音並控制雜訊。
過程與方法:
通過閱讀保護聽力的資料,瞭解我們的聽力經常受到哪些傷害,知道保護聽力的做法。
情感、態度、價值觀:
認識到保護聽力的重要性,養成良好的用耳習慣和在公共場所保持肅靜的習慣。
教學重點
認識到保護聽力的重要性
教學難點
知道各種控制噪音的方法
教學準備
發音罐、報紙、毛巾、棉花等
教學過程
一、引入
耳朵是我們的聽覺器官,需要精心呵護,那麼我們該怎樣避免我們的聽力受到傷害呢?----出示課題:保護我們的聽力
二、遠離雜訊
1.聽兩段音訊素材:課間10分鐘吵雜的聲音和一段優美的輕音樂,聽了之後你有什麼感受?
2.小組討論:生活中有哪些聲音屬於噪音?噪音給你帶來怎樣的感受?
三、如何控制噪音呢?
1.過高過強的聲音都會影響我們的聽力,那麼如何控制噪音呢?----小組討論。
2.分組活動:做一個發聲罐,使發聲罐發出聲音。
能利用桌上的材料(報紙、毛巾、棉花等)能想辦法使發聲罐的聲音變輕呢?
3.我們的生活中有哪些減少噪音的方法?小組討論
4.我們的生活中,哪些場合需要我們控制音量?為什麼?
四、課後延伸
1.經常使用耳塞聽音樂好嗎?為什麼?
2.閱讀“呵護自己的聽覺器官”,從哪些地方需要我們注意保護聽力,如何保護聽力?
3.介紹電子擴音器。
幼儿园小班健康教案《保护耳朵》含反思

幼儿园小班健康教案《保护耳朵》含反思幼儿园小班健康教案《保护耳朵》含反思导语:幼儿时期是孩子们身体发育和认知发展的关键时期,培养良好的健康习惯尤为重要。
本文将重点介绍幼儿园小班的健康教案——保护耳朵,帮助孩子们养成良好的听力习惯。
同时,我们还将对这个教案进行反思,为今后的教育工作提供改进的思路。
一、教案概述保护耳朵是小班的一堂健康教育课,旨在让孩子们认识到耳朵的重要性,学会保护自己的听力器官。
教案主要内容包括耳朵的结构和功能、常见的听力损伤原因、预防措施等。
二、教学目标1.了解耳朵的结构和功能,知道如何正确的保护耳朵。
2.认识到过度噪音对耳朵的损害。
3.学会正确使用耳塞等防护设备。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重点:耳朵的结构和功能,了解噪音对耳朵的损害。
2.难点:正确使用耳塞等防护设备。
四、教学过程1.引入:通过问答的形式,询问孩子们对耳朵的认识,并向他们展示耳朵的图片。
2.讲解耳朵的结构和功能:将耳朵划分为外耳、中耳和内耳,解释耳朵的功能:听到声音、保持平衡。
3.讲解听力损伤原因:通过简单的例子,向孩子们展示耳朵在过度噪音下受损的情况。
如在电影院中音量过大、在玩具吵闹的环境中玩耍等。
4.讲解预防措施:向孩子们介绍如何正确保护耳朵,如远离噪音源、避免长时间接触噪音、佩戴耳塞等。
5.讲解正确使用耳塞等防护设备:将不同种类的耳塞示范给孩子们看,并展示正确佩戴的方法。
6.练习与巩固:组织孩子们进行小组活动,让他们讨论并列举常见的噪音源,同时提出相应的保护措施。
7.总结反思:回顾今天所学的内容,让孩子们说出他们在以后的生活中如何保护自己的耳朵。
五、反思与改进教案的设计兼顾知识性和实践性,通过直观的图片和互动的问答引导,使孩子们更好地理解耳朵的结构和功能。
同时,通过具体的例子,让孩子们了解到过度噪音对耳朵的损伤,进一步增强他们保护耳朵的意识。
然而,教案在讲解正确使用耳塞等防护设备的环节上可能有所不足。
下一次教学中,可以准备更多的耳塞,让每个孩子都能亲自体验正确佩戴的方法,并搭配更多的实例让孩子们深入理解耳塞的使用价值。
保护我们的听力教案设计

保护我们的听力教案设计教案标题:保护我们的听力教案设计教学目标:1. 了解听力保护的重要性,认识常见的听力损伤原因。
2. 掌握正确的听力保护方法和技巧。
3. 培养学生保护自己听力的意识和习惯。
教学内容:1. 听力保护的重要性和常见的听力损伤原因。
2. 听力保护方法和技巧。
3. 听力保护的日常实践。
教学步骤:引入活动:1. 通过展示一张患有听力损伤的人的照片,引起学生对听力保护的关注和兴趣。
2. 引导学生讨论可能导致听力损伤的原因。
主体活动:3. 介绍常见的听力损伤原因,如长时间听音乐、高音量的娱乐活动、噪音污染等。
并解释这些原因对听力的危害。
4. 分组讨论,让学生分享他们在日常生活中可能遇到的听力损伤风险,并提出保护听力的建议。
5. 介绍听力保护的方法和技巧,如佩戴耳塞或耳机、控制音量、避免长时间暴露在噪音环境中等。
通过图片、视频等形式展示这些方法和技巧的正确使用。
6. 学生分组展示他们自己制作的宣传海报,内容包括听力保护的重要性、常见的听力损伤原因和保护方法。
总结活动:7. 回顾学习内容,强调听力保护的重要性,并鼓励学生在日常生活中积极实践听力保护的方法和技巧。
8. 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让学生制定个人的听力保护计划,并写下自己的承诺。
拓展活动:9. 邀请一位专业人士(如听力专家或医生)来校园进行听力保护讲座,进一步加深学生对听力保护的认识和理解。
评估方式:1. 学生参与讨论和小组活动的表现。
2. 学生制作的宣传海报的内容和质量。
3. 学生制定的个人听力保护计划和承诺。
教学资源:1. 患有听力损伤的人的照片。
2. 图片、视频等展示听力保护方法和技巧的资源。
3. 学生制作宣传海报的材料。
教学延伸:1. 鼓励学生与家人分享听力保护的知识和方法,并提醒他们在日常生活中注意保护听力。
2. 在学校定期组织听力检查活动,帮助学生及时发现和解决听力问题。
注意事项:1. 确保教室环境安静,以保证学生在教学过程中能够清晰听到讲解和讨论内容。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3.7保护我们的听力
教学目标:
1、科学概念:学生知道过高或过强的声音会对我们的听力产生伤害,
保护听力就是要避免我们的耳朵听到过高或过强的声
音并控制噪声。
2、过程与方法:学生能通过对噪声和噪声危害的认识,了解我们的
听力经常受到哪些伤害,知道保护听力的做法。
3、情感态度、价值观:学生认识到保护听力的重要性,养成良好的
用耳习惯和在公共场所保持肃静的习惯。
教学重点:认识到保护听力的重要性
教学难点:知道各种控制噪声的方法
教学准备:《保护我们的听力》课件、发音罐、报纸、毛巾、棉花等教学过程:
一、引入
1、播放短暂的声音
2、耳朵是我们的听觉器官,需要精心呵护,那么我们该怎样避免我
们的听力受到伤害呢?------ 出示课题:保护我们的听力
二、远离噪声
1、听两段录音:一小段优美的轻音乐和课间1分钟嘈杂的声音,
听了之后你有什么感受?
2、引出什么样的声音是噪声。
3、小组讨论:生活中有哪些声音属于噪音?噪音给你带来怎样的
感受?
4、出示一些关于噪声的图片,让学生了解更多的噪声。
5、噪声对我们的听力有什么伤害呢?
三、如何控制噪音呢?
1、过高过强的声音有可能会损伤我们的听力,当我们遭遇噪声的
时候该如何保护听力呢? ---- 小组讨论、记录在记录单上。
2、想一想:还有减少噪声的方法吗?
3、分组活动:
(1)做一个发声罐,使发声罐发出尽量大的声音。
(2)想一想:用什么办法能使发声罐的声音变轻?小组同学合作,利用桌上的报纸、毛巾、棉花等材料动手试一试,把你们的
办法记录下来。
4、出示图片,让学生说一说分别是用什么方法控制噪音的。
5、我们的生活中,哪些场合需要我们控制音量?为什么?
四、课外链接
1、经常使用耳塞听音乐好吗?为什么?
2、介绍电子助听器
3、阅读P62“呵护自己的听觉器官”,了解从哪些地方需要我们
注意保护听力,如何保护听力?
4、小知识:保护听力的一些方法
五、课堂练习
根据自己所学习的知识,判断图片中的做法是否合适。
六、课堂小结
七、课外作业:
1、调查生活中人们怎样减少噪声的。
2、上网搜索“爱耳日”的相关资料,向身边的人多宣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