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青龙汤的临床应用体会
浅谈小青龙汤在临床应用中的心得

浅谈小青龙汤在临床应用中的心得
小青龙汤是一种传统中医药方,具有清热解毒、升阳化气、通脉止痛
的功效。
在临床应用中,我有一些心得体会。
首先,小青龙汤适用于风热感冒、暑热伤津等病症。
这类疾病的症状
主要是寒热错杂、脉象浮数、舌质红绛或绛边,常见的症状有发热、头痛、咳嗽、咽痛等。
在这种情况下,小青龙汤的清热解毒作用能有效缓解体内
的热毒,同时升阳化气的作用能够帮助身体恢复阳气,并通脉止痛,缓解
病痛。
其次,小青龙汤还适用于湿热病症,如湿热黄疸、湿热泄泻等。
湿热
病症的特点是舌苔黄腻、脉象滑数、大便黏腻。
小青龙汤可以清热利湿,
帮助体内湿热排出,同时升阳化气的作用能够增强脾胃消化功能,改善湿
重症状。
另外,小青龙汤在临床应用中也有一些注意事项。
首先,使用小青龙
汤的患者应该根据具体情况加减方剂,因为每个人的体质和病情都不同,
所以方剂的使用需要个体化。
同时,小青龙汤具有较强的清热解毒作用,
一般不宜长期使用,以免伤及正气。
总结起来,小青龙汤在临床应用中具有很好的效果。
它是一种有效的
中药制剂,适用于风热感冒、暑热伤津和湿热病症等疾病。
但在使用时需
要注意个体化,避免长期使用。
通过合理的应用,小青龙汤可以为临床患
者提供更好的治疗效果。
小青龙汤临床应用经验总结

小青龙汤临床应用经验总结杨国栋主任医师是内蒙古自治区第二批名老蒙医中医学术继承指导老师,临床上擅长运用小青龙汤加减化裁治疗外感风寒而致的咳喘及痰饮等症,疗效显著,颇多心得。
兹将其临床用此方加减治疗哮喘、慢性支气管炎、慢性肺源性心脏病的病例及体会总结如下。
病例一:于某,男,28岁。
初诊:2016年11月。
自幼哮喘,每于春秋季节易发作。
发作时大汗淋漓,不能平卧,咳嗽剧,白痰,量多。
病情严重时,静脉注射甲强龙、氨茶碱等治疗。
本次遇冷后大发作,西药效果不佳。
症见面色咣白,口唇青紫,舌淡胖,苔薄白润,脉细数,平素畏寒、汗少,易感冒。
急则治其标,治拟温肺化饮平喘。
方用小青龙汤加减,生麻黄15g,桂枝10g,白芍20g,干姜3g,细辛3g,五味子3g,半夏9g,炙甘草15。
每日1剂,水煎服,4付后复诊,咳喘明显减轻,汗亦减少。
又服7付,症状基本控制。
缓则治其本,后以香砂六君子加补肺纳肾之品善后,随访一年未再大发作。
病例二:齐某,女,40岁。
初诊:2017年3月。
l月前偶感风寒,鼻塞流涕,咽痒咳嗽,自服感冒药后数日后表症消失,惟咳嗽不解,且愈加严重,早晚尤甚,咳甚时伴干呕,胸闷憋气,咯白稀痰,口不渴,舌质暗,苔薄白,脉滑有力。
胸部X线示:两肺纹理增粗、紊乱,余(一)。
曾服川贝枇杷止咳露及止咳祛痰类西药均无明显效果。
自述近3年来感冒后,常久咳不止,每年发作持续2-3个月不等,甚是苦恼。
诊断:慢性支气管炎。
辨证:外寒内饮,小青龙汤证。
治则:温肺化饮,兼以疏表。
方用小青龙汤加减:麻黄9g,桂枝6g,细辛3g,半夏10g,干姜9g,五味子9g,白芍6g,炙甘草9g,当归6g,桃仁6g。
每日1剂,水煎服,4付后复诊,咳喘明显减轻,汗出亦减少。
效不更方又服7付,症状基本控制。
后本“缓则治其本”、“未发以扶正气为主”的治则,后以六君子合玉屏风散加减善后,随访一年未再大发作。
今天,种子陆续破土而出。
白白的嫩茎大约长一厘米,像个小豆芽,有些嫩茎长大了,已经有两厘米长了,头上顶的叶子也变绿了。
牛阳教授运用小青龙汤治疗咳嗽变异性哮喘的临床经验

牛阳教授运用小青龙汤治疗咳嗽变异性哮喘的临床经验一、小青龙汤的药理作用小青龙汤是张仲景在《伤寒杂病论》中首次提出的处方,主治外感风寒引起的咳喘,痰饮等症。
其组成药物为黄芩、黄连、半夏、生姜,具有清热宣肺、祛风解表的药理作用。
对于咳嗽、咳痰、气喘等症状有很好的调理效果。
二、小青龙汤在临床应用小青龙汤在临床上主要用于治疗感冒引起的咳嗽、气喘等呼吸系统疾病。
它可以在清热的同时宣肺,排除体内的风寒,从而舒解患者的咳嗽、咳痰等症状。
小青龙汤还具有调理气机、祛湿化痰的作用,对于患有慢性咳嗽、变异性哮喘的患者也有一定的疗效。
三、牛阳教授的临床经验牛阳教授是一名中医内科专家,对于呼吸系统疾病有着丰富的临床经验。
在治疗咳嗽、变异性哮喘等疾病时,他 often 会在小青龙汤的基础上进行调整,以适应患者的个体差异。
其临床经验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充分了解患者的病情:在治疗呼吸系统疾病时,牛阳教授首先会充分了解患者的病情,包括发病史、症状表现、体质特点等。
他认为每个患者的病情都有其特殊性,需要结合个体情况进行针对性治疗。
2. 个性化调配药方:在运用小青龙汤治疗咳嗽变异性哮喘时,牛阳教授会根据患者的具体症状和体质特点进行个性化调配药方。
他会根据患者的实际情况添加或减少药材,以达到更好的疗效。
3. 辅助治疗手法:除了中药治疗外,牛阳教授还会结合针灸、推拿等中医辅助治疗手法,帮助患者调理气机,改善病情。
4. 经常性随访:在患者接受治疗后,牛阳教授会进行经常性的随访,了解患者的病情变化,及时调整治疗方案,确保患者能够得到最佳的治疗效果。
四、小结小青龙汤是中医药中治疗呼吸系统疾病的经典方剂,牛阳教授在运用小青龙汤治疗咳嗽变异性哮喘的临床经验丰富,通过个性化调配药方、辅助治疗手法等措施,取得了较好的疗效。
相信随着中医药的不断发展,小青龙汤在治疗呼吸系统疾病中会有更广泛的应用,为患者带来更多的健康福祉。
牛阳教授运用小青龙汤治疗咳嗽变异性哮喘的临床经验

牛阳教授运用小青龙汤治疗咳嗽变异性哮喘的临床经验引言:咳嗽变异性哮喘是一种常见的慢性呼吸道疾病,患者在日常生活中经常出现哮鸣音和气促等症状,给患者的生活和工作带来了很大的困扰。
传统的治疗方法主要是使用激素类药物和支气管舒张剂,但长期使用容易产生药物依赖性以及不良副作用。
牛阳教授在临床工作中发现运用小青龙汤治疗咳嗽变异性哮喘取得了不错的效果,今将介绍一下他的临床经验。
一、小青龙汤的药理作用小青龙汤是中医药中常用的治疗感冒、咳嗽等疾病的方剂之一,它是经典的伤寒论方剂,由黄帝内经、伤寒论衍化而来。
其主要组成包括:生麻黄 9 克、石膏 15 克、甘草6 克、生姜 9 克。
小青龙汤主要起到清热解毒、宣肺平喘的作用。
甘草可理气镇痛,石膏清热解毒,生姜温中散寒,生麻黄发汗解表。
它具有宣肺平喘、清热解毒、散寒解表的功效,对于咳嗽变异性哮喘的治疗有重要的意义。
二、小青龙汤的临床疗效小青龙汤治疗咳嗽变异性哮喘的临床经验是牛阳教授多年临床实践积累的经验,他发现患者在服用小青龙汤后,哮喘症状得到了明显缓解,呼吸困难和喘息的程度减轻,患者的生活质量得到了明显的改善。
小青龙汤也没有明显的不良副作用,对患者身体健康没有造成明显的影响。
在治疗上,牛阳教授根据患者的病情和体质特点合理调整小青龙汤的配方,将其应用在不同的患者身上,均取得了良好的治疗效果。
三、小青龙汤治疗咳嗽变异性哮喘的临床案例分享患者李女士,39岁,主诉反复咳嗽和喘息8年,每年冬春季节加重,反复间隔服用激素类药物和支气管舒张剂,效果不佳。
入院后经检查确诊为咳嗽变异性哮喘,牛阳教授根据患者的体质特点和疾病的轻重缓急,为其调配了小青龙汤,患者服用后出现了明显的疗效,咳嗽症状得到了缓解,喘息的频率和程度也减轻了很多。
经过连续一个月的治疗,患者的病情明显好转,生活质量得到了明显的改善,再次出现哮喘的情况也大大减少。
患者对小青龙汤的治疗效果非常满意。
四、小青龙汤的临床应用及注意事项小青龙汤在治疗咳嗽变异性哮喘方面具有显著的疗效,但在应用过程中需要注意以下几点:1. 根据患者的体质特点和病情轻重缓急,调整小青龙汤的配方和用量。
浅谈小青龙汤在临床应用中的心得

浅谈小青龙汤在临床应用中的体会陈舒强福建中医药大学小青龙汤是张仲景伤害杂病论中著名的方剂之一。
其中方药组成言简意赅的概述为:“解表宣肺药有麻黄、桂枝、细辛,降肺药有半夏,收敛肺气药有五味子,益营补血药有芍药,益气药有甘草,方药组成决定功效是解表散寒、温肺化饮,兼益气血”。
方中宣肺药、降肺药同用,敛肺药、益肺药兼有,从而达到既祛邪又益正的目的,这为临床活用小青龙汤开拓研究思路与应用方法。
临床运用小青龙汤既是主治表里兼证即太阳伤寒证与肺寒证相兼的重要代表方,又是主治寒饮郁肺证的重要基础方,更是主治溢饮寒证的常用变化方。
此汤方病位主要在肺、心、肾、胃四大方面,常运用来治疗肺源性心脏病、阻塞性肺疾病之水肿等肺病证在病变过程中而出现溢饮寒证者;肾病综合征、肾小球肾炎之水肿等肾病证及内分泌失调在病变过程中出现的溢饮寒证者;阻塞性肺疾病、肺源性心脏病、间质性肺疾病、支气管哮喘等肺病证在其病变过程中而出现“咳逆倚息不得卧”;以及风湿性心脏病、心室肥大、心肌梗塞等心病证在其病变过程中而出现“咳逆倚息不得卧”者,只要审明病变证机是符合寒饮郁结,即可选用小青龙汤。
根据小青龙汤方药组成如干姜、桂枝、半夏均能温胃化饮,无论是水气在肺,还是肺气不降,影响胃气不能气化水津,以此而演变的胃脘水气证,只要病变证机是寒饮郁结,即可选用小青龙汤。
张仲景设小青龙汤,既论方药基本组成,又论随证加减用药。
此外,小青龙汤加减变化用药仅仅是举例而言,临证治病用药并非仅限于此。
假如夹气虚者,可加人参、黄芪,以补益中气;若血虚者,可加当归、阿胶,以补血养血;若咳嗽甚者,可加紫菀、款冬花,以降逆止咳;若气喘甚者,可加葶苈子、蛤蚧,以降气纳气定喘;若夹有郁热者,可酌情加入石膏,以解肌除热;若寒饮上逆者,可与射干麻黄汤合方应用;若痰阻气逆者,可与皂荚丸合方应用;若夹虚寒者,可与理中丸合方应用;若肾阳虚甚者,可与真武汤合方应用等等。
张仲景设小青龙汤中细辛用量为三两,结合多年临床中用细辛治疗肺寒证体会,我们正常认为治病单用细辛则不能超过一两即3g,而在小青龙汤复方中用细辛量为三两即9g ,既能增强干姜温肺化饮作用,又能制约芍药、五味子益阴补血而不恋邪气,所以用小青龙汤治疗肺寒证选择细辛最佳用量为三两即9g。
小青龙汤诊治心得

小青龙汤诊治心得小青龙汤是治疗咳嗽的常用方,治疗外邪里饮的咳嗽,效果非常好,有时疾病往往合病形式比较多,把自己运用小青龙汤加减的经验总结如下:1、患者外邪里饮,有汗怎么办?可以有两种方式,一是去麻黄加杏仁,二是可以加石膏。
2、口干,欲饮,烦躁,舌红,小青龙汤加石膏。
3、舌尖红苔黄腻,痰黄的,合小陷胸汤。
4、外邪里饮,合半表半里阳证,口干口苦,不想吃,胸胁苦满,小青龙合小柴胡汤,出现3的情况,形成了三小汤。
(小青龙加小柴胡加小陷胸汤)5、外邪里饮,咳嗽咳痰,浓稠腥臭,合苇茎汤。
6、外邪里饮,有胸水,咳引胸痛,合葶苈大枣泻肺汤。
治疗肺痈咳嗽,痰多腥臭粘痰的,常用桔梗甘草汤,葶苈大枣,苇茎汤合方,同理,化脓性鼻窦炎的也有运用机会,尺脉沉细无力的,手脚冷,大便不成型的,我常加四逆汤,近期治疗一个支气管扩张,肺结核胸水的,取得了不错的效果。
7、外邪里饮,里虚寒明显,尺脉沉细微无力,小青龙加附子。
(只要见到痰稀白发凉,咽喉不利)8、外邪里饮,反复咳嗽,中焦虚弱,加四君子汤一起用,形成李可老先生的虚化小青龙汤,也是我师父治疗肺系疾病的常用方子。
9、外邪里饮,咳嗽上气,不能平卧,喉间哮鸣,加射干,厚朴,取厚朴麻黄汤之意。
10、麻黄,半夏的运用,要用生麻黄,生半夏,才能取得比较好的效果,以前不敢用生麻黄,生半夏,效果打点折扣,运用生麻黄的时候,有些病人会出现心悸心慌,师父常加等量蝉蜕,生半夏也是加等量的生姜一起煮。
11、痰多,苔白腻,咳逆气上,加三子养亲汤的苏子,白芥子,莱菔子。
12、咳嗽,外邪里饮,咽痒,痰气交阻,可以合半夏厚朴汤13、咳嗽时间久的,注意瘀血存在,桂枝茯苓丸,便干,烦躁,如狂,合桃核承气汤。
案一:小青龙汤合真武汤加减治疗哮喘张某,女,55岁,每天早晨四五点钟和晚上九点左右感觉咽喉有痰鸣音和水鸡声,伴有压气半年余,曾用中西药治疗无效,白天如常人,脉浮数,肾脉弱,舌质淡红苔薄白方药:小青龙汤合真武汤加杏仁炙甘草15克半夏20克白芍15克五味子10克细辛15克干姜15克麻黄15克(先煎30分)桂枝15克黄附片15克(先煎30分)茯苓20克苦杏仁15克白术15克五付水煎服。
浅谈小青龙汤在临床应用中的心得小编整理

浅谈小青龙汤在临床应用中的心得小编整理小青龙汤是中国古代著名的汤剂之一,其主要成分有黄芩、白芍、人参、泽泻、甘草、姜、茯苓、炭等,是一种清热解毒、利水消肿的中药方剂。
在临床应用中,小青龙汤具有广泛的应用价值,特别是对于肺热咳嗽、胸膜炎、急性肺炎、急性支气管炎等疾病都有很好的治疗效果。
小青龙汤最初是由伤寒学派的张仲景所创立,其基本理论是根据中医的经验和理论,结合自己多年的临床经验,将多种草药配制而成的。
后来,经过世代的医家的不断实践和总结,小青龙汤逐渐完善,成为中医中常用的治疗方剂之一。
小青龙汤的主要疗效在于清热解毒,利水消肿。
这主要是由于小青龙汤中的黄芩、白芍、人参等成分具有清热解毒、祛痰止咳和增强机体免疫力的作用。
同时,汤中的泽泻、茯苓等成分能够利水消肿,排出过多的水分,有效减轻肿胀和水肿症状。
此外,小青龙汤还具有平喘、止血和止痛的功效,可以改善气道阻塞和肺部疾病的症状。
在临床应用中,小青龙汤常用于治疗肺部疾病。
具体来说,对于咳嗽、胸闷、气促、痰多、喉咙肿痛等症状,小青龙汤都有很好的缓解作用。
此外,小青龙汤还常用于治疗急性支气管炎和肺炎,尤其是对于痰黏、气促、气急等症状具有显著的改善作用。
同时,小青龙汤也具有良好的止咳平喘、清热降火的作用,可以预防和缓解肺部疾病的发展。
需要注意的是,小青龙汤在临床应用中也有其限制,尤其是对于脾胃虚弱、体质较弱的患者不宜使用,以免导致脾胃伤害和消耗。
此外,如果患者并无清热解毒和利水消肿的症状,或者是有其他症状例如口渴、发热等,则不适合使用小青龙汤。
总之,小青龙汤在临床应用中具有较广泛的适应症,尤其是对于肺部疾病的治疗有很好的效果。
对于医护人员来说,熟知小青龙汤的临床应用和注意事项,能够更好地为患者提供有效的治疗方案,提高针对性和安全性,达到实际效果,减轻患者的痛苦。
小青龙汤加减治疗慢性咳嗽的临床体会

i n c o n t r o l g r o u p( p<0 . 0 1 ) .T w o g r o u p s o f c o u g h a n d e x p e c t o r a t i o n s y mp t o m i mp r o v e me n t i n v a r y i n g d e g r e e s a f t e r t r e a t me n t ,
t r e a t me n t g r o u p o f 5 9 c a s e s ,a n d Co mp o u n d L i q u o i r c e Ta bl e t s t r e a t me nt o f 4 7 c a s e s o f t h e c o n t r o l g r o u p,t h e i mp r o v e me n t d e —
t h e c o n t r o l ro g u p he t t o t a l e f e c t i v e r a t e we r e 8 6. 4 % a n d 3 6 . 2% .a n d t h e t r e a t me n t g r o u p wa s s i g n i f i c a n t l y h i g h e r ha t n t h a t
小青龙汤在临床上的应用体会

小青龙汤在临床上的应用体会
小青龙汤是一种中医配方,原名为小青龙丸,在清代太医院方剂中首
次出现,主要由黄芩、半夏、生姜、甘草组成。
该方药较为常用,临
床上应用广泛。
经过多年的实践探索与临床验证,我从以下几个方面
对小青龙汤在临床应用中的体会进行总结:
一、小青龙汤在消化系统疾病治疗方面的应用
小青龙汤能调整人体消化系统,对脾胃虚弱、腹胀、腹泻、泄泻等症
具有明显疗效。
临床应用中,我们常用小青龙汤治疗“胃病不消食,
痰壅口苦病”的患者,特别是那些脾胃虚弱的人群,常常能够取得比
较好的效果。
二、小青龙汤在呼吸系统疾病治疗方面的应用
小青龙汤具有温中行气、散寒解表等功效,能够改善人体的呼吸系统,特别是在治疗感冒、咳嗽、支气管炎、哮喘等疾病方面,具有不错的
疗效。
临床应用中,我们常用小青龙汤治疗“难以咳出痰液,咳嗽、
喘息不止”等病症,能够有效缓解病情。
三、小青龙汤在神经系统疾病治疗方面的应用
小青龙汤还具有神经系统镇静作用,临床上特别是在治疗焦虑症、失
眠症等方面,能够缓解患者的不适感,提高生活质量。
临床应用中,
我们常用小青龙汤治疗“夜不安寝,心烦意乱,容易发脾气”等病症,取得了较好的疗效。
综上所述,小青龙汤具有温中行气、散寒解表、通窍止痛等功效,临
床应用范围广泛,可治疗多种疾病。
当然,在使用小青龙汤治疗时,
还需要患者个体化治疗,根据每个人的具体情况,制定个体化治疗方案。
鼻炎‖小青龙汤治疗过敏性鼻炎的心得体会

鼻炎‖小青龙汤治疗过敏性鼻炎的心得体会本人,女,37岁,平素体健,一胎产后(2009年3月)始常反复发鼻炎,流清涕,鼻痒,喷嚏,严重时伴头昏头胀。
平时习惯戴口罩,特别是秋冬季,没口罩鼻腔受不了冷热空气的交替刺激。
平素纳可,寐安,二便调。
鼻炎发作时鼻塞,寐欠佳。
身高166cm,体重120斤,平素体健,面色暗黄,畏寒,舌淡胖苔白润腻,脉弦滑。
自拟小青龙汤常规服用,剂量如下:首诊服用,自觉口感差了点,清涕量明显减少,余未见明显异常变化。
复诊,继续7剂。
约服用到第5剂时候,突然某一日腹泻,一开始以为是饮食不洁,未予重视。
二诊服用完,自觉清涕明显减少,背部有明显热感,出入冷热环境可以不戴口罩。
偶喷嚏流涕。
自我评价症状约好了七分。
后断断续续3-2服法常服小青龙汤,鼻炎症状基本控制,很少再发。
若发亦症不如从前三分明显。
平时本人亦有用小青龙汤治疗鼻炎类似症状患者,效果均不错。
分享一案例显效神速,如下。
后与同仁交流中,谈及服用小青龙期间腹泻一事,偶然得知,其亦有病患有相似症状。
回观小青龙汤的方剂组成,里面找不出一味药有“泻下”的功用,细思,应该就是服用中药过程中的排邪反应。
所谓“药弗瞑眩,厥疾不瘳”。
药弗瞑眩,厥疾不瘳。
语出《尚书·说命》一文。
孟子释曰:若药之攻人,人服之不以瞑眩愦乱则其疾以不愈也。
暝眩反应是指在人的体质或身体机能由不好转好时,体内的有毒物质排出体外,此时会显现各种的症状及反应,此症状依体质而改变,有的很轻微,有的很重,每个人都不相同,此反应叫做“暝眩反应”。
当暝眩反应消失时,整个人都会感到非常轻松,而且很有精神。
金匮要略方100、小青龙汤 8味麻黄三两,去节,芍药三两,五味子半升,干姜三两,甘草三两,炙,细辛三两,桂枝三两,去皮,半夏半升,洗右八味,以水一斗,先煮麻黄,减二升,去上沫,内诸药,煮取三升,去滓,温服一升。
【 我在这里 】宜兴市丁蜀镇卫生院-中医四诊室(宜兴市丁蜀镇张边路8号)经方门诊时间:周一、周二、周四、周日下午。
我临床应用小青龙汤的几点体会

我临床应用小青龙汤的几点体会我临床常用经方,小青龙汤即是我临床的常用方。
我应用小青龙汤有些许体会,愿意与读者分享。
小青龙汤是仲景的药方,这是一个高效方,也是一个常用方。
小青龙汤是治疗寒饮咳喘的一张名方。
张仲景用它治“伤寒表不解,心下有水气”,以及“咳逆倚息不得卧”的寒饮之证。
我用于治疗多种咳喘病症疗效非常高。
我常用的小青龙汤剂量如下:桂枝15,白芍15,麻黄10,干姜6,细辛6,姜半夏15,炙甘草10,五味子(打碎)10,水煎服,日一剂。
(单位:克,下同)小儿可减半应用。
我有如下几点体会,愿意与读者朋友们分享。
其一,临床所见,寒证咳嗽、喘证远远多于热证,所以,小青龙汤往往是治疗咳嗽与喘证的最常用药方。
有时亦可配合用射干麻黄汤。
小青龙汤是麻黄汤的变方,即麻黄汤去杏仁,加干姜、细辛、五味子、半夏、芍药而成。
《医宗金鉴》认为“表实无汗,故合麻桂二方以解外,去大枣者,以其性滞也;去杏仁者,以其无喘也,有喘者仍加之;去生姜者,以有干姜也,若呕者仍用之;佐干姜、细辛,极温极散使寒与水俱得以汗而解;佐半夏逐痰饮,以清不尽之饮;佐五味收肺气,以敛耗伤之气……”。
临床中医人当细读这段话,从中体会小青龙汤的用方之意。
其二,麻黄是方中的主药,不可轻易去掉。
麻黄能宣肺平喘止咳,当有咳嗽喘证时,非麻黄不可。
且麻黄用量不可太小。
有时若能适当增加麻黄用量,可提高疗效。
麻黄有生与炙两种,我常用生麻黄,自觉发散力更强,效果更好。
有人担心,感冒咳喘患者时会有汗出,不能用麻黄。
我的建议是,若辨证准确,当用则用,且咳喘缓解后,汗出亦能缓解。
即此治病求本,不治汗而汗自止之意。
事实上,大汗是由于严重咳嗽或喘息所引起的,若能重用麻黄,随着喘息得以缓解,汗亦会减少。
可以说,此方用麻黄不但用以解表,更用以平喘止咳。
其三,小儿咳喘往往变化非常快,此时当迅速截断病势,非用小青龙汤不可。
且小儿用此方时,亦不可过于少用麻黄,我的建议是生麻黄10克也是必需的。
小青龙汤治疗咳喘方证临床有感

小青龙汤治疗咳喘方证临床有感近日吾等躬读《伤寒论》中小青龙汤(40、41条),由此拓充至射干麻黄汤、麻黄汤等治疗咳喘经方,结合自身临床使用小青龙汤及老师使用肺系药物经验有些许感悟,甚则为教训,自省后而觉惭愧不已,临床再遇之时,以此警示之、告诫之,亦对仲景经方运用、理法方药活若游龙而五体投地,再者对老师将现代疾病发病谱与经方施治运用得游刃有余而佩服不已,现将近段时日翻阅文献及临床感触写于此,请各位临床医师审阅及指导。
1 小青龙汤之名意味深长分析小青龙汤的命名原因,后世有两种观点较为常见。
一种认为张仲景以四方之神之名(青龙、白虎、朱雀、玄武)命名方剂。
如张秉成所云:“名小青龙者,以龙为水族,大则可兴云致雨,飞腾于宇宙之间;小则亦能治水驱邪,潜隐于波涛之内耳。
”;另一种观点是,张仲景以主药麻黄色青形似青龙而命名。
对以上二种说法,应合而论之较为合适。
《辅行诀脏腑用药法要》中同时载有:弘景曰:阳旦者,升阳之方,以黄芪为主;阴者,扶阴之方,以柴胡为主;青龙者,宣发之方,以麻黄为主;白虎者,收重之方,以石膏为主;朱鸟者,清滋之方,以鸡子黄为主;玄武者,温渗之方,以附子为主。
此六方者,为六合之正精,升降阴阳,交互金木,既济水火,乃神明之剂也。
”,说明在对方剂命名时,借鉴六神之名的同时,更考虑到了方剂的主要药物和主要功效,以六神的特性与之类比,进而命名。
青龙是古人所说的东方木神,主发育万物,能发散,并能治水。
这也说明青龙负责万物的生长发育,龙入江海,必翻波逐浪。
因此类比到病证上来说就是病人遇寒就咳嗽,咳痰,喘息,这是因为体内表寒不通,有了水饮。
所用小青龙场就如同给患者的体内放一条龙进去,龙兴则云升,发散表邪,云升则雨降,因此体内的水气就像江河-样流入大海。
这就正如明代医家许宏在《金镜内台方议》中所说的:"谓之曰小青龙者,其能发越风寒,分利水气,超乎天地之间也"。
小靑龙场的临床运用范围甚广,除了运用在咳嗽,咳痰,喘息之外,运用范围也被后世医家们所扩大。
小青龙汤临床应用心得体会

功
能
主
治
外寒里饮证。恶寒发热,头身疼痛,无汗,喘咳,痰涎清稀而量多,胸痞,或干呕,或痰饮喘咳, 不得平卧,或身体疼重,头面四肢浮肿,舌苔白滑,脉浮。(本方常用于支气管炎、支气管哮喘、 肺炎、百日咳、肺心病、过敏性鼻炎、卡他性眼炎、卡他性中耳炎等属于外寒里饮证者。)
小青龙汤的加减应用
若渴,去半夏加瓜蒌根;
若噎者,去麻黄加附子
若小便不利,少腹满者,去麻黄加茯苓 若喘,去麻黄加杏仁
。
中病即止
中病即止,本方大多温热药,符合病痰饮者当以温药和之的精 神,故病
谢 谢 欣 赏ຫໍສະໝຸດ • • 《伤寒论》:伤寒表不解,心下有水气,干呕发热而咳,或渴, 或利,或噎,或小便不利、少腹满,或喘者,小青龙汤主之。伤 寒心下有水气,咳而微喘,发热不渴。服汤已渴者,此寒去欲解 也。小青龙汤主之。
药物组成
麻黄(去节)、芍药、细辛 、干姜、甘草(炙)、桂枝 (去皮)各三两,五味子半 升,半夏半升(洗)。 《本草别说》:“细辛若单 用末,不可过半钱匕,多则 气闷塞,不通者死。”
临 床 应 用
小 青 龙 汤
.
• 古有“左青龙右白虎”之说。青龙, 是神话中东方木神,色主青,主发 育万物。张秉成曰:“名小青龙者, 以龙为水族,大则可兴云致雨,飞 腾于宇宙之间;小则亦能治水驱邪, 潜隐于波涛之内耳。”(《成方便 读》)二方发汗逐饮之功,犹如青龙 之兴云治水,但依其发汗力强弱而 命名“大、小青龙汤”。
小青龙汤临床体会

【 5 ] 武淑摘 刘 兰英 , 武济华, 等. 中药浴足治疗糖 尿病 周围神 经病 变 临
床观 察册. 中华中医药杂志( 原中国医药学报. 2 0 1 1 , 1 0 ( 2 6 ) . 2 4 6 6 - 2 4 6 8 .
4 其 他疗 法
内蒙古 中医药
总 有效 率 9 6 . 4 %, 高 于对 照组 的 7 0 %。
5 小 结
中医治疗糖尿病周 围神经病变具有综合调节优势。所 以探 求 中 医外 治法 治疗 手 段有 望 为 防治糖 尿 病周 围神 经 病 变提 供 新 的思路 。 相 信 随着对 糖 尿病 周 围神 经病 变 治 疗 的深 人研 究 , 中医 外 治法 治 疗糖 尿病 周 围神 经病 变 会拥 有 更广 阔的应 用前 景 。
【 9 1张绍 芬 , 潘 卓 文, 覃 晓 东, 梁 海 明. 云 南 白 药外 用治 疗 糖尿 病 足 溃疡 6 0例 疗 效观 察 『 J 1 . 内蒙 古 中医 药 , 2 0 1 3 , 3 3 ( 8 ) : 1 8 — 1 9 . f 1 O 1 凌丽华. 高压 氧 综合 治疗 糖 尿 病 足 疗 效 观 察及 护理 【 J ] . 中国
价『 J 1 . 西部 医 学, 2 0 1 3 , 2 5 ( 7 ) : 9 7 7 — 9 8 0 .
凌 丽 华D O l J  ̄用 高压 氧 综合 治疗 糖 尿病 周 围神经 病 变 患者 5 8 例, 随机 抽 取治 疗 组 2 8 例, 对 照组 3 0例 。对 照组 用 常 规药 物 对 症 处 理 ,治 疗组 在 对 照组 治疗 方法 的 基 础上 采用 高 压 氧疗 法 治 疗 。每 日 1 次, 1 O 次为 1 疗程 , 连 续治 疗 3 个 疗程 。观 察 霞, 王 曙辉 , 彭 志 华, 崔 星. 腹 针 治 疗 糖 尿 病 胃轻瘫 疗效 观 察『 J ] . 上 海针 灸杂 志 , 2 0 1 3 , 3 2 ( 7 ) : 5 6 1 — 5 6 2 . 【 2 】 陈谦 艳 , 吴 志 明. 针 灸 治疗 糖 尿病 并 发 周 围神 经 病 变 6 2 例…. 中 国 中医药远 程教 育 , 2 0 1 3 , l 1 ( 1 2 ) : 4 5 — 4 6 . 【 3 】 王 文德 . 中 医外洗 方 治 疗糖 尿病 足 2 4例 [ J ] . 中 国 中 医 药远 程 教育 , 2 0 1 3 , 1 1 ( 1 5 ) : 2 7 — 2 8 . 【 4 】 孔彩 霞, 陈蔚 . 对 中药 药浴 治 疗糖 尿病 周 围神 经病 变的 临床 疗
名方应用:小青龙汤的临床应用

名方应用:小青龙汤的临床应用小青龙汤是《伤寒论》名方,十大名方之一,临床应用较为广泛,辨证准确,疗效十分可靠。
现就小青龙汤的有关情况谈谈个人看法,不妥之处请指正。
一.小青龙汤证的病机《伤寒论》说:“伤寒表不解,心下有水气”。
即寒伤太阳寒水之经,表邪不解,入里造成“心下有水气”而发病,发病的根本在于外有寒,内有水气,这是小青龙汤证的根本病机。
二.小青龙汤证的成因小青龙汤证的根本原因既然是“外有寒,内有水气”,那么是怎样形成的呢?笔者研读前贤著作并结合现代社会人们的生活情况,总结如下:1.因游泳而水气。
2.因多食瓜果冷饮而得水气。
3.因冒雨露远行而得水气。
4.夙患痰饮,为风寒所激。
(以上四条为前贤曹颖甫先生归纳总结)5.现代社会,热天因空调冷饮,看似天热常常感寒而得水气。
6.时医吊针输水(西医如此,不少中医也是如此),病本有寒,有水气在内,吊针输水直接把寒冷的水液送入人体,寒和水气蔽固而加重,病情将加重。
7.药误寒凉。
8.冬天雾露为患,感寒而得水气,川渝两地,长江中下游一带,冬天常起雾露,加之感寒而生病,这种情况冬天十分普遍。
三.小青龙汤的临床症状1.《伤寒论》说:"伤寒表不解,心下有水气,干呕,发热而咳,或渴,或利,或噎,或小便不利,少腹满,或喘者,小青龙汤主之“。
伤寒初期用麻黄汤,一汗而解就不会造成“寒入里”,也不会造成“心下有水气”了,水气停于胃逆于上则干呕,则咳,则喘,水气郁结营气蔽固而发热,逆于咽喉则噎,津不上承喉舌则渴,下注入肠则利,入少腹则少腹满,入输尿管则小便不利。
临床症状虽多,但多为或然之症,不必悉俱。
治疗就用小青龙汤。
2.《伤寒论》说:“伤寒,心下有水气,咳而微喘,发热不渴,小青龙汤主之”。
水气上行冲激肺脏故咳而微喘,水气上承喉舌故不渴,营气与水邪郁结而生表热,治疗就用小青龙汤。
3.《金匮要略》《痰饮篇》说:“咳逆依息,不得卧,小青龙汤主之”。
咳逆则气出不续,终夜依靠在床头,根本没有办法平卧,此寒气郁于表,激而上冲肺脏所致,治疗方针解表温里,就用小青龙汤。
董正平:小青龙汤临床运用心悟

董正平:小青龙汤临床运用心悟入秋以来,咳嗽病人渐多。
虽然中医自古有“秋燥伤肺”的说法,但秋天出现的咳嗽并不都属于燥邪伤肺。
近日治疗咳嗽病人不少,基本都属于寒邪犯肺或外寒内热证,所用之方,多为仲景麻桂剂,使用最多的是小青龙汤。
书本所述:小青龙汤为治疗外寒内饮所致咳喘的经典方剂。
其主症为咳喘,外寒的表现为恶寒发热、头身疼痛、无汗,内饮的表现为痰涎清稀而量多。
关于其痰涎的特点,刘渡舟老描述得更为具体“清稀泡沫样痰,落地成水;或痰寒而亮,如鸡蛋清状”(《伤寒论十四讲》)。
多年来,我都将以上内容作为临床运用小青龙汤的金科玉律,不敢越雷池半步。
由此也积累了一些典型案例,详见本人拙著《经方浅悟》小青龙汤相关篇章。
然而,临证既久,发现临床上有一类病人,其主症为咳喘气急甚至胸闷,兼见恶寒发热(或不发热)、头身疼痛、无汗,鼻塞、鼻音重、喷嚏、流涕,舌淡苔润,脉紧等典型的寒邪闭肺证,但却表现为无痰,或仅有少量的白粘痰。
此时,单纯用麻黄汤或三拗汤治疗,虽有疗效,但功力还是稍逊一筹。
这个问题促使我进一步思考:通常认为小青龙汤治疗内饮的药物组合是半夏、细辛、干姜,那么这组药是不是只有出现以“痰涎清稀而量多”为特点的咳喘才能使用呢?半夏,《神农本草经》:“味辛平,主伤寒寒热,心下坚,下气,喉咽肿痛,头眩,胸胀,咳逆,肠鸣,止汗。
”记载了其治疗咳逆的功效。
细辛,《本经》:“味辛,温。
主咳逆,头痛脑动,百节拘挛,风湿痹痛,死肌。
明目,利九窍。
”其治疗的主症也有“咳逆”。
干姜,《本经》:“味辛温,主胸满咳逆上气,温中止血,出汗,逐风湿痹,肠澼下利。
”其治疗主症有“胸满咳逆上气”。
干姜辛温燥烈,除了可以化饮,温肺散寒之力甚强,因此,寒邪闭肺,非此不能温散。
有一种说法认为干姜“守而不走”,这纯属道听途说之言、以讹传讹之论。
干姜温散之力甚强(相较而言,生姜力量要弱得多),我在《伤寒论》师承课堂曾经带领学生们一次喝下10克干姜煎服的药液,很多人喝完之后,顿觉胃部温暖,随之即感到全身温暖并微微汗出,这是干姜温散之力的明证,又怎么能说它“守而不走”呢。
临床使用小青龙汤的八重境界

临床使用小青龙汤的八重境界小青龙汤的方证是:咳喘,咳痰或流涕清稀(落地成水),量多,后背恶寒,咳喘遇寒诱发或加重,水滑苔,脉浮滑。
我在临床使用小青龙汤的体会,共分为八重境界。
第一重境界:小青龙汤可以治疗咳喘,伴有咳痰清稀或鼻涕清稀者。
这种情况可以见到患者流出水样的鼻涕,咳出水样的痰。
多见于慢性鼻炎的患者。
正是因为“心下有水气”,故此方让“青龙”来治水饮和寒饮。
在中国传统文化里,龙本为治水之官,故吴鞠通以“龙行而火随,故寒可去,龙动水行,故饮可蠲”精准概括了小青龙汤的作用特点。
第二重境界:此方可以治疗咳痰难以咯出。
见痰黏,容易被误诊为燥痰。
但小青龙汤证常出现痰黏难咳出,甚至痰黏咳吐如吐丝,粘连不断的情况。
为何寒饮留滞之证会出现以稠痰?这是水饮阻滞阳气,阳气不化,寒饮凝结的表现,正如在先秦《荀子・劝学》中说:“冰水为之,而寒于水。
”而如何判断患者咳稠痰是否属于小青龙汤证?仲师在《金匮要略・痰饮咳嗽病脉证并治第十二》中早有提示:“夫心下有留饮,其人背寒冷如手掌大。
”如果出现稠痰甚至黄稠痰,只要伴有后背寒冷,则符合小青龙汤的方证。
“心下有水气”或“心下有留饮”的治疗大法为“病痰饮者,当以温药和之”,落在实处便是以小青龙汤治之。
故患者若有咳喘,无论痰液是清稀或是黏稠,只要兼见后背冷,伴有舌淡胖、苔白水滑,皆可以用小青龙汤。
第三重境界:若患者干咳无痰,没有后背冷,只要见咳嗽遇寒诱发者,亦可以用小青龙汤。
吴鞠通在《温病条辨・卷三・下焦篇》中释:“以脉紧无汗,为遇寒而发,故用仲景先师辛温甘酸之小青龙,外发寒而内蠲(juan)饮。
”此类患者可见咳嗽冬季加重,或早晚加重,或吹空调加重等情况,这都符合“遇寒而发”的范围,使用小青龙汤疗效均佳。
第四重境界:此方中含有的麻黄、细辛两药,在临床中使用时会因其毒性而受到一定的限制。
但我发现,在临床使用时,麻黄必须用生麻黄,细辛必须超过3g。
如果使用此方时,麻黄选用了蜜麻黄,细辛仅用了3g,则变为了小青龙去麻黄去细辛汤。
我运用经方小青龙汤的体会

我运用经方小青龙汤的体会我对小青龙汤的理解及应用,小青龙汤该方出自<伤寒论>,条文40:伤寒表不解,心下有水气,干呕发热而咳或渴或利或噎或小便不利,少腹满或喘者,小青龙汤主之。
41:伤寒心下有水气,咳而微喘,发热不渴,服汤已,渴者,此寒去欲解也,小青龙汤主之。
后世医家将其应用机理概括为外寒内饮,只要辩证符合这个机理的病症都有人在应用,效果也是非常好的,比如民国时期的经方实验录的作者曹颖蒲,他应用这个方就很有心得。
农老师认为咳嗽属于水气病者可以用这个方,列举了形成水气几种情况:1.游泳(临床上经询问,很多患哮喘及经常感冒咳嗽的小孩,家长都是经常带小孩去游泳,说游泳可以触进小孩的生长发育,老师常常制止家长这么做,老师认为过多的游泳会损伤身体的阳气,结合小孩的生理特点很容易酿生痰湿引起咳嗽等外感疾病),2.进食过多的果品冷饮(在门诊中我们观察到一些脾胃功能不好的小儿,脸色及手掌黄黄的,经询问很多小孩都有过食水果及冰冻食品的病史,老师说过食水果冷饮很容易损伤脾胃,脾胃运化不好,很容易酿生痰湿)。
3.远行冒雨露。
4.夙患痰饮(老师认为哮喘及经常咳嗽的患儿往往是有痰饮内伏的)。
给我们留下了很好的启示。
在实习期间,跟农老师出门诊,老师常用此方加减治疗婴幼儿咳喘,有哮喘病史的及经常咳嗽的儿童,也是效果显著。
老师考虑这类孩子体内常常是有伏痰留饮存在。
家长照看稍有不慎及天气突变,小孩很容易感受风寒,外寒引动内饮,出现咳嗽,鼻塞,流清涕,打喷嚏,哮喘发作,或发热或不发热,舌淡,苔白滑或腻,脉浮或弦。
查体:肺部可闻及有痰鸣音干湿啰音等。
老师常用处方:麻黄5g 桂枝5g 白芍5g 干姜5g五味子5g 细辛3g 半夏5g 甘草5g陈皮6g 茯苓5g 白术5g(量视儿童年龄大小调整 )若出现发热常加石膏清热,及生姜散寒。
问老师为什么婴幼儿咳喘也用这个方呢?老师说小儿的体质特点是肺脾肾常虚,感风寒之邪后肺气不宣,通条水道功能失常,又易于影响脾胃,至脾运化水湿功能受阻,加之肾温化功能薄弱,出现了新的水饮和痰湿,此时如果不调理好,则可成为伏痰留饮,将会引发经常的咳嗽,哮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小青龙汤的临床应用体会
船讲座,《小青龙汤的临床应用体会》
大家好:本人崇尚经方,喜欢正统中医,由于传统伤寒经方的精神已渐渐在温病及西医药化下失传。
为了挖掘欲绝的正统中医,让更多对传统中医经方有兴趣的先进学友们一同认识经方,体会中医经方之美。
我将把对经方的认识和各位老师学友交流,请指教.
下面我将要说:“不支持中医的不要看,不学伤寒不要看,温病派时方派的不要看。
”因为你们不重视经方文化,看不懂经方的书,只有真正支持中医经方的才可领会的彻底。
下面我将谈谈为什么会有小青龙汤证?(参考曹氏《伤寒发微》、倪海厦癌症论文)
一·太阳之为病脉浮,头项强痛而恶寒
这句话的意思是在讲解太阳病的总纲,所以说脉浮,而不说兼脉。
不管是受到何种外邪,开始一定病在肌肤,都会有脉浮出现,不只是太阳病而已。
外来的邪气被约束在肌表之间,内部的阳气不能正常外达,则郁而上冲,就会有头疼,脖子疼的症出现。
人体的皮肤毛孔肌肉之间,都具有正常外泄流出的汗液,是从淋巴管中输泄而出的,这就是中医说的“太阳寒水”(注意:这就是一部伤寒的真机)当外邪侵犯肌表,必定会阻碍此水的外出,这水停在肌肤里头就会怕令。
不管是伤寒、中风、温病,开始都怕冷 .
二·太阳病发热、汗出、恶风、脉缓者名为中风
风与寒相比较应该是动能算是阳邪,当皮肤毛孔打开排出汗水的时候,会向内窜入毛孔,停在肌肉,肌肉上的纹理就不会打开,纹理都是小血管密布的区域,是营气所主宰的。
曹颖甫说“人之一身血热而水寒”。
一语道破阴阳之千古之谜。
血管中的血是热度最高的,与外来的风邪相抵抗则容易发热,所以中风一开始便发热,因为毛孔内热气很盛,热胀冷缩,所以毛孔无法关闭,才流汗,流汗时,外面的风邪有趁着毛孔关不起来的时候进入到肌肉里头,而身体会感到寒冷,所以病人会有怕风的现象出现,蒸汽从里头泄出到外面,外面毛孔又不闭起来,所以没有两者相抵抗的力量,此时脉摸起来是和缓的。
因为脾脏是统理血的臓器,也是管理肌肉的臓器,风邪侵犯肌肉,则五脏中脾受病,所以解肌肉的桂枝汤用甘草、生姜、大枣去帮助脾脏的动能。
桂枝加强心脏的力量,宣通阳气,芍药疏导因风寒凝滞不进的血管,使通则不痛,务必让脾脏的功能运作恢复起来,将肌表间郁闷不动的现象解除。
血中像是凝结的太阳寒水,可以因为桂枝的加热而成为汗水,通透外达至毛孔外面了,身体里头的热既可以随着加热而成的蒸汽通透外达至毛孔外面,热既然一出,毛孔自然也就不因为有热张于内不能关闭而自然关闭复故,恢复到原来的营卫调和状态,而流汗的现象,也能够停止下来了,所以吃桂枝汤后小口小口的喝着热粥,也是因为可以帮助脾脏动能的恢复。
这两条是帮助理解小青龙证的原因的。
伤寒表不解,(注意)心下有水气,干呕、发热而咳或渴,或利或噎,或小便不利,或少腹满或喘者,小青龙汤主之。
伤寒:心下有水气,咳而微喘,发热不渴,小青龙汤主之。
服汤已,渴者,此寒去欲解也。
盖痰饮之生成,始于水气,水气之病则起于伤寒,使寒气闭塞皮毛,太阳寒水内停,如果早服麻黄汤,一汗之后,哪还有什么水气。
当今,颈椎病、肩周炎、腰椎增生、脊椎炎都与此水有直接关系。
唯独伤寒失治,或用西医的办法,虽然病状没了,但寒水没有被排出体外,失时不治,寒水凝结不出,因与脾脏之湿合并而成水饮。
水气变功不居,而现以上诸证,故小青龙汤不但治咳,水气病都治,故小青龙仲景也用治痰饮。
至于当今外感咳嗽,有的打吊瓶,用抗菌素不效,有的西医确实没办法,但他们不
求中医,不相信中医,有的认为是什么炎症,中药怎么消炎呀,有干姜那怎么行呀?哈哈!他们对老祖宗留下的宝贝太无知了呀。
铁牛(2738642) 20:43:19 什么叫水气变动不居?
解:伤寒在表,正气外出抗邪,体内水饮被吸,故水无正病在体内变动不定
是中医一门物理医学,但世人研究中医多因受困于阴阳五行学说过于玄奥难懂,因为她是属于比较形而上的思维模式,也因为如此造成自古以来就百家争鸣、自立门派的问题。
好了,不多说了,小青龙汤证如条文所说,但在临床上,有的外感十几天不好,咳嗽、胸闷、舌质淡,边有齿痕吐白痰,有的咳嗽剧烈,喉中发痒,咳嗽的头疼,腹肌痛,这种情况,只要有风寒外感病史或病机是痰饮水气内停,因外感风寒激动里饮,都可以用小青龙汤,投必中病,或舌尖稍红,口腔易发干,苔稍白而厚,此为风寒疏表,肺气郁久化热所致,吐痰或挟黄痰块或色灰黑,可酌加生石膏以宣郁热但量不要多,因为是寒郁所致,多了空易伤胃阳的。
但前,生活条件好了,空调、冷饮杂伤胃阳。
水饮内停,凡脉证相应的,都可以用小青龙. 我们的胃中热量,热力大于火炉,不论水饮或冰水,只要喝下去,即化成蒸汽从淋巴细管中四散而出,唯有热度渐低,特别夏天过食寒凉,伤胃阳,进入胃的水饮不能纯化为蒸汽,留在心下即为水气,所以我警告人们天热不要吃太过于寒凉的食物和饮料。
这是心下有水气的来源和非小青龙汤不能解的病理。
故方中用,桂枝以增加血热,麻黄开皮肤毛孔,是太阳内陷之寒水从表出,外开太阳,因为心下胃中有水气,牵制外出之机,故用干姜、细辛温散之,半夏以降水,又恐辛散过度,又用五味子敛之。
如外感证状较轻微,咳嗽痰多的可少用麻黄解外重用干姜温中,半夏去水,如咳嗽的头痛、腹肌痛,又可加重白芍以缓急迫而止痛。
如果病人有肋下胀,恶心、心烦、口苦、咳嗽、吐白痰,则又有柴胡汤的加减法。
好了不多说了,总之,知常达变,方随法走而已!
在此用陈修园和郑钦安先生的诗结束吧!叩鸣如咳肺如钟,喻氏合邪得正宗,表里热寒皆窃附,盛衰久暂隐相从,六经生克崇中土,五法神明主小龙,更有不传言外旨,胸中支饮勿姑容。
又诗胸中支饮咳源头,方外奇方勿慢求,又有小柴加减法,通调津液治优优。
郑钦安-七绝一首伤寒二字立津梁,六气循环妙理藏,不是长沙留一线,而今焉有作医郎。
2007年近来立秋前后,,小儿感冒引起的上呼吸道感染,西医治疗,往往拖延时日,患者痛苦,花费医疗费用高,恢复慢、病程长遗留咳嗽后遗症长达一月之久,却一遇寒凉容易复发。
我们身为中医工作者,难道我们的经方没有发挥的余地吗?我们要用正统中医的思路对证治疗,发扬正统中医,处方全在伤寒杂病论中。
我略谈一下进来我的治疗方法,请各位老师指点。
近来小儿感冒主症:咳嗽、流清鼻涕、舌质淡口中和,苔白略厚,有的发热,有的不发热,再发展3、4天,舌质变红,舌苔变白厚而腻,发干,咽部红肿,咳嗽剧烈,有时干呕,但鼻孔流清涕。
这个时候,我们中医治疗,虽然咽部红肿,不要让他的炎症所吓倒,应该用我们正统中医的理论作指导,照样一剂知两剂已,因小儿服药不易,我选用中成药冲剂,小儿喜饮,服用方便,效果显著。
选方辩证如下:
立秋节属太阴湿土之气,上热下寒,湿气弥漫,气候温差变化大,小儿喜吃冷饮、水果,造成脾虚而水湿内停,体表受凉气刺激,致成表证,外寒内饮,卫气闭郁,外寒挟动里饮,上冲射肺而咳嗽,此证符合伤寒杂病论小青龙汤证,所以我用小青龙汤冲剂(13g/袋),早期冲服效果特好,但发展到咽干舌红苔白厚而干的时候,咳嗽声哑剧烈,但表证仍在,此为卫阳闭郁,肺气不能宣发,郁而化热,此热单独在肺,胃中水饮继续上冲而咳嗽,此时此刻,我们可用金匮小青龙加石膏汤,立竿见影。
如果患者病情舍表入里,我们可以用经方对证治疗妙不可言。
常见外感小青龙汤颗粒应用经验
小青龙乃伤寒论名方,治疗伤寒表不解,心下有水气,干呕发热而咳----小便不利少腹满或喘。
但近来医者思维只知用于咳嗽咳喘等气管炎等证。
感冒乃常见病,服中药煎不方便,大多不容易接受。
我临床常用小青龙颗粒治疗感冒,病人方便效果比较好,因小青龙治证第一句就是伤寒表不解,感冒不就是偶感外邪导致表不解吗?吾老爸,感冒鼻塞流涕身疼,稍咳,原来都是自己服用速效伤风胶囊,康必得等,咳嗽厉害就加抗菌素,见好都要3-5天以后,还要卧床休息几天。
见咽不红,舌苔淡苔白,便给小青龙颗粒与之,一次一包10g,tid,第二天就轻松多了,鼻涕少了,鼻不塞了。
第3天早上没症状了,就停药了。
老爸还说这药好,不苦,不需要煎,甜的。
有人感冒来看病,他就推荐小青龙颗粒,说那药好。
我还没把病看完他倒先开药了,呵呵。
我在临床见有发热的就配点扑热息痛就行了,一点点咳嗽不需要另外用药。
嘱多喝开水,避风。
前天一老68岁,感冒鼻塞流涕身体疼痛,稍咳,T38度,见舌淡苔白,诉服安乃近无效,昨天睡了一天,实在撑不住才来。
与小青龙颗粒一盒一次10gtid,扑热息痛0.5g,嘱多喝水避风,今天早上见已上山劳动,说第二天就好多了。
好多人畏之麻桂,不敢轻用,吾体会颗粒剂对心脏没太多副作用,因我爸心脏就不太好,也没见他有心悸等症状出现。
原来也是畏麻桂的思维,今用于快70岁老人多例,没见副作用。
可能与颗粒剂里有蔗糖要好一点吧。
我现在是只要临床上无咽红咽痛,舌红苔黄,血压不很高便可放胆用之,甚效。
希望更多的爱友于临床验证疗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