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言文翻译复习学案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文言文翻译复习学案

编写人:夏舟舟

【教学目标】

1、了解高考文言文翻译题的基本要求。

2、通过课文中的例句掌握文言文翻译的基本方法和技巧。

3、利用掌握的方法解决课外的文言语句的翻译中出现的问题。

【教学过程】

直译:

方法一:保留法

凡朝代、年号、人名、地名、官职、器物、书名、度量衡的词,皆保留不动。

1、用横线划出应保留的词:

①陈胜者,阳城人也,字涉。

②吴广者,阳夏人也,字叔。

③二世元年七月,发闾左谪戍渔阳九百人。

④攻铚、酂、苦、柘、谯,皆下之。

2、翻译:

1、齐明、周最、陈轸、召滑、楼缓、翟景、苏厉、乐毅之徒通其意。(贾谊《过秦论》)

齐明、周最、陈轸、召滑、楼缓、翟景、苏厉、乐毅这些人沟通他们的意见。

2、罪细且不容,巨猾乃置不问,陛下不出伯献,臣不敢奉诏。(08安徽高考)

罪轻的人尚且不被宽容,罪重的人竟然放过而不过问,如果陛下不放逐伯献,我就不能接受诏令。

方法二:替换法

古代表年岁、风俗的词要换,词类活用词的词要换,古今异意的词要换,通假字要换。

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陶渊明《桃花源记》)

(“垂髫”古代年岁,三四岁至八九岁儿童)

老人和小孩,都十分悠闲,各得其乐。

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范仲淹《岳阳楼记》)

(朝廷;乡野)

处在朝廷的高位上就为他的百姓担忧;处在边远的乡野之间,就为他的君主担忧。朝菌不知晦朔,蟪蛄不知春秋。(一月;一年)

乃使蒙恬北筑长城而守藩篱。(边疆)

误落尘网中,一去三十年。(污浊的官场)

肉食者鄙,未能远谋。(做官的人)

而蔺相如徒以口舌为劳(言语)

沛公不胜杯杓(酒力)

弱冠——男子二十及笄——女子十五耄耋——八九十期颐——一百岁

萧墙——内部黔首——百姓阡陌——田间小路

七庙—帝王的宗庙万乘——帝王、帝位神器—帝王的印玺、帝位、国家权力垂拱——毫不费力交通——纵横交错。下车——刚到任

乞骸骨——请求告老还乡除、拜、迁——授官视事——到职工作致仕——辞官或退休

解释画线词:

召有司案图。有司:主管官吏。古代设官分职,各有专司,故称有司。

宜付有司论其刑赏。有司:主管部门。

疏屈平而信上官大夫。疏远、信任(单换双)

上官大夫与之同列,争宠而心害其能。嫉妒(古今异义)

天下云集响应,赢粮而景从。如同云一样(名作状)

4既泣之三日,乃誓疗之。为--哭泣(为动)

解释句:

时既与梁通好,行李往来,公私赠遗,一无所受。(安徽卷)

当时已经与梁国互通友好,使者往来,官方和私人赠送的礼品,(贺兰祥)一概都不接受。

彬左手持干戈,右手取俎豆,斯须取一印。

彬左手拿刀枪之类的玩具,右手拿俎、豆之类的食器,一会儿拿了一枚印章。未几夫齁声起。

一会儿,丈夫打鼾的声音响起。

某曩日误认公孙瓒为英雄;今观所为,亦袁绍等辈耳!

无何他二人就言归于好。

高祖遣使就拜东南道尚书令,封吴王。

高祖派来使者授予(杜伏威)东南道尚书令的官,封他为吴王。

方法三:删削法

把无意义或没必要译出的虚词删去。包括:发语词、凑足音节的助词、句中停顿词、倒装句子的标志词、偏义复词的虚指成分。

夫战,勇气也。翻译时去掉夫也。

陈胜者,阳城人也。翻译时去掉__者___、____也_____。

城北徐公,齐国之美丽者也翻译时去掉也。

师道之不传也久矣翻译时去掉之也。停顿助词

“其闻道也固先乎吾”翻译时去掉也。结构助词

备他盗之出入与非常也翻译时去掉出。偏义副词

便可白公姥,及时相遣归。(《孔雀东南飞》)翻译时去掉公。(“公姥”偏指“姥”:婆婆)就可以告诉婆婆,及时把我遣送回娘家。

山下皆石穴罅,不知其浅深。翻译时去掉浅。

翻译句:

又北二百里,曰发鸠之山。(《山海经·北山经》)——再朝北二百里,是发鸠山。“发鸠”属地名,保留;“之”是音节助词,又无相应词语可对译,删除不译。

方法四:增补法

1、单音节变成双音节

因为长句。

于是就创作了这篇长句

既复用,又皆幼君。仕情顿而索寞。

被重新任用后,由于遇到的又都是年少君主,所以做官的心情顿时消沉.

2、省略句中的主、谓、宾成分,介词,数词后面的量词。

沛公谓张良曰:“(你)度我至军中,公乃入。

夫战,勇气也。一鼓作气,再(鼓)而衰,三(鼓)而竭。

竖子,不足与(之)谋。

今以钟磬置(于)水中。

3、数词后增加量词、分数词

加量词:

马之千里者,一食或尽粟一石。(韩愈《马说》)“一食”中的“一”是一顿之义,量词“顿”省略。

寄蜉蝣于天地,渺沧海之一粟。(苏轼《赤壁赋》)“一”指一粒,量词“粒”省略。概数:

自我徂尔,三岁食贫。(《卫风"氓》)“三”指多年。

序数:

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曹刿论战》)“一”指第一次,“三”指第三次。

两数相加乘:

三五之夜,明月半墙。(归有光《项脊轩志》)“三五”是指阴历十五。

急走趋之,乃二八姝丽。(蒲松龄《画皮》)“二八”即十六岁。

分数:

借第令毋斩,而戍死者固十六七。(司马迁《陈涉世家》)“十六七”就是十分之六七。

曩与吾祖者,今其室十无一焉;与吾父者,今其室十无二三焉。(柳宗元《捕蛇者说》)“十无一”即十分之一,“十无二三”即十分之二三。

“一”的特殊用法

“一”在文言文中十分活跃且具有多种意义,用法灵活,常用义项有“相同”“一样”“统一”“满”“全”“都”“整体”“一体”“专一”“竟、乃”等。例如:

①先是,庭中通南北为一。(归有光《项脊轩志》)“一”是一体、整体之义。

②而或长烟一空。(范仲淹《岳阳楼记》)“一”义为全。

③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上食埃土,下饮黄泉,用心一也。(荀子《劝学》)“一”指专一。

④六王毕,四海一。(杜牧《阿房宫赋》)“一”即统一。

⑤上下天光,一碧万顷。(范仲淹《岳阳楼记》)“一”即满、全。

⑥一至此乎。(《史记""滑稽列传》)“一”即竟、乃。

古代有些表示长度、重量的数词,常与量词融为一体,相当一个数量词。常见的有:咫(八寸)、仞(八尺或七尺)、寻(八尺)、忽(一寸的十万分之一)、跬(半步,跨出一只脚)、常(两寻,十六尺)、微(一寸的百万分之一)、一亭(十里)、舍(三十里)、锱(六铢,一两的四分之一)、铢(一两的二十四分之一)、钟(六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