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家老庄思想
合集下载
相关主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二)谈“玄”
“玄”字在中文里至少有三层意思:遥 远、黑色;奥妙、微妙;宇宙本原。历代 学者们是这样解释的:遥远的东西看过去 总是黑色的,似乎很微妙;离我们很遥远 的宇宙开始的情形,大概也是这样。至于 为什么会把这些意思都加在“玄”字上, “玄”字和这些含义有什么必然关系,谁 也无法说清楚。
郭沫若有一个解释。他说“玄”字 的甲骨文原形,是钻头和旋转的动作。 人旋转则头昏眼黑,所以“玄”有黑色 的意思。一般说来,从字的原形解释字 义,是有效的办法。可惜钻头与宇宙本 原没有关系,我们不能想象宇宙是钻出 来的。 所以,中国学者们对“玄”范畴, 一直没有一个妥当的解释。
• 庄子(约公元前369-约公元前286),战 国时期宋国蒙(今河南商丘民权县人,又 说安徽蒙城)人。名周,字子休(史记中 司马迁并未提起庄子的字),与梁惠王、 齐宣王、孟子、惠施等大体同时期,死时 享年84岁。祖上系出楚国贵族。庄子生平 只做过地方漆园吏,几乎一生退隐。因崇 尚自由而不应同宗楚威王之聘。庄子与道 家始祖老子并称“老庄”,他们的哲学思 想体系,被思想学术界尊为“老庄哲学” 。
明道若昧,进道若退,夷道若类,上 德若谷,大白若辱,广德若不足,建德若 偷,质真若渝。大方无隅,大器晚成,大 音希声,大象无形。(《老子》第四十一 章) 大直若屈,大巧若拙,大辩若讷。 (《老子》第四十五章) 知者不言,言者不知。(《老子》第 五十六章)
在这里,“若”包含了既是又不是的 意思,譬如说“明道若昧”,它指大道原 来是明如皓月的,但众人却视而不见,在 这个意义上明就是昧;但明毕竟不是昧, 只是被众人认为是昧,所以说是“若”。 另外,“大方无隅”、“知者不言”一类 的提法,可以换成“大方若圆”和“大智 若愚”等等。总之,在老子这里,“若” 已经包含着“相互即是”的意思,但它并 不明确,而且还隐含着另一层“不是”的 含义。
这样的祈祷活动,慢慢成了一些专家的 职业,他们叫做巫。“巫”字也就是“無” 字。至于跳舞动作本身,当然也写成 “無”。于是一个無,就有三个意思:舞 蹈的对象──神灵,舞蹈的人──巫,舞蹈的 动作──舞。这三个字,本来只是一个字, 发同样的音,后来才写成三个字,发三个 音,来表示更复杂的生活。
3、无——无而纯无 人的认识再进一步发展,需要表示第三 种意义的无──纯无,它不是先有后无 (亡),也不是似无实有(無),而是绝 对没有。这是真正哲学意义上的无,高度 抽象的范畴。
对于“无”,大家以为很简单,但它 的内容却很丰富;对于“玄”,大家以为 很难懂,却可用一句话便说清楚了。 现在我们就来说说这两个范畴。 (一)说“无” 1、亡——有而后无
在中国古老的文字甲骨文中,开始出现 的“无”字,写作或 ,它是从“有 ” 字来的,是 的一半,读mo;到后来的宋 体字中,定为“亡”。意思是,本来有的 东西,现在没有了。
前面老子谈宇宙创成,所谈的便是 “自无适有,以至于三”。这里庄子从 “未始夫未始”开始,然后“俄而有无 矣”“有谓矣”,正如同老子的从“生一” 之“道”开始,然后是“道生一”。至于 “秋毫”“泰山”、“殇子”“彭祖”之 喻,则相当于老子的“一生二”,绝对的 一生成诸多相对的二。
三、有无相生(对立同一)
也有人说,无字从“元”字来。“元” 是开始的意思,把元字的一笔向上伸一伸, 表示在开始以前,就成了“无”。
这三个无字,内涵很不一样。有的哲 学家所说的无,是第二个意思,譬如《老 子》;有的哲学所说的无,是第三个意思, 譬如《易经》。中国学者在三十年前曾经 为老子哲学争论不休,很大一个原因就是 大家并不知道无字还有三种意义。
我们知道,辩证大师老子通常是用 “则”字来表述对立面的转化的,他说: 曲则全,枉则正;洼则盈,弊则新;少 则得,多则惑。(《老子》第二十二章) 既然矛盾的双方必然会向自己的对立 面转化,那么圣人的行为方式便是“不争” 和“无为”:
• 是以圣人抱一为天下式。不自见,故明; 不自是,故彰;不自伐,故有功;不自矜, 故长。夫唯不争,故天下莫能与之争。古 之所谓“曲则全”,岂虚语?故成全而归 之。(《老子》第二十二章) • 是以圣人处无为之事,行不言之教。万物 作而不辞,生而不有,为而不恃,成功不 居。夫唯弗居,是以不去。(《老子》第 二章)
圣人为什么不争?因为“夫唯不争, 故天下莫能与之争”(《老子》第二十二 章)。为什么要处无为之事?因为“天下 神器,不可为也,为者败之”(《老子》 第二十九章);“道常无为而无不为” (《老子》第三十七章)。一切事物的发 展都会向对立面转化,众人有为,结果反 而无为;圣人无为,结果倒是无不为。
当老子用“则”字来强调物极则反的趋 势时,时时带着惋惜的感叹,有点提醒世 人消极退守就此止步的意思。方以智的 “冬而夏、夏而冬”的“而”字则不然, 它突出了转化的自然性,有强调其自然而 然、不以人们意志为转移的意味。
1955年,湖 北、四川之 间的屈家岭, 出土了一批 新石器时期 的陶土纺轮, 纺轮上用红 色颜料画有 十几种图案。
纺轮在使用中是要旋转的;这些图案 一旦旋转起来,不管是哪一种,看上去都 会像是水的漩涡。我们知道,屈家岭是江 河纵横的地区,那里的古人在水边生活, 天天都会看见漩涡。
漩涡将平面流动的水变成垂直下陷的 洞,又深又黑,转动不已,大的可以吞人 吞舟,小的也能使水面浮物无影无踪。这 样的漩涡,对古人是一种神秘,神秘引起 想象,引起恐怖,引起崇拜,所以他们就 用漩涡来作为图案,也许是作为图腾。
Hale Waihona Puke Baidu 二、三生万物( 对立统一)
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 物。万物负阴而抱阳,冲气以为和。(今 本《老子》第四十二章)
今本:王弼本 帛书:甲、乙本 竹简:甲、乙、丙
老子是一致公认的辩证大师。《老子》 书中对对立同一的三种形式,都有着明晰 的表述;其“三生万物”一节,更从一分 为二、二合为一两个方面,演示了对立统 一的过程,远远走在了时代的前列。 其所以辩证,不仅在于它能正视矛盾, 主张一分为二,而且尤其在于它能透视矛 盾,主张一分为三。
我们通常所理解的对立同一性,它主 要表现为相互依存和相互转化两个方面。 然而,在中外历史上谈辩证法者,似乎不 仅于此,他们还涉及到第三种形态,此态 或可谓之曰“相互即是”。
对此三态的认识,在中国辩证法史上 先后有老子和方以智两个代表人物。《老 子》在第二章谈道之动时说:“天下皆知 美之为美,斯恶已;皆知善之为善,斯不 善已。故有无相生,难易相成,长短相形, 高下相倾,音声相和,前后相随。是以圣 人处无为之事,行不言之教。万物作而不 辞,生而不有,为而不恃,成功不居。夫 唯弗居,是以不去。”
要用象形的图画 来表示这种无, 本来是很困难的。 但是古人很聪明, 他们用了一个字。 这是一个人在跳 舞。
跳舞本来不是什么娱乐,而是古人的 祈祷动作,直到现在,许多少数民族还是 这样。古人用跳舞来向那些看不见的神灵 祈祷,他们就用跳舞的图形来代表那些神 灵,那些确实存在但是看不见的无,也就 是现在汉字中的“無”字。
但是,任何一个哲学范畴,都不是凭 空出现的,它有自己语义学上的根据,有 自己发生发展的历史,而且,在生活中还 有自己的原型。一旦找到它的原型,最难 理解的范畴,也会变得非常清楚明白。
中国哲学中的许多范畴,都很难理解, 很难用不同的语言来翻译。譬如“天”、 “道”、“气”、“理”,等等,中国学 者可以准确地掌握它们的含义,但无法翻 译成相应的外国文字。还有一些范畴,譬 如“无”和“玄”,在中国学者中,理解 就不相同,当然翻译出来便更难。
这个意义怎样表现呢?印度人用的是 ○。○字中间是空的,可惜四周不能空; 因此它还不足以表示绝对的无。古代中国 人想出一个办法,用了一个“无”字。
无是从“天”字变来的,因为古代中 国人相信,天的西北是空的,太阳走到那 里就掉下去;所以把“天”字的西北角弯 曲一下,表示这儿的空,正是所要表明的 那种绝对的无。
这种造字的办法,现在中国人还在用, 广东人说“没有”叫mao,写成字是“冇”, 也是“有”字的一半。这是一种无。先有 后没有的无。 我们称之为亡——有而后无。
2、無——似无实有 随着认识的加深,人们发现还有一种无。 它是那样一些东西,你相信它确实存在, 但是看不见它、听不到它、摸不着它。譬 如神鬼、病魔、动植物生长和天体运行的 规律,等等。这是一种“实有而似无”的 无。
道家老庄思想
• • • • • 一、老庄生平 二、三生万物 三、有无相生 四、说无谈玄 五、相对主义
一、老庄生平
• 1、老子(约公元前571年~公元前 471年),字伯阳,谥号聃,又称李耳 (古时“老”和“李”同音;“聃” 和“耳”同义)。苦县历乡曲仁里( 今河南省鹿邑县太清宫镇)。 曾做过 周朝“守藏室之官”(管理藏书的官 员),是道家学派创始人,被道教尊 为教祖,被唐朝帝王追认为李姓始祖 。
这里就认识到了对立同一性的所有形 态,但并不明了,颇为费解;而方以智的 《东西均》则将这三种形态明确为三句话: “冬自冬,夏自夏;冬而夏,夏而冬;冬 即夏,夏即冬”。 《老子》在说“故有无相生,难易相成, 长短相形,高下相倾,音声相和,前后相 随”(第二章)时,便看到了对立两端之 间彼此不可分离,有着相互依存的关系。
总之一句话,宇宙间的万物,都是阴 阳之冲和,都是对立面的统一。或者简单 一点说,万物都是一个“三”,世界本是 三分的;此之谓三生万物。 老子的三分思想,在他那通灵剔透的 传人庄子手里,得到了灵活的运用和发挥。 例如《齐物论》中谈到从无到有的宇宙创 成论处,庄子曾这样写道:
天地与我并生,而万物与我为一。既 已为一矣,且得有言乎?既已谓之一矣, 且得无言乎?一与言为二,二与一为三, 自此以往,巧历不能得,而况其凡乎?故 自无适有,以至于三,而况自有适有乎? 无适焉,因是已!
有无、难易、长短、高下、音声和前 后等等世间万物,都是相互对立而存在的, 失去了对方自己也无法独存。譬如,没有 了难,便无所谓易;离开了高,也不存在 下;如此等等。也就是说,万物都不可能 自我满足、自我完成,一切都是相对于对 方始得完成,故相反正所以相成。方以智 《东西均》则将这一思想明确为“相反相 因”,他认为,凡两端是相反着的,同时 也是相因着的,故有“相反者相因”。
对同一性这三种形态的认识,在中国 辩证法史上,哲人多少都有所涉及,但只 有老子和方以智才使它们有了系统的表述 和论证,可以说他们天才地猜测到了对立 同一性的现代形态,这不能不说是他们的 一大贡献。
四、说无谈玄
无和玄是中国哲学的两个神秘范畴。哲 学范畴是高度抽象的概念,因为它所概括的 对象极其广泛。任何一个概念,其概括的范 围越大,其内容就越少,越不带有感性成份; 也就是说,越抽象。所以哲学范畴不像别的 科学术语那样容易把握。
老子在这里,故意用相形、相倾、相 和等等利于形象描述其主体长短、高下、 音声等等的形容语词,来代替并丰富“相 因”这一范畴。以此说明“有无”、“难 易”等等对立的两端互为条件、相互依存。 方以智认为,“所谓相反相因者,相救相 胜而相成也” 。在这里,“相救相胜”强 调的是事物两端能够相互补救或克制,但 其目的和结果都是互相成就对方,我们也 常把这种关系称为“相反相成”。
如果把这种 漩涡的视觉 用符号固定 下来,其侧 视的图形便 是:
• 俯视的图形便演变为后来的太极图。
中国哲人对同一性第三态(相互即是) 的认识,最早也可追溯至老子,尽管他的 表述方式很诗意,也很委婉,但其所蕴含 的意思却很明显。他提出: 天下皆知美之为美,斯恶已;皆知善 之为善,斯不善已。(《老子》第二章) 善之与恶,相去何若?(《老子》第 二十章)
在老子看来,在混沌不分的纯朴时代, 人们根本不知有美与恶、善与不善这些价 值观念,等天下皆知美之为美、善之为善 之时,天下就会纷争四起,不再太平,这 事本身就是恶和不善的,所以说善与恶并 没多大区别,甚至可以说善就是恶,恶就 是善。正因如此,他主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