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市城市总体规划(1999年—2020年)

合集下载

上海市人民政府印发关于编制上海新一轮城市总体规划指导意见的通知

上海市人民政府印发关于编制上海新一轮城市总体规划指导意见的通知

上海市人民政府印发关于编制上海新一轮城市总体规划指导意见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上海市人民政府•【公布日期】2014.02.13•【字号】沪府发[2014]12号•【施行日期】2014.02.13•【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城乡规划正文上海市人民政府印发关于编制上海新一轮城市总体规划指导意见的通知(沪府发〔2014〕12号)各区、县人民政府,市政府各委、办、局:现将《关于编制上海新一轮城市总体规划的指导意见》印发给你们,请认真按照执行。

上海市人民政府2014年2月13日关于编制上海新一轮城市总体规划的指导意见2001年国务院批准的《上海市城市总体规划(1999-2020)》,明确了上海建设“四个中心”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国际大都市的总体目标,发挥了引领上海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作用。

当前,上海正处于创新驱动发展、经济转型升级的关键时期。

启动新一轮城市总体规划编制对于促进上海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当好全国改革开放排头兵和科学发展先行者具有重大战略意义。

为此,现就编制上海新一轮城市总体规划提出如下指导意见:一、明确未来上海发展目标定位在2020年基本建成“四个中心”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国际大都市的基础上,努力建设成为具有全球资源配置能力、较强国际竞争力和影响力的全球城市,为打造中国经济升级版,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作出应有贡献。

具体来说,要全面提高人民安全感、幸福感和满意度,促进人口、资源、环境相协调,经济、社会、生态效益相统一,建设生态良好、社会和谐、智慧低碳、安全便捷的宜居城市;要全面确立并提升“四个中心”功能,打造高端化、集约化、服务化的新型产业体系和良好创新体系,建设适合各类人才成长创业的宜业城市;要传承和弘扬上海城市精神,努力提升文化原创力和影响力,建设充满魅力、令人向往的国际文化大都市;要充分发挥服务全国、联系亚太、面向世界的作用,促进长江三角洲城市群积极参与国际竞争,推动长江流域经济带提升能级,打造世界级城市群的核心城市。

上海市总体规划文本正文

上海市总体规划文本正文

第一章总则第一条编制目的为适应上海城市的长远发展需要,优化配置各项资源,协调城乡各项建设,确定城市的性质、规模和发展方向,实现社会、经济、人口、资源、环境的可持续发展,制定本规划。

第二条规划依据1、《中华人民共和国城市规划法》2、《城市规划编制办法》3、《上海市城市规划条例》4、《上海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九五”计划与2010年远景目标纲要》第三条地位和作用《上海市城市总体规划》是指导本市发展和建设的法定性文件,也是实施城市建设、城市管理的基本依据。

在本市进行的各项建设活动,编制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近期计划、分区规划、区(县)域规划、详细规划、各专项规划等,均应执行本规划。

上海市城市总体规划(1999~2020) 文本第四条规划期限本规划期限自1999年至2020年,近期至2005年。

规划立足于21世纪的长远发展,对城市性质、发展目标、市域城镇布局及交通、市政基础设施布局均考虑了更长时间的发展要求,并对城市远景发展进程和方向作出轮廓性安排。

第五条规划区范围本规划区范围为上海市行政辖区,总面积6340平方公里。

本规划与《上海市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相衔接。

第六条规划指导思想1、根据党中央提出的“以上海浦东开发、开放为龙头,进一步开放长江沿岸城市,尽快把上海建成国际经济、金融、贸易中心之一,带动长江三角洲和整个长江流域经济新飞跃”的要求,进一步确定上海城市发展战略目标。

体现区域整体发展的思想,从长江三角洲城市群经济一体化发展出发,统筹上海的产业、能源布局、环境、交通和基础设施等建设;2、体现可持续发展战略,促进经济、社会、人口、资源和环境的协调发展;3、体现国际经济中心城市的功能要求,合理安排城市的空间布局、生产力布局、人口分布及基础设施建设;4、体现以人为本的宗旨,为市民创造良好的生活、工作、学习2上海市城市总体规划(1999~2020) 文本和休闲的环境。

3上海市城市总体规划(1999~2020) 文本4第二章城市性质、规模和发展目标第七条城市性质上海是我国重要的经济中心和航运中心,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并将逐步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国际大都市,国际经济、金融、贸易、航运中心之一。

上海市城市总体规划

上海市城市总体规划

《上海市城市总体规划》概要规划地位和作用《上海市城市总体规划》是指导本市发展和建设的法定性文件,也是实施城市建设、城市管理的基本依据。

在本市进行的各项建设活动,编制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近期计划、分区规划、区(县)域规划、详细规划、各专项规划等,均应执行本规划。

规划期限本规划期限自1999年至2020年,近期至2005年。

规划立足于21世纪的长远发展,对城市性质、发展目标、市域城镇布局及交通、市政基础设施布局均考虑了更长时间的发展要求,并对城市远景发展进程和方向作出轮廓性安排。

规划区范围本规划区范围为上海市行政辖区,总面积6340平方公里。

本规划与《上海市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相衔接。

规划指导思想(1)根据党中央提出的把上海建成'一个龙头,三个中心'的要求,进一步确定上海城市发展的战略目标,面向 21世纪,体现国际大都市水平;(2)体现国际经济中心城市的功能要求,合理安排城市的空间布局、生产力布局、人口分布及基础设施建设;(3)体现可持续发展战略,促进经济、社会、人口、资源和环境的协调发展;(4)体现以人为本的宗旨,为市民创造良好的生活、工作、学习和休闲的环境;(5)体现区域整体发展的思想,从长江三角洲城市群经济一体化发展出发,统筹上海的产业、能源布局和交通、水利体系等建设。

城市性质上海是我国重要的经济中心和航运中心,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并将逐步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国际大都市,国际经济、金融、贸易、航运中心之一。

城市发展规模控制中心城人口和用地规模,引导中心城的人口和产业向郊区疏解。

2020年,全市实际居住人口1600万左右,其中,非农人口1360万,城市化水平达到85%,集中城市化地区城市建设总用地约1500平方公里。

中心城规划人口约800万人,城市建设用地约600平方公里;郊区城镇规划人口约560万。

城市发展目标2020年,把上海初步建成国际经济、金融、贸易中心之一,基本确立上海国际经济中心城市的地位,基本建成上海国际航运中心。

上海市总体规划与城市设计分析

上海市总体规划与城市设计分析
对静安等中心城区而言,中心城建设采用“多心开敞式”布局:将 中心城的旧区和近郊区分解成11个综合分区,力图通过实施,逐步形成 一个多级有序、多心互补的公共活动中心体系和园林绿化、道路交通体 系,形成紧凑而不封闭、疏散而不松散的“多心开敞式”的城市布局。
2
上海城市总体规划
20世纪90年代新城市规划 在1986年总规基础上,结合1992年浦东 新区总体规划设计,更新了新的上海城市总体规 划。 中心城是上海政治、经济、文化中心,也 是上海市城镇体系主体,外环线内地区作为中心 城范围,人口控制800万人,城市建设用地600 平方公里。中心城延续“多心、开敞”的布局结 构,形成“一主四副”的公共活动中心格局,并 构建“环、楔、廊、园”为基本框架的绿地系统。 “四街一城” 在上海总规中,静安与黄埔、卢湾、南市 共同组成上海中心商业区,也就是现在所说的 “老四区”。 静安区南京路就是四街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研究对象——静安寺地区
3
项目背景
4
静安寺地区规划设计背景
静安城市更新规划设计 1988年编制完成,总用地面积31公顷,力求静安寺 地区建成寺、园、商、住结合的,有特色的城市环境。 提出在静安公园北部结合地铁设置下沉式广场以及 步行街道网格化。
南京西路沿线改造计划 1993年编制完成,计划将南京西路沿线分为五段主 要分区: 1.协和城艺术产业区(镇宁路—乌鲁木齐北路); 2.静安寺中心商业区(乌鲁木齐北路—常德路); 3.会展中心会展商务区(常德路—陕西北路); 4.梅泰恒高层商务办公区(西康路—茂名路); 5.石门路传媒产业区(茂名北路——南北高架)。 静安区控制性详细规划 1993年完成,以启动93-98年间“黄金年代”大开发,主要目的在于确定地块用地性质和开发强 度的控制性指标。 核心控制指标: 容积率,建筑密度,绿地率

上海市城市总体规划(_年―_年).ppt

上海市城市总体规划(_年―_年).ppt

一个龙头(浦东开发开放) 三个中心(经济中心、金融中心和贸易中心) 国际航运中心
二、城市总体规划主要内容
1 、 城 市 性 质 、 规 模 和 发 展 目 标
城市性质 我国重要的经济中心和航运中心, 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并将逐步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国际 大都市,国际经济、金融、贸易、航运中心之一。
2 、 城 市 总 体 布 局 城市的发展方向 拓展沿江沿海发展空间,形成
滨水城镇和产业发展带,继续推进浦东新区功能开发, 重点建设新城和中心镇,完善城镇体系,把崇明岛作为 21世纪上海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战略空间。
市域空间布局结构 按照城乡一体、协调发展的方
针,以中心城为主体,形成“多轴、多层、多核”的市
6340平方千米,其中耕地面积3151平方千米。城市建设
用地主要集中在中心城,工业用地主要集中在30个国家
级和市级经济技术开发区和工业园区,已开发面积约
181平方千米,建成面积约129平方千米。1998年全市户
籍人口为1307万人,其中非农业人口为953万人,城市
化水平达73%。
为了适应新的形势,上海市在1986年批准的城市
车线路1条。并进一步研究连接邻近省市的方案。
建成浦东国际机场为主、虹桥国际机场为辅
的组合型国际航空枢纽港,初步形成亚太地区航空



建成上海国际信息港,实现国民经济和社会信
息化,信息化总体水平达到发达国家城市的相应水


上海港建设的目标是建成东北亚国际航运中心。
从国家整体利益出发,统筹考虑,通力协作,加快
总体规划的基础上,编制了新一轮总体规划。
一、指导思想
根据党中央把上海建设成为“一个龙头,三个中心” 的要求,体现区域整体发展的思想,统筹规划上海的产 业、能源布局、环境、交通和基础设施等建设。体现可 持续发展的战略,促进经济、社会、人口、资源和环境 的协调发展;体现国际经济中心城市的功能要求,合理 安排城市的空间布局、生产力布局、人口分布及基础设 施建设;体现广大人民群众的利益,为市民创造良好的 生活、工作、学习和休闲的环境。

2000—2020上海总体规划(前前后后)

2000—2020上海总体规划(前前后后)

一、上海市城市总体规划历程2009-10-9 14:44:28国务院于1986年10月13日批复原则同意《上海市城市总体规划方案(修改稿)。

这是上海历史上第一个经国家批准的城市总体规划方案。

1986年国务院批复的上海市城市总体规划,明确提出上海是我国最大的港口城市和重要的经济、科技、贸易、金融、信息、文化中心,进一步指明了上海现代化建设的方向,为上海城市建设快速有序发展提供了重要保证。

20世纪90年代以来,上海紧紧抓住浦东开发、开放的历史机遇,掀起了城市建设的新高潮。

陆家嘴金融贸易区、外高桥保税区、金桥出口加工区、张江高科技园区以及一批现代化生活园区基本形成,浦东新区功能开发和形象建设取得令人瞩目的成绩,南浦大桥、杨浦大桥等一批越江工程的建成,为进一步扩大对外开放、增强上海城市的综合功能创造了有利的条件。

党的十四大明确提出了“尽快把上海建成国际经济、金融、贸易中心之一”的战略决策。

上海围绕建设交通工程、调整工业布局、改造危棚简屋地区三大重点,加快了大规模城市建设的步伐。

一批展示现代化国际大都市面貌的标志性建筑拔地而起,中心城集聚、辐射功能得到进一步加强,郊区经济实力明显提高,上海逐步从传统的工商业城市转向国际经济中心城市,城市能级显著提升。

2001年5月国务院正式批复并原则同意《上海市城市总体规划》(1999年-2020年)(以下简称“新一轮城市总体规划”),明确提出要把上海建设成为现代化国际大都市和国际经济、金融、贸易、航运中心之一,翻开了上海城市建设发展新的一页。

二、上海市城市总体规划(2000_2020)文章时间:2007-07-04上海地处长江三角洲东部,位于长江入海口南岸,东濒东海,南临杭州湾,西、北与江苏、浙江两省接壤。

拥有广阔的水域和滩涂,地势平坦。

上海行政区划分为17个区和3个县,陆域总面积6340平方千米,其中耕地面积3151平方千米。

城市建设用地主要集中在中心城,工业用地主要集中在30个国家级和市级经济技术开发区和工业园区,已开发面积约181平方千米,建成面积约129平方千米。

上海市城市总体规划(1999年—2020年)

上海市城市总体规划(1999年—2020年)


• •
一个龙头(浦东开发开放)
三个中心(国际经济中心、金融中心和贸易中心之一) 国际航运中心
返回
二、城市总体规划主要内容
1、城市性质、规模 城市性质 我国重要的经济中心和航运中心,国家历史文化名城, 幵将逐步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国际大都市,国际经济、金融、贸易、 航运中心之一。
到2020年,上海人口规模预测 全市实际居住人口为1600万左右, 其中非农人口1360万,城市化水平达到85%,全市城镇建设用地规 模约1500平方千米。其中中心城规划人口约800万,城市建设用地控 制在外环线以内667平方米范围。
3、综合交通 对外交通以建设上海国际航运中心为戓略目标,以“三港两路” 为建设重点,“三港”即国际集装箱枢纽港、亚太地匙航空枢纽港、 现代化信息港,“两路”即高速公路、高速铁路。市域交通以“两网” 为重点,“两网”即城市轨道交通网、市域高速公路网,形成各种交 通工具协调发展的现代化城市综合交通体系。
上海市城市总体规划(1999 年-2020 年)
上海市城市规划管理局 上海市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
框 架
指导思想 城市总体规划主要内容 创新与特色 实施效果
一、指导思想
根据党中央把上海建设成为“一个龙头,三个中心”的要 求,体现匙域整体发展的思想,统筹规划上海的产业、能源布局、环 境、交通和基础设施等建设。体现可持续发展的戓略,促进经济、社 会、人口、资源和环境的协调发展;体现国际经济中心城市的功能要 求,合理安排城市的空间布局、生产力布局、人口分布及基础设施建 设;体现广大人民群众的利益,为市民创造良好的生活、工作、学习 和休闲的环境。
返回
END
水环境整治与保护的规划目标 以苏州河环境综合整治为重点,全 面整治市域河道;加强对饮用水水源地的保护;逐步完善污水排水系 统,改善水环境质量,污水处理率大于80%。 大气污染防治的规划目标 以烟尘、二氧化硫和机劢车尾气为大气 污染防治重点,实施大气污染总量控制。调整优化能源结构,结合西 气东输工程扩大天然气来源和使用范围,控制燃煤电厂总,争取外来 电源。

上海市城市总体规划(1999年—2020年)

上海市城市总体规划(1999年—2020年)
返回
END
感谢下载
• 一个龙头(浦东开发开放) • 三个中心(国际经济中心、金融中心和贸易中心之一) • 国际航运中心
返回
二、城市总体规划主要内容
1、城市性质、规模
城市性质 我国重要的经济中心和航运中心,国家历史文化名城, 并将逐步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国际大都市,国际经济、金融、贸易、 航运中心之一。
到2020年,上海人口规模预测 全市实际居住人口为1600万左右, 其中非农人口1360万,城市化水平达到85%,全市城镇建设用地规 模约1500平方千米。其中中心城规划人口约800万,城市建设用地控 制在外环线以内667平方米范围。
纽港,初步形成亚太地区航空枢纽。 建成上海国际信息港,实现国民经济和社会信息化,信息化总体
水平达到发达国家城市的相应水平。 上海港建设的目标是建成东北亚国际航运中心。从国家整体利益
出发,统筹考虑,通力协作,加快上海国际航运中心和集装箱枢纽港 建设,核心是建设水深15m以上的深水港区。
4、环境建设和历史文化名 城保护
六个基本形成,即:
• 基本形成现代化国际大都市的经济规模和综合竞争力;
• 基本形成与国际经济中心城市相匹配的城市功能布局;
• 基本形成符合现代化大都市特点的城乡一体、协调发展的市域城镇布 局;
• 基本形成人与自然和谐的生态环境; • 基本形成与现代化国际大都市相匹配的基础设施框架; • 基本形成以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为核心的社会发展体系。
中心城是上海政治、经 济、文化中心,以外环线以 内地区作为中心城范围;新 城是以区(县)政府所在地 城镇、或依托重大产业及城 市重要基础设施发展而成的 中等规模城市,人口规模一 般20-30万人;中心镇是 由市域范围内分布合理,区 位条件优越,经济发展条件 较好、规模较大的建制镇, 依托产业发展而成的小城市, 人口规模一般为5-10万人;

(2020年整理)中小学上海市城市总体规划(1999_年―2020_年).ppt

(2020年整理)中小学上海市城市总体规划(1999_年―2020_年).ppt

• 一个龙头(浦东开发开放) • 三个中心(经济中心、金融中心和贸易中心) • 国际航运中心
二、城市总体规划主要内容
• 1、城市性质、规模和发展目标
城市性质 我国重要的经济中心和航运中心,国家历史文化 名城,并将逐步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国际大都市,国际经济、金 融、贸易、航运中心之一。
• 到2020年,上海人口规模预测 全市实际居住人口为1600万左 右,其中非农人口1360万,城市化水平达到85%,全市城镇建设 用地规模约1500平方千米。其中中心城规划人口约800万,城市 建设用地控制在外环线以内667平方米范围。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 城市的发展目标 到2020年,把上海初步建成国际经济、金 融、贸易、航运中心之一,基本确立上海国际经济中心城市的地 位。
• 其主要标志是六个基本形成,即:
• 基本形成现代化国际大都市的经济规模和综合竞争力;
• 基本形成与国际经济中心城市相匹配的城市功能布局;
• 基本形成符合现代化大都市特点的城乡一体、协调发展的市域城 镇布局;
建成上海国际信息港,实现国民经济和社会信息 化,信息化总体水平达到发达国家城市的相应水平。
上海港建设的目标是建成东北亚国际航运中心。 从国家整体利益出发,统筹考虑,通力协作,加快 上海国际航运中心和集装箱枢纽港建设,核心是建 设水深15m以上的深水港区。
• 4、环境建设和历史文化名城保护 以绿地建设和环境保护、治理为重点,提高城市综合环境质
• 中心城是上海政治、经济、文化中心,以外环线以内地区作为 中心城范围;新城是以区(县)政府所在地城镇、或依托重大产业 及城市重要基础设施发展而成的中等规模城市,人口规模一般为 20-30万人;中心镇是由市域范围内分布合理,区位条件优越,经 济发展条件较好、规模较大的建制镇,依托产业发展而成的小城市, 人口规模一般为5-10万人;

[城市发展规划与战略定位]上海市城市体规划

[城市发展规划与战略定位]上海市城市体规划

(城市规划)上海市城市体规划上海市城市体规划(1999—2020)说明上海市人民政府目录规划编制背景 (1)第一章总则 (7)第二章城市性质、规模和发展目标 (10)第三章城市总体布局 (17)第四章产业发展规划 (26)第五章对外交通规划 (34)第六章市域交通规划..................— (48)第七章环境景观发展规划 (57)第八章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规划 (65)第九章住宅发展规划 (70)第十一章市政基础设施规划 (72)注:第十、十二、十三、十四、十五章无说明。

规划编制背景一、上一轮总体规划实施情况概述上一轮“上海市城市总体规划方案?于1984年上报国务院,经中共中央书记处讨论,1986年国务院原则同意,并作了批复。

1986年国务院批准的总体规划的实施,使上海的社会、经济和城市建设有了很大发展,城市面貌发生了深刻变化,为迈向21世纪的上海奠定了物质基础和基本框架。

为了适应上海的改革开放和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规划建设了闵行、漕河泾、虹桥三个经济技术开发区;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开发和开放浦东问题的批复”下达以后,又及时编制了浦东新区总体规划,确定建设陆家嘴金融贸易区、外高桥保税区、金桥出口加工区、张江高科技园区以及一批现代化居住生活园区,从而为对外开放、引进外资和技术、发展第三产业、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创造了有利的条件;为了促进旧区改造和新区建设,按照城市总体规划确定的居住用地布局规划,进行了大规模的住宅建设,1998年人均居住面积已经达到9.70平方米;为了适应经济发展、人民生活需要和改善投资环境,把城市基础设施的建设作为城市建设的重点,按照城市总体规划所确定的各项专业系统规划,进行了轨道交通、高架道路、高速公路、越江隧道和大桥、污水治理等一系列重点工程的建设。

还结合重点经济建设项目的安排,加强了郊区工业城镇及工业区的配套建设。

对照城市总体规划,除有些目标和内容根据经济形势变化作了局部调整外,基本得到了实施。

上海市城市总体规划(1999年_2020年)

上海市城市总体规划(1999年_2020年)

2、城市总体布局
城市的发展方向 拓展沿江沿海发展空间,形成滨水城镇和产业 发展带,继续推进浦东新区功能开发,重点建设新城和中心镇,完善 城镇体系,把崇明岛作为21世纪上海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战略空间。
市域空间布局结构 按照 城乡一体、协调发展的方针, 以中心城为主体,形成“多 轴、多层、多核”的市域空 间布局结构。“多轴”是由 沪宁发展轴、沪杭发展轴、 滨江沿海发展轴组成,也是 长江三角洲城市带的重要组 成部分。“多层”是指中心 城、新城、中心镇、一般镇 所和构成的市域城镇体系及 中心村五个层次。“多核” 主要由中心城和11个新城组 成。
• 一个龙头(浦东开发开放) • 三个中心(国际经济中心、金融中心和贸易中心之一) • 国际航运中心
返回
二、城市总体规划主要内容
1、城市性质、规模
城市性质 我国重要的经济中心和航运中心,国家历史文化名城, 并将逐步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国际大都市,国际经济、金融、贸易、 航运中心之一。
到2020年,上海人口规模预测 全市实际居住人口为1600万左右, 其中非农人口1360万,城市化水平达到85%,全市城镇建设用地规 模约1500平方千米。其中中心城规划人口约800万,城市建设用地控 制在外环线以内667平方米范围。
上海市城市总体规划(1999 年-2020 年)
上海市城市规划管理局 上海市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
框架
指导思想 城市总体规划主要内容
创新与特色 实施效果
一、指导思想
根据党中央把上海建设成为“一个龙头,三个中心”的要
求,体现区域整体发展的思想,统筹规划上海的产业、能源布局、环 境、交通和基础设施等建设。体现可持续发展的战略,促进经济、社 会、人口、资源和环境的协调发展;体现国际经济中心城市的功能要 求,合理安排城市的空间布局、生产力布局、人口分布及基础设施建 设;体现广大人民群众的利益,为市民创造良好的生活、工作、学习 和休闲的环境。

上海城总体规划概要

上海城总体规划概要

《上海市城市总体规划》概要2004-9-20规划地位和作用《上海市城市总体规划》是指导本市发展和建设的法定性文件,也是实施城市建设、城市管理的基本依据。

在本市进行的各项建设活动,编制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近期计划、分区规划、区(县)域规划、详细规划、各专项规划等,均应执行本规划。

规划期限本规划期限自1999年至2020年,近期至2005年。

规划立足于21世纪的长远发展,对城市性质、发展目标、市域城镇布局及交通、市政基础设施布局均考虑了更长时间的发展要求,并对城市远景发展进程和方向作出轮廓性安排。

规划区范围本规划区范围为上海市行政辖区,总面积6340平方公里。

本规划与《上海市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相衔接。

规划指导思想(1)根据党中央提出的把上海建成'一个龙头,三个中心'的要求,进一步确定上海城市发展的战略目标,面向21世纪,体现国际大都市水平;(2)体现国际经济中心城市的功能要求,合理安排城市的空间布局、生产力布局、人口分布及基础设施建设;(3)体现可持续发展战略,促进经济、社会、人口、资源和环境的协调发展;(4)体现以人为本的宗旨,为市民创造良好的生活、工作、学习和休闲的环境;(5)体现区域整体发展的思想,从长江三角洲城市群经济一体化发展出发,统筹上海的产业、能源布局和交通、水利体系等建设。

城市性质上海是我国重要的经济中心和航运中心,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并将逐步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国际大都市,国际经济、金融、贸易、航运中心之一。

城市发展规模控制中心城人口和用地规模,引导中心城的人口和产业向郊区疏解。

2020年,全市实际居住人口1600万左右,其中,非农人口1360万,城市化水平达到85%,集中城市化地区城市建设总用地约1500平方公里。

中心城规划人口约800万人,城市建设用地约600平方公里;郊区城镇规划人口约560万。

城市发展目标2020年,把上海初步建成国际经济、金融、贸易中心之一,基本确立上海国际经济中心城市的地位,基本建成上海国际航运中心。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六个基本形成,即: • 基本形成现代化国际大都市的经济规模和综合竞争力;
• 基本形成与国际经济中心城市相匹配的城市功能布局;
• 基本形成符合现代化大都市特点的城乡一体、协调发展的市域城镇布 局;
• 基本形成人与自然和谐的生态环境;
• 基本形成与现代化国际大都市相匹配的基础设施框架;
• 基本形成以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为核心的社会发展体系。
返回
四、实施效果
根据中央对上海城市总体规划的批复,市政府及时组织编制分区 规划,重点地区详细规划和有关专项规划。并加强苏州河、黄浦江两 岸等重要地段的城市设计。对总体规划确定的各项建设目标,正在有 序实施。
龙头建设
《2011-2012上海四个中心发展报告(白皮书)》
• 国际经济中心 • 国际金融中心 • 国际贸易中心 • 国际航运中心

• •
一个龙头(浦东开发开放)
三个中心(国际经济中心、金融中心和贸易中心之一) 国际航运中心
返回
二、城市总体规划主要内容
1、城市性质、规模 城市性质 我国重要的经济中心和航运中心,国家历史文化名城, 并将逐步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国际大都市,国际经济、金融、贸易、 航运中心之一。
到2020年,上海人口规模预测 全市实际居住人口为1600万左右, 其中非农人口1360万,城市化水平达到85%,全市城镇建设用地规 模约1500平方千米。其中中心城规划人口约800万,城市建设用地控 制在外环线以内667平方米范围。
中心城是上海政治、经 济、文化中心,以外环线以 内地区作为中心城范围;新 城是以区(县)政府所在地 城镇、或依托重大产业及城 市重要基础设施发展而成的 中等规模城市,人口规模一 般为20-30万人;中心镇是 由市域范围内分布合理,区 位条件优越,经济发展条件 较好、规模较大的建制镇, 依托产业发展而成的小城市, 人口规模一般为5-10万人;
产业布局分为三个层次
第一层次,城市内环线以内的地区,以发展第三产业为重点,适当保 留都市型工业; 第二层次,城市内外环线之间的地区,以发展高科技、高增值、无污 染的工业为重点,调整、整治和完善现有工业区; 第三层次,城市外环线以外的地区,以发展第一产业和第二产业为重 点,提高经济规模和集约化水平,集中建设市级工业区,积极发展现 代化农业和郊区旅游业。
上海市城市总体规划(1999 年-2020 年)
上海市城市规划管理局 上海市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
框 架
指导思想 城市总体规划主要内容 创新与特色 实施效果
一、指导思想
根据党中央把上海建设成为“一个龙头,三个中心”的要 求,体现区域整体发展的思想,统筹规划上海的产业、能源布局、环 境、交通和基础设施等建设。体现可持续发展的战略,促进经济、社 会、人口、资源和环境的协调发展;体现国际经济中心城市的功能要 求,合理安排城市的空间布局、生产力布局、人口分布及基础设施建 设;体现广大人民群众的利益,为市民创造良好的生活、工作、学习 和休闲的环境。
3、综合交通 对外交通以建设上海国际航运中心为战略目标,以“三港两路” 为建设重点,“三港”即国际集装箱枢纽港、亚太地区航空枢纽港、 现代化信息港,“两路”即高速公路、高速铁路。市域交通以“两网” 为重点,“两网”即城市轨道交通网、市域高速公路网,形成各种交 通工具协调发展的现代化城市综合交通体系。
4、环境建设和历史文化名 城保护 以绿地建设和环境保护、 治理为重点,提高城市综合环 境质量;加强城市设计,保护 城市传统风貌,改善城市空间 景观,基本形成人与自然和谐 的生态环境。 绿化建设的规划目标 到 2020年,人均公共绿地指标 大于10平方米,人均绿地指标 大于20平方米,绿化覆盖率大 于35%。
返回
END
返回
三、创新与特色
1、进一步明确了沿江沿海发展空间是上海城市发展的主要方向。 2、按照中心城、市域、长江三角洲三个层次,统筹上海城市空间布 局。
3、更注意将城市总体规划和经济、社会、环境发展规划有机结合起 来,进一步提高城市综合功能。
4、明确“三港”和“三网”是上海城市基础设施规划建设重点,以 增强城市对外集散和辐射能力。“三港三网”,即空港、海港、信息 港和面向全国的铁路网、公路网和水路网。 5、以环境建设为主体,营造上海城市新形象,促进上海可持发展。 6、更注意保护体现上海历史文脉的传统建筑和街区,展示传 统文 化底蕴。
水环境整治与保护的规划目标 以苏州河环境综合整治为重点,全 面整治市域河道;加强对饮用水水源地的保护;逐步完善污水排水系 统,改善水环境质量,污水处理率大于80%。 大气污染防治的规划目标 以烟尘、二氧化硫和机动车尾气为大气 污染防治重点,实施大气污染总量控制。调整优化能源结构,结合西 气东输工程扩大天然气来源和使用范围,控制燃煤电厂总,争取外来 电源。
一般镇由现有集镇根据区位、交通、资源条件等适当归并而成, 人口规模一般为1-3万人;中心村是在合理归并自然村后形成的具有 地方特色、环境优美、布局合理、基础设施和服务设施较完善的现代 化农村新型社区,人口规模一般为2000人。
结合国道和国道主干线的 建设,加强市域高速公路与 长江三角洲地区高速公路网 的衔接,市域内基本实现 “15、30、60”的目标。 “15”即重要的城镇、工业 区和交通枢纽等主要集散地 的车辆15分钟可进入高速公 路网;“30”即中心城到省 界和中心城到新城30分钟互 通;“60”即高速公路网上 任意两点之间60分钟可达。 此外增加东部地区对外通道 极为重要,因此新规划对沿 海大通道保留了规划用地。
2、城市总体布局
城市的发展方向 拓展沿江沿海发展空间,形成滨水城镇和产业 发展带,继续推进浦东新区功能开发,重点建设新城和中心镇,完善 城镇体系,把崇明岛作为21世纪上海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战略空间。
市域空间布局结构 按照 城乡一体、协调发展的方针, 以中心城为主体,形成“多 轴、多层、多核”的市域空 间布局结构。“多轴”是由 沪宁发展轴、沪杭发展轴、 滨江沿海发展轴组成,也是 长江三角洲城市带的重要组 成部分。“多层”是指中心 城、新城、中心镇、一般镇 所和构成的市域城镇体系及 中心村五个层次。“多核” 主要由中心城和11个新城组 成。
实行公交优先政策,重点发 展以大运量轨道交通为骨干的公 共交通体系。轨道交通系统规划 立足长远,一次规划、分步实施。 积极建设布局合理、换乘方便、 经济高效的轨道交通基本网络, 规模约280千米。 规划建设中心城龙阳路到浦 东国际机场的磁悬浮列车线路1 条。并进一步研究连接邻近省市 的方案。
建成浦东国际机场为主、虹桥国际机场为辅的组合型国际航空枢 纽港,初步形成亚太地区航空枢纽。 建成上海国际信息港,实现国民经济和社会信息化,信息化总体 水平达到发达国家城市的相应水平。 上海港建设的目标是建成东北亚国际航运中心。从国家整体利益 出发,统筹考虑,通力协作,加快上海国际航运中心和集装箱枢纽港 建设,核心是建设水深15m以上的深水港区。
历史文化名城保护的规划目标 要保护真实历史遗存和历史环境, 挖掘城市历史文化内涵,增强城市文化气息,提升城市艺术品位,体 现历史与未来的共融。保护11处历史文化风貌区和4个历史文化名镇, 保护各级文物、古迹和优秀近代建筑,保护反映上海传统特征的历史 街区,以及对中心城旧区风貌保护。
5、住宅发展
住宅发展以提高居住 环境质量和生活服务设施 水平为核心,新区与旧区 住宅建设相结合,相对集 中开发。顺应住宅商品化 的发展趋势,调整住宅建 设结构,体现住宅的多样 化和可选择性,满足不同 收入家庭的需要,并严格 控制高层住宅。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