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渔港建设“十二五”规划要点
十二五渔业标准化工作规划
“十二五”渔业标准化工作规划渔业标准化是建设现代渔业重要的基础性工作。
推进渔业标准化,对于保护和合理利用渔业资源,保障水产品质量安全,转变渔业增长方式,增强渔业市场竞争力,提升渔业依法行政水平,促进渔业增效、渔民增收,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为充分发挥标准化在加快建设现代渔业中的作用,实现“十二五”渔业发展目标、任务提供技术支撑和保障,制定本规划。
一、“十一五”渔业标准化工作成效“十一五”期间,渔业标准化工作得到重视和加强,支撑产业发展的能力增强,取得了明显成效。
(一)标准体系不断健全和完善。
紧密结合产业发展需求,以水产健康养殖、水产品质量安全、水生生物资源养护为重点,组织制定了352项渔业国家标准和行业标准,发布实施了324项。
截至2010年底,现行渔业国家、行业标准达827项,其中国家标准143项、行业标准684项。
地方标准体系建设步伐加快,现行地方标准达1100多项。
标准内容覆盖了养殖、加工、渔船、渔机、渔具、资源、环境、工程、观赏鱼等各个领域,形成了以国家标准、行业标准为主体,地方标准和企业标准相衔接、相配套的渔业标准体系。
(二)标准化研究得到加强。
渔业标准化研究工作受到重视,先后开展了主要贸易国技术性贸易措施、水产品风险评估、水产品有毒有害物质与药物残留检测技术、质量可追溯方法等基础性研究,并在研究的基础上,制定了水产品质量安全管理与技术标准,以及水产品中孔雀石绿、氯霉素、硝基呋喃等药物残留检测方法标准。
其中一些标准获得了国家级、省部级奖励,《水产品中孔雀石绿和结晶紫残留量的测定高效液相色谱荧光检测法》获得2009年中国标准创新二等奖。
(三)标准实施应用步伐加快。
随着标准化示范区、无公害生产基地建设和水产健康养殖示范场、池塘标准化改造、科技入户、水产养殖执法等工作的开展,以及国家水产品药物残留监控计划的实施,推动了标准的实施与应用。
标准化示范区示范品种不断增加,示范范围不断扩大,促进了水产品质量安全水平的提高和渔业增效、渔民增收,示范面积累计达到1100万亩,形成了政府引导推动,龙头企业带动、行业协会和渔民积极参与的渔业标准化实施模式。
“十二五”渔业法治建设综述
农业部高度重视立法工作 ,按照先急 后缓 、突 出重 点 、加 强 储备 、适 时 突破 的 原则 ,加 强立 法 研究 和立法 协 调 ,积 极 推 进法规和规章制修订 ,确立了符合渔业渔 政发 展 状 况 和特 点 的法 律体 系 框 架 。根 据 渔业发展和管理实际需要 ,启动修订 《中 华人 民共和 国渔业法》,并列入 国务院立
法 规 划 。经 过 深入 系统 研 究 和多 方 征求 意 见 ,形成 了 《中华人民共和国渔业法 (修 订草案)》征求意见稿 。推动 《中华人 民 共和 国渔业港 口管理条例》列人 国务院立 法规划 ,形成送 审稿 ;制定颁 布了 《水产 种质 资源保护 区管理暂行办法》《中华人 民共 和国渔业船舶登记办法》《渔业船舶 水上安全事故报告 和调查处理规定 》《中 华 人 民共 和 国渔 业 船 员 管 理 办 法 》4件 部 门规章 ;对 《黄渤海 、东海 、南海区渔业 资源增殖保护费征 收使用暂行办法》《渔 港 费 收规 定 》 《水 生 动 植 物 自然 保 护 区管 理 办法 》《水生野 生动物利 用特许 办法 》 《渔业 捕 捞许 可 管 理规 定 》《中华 人 民共 和 国渔业船舶登记办 法》《渔业船舶船名规 定》7件规章进行了修订 。
广 西水 产科 技
“十二五 "渔业法 治建设综述
“十 二 五 ”期 间 ,各 级 渔 业 部 门 高 度 重 视 渔 业 法 治 建 设 ,加 强 立 法 和 普 法 教 育 ,坚持依法行政 ,强化执法监管 ,全面 推进 渔 业 法治 建设 迈 出坚 实步 伐 ,进 一 步 深化依法治渔 、依法兴渔 ,为实现渔业平 稳较快 发 展提 供 了坚强 的法 治保 障 。
各地结合本地区渔业发展 的特点和渔 政 管理实际 ,有计划 、有重点 、有步骤地 推进地方渔业立法工作 。云南省制定出台 了 《云南省渔业管理条例》,广东 省制定 出 台了 《广 东省 渔港 和渔业 船舶 管理条 例》,上海市制定出 台了 《上海市渔港 和 渔业船舶安全管理办法》,山东省 出台了 《国有 渔业养 殖水域 滩涂使 用管 理办法 》 和 《山东省渔业船舶管理办法 》,福建省 出台了 《福建省渔业船舶安全生产管理办 法》和 《福建 省海洋环境污染损 害和渔业 水域污染事故处理 办法 》,湖北省 出台了 《湖北省水产苗种管理办法》,内蒙古 自治 区制定 出台了 《内蒙古 自治 区水产资源繁 殖保 护 实 施 细则 》,四川 省颁 布实 施 了
以转变渔业发展方式为主线 全面推进“十二五”现代渔业建设
措施 。山 东、广 东作 为渔业大省 ,在今后一段 时期 内他们 将如何转 变渔业发展方式 ,推进j
省渔业行政主管部 门负责人 详谈 该问题 。
的十七届五 中全会指出, 加快转变 经济发展方 式 刀' 是我国经济社会领域 的一场深刻变革 , J 必须贯 穿 经济社 会发展 全过程和各领域 。 渔业 是山东经济社会发展 的优势产业 , 在保 障城乡居民基本需求 、 促进社会就业 、 发
一
变; 二是在生产方式上 , 由分散
走 “ 业 建 设 基 地 化 、 地 建 产 基
、
全面调整产业结构
产 落实党 的十七届五中全 会精神 , 将结 构调整贯 穿于渔 园 区 生 产 标 准化 、 品 安 全 生
《 中国水产 》2 1 年第1期 0 O 1
决 策 参 考
责 编 李爽 庄 辑 明
展 区域经济、 改善 生态 环境 等方 面具 有重 要作用 。 山东省
委、 省政府 十分重视渔业 经济发展 , 制定了 山东省 渔业振
兴 规 划 》, 把 渔 业作 为 建 设 山 东半 岛 蓝色 经 济 区 和黄 河 三 并
角洲高效生态经济区的主导产业。 抓住历史机遇 , 大力转变 渔业 发展方 式, 进传 统渔 业优化升 级 , 促 加快 建设现代渔 业, 对于再创山东渔业 发展新优势、 实现更好更 决发展具有
营销 网络 化”的发展 路子, 高发展质量 和效 益; 提 三是在资 系建设 ,尽快建 设全省 、市 、县三级动物疫病 防控 机构 ,
源利用上 , 由主要依 靠资源消耗向资源节约、 资源养护和环 进 一步提高测 报和防控能力 ,三是加强产 品质量监测体系 境 友好转变 。 继续严格执行伏季休渔 和捕 捞 “ 双控 ” 制度, 建 设 ,在现有疫病 监测 、环境 监测条件基础上 ,通过理顺 加大渔业 生态养护力度。 推行 健康养殖模式 , 池塘养殖 向节 关系 、加大投 入、整合资源 ,使省 、市 、县三级逐步具备
全国渔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
全国渔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农业部渔业局二〇一一年四月目录一、“十一五”渔业发展主要成就(一)渔业经济平稳较快发展,为实现农业农村经济好形势发挥了重要作用(二)渔业产业结构进一步优化,发展水平和产业竞争力显著提升(三)资源养护事业迈上新台阶,增殖放流等养护措施取得历史性突破(四)强渔惠渔政策力度不断加大,产业基础和民生保障能力不断增强(五)渔业综合管理能力逐步增强,海洋维权护渔职能和作用凸显二、“十二五”渔业发展面临的形势(一)有利条件(二)制约因素三、“十二五”渔业发展的指导思想、基本原则和发展目标(一)指导思想(二)基本原则(三)发展目标四、重点任务(一)大力发展生态健康的水产养殖业(二)积极发展环境友好的增殖渔业(三)统筹发展可持续的捕捞业(四)着力发展先进的水产品加工流通业(五)鼓励发展文化多元的休闲渔业(六)加快建设渔业设施装备体系(七)不断完善现代渔业科技支撑体系(八)建立健全资源环境保护管理体系(九)着力推进渔业安全保障体系(十)大力强化现代渔政执法保障体系五、区域布局(一)生产主导区(二)生态建设区(三)功能拓展区六、重点工程(一)渔政渔港建设工程(二)水产良种化推进工程(三)养殖池塘标准化改造工程(四)水生动物防疫保障工程(五)水产品质量安全保障工程(六)远洋渔业拓展工程(七)水生生物资源养护工程(八)科技创新与应用能力提升工程七、保障措施(一)加强法律制度保障(二)完善产业扶持政策(三)促进经营机制创新(四)加快人才队伍建设(五)深化对外交流合作“十二五”时期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是深化改革开放、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攻坚时期,也是加快现代渔业建设的战略机遇期。
为明确“十二五”时期我国渔业的发展思路、战略目标和主要任务,促进渔业经济又好又快发展,根据《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和《全国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制定《全国渔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
渔业十二五规划(再次修订后)
渔业十二五规划(再次修订后)目录一、发展现状 (1)(一)发展成就 (1)(二)存在问题 (6)二、指导思想、发展目标与布局 (8)(一)指导思想 (8)(二)基本原则 (8)(三)发展定位 (9)三、发展重点 (13)(一)水产养殖业 (13)(二)海洋捕捞业 (15)(三)水产品加工与流通 (16)(四)休闲渔业 (17)四、保障措施 (19)(一)加快科技兴渔步伐,增强渔业发展后劲 (19)(二)拓展水产养殖生产潜力和空间,提高养殖综合水平 (19)(三)调整海洋捕捞生产作业结构,发展外海捕捞业 (19)(四)加强水产品质量监管,确保水产品质量安全 (20)(五)大力发展现代渔业,提高渔业产业化水平 (21)(六)加快渔业合作经济组织建设,促进渔业产业发展 (21)(七)加大资金投入,加强渔业基础设施建设 (22)(八)加快法制建设,提高执法能力,维护渔业生产秩序 (23)(九)加强渔业资源和环境保护,确保渔业可持续发展 (23)五、重点项目 (24)一、发展现状(一)发展成就“十一五”期间,在省委、省政府的重视和领导下,以省委、省政府《关于加快发展海洋经济的决定》为指导,按照《海南省“十一五”渔业发展规划》的发展目标和思路,我省采取积极调整渔业生产布局、大力培育水产品生产与加工龙头企业、突出区位优势推进水产苗种生产、健全渔业保障体系、提高渔业执法装备水平、推动水产品市场建设和加快科教兴渔步伐等措施,促进了我省渔业经济的持续快速增长,保持了渔业稳步、健康发展的好势头,顺利完成了渔业发展目标,为我省经济发展做出了积极贡献。
1、渔业产量和经济总量稳步增长2010年海南省水产品总产量达160.0万吨,较2005增长37%,年平均增长6.5%。
其中:捕捞产量、海水养殖产量和淡水养殖产量分别为110.0万吨、19.0万吨和31.0万吨,比2005年分别增长28.9%、25.7%和73.2%,年均增长分别为5.2%、4.7%和11.6%。
国家“十二五”海洋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
国家“十二五”海洋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来源:国家海洋局更新时间: 2011-09-20根据《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的总体要求,为深入贯彻落实《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2006—2020年)》,促进海洋科技发展,发挥海洋科技进步对发展海洋经济、提高海洋开发和综合管理能力的支撑引领作用,推动创新型国家建设,制定《国家“十二五”海洋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
本规划纲要的规划期为2011-2015年,部分领域展望到2020年。
一、面临形势和发展现状(一)面临形势未来5-10年是我国海洋科技实现战略性突破的关键时期,机遇与挑战并存。
当今世界,全球科技进入新一轮的密集创新时代,以高新技术为基础的海洋战略性新兴产业将成为全球经济复苏和社会经济发展的战略重点。
海洋开发进入立体开发阶段,在深入开发利用传统海洋资源的同时,不断向深远海探索开发战略新资源和能源,大力拓展海洋经济发展空间。
气候变化等全球性问题更加突出,世界海洋大国将依靠科技创新和国际合作应对气候变化,走绿色发展的道路。
与此同时,海洋科技向大科学、高技术体系方向发展,进入了大联合、大协作、大区域研究阶段;海洋调查步入常态化和全球化,海洋观测进入立体观测时代,并向实时化、系统化、信息化、数字化方向发展,为社会经济发展服务的业务化海洋学逐步形成。
海洋科技向现实生产力转化的速度加快,不断催生海洋新兴产业。
从国内看,未来5-10年,我国经济的发展将越来越多地依赖于海洋。
党中央、国务院历来高度重视海洋经济和海洋科技的发展,在《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中将发展海洋经济和海洋科技提升到前所未有的战略高度,海洋产业更是成为培育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重要领域。
沿海地区进入新一轮的海洋开发和区域经济发展时期,辽宁沿海经济带、河北曹妃甸工业区、天津滨海新区、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江苏沿海地区、上海浦东新区、浙江海洋经济发展示范区、福建海峡西岸经济区、广东海洋经济综合开发试验区、广西北部湾经济区和海南国际旅游岛等沿海区域发展规划相继实施,东部率先科学发展对海洋科技的需求更加凸显。
山东十二五渔业发展规划
山东省渔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山东省海洋与渔业厅I目录一、发展现状与发展环境...................................................................... - 1 -(一)发展现状 (1)(二)发展环境 (2)二、渔业发展的总体构想...................................................................... - 4 -(一)指导思想 (4)(二)基本原则 (4)(三)发展目标 (5)三、着力优化现代渔业区域布局.......................................................... - 6 -(一)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现代渔业主导区 (7)(二)黄河三角洲高效生态现代渔业示范区 (9)(三)黄河故道及沿黄生态渔业建设区 (10)(四)滨湖净水型健康养殖示范区 (11)(五)鲁南丘陵特色生态渔业拓展区 (12)四、着力构建现代渔业产业体系........................................................ - 13 -(一)大力提升养殖业. (13)(二)努力做大增殖业 (14)(三)着力优化捕捞业 (15)(四)加快做强加工业 (17)(五)积极拓展渔业文化休闲产业 (18)I五、着力构建现代渔业发展支撑保障体系 ....................................... - 19 -(一)加快建设现代渔业示范园区.. (19)(二)巩固强化渔业基础装备体系 (20)(三)不断完善现代渔业科技支撑体系 (20)(四)着力推进渔业安全保障体系 (21)(五)完善公共服务体系 (22)(六)建立健全渔业执法体系 (23)六、保障措施........................................................................................ - 24 -(一)推动体制机制创新,优化渔业发展环境 (24)(二)强化财政扶持力度,建立稳定增长的投入保障机制 (25)(三)优化渔业经营模式,提升产业化水平 (26)(四)提高渔业综合管理水平,保障渔业发展质量 (26)附表1:“十一五”渔业发展主要指标完成情况................................. - 27 -附表2:“十二五”渔业发展主要指标预期情况................................. - 28 -II“十二五”时期是我省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实现富民强省新跨越的关键时期,是深化改革开放、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攻坚时期,也是加快现代渔业建设的战略机遇期。
《全国海洋经济发展“十二五”规划》发布
工装备及关键配套系统的开发 ,加快建设长兴岛海工装备制造 基地 ,支持浙江 开展深海装备研制工作 ,优化发展福建海工装
备设计研发和制造产业 ,推进广州 、深圳 、珠海 、湛江 、惠州 等地深海油气资源勘探和开发装备 的研究、生产基地建设。 在海 洋船舶工业领域 ,集 中力量优化 提升环渤海 、长 江 口和珠江 口区域三个具有 国际影响力 的现代 化大型造修船基
工 业产 业 集 群 。
《 规划 》提 出 ,根据不 同地 区的产业基础 和发展潜力 ,
充 分发挥环渤海 、长江三角洲和珠江部和南部三个海洋经济圈。
在海工装备制造业领域 ,重点打造以大连为主的海工装备 制造基地 ,重点发展青岛海工装备制造基地 ,重点推进上海海
结构调 整 ,强化精细管理 ,加快推进大 型散 货船 、油 船 、集
装箱船 等主力船型 的优化 升级 ,开 发设 计节能环保 、安全高 效 的绿 色船 舶 ,着 力提 高产 品核心 竞 争 力 ,积 极 拓展 国际
市场 ;加强对高端船 舶和特种船舶 的研 究 ,重点研 发系列化
《 规划 》紧紧 围绕 海洋油气业 、海工装备制造业 、海洋 船舶工业 、海洋交通运输业 、海 洋渔业等 1 3 个海洋及相 关产
船 、海洋调查船 、破 冰船 ,培 育豪华游船 、旅 游观光船等 品
牌 产 品。
海 洋新兴产业增加值较 “ 十一五 ”末翻 一番 ,占海 洋生产总
值 的比重超过3 %;海上运输等海洋服务业增加值年均增长9 %
的 目标 。
在船舶配 套产业领域 ,进 一步完善船舶配 套产 品研 发体 系 ,提升 自主 品牌船舶配套设备 的开发能 力 ,提 高船舶配 套 产 品本土化装船 率 ,重点研发船 用柴油机 、轴舵系统 、通信 导航 系统 、甲板 系统及废物处理设 备等高技术 、高附加值船 舶配套产 品 ;引导 中小企 业积 极参与大 型船 企的分段制 造生 产体系 ,提 高配套服务能 力 ,形成具备现代 造船模式 的船 舶
“十二五”我国现代渔业建设将重点抓好十大工程
始终把确保渔业生产安全和有效供给, 渔民持续较快 心 , 以水产品加工技术研发体系为依托 , 不断提高技 增收作为首要任务 , 把深化改革开放和加快渔业科技 术创新和成果转化能力 ;培植壮大一批加工装备先 创新 作 为根 本动 力 , 经过 五年 不懈 努 力 , 争达 到 渔 进 、 力 人员素质过硬 、 管理水平一流、 带动能力强的现代
农 业部渔业 局局长赵 兴武在作 主题报 告时透 露 , 业, 发展 壮 大公海 大 洋性 渔业 ; 积极 建 设多 功 能海外
“ 十二五” 我国发展渔业经济 , 将坚持保障供给与确保 综合开发基地 , 逐步建立产供销一体、 内外贸贯通的 安 全并 重 、 生产 发展 与 生态 养护并 重 、 优化 结构 与夯 远洋渔业产业体系; 培育一批具有 国际竞争力的远洋 实 基础 并重 、 内开 发 与海外 拓展 并 重 、 足产 业 与 渔业企业和现代化远洋渔业船队。加工流通工程 , 国 立 依 着眼大局并重 、建设现代渔业与促进渔民增收并重 , 托资源禀赋和区位优势 , 自 以 主创新和品牌建设为核
品; 推进建设一批设施先进 、 功能齐全 、 服务完善 、 管 理规范、 辐射力强的水产品批发市场 ; 加快冷链系统 建设 ,实现产 地 市场 和销地 市场 冷链 物 流 的有效 对
接 ; 极培 育 大型水 产 网络交 易平 台 , 积 引导开 展水 产
品电子商务 , 推动单一的传统营销方式 向多元化现代
养殖 与饲料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2 1 年第 9 01 期
水产导刊
・9 1・
“ 二五 " 国现代渔业 建设将重点抓 好十大 工程 十 我
6 2 至2 月 1日 2日, 由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主办 养殖 ; 加大低洼盐碱地 、 山区溪流等养殖资源开发力 的“0 中国渔业经济专家论坛” 21’ 1 在京举行。与会专 家认为 , 我国渔业大国虽然确立 , 但渔业强国尚须努
全国渔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
全国渔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2011-2015年)“十二五”时期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是深化改革开放、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攻坚时期,也是加快现代渔业建设的战略机遇期。
为明确“十二五”时期我国渔业的发展思路、战略目标和主要任务,促进渔业经济又好又快发展,根据《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和《全国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制定《全国渔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
一、“十一五”渔业发展主要成就“十一五”期间,党中央、国务院坚持把“三农”工作作为全部工作的重中之重,不断强化强农惠农政策,加大“三农”投入力度,为我国渔业经济平稳较快发展创造了良好的环境。
五年来,全国渔业系统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扎实推进现代渔业建设,顺利完成了“两确保、两促进”的任务目标。
渔业在保障粮食安全、增加农民收入、促进生态文明、维护海洋权益、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等方面做出了重要贡献,在探索和实践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发展道路中发挥了积极作用。
(一)渔业经济平稳较快发展,为保持农业农村经济好形势发挥了重要作用。
五年来,渔业克服了自然灾害严重、国际金融危机冲击和国内经济环境复杂多变等不利因素,保持了平稳较快发展,成为农业农村经济中重要的支柱产业和富民产业。
2010年,水产品总产量5373万吨,年均增长4.1%;渔业经济总产值1.29万亿元,渔业产值6751.8亿元,分别年均增长11.0%和10.6%;水产品出口额138亿美元,连续11年居国内大宗农产品出口首位;质量安全水平稳步提升,产地抽检合格率连续5年保持在96%以上;水产品市场供给充足,价格年均涨幅 4.9%,为丰富城乡居民“菜篮子”供给,稳定农产品价格发挥了重要作用;渔民人均纯收入8963元,年均增长9.8%。
(二)渔业产业结构进一步优化,发展水平和产业竞争力显着提升。
“十一五”末,水产品总产量中养捕比例由“十五”末的67:33发展为71:29;渔业二三产业产值比重达到48%,水产品加工业稳步发展,企业规模不断壮大,加工能力提高了30%;渔业发展方式转变步伐加快,以“两带一区”为代表的优势水产品养殖区域布局基本形成;水产健康养殖全面推进,累计改造标准化养殖池塘1000多万亩,创建标准化健康养殖示范场(区)1700多个,工厂化循环水养殖、深水抗风浪网箱养殖等集约化养殖方式迅速发展;国内捕捞业发展平稳有序,作业渔船结构有所改善;远洋渔业结构继续优化,大洋性公海渔业比重由46%提高到58%,成功启动实施南极海洋生物资源开发项目;休闲渔业蓬勃发展,成为带动渔民增收的新亮点。
浙江省渔业发展“十二五”规划
浙江省渔业发展“十二五”规划浙江省是我国重要的渔业省份之一,拥有丰富的渔产资源和良好的海洋生态环境,具备发展渔业的优势和潜力。
为了更好地利用渔业资源,提高渔业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浙江省制定了渔业发展“十二五”规划,以推动渔业可持续发展。
一、总体目标二、主要任务1.构建渔业资源保护体系浙江省将加强海洋渔业资源的调查、监测和评估,建立健全渔业资源保护和管理制度,加大对违法捕捞行为的打击力度,推动禁渔区和休渔期制度的实施。
2.推进渔业结构调整浙江省将加快推进渔业结构调整,促进渔业向高效、集约、绿色的方向发展。
重点发展优势渔业品种和产品,推广新技术、新模式和新装备,提高渔业生产的效益和可持续性。
3.提升渔业生产水平和品质浙江省将加强渔业科技研究和创新,提高渔业生产的科技含量和技术水平。
加强渔业监测和预警,健全渔业质量安全监管体系,提高渔业产品的品质和竞争力。
4.加强渔业服务体系建设浙江省将加大渔业基础设施建设投入,改善渔港、码头、渔船、冷链物流等设施条件,提高渔业生产和加工的配套服务能力。
推动渔业产业与农业、制造业、服务业等产业的深度融合,促进渔业与旅游、文化等产业的协同发展。
5.健全渔业管理制度和执法力量浙江省将健全渔业管理制度和执法力量,加大海洋渔业执法力度,强化渔业市场监管,打击渔业违法行为,维护渔业市场秩序。
三、保障措施为实现上述目标和任务,浙江省将采取以下保障措施:1.加强政策引导制定和完善渔业发展相关政策,促进渔业的可持续发展。
加大对渔业农业的扶持力度,推动渔业产业化发展,提高渔民的收入水平。
2.加强科技支撑加大对渔业科技研发的投入,推动渔业科技创新和成果转化。
建立渔业科技信息服务平台,提供渔业科技信息和技术服务,提高渔业生产的科技含量和竞争力。
3.强化组织领导和管理建立健全渔业发展领导小组和工作机制,加强对渔业发展的组织领导和统筹协调。
加强渔业管理部门的能力建设,提高渔业管理的科学性和精细化水平。
十二五国家海洋事业发展规划纲要
国家海洋事业发展规划纲要我国是海洋大国,海洋问题事关国家根本利益。
从我国未来发展全局看,海洋对保障国家安全、缓解资源和环境的瓶颈制约、拓展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空间,将起到更加重要的作用。
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过程中,必须把海洋事业摆在十分重要的战略位置。
加快发展海洋事业,努力建设海洋强国,着力提升我国综合国力、国际竞争力和抗风险能力,是新时期社会经济发展的迫切需求,对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第三步战略目标具有重要意义。
本规划的海洋事业涵盖海洋资源、环境、生态、经济、权益和安全等方面的综合管理和公共服务活动。
规划期限为2006-2010年,远景展望到2020年。
一、机遇与挑战我国濒临西北太平洋,大陆岸线长1.8万公里,面积大于500平方米的岛屿6500多个,内水和领海主权海域面积38万平方公里。
根据《联合国海洋法公约》有关规定和我国的主张,我国管辖的海域面积约300万平方公里。
此外,我国在国际海底区域还获得了7.5万平方公里专属勘探开发区。
“十五”期间,我国综合国力不断增强,国际地位不断提高,海洋事业进入快速发展时期。
涉海法律法规进一步健全和完善,综合管理能力不断提高,海洋维权执法、信息服务、海洋监测、海洋防灾减灾能力逐步提升,海洋科技支撑作用有所增强,海洋人才队伍有所扩大,参与和处理国际海洋事务的能力进一步提高。
海洋经济成为国民经济新的增长点,年均增长速度为13.6%,2005年海洋经济生产总值达18025亿元,占同期国内生产总值的9.8%。
“十一五”是我国海洋事业加快发展的重要时期,机遇和挑战并存。
随着经济全球化进程的加快,我国经济布局将进一步向滨海地区集聚,与世界经济的联系日益加深,国家利益的扩展使海洋的战略地位和重要作用更加突出;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对有序开发海洋资源,着力保护海洋生态环境提出了更高要求;综合国力的提高为国家加大对海洋事业的投入提供了保障;海洋经济的快速发展要求海洋事业提供更好的指导、管理和服务;新技术的应用对海洋事业的支撑作用更为明显;沿海地区社会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生命财产安全的保障,迫切要求海洋事业提高监测预报、防灾减灾等公共服务能力。
全国海洋经济发展“十二五”规划
国务院关于印发全国海洋经济发展“十二五”规划的通知国发〔2012〕50号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国务院各部委、各直属机构: 现将《全国海洋经济发展“十二五”规划》印发给你们,请认真贯彻执行。
国务院2012年9月16日 全国海洋经济发展“十二五”规划目 录前 言第一章 规划背景第一节 发展成就第二节 机遇挑战第二章 总体要求第一节 指导思想第二节 基本原则第三节 总体目标第三章 优化海洋经济总体布局第一节 北部海洋经济圈第二节 东部海洋经济圈第三节 南部海洋经济圈第四节 海岛开发与保护第四章 改造提升海洋传统产业第一节 海洋渔业第二节 海洋船舶工业第三节 海洋油气业第四节 海洋盐业和盐化工第五章 培育壮大海洋新兴产业第一节 海洋工程装备制造业第二节 海洋药物和生物制品业第三节 海洋可再生能源业第四节 海水利用业第六章 积极发展海洋服务业第一节 海洋交通运输业第二节 海洋旅游业第三节 海洋文化产业第四节 涉海金融服务业第五节 海洋公共服务业第七章 提高海洋产业创新能力第一节 积极发展海洋产业核心技术第二节 加快推进海洋科技成果产业化第三节 鼓励科技型涉海企业发展第四节 培养海洋产业创新型人才第八章 推进海洋经济绿色发展第一节 大力发展循环经济第二节 加强海洋生态环境保护第三节 推进海洋产业节能减排第四节 提高海洋防灾减灾能力第九章 加强海洋经济宏观指导第一节 强化海洋经济规划指导第二节 加强海洋经济监测评估第三节 推进全国海洋经济发展试点第十章 保障措施第一节 加强海洋经济管理的统筹协调第二节 优化海洋经济发展的制度环境第三节 完善支持海洋经济发展的政策体系 第四节 加强规划组织实施和督促检查前 言海洋是潜力巨大的资源宝库,也是支撑未来发展的战略空间。
我国海域辽阔,海洋资源丰富,开发潜力巨大。
经过多年发展,我国海洋经济取得显著成就,对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发挥了积极带动作用。
大力发展海洋经济,进一步提高海洋经济的质量和效益,对于提高国民经济综合竞争力,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具有重大战略意义。
农业部关于“十二五”期间进一步加强
农业部关于“十二五”期间进一步加强渔船管理控制海洋捕捞强度的通知沿海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国务院有关部门:自1987年开始,国家对海洋捕捞渔船数量和功率实行总量控制制度。
2003年,农业部印发了《关于2003—2010年海洋捕捞渔船控制制度实施意见》(以下称《实施意见》)。
在沿海各级人民政府的高度重视和有关部门的大力支持下,各地渔业部门认真组织实施,海洋捕捞渔船快速增长的势头得到了初步遏制,捕捞强度控制工作取得了阶段性成果。
为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养护和合理利用海洋生物资源,促进渔业可持续健康发展,维护广大渔民的合法权益和长远利益,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渔业法》和《国务院关于印发中国水生生物资源养护行动纲要的通知》(国发[2006]9号)的有关规定,经国务院同意,现就“十二五”期间加强海洋渔船管理、控制海洋捕捞强度等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提高思想认识,坚持实施海洋捕捞渔船控制制度海洋捕捞渔船控制制度实施之后,特别是2003年以来,沿海各级人民政府和有关部门高度重视,加强组织领导、完善制度措施、强化监督管理,海洋捕捞渔船控制工作取得了明显成效。
渔民和社会各界控制捕捞强度、养护海洋生物资源的理念逐步形成,海洋捕捞渔船盲目增长的态势得到初步遏制,渔船管理逐步进入法制化、规范化的轨道,为建立中国特色的渔船管理制度进行了有益探索、积累了宝贵经验。
但同时也应该看到,当前我国经济社会正处在快速发展阶段,人口数量多、就业压力大,经济社会发展与资源可持续利用之间的矛盾十分突出,海洋捕捞强度仍然超过资源的可承载能力。
特别是随着新的国际海洋制度的建立,我国与周边国家陆续签订渔业或海域划界协定,我渔船的作业渔场缩小,加强渔船管理、控制海洋捕捞强度仍然是一项十分紧迫和艰巨的任务。
坚持并不断完善海洋渔船控制制度是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建设生态文明的客观要求,也是保护和合理利用海洋生物资源、控制捕捞强度、促进渔业可持续健康发展的现实需要。
渔业生产回顾十二五规划十三五
渔业生产回顾十二五规划十三五
十二五时期渔业生产取得重大成就
一、按照十二五时期规划期订的各项渔业生产,水产品总产量及淡水捕捞产量、高效渔业面积、设施渔业面积、渔业总产值及渔业增加值的主要指标全部完成。
二、渔业安全生产,十二五规划期间,从事专、付业生产作业的渔船船主,自觉服从安全生产检查、接受主管部门培训,没有发生一起伤亡事故。
三、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渔业法》法律、法规,严厉打击非法电力捕鱼活动,抓好水生动物疫病防控工作,宣传落实禁用渔药措施,控制饲料添加剂,确保水产品的安全,同时做好水产品检疫工作,抓好水产养殖包村、联户工作、水产技术指导服务,培育和指导科技示范户,建立各村渔业生产联户档案,科技示范户工程档案,使渔业生产工作有新的发展。
十三五时期渔业生产规划
一、提高科学养殖水平,发展工厂化养殖基地,扩大高效渔业基地养殖面积,巩固设施渔业面积,抓好标准化鱼塘改造,新建家庭农场鱼塘,增加特种水产品养殖,创品牌、提高单产、增加效益。
二、抓好渔业安全生产,从事专、副业捕捞生产的渔船
签订安全生产责任书,每月检查一次,开展经常性安全知识宣传和安全检查活动,接受主管部门培训,坚决杜绝重大事故发生。
三、认真宣传中华人民共和国《渔业法》法律、法规,使从事专、副业捕捞生产的渔民,严格执行《渔业法》,不得从事电、毒鱼等非法活动,抓好水生动物疫病防控工作,捕捞的水产品使用禁用保鲜剂,养殖生产不使用禁用渔药、饲料添加剂,确保水产品的安全,抓好水产品检疫工作,培训和指导科技示范户,开展好水产养殖技术宣传、技术咨询和实用技术培训工作,送技术、送信息上门,当好专、副业渔民科技参谋。
2015年11月5日。
十二五海洋经济发展规划
十二五海洋经济发展规划十二五期间,我国海洋经济发展成为国家重点发展领域之一、为了有效推动我国海洋经济的健康稳定发展,国家制定了《十二五海洋经济发展规划》,设定了具体目标和措施,为我国海洋产业的发展指明了方向。
《十二五海洋经济发展规划》的制定是基于我国海洋资源丰富、海洋产业潜力大的特点。
规划的目标是到2024年,我国海洋经济总产值占GDP比重达到9%以上,海洋经济步入世界一流行列。
为实现这一目标,《十二五海洋经济发展规划》提出了一系列政策和举措。
首先,发展海洋产业。
规划明确提出要发展海洋能源、海洋航运、海洋旅游、海洋渔业等多个领域的产业,通过完善海洋产业政策,加大政府投入和支持力度,支持企业技术创新和市场开拓,推动海洋产业的快速发展。
其次,加强海洋科技创新能力。
规划提出要加强海洋科技创新能力建设,通过设立科研项目、建设海洋科研平台、培养高层次科技人才等举措,提升我国在海洋科技领域的实力,推动科技成果转化为生产力,促进海洋经济的持续发展。
再次,加强海洋环境保护。
规划要求加大海洋环境保护力度,加强海洋生态系统保护和海洋生物多样性保护,推动建立健全海洋生态保护区和海洋生态补偿机制,确保海洋资源的持续利用和海洋生态环境的良好状况。
此外,《十二五海洋经济发展规划》还重点提出要健全海洋法律法规体系,完善海洋经济管理体制,加强海洋权益保护。
通过建设海洋资源管理智能化平台、设立统一的海洋产业监管机构等措施,提升海洋经济管理的效能和透明度,为海洋产业发展提供良好的管理环境。
在推动海洋经济发展的过程中,规划明确了政府、企业、科研机构和社会各界的职责和角色。
政府要加强领导和协调,提供政策支持和投资引导;企业要加强技术创新和市场开拓,提高竞争力和核心竞争力;科研机构要加强科研成果转化和创新能力培养;社会各界要加强环境保护和法律意识培养。
总之,我国海洋经济发展具有广阔的空间和巨大的潜力,《十二五海洋经济发展规划》为我国海洋产业的发展提供了科学的指南和支持。
渔业安全生产“十二五”工作规划
渔业安全生产“十二五”工作规划为进一步加强渔业安全生产工作,保障渔民生命财产安全,促进现代渔业建设和渔业持续、稳定、健康发展,依据国家安全生产和渔业法律法规、《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加强渔业安全生产工作的通知》(国办发[2008]113号)、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安全生产“十二五”规划》和《全国渔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制定本规划。
一、现状和工作成效我国是世界渔业大国,据统计2010年全国渔业人口2081.03万人,其中渔业从业人员1399.21万人;拥有渔船106.56万艘,占世界渔船总数四分之一以上;水产品总产量达5373万吨,占世界水产品总产量比重超过三分之一;渔业经济总产值1.28万亿元,其中渔业产值6750亿元,占农业产值比重为9.3%。
渔业的发展为保障国家食物安全、增加农渔民收入、促进生态文明、维护海洋权益等方面做出了重要贡献。
但同时渔业也是一个高风险行业,受自然条件、物质条件和人为因素影响大,特别是我国,由于渔船数量多、作业范围广,其风险程度远高于其他产业。
做好渔业安全生产工作,对保障渔民生命财产安全、建设现代渔业、保持渔区社会稳定具有重要意义。
“十一五”以来,各级人民政府和有关部门认真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强安全生产和防灾减灾工作的决策部署,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方针,针对渔业风险特点,强化安全生产责任制,深入开展宣传教育,切实加强监督管理,提高渔业防灾减灾能力,努力克服台风等灾害性天气增多等不利因素,渔业安全生产形势保持稳定好转态势,渔业安全事故逐年下降。
2010年,发生渔业船舶生产安全事故263起、死亡人数319人,与2005年相比,事故总起数和总死亡人数分别下降63.8%和47.6%。
其中,较大事故起数和死亡人数分别下降39.1%和24.2%,重大事故起数和死亡人数分别下降75%和75.5%。
(一)领导重视、社会关注,渔业安全生产工作摆上重要位置“十一五”以来,党和国家高度重视渔业安全生产工作,胡锦涛总书记、温家宝总理多次就加强渔业安全生产工作做出重要批示, 2008年10月,国务院办公厅下发了《关于加强渔业安全生产工作的通知》,明确了渔业安全生产工作的指导思想、目标任务、工作重点和政策措施。
“十二五”渔业发展十大任务
“十二五”渔业发展十大任务
佚名
【期刊名称】《新农业》
【年(卷),期】2011(000)012
【摘要】农业部10月发布《全国渔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提出“十二五”期间我国渔业发展的十项重点任务:①大力发展生态健康的水产养殖业,加快推进标准化健康养殖,科学合理调整拓展养殖空间,强化疫病防控和质量安全监管。
②积极发展环境友好的增殖渔业,积极开展增殖放流,推进海洋牧场建设。
③统筹发展可持续的捕捞业,严格控制渔业捕捞强度,扶持壮大远洋渔业。
【总页数】1页(P7-7)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S9-9
【相关文献】
1.蒙城县“十二五”渔业经济发展任务及规划 [J], 赵明诚
2.“十二五”渔业发展十大任务 [J],
3.总结"十一五"辉煌成就谱写"十二五"壮丽篇章加快转变渔业发展方式着力推进现代渔业建设——牛盾副部长在全国渔业工作会议上的讲话(摘编) [J],
4.总结60年渔业发展经验谋划"十二五"渔业发展加快推进新时期现代渔业建设——牛盾副部长在全国渔业工作会议上的讲话(摘要) [J],
5.总结“十一五”辉煌成就,谱写“十二五”壮丽篇章加快转变渔业发展方式,着力推进现代渔业建设——江西省农业厅党委书记、厅长毛惠忠在全省渔业工作会上的讲话(摘编) [J],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全国渔港建设“十二五”规划(征求意见稿)二〇一二年八月目录引言 (1)一、渔港建设基本情况 (2)(一)沿海渔港建设基本情况 (2)(二)渔港建设存在的主要问题 (3)(三)加强渔港建设的必要性 (5)二、指导思想、基本原则和建设目标 (7)(一)指导思想 (7)(二)基本原则 (7)(三)建设目标 (8)(四)建设需求 (9)三、建设内容 (9)(一)沿海中心渔港 (9)(二)沿海一级渔港 (10)(三)避风锚地 (11)(四)大江大湖及边境水域重点渔港 (11)四、区域布局 (11)(一)沿海渔港布局 (11)(二)大江大湖及边境水域重点渔港布局 (14)五、资金测算 (15)(一)投资规模 (15)(二)资金筹措 (16)六、效益分析与环境影响评价 (17)(一)社会效益 (17)(二)经济效益 (18)(三)环境影响评价 (18)七、保障措施 (19)(一)统一认识,加大渔港投资扶持力度 (19)(二)科学规划,促进渔港可持续发展 (19)(三)严格程序,扎实做好项目前期工作 (20)(四)创新机制,促进渔港建设良性循环 (20)(五)加快立法,促进渔港安全有效管理 (21)附表1:1998-2010年中央投资建设沿海中心、一级渔港名称.. 22附表2:1998-2010年中央投资建设内陆重点渔港名称 (23)附表3:2011-2015年全国沿海中心、一级渔港规划建设布局及渔港名称 (24)附表4:2011-2015年全国渔船避风锚地规划建设布局及锚地名称 (25)附表5:2011-2015年全国内陆重点渔港规划建设布局及渔港名称 (26)引言我国是世界渔业大国,渔船数、渔民数、水产品产量均居世界第一。
2010年末,拥有各类渔船106.56万艘,其中海洋渔船31.6万余艘(海洋捕捞机动渔船20.4万余艘);传统渔民747万人,其中海洋渔业传统渔民327.8万人;水产品总产量5373万吨,其中海水产品产量2797.5万吨(海洋捕捞产量1203.6万吨)。
渔港是渔业安全生产最重要的基础设施,既是渔民生产生活、避风减灾和渔政执法的重要基地,也是沿海众多中小城镇的重要基础产业依托,又是渔业戍边维权、实施国家海洋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
加强渔港建设和维护,对于切实保障广大渔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保障海洋水产品安全供给,维护国家海洋权益,促进渔区经济社会繁荣等方面具有重要意义。
2011年3月,国务院发布《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明确把渔政渔港作为新农村建设重点工程,提出“改扩建或新建一批沿海中心渔港、一级渔港、二级渔港、避风锚地和内陆重点渔港”。
为落实国家“十二五”规划要求,根据《渔业法》、《安全生产法》及《渔业安全生产“十二五”规划》,制定本规划。
规划期限为2011-2015年,以2010年数据为规划基础数据。
“十二五”期间重点改扩建或新建沿海一级以上渔港144个,避风锚地11个。
此外,建设大江大湖及边境水域重点渔港26个。
一、渔港建设基本情况渔港是指主要为渔业生产服务和供渔业船舶停泊、避风、装卸渔获物、补给渔需物资的人工港口、自然港湾以及综合港的渔业港区,包括水域、岸线、陆域等。
渔港水域包括港池、航道、锚地和避风湾。
渔港水工设施包括防波堤、码头、护岸、船闸、防沙堤、导流堤、修造船滑道、导航标志及系船设施等。
渔港陆域包括鱼货装卸、交易流通、冷藏加工、物资补给、渔船修造、通讯导航、港区监控、污水处理、综合管理、渔业执法等功能设施。
(一)沿海渔港建设基本情况根据2011年渔港普查数据,我国现有各类沿海渔港1299个。
截止2010年,中央投资22.81亿元对其中的111个渔港进行了改扩建,形成了中心渔港55个、一级渔港56个,渔船安全避风容纳量7.8万艘。
另中央投资1.24亿元,建设内陆重点渔港32个。
1.沿海渔港布局框架初步形成1998年以来,我国沿海渔港建设进入稳步发展阶段。
沿海渔港建设中央投资由2002年的1亿增至2010年的3亿,建设数量由2002年的27个增至2010年的111个,渤海、黄海、东海、南海等四大海区主要渔场均分布有中心和一级渔港。
特别是台风正面袭击区的东南沿海五省(区)建设32个中心渔港、33个一级渔港,占中央投资建设沿海渔港的60%,加之沿海各地不断加大对二级及以下渔港的建设力度,目前已初步形成了覆盖重点省区、重要渔区和台风路径海域的沿海渔港布局。
2.渔业防灾减灾能力提升沿海中心渔港、一级渔港和内陆重点渔港基础设施条件得到较大改善,配套设施基本完善,成为区域性渔业安全保障和生产服务基地。
截止2010年,形成有效掩护水域面积5000万平方米,渔港综合防风水平提升到10级,可满足近8万艘海洋捕捞渔船在10级以下(含10级)大风天气时的就近分散避风和休渔期停泊,保障近百万渔民的生命和财产安全。
3.渔区经济发展加快通过渔港建设带动地方和社会投资近50亿元,满足600万吨的鱼货装卸交易和60万吨的水产品加工,提供15万个就业机会,形成近百个渔港经济区,综合经济效益超过150亿元。
渔港所在地区利用渔港经济区建设,兴市场、抓配套、拓街道、建小区,推动了港区城镇化和渔民转产转业,促进了渔民增收,辐射带动了沿海重要渔区经济的发展。
(二)渔港建设存在的主要问题近十年来,我国渔港建设取得了显著成效,但由于大多数渔港基础设施薄弱,与渔业安全生产和渔区经济发展需要还不能完全适应,与渔区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还有较大差距。
1.建设标准偏低,防灾减灾能力弱我国是受台风袭击最多的国家之一,1945-2010年登陆我国沿海的台风达607次,年均9.3个。
从统计资料看,我国南起海南岛、北至辽东半岛的广阔海岸带均遭受过台风侵袭,且以东南沿海以及长江口等地区受台风影响最为严重。
特别是近年来,影响我国的台风呈密度大、强度大、破坏大的特点,中心最大风力达到17级的超强台风也时有发生。
根据各国经验,“防台主要是避台”。
实践证明,渔船就近、分散避风,能分散风险、最大限度降低台风灾害。
虽然我国目前已拥有1299个沿海渔港,但大部分系天然形成的岙口,防波堤等建设标准偏低,防台减灾能力较弱,防台减灾能力较强的渔港主要是国家近年来投资建设的111个渔港和个别国有企业渔港,仅占沿海渔港总数的8%,远不能满足渔船就近分散避风的需要。
2.渔港岸线资源少,建设管理相对薄弱近年来,随着沿海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海洋经济开发力度不断加大,港口岸线资源日趋紧张,渔业传统岸线不断缩小,部分传统避风岙口、锚地被商港侵占,一些选址较好的渔港被迫搬迁到直面风浪袭击的边远海区,渔船停泊安全受到严重威胁。
城镇开发与渔港用地矛盾也日益突出,渔港的经济和社会功能受到不同程度制约,对渔业生产、渔民增收和渔区稳定造成不利影响。
同时由于渔港管理还没有专门的全国性法规,渔港规划、建设、管理维护权责不明确。
渔港的所有权、使用权、经营权、监督权缺乏法律保障,随意改变渔港性质和功能现象时有发生。
3.投资机制不健全,维护管理缺手段渔港作为一个整体,兼具公益性和经营性。
渔港水工部分的防波堤、码头、护岸、港池航道疏浚等工程,以及陆域部分的道路、水电、通讯导航等设施,主要体现公益性,需要各级政府加大资金投入建设。
由于各地经济发展不平衡,地方特别是市、县财力较弱,渔港建设投入少,主要依靠中央投资建设,影响渔港建设进度。
以港区为依托的物资补给、水产品交易、加工、流通、渔船修造、休闲渔业等产业具有较好的经济效益,但由于渔港相关扶持政策不完善,社会投资缺乏积极性,投资主体单一,陆域经营性设施建设滞后,渔港功能未得到充分发挥。
此外,渔港建管单位缺乏经验,资金配套不及时,推高了工程建设成本,拖延了建设工期;项目建成后运行管理机制不活,维修养护不及时,导致渔港设施老化失修,港池淤积和水域污染严重,渔船无法湾泊或处于无序状态,渔港“脏乱差”情况较为突出,严重影响渔港形象。
(三)加强渔港建设的必要性1.加强渔港建设是提升渔业防灾减灾能力的迫切需要受全球气候变化等因素影响,近几年台风、风暴潮、洪涝等自然灾害总体呈数量增多、程度增强、影响增大的趋势,对渔民生命财产安全和渔业生产安全造成的直接影响和威胁日益严重。
据有关统计数据,2010年因台风、洪涝造成养殖设施、堤坝、码头、护岸、防波堤等损毁价值41.03亿元,占渔业设施经济总损失的88%。
大湖区、大库区产生的风浪、大流域泻洪及流冰期对内陆渔船的安全也产生很大威胁。
加快渔港建设步伐,对于提高渔业防灾减灾能力、确保渔民生命财产安全、维护渔区和谐稳定具有重要意义。
2.加强渔港建设是加快建设现代渔业的迫切需要渔港不仅仅是为渔船提供停泊和避风的场所,更是为捕捞业和养殖业提供必要的后方基地,有条件的渔港还可以建成渔港经济区,具有带动加工贸易、发展休闲旅游业和促进渔区人口集聚、城镇建设等多重功能。
渔港建设可以带动社会资金到港区从事物资补给、水产品交易、加工、流通、渔船修造、餐饮、娱乐等设施建设,有效延伸渔业产业链条,提高产业关联度,拓展渔业发展空间。
加强渔港建设,对促进实现现代海洋捕捞、加工和物流业的快速协调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是建设现代渔业的重要平台。
3.加强渔港建设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迫切需要渔港是渔区、渔村(镇)发展的重要依托。
加强渔港建设,将渔港建设总体规划与城镇发展规划相衔接,结合渔业历史特色文化和国民现代需求融入其中,利用渔港建设推进渔区小城镇建设,发展渔业经济和区域经济,有利于进一步扩大渔民就业,增加渔民收入,促进渔民转产转业和渔业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加快渔区城乡统筹发展,使渔港成为渔船避风减灾中心,水产品集散和加工中心,渔业信息、技术推广和鱼文化科普教育中心,实现以港兴镇、以港兴市,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4.加强渔港建设是加快实施国家海洋战略的需要海洋渔业始终是我国利用海洋、维持生存、牧海戍边的重要体现,在维护国家海洋权益、扩展国际空间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从朝韩水域海上监管,到东海、南海、北部湾维权行动,特别是中央提出“开发南沙,渔业先行”的重要决策,渔业在国家海洋战略中的地位日益重要。
加强渔港建设,既是强化海洋管理、提升海洋功能、促进海洋经济发展和海洋资源可持续利用的重要手段,也是实施国家海洋战略、维护海洋权益的重要途径。
二、指导思想、基本原则和建设目标(一)指导思想以党的十七大精神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紧紧围绕建设现代渔业,实施国家海洋战略的总体目标,通过加大渔港建设投入、创新渔港管理机制、延伸渔港产业链、改善港区生产条件,着力提高海洋渔业防灾减灾能力、着力发挥渔港生产服务功能、着力健全渔港经营管理制度,着力完善渔港支持保护体系,推动海洋渔业产业结构调整,促进渔业增效、渔民增收和渔区社会经济和谐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