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休闲城市”到“休闲之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从“休闲城市”到“休闲之都”——以杭州市为例
作者:蔡尚伟张爱萱来源:爱思想添加日期:10年07月23日
可以说,任何生命都有“闲”的生存状态,而有了人就有人的休闲活动。但在生产力不发达的农业社会,人们的休闲活动相对较少,形式相对简单,并且集中为少部分人的生活权力。进入工业社会后,尤其是21世纪以来,经济与科技迅速发展,新科技提高了劳动生产率,给人们普遍带来更多的闲暇时间,“即增加使个人得到充分发展的时间,而个人的充分发展又作为最大的生产力反作用于劳动生产力”1,经济的快速增长与人们闲暇时间的增多,又使得人们的休闲需求迅速提升。休闲成为产业,成为一个新的经济增长点大步向前。
美国著名未来学家、经济学家格雷厄姆•莫利托在《全球经济将出现五大浪潮》中曾预言:到2015年人类将走过“信息时代”的高峰期而进入“休闲时代”。休闲产业在2015年将会主导劳务市场,在美国的国民生产总值中将占有一半的分额,新技术和其他一些趋势可以让人们把生命中的50%的时间用于休闲。随着我国经济快速发展,居民收入的增加,消费观念和需求结构的变化,逐渐形成经济的休闲化和休闲的经济化的发展趋势,这给城市的发展提供了新的机遇。
在国内,不少优秀的旅游城市在“休闲”的路上做着积极的探索,准备在发展休闲产业上大显身手并以此作为城市定位。珠海市率先在国内提出要将珠海建成珠江三角洲的休闲都市;大连市在提出以“浪漫之都”作为城市旅游形象的定位时,将“休闲之都”作为其主题形象的一个重要的分支; 2003年,成都市明确提出打造“休闲之都”的城市品牌;杭州对“休闲之都”更是情有独钟,举办了2006年世界休闲博览会,将发展目标定位在"世界休闲之都”上,努力向生活、居住、创业的“天堂”迈进。此外,长沙、三亚、大庆、包头等都提出了建设局域性或方面性“休闲之都”的设想。一些县级城市也提出了类似口号,如北京密云县提出要打造“生态密云、休闲之都”品牌,山东烟台海阳市也在建设“休闲度假名城”等等。
于此背景之下,以“休闲”定位俨然已成为增强城市核心竞争力的有效途径。那么,“休闲城市”应有哪些要素?要成为“休闲之都”需要满足什么样的条件?这些问题都有待人们做出理性的思考。本文抛砖引玉,期待方家进一步深入研究。
一、休闲城市的基本要素
在不同的时代,休闲有着不同的内容。每一种文化每一个历史时期都创造着休闲的概念,也都不断地对这一概念作出新的界定。原始社会,休闲与劳动没有严格的区分,往往以朴素自然的方式融合在个人的活动之中。伴随着生产力的发展和货币的产生,“闲”渐渐从“劳”中抽离出来。在阶级社会里,人们用大部分时间从事物质生产,维持生存,只有一
部分统治阶级在占有劳动者时间的基础上成为有闲阶级。休闲就作为劳动的对立面而产生,劳动和休闲都不表现为人的自由自觉活动。马尔库塞曾深刻地指出:“在摆脱了统治的需求后,劳动时间和劳动能量在量上的减少,将导致人类生存发展质的变化:决定人类生存内容的,不是劳动时间,而自由的时间,不断扩展的自由王国真正成了消遣的王国,即个体机能得到自由消遣的王国。”3可见,休闲是一个历史范畴,有着不同的内容,但它基本上都出现在时间、活动、存在方式、心态等语境之中。随着人类物质生活条件的充分发展,人们生活的中产阶级化趋势越来越明显,大众化休闲时代逐渐到来,休闲不仅是一种个体生活状态,一种观念,更是一种文化,一种产业。而城市作为人类为满足自身需要而存在的环境,城市的功能发展与人类的需求不断适应吻合,休闲城市便应运而生。一般来说,要成为休闲城市,应具备旺盛的居民休闲消费能力、浓厚的城市休闲文化、优秀的休闲资源等三大基本要素。
1、经济基础
在已来临的新经济发展世纪中,休闲正逐渐成为人们生活的中心内容。当今,休闲已被赋予新的社会性、经济性内容,经济学家想要把人们在休闲中所花费的时间、金钱和消费动机纳入一个巨大而有合理的函数之中。
继承人类休闲思想史的传统,中国休闲研究的主要开创者之一马惠娣认为,休闲是人的一种存在状态,一种生存状态,一种精神状态,是人“成为人”的过程。这种观点把休闲与人的本质联系起来,人是出发点,人是目的,这是终极层面的意义。隐藏在这个概念之下的是现实层面人“成为人”是需要有闲暇时间,有经济来源,不再愁基本生活的前提。所以,经济指标也就成为衡量一个城市是否是休闲之城的重要条件。只有人们的收入水平不断提高,才能为居民享受高层次的休闲生活奠定坚实的物质基础。更重要的是,只有人们在休闲中创造丰富的社会价值特别是经济价值,一座城市才可能成为当代意义的休闲城市。
国际经验表明:当一个国家或地区人均GDP达到3000美元时,人们对休闲产品的需求将急剧升高。城市人均GDP和人均可支配收入的持续增长和恩格尔系数的逐步降低将为休闲产业提供必要的物质基础。所以,这里的经济指标主要选取城市人均GDP,人均可支配收入作为参考坐标。国内看,深圳(1996年)上海(1997年),广州(1997年),北京(2001年)人均GDP已达到3000美元。而且,人均GDP3000美元前后,城市消费结构的变化与国际经验基本一致。这表现在恩格尔系数(食品类支出比重)均有较大幅度的下降,交通通讯、居住、医疗保健、娱乐教育文化服务类支出比重上升3。
杭州市人均GDP也于2001年突破3000美元。2003年市区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12892元,恩格尔系数为38.7。农民人均纯收入5740元,恩格尔系数为36.3,基本已经跨入富裕的行列。2006年,成都人均GDP已达到3000美元,城市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2789元,恩格尔系数为33.9。
应该说,中国许多城市都具备了当代意义的休闲城市的准入条件。
2 城市文化
在经济发展水平上,多数城市都难与上海、广州、北京、深圳比肩。经济发展水平是判断休闲城市的重要依据,但并不能因此就简单地把这样一些城市归为休闲城市。除经济因素外,衡量一个城市能否成为休闲城市的另一个重要指标便是城市文化。城市文化是一个城市的灵魂,代表着一个城市的品格,是经过千百年沉淀和历练,是不能复制的城市要素,是城市综合竞争力的重要组成部分。城市有无突出的休闲文化传统与当代休闲文化氛围及较高的休闲文化品牌是衡量一个城市是否休闲城市的非常核心的指标。
上海最突出的特征是著名的国际经济中心城市;对首都北京而言,最具特征的是政治中心、文化中心、世界著名古都;深圳、广州虽然经济发展走在前面,但是忙碌、紧张、竞争的生活方式与休闲都市有着较大的差异,休闲气息皆不浓厚。
杭州定位为休闲之都,她的休闲文化由来已久。周密在《武林旧事》中就描绘出杭州的山水文化和市民休闲的图景。卷3《西湖游幸》中记载:“西湖天下景,朝昏晴雨,四序总宜。杭人亦无时而不游,而春游特盛焉。承平时,头船如大绿、间绿、十样锦、百花、宝胜、明玉之类,何翅百余?其次则不计其数,皆华丽雅靓,夸奇竟好。而都人凡缔姻、赛社、会亲、送葬、经会、献神、仕宦、恩赏之经营,禁省台府之嘱托,贵珰要地,大贾喧民,买笑千金,呼卢百万,以至痴儿騃子,密约幽期,无不在焉。日糜金钱,靡有纪极。故杭谚有‘销金锅儿’之号,此语不为过也。”文章折射出杭州是一个富庶、优美、悠闲的城市,有一种悠闲、安逸、自在的性格。可以说,杭州是国内休闲文化、休闲传统最为深厚最为深厚浓郁的城市之一。
成都的经济水平难与北京、上海、广州等城市比拟,但在城市的文化魅力上,成都自有非同凡响之处,其中就包括休闲文化传统。休闲是成都重要的文化性格,休闲生活是成都人的基本诉求。自秦汉以来,成都便形成了一种闲适享乐的生活方式。如《汉书》云:“巴蜀有江水沃野,山林竹木,蔬食果食之饶,民食稻鱼,亡凶年忧,俗不愁苦,而轻易淫佚。”元费著在《岁华纪丽谱》中也说:“成都游赏之盛甲于西蜀,盖地大物繁而俗好娱乐”,并详细记载了成都一年中的各种游乐盛况。逮至清中期,成都复又成为内陆一繁华都会,生活悠闲,节奏缓慢,旅游休闲之风日盛一日。自古至今,成都平原土地肥沃、物产丰饶,历史上既无饥馑之灾,比起中原地区来又少战乱之苦。因此,生于斯长于斯的成都人养成了享受自然、热爱生活、优雅闲适的生活方式。成都文化对于成都人休闲观念的形成有着非常大的影响。成都文化的精魂是“道”,成都人无意识地受到“道法自然”的哲学精神潜移默化的影响,崇尚自然,喜欢自由逍遥,这融进了他们的价值观中,从而形成了一种集体无意识的对劳闲关系的深刻理解,形成了一个以休闲为主要特色的生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