腰椎平片测量方法 ppt课件

合集下载

腰椎间盘突出症的诊治ppt课件

腰椎间盘突出症的诊治ppt课件
一、定义 X线平片是腰骶椎病变简单、方便而经济的检查方法。
CT表现:
①正常腰椎间盘后缘不超过椎体骨性终板的后缘,且中部略有凹陷呈肾形。 (二) 下肢放射性疼痛:由于腰椎间盘突出多发生在腰4、5和腰5骶1椎间隙,而坐骨神经正是来自腰4、5和骶1-3神经根,所以腰椎间盘 突出患者多有坐骨神经痛或先有臀部开始,逐渐放射到大腿后外侧、小腿外侧、足背及足底外侧和足趾。 阴虚证见心烦不眠,口苦咽干,面色潮红,手足心热。 (1)脊柱运动受限腰部正常时,其运动范围为前屈90度,后伸30度; 平片表现:(1)腰椎间隙前窄后宽或前后等宽;(2)腰椎生理弧度前弯变直或反弓、侧弯畸形;(3)椎体后下角骨质增生或后翘突起; (4)椎管内或椎间孔见游离骨块影。 5、合并腰椎管狭窄者,常有间歇性跛行。 X线平片是腰骶椎病变简单、方便而经济的检查方法。 平片对显示腰椎生理弧度及椎间隙情况优于CT,而这两点正是平片诊断椎间盘突出较可靠的征象。 (6)健肢抬高试验:当健肢被动直腿抬高时,患肢坐骨神经分布区出现疼痛为阳性。 髓核经纤维环裂隙向椎管内突出,后纵韧带未破裂,影像学表现为椎间盘局限性向椎管内突出,可无症状,部分患者出现典型神经根 性症状、体征。 X线平片是腰骶椎病变简单、方便而经济的检查方法。
MRI矢状面一次整体成像,能全面观察游离体的滑移位置和形态,较CT优越。 但对于部分腰骶角不明显,或有腰椎骶化或骶椎腰化者,在定位上有一定困难,仍需结合腰椎X线平片或CT片仔细分析。 (4)直腿抬高试验阳性 由于个人体质的差异,该试验阳性无统一的度数标准,应注意两侧对比。 一般无临床症状,有时可因椎间隙狭窄、椎节不稳、关节突继发性改变,出现反复腰痛,很少出现根性症状。
突出方位这取决于退变程度和力作用点因素,一般 患者侧后方突出最为常见,引起多足单侧神经压迫症 状,这是因为后纵韧带中线部分较厚,两侧相对较薄, 易损伤破裂。

腰椎平片测量方法

腰椎平片测量方法

7、椎间孔的检测方法:正常椎间孔的高度为20~30mm, 其上部有效宽度为8~10㎜,面积为40~160㎜²。临床上常 用的检查方法包括X线、CT、MRI、造影等检查,临床上 椎间狭窄的X线诊断标准是:椎间盘高度≤4㎜,或椎间
高度≤15mm
椎间孔高 度
腰椎前凸指数: 腰椎侧位X线片上S1后上缘至从T12椎体后下缘向下所引垂线的距离,
及下位椎体上缘连线并形成夹角,两线于椎体后方成角为正角,于椎体前方形成的角为负 角,过伸终板角伸位角度-过屈位角度
6、节段前凸角:腰椎体上终板与相邻下一椎体 上终板延长线所夹的角。Cheh 等[8]认为临近节段 矢状曲度改变>10°是诊断邻近节段退变的影像学 指标之一。且X线改变与临床症状相符
正常<25mm。指数增大可加重椎小关节的退行性变,甚至导致椎小关节半脱位
椎管矢径: 侧位X线片上椎体后缘至棘突基底部的距离,平均20—21mm,增宽可见椎管 内占位病变,<15mm可认为椎管狭窄
a 椎管矢状径;b 从T12椎体后下 缘向下所引垂线;c S1椎体后上 缘至b线的垂直距离
腰椎前弯度: 腰椎侧位X线片上,自T12椎体后下缘至S1椎体后上缘做一直线,其与 沿各腰椎体后缘的连线呈一弓形,正常弓顶位于L3,弧弦间距为18~22mm。腰椎滑脱时 此值增大,有椎间盘突出时此值变小
脊椎滑脱Meyerding分度
根据L5椎体向前移位的程度对脊柱滑脱分度。L5椎体的后侧面与S1椎体的头端面相比
较。滑动的百分比如下:
0度——无移位(正常) 1度——0% ~ 25% 2度——26% ~ 50% 3度——51% ~ 75%
4度——76% ~ 100%
Taillard测量法
此测量法为百分比测量法,即L5后下

腰椎间盘突出症完整版PPT课件

腰椎间盘突出症完整版PPT课件

处理方法讲解
药物治疗
使用非甾体类抗炎药、肌松药等药物缓解疼痛、肌肉紧张等症状。
物理治疗
通过热敷、冷敷、电疗等物理治疗方法缓解疼痛、促进局部血液循 环。
手术治疗
对于严重的腰椎间盘突出患者,可能需要手术治疗,如椎间融合术、 椎板切除术等。手术治疗可以有效解除神经压迫,缓解症状。
06
患者教育与心理支持工作 部署
利用CT三维重建技术,可以从多个角 度观察腰椎间盘突出的情况,更加直 观地了解病情。
发现伴随病变
CT检查还可以发现腰椎间盘突出伴随 的黄韧带肥厚、椎管狭窄等病变,为 治疗方案的制定提供依据。
MRI检查
高分辨率成像
MRI检查具有高分辨率的特点, 可以清晰地显示腰椎间盘、神经 根、硬膜囊等结构,对于腰椎间 盘突出症的诊断具有重要价值。
手术后康复训练和注意事项
术后早期康复训练
在医生指导下进行术后早期康复训 练,如床上活动、站立、行走等。
佩戴腰围保护
术后需佩戴腰围保护腰部,避免弯 腰、扭腰等动作。
定期随访复查
按照医生建议定期随访复查,评估 手术效果及病情恢复情况。
注意生活细节
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避免长时间 保持同一姿势,加强腰背肌锻炼等 。
01
倾听患者的诉求和担忧,给 予关心和支持,减轻患者的
心理压力。
02
鼓励患者保持乐观心态,积 极面对治疗过程中的困难和
挑战。
03
提供心理咨询服务,帮助患 者调整情绪,增强治疗信心

家属参与:共同关注患者身心健康
向家属普及腰椎间盘 突出症的知识,让他 们了解患者的病情和 治疗方案。
鼓励家属参与患者的 康复训练,提高患者 的康复效果和生活质 量。

腰椎间盘突出ppt课件

腰椎间盘突出ppt课件
根据患者病情和医生经验,可选择椎 板切除减压、椎间盘切除、融合固定 等手术方式。
微创手术技术进展及优势
技术进展
随着内窥镜、显微镜等器械的发展,微创手 术在腰椎间盘突出治疗中应用越来越广泛。
优势
微创手术具有创伤小、恢复快、并发症少等 优点,适用于轻中度椎间盘突出患者。
并发症预防与处理策略
并发症预防
佩戴时应紧贴皮肤,松紧适度,避免 过紧或过松影响效果。
改善不良姿势习惯建议
避免长时间保持同一姿势
01
如长时间久坐、久站等,应适当活动身体,缓解腰部疲劳。
纠正不良坐姿和站姿
02
保持挺胸、收腹、双腿并拢等正确坐姿和站姿,避免跷二郎腿、
弯腰驼背等不良姿势。
合理使用枕头和床垫
03
选择适合自己的枕头和床垫,以保持腰椎自然曲度,减少腰部
物理治疗原理和实践操作指南
物理治疗原理
通过物理因子(如光、电、热、磁等)作用于人体,达到缓解疼痛、促进血液 循环、消除炎症等目的。
实践操作指南
根据患者病情选择合适的物理治疗方法;掌握正确的操作方法和剂量;注意观 察患者反应,及时调整治疗方案。
康复训练方法介绍
肌力训练
针对腰背部和腹部肌肉进行力量 训练,提高腰椎稳定性。
受力。
合理安排工作与休息时间
合理安排工作时间
避免长时间连续工作,应适当休 息,缓解腰部疲劳。
注意劳逸结合
在工作间隙,可适当进行腰部活动, 如伸展运动、扭腰等,以缓解腰部 肌肉紧张。
保证充足睡眠
保持充足的睡眠时间,有助于腰部 肌肉和神经系统的恢复。
饮食调整对康复影响
增加钙质摄入
适量增加牛奶、豆制品等富含钙 质的食物,有助于增强腰椎骨骼

腰椎ct PPT课件

腰椎ct PPT课件

.
32
退变性滑脱
.
33
小关节退变
包括骨赘形成、关节间隙狭窄、增生肥大、 软骨下硬化、软骨下骨破坏囊变、关节囊 钙化、软骨真空变性、半脱位
.
34
.
35
后纵韧带骨化
增厚不严重时症状不明显,严重时可造成椎管狭 窄
与椎体后缘骨赘鉴别要点:骨化病灶与椎体间可 见线状透亮影分隔
与椎间盘后缘钙化鉴别要点:后纵韧带钙化是椎 管前缘中间的条状纵形钙化,可致相应节段椎管 狭窄且上下层面可连续,椎间盘钙化多位于椎间 盘断面,纤维环钙化多呈弧条状
部分学者认为是在含水充分的时候发生 CT表现为椎间隙平面相邻的椎体上下缘有
边缘清楚的隐窝状切迹
.
24
许莫氏结节
.
25
腰椎后缘软骨结节
腰椎后缘软骨结节是椎间盘组织进终板疝入椎体 后缘松质骨内,使椎体后缘小骨块突入椎管,引 起椎管狭窄或脊髓压迫症状
病理证实:骨块外均系透明软骨和退变的椎间盘 组织
.
8
腰椎间盘CT断面解剖
.
9
正常腰椎间盘CT(L1/2)
.
10
正常腰椎间盘CT(L2/3)
.
11
正常腰椎间盘CT(L3/4)
.
12
正常腰椎间盘(L4/5)
.
13
正常腰椎间盘(L5/S1)
.
14
.
15
.
16
椎间盘膨出
是指椎间盘退行性改变,髓核脱水,体积 缩小,不能充盈纤维环,纤维环承受的压 力增加,高度下降,纤维环周边膨出,椎 间盘直径增大,边缘超过椎体边缘
.
18
椎间盘膨出
.
19
椎间盘突出

骨科影像学检查PPT专业课件

骨科影像学检查PPT专业课件

编辑版pppt
36
一、骨基本病变
(六)骨质坏死 骨质坏死(osteonecrosis)是指骨组织的局部代
谢停止,细胞成分死亡,坏死的骨质称为死骨。 1.病因 骨质血液供应中断,见于化脓性骨髓炎、骨结核、
骨缺血坏死、骨梗死、骨折后、代谢障碍、血液病、地 方病、放射线性损伤,电伤,冻伤等。
编辑版pppt
编辑版pppt
32
一、骨基本病变
(五)骨膜增生
骨膜增生(periosteal proliferation)又称骨膜
反应,指在病理情况下骨膜内层的成骨细胞活动增加而
产生骨膜新生骨。
1.病因
多见于炎症、肿瘤、外伤等,也可继发于体内其他
脏器疾病。
2.X线表现
(1)形态可呈线状、层状、花边状、针状、放射状
第一节 检查方法
一、X线检查
(一)、X线平片:
1、任何部位,都要用正侧位,某些部位还要用斜位、 轴位和切线位等。
2、应包括周围软组织、四肢长骨应包括邻近的关节以 便定位。
3、两侧对称的关节,必要时还应加拍对侧,以便对照, 发现细小病灶。
(二)、血管造影:
多用于四肢动脉,主要用于血编辑管版疾pp病pt 的诊断和良、恶性肿瘤的鉴别1 。
①内分泌性;②遗传性因素;③营养性;④药源性或中毒;
⑤废用性。
编辑版pppt
11
一、骨基本病变
(一)骨质疏松
2.X线表现 主要是骨密度减低。骨小梁变细、变少、间隙增 宽,骨皮质变薄、分层、疏松化。椎体内呈纵行条纹, 皮质变薄,椎体内陷,椎间隙呈梭形,椎体压缩骨折, 呈楔状变形。 3.CT表现 与X线表现基本相同。椎体骨小梁呈粗点状、蜂 窝状或不规则小片状低密度改变,骨皮质可见普遍变 薄。

医学影像学课件:正常椎管脊髓的CT、MR表现

医学影像学课件:正常椎管脊髓的CT、MR表现

椎间盘病变
(CT)
椎间盘膨出、突出 脊膜囊受压变形椎管变窄
椎间盘变性突出 髓核钙化
椎间盘病变
(MR)
椎间盘变扁、信号减低(变性)、正中后脱出 脊膜囊受压变形移位、椎管变窄
脊椎 脊髓
(异常平片、CT、MR表现)
三、椎管内及脊髓病变: X线平片无法显示。 MR及CT可直接观察病变及相邻组织的变
(髓内病变—脊髓炎)
脊髓肿大增粗,髓内信号异常 局部蛛网膜下腔受压变窄
(髓内病变)
室管膜瘤
脊髓空洞症
脊髓肿大增粗、髓内信号异常、蛛网膜下腔变窄
脊髓疾病
椎管内肿瘤的分类
髓内肿瘤
室管膜瘤 /星形细胞瘤
髓外硬膜内肿瘤 神经鞘瘤 /脊膜瘤
硬膜外肿瘤 转移瘤 /淋巴瘤
脊髓内肿瘤 (Intramedullar Tumor
of Spinal Cord)
椎管肿瘤:髓内肿瘤
概述
.占椎管内肿瘤的10-15%,以室管膜瘤和星 形细胞瘤最多。
.室管膜瘤为最常见,占髓内肿瘤的55-65%, 常见于20-60岁,男性居多。发生于脊髓中 央管以及脊髓终丝的室管膜细胞
.星形细胞瘤占髓内肿瘤的30%,儿童比成人 多见。起于脊髓星形细胞,呈膨胀性或浸润 性生长,与正常脊髓无明显分界
颈 段 脊 髓 内 星 形 细 胞 瘤
--
颈 段 脊 髓 增内 强星 扫形 描细 胞 瘤
脊 髓 内 星 形 细 胞 瘤
1
髓 内 星 形 细 胞 瘤 横断面
增强
2
四、诊断、鉴别诊断及比较影像学
根据上述CT和MRI表现,髓内肿瘤不难 诊断,MRI优于CT
星形细胞瘤与室管膜瘤的鉴别在于前者 多见于儿童,以颈、胸段最为常见,累 及范围较大,伴发囊变的机会较少。而 室管膜瘤呈边界清楚的结节状,并伴广 泛的囊肿。

腰椎间盘突出症完整版专业ppt课件

腰椎间盘突出症完整版专业ppt课件

定义与发病原因
定义
腰椎间盘突出症是指腰椎间盘发生退行性改变以后,在外力作用下,纤维环部分或全部破裂,单独或 者连同髓核、软骨终板向外突出,刺激或压迫窦椎神经和神经根引起的以腰腿痛为主要症状的一种病 变。
发病原因
腰椎间盘的退行性改变是基本因素,长期反复的外力造成轻微损害,加重了退变的程度;椎间盘自身 解剖因素的弱点,在成年之后逐渐缺乏血液循环,修复能力差;遗传因素;腰骶先天异常;诱发因素 包括增加腹压、腰姿不正、突然负重、妊娠、受寒和受潮等。
柔韧性训练
如瑜伽、太极等,可缓解 肌肉紧张,提高身体柔韧 性。
游泳
游泳是一项全身性的运动 ,对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 尤为适宜。
定期随访和评估效果
定期随访
患者应定期到医院进行随 访,以便及时了解病情变 化和治疗效果。
评估效果
医生会根据患者的症状、 体征和影像学检查结果, 对患者的治疗效果进行评 估。
调整治疗方案
临床表现及分型
临床表现
腰痛、坐骨神经痛、下肢麻木及感觉异常、马尾综合征等。
分型
根据突出物与椎管的位置关系,可分为中央型、后外侧型、 极外侧型;根据突出程度可分为膨出、突出、脱出、游离; 根据突出物与神经根的相对位置关系可分为肩上型、肩前型 、腋下型。
诊断依据与鉴别诊断
诊断依据
详细的病史采集和体格检查是诊 断的基础,X线平片、CT检查、 MRI检查等影像学手段可辅助诊 断。
通过刺激穴位,调和气血、疏通经络,达到止痛、消炎的目的。
推拿治疗
运用手法作用于腰部肌肉和穴位,缓解肌肉紧张、改善局部循环、减轻疼痛。
中药治疗
根据中医辨证施治原则,选用适当中药内服或外用,以活血化瘀、通络止痛。
04

腰椎X检查摄影技术PPT精选课件

腰椎X检查摄影技术PPT精选课件
14
【中心线】 脊柱与床面平行时,经髂嵴最高点向上3cm 即第3腰椎平面,垂直暗盒摄入胶片。脊柱有侧弯畸形, 按脊柱倾斜方向,中心线向距床面的一侧倾斜5°角左 右。臀部较宽,腰部未放棉垫者,中心线向足端倾斜10 °角。由于腰椎侧卧时下段组织较厚,应使X线管阴极 置于腰椎下段。
【照片显示】全部腰椎呈侧位显示于照片内,椎间孔投影 于照片正中。各椎体边缘及椎间隙显示清晰。椎体后缘 无双边影像,椎体及附件骨质结构清楚。 当腰椎前后位与侧位照在同一张照片上时,侧位摄影 用正位的2倍毫安秒,增加15千伏,方可使冲洗后正侧 位影像的黑化度基本相同。
1
脊柱由7节颈椎、12节胸椎、5节腰椎、5 节骶椎以及3至5节尾椎组成。椎骨之间 由小关节、韧带和椎间盘连接。
2
全脊柱整体观察
3
——横突 ——椎间隙 ——椎体上缘 ——椎体下缘
4
椎弓根——
—— 椎弓板——
——椎弓峡部
5
腰椎间盘解剖
6பைடு நூலகம்
椎间盘影像学分型
7
腰椎影像检查技术分为:普通X线检查、CT检查及MRI检 查。 1、我们首先介绍普通X线检查方法。普通X线检查有腰 椎正侧位片、腰椎双斜位片及腰椎过伸、过屈位片(功 能位片) 。 2、CT检查根据需要有腰椎间盘扫描和腰椎骨扫描两类, CT检查中根据需要,可进行CT增强检查。 3、MRI检查可根据扫描要求不同,选择不同的扫描序 列,常规扫描序列包括:横轴位、矢状位及冠状位。 我们分别介绍腰椎普通X线检查、CT检查及MRI检查。
30
3.摄片要求 (1)依次顺序拍摄定位片、平扫及增强图像。 (2)图像显示采用软组织窗,窗位L30~50HU,
窗宽200~400HU;骨窗,窗位 L300~600HU,窗宽 W1200~2 000HU。

医学课件如何看颈腰椎X光片

医学课件如何看颈腰椎X光片

• ④环枢关节半脱位:张口位 上若环椎侧块偏移、齿状突 不居中、两侧环枢关节间隙 不等宽,是环枢关节半脱位 的X线征。
• ⑤钩椎关节骨质增生性改变:正位片上如显示单个椎间隙 钩椎关节骨质增生,说明该相邻椎体有陈旧性损伤或椎间 盘变性,病损一侧或两侧钩突变尖、密度增高。严重者钩 突骨质增生往外突向椎间孔,斜位片可见椎间孔变形狭窄。 患者一般有病损部位神经支配区的根性刺激症状或牵扯性 疼痛症状。如肩、肘、上肢的疼痛、麻胀以及不同程度的 功能障碍、麻木、肌萎缩等。突向横突孔的骨赘可刺激或 压迫椎动脉,产生椎-基底动脉系统血流障碍的症状。由 于钩椎关节增生性改变是一个慢性渐进过程,所以患者具
如何看X片
加盟商发过来的X线片(1)
加盟商发过来的X线片(2)
加盟商发过来的X线片(3)
影像学检查的价值与限度: X线检查:信息不全,有很大限度。 CT检查:骨结构或钙化性病变优于平片;可显示 部分椎间盘突出。 MRI :清楚显示上述解剖结构、病理异常。椎体附 件骨折线逊于CT。
怎样看椎间盘CT/MRI 片
腰椎的X线平片检查
• 常见的X线改变如“腰椎退行性改变”、“腰椎间 盘变性”和”“腰椎间盘突出症”的典型X线征、 腰骶椎的先天畸形等,均各具特点。
L4-5椎间孔狭窄与椎间隙改变
腰椎侧弯
腰椎退行性改变
• 水平骶椎:侧位片显示腰曲加深,腰骶角增大。 由于脊柱重心前移,腰骶关节负荷增加,机体为 维持重力平衡致腰肌持续收缩,易致腰肌劳损。 患者表现为不能持久站立、端坐或仰卧,喜屈曲 腰部或下蹲藉以缓解腰部酸胀和不适。任何促使 躯体重心前移、腰曲加深的姿势均能导致腰部症 状加剧,因此,患者往往自觉不自觉舍弃高跟鞋 而穿平底鞋,仰卧时喜在骶部垫薄枕或屈曲下肢 侧卧。严重者出现间歇跛行症状。查体可见腰曲 明显加深,两腰肌代偿性肥厚且腰肌紧张,菱形 窝明显,骶部后凸。

《骨科》ppt课件(2024)

《骨科》ppt课件(2024)

关节内骨折
涉及关节面的骨折,需精确复位和固定,以恢复关节功能 。
2024/1/30
34
儿童脊柱侧弯筛查和干预措施
筛查方法
通过观察儿童站立姿势、弯腰试验和X线检查等方法进行 筛查。
干预措施
对于轻度脊柱侧弯,可采取体操锻炼、支具治疗等非手 术方法;对于重度脊柱侧弯,需考虑手术治疗。
2024/1/30
35
36
THANKS
感谢观看
2024/1/30
37
研究范围
包括创伤、感染、肿瘤、畸形、代谢性骨病、脊柱疾病等多 个领域。
4
骨骼系统结构与功能
骨骼组成
包括颅骨、躯干骨、四肢骨等, 共206块骨头。
2024/1/30
骨骼功能
支撑身体、保护内脏器官、造血、 储存矿物质等。
关节类型与特点
包括滑膜关节、纤维关节、软骨关 节等,具有连接、支撑和运动功能 。
5
20
脊柱肿瘤识别和处理策略
识别
脊柱肿瘤可表现为局部疼痛和患肢的肌 肉痉挛,肿瘤较大时可压迫脊髓或神经 根引起相应症状。X线、CT和MRI等影像 学检查有助于识别肿瘤。
VS
处理策略
对于良性肿瘤,可手术切除并重建脊柱稳 定性;对于恶性肿瘤,需根据肿瘤性质和 分期制定综合治疗方案,包括手术、放疗 、化疗等。同时,应关注患者的疼痛管理 和生活质量提升。
2024/1/30
23
人工关节置换术适应症和手术技巧
要点一
适应症
要点二
手术技巧
严重关节破坏、疼痛、功能障碍,经保守治疗无效者。
选择合适的假体、精确的截骨、良好的软组织平衡、正确 的假体安放。
2024/1/30
24

腰椎间盘突出影像学ppt课件

腰椎间盘突出影像学ppt课件
平片除不能显示椎间盘膨出外,其 他改变均可显示,但显示钙化、积气不 如CT。
椎间盘退变在脊 柱退变中发生率最 高,且易造成椎间 盘膨出、突出和脱 出及脊椎滑脱等继 发性改变,而引起 症状。单纯椎间盘 退变,一般不会有 明显症状。
一、腰椎大体解剖 二、腰椎间盘突出 三、腰椎椎管狭窄 四、腰椎间盘退变 五、腰椎滑脱
31
分型
脱出型
突出型
32
分型
椎管内游离型
脱垂游离型
33
分型
Schmorl nodus
34
椎间 盘水 平
受累 神经 根
疼 痛 部 感 觉 减 退 肌无力
位*

L2-3 L3
股 神 经 L3皮节 痛
膝伸直、大腿 内收
反射减 弱或消 失
膝腱反 射减弱
L3-4 L4 L4-5 L5
股神经痛 L4皮节
椎间盘退变时,可出现脱水、积气、钙化、 萎缩变薄、膨出、骨性终板硬化增厚及椎体 缘增生肥大等改变。其中脱水性改变发生最 早,只有MRI能清楚显示,表现为T2WI像髓 核信号不均匀性下降,髓核形状不规整,与 纤维环分界不清,甚至有人认为核内裂是椎
间盘脱水变性的早期MRI表现。
CT、MRI可显示椎间盘退变的其他改 变,但CT显示椎间盘变扁需行冠状位或 矢状位重建。MRI显示钙化及骨性终板硬 化增厚效果欠佳。
• 前柱承担80%的应力中柱和后主承担 20%应力
• 1983年Denis提出三柱分类概念,提 出脊柱的稳定性有赖于中柱的完整, 而并非决定于后方韧带复合结构。 Denis提出三柱分类:
• 将脊柱分为前、中、后三柱。 • 前柱:前纵韧带、椎体前二分之一、
椎间盘的前部。 • 中柱:椎体后二分之一、后纵韧带。 • 后柱:关节突、黄韧带、棘间韧带、

23年版-腰椎ppt课件

23年版-腰椎ppt课件
腰椎间盘突出的分类
根据突出的方向和程度,腰椎间盘突出可分为膨出型、突出型和脱出型 。
03
腰椎间盘突出的症状
主要表现为腰痛、坐骨神经痛及间歇性跛行等症状,严重者可出现肌肉
萎缩、肌力下降等神经损伤表现。
8
腰椎管狭窄
腰椎管狭窄的定义
腰椎管狭窄是由于腰椎骨质增生、黄韧带肥厚、后纵韧带钙化等原因,导致腰椎管腔狭窄 ,压迫神经根、脊髓及血管等重要结构,引起腰痛、坐骨神经痛及间歇性跛行等症状。
遵医嘱
听从医生的建议,按时服药,并遵循 医生的康复计划。
注意病情变化
如发现病情有变化或症状加重,应及 时就医。
保持积极心态
积极的心态有助于康复和恢复健康。
20
05 腰椎疾病的预防与保健
21
加强腰部锻炼
锻炼腰肌力量
通过如“小燕飞”、“五 点支撑”等动作,锻炼腰 部肌肉,提高腰椎稳定性 。
增加有氧运动
行等症状。
腰椎滑脱的分类
根据滑脱程度和方向,腰椎滑脱 可分为Ⅰ度、Ⅱ度和Ⅲ度。
腰椎滑脱的症状
主要表现为腰痛、坐骨神经痛及 间歇性跛行等症状,严重者可出 现肌肉萎缩、肌力下降等神经损
伤表现。
10
腰椎压缩性骨折
腰椎压缩性骨折的定义
腰椎压缩性骨折是由于外伤导致腰椎椎体前缘压缩,引起腰痛、 坐骨神经痛及间歇性跛行等症状。
30
THANKS FOR WATCHING
感谢您的观看
31
如慢跑、游泳等,有助于 增强心肺功能,间接改善 腰椎血液循环。
强化核心肌群
可进行平板支撑、仰卧起 坐等动作,增强核心肌群 力量,稳定腰椎。
22
注意腰部保暖
避免寒冷刺激
寒冷刺激可能会导致腰椎肌肉紧 张,诱发疼痛,应注意保暖。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Meyerding测量法; 2、Taillard测量法; 3、Garland测量方法; 以Taillard测量法更为精确
滑脱测量方法
脊椎滑脱Meyerding分度
根据L5椎体向前移位的程度对脊柱滑脱分度。L5椎体的后侧面与S1椎体的头端面相比 较。滑动的百分比如下: 0度——无移位(正常) 1度——0% ~ 25% 2度——26% ~ 50% 3度——51% ~ 75% 4度——76% ~ 100%
腰椎前弯度: 腰椎侧位X线片上,自T12椎体后下缘至S1椎体后上缘做一直线,其与 沿各腰椎体后缘的连线呈一弓形,正常弓顶位于L3,弧弦间距为18~22mm。腰椎滑脱时 此值增大,有椎间盘突出时此值变小
腰椎评分及腰椎前弯度 a L3椎体前缘高度;b L3椎体前缘高度;c T12椎体后下缘至S1椎体后 上缘的连线;d 腰椎后缘弧线。 腰椎评分:a/b。 腰椎前弯度:e为最大弧弦距
腰骶角测量法 a S1椎体上缘切线;b 水平线;c L5上下缘中点连线;d S1上下 缘中点连线;e L5椎体下缘切线;A、B、C 腰骶角
椎间隙高度:该指标分为前、中、后缘间隙高度,其测量方法为:在正中矢状面上 (侧位片),在椎间隙上下两椎体的前、中、后缘作标记点,分别测量出相邻两椎体间直 线垂直距离。在此基础上计算出椎间隙高度比值,即椎体后缘间隙高度与前缘椎间隙高度 的比值。椎间隙高度下降是诊断椎间盘退变的临床影像学依据
以S1前上缘做S1上关节面的垂线,称为 Ulman线(黑色箭头),L5前下缘(白色箭头) 正常位于此线后1—8mm。
按此标准此线后1mm之前方者都考虑有 滑脱。
Compass实验: 以相邻两个椎体上缘及下缘的切线的交点为圆心,经过上一椎体的 前下缘画圆弧与下一椎体上缘相交,测量次交点至同一椎体前上缘的距离。正常时< 2mm,>3mm时提示有滑脱存在
椎间孔高 度
腰椎前凸指数: 腰椎侧位X线片上S1后上缘至从T12椎体后下缘向下所引垂线的距离, 正常<25mm。指数增大可加重椎小关节的退行性变,甚至导致椎小关节半脱位 椎管矢径: 侧位X线片上椎体后缘至棘突基底部的距离,平均20—21mm,增宽可见椎管 内占位病变,<15mm可认为椎管狭窄
a 椎管矢状径;b 从T12椎体后下 缘向下所引垂线;c S1椎体后上 缘至b线的垂直距离
3、腰椎前凸角度(Cobb角):分别沿腰1椎体和骶骨椎体 上缘划一横线,再作两线的垂线两垂线的交角代表腰椎前 凸角度
4、骶骨倾斜角(sacrum slant angle):沿骶骨上缘作直线与 水平线相交的锐角 Jakson报告其正常范围值较大,最大统计值为58°
5、 节段活动度(range of motion,ROM):测量腰椎过伸过屈位X线片,取上位椎体下缘 及下位椎体上缘连线并形成夹角,两线于椎体后方成角为正角,于椎体前方形成的角为负 角,过伸终板角与过屈终板角之差即是节段活动度,即活动度=后伸角度-前屈角度
腰椎平片重要数据的 测量及意义
1、腰椎曲度(lumbar curvalure):自T12椎体后下缘O点至S1椎体后上缘 A点作一连线OA,另沿各腰椎后缘作弧状线,二者形成弓形,由曲线顶 点到OA的垂线距离即代表腰椎曲度大小。
正常值:1.8—2.2cm。腰椎滑脱时此值代偿性增大,腰椎间盘突出 时此值常变小 2、前凸指数(lumbar lordotic index):由上述O点做一重力垂线,测量O 点到A点(T12椎体下角到S1后上角)的水平距离即代表腰椎前凸指数大小。 当经过O点的垂线位于A点前方时,腰椎前凸指数为负值。正常范围: 2.5cm以内。该指数增大说明躯干重力传导失去平衡,重心后移,从而 可导致椎间关节过度负重,加重小关节的退行性变,甚至发生关节突半 脱位及假性滑脱。
ac 椎体下缘的切线;bc 相邻椎体上缘的切线;d 以点c为圆心经过上一 椎体的前下缘画弧与下椎体上缘相交点; bd d点至同一椎体前上缘的 距离

椎骨矢径: 腰椎侧位X线片上,比较各腰椎椎体前上缘与棘突尖距离,并观察各棘 突尖的相对位置。真性滑脱时距离延长,滑脱腰椎棘突尖位于上方棘突尖的后方,而假 性滑脱时,其距离基本相等,棘突尖位于下方棘突尖的前方
椎骨矢状径测量 ab 腰椎椎体前上缘至棘突尖的距离;c 上方棘突尖位置;d 下方棘突尖位置;
A 真性滑脱; B 假性滑脱
活动度=过伸位角度-过屈位角度
6、节段前凸角:腰椎体上终板与相邻下一椎体 上终板延长线所夹的角。Cheh 等[8]认为临近节段 矢状曲度改变>10°是诊断邻近节段退变的影像学 指标之一。且X线改变与临床症状相符
7、椎间孔的检测方法:正常椎间孔的高度为20~30mm, 其上部有效宽度为8~10㎜,面积为40~160㎜²。临床上常 用的检查方法包括X线、CT、MRI、造影等检查,临床上 椎间狭窄的X线诊断标准是:椎间盘高度≤4㎜,或椎间 高度≤15mm
椎弓根间距: 正位X线片上两侧椎弓根內缘间距离。L1至L4椎体水平,成人椎管宽 度平均22~24mm,L5水平约为25mm,性别差异较小(男性比女性宽约1—2mm)。
该距离增大或缩小可反映椎管的大小。若由上至下椎弓根间距保持不变或近尾侧反而 变窄,说明有椎管狭窄
腰骶角
①Ferguson法:S1椎体上缘切线与水平线的夹角,正常位41.1°±1.7°,若角度增大则提示脊柱有不稳的征象 ②Junghanns法:L5上下缘中点连线与S1上下缘中点连线所成的角,正常137.7°±1.3°,角度减小会引起腰痛 性疾病 ③Wiltse法:L5椎体下缘与S1椎体上缘切线的夹角,正常时向前成角。腰骶滑脱时该角变小,甚至成后角
Taillard测量法
此测量法为百分比测量法,即L5后下 缘在S1椎体上矢状面向前移的距离与S1上 矢状面前后径相除后乘以100%。以S1椎体 后上缘为滑脱的界线标准,L5后下缘超过 S1上缘即为滑脱
L5后下缘在S1上椎关节面向前移位的距 离为e,S1上矢状径为b,滑脱程度为e/b
Garland测量方法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