腰椎阅片方法

合集下载

腰椎管狭窄教学查房总结

腰椎管狭窄教学查房总结

腰椎管狭窄教学查房总结教学查房重点示范操作内容:X片阅片、内固定方法、讲解手术治疗。

教学查房内容及时间安排:概念(5分钟)、病因病机(15分钟)、诊断(15分钟)、鉴别诊断(5分钟)、治疗(10分钟)。

具体内容如下:1803年Porta最先注意到椎管管径缩小是椎内神经受压的一个原因。

1910年Sumita 首先记载了软骨发育不全者的腰椎管狭窄症,其后Donath和Vogl相继描写了本症。

1953年Schlesinger和Taverus做了比较全面的叙述。

1954年Verbi-est和1962年Epstenin先后提出因腰椎椎管狭窄,压迫马尾神经所引起的神经并发症。

1964年Brish和1966年Jaffe等描述了间歇性跛行与椎管狭窄有关。

发育性春椎狭窄又称原发性椎管狭窄:这种椎管狭窄,系由先天性发育异常所致。

故椎管的前后径和左右径都一致性狭窄。

椎管容量较小,所以任何诱因都可使椎管进一步狭窄,引起春精、马星或神经症状。

椎管横断呈三叶形常可使侧隐窝狭窄。

退变型椎管狭窄,又称继发性椎管狭窄,主要是由于脊椎发生退行性病变所引起。

因脊椎有退行性病变,椎间盘萎缩吸收,椎间隙变窄,环状韧带松弛,眷椎可发生假性滑脱或增生。

更由于春椎松弛,椎板及黄韧带可由异常刺激而增厚(如椎板厚度超过5mm,黄韧带厚度超过4mm,即为不正常),硬膜外脂肪可变性、纤维化,使硬春膜受压,引起一系列马尾及神经压迫或刺激症状,春椎滑脱性狭窄,如病人有春椎崩裂症或腰椎峡部不连,常可发生春椎滑脱,当有春椎滑脱时,因上下椎管前后移位,可使椎管进一步变窄。

更由于脊椎滑脱,可促进退行性变,峡部纤维性软骨增生,更加重椎管狭窄,压迫马尾或侧隐窝内神经根,引起椎管狭窄症。

医源性椎管狭窄、由干各种手术治疗的刺激、尤其是施行春椎融合植骨术后,常可引起棘间韧带和黄韧带肥厚或植骨部全部椎板增厚,结果使椎管变窄压迫马屋或神经根,引起椎管狭窄症。

外伤性椎管狭窄,当脊椎受到外伤时,尤其是当外你较孟引起春标骨折式脱位时党引起推答独察,压拍成胡谢口屋式袖经极引发。

腰椎曲度的测量方法

腰椎曲度的测量方法

腰椎曲度的测量方法
临床测量方法:
1. 针对腰椎曲度的临床测量方法包括测量腰椎前凸度和后凸度。

通常采用的方法是让患者站立,医生通过目测或使用专业的曲度测
量仪器来测量患者腰椎的前凸度和后凸度。

2. 另一种临床测量方法是采用测量工具如腰椎曲度仪来测量患
者的腰椎曲度。

这种仪器可以通过放置在患者的腰部来测量腰椎的
曲度,从而得出腰椎的前凸度和后凸度的数据。

影像学测量方法:
1. X线摄影是最常用的影像学测量方法之一。

通过拍摄正侧位
的腰椎X线片,医生可以测量腰椎的生理曲度角度。

这种方法可以
提供详细的骨骼结构信息,帮助医生准确评估腰椎曲度情况。

2. 另一种影像学测量方法是采用磁共振成像(MRI)技术。

MRI
可以提供更为详细的软组织结构信息,医生可以通过MRI图像来评
估腰椎的曲度情况,并测量相关的角度数据。

总结:
腰椎曲度的测量方法包括临床测量和影像学测量两种途径。

临床测量主要通过目测或使用专业测量仪器来测量腰椎的前凸度和后凸度;而影像学测量则主要通过X线摄影和MRI技术来获取详细的腰椎曲度角度数据。

综合采用临床测量和影像学测量可以更全面地评估患者的腰椎曲度情况,为临床诊断和治疗提供重要参考依据。

腰椎间盘突出阅片病例题

腰椎间盘突出阅片病例题

腰椎间盘突出阅片病例题全文共四篇示例,供读者参考第一篇示例:腰椎间盘突出是一种常见的脊椎疾病,多数患者出现在中年人和老年人中,病因主要与脊柱的老化、劳累、姿势不良、体重过大等因素有关。

腰椎间盘突出的发生会给患者带来不适甚至严重的痛苦,对日常生活和工作造成一定的影响。

下面我们来看一位患有腰椎间盘突出的病例。

患者XXX,男性,52岁,既往体健,因腰痛、腿痛,伴有下肢无力、麻木感,就诊于我院脊椎外科。

患者主诉腰痛、腿痛伴下肢无力、麻木感约6个月,疼痛加重明显,影响行走。

查体:患者双下肢肌力减弱,腓肠肌反射减退,直腿抬高试验阳性,双侧跛行。

MRI平扫示:L4/5椎间盘突出,切线位MRI示:L4/5椎间盘突出,压迫腰神经根。

根据患者的临床表现和影像学检查结果,确诊为腰椎间盘突出。

腰椎间盘突出是一种常见的脊柱疾病,主要表现为腰痛、下肢疼痛、肌力减退、麻木感等症状,重症患者甚至会发生大小便功能障碍。

对于腰椎间盘突出的治疗,一般分为保守治疗和手术治疗两种。

保守治疗包括休息、物理治疗、药物治疗等,适用于腰椎间盘突出症状较轻的患者,有效缓解疼痛和症状。

手术治疗适用于保守治疗无效或症状严重的患者,手术方式一般采用微创手术或腔道镜手术,恢复快、创伤小,手术成功率高。

对于该病例患者XXX,我们采用了手术治疗方式,通过脊柱微创手术技术,成功清除了压迫腰神经根的椎间盘突出物,术后患者腰痛、下肢疼痛等症状明显缓解,行走困难明显改善。

术后密切观察患者病情变化,加强术后康复训练,使患者康复情况良好。

在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的过程中,患者应合理安排休息时间,避免长时间站立或坐姿,注意腰部保暖,避免过重体力劳动。

定期接受康复治疗,加强腰部和腿部的肌肉锻炼,保持良好的体态和体重,减少腰椎间盘突出的风险。

腰椎间盘突出是一种常见的脊柱疾病,及时发现并治疗对患者的病情恢复非常重要。

医生在治疗过程中应根据患者的具体症状和影像学检查结果,制定合理的治疗方案,保证患者的术后康复效果。

腰椎CT和MRI快速教程,保你10分钟内会阅片

腰椎CT和MRI快速教程,保你10分钟内会阅片

腰椎CT和MRI快速教程,保你10分钟内会阅片朋友们可以进来学一下,挺不错的. 椎间盘突出症是一种多发病,要确诊自己是否患有腰椎间盘突出症,最好的方法是去医院拍一张腰部CT片或者MRI(磁共振片子)。

不过一般医生都没有充裕的时间把片子报告详细解释给你听,患者常常只能拿着“语言简练”的CT或者磁共振报告单对自己的病情似懂非懂。

不要着急~现在就来手把手教你,怎样自己也能看懂CT和MRI磁共振片子,做到自己心中有数。

学习本看片教程不需要以前有医学知识背景,只要学完本教程的几个简单的步骤,十分钟后你自己也可以看懂“高深”的CT/MRI片子啦(^o^)­第一课,我们先学一点儿预备知识。

­腰椎间盘由三部分组成,中间是髓核,髓核外边包围着纤维环,上下是软骨板。

关于腰椎间盘构成的详细知识,请参见腰椎知识堂中的相关文章,这里主要讲一下和MRI/CT片中与腰椎间盘疾病有关的几个关键解剖结构。

看看腰椎间盘片子的轴面视图示意图,这几个关键结构是诊断的重要依据:·腱鞘囊、又叫做硬膜囊(Thecal Sac)·发出神经根(Exiting Spinal Nerve Roots )(L5) ·过往神经根(Traversing Spinal Nerve Roots)(S1) 我们仔细观察这个图,关键的“罪魁祸首”要看:·髓核·后纵韧带·后纤维环·小关节这几个结构中的任何一个出现问题都都可以导致腰痛以及下肢疼痛(坐骨神经痛)。

要看清到底哪里受压,被什么压迫着,正确的方法是看其MRI/CT的轴状面图(从上往下看)。

而从矢状面图(从侧面看)上只能大概地看出是否存在压迫、膨出或突出。

随着对下面内容的学习,你可能感到CT和MRI 图像并不象这个示意图中所画的那样清晰分辨出各个部分,看真实的CT/MRI片子,有时不得不发挥点“想象空间” ^_^ <第一课完>&shy;第二课,找到我们要看的那一个椎间盘。

骨科医院影像科X线片看片基本教程

骨科医院影像科X线片看片基本教程

软组织肿胀
骨折周围软组织肿胀, 密度增高。
骨关节炎的X线片表现
01
02
03
04
关节间隙变窄
关节软骨磨损导致关节间隙变 窄,常见于膝关节等负重关节

关节面硬化
关节面骨质增生硬化,失去正 常光泽。
骨赘形成
关节边缘骨质增生,形成骨赘 ,影响关节活动。
软组织肿胀
关节周围软组织肿胀,密度增 高。
脊柱疾病的X线片表现
比较分析
综合判断
将病变部位的X线片与正常骨结构进行比较 ,分析病变的特点和程度。
结合患者病史、症状和其他检查结果,进 行综合判断,得出诊断结论。
阅片中的注意事项
注意伪影干扰
X线片中可能存在伪影扰,如衣 物纽扣、纹身等,需仔细辨别, 避免误判。
避免过度解读
避免过度解读X线片,以免造成误 诊或漏诊。
X线片的基本原理基于密度差异,不同 密度的组织在X线片上呈现出不同的影 像密度和形态,通过观察这些差异, 医生可以判断病变或损伤的存在。
X线片的种类和应用
01
02
03
常规X线片
用于检查骨折、关节脱位 等骨骼系统疾病。
特殊X线片
如消化道造影、泌尿系统 造影等,用于检查消化道、 泌尿系统等空腔脏器疾病。
骨科医院影像科X线片看 片基本教程
• X线片基础知识 • 骨科X线片阅片技巧 • 常见骨科疾病X线片表现 • X线片解读与报告书写 • 骨科医院影像科X线片看片实践
01
X线片基础知识
X线片的基本原理
X线是一种电磁波,具有穿透性,能 够穿透人体组织并留下影像。X线片 通过拍摄不同角度的X线影像,记录 下人体内部结构的形态和位置信息。

临床腹部ct阅片基础

临床腹部ct阅片基础
窗宽是CT图像上显示的CT值范围,在此CT值范围 内的组织和病变均以不同的模拟灰度显示。而CT 值高于此范围的组织和病变,无论高出程度有多 少,均以白影显示,不再有灰度差异;反之,低 于此范围的组织结构,不论低的程度有多少,均 以黑影显示,也无灰度差别。
什么是CT的窗位?
窗位是窗的中心位置。 同样的窗宽,由于窗位不同,其所包括CT值范围 的CT值也有差异。例如窗宽同为100H,当窗位为 0H时,其CT值范围为-50—+50H;如窗位为+35H时, 则CT值范围为-15—+85H。 通常,欲观察某些组织结构及发生的病变,应以 该组织的CT值为窗位。例如脑质CT值约为+35H,则 观察脑组织及其病变时,选择窗位以+35H为妥。 可见,同一CT扫描层面,由于选择不同的窗宽和 窗位可获得各种观察不同组织结构的灰阶图像。
正常胆道CT解剖
(三)正常胰腺CT解剖
胰腺位于腹膜后肾旁前间隙,为凸面向 前的条带状结构。
CT上胰腺呈软组织密度影,CT值略低 于肝脏。老年人胰腺密度可稍不均匀, 边缘亦可呈波浪状。
胰腺的大小对诊断胰腺有无病变有重要 意义。胰头部最大前后径为3.0cm,体 部为2.5cm,尾部为2.0cm,可用于初步 评估。
第3、4腰椎间椎 间盘的横断面
腰椎间盘的前方有腹主动 脉的下端和下腔静脉。椎 间盘的右前方有右输尿管, 左前方有左输尿管。椎间 盘的两侧有腰大肌,腰大 肌的后外侧部有腰方肌。 两侧输尿管的前方有空、 回肠。该横断层面的右区 有升结肠,升结肠的前方 有回肠。该横断层面的左 区有降结肠,降结肠的前 方有空、回肠。周边为腹 壁肌肉,前缘中部皮肤凹 陷区为脐。
正常脾脏CT解剖
正常脾脏CT解剖
(五)正常肾上腺及肾的CT解剖

颈椎、腰椎、胸椎阅片技术

颈椎、腰椎、胸椎阅片技术

颈椎、腰椎、胸椎阅片技术腰椎阅片技术正常X线平片表现腰椎在正位片呈直线排列、无侧弯,在侧位片呈腰椎凸向前、骶椎凸向后的生理性弯曲,椎体呈长方形,上下径短于横径和前后径,边缘密度较高,呈线样,有时可见移行椎、椎体融合等先天发育异常。

椎体之间透亮之间隙包括软骨板、纤维环及髓核等软组织。

椎弓根呈椭圆形,轮廓清晰,骨皮质厚而均匀,位于椎体中线两旁,退行性疾病时椎弓根及小关节骨质增生、变大。

异常X线表现 (一)曲度改变表现为腰椎生理曲度消失、僵直或反弓状,正位常可见到腰椎侧弯,使腰和臀部向一侧凸出,由于突出的髓核与神经根的位置关系不同,侧凸的方向也随之相应变化。

尤以腰5椎间盘突出时最为常见。

(二)椎间隙改变随着腰椎侧弯的出现,必然出现腰椎间隙左右或前后不等宽现象(梯形变),凸侧椎间隙增宽,凹侧变窄,可与患病之椎间盘不完全一致。

在侧位片上,根据临床经验,一般单个椎间隙前窄后宽有定位价值。

正常椎间隙在第9胸椎至第5腰椎逐渐增宽,在此范围内,当某一椎间隙高度小于上一椎间隙即可确定为变窄,腰骶椎间隙高度差别较大,并常较腰椎为窄。

当椎间盘退变时常可见椎间隙狭窄,椎体之骨质硬化增厚,功能位摄片显示椎间隙活动度减小。

(三)椎体边缘骨质增生腰椎间盘突出症引起生物力学改变而致骨质增生,表现为单椎体后下角后翘,后缘骨赘形成或后缘磨角征,这种单椎体骨质改变具有较大诊断价值。

椎间隙变窄于椎间盘突出后4—6周即可出现,而骨质增生硬化及骨赘形成则常在1年以后才能出现。

(四)Schmorl结节髓核可穿过终板突入椎体内,形成Schmorl结节,表现为椎体上缘或下缘弧形凹陷,呈半圆型或新月型骨质缺损,但不能仅依据见到Schmorl结节就做出腰椎间盘突出症的诊断。

(五)椎间盘钙化和椎管内游离骨块部分病例在侧位片可见到椎间盘钙化现象,提示椎间盘退变。

游离骨块比较少见,骨块较大时向后突入椎管。

在CT检查时更易被发现。

(六)脊柱不稳由于腰椎间盘、、椎间小关节及邻近韧带一系列的退行性改变,导致脊柱不稳,两个相邻椎体可有前后滑移,引起退行性腰椎滑脱或椎间关节半脱位,最后可导致退行性骨关节病变。

脊柱CT读片_上_

脊柱CT读片_上_

脊柱CT读⽚_上_#影像与临床#脊柱CT读⽚(上)吕平欣101149北京市结核病胸部肿瘤研究所放射科近年来,C T在临床的应⽤已很普遍,它为临床医⽣在疾病的诊断与治疗⽅⾯提供了很⼤帮助。

但对于⾮影像专业的医⽣,熟悉和掌握C T影像依然是个难题。

脊柱疾病为临床常见病,CT在脊柱疾病的诊断中占有极其重要的位置,因此正确阅读脊柱CT对于临床医⽣是⼗分必要的。

以下着重介绍脊柱C T读⽚⽅⾯的⼀些基本知识,希望能对⼴⼤临床医⽣在脊柱C T阅⽚⽅⾯有所帮助。

1脊柱CT扫描⽅法脊柱C T扫描指病变区域平⾏于椎体或间盘的扫描,包括常规C T扫描和脊髓造影后扫描(C TM)。

⾸先选⽤椎体定位扫描程序,获得侧位定位图像,⽤以确定扫描的具体层⾯,扫描层厚3~5mm、层距3 ~5mm,间盘扫描层厚115~3mm、层距115~3mm,发现病变时可根据需要在局部薄层扫描,⽽以上每⼀层⾯均应包括⾻窗和软组织窗,⽤以观察⾻结构和软组织结构。

C TM可显⽰脊髓及硬膜囊情况,最佳检查时间为脊髓造影后4~6⼩时,⾏感兴趣区连续扫描,其轴位图像的窗宽和窗位应⾼于平扫C T,窗宽通常⼤于500Hu,窗位100Hu左右,不同的机器稍有差别。

螺旋CT在扫描后尚可重建椎体三维结构和冠状、⽮状图像,多⽅位观察病变情况。

2脊柱正常CT解剖正常颈椎C T解剖:颈椎椎管呈类三⾓形,其⽮状径的正常范围,C1为16~27mm,C2为12~21mm, C1~2前后径不应⼩于15~16mm,C3~7不应⼩于12mm。

颈椎椎体两侧横突短⽽宽,各有⼀横突孔(图1),C6以上横突孔内有椎动脉通过。

C2~7各椎体间均有间盘,由于钩突位于椎间盘两侧,C T横断图像显⽰颈间盘为底边向前的梯形,其C T值明显低于两侧钩突密度(图2),此层⾯可显⽰两侧神经管,内有神经根和硬膜外⾎管丛,为均匀、清晰的软组织影。

椎间盘的后外侧为椎间⼩关节,后正中为棘突,多呈分叉状,C7棘突最长。

脊柱疾病阅片要求

脊柱疾病阅片要求
狭窄率:侧位普通X光片上,最大骨化块的前后 径与同一平面椎管矢状径之比。
椎管狭窄率较为客观地反映了椎管的矢状径和骨 化灶厚度的关系,间接地显示了脊髓的受压情况。
以30%-40%为界限。 CT扫描更精确。
OPLL的椎管狭窄率
腰椎间盘突出症和腰椎管狭窄症
划线目的:主椎间隙开角差> 10-15度,或过伸过屈位相邻椎体间位移≥34mm。
椎间角度差和椎体间位移差
腰椎管狭窄
1.绝对型:即椎管的中央矢状径 小于或等于10mm者,为绝对型 椎管狭窄。 2.相对型:即椎管的中央矢状经 小于或等于10~12mm者较多。 3.混合型: 总之中央矢状径小于11.5mm 肯定为病理现象。如腰椎管的头 侧或尾侧的中央矢状径比值大于 1则为异常现象(头尾正常时中 央矢状径之比值小于1)。 横径:即椎弓根最大距离, 平均值为23mm。其正常值下限 为13mm(X线照片为15mm)。
Cobb角 主弧 次弧 结构弯 非结构弯
端椎、中立椎、稳定椎
端椎(EV):弧度头侧和尾 侧倾斜最大的椎体。
中立椎(NV):主弧顶部 以下最头端的椎体,其椎弓 根在椎体X线影像中是对称 的。
稳定椎(SV):最先被 CSVL平分的椎体,与椎体距 心相差不超过5mm。
稳定区:从双侧腰骶小关节 间隙向上作两条垂直线,其 向上的延长线之间的区域。
正常范围大约在12±5毫米范围内。大于17毫米为 曲度增大,小于7毫米为曲度变直,曲度后凸者为 “反张”,同时存在两个曲度呈“S”形者为“双 弧”改变。




曲 12mm


-10mm


颈椎后纵韧带骨化症(OPLL)
以C2椎节为最多,其次为C4和C6,一般2-5个椎 节为最常见发病数,平均为三个椎节。

骨科阅片

骨科阅片
不连,腰 椎峡部裂,先天性髋关节脱位,先天性 髋内翻,先天性胫骨假关节,二分髌骨。
• 4、病理改变:脊椎骨骺炎的椎体楔形变 被误诊为压缩性骨折,病理性脱位被误 诊为外伤性骨折脱位。
• 5、疲劳骨折:有时被误诊为肿瘤。
• 注意:骨折影像一般裂纹部规则,而正 常影像则多较光滑、整齐。
• 7、检查关节。注意关节间隙有否狭窄, 有无关节面侵蚀、不整齐或不光滑,有 无边缘新骨形成和游离体。 • 8、检查X线所显示范围内的软组织。看 有无骨化和钙化,有无比较致密的阴影, 可表示为脓肿或液体的聚集或软组织的 实体肿块,有无比较透光区,表示为气 体或脂肪的存在。
• 二、误诊
• 1、正常骨骼影像:骨营养动脉,附骨 (足副舟骨),跟骨后结节,软组织与 骨骼影像的重叠,骨骼相互间影像的重 叠(如:跖骨基底的重叠)
骨科阅片
• 一、骨科阅片常规
• 1、将X线片放在阅片灯上处于解剖位。 • 2、注意X线照片显示身体哪一部位和投 照方法。 • 3、远离阅片灯估计骨骼的一般密度。根 据经验判断密度是否正常、减低(疏松: 包括骨质疏松症与骨软化,因为两者X线 上不易区分,两者都呈骨质淡薄)、增 加(硬化)。
• 4、更仔细寻找任何局部的密度改变。 • 5、检查每块骨的骨皮质。注意骨的外形, 寻找骨皮质连续性的断裂,皮质不规则 或侵蚀的区域。更进一步检查骨皮质是 否有增厚、变薄、结构改变或新骨形成。 • 6、检查每块骨骼的骨髓。寻找有无骨结 构改变和有无破坏区域或硬化区。
• 2、骨骺影像: • (1)正常骨骺线误诊为骨折:肱骨头, 尺骨鹰嘴,肱骨滑车,肱骨外上髁,跟 骨骨骺。 • (2)较小的化骨核误诊为撕脱骨折:如 肱骨内(外)上髁,股骨大转子骨骺。 • (3)肘部骨骼损伤,尤其是肱骨下端全 骺分离误诊的机会较多(肱骨下端全骺 分离误诊为肱骨外髁骨折合并肘关节脱 位)。

64例腰椎间盘突出症的螺旋CT扫描分析

64例腰椎间盘突出症的螺旋CT扫描分析

64例腰椎间盘突出症的螺旋CT扫描分析目的探讨腰椎间盘突出症的螺旋CT扫描的表现及诊断价值。

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07年1月~2009年1月64例腰椎椎间盘突出症的螺旋CT扫描的表现及其诊断价值,并对其诊断的准确性进行验证。

结果64例的CT直接征象表现:椎间盘呈软组织呈半圆形、三角形或不规则形,局限突出于椎间盘边缘,突出方向多为中央型和外侧型。

间接征象为硬膜囊及神经根受压。

螺旋CT 显示中央型18例,旁侧型24例,椎间孔型22例,其中旁侧型与椎间孔型发病率相近。

结论螺旋CT扫描已成为诊断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的主要手段之一,临床医生综合其直接征象与间接征象,通过螺旋CT扫描可以大大提高对腰椎间盘突出症诊断的准确率。

标签:腰椎间盘突出症; 螺旋CT扫描; 诊断价值腰椎间盘突出症是椎间盘的髓核一部分纤维环向周围组织突出,压迫相应脊髓或神经根所致。

本文收集我院2007年1月~2009年1月64例腰椎椎间盘突出症的螺旋CT扫描的影像学资料进行分析,旨在探讨螺旋CT扫描诊断腰椎间盘突出症的诊断价值,并总结分析如下。

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选择我院2007年1月~2009年1月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64例,其中男36例,女28例。

年龄36~74岁,平均(4.5±5.5)岁。

病史2个月~10年。

1.2 临床表现主要临床表现为腰腿痛的症状,用力及步行时加重,活动障碍,直腿抬高试验阳性33例,间歇性跛行25例,下肢放射痛40例或下肢活动受限28例。

1.3 方法1.3.1 检测仪器所有患者均采用美国GE公司的CT/e多层螺旋CT机。

1.3.2 检测方法患者取仰卧位,屈膝,双手抱头,在定位像上确定扫描线。

采用四线法,间盘层,即扫描线放在椎间隙的中央;椎弓上层面,相当于侧隐窝近上缘水平与椎体长轴垂直;椎体层面,即扫描线通过椎体中央并与椎体长轴垂直;椎弓下层面,即近椎体下缘与椎体长轴垂直的平面。

取层厚3mm或5mm,常规扫描第3~4腰椎、第4~5腰椎及第5腰椎~ 第1骶椎,每个椎间隙扫描4~5层。

正骨脊柱影像阅读(附图)

正骨脊柱影像阅读(附图)

正常腰椎矢状位MR T1
正常腰椎矢状位MR T2
腰椎MRI正中矢状位T1WI、T2WI、马尾T2WI、椎间孔T1WI
腰3/4椎间盘轴位MRI
三、变异和畸形
• ㈠脊椎融合
• 胚胎时期间叶的原椎分节障碍所致
• 完全性、椎体或椎弓部分融合 • 椎体总高度不变 • 椎体形态改变
C5\6融合
㈡移行椎
正常颈椎五位片
颈椎斜位片:45度斜位片,观察椎间孔
颈椎X光片,张口 位 1、齿突, 2、寰枢之外侧块, 3、寰枢关节, 4、枢椎之椎体, 5、第3颈椎
颈椎CT
颈椎CT:椎间隙平扫 1.拿正CT片,确定为颈椎,核对日期姓名 2.描述词:骨窗-软窗;高密度-低密度;平扫-增强;三维重建; 层。 3.整体:一看定位片,确定扫描层面; 二看纵切窗,了解大体形态; 三看小窗口,看细微结构; 四骨软窗对比;横纵切对比。 4.阅片重点:椎间盘、韧带、钩椎关节、关节突关节、横突孔
• 长T1短T2—骨质硬化
颈椎黄韧带增厚
四、椎间盘突出
1.椎间盘突出X片
X线—不能做出诊
单一椎间隙变窄或前窄后宽 椎体后缘骨质增生
2.椎间盘突出CT
• CT –椎间盘向椎管内局限性突出 –髓核游离于硬膜外,呈软组织密度
–硬膜外脂肪影不对称或消失
–硬膜囊受压变形 –神经根受压移位
中央型、旁中央型、外侧型突出
• 脊柱分节错误 • 椎骨总数不变,某节段数目增加或减少,另一节段相应的 减少或增加 • 常见为腰5骶化 –可仅为横突部或横突和椎体均骶化 –横突宽大与骶椎形成假关节 –单侧者可引起腰痛和神经根刺激症状
腰椎骶化不全
㈢脊柱裂
• 两侧椎弓不愈合所致---显性、隐性 • 椎板部分或全部缺如,棘突畸形或缺如 –铡刀棘突—脊柱裂上位棘突过度发育与其下方的棘突融 合。 –可压迫脊膜或神经组织而引起下腰痛和活动障碍 –棘突游离—棘突借韧带或软骨与椎板相连 • 显性脊柱裂—椎管内容物膨出

椎间盘影像试题及解析

椎间盘影像试题及解析

椎间盘影像试题及解析1、什么是椎间盘影像椎间盘影像呢,就是用来查看咱们身体里椎间盘情况的一种检查成像。

就好比给椎间盘拍个特殊的照片,让医生能看清它的模样、结构是不是正常的。

这可不是随便拍拍哦,它有很多种方法呢。

比如说X光,这是大家比较熟悉的一种,它能大概看看椎间盘的位置、有没有明显的变形之类的。

还有CT,CT就更厉害了,它能一层一层地把椎间盘的细节都给展现出来,就像把一个东西一层一层切开看一样,连里面的软组织情况都能看到一些呢。

另外啊,还有磁共振成像(MRI),这个MRI对椎间盘的软组织显示得特别清楚,就像把椎间盘内部的世界都给照亮了一样,能看到椎间盘的纤维环、髓核这些结构有没有损伤啊、病变啊啥的。

2、椎间盘影像试题类型关于椎间盘影像的试题类型那可不少。

1、基础概念类的试题。

比如说会问椎间盘由哪几部分组成啊?这时候你就得知道椎间盘是由纤维环、髓核还有上下的软骨板组成的。

就像一个小三明治一样,纤维环在外面,就像面包片,把中间的髓核这个“馅”给包起来,上下再加上软骨板,这样一个完整的椎间盘就形成了。

2、影像学表现类的试题。

这就需要你能看懂不同影像检查下椎间盘正常和异常的样子了。

比如在X光下,正常的椎间盘高度应该是怎么样的,要是椎间盘有退变了,在X光上可能会看到椎间盘间隙变窄了。

在CT上呢,要是椎间盘突出了,能看到椎间盘的组织跑到它不该去的地方了,压迫到周围的神经或者组织。

在MRI上,不同的信号代表着椎间盘不同的状态,像髓核要是有变性了,信号就会发生改变。

3、临床意义类的试题。

就是问你椎间盘影像检查对诊断疾病有什么帮助。

比如说一个病人老是觉得腰腿痛,医生怀疑是椎间盘的问题,那这时候做椎间盘影像检查就能确定到底是不是椎间盘突出了,突出的程度怎么样,是哪一个椎间盘出问题了,这样医生就能根据检查结果制定合适的治疗方案了。

3、试题解析举例我们来举几个例子解析一下。

1、有一道题是这样的:“在腰椎间盘CT检查中,发现椎间盘组织超出椎体边缘,这可能是什么情况?”那答案就是可能是腰椎间盘突出症。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腰椎棘突间联线一般均为一垂直线,如垂直线发生折曲或成角,提示椎体有移位现象。

棘突偏歪曾被认为是椎间盘突出的体征。

有人对此进行调查,发现一般腰椎X片和椎间盘突出腰椎X片相比,抛去侧突不计,两者无明显差异(分别为30.0%和31.3%),特别是常见的第五腰椎棘突扭曲,是发育的结果。

(2)椎弓根形态和距离应留意,当一个椎体的椎弓根被压扁及椎弓根间距增宽时,常是椎管内神经纤维瘤的表现。

关节突增大椎弓根间距小,应注意是否有退变性椎管狭窄。

(3)腰椎管横径的测量:通常测量两侧椎弓根断面内缘间最短距离作为椎管横径,此径平均值在正常人X线片自腰l至,utipo为是狭窄椎管,但其价值不如矢状径可靠。

(4)髂骨嵴间连线在X线正位像上观察连接两侧髂骨嵴的横线与第4、5腰椎的关系。

据认为髂嵴连线经L4椎体下部或其椎间盘为最稳固位置。

横线与腰椎的关系结合其他参数可用以予测腰椎承受最大生物力学应力部位和退行性病变最可能发生的部位。

L4L5之间容易发生退行性变的因素包括髂嵴间线位置过高,经过L4椎体上部;L5横突过大有移行脊椎现象。

L5骶l可能发生退行性变的因素有髂嵴横线经L5椎体和L5横突过短现象。

(5)还可观察两侧腰大肌阴影是否清晰。

腰大肌阴影模糊、膨胀,常是腰大肌脓肿(结核)的表现。

2.侧位片
可观察腰椎曲度,腰骶角大小,椎体有无压缩、楔形变,还可观察测定椎体指数,椎间隙大小,椎间孔大小等。

(1)正常腰椎曲度自T12椎体后下缘至骶。

椎体后上缘作一连线,另沿各腰椎体后缘作弧状线,二者形成弓形。

正常弓顶在L3椎体,二线间最大距离正常为1.8~2.2cm,代表腰椎曲度。

腰椎过度前
凸时致弓顶距离增大,则此时T12垂线亦后移使腰椎前凸指数加大,身体重心后移,小关节负荷重易劳损及退变。

腰痛者腰前凸常因代偿性腰椎变直而减小。

(2)腰骶前弓角分别做L
3椎体,L
5
椎体和S
l
椎体的对角连线,对角线
交点分别为各椎体中心。

连接L
3和L
5
椎体中心,L
5
与S
l
椎体中心,两直线后方
交角为腰骶前弓角,平均:146°(124°~162°)。

立位或卧位变化不大。

腰椎曲度正常则重力线在正常位置,无需肌肉、韧带用力即能直立。

腰椎过度前突则重力后移,小关节所受剪力增加致局部肌肉韧带劳损,小关节发生退行性改变甚至半脱位,继之椎间盘负荷加重发生退行性变,还会增加椎弓峡部压力,都会引起下腰痛和腰椎不稳定。

(3)椎体指数常用于测量L5椎体楔变程度。

计算方法为:
L5后缘高
椎体指数=---------------
L5前缘高
正常大于0.80,如小于0.80,则易造成峡部疲劳骨折。

故常见于椎弓崩裂者。

(4)椎管矢状径矢状径的大小可反映椎管发育性狭窄程度,测量时先找出椎管后界,在腰椎侧位片因与横突重叠,常显示不清。

测定方法为:L1-3为上、下关节突尖连线,L4为此连线向后1mm,L5为棘突弓状透明缘向前1mm。

此线与椎体后缘中点连线长度为矢状径。

正常此矢状径皆大于17mlm,椎管狭窄者常小于15mm,因而可认为矢状径小于15mm者为狭窄性椎管,小于17mm者为较小椎管。

较小及狭窄椎管易因退变增生而引起椎管狭窄症。

CT扫描测量骨性椎管的大小,方便、准确。

怀疑骨性椎管狭窄时可做CT扫描
(5)椎弓根上切迹指侧位片上椎弓根在椎体上缘水平的长度,亦即椎体后上缘与上关节突水平间距,正常大于5mm。

椎弓
根上切迹小者往往表示椎弓根短,常见于发育性侧隐窝狭窄者。

(6)椎间孔骨性椎间孔自上而下逐渐变窄,至L5常呈耳形。

单个椎间孔变大见于神经纤维瘤患者。

正常下位椎体上关节突尖不高于上位椎体下缘水平,椎间盘退变后关节突可向上交错,如进入椎弓下切迹,易嵌压走行于其中的神经根。

(7)椎间隙侧位片可显示椎间盘所在空隙。

在腰椎此间隙自上而下逐渐增大椎间隙在L5S1间前宽后窄,以适应腰骶角,椎间盘退变时,L4-5或L5S1间隙可变窄,但间隙变窄与椎间盘突出并不等同。

青壮年的椎间盘的局部突出并不一定能显出椎间隙狭窄。

(8)上关节突水平位置经任一椎体下缘终板做终板平行线,其向后延长线在下一脊椎上关节突顶点之上。

如果上关节突超过此线可能有半脱位或椎间孔和侧隐窝减小。

此线最初是在卧位X线片上测定,立位时是否如此不能肯定。

(9)腰椎滑椎分级将骶骨底上缘前后径分为四等份,观察L5椎体后下角位置。

正常时L5后下角和骶l后上角相对或稍后。

椎体向前滑脱则L5后下角影像前移。

向前滑脱分4级。

1级,L5后下角与最后一段相对;2级,后下角对第2段,以此类推。

此分级法也适用于其他椎体滑脱。

(10)关节突连续曲线在X线正位及斜位像上,沿横突下缘、下关节突外缘,跨过小关节腔再沿相对上关节突外缘的连续弯线呈光滑、自然的抛物线;关键是圆滑匀称地经过关节突部位。

若弧线突然变形提示小关节半脱位。

3.斜位片
对疑有关节突及峡部病变而正、侧位片显影不清者,应加照左及右斜位片。

在斜位片上可清楚的显示一侧上、下关节突及峡部因此峡部断裂、延长、关节突骨折、增生等,皆可清楚显示
4.功能位片
功能位摄片系让病人在屈曲位及伸展位照侧位或斜位片,或在左,右侧曲时照正位片,以显示运动状态下病变处情况,适于脊柱有不稳定的腰背痛患者。

(1)侧位屈曲位及伸展位片本法可显示腰椎轻度滑移。

但正常侧位片不能显示或者或疑有棘上及棘间韧带断裂者,用此法检查可显示移位。

正常人前弯时腰椎前缘平滑而协调,但有腰痛及坐骨神经痛者,曲线不规则,呈梯形。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