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2020年初中历史九年级上册第二单元 欧亚地区的中古文明第8课 中世纪西欧社会的嬗变华师大
2019-2020学年度初中历史九年级上册第二单元 中古亚欧世界第8课 古代日本北师大版练习题第七十一篇
![2019-2020学年度初中历史九年级上册第二单元 中古亚欧世界第8课 古代日本北师大版练习题第七十一篇](https://img.taocdn.com/s3/m/a1f7137d2af90242a995e54f.png)
2019-2020学年度初中历史九年级上册第二单元中古亚欧世界第8课古代日本北师大版练习题第七十一篇第1题【单选题】模仿和创新相结合是日本民族的一大特色,主要是“汉化”和“欧化”。
“汉化”是指( )A、伯里克利改革B、大化改新C、明治维新D、确立天皇制度【答案】:【解析】:第2题【单选题】大化改新时废除世袭贵族统治制度的主要目的是( )A、建立中央集权体制B、提高政府办事效率C、精简政府办事人员D、维护奴隶主利益【答案】:【解析】:2018年,是中国改革开放40周年。
改革不停顿,开放不止步。
放眼古今中外,有过很多重要的改革。
例如雅典“伯里克利改革”、日本“大化改新”,关于两者的共同点,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改革维护了统治阶级的利益B、改革推动了社会转型C、都是发生在封建时代的改革D、改革有利于民主政治的发展【答案】:【解析】:第4题【单选题】希波战争、亚历山大东征、日本大化改新、马可·波罗来华,相关课题研究( )A、游牧文明与农耕文明的对话B、古代文明之间的暴力冲撞C、古代东西方文化的和平交流D、古代文明的冲撞与交融【答案】:【解析】:646年(大化改新)元旦,孝德天皇颁布“改新”诏书:废除贵族私有的屯仓、田庄和部民,把土地和部民一律收归国家所有;中央设二官八省一台,地方……;实行征兵制。
此段材料反映的是( )A、大化改新的背景B、大化改新的内容C、大化改新的性质D、大化改新的影响【答案】:【解析】:第6题【单选题】日本开始出现奴隶制国家是在( )A、公元前2世纪前后B、公元前1世纪前后C、1世纪前后D、2世纪前后【答案】:【解析】:第7题【单选题】汉唐时期,某国曾倾心学习中国先进文化,推动了社会的进步;19世纪中期,该国又全面学习西方,进行改革,摆脱了沦为半殖民地的危机。
该国是( )A、日本B、俄国C、美国D、德国【答案】:【解析】:第8题【单选题】下列不属于大化改新经济方面的内容的是( )A、把很多贵族土地收归国有B、部民转为国家公民C、废除贵族世袭制,以才选官D、国家定期把土地分给农民耕种,向他们收取赋税【答案】:【解析】:第9题【单选题】使日本迈入封建文明的发展时代的重要事件是( )A、大和统一日本B、大和正式改名为日本C、大化改新D、日本出现奴隶制国家【答案】:【解析】:第10题【判断题】日本民族善于学习、长于模仿。
九年级历史上册 第二单元 中古时期的欧洲和亚洲 第8课 拜占庭帝国知识点练习 中华书局版-中华书局版
![九年级历史上册 第二单元 中古时期的欧洲和亚洲 第8课 拜占庭帝国知识点练习 中华书局版-中华书局版](https://img.taocdn.com/s3/m/c5e21de2a76e58fafbb00313.png)
第8课拜占庭帝国【知识管理】知识点1拜占庭帝国的兴衰帝国形成:395年,罗马帝国分裂为东、西两部分,即西罗马帝国和东罗马帝国。
西罗马帝国灭亡后,拜占庭帝国还存在了1000多年。
帝国强盛:皇帝查士丁尼一世在位期间,通过多次对外战争,使拜占庭帝国成为一个横跨欧、亚、非三洲的庞大帝国,疆域西起直布罗陀海峡,东至两河流域,北达多瑙河和克里米亚半岛,南抵埃及尼罗河。
帝国首都:君士坦丁堡很早以来就是东西方往来的必经之地,不仅战略地位重要,而且经济繁荣,是重要的商业中心。
帝国文化:拜占庭帝国由于历史传统和所处的地理位置,创造了自己独特的文明。
其保存下来的古希腊和古罗马的史料、著作和哲学思想,为中世纪欧洲突破天主教神权束缚提供了直接的动力,成为日后欧洲文艺复兴运动的思想基础。
帝国衰亡:①原因:长期的军事扩张,导致国库空虚,财尽民穷,国内人民不断起义,统治者却心态保守,固步自封。
②过程:11世纪后,帝国开始衰落。
13世纪,奥斯曼土耳其的扩张和西方军队的东征,对帝国构成了严重威胁。
1453年,拜占庭帝国被奥斯曼土耳其帝国灭亡。
知识点2《查士丁尼法典》背景:为了维护奴隶制度,稳固帝国的社会秩序,查士丁尼一世主持编纂了《查士丁尼法典》。
组成:在《查士丁尼法典》颁布后,又陆续颁布了《查士丁尼法学总论》《查士丁尼学说汇编》和《查士丁尼新律》三部法律文献,作为《查士丁尼法典》的续编。
这四部法典后来被统称为《查士丁尼民法大全》。
宗旨:《查士丁尼法典》旨在巩固奴隶主的统治地位,明确宣布皇权无限。
查士丁尼试图通过法律规范的系统化,达到巩固皇权、挽救专制制度的目的。
影响:《查士丁尼法典》是欧洲历史上第一部系统完备的法律文献,对以后西欧各国制订民法影响深远。
【基础过关】知识点1拜占庭帝国的兴衰1.帝国保存下来的古希腊和古罗马的史料、著作和哲学思想,为中世纪欧洲突破天主教神权束缚提供了直接的动力,成为日后欧洲文艺复兴运动的思想基础。
材料评价的帝国是(D)A.雅典 B.亚历山大帝国C.罗马共和国 D.拜占庭帝国2.小乐同学查找资料,完成资料卡片如图所示,资料卡片描述的城市是(C)1.罗马帝国首都2.中世纪欧洲最大的城市3.沟通东西方贸易和文化的金桥A.罗马 B.雅典C.君士坦丁堡 D.长安3.他在位期间通过多次对外战争,使拜占庭帝国成为一个横跨欧、亚、非三洲的庞大帝国。
2019年秋九年级历史上册 第二单元 中古亚欧世界 第8课 古代日本课件 北师大版
![2019年秋九年级历史上册 第二单元 中古亚欧世界 第8课 古代日本课件 北师大版](https://img.taocdn.com/s3/m/26584228f705cc1754270965.png)
是( C)
A. 当时的日本叫高丽民族
B. 当时的日本正处在奴隶社会
C. 当时的日本权力集中于天皇手中
D. 当时的日本大部分土地归h 私人所有
8
10. 在日本由奴隶社会向封建社会过渡的过程中,天
皇实行的政策不包括 ( D ) A. 建立以天皇为首的中央集权制度
B. 把土地收归国有
C. 国家授口分田
D. 农民不必向国家交纳赋税
重大影响。依据图片,你能获取哪些信息? 日本是一个善于向外国学习,善于吸收其他民族先 进文化的国家;日本的服饰、建筑和书法深受中国 的影响;日本的传统文化处处洋溢着浓郁的中华文 化气息。(言之有理即可) (2)材料二所说的“政治改革”的名称是什么?
大化改新。
h
13
(3)材料三表明了日本在对外学习上的态度。日本因善 于学习而跻身于世界强国之列。这为我国社会主义现 代化建设提供了哪些经验? 坚持改革开放,广泛吸收世界先进文明成果;积极 引进科学技术,大胆创新;重视发展教育,大力培 养人才等。(言之有理即可)
广东学导练 世界历史 九年级上册 配北师大版
第二单元 中古亚欧世界
第8课 古 代 日 本
h
1
学习目标
1. 了解中国同古代日本的联系,认识到中国文明对日 本文明的影响。 2. 掌握日本大化改新的基本内容。 3. 理解大化改新是日本从奴隶社会向封建社会过渡的 标志和其对日本社会的积极影响。 4. 了解古代日本武士、将军的产生,认识到幕府政治 的影响。
11. 大化改新能够成功的根本原因是( D )
A. 改革派势力强大
B. 孝德天皇的英勇果断
C. 掌权的大贵族已不得人心
D. 奴隶制已不适应当时日本h 社会发展的要求
部编版2020九年级历史上册 第二单元 中古时期的欧洲和亚洲 第8课 冀教版
![部编版2020九年级历史上册 第二单元 中古时期的欧洲和亚洲 第8课 冀教版](https://img.taocdn.com/s3/m/e895961cddccda38366baf36.png)
阿拉伯帝国和阿拉伯文化一、单项选择1.伊斯兰教的产生顺应了下列哪一事件的要求( )A.阿拉伯各部之间的仇杀B.大和政权统一日本C.阿拉伯半岛居民的游牧生活D.阿拉伯半岛的统一2.《阿拉伯通史》记载:千余年来,朝觐圣地的制度几乎使每个有能力的穆斯林,平生都做一次长途旅行。
这里的“圣地”是指( )A.雅典B.罗马C.开罗D.麦加3.按时间先后顺序排列穆罕默德在宗教和政治活动中的大事( )①基本统一阿拉伯半岛②阿拉伯国家的雏形诞生③出走麦地那④开始在麦加传播伊斯兰教A.①②③④B.④①②③C.④③②①D.①④③②4.阿拉伯帝国是当时世界上疆域最大的帝国,它形成时中国处于 ( )A.隋朝B.唐朝C.宋朝D.元朝5.阿拉伯帝国成为地跨亚、欧、非三洲的大帝国是在( )A.6世纪前期B.7世纪后期C.8世纪中期D.9世纪后期6.脍炙人口的名篇《阿里巴巴和四十大盗》《阿拉丁和神灯》均出自阿拉伯民间故事集( )A.《天方夜谭》B.《医典》C.《医学集成》D.《荷马史诗》7.小明的爸爸送他一本世界名著,书中主要内容有:阿拉伯国王、勇敢的苏丹王子及巴格达富丽堂皇的宫殿等。
这本书的历史文化背景应该是( )A.伊斯兰文化发展的时代B.希腊文化发展的时代C.罗马文化发展的时代D.印度佛教发展的时代8.阿拉伯人被誉为“东西方文明交流的使者”,对世界文化的传播与交流作出过重大贡献。
下列史实不能说明这一观点的是( )A.指南针经阿拉伯人传入欧洲B.改造0到9十个数字计数法并传入欧洲C.火药经阿拉伯人西传D.佛教产生以后经阿拉伯人向西传入欧洲二、组合列举9.阿拉伯人创立了伊斯兰教,建立了阿拉伯帝国,创造了阿拉伯文化。
(1)622年,穆罕默德在________建立了一个以共同信仰为基础的宗教社团。
(2)至________世纪中期,阿拉伯帝国的版图横跨亚、欧、非三大洲。
(3)中国的造纸术、指南针、火药等重大发明和印度的棉花、食糖等都是由__________传入欧洲的。
2019年精选初中历史九年级上册第二单元 欧亚地区的中古文明第8课 中世纪西欧社会的嬗变华师大版课后练习[含
![2019年精选初中历史九年级上册第二单元 欧亚地区的中古文明第8课 中世纪西欧社会的嬗变华师大版课后练习[含](https://img.taocdn.com/s3/m/ce57c341f12d2af90242e6fc.png)
2019年精选初中历史九年级上册第二单元欧亚地区的中古文明第8课中世纪西欧社会的嬗变华师大版课后练习[含答案解析]三十八第1题【单选题】庄园法庭档案记录了这样一些事:无权享用公共牧场但仍在牧场内放牧的人,侵犯了全体村民的权益,判令他们从牧场牵走他们的牲畜,从此不得占用牧场,违者还要被罚款;某人不按规定的价格卖酒,也要被罚款。
这些案例主要说明( )A、侵犯领主利益的行为,都会受到起诉与处罚B、庄园法庭起着维护庄园公共秩序的作用C、惩罚各种违法行为的手段通常是处以罚金D、领主可以凭借法庭奴役佃户【答案】:【解析】:第2题【单选题】欧洲的中世纪,被称为“黑暗时代”。
这时期所发展的一套社会制度和生活方式,大抵而言是( )A、城邦B、封建制度和庄园生活C、市民政治D、议会政治【答案】:【解析】:第3题【单选题】11世纪起,欧洲的城市不断涌现。
下列关于西欧城市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农业的发展和经济的恢复,促使了原有城市的复苏和新城市的涌现B、西欧城市经济上是自给自足的,生产的产品主要用于领主与劳动者自身消费C、巴黎和伦敦是新兴的城市,既是政治中心,也是著名的商业中心D、城市的兴起促进了手工业的发展,早期资产阶级出现【答案】:【解析】:第4题【单选题】对西欧封建社会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西欧进入封建社会比中国晚近1000年B、西欧封建主重视教育.文化发达C、西欧封建社会存在严格的封建等级制D、在精神.文化领域神权高于一切【答案】:【解析】:第5题【单选题】欧洲中世纪有一句谚语:“城市的空气使人自由。
”这句话的意思是( )A、城市的自然条件优越B、城市相对独立和自治C、城市的空气比较清新D、城市已不受国王管辖【答案】:【解析】:第6题【单选题】哥特式建筑的典范作品是( )A、阿拉伯麦加清真寺B、法国巴黎圣母院C、德国科隆大教堂D、印度泰姬陵【答案】:【解析】:第7题【单选题】中古时期,在西欧一些地区盛行庄园经济,庄园中的主要劳动者为( )A、佃户B、贵族C、领主D、教士【答案】:【解析】:第8题【单选题】在中古欧洲社会发展过程中,催生了市民阶级,为资本主义兴起准备了条件的是( )A、查理·马特改革B、西欧城市的兴起C、丕平献土D、拜占廷帝国的灭亡【答案】:【解析】:第9题【单选题】在中古欧洲社会发展过程中,催生市民阶级,为资本主义兴起准备条件的是( )A、查理·马特改革B、西欧封建制度的形成C、西欧城市的重新兴起D、拜占廷帝国的灭亡【答案】:【解析】:第10题【单选题】下图是热播美剧《冰与火之歌》的剧照。
2019年精选初中九年级上册历史第二单元 中古亚欧世界第8课 古代日本北师大版课后辅导练习第八十一篇
![2019年精选初中九年级上册历史第二单元 中古亚欧世界第8课 古代日本北师大版课后辅导练习第八十一篇](https://img.taocdn.com/s3/m/01d54f8779563c1ec5da71f9.png)
2019年精选初中九年级上册历史第二单元中古亚欧世界第8课古代日本北师大版课后辅导练习第八十一篇第1题【单选题】唐朝后期,一位去过日本的中国人回来后向人们描述了他在日本的所见所闻,描述中不可能提到的是( )A、遣唐使陆续回国,参加国家建设B、人们在议论鉴真传法C、大化改新促进了日本经济发展D、日本各岛开始出现奴隶制国家【答案】:【解析】:第2题【单选题】“比较”是历史学习和研究的一种重要方法。
日本大化改新与查理·马特改革相比较,共同之处是( )A、建立中央集权的天皇制封建国家B、国家定期把土地分给农民耕种C、实行有条件的土地分封D、是封建性质的改革,促进本国封建制度形成【答案】:【解析】:第3题【单选题】“把诸王诸臣所占有的土地、山泽岛浦和部曲(注:部民)一律收归国有,‘私地私民’变成‘公地公民’,国家把‘公地’授予‘公民’,‘公民’负担一定的租庸调。
”这一变革出现在( )A、7世纪日本B、8世纪西欧C、17世纪英国D、19世纪俄国【答案】:【解析】:第4题【单选题】日本由奴隶社会向封建社会过渡的标志是( )A、奴隶制国家的出现B、大和国统一日本C、大化改新D、明治维新【答案】:【解析】:第5题【单选题】7世界中期,通过改革向封建社会过渡的亚洲国家是( )A、罗马共和国B、亚历山大帝国C、法兰克王国D、日本【答案】:【解析】:第6题【单选题】大化改新对日本影响深远,这次改革的学习对象是( )A、中国B、欧美C、西亚D、非洲【答案】:【解析】:第7题【单选题】7世纪中期,通过大化改新向封建社会过渡的亚洲国家是( )A、罗马共和国B、亚历山大帝国C、法兰克王国D、日本【答案】:【解析】:第8题【填空题】改革,是机遇,更是挑战,它往往承载着一个民族振兴的希望。
(1)日本历史上改变其社会性质的两次改革-------(______)(2)俄国走向近代的转折-------(______)(3)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自我调节-------(______)(4)社会主义中国的改革-------(______)【答案】:【解析】:第9题【问答题】钓鱼岛之争,全球瞩目,世人关注。
九年级历史上册 第二单元 中古亚欧世界 第8课 古代日本学案 北师大版
![九年级历史上册 第二单元 中古亚欧世界 第8课 古代日本学案 北师大版](https://img.taocdn.com/s3/m/f1aa98a6f242336c1fb95e5d.png)
第8课古代日本课前自主预习知识点1 大化改新1.背景:古代日本文明是在吸收借鉴中国文化的基础上逐渐形成的。
2.改革:646年,日本孝德天皇任用一些从中国学成归来的留学生,宣布实行国制改革,史称“大化改新”。
3.改革内容(1)政治上:废除世袭贵族统治制度,建立中央集权体制;中央设二官八省,地方设国、郡、里,由中央派人管理。
(2)经济上:仿效隋唐均田制,施行“班田收授法”;实行租庸调制度,统一租税。
4.影响:大化改新为日本确立了一套在当时十分先进的管理体制,促进了日本的政治稳定和经济发展,为其以后的进一步发展奠定了基础。
知识点2 武士与将军5.背景(1)经济基础:庄园制在地方开始形成。
(2)政治基础:农民和地方长官“国司”进行斗争,日本国内政治形势逐渐走向动荡。
6.形成:从9世纪中期开始,地方领主开始组建武士集团。
7.幕府统治(1)概况:幕府政治,又被称为武家政治。
以将军为首的武士政权与天皇为首的朝廷并存,但其实际权力要远远超过朝廷。
(2)开始:始于1192年镰仓幕府建立。
(3)发展:经过室町幕府及分裂的战国时代,到1603年,德川家康重新建立了统一的武家政权江户幕府。
(4)结束:1867年,幕府末代将军德川庆喜还政于天皇,幕府时代宣告结束。
课堂基础达标知识点1 大化改新1.中国古书记载:“沧浪之中有倭人,大小数百国。
”“倭”指的是(A)A.日本B.拜占庭帝国C.阿拉伯帝国D.朝鲜2.模仿和创新相结合是日本民族的一大特色,“汉化”是其中的一个体现。
这里的“汉化”可以指(D)A.颁布《汉谟拉比法典》B.实行种姓制度C.实行奴隶主民主政治D.进行大化改新3.646年元旦,孝德天皇颁布诏书:废除贵族私有的屯仓、田庄和部民,把土地和部民一律收归国家所有;中央设二官八省,地方设国、郡、里;实行征兵制。
此段材料反映的是 (B)A.大化改新的背景B.大化改新的内容C.大化改新的性质D.大化改新的影响知识点2 武士与将军4.1603年,结束分裂,重新建立统一的武家政权江户幕府的是(C)A.圣德太子B.丰臣秀吉C.德川家康D.德川庆喜5.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九年级历史上册 第二单元 中古时期的欧洲和亚洲 第8课 拜占庭帝国课件 中华书局版
![九年级历史上册 第二单元 中古时期的欧洲和亚洲 第8课 拜占庭帝国课件 中华书局版](https://img.taocdn.com/s3/m/14a23b0b83d049649a665847.png)
330年,罗马帝国君士坦丁 大帝改名。395年,罗马帝国分 裂后成为东罗马帝国(拜占廷帝 国)的首都。1456年又成了奥斯 曼帝国的首都,改名为伊斯坦布 尔,直至1923年土耳其共和国成 立迁都安卡拉为止。现在是土耳 其最大的城市和港口。是全世界 唯一一座地跨欧亚的城市。
一、拜占庭帝国的兴衰 战略位置重要,经济繁荣, 重要的商业中心
第8课 拜占庭帝国
公元476年,西罗马帝国灭亡,那么东罗 马帝国是一种什么样的情况呢?
一、拜占庭帝国的兴衰
查士丁尼一世时期:拜占庭帝国成为一 个横跨欧、亚、非三洲的帝国。
一、拜占庭帝国的兴衰
直布罗陀海峡
多瑙河 克里米亚半岛 两 河 流 域
尼 罗 河
东罗马帝国定都君士坦丁堡。君士坦丁堡原称拜占廷,因 此东罗马帝国又称拜占廷帝国。
一、拜占庭帝国的兴衰
11世纪后,帝国开始衰落
11世纪帝国疆域仅剩希腊半岛 和爱琴海地区的希腊国家。
一、拜占庭帝国的兴衰
1453年,奥斯曼土耳其帝国攻破君士坦丁 堡,拜占庭帝国灭亡。
二、《查士丁尼法典》
1.制定者:查士丁尼一世 2.目的:
巩固皇权、挽救专制制度。
4.地位:
是欧洲历史上第一部系统完备 的法律文献。
影响:保留了大量的希腊、罗马的文化,为中世纪欧洲 突破天主教神权束缚提供了直接的动力,成为日后欧洲 文艺复兴运动的思想基础。
圣索菲亚大教堂
拜占庭建筑的代表。在拜占庭雄厚的国力支 持之下,由物理学家伊西多尔及数学家安提莫斯 设计建造。1453年,被土耳其人改造为了清真寺。 并对后世清真寺的建造产生了深远影响。
一、拜占庭帝国的兴衰
拜占庭文化的特点及影响
材料一:拜占庭文化是指在拜占庭帝国内融合 西方古典的(即希腊罗马的)、基督教的及古 代东方各民族的文化而形成的高度发达的文化。
精选2019-2020年华师大版初中历史九年级上册第二单元 欧亚地区的中古文明第8课 中世纪西欧社会的嬗变复习特
![精选2019-2020年华师大版初中历史九年级上册第二单元 欧亚地区的中古文明第8课 中世纪西欧社会的嬗变复习特](https://img.taocdn.com/s3/m/39a53879915f804d2b16c1bc.png)
精选2019-2020年华师大版初中历史九年级上册第二单元欧亚地区的中古文明第8课中世纪西欧社会的嬗变复习特训第一百篇第1题【单选题】古代世界各大洲、各地区和各民族的交往形式主要有两种,下列历史事件所体现的交往形式明显不同于其他三项的是( )A、希波战争B、亚历山大东征C、罗马的扩张D、马可·波罗来华【答案】:【解析】:第2题【单选题】“13世纪的庄园法庭曾留下这样的记录:佃户因为没有认真耕种领主的田地,被罚款6便士;佃户的家畜误入领主的园子,被罚款6便士……”由此可见,庄园法庭惩罚各种违法行为的基本手段是( )A、驱逐出庄园B、送入监狱C、处以罚金D、没收财产【答案】:【解析】:第3题【单选题】“庄园的规模大小不等,有的庄园就是一个自然村落,有的包括好几个村落,庄园里有封建领主的堡垒、教堂、农奴的茅舍,有铁匠铺、木工房、酿酒坊等各种手工作坊,还有牲畜圈磨坊、菜园、池塘、树林、草地。
”这段文字反映了( )A、庄园大体上是一个开放式的经济实体B、庄园大体上是一个以商品经济为主的经济实体C、庄园是一个自给自足的经济实体D、庄园大体上是一个比较发达的经济实体【答案】:【解析】:第4题【单选题】庄园是中世纪西欧社会经济的一个显著特色。
下列关于中世纪西欧庄园生活和农民生活的描述,不准确的是( )A、从9世纪开始,庄园作为一种新的农业经济组织形式流行开来B、庄园内的“直领地”由领主耕种,“份地”由佃户耕种C、领主不能随意没收佃户中的自由农民的上地D、庄园法庭没有专门的工作人员,没有固定开庭地点【答案】:【解析】:第5题【单选题】欧洲国王与城市联盟发端于10 世纪。
法国国王腓力二世在市民阶级的大力支持下,1202 年,借口英王约翰不履行封臣义务,宣布剥夺他在法国的全部领地。
据此判断,市民阶级( )A、拥护王权,反对城市自治B、逐渐成为新兴的政治力量C、实力雄厚,享有特殊权利D、已经成为执政的统治阶级【答案】:【解析】:第6题【单选题】西欧城市重新兴起的过程中,成为西欧争取城市自治的斗争的一个典型例子的是( )A、罗马B、伦敦C、巴黎D、琅城【答案】:【解析】:第7题【单选题】西欧城市重新兴起的意义在于( )A、推动了西欧封建社会的发展,教会和世俗封建主势力得到空前加强B、封建主日渐贪婪,加强对市民的剥削C、使西欧成为世界贸易中心D、形成早期资产阶级的雏形——市民阶级,为资本主义的兴起准备了条件【答案】:【解析】:第8题【单选题】西欧中世纪时期,农奴在自由城市居住多久才能获得市民的身份( )A、三个月B、一年C、一年零一天D、两年【答案】:【解析】:第9题【单选题】西欧中世纪城市兴起的最主要的原因是( )A、手工业者逃离封建庄园B、商人在港口、交通要道等聚集C、西欧生产力的提高D、封建主各领地的不相属【答案】:【解析】:第10题【单选题】11-12世纪,西欧城市市民争取城市自治和反封建贵族的意识强烈,琅城、威尼斯、佛罗伦萨、巴黎、伦敦等争取城市自治和反封建贵族的故事在西欧市民间广泛流传,并为市民称颂。
2019-2020学年度初中历史九年级上册[第二单元 欧亚地区的中古文明第8课 中世纪西欧社会的嬗变]华师大版课后
![2019-2020学年度初中历史九年级上册[第二单元 欧亚地区的中古文明第8课 中世纪西欧社会的嬗变]华师大版课后](https://img.taocdn.com/s3/m/34f2a0f3a1c7aa00b52acbcf.png)
2019-2020学年度初中历史九年级上册[第二单元欧亚地区的中古文明第8课中世纪西欧社会的嬗变]华师大版课后练习[含答案解析]第四十五篇第1题【单选题】11世纪中国宋代商业发展,城市繁荣。
同一时期,西欧城市兴起,究其影响,反映在( )A、对瓦解西欧封建等级制度和孕育近现代文明起着重要作用B、一般是工商业活动中心、规模较小C、是在封建主或教会的领地上兴起的,促进了佛教的发展D、所有的城市发动争取自治斗争,成为独立的城市共和国【答案】:【解析】:第2题【单选题】西罗马帝国灭亡之后,西欧城市衰落了,经过几个世纪的发展,开始出现了作为手工业和商业中心的城市,你知道西欧城市重新兴起于哪个世纪( )A、9世纪B、10世纪C、13世纪D、15世纪【答案】:【解析】:第3题【单选题】从10世纪起,旧的城市开始复苏,新的城市不断产生,其根本原因在于( )A、社会生产力的提高B、农业和工业的发展C、封建城堡的修建D、交通运输业的发展【答案】:【解析】:第4题【单选题】法国有一个城市叫作琅城,被视为英雄的城市,这主要是因为11、12世纪的哪一史实( )A、琅城市民争取自治权的斗争B、琅城市民的反侵略斗争C、琅城市民抵御了日尔曼人的进攻D、这里是罗马征服时的古战场【答案】:【解析】:第5题【单选题】10—13世纪,西欧城市如法兰克福、伦敦、威尼斯、热那亚、佛罗伦萨、巴黎、马赛等都是在这一时期兴起的。
西欧城市兴起最伟大的意义是( )A、彻底瓦解了西欧的封建制度B、西欧城市自治得以普遍实现C、基督教会和等级制度日趋完善D、为西欧资本主义的产生和发展奠定了基础【答案】:【解析】:第6题【单选题】在西欧封建社会,最大的土地所有者和封建制度的精神支柱是( )A、教皇和教会B、矮子丕平C、商人和银行家D、世俗封建主【答案】:【解析】:第7题【单选题】法国的琅城是个被视为英雄的城市,这主要是因为十一二世纪之时,这里发生了( )A、琅城市民反抗罗马征服的斗争B、琅城市民争取城市自治权的斗争C、琅城市民抵御了日耳曼入侵的进攻D、琅城市民推翻封建主的斗争【答案】:【解析】:第8题【单选题】庄园法庭为维护庄园公共秩序,通过各种惩罚来处理违法行为。
九年级历史上册《第二单元中古时期的欧洲和亚洲》第8课拜占庭帝国课件中华书局版
![九年级历史上册《第二单元中古时期的欧洲和亚洲》第8课拜占庭帝国课件中华书局版](https://img.taocdn.com/s3/m/7781b1e9240c844768eaee1a.png)
4.影响:创造了独特的文明,其文化与宗教对于世界,特别是 俄罗斯
和今
日的东欧各国有很大的影响;其保存下来的古希腊和古罗马的文化,成为日后欧洲 文艺复兴运动 的思想基础。
5.灭亡:1453年被 奥斯曼土耳其帝国 灭亡。
二、《查士丁尼法典》
自学课本找出《查士丁尼法典》制定的目的、内容、法典集成、实质
与影响。
尝试解答:(1)拜占庭帝国(或东罗马帝国);罗马帝国。 (2)君士坦丁堡;黑、地中。
师生互动:(3)拜占庭帝国曾经是一个地跨欧、亚、非三洲的庞大帝国,15世纪中期, 被西亚的奥斯曼土耳其帝国所灭。它灭亡的原因是什么?带给我们什么启示?
第(3)问根据所学知识回答。
尝试解答:(3)灭亡原因:四处征讨,国力损耗;陶醉于已有的辉煌成就,封闭保 守。启示:开放宽容使文明繁荣,保守狭隘使文明衰落。
1.目的: 查士丁尼一世 主持编纂,维护奴隶制度,稳固帝国的社会秩序。
2.内容:共12卷,卷下分目,每目按 年代 顺序排列敕令的摘录。
3.法典的集成:在《查士丁尼法典》颁布后,陆续颁布了《查士丁尼法学总论》
《查士丁尼学说汇编》《查士丁尼新律》。这四部法典后来被统称为《 查士 .
丁尼民法大全 。
4.实质:巩固皇权、挽救专制制度。 5.影响:是 欧洲 历史上 第一部 订 民法 影响深远。
第8课 拜占庭帝国
1.西欧中世纪社会经济的特点是什么?大学的兴起有何意义? 2.拜占庭帝国是怎样兴衰的?《查士丁尼法典》制定的目的、内容、意义是什么?
一、拜占庭帝国的兴衰 下面人物是查士丁尼,他与拜占庭帝国的兴衰有怎样的关系?拜占庭帝
国是怎样扩张与衰亡的?
1.建立: 395 年,罗马帝国分裂为西罗马帝国和东罗马帝国,东罗马帝国首都 旧称 拜占庭 ,因此又称为拜占庭帝国。 2.扩张:皇帝 查士丁尼 一世在位期间发动对外战争,使帝国成为一个地跨欧、 亚、非的庞大帝国;西起 直布罗陀海峡 ,东至 两河流域 ,北达 多瑙河 和克 里米亚半岛,南抵 埃及尼罗河 。 3.繁盛:君士坦丁堡是中世纪欧洲最大的城市。
九年级历史上册第二单元中古亚欧世界第8课古代日本教学案
![九年级历史上册第二单元中古亚欧世界第8课古代日本教学案](https://img.taocdn.com/s3/m/505f511d83c4bb4cf6ecd125.png)
第8课古代日本一、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大化改新;武士与将军教学难点:幕府政治。
二、教学设计【情景导入】【自主学习】(一)大化改新1.古代日本文明是在吸收借鉴_______文化的基础上逐渐形成的.3世纪中叶,日本中部兴起了一个名为“__________”的国家。
之后日本不断向中国学习,实行改革.2.________年,日本_________天皇,任用一些从中国学成归来留学生,宣布实行国制改革,史称“______________”。
(1)政治上:①废除世袭贵族统治制度。
建立________________②改革统治机构,中央设______________,地方设__________,由中央派人管理。
(2)经济上:①仿效__________均田制,实行“________________ ”②实行租庸调制度,统一租税。
3.意义:大化改新促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为其以后进一步发展奠定了基础。
(二)武士与将军1.从九世纪中期开始,拥有强大势力的_____________开始组织起以自己同族为核心的__________________。
这种武装组织就是所谓的__________2.______________又被称为武家政治。
在古代日本,特指武士的领袖征夷大将军的府邸。
在这种政治形态中,以_________为首的武士政权与__________为首的朝廷并存,但其实力要远远超过朝廷。
3.幕府政治,又称为。
幕府政治始于1192年的___________幕府建立,1867年,幕府末代将军德川庆喜还政于天皇,幕府时代宣告结束。
【重难点突破】阅读材料。
回答问题:材料一日本本州中部兴起了一个叫作大和的古代国家(日本),它大量吸收中国大陆的先进技艺和大批移民,并凭借肥沃的土地,迅速发展起来。
材料二 7世纪,日本效仿中国的隋唐制度,进行了改革,建立中央集权的天皇制封建国家,废除贵族世袭制,以才选官。
最新精选华师大版初中九年级上册历史第二单元 欧亚地区的中古文明第8课 中世纪西欧社会的嬗变复习巩固二十
![最新精选华师大版初中九年级上册历史第二单元 欧亚地区的中古文明第8课 中世纪西欧社会的嬗变复习巩固二十](https://img.taocdn.com/s3/m/f03de4b058fb770bf68a5502.png)
最新精选华师大版初中九年级上册历史第二单元欧亚地区的中古文明第8课中世纪西欧社会的嬗变复习巩固二十九第1题【单选题】“中世纪晚期,西欧少数商人占据着生产资料,他们向乡村手工业者提供原料甚至生产工具,并预付部分工资,最后收回制成的产品,并投放到市场出售。
”材料反映了( )A、小作坊生产B、工场手工业的产生C、大工厂生产D、工厂制度的确立【答案】:【解析】:第2题【单选题】下列关于西欧庄园的表述,正确是( )A、庄园不具有司法权B、庄园不是独立的经济单位C、庄园里领主可以随意没收自由农民的土地D、庄园是西欧中世纪乡村典型组织形式【答案】:【解析】:第3题【单选题】假如你是生活在公元10世纪某个时期的一家庄园的农奴,那么下述生活场景中,你最不可能遇到的是( )A、庄园的大部分土地租给农奴耕种B、农奴要向领主缴纳租税,并为其服劳役C、农奴终年劳累,常用怠工和逃亡等方式发泄不满D、农奴有人身自由,可以自由地做一切事情【答案】:【解析】:第4题【单选题】11世纪中国宋代商业发展,城市繁荣。
同一时期,西欧城市兴起,究其影响,反映在( )A、对瓦解西欧封建等级制度和孕育近现代文明起着重要作用B、一般是工商业活动中心、规模较小C、是在封建主或教会的领地上兴起的,促进了佛教的发展D、所有的城市发动争取自治斗争,成为独立的城市共和国【答案】:【解析】:第5题【单选题】11﹣12世纪,西欧城市市民争取城市自治和反封建贵族的意识强烈,琅城、威尼斯、佛罗伦萨、巴黎、伦敦等争取城市自治和反封建贵族的故事在西欧市民间广泛流传,并为市民称颂。
这反映出当时( )A、市民浮躁落后的社会心态B、资本主义经济快速发展C、市民文化和观念日益消极世俗D、市民阶层的价值取向【答案】:【解析】:第6题【单选题】十一二世纪,法国一些城市的市民展开了与封建主的斗争,先用金钱赎买,后通过武装斗争取得自治权的城市是( )A、罗马B、马塞C、巴黎D、琅城【答案】:【解析】:第7题【单选题】查理?马特改革以后,西欧逐渐形成了严格的封建等级制度。
九年级历史上册《第二单元 中古时期的欧洲和亚洲》第8课 拜占庭帝国课后练习 中华书局版
![九年级历史上册《第二单元 中古时期的欧洲和亚洲》第8课 拜占庭帝国课后练习 中华书局版](https://img.taocdn.com/s3/m/4066c2f976a20029bc642d17.png)
第8课拜占庭帝国1.第一个把拜占庭帝国的版图扩张为地跨欧、亚、非的是( B )A.克洛维B.查士丁尼一世C.查理·马特D.查理曼2.(教材素材改编题)“这个帝国对外抵抗亚洲游牧民族的入侵,对内直接或间接地保存了古典文化。
其后它所形成的文化至今仍存留于俄罗斯、巴尔干半岛和希腊一带。
”这个帝国是( B )A.西罗马帝国B.拜占庭帝国C.阿拉伯帝国D.奥斯曼土耳其帝国3.(思维拓展题)拜占庭帝国瓦解前后,许多学者和艺术家迁居意大利半岛,从而大力推动了该地区( C )A.波斯文化的传播B.伊斯兰文化的传播C.古希腊、古罗马文化的研究D.基督教神学的研究4.创新是一个民族生存与发展的动力,在历史上,曾以保存古典文化著称,终因封闭保守缺乏创新而导致衰亡的帝国是( C )A.西罗马帝国B.阿拉伯帝国C.拜占庭帝国D.秦帝国5.依据如图知识卡片所列内容,判断该国家是( D )A.希腊B.马其顿C.波斯D.拜占庭帝国6.当西方为新的文明打下基础的时期,拜占庭帝国却一直躺在光辉灿烂、占压倒性优势的遗产上,一直无力冲破过去的桎梏,因而变成了一个陈旧的、与时代不合的存在物,直到1453年遭到耻辱的但不可避免的灭亡为止。
拜占庭帝国是被下列哪个国家灭亡的( A )A.奥斯曼土耳其帝国B.阿拉伯帝国C.罗马帝国D.亚历山大帝国7.东罗马帝国(即拜占庭帝国)灭亡的最主要原因是( A )A.只注重保存传统文明,不注重吸收创新发展B.统治者连续几个世纪征战,造成民穷财尽C.外族入侵,无力抵抗而亡D.国家四分五裂,国力衰弱8.如图是《查士丁尼民法大全》图册,在这图册中不可能看到的是( B )A.《查士丁尼法典》B.《汉谟拉比法典》22C.《查士丁尼法学总论》D.《查士丁尼新律》9.《查士丁尼法典》的序言中说:“皇帝的威严、光荣不但依靠兵器,而且须用法律来巩固。
这样,无论在战时或平时,总是可以将国家治理得很好。
”对这句话理解最准确的是( D )A.皇帝的权威至高无上B.皇帝的敕令是制定法律的唯一依据C.法律可以消除社会矛盾D.法律是治国的重要手段之一10.(核心素养题)罗马法之《查士丁尼法典》规定“一切债务,以应给付的物清偿,或经债权人同意以他物代为清偿而消灭。
【推荐K12】九年级历史上册第二单元中古时期的欧洲和亚洲第8课拜占庭帝国提高练习中华书局版
![【推荐K12】九年级历史上册第二单元中古时期的欧洲和亚洲第8课拜占庭帝国提高练习中华书局版](https://img.taocdn.com/s3/m/f44a5b25bb68a98271fefae3.png)
《拜占庭帝国》提高练习一、选择题1. 11世纪中国宋代商业发展,城市繁荣。
同一时期,西欧城市兴起,究其影响,反映在()A.对瓦解西欧封建等级制度和孕育近现代文明起着重要作用B.一般是工商业活动中心、规模较小C.是在封建主或教会的领地上兴起的,促进了佛教的发展D.所有的城市发动争取自治斗争,成为独立的城市共和国2. 西欧封建社会时期,成为封建社会精神支柱,且拥有至高无上权力的机构是()A.国王 B.大封建主C.庄园 D.罗马教廷3.至今仍屹立在土耳其第一大城市伊斯坦布尔(原名君士坦丁堡)城内的圣索非亚大教堂,冷眼旁观过政治兴跌、宗教斗争与历史的沧桑。
它曾见证了下列哪一个国家的兴衰?()A.雅典 B.亚历山大帝国C.罗马帝国 D.拜占庭帝国4. 下图是某同学整理的历史信息,据此判断他研究的主题是()A.古代希腊 B.古代罗马C.中古时代的欧洲D.古代欧洲文明5. 在西欧封建社会中,最大的土地所有者和精神领袖是 ( )A.世俗封建主B.教皇和教会C.国王和宫相D.商人和银行家6. 中古时期西欧城市重新兴起的意义在于( )A.推动了西欧封建社会的发展,教会和世俗封建主势力得到空前的加强B.封建主日渐贪婪,加紧对市民的剥削C.形成了早期资产阶级的雏形----市民阶级,为资本主义的兴起准备了条件D.提高了西欧的国际地位,使之成为世界贸易的中心7. 欧洲中世纪最大的封建主是( )A.国王 B.贵族 C.教会 D.商人8. 8世纪中期,罗马教会获得了意大利中部一大片地区,从而奠定了教皇国的基础。
罗马教会获得的这片土地是通过( )A.宗教战争 B.欺诈掠夺C.国王赠与 D.出钱购买9. 小华正在通过因特网下载东罗马四分五裂、奥斯曼土耳其扩张、君士坦丁堡的沦陷等资料。
由此我们可以判断小华学习和探究的问题是()A.大化改新B.阿拉伯半岛的统一C.拜占廷帝国的灭亡 D.西欧封建制度的形成二、材料题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 9世纪初至11世纪初,拜占庭帝国臻于极盛。
最新精选初中九年级上册历史第二单元 欧亚地区的中古文明第8课 中世纪西欧社会的嬗变华师大版巩固辅导第二
![最新精选初中九年级上册历史第二单元 欧亚地区的中古文明第8课 中世纪西欧社会的嬗变华师大版巩固辅导第二](https://img.taocdn.com/s3/m/b1ae4c6f964bcf84b8d57b5e.png)
最新精选初中九年级上册历史第二单元欧亚地区的中古文明第8课中世纪西欧
社会的嬗变华师大版巩固辅导第二篇
第1题【单选题】
“13世纪的西欧庄园法庭曾留下这样的记录:佃户因为没有认真耕种领主的田地,被罚款6便士;佃户的家畜误入领主的园子,被罚款6便士。
”分析材料,无法从中得出的结论是( )
A、庄园法庭具有司法权
B、庄园法庭维护封建领主的利益
C、庄园法庭以罚金的形式惩罚违法行为
D、出席法庭是佃户的义务
【答案】:
【解析】:
第2题【单选题】
下列关于庄园的说法,错误的是( )
A、有专门的工作人员
B、可随时开庭
C、佃户可以不出席法庭
D、审判依据是习惯法或村法
【答案】:
【解析】:
第3题【单选题】
下列各项表述不正确的是( )
A、封君封臣制是西欧封建制度的核心
B、封君封臣制的基础是封土制
C、在封君封臣制的基础上,形成了封建贵族等级制度
D、西欧封建等级制度中,骑士是贵族中的第一等级
【答案】:
【解析】:
第4题【单选题】
法国有一个城市叫做琅城,被视为英雄的城市,这主要是因为十一二世纪的哪一历史事实( )
A、琅城市民的反侵略斗争
B、琅城市民争取自治权的斗争
C、琅城市民抵御了日耳曼人入侵的进攻
D、这里是罗马征服时的古战场
【答案】:
【解析】:
第5题【单选题】。
【配套K12】[学习]九年级历史上册 第二单元 中古亚欧世界 第8课 古代日本学案(无答案) 北师大
![【配套K12】[学习]九年级历史上册 第二单元 中古亚欧世界 第8课 古代日本学案(无答案) 北师大](https://img.taocdn.com/s3/m/8b2cd60daf45b307e8719774.png)
第8课古代日本日期:_________ 班级:_________ 组名:______ ___ 姓名:_________ 评价:___ 学习目标:了解日本大化改新的基本内容及意义;了解武士集团形成的原因及幕府统治的建立。
学习重点:日本大化改新的基本内容及意义学习难点:武士集团形成的原因及幕府统治的建立。
【基础部分】◆回忆旧知1.伊斯兰教的创始人是,该教义宣传为宇宙天地间唯一的真神。
2.穆罕默德的继任者通过对外战争,建立了地跨三洲的____________。
1258年被蒙古军队灭亡。
3.阿拉伯——伊斯兰文化的主要中心有__________、__________和科尔多瓦。
4.阿拉伯建筑艺术的典型代表是_________________。
【要点部分】◆学习新知一、大化改新1.背景:古代日本文明是在吸收借鉴____________文化的基础上逐渐形成的。
2.时间:__________ 改革者:__________3.主要内容:政治上:加强中央集权。
(1)废除__________统治制度,改革统治机构。
中央设____________,地方设国、郡、里三级,由中央派官治理。
经济上:仿效隋唐均田制上,实施____________;实行____________ ,统一租税。
4.意义:(1)为日本确立了一套当时十分先进的管理制度,促进日本政治稳定和经济发展,为其以后进一步发展奠定了基础。
(2)使日本发展成为一个中央集权制的封建国家。
5.启示:(1)善于学习;(2)锐意改革。
二、武士和武士集团6.地方豪强为了保护自己的庄园,组成一种血缘关系和主从制相结合的军事集团,成员成为“____________________”。
7.幕府政治始于1192年镰仓幕府建立。
1603年德川家康建立__________幕府。
1867年,幕府时代结束。
【要点部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凡田,六年一班,神田、寺田不在此限。
若以身死,应退田者,每至班年,即从收授。
精选2019-2020年初中九年级上册历史第二单元 中古亚欧世界第8课 古代日本北师大版巩固辅导第六十九篇
![精选2019-2020年初中九年级上册历史第二单元 中古亚欧世界第8课 古代日本北师大版巩固辅导第六十九篇](https://img.taocdn.com/s3/m/2c536c4be87101f69e319566.png)
精选2019-2020年初中九年级上册历史第二单元中古亚欧世界第8课古代日本北师大版巩固辅导第六十九篇第1题【单选题】标志着日本开始由奴隶社会向封建社会过渡的历史事件是( )A、伯里克利改革B、大化改新C、查理·马特改革D、梭伦改革【答案】:【解析】:第2题【单选题】日本“大化改新”得名的原因是( )A、这次改新是一次重大改革,社会发生了巨大的变化B、这一次的改新是以大化天皇为核心进行的C、改革仿照的是中国隋唐的“大化”制度D、进行改革的天皇的年号是“大化”【答案】:【解析】:第3题【单选题】日本从奴隶社会向封建社会过度的标志是( )A、大和统一日本B、大化改新C、幕府统治建立D、明治维新【答案】:【解析】:第4题【单选题】大化改新是大和民族发展史上的一次重要事件,下列历史知识概述准确的是( )①苏我氏父子专权,统治出现危机②中大兄皇子依靠西乡隆盛等人,效仿中国隋唐制度进行改革③废除贵族对土地和部民的私有制,改国国家管理;仿照唐朝的均田制和租庸调制,颁行“班田收授法”和租庸调制④实行中央集权⑤使日本由奴隶社会过渡到封建社会A、①③④⑤B、①②③④C、①②③⑤D、②③④⑤【答案】:【解析】:第5题【单选题】下列各项与日本大化改新有关的是( )①大和统一日本本土②实行“班田收授法” ③实行租庸调制度,统一租税④废除世袭贵族统治制度,建立中央集权体制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②④D、①②③④【答案】:【解析】:第6题【单选题】日本第一个统一国家是( )A、大和B、高丽C、琉球D、本州【答案】:【解析】:第7题【单选题】源氏武士集团首领源赖朝设幕府于( )A、京都B、奈良C、镰仓D、名古屋【答案】:【解析】:第8题【填空题】改革是推动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重要力量。
①______改革使雅典奴隶主民主政治发展到古代世界的高峰。
②在西欧封建制度确立的过程中起重要作用的改革是______改革。
③日本从奴隶社会向封建社会过渡的重要标志是______。
九级上册历史第8课《拜占庭帝国》导学课件
![九级上册历史第8课《拜占庭帝国》导学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12c642f879563c1ec4da7175.png)
历史
首页
末页
•
9、 人的价值,在招收诱惑的一瞬间被决定 。21.8. 2221.8 .22Sunday, August 22, 2021
•
10、低头要有勇气,抬头要有低气。* **8/22 /2021 9:04:19 AM
•
11、人总是珍惜为得到。21.8.22**A ug-2122 -Aug-21
已有的辉煌,无视西欧城市悄然兴起的文明新 因素,更不屑于学习和吸纳其他文明的优点和 长处。拜占庭人认为,他们的职责仅在于保存 祖先的遗产而不在于创新,这种封闭保守的心 态最终把拜占庭帝国湮灭于奥斯曼土耳其的扩 张之中。
课后作业
(3)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你认为拜占庭帝国 灭亡的原因是什么?
①四处征讨,国力损耗; ②陶醉于已有的辉煌成就,无视西欧城市 悄然兴起的文明新因素; ③封闭保守的心态,不屑于学习和吸收其 他文明的优点; ④西方军队的占领和奥斯曼土耳其的进攻。
B.②④
C.①②③④
D.③④
课后作业
6.西方有一句谚语:“辉煌属于希腊,宏伟属
于罗马。”下列哪一项不属于古希腊的“辉
煌”(D ) A.西方文明之源
B.爱琴文明
C.雅典民主政治
D.拜占庭帝国
7.历史学习中常常要对历史要素的关联进行分 析,下列历史要素中没有关联的是(B ) A.古印度文明——种姓制度 B.《查士丁尼法典》——限制皇帝的权力 C.《汉谟拉比法典》——以眼还眼,以牙还牙 D.拜占庭帝国的文化——传承了古希腊罗马文 化
课后作业
3.至今仍屹立在土耳其第一大城市伊斯坦布尔
(原名君士坦丁堡)城内的圣索菲亚大教堂,冷
眼旁观过政治兴跌、宗教斗争与历史的沧桑。
它曾见帝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9-2020年初中历史九年级上册第二单元欧亚地区的中古文明第8课中世纪西欧社会的嬗变华师大版习题精选第六篇➢第1题【单选题】领主可以用来奴役佃户,佃户也可以用来维护自己权益的地方是( )A、“直领地”B、“公用地”C、元老院D、庄园法庭【答案】:【解析】:➢第2题【单选题】西欧城市重新兴起的意义在于( )A、形成了早期资产阶级雏形,为资本主义的兴起准备了条件B、推动了西欧封建社会的发展,教会的势力得到空前的加强C、提高了西欧国际地位,使之成为世界贸易的中心D、封建主日渐民主,完全由市民自由管理城市【答案】:【解析】:➢第3题【单选题】恩格斯称“城市是中世纪的花朵”。
西欧城市重新兴起的意义在于( )A、推动了西欧封建社会的发展教会和世俗封建势力得到空前加强B、封建主日益贪婪加紧对市民的剥削C、形成了早期资产阶级的雏形——市民阶级为资本主义兴起准备了条件D、提高了西欧的国际地位使之成为世界贸易的中心【答案】:【解析】:➢第4题【单选题】西罗马帝国灭亡之后,西欧城市衰落了,经过几个世纪的发展,开始出现了作为手工业和商业中心的城市,你知道西欧城市重新兴起于哪个世纪( )A、9世纪B、10世纪C、13世纪D、15世纪【答案】:【解析】:➢第5题【单选题】中世纪西欧城市获得自治权常常通过( )A、国王封赏与武力斗争B、金钱赎买与武力斗争C、国王封赏与金钱赎买D、金钱赎买与自身强大【答案】:【解析】:➢第6题【单选题】西欧中世纪时期,农奴在自由城市居住多久才能获得市民的身份( )A、三个月B、一年C、一年零一天D、两年【答案】:【解析】:➢第7题【单选题】下列关于西欧庄园的表述,正确是( )A、庄园不具有司法权B、庄园不是独立的经济单位C、庄园里领主可以随意没收自由农民的土地D、庄园是西欧中世纪乡村典型组织形式【答案】:【解析】:➢第8题【单选题】随着城市的发展和工商业的繁荣,________逐渐形成( )A、农民阶级B、无产阶级C、地主阶级D、市民阶级【答案】:【解析】:➢第9题【单选题】庄园生产粮食、衣物、工具等各项生活所需,内有耕地、林地、教堂、领主府邸与农奴住宅等,设置了生产设施,如磨坊、烤炉与酿酒设备。
这说明中世纪西欧庄园( )A、是一个政教合一的单位B、是一个封闭的作坊C、是西欧封建社会的经济基础D、是一个独立的自给自足的经济和政治单位【答案】:【解析】:➢第10题【单选题】“中世纪晚期,西欧少数商人占据着生产资料,他们向乡村手工业者提供原料、甚至生产工具,并预付部分工资,最后收回制成的产品,并投放到市场出售。
”材料反映了( )A、生产和资本走向集中B、商人群体的壮大C、手工工场的产生D、工厂制度的确立【解析】:➢第11题【单选题】下面这组图片的内容是骑士的风采,骑士这一阶层起源于( )A、日本B、中国C、埃及D、西欧【答案】:➢第12题【单选题】有学者在描述中世纪时说:“城市兴起的过程中,我们第一次在欧洲历史上写了‘平民的传记’,一个新社会集团出现了。
”这个“新社会集团”指的是( )A、农民阶级B、封建贵族阶层C、市民阶层D、工业无产阶级【答案】:【解析】:➢第13题【单选题】11世纪以后,欧洲农村发生了一些新的变化,主要表现在( )①出现了一些新的具有独立司法权和行政自治权的垦殖地区②一些农奴获得了对自己劳动力的支配权③出现了租地农场④庄园制度出现A、①②④B、①③④C、②③④D、①②③【答案】:【解析】:➢第14题【单选题】在中古西欧,一个男人的梦想和最高荣耀是( )A、成为贵族B、成为绅士C、成为武士D、成为骑士【答案】:【解析】:➢第15题【单选题】中古西欧城市的兴起,不仅表现在经济上的繁荣,更重要的还在于政治权利的获得,富庶城镇的居民要求当地领主允许他们自己管理城市的事务。
这里的“政治权利”指的是( )A、城市自治权B、人身自由权C、特许经营权D、男女平等权【答案】:【解析】:➢第16题【单选题】资本主义的发展大概经历了“萌芽--确立--巩固”阶段。
下列哪一选项与其他三项不属于同一发展阶段的( )A、租地农场的出现B、手工工场的出现C、工厂制度的确立D、市民阶层的产生【答案】:【解析】:➢第17题【单选题】从10世纪起,旧的城市开始复苏,新的城市不断产生,其根本原因在于( )A、社会生产力的提高B、农业和工业的发展C、封建城堡的修建D、交通运输业的发展【答案】:【解析】:➢第18题【单选题】中古西欧城市是自然地在一些位于交通路口的集市、废旧的古代城堡上兴起的。
城市所集中的手工业和商业所构成的商品经济从一开始就对封建制度起着瓦解作用,城市里的市民阶级不断发展壮大,成为近代资产阶级的前身。
从这段话中可以得到的信息是( )①中古西欧城市交通便利②市民阶级是资产阶级的前身③城市通过斗争拥有了自治权④商品经济发展冲击了封建制度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答案】:【解析】:➢第19题【单选题】在中古世纪的欧洲,你如果想成为一个骑士,你需要具备的道德品质包括( )①忠诚于封君②尊重妇女③舍生取义④崇尚科学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②④D、①③④【答案】:【解析】:➢第20题【单选题】中古西欧城市的兴起,不仅表现在经济上的繁荣更重要的还在于政治权利的获得,富庶城镇的居民要求当地领主允许他们自己管理城市的事务。
这里的“政治权利”是指( )A、城市自治权B、人身自由权C、特许经营权D、男女平等权【答案】:【解析】:➢第21题【单选题】“它在中世纪初期还完全是一个社会中由农业决定的陌生体,到了中世纪晚期则发展成为一个完全有自我意识、最终成为中心生活区域,成为现代社会生活的一个胚细胞”。
文中的“它”是指( )A、大封建主的城堡B、西欧中世纪的庄园C、罗马教会的领地D、西欧中世纪的城市【答案】:【解析】:➢第22题【单选题】法国有一个城市叫作琅城,被视为英雄的城市,这主要是因为11、12世纪的哪一史实( )A、琅城市民争取自治权的斗争B、琅城市民的反侵略斗争C、琅城市民抵御了日尔曼人的进攻D、这里是罗马征服时的古战场【答案】:【解析】:➢第23题【单选题】“城市的空气使人自由”,这是中世纪时形容城市的一句话。
下列对中世纪西欧城市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当时以手工业和商业为中心的城市发展更快一些B、城市属于国家,由国王委派官吏进行管理C、城市一般坐落在封建领主的领地上,受领主的剥削D、城市居民通过斗争,取得了一定程度的自由与特权【答案】:【解析】:➢第24题【单选题】“仅1100—1300年间,英国新增城市达到140座,德意志则更多。
”这些“城市”可能( )A、由刹帝利把持军政大权B、仍实行奴隶主民主政治C、会定期分地给农民耕种D、是打破封建制度的力量【答案】:【解析】:➢第25题【单选题】下列关于庄园法庭的表述,正确的是( )A、主持法庭的是领主或领主的管家B、法庭有专门的工作人员C、庄园法庭审判的法律依据是成文法D、法庭可以随时开庭审理案件【答案】:【解析】:➢第26题【单选题】10—13世纪,西欧城市如法兰克福、伦敦、威尼斯、热那亚、佛罗伦萨、巴黎、马赛等都是在这一时期兴起的。
西欧城市兴起最伟大的意义是( )A、彻底瓦解了西欧的封建制度B、西欧城市自治得以普遍实现C、基督教会和等级制度日趋完善D、为西欧资本主义的产生和发展奠定了基础【答案】:【解析】:➢第27题【判断题】西欧封建时期最大的土地所有者是基督教会。
( )A、正确B、错误【答案】:【解析】:➢第28题【问答题】分析西欧中古时期新兴城市的社会进步特征?【答案】:【解析】:➢第29题【改错题】著名的连接亚欧非的“丝绸之路”,开辟于中国古代的西汉时期。
【答案】:【解析】:➢第30题【材料分析题】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中古西欧城市的兴起,具有十分重要的历史意义。
经济上,城市的发展导致商品经济繁荣,西欧单一的经济结构趋向多元化。
政治上,城市成为西欧封建社会中新的政治力量。
城市往往与国王结盟,共同对付国内的封建大贵族,从而加速了国家的统一。
文化上,随着城市的繁荣发展,城市文化应运而生,为日后的文艺复兴奠定了基础。
材料二:在人口和贸易量方面,中世纪西欧的城市同中国、印度或中东的城市相比,是微不足道的。
但是,由于拥有日益增长的自治权和政治力量,它们显得十分独特。
恰恰因为它们再从头开始,且处于政治上分裂的欧洲而不是坚如磐石的帝国的框架中,所以市民们从开头就表现出自信和独立,这种自信和独立是欧亚大陆其他任何地方所没有的。
——(美)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材料三:11,12世纪,随着城市的兴起,新兴市民阶层对文化知识的迫切需求,欧洲许多工商业繁荣的城市出现了城市学校。
这些学校开设实用知识课程,采用新的教学方式,在单一学科的私人学校或教会学校整合演变的基础之上,产生了中世纪欧洲的大学。
中古西欧城市什么时候开始兴起?分析材料一,指出中古西欧城市兴起的影响。
结合材料二指出,中世纪西欧的城市与中国、印度或中东的城市最大的不同在哪里?材料三说明中世纪欧洲大学出现的原因是什么?结合所学指出,大学自治地位表现在哪几个方面?【答案】:无【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