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语文《童趣》(共40张)ppt105

合集下载

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上册《童趣》PPT课件

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上册《童趣》PPT课件

试卷下载:www.1ppt.c om /shiti/
教案下载:www.1ppt.c om /j ia oa n/
分析2、3、4段,思考一下 :只是“明察”“细察”了, 是否就有“物外之趣”了?
明确:除“明 察”“细察”外, 还要有丰富的想 象,才能真正获 得“物外之趣”。
作者是怎样想象的?
自然景物 夏蚊成雷
变成鹤
昂 首/观之,项/为(wèi )之·强。 又留蚊于素帐中,
抬头
脖子 因为 “强”通“僵” 僵硬
白色
徐/喷以烟,使之/冲烟/而飞鸣,作/青云·白鹤观,
慢慢地 用 让 冒
叫 当作
景象
果 如/鹤唳 云端,为之/怡然称快。
果然 像 鸣叫
高兴得连声叫好
3
余/常于土墙凹凸处,花台小草丛杂 处,蹲/
地方
杂草丛生
Word教程: /word/
Exc e l教程:www.1ppt.c om /e xc e l/
资料下载:www.1ppt.c om /zilia o/
P P T课件下载:www.1ppt.c om /ke j ia n/
范文下载:www.1ppt.c om /fa nwe n/
思维发展与提升
思维发展与提升是指学生在语文学习过程 中,通过语言运用,获得直觉思维、形象 思维、逻辑思维、辩证思维和创造思维的 发展,以及深刻性、敏捷性、灵活性、批 判性和独创性等思维品质的提升。
文化传承与理解
文化传承与理解是指学生在语文学习中,继承 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社会主 义先进文化,理解和借鉴不同民族和地区的文 化,拓展文化视野,增强文化自觉,提升中国 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自信,热爱祖国语言文字, 热爱中华文化,防止文化上的民族虚无主义。

七级语文上册 《童趣》课件 人教新课标(通用)

七级语文上册 《童趣》课件 人教新课标(通用)






10、阅读一切好书如同和过去最杰出的人谈话。2021/5/112021/5/112021/5/115/11/2021 5:21:19 AM

11、越是没有本领的就越加自命不凡。2021/5/112021/5/112021/5/11May-2111-May-21

MOMODA POWERPOINT 12、越是无能的人,越喜欢挑剔别人的错儿。2021/5/112021/5/112021/5/11Tuesday, May 11, 2021
指导朗读,了解文意
1.正音。 藐( )小 项为之强( ) 鹤唳( ) 怡( )然 土砾( ) 壑( ) 虾( )蟆( )
正确划分句子的朗读停顿
§见 /藐小微物,必/细察其纹理,故/时 有物外之趣。
§ 心之所向,则/或千或百/果然鹤也。 § 昂首/观之,项/为之强。 § 使其/冲烟飞鸣,作/青云白鹤观 § 见/二虫斗草间,观之正浓,忽有庞然大
物/拔山倒树而来,盖/一癞虾蟆也。
学生自由朗读词在句中的意思。 ①夏蚊成雷,私拟作群鹤舞空(自己) ②又留蚊子素帐中,徐喷以烟(慢慢地) ③鞭数十驱之别院(用鞭子打) ④以虫蚊为兽(把……当作……)
( 2).弄清加点的代词在文中所指代的事物。
§ ①必细察其纹理(代藐小微物) § ②昂首观之(代夏蚊) § ③使之冲烟飞鸣(代蚊子) § ④常蹲其身(代自己) §⑤观之正浓(代二虫) 驱之别院(代虾

17、一个人即使已登上顶峰,也仍要自强不息。2021/5/112021/5/112021/5/112021/5/11
专家告诉

15、比不了得就不比,得不到的就不要。。。2021年5月2021/5/112021/5/112021/5/115/11/2021

《童趣》ppt课件

《童趣》ppt课件

通过废旧物品再利用的过程,培养儿 童的环保意识,让他们学会珍惜资源 、保护环境。
创意再利用设计
鼓励儿童发挥想象力,将废旧物品进 行创意改造,制作出新的玩具或装饰 品。
2024/1/26
18
05
艺术启蒙教育探讨
2024/1/26
19
音乐启蒙教育
2024/1/26
音乐对婴幼儿发展的重要性
01
音乐能够激发婴幼儿的听觉、情感和认知能力,对其全面发展
互动和阅读乐趣。
学校体育活动
跳绳
一种简单易行的体育活动,可 以单人跳、双人跳或多人跳,
锻炼身体协调性和耐力。
2024/1/26
踢毽子
用脚踢毽子使其不落地,可以 单人踢、双人踢或多人踢,锻 炼反应速度和灵活性。
篮球
一项团队运动,需要协作和技 巧,可以培养孩子的团队精神 和竞争意识。
足球
一项广受欢迎的团队运动,可 以锻炼孩子的奔跑能力、协调
引导学生关注自然、 关注生活,培养积极 向上的生活态度。
2024/1/26
提高学生的审美情趣 和艺术修养。
4
教材内容与结构
教材内容
本课程以童趣为主题,选取了一系列富有童真、童趣的文学作品、艺术作品、 游戏活动等内容,旨在通过生动有趣的形式,引导学生感受生活中的美好。
教材结构
本课程按照主题单元的形式进行编排,每个单元包括课文、注释、练习、相关 链接等部分,方便学生进行学习和巩固。
教孩子识别自己的情绪,学会用适当的方式表达和处理情绪,促进孩子
情绪的健康发展。
26
THANKS
感谢观看
2024/1/26
27
2024/1/26
玩具造型设计

七年级上册《童趣》PPT课件

七年级上册《童趣》PPT课件

4.作者是 怎样获得“物外之趣”的?
拟蚊 夏蚊 ——群鹤舞空
成鹤

帐蚊 ——鹤唳云端
外 神游 丛草为林 虫蚁为兽
想 象
之 山林 凸者为丘 凹者为壑



观虫 受惊
兴浓
受惊 神定
文言文句子直译六法
⒈扩: 单音词扩成现代汉语双音词。 ⒉换: 文言词语换成现代汉语。 ⒊留: 古今通用的专用名词。 ⒋删: 句首尾的语气词、连词、副词。 ⒌调: 特殊句式调换顺序。 ⒍补: 省略内容或关联词补出来。
沈复
文言文是古代的书面语,特点是简 洁、典雅。它与现代汉语一脉相承,只 要有信心,并不难学,学习文言文是为 了继承民族的文化遗产,又可以帮助我 们了解历史,还可以丰富我们的语言。 学好文言文关键在于培养语感。
一是要熟读、背诵,体验文言文的 表达方式和语言习惯: 二是要用心领悟,目的是为了把 “言”和“意”融为一体,见“言” 而知“意”; 三是不断积累文言词汇,掌握文言 文的表达工具。
《浪游记快》一篇殿后,全篇结构安排合理, 作品本身寄寓着深刻的社会意义。
《中山记历》主要写作者陪清廷大员赵介山等 出使琉球国见闻,描写记述了葺尔岛国的风俗 民情及海上瑰伟壮丽、奇特无比的风光。《养 生记逍》,多属介绍摄生养性、处世待人方面 的学问。
且听风吟阁
1.播放录音,听名家泛读, 感受语言之美,并给发音不准 的生字词注上拼音。
《闺房记乐》一篇,写伉俪之情动人心弦。两情交溢, 温馨甜蜜,而且笔墨纯净,不涉淫诲轻薄,用语含蓄, 使人意会而无须言传。其表现手法重在率真热烈,自 然风趣,生动活泼,富于浓郁的生活气息。堪称是明 清文言笔记中的“逸品”。
《闲情记趣》一篇,挑选的是夫妇间琐碎的生活细节, 但作者将一个个片断渲染得极富诗情画意,使我们产 生看似“人人皆有,确为人人所无”的感觉。而且这 一篇结构精巧、匠心独具,读来好似银线穿珠、水晶 泻地。

七年级语文上册《童趣》课件新人教版

七年级语文上册《童趣》课件新人教版

本文作者是现代著名作家,其作品以清新自然、富有童趣而著称。

通过对《童趣》的学习,可以帮助学生回忆起自己的童年时光,同时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和文学素养。

《童趣》是一篇描写童年趣事的文章,作者通过生动的笔触,展现了儿童天真烂漫、充满好奇心的特点。

《童趣》背景及作者简介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030201教学目标与要求课堂小结教师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重点知识点和技能要求。

学生分组讨论,分享自己的童年趣事和感受,加深对文本的理解。

讲解分析教师引导学生对文章进行深入分析,理解作者的情感表达和写作特点。

导入新课通过播放一段童年趣事的视频或展示一些童年照片,引起学阅读文本课程安排与时间文章结构及写作特点文章采用总分总的结构,先总述童趣的概念和特点,然后分别从不同方面描述童趣的表现,最后再总结童趣的意义。

文章运用生动的描写和形象的比喻,将童趣展现得淋漓尽致,使读者能够深刻感受到童趣的魅力和趣味。

文章语言简练、流畅,符合七年级学生的认知水平,易于理解和接受。

关键语句解读与赏析“童趣是天真烂漫、纯洁无瑕、活泼可爱的,是儿童独有的…这句话表达了童趣的本质和特点,强调童趣是儿童独有的,具有天真、纯洁、活泼等特质。

“童趣就像一颗闪闪发光的宝石,永远镶嵌在儿童的心灵深…这句话运用比喻手法,将童趣比作宝石,形象地表达了童趣在儿童心灵中的重要地位和价值。

“童趣是孩子们快乐的源泉,是他们成长的动力。

”这句话揭示了童趣对于儿童成长的重要意义,强调童趣是孩子们快乐的源泉和成长的动力。

文章主题思想探讨文章通过描述童趣的表现和特点,表达了作者对童趣的热爱和推崇,同时呼吁人们要关注和保护儿童的童真和童趣。

文章强调了童趣在儿童成长过程中的重要作用,指出童趣是孩子们快乐的源泉和成长的动力,对于培养孩子们的创造力、想象力和审美能力具有重要意义。

文章还提醒人们要尊重和理解儿童的内心世界,不要过早地让他们承担成人的压力和责任,让他们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自由成长。

《童趣》ppt课件正式完美版

《童趣》ppt课件正式完美版

《池上》
小娃撑小艇,偷采白莲回。不解藏踪 迹,浮萍一道开。这首诗描绘了一个 小孩偷采白莲的情景,富有童趣和生 活气息。
《所见》
牧童骑黄牛,歌声振林樾。意欲捕鸣 蝉,忽然闭口立。诗中牧童的天真烂 漫和好奇心跃然纸上,给人留下深刻 印象。
《村居》
草长莺飞二月天,拂堤杨柳醉春烟。 儿童散学归来早,忙趁东风放纸鸢。 这首诗中的儿童形象活泼可爱,充满 了生活情趣。
分享成功经验和心得体会
总结活动经验
对每次活动进行总结和反思,不断改 进和提高活动质量。
分享成功案例
将成功的活动案例进行分享和交流, 为其他活动提供借鉴和参考。
撰写心得体会
鼓励孩子和家长撰写活动心得体会, 记录成长点滴。
展示成果收获
将孩子的作品、表演等成果进行展示 和分享,增强孩子的自信心和成就感 。
中外童趣文学作品比较
题材差异
中国童趣文学作品多以自然、生 活为背景,强调人与自然的和谐 ;而外国童趣文学作品则更加注
重想象、冒险和奇幻元素。
表现形式不同
中国童趣文学作品多采用诗歌、散 文等短小精悍的形式;而外国童趣 文学作品则多以小说、童话等长篇 大论的形式呈现。
价值观差异
中国童趣文学作品强调道德教育、 家庭亲情等传统价值观;而外国童 趣文学作品则更加注重个性发展、 自由探索等现代价值观。
制作手工艺品装饰生活
引导儿童制作手工艺品,装饰生活空间,营造充满童趣的生活环境 。
鼓励儿童自由创作与发挥
为儿童提供自由创作的机会和环境,鼓励儿童发挥想象力和创造力 。
探讨如何将童趣融入日常生活
01
关注儿童情感需求与兴趣爱好
了解儿童的情感需求和兴趣爱好,为儿童提供充满童趣的生活体验。

七年级语文上册《童趣》PPT课件

七年级语文上册《童趣》PPT课件

小伙伴
父亲
关爱孩子,注重引导和教育,通过实 际行动激发孩子的求知欲和探索精神 。
天真活泼,与沈复志趣相投,共同分 享童年的快乐。
人物塑造手法探讨
通过具体事件和细节描写来塑造人物 形象,如沈复观察蚊群、与小伙伴一 起捉蟋蟀等情节,生动地展现了他们 的性格特点。
通过人物的语言、动作和心理活动来 展现其内心世界,如沈复在观察蚊群 时的内心独白,表现了他对自然的热 爱和好奇心。
课文以儿童的视角,用生动、形象的语言描绘了观蚊如鹤、神游山林、鞭打蛤蟆等 场景,让读者感受到儿童的天真、好奇和创造力。
通过学习《童趣》,可以引导学生关注生活中的美好和乐趣,培养他们的审美情趣 和想象力。
作者沈复及时代背景
沈复,字三白,号梅逸,清代文学家。 他一生经历坎坷,但性格豁达开朗,善
于发现并享受生活中的美好。
培养良好行为习惯
03
引导学生在日常生活中践行中华民族传统美德,形成良好的行
为习惯和道德品质。
倡导健康向上、积极乐观的生活态度
树立正确的人生观
通过《童趣》的学习,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认识到人生的 意义在于追求真、善、美,实现个人价值和社会价值的统一。
培养乐观向上的心态
鼓励学生以积极乐观的心态面对生活中的挫折和困难,勇于挑战自 我,不断提升自己的综合素质。
03
人物形象塑造及特点
主要人物角色介绍
沈复
本文的作者,通过描写自 己的童年生活,展现了儿 童的好奇心和想象力。
小伙伴
沈复的童年玩伴,与沈复 一同探索自然,体验童趣 。
父亲
沈复的父亲在文中虽然没 有直接出现,但通过沈复 的描述可以感受到他对孩 子的关爱和引导。
人物性格特点分析

初一上册语文第一单元童趣PPT课件

初一上册语文第一单元童趣PPT课件

拓展练习
阅读拓展
推荐学生阅读与本单元主题相关 的优秀作品,如《童年》、《小 王子》等,引导学生进行比较阅
读和思考。
写作拓展
布置与本单元主题相关的写作任 务,如“我的童年趣事”、“难 忘的童年时光”等,要求学生能 够运用所学知识,写出有真情实
感的文章。
活动拓展
组织学生进行与本单元主题相关 的活动,如“童年趣事分享会” 、“童年照片展”等,让学生在 活动中感受童年的美好和快乐。
虽然我已经掌握了一些写作技 巧,但还需要进一步提高自己 的写作水平,多进行写作练习 。
学习态度需端正
有时候我在学习过程中会出现 注意力不集中、缺乏耐心等问 题,需要端正学习态度,保持
专注和耐心。
下一步学习计划
加强基础知识学习
计划每天花费一定时间复习汉字和词汇,巩 固语言基础。
加强写作训练
计划每周至少写一篇作文或日记,以提高自 己的写作水平。
学习方法建议
01
02
03
Hale Waihona Puke 04自主学习建议学生提前预习课文,通过 查字典、词典等工具书解决生 字、生词问题,初步了解课文 内容。
合作探究
在课堂上积极参与小组讨论, 共同探究问题,互相交流学习 心得。
朗读背诵
加强朗读训练,培养语感,选 择自己喜欢的诗文进行背诵。
拓展延伸
课后阅读相关主题的课外读物 ,拓宽视野,增加知识储备。
《古代诗歌四首》课文解读
总结词
传承古代诗歌文化
详细描述
本课选取了四首古代诗歌,包括《观沧海》、《次北固山下》、《钱塘湖春行》和《天净沙·秋思》。 这些诗歌代表了古代诗歌的精华,通过学习可以了解古代诗歌的韵律和意境,培养学生对传统文化的 热爱。

七年级语文《童趣》课件

七年级语文《童趣》课件
余忆童稚时,能张目对日,明察秋毫,见藐小 之微物,必细察其纹理,故时有物外之趣。
夏蚊成雷,私拟作群鹤舞于空中,心之所向, 则或千或百,果然鹤也;昂首观之,项为之强。又 留蚊于素帐中,徐喷以烟,使之冲烟而飞鸣,作青 2 云白鹤观,果如鹤唳云端,为之怡然称快。
余常于土墙凹凸处,花台小草丛杂处,蹲其 身,使与台齐;定神细视,以丛草为林,以虫蚁 为兽,以土砾凸者为丘,凹者为壑,神游其中, 怡然自得。
驱之别院(代蛤蟆5)
帮帮老师翻译
①心之所向,则或干或百,果然鹤也。
用心地想象,成千成百的蚊子果然都变成了鹤。
②蹲其身,使与台齐。
蹲下身子,使身子与花台平齐。
③神游其中,怡然自得。
全神贯注地沉浸在想象之中,心情愉悦,自觉 是一种满足。
④见二虫学们口头翻译这篇课文。(先在小组 内翻译,然后到全班翻译)
2.请同学们用自己的话复述这篇课文,要 复述清楚作者记叙了哪几件“物外之趣”。 要注意翻译和复述是有区别的哟!
7
1.作者所说的“物外之趣”指哪些事情?
2.说说作者这种“物外之趣” 是怎样 产生 的?
8
物外之趣
把草、虫 土砾拟作 森林、野 兽、丘壑

这种"物外之趣"是借助丰富的联想和想 象创造出来的。
4
私拟作 徐喷以烟 鞭数十
自己 慢慢地 用鞭子打
方出神 盖一癞蛤蟆
正 原来
项为之强 脖子通“僵”僵 果真
以虫蚁为兽 把…当作… 果如鹤唳云端
故时有物外之趣 所以 驱之别院 驱赶 代词 必细察其纹理(代藐小微物) 昂首观之(代自己) 其 使之冲烟飞鸣(代夏蚊) (代蚊子) 蹲其身 之 观之
(代二虫)
一日,见二虫斗草间,观之, 兴正浓,忽有庞然大物,拔山倒树 而来,盖一癞虾蟆,舌一吐而二虫 尽为所吞。余年幼,方出神,不觉 呀然一惊。神定,捉虾蟆,鞭数十, 驱之别院。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群鹤舞空
我又留几只蚊子在 白色帐子里,慢慢 地用烟喷它们,使 它们冲着烟边飞边 叫,当作一幅青云 白鹤图观赏,果真 像鹤群在青云边上 发出叫声一样,因 此我感到高兴极了
鹤唳云端
(2)段意:
趣 事 一:
观 蚊 如 鹤。
我常在土墙高 低不平的地方, 在花台上杂草 丛生的地方, 蹲下身子,使 身子跟台子一 般高;
三维教学目标:
1、在熟读课文的基础上,培养语 感,达到背诵的目的;
2、理解作者的精神体验——“物 外之趣”; 3、领悟作者的奇思妙想,丰富自 己的想像力。
听读课文,整体感知文章内容
要求:
1、认准字音
2、把握朗读节奏
miǎo


藐小

鹤唳
lài há ma
怡然 土砾
jiāng

丘壑
童稚
zhì
疏 通 课 文 内 容
译文
我回想自己在年幼 的时候,能睁大眼睛 直视太阳,连最细微 的事物也看得一清二 楚,
译文
每次遇见细小的东西, 一定要仔细观察它的 纹理,所以常常能感 受到超出事物本身的 乐趣。
(1)段意:
总写童年时超然物外的 乐趣。
夏夜里,蚊群发出 雷鸣般的叫声,我 私下把它们比作群 鹤在空中飞舞,心 里这么一想,眼前 果然就出现了千百 只白鹤;抬头观看 它们,脖子因此而 变得僵硬.
(5)作青云白鹤观。
作/青云白鹤/观。 (6)果如鹤唳云端,为之怡然称快。 果如/鹤唳云端,为之/怡然称快。
(7)蹲其身,使与台齐。
蹲其身,使/与台齐。
(8)见二虫斗草间。
见/二虫斗草间。
文言词的意思,有的可用加字的办法解释,如 “必细(仔细)察(观察)其纹理;有的要用换字的 办法解释,如”昂(抬)首(头)观之“。试选用一 种方法解释下列各句中划线的字。
癞蛤蟆
páng
项为之强 凹凸
shù
庞然
āo tū
数十
请试着划分下列句子的朗读节奏:
(1)见藐小之物必细察其纹理,故时有物外之趣
见/藐小之物/必/细察其纹理,故/时有/物外之趣。
(2)私拟作群鹤舞于空中。 私/拟作/群鹤舞于空中。 (3)心之所向,则或千或百,果然鹤也。 心之所向,则/或千或百,果然/鹤也。 (4)昂首观之,项为之强。 昂首/观之,项/为之强。
人教版七年级语文教学课件
制作者:浙江外语学校 张明
E-mail:zm19731016@
导入语
同学们,我们每个人都有童年生活, 那是多么欢快,多么有趣,至今记忆犹 新,请欣赏故事,让它带我们回到那快 乐的童年时代,用一段话讲述自己最难 忘的
童年趣事.
听故事
香港是弹丸之地,高楼林立,将 道路挤得没有了,楼与楼之间没有空 间建路、相通,怎么办?建筑师们就 带着画好的图,来到幼儿园,让孩子 们在楼与楼之间划上路,孩子们拿起 笔,不假思索地就在楼与楼的空隙间 画上楼梯,楼梯间搭上天桥,几分钟 内就把成人们苦苦思索而不得其解的 问题解决了。
我那时年纪很小, 正看得出神,不 禁哇的一声惊叫 起来。待到神智 恢复,捉住癞虾 蟆,打了它几十 鞭子,把它赶到 别的院子去。
文言文是古代的书面语,特点是简洁、 典雅。它与现代汉语一脉相承,学习文言文 是为了继承民族的文化遗产,又可以帮助我 们了解历史,还可以丰富我们的语言。 学好文言文关键在于培养语感: 一是要熟读、背诵,体验文言文的表达方 式和语言习惯;
二是要用心领悟,目的是为了把“言”和 “意”融为一体,见“言”而知“意”; 三是不断积累文言词汇,掌握文言文的表 达工具。
把丛草当成树林,把虫子、 蚊子当成野兽,把凸出来 的土块当成丘陵,凹的部 分当成山沟,想象着在这 个境界中游览,感到愉快 而又满足。
趣 事 二
:
神 游 山 林 。
有一天,我看 见两只小虫在 二虫相斗 草间相斗, (便蹲下来)观 察,兴趣正浓 厚,
忽然有个极大 极大的动物拔 山倒树而来, 原来是一只癞 虾蟆,舌头一 吐,两只小虫 全被它吃掉。
(1)项为之强 (2)果如鹤唳云端 (3)以丛草为林
( 脖子 ( 果真 (
) ) )
树林
(4)兴正浓
(5)方出神


兴趣



(6)驱之别院
( 赶、驱逐)ຫໍສະໝຸດ 解释下列成语 1.明察秋毫:连极细小之物也看得 一清二楚,表现视力极佳。 2.怡然自得:形容安适愉快而满足 的样子。怡然:安适、愉快的样子。
(之,的。其,它的。指“藐小之物”。)
(9)鹤唳云端 唳:鸟鸣
(之,蚊子。) (9)使之冲烟而飞鸣。
(其,自己) (10)蹲其身,使与台齐。 (以,把。) (11)以草为林。
(12))神游其中。
(其中,这里面。指想像中的境界。) (为,被。) (13)舌一吐而二虫尽为所吞。
(14)驱之别院。 (之,它。指癞蛤蟆。)
3.庞然大物:形容极大极大的动物。
4.夏蚊成雷:蚊群发出雷鸣般的叫 声。
试着解释下列加点的词,搞不清的四人小组讨 论,合作解决。 (1) 明察秋毫 秋毫:最细微的事物 (2)故时有物外之趣。 (故,所以) (私,私下。 于,在) (3)私拟作群鹤舞于空中。 (4)昂首观之,项为之强。
(之,指蚊子。强,通“僵”,僵硬) (徐:慢慢 以,用。) (5)又留蚊于素帐中,徐喷以烟。 (6)凸者为丘,凹者为壑。(丘,山丘。壑,山沟。) (7)捉虾蟆,鞭数十,驱之别院。(用鞭子打) (8)见藐小之物必细察其纹理。
沈 复,生于清乾隆三十年(1765年),卒年不 详。字三白,长洲(现在江苏苏州)人。工诗画、散 文。至今未发现有关他生平的文字记载。据《浮生六 记》来看,他出身于幕僚家庭,没有参加过科举考试, 曾以卖画维持生计。与妻陈芸感情甚笃,因遭家庭变 故,夫妻曾旅居外地多年,历尽坎坷。妻死后,他去 四川充任幕僚。此后情况不明。 《浮生六记》共六卷,每卷皆有小题,依次是 《闺房记乐》《闲情记趣》《坎坷记愁》《浪游记快》 《中山记历》《养生记道》。据考证,最后两卷系伪 作,文字亦不如前。
这说明了什么?
这说明孩子的想像是奇特的、平易的, 一些大人们看来微不足道小事,通过孩子们 的想像,都会生出许多的趣味。今天我们就 来学习一篇新的文章《童趣》。这是一篇
记叙童年怎样借助观察、联想、想像, 获得生活乐趣的文章。它告诉我们, 只有观察得仔细,想像得丰富,才会 有乐趣。
作者 沈复
[作者作品]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