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妆品科学课件第二章皮肤的结构性质

合集下载

化妆前皮肤基础知识ppt课件

化妆前皮肤基础知识ppt课件
真皮可分为乳头层和网状层,二者无明显的分界。
7
(一)皮肤的结构
3、皮下组织
皮下组织位于真皮的深面,解剖学上称为浅筋膜,临 床上称为蜂窝组织。
皮下组织主要是由疏松结缔组织组成,内含大量脂肪 组织,含有大量的血管、淋巴管、神经、神经末梢。
临床上所谓的皮下注射,就是将药物注射到皮下组织 内。
8
(二)皮肤的附属器官 1、毛发、毛囊与立毛肌
•油性皮肤
特点:毛孔粗大,皮纹较深;肤色较低深,油腻发亮; 易生暗疮、粉刺、青春痘;不容易起皱,对刺激不敏感。 成因:油脂分泌旺盛;清洁不当,洗面奶选择不正确; 睡眠不好;贪吃油炸、高脂肪食物。
14
(一)皮肤类型的划分
•混合性皮肤 特点:同时具有油性和干性皮肤的特征;多发生于2035岁之间。 成因:“T”区油脂分泌过度,两颊皮脂分泌不足,无 法保持水分;日常保养不当。 •老化皮肤 特点:皮肤松弛,出现较多细小皱纹,角质更新速度 变慢,皮肤粗糙、暗淡无光泽;干涩缺水无弹性;皮下脂 肪薄,黑色素分泌加。
皮肤的基础知识
1
• 人体和外界直接接触的是皮肤,一个成人 的皮肤表面积约为1.5—2平方米,是人体最 大的器官,占人体体重的5—15%。 •由于化妆品直接施用于皮肤上,所以我们必 须掌握皮肤的一些基本知识,只有充分了解并 掌握了这些知识,我们才能做到灵活运用五花 八门的化妆品。
2
一、皮肤的生理结构及基 本功能
(2)可以通过美容护肤淡化的色斑及色素沉着 • 雀斑 特点:点状、呈对称性分布,黄黑色或黑色,一般从 7—12岁开始出现,并随年龄增长而加重,多分布于鼻翼两 侧,严重者也可全脸生长。 成因:98%为遗传,2%为长期日晒或肝脏疾病所致。
19
(一)皮肤类型的划分 2、问题性肌肤的划分及成因

化妆品与皮肤结构生理课件

化妆品与皮肤结构生理课件
囊的主要分布区域。
分泌皮脂
真皮层中的皮脂腺分泌皮脂,有助于 滋润皮肤和毛发,同时形成皮肤表面 的油脂膜,防止水分流失。
维持水分
真皮层中的胶原纤维和弹力纤维能够 维持皮肤的弹性和水分,使皮肤保持 柔软光滑。
皮下组织
01
储存能量
03
肌肉运动
02
皮下组织含有大量的脂肪细胞,能够储存能量 和保温,同时起到缓冲和保护作用。
04
皮下组织中的肌肉纤维能够使皮肤运动,例如面部 表情和肢体动作等。
02
皮肤生理功能
屏障功能
1 3
防止水分流失
皮肤能够有效地防止水分流失,保持皮肤湿润。
抵御外界刺激
2
皮肤具有抵御外界刺激的能力,如紫外线、化学物质等。
防止微生物入侵
皮肤能够阻止微生物入侵,保护皮肤健康。
温度调节
调节体温
皮肤通过血管的收缩和舒张来调 节体温。
适应环境温度
皮肤能够感知外界温度的变化, 并通过调节血管的舒张程度来适 应环境温度。
感觉功能
触觉
皮肤能够感知触觉刺激,如触摸、压 力等。
痛觉
皮肤能够感知疼痛刺激,如烧伤、割 伤等。
分泌和排泄功能
分泌汗液
皮肤能够分泌汗液,有助于调节体温。
排泄废物
皮肤能够排泄废物和毒素,保持皮肤健康。
03
化妆品成分与皮肤的关系
其他新兴科技
人工智能
人工智能技术可以用于分 析皮肤状况和需求,为个 性化护肤提供支持。
3D打印
3D打印技术可以用于制造 定制的化妆品容器和工具, 提高使用的便利性和舒适性。
虚拟现实
虚拟现实技术可以用于创 建沉浸式的护肤体验,帮 助用户更好地理解和享受 护肤的过程。

皮肤的概述PPT课件

皮肤的概述PPT课件
针对不同皮肤问题,如痘 痘、黑眼圈、皱纹等,采 取相应的特殊护理措施, 如激光治疗、微针等。
皮肤的美容手术
整形手术
如双眼皮手术、隆鼻手术 等,通过手术方式改善外 貌,增强自信。
皮肤紧致手术
如拉皮手术,通过手术方 式提升皮肤紧致度,改善 皱纹。
脂肪移植
通过脂肪移植手术改善面 部轮廓,增加面部饱满度。
等成分的产品。
定期进行深层滋润和紧致面膜护 理,以及轻柔的按摩,以促进血 液循环和淋巴排毒,提高皮肤紧
致度。
04 皮肤疾病与治疗
皮肤病的分类
01
02
03
04
感染性皮肤病
如真菌感染、细菌感染等,常 表现为皮肤瘙痒、红肿、水疱
等症状。
免疫性皮肤病
如湿疹、银屑病等,与自身免 疫系统异常有关,症状包括红
斑、鳞屑、瘙痒等。
遗传性皮肤病
如鱼鳞病、毛周角化症等,通 常由基因突变引起,症状包括
皮肤干燥、毛周角化等。
肿瘤性皮肤病
如皮肤癌等,由皮肤细胞异常 增生引起,症状包括皮肤结节
、溃疡等。
常见皮肤病的症状与治疗
湿疹
症状包括皮肤瘙痒、红 斑、丘疹等,肤鳞屑、红 斑、瘙痒等,治疗以局 部用药、光疗和口服药
皮肤的美容产品
护肤品
包括洁面乳、爽肤水、面霜、精 华液等,具有保湿、美白、抗衰
老等功效。
彩妆品
包括粉底、口红、眼影等,能够美 化肤色、提升气质。
专业产品
针对特定皮肤问题,如痘痘、黑眼 圈等,采用专业产品进行治疗和改 善。
THANKS FOR WATCHING
感谢您的观看
防晒与美白
紫外线是皮肤老化的主要原因之一, 因此防晒非常重要。

与化妆品相关皮肤科学ppt课件

与化妆品相关皮肤科学ppt课件
6
皮肤的功能
• ①保护作用皮肤具有以下屏障功能: 机械性损伤的防护 物理性损伤的防护 化学性刺激的防护 微生物的防御作用 防止体液丢失过多
7
感觉作用
• 单一感觉:触觉、痛觉、冷觉等; 复合感觉:干、湿、硬、软、糙等; 瘙痒:产生机制尚不完全清楚。
8
③调节体温作用
皮肤对体温的调节,既是作为外周感受 器,也是效应器。皮肤通过汗液挥发、血 管舒缩、流经皮肤血流量的多少在调节体 温上起着重要作用。
• (4)电离度:溶解度高的物质比溶解度低的物 质易于吸收,比如说水杨酸钠(消炎作用,主 要用在抗痤疮类皮肤病中)易溶于水而水杨酸 不溶于水故吸收没水杨酸钠好。
19
化妆品的因素
• 赋形剂:化妆品不同剂型对角质层水合作 用的影响不同,故同一种物质的不同剂型 的吸收不同,一般来讲霜剂和乳液的吸收 大于粉剂和水溶液。
9
④分泌与排泄作用
• 小汗腺分泌汗液。正常情况下,24h 约分泌500ml 汗液,称为不显性出汗。当环境温度高于30℃、 精神紧张、恐惧或进食刺激性食物时,小汗腺分 泌活动明显增加,出汗增多,称为显性出汗,通 过汗液挥发带走热量起调节体温的作用; 皮脂腺分泌在皮肤表面构成—乳化的膜,起 润泽皮肤、毛发的作用,还有抑制体表微生物繁 殖的作用
与化妆品相关皮肤科学
1
皮肤的结构
2
表皮层
• 角质层(死皮层): 保护功能 吸收功能 • 透明层: 防止水及电解质通过的屏障作用 • 颗粒层:具有代谢和分解能力 • 棘层:含有脂质 • 基底层:表皮细胞生发层 维持细胞更新
3
表皮细胞图
4
真皮层
• 真皮主要由结缔组织构成,还有神经、血 管、淋巴管、肌肉等;
24

化妆品与皮肤生理

化妆品与皮肤生理

◆ 过敏源:有花粉、粉尘、异体蛋白、油漆、 化妆品中的添加剂、紫外线等几百种。 ◆ 多数过敏性皮肤毛孔粗大,皮脂分泌量 偏多,皮肤较薄,毛细血管浅。 ◆ 干性皮肤较容易成为过敏性皮肤。
★ A型:仅鼻部为油性,面部其余部位 均为干性者. ★ T型:鼻、额两个部位为油性,面部 其余部位均为干性者. ★ O型:仅腮部位为干性,面部其余
部位均为油性者.
(5)过敏性皮肤:又称“敏感性”皮肤 ◆ 过敏性皮肤不是按照皮脂分泌皮脂分泌量的 多少来确定的,在化妆品学中是指易对化妆品 过敏的皮肤。 ◆ 过敏:是一种机体的变态反应,是人对正常 物质(过敏源)的一种不正常的反应。
(2)皮脂主要是由皮脂腺分泌的,小部分是
表皮角化过程中角质层细胞供给的角质脂肪。 (3)分泌的皮脂在腺体内存积,使排泄导管内 的压力增加,而从毛囊口排出。皮脂排出到皮肤 表面与该处的汗液和水乳化后可形成一层乳化 薄膜,根据此膜的厚度及皮脂的粘稠度而产生 一种抵抗皮脂排出的反压力。 (4)皮脂排泄受年龄与性别的影响.
◆ 透明层
◆ 位于颗粒层与角质层之间,呈波浪带状排列.
◆ 透明层细胞稍具细胞结构,但界限不明显,
无细胞核、无色透明。 ◆ 只有手掌、脚掌的表皮才有透明层存在。 ◆ 透明层可防止水及电解质透过皮肤, 起生理屏障作用。
◆ 角质层:是表皮的最外层组织
☆ 由4~8层已经死亡的扁平、无核细胞所
组成的保护层。
◆ 颗粒层
◆ 位于棘层的浅面,由2~4层扁平细胞组成
◆ 是表皮内层向表皮角质层过渡的细胞层.
◆ 可防止水分渗透,对储存水分有重要作用, 并对化妆品的有效性起着很重要的作用。 ◆ 颗粒层细胞内含有角质颗粒,有折射光线、 防止紫外线深入皮内的作用。
☆ 颗粒层细胞:其排列与皮肤表面平行, 细胞呈梭形,细胞核为椭圆形。

皮肤组织结构与化妆品PPT课件

皮肤组织结构与化妆品PPT课件

抗衰老成分如维生素C、维生素 E、胜肽等可以刺激胶原蛋白的 生成,增加皮肤弹性和紧致度,
减少皱纹和细纹的出现。
防晒成分与表皮层和真皮层
紫外线是导致皮肤损伤的主要因素之 一,长期暴露在阳光下会导致皮肤晒 伤、晒黑、光老化甚至皮肤癌。
常见的防晒成分包括氧化锌、二氧化 钛、水杨酸乙基己酯等,它们能够吸 收或反射紫外线,减少紫外线对皮肤 的伤害。
润。
常见的保湿成分包括甘油、透明 质酸、海藻糖等,它们能够吸收 相当于其自身重量数百倍的水分,
为皮肤提供长时间的保湿。
抗衰老成分与真皮层
真皮层位于表皮之下,主要由胶 原蛋白和弹性纤维组成,对维持 皮肤的弹性和紧致度至关重要。
随着年龄的增长,真皮层的胶原 蛋白和弹性纤维会逐渐减少,导
致皮肤松弛和皱纹的出现。
04 化妆品使用注意事项
避免过度清洁和去角质
过度清洁和去角质会 破坏皮肤屏障,导致 皮肤干燥、敏感和炎 症。
注意不要使用过于刺 激的产品,以免对皮 肤造成伤害。
选择温和的洁面产品 和去角质产品,并控 制使用频率,以保持 皮肤健康。
注意防晒和抗氧化
01
紫外线是皮肤老化和损 伤的主要因素,因此防 晒非常重要。
02
选择SPF值高、PA等级 高的防晒霜,并定期补 涂,以全面保护皮肤不 受阳光伤害。
03
04
抗氧化剂能够中和自由 基,减少氧化应激反应, 有助于保持皮肤年轻态。
可以选择含有抗氧化剂 的护肤品,如维生素C、 维生素E等。
定期更换化妆品
长期使用同一种化妆品可能导 致皮肤产生依赖性和耐受性。
建议定期更换不同品牌和类型 的化妆品,以保持皮肤的新鲜 感和活力。
角质层
由角质细胞和细胞间脂质构成, 具有保护、保湿和调节体温的 作用。

面部皮肤结构功能概述-PPT文档资料27页

面部皮肤结构功能概述-PPT文档资料27页
自然老化
UVA UVB 照射引起
光老化
自然老化:干燥,脱屑,皮肤松弛,弹性降
低,出现皱纹
光老化:皮肤松弛,皱纹加深,皮肤粗糙,
色斑,毛细血管扩张
皮肤的保健和护理
皮肤的清洁
不含矿物质的软水,根据皮肤的性质选择洁 肤用品
化妆品的应用与护理的选择
干性皮肤 乳剂(油包水) 油性皮肤 溶液,粉剂;除垢,抑制油脂分
参与深层损伤的修复
皮脂腺

皮肤附属器
毛发与毛囊
小汗腺
顶泌汗腺
皮脂腺的功能:
分泌油脂,滋润皮肤和毛发
皮脂的分泌与皮肤类型:
油性,4.5-5.0 中性,5.0-5.6 干性,5.6-6.6
皮脂腺的分泌与面部痤疮 小汗腺的功能:
排出汗液,调节体温,汗液与皮脂混合成脂膜,滋润皮肤
皮肤的美学特点
颜色,弹性,光泽,细腻度,纹理,体味
水溶性的维生素,不吸收
油脂的吸收: 羊毛脂 凡士林 植物油 液态石蜡 增强皮肤渗透性的物质 二甲基亚砜 丙二醇 乙醇 氯仿 剂型的影响 粉剂,水溶液 难吸收
霜剂 少量
皮肤的分型,老化与皮肤护理
水分,PH 皮脂腺的分泌 对外界的反应性
干性 中性
皮肤的分型
混合性 油性
敏感性
皮肤的老化
基因表达, NMF 的减少 皮肤的含水量减少
面部皮肤结构功能概述
景谊化妆品公司 谢明
皮肤
表皮
真皮
皮下组织与 皮肤附属器
麦克尔细胞 朗格汉斯细胞
表皮
角质形成细胞
黑素细胞
基底细胞层 棘层 颗粒层 透明层 角质层
表皮层细胞的功能
基底层 增殖 棘层 部分细胞具有增殖的功能,很多抗

第02章 与化妆品相关的皮肤科学

第02章 与化妆品相关的皮肤科学

第二章与化妆品相关的皮肤科学学习目标:1.掌握皮肤的结构与功能2.掌握影响化妆品吸收的因素3.掌握皮肤的生理参数及其影响因素4.熟悉并掌握皮肤的类型5.熟悉皮肤的光生物学类型化妆品大多数涂抹在人体皮肤的表面,配方合理、与皮肤亲和性强、安全性高的化妆品往往能起到清洁、保护和美化皮肤的效果;相反,如果化妆品选择和使用不当,或使用质量低劣的产品,不仅起不到美容修饰的作用,而且会造成皮肤的损害。

因此,为了更好地指导消费者使用化妆品,并为研究和开发功效确切、安全性高、与皮肤亲和性好的化妆品,有必要了解皮肤相关基础知识。

第一节皮肤的结构与功能一、皮肤的组织结构人的皮肤由外向里共分三层,最外层是表皮层,中间是真皮层,最里面是皮下组织(图2-1)。

皮肤的每一层均有其独特的特点和功能,现介绍其与化妆品科学联系最密切的部分结构与功能。

(一)表皮的基础科学表皮是皮肤的最外层,是化妆品最初接触的部位,也是化妆品发挥功效的主要部位。

表皮的质地和水合程度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到皮肤的颜色和肤质,如果表皮层的表面呈现粗糙或干燥,皮肤看起来就老化和无光泽,因此,在化妆品使用时,首先要考虑化妆品对表皮的作用。

1.角朊细胞及功能角朊细胞又称角质形成细胞(keratinocytes),这些细胞是表皮层的最主要组分,来源于真皮和表皮的交接处(dermal-epidermal junction),由基底层的干细胞产生,并逐渐分化为表皮的各层角朊细胞。

由里到外,角朊细胞一般可以分为基底层、棘层、颗粒层和角质层,掌趾部的皮肤还有透明层(图2-2)。

尽管角朊细胞的功能未完全阐明,但已经知道皮肤中的角朊细胞部分生物活性可以受化妆品使用的影响,比如细胞因子的释放。

(1)基底层:由单一层的立方形或圆柱状细胞构成,是表皮细胞的生发层,维持表皮细胞的更新。

其细胞内包含角蛋白5和14,构成易流动性的细胞骨架,这种细胞的流动性就使得细胞能从基底层移向角质层,完成细胞角化的过程。

第二章 与化妆品有关的皮肤解剖

第二章 与化妆品有关的皮肤解剖

七、免疫功能 皮肤组织内有许多种免疫相关细胞,还有许多效 应分子也参与免疫应答,所以皮肤作为免疫系统 一个独立器官其组成细胞具有潜在的免疫功能。
第三节 皮肤的分类
根据皮肤角质层内含水量皮脂分泌量等皮肤 特征,医学上常将皮肤分为 油性皮肤 中性皮肤 干性皮肤 混合性皮肤 其他
中性皮肤
中性皮肤特点
5、防止体液过度丢失 致密的角质层,皮肤多层的结构和表面的脂质膜 可防止体液过度蒸发。 成人每日的皮肤水分丢失 量约240~480ml(不显性出汗),如果去除角质层, 水分的丢失为正常的40~100倍。
二、吸收作用 皮肤具有吸收外界物质的能力。皮肤吸收作用主要 通过三种途径: 1)透过角质层细胞 2)角质层细胞间隙和毛囊 3)皮脂腺和汗管。如果角质层甚至表皮全层丧失,物 质几乎完全可通过真皮,吸收更完全。
六、皮肤的代谢功能 皮肤细胞有分裂繁殖,更新代谢的能力。皮肤 的新陈代谢功能在晚上10点至凌晨2点之间最为活跃, 在此期间保证良好的睡眠对养颜大有好处。 皮肤作为人体的一部分,还参与全身的代谢活 动。皮肤中有大量的水分和脂肪,它们不仅使皮肤 丰满润泽,还为整个机体活动提供能量,可以补充 血液中的水分或贮存人体多余的水。皮肤是糖的储 库,能调节血糖的浓度,以保持血糖的正常。
2、防紫外线的照射 皮肤对光线有反射和吸收作用,角质层细胞有反 射光线和吸收短波紫外线(波长为180~280nm) 的作用,棘细胞和基底细胞可吸收长波紫外线 (波长为320~400nm)。 黑素细胞对紫外线的吸收作用最强,受紫外线照 射后可产生更多的黑素,并传递给角质形成细胞, 增强皮肤对对紫外线照射的防护能力。没有角质 层的皮肤,只需能损伤正常皮肤最小量的/3~1/5 的紫外线剂量即可损伤皮肤,因此新生长的皮肤 在没有完整角质层以前,对阳光的照射较敏感。

皮肤结构解析图ppt课件

皮肤结构解析图ppt课件

由4-8层多角形的棘细胞组 成,由下向上渐趋扁平, 细胞间借桥粒互相连接, 形成所谓细胞间桥。
又称生发层,由一层排列 呈栅状的圆柱细胞组成。 此层细胞不断分裂(经常 有3%~5%的细胞进行分 裂),逐渐向上推移、角 化、变形,形成表皮其他 各层,最后角化脱落。
真皮层
乳头层
是真皮浅层,与表皮的基底层紧密相连。乳头层的结缔组织纤维束较细密,主要有胶原纤维及弹性纤维,其方向 大致与基底层平行。在乳头层的上部常有与表皮长轴平行的嵴状隆起,称为乳头,以真皮乳头对应部位表皮的凹 陷称为真皮乳头下丛状血管。
血液循环不畅会导致皮肤营养供应不足,使得肤 色暗沉无光。
01
皮肤保养与改善建 议
清洁保湿工作重要性
清洁工作
定期清洁皮肤,去除污垢、油脂和老废角质,有助于保持皮肤光滑细腻,并促进 后续护肤品的吸收。
保湿工作
皮肤水分充足是保持皮肤健康的关键,使用保湿产品可以锁住水分,增强皮肤屏 障功能,使皮肤看起来更加饱满有弹性。
感觉功能
皮肤内分布着大量的 感觉神经末梢,能够 感受外界刺激并传递 信息给大脑。
代谢功能
皮肤参与糖、蛋白质 、脂肪等物质的代谢 过程,并排出代谢废 物。
免疫功能
皮肤具有免疫细胞和 免疫分子,能够识别 和清除入侵的病原体 ,维持人体健康。
01
皮肤结构层次解析
表皮层
01 角质层
02 透明层
03 颗粒层
皮肤结构解析图ppt 课件
THE FIRST LESSON OF THE SCHOOL YEAR
演讲人:
日期:
目录CONTENTS
• 皮肤概述与功能 • 皮肤结构层次解析 • 皮肤附属器官介绍 • 皮肤屏障功能探讨 • 常见皮肤问题及其原因剖析 • 皮肤保养与改善建议

皮肤的结构及其生理功能PPT课件

皮肤的结构及其生理功能PPT课件

感觉功能
总结词
皮肤是人体最大的感觉器官,能够感 知外界的触、痛、温、压等刺激。
详细描述
皮肤中的神经末梢可以感知外界的刺 激并将其转化为神经信号,传递到大 脑中进行处理。这种感觉功能有助于 人体对外界环境的适应和应对。
分泌与排泄功能
总结词
皮肤可以通过汗腺和皮脂腺分泌汗液和 皮脂,同时也可以排泄一些代谢废物。

皮肤保养的重要性
保持皮肤健康
通过保养可以预防和改善各种皮肤问题,保 持皮肤健康状态。
延缓衰老
通过保养可以延缓皮肤衰老的速度,使皮肤 保持年轻状态。
提高自信心
拥有健康的皮肤可以提高自信心,使人更加 自信地面对生活和工作。
促进身体健康
健康的皮肤是身体健康的标志之一,保养好 皮肤有助于整体健康。
皮肤保养的方法与建议
皮肤中的血管和汗腺能够调节体温,通过 血管收缩和舒张以及汗液的分泌来维持体 温的恒定。
感觉功能
参与免疫反应
皮肤中含有丰富的神经末梢,能够感知外 界的刺激,如触觉、痛觉、温度觉等,并 传递信息到大脑。
皮肤中的免疫细胞能够对外来病原体进行 识别和清除,参与人体免疫反应。
皮肤的未来研究方向
皮肤疾病的治疗
皮肤的结构及其生理功能ppt课件
目 录
• 皮肤概述 • 皮肤的结构 • 皮肤的生理功能 • 皮肤问题与保养 • 总结
01 皮肤概述
皮肤的定义与位置
定义
皮肤是人体最大的器官,覆盖在 身体表面,起到保护、调节体温 和感受外界刺激的作用。
位置
皮肤位于人体的最外层,紧贴其 他器官,起到人体与外界环境的 屏障作用。
04 皮肤问题与保养
常见皮肤问题
01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具有遮挡和反射光线,保护深部组织免受辐 射损伤的作用。
2、朗格汉斯细胞(langerhans cell):来源于 骨骼,为免疫活性细胞,分布于基底层以上的 表皮内,约占表皮细胞的3~5%,核分叶或弯 曲,有较多的线粒体、高尔基复合体、内质网、 溶酶体,其特征是胞浆含朗格汉斯颗粒 (Birbeck颗粒)—是消化外来物的吞噬体或抗 原贮存形式。朗格汉斯细胞有多种表面标记, 具有吞噬、处理、传递抗原的能力,故称为专 职性抗原递呈细胞。具有免疫作用。
a、链a、念、糠秕。
③青春期皮脂腺分泌不饱和脂肪
酸可抑制小孢子菌使白癣自愈。
(二)吸收作用:通过角质细胞及其间隙、 毛囊、皮脂腺或汗管来吸收外界物质。角质 层越薄处吸收作用越强。角质细胞含水多, 吸收量就大。外界物的性质可影响吸收,如 有些与脂肪酸结合成脂溶性的物质易吸收。 (三)感觉作用:有触、压、痛、温;干、 湿、光滑、粗糙、软、硬等感觉。
(一)表皮 角化的复层扁平上皮 组成 角质形成细胞(keratinocyte) 非角质形成细胞
1 表皮的分层和角化
C 角质层
L 透明层 G 颗粒层 S 棘层 B 基底层
1、基底层或生发层(stratum basale or germinatum):位于表皮的最下一层立方形 或圆柱状细胞,嗜硷性、核偏下方含有黑素颗 粒分布于细胞核上方。基底层细胞每天约有 10%进行核分裂并有序地渐渐向表面移行。由 基底层移行至颗粒层最上层约需14日,再移行 至角质层表面脱落又需14日,共约28日,称 为表皮通过时间或更替时间。
3、默克尔细胞(merkel cell):位于基底 层细胞之间,以桥粒相连,含有神经内分 泌颗粒,其细胞基底部与脱髓鞘的神经末 梢 之 间 有 非 桥 粒 型 连 接 , 形 成 Merkel 细 胞 — 轴 索 复 合 体 ( Merkel cell—neurite complex),能感受触觉。多见于掌跖、指 趾无毛皮肤、毛囊的外毛根鞘、口腔粘膜 及生殖器粘膜。具有感觉作用。
二 皮肤的附属器
毛干
② 皮脂腺
导管
③汗腺
分泌部
①毛
毛根
毛球 毛乳头 顶泌汗腺
指(趾)甲
①毛囊
②皮脂腺(泡状腺) 1 分泌部 泡状 2 导管 短 开口于毛囊或皮肤表面 3 功能 皮脂 润滑皮肤
③汗腺 1 局泌汗腺 1)分泌部 单层锥形细胞 2)导管 两层立方细胞 开口汗孔 2 顶泌汗腺 导管开口 毛囊
第二章 皮肤的结构性质
蔡祥
5、皮肤的重量:占体重的16% 6、皮肤的颜色:因种族、年龄、性别,部位
及营养不同而异。
皮沟 Skin groove
7、皮纹、指纹 皮嵴 Skin ridge
指纹由遗传因素决定有个体差异。
8、无毛皮肤:指掌跖、指趾屈面及末节伸面、 唇红等处的皮肤。 9、甲板与毛囊、长毛、短毛和毳毛。 10、皮肤的血管、淋巴管、神经、肌肉。 11、皮脂腺、小汗腺、顶泌腺。
4、具有:①抵御外界冲击力②支撑皮下组织 ③储存水、电解质及血液④有调节体温的 作用。
四、皮下组织(Subcutaneous tissue):
由疏松的结缔组织与脂肪小叶构成;上接 真皮,下连肌膜;含有血管、淋巴管、小汗腺 和顶腺等,其厚薄因营养、年龄、性别、部位 而不同。有软垫作用和防止热量散失的作用。
5、角质层(Stratum corneum):
表皮最外一层为5~20层已死亡的、无核无 细胞器的、扁平细胞。其上部的桥粒消失而 易脱落,而下方角质细胞间尚可见桥粒。此 层于掌跖处最厚;眼睑、额部、四肢屈侧、 包皮最薄。具有对机械性刺激、物理、化学 因素的防护作用。
(二)非角质细胞:
1、黑素细胞(melanocyte):起源于外胚层 神经嵴,分布于基底层、毛囊和粘膜,约占基 底层细胞的10%。细胞核小,树枝状突起伸向 邻近的基底层细胞和棘细胞,输送黑素颗粒, 形成表皮黑素单元。含有酪氨酸酶的细胞器称 黑素小体。其数目与大小决定了皮肤颜色的种 族差异。同一个人的面、乳晕、腋黑素小体数 目较多。
三、真皮(dermis)的结构与功能:
(一)真皮 1 乳头层 2 网织层
1、来源于中胚层,不同部位厚薄不一,眼睑 最薄为0.3 mm。
2、分为
乳头层:与表皮突呈犬牙交错样相接, 含毛细血管、毛细淋巴管、游 离神经末梢和囊状神经小体
网状层:较厚,有较大的血管、淋巴 管、神经、肌肉、皮肤附属 器及较粗的纤维
3、由 组 成
纤维: 胶元纤维(最丰富、交织成网、勒性大,
但无弹性) 网状纤维(嗜艮、幼稚的胶元纤维) 弹力纤维(较细、缠绕在胶元纤维之间) 弹性基质(主要是蛋白糖为成份,形成分
子筛立体结构,可进行物质交换并有 利吞噬)
细胞:含成纤维细胞,肥大细胞,巨噬细胞, 真皮树枝状细胞,朗格汉斯细胞,噬色素 细胞,淋巴细胞,白细胞。
色淡 小 胞质弱嗜碱性
分泌部
导管
桥粒
六、皮肤的生理功能
(一)保护作用:
1、机械性损伤 2、物理性损伤
①正常皮肤(干燥、弱酸性), 常驻菌(葡萄a、棒状b、肠道
3、化学性损伤
b、念珠菌、糠秕)不致病。
4、微生物的防御作用: ②皮脂腺内寄生的痤疮b.糠秕孢
5、防止体液过度丢失
所含酯酶将皮脂中的甘油三脂 分解为游离脂肪酸可抑制葡萄
(四)分泌和排泄作用:汗腺、顶泌汗腺、 皮脂腺的分泌排浅。 (五)调节体温的作用:汗液蒸发、血管舒 张、皮表辐射蒸发、皮下脂肪隔热等。 (六)代谢作用:糖、蛋白质、脂类(7-脱 氢胆固醇+紫外线→VD)、水与电解、黑素 代谢(被强酸性水解酶降解)
基底层与基底膜带之间靠半桥粒连接,表 皮半桥粒与真皮之间靠基底膜带连接。

基底层 半桥粒 基底膜带
真皮
透明层(板层素) 致密层(Ⅳ型胶原) 致密下层(Ⅶ型胶原)
基底层具有防紫外线损伤、吸收、代谢及 免疫作用。
2、棘层(Stratum spinosum):由4~10层多 角形有棘突的细胞组成,细胞内有许多有包膜的 颗粒叫角质小体。细胞浆内张力细丝束附着于桥 粒上。
3、颗粒层(Stratum granulosum):一般为 2~4层梭状细胞内含嗜硷性的透明角质颗粒,沉 积于张力细丝之间,细胞核和细胞器均将在此层 溶解。具有防水屏障作用。
4、透明层(Stratum lucidum):仅见于掌跖, 为2~3扁平、无核、嗜硷、界不清、紧密相连的 细胞。有防止水和电解质通过的屏障作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