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热词表达民意反映社会心理》阅读及答案
高考语文阅读理解《利用网络流行语更好凝聚社会共识》含答案
高考语文阅读理解《利用网络流行语更好凝聚社会共识》含答案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7-9题。
网络流行语是指在网络中产生、在网民中流传、反映网民态度的语言。
不少网络流行语诙谐有趣、简洁独特,既反映社情民意,又为语言发展增添了新鲜元素。
但也要看到,部分网络流行语含有消极、非理性因素。
这就要求我们辩证认识网络流行语,重视网络流行语在社会生活和社会治理中的作用,努力营造清朗的网络空间。
从语言学角度看,语言是传播信息与思想的工具与载体,语言流行是语言所蕴含的信息与思想引起人们共鸣的结果。
互联网时代,诸多网络流行语在网民中流传。
同时,很多网络流行语因其诙谐性、创新性与简洁性而从线上流行到线下,在现实生活中被广泛使用,形成一种生动的语言景观。
网络流行语记录当前社会生活中的重大事件和媒体关注的热点,反映社会变迁和人们对事物认识的变化。
一些网络流行语在流传使用中逐渐稳定下来,进入社会日常生活,甚至进入词典。
网络流行语属于大众文化的一种,其语料来源具有广泛性,使用群体具有多层次性。
这些与时俱进的新词新语为汉语发展注入了新活力,有利于更好发挥汉语创造新文化的作用。
因此,对于网络流行语不能简单否定,而要看到一些健康的网络流行语所蕴藏的积极心态与向善向好的正能量,善于运用网络流行语来丰富我们的语言、凝聚社会共识。
网络流行语之所以流行,是因为其包含的信息与符号、思想与内涵被公众认可,产生认知默契与思想共鸣,进而被很多人重复使用。
现实生活中,网络流行语往往反映了网民对某种社会现象的看法与评价,体现了深层的社会文化背景与复杂多样的社会心理,如表达个人观点与利益诉求、捍卫社会正义等。
从某种意义上说,网络流行语是网络时代社会群体心理的一种反映,在一定程度上折射着社会生活状况,一些网络流行语也反映出社会需要解决的问题,是收集研究舆情民意的重要信息库。
因此,关注和分析网络流行语,通过网络流行语倾听人民群众呼声、回应人民群众关切,是领导干部走好网上群众路线的重要途径,有利于及时吸纳建设性意见,构建网上网下同心圆,从而更好满足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初三说明文阅读理解训练一附答案
第二部分阅读与鉴赏(共56分)三、阅读下面的文段,完成1--3题。
(10分)秦王使人谓安陵君曰:“寡人欲以五百里之地易安陵,安陵君其许寡人!”安陵君曰:“大王加惠,以大易小,甚善;虽然,受地于先王,愿终守之,弗敢易!”秦王不悦。
安陵君因使唐雎使于秦。
秦王谓唐雎曰:“寡人以五百里之地易安陵,安陵君不听寡人,何也?且秦灭韩亡魏,而君以五十里之地存者,以君为长者,故不错意也。
今吾以十倍之地,请广于君,而君逆寡人者,轻寡人与?”唐雎对曰:“否,非若是也。
安陵君受地于先王而守之,虽千里不敢易也,岂直五百里哉?” (节选自《唐雎不辱使命》)1.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相同的一组是()(3分)A、安陵君其.许寡人食之不能尽其.材B、愿终.守之弗敢易未果,寻病终.C、而君以五十里之地存.者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D、否,非若是.也安能辨我是.雄雌2.下列对文段内容的理解与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安陵君识破秦国野心,拒绝了秦王要求后,希望唐雎能去化解秦王的“不悦”。
B.秦王以“灭韩亡魏”来炫耀自己的军事实力,企图迫使唐雎接受“易安陵”。
C.秦王摆出一副施恩加惠的姿态,并指责唐雎竟敢在他面前“逆寡人”“轻寡人”。
D.唐雎申明“受地于先王,愿终守之,弗敢易”的严正立场,断然拒绝“易地”。
3.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句子(4分)(1)安陵君因使唐雎使于秦。
(2)岂直五百里哉?4. 诗歌鉴赏(5分)渔家傲·秋思范仲淹塞下秋来风景异,衡阳雁去无留意。
四面边声连角起。
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
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
羌管悠悠霜满地。
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1)从“长烟落日”,你想到了我们曾学过的哪两句诗?(1分)(2)这首词的上、下阕分别以什么表达方式为主?全词表达了一种怎样的思想感情(4分)阅读下面文段,完成5--6题。
(7分)中国低碳经济的发展之道“发展低碳经济是中国未来发展方向,也是中国赶超世界的契机”,日前,前世界银行首席经济学家尼古拉斯·斯特恩与中国企业家探讨中国低碳型经济的发展之道时如此认为。
高考语文阅读理解《被“梗”住的表达》序含答案
高考语文阅读理解《被“梗”住的表达》序含答案(2023春·浙江·高二统考学业考试)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如今,我们的表达中充满了“梗”。
“yyds”“绝绝子”“栓Q”玩得不亦乐乎。
一句“笑死”终结尴尬,一张“狗头”无声胜有声,一个“害”表示无奈。
与此同时,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出现审美疲劳,表达上变得焦虑。
诚然,梗也是一种表达方式的创新。
它们反映了语言的发展实际,为语言的传承和发展注入了活水。
比如“网红”“脑洞”“脑补”等网络流行词就被收录进《现代汉语规范词典》,以特有方式记录着社会的变迁。
同时,梗作为一种网络文化现象,彰显了现代人张扬的个性和跳跃的思维,使用起来亲切可感。
但更应看到,过度玩梗或将产生一系列不良影响,值得我们深思。
一个接一个的梗让我们变得笨口拙舌,出现“文字失语症”。
网梗用多了,我们会不自觉地被其所搭建的“信息茧房”环绕。
满脑子网络流行语、表情包、拼音缩写,在真正需要使用规范的语言文字时,想说却不知如何说,陷入“茶壶里煮饺子,有货倒不出”的窘境。
这实际上就是表达能力的退化。
置身不同场景,面对不同对象,如果只有一概而论、大差不差的表达,极易造成词不达意。
比如,草莓好吃是“yyds”,东坡肉好吃也是“yyds”,那它们之间的区别就会被掩盖,我们对生活的不同感受就会被消弭。
某些梗还是语言在“通胀”中“贬值”的表现,看似可以指代一切,其实什么也指代不了。
被“梗”住的表达多是网民情感宣泄的出口,代表什么意义其实没那么重要。
一旦新鲜感过了,情绪阈值被拉满,更令人亢奋的新词就会诞生。
如此循环往复,最终将导致语言的枯萎。
比如,有人戏谑,面对黄昏水波和夕阳西下的美景,满肚子搜罗不出一句能直抵心灵的赞美,最终以“绝绝子”草草收场,千古名句“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早已被抛诸脑后。
通“话”膨胀伴随过度玩梗而出现,一定程度上还会形成交流壁垒。
比如,emoji的“微笑”表情在父母辈看来代表高兴友善,而年轻人往往用来表示“皮笑肉不笑”“冷笑”,这就会产生信息传输失真和交流障碍。
2024-2025学年内江市高三语文上学期零模考试卷附答案解析
2024-2025学年内江市高三语文上学期零模考试卷(试卷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2024.08一、现代文阅读(35分)(一)现代文阅读Ⅰ(本题共5小题,1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近日,《咬文嚼字》编辑部评选出了2023年十大流行语,新质生产力、双向奔赴、村超、人工智能大模型、特种兵式旅游、情绪价值、显眼包、搭子等上榜。
在留存有关2023年的记忆涟漪外,这一组年度流行语背后反映了人们怎样的心理需求,大家更关注自己的情绪了吗?中央广播电视总台中国之声《新闻超链接》栏目特别邀请中国心理学会科普委委员、北京中科普心理健康促进中心副主任唐义诚来聊一聊流行语中有关心理、情绪的话题。
主持人:在您看来,何谓“情绪价值”?人们为何越来越关注情绪价值?唐义诚:情绪价值,指的是一个人影响他人情绪的能力,具体来说指的是一个人在很大程度上去识别、参与以及影响他人情绪的能力。
人们越来越关注情绪价值,这和整个时代的特点有关。
首先,在社会经济发展以及物质条件极大丰富的今天,我们会更加注重内心感受。
我们发现,现在消费也更多的是所谓享乐型消费、悦己型消费,我们会很注重人际间,或者说一份工作带给我们内心的一种良好的感受,这种对于心理的重视,其实也是我们开始跨入新阶段的一个非常重要的显示。
其实这个社会,注重情绪价值是一件好事。
这也提醒我们,情绪本身也有力量、有动力。
另外,这个社会处于原子化的时代,尤其我们的大中城市,通常是陌生人社会,我们除了工作以及一些必要的亲密关系之外,很少能够和其他人有一种深刻的链接。
现在这种高质量的交谈,随着我们日益忙碌,也越来越稀有。
人们处于这种孤单的情绪中,内心有不舒适的感觉,就会去寻求一些情绪价值,比如说买一些自己喜欢的东西,或者看一些喜欢的剧,以及进行人与人之间那种高质量的交往、深度的链接,这些做法其实是为了弥补内心的匮乏感。
主持人:有评论说,提供“情绪价值”是人际交往中的顶级能力。
2022-2023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及答案
2022—2023学年度上学期期末考试高二语文试卷一、现代文阅读(35分)(一)现代文阅读Ⅰ(本题共5小题,1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第1~5题。
材料一:核心价值观是社会积极心态的重要组成部分,核心价值观的出现以社会共有意识的形态引领社会心态。
因此,核心价值观引领是社会积极健康心态培育的基础。
而流行语作为一种社会心态反映,可依靠核心价值观引领,在网络情感宣泄情景中构建良好的网络文化氛围,在潜移默化中影响网民的价值意识,帮助网民塑造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从而培育积极的社会心态。
首先,要发挥核心价值观的包容作用,给予网民正确的价值培育,帮助其找准个人的价值定位,坚定目标,寻求个人价值与社会价值的统一。
其次,使用核心价值观弥补社会个体与群体共同价值方面的心理缺失,通过引导反映社会积极心态的流行语传播,发挥核心价值观的正向引导作用,使核心价值观凝聚共识、塑造价值,在快速的网络化传播中消解消极的社会心态。
最后,使用流行语以接地气的方式向人民群众传递社会正能量,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取代了传统固化、呆板、说教的价值观传播形式,有助于塑造网民正能量的社会心态。
(摘编自《流行语的传播生态与价值引领》)材料二:新与旧,小与大,变与不变,道出了流行语背后的辩证法。
语言是社会生活的符号,流行语则反映着时代的侧面。
2019 年底,经过公开征集、专家评选、媒体投票等环节,《咬文嚼字》编辑部公布了“2019 年十大流行语”,“文明互鉴”“区块链”等热词榜上有名,引发网友广泛关注。
“岁月不居,时节如流”,时间在语言上不断留下“辙痕”。
新表达、新句式、新修辞为开放的语言系统注入生命力,有的甚至沉淀为常用语。
有的则因内涵有限,在网络空间、娱乐文化中热闹一时后,无法逃脱“来也匆匆,去也匆匆”的命运。
沉淀与流失,是语言流变的自然过程。
流行语是一个语言现象,更是一个社会现象,其中既有个人表达,也有宏大叙事。
从更大层面看,正如“区块链”成为技术创新的重要突破口、“文明互鉴”向世界宣示交流对话的中国主张,流行语的变化与国家发展、社会进步的步伐相一致。
2020年网络流行语特征分析阅读题答案.doc
2020年网络流行语特征分析阅读题答案网络流行语反映社会生态变化。
下面是我网络整理的《20xx年网络流行语特征分析》阅读题目及其参考答案以供大家学习。
《20xx年网络流行语特征分析》阅读原文:网络流行语,是指一定时段内,主要在网络场域被网民自发使用、高频出现、具有发酵功能并往往对现实社会产生影响的语言符号。
20xx年网络流行语与往年同比数量增多,网络自造词比重加大,与时政的关系减弱。
20xx—20xx年网络流行语数量年均在10个左右,20xx年数量激增为33个。
20xx年以来网络流行语中的网络自造词(指这一流行语发源于网络,包括网络热点事件、自媒体等)比重呈现增加趋势,如20xx年 "囧""雷人",20xx年"杯具",20xx年"屌丝"等,但多数年份所占比重不大。
20xx 年网络自造词占当年网络流行语比重达69.7%之高,其中贴吧、豆瓣、微博等自媒体生成类型占比最多,"女汉子""也是醉了"等均在此列;除此之外,网络自造词来源还有:网游型("不作死就不会死"等)、影视剧型("也是蛮拼的"等)、社会热点事件型("什么仇什么怨"等)。
与此相对应的,则是网络流行语中来自社会尤其是时政事件的数量呈现逐年下降趋势。
如20xx年时政类网络流行语有"打酱油" "做俯卧撑"等,20xx年"躲猫猫""被下岗"等,占比都较高,20xx年时政类网络流行语比重已下降到14.3%,20xx年统计到的时政类网络流行语为零。
这说明20xx年至20xx年,政治和民生是网络流行语中的重要议题,可见网民心态从调侃到针砭时弊的演变历程。
网络流行语由网民自传播进入"网民—媒体"复合传播阶段,显示出网民影响社会的力量增大。
2017年上半年四川公务员考试行测真题及答案解析
2017年上半年四川公务员考试行测真题及答案解析第一部分常识判断1.以下行为属于行政诉讼受理范围的是:A行政机关对其工作人员的奖惩决定B行政机关对其工作人员的任免决定C行政机关对其工作人员的离退休决定D行政机关吊销其工作人员参股企业的营业执照2.王某(14周岁),蔡某(18周岁),共同策划实施了一起入室抢劫,抢劫过程中,二人将反抗的户主杀害,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蔡某不能获得指定辩护B王某和蔡某构成了共同犯罪C抢劫罪和故意杀人罪数罪并罚D王某是未成年人,不需要承担刑事责任3.下列关于古诗名句的说法,错误的是:A“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中的“佳节”指的是中秋B“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中的“飞将”指的是李广C“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中的“西岭”指的是岷山D“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中的“梨花”指的是雪花4.下列关于黄河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共流经我国九个省区B是世界上含沙量最高的河流C发源于青海省,最后流入黄海D上游、中游、下游各有其独特的环境特征5.下列中国历史上的变法与其内容对应不正确的是:A商鞅变法——实行郡县制B王安石变法——颁行保甲法C张居正变法——推行青苗法D戊戌变法——开办京师大学堂6.在农业生产中若长期使用某种杀虫剂,会导致害虫的抗药性增强、杀虫效果减弱,其最主要原因是:A害虫体内积累的杀虫剂增强了自身的抗药性B杀虫剂造成害虫基因突变,产生了抗药性基因C抗药性强的害虫所产生的后代一定具有很强的抗药性D杀虫剂对害虫有选择作用,使抗药性强的害虫被保留下来7.超声波技术用途非常广泛,它使用类似于声波,但某项参数大于普通声波的振动技术来工作,所以称为超声波,这个大于普通声波的参数是:A波长B振幅D频率8.下列关于食品药品监管说法正确的是:A获得“驰名商标”称号,且连续5年产品抽检合格的食品生产厂家,其所生产的食品可获免检资格B药品包装上印有“OTC”字样的,表明该药品为处方药C保健品、药品均需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批准注册D个人姓名不可注册为食品商标9.从生物学角度来讲,下列骨髓配对移植成功概率最大的是:A.AB.BC.CD.D10.下列语句与哲学原理对应错误的是:A横切牛羊竖切猪,要省力气看纹路——办事要按客观规律B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主观能动性发挥受客观条件限制C破屋更遭连夜雨,漏船又遇打头风——事物发展是前进性与曲折性的统一D不登高山,不知天之高也;不临深渊,不知地之厚也——实践是真理来源第二部分言语理解与表达11.每个民族都有自己的优秀品格,同样每个民族都有自己的历史痼疾。
《冷眼看“热词”》阅读答案
《冷眼看“热词”》阅读答案《冷眼看“热词”》阅读答案冷眼看“热词”“热词”是指来源于突发事件或社会现象,经过形象、鲜明和恰当的隐喻性总结,让人们更深刻地记住关键信息的公共焦点词语。
近年来,中国互联网上流行的“热词”已不仅仅是一般意义上的新潮网络语言。
“打酱油”、“俯卧撑”乃至“被××”之类的热词从词语本身找不到任何流行的理由,而且这些词语往往不是逐渐扩散,而是瞬间的爆发。
显然这类热词不是像以往的许多网络语言那样因词语本身的娱乐性导致了流行,大多是因突发的社会事件传播得以派生,而且这类热词几乎无一例外具有较多的政治讽刺意味,反映的是社会“杯具”何其多,人们认为这是中国政治走向民主的一种方式,是中国网络政治化的一种体现。
中国的改革开放自90年代末以来进入了深水区,政治改革尤其步履维艰。
在这种现实状态下,网络的政治化可以说是公众表达的常规通道堰塞而造成的政治话语溢出现象。
而网络的确为当代中国民众提供了一种新的政治表达可能,有人因此而乐观地预言网络将成为推动中国政治民主建设进程的重要力量。
可实际上,人们上网发表意见可能是自由的,但信息如何传播却完全由不得自己,各类网络运营者操控着网络信息的传播。
热词的出现使网络传播形势有了一些改观。
一个本来难以扩大影响的社会信息,由于被人从中提炼出具有讽刺性乃至黑色幽默意味的隐喻词语而产生了“陌生化”的情景效果,随即因为网上读者的关注和分享而成为口头禅并被强力传播,进而迅速走红成为热词。
显然,热词热起来的社会学原因在于网民自发形成的积极介入态度。
在网络日益被运营者操控的形势下,这种对传播的主动介入可以说是普通网民对“被传播”现实的一种反抗。
热词之所以会“热”,也和它的接受环境分不开。
在媒体自身权威性不够却又面对公众质疑时,许多“专家”和“权威机构”常常会冒出来强化信息的权威性。
弱势的普通民众当然无法与“专家”、“权威机构”对抗,但一些陌生词语“被××”——“被就业”、“被代表”、“被平均”等等,却凭着机智的反讽破坏了媒体操控者的意图。
2020中考语文议论文阅读《流行语的生命力》练习及答案
(12分)阅读下面文段,回答下列各题。
流行语的生命力①每隔一段时间,都会有一些流行语热起来,“世界那么大、我想去看”,说出了不少人对诗和远方的幢憬;体内爆发的“洪荒之力”、点然了不少人挑战自我的“小宇宙”;而“新四大发明”,更是带火了“秒杀”“刷脸”“抢红包”“高铁游”等一批热词……这些流行语,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时代的发展进步,也折射出人们的精神气质。
②语言是交流信息的工具、表达思想的手段,影响着人们对自我和社会的认知。
心理学上有这样一个实验:六名专业摄影师为同一个人拍摄肖像,拿到的却是不同的身份资料,为了“准确传达”这样的信息,六张肖像照最终迥然不同。
有时候,哪怕只是一个语言标签,也容易让人先入为主,进而反作用于人的情绪和思想。
从这个角度看,一个语汇的背后,往往涉及一系列的价值判断。
③现实生活中,还有一些网络流行语,只是热衷于简单粗暴地“贴标签”,传递极端的情绪、使用夸张的表达,渲染或消极、或焦虑的心态,这样的语汇如被滥用,难免给社会心态造成不良影响。
比如,有人用“杠精”来形容动辄抬扛的情形,可如果只是生活上有不同看法、工作中提出改进意见就被如此称呼,岂不冤枉?又比如,有人用“积极废人”指称那些爱给自己定目标但永远做不到的人,如果仅停留在揶揄或自嘲层面,奋斗的意义又该如何安放?实际上,不论是“隐形贫困人口”还是“逃避性沮丧”或是“口头学渣”,这些网络热词看似调侃,实际上却是用贴负面标签的方式传递着焦虑,不经意间放大了一部分并没有那么大的负面情绪。
④传播学里有个概念叫“沉默螺旋”,是说当人们发现自己的观点处于少数或者容易被批驳时,会选择沉默来防止被孤立。
然而近年来,随着互联网技术对媒体的影响增大,有学者提出“反沉默螺旋”现象:曾经的“一己之见”“片面认识”“表面意思”,在“人人都有麦克风”的条件下,反而比以往更容易传播。
一些网络流行语,正是因为抓住了人们对困难际遇、负面情绪的代入感而走红一时。
我们需要认识到,被情绪裹挟的判断不会令人信服,被标签标注的生活无法让人热爱。
网络表达阅读附答案
网络表达阅读附答案网络表达阅读附答案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
(9分)随着网络对人们生活影响的日益增大,网络表达越来越成为中国老百姓公共生活中一道独特的风景。
与此相伴随,网络上的言语不负责和情绪化渲泄,甚至语言暴戾,也日见显著。
网络表达的空间扩大说明社会的开放与自由,而网络暴戾却也是这种开放与自由的副产物,如果民主化建设要的就是这种正负效果的相生相抵与相克相消,那就正好授人以柄,给需要被管的说法提供了论据。
结果,我们会发现一个两难的困境:如果一任暴戾泛滥,将可能重新培植暴力与激进,而进行管控,又可能让慢慢打开的闸门重新合上。
两种情况,都对渐进深化的政治改革十分不利。
我在3月5日的专栏文章《我看30年之政治变化》一文中,曾就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政治变化的基本趋势和特征做过分析,其大意是说这种变化主要围绕经济与社会的开放而发生,又主要服务于市场社会的恢复和发展。
这既是充分肯定,也陈其不足,即认为从今往后,基于政治自身的变革任务还十分艰巨。
我们已经注意到,市场经济必然要求打破权力无所不在的垄断,但垄断的消解却未必一定会自动产生民主政治与公民社会。
网络络公共化表达的出现,与因特网技术的复杂性以及由此带来的信息流通的`强大能力有关。
因为这种日益强大的能力,让各种实名或匿名的意见表达挣得了一片天地。
然而,这种应运而生的公共空间虽然对现实产生了影响,其效应却仍然迂回曲折,以致在现实与网络世界之间呈现反差。
正是这种反差,给网络暴戾留下了空间,让各种极端化的思潮与情绪可以借此孕育发酵,并获得响应。
而且,往往现实表达的成本越高,网络表达的热度就越高,相应,网络暴戾的程度也就越高。
道理很简单,要求一个带有情绪的发言者恪守理性、包容与责任,那是很有些苛求。
而且,对于急于寻求解决问题答案的人来说,简单往往比复杂,概念往往比分析,叫骂往往比说理,批判往往比理解更具有影响力,于是,我们便看到了叫骂与泄愤充斥于网络。
其实,这种现象,在其他领域也都或多或少地有,它其实是一种不需要承担责任的恶搞,是众声喧哗中看谁音量大的比赛,也是管控社会一旦闸门松开后所势必会产生的现象。
军队文职 理论攻坚-言语1 叶萌 (讲义 笔记)
理论攻坚-言语 1(讲义)阅读理解(中心理解题、标题填入题、语句填空题)逻辑填空(实词填空、成语填空、混搭填空)语句表达(病句辨析、歧义句辨析)【阅读理解解题顺序】提问—文段—选项【中心理解题】【提问方式】这段文字主要/旨在/重在/意在/想要说明(论述、强调)的是……这段文字的主旨/主题/观点是……对这段文字概括最恰当的一项是……等等【关联词之转折关系】标志词:虽然……但是……;尽管……可是……;……不过……;……然而……;……却……;其实/事实上/实际上理论要点:转折之后是重点【例 1】对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我们要有一种敬畏之心,要为之感到自豪,要坚持“取其精华,去其糟粕”的原则,不断汲取优秀的传统文化来丰富发展当代文化,努力使中华文脉延绵不绝,发扬光大。
但是,我们也必须清醒认识到,中华民族传统文化虽然可以丰富发展当代文化,但不可能直接解决当代文化发展问题,解决当代文化发展问题的关键还是创新。
这段文字主要想表达的是:A.我们要发扬传统文化以丰富发展当代文化B.我们一定要使传统文化源远流长C.发扬传统文化不能解决当代文化发展问题D.当代文化发展需要汲取优秀传统文化,但重在创新【例 2】古人形容漂亮可以用“貌比潘安”“玉树临风”“顾盼神飞”,我们只会说“高富帅”“白富美”;古人形容人难看可以用“东施效颦””“獐头鼠目”,我们只会说“矮穷矬”“颜值低”;古人表达悲伤用“我心伤悲,莫知我哀”,我们只会用“蓝瘦香菇”……也许这种对比有些极端,但如果有一天你张口闭口只会习惯性地说“高富帅”“矮穷矬”,就会遗失了祖先留给我们宝贵的语言财富。
这段文字意在说明:A.流行语威胁传统语言财富B.语言随着时代发展而改变C.古汉语已经被大众所厌弃D.用流行语说话更简单直白【例 3】在古代,每逢战乱,手艺人都会成为战争双方争夺的对象,这是因为手艺人掌握着传统社会中最重要的技术,他们代表着当时最先进的社会生产力。
如今,尽管现代科学技术取代了手工技能,成为当今时代最强大的生产力,但传统工艺完全可以借助现代科技而提升,继续服务于大众。
北京2023年八年级语文上期期末考试带参考答案与解析
学校开展“互联网时代的观察与思考”主题学习活动,请你完成下列任务。
【1】年度网络流行语是一年网络文化生活的重要窗口。
阅读下面的新闻,完成各题。
近日,各类年度流行榜单频繁推出。
2019年12月,《语言文字周报》编辑部发布了"2019年度十大网络流行语”。
与往届相同,本次入选的流行语条目,幽默谈谐,① (反应/反映)社会民生,描摹世事民情。
例如“道路千万条,安全第一条”原是电影《流浪地球》的台词,走红网络后,在各行各业掀起了全民造句的热潮,如“法律千万条,守法第一条”“健康千万条,预防第一条”等,层出不穷。
又如“阿中”一词,意指拥有14亿粉丝的“明星”—中国,这是网友们亲昵地表达着爱国之情。
这些鲜活的网络流行语在② (潜移默化/潜滋暗长)中影响着人们的表达方式和社交方式。
它们犹如一面镜子,③ 。
(1)依次给加点的字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A.摹(mó)鲜(xiǎn)B.摹(mú)鲜(xiǎn)C.摹(mú)鲜(xiān)D.摹(mó)鲜(xiān)(2)在这段文字横线①②处填人词语,全都正确的一项是A.①反应②潜移默化B.①反映②潜移默化C.①反应②潜滋暗长D.①反映②潜滋暗长(3)结合语境,在横线③处填入语句,最恰当的一项是A.展现了中国的时代风貌,折射出历史的变化轨迹。
B.记录着历史的变化轨迹,展现了多面的社会生活。
C.折射出多面的社会生活,展现了中国的时代风貌。
(4)请根据文段内容,为这则新闻拟一个标题。
【2】近日,视频博主李子柒在海外走红,引发热议。
请阅读下面文段,完成各题。
一个网红,可以有多红?她的微博有2000多万粉丝,而在国外网站,尽管没有翻译字幕,她的每一个视频却都有500万以上的播放量。
不妨先看看她的作品。
三月桃花开,采来酿成桃花酒;九月秋梨黄,摘来制成秋梨膏;手工造纸,养蚕缘丝……她把平淡的日子过成诗画,把对生活的热爱藏进一帧一帧的画面,就像一个线上的“世外桃源”,满足了许多人对“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美好想象。
今年新高考二卷语文试卷
一、现代文阅读(30分)(一)论述类文本阅读(12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题。
【甲】随着互联网的普及,信息传播速度加快,网络语言越来越丰富,同时也出现了很多网络流行语。
这些网络流行语具有时代性、趣味性和广泛性,成为当代人们交流的重要方式。
然而,网络流行语的使用也存在一些问题,如表达不规范、滥用、误导等。
网络流行语的产生和传播具有以下特点:1. 时代性:网络流行语紧跟时代潮流,反映社会热点事件和人们的情感需求。
2. 趣味性:网络流行语通常具有幽默、搞笑的特点,能够吸引人们的注意力。
3. 广泛性:网络流行语在年轻人中广泛传播,成为人们交流的重要工具。
【乙】针对网络流行语的使用问题,我们应该采取以下措施:1. 提高网络素养:加强网络语言规范教育,提高人们的网络素养。
2. 增强自律意识:自觉遵守网络语言规范,不滥用、不误导他人。
3. 引导正确使用:媒体和公众人物要发挥示范作用,引导人们正确使用网络流行语。
4. 加强监管:政府要加强对网络语言的监管,打击网络低俗、暴力等不良信息。
阅读以上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1. 下列关于网络流行语的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A. 网络流行语具有时代性、趣味性和广泛性,是当代人们交流的重要方式。
B. 网络流行语的产生和传播具有特点,包括时代性、趣味性和广泛性。
C. 网络流行语的使用存在一些问题,如表达不规范、滥用、误导等。
D. 网络流行语在年轻人中广泛传播,成为人们交流的重要工具。
2. 下列关于网络流行语使用问题的措施,不正确的一项是()A. 提高网络素养:加强网络语言规范教育,提高人们的网络素养。
B. 增强自律意识:自觉遵守网络语言规范,不滥用、不误导他人。
C. 引导正确使用:媒体和公众人物要发挥示范作用,引导人们正确使用网络流行语。
D. 加强监管:政府要加强对网络语言的监管,打击网络低俗、暴力等不良信息。
(二)实用类文本阅读(12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5~7题。
【丙】近日,我国某城市在全市范围内开展了一场以“文明交通,从我做起”为主题的交通文明宣传活动。
2024-2025学年人教版高二上学期期中语文试卷及解答参考
2024-2025学年人教版语文高二上学期期中模拟试卷(答案在后面)一、现代文阅读Ⅰ(18分)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下列小题。
在一个风和日丽的下午,我独自坐在公园的长椅上,看着周围熙熙攘攘的人群,心中不禁泛起一丝孤寂。
这时,一位满头白发的老妇人向我走来,她的手里拿着一张报纸,上面刊登了一则寻人启事。
我好奇地接过报纸,发现这是一则寻找失踪多日的男孩的启事。
我仔细阅读了寻人启事,得知这个男孩名叫小明,今年十岁,身高约1.3米,失踪地点是公园附近的小区。
我沉思片刻,突然想起在公园门口见过一个男孩,他长得和小明有些相似。
于是,我决定去公园门口寻找那个男孩。
当我走到公园门口时,果然看到一个男孩正在那里玩耍。
我走上前去,仔细观察了一下,发现他确实和小明有些相似。
我小心翼翼地问他:“小朋友,你叫什么名字?你的家在哪里?”男孩回答道:“我叫小强,我家住在公园附近的小区。
”我心中一喜,觉得这个男孩很可能就是小明。
当我们敲开小明的家门时,小明的父母激动地跑了出来,紧紧地抱住我们。
原来,小明的父母一直在寻找他,但他们不知道小明已经回到了小区。
看到小明的父母如此高兴,我也感到十分欣慰。
这次偶然的相遇,让我深刻体会到了善良和关爱他人的重要性。
1.下列对文章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A. 文章以“我”在公园的长椅上看到一位满头白发的老妇人寻找失踪多日的男孩为开头,引出下文“我”帮助寻找失踪男孩的故事。
B. 文章中,“我”在公园门口看到一个长得和小明有些相似的男孩,就毫不犹豫地判断这个男孩就是小明。
C. 文章通过“我”帮助寻找失踪男孩的故事,强调了善良和关爱他人的重要性。
D. 文章结尾部分,小明的父母激动地跑出来,表达了对“我”和“小强”的感激之情。
2.文章中,“我”在公园门口看到一个长得和小明有些相似的男孩,为什么没有立刻判断这个男孩就是小明?3.文章中,小明的家人在寻找小明时,表现出了怎样的情感?4.文章结尾部分,为什么“我”感到十分欣慰?5.文章的主题是什么?二、现代文阅读Ⅱ(17分)阅读下面的文章,并回答问题。
从刻画时代的热词中感受发展脉动阅读答案
阅读下面一篇文章,完成下面小题。
从刻画时代的热词中感受发展脉动王嘉言①“2019年度十大网络用语”新鲜出炉,它们分别是“不忘初心”“道路千万条,安全第一条”“柠檬精”“好嗨哟”“是个狼人”“雨女无瓜”“硬核”“996”“14亿护旗手”和“断舍离”。
②这些词语大多数和社会生活中的热点事件有关,感染力强,得到了大家的认同,又易于传播使用,让鲜活生动的网民生活百态图跃然纸上。
③年度网络用语之所以这么“热”,在于它折射出了公众的社会心理。
得益于网络的快速发展,移动互联网迅速覆盖人们衣食住行的各个方面,人们对生活的感知都是第一时间通过互联网表达出来。
通过数量众多、范围广泛、面目各异的网络热词,可以基本把握社会生活的脉搏。
从虚拟世界到现实生活,网络热词已经成为一种醒目的社会现象和文化存在,其影响越来越难以忽视。
④“不忘初心”显示了人们的正确价值导向得到了进一步巩固,彰显了网络传播正能量的功能;而“14亿护旗手”这样因特定事件而得到广大网民主动参与传播的热词,也充分显示出网络世界全体中国人民的巨大向心力、凝聚力。
⑤“道路千万条,安全第一条”源于电影《流浪地球》中反复使用的一句台词,后被网友模仿创造出多种“××千万条,××第一条”的用法。
“柠檬精”现多用于自嘲式地表达对他人从外貌到内在、从物质到生活到情感生活的多重羡慕。
“是个狼人”通常用来调侃某人做事不按常理出牌,却又能取得奇效,给人一种出乎意料的很厉害的感觉。
“断舍离”已成为一种现代生活的理念,延及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表达的是对简单生活的憧憬和向往。
而“996”这类热词,则折射出部分群体尤其是年轻人,在面对社会压力时的些许无奈。
⑥这些热词或者是对一些热点社会事件的总结评价,或者表现了一些人正在经历的真实场景和日常体验,它们都反映出了人们积极向上的生活态度和幽默风趣的乐观精神。
人们通过这些寓庄于谐的网络热词,欢乐了自己,也感染了别人。
肇庆市加美学校2013年中考语文模拟试卷
广东省肇庆市加美学校2013年中考语文模拟试卷说明:1.全卷共6页,满分120分。
考试用时120分钟。
2.本试卷设有附加题,共10分,考生可答可不答;该题得分作为补偿分计入总分,但全卷最后得分不得超过120分。
一、(25分)1.根据课文默写古诗文。
(10分)(1)受任于败军之际,。
(诸葛亮《出师表》)(1分)(2)气蒸云梦泽,。
(孟浩然《望洞庭湖赠张丞相》)(1分)(3)关关雎鸠,在河之洲。
,。
(《诗经·关雎》)(2分)(4)刘禹锡在《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中借自然景物的变化暗示社会的发展,体现深刻哲理的两句诗是“,”。
(2分)(5)把杜甫《春望》默写完整。
(4分)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
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
2.根据拼音写出相应的词语。
(4分)(1)她的yīn yǎ( )的嗓音,突然给一个高大的人影所扰乱。
(2)经不住这种考验,就会出卖灵魂,xiè dú( )圣职,辜负人民的重托。
(3)每个公务员都应该kè jìn zhí shǒu( ),不能徇私枉法。
(4)有不少人像我一样,在写信的时候,喜欢在一张白纸,或者只带着道道的纸上,不受拘束地, xīn wú páng wù( )地抒写下去的。
3.下列对病句修改不正确的一项是 ( )(3分)A.这种药一问世,便受到病人的欢迎,因为临床治疗效果证明,这是有效治疗高血压的方法。
(将“方法”改为“药物”)B.他像一支蜡烛,虽然照亮了别人,却毁灭了自己。
这样的人生多有价值啊!(把“虽然照亮了别人,却毁灭了自己。
”改为“虽然毁灭了自己,却照亮了别人。
”)C.厂里规定,中档产品价格不超过300元~500元。
(“不超过”改为“最多”)D.中国大陆和港台歌星的联袂演出博得了当场观众的热烈掌声,对各位歌星精彩的表演给予了很高的评价。
(第2个分句缺主语,加“观众”)4.从下面备选词语中选用两个或两个以上的词语,至少运用一种修辞手法,写一段描写春天景象的话。
现代文非连续性文本阅读真题答案与解析之00026 网络流行语
编辑:cxf阅读下面的非连续性文本,完成后面小题。
材料一:12月19日,国家语言资源监测与研究中心在与商务印书馆、人民网、腾讯联合主办的“汉语盘点2018”揭晓仪式上发布了“2018年度十大网络用语”。
这十大网络用语是:锦鲤、杠精、skr、佛系、确认过眼神、官宣、C位、土味情话、皮一下、燃烧我的卡路里。
材料二:网络用语大多幽默风趣、风格鲜明。
它们勾勒新闻热点,描摹人世百态,反映出一年来百姓生活的大事小情。
它们的来源多种多样,或为网友有意设计,或为无心之作,生动描绘了网民2018年的关注关切和喜怒哀乐,透过这十个流行网络用语,我们看到一幅鲜活生动的生活百态图跃然纸上。
广大网友在“确认过眼神”后不禁感叹:没错,这就是我们走过的2018。
材料三:网络用语一方面给语言带来生命力,另一方面也对规范语言文字产生巨大冲击,消解了汉语带来的美感。
网络语言发展到一定时候,假如它有生命力,它就会融入到词汇中去,如果没有生命力,也就会自行消亡了。
究竟是洪波泛滥还是细水长流,要看它是否符合语言规律,是否具有开放和包容性,是否有强有力的文化做支撑,只有符合这样的特点才是好的语言,才会保持长久的生命力。
(1)下列表述,符合以上材料内容的一项是A、年度网络用语都是幽默风趣、风格鲜明的。
它们反映出一年来百姓生活的大事小情。
B、年度网络用语的来源基本上是网友有意设计,部分为无心之作。
C、网络用语虽然给语言带来生命力,但也会消解了汉语带来的美感。
D、网络语言一经诞生就会融入到词汇中去,一般来说也不会自行消亡了。
(2)请从以上材料中提炼出两条主要信息。
(3)不同的网络热词背后各有其所蕴含的价值理念,也都折射着不同的心态,比如:遇到困难与挑战,大家会祈求“锦鲤”带来好运;处在关键的“C位”,要明白自己的责任重大。
请你照此示例,从余下的热词中任选两个,写一句话。
(提示:不得再使用“锦鲤”和“C位”)编辑:cxf阅读下面的非连续性文本,完成后面小题。
2023年中考语文复习议论文阅读理解:网络热词
网络热词“逆行者”指代不畏艰险、迎难而上的勇者;“逆袭”展现扭转局势、转败为胜的韧性;……层出不穷的网络热词为语言的发展带来新语料,也嵌入日常生活的交流中。
透过网络热词,可以一窥当下热点和社会心态。
互联网为人们提供了创作平台,网民尤其是年轻网民“发明”、改造的不少网络热词生动鲜活,反映着他们的关切和心声,展现乐观、向上的精神面貌。
“硬核”呈现对真正实力的尊重与推崇,“点赞评”表达对优质作品的肯定与赞扬。
这些流行词在年轻人中引发共鸣,既彰显独特个性,又在口口相传中传递着青年群体的朝气。
2020年,第12版《新华字典》收录了“拼购”“刷屏”等网络词语,意味着一些网络词语被更广泛地接受和使用。
经由这类网络热词,可以感受时代发展的进程。
“流行语是社会生活的显示屏、风向标,民众心态的晴雨表。
”作为交流媒介,网络热词虽然来源于虚拟世界,但也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民情民意。
从“飒”到“最美”的流行,从“后浪”到“白衣执甲”的新义,新潮、昂扬的流行语成为大众口头禅,润物无声地凝聚起向上向善的积极力量。
这些词语如同一帧帧为社会定格的照片,其背景是更有温度、更具获得感的生活。
快速更新的网络热词,也为语言演变带来新特点。
适应互联网时代交互性、即时性特点,网络热词往往简洁精炼,善于在浓厚的情感包裹下,以浅显直白的方式传达语义。
“古文、方言的化用妙趣横生……多种多样的网络热词通过新句式、新表达、新修辞,为汉语增添活力。
当我们在屏幕上打出“焚膏继晷”“珊珊可爱”这样的古典词语,汉语的典雅与韵味也扑面而来。
网络热词的创造和使用也有讲究。
有的网络热词使用不符合交流情境,常会引起尴尬和不适,起不到应有效果;有的网络流行语存在低俗化、粗鄙化倾向,更欠缺典雅,需要予以规范。
网络热词体现着互联网文化的生机和活力,流于琐碎、粗鄙的网络热词经受不住时间的考验,唯有表达积极态度、观照现实发展,方能获得长久的生命力。
(曹雪盟《人民日报》2021年04月20日20版,有删改)1.下列对文章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文章首段先举层出不穷的网络热词的例子,然后提出文章的中心论点。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网络热词表达民意反映社会心理》阅读及答案
导读:蚁族闹蜗居,神马驾浮云,从虚拟世界到现实生活,网络热词已经成为一种醒目的社会现象和文化存在,其影响越来越难以忽视。
网络热词为什么这么热?
现代社会中,网络热词的走热,正反映当今人们对各种社会现象和某些事件的关心意识、参与意识空前地增强。
人们的关心和参与更多地集中在那些有损于社会正义与公平的方面,并有非常明显的褒贬倾向,由此就体现了很强的批判意识。
如2009年的躲猫猫,源自云南省晋宁县被拘押男青年李荞明意外死亡事件,当地警方称该狱犯是在与同监狱友玩躲猫猫游戏时,不小心撞到墙壁而身亡。
之后的我爸是李刚事件,网民蜂拥跟帖,戏仿我爸是李刚的诗词、歌曲、顺口溜等铺天盖地,显示了网民对恃权作恶、违法乱纪行为的义愤。
如果用一个关键词来对当今的社会文化现状及其发展趋向作出
概括的话,那就是多元。
网络热词的走热,正是这种社会的多元性、文化的包容性的结果。
而网络热词本身也是多元的:从内容来说,既有针砭时弊的,也有弘扬正气的,既可直指国计民生的大事,也不排斥细枝末节的小事;从形式来看,既有符合语言规范和发展规律的创新,也有随心所欲的编造;而在品位方面,则更是集合了高雅、平淡乃至低俗等各种品类。
网络热词正是当今社会文化的一面镜子。
作为一种语言现象,网络热词的走热,更直接地表现出当今社会
表达中的一些普遍心理和追求。
一是雷人心理。
在网络热词的创造者一方,语不雷人死不休,不惜殚精竭虑、绞尽脑汁制造出各式各样的新奇乃至于怪异的形式;而就接受和使用者一方来说,往往也是喜闻乐用。
二是调侃心理。
这里的调侃更多地表现为一种心理层面的无奈、排遣与宣泄。
看一看、想一想逗(豆)你玩吧,人们对绿豆涨价的不满和无奈,竟然采用了这样一种表达方式!有人把无房、无车、无女朋友的三无男青年称为低碳哥,堪称现代版的黑色幽默。
网络热词早已成为一种客观存在,它不仅以独特的方式即时反映现实生活,而且还寄寓了人们丰富的社会情感,同时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以至于改变了人们的思维和表达方式。
(选自《人民日报》,有删改。
)
15.对网络热词本身也是多元的的论述,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既有针砭时弊的,也有弘扬正气的,既可直指国计民生的`
大事,也不排斥细枝末节的小事。
B.既有符合语言规范和发展规律的创新,也有随心所欲、兴之所至的编造。
C.既反映了现实生活,也寄寓了人们丰富的社会情感,同时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以至于改变了人们的思维和表达方式。
D.网络热词良莠不齐,集合了高雅、平淡乃至低俗等各种品类。
16.结合全文,回答以下问题。
(1)文中划横线的句子采用了什么论证方法?有何作用?(4分)
(2)文章从哪几个方面来论述网络热词的走热原因?请分点概括。
(3分)
参考答案:
15.(3分)C是对网络热词的社会文化影响的评价。
16.(1)(4分)
运用举例论证的方法(1分),列举了躲猫猫的事例和我爸是李刚事件(1分),生动形象地表明了人们对于那些有损于社会正义与公平的事件的参与意识空前地增强,并体现了很强的批判意识,使文章更具说服力。
(2分)
(2)(3分)
①人们对社会生活的参与意识、关心意识和监督意识日益增强(1分);
②社会的多元性、文化的包容性为网络新词提供了宽松自由的社会氛围(1分);
③当今社会中,人们普遍存在的雷人和调侃心理(1分)。
【《网络热词表达民意反映社会心理》阅读及答案】
1.网络热词表达民意反映社会心理阅读及答案
2.《网络热词表达民意反映社会心理》阅读答案
3.网络热词表达民意反映社会心理阅读理解及答案
4.网络热词之我见作文
5.2015最新网络热词
6.网络热词利与弊作文
7.《我看文化热》阅读答案
8.反映社情民意信息工作会议简报
上文是关于《网络热词表达民意反映社会心理》阅读及答案,感谢您的阅读,希望对您有帮助,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