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政治-二年级下册--《成长的脚印》同步教案
成长的脚印
《成长的脚印》教学设计教学内容:义务教育课程标准教科书《品德与生活》(二年级下)教学目标:1、能看到自己成长和变化,欣赏自己的优点和长处;2、学会关心他人,做一个懂事的好孩子设计理念:构建开放、活跃的课堂教学体系,如何让学生感受到成长的快乐,从而认识自己的优点和长处,并学会关心他人,这就要求教师设计的活动方式能够调动学生的情趣。
根据新课标的要求,我准备的活动材料来源于学生的生活世界;活动内容紧密与学生的生活世界相结合,帮助学生感受体验成长的快乐,发现自己的优点和长处。
课的结尾是情感的升华,使学生在体验成长快乐的同时体会爸爸妈妈、老师等人的艰辛,做一个懂事的好孩子。
通过活动使学生把这种成长的快乐和良好行为延伸到今后的学习、生活当中去。
教学准备:1、教师准备课件、录音机、跳绳一根、手表、每人两张心型卡片、歌曲《小松树》。
2、学生准备小时侯用过的事物(如照片、衣服、鞋子等)。
教学过程:一、小朋友们,今天老师给你们带来了非常好听的儿歌,你们想听吗?(想)让我们一起来听吧!谁知道这首儿歌的名字是什么?(我们长大了)儿歌里的小朋友都认为自己已经长大了,小朋友,你们长大了吗?认为自己长大的小朋友,请高高地举起手。
(学生举手)看来咱们小朋友都认为自己已经长大了,今天,我们就一起来找一找我们成长的脚印(板书)请小朋友跟老师一起来齐读课题成长的脚印,(成长的脚印)请小朋友看大屏幕(出示奶瓶、学步车、摇篮等图片)你都看到了什么?(生答)看到这些你都想到了什么?(小时候)对,这些都是我们小时候用过的物品。
看,这些东西已经很旧了,其实呀这是我小时候用过的,妈妈说,我从小特别喜欢在摇篮里睡觉,妈妈在摇篮旁边哼歌,我睡得可香了!摇篮伴着我长大,现在我已经长大成为一名老师,可摇篮里装着的动人故事却永远不变。
(出示照片)不知不觉,我们已经由一个小婴儿成长为小学生了,这张照片里的小婴儿,如今也长大了,对照后面的三名同学,猜猜哪个是她现在的样子?(生猜)到底是谁呢?我们来看正确答案。
小学道德与法治_《成长的脚印》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
《成长的脚印》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帮助学生了解自己的成长与变化,欣赏自己的优点与长处。
2、通过搜集资料、讨论交流、展示作品、阅读书信、诉说心里话等活动,使学生多角度、多层次感受到成长。
3、引导学生认识到很多人,特别是父母、老师对自己成长倾注了很多的爱,培养他们学会感谢他人,做个懂事的孩子。
教学重点:1、引导学生看到自己的成长和变化、欣赏自己的优点和进步。
2、引导学生认识到自己成长倾注了很多人的爱,培养他们学会感谢他人,做个懂事的孩子。
课前准备1、找一找小时候的相片及用过的东西,在家里与父母开展“讲述照片背后的故事”,回忆成长的点点滴滴;选一件来交流小时候的自己和现在的自己。
2、搜集进入小学后自己的作业纸、奖状、证书、照片等物品,制作“自己的成长册”。
3、相关课件。
教学过程:一、照片引入,引起话题。
1、创设情境,配乐播放一组小宝宝的照片。
师生交流:看到这些照片,大家有什么感受。
引导孩子体会照片中宝宝的小,自己现在的大,引出现在的他们长大了。
2、师点评,揭题。
二、开展活动,主题学习活动(一)我长大了。
1、分享交流:展示搜集到的自己小时候的物品或照片,说说自己有哪些变化。
请学生拿着物品或照片,说说自己的变化。
老师小结:一年又一年,我们长高了,变胖了,身体在长大。
那除了身体,我们还要有哪些成长呢?2、进入小学的这两年,大家的进步尤其多,下面我们来回顾一下小组展示:自制成长册,交流发言:结合成长册中的一页或几页说说你小学以后的变化与成长。
小组代表发言,各个代表展示自己在书写、学习、才艺特长、友谊等各个方面的成长。
老师小结:大家手中的成长册,是这两年来,你在各个方面成长进步的一部分,当然还有更多的成长也许是它呈现不了的。
但是这已经让我感受到你们真的很棒!原来不知不觉中我们在各个方面有这么多成长。
来,伸出我们热情的双手为自己鼓掌!让我们一起说“我长大了!”随机采访学生,体会到自己长大后的高兴的心情。
活动(二)我们的成长被关注。
思想品德《成长的脚印》教案
成长的脚印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感知自己在不断的成长、学习、生活的能力也在加强。
过程与方法:引导学生回顾自己的成长体验,并能设计自己的过去以及未来成长线。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懂得自己的成长离不开爱,学会感激,对亲人、对朋友、对老师、对大自然、对美丽的生命等。
教学重点:体验成长,设计自己的成长线。
教学难点;体验成长,感受关爱。
教法:活动式启发式合作交流法学法:质疑问难主动探寻合作交流教学过程:一、情境导入,初步感受成长。
1、欣赏图片。
2、谈谈自己感受。
3、导入课题,并板书课题。
二、展示成长的脚印,找出成长标志,画出自己的成长线。
1、生活放映厅先观察课本95页的图片,再放映老师收集的图片,让学生学会寻找成长的脚印。
2、在成长中,你们还会有哪些变化呢?(1)在课本第95页的空白框写下自己的成长变化,,并在小组内交流。
(2)全班交流3、生活情境剧(1)、欣赏学生根据教科书第96页的情景对话表演的小品《长大的标志》。
(2)、围绕“长大的标志是什么”展开讨论,完成课本96页“成长交流卡”之我说。
(3)、交流4、深化感悟,引导生活(1)教师出示成长线演示图并简介。
(2)让学生认真画自己的成长线,然后说说在自己成长的过程中,对自己最有影响的一件事情。
(3)说说成长的过程中还有那些小小的遗憾?三、课后践行、内化感悟1、延续成长线,设想自己的未来。
2、展示自己未来的成长线。
四、小结同学们,我们今天通过学习《成长的脚印》,不仅体验到了成长的快乐,而且理解了我们的老师,父母,也更深入地理解了长大意味着什么,体会到了家人和朋友对自己的期望,并设想了自己的未来。
我相信同学们会为自己的未来,努力拼搏的!。
2023年成长脚印教学设计
2023年成长脚印教学设计2023年成长脚印教学设计1教材分析:《成长的脚印》是人教版小学《品德与生活》二年级下册第四单元《我们在长大》的第一个主题。
学生从入学到现在,即将顺利地完成了小学低年级的学习任务。
在这两年里,他们有了很多变化与进步:不仅是身体、身高等身体素质的变化,还包括学习能力、交往能力等心理素质的变化。
本课的编排,及时地让学生回顾、发现自己的成长,为成长而兴奋,以使他们充满信心地迎接中年级的学习;并让他们体会到自身成长离不开很多人的关爱,懂得要做个关爱他人的好孩子。
学情分析:二年级学生经过一年多的小学生活,在各方面都有了进步。
与一年级相比,他们参加的集体活动、接触的人更多,对周围的事物有更多的兴趣。
他们活动能力强了,收集信息的渠道也宽了,具有一定的生活经验,但是二年级学生总结自身生活经验的能力较弱,教师如何帮助他们系统地回忆、交流、展示,则显得很重要。
设计思路:本课设计,立足品德课的活动性与生活性,从二年级学生的年龄特点和生活经验出发,密切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以生活作背景、铺垫,逐层深入:从成长概念的直观引入,到从学习、品德方面发现成长;从“展示自己的本领”进一步体验“成长快乐多又多”到“对家长说句话”懂得感恩,强化学生“长大”的体验,最后再顺势引导他们体会长辈、他人的爱,做个懂事的好孩子。
多角度、多层次地引导学生感悟成长。
情感与态度:引导学生认识到很多人,特别是父母、老师对自己成长倾注了很多的爱,培养他们学会关心他人,做个懂事的孩子。
知识与技能:帮助学生了解自己的成长与变化,欣赏自己的优点与长处。
知道长大的含义。
行为与习惯:培养学生勤于思考、乐于探究、善于学习的好习惯。
善于欣赏和表现自己的优点和长处。
过程与方法:通过搜集资料、讨论交流、展示作品、诉说心里话等活动,使学生多角度、多层次感受到成长,体验成长的乐趣。
教学重点:深入挖掘学生成长过程中的一个个“脚印”,使他们为成长感到快乐。
人教版品德与生活二年级下册《成长的脚印1》教学设计
然后和同桌说说为什么大人
引发学生思考应
说他们懂事了?
用什么实际行动
活动二:
2 、引导学生讨论:是不是
来回报无时无刻
我懂事多 8 分钟 一定要长大后才能孝顺父母
了。
呢?现在你能做些什么?在
你的成长过程中还有哪些人
关心你呢?你应该怎样感谢
他们?
3 、哪位同学来谈谈你的想
法?
2 、学生在小组内交流, 教师巡视, 适时参与学 生的交流。 3 、全班交流:学生选
2 、学生小组活动,师 巡视,倾听。
3 、学生倾听。
4 、让几个学生谈一谈 感受。
5 、学生小组活动,交 流, 教师巡视参与学生 讨论。
由于时间有限,让 每个学生都在全 班面前说是不可 能的,但留出一、 两分钟让学生在 小组说一说,可以 让每一位学生都 得到锻炼的机会, 促进学生之间的 互相了解,互相学 习的积极性,增强 了学生成长的自 信心。 让学生听家长的 评价,看家长老师 的评语,可以引发
生活习惯, 获得基本的健康意识和生活能力, 初步了解环境与人的生存关系, 为其一生身心健康
地发展打下基础。
2、愉快、积极地生活是儿童生活的主调,它旨在使儿童获得对社会、对生活的 积极体验懂得和谐的集体生活的重要性, 发展主体意识, 形成开朗、 进取的个性
品质,为儿童形成乐观向上的生活态度奠定基础。
3 、负责任、有爱心地生活是儿童应当遵循的基本道德要求,它旨在使儿童形成对集体和社会生
这个单元是本学期的最后一个单元, 这时候的学生正处在从低年级到中年级的过渡阶段,
无论从
心理上还是生理上都会发生一定的变化, 通过这一课的学习让学生看到自己的成长和变化;
同时
对升入中年级将要面对的学习和各方面的变化做好充分的心理准备。
二年级思想品德《成长的足迹》自我成长记录教案
二年级思想品德《成长的足迹》自我成长记录教案【二年级思想品德《成长的足迹》自我成长记录教案】一、教学目标通过记录自己的成长足迹,培养学生的自我反思和观察能力,提高他们对自己成长的认知和自信心。
二、教学准备1. 教师准备:课程教案、学生名单、学生个人成长记录本2. 学生准备:个人成长记录本、笔、彩色笔或画笔(可选)三、教学过程步骤一:导入(5分钟)1. 通过与学生的互动,引导学生回忆一下自己过去一段时间内的成长经历。
2. 提出问题,让学生思考:成长是什么?我们如何感受到自己的成长?步骤二:介绍成长记录本(10分钟)1. 向学生展示个人成长记录本,并解释其作用和意义。
2. 引导学生注意每页记录本上的日期和标题,帮助他们懂得将自己的成长与具体的时间事件联系起来。
步骤三:记录成长足迹(20分钟)1. 让学生打开个人成长记录本,找到最近的一页。
2. 引导学生回忆并记录下自己最近的一次成长经历,可以是在学习、生活或社交方面的成长。
3. 鼓励学生运用彩色笔或画笔,将每一次成长经历用图画的方式进行记录。
步骤四:共享成长足迹(20分钟)1. 邀请学生有意愿的同学,上台向全班分享自己的成长记录。
2. 学生可以从记录本中选择一次自己感到最有成就感的成长经历,通过口头表达或展示图画的方式分享给其他同学。
步骤五:自我反思(10分钟)1. 引导学生回顾自己记录的成长经历,并思考:这次成长给我带来了什么?我有哪些收获和感悟?2. 鼓励学生将这些收获和感悟写在成长记录本的最后一页,作为对自己成长的总结和展望。
步骤六:课堂总结(5分钟)1. 回顾本节课的教学内容,强调学习的重点和意义。
2. 鼓励学生在未来的学习和成长过程中,继续记录自己的成长足迹,并时刻反思和总结自己的成长经历。
四、教学延伸1. 学生完成本节课的成长记录后,可以在家继续记录自己的成长经历,并与家人分享。
2. 学生可以将成长记录本定期拿给老师查看,老师可以用文字或表情给予鼓励和反馈。
人教新课标小学二年级品德与生活下册第四单元《成长的脚印》教学设计
小学二年级品德与生活《成长的脚印》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根据以上设计理念,我制定了以下教学目标(本课的教学目标按认知目标、能力目标、情感目标进行分析),详细情况如下:(一)认知目标:能看到自己的成长和变化,欣赏自己的优点和长处。
(二)能力目标:通过成长的脚印这一主题的学习帮助学生回顾入学两年来的成长变化,进而自己的收获与不足;并学会关心他人,做一个懂事的好学生。
(三)情感目标:通过发现学生身上的细微变化,让学生为自己的成长而感到快乐。
二、教学内容《成长的脚印》一课,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品德与生活》二年级下册第四单元《我们在成长》中的第一部分的内容。
教材通过这一主题的学习帮助学生回顾入学两年来的成长变化,进而自己的收获和不足。
通过发生在学生身上的细微变化,让其为自己的成长而感到快乐。
三、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1.出示体育节上学生照片,让学生看,并说出长片中是谁?2.出示班上一名同学3岁时的照片,猜猜他是谁?设计意图:激发学生的兴趣及参与到课堂活动中的积极性。
二、活动设计活动一:我长大了出示学生照片。
设计意图:促进学生之间的互相了解,互相学习的积极性,增强了学生成长的自信心。
活动二:我懂事多了。
出示开展的“我是小能手”、劳动节活动图片。
设计意图:引发学生思考应用什么实际行动来回报无时无刻都关心自己的父母师长,使学生学会关心他们,做一个懂事的好学生。
活动三:我们班级也进步了。
出示班级获得的奖状、集体的作品、奖品,让学生回忆集体成绩的得来。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回忆班级获得过的荣誉,回忆起获得这些荣誉背后付出的努力,有助于培养学生的集体主义精神。
活动四:制作成长袋。
出示成长档案袋整理要求。
设计意图:通过制作成长袋,让学生再次感受到自己的成长和变化,体会自己成长中的艰辛并感到快乐。
四、课堂小结。
成长的脚印教案
成长的脚印教案教案标题:成长的脚印教案目标:1. 了解成长的定义和重要性;2. 探索不同因素对个体成长的影响;3. 培养学生的自我认知和自我反思能力;4. 提供实际案例和活动,帮助学生理解成长的过程。
教案步骤:引入(5分钟):1. 引导学生回忆自己小时候的情景,让他们分享自己的成长经历。
2. 引导学生思考成长的含义,并与他们分享成长的定义和重要性。
探索(15分钟):1. 分成小组,让学生讨论并列举可能影响个体成长的不同因素,例如家庭环境、学校教育、社交圈等。
2. 每个小组选择一个因素进行深入研究,并准备展示他们的发现。
展示与讨论(15分钟):1. 每个小组轮流展示他们的研究成果,并让其他小组提问和分享自己的观点。
2. 引导学生思考不同因素如何相互影响,以及如何在不同阶段中发挥作用。
案例分析(15分钟):1. 提供一些实际案例,描述不同人在成长过程中面临的困难和挑战。
2. 引导学生分析这些案例,并讨论可能的解决方案和成长的机会。
自我认知与反思(10分钟):1. 引导学生思考自己的成长过程中遇到的困难和挑战。
2. 学生们写下自己的思考和反思,分享他们所学到的关于成长的重要教训。
总结(5分钟):1. 强调成长是一个持续的过程,需要积极的态度和努力。
2. 鼓励学生继续努力并寻求成长的机会。
教学资源:1. PPT或白板;2. 小组讨论和展示的材料;3. 实际案例的描述和分析。
评估方式:1. 学生小组的讨论和展示表现;2. 学生的案例分析和解决方案;3. 学生的自我认知和反思写作。
教案扩展:1. 组织学生进行实地考察,观察和记录不同环境对个体成长的影响;2. 邀请专业人士或成长经历丰富的人士进行讲座或座谈,分享他们的成长经历和教训;3. 组织学生参与志愿活动,提供实践机会,促进他们的成长和社会责任感。
小学政治最新-小学思品成长的脚印 精品
成长的脚印教学目标:在认知情感态度方面,要求通过教师的引导认识到自己已经长大了,并认识到自己的长大和父母的关爱是分不开的,体会父母的养育之恩;在行为习惯方面,了解成长过程中父母对自己的养育之恩以及激发强烈的感激之情。
教学重点:感受家人培养自己长大的辛苦,懂得要孝敬家人。
教学难点:懂得如何来回报家人对自己的养育之恩。
教学方式方法:通过情感交流——共鸣——升华来达成教学目标。
教学准备:教师:1.收集三张某同学从小到大不同时期的三张照片,并配上婴儿哇哇的啼哭声;幼儿牙牙学语声和少儿清脆悦耳的声音,并配上三双从小到大的脚印。
(媒体)2.截取影片“漂亮妈妈”的电影片段。
(媒体)3.将书本中家人的关爱点滴和活动天地(三)中的成长树结合起来。
(媒体)4.自编一首总结全文的诗歌:小脚丫,小脚印,一路印着父母情。
学走路,快长大,父母关爱永记心。
(媒体)学生:课前收集一些能证明自己已经长大的资料,如小时侯用过的东西、儿时和现在的不同的照片等。
教学过程:活动一:师生谈话,引发兴趣1.游戏:“猜猜我是谁”;出示某学生三张不同年龄阶段的照片,让学生猜,你想说些什么?2.揭示课题。
活动二:收集资料,体会长大;交流学生课前收集的资料:1.小组内交流;2.全班交流。
活动三:体会成长离不开家人的关爱:1.看录象,体会录象中妈妈对孩子的关爱2.学生交流3.结合教材中成长树的内容,体会自己成长过程中家人的关爱。
活动四:朗读诗歌,感谢家人:1.媒体出示儿歌,齐读2.小结。
《成长的脚印》教学设计
《成长的脚印》教学设计与反思教学目标:1 、能看到自己的成长和变化、欣赏自己的优点和长处。
2 、帮助学生回顾入学两年来的成长变化, 总结自己的收获与不足。
3 、通过发现学生身上的细微变化, 让学生为自己的成长而感到快乐教材分析:《成长的脚印》是人教版教材《品德与生活》二年级下册第四单元主题一活动。
教材以儿童喜欢的图片及简单的文字展示了学生入学两年来成长中的各种变化与收获, 为教师与学生提供了活动的范例与方式。
学情分析:二年级下学期的孩子正处在从低年级到中年级的过度阶段, 无论从生理上还是心理上都发生了一定的变化, 因而, 应该有意识地让学生看到自己成长中的收获与变化, 让其为自己的成长感到快乐, 并初步学会总结自己的收获与不足。
教学重点和难点:帮助学生回顾入学两年来的成长变化, 让其体会成长中的快乐。
课前准备:1 课前收集反映自己成长变化的相片、获奖证书、作业本等, 并整理好成长袋。
教学反思:《成长的脚印》这一主题的教学目的是让孩子通过观察体会, 看到自己成长与变化, 积极地寻找和发现自己身上成长的方方面面的特点, 为自己的成长与变化而感到高兴, 从而更好的了解自己, 树立学习的自信心, 帮助他们形成从低年级到中年级的认识过渡, 能真正体会到我要成为一名中年级小学生了。
在教学中学生们通过自我介绍、父母介绍、老师介绍、朋友介绍、特长展示、课件等活动, 从不同方面找到了自己许多的成长变化, 同时也大大的激发了学生们之间的互相了解, 互相学习的积极性, 增强了孩子们的成长自信心。
“听听身边人的介绍”, 引导孩子反思, 走向更高目标的生活实践。
“成长剧场”给孩子们提供了一个展示真实自我与生活的舞台, 巧送“班级成长树”, 是课后拓展延伸的活动, 是一个长期的过程, 可以让孩子们把每一天、每一月、每一学期成长的点点滴滴的收获与变化, 记录到“成长树”上, 与班级共同成长, 共同进步。
通过这些实效性的活动, 使学生们比较容易的认识到:在两年的学习、生活中自己的成长变化, 让学生为自己的成长进步而感到快乐。
河北人民版二年级道德与法制下册 成长的足迹教案
《成长的足迹》《成长的足迹》是河北人民出版社《道德与法治》二年级下册第三单元《我在长大》中的第七课。
本课的目的是带领学生认识自己的成长轨迹,拿现在和以前相比较,看看现在的自己有哪些变化和进步,引导学生更深入认识自己,发挥主观能动性进一步改变自己,寻求进步,以此培养学生不断奋斗前行的品质。
【知识与能力目标】1、认识自我,学会反思;2、制定目标,不断进步。
【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引导学生发现自己的的变化和进步,培养学生学会自我反思意识,激发学生制定目标,不断努力的动力,进而弥补和完善自身不足之处,推动自身全面发展。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认识自己的长处与短处,现在和以前相比有哪些进步,或依然存在哪些问题。
学会制定人生阶段目标,不断寻求进步,提高自身综合素养。
【教学重点】1、认识自身的进步与不足,学会反思;2、制定计划,不断进步。
【教学难点】培养自我反思的意识和能力;制定计划,坚持奋斗。
教师:多媒体课件,创设问题,素材。
学生:对自己的认识。
一、激趣导入:以小故事的形式引入本课话题——成长的足迹。
借《伤仲永》的故事来启发学生后天教育和学习对成才的重要性。
(幻灯片展示《伤仲永》这篇散文)教师总结出:《伤仲永》里的“神童”方仲永从小赋诗,才华横溢,但却因后天父亲不让他学习和被父亲当作造钱工具而不学习新知识,白白耗费天资,沦落为普通人。
这告诉我们后天不断学习的重要性:只有不断接受教育,学习新知识,磨练自己,才能持续进步。
我们今天带领大家如何做一个有理想、有目标,坚持奋进的人——《成长的足迹》。
教师板书课题:成长的足迹。
二、探究新知:活动一我的小脚印在正式进入主题之前,我们需要做一件比较重要的事情,那就是认识自己!如何认识自己?大家不妨那现在的你与一年级进学校相比,发现自己有了哪些变化和进步呢?成长是在比较中发现的:如果说,你现在学会了九九乘法表,而且背得很熟,那么你比着以前就是成长了;如果说,你现在学会了系鞋带,系得牢牢的,这也是成长……成长包括很多,生活中方方面面都能体现出来,你的成长有哪些?有没有小朋友愿意跟大家分享这份快乐呢?老师手里带了漂亮的小红花,待会儿看哪位小朋友回答得最好、最积极,老师就奖励他一朵小红花哦!1、同学们积极发言,说说自己的变化和进步。
品德二年级下册成长的脚印导学案人教版
品德二年级下册《成长的脚印》导学案人教版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能正确估计不规则的图形面积的大小,能用数方格的方法计算一些不规则图形的面积,掌握数方格的顺序和方法。
2、过程与方法:能借助方格图估算不规则图形的面积,在估算面积的过程中,体验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性,培养初步的估算意识和估算习惯,体验估算的必要性和重要作用。
3、情感态度价值观:提高学生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让学生体会数学源于生活,用于生活。
让学生欣赏大自然的美,使学生体会环保的重要性。
教学重点:利用方格图估计不规则图形面积。
教学难点:估算的习惯和方法的选择。
教学思想:在现实生活中,学生将接触到大量的不规则图形的面积问题,根据标准的要求,让学生掌握估算不规则图形的面积,是培养学生空间观念的一个方面,同时也是提高学生解决实际问题能力的一个方面。
本时的教学正是为学生顺利掌握解决数学问题的方法而展开的。
教具准备:树叶若干片,方格纸一张,一套。
前活动:多媒体播放嫦娥一号升空的资料,介绍中国的探月工程分三步走:一绕;二落;三回。
鼓励学生勇于探索,努力学习。
教学流程:一、情境引题,学习新知:1、创设情境,揭示题:师:(指封面)这就是嫦娥一号为我们发送来的第一张月球表面的图片。
这说明我们国家在探月工程的漫漫征途中,迈出了成功的第一步。
我想:只要同学们努力学习科学文化知识,成功的道路上必将留下你们一串串成长的脚印。
(揭示题:成长的脚印)2、情境入题,学习新知:师:今天,老师带来了两个有特殊意义的脚印图片。
请看大屏幕:(出示月球上的第一个脚印)也许若干年后的一天,在月球上留下第一个中国人的脚印的人就是在座的某一位了。
再请看第二个脚印:(出示‚小华的脚印)这是一张千年之际出生的婴儿脚印的图片,怎样才能知道这个脚印的面积有多少呢?(1)学生自己先独立进行估计,然后小组内进行交流。
(2)全班交流:生1:我们是用数格子的方法来进行计算的,我先数了数满格的大约是11个,其他不够一个格子的我进行了拼补,这样大约是172。
人教新课标二年级下册品德与生活 成长的脚印教学设计
成长的脚印教学目标:1.能看到自己的成长和变化、欣赏自己的优点和长处。
2.通过成长的脚印这一主题的学习帮助学生回顾入学两年来的成长变化,进而总结自己的收获与不足。
3.通过发现学生身上的细微变化,让学生为自己的成长而感到快乐。
教学重点和难点:1.看到自己的成长和变化、欣赏自己的优点和长处。
2.帮助学生回顾入学两年来的成长变化,体会成长中的艰辛,进而总结自己的收获与不足。
3.通过发生在学生身上的细微变化,让其体会自己成长中的艰辛并感到快乐。
4.学生回顾入学两年来的成长变化,进而总结自己的收获与不足。
课前准备:1.学生课前准备:反映自己优点的美术手工作品、奖状、证书、作业等实物,学生自带的各种展示特长的用具。
2.教学器材:实物投影、录像、相机、彩图。
教学设计:流程图:学生学习活动表学习内容学生活动教师活动1.介绍自己的成长变化。
2.我的成长快乐多又多。
3.听听身边人的介绍。
4.活动:亲自动手制作成长袋。
1.在教师的带领下观看本班同学的照片,猜猜他是谁?进而发现同学1.教师在带领下观看本班同学的照片,猜猜他是谁的教学引导过程中,要注意教学过程一、导入:1.同学们,在第一次和咱们班同学见面时,我和几个同学合影留念,你们看看他们是谁?2.再看看这张呢?你们都猜错了,这是谁呢?请你站起来让大家看看,他就是刚才和我一起照相的**同学。
3.你们为什么没认出来呢?生:因为他长大了和小时候不一样了。
师:你自己说说现在和以前哪儿不一样了?4.你说的真好,今天我们来学习成长的脚印这一课,我们每一个人都在长大,在成长过程中的每一时刻,都会留下你值得自豪、骄傲或者留恋的成长足迹,像是这条成长路上的脚印一样,一直伴随我们一生。
二、介绍自己1.上学以后的你自己都有哪些变化,请你介绍自己成长过程中的变化,尤其是上学以来长大了以后的变化。
(注意:语言简练、节约时间)2.谁愿意向大家介绍自己,把你成长的脚印留在这条成长路上。
3.在请几个同学给大家展示一下。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一课成长的脚印
教学目标:
1、初步了解自己在父母的关爱下成长的过程。
2、能例举父母对自己的种种关爱,体会父母的养育之恩。
教学重点:
体会父母的养育之恩。
教学过程:
活动一、听故事看脚印,体验长大
1、师:我们都有自己的家,小动物们也有自己的家,让我们看看小动物的爸爸妈妈是怎样关心它们的。
(看电影片段)
2、学生讨论并交流
3、游戏“猜猜我是谁”
出示某学生三张不同年龄阶段的照片(包括从小到大的脚印),让学生猜。
师:你们看,这一行行脚印有什么变化?这一行行渐渐变大的脚印,就是我们成长的脚印。
1、揭示课题
师:今天我们就学习第11课,成长的脚印。
【说明:通过观看电影片段及一双由小到大的脚印,使原本静止不动的画面变得鲜活起来,这样大大的激发了学生学习的欲望。
】
活动二、收集资料,体验长大
1、师:脚印变大说明我们长大了,在我们的生活中,小朋友们还发生了许许多多变化,有的是看得见的,有得是看不见的,那还有哪些变化能证明我们在长大。
2、小组讨论,全班交流
【说明:课前让学生寻找、发现自己从小到大的变化,把教学内容回归生活,倡导自主探索、实践体验的学习方式,在课上让学生畅所欲言,为学生创设自己的舞台。
】
活动三、体会成长离不开家人的关爱
1、师:从小到大在我们身上发生了许多事情,有些也许你已经不记得了,有些可能模糊记得一些片段。
小朋友,你们瞧,这是什么?对呀,是一片树林。
树林里种着一棵棵的成长树,每一棵成长树就代表着一个小朋友的成长经历。
看,这儿有一棵成长树特别漂亮,让我们一起来听听这为小朋友的成长经历。
2、小朋友听后谈谈感想
3、师:小朋友能健康地成长,离不开爸爸妈妈的辛勤的养育
出示儿歌:小小脚丫,天天长大,
是谁养育,爸爸妈妈。
4、师:小朋友你们看这是一颗爱心,是长辈对我们的关爱之心。
有了他们的关爱,我们才能如此健康的长大。
看看书中插图,说说图意
5、结合自身,说说你家人对你的关爱(找好伙伴说一说)
6、出示儿歌:教我走路,教我说话,
使我聪明,使我挺拔。
7、学生对爸爸妈妈说心里话
8、出示儿歌:我对爸妈说心里话:
你们的爱我会报答。
【说明:通过媒体效果让学生体验自己成长的过程,让学生体验我长大了;并从结合自身,说说家人对自己的关爱中,体验到父母的养育之恩,真正做到突破重点,全面渗透。
】
活动四、诵读儿歌,加深体验
1、齐读儿歌
2、全班齐唱歌曲《小乌鸦爱妈妈》
3、总结
我们每个人的健康成长都离不开爸爸妈妈的辛勤养育。
我们要永远感谢他们。
【说明:最后通过诵读儿歌,齐唱歌曲,使全体学生在情感上有进一步的升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