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炮制减毒方法及原理
毒性中草药的炮制去毒原理
毒性中草药的炮制去毒原理提要:有一部分中草药具有一定的毒性,入药前必须按照药典规定,以法炮制去毒,方可使用,否则禁止使用。
毒性中药的炮制去毒原理大致可归纳为以下几点:(1)除去有毒副作用的部位。
(2)降低毒性成分的含量。
(3)使毒性成分分解。
毒性中药的炮制去毒方法:净制去毒除去有毒副作用的部位,达到去毒的目的。
如蕲蛇的头部有毒,除去头部入药能消除毒性。
水处理去毒用大量清水浸漂药物或采用水飞法处理,使毒性成分溶于水中,再弃水留药,以减低毒性。
如天南星用水浸漂,可使毒性成分溶于水,从而降低毒性。
加热去毒加热可破坏或减少毒性物质。
如马钱子经过砂炒后,其主要成分士的宁和马钱子碱的含量显著减少,同时异士的宁的异马钱子碱等开环化合物的含量明显增加。
这是由于士的宁和马钱子碱中加热过程中醚键断裂开环,转变成它们的异形结构和氮氧化合物。
水火共制去毒加水、加热处理,使毒性物质水解或分解。
如川乌水煮后,使极毒的双酯型乌头碱C8位上的乙酰基水解或分解,失去一分子醋酸,得到苯甲酰单酯型乌头碱,其毒性较小;再进一步将C14位上的苯甲酰基水解或分解,失去一分子苯甲酸,得到亲水性氨基醇类乌头原碱,其毒性更弱,但保留或增强了某些生物活性。
加辅料去毒毒性中药在炮制过程中,加入一定的辅料如生姜汁、醋、甘草汁、黑豆汁、胆汁、白矾、豆腐后可以减低毒性。
如芫花经醋制后,能降低芫花酯甲的含量而降低毒性。
藤黄、硫磺用豆腐制后,由于豆腐具有较强的沉淀与吸附作用,亦可降低毒性。
中药炮制是一项传统的制药技术,是按着中医药理论,根据药材自身的性质以及临床辩证施治和调剂、制剂的需要,所采取的各种加工处理技术。
临床影响:清代徐灵胎将传统的制药原则归纳为:相反为制,相资为制,相畏为制,相恶为制。
其具体方法为:或制其形,或制其性,或制其味,或制其质。
理化影响:化学成分是中药作用的根本物质,而炮制则是最大限度的保留或增加有效成分降低或转变毒性成分,更好地发挥治疗作用。
浅谈中药炮制减毒方法的疗效观察
浅谈中药炮制减毒方法的疗效观察摘要】目的探讨中药炮制减毒方法和疗效。
方法对中药炮制各种减毒方法如清炒法、加辅料法、加热法等进行具体方法和机制的探讨,以达到降低药物毒性的目的。
结果对毒性中药进行合理的加工炮制有效消除或降低了药物的毒性和毒副作用。
结论通过对炮制减毒方法和机理的探讨,有利于促进中药炮制的规范化和现代化,确保临床用药的安全有效。
【关键词】中药炮制减毒方法疗效观察1.解毒原理1.1改变中药毒性成分这类药物像川乌、草乌含有的剧毒成分双酯型生物碱,通过蒸煮炮制,能够水解毒性成分中的酯键,变为单酯型生物碱或不含酯键的乌头原碱,削弱很大的毒性。
1.2减少毒性成分这类药物像马钱子内含毒性成分生物碱,有导致使用者惊厥和死亡的危险,此药通过砂炒或油炸处理,能够使其部分生物碱被破坏;巴豆、千金子脂肪油为峻泻或毒性成分,可以通过去油制霜处理以达到降低毒性的目的[1]。
1.3采用辅料解毒这类药物像半夏、天南星、白附子所含的毒性成分能够通过白矾、生姜制作而减小自身的毒性;藤黄毒性可通过豆腐同制消除,狼毒、商陆毒性可通过醋制来减小。
2.炮制方法2.1制霜对于含有油类毒性成分的药物,可通过制霜除去部分油性成分巴豆毒素。
巴豆油为毒性成分亦是有效成分,它可与碱性溶液作用析出巴豆酸,从而刺激肠黏膜产生腹泻作用,但过量可产生毒性作用,口服20滴巴豆油即可致死。
通过制霜涂去部分巴豆油,可使其含量降为18%~20%。
巴豆素主要对中枢神经细胞有毒性作用,但对热不稳定,加热制霜可使之丧失毒性。
2.2加入辅料炮制毒药时,加入某些特殊辅料可达解毒目的。
常用的解毒辅料有甘草、明矾、豆腐、醋、滑石粉、砂子等,其解毒机理主要是辅料与有毒物质结合,或利用辅料排除毒物。
如甘草中的甘草甜素,易分解成为1分子甘草次酸和2分子葡萄醛酸,可与多种毒性物质结合,生成不易被人体吸收的结合型葡萄糖醛酸;另外,甘草甜素还可以吸收一些毒性成分。
3.通过炮制增强药物的疗效增加药物的溶解度对一些有效成分不溶或难溶于水的药物,常采用适当的方法增加其溶解度。
中药炮制学—中药炮制的目的及对药物的影响
中药炮制学——第二单元中药炮制的目的及对药物的影响一、中药炮制的目的1.降低或消除药物的毒性或副作用2.改变或缓和药性3.增强药物疗效4.改变或增强药物作用的趋向5.改变药物作用的部位或增强对某部位的作用6.便于制剂和调剂7.洁净药物,利于贮藏保管8.矫臭矫味,利于服用1.降低或消除药物的毒性或副作用(1)减毒川乌(草乌)、附子蒸、煮或加辅料煮——双酯型生物碱水解苍耳子、蓖麻子加热炮制——毒蛋白变性(2)降低副作用柏子仁去油制霜——消除柏子仁油滑肠通便的副作用2.改变或缓和药性甘草蜜炙——药性由凉转温,功能由清转补麻黄蜜炙——辛散作用缓和,止咳平喘作用增强黄连姜炙——缓和苦寒之性,增强和胃止呕作用3.增强药物疗效一般而言,炮制提高中药疗效方法有:(1)增加溶出、提高疗效(2)辅料协同、增强疗效(3)制备新药、扩大疗效(4)减少损失、保存疗效(5)其他果实种子类药物炒制——炒后表皮爆裂,有效成分易于溶出(“逢子必炒”)鳖甲砂烫醋淬——蛋白质溶出率提高;延胡索醋炙——游离生物碱延胡索乙素成盐后,溶出率提高;黄芩蒸制——杀酶保苷;血余、棕榈制炭——生品不作药用,经制成炭药后,则为止血散瘀之良药;黑豆干馏——主要外用,以消炎、抗菌、收敛见长,使黑豆一药多用。
4.改变或增强药物作用的趋向莱菔子炒制——“生升熟降”生莱菔子,升多于降,用于涌吐风痰;炒莱菔子,降多于升,用于降气化痰,消食除胀。
5.改变药物作用的部位或增强对某部位的作用柴胡、香附醋制——引药入肝小茴香、益智仁、橘核盐制——引药入肾6.便于制剂和调剂(1)来源于植物类根、茎、藤、木、花、果、叶、草等药物切制成一定规格的片、丝、段、块后,既便于制剂及调剂配方,又利于提高药物的生物利用度。
(2)质地坚硬的矿物类、甲壳类及动物化石类药材很难粉碎,不便制剂和调剂,在短时间内也不易煎出其药效成分,因此必须经过加热等处理,使之质地酥脆而便于粉碎、便于煎出。
如砂烫醋淬鳖甲,砂烫马钱子,蛤粉烫阿胶,火煅醋淬自然铜、代赭石等。
川乌炮制减毒法的原理
川乌炮制减毒法的原理川乌(Aconitum carmichaelii Debeaux)是中药材中一种常用的药材,其有汤剂、丸剂、散剂等多种制剂,具有镇痛、镇静、抗炎、抗微生物等多种药理作用,常用于治疗风湿性疾病、肌肉骨骼疼痛、发热等症状。
川乌也有毒性,未加炮制的川乌在人体内容易引起呼吸、循环系统中毒反应,甚至危及生命。
在使用川乌时需要进行炮制减毒。
本文将介绍川乌炮制减毒的原理。
一、川乌的化学成分川乌中含有丰富的生物活性化合物,主要成分包括生物碱卡巴因(Aconitum alkaloid)、酰基橙酸(Acetylaconic acid)、酰基玉蜀黍酸(Acetylcimicifugic acid)、黄酮类成分等。
其中生物碱卡巴因是川乌的主要毒性成分,可引起心脏毒性、中毒性肝损伤、皮肤过敏等反应。
二、炮制川乌的方法炮制是一种将生药材经过三个步骤处理后制成成品药材的方法,可以改变生药材的化学成分和药理活性,减弱或消除其毒性。
炮制川乌的方法主要包括淡炮、姜炮、醋炮、泡炮等。
1. 淡炮淡炮是将新鲜采摘的川乌碾碎,蒸汽烘干后直接曝晒,反复重复以上步骤,直至干燥。
淡炮后的川乌颜色为黄褐色,有一定毒性,但较生川乌已减毒。
2. 姜炮姜炮是将淡炮后的川乌放入已加入适量生姜的水中煮沸,再取出晾干。
姜炮后的川乌颜色为淡黄色,毒性较淡炮更低。
3. 醋炮醋炮是在姜炮的基础上,将川乌放入加入适量醋的水中煮沸,再取出晾干。
醋炮后的川乌颜色为米黄色,毒性更低。
4. 泡炮泡炮是将川乌用水浸泡6-8小时,取出晾干,然后放入已加入小茴香、丁香、花椒等调料的清水中煮沸即可。
泡炮后的川乌颜色为深棕色,毒性最低。
三、川乌炮制减毒的作用机制1. 炮制改变川乌的化学成分川乌炮制是通过加热、蒸馏、洗涤、浸泡等方式改变川乌的化学结构,从而减弱或消除其毒性。
一些研究表明,炮制可以降低川乌中生物碱卡巴因的含量,同时使酸类成分含量增加,因此可以降低其毒性。
减毒的炮制原理及应用
减毒的炮制原理及应用1. 引言减毒是指通过特定的方法或技术使病原体丧失或减弱致病性的过程。
减毒技术在疫苗研究和生物制药领域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
本文将介绍减毒的炮制原理及其在医药领域的应用。
2. 减毒的原理减毒的原理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2.1 温和地培养病原体病原体在培养过程中可以选择温和的条件,如降低培养基中的营养物质浓度、限制病原体的增殖速度等。
这种方式可以降低病原体的致病性。
2.2 体外减毒体外减毒是通过对病原体进行体外处理,破坏其致病特征或者削弱其致病能力。
常见的体外减毒方法包括热处理、化学处理、放射线处理等。
2.3 基因工程减毒基因工程减毒主要通过删除病原体的致病相关基因或将其替换为无害基因来实现。
这种方法可以精确控制减毒效果,但技术要求相对较高。
3. 减毒技术的应用3.1 疫苗研究减毒技术在疫苗研究中具有广泛的应用。
通过减弱病原菌或病毒的致病性,使其成为安全有效的疫苗候选者。
减毒疫苗可以有效刺激人体免疫系统产生免疫应答,从而提供对所致病原的保护。
3.2 生物制药减毒技术在生物制药领域也有重要的应用。
通过减弱病原体的致病性,使其成为安全的生物药物生产宿主。
例如,减毒后的大肠杆菌可用于生产重组蛋白,如胰岛素等。
3.3 研究病原体致病机制通过减毒技术,可以精确控制病原体的致病性,进而研究病原体的致病机制。
这有助于深入了解病原体的生物学特性,并为疾病的治疗和防控提供理论依据。
4. 减毒技术的挑战4.1 减毒效果控制减毒技术的最大挑战之一是准确控制减毒效果。
过度减毒可能导致疫苗或生物药物失去免疫原性或生物活性,而不足减毒可能使其仍具有致病性。
4.2 安全性评估减毒技术的应用需要进行全面的安全性评估。
对减毒后的疫苗或生物药物进行临床试验,评估其在人体内的安全性和有效性,以确保其应用的安全性。
4.3 法律和道德问题减毒技术的应用涉及到法律和道德问题。
需要确保研究和应用过程符合相关的法律法规和伦理原则,保护人体和动物的权益。
有毒中药的有效减毒
有毒中药的有效减毒李淑青北京中医药大学中药学院摘要:对有毒中药毒性机理、已有的减毒方法及工艺进行总结思考,着重反思现有的炮制减毒上的问题与困境,力图通过本文进一步促进炮制学在此方面的研究。
关键词:有毒中药炮制毒性是指药物对机体的损害性,对人体的危害性较大,甚至可危及生命。
西汉之前是以“毒物”作为一切药物的总称。
”。
《周礼·天官》记载:“医师掌医之政,聚毒药以供医事。
”《类经·卷十四》指出:“凡可避邪安正者,皆可称之为毒药。
” [1]中药炮制是根据中医药理论,按照医疗、调制、制剂、贮藏等不同要求以及药材自身的性质,将药材加工成饮片时所采取的一系列传统制药技术。
历史上有称为“炮炙”、“修治”、“修事”。
[2]中药材必须经过炮制成饮片后才可以入药,这是中药临床用药的一个特点。
也是中医药学的一个特点。
中药炮制的一个主要目的就是降低或者消除药物的毒性。
有的中药虽有较好的疗效,但因为毒性较大,在临床应用上不安全,无法进一步推广使用,限制了其治疗疾病的用途,而通过炮制则可以降低或者消除其毒性作用。
[2]1.有毒中药的毒性机理1.1.单纯毒性成分的作用有些中药中存在不具备明显功效的毒性部位或单一毒性成分,会引起人体生理、生化方面的变化和脏器、器官的功能或形态方面的损害。
通过对这类中药所含有的化学成分进行分析和研究,找出其产生毒性的部位和成分,制定相应的炮制措施,力求降低此成分的含量,以便解决其毒性问题。
例如:乌梢蛇、金钱白花蛇、蕲蛇等均去头尾,斑蝥、红娘子、青娘子均去头足翅等,以减毒或者除去非药用部位。
如蕲蛇的头部有毒,除去头部入药能消除毒性[1]。
芫花生品有毒是由于其所含有的芫花酯甲,该成分对皮肤、粘膜有强烈的刺激作用,而通过醋制则可以降低该成分的含量可达到减毒的目的。
1.2.有效成分的毒性作用古代医书中认为毒是与中药治疗作用密切相关的特征性内涵,毒与药是相同的;毒是药物的代称,因为毒反应了中药的偏性和致病功能。
中药炮制增效减毒
中药炮制增效减毒中药炮制增效减毒李卫先,王议忆炮制原理是指药物炮制的科学依据和药物炮制的作用。
探讨中药炮制的作用原理是炮制研究的核心,只有了解药物炮制前后的理化性质和药理作用的变化以及这些变化的临床意义,才能对炮制方法做出较科学的评价,指导和促进炮制方法的改进,制订饮片质量标准,提高药品质量,确保临床用药安全有效。
而中药炮制的主要目的是增强药物疗效,在中药炮制过程中,应根据药材本身的性质,选择适当的方法而达到增强药物疗效的目的。
近些年来,广大中药工作者对中药炮制作用增效研究作了大量的工作,并取得了很大的成绩,笔者归纳起来,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 提高有效成分的溶出量1. 1 含生物碱药材的炮制含生物碱为主要成分的中药材饮片应通过醋酸的处理变成生物碱盐,增加生物碱类成分在水中的溶出量,而使其发挥更大的疗效。
主要是因为生物碱具弱碱性,醋具有弱酸性,植物中游离的生物碱大多不溶于水或难溶于水,而生物碱盐易溶于水,如延胡索含多种生物碱,其中延胡索甲素、乙素和丑素均有明显的止痛作用,尤以延胡索乙素作用最强,但这些游离生物碱不溶于水,因醋具有散瘀、止血、理气止痛等功效,同时是良好的有机溶媒,能使药物中所含的游离生物碱等成分发生变化,增加溶解度而延胡索经醋炙后,使呈游离状态的延胡索碱生成其醋酸盐,故总生物碱的煎出量增多[1]。
刘成基等对延胡索及其不同炮制品水煎液中生物碱和乙素进行了含量测定,结果表明,醋炙、酒炙均能提高生物碱和乙素的煎出量[2],且季铵碱含量为:生品>醋炙品>盐炙品>酒炙品[3]。
继而又证实,延胡索经醋炙后,其叔铵碱含量增高,季铵碱含量降低[4]。
上述对延胡索的炮制研究,说明了醋炙可使其生物碱变成醋酸盐,增加溶解度,提高煎出量,且可促使其季铵碱转化为叔铵碱。
1. 2 种子类药材的炮制种皮坚硬的种子类药材,经炒制后可使其质地松脆,种皮鼓起或爆裂,入汤剂时有利于煎出有效成分。
因为种子类药材富含油分,种皮质坚致密,水分不易浸润和渗入,经炒后,种子受热,表层组织细胞失水,干燥收缩,内部组织细胞中的水分汽化,产生膨胀压,当内压达到一定程度时,皮层组织即破裂,药材产生裂隙,内聚力降低,则利于粉碎,裂隙亦有利于水分的渗入,药物成分易于煎出,现代炮制研究已证明,种子类药物经炒后,特别是炒后捣碎品,多数煎出物量明显增加。
有毒中药炮制减毒综述
有毒中药炮制减毒综述目录论文题目 (4)中文摘要 (4)关键词 (4)1、有毒中药的毒性机理 (4) (4) (4)2、有毒中药炮制的目的 (5)3、有毒中药减毒炮制原理 (5)3.1. 使毒性成分发生改变 (5) (5)3.2.1 净制除去有毒副作用的部位 (5)3.2.2 特殊的炮制工艺减少毒性成分含量 (6) (6)3.4. 除去非有效的水溶性毒性成分 (7)3.5 破坏局部酶,以防止有效成分在酶的作用下生成毒性物质 (7)3.6 破坏毒性成分结构,使之失去活性 (7)4、有毒中药的炮制方法 (7) (7)4.2 水浸泡去毒 (8)4.3 加辅料去毒 (8) (9) (9) (9) (9)4.4 压油制霜去毒 (9)4.4 压油制霜去毒 (9) (9)5、炮制减毒存在的问题 (10) (10) (10) (11) (11) (11)6、关于应对措施的思考 (12) (12)6.2 标准各地的炮制方法 (12)6.3 探索可控的可批量化的有效炮制方法 (12)6.4 有毒中药减毒整套方案的制定 (13)7、致谢 (13)8、参考文献 (14)有毒中药炮制减毒综述(北京中医药大学东方学院中药学专业2021级09406043)摘要本文对有毒中药的毒性机理、炮制目的、炮制原理、炮制方法、炮制减毒的问题及应对措施加以进行总结思考。
着重总结有毒中药的炮制原理及方法,反思现有的炮制减毒上的问题与困境,力图通过本文进一步促进炮制学在此方面的研究。
关键词有毒中药炮制减毒毒性机理炮制目的炮制方法中药是中医防病、治病的主要手段。
然而“是药三分毒〞 ,所谓“毒〞主要是指药物的偏性,利用“毒〞斑来纠正脏腑的偏胜偏衰,用之不当,可导致中毒,而引起人体功能起失调,疾病进一步恶化,甚至死亡。
炮制目的就是使药物经过炮制后,药理改变,治疗效果增加、消除药物毒性、副作用,使药物发挥最大疗效。
有毒中药只有炮制“适中〞,才能在降低毒性中药的同时保证药效。
浅谈毒性中药炮制去毒的原理
浅谈毒性中药炮制去毒的原理卢红星摘要:中药炮制去毒常用净制、水浸泡、加热、去油制霜、水飞、提净等方法,以去除毒性成分,破坏、减少毒性成分,改变毒性成分结构,降低毒性成分含量等。
通过对炮制去毒方法及原理的探讨,有利于保障临床用药安全有效。
关键词:毒性中药;炮制;去毒;原理doi :10.3969/j.issn.1003-8914.2013.01.107文章编号:1003-8914(2013)-01-0195-02作者单位:河南省安阳市中医院(安阳455000)中药大多来源于天然的植物、动物和矿物,需经炮制后才可应用于临床,这是中医药学的一大特色,特别是毒性中药的炮制更应引起重视。
毒性中药对于疾病的防治具有十分积极的意义,尤其在救治疑难重症方面每起沉疴。
正确掌握毒性中药的炮制方法和去毒原理,能使中药材更符合临床治疗需要,充分发挥疗效,也是保证临床用药安全的重要措施。
1净制直接去除含毒性成分的部位净制是除去中药材杂质和非入药部位,使其达到药用纯度标准的方法。
如人参“去芦免吐”、山萸肉“去核免滑”等,苦楝皮外层毒性较大,用时应彻底剥离。
再如蕲蛇头部毒腺含有较多出血性毒素、少量神经性毒素,内服后可引起内脏广泛性出血而死亡,去头后降低毒性。
斑蝥净制去头足翅,去头翅后镁、锌、钙等抗癌成分相对含量较高,去足翅后有害元素铅含量降低[1]。
2水浸泡使毒性成分水解或转化为毒性较低成分和有效治疗成分乌头、半夏、南星、附子等用大量清水长时间浸泡,使毒性成分溶于水中,并多次换水使毒性成分流失以降低毒性。
如乌头毒性成分为乌头碱,在水中溶解度较小,但其水解产物乌头次碱及乌头原碱较易溶于水。
通过水漂使生物碱大量流失而使药物毒性降低。
商陆在淋润软化过程中,其毒性成分商陆毒素溶解和水解,使商陆毒性降低。
3加热法使毒性成分破坏、减少或转化加热法即是通过炒、煨、砂烫、蒸煮等方法加热破坏、减少或转化毒性物质,达到去毒目的。
如川乌水煮后,使极毒的双酯型乌头碱C 8位上的乙酰基水解或分解,失去一分子醋酸,得到苯甲酰单酯型乌头碱,其毒性较小;再进一步将C 14位上的苯甲酰基水解或分解,失去一分子苯甲酸,得到亲水性氨基醇类乌头原碱,其毒性更弱,但保留或增强了某些生物活性。
川乌炮制减毒的原理
川乌炮制减毒的原理嘿,咱今儿来聊聊川乌炮制减毒这档子事儿。
你说这川乌啊,那可是一味厉害的药材,可它有毒啊,这可咋整呢?别急,咱老祖宗可有妙招,那就是炮制!就好像一个脾气火爆的家伙,咱得想法子让他温和点儿。
川乌炮制就好比是给它来了一场大改造。
你想想看,原本它那毒性就像小怪兽张牙舞爪的,咱得把这小怪兽给驯服咯。
那怎么个炮制法呢?这可是有讲究的呢!就像是做菜一样,得掌握好火候和调料。
通过一些特殊的方法和工艺,把川乌里面那些让人害怕的毒性成分给降低或者转化掉。
这可不是随便搞搞就行的,得有经验,有技巧。
你说这炮制的过程像不像一场战斗?咱得和那毒性斗智斗勇,把它给拿下。
比如说用水泡啊,用各种辅料处理啊,就像是给川乌洗了个舒服的澡,还穿上了一件保护衣。
经过这么一折腾,它的毒性就没那么嚣张啦。
咱中医的智慧可真不简单啊!能把这么个带毒的玩意儿变得能用起来,还能治病救人。
这可不是谁都能做到的。
就好比一个调皮捣蛋的孩子,经过好好教导,也能变成乖宝宝一样。
你说要是没有炮制这一招,那川乌不就只能被搁置一边了吗?那多可惜呀!这炮制就像是给它打开了一扇门,让它能在医学的舞台上大显身手。
而且哦,这炮制后的川乌,效果可一点儿也不打折呢!还是能发挥它原本的药效,帮人们缓解病痛。
这不是两全其美嘛!咱老祖宗可真是太聪明啦,能想出这么好的办法。
所以啊,川乌炮制减毒这事儿,真的是中医里的一大宝贝。
它让我们既能用上这厉害的药材,又不用担心被它的毒性所伤。
这就像是走钢丝,得小心翼翼地保持平衡,一旦掌握好了,那可就是绝招啦!咱可得好好珍惜和传承这门手艺,让它继续为我们的健康保驾护航呀!可不能小瞧了它哟!。
有毒中药减毒方法探讨
有毒中药减毒方法探讨【关键词】有毒中药;炮制减毒;配伍减毒;合理应用中药是治疗疾病的主要工具,有毒中药的应用是中医用药的特色之一──“以毒攻毒”。
用有毒中药治病最早出现于《黄帝内经》。
随着中药及中成药的广泛应用和人们对中药毒性认识的缺乏,造成了“中药不良反应”的增加,与之相对应被列为有毒中药的品种越来越多。
如何发挥毒性中药的治疗作用,用其利而避其害,使其毒性反应降低到最小的程度,做到安全用药,医药界应当予以足够的重视。
笔者从产生毒副反应的原因着手,分别就炮制减毒、配伍减毒、临床合理应用减毒3个方面进行探讨,旨在为临床合理使用有毒中药提供参考。
1 炮制减毒通过对中药原药材进行修治、整理和特殊的加工处理叫炮制。
毒性中药的炮制是中药炮制的重要内容。
炮制能降低中药毒性成分的含量、破坏或改变有毒中药成分的化学结构,从而降低毒性。
有毒中药经炮制后,便于贮存,调剂和服用。
这里主要讨论减毒原理和减毒炮制方法。
1.1 减毒原理1.1.1 直接去除毒性部位有些中药的某部位有毒,通过修治去除这些部位使毒性降低,如蕲蛇,蝮蛇的头部毒腺含有强烈毒素,去头后降低毒性。
又如苦楝皮外层毒性较大,用时应彻底剥离。
再如斑蝥净制去头足翅,去头翅后Mg,Zn,Ca等抗癌成分含量较高,去足翅后有害元素铅含量降低[1]。
有些中药通过除去非有效的水溶性毒性成分:如朱砂,雄黄采用水飞法除去溶于水的毒性成分。
雄黄的主要成分为As2S2,毒性成分为As2O3,As2O3可溶于水,溶于稀酸溶液,故多用水飞法、酸奶飞法、酸洗法来降低毒性成分的含量,提高雄黄用药的安全性[2]。
1.1.2 使毒性成分逸出如斑蝥、红娘虫、青娘虫中都含有斑蝥素,为主要毒性成分,内服过量可引起胃肠炎,严重时可以引起全身中毒,而斑蝥素在110℃开始升华,当与米炒时85℃即开始升华,因而可以降低毒性。
又如蜂房,主含蜂蜡,蜂房油(挥发油),蜂房油是主要毒性成分,蜂房经炒黄后,使部分挥发油挥发而使毒性降低。
观察中药各类毒性成分的中毒机制及其炮制减毒原理
观察中药各类毒性成分的中毒机制及其炮制减毒原理摘要目的探讨中药各类毒性成分的中毒机制及炮制减毒原理。
方法各取150 g山慈菇、草乌、吕宋果及白花曼陀罗,将每种中药平均分为实验组与对比组,各75 g。
实验组进行炮制减毒,对比组不作处理。
对比两组中药的毒性成分含量。
结果实验组中四种中药炮制后毒性成份含量显著低于对比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熟练掌握各类中药的毒性成分,通过严谨炮制等手段可减轻其毒性成分的含量,为临床使用安全性提供依据。
关键词中药;毒性成分;中毒机制;炮制减毒现如今很多人“迷信”中药,认为中药药性溫和,可以大胆过量地服用也不会有什么问题,但是古语说“是药三分毒”,中药也不例外,我国对中药毒性的认识历史悠久,早就传说有“神农尝百草,一日而遇七十毒”。
如果乱用、滥用中药,也会有引起药物中毒[1],临床上中药中毒的现象也是屡见不鲜。
怎样减小中药的毒性,充分发挥其疗效成为医生与患者普遍关注的问题[2]。
炮制是有效降低中药毒性的方法与手段之一[3]。
本次研究对中药的中毒机制及炮制减毒原理进行了研究与分析,现报告如下。
1 材料与方法1. 1 材料因为中药成分中的秋水仙素、乌头碱、番木鳖碱与阿托品类是中药中毒的主要几类药物,因此此次研究选择了含有秋水仙素的山慈菇、含有乌头碱的草乌、含有番木鳖碱类成分的吕宋果以及含有阿托品类成分的白花曼陀罗四种中药作为研究对象,各取150 g。
每种中药平均分成实验组与对比组,各75 g。
1. 2 方法1. 2. 1 实验组取山慈菇、草乌各15 g,放入盛有25 ml水的容器中,取15 g吕宋果放在加热板上,取15 g白花曼陀罗放入盛有25 ml醋的容器中,分别观察其变化。
对比组取四种中药各15 g,不作任何处理。
1. 2. 2 采用液相色谱-质谱联用仪对两组中药的毒性成分含量进行检测,每种中药检测5次,取其平均值。
1. 3 统计学方法采用SPSS18.0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
浅析中药炮制降低药物毒性的方法和机理
浅析中药炮制降低药物毒性的方法和机理赵熙子2010级药学3班学号1010307323【摘要】中药经过炮制减毒的方法很多,可具体地归纳为净制去毒、水制去毒、加热去毒和辅料制去毒等。
炮制的作用机理又可归纳为去除毒性部位、破坏或改变药物的毒性成分、降低毒性成分含量、去非有效的水溶性毒性成分、辅料解毒、以及破坏部分酶,以防止有效成分在酶的作用下生成毒性物质等。
【关键词】中药炮制方法作用机理【正文】很多植物都是中药的原料药材,然而这些植物一般具有不同种类不同程度的毒性。
中药的炮制减毒是使用中药的重要指导原则,其对于降低甚至消除药物毒性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下文将主要介绍中药炮制的方法及其作用机理。
1.中药炮制的方法中药经过炮制减毒的方法很多,归类的方法也有很多,本文采取一种较为细致的分法,将中药炮制方法归纳为净制去毒、水制去毒、加热去毒和辅料制去毒。
其中后两者为去毒的主要方法。
加热去毒又包括干热去毒和湿热去毒;辅料制去毒又可分为固体辅料制去毒及液体辅料制去毒。
净制去毒:是指药物通过净制处理,除去有毒副作用的部位。
如自首乌外皮中含有有毒金属元素量高达946.1lmg/kg,去皮自首乌饮片有毒金属元素量为36.50mg/kg,含量大为降低,所以必须去皮。
水制去毒:是指药物经过水洗、水漂、水泡、水浸等过程处理时,其所含的某些毒性成分溶于水而随水流失或水解。
如乌头、附子等经水浸泡,可使部分乌头碱部分水解而流失,降低了毒性。
加热去毒又可分为干热去毒和湿热去毒。
干热去毒:是炮制去毒使用最早的方法,历代曾用于斑蝥、马钱子等毒性药物的炮制。
干热去毒方法又可分为不加辅料及加辅料去毒方法。
不加辅料的干热去毒方法有清炒法、煅法、去油制霜法等。
其中,去油制霜法是指,药物经过去油制成松散粉末的方法,经去油制霜,使某些富含油性成分的果实种子类药物脂肪油含量下降,毒性降低。
如巴豆油、千金子油、大风子油等,易导致强烈腹泻,需去油制霜以降低其毒性。
炮制降毒性
科学炮制使中药减毒增效有毒中药经炮制后,除便于储存、调剂和服用外,更重要是能降低或消除毒性和副作用,改变药物的性能,增强药物的疗效。
因此,有毒中药的炮制十分重要,历代都给予高度重视。
其减毒原理如下。
1.炮制使毒性物质破坏有些药物通过加热可使毒性物质破坏,从而使毒性减低。
如马钱子含有毒成分木鳖碱和马钱子碱,通过砂烫高温处理后,此成分即被破坏或挥发,使之含量降低至安全范围内。
2.炮制可使毒性物质分解(或水解)有些药物通过炮制使毒性物质分解后,转化成为低毒或无毒的物质。
如附子、川乌、草乌的毒性成分为生物碱(尤其是乌头碱),遇水或加热后,被水解(或分解)转化成为毒性较低的乌头次碱及几乎没有毒性的乌头胺,从而使毒性减低。
3.炮制可使毒性物质衍化在炮制过程中,如果同时对有毒中药配加某种辅料,这种辅料中的某些成分与有毒成分作用,衍变成一种无毒而又不影响疗效的物质,使毒性降低。
如大戟含有毒的三萜类化合物,用醋炮制后,即可与乙酸作用变成衍生物,使之无明显刺激性及毒性。
又如用甘草为辅料炮制某些有毒中药,由于甘草含有的甘草酸水解后生成葡萄糖醛酸,能与含羟基等有毒物质混合,生成难于吸收的结合型葡萄糖醛酸而达到解毒目的,故许多药物炮制都用甘草。
如加明矾炮制某些有毒药物,明矾是铝的复盐,在水中分解为氢氧化铝,呈凝胶状,带负电荷,可吸附生物碱、苷等而解毒。
4.炮制使毒性部位直接去除有些中药的某部分有毒,通过去除毒性部位使该药无毒或低毒。
如蝮蛇、蕲蛇的头部毒腺含有强烈的毒素,去头后降低毒性,保证了用药的安全。
5.炮制可使毒性成分逸出如斑蝥中有毒成分斑蝥素,与米同炒至85℃时即开始升华,因而降低了毒性。
露蜂房内含有的蜂房油是一种含有毒成分的挥发油,经炒黄后,能使部分油挥发而降低毒性,同时又矫正臭气。
6.炮制使毒性成分降低在安全范围之内有些药物中所含的有毒成分即是有效成分,炮制时须采用使其毒性成分降低在安全范围之内的方法。
如巴豆有效成分与毒性成分均存在于油脂中,传统的炮制方法采用压油用霜法,不能全部去除巴豆油,要求保留在18%~20%之间为宜。
浅谈中药炮制的解毒机理
浅谈中药炮制的解毒机理【关键词】中药炮制;解毒机理中药炮制是根据中医药理论,按照医疗调配、制剂的要求,以及药材自身的性质,所采用的一项制药技术。
广大医药工作者在长期的工作实践中总结探索,证明中药炮制能消除或降低部分中药的毒性,提高中医临床用药的安全系数,扩大中药资源。
中药炮制解毒机理成为广大医药工作者研究课题之一,现笔者就中药炮制解毒的一些机理试行分析。
1 加热解毒加热需要火,而“火”与中药炮制关系密切,如煮、蒸、炒、焙、炙、炮、煅、炼等炮制方法都与火有关,绝大部分中药都需经“火”炮制。
现代科学证明,加热能使中药所含的某些毒性成分解破坏、凝固变性、升华散失或部分减少,以达到解毒的作用。
1.1 加热使中药有毒成分分解破坏中医认为马钱子有大毒,临床服用前必须炮制,以减少有毒成分士的宁的含量,经过高温砂炒后,士的宁部分分解破坏,砂烫后马钱子中士的宁含量降为1.85%左右,毒性降低,提高了临床用药的安全性和疗效[1]。
干漆含干漆酚50-60%,具有强烈的刺激性和毒性,不能生用,焖煅后,干漆酚约减少70%,毒性、刺激性显著降低[2]。
川楝子生用有毒,炒制后毒性蛋白被分解破坏,降低了毒性。
1.2 加热使中药有毒成分凝固变性蜈蚣的毒液内含有两种类似蜂毒成分,即组胺样物质及溶血性蛋白质,此外尚含有酪氨酸、蚁酸、脂肪油及胆固醇等,其中蚁酸对皮肤有强烈的腐蚀作用。
小蜈蚣咬伤可产生局部刺痛及红肿,大蜈蚣咬伤可引起局部坏死、发热、头晕、头痛、恶心、呕吐等,严重时发生昏迷及过敏性休克[3]。
加热可使其有毒成分凝固变性而失去活力,所以蜈蚣使用前都要用烘焙法加工炮制,以降低毒性。
白扁豆含有一种植物蛋白质(红细胞非特异性凝集素),对人体有害,炒制或炼制后,该成分凝固变性而失去活力,达到降低毒性效果。
1.3 加热使中药有毒成分升华挥发或减少红娘子、斑蝥均有大毒,有毒成分斑蝥素对皮肤粘膜有强烈的刺激作用,口服斑蝥素量超过30mg即中毒死亡。
中药炮制学-蒸、煮、燀法
04 煮法分类与操作要点
水煮法特点及操作流程
特点
水煮法是一种常用的中药炮制方法,适用于多种药材。通过水煮,可以使药材软化,便于切片和进一步加工;同 时,水煮还可以去除药材中的部分杂质和异味,提高药材的纯净度和口感。
操作流程
将药材洗净后,放入适量的清水中浸泡一定时间,然后加热煮沸,保持微沸状态一定时间后,取出药材,沥干水 分,晾干或进行下一步加工。
适用范围与注意事项
适用范围
注意事项
燀法适用于质地疏松、易于吸收水分的药物, 如某些根茎类、皮类等中药。同时,燀法也 适用于需要调整药性、增强疗效的药物。
在燀法过程中,需要严格控制水温和时间, 避免药物过度受热而损失有效成分。此外, 燀法后的药物应及时干燥,防止发霉变质。 同时,对于有毒药物的处理需特别谨慎,确 保炮制后的药物安全有效。
增强疗效
煮制过程中,药物的有效成分 易于溶出,同时辅料或水的作 用也可增强药物的疗效。
改变药性
通过煮制可以改变部分药物的 性能,如寒性药物经过煮制后
可转变为温性药物。
适用范围与注意事项
适用范围
煮法适用于多种药物的炮制,如根茎类、藤木类、皮类等药材,以及部分动物类 药材。
注意事项
煮制过程中应注意火候的掌握,避免药物煮焦或煮散;同时应根据药物的性质选 择合适的辅料或水进行煮制,以保证药物的质量和疗效。此外,煮制后的药物应 及时干燥,防止发霉变质。
桃仁的炮制
取净桃仁,照燀法去皮。将去皮后的桃仁干燥,捣碎。 燀法去皮同样可以破坏桃仁中的酶,保留有效成分,发 挥活血祛瘀、润肠通便的作用。
09 安全性问题及防范措施
炮制过程中可能出现安全问题
01
02
03
高温烫伤
中药炮制原理浅识
中药炮制原理浅识
中药炮制是中医药学中的重要环节,通过特定的炮制方法,将生药进
行处理,使其具有更好的药效和适用性。
中药的炮制原理主要包括去毒、
破坚、化滞、增效等几个方面。
1.去毒
中药炮制过程中,有些药物可能存在毒性或副作用,需要通过炮制方
法去除或减轻其毒性。
常见的方法包括先炙或炒热药材,然后再进行其他
炮制操作。
这样做可以破坏一些有毒物质的化学结构,并改变其药效,从
而降低药物的毒性。
2.破坚
中药炮制中一部分药材常常因为含有坚硬的纤维或鞣质,影响其研磨
粉碎和溶解,降低药效。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中药炮制时通常采用破坚的
方法,如用锤子或石锤砸打、用锅煎煮、用熨斗烫煮等,使药材纤维破碎,提高其药效。
3.化滞
中药炮制中,有些药材可能具有较强的粘性或黏附性,容易粘连在一
起或黏附在容器壁上,导致研磨困难或炮制过程中药材不易均匀受热。
此
时可以采用一些方法进行化滞,如用水浸泡、加入适量的酒精进行浸泡或
加入辅料等,使药材变得柔软易用,便于研磨、煎煮和提取。
4.增效
中药炮制过程中,也会有一些药材需要通过特殊的炮制方法来增强其
药效,使其更具疗效。
例如,有些药材经过炒热可以提高其温热作用,有
些药材通过煮沸可以激化其药效,还有一些药材需要经过特定时间的蒸煮才能发挥其最佳药效等。
总之,中药炮制是中医药学中的重要环节,通过特定的炮制方法,可以使药材具有更好的药效和适用性。
不同的药材具有不同的特性和炮制要求,掌握其炮制原理对于中医药学的学习和临床运用都非常重要。
中药炮制减毒方法及原理
1 . 1 生物碱类
含生物碱类 毒性 的常用 中草药 包括曼陀罗 、
莨菪 、 乌头 、 附子 、 雪上 一枝蒿 、 马钱子 等。中毒 的临床表现 多 以中枢神经系统 、 自主神经 系统 的功能紊乱为主 J 。
1 . 2 毒苷类 毒苷类易 引起 中毒 的中药 主要包 括强心苷类 、 氰苷类 、 皂苷类。强心 苷类主要有 夹竹桃 、 万年青 、 罗 布麻 、 五
油炸后 能使番木鳖及其他生物碱受到不同程度 的破坏 , 从 而降 低 了药物的毒性 , 保证 了用药安全 。
3 . 3 加辅料 制毒的作用机 制 如半夏 的炮 制方法较多 , 但 以
1 . 6 动物性 毒性 药物类
常见 的主要有 : 蟾酥 、 全蝎 、 斑蝥 、 红
娘子等。其 中毒症状主要表现为对心 、 脑、 肝、 肾产生广泛性病 理损害 ”。
・
1 3 4・
临 床合 理 用 药 2 0 1 3年 8月 第 6卷 第 8期 中
C h i n J o f C l i n i c a l R a i t o n lD a r u gU s e . A u g u s t 2 0 1 3 . V o L 6 N o . 8 B
中药 , 通过加热 去油制 霜可 大大 降低 巴豆 的毒性。又如 千金 子、 柏子仁等也是通过去油制 霜, 而信石则是采用升华制霜 。
3 常用毒药炮制原理 3 . 1 净制去毒的作用机制 净制去毒主要是去除药 物中含毒
1 . 3 毒性蛋 白 毒性蛋 白主要含在种子 中, 如 巴豆 、 相思子 、
1 . 4 萜 类及内酯 类 本类毒性物质 的代表 中药有艾 、 苦楝 、 红 茴香 、 樟树等 , 其 中毒症状 主要表 现在消化道 、 肝脏 、 心血 管系
中药有毒?是的,中药炮制法可降低或消除药物的毒性
中药有毒?是的,中药炮制法可降低或消除药物的毒性中药来源于自然界的植物、动物、矿物,这些天然药物,或质地坚硬、粗大,或含有杂质、泥沙,或含有毒性成分等,都要经过加工炮制后才能应用。
中药炮制的目的是多方面的,往往一种中药可有多种炮制方法,一种炮制方法兼有几方面的目的,这些既有主次之分,又彼此密切联系。
一般认为中药炮制的目的有以下几方面。
1. 降低或消除药物的毒性或副作用有的药物生用有较好的疗效,但因毒性或副作用太大,临床应用不安全,则须通过炮制降低其毒性或副作用。
历代对有毒药物的炮制都很重视,各代本草均详加论述。
如草乌有用浸、漂、蒸、煮、加辅料等炮制方法,以降低毒性。
又如相思子、蓖麻子、商陆、萓草根等可用加热炮制以降低其毒性。
这些方法都沿用至今。
2. 改变或缓和药物的性能中医釆用性味(如寒、热、温、凉)和(辛、甘、酸、苦、咸)来表达中药的性能。
性和味偏盛的药物,在临床应用时,会带来一定的副作用。
中药往往通过炒、麸炒、蜜炙等炮制方法来缓和药性,故有“甘能缓”“炒以缓其性”的说法。
通过炮制改变或缓和了药物的性能,临床应用各有所长。
3. 增强药物作用,提高效应中药除了通过配伍来提高疗效外,炮制是达到这一目的的又一有效途径和手段。
作为药物,起作用的是物质。
药物所含的活性物质,通过适当的炮制处理,可以提高其溶出率,并使溶出物易于吸收,从而增强疗效。
4. 改变或增强药物作用的部位和趋向炮制可以引药入经及改变作用部位和趋向。
大黄苦寒,其性沉而不浮,其用是走而不守,酒制后能引药上行,能在上焦产生清降热邪的作用,治疗上焦实热引起的牙痛等症。
黄柏禀性至阴,气薄味厚,主降,上清丸中黄柏经酒制后,转降为升。
一种药物往往归入数经,在临床上常嫌其作用分散,通过炮制进行适当调整,使其作用专一。
前人从实践中总结出“大凡生升熟降”“酒制升提”盐制入肾”等一些规律性的认识。
5. 便于调剂和制剂植物根及根茎类、藤木类、果实类经炮制后加工成一定规格的饮片,如切成片、丝、段、块等,便于调剂时分剂量和配方。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药炮制减毒方法及原理
中药炮制减毒方法及原理相传已有千年历史,这些方法旨在消除或降低中药中毒性物质的含量,以确保中药的安全性和有效性。
一种常用的减毒方法是水煎。
水煎是指将中药材加水煮沸后煎煮一段时间,然后再取下药液,称为煎剂。
水煎的原理是通过材料与水的热交换,使一些有毒成分溶于水中,在煎煮过程中被去除或减少。
另一种常用的减毒方法是泡制。
泡制是指将中药材浸泡在水中,然后再取下泡药液。
在泡制过程中,一些有毒成分会被水吸收,从而达到减毒的作用。
此外,还有一些特殊的中药炮制减毒方法,如煅炼、制曲、酸洗等。
这些方法在具体操作上有所差异,但都是通过物质变化或处理,降低中药中有毒成分的含量。
中药炮制减毒的原理主要包括物理作用、化学作用和生物作用。
物理作用是指在炮制过程中,药材与热、水等物质之间的物理相互作用,促使有毒成分从药材中释放或转移到其他介质中。
化学作用是指中药炮制过程中,药材中的有毒成分与其他物质发生化学反应,从而转化为无毒或低毒物质。
生物作用是指中药炮制过程中,微生物的作用下分解、转化有毒成分,降低中药的毒性。
综上所述,中药炮制减毒方法通过物理、化学和生物作用的协同作用,有效地降低中药中有毒成分的含量,提高中药的安全性和疗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