梨状肌综合征中医诊疗方案
【梨状肌综合征(腰腿痛气血瘀滞)验案】
【梨状肌综合征(腰腿痛气血瘀滞)验案】陈某,女,45岁。
2005年11月9日初诊。
腰腿痛2个月。
初诊:患者半年前曾有腰部扭伤史,未予重视。
2个月前,因不慎受凉出现腰腿痛、臀部疼痛,放射到小腿外侧,为求专科治疗,于2005年11月9日求治于门诊。
症见:腰腿疼痛、臀部疼痛,射到小腿外侧,睡眠欠佳,二便正常。
舌黯淡,脉弦涩。
查:左腰大肌压痛、左臀部梨状肌压痛(+),直腿抬高试验40°,梨状肌紧张试验(+)。
诊为:梨状肌综合征(腰腿痛气血瘀滞)。
治宜活血化瘀,通络止痛。
予自拟脊柱Ⅱ号方及手法治疗。
处方:川芎10g,白芍10g,延胡索10g,牛膝10g,狗脊10g,独活10g,酒军6g,三七粉(冲服)3g。
7剂,水煎服,日1剂,1日2次手法操作:患者俯卧位,术者站在床边。
先施用滚法以放松肌肉组织。
用双手拇指按揉伤处。
对臀部组织丰满者也可用肘尖部按揉伤处,并可交替使用弹拨法,力量适中。
患者改仰卧位,术者一手握踝,手扶膝在屈膝屈髋内旋位按压髋关节,以牵拉梨状肌。
最后以掌揉和散法放松肌肉组织复诊:患者腰腿痛症状明显减轻。
继续手法治疗巩固疗效,4诊后患者临床症状明显好转。
嘱其自做梨状肌按摩练功。
按梨状肌起自骶骨前面,经坐骨大孔向外,止于股骨大转子内上方,是髋关节的外旋肌。
髋关节过度内外旋或外展,或肩负重物,久站、久蹲,感受风寒均可损伤梨状肌,使该肌肌膜破裂,梨状肌出血,炎性水肿并呈保护性痉挛状态,常可压迫刺激坐骨神经,而引起臀后部及大腿后外侧疼痛麻痹。
由于梨状肌的变性,俯卧位时常可在臀中部触到横条较硬或隆起的梨状肌。
临床患者轻者只限于局部的疼痛、酸胀、行走不适,重者可出现坐骨神经激惹症状,如跛行、坐骨神经的放射性疼痛、麻木、无力等。
此套手法以揉捻和牵拉为主,可松解肌肉,解除痉挛,缓解疼痛。
用之得当,常可收到显著疗效。
动作要求用力柔和,部位准确,有条索状痉挛的部位是治疗重点。
《当代名老中医典型医案集·外科卷》,人民卫生出版社。
四肢关节病症推拿治疗 梨状肌综合症 梨状肌综合征推拿治疗
录
贰 手法选择
叁 取穴与部位
肆 手法操作
一、治疗原则 舒筋活血,通络止痛。
二、手法
按揉法、弹拨法、点按法、推法、擦法及运动关 节类手法等。
三、取穴与部位
环跳、承扶、秩边、风市、阳陵 泉、委中、承山及梨状肌体表投 影区及下肢前外侧等。
实操案例
四、手法操作
第三步,术者施掌推法或深按压法,顺 肌纤维方向反复推压5~8次,力达深层; 再以肘尖深按梨状肌1~2分钟,以达理 筋整复之目的。
四、手法操作
第四步,术者一手扶按臀部,一手托扶患侧下 肢,做患髋后伸、外展及外旋等被动运动,反 复数次,以滑利关节,松解粘连,最后在其梨 状肌体表投影区沿肌纤维方向施擦法,以透热 为度。时间2~3分钟。
梨状肌综合征推拿治疗
四、手法操作
第一步,患者俯卧位。术者站于患侧, 先用柔和而深沉的㨰法沿梨状肌体表 投影反复施术3~5分钟
四、手法操作
然后用掌按揉法于患处操作2~3分钟; 再在患侧大腿后侧、小腿前外侧施掇 法和拿揉法2~3分钟,使臀部及大腿 后外侧肌肉充分放松。
四、手法操作
第二步,术者用拇指弹拨法于梨状肌肌腹 呈垂直方向弹拨治疗,并点按环跳、 承扶、 阳陵泉、委中、承山等穴。以酸胀为度, 达通络止痛之目的。时间5~8分钟。
梨状肌综合征的针灸治疗--蔡晓刚
治疗方法
·患者改为仰卧位,将髋关节屈曲、内收、内旋 出现相应症状。虎口朝上,肌肉自然放松呈半握 拳状。 ·于健侧第二掌骨脾胃穴(在手背,第1、2掌骨 间,当第二掌骨桡侧的中点处,相当于合谷穴) 与足穴(第1、2掌骨侧近拇指侧的交点)连线并 分为6等份,近足穴端下腹穴与足穴中间处取腿 穴。
治疗方法
治疗机理
·在环跳穴局部臀大肌深面,坐骨神经由骨盆出闭孔内肌上 方的梨状肌下孔。于环跳穴处施以合谷刺,可利用一针多向 刺激来有效改善梨状肌局部气血循环,达到消除水肿,松解 粘连,解除肌肉挛缩,提高痛阈并改善其紧张状态,重建生 物力学的平衡,使软组织挛缩粘连进一步恢复。
治疗机理
·合谷刺又称合刺,但非刺合谷穴也,是五刺法的一种。用于治疗 “肌痹”。《灵枢·官针》:“合谷刺,左右鸡足,针于分肉之间,以 取肌痹,此脾之应也。”是指在患部肌肉针刺,斜刺进针后,退回浅 部又分别向左右斜刺,形如鸡爪分叉。该法是一种加强刺激的方法, 主要用于治疗与脾有关的肌肉痹症等疾患。 ·此外,历代也有人解释为三针或四针同用。
诊断依据
·有外伤或受凉史。 ·多见于中老年人。(年龄在25-65岁之间) ·臀部疼痛,严重者患侧臀部呈“刀割样”或“火烧样”痛,多伴 有下肢放射痛、行走困难或跛行。 ·臀部梨状肌部位压痛明显,并可触及条索状硬结,直腿抬高在 60°以内疼痛明显,超过60°后疼痛减轻,梨状肌紧张试验阳性。
梨状肌综合征诊治(完整版)
梨状肌综合征诊治(完整版)一、概述由于梨状肌刺激或压迫坐骨神经引起臀腿痛称为梨状肌综合征。
梨状肌起于骶椎2、3、4的前面骶前孔外侧和骶结节韧带,肌纤维穿出坐骨大孔后,抵止于股骨大转子,梨状肌把坐骨大孔分为上下两部分,称为梨状上孔和梨状下孔,坐骨神经从梨状肌下孔穿过(84.2%)或穿过梨状肌(15.8%)下行。
该肌受到风寒发生炎症,慢性劳损等可引起肌肉充血、水肿、痉挛、肥厚粘连,从而刺激或压迫坐骨神经而引起臀腿痛,或使坐骨神经局部营养血管供血不足和回流受阻出现病理改变。
本病属中医学“筋痹”、“筋伤”、“环跳风”等范畴,俗称“臀痛”,“腿痛”。
伴有腰痛时称“腰腿痛”。
《素问.长刺节论》记载:“病在筋,筋挛节痛,不可以行,名日筋痹。
”跌仆闪挫,或下肢屈伸、展、旋等任何活动都可使髋部或骶髂关节错位,使梨状肌受到牵拉,引发局部气血瘀滞而发本病。
跌仆闪挫是引起本病的主要原因,临床上绝大多数都是由此引发。
虽然有些病例与梨状肌解剖变异有关,但跌仆闪挫仍是重要的诱因;慢性梨状肌综合征也可由于跌仆闪挫而重新诱发本病发生,另外跌仆闪挫日久不愈或失治,又感风寒湿邪外侵,阻塞络道而引发本病。
中医学对梨状肌综合征的治疗是内治外治相结合,传统的外治方法是以推拿、针灸为主要疗法,其疗效良好,近年来,使用小针刀疗法或中药离子导入疗法,也有很好效果。
二、临床表现(一)症状本病临床主要症状是臀部疼痛并向下肢放射,不能行走或跛行。
咳嗽、打喷嚏等腹压增加时疼痛加重,出现坐骨神经的放射性串痛。
严重者臀部呈“刀割样”或“跳脓样”剧痛,双下肢屈曲,生活不能自理,一些患者还有阴部不适,阴囊、睾丸抽痛,阳事不举。
但腰椎尚无畸形,疼痛或运动障碍均不明显。
(二)体征(1)梨状肌体表投影区有明显压窜痛。
(2)局部可触及条索状隆起的肌束,有钝厚感,局部封闭后疼痛消失。
(3)患肢直腿抬高在60。
以前,臀部及下肢疼痛剧烈,当抬腿超过60。
时,疼痛即减轻。
(4)梨状肌紧张试验阳性,即内旋患侧下肢可诱发臀部和下肢疼痛。
梨状肌综合征:针刺+推拿理筋治疗
梨状肌综合征:针刺+推拿理筋治疗凡是使梨状肌急剧不协调收缩的动作;被动或主动的突然牵拉;肌组织原有病变者或功能较弱者,又遇到不适外力等均可使梨状肌肌膜破裂而致本病。
以及局部血液供应障碍,梨状肌营养障碍,局部炎症,或感受风寒湿邪侵袭等均可使梨状肌弥漫性肿胀而致本病。
其主要表现为局部压痛,直腿抬高600前疼痛加剧,严重者,臀部呈现“刀割样”“烧灼样”疼痛,走路跛形。
笔者临床采用针刺为主配合推拿理筋治疗取得了良好的疗效,现报道如下,以供临床参考。
1 诊断标准1.1 有外伤史或受凉史,局部压痛明显或伴有向大腿放射性疼痛。
1.2 直腿抬高试验600前疼痛明显加剧,内收髋试验阳性。
1.3 走路跛行,或自觉患肢有变短感。
1.4 X线显示无关节异常。
临床上具备上述第一及第二项者,诊断即能成立,若再出现第三项,诊断即可明确。
2 治疗方法首先运用推拿理筋手法进行局部肌肉缓解、理顺,然后再进行针刺治疗。
2.1 推拿理筋患者侧卧位,患侧向上,医者立于其背侧,先用揉、滚等手法进行局部放松。
然后双手拇指重叠,用力压于梨状肌肌腹上端,一边小幅度轻揉一边慢慢向下滑动以顺理肌纤维,重复3—5遍。
再垂直于肌纤维走行方向进行深压弹拨,重复施术3—5遍。
最后掌揉、推臀部及下肢,放松肌肉,为针刺治疗做准备。
2.2 针刺治疗选穴:阿是穴(患侧),环跳(健侧)。
治疗方法:病人俯卧位,阿是穴采用“合谷刺”法,局部常规消毒,选用2.5—3寸毫针,于梨状肌上压痛最明显处进针,中等刺激量行针,使患者局部产生强烈的酸胀感,能放射至会阴部更好。
然后,将针尖退至皮下,分别以450左右的角度顺梨状肌的走向向两端深刺,使针感向尾骶部及下肢传导。
环跳穴局部常规消毒,取4—4.5寸毫针直刺,提插手法行针强刺激,使针感在局部弥散并向下肢传导,以传至足跟为妙,但也不必强求。
每天1次,10次为一疗程。
3 典型病例张×,男,22岁,学生。
于一月前参加体育训练进行负重蛙跳时,突然出现右侧臀部剧烈疼痛,未经医院正规诊疗,自行贴敷伤湿止痛膏,效果不明显。
梨状肌综合征中医诊疗方案
梨状肌综合征中医诊疗方案一、诊断依据1、有外伤或受凉史。
2、常发生于中老年人.3、臀部疼痛,严重者臀部呈持续性“刀割样”或“烧灼样"剧痛。
多半有下肢放射痛、跛行或不能行走。
4、臀部梨状肌部位压痛明显,并可触及条索状硬结,直腿抬高在60°以内疼痛明显,超过60°后疼痛减轻。
梨状肌紧张试验阳性.二、证候分类1、气滞血瘀:臀痛如锥,拒按,疼痛可沿大腿后侧向足部放射,痛处固定,动则加重,也不能眠.舌暗红,苔黄,脉弦.治法:活血化瘀,理气止痛.代表方剂:身痛逐瘀汤。
常用药物:当归、川芎、桃仁、红花、没药、五灵脂、地龙、香附、牛膝等;2、风寒湿阻:臀腿疼痛,屈伸受限.偏寒者得寒痛增,肢体发凉,畏冷,舌淡,苔薄腻,脉沉紧。
偏湿者肢体麻木,酸痛重着,舌淡苔白腻,脉濡缓.治法:温经散寒,祛湿通络。
代表方剂:腰腿痛3号方(协定处方)。
常用药物:独活、防风、牛膝、秦艽、细辛、白芍、茯苓、寄生、当归、桂枝、杜仲、续断、祁蛇、甘草、川芎3、湿热蕴蒸:臀腿灼痛,腿软无力,关节重着,口渴不欲饮,尿黄赤。
舌质红,苔黄腻,脉滑数。
治法:清利湿热,通络止痛。
代表方剂:四妙散常用药物:黄柏、苍术、苡仁、牛膝、栀子、车前草、绵茵陈、防己、桑枝、木通。
4、肝肾亏虚:臀部酸痛,腿膝乏力,遇劳更甚,卧则减轻.偏阳虚者面色无华,手足不温,舌质淡,脉沉细;偏阴虚者面色潮红,手足心热,舌质红,脉弦细数.治法:偏阳虚者,宜温补肾阳;偏阴虚者,宜滋补肾阴.代表方剂:偏阳虚者,右归丸为主方;常用药物:附子、肉桂、鹿角胶、熟地、山药、山茱萸、枸杞子、杜仲、菟丝子、当归等。
偏阴虚者,左归丸为主方;常用药物熟地、山茱萸、山药、枸杞子、龟板胶、菟丝子、鹿角胶、牛膝等。
三、疗效评定1、治愈:臀腿痛消失,梨状肌无压痛,功能恢复正常。
2、好转:臀腿痛缓解,梨状肌压痛减轻,但长时间行走仍痛。
3、未愈:症状体征无改善。
梨状肌综合征
梨状肌综合征
是指因梨状肌充血,水肿,痉挛,肥厚等刺激或压迫坐骨神经而引起的综合征,多由外伤史,以臀部疼痛和坐骨神经痛为主要症状,腰部无明显压痛,活动正常,在梨状肌处有明显压痛和放射痛,梨状肌痉挛,肿胀或肥厚,可触及条索状物,沿坐骨神经可有压痛,直腿抬高试验阳性;
治法一
取穴:
环跳,侧卧屈股,在股骨大转子最高点与骶骨裂孔的连线上,外1/3与中1/3的交点处取穴;
操作:
用穴位注射疗法,嘱患者侧卧屈膝,痛侧在上,取环跳穴,用7号腰穿针垂直刺入,寻找针感,或直入坐骨板上稍退,抽出针芯,回抽无血,方可将药缓慢推入,病程在1周以内者,用2%利多卡因5毫升,0.5%布比卡因5毫升,0.9%盐水10-15毫升,强的松龙25-50毫克,病程在1周以上者,上药加上维生素B1(200)毫克,b12(100)微克,3日治疗1次,2次后每周1次;
来源:
中国针灸,(1):42, 1996;
治法二
取穴:
秩边,胞盲穴直下,在骶管裂孔旁开3寸处取穴;
操作:
患者取俯卧位,穴位皮肤常规消毒后,将麻痹针头从穴位处直刺如皮肤,穿透皮下组织,再穿透臀大肌筋膜进入臀大肌,在连续深入进梨状肌下缘时,术者有一种似针尖刺入豆腐内样感觉,患者有明显酸胀反应,多数有向下放散感,这时将针头向后稍退少许,回抽无血时,将硫酸镁葡萄糖注射液加压注入,此时局部酸胀十分明显,注射后将针头退至皮下迅速拔出,针孔用消毒棉球轻压片刻,隔日或隔2日注射1次,一般5次为1个疗程;
来源:
安徽中医学院学报,(3):42, 1986;。
综合治疗梨状肌综合征56例
增加 时 , 出现小 腿 后 外 侧 至 足 部放 射 痛 加 剧 ; 床休 息 可 卧
后, 其症 状可 获减 轻 。梨 状 肌 紧张 试 验 阳性 是 本病 的重要 体征 。 ( ) 有 抬重 物 的伤 病史 , 、 的 “ ” “ ” , 1多 站 蹲 扭 、 闪 史 个
随访半年 以上 。优 5 例 , 4例 , 1 , i例有复发 现象 l 良 可 例 除 外, 其余 5 5例均无复发 。
就会取得“ 事半功倍 ” 的效果 , 获得患 者 良好 的依从 性 , 为治疗
除软组织的痉挛和小关 节 的紊乱 , 从而 迅速 达到缓解 疼痛 的
目的 。疼痛减轻 后 便取 得 了治疗 的主 动权 , 再按 “ 缓则 治其
的成功创造有利的条件 。
综上所述 , 内外兼 治是祖 国医学 的精华 , 骨伤科 的一大 是
标” 的原则 , 以中药内服起到活血化瘀 、 行气止痛 、 舒筋通 络的 功效 , 促进患部炎症水肿 的吸收 , 而缓解症 状改善腰部 的活 从
动功能 。以 中药外洗可起 到活血舒筋 、 风通络 、 祛 除湿止 痛的 功效 , 通过物理治疗 的热效应及 中药 离子 的透皮 吸收 , 加快 可 患部 的微 循环 , 促进无 菌性炎 症介质 的吸收 , 从而缓解 疼痛 。
2 治疗方 法 2 1 按摩 . 病人俯卧 、 肢伸直 , 肉放松 。以拇 指按压 , 下 肌 先
找到压痛的梨状肌 , 再沿肌纤维 的方 向将 其理顺 , 然后痛 点按
压 1 n 以解痉镇痛 , 0mi, 对慢 性劳损 病例 , 摸到硬 韧的梨 状 在 梨状肌综合征是 由梨状肌损伤引起 , 以骶髂关节 区疼痛 , 坐骨 切迹 和梨 状肌痛 较重 , 射 到太腿 后外 侧 , 放 引起行 走 困
中西医治疗梨状肌综合征良方
中西医治疗梨状肌综合征良方【概述】因梨状肌感受风寒湿邪,或急、慢性损伤,或先天变异,致其发生充血、水肿、痉挛、肥厚等病变,刺激或压迫坐骨神经而引起腰腿痛等症状,称为梨状肌综合征。
中医医籍无梨状肌综合征名称,据本病临床特点,应属中医环跳风范畴。
【病因病理】一、西医病因病理髋关节过度内外旋或外展,或肩负重物,久站、久蹲,感受风寒均可损伤梨状肌,使该肌肌膜破裂有部分肌束断裂,梨状肌出血,炎性水肿并呈保护性痉挛状态。
常可压迫刺激坐骨神经,而引起臀后部及大腿后外侧疼痛麻痹。
由于梨状肌的变性,后期常可成一硬性条状肿块,压之疼痛,久之也可引起臀大肌、臀中肌萎缩。
二、中医病因病理本病的发生,多由外感风寒湿热,痹阻局部经络,或突然扭闪,损伤臀部肌肉而引起,亦可因局部筋肉气血运行失调而发者。
(一)外邪痹阻居处潮湿,涉水冒雨,气候剧变,冷热交替等,致风寒湿邪侵袭人体,注于臀部筋肉,流注下肢经络,使气血痹阻,则生本病。
(二)劳伤筋肉或因劳作,或因行走,或参加体育锻炼,用力过猛,致髋部扭闪,损伤筋肉,致气血瘀阻,亦生本病。
素体臀部筋肉、经络循行异常者,若臀部受外界因素刺激,极易发生本病。
本病的病性以实证为主,预后良好。
日久不愈,可见虚实夹杂之候。
【临床表现】一、多数病人有扛抬重物或蹲、站时下肢或腰臀部“闪、扭”的外伤史,部分病人有明显的受凉史。
二、臀部后部及大腿后侧疼痛,可放射到整个下肢,重者似“刀割样”剧痛,夜不能眠,髋内旋,内收时或腹压增高时可使疼痛明显加重,有的患者有会阴部不适,隐囊、睾丸的抽痛。
三、患者走路时身体呈半屈曲位,重者行走困难甚至跛行。
四、偶有小腿外侧发麻及臀部深在性酸胀感。
五、臀部梨状肌部位局限性压痛明显。
六、俯卧位可在臀部触摸到横条索状物或隆起的梨状肌。
七、直腿抬高试验在60。
前疼痛明显,当抬高超过60。
时疼痛反而减轻。
【辅助检查】X线检查正常。
【诊断与鉴别诊断】一、多数病人有扛抬重物、下肢或腰臀部“闪、扭”的外伤史,部分病人有明显受凉史。
梨状肌综合征的中医治疗
梨状肌综合征的中医治疗梨状肌综合征是由于梨状肌变异或损伤,刺激或压迫坐骨神经而引起的以一侧臀腿部疼痛为主要症状的病症。
病因病机梨状肌综合征多由间接外力所致。
急性扭伤如闪、扭、跨越、反复下蹲等动作及慢性劳损均可致伤。
腰部遇有跌闪扭伤时,髋关节急剧外展、外旋,梨状肌猛烈收缩;或髋关节突然内旋,使梨状肌受到牵拉,均可使梨状肌遭受损伤。
有坐骨神经走行变异者更易发生。
临证中女性患者明显多于男性患者,考虑与女性怀孕及生产时,对于坐骨神经的长时间挤压和牵拉有关。
梨状肌的损伤可能为肌膜破裂或部分肌束断裂,导致局部充血、水肿,肌肉痉挛,肥大或挛缩,常可压迫、刺激坐骨神经而引起臀部及大腿后外侧疼痛、麻痹。
久之可引起臀大肌、臀中肌的萎缩。
某些妇女由于盆腔炎、卵巢或附件炎等波及梨状肌,也可引起梨状肌综合征。
治疗常规疗法1.理筋手法:患者俯卧位,术者先按摩臀部痛点,使局部略有发热的舒适感,然后术者以双拇指相重叠,触摸钝厚变硬的梨状肌,用力深压并用弹拨法来回拨动梨状肌,弹拨方向应与肌纤维相重直,对较肥胖患者力度不够时,可用肘尖部深压弹拨。
弹拨10~20次后,再做痛点按压。
最后由外侧向内侧顺梨状肌纤维走动方向做推按捋顺,两手握住患肢踝部牵抖下肢而结束。
手法每周2~3次,连续2~3周。
2.药物治疗:急性期筋膜扭伤,气滞血瘀,疼痛剧烈,动作困难,治宜化瘀生新、活络止痛,可用桃红四物汤(桃仁、红花、当归、川芎、生地黄、白芍)加减;慢性期病久体亏,经络不通,痛点固定,臀肌萎缩,治宜补养气血、舒筋止痛,可用当归鸡血藤汤(当归15克,熟地黄15克,桂圆肉6克,白芍9克,丹参9克,鸡血藤15克)加减;兼有风寒湿痹的,可选用独活寄生汤(独活6克,防风6克,川芎6克,牛膝6克,桑寄生18克,秦艽12克,杜仲12克,当归12克,茯苓12克,党参12克,熟地黄15克,白芍10克,细辛3克,甘草3克,肉桂2克),宣痹汤(防风6克,苍术6克,桂枝6克,制川乌 3克,制草乌3克,络石藤9克,当归9克,薏苡仁30克)等加减。
经筋手法加针灸治疗梨状肌综合征37例
梨状肌综合征是临床常见病、多发病,是因髋部剧烈活动,扭闪或因风寒湿邪外袭留滞经脉,使梨状肌发生充血、水肿、肥厚、压迫坐骨神经所产生的症候群。近年来笔者采用壮医经筋手法、针灸治疗,取得较满意效果,现报道如下。
37例均为门诊病人。男23例,女14例;年龄最小29岁,最大62岁,平均年龄41岁;病程最短12天,最长3年。表现为双侧3例,余均为单侧。
针刺治疗:选用单针,“固灶”行针强刺激〔2〕,快进快出的针法,按“以灶为腧”和“循经取穴”的原则,取臀点、点、腓点、踝点以及环跳、秩边、承扶、委中、阳陵泉、昆仑等患侧穴位。最后在患侧的梨状肌点和脚后部肌群上加拔火罐,时间约10~15min。3 疗效观察3.1 疗效标准〔1〕4 典型病例 患者,男,53岁。初诊日期是1997年7月15日。患者2年前不慎扭伤髋部,左侧臀部刀割样疼痛,并向股后、小腿外侧放射,在区直某两大医院都诊为梨状肌综合征,经封闭后疼痛减轻,但反复发作。就诊前2天因受凉疼痛复发,并渐加重,患侧臀部呈持续性“刀割样。剧痛,用拇指可触及梨状肌呈局限性束状隆起,压痛明显,患侧窝、小腿外侧、外踝部压痛亦较明显,诊断为梨状肌综合征。按上述方法治疗,1疗程后痊愈,随访2年无复发。5 讨论与体会5.1 梨状肌综合征在祖国医学属“痹证”、“伤筋”范畴。临床上出现的体征易与腰椎间盘突出症、坐骨神经痛混淆,应注意鉴别。
1.2 诊断标准〔1〕
有外伤或受凉史;臀部疼痛伴下肢放射痛,向小腿外侧腓总神经分布区放射,重者患侧臀部呈持续性“刀割样”痛;急性患者患侧臀部可触及梨状肌呈局限性束状隆起,钝痛、压痛明显,慢性梨状肌损伤的束状隆起变硬、坚韧、弹性减低,无明显压痛。
1.3 鉴别诊断
本征与腰椎间盘突出症的鉴别:后者有腰部棘突旁放射性压痛,棘突偏歪,棘间隙改变及棘上韧带剥离等腰部体征。
实战中医讲堂:梨状肌综合征
实战中医讲堂:梨状肌综合征梨状肌综合征是引起急慢性坐骨神经痛的常见疾病。
一般认为,腓总神经高位分支,自梨状肌肌束间穿出或坐骨神经从梨状肌肌腹中穿出。
当梨状肌受到损伤,发生充血、水肿、痉挛、粘连和挛缩时,该肌间隙或该肌上,下孔变狭窄,挤压其间穿出的神经、血管,因此而出现的一系列临床症状和体症称为梨状肌损伤综合征。
疼痛是本病的主要表现,以臀部为主,并可向下肢放射,严重时不能行走或行走一段距离后疼痛剧烈,需休息片刻后才能继续行走。
患者可感觉疼痛位置较深,放射时主要向同侧下肢的后面或后外侧,有的还会伴有小腿外侧麻木、会阴部不适等。
严重时臀部呈现“刀割样”或“灼烧样”的疼痛,双腿屈曲困难,双膝跪卧,夜间睡眠困难。
大小便、咳嗽、打喷嚏时因腹压增加而使患侧肢体的窜痛感加重。
【诊断要点】1.有明显的外伤史或受寒着凉史,或有肩扛重物、或有久蹲、久站后下肢扭伤史。
2.臀部或腰骶部疼痛与跛行患者自觉腰臀部或单侧臀部疼痛或酸胀或冷痛,重者如“刀割样”疼痛,疼痛可放射到大腿后侧和小腿外侧。
疼痛严重时不能入睡,行走不便或跛行。
有时疼痛连及大腿后外侧、睾丸、会阴部;有时会阴部有坠胀感或排尿异常或阳痿。
检查(1)压痛:在梨状肌体表投影区有明显压痛,并可触摸到紧张、痉挛的肌腹。
(2)患侧下肢直腿抬高小于60°时疼痛明显,超过60°时疼痛反而减轻。
(3)梨状肌紧张试验阳性。
患者仰卧,健肢伸直,患肢屈膝屈髋,足跟着床,使患肢过度内旋内收,牵拉梨状肌出现疼痛者为阳性。
梨状肌综合征的治疗1 点穴疗法本方法适合于急性梨状肌综合征的治疗,通常两三次症状即可缓解或消失;对于慢性的梨状肌综合征效果比较慢,通常需要一个月左右才可以痊愈。
首先需要患者俯卧位,施术者站在患者患侧,用双手拇指指腹与梨状肌垂直轻轻弹拨三十次,然后在梨状肌以及坐骨神经通路上下按摩三到五遍,再然后点按阳陵泉三五下,最后按压梨状肌三分钟即可。
2 梨状肌综合征特效针灸取穴:环跳,居髎,然后以环跳和居髎为边拉一个等腰三角形,三角形下点为第三个穴位,阳陵泉,飞扬。
梨状肌综合征中医临床路径
梨状肌综合征中医临床路径一、梨状肌损伤综合症中医临床路径标准门诊流程(一)适用对象中医诊断:第一诊断为梨状肌综合征。
西医诊断:第一诊断为梨状肌综合征(ICD-10编码:G57.001)。
(二)诊断依据1.疾病诊断(1)中医诊断标准:参照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医药行业标准《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ZY/T001.9-94)(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发布,南京大学出版社,1994年)。
(2)西医诊断标准:参照《外科学(第7版)》(吴在德、吴肇汗主编,人民卫生出版社,2008年)。
2.证候诊断参照国家中医重点专科梨状肌综合征协作组制定的“梨状肌综合征中医诊疗方案”。
梨状肌综合征临床常见证候:气滞血瘀证风寒湿阻证湿热痹阻证肝肾亏虚证(三)治疗方案的选择参照国家中医重点专科梨状肌综合征协作组制定的“梨状肌综合征中医诊疗方案”。
1.诊断明确,第一诊断为梨状肌综合征。
2.患者适合并接受中医治疗。
(四)标准治疗时间为≤14天(五)进入路径标准1.第一诊断必须符合梨状肌综合征的患者。
2.适合保守治疗,无手术指征者。
3.腰椎间盘突出症、腰椎管狭窄症、腰椎滑脱症、脊柱骨关节炎、脊柱骨肿瘤及黄韧带增厚等,不进入本路径。
4.患者同时具有其他疾病,但在治疗期间既不需特殊处理,也不影响第一诊断的临床路径流程实施时,可进入本路径。
(六)中医证候学观察四诊合参,收集该病种不同证候的主症、次症、舌、脉特点。
注意证候的动态变化。
(七)门诊检查项目可选择的检查项目:根据病情需要,可选择双髋部X线片、肌电图、抗“O”、类风湿因子、C-反应蛋白、血沉等。
(八)治疗方法1.手法治疗2.针灸疗法3.其他外治法(1)中药熏药、涂擦、热奄包治疗(2)针刀疗法(3)穴位注射(4)银质针疗法4.辨证选择口服中药汤剂、中成药(1)气滞血瘀证:行气活血,怯瘀止痛。
(2)风寒湿阻证:祛风除湿,散寒止痛。
(3)湿热痹阻证:清利湿热,通络止痛。
(4)肝肾亏虚证:滋补肝肾,强筋壮骨。
梨状肌综合征三中药方
梨状肌综合征三中药方手法配合中药治疗梨状肌综合征38例1988年以来,笔者采用当归四逆汤加制川乌、草乌内服,配合手法治疗梨状肌综合征38例,收到满意疗效。
现报道如下。
1.临床资料38例患者中,男27例,女11例;年龄最大者65岁,最小者28岁,平均41.5岁;左侧发病者24例,右侧发病者14例;病程最长者3年,最短者25天,平均1.1年。
诊断依据:①多数患者有急慢性外伤史;②患者臀部及同侧下肢酸胀及烧灼样疼痛,站立及坐时加重;③臀部梨状肌可扪及条索状物,按压可诱发下肢疼痛或麻木酸痛,多伴有臀部及下肢肌肉萎缩;④直腿抬高时,可引发臀部及下肢后侧疼痛,抬高超过60°,疼痛反而减轻。
患肢内旋可诱发臀部及下肢放射痛,即梨状肌紧张试验(+);⑤腰部无畸形及压痛,无活动障碍。
医学教育|网搜集整理2.治疗方法2.1中药治疗当归四逆汤加制二乌内服:当归15g,桂枝12g,白芍30g,炙甘草、通草各10g,大枣6枚,细辛、制川乌、草乌各9g.上药加水500ml,浓煎取汁250ml,分2次温服,1剂/d.2.2手法治疗①患者俯卧位。
术者以捏揉法按摩臀部肌肉,使局部有温暖舒适感;②双拇指重迭,触摸梨状肌,用弹拨法来回拨动梨状肌。
弹拨方向应与肌纤维方向垂直;③双拇指重迭用力点按梨状肌部位最痛点,在患者能耐受的力度下,持续约2分钟,然后重力点按痛点2次;④沿梨状肌纤维方向,由外侧至内侧作推按舒顺;⑤ 以揉扌衮拍法放松臀部肌肉,并将患肢作内收内旋及外展外旋2~3次。
全部手法约需30分钟。
3.治疗结果38例经1~2个疗程治疗,痊愈(症状体征完全消失,能正常工作和生活)28例;显效(症状基本消失,梨状肌尚有轻度压痛,直腿抬高试验及梨状肌紧张试验阴性)6例;进步(症状和体征较治疗前有改善)4例。
治愈的28例经6月~1年随访,未见复发。
4.讨论梨状肌是位于臀部深层的一块肌肉。
坐骨神经大多在其下方或肌腹之间穿出。
当梨状肌受损后,充血、水肿、痉挛。
梨状肌综合征(中医筋伤课件)全
病因病机
急性损伤 慢性损伤
局部充血、水肿、炎症 肌肉保护性收缩
坐骨神经受刺激、牵拉或挤压
局部肌纤维变性、挛缩、粘连坐 骨神经、臀下神经受累
下肢肌肉萎缩、肌力减退甚 至臀大肌、臀中肌萎缩
诊断要点
•髋部扭闪外伤史或感受风寒湿病史;一般单侧发病;
•主要症状:臀部酸胀疼痛、向一侧大腿后侧及小腿 外侧放射,肌肉痉挛严重者,可呈“刀割样”或“烧 灼样”疼痛,咳嗽、喷嚏加重疼痛,睡卧不宁,甚至 有跛行,偶伴阴部不适、小腿外侧麻木;
治疗
3.练功活动:膝关节固定期间应早期进行股四头肌 等长收缩锻炼,防止肌肉萎缩。解除定后,要进行 股四头肌肌力训练及膝关节屈伸活动锻炼,并逐步 练习扶拐行走。
治疗
4.药物治疗 (1)内服药:初期桃红四物汤或舒筋活血汤加减。后 期方用补筋丸加减。肌力不足者可服用健步虎潜丸 或补肾壮筋汤。 (2)外用中药熏洗
坐骨神经受刺激、牵拉或挤压
局部肌纤维变性、挛缩、粘连坐 骨神经、臀下神经受累
下肢肌肉萎缩、肌力减退甚 至臀大肌、臀中肌萎缩
诊断要点
•髋部扭闪外伤史或感受风寒湿病史;一般单侧发病;
•主要症状:臀部酸胀疼痛、向一侧大腿后侧及小腿 外侧放射,肌肉痉挛严重者,可呈“刀割样”或“烧 灼样”疼痛,咳嗽、喷嚏加重疼痛,睡卧不宁,甚至 有跛行,偶伴阴部不适、小腿外侧麻木;
病因病机
病因病机
单纯损伤少见
强大暴力致交叉韧带断裂 (前交叉伤多见)
损伤形式: 上、下附着点断裂 中间部断裂
诊断要点
有明显的外伤史,交叉韧带的损伤常是复合损伤的一部分。受伤时自觉关节内 有撕裂感,剧烈疼痛并迅速肿胀,关节内有积血,关节松弛而失去原有的稳定。 一般关节呈半屈曲状态,功能活动障碍,抽屉试验阳性。
梨状肌综合征中医诊疗方案
梨状肌综合征中医诊疗方案r诊断(-)疾病诊断1 •中医诊断标准参照《中医病症诊断疗效标准》(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主编,南京大学岀版社,1994 年)。
(1)有外伤史或受凉史。
(2)常发生于中老年人。
(3)臀部疼痛,严重者患侧臀部呈持续性“刀割样”或“灼烧样”剧痛,多数伴有下肢放射痛、跛行或不能行走。
(4)臀部梨状肌部位压痛明显,并可触及条索状硬结,支腿抬高在60°以内统统明显,超过60°后疼痛减轻,梨状肌紧张试验阳性。
2 •西医诊断标准参照《外科学》(第7版)(吴在徳、吴肇汗主编,人民卫生出版社,2008年)。
(1)以坐骨神经痛为主要表现,疼痛从臀部经大腿后方向小腿和足部放射。
(2)曲于症状较剧且影响行走,故病人就诊时间比较早,肌力的下降并不严重。
(3)检查时病人有疼痛性跛行,轻度小腿肌肉萎缩,小腿以下皮肤感觉异常。
有时臀部(环跳穴附近)可扪及条索状或块状物。
(4)“4”字试验时予以外力拮抗可加重或诱发坐骨神经痛。
(二)证候诊断1 •气滞血瘀证:臀痛如锥,拒按,疼痛可沿大腿后侧向足部放射,痛处固定,动则加重,夜不能眠,舌暗红苔黄,脉弦。
2•风寒湿痹证:臀腿疼痛,屈伸受限。
偏寒者得寒痛增,肢体发凉,畏冷,舌淡苔薄腻,脉沉紧。
偏湿者肢体麻木,酸痛重着。
舌淡苔白腻,脉濡缓。
3•湿热痹阻证:臀腿灼痛,腿软无力,关节重着,口渴不欲饮,尿黃赤。
舌质红, 苔黃腻,脉滑数。
4•肝肾亏虚证:臀部酸痛,腿膝乏力,遇劳更甚,卧则减轻。
偏阳虚者面色无华, 手足不温,舌质淡,脉沉细;偏阴虚者面色潮红,手足心热,舌质红,脉弦细数。
二.治疗方法(一)手法治疗可选用衮、按、揉、点、压.弹拨、擦、振及被动运动等放松肌肉类手法。
取穴及部位:环跳、承扶、风市、阳陵泉、委中、承山、太溪、昆仑、涌泉及臀部、下肢等。
1 •按揉松筋法:患者俯卧位,自然放松,术者叠掌按揉患部肌肉,反复按揉使局部由僵硬变为松软,且有发热感为度。
梨状肌综合症的吊瘀疗法
梨状肌综合症的吊瘀疗法·简介中医对本病一般统称为腰腿痛,或称股腿风、股骨风,属于痹症的范畴,西医统称为坐骨神经痛,事实以上称为,都显得笼统,不利于疗效的提高。
临床上所见的腰腿痛病例,以腰椎间盘突出症占绝大部分,其次以梨状肌综合症,但有时两者同时存在,本文介绍梨状肌综合症。
梨状肌图片根据临床上多年的探索,椎间盘与坐骨神经根,梨状肌与坐骨神经干存在着密切的内在联系,采用传统吊瘀疗法用之于临床,取得较为满意的效果,现扼要介绍如下,请同道斧正。
吊瘀疗法与现代医学的诊疗方法有着显著的不同。
现代医学主要依靠现代科技手段,从人体组织形态学上认识人体。
这实际上与传统中医学有关人体经脉组织的研究成果一脉相承。
但现代医学与传统的吊瘀疗法在治疗手段上却有较大的差异。
现代医学对于每种疾病,首先是通过各种仪器确定病位,找出病因,并根据病理的分析施以对抗性治疗。
而吊瘀疗法则传承传统中医学标本兼治的法则,是一种通过调理激活人体自身修复功能的自然诊疗。
现代“吊瘀疗法活血剂”,配有滋补和促进肌肉组织生长的元素,可使病变器官和细胞得到充分的营养和活化,在祛病的同时,迅速使病变肌体得到修复,无副作用,在最短的时间恢复健康状态。
由于寒凝、气滞、气虚、跌仆闪挫、外伤损及脉络等原因造成人体内在环境恒定失衡,至使离开经脉的血液不能及时排出和消散,而停留于体内,或血液运行不畅致瘀血内积,瘀积于经脉或脏腑组织器官之中,造成腰痛、腿痛、坐骨神经痛、风湿痹痛及外伤后遗症等诸病,给我们带来无限痛苦。
吊瘀疗法就是依据调节人体内在环境平衡的原理,调治活血行气,抑制血小板聚集及血栓形成,达到改善血液循环,使病变细胞活化,恢复自然治愈力的一种物理疗法,在祖国中医史上历经了数千年的临床实践,疗效显著。
人们由于负重、挫闪、扭伤、摔伤、风寒湿邪的刺激,导致梨状肌撕裂、局部痉挛、充血水肿、肥厚,使梨状肌紧张并压迫坐骨神经而引起臀部疼痛和坐骨神经刺激症状为阳性,即称之为梨状肌综合症。
梨状肌疼痛:臀部疼痛方:
梨状肌疼痛:臀部疼痛方:
方一:
当归10g,川芎10g,红花6g,白芍16g,熟地16g,羌活10g,桂枝6g,木瓜10g,独活13g,威灵仙10g,杜仲10g,川牛膝10g,续断10g,醋炒香附6g,炒知母3g。
主治:风寒湿痹引起的臀部及大腿疼痛,症见肝肾不足、风湿痹阻、筋骨失养,舌淡苔白,脉弦等。
功用:祛风活血通络,益肾补虚止痛。
加减:
痛甚者加制川乌、制草乌;
体质偏湿者加萆蘚、生薏苡仁;
偏寒者去知母;
肾虚者加补骨脂、骨碎补等。
方解:本方主要用于气血虚弱、风寒湿邪痹阻腿部经脉而致臀部及大腿部疼痛,常用于下肢痛之腰椎间盘突出症、梨状肌综合征、髖关节疾患等病症。
二腰臀小腿痛,坐骨神经痛:
桂枝10g,赤芍30g,丹皮10g,桃仁10g,茯苓15g,当归10g,川芎10g,苍术15g,泽泻10g,附子30g,白参10g,鸡血藤10g,狗脊10g,骨碎补10g。
可加杜仲,巴戟。
上中下通用通风汤加减治疗梨状肌综合征1例
上中下通用通风汤加减治疗梨状肌综合征1例
徐克国
【期刊名称】《医学信息》
【年(卷),期】2011(024)023
【摘要】梨状肌综合征是坐骨神经在臀部受到卡压的一种综合症,在下肢神经慢性损伤中最为多见,在临床上具有病因隐匿,发病突然,诊断困难,治疗效果不明显等特点。
因此,对梨状肌综合征的发病机理和诊断进行系统剖析,对其治疗方法进行探索,显得尤为重要。
中医在治疗本病上具有明显优势,梨状肌综合征属于中医痹症的范畴,笔者通过运用上中下通用通风汤加减治疗一例梨状肌综合征患者,取得了满意疗效,现将个人一点临床经验介绍给大家,恳请大家批评指正。
【总页数】2页(P697-698)
【作者】徐克国
【作者单位】平凉医学高等专科学校,甘肃平凉744000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R277.754.2
【相关文献】
1.上中下通用痛风方治疗急性痛风性关节炎临床观察 [J], 文平
2.曹洪欣运用上中下通用痛风方治疗疑难病经验 [J], 李冬梅;王乐;张玉辉
3.上中下通用通风汤加减治疗梨状肌综合征1例 [J], 徐克国
4.上中下通用痛风方联合美洛昔康治疗急性痛风性关节炎疗效观察 [J], 李晶晶;郝冬林;周腊梅;刘秋红;高忠恩;李晓茹;赵琳
5.上中下通用痛风方治疗急性痛风性关节炎35例 [J], 罗正凯;张凤;王金环;李守超;陈亮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梨状肌综合征中医诊疗方案
一、诊断依据
1、有外伤或受凉史。
2、常发生于中老年人。
3、臀部疼痛,严重者臀部呈持续性“刀割样”或“烧灼样”剧痛。
多半有下肢放射痛、跛行或不能行走。
4、臀部梨状肌部位压痛明显,并可触及条索状硬结,直腿抬高在60°以内疼痛明显,超过60°后疼痛减轻。
梨状肌紧张试验阳性。
二、证候分类
1、气滞血瘀:臀痛如锥,拒按,疼痛可沿大腿后侧向足部放射,痛处固定,动则加重,也不能眠。
舌暗红,苔黄,脉弦。
治法:活血化瘀,理气止痛。
代表方剂:身痛逐瘀汤。
常用药物:当归、川芎、桃仁、红花、没药、五灵脂、地龙、香附、牛膝等;
2、风寒湿阻:臀腿疼痛,屈伸受限。
偏寒者得寒痛增,肢体发凉,畏冷,舌淡,苔薄腻,脉沉紧。
偏湿者肢体麻木,酸痛重着,舌淡苔白腻,脉濡缓。
治法:温经散寒,祛湿通络。
代表方剂:腰腿痛3号方(协定处方)。
常用药物:独活、防风、牛膝、秦艽、细辛、白芍、茯苓、寄生、当归、桂枝、杜仲、续断、祁蛇、甘草、川芎
3、湿热蕴蒸:臀腿灼痛,腿软无力,关节重着,口渴不欲饮,尿黄赤。
舌质红,苔黄腻,脉滑数。
治法:清利湿热,通络止痛。
代表方剂:四妙散
常用药物:黄柏、苍术、苡仁、牛膝、栀子、车前草、绵茵陈、防己、桑枝、木通。
4、肝肾亏虚:臀部酸痛,腿膝乏力,遇劳更甚,卧则减轻。
偏阳虚者面色无华,手足不温,舌质淡,脉沉细;偏阴虚者面色潮红,手足心热,舌质红,脉弦细数。
治法:偏阳虚者,宜温补肾阳;偏阴虚者,宜滋补肾阴。
代表方剂:偏阳虚者,右归丸为主方;常用药物:附子、肉桂、鹿角胶、熟地、山药、山茱萸、枸杞子、杜仲、菟丝子、当归等。
偏阴虚者,左归丸为主方;常用药物熟地、山茱萸、山药、枸杞子、龟板胶、菟丝子、鹿角胶、牛膝等。
三、疗效评定
1、治愈:臀腿痛消失,梨状肌无压痛,功能恢复正常。
2、好转:臀腿痛缓解,梨状肌压痛减轻,但长时间行走仍痛。
3、未愈:症状体征无改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