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业银行重点内容整理
《商业银行业务与经营》课本知识点整理-考试必备!
![《商业银行业务与经营》课本知识点整理-考试必备!](https://img.taocdn.com/s3/m/f03ae301af45b307e8719776.png)
一.商業銀行の起源和發展1694年在政府の幫助下,英國建立了曆史上第一家資本主義股份制商業銀行——英格蘭銀行。
英國早期の銀行是在金匠業の基礎上產生の。
清政府於1897年在滬成立中國通商銀行,標志著中國現代銀行の產生。
二.商業銀行の性質和作用{看書}或論述或選擇性質:以追求利潤為目標,以金融資產和負債為對象,綜合性,多功能の金融企業。
定義:我國商銀法規定,商業銀行是依照本法和公司法設立の吸收公眾存款,發放貸款,辦理結算等業務の企業法人。
(中央銀行是國家の金融管理當局和金融體系の核心)作用:1)信用中介。
最基本,最能反映其經營活動特征の職能。
2)支付中介。
3)信用創造。
在信用中介和支付中介の基礎上產生の。
4)金融服務。
三.商業銀行組合結構(選擇)外部組織形式:1)單一銀行制,又叫獨家銀行制,不設或限設分支機構。
2)分行制(總行制,總管理處制),在本地及國內外普遍設立分支機構。
3)銀行控股公司制,指由一個集團成立股權公司,再由該公司控制或收購兩家以上の銀行。
內部組織結構:1)股東大會,最高權力機構。
2)董事會3)各種常設委員會4)監事會5)行長或總經理,行政主管,是銀行內部の行政主管。
6)總稽核7)業務和職能部門8)分支機構,業務經營體系の基層單位。
商業銀行の內部組織結構,以股份制形式為例可分為決策機構,執行機構,監督機構。
四.政府對銀行業の監管內容及原則:政府對銀行業の監管要以謹慎監管為原則,即”CAMEL”駱駝原則。
C代表資本,建立國際上共同の資本標准。
A代表資產,資產品質是一個關注の問題,監管人員對銀行の未清償貸款和貸款の擔保進行仔細審核。
M代表管理,E代表收益,銀行の盈利能力主要由銀行の資產收益率和資本の受利率來衡量。
L代表清償能力,用來衡量銀行滿足提款和借款需求而又不必出售其資產の能力。
各國對銀行業進行監管時の主要內容:1)銀行業の准入,規定最低注冊資本。
2)銀行資本の充足性,按《巴塞爾協議》規定の資本比率對商業銀行進行資本監管。
商业银行学 重点整理
![商业银行学 重点整理](https://img.taocdn.com/s3/m/0f41f76748d7c1c708a14523.png)
商业银行学复习资料题型:单选1’*10 多选2’*10 判断1’*10 名词解释2’*5 计算2道共10分问答10’*4名词解释:1、(商业银行)公司治理:是指建立以股东大会、董事会、监事会、高级管理层等机构为主体的组织架构和保证各机构独立运作、有效制衡的制度安排,以及建立科学、高效的决策、激励和约束机制。
2、激励机制:是指一整套可以激发银行员工工作热情的制度。
激励包括正向激励(如正面引导和驱动)和负向激励(如约束和惩罚)。
3、大额可转让定期存单:是指存款人将资金按某以固定利率和期限存入银行,并可在市场上转让买卖的存单形式。
其基本特点是:不记名,可以自由转让;存单面额大,金融固定。
4、现金资产:是商业银行所有资产中最具流动性的资产,由库存现金、在中央银行存款、存放同业存款、在途资金构成。
其主要作用为保持清偿力和保持流动性。
5、标准差法:是将证券已得到收益进行平均后,与预期收益作比较,计算出偏差幅度的证券投资风险测量方法。
6、“6C”原则:商业银行在放款审查和对借款人进行信用分析时的六大要素。
分别为:品德、能力、资本、担保品、经营状况和发展前景。
7、消费信贷:是指那些发放给消费者个人或家庭,用来购买耐用品消费品或支付其他个人或家庭消费的贷款。
8、中间业务:是指不构成商业银行表内资产、表内负债,形成银行非利息收入的业务。
9、备用信用证:是指开证行应借款人要求,以放款人作为信用证的受益人而开具的一种特殊信用证,以保证在借款人破产或不能及时履行义务的情况下,由开证行向受益人及时支付本利。
10、福费廷:又称为“包买票据”或“票据买断”,是商业银行为国际贸易提供的一种中长期融资方式。
它是指银行作为包买商从出口商哪里无追索权地购买由银行承兑/承付或保付的远期汇票,而向出口商提供融资的业务。
11、银团贷款:又称辛迪加贷款,是由一家或几家商业银行牵头,多加商业银行作为参与行,共同向某一借款人提供的金融比较大的中长期贷款。
《商业银行业务与经营》知识点整理-考试必备
![《商业银行业务与经营》知识点整理-考试必备](https://img.taocdn.com/s3/m/a7419b85b8d528ea81c758f5f61fb7360b4c2b5a.png)
一.商业银行的起源和发展1694年在政府的帮助下,英国建立了历史上第一家资本主义股份制商业银行——英格兰银行.英国早期的银行是在金匠业的基础上产生的.清政府于1897年在沪成立中国通商银行,标志着中国现代银行的产生。
二.商业银行的性质和作用{看书}或论述或选择性质:以追求利润为目标,以金融资产和负债为对象,综合性,多功能的金融企业。
定义:我国商银法规定,商业银行是依照本法和公司法设立的吸收公众存款,发放贷款,办理结算等业务的企业法人。
(中央银行是国家的金融管理当局和金融体系的核心)作用:1)信用中介.最基本,最能反映其经营活动特征的职能。
2)支付中介。
3)信用创造。
在信用中介和支付中介的基础上产生的。
4)金融服务。
三.商业银行组合结构(选择)外部组织形式:1)单一银行制,又叫独家银行制,不设或限设分支机构。
2)分行制(总行制,总管理处制),在本地及国内外普遍设立分支机构。
3)银行控股公司制,指由一个集团成立股权公司,再由该公司控制或收购两家以上的银行。
内部组织结构:1)股东大会,最高权力机构。
2)董事会3)各种常设委员会4)监事会5)行长或总经理,行政主管,是银行内部的行政主管。
6)总稽核7)业务和职能部门8)分支机构,业务经营体系的基层单位.商业银行的内部组织结构,以股份制形式为例可分为决策机构,执行机构,监督机构。
四.政府对银行业的监管内容及原则:政府对银行业的监管要以谨慎监管为原则,即”CAMEL"骆驼原则。
C代表资本,建立国际上共同的资本标准.A代表资产,资产品质是一个关注的问题,监管人员对银行的未清偿贷款和贷款的担保进行仔细审核。
M代表管理,E代表收益,银行的盈利能力主要由银行的资产收益率和资本的受利率来衡量.L代表清偿能力,用来衡量银行满足提款和借款需求而又不必出售其资产的能力.各国对银行业进行监管时的主要内容:1)银行业的准入,规定最低注册资本.2)银行资本的充足性,按《巴塞尔协议》规定的资本比率对商业银行进行资本监管。
商业银行学重点整理
![商业银行学重点整理](https://img.taocdn.com/s3/m/7b48eb5ca517866fb84ae45c3b3567ec102ddcde.png)
商业银行学重点整理名词解释:1. 商业银行商业银行是以追求利润最大化为目标,以多种金融负债筹集资金,以多种金融资产为其经营对象,能利用负债进行信用创造,并向客户提供多种功能、综合性服务的金融企业。
2. 信用中介商业银行通过负债业务,把社会上各种闲散资金集中到银行,通过资产业务,把它投向需要资金的各部门,充当有闲置资金者和资金短缺者之间的中介人,实现资金的融通。
3. 支付中介商业银行利用活期存款账户,为客户办理各种货币结算、货币收付、货币兑换和转移存款等业务活动。
4. 分行制银行是指那些在总行之下,可在本地或者外地设有若干分支机构,并都可以从事银行业务的商业银行。
5. 银行持股公司制:又称“集团银行制”,是指由某一集团成立股权公司,再由该公司收购或控制若干独立的银行。
这些独立银行的业务和经营决策统属于股权公司控制。
6.流动性是指资产的变现能力,衡量资产流动性的标准有两个:资产的变现成本与资产变现的速度。
7. 外源资本指商业银行从银行外部募集到的资本,包括发行普通股、优先股、资本票据和债券募集的资本,以及通过国家的各种增资方式所获得的资本等。
8. 内源资本指商业银行从银行内部募集到的资本,如通过留存收益的方式所获得的资本。
9. 债务资本指商业银行从外部借入的、在某个确定的到期日需要归还的资本。
10. 注册资本:是指银行在向工商行政管理部门登记注册时,在银行章程上注明的资本金。
它是说明银行将以多大的资本金来进行经营。
11. 实收资本:这是银行投资人(股东)实际投入到银行的资本。
12. 股权资本,又叫产权资本、股东产权或所有者权益。
这是银行的资产净值,即银行的总资产减总负债的余额。
它包括实收资本、资本公积金、未分配利润和盈余公积等等项目。
13. 银行股本包含普通股和优先股,是银行股东持有的主权证书。
14. 银行盈余包括资本盈余和留存盈余。
15. 储备金是为了应付未来回购、赎回资本债务或防止意外损失而建立的基金,包括放款与证券损失准备金和偿债基金等。
商业银行财务管理重点整理
![商业银行财务管理重点整理](https://img.taocdn.com/s3/m/ef099bfe970590c69ec3d5bbfd0a79563c1ed439.png)
合规和风险合理分摊
遵守法规,合理分摊风险, 确保资金安全。
商业银行的财务报表和指标
1
资产负债表
反映商业银行的资产、负债和净资产状
利润表
2
况。
反映商业银行的收入、费用、盈利和税
前利润状况。
3
现金流量表
反映商业银行的现金流入和流出情况, 以及现金净增加。
商业银行的财务风险管理
信用风险
通过信用评级和风险控制措施, 管理借款人和信用交易的风险。
商业银行财务管理重点整 理
商业银行财务管理的定义、职责、目标、原则和报表与指标。以及财务风险 管理、挑战和趋势。
商业银行财务管理的定义
1 综合金融管理
商业银行财务管理涵盖资 金、风险和利润的综合管 理。
2 资源配置和经营决策
财务管理主要关注资金的 分配、风险的控制,以及 决策支持。
3 监管要求履行
商业银行的财务管理目标
盈利最大化
增加收入、降低成本和风险,以 实现盈利最大化。
风险控制
识别、评估和管理风险,确保业 务安全和稳健。
资产负债平衡
合理匹配资产和负债,以保持良 好的流动性和偿付能力。
商业银行的财务管理原则
风险与回报的平衡
在追求收益的同时,要注意 风险的把控和平衡。
稳健性和可持续性
财务管理应注重业务的稳健 性和长期可持续性。
商业银行需遵循监管要求, 保证资金安全与偿付能力。
商业银行的财务管理职责
1
资金定价和经营决策
商业银行负责制定资金价格和决策,确
风险控制和资本管理
2
保经营的稳健性与盈利性。
商业银行负责识别、评估和管理风险,
并合理配置资本。
商业银行重点整理
![商业银行重点整理](https://img.taocdn.com/s3/m/deec7962ae1ffc4ffe4733687e21af45b307fe8c.png)
Ch11、商业银行分析的起点:铸币兑换业;近现代银行业的开端:货币经营业2、是不是有了货币经营业就有了商业银行?不是。
货币经营业只是银行的早期萌芽状态,当货币经营业的发展过程中出现了信用活动,才有了早期银行。
所以,货币经营业与银行是不同的,两者的主要区别在于有无信用活动。
3、现代商业银行的产生途径有两条:一是旧的高利贷性质的银行逐渐适应新的经济条件,演变为资本主义银行;一是新兴的股份制银行。
4、第一家现代商业银行:英格兰银行商业银行的定义:商业银行是以追求利润最大化为目标,以多种金融负债筹集资金,以多种金融资产为其经营对象,能利用负债进行信用创造,并向客户提供多功能、综合性服务的金融企业。
5、商业银行的性质(1)商业银行具有一般的企业特征。
商业银行拥有业务经营所必需的自有资本,且大部分资本来自于股票发行;商业银行实行独立核算、自负盈亏;其经营目标是利润最大化,从商业银行的设立到商业银行选择业务及客户的标准来看,主要是盈利.(2)商业银行是特殊的企业。
商业银行是经营货币资金的金融企业,是一种特殊的企业。
商业银行的活动范围不是一般的商品生产和商品流通领域,而是货币信用领域.一般企业创造的是使用价值,而商业银行创造的是能充当一般等价物的存款货币。
(3)商业银行不同于其他金融机构。
和中央银行相比较,商业银行是面向工商企业、公众及政府经营的金融机构,而中央银行是只向政府和金融机构提供服务的具有银行特征的政府机关。
和其他金融机构相比较,商业银行能够提供更多、更全面的金融服务,能够吸收活期存款。
而其他金融机构不能吸收活期存款,只能提供某一方面或某几方面的金融服务.随着金融自由化和金融创新的发展,商业银行经营的业务和提供的服务范围越来越广泛,现代商业银行正在向着“万能银行”和“金融百货公司”的综合银行模式发展。
6、商业银行的经济职能及其相互关系商业银行在现代经济活动中所发挥的功能主要有:1、信用中介.是指商业银行通过负债业务,把社会上各种闲散货币资金集中到银行,通过资产业务,把它投向需要资金的各部门,充当有闲置资金者和资金短缺者之间的中介人,实现资金的融通。
商业银行学重点整理
![商业银行学重点整理](https://img.taocdn.com/s3/m/eceb0806842458fb770bf78a6529647d272834d9.png)
商业银行学重点整理商业银行学是研究商业银行的理论和实践的学科。
它涉及到商业银行运作的各个方面,包括银行管理、金融市场、金融产品和服务等等。
下面是商业银行学的一些重点内容,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和应用商业银行学的知识。
1. 商业银行概述商业银行是一家以盈利为目的、经营各类商业银行业务的金融机构。
它承担着存款、放贷、支付结算、风险管理等功能。
商业银行的组织结构、法律地位和经营范围在不同国家和地区可能存在差异。
2. 银行存款业务商业银行通过吸收存款来筹集资金,为客户提供储蓄和结算服务。
银行存款包括活期存款、定期存款和储蓄存款等不同形式。
商业银行还可以通过提供利率、提供特殊优惠等方式来吸引客户存款。
3. 银行贷款业务商业银行通过向个人和企业提供贷款来获取利润。
贷款可以分为消费贷款、企业贷款和房地产贷款等不同种类。
商业银行在进行贷款业务时需要进行风险评估,并采取相应的担保措施来确保贷款的安全性。
4. 银行支付结算业务商业银行提供支付结算服务,包括现金支付和电子支付。
现金支付是指通过银行存款账户提取现金来进行支付。
电子支付则是通过银行卡、手机支付、网上银行等电子方式进行转账和购物付款。
5. 银行资金管理商业银行需要进行有效的资金管理,确保资金的流动性和安全性。
资金管理包括资金的筹集、运用和监控等环节。
商业银行通常通过利率调控、准备金政策和短期借贷市场等手段来管理资金。
6. 银行风险管理商业银行面临各种风险,包括信用风险、市场风险、流动性风险和操作风险等。
商业银行需要制定风险管理策略,采取适当的风险防范措施,确保银行运作的安全性和稳健性。
7. 银行金融市场业务商业银行在金融市场上参与各类交易和投资活动,包括外汇交易、债券交易、股票交易和衍生品交易等。
银行金融市场业务可以为银行带来更高的收益,同时也存在着市场风险。
总结:商业银行学是一个涵盖广泛且与日常生活和经济发展密切相关的学科。
了解商业银行学的基本知识和重点内容,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商业银行的运作机制和服务,提高我们的金融素质和风险意识。
五大商业银行基础知识点整理
![五大商业银行基础知识点整理](https://img.taocdn.com/s3/m/d493d54577232f60dccca10a.png)
始终走在中国经济现代化
建设一流的现代商业银行
的最前列,成为世界一流 建设价值卓越的一流国
银行
际金融集团
三农
面向“三农”、服务城乡 、回报股东、成就员工
为客户提供更好服务,为 股东创造更大价值,为员 工搭建广阔的发展平台, 提供更优金融方案,持 为社会承担全面的企业公 续创造共同价值
民责任。
核心 价值 观
154221.16亿
161414.48亿
59793.6亿
144169.67亿
7782.38亿
中国银行(BOC)
工商银行(ICBC) 农业银行(ABC)
建设银行(CCB)
交通银行 (BOCOM)
主要 产品
长城借记卡
愿景
使命
牡丹卡
金穗卡
龙卡、生肖卡 太平洋借记卡
建设最盈利、最优秀、最 受尊重的国际一流现代金 融服务
2013年,工行首次入选全 球系统重要性银行。 在《福布斯》和《银行家 》杂志公布的榜单上,工 行成为全球最大企业和一 级资本最大的银行 《银行家》《环球金融》 评为“中国最佳银行” 《欧洲货币》评为“中国 最佳私人银行” 财政部评为“记账式国债 承销优秀奖” 人民银行评为“银行科技 发展奖”
在《证券时报》举办的“ 获“2013金融价值榜”榜 在美国《财富》杂志发
战略 目标
95566
95588
汇金公司、香港中央结算 公司
汇金公司,财政部
担当社会责任,做最好的 银行
资产 总额
资产总额 负债总额
15.11万亿 14.09万亿
b.cpm
95599
机构管理模式,达到稳健
经营,防范风险,提高经
商业银行经营管理复习要点重中之重(整理版)
![商业银行经营管理复习要点重中之重(整理版)](https://img.taocdn.com/s3/m/761baa244a73f242336c1eb91a37f111f1850d23.png)
第一章商业银行概述1商业银行性质是以追求最大限度利润为经营目标,以货币资金为经营对象,为客户提供多功能服务的金融企业. 2.商业银行的发展趋势(一)全能化现代银行:信托职能信用职能支付职能储蓄职能租赁职能投资/金融顾问职能投资银行业务或承销职能证券职能保险职能(二)集中化由于银行业竞争的加剧、金融业风险的提高,以及产业资本不断集中的要求,商业银行通过收购、兼并等手段实现规模扩张和业务多样化,打破了银行业与证券业、保险业等行业的传统界限,这种发展趋势又必然导致银行业向高度集中的方向发展。
(三)电子化一是银行内部实现了办公自动化,提高了效率。
二是商业银行借助电子技术进行金融创新,产生了大量的、各式各样的可用于转账结算的银行卡,促进了电子货币的普及。
三是电子资金转账系统大大节省了清算时间,降低了清算风险,提高了清算效率.(四)国际化原因:一是由于国际贸易的迅速发展,使得商业银行的国际业务迅猛增加,客观上要求银行把自己的服务网络通过设立海外分支机构延伸到国外;二是跨国公司在国外的急剧扩展;三是由于欧洲货币市场迅速发展,使得越来越多的商业银行把吸引海外存款当作重要的资金来源。
3.商业银行的职能(一)信用中介(二)支付中介(三)信用创造(四)金融服务(五)调节经济4.政府对银行业实施监管的内容骆驼原则是美国金融监管当局现今使用的对商业银行的全面状况进行监督、检查和评级的一种金融管理制度。
资本(充足率)资产(质量、集中度)管理(能力素质)收益(盈利能力)清偿能力(流动性监管的具体内容银行业的准人银行资本的充足性银行的清偿能力银行业务活动的范围贷款的集中程度5.商业银行经营原则的内容与要求◆安全性要求商业银行在业务活动中确保其资产、收入、信誉以及所有经营生存发展条件免遭损失,并在整个经营管理过程中采取各种有效措施,使经营风险降到最低限度。
要求保持一定比例的自有资本;实行资产分散化;合理规划贷款和投资的规模与期限结构;加强对客户的资信调查分析和经营预测;保持较高的流动性资产;遵纪守法,合规经营◆流动性要求商业银行在经营过程中,能够随时应付客户提取存款的需要,满足客户合理的贷款需求。
商业银行内部检查重点内容及资料期间(档案管理)
![商业银行内部检查重点内容及资料期间(档案管理)](https://img.taocdn.com/s3/m/450fe24fa36925c52cc58bd63186bceb19e8edb3.png)
鉴定销毁情况
1.是否对到期档案目录以公文形式公示。
2.是否对需要继续保存的档案调整保管期限和目录。
3.是否对单独抽出立卷的会计档案进行插件补卷和排架处理。
4.是否组织开展鉴定销毁工作。
5.是否按到期档案销毁计划排档表开展销毁工作。
6.是否按照规定进行档案实体销毁。
6.对照省行的批复文件,二级分行上报的销毁现场报告(照片)、总结,查看检查全宗案卷。
7.通过省行统计汇总上报的总结、销毁照片等情况。
开展横向业务指导、专业指导情况
1.是否对业务部门进行档案管理指导。
2.是否与当地档案局协调专业化管理工作(只限二级行)。
1.检查相关邮件、通知,到业务部门进行询问、查看立卷工作和质量情况。
2.通过调度或现场检查分行获得档案局表彰情况、了解参加档案局有关会议、活动的情况。
基础管理情况
1.二级分行档案人员更换是否上报备案。
2.是否使用省行统一印制的登记簿、使用OA电子化审批。
3.是否对所辖条线开展培训(只限二级行)。
1.对照省行备案,查看二级分行档案人员更换情况。
2.检查5种登记簿(档案查借阅、档案入出库、库房温湿度、人员工作交接、入库人员)表单记录情况,查看档案借阅单要素填写情况。
9.城区支行档案是否专人专橱柜保管。
10.城区支行档案专橱是否上锁管理。
1.现场检查、查看档案库房实际配备“十防”的情况。
检查整改情况
1.检查/审计问题整改是否彻底或符合系统性要求。
2.是否存在审计检查发现问题。来自3.检查/审计问题整改是否及时。
4.是否制定档案检查方案、检查计划(只限二级行)。
5.是否按计划对所辖条线开展检查工作(只限二级行)。
商业银行经营学知识点整理
![商业银行经营学知识点整理](https://img.taocdn.com/s3/m/0230a4d06aec0975f46527d3240c844769eaa0e6.png)
商业银行经营学知识点整理一、引言商业银行作为现代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在经济发展中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商业银行经营学是研究商业银行运营管理的学科,它对于了解商业银行的运作方式和管理方法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从商业银行的经营模式、风险管理、创新发展等方面进行知识点整理,旨在为读者深入理解商业银行经营学提供一定的参考。
二、商业银行的经营模式1. 存款业务存款业务是商业银行的核心业务之一,主要包括个人储蓄存款和企业存款。
商业银行通过吸收存款获取稳定的资金来源,并按照法律法规和客户需求,提供相应的存款产品和服务。
2. 贷款业务贷款业务是商业银行的另一项重要业务,通过向个人和企业提供长期、中期和短期贷款,实现了对资金的再配置。
商业银行通过贷款业务获取利息差收入,并帮助经济主体实现融资需求。
3. 外汇业务外汇业务是商业银行开展国际业务的重要组成部分,包括外汇交易和外汇储备管理。
商业银行通过外汇业务提供外汇支付和结算服务,同时参与国际金融市场的交易和投资,实现风险管理和利润增长。
4. 投资业务投资业务是商业银行管理资金的重要手段,包括购买债券、股票和其他金融资产等。
商业银行通过投资业务实现对资金的价值增值,同时也面临市场和信用等风险。
5. 渠道建设和信息技术支持商业银行通过建设各种渠道(如柜面服务、ATM、网银等)和引入先进的信息技术(如人工智能、区块链等),提高服务效率和用户体验,促进业务发展。
三、商业银行的风险管理1. 信用风险信用风险是指商业银行在业务过程中面临的借款人或其他金融机构无法按时履约或违约的风险。
商业银行需要通过严格的风险评估、授信管理和合理定价等措施来降低信用风险。
2. 利率风险利率风险是指商业银行在资产负债管理中面临的利率变动对利润和资本的影响。
商业银行通过利率敏感性分析、期限错配对冲等方法来管理利率风险。
3. 流动性风险流动性风险是指商业银行在短期内无法满足债务偿还和支付义务的风险。
商业银行需要建立良好的流动性管理机制,以保证资金的流动和支付的顺利进行。
商业银行业务与经营-重点整理
![商业银行业务与经营-重点整理](https://img.taocdn.com/s3/m/a44df0046d85ec3a87c24028915f804d2b1687d7.png)
第一章一、资本主义商业银行产生的途径:1、由旧的高利贷的银行转变而来;2、新兴资产阶级按照资本主义原则组织的股份制银行。
(补充:早期银行业是现代银行业的原始阶段.他们的生存基础还不是社会化大生产的生产方式,放款也仅限于贵族和政府,有高利贷的性质.1.早期银行业的产生与国际贸易的发展有着密切的联系.专业的货币商表现出银行萌芽的最初职能-—货币的兑换和款项的划拨。
现代银行本质特征的出现——当商人们发现多个存款人不会同时支取存款,因此他们的贷款已经不仅限于现实中的货币,而有一部分变成了商业信用。
2.现代商业银行的最初形式是资本主义商业银行,是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产物。
)二、商业银行定义:商业银行是以追求最大利润为目标,以多种金融负债和金融资产为经营对象,能够进行信用创造,提供日趋多样化、综合性金融业务的金融中介机构。
《中国人民共和国商业银行法》中规定,商业银行是指依照本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设立的吸收公众存款、发放贷款、办理结算等业务的企业法人。
三、商业银行的性质:1、商业银行是一种企业:自有资金,独立核算,自负盈亏,追求利润最大化;2、商业银行是一种特殊的企业:①商业银行的经营对象和内容具有特殊性②商业银行对整个社会经济的影响和受社会经济的影响特殊③商业银行责任特殊;3、商业银行是一种特殊的金融企业:既有别于国家的中央银行,又有别于政策性银行、专业银行(储蓄银行,住房银行)和非银行金融机构。
四、商业银行的作用:1、信用中介:信用中介是商业银行最基本、也是最能反映其经营活动特征的职能。
这一职能是实质是通过商业银行的负债业务,把社会上的各种闲散资金集中到银行,再通过商业银行的资产业务,把它投向社会经济各部门.它在国民经济中发挥着多层次的调节作用:一,把暂时从再生产过程中游离出来的闲置资金转化为可用资金;二,将用于消费的资金转化为能带来货币收入的投资,扩大社会资本总量,加速经济增长;三,将短期货币资本转化为长期货币资本。
商业银行重点
![商业银行重点](https://img.taocdn.com/s3/m/a9630e8cd0d233d4b14e69f9.png)
商业银行(王志伟老师给的考试重点内容整理)考试重点内容基础头寸、可用头寸、可贷头寸MBS资产证券化信贷承诺直接融资与间接融资久期缺口中间业务表外业务CAMELBasel Accord银行并购时的股票交换系数计算银行现金管理最有送钞量纳税均衡收益计算银行客户关系中获得的税前收益率计算使用线性规划方法对银行资产进行配置。
银行信用分析“五C”原则银行信用分析“5P”原则贷款5级分类的内容证券投资期限策略中梯形期限投资的内容和优缺点证券投资期限策略中杠铃投资的内容和优缺点商业银行资产负债表中资产负债科目分别组成内容1、基础头寸P97:商业银行的库存现金和在中央银行的超额准备金之和。
是随时可以动用的资金,是银行一切资金清算的最终支部手段。
客户存款的提取和转移,对同业和中央银行的资金清算都必须通过基础头寸进行。
库存现金和超额准备金可以相互转化,从中央银行的超额准备金账户提取现金,就增加库存现金,同时减少超额准备金。
2、可用头寸:商业银行可以动用的全部资金,包括基础头寸和存放同业的存款。
实际包括两方面内容:一是可以用于支付客户提存和满足债权债务清偿需要的头寸,二是可贷头寸。
前者一般称之为支付准备金(备付金)。
3、可贷头寸:商业银行可以用来发放贷款和进行新的投资的资金,是形成银行盈利资产的基础。
数量上,可贷头寸等于全部可用头寸减去规定限额的支付准备金。
可用头寸=基础头寸+存放同业=备付金+可贷头寸4、MBS资产证券化P204资产证券化:指金融机构将其未来能够产生稳定现金收益的资产加以组合并据此发行证券筹措资金的过程和技术。
资产证券化产品主要分为“住宅抵押贷款证券”和“资产支持证券”两大类。
(资产证券化实质上是一个通过特殊的结构设计制造固定收益型证券产品的过程,即资产持有人将取得的资产(主要是贷款等债权类资产)出售给特殊目的信托机构,同时通过信用增强机制控制信用风险,经过信用评级机构验证评级后,由证券承销机构将证券化产品销售给投资者。
商业银行学重点整理
![商业银行学重点整理](https://img.taocdn.com/s3/m/e9e1d7cdd1d233d4b14e852458fb770bf78a3beb.png)
商业银行学重点整理商业银行作为金融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扮演着促进经济发展、服务于客户需求的角色。
通过对商业银行的学习,可以深入了解其运营模式、风险管理、服务创新等方面的知识。
本文将对商业银行学的重点内容进行整理,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商业银行的运作机制。
1. 商业银行的定义与分类商业银行是指以经营存款、贷款等资金业务为主要目标的金融机构。
按照所有制形式可分为国有银行、股份制银行、城商行等;按照业务范围可分为全国性银行、地方性银行等。
理解商业银行的定义与分类是深入学习商业银行学的基础。
2. 商业银行的组织结构与治理商业银行的组织结构主要包括总行、分行、支行等层级,每一级别都有不同的职能和运作模式。
同时,商业银行的治理结构也是学习的重点,包括董事会、监事会等机构,以及相应的决策程序和监督机制。
3. 商业银行的资金来源与运用商业银行的资金来源主要包括存款、借款、债券发行等途径。
了解商业银行的资金来源对于理解其经营风险和业绩表现具有重要意义。
同时,商业银行的资金运用也是学习的重点,包括贷款、投资、理财等多种方式。
4. 商业银行的风险管理商业银行作为金融机构,面临着信用风险、市场风险、流动性风险等多种风险。
了解商业银行的风险管理体系,包括风险测度、控制和监测等方面的内容,有助于理解商业银行面临的挑战和应对策略。
5. 商业银行的创新服务与数字化转型随着科技的发展和客户需求的变化,商业银行正面临着创新服务和数字化转型的挑战。
了解商业银行的创新服务模式、数字化技术应用和智能金融等内容,对于把握未来商业银行的发展趋势具有重要意义。
6. 商业银行的监管与合规商业银行作为金融机构,受到央行、银保监会等监管机构的监管与合规要求。
了解商业银行的监管框架、监管指标和合规要求,对于理解商业银行运营的环境和限制具有重要作用。
7. 商业银行的国际化发展与全球竞争力随着全球化的趋势,商业银行的国际化发展和全球竞争力愈发重要。
了解商业银行的跨境业务、海外分支机构和风险管理等内容,有助于理解商业银行在国际金融市场中的角色和地位。
银行要点重点知识整理
![银行要点重点知识整理](https://img.taocdn.com/s3/m/239889ccd1d233d4b14e852458fb770bf78a3b01.png)
银行要点重点知识整理一、银行的定义与分类银行是指经国家批准,以吸收存款、发放贷款和提供支付结算等金融服务为主要业务的金融机构。
按照经营性质和业务范围的不同,银行可以分为商业银行、中央银行、政策性银行、农村信用合作社等不同类型。
二、商业银行的主要业务1. 存款业务商业银行主要通过吸收公众存款来形成资金基础,常见的存款种类包括活期存款、定期存款、储蓄存款等。
2. 贷款业务商业银行通过向个人、企业发放贷款来获取利润。
贷款可以分为短期贷款、中长期贷款、个人住房贷款等不同类型。
3. 支付结算业务商业银行提供的支付结算服务是现代社会经济生活活动的重要基础,包括线上支付、POS机刷卡支付、电子汇票等。
4. 外汇业务商业银行作为外汇市场的参与者,提供外汇兑换、外汇买卖、跨境汇款等服务,帮助个人和企业处理国际贸易或资金流动的需求。
5. 理财业务商业银行通过推出各种理财产品,帮助客户实现资金增值,包括货币基金、债券基金、股票基金等不同类型。
三、银行监管与风险管理1. 银行监管机构在各国,相应的银行监管机构负责对银行业的监管,确保银行业的健康发展和金融稳定。
2. 风险管理银行面临着多种风险,包括信用风险、市场风险、操作风险等。
银行需要通过建立有效的风险管理体系,评估和控制各种风险,保护自身的健康运营。
四、银行与客户1. 个人客户银行为个人客户提供各种金融服务,包括存款、贷款、支付结算、理财等,满足个人的资金管理和金融需求。
2. 企业客户银行为企业客户提供各类金融服务,如企业贷款、融资咨询、国际结算、信用证服务等,支持企业的发展和运营。
3. 投资者关系银行在与投资者的沟通中需及时披露财务信息、经营动态等,以保证公司与投资者的良好关系。
五、银行业的发展趋势与挑战1. 科技创新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银行业也面临数字化、智能化的转型,如移动支付、人工智能等新技术的应用。
2. 金融风险随着金融市场的不稳定性,银行业需要更加谨慎评估和控制各种风险,避免引发系统性金融风险。
第十讲 金融法(商业银行法)
![第十讲 金融法(商业银行法)](https://img.taocdn.com/s3/m/00ad606f0722192e4436f606.png)
(4)连锁银行制(或称“联合制”)。指 由 某一个人或某一集团购买若干银行的多
数股票,从而达到控制这些银行的程度。 (银行间的地位仍彼此独立,但实际业 务和经营政策因控股而被某一人或某一 集团而控制。与集团银行的区别在于: 没有股权公司的存在形式,无须成立控 股公司,盛行于美国的中西部地)
A、资产的流动性。指商业银行的资产在 不发生损失的前提下迅速变现的能力, 以满足取款和贷款的需求。
B、负债的流动性。指商业银行能以较低 的成本随时获得所需的资金。
(3)效益性原则。指商业银行在从事资 产负债等业务的过程中,必须以盈利为 目标,并努力使盈利最大化,追求最佳 的经济效益。
问题:“三性”的动态平衡与协调。
第三节 商业银行法
重点内容:商业银行的概念/性质/职能、商 业银行组织体制、商业银行与客户的关系、 我国商业银行的、经营原则、商业银行设立 变更终止的条件以及商业银行的监督管理制 度
一、商业银行的概念、性质及职能
(一)概念
商业银行是以金融资产和负债为经营对象, 以利润最大化或股东收益最大化为主要目 标,提供多样化服务的综合金融信用中介 机构。
(5)商业银行应当按照央行规定的贷款利 率的上下限、确定贷款利率。
(6)商业银行不得向关系人发放信用贷 款;向关系人发放担保贷款的条件不得 优于其他借款人同类贷款的条件。(关 系人指:商业银行的董事、监事、管理 人员、信贷业务人员及其近亲属;前项 所列人员投资或担任高级管理职务的公 司、企业和其他经济组织)
《商业银行业务与经营》课本知识点整理_考试必备.doc
![《商业银行业务与经营》课本知识点整理_考试必备.doc](https://img.taocdn.com/s3/m/868b118ebcd126fff7050bb5.png)
《商业银行业务与经营》课本知识点整理一考试必备!体系的信心,保护存款者的利益,监督并促使银行在保;各国存款保险制度的组织形式:;1)政府设立的存款保险机构,美国;2)政府和银行联合成立存款保险制度,日本;3)银行出资自己成立存款保险机构,德国;作用:起到了保护银行体系稳定的作用,同时在一定程;性质:;1)从银行角度:是银行经营的本钱,是银行的所有者;2)从存款人角度:是客户存款免受偶然损失的保障,;3)从体系的信心,保护存款者的利益,监督并促使银行在保证安全的前提下开展经营活动。
要求:商业银行按存款额的大小和一定的保险费率向存款保险机构缴纳保险费,当投保银行经营破产或发牛支付困难时,存款保险在一定限度内代为支付。
各国存款保险制度的组织形式:1)政府设立的存款保险机构,美国。
2)政府和银行联合成立存款保险制度,日本。
3)银行出资自己成立存款保险机构,德国。
作用:起到了保护银行体系稳定的作用,同时在一定程度上刺激银行进行高风险的投资,加剧了道德风险五.资本的性质与作用性质:1)从银行角度:是银行经营的本钱,是银行的所冇者权益。
2)从存款人角度:是客户存款免受偶然损失的保障,对银行信心的保证。
3)从监管者角度:保障银行稳健经营的基础。
作用:案例分析1)为银行避免破产提供了缓冲的余地,使债权人在面对风险时免遭损失的缓冲器。
2)资本为银行的注册,组织经营以及存款人进入前的经营提供启动资金。
3)有助于树立公众对银行的信心4)为银行扩张和业务扩展提供资金。
5)有助于保证单个银行增长的长期可持续性。
6)关键作用是吸收意外损失和消除银行的不稳定因素。
六.银行面临的风险及如何应对论述1)信用风险:指银行的借款人或交易对象不能按事先达成的协议履行义务的潜在可能性,或是银行的借款人及交易对象的信用等级下降,使银行持有的相应资产贬值。
2)利率风险:金融市场上的利率变动使银行在筹集或运用资金时可能遭受的损失。
3)汇率风险:由于汇率的变动而使银行持有的资产或负债的实际价值发生变动可能带来的损失。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商业银行重点考试题型:名词解释、单选题、多选题、简答题、论述题以下内容仅供参考,如有遗漏敬请原谅,顺便告诉我一声,祝考试顺利!第一章导论商业银行的性质商业银行是以追求利润最大化为目标,以多种金融负债筹集资金,以多种金融资产为其经营对象,能利用负债进行信用创造,并向客户提供多种功能、综合性服务的金融企业。
(一)商业银行具有一般企业的特征(二)商业银行是特殊的企业(三)商业银行不同于其他金融机构商业银行的功能:信用中介、支付中介、金融服务;信用创造、调节经济商业银行体系及主要类型(一)按资本所有权划分:私人的、合股的以及国家所有的三种。
我国商业银行的三种形式:国有控股商业银行、企业集团所有的银行、股份公司制的银行(二)按业务覆盖地域划分:地方性银行、区域性银行、全国性银行和国际性银行(三)按能否从事证券业务和其他业务划分:德国式全能银行、英国式全能银行和美国式智能银行(四)按组织形式划分:1.单元制银行:单元制银行是指那些不设立分支机构的商业银行,这种商业银行主要集中在美国2.分行制银行:分行制银行是指那些在总行之下,可在本地或外地设有若干分支机构,并可以从事银行业务的商业银行3.持股公司制银行:持股公司制银行又叫集团银行,即由一个集团成立股权公司,再由该公司收购或控制若干独立的银行国际商业银行体系的发展趋势:建立以超大银行为主体的银行体系第二章商业银行资本商业银行的经营目标一、安全性目标安全性目标即要求银行在经营活动中,必须保持足够的清偿能力,经得起重大风险和损失,能随时应付客户提存,使客户对银行保持坚定的信任。
(一)合理安排资产规模和结构,注重资产质量(二)提高自有资本在全部负债中的比重(三)必须遵纪守法,合法经营二、流动性目标流动性目标是指商业银行保持随时能以适当的价格取得可用资金的能力,以便随时应付客户提取及银行其他支付的需要。
(一)流动性是指资产的变现能力。
(二)银行为了保持清偿力,维护银行信誉,必须保持足够的流动性(三)资产流动性高低取决于该资产的变现速度和变现成本三、盈利性目标商业银行经营活动的最终目标,是商业银行的性质所决定的。
这一目标要求商业银行的经营管理者在可能的情况下,尽可能地追求利润最大化。
商业银行实现盈利的主要途径1、尽量减少现金资产,扩大盈利资产比重2、以尽可能低的成本,取得更多的资金3、减少贷款和投资损失4、加强内部经济核算,提高银行员工劳动收入,节约费用开支5、严格操作规程,完善监管机制,减少事故差错,防止内部人员因违法犯罪活动而造成银行重大损失。
为了实现安全性、流动性和盈利性的协调和统一,商业银行必须从资产和负债两个方面加强管理第二章商业银行资本《巴塞尔协议》法 P44 敬请看书分子对策和分母对策一、分子对策:是针对《巴塞尔协议》中的资本计算方法,尽量地提高商业银行的资本总量,改善和优化资本结构(一)内源资本策略:通过内源资本补足资本金(二)外源资本策略:通过发行普通股等外源资本方法来提高核心资本二、分母对策:优化资产结构,尽量降低风险权数高的资产在总资产中所占的比重,同时加强表外业务管理,尽可能选择转换系数较小及相应风险权数小的表外资产。
(一)压缩银行的资产规模(二)调整资产结构第三章负债业务的经营管理银行负债的构成:存款、借入款项、其他负债存款工具创新(一)存款工具创新的原则1.规范性原则2.效益性原则3.连续性原则4.社会性原则(二)代表性的存款创新工具1.活期存款工具的创新:可转让支付凭证账户、超级可转让支付凭证账户2.定期存款创新工具:可转让定期存单、货币市场存单、自动转账服务账户、协定账户3.储蓄存款工具创新:零续定期储蓄存款、联立定期储蓄、指数存款证、股金汇票账户、特种储蓄账户提高存款稳定性的策略 P73 敬请看书存款成本管理(一)存款成本构成:利息成本、营业成本、资金成本、可用资金成本、相关成、加权平均成本、边际存款成本(二)存款成本控制:存款结构和成本选择、存款总量和成本控制、可用资金的历史平均成本和边际成本分析存款工具定价:1.以成本为基础定价 2.交易账户定价 3.金融市场存款账户的定价 4.定期存单市场按银行层次定价短期借款的经营管理一、短期借款的特征和意义(一)主要特征1.对时间和金额上的流动性需要明确2.对流动性的需要相对集中3.面临较高的利率风险4.主要用于短期头寸不足的需要(二)意义1. 短期借款为银行提供了绝大多数非存款资金来源2. 短期借款是满足银行周转金需要的重要手段3. 短期借款提高了商业银行的资金管理效率4. 短期借款既扩了大银行的经营规模,又加强外部的联系和往来二、短期借款的主要渠道(一)同业借款(二)向中央银行借款(三)转贴现(四)回购协议(五)欧洲货币市场借款(六)大面额存单三、短期借款的经营策略和管理重点(一)短期借款的经营策略:时机选择、规模控制、结构确定(二)短期借款管理重点1.主动把握借款期限和金额2. 尽量把借款到期时间和金额与存款的增长规律相协调3.将借款对象和金额分散化4.正确统计借款到期的时机和金额金融债券的主要种类(一)一般性金融债券:1.担保债券和信用债券 2.固定利率债券和浮动利率债券3.普通金融债券、累进利率金融债券和贴现金融债券 4.一次性还本付息金融债券和付息金融债券(二)资本性金融债券:次级债、混合债、可转债、可分离债(三)国际金融债券:外国金融债券、欧洲金融债券、平行金融债券金融债券发行的经营管理(一)发行申报(二)发行机构和信用评定(三)发行数额和运用范围(四)发行价格和发行费用(五)金融债券的经营要点第四章现金资产业务现金资产的构成和作用一、现金资产的构成:库存现金、在中央银行存款、存放同业存款、在途资金二、现金资产的作用:保持清偿力、保持流动性资金头寸及其构成一、基础头寸:是指商业银行的库存现金与在中央银行的超额准备金之和。
二、可用头寸:是指商业银行可以动用的全部可用资金,它包括基础头寸和银行存放同业的存款现金资产的管理一、现金资产管理原则(一)总量适度原则(二)适时调节原则(三)安全保障原则二、库存现金的日常管理(一)影响银行库存现金的因素:1.现金收支规律 2.营业网点的多少 3.后勤保障的条件 4.与中央银行发行库的距离、交通条件及发行库的规定 5.商业银行内部管理(二)银行库存现金规模的确定:1.库存现金需要量的匡算 2.最适送钞量的测算3.现金调拨临界点的确定4.银行保持现金适度量的措施(三)严格库房安全管理措施三、存款准备金的管理(一)满足法定存款准备金要求法定存款准备金是根据商业银行存款余额,按照法定的比率向中央银行缴存的准备金(二)超额准备金的管理超额准备金是商业银行在中央银行准备金账户上超过了法定存款准备金的那部分存款。
四、同业存款的管理(一)同业存款的目的:主要为支付代理行代理费用(二)同业存款需要量的测算:1.使用代理行的服务数量和项目 2.代理行的收运费标准 3.可投资余额的收益率第五章贷款业务贷款程序:(一)贷款申请(二)贷款调查(三)对借款人的信用评估(四)贷款审批(五)借款合同的签订和担保(六)贷款发放 (七)贷款检查(八)贷款收回贷款定价一、贷款定价原则(一)利润最大化原则(二)扩大市场份额原则(二)保证贷款安全原则(三)维护银行形象原则二、贷款价格的构成:贷款利率、贷款承诺费、补偿余额、隐含价格三、影响贷款价格的主要因素:资金成本、贷款风险程度、贷款费用、借款人的信用及其与银行的关系、银行贷款的目标收益率、贷款供求状况四、贷款定价方法:(一)目标收益率定价法(二)基础利率定价法(三)成本加成定价法(四)优惠加数定价法和优惠乘数定价法(五)保留补偿余额定价法担保贷款(一)担保方式与担保贷款种类:1.保证贷款、质押贷款和抵押贷款 2.保证贷款的操作要点 3.抵押和抵押贷款(二)抵押贷款的操作和管理重点信用分析(“5C”原则)(一)借款人的品格(Character)(二)借款人的能力(Capacity)(三)借款人的资本(Capital)(二)借款人贷款的担保(Collateral)(三)借款人经营的环境条件(Condition)信用分析技术(一)财务报表分析:1.资产项目 2.负债及基本项目 3.损益表项目分析 4.财务状况变动表分析(二)财务比率分析:1.流动性比率 2.盈利能力比率 3.结构性比率 4.经营能力比率(三)现金流量分析:1.现金流量分析 2.现金流量表的编制与分析贷款损失的控制与处理(一)贷款分类:1.正常贷款 2.关注贷款 3.次级贷款 4.可疑贷款 5.损失贷款(二)不良贷款发生的表象:1.企业在银行的账户上反映的预警信号 2.企业财务报表上反映的预警信号 3.企业人事管理及与银行关系方面的预警信号 4.企业经营管理方面的预警信号(三)不良贷款的控制与处理:1.督促企业整改,积极催收到期贷款 2.签订贷款处理协议,借贷双方共同努力,确保贷款安全 3.落实贷款债权债务,防止企业逃废银行债务 4.依靠法律武器,收回贷款利息 5.呆账冲销第六章银行证券投资业务银行证券投资的功能(一)分散风险,获取稳定的收益(二)保持流动性(三)合理避税银行证券投资的主要类别:(一)国库券(二)中长期国债(三)政府机构证券(四)市政债券或地方政府债券(五)公司债券银行证券投资业务的方式(一)第一类是商业银行为获利而持有各种组合的证券(二)第二类是商业银行通过管理证券交易账户来从事广泛的证券业务以上两种业务方式的区别(一)两类业务在资产负债表上的反映不同(二)证券投资组合业务要纳入资产负债表,通过管理证券交易账户所从事的业务不纳入资产负债表银行证券投资策略一、流动性准备方法(流动性证券和收益性证券)银行资产的四个层次:1.一级准备 2.二级准备 2.三级准备 3.投资性准备二、梯形期限策略该法的基本思想:根据银行资产组合中分布在证券上的资金量,把它们均匀地投资在不同期限的同质证券上,在由到期证券提供流动性的同时,可由占比重较高的长期证券带来较高收益率。
由于该方法中的投资组合很像阶梯形状,故得此名。
三、杠铃结构方法杠铃结构方法证券划分为短期证券和长期证券两个组别,银行资金只分布在这两类证券上,而对中期证券一般不予考虑。
四、利率周期期限决策方法在预测利率将上升时,银行证券管理人员应更多地持有短期证券,减少长期证券;而预测利率处于上升周期转折点并逐步下降时,银行应将证券的大部分转换成长期证券。
第七章租赁和信托经营性租赁(一)概念:经营性租赁又称做也行、服务性或操作性租赁。
这是一种短期租赁,指的是出租人向承租人短期租出设备,在租期内由出资人负责设备的安装、保养、维修、纳税、支付保险费和提供专门的技术服务等(二)主要特点:1.租赁关系简单 2.承租人是不特定的复数 3.租赁目的主要是为短期使用设备 4.租金支付具有不完全支付性 5.租赁物一般是通用设备或技术含量高、更新速度较快的设备 6.租赁物的选择是由出租人决定的 7.租赁物的使用有一定的限制条件 8.租期一般比较短融资性租赁作为现代租赁的融资性租赁,是以商品资金形式表现的借贷资金运动形式,是集融资和融物为一体的信用方式(一)融资性租赁主要特征:1.设备的所有权和使用权分离 2.租金分期归流 3.资金与物资运动紧密结合(二)融资性租赁主要形式:1.直接租赁、转租赁和回租租赁 2.单一投资租赁和杠杆租赁 3.国内租赁和国际租赁 4.动产租赁和不动产租赁 5.企业租赁,混合租赁,厂商租赁基金托管 P204 敬请看书第八章表外业务表外业务发展的原因(一)规避资本管制,增加盈利来源(二)适应金融环境的变化(三)转移和分散风险(四)适应客户对银行服务多样化的需要(五)银行自身拥有的有利条件促使银行发展表外业务(六)科技进步推动了银行表外业务担保业务一、备用信用证备用信用证是银行担保业务的一种类型,通常是为投标人中标后签约、借款人还款及履约保证金等提供担保的书面保证文件(一)备用信用证类型:1.可撤销的备用信用证;2.不可撤销的备用信用证(二)备用信用证作用:1.有利于借款人信用升级 2.开证行成本低、盈利高 3.受益人更加安全(三)备用信用证交易程序:订立合同、申请开证、开证与通知、审核与修改、执行合同、支付和求偿二、商业信用证商业信用证指进口商请求当地银行开出的一种证书,授权出口商所在地的另一家银行通知出口商,在符合信用证规定的条件下,愿意承兑或付款承购出口商交来的汇票单据(一)商业信用证分类方法:1.按是否跟单:跟单信用证和光票信用证 2.按可否撤销:撤销信用证和不可撤销信用证 3.按议付方式:公开议付、限制议付和不得议付信用证 4.按可否转让等分类:可转让信用证和不可转让信用证(二)商业信用证特点:1.开证行担负第一付款责任,是第一付款人;2.信用证是一项独立的文件(三)商业信用证优点:1.进口商信用提级;2.出口商收款更加安全;3.开证行成本小、收益高(四)商业信用证交易程序:开证人申请、开证行开立、通知行通知信用证、审查与修改、交单议付、开证人付款赎单票据发行便利(了解)一、票据发行便利及其产生的原因票据发行便利是一种具有法律约束力的中期周转性票据发行融资的承诺,数银行承诺业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