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极拳的松肩方法
初学太极拳者如何做到松身打拳
初学太极拳者如何做到松身打拳有的初学太极拳者在行拳走架中,想松肩就是把关节放松,想松腰就是把腰脊放松,想松垮就是把胯关节放松,这些部位虽然已经放松了,但是效果不尽人意。
原因何在?放松诸如以上“标称”部位的作用不容置疑,然而殊不知还有一些对应关联的身体部位会影响放松,倘若忽视放松这些部位的作用,就会因此松不到位。
比如:“虚领顶劲”的练法是沉劲推动胸椎、颈椎往上松开,头顶、百会穴也要顺着顶势放松。
胸椎往上松开不是由生理后凸简单的向前挺胸或竖直腰杆,而是重在产生顶劲之势。
初学太极拳在练习拳架时,不仅要做到周身放松,还要注重内在兼修,否则也是无法体会到功夫上身的感觉。
当胸椎松得不够好时,要知道胸膛是影响胸椎松开的部位,可自查胸膛是否同时放松。
头顶、百会穴往上松开也不是简单的竖项顶头,而是重在产生神贯顶的虚灵轻利、敏捷。
当颈椎松得不够好时,要知道咽喉是影响颈椎松开的部位,可自查咽喉是否同时放松。
当头顶、百会穴松得不够好时,要知道脸部是影响头顶、百会穴放松的部位,可自查脸部是否同时放松。
又如:“松肩坠肘”的练法是放松肩关节、肩胛骨和肘部。
放松肩关节、肩胛骨不是肩关节、肩胛骨硬往下压,而是重在产生松活又松沉之势。
练习太极拳要把全身关节全部打开,通过太极拳的呼吸,将物质营养送达全身各个部位,具有很好的养生作用。
当肩关节、肩胛骨松得不够好时,要知道肩井穴、胸膛、腋窝是影响肩关节、肩胛骨松活和松沉的部位,可自查肩井穴、胸膛、腋窝是否同时放松。
当肘部松得不够好时,要知道肩井穴、胳膊、麻筋穴是影响肘部坠又撑的部位,可自查肩井穴、胳膊、麻筋穴是否同时放松。
又如:老练家说的“塌腰”是腰椎往下松开。
腰椎往下松开不是由生理前凸简单的命门后撑或竖直腰杆,而是重在产生松活又松沉之势。
当腰椎松得不够好时,要知道小肚腹部、胯部、尾闾骨是影响腰椎松活和松沉的部位,可自查小肚腹部、胯部是否同时放松和尾闾骨是否松开下垂。
又如:“松胯”是放松股骨上节、大腿的折叠下陷处。
太极拳的松肩、松腰和松胯
太极拳的松肩、松腰和松胯初学太极拳的人,开始一般都有一个僵硬的过程,这是应该允许的正常现象。
因为当你刚刚接触,还没有掌握太极拳的运动规律之前,必然是精神紧张、动作生疏。
往往是顾此失彼。
此时要求你“一动无有不动”,动作谐调而松柔,那是难以做到的。
精神紧张必然带来动作上的僵硬。
因此,应该允许初学者有一个生疏而僵硬的初学阶段。
这个阶段主要是记住动作顺序、路线和方位,弄清虚实、顺逆和力点。
当学员基本上学会了拳架套路之后,教练就应该及时地提出放松的要求。
并且要强调太极拳的这—特殊要领。
同时要求从以下几个环节上锻炼,逐步做到周身放松的要求。
1、是从正中求松。
放松,一定要在身法中正的基础上寻求。
否则容易出现松懈、松斜。
以及跪膝、突臀、幌肩等病。
2、是从慢中求松。
陈氏大极拳要求快慢相间,对初练者来说,特别是在未能放松之前;要强调练慢。
从慢中才能逐节检查全身各个部位放松的程度,细细品尝放松的味道。
3、是从缠绕中求松。
动作必须注意走顺逆缠丝的螺旋劲,从缠绕之中求放松,因为太极拳的松柔是在螺旋中形成的,所以必须从园活旋转中求放松。
时刻注意四肢的顺逆缠丝。
直来直去的动作则很难育松。
4、是从关键部位入手,寻求节节放松。
比如把松肩与坠肘、塌腕结合起来,做到节节松沉,节节贯串。
从蚕蛹、毛毛虫的蛹动状态中去悟节节松动的规律。
5、是从紧中求松。
太极拳要求全身各个部位松沉,必然加大下盘的支撑负担。
因此,上盘中盘的松沉必须是建立在下盘稳固的基础上。
尤其是在锻炼低势拳架时,下盘就更加吃力。
实践证明,拳走低架最有利于增强下盘的稳固,也只有下盘扎实,才更有利于腰以上各个部位的放松,同时也有利于虚腿的灵活性。
从此处可以理解松与紧的辨证关系。
为此,平时就要注意锻炼低架,锻炼下盘,特别是独立步的支撑力,而为周身放松创造条件。
怎样正确练习太极拳的松功方法
怎样正确练习太极拳的松功方法要掌握好太极拳的松,就要掌握练习太极拳松的正确方法,这样对于练习太极拳是非常有利的。
下面是店铺为大家整理的怎样正确练习太极拳的松。
欢迎阅读!正确练习太极拳的松的方法第一,顶头悬也叫头部“松”。
就像是头顶有绳悬着一样,感觉自己头部有悬空的感觉,要找到让头坐到脖子架上,舍掉脖子肌肉的感觉。
在脖子僵硬时,“松”颈部肌肉,摆正头颅,把头放在颈椎架子上。
有这个位置,可让头颅不偏不倚,仿佛悬空,轻盈灵活。
练拳时,最容易紧张的还有脸部,而脸部的紧张还反映身体的僵硬,脸部真正做到“松”了,精神就能真正的“松”。
关键做法是头颅要放正,眼睛平视,下巴处分开两股力量沿着两脸颊骨下侧紧贴两耳后根上行至两耳正上方,再由双耳正上方上行至百会穴,练习时找到这两股力量并在百会穴汇集。
如此,就能很容易做到顶头悬,此时,不但能反观内听,且能耳听后方。
第二,松肩也叫沉肩。
要松肩,先体会胳膊的“松”感觉,两腿站直后弯腰,两臂自然下垂,感受此时的肩部、肘部、腕部的感觉,记住这种感觉,在练拳中始终保持这种感觉。
检查肩关节,想象着这两条胳膊不属于自己,而像两件身外物挂在肩上,手指就会慢慢有肿胀的感觉,如果微微把手指张开,感觉更强,如此长时间练习,就可以将胳膊“松”透。
在练习中,注意肩膀不能上提,注重上肢梢节的“松”,手指千万不要用力,寻找或者保持“松”透的感觉,即涨、热、麻的感觉,仿佛有细绳拴在手腕处,来牵动两臂上移,长期如此练习,胳膊松透指日可待。
经过上述方法练习,肩关节好“松”开,肩胛骨不容易“松”,但只要肩关节由着肘尖的动作方向外展,不久肩胛骨也会“松”开。
肩胛骨“松”开后,两手臂才能内劲贯通,含胸后形成拔背,含胸拔背、劲由脊发就是这个道理。
但如果肩胛骨没“松”开、内劲没贯通,而是仅仅用意念执著妄想,往往会引起后背、脖子僵硬,身体不能中正,练到肩胛骨“松”开后,自然一点即通、一说就明,这是初学者必须注意的一点。
太极拳的必修要领:沉肩坠肘与松肩
太极拳的必修要领:沉肩坠肘与松肩一、沉肩坠肘(也说松肩坠肘)沉肩坠肘属于上肢动作要领,在太极拳中是几大不可或缺的术语之一,也有人称“松肩坠肘”。
但实际上,松肩与沉肩既有密切联系,却也有根本的差别,因此太极拳运动中需要同时做到既松肩又沉肩。
我们先说沉肩。
基于太极拳的内劲,劲力要节节贯穿,依次向下传递,就需要做到我们形容的把骨架码顺码直。
作为整个骨架的上半部分,上肢的順直直接关系着劲力的传递,尤其在打拳与敌交手时,上肢的作用更是明显。
它既要通过与对手接触感知对方力的变化,即听劲,同时又是向下传递对方之力的第一道关卡,随之调集周身之力用于打击对手的要塞,因此肩与肘的贯穿顺畅是至关重要的。
练拳时,提肩架肘是我们最常犯的毛病之一。
提肩架肘时,上肢骨骼之间很容易形成不顺畅的夹角,不能形成有弹性的弓形,使大臂与小臂的延长线全部向身体外部伸展,就像两根焊在一起成V形的铁棍,两头用力一压,就很容易折断。
我们知道,铁棍虽直,能有效地传递力量,却无弹性和韧性;手臂如此,就会僵直,没有伸缩变化的余地,使力量无法向身体内部传递,久之很容易造成身子倾斜,后仰,重心不稳,进而失去平衡,陷入被动的局面。
而呈弧形则既有利于传递力量,又富有弹性。
因此弓形是坠肘的标准,如同汽车轮胎上用来减震的车弓子相似,又像大家更熟悉的拱桥的图像,大小臂既不成直线,也没有角。
手臂这张弓才最符合力学原理。
具体来说,对方来推,我抬臂棚住。
如果架肘,小臂(它由尺骨与桡骨组成)与大臂(肱骨)就会用力,并产生错位,这时从肱骨传来的力就会向肩部斜后方传出去,无法通过锁骨传到脊柱。
比如打拳时肩向上提着,架着肘。
此时大臂骨骼(肱骨)与锁骨形成夹角,这时手或前臂承接的力量,顺着大臂骨骼往身后延长。
结果显而易见,力会沿着倾斜线外传,并没有传到下面,而此时,如我肩部下沉,让大臂与肩胛骨对接順直,形成一条圆弧线,这时承受的力才能顺畅传递到中轴,也即传到脊柱。
以此类推,往下配合含胸、松腰等要领,力量才沿脊柱继续向下传递。
武术技击——握拳、松肩的窍门
武术技击——握拳、松肩的窍门握拳人们在握紧拳头时,往往导致肩肘腕三个关节紧张,肢体动作僵硬,使出拳速度大受影响时。
有一个方法可以克服此毛病:握拳时,不要单纯注意四指用力向回卷典型,而要同时注意以大小鱼际用力向四指迎合使拳握紧。
一个帮助体验大小鱼际用力的方法是:手里握两个核桃,要将其握碎。
当手劲不够时,人们会将拳顶在桌子或墙上借以增力,此时就会体会到大小鱼际的用力。
学过手枪射击的人,对此应不难理解。
一个检验方法:受试者按此方法全力握紧试验者的两根手指,试验者摇摆,抖晃受试者握拳手臂,受试者的握拳力度不变,其肩、肘腕关节灵活性应增大很多。
掌握了四指与大小鱼际对合用力的方式后,可进一步体会在紧握拳的同时大指、四指、掌心、大小鱼际间的对争,以及松握拳或用掌时它们之间的呼应关系。
松肩松肩做好了,在手臂受相当的外力时,是不感觉自己在用力的,笔者管这种力叫作自然撑持力。
要获得初步的自然撑持力,应注意悬臂,肩窝和颈椎(如果能感觉到自己的脊椎,则应是整个胸椎)有后靠之意。
具体做法:将肱骨头微向上提起且外开,肩井区域下沉。
肩窝和颈椎的后靠,另有让别人(简称操作者)帮助的方法,以右臂为例说明。
受试者自然站立,稳住自己的身体尤其是颈椎,任由操作者操作自己的右臂。
操作者的右手扶压受试者右肘,与左大臂配合将受试者右大臂肱骨头微向上并沿颈肩延长线方向轻撬拉开。
受试者有了轻微的拉开感觉时,将肩井穴区域微微下沉,似有用肩关节颈部一侧托起肱骨头之意,同时肩窝和颈椎微微后靠。
做对了,受试者会感觉到手臂悬起,同时肩、肘、腕也会产生淡淡的松活而灵动以及劲意达指的感觉。
此后,受试者自己维持右臂形态,操作者可用手逐渐加力平推受试者右小臂,加力方向应是与受试者大臂轴向平行且指向其脊柱方向。
受试者只要维持上述身臂形态及内在感觉不变,同时不要有强行抗拒操作者推动之意,则会在承受原来使自己难以支撑的大力时,仍然能保持这种灵动和一定的弹性,却不感到自己的胳膊、躯干在用力,这便是所说的自然撑持力。
黄性贤之太极松身五法
黄性贤之太极松身五法预备式两足立正,身正,两目向前平视,顶头悬,胸微含,两肩微沉,肘微弓,舌卷而轻抵上颚,重心落右腿,左腿跟微起,向左平开宽与肩齐,腰向右转,再向左转,把右脚尖扣回转正。
练习时要注意气沉丹田,背部有如贴墙,腰微堵,两髋骨微抱丹田,收尾闾,收小腹,两膝微屈而不过足尖,足趾似抓非抓,立定时头要正直,凝神定意,,眼向前平视,如默对长空,眼神宜敛,而耳注于息,舌卷上颚,合口并唇,呼吸自然,气如流水般,自胸前整片松落,沉于丹田,而由足内侧达于脚底,两肘同时微弓,两腕背亦向前微弓,掌心向下微展,指尖微起向前,不张不并,自然而沉涨之感,直达指尖,此为混元站功,如练松身五法,或太极拳功架前先练习十五至三十分钟,对养生及增长太极内劲,甚有助益。
第一法:转腰松胯两膝微沉,以意导气,身手上升,两膝微直,两臂分向两侧举起平伸开展,两肩微沉不动。
两肘微弯,弯曲以能容纳四个手指,两腕与肩平高,两掌心向下,十指尖微垂,腰胯向下微沉,牵引两臂,同时松肩坠肘,由两侧下荡,坐实左足,腰胯向右旋转45度,左手掌心朝内,随势甩至右上前胸,同时,右手掌背随势甩至身后尾闾,腰胯回正,两臂荡回,由下荡向两侧上方,腰胯微沉,牵引两臂由两侧下荡,坐实右腿,同时腰胯向左旋转45度,右手掌心向内,随势甩至左上前胸,同时,左手掌背随势甩至身后尾闾,腰转时保持中正,以腰为主宰,膝以下不动。
腰动,手要贴着身体跟着动,腰停手也停,腰胯向右转45度时,要使鼻尖与左手腕对准右膝盖与右足尖,左肘尖向下对正左膝盖及左足尖,尾闾向下,对正左后足跟。
腰向右转,重心落于左脚,左脚涌泉穴有沉入地之感,右脚变虚,可轻松抬起。
两肩微沉松开,有如骨头挂在肩上。
垂肘左右摆荡,手腕不过肩,两肩关节韧带有如橡皮筋,荡转自如,劲由脚底生直透劳宫。
第二法:合气松身本法分为身体向下降,然后上升两个动作。
(一)身体下降动作:身手上升,两膝微直,两手腕向两侧荡开上举与肩平高,手心向下,腰胯向下微沉,定住上身不动,用腰胯牵引两手分向左右绕圈,然后由下向上收。
太极拳松功的练习方式
太极拳松功的练习方式太极拳松功的练习方式太极拳的松功练习是非常重要的,松在练习太极拳的过程中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练好了松对于掌握太极拳的技巧是非常有帮助的。
那么下面就让我们一起来看看练习太极拳松功的方法有哪些吧!以下仅供参考!松开:对拉拔长意在先松开的含义就是要将自己的身体各个关节全部都松开,这样对于练习太极拳是非常有利的,能有效掌握其中的技巧。
松开就是把身体所有关节松开。
杨澄甫说:“松,要全身筋骨松开,不可有丝毫紧张,所谓柔腰百折若无骨,只有筋耳,筋能松开,其余尚有不松之理乎!”这说明,松透身心的第一层功夫就是松开全身的各个主要关节,其目的,就是把身躯、四肢,这些人身体的五根棍子变成“柔若无骨”的状态。
基于这样的认识,有人把太极拳松开身体的内容称之为“九松”,其实,具体来说,不仅仅是“九松”,应至少把手指、手腕、肘、肩、颈、头部、脊柱、肋、腰、胯、膝、踝、脚趾等部位都松开。
从武学学派来看,虽然都讲松,但各派还是有一些侧重的。
作为练太极拳者,松腰最为重要。
杨澄甫在《太极十要》一文中,把“松腰”列为其中的重要一条(第三条)。
松散:内外均匀体舒适太极拳要求松散。
松散就是从上到下、由里至外同时放松,这样能不偏不倚,符合太极拳理。
太极拳就是调和阴阳,使之归于中和,中和就是内外均匀舒适,没有一丝一毫的拘谨、紧张。
如何做到松散,不管是行拳走架还是专项的基本功训练,都要通过自我暗示的办法、想象的办法、周身上下内外没有任何压力的办法来实现。
内功太极拳中有一个重要的练法叫“三道圈”,它的目的就是用来练松散的。
也可以通过“一石激起千层浪”来理解松散,这状态是有向下落的意思又有向外散的状态。
如何理解,可以体验坐电梯突然下落又有些往外膨胀、飘忽的感觉。
著名作家毕淑敏形容松散像烟灰下落,当烟灰一抖的时候,烟灰既往下落,又往外散,这个状态就叫松散。
人如果能实现松散,则健康的问题就能得到解决。
很多时候,就是因为不松散,所以周身会不知不觉形成疾病滋生的环境,比方,形体的拘谨引起气脉的堵塞;精神的拘谨,会引起心理压抑。
太极拳练习常见错误及纠正方法
太极拳练习常见错误及纠正方法太极拳练习常见错误及纠正方法太极拳习练者技术的提高及动作掌握情况一般分为基础、提高、自如三个阶段。
每个技术阶段对习练者的技术要求要领是不同的。
下面店铺为大家提供太极拳练习常见错误及纠正方法,欢迎大家阅读浏览。
一、僵硬表现:有刚无柔,精神紧张,动作不协调,所以筋骨不松,形成周身僵硬,此乃初学者之通病。
纠正:首先要从松上入手,提示学员精神放松,具体是双肩要松沉,两胯要松沉,专门练习一两个动作体会松。
如太极起式。
二、耸肩表现:肩向上耸。
纠正:肩要自然下沉,具体是先把双肩用力上耸,然后松下,这时就是最好的松肩,多做松肩去体会,也就是耸肩松肩。
三、抬肘表现:做动作时,肘抬过高,没有沉肘之意。
纠正:肘要保持与胁不离,但也不能贴胁。
具体要腋下能放拳,松肩肘下沉,典型例子:如做白鹤亮翅去体会。
四、挺胸表现:开胸过大纠正:解决开胸过大的方法是,讲练拳时的要点和要求,具体是用尺度功法中的抱树法来解决。
五、凹胸表现:含胸过度,塌腰肩前卷纠正:讲明含胸的意义和方法,具体解决的方法是用尺度功法中的'靠墙法来解决。
六、弯腰表现:弯腰就突臀。
纠正:首先要理解太极拳身正的含意,具体是可站站桩增加下肢力量,转换时要扣脚,必须腰带,抽出搂膝拗步和转身单鞭练习。
七、跪膝表现:弓步时前膝过足尖,上身前低纠正:练练桩功,弓步时注意沉后胯,具体是做野马分鬃,前弓腿要有上拱之意,后蹬腿要沉住胯。
八、胯紧表现:腰不灵活,胯松不下来,大腿根处凹不进去。
纠正:注意松胯,以腰为轴,转腰时先让大腿根处凹进,松下来,特别是转换重心,左右旋转时,首先要注意松胯,具体多练转换动作,前弓后坐练习。
九、浮表现:脚根离地和松劲,气上浮,动作不沉稳。
纠正:首先应注意气沉丹田,转换时脚的扣摆角度要对,迈步时要做到曲膝、松腰、送腰,顶头悬。
具体是专项练习抽胯练习。
十、低头、仰头表现:练太极拳时低头,特别在转换时低头,在转换时仰头是整体后仰。
太极拳的松肩方法
太极拳的松肩方法太极拳的松肩方法松肩,是太极拳中的一个重要步骤,但是如何将其练好,还是需要掌握一定的办法。
下面是店铺为大家整理的关于:太极拳的松肩方法。
欢迎阅读!太极拳的松肩方法太极拳的松肩方法一、静功法太极拳是一个练意的运动,静功法是先静意。
再由意带动作,这个原则是贯彻始终的。
此式全身的要求与太极拳的无极桩相同,双脚平展与肩平,肩、胯与足外踝呈一直线,唯手臂自然下垂,两肩后平展、微沉且对拉开,两掌心斜相对,收视内听,自然呼吸,意想周身松,站10至15分钟。
太极拳的松肩方法二、倒挂法接上式,两臂舒展由体侧缓慢上举至头顶,注意两臂不要用力,仅腰部用力下弯,两臂随之自然下垂.两眼平视前方,弓身成90度,头仰,意想大椎与尾间成一直线。
用腰带动,荡双臂前、后、左、右及划圆各20次。
注意周身不要用力,尤其双肩,唯腰部成一动点。
由其带动双臂,不要弯膝,双腿伸直。
当然,有相关疾病的人此方法不宜使用,如高血压、心脏病等。
太极拳的松肩方法三、旋肩法双腿横开比肩宽,腿伸直,腰下弯,脊柱尽量成垂直,头部要松弛,意想大椎与尾闾成一线垂直于地面。
两手呈抱球状,由腰催动,以右肩为起点,引领上身及双肩同时顺时针划圆弧5次,逆时针以左肩引领划圆5次。
此动作幅度大,注意肩颈松弛,不要用力,随腰转。
太极拳的松肩方法四、拍击法1.两腿略开窄于肩,收尾闾,微屈膝,以腰际为轴左右旋转。
左旋时将左臂伸直以右手拍打左肩,反之亦然。
注意以腰带动,旋转时不要拧膝,甩头,腰部以下勿动,勿昂头。
2.站姿同上,唯旋转时两臂亦同时左右甩动,像两条鞭子般拍打身体各部位,由颈、肩、胸到腰。
注意两臂甩动的力量是由腰际带动而起,非转动肩膀而出,勿昂头。
用力需注意均匀,切忌用力太猛。
太极拳的松肩方法五、伸缩法站姿同静功法,双手握拳在腰侧,向斜上60度方向直线快速冲拳,左右单式练习各5次。
此式要求松肩、肘,出拳快速,像弹簧一样弹出,收回。
注意用肩、肘、拳的整体一线,非单纯用肘力。
太极拳“松”法四种
太极拳“松”法四种一、站桩法传统太极拳家,无不重视太极的桩功,因为太极桩功第一阶段就是求松,刚开始主要是颈肩、胸背、腰腹及胯等部位的肌肉、筋膜和关节的放松,到后来可节节贯串,一松到脚。
太极桩的站法也非常多,主要介绍静态的无极桩、太极桩、三圆桩、虚实桩,动态的开合桩、升降桩、摇摆桩、踩桩等。
站桩时,要意贯涌泉,脚趾不可抓地,脚跟不得用力。
以上站桩方法对身体放松均有帮助,但有专业的老师指导效果会更好。
二、走步、行拳及推手法无论是走步、行拳、还是推手,实质都运动当中找放松,放松当中找和谐,和谐当中找完美,都是阴阳的转换,动静的变化。
其过程自然都可以练习放松、协调以及变化,只是在不同状态下,松的运动方式不同而已。
如静态桩是身体在静止状态下,求松保平衡,以松促结构;动态桩的走步、行拳是身体在运动状态下,求平衡保松,以松促圆整;推手是身体在接受外力状态下,以协调保中正,以圆整促和谐。
三、滚肘法练习滚肘时,两腿前后站立,两肘曲于体前,小臂边旋边滚,两手可外旋,也可以内旋。
滚动时,肘的滚动不得自动,应按脚、踝、膝、胯、腰、肩、肘、腕、手的顺序练习,开始要慢练,随熟练程度可逐渐加快滚动的速度,切记以脚为根,胯为转盘,立身中正。
四、动作模仿法《黄帝内经》著:“阴阳者,天地之道也,万物之纲纪,变化之父母,生杀之本始,神明之俯也。
”《太极拳论》云:“太极者,无极而生,动静之机,阴阳之母也。
”可见,太极其源于生活,又应用于生活,故有生活无处不太极之说。
从前,人们在社会实践中发明了工具,服务于人类,同时为更好地使用工具会采取不同动作,诸如撑船、打铁、磨豆腐、摇辘、推磨、拉风箱等等动作。
但做好这些动作的前提,要先将身体放松,才能有效发挥身体阴阳转换而迸发出的自然力,也就是先天之力。
所以,笔者认为,合理模仿以上动作,对太极拳习练者的身体放松,是很有借鉴意义的。
另外,贴墙蹲起、孩儿蹲身、打盘等方法,对练习放松均行之有效。
总之,太极之松,其实就是逐步去除身体僵劲的过程,是内心的一种安静与平和。
太极拳松肩松腰松脊椎的小方法
太极拳松肩松腰松脊椎的小方法
下面我再讲一个我自己总结的松脊椎的方法,这个法可以连带着把胸椎腰椎颈椎跟尾椎调整到一个舒适状态。
先练习自然站立状态的练法,双脚自然站立,与肩同宽,然后,开始,意念进行引导,让头部百会感觉到往天上钻,意念让百会尽量的往上去贴天或者天棚,然后,意念感觉到,下面的颈椎的一节一节也跟着往上相随,紧接着,下面的胸椎腰椎,尾椎都在跟着往上一节贴一节的往上升,要用心去感知,脊椎会真的在微微随着自己的意念在朝上生长。
如同小草一样钻出土面一样,注意一点,当意念,在腰椎的时候,感觉到两侧的盆骨往两遍分开了一道缝隙,然后尾椎骨就松活的有了间隙没有了盆骨的阻力,就会随着腰椎胸椎颈椎往百会直到天棚聚集。
这是升起的方法,还要注意,升起来的时候,尾椎骨最末端的尖不要动要如同针尖一样扎在地面保持固定。
当初我师父就是经常针对我的特点给我制定计划比如有一阵子我的肩很紧老是松不下来。
后来老师就找了一个方法,让我面对墙体,手臂朝前伸展,指尖朝前两掌心相对,与肩同宽,指尖距离墙体大概一寸远,然后,开始,尽量的让两掌指尖往墙体伸展意念要去触碰墙体,直到感觉到把肩也就是大臂的根部从膀子里面有脱臼感一样的抻拉出来,坚持十几秒,自然呼吸,然后在意念转移,离开指尖,意念感觉到大臂的根部渐渐的松下来回复到帮子里面。
这样反复的做。
后来坚持了三个月,每次打拳之前当作基本功来练习,我自己觉得受益很大。
当手臂拉出去的时候,肩井的窝会往下深陷的更多,这样看窝的
深浅就知道自己的肩松的情况。
(23)松肩
(23)松肩
秘传武术练穿透劲的功法非常强调松肩,只有肩松了劲才能到手上去。
本来是武术秘诀临床上为了巩固疗效教给了一些患者朋友,只要坚持练习的不光治好了肩部疾患,练出穿透劲,对调养身体也大有裨益。
站立,双脚自然开立与肩等宽,右手上举与地面平行,左手至右腋下穿过抱右肩头,腰部左右扭动,右手随腰部的扭动自然摆动不用力;三分钟换左手上举右手至左腋下穿过抱左肩头,腰部左右扭动,左手随腰部的扭动自然摆动,三分钟就可以了,当然在时间允许的情况下多多益善。
此功法的关键是在腰部的带动下手才摆动而达到松肩的效果,而不是手在用力的摆动。
练习数次即可掌握要领。
真传的东西就是这样简单,得来太容易一般人也不会珍惜。
就这么一点技巧也差不多花了一年时间在一个武术师傅那里软磨硬泡才得来的。
现在虽然免费的告诉了大家,不知有几人去认真的练习?。
超实用的松肩秘法,一招解决你的架肩问题,助你正确“恋”太极
超实用的松肩秘法,一招解决你的架肩问题,助你正确“恋”太极刘左龙老师:打拳时如何保持松肩,行拳时容易架肩如何避免?刘左龙:陈正雷老师关门弟子,曾获得全国武术锦标赛太极枪术第一名,河南省首届武动中原太极拳比赛中拳枪双科一等奖第一名,多次在太极拳年会中取得拳枪双科一等奖在我们打拳时候,松肩是一个必不可少的基础应用,那么在行拳的时候如何避免挑肩架肘?首先,我们从我们的上肢部开始进行一个合理分析,在我们练拳时,我们老师经常会讲一句话,虚灵顶劲、气沉丹田、上下对拉,咱们只有保持在这样的一个上下通透的前提下,你才能保证你的上肢部关节的一种松沉,也就是咱们经常所说的练拳要先具备三个点,松、静、自然,这三个点结合了以后,那么从身心上我们先产生了一种放松,那么你的四肢肌肉自然会产生一种下坠沉胀感,当我们保持在这样的一个感受,你再抬起你的手臂,你会发现你的手中指指尖在领着劲,你的肩关节与肘关节都处于一种和地心吸力自然下垂的一种情况。
那么,保持在这样的一个感受,在行拳过程当中,如果,某一个时段你丢失了这种虚灵顶劲,气息向下沉的这种情况,你就会造成自己的身体进行捋带或者穿掌时产生了一种挑肩架肘。
当我们将捋劲、掤劲,包括穿劲,全部都应用了咱们所说的虚灵顶劲,身体自然下沉,你的肩膀自然就会落下。
在我们行拳的过程当中,最容易遇到的一种情况就是,在做发力时,你一发力肩膀就架起来,我们在发力的同时,没有更好的通过你的腰胯转换,进行拧转去发力,所以这个时候发力的时候,你大多数用的是肩背关节,一发力,背向前拱,肩向上提,觉得这种力量发的很大,其实反之,你这样发力,还会让自己的力量变得更小,咱们太极拳所说的松出来的力,你越放松,那么你手上的这种边梢劲就越大,你越是紧张,反而会拉着你的拳头往回去走。
同样,行拳也是这个道理,当我们进行放松的时候,你的掤劲反而是可以做到最大,但是一但当我们架肩,我们的肘关节和肩关节角度发生变化,你再向外掤,向外撑的这个过程当中,你的肘关节就会非常容易造成弯曲。
太极拳如何松肩
太极拳如何松肩实践中,经常见到练习太极拳时间较长的爱好者仍然没有开肩开胯,更不可能知道如何才肩胯相合。
太极拳是心脑意识拳,因而凡习拳起步就是从意道进行研习的,不然,仅仅做了一些简单的体操运动而已。
下面是店铺为大家整理的关于:太极拳如何松肩。
欢迎阅读!太极拳如何松肩肩是松沉的第一关卡,沉肩墬肘大家都耳熟能详,但是後面还有一句就是(沉肩,墬肘)提腕,坐腕,跟立掌劲透指,为何呢?因为手掌是上半身劲的出口,如果肩没有松透的话劲就无法贯串出去,如此就会僵硬,一般为了要掩饰此一缺奌变成了慢慢来,比手划脚的太极拳,这是错的,太极拳要能慢能快才对沉肩坠肘,是太极拳对上肢运动状态的基本要求,要做到这一点,其本质在于肩胛骨的松沉与外展,也就是说只要肩胛骨沉降外展,自然就一定是“沉肩坠肘”。
肩胛骨的基本运动为上提、下沉、内对缩、外展四种,所谓力走后背,实际就是指腰腿部大肌肉群发力时,力沿脊柱上传,至肩胛骨部,通过肩胛骨的支撑传导作用(肩胛骨处在沉下外展状态),传递给臂、手。
要求在发力之前手臂先到,所谓稍节起,根节催。
“松肩”,但“肩”的问题不要多问、也别多想,记着“松”这个大要领,先站去。
松肩涉及的要素太多,说不明白,越说越糊涂。
其实就是耗的肌肉没劲了,筋就抻开了,筋一开就不用别人给讲了,自己就明白了。
如果能把肩松下来,手就沉了,这是个标准。
利用手的沉劲,进一步松肩,慢慢就把颈、背的筋腱抻开了。
这样劲才能顺着脊椎沉下去,然后才能谈到练腰在盘拳架时,“上盘”(肩)始终要松沉、虚腋,与“肘”相随,与“顶劲”配合,与“开胸开背”协作。
“肩”要松沉,就须“虚腋”,不“虚腋”,双臂就会贴着躯干,僵硬劲去不掉,使得内气受阻。
肩的放松,须与肘相随;肘的曲坠,可以加大肩松的程度,使之达到松沉境地。
尤须注意的是,要与“顶劲”配合,与“顶劲”配合起来,才能体现出轻灵劲势,否则,就会导致“上盘神不顶,一身难轻灵”的毛病。
这里,要特别留神,“顶劲”时,“肩”不能相随俱上(相随俱上是拙力,或叫生活习惯用力);相反,肩要松沉,肘要曲坠,劲向底下,这样,有顶有沉,有上有下,对拔对拉,就出现一种伸展虚灵劲势。
杨式太极拳的松肩
杨式太极拳的松肩杨式太极拳的松肩松肩坠肘(或曰沈肩坠肘)为太极要领之一,其深刻的内涵,恐非经久操练、明师点化,难得其三味。
松肩是全身放松要领的组成部分。
要懂得松肩,必须懂得全身放松,要做好松肩,必须从全身放松去整体实现它。
太极拳无论是走架还是推手,放松至关重要。
这是因为能松才能沉,能沉才能柔,能松柔采能轻灵,能轻灵才能练就虚无气势,从而步入太极拳的上乘境界。
因此,全心全意的去想松、去放松,使全身肌肉和关节没有任何一点拘滞之力,是练好太极拳的根本。
由稳静松柔登向轻灵虚无,是修炼太极功夫的途径和方向。
太极拳的架势也是一套引导动作。
通过心意、身势的一开一合、开合交替,引导气血畅流全身,从而起到祛病延年的作用。
要充分达到这一效果,必须让身心完全放松,使气血运行丝毫不受阻滞,就推手而言,只有大松大软,松得彻底,才能练出灵觉,练好听劲,练就“一羽不能加,绳虫不能落”的知人功夫;也只有大松大软,松的干净,才能在发劲时候不致受到任何牵连,不致受到身上僵力的束缚,也就才能形成确定方向的整劲,达到无坚不摧的效果。
这就是《十三势行功论》所说的“极柔软,然后能极坚刚”。
为了做到放松,首先要求心意完全放松,由心意的完全放松,通过意念的作用,让全身肌肉、关节统统放松,这就是所谓的“由内在的心意放松”,进而达到外在的形体放松”。
只有这样去松,才能松得整,松得净,松得均匀,松得一致。
松肩在放松要领中占有极为突出得地位。
松肩除引导意气下沉并使力下聚于肩之外,还有许多其他内容和作用。
上肢三大关节肩、肘、腕。
上肢的放松,肩关节的放松起着主导作用。
事实上,肩松才能肘松、腕松,才能有整体上肢关节、肌肉的放松。
而且,肩松自然肘松、腕松和整个上肢松。
在太极拳的走架中,手(上肢)不可以自动做出动作,在完全放松的状态下,它全靠身腰来引动。
所以有“太极拳不动手,动手非太极”之说。
要做到这点,关键在于松开肩关节,在意念的引导下,让臂与肩象松脱开了似的,这样,当身腰转动时,让转动所产生的离心力去牵动手旋转;当身下沉时,让地心吸引力去引动手沉降;当身腰前进或后退时,让前进或后退的惯性带动手的向前或移后;如此等等,需要提一下的是;在这个过程中,尚应借助地对脚的反坐力,让这个反坐力由脚而腿而腰传递而手。
传统杨式108式太极拳学习要领
十个要领:提顶、敛臀、吊裆、松肩、沉肘、含胸、拔背、塌腰、松胯、沉气提顶:虚灵顶劲、“百会”上顶,正直不歪斜,头上如顶一碗水的感觉。
敛臀:臀部内收,不撅不突、保持身体正直尾闾中正。
吊裆:“会阴”向上提,抽拔之意,“命门”着力后弓。
松肩:肩胛放松下沉,微向前合,含包裹之意。
沉肘:微屈不直,肘尖有下垂之意,所谓“沉肩坠肘”,松肩不松沉,肘难下垂,同样肘不下垂,肩难松沉。
含胸:含而不凹,胸部平整,不凹不凸,持内含之意。
沉肩坠肘,肩微向前包裹,自然呈含胸之意。
拔背:与含胸沉肘相关联,能含胸沉肘就必有拔背之形。
塌腰:腰为体动之主宰,不塌腰则下盘无力,不稳。
手动腰先动,腰摧四肢行,腰要保持松沉竖直松塌园活。
松胯:松胯乃调整腰腿动作之关键,松胯才能下盘灵活,胯与腰是相连的,胯不松腰不活。
沉气:全身松沉,气息下沉,气沉丹田(肚脐下三指),意守丹田,全身有向下沉坠之感。
十个准则:松、沉、柔、匀、圆、稳、正、实、灵、健。
松:精神放松、身体放松、松而不懈、松静自然、松中有紧,紧而不僵,松与紧乃矛盾之统一沉:体态松沉,气沉丹田,意守丹田。
能松则能沉,松是沉的前提、能松沉则能稳实。
柔:柔乃韧中之柔,柔韧合一。
柔非软,软则无力,柔非无力。
匀:招招式式速度均匀,不可突断突快。
劲如抽丝,动如行云流水,绵绵不断。
应为匀速运动,式断意不断,前式结尾即后式的启动。
圆:太极的招招式式都是圆,出手出脚圆弧线,圆得连绵柔顺。
稳:虚实分清,沉着松静,腹实腿固,松腰活胯,腰裆灵变,虚灵顶劲,腰身正直才能稳。
正:头顶、脖胫、腰身要端正,整体做到中、正、安、舒。
实:落脚踏地要实,意如入地三分。
气沉丹田,全身松沉,如千金坠地。
灵:精神放松,头脑清晰,反映迅速才能灵;肩背腰胯松活才能灵;意、气、力相结合才能灵,所谓轻灵圆活。
健:健康体魄,健步如飞,刚健有力,整体配合协调,健而美之。
各部位要求:身法:中正安舒,轻灵圆活,沉着稳重,支撑八面形体:舒展大方,潇洒优美,气魄雄伟,风格朴实,行云流水,绵绵不断头部:百脉之宗,领起全身之纲,虚灵顶劲,正直不歪斜眼部:眼要平视,延展用远,意欲何方,眼神先领颔部:微向内收,不可仰起,不仰不收,恰到好处颈部:松而竖之,不歪不斜,端正竖起,不僵不软肩部:松而沉之,微向前合,包裹之意,腋离拳距肘部:微屈不直,意执下垂,每在定式,直对膝盖太极拳的各种动作,每招每式都是在意念的引领下运动神经系统的综合协调,比如,力起于脚,发于腿,主于腰胯,通过脊背、肩胛形于手,这一过程都是每个骨节、每块肌肉在神经系统的综合反映中,节节贯穿协调一致,一气哈成,形成一个整体的劲力,集中于手上。
太极拳的松肩、脊发与脚按
太极拳的松肩、脊发与脚按松两胯是修理自己,松两肩是修理别人,因为肩松得不好,所以不能按不敢发.松肩很重要.松肩不是沉肩,但沉肩也很重要,松肩要从沉肩做起.沉肩就是不耸肩,不寒肩,不起肩.在冬天因为天气冷,很容易耸肩,耸肩时,缩脖子,弓脊背.所以,沉肩时,其相应的动作因该是头向上顶,直背竖脊.肩向下沉.可以试试看,不论是站是坐是走,都可以,头正直,使劲向上顶,同时以手带肩,拼命向下沉.十秒钟后,两手会发麻.之前有讲过,两肩的松沉位置跟第7颈椎的位置有关,而虚灵顶劲也跟第7颈椎有关,直背竖脊也跟第7颈椎的位置有关,真是一个极为重要的椎骨.我是09年十月中旬开始有两肩臂松沉的感觉,十一月中旬又有了头向上顶的感觉.到十二月中旬,不论是走步还是行拳,都感觉第七颈椎开始竖正并带动整个胸部的舒展。
还是讲我们的松肩,09年十一月中旬起,我曾重点松肩了两个月.方法是坐着,提起手臂松肩,效果一般.现在练太极拳讲放松,有人认为应该是在静中松.我的体会还是要在拳架中松开才是真松,也才经的住考验.有些人认为把各关节松开之后才能练拳,简直是因噎废食.我的肩臂松的一般.但我的两胯关节松得很好,李雅轩说,两臂,要松的如绳儿拴在肩上一样,这我做不到,但我的两条大腿却像绳儿拴在胯上一样松的不错,胯关节的松就是走猫步练出来的.我从09年十二月起练拳走步都很注重松肩,其实打太极拳本身就是一种松肩的方法,有位太极名家,学拳之初是总是耸着肩,练拳时老师让其师兄弟按着他的肩练,几十年后,他才发现,他打拳时肩不耸了.我性子稍急,别说几十年,几个月我都嫌慢,因为我练拳已经多年了,肩或多或少的也有些松了.有没有办法让两肩在最短的时间完全松开呢,我试了几种方法,终于找到我认为的高效率的松肩方法.力由脊发,就是力由第7颈椎发.这种松肩的方法就是坐着打拳,打拳时意在两肩.两肩不能起,另外,打拳时意在第7颈椎,第7颈椎的竖直,是虚灵顶劲的基础.第7颈椎的位置摆正了,两肩才好松沉,两臂两肩通过第7颈椎成为一个整体,太极拳的发力是由脚而腿而骨盆至脊椎,由第7颈椎再经肩臂手掌而出,所谓力由脊发,就是力由第7颈椎发,发时头向上顶,也是向上拔第7颈椎.多么重要的第7颈椎.太极拳的功夫,主要在腰腿,但要把练的功夫用上,头肩的作用也很重要.平时正常练拳时,要注意的东西太多了.头肩分到的注意力,只有十分之一或二.但如坐着练拳,可以把全部的注意力集中在两肩的松沉和第7颈椎的正直.这种方法崔毅士和郑曼青都用过.松肩的效果好过正常练拳很多.我用这种方法,时间不是很久,已感到有了一些效果.比如以前虽知道并研究过郑曼青郑子太极拳的起势,但在做手腕八变的动作时,做时并无感觉.但在坐着打拳一段时间之后,两肩又松了一些之后,再来做手腕八变的起势,感觉一下子有了.手腕八变是松腕的练习,但如肩还不松,腕又怎么能松呢,肩松腕松,神奇八变,学太极拳,一定要认真研究郑曼青.这样练习一段时间,打拳时会比以往开展很多,而最初开展的感觉是需要用一点力来完成,之前的话,先紧凑后开展就变成了,先松后展,展后再松.坐着打拳对拔直脊椎有很好的作用,对健康会有很大帮助.所谓人的脊椎好,身体就健康.如能坚持用此方法,三五个月,每天坐打太极三至五遍.绝对有很大的益处.按时意在脚。
太极拳的松肩坠肘这样练,很快就能找到感觉
太极拳的松肩坠肘这样练,很快就能找到感觉练太极拳,能做到松肩坠肘,才能使手臂与躯干连为一体,构成一个整体的间架,有了这个间架,才能做到力贯指尖。
今天小疗君就为您分享松肩坠肘的一些要领,重要的是后面有体验练习方法哦~首先,具体地讲,松肩坠肘主要是为了达到以下三方面的锻炼效果:第一,练出手臂的沉劲,就像杨澄甫宗师讲的“如棉裹铁”。
第二,是练出手臂的内撑外包之劲,以此做到六面支撑。
这一点有个很有意思的小实验,你以浑圆桩的姿势抱球站好,把松肩坠肘做到位,然后请一位朋友在双臂上加一个推力,如果你和他顶的话,很容易就被推进来了,“掤”不住,换个方式,朋友推你时,你也顺势向内抱,就像抱一个大气球一样,他越推,你越抱,这样对方反而推不进来。
这就是“内撑外包”,当然,如果松肩坠肘不到位,没有形成结构,这个实验是不容易成功的。
第三,练出手臂的气感。
所谓的气感,不要想得太玄乎,一开始基本上都是气血流通比以前顺畅,从而有了感觉,这个不必刻意去“以意导气”,顺其自然就好。
为什么做到了松肩坠肘就会有感觉呢?因为我们平时肩膀是会无意识地紧张的,一紧张就会影响肩部的气血流通,进而影响到手臂,当我们试着放松肩、肘之时,就相当于疏通了淤阻的河道,自然就会有不一样的感受。
以上是松肩坠肘的三个目的,其实从肌肉的运动原理来看的话,做到了松肩坠肘,就会减少肌肉的用力、紧张程度,从而让平时很少运动到的筋、关节肌得到锻炼,进而显现出来,逐渐增大筋和关节肌的力量。
其实这就是太极拳的大原则“松”的结果“沉”,放松练习让肌肉力慢慢的递减,筋和关节肌的力逐渐递增,渐渐地就会有“如棉裹铁”的感觉。
而松肩坠肘的练习,就会让手臂慢慢得沉重。
我们最后还是用起势给大家讲一下松肩坠肘的体验方法:首先,做个小实验,闭着眼睛,手里拿起一个物品,用心感知物品的重量,掂量掂量,掂量的时候,相信你是很放松的。
那么,我们练习起势的时候,双臂上抬之时,能不能用同样的方法掂量一下自己的手臂呢?有个要点,上抬时,多感受大臂的重量,小臂和手都不用管,慢慢的向上抬大臂即可。
太极拳的身法要求
太极拳的身法要求太极拳的身法要求1、松肩:肩为上肢的根节,从肱骨头到肩胛骨。
肩胛骨这个部位就像是一个盘子,叫做肩盂(关节盂),肱骨头与肩盂相吻合形成肩关节,来回能转动。
周天太极拳要求松肩,松肩的目的与作用,是为了把全身劲力传输到手上去,并达到对方身上。
因为手是跟对方接触的,只有放松肩部肌肉,消除对气血的阻力,才能把劲力传输过去。
如果不松肩,僵硬的手上再使一点力,比如握紧拳头,那么,你的手臂就会有飘的感觉。
你把肩关节一松,那你手上的气血马上就过去了。
所以,练拳的时候也要松肩,肩一紧张,手就凉,气血到不了末梢。
所以,必须放松肩关节。
松肩的方法很简单,即意想肩井穴,肩关节就松开了。
在技击中,即便是用肩直接去靠击对方,也必须松煎,那样深沉劲才会释放出来。
2、坠肘:也有叫做沉肘的。
沉即下沉,坠也是下坠。
肘关节,就是大臂、小臂曲折后的突出部。
坠肘,就是使肘关节常保持松沉的状态。
坠肘与松肩有着密切的连带关系。
因为肘为上肢的中节,手为稍节。
要使全身劲力达到手上去,在放松根节(肩)之后,必须通过中节才能达到稍节。
所以,肘(中节)必须要松沉。
如果肩松了,肘没有松沉,还是僵硬的,那样气血就会回到肩上去。
因此,肘必须要沉下去。
肩一松,肘一沉,意、气、力就到手上了。
老拳谱上说:“肩松气到肘,肘沉气到手,手心一空,气贯指稍。
”无论是出拳或发掌,都必须松肩坠肘才有内劲。
坠肘的目的和作用与松肩同。
习练坠肘的要诀是,意想曲池穴从肘外下去找少海穴即得。
松肩坠肘应时刻注意养成习惯。
3、涵胸(含胸):胸部是保护内脏的,并影响下肢。
一涵胸,腿就轻灵。
涵胸还有助于跳跃。
我们练拳是以兽为师,学习猫窜、狗闪、兔滚、鹰翻、鲤鱼打挺、槐虫蠕动,以及龙腾虎跃等等的技能特长,无论是天上飞的,地上爬的,水里游的,只要是比人灵巧高妙之技,都要模仿,这是武术仿生学。
例如猫窜,当其胯膝足关节卷曲之后,还必须涵胸,其目的就是要使身弓有弹性。
涵胸的诀要也是很简单的,意想锁骨放松即得。
高占魁、王培生传授的太极“松肩”妙法
高占魁、王培生传授的太极“松肩”妙法松松松,太极功。
练习太极拳,“松”是一个绕不开的话题。
“松”有“松”的步骤,松肩、松肘、松腰、松胯、松踝等等,缺一不可。
前辈名家对于“松”有许多经典阐释,高占魁先生就曾说,“肩不开,胯不开,从生到死都练不出来”,可谓一针见血。
笔者有幸随高占魁、王培生两位前辈习拳,兹将两位老师传授的“松肩”之法记述如下。
高占魁老师汪(永泉)老的弟子高占魁老师周身松得很好,内力也非常圆活。
他文化程度虽不高,但爱比划,一般不教拳架,只讲身形、手势,讲起拳来很直白、通俗。
他常说:“关键在于松肩……肩不开,胯不开,从生到死都练不出来。
”他的徒弟余同和的肩、肘就很活,两支胳膊像挂在肩头上的一样。
而且小余子爱两手交叉相握,搁在腹前,训练用身躯的前后幌动来带动肩、肘、手的那种方法;甚至还在两腋下夹一个球来体会身躯的幌动带动肩、肘、手打出的那种带动肩、肘、手,打出一种冷弹、松沉的力道来。
高老师认为,“胳膊使劲,东西都拘在自己身上。
沉肩就是松肩,就是让肩没了”。
他有个比喻:“丹田好比是水,胳膊就是水上漂浮着的船,根本没肩什么事。
”(记得姜容樵也讲“手长在胯上”,说的也是没肩什么事)为解决松肩、活肩的问题,我们学过“撕肩”,意想从大椎穴像撕布似的顺两肩往下撕;也练过余同和爱练的两手交叉相握,搁在腹前,用身躯的前后幌动来带动肩、肘、手的那种方法;甚至还在两腋下夹一个球来体会身躯的幌动带动肩、肘、手打出的那种冷弹、松沉的力道。
那一阵子虽然没有学拳架,但在与高老师的接触中,我进一步加深了对胡朴安讲的“松、固、凝”三字诀的理解(参吴志青《太极正宗》)。
所谓松,体要松;固,气要固;凝,神要凝。
总之,无非就是强调太极拳是内家拳,肢体动作固然重要,但更重要的是内功。
它是由内达外、内外协调一致的,而且是其根在脚,根起根落,有去有回的,这跟日常生活中人们的习惯几乎完全相反。
为改变日常生活中的习惯,高老师让我们周身放松,双手放在齐胸高的柜子上,意想两掌粘着柜子,不准用手推,而是“全凭心意用功夫”——蹬之于脚,用由脚到膝、到胯、到腰,节节贯串传导到手上来的内劲,使柜子移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太极拳的松肩方法
太极拳的松肩方法太极拳的松肩方法一、静功法
太极拳是一个练意的运动,静功法是先静意。
再由意带动作,这个原则是贯彻始终的。
此式全身的要求与太极拳的无极桩相同,双脚平展与肩平,肩、胯与足外踝呈一直线,唯手臂自然下垂,两肩后平展、微沉且对拉开,两掌心斜相对,收视内听,自然呼吸,意想周身松,站10至15分钟。
太极拳的松肩方法二、倒挂法
接上式,两臂舒展由体侧缓慢上举至头顶,注意两臂不要用力,仅腰部用力下弯,两臂随之自然下垂.两眼平视前方,弓身成90度,头仰,意想大椎与尾间成一直线。
用腰带动,荡双臂前、后、左、右及划圆各20次。
注意周身不要用力,尤其双肩,唯腰部成一动点。
由其带动双臂,不要弯膝,双腿伸直。
当然,有相关疾病的人此方法不宜使用,如高血压、心脏病等。
太极拳的松肩方法三、旋肩法
双腿横开比肩宽,腿伸直,腰下弯,脊柱尽量成垂直,头部要松弛,意想大椎与尾闾成一线垂直于地面。
两手呈抱球状,由腰催动,以右肩为起点,引领上身及双肩同时顺时针划圆弧5次,逆时针以左肩引领划圆5次。
此动作幅度大,注意肩颈松弛,不要用力,随腰转。
太极拳的松肩方法四、拍击法
1.两腿略开窄于肩,收尾闾,微屈膝,以腰际为轴左右旋转。
左旋时将左臂伸直以右手拍打左肩,反之亦然。
注意以腰带动,旋转时不要拧膝,甩头,腰部以下勿动,勿昂头。
2.站姿同上,唯旋转时两臂亦同时左右甩动,像两条鞭子般拍打身体各部位,由颈、肩、胸到腰。
注意两臂甩动的力量是由腰际带动而起,非转动肩膀而出,勿昂头。
用力需注意均匀,切忌用力太猛。
太极拳的松肩方法五、伸缩法
站姿同静功法,双手握拳在腰侧,向斜上60度方向直线快速冲拳,左右单式练习各5次。
此式要求松肩、肘,出拳快速,像弹簧一样弹出,收回。
注意用肩、肘、拳的整体一线,非单纯用肘力。
太极拳的松肩方法六、隔位法
当人想某部位放松时,会有越想越紧的感觉,这时用隔位冥想法,会有意想不到的效果。
例如,用升降桩松肩时,不想肩井穴,而想肘部的曲池穴,肩部自然会放松。
以此类推,灵活运用,收效显著。
太极拳的松肩方法七、甩肩法
站姿与静功同,以肩头侧为动点.以腰部催动后甩手臂划正、反立圆。
要先慢后快,周身其它部位不用力,仅以腰部催动后,用其惯力在体侧划立圆。
先左后右、先正后反地交替练习各10次。
太极拳的松肩方法八、松抖法
站姿与静功同,注意双足完全平实踏地,平均受压,立身中
正,开胯圆裆,用身体整力下压后反弹,用此反弹力抖动全身及双肩3至5分钟。
注意非膝盖用力.否则易酸累并导致膝盖受损。
此式亦可做为松肩完毕后的收功练习。
太极拳运动贵在坚持和恒心,方法亦是重要的入门基础。
经实践证明,这些方法如正确地坚持练习,在短期内可达明显松肩效果。
效果可体现在做太极起式时,双臂如卷帘般轻松自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