怀念一位国文老师
【作文好玩】我的语文老师系列——记卫鹏先生
【作⽂好玩】我的语⽂⽼师系列——记卫鹏先⽣温馨提⽰:本⽂约1500字,阅读⼤约需要4分钟。
照⽚提供:邹宛玲【写在前⾯】这篇⽂章来的偶然!2015年夏天的某个傍晚,坐公交车去市中⼼。
很少坐公交车,在拥挤燥热的车厢,我有点晕车,昏昏沉沉间,有⼈轻声问好。
仔细⼀看,原来是2009届的学⽣,⾼⼀时教过,⾼⼆我教⽂科,他读理科。
我⼀时记不起他的名字,他很⾃然地介绍了⾃⼰。
他读医,但热爱⽂学,或许也受到语⽂⽼师的些许影响。
他彬彬有礼,⾔语间,总透露出对中学⽼师的感激。
他说,他要去省⽴医院陪伴⽣病的奶奶,说⽼⼈家很喜欢和他聊天。
我在⿎楼站下车,匆匆告别。
⼤约⼀周后,通过微博,他发来了这篇回忆鲁卫鹏⽼师的⽂章。
他的微博名叫“⽔⽜⽔⽜”。
(那⼀年的运动会,是49届)钦慕先⽣之作,读来总觉惶惶。
我印象中的鲁卫鹏⽼师,博览群书,常引经典。
以前,福建⾼考⾃主命题,有考查⽂学名著,他便让学⽣每节课在课堂上演《红楼梦》的重要回⽬,于是,常听到课堂上传来的欢声笑语。
然⾔及对诸多事物的评价评论,卫鹏⽼师却不事张扬,常避⼈后,也不固执⼰见。
⾃然,我以为这是谦逊。
不曾想,三尺讲台,却尽得⾃由!可见,⽼师的⾃由常常在学⽣⾯前呈现。
卫鹏⽼师有⽐较严重的⿐炎,但常常在⿐⼦不通之时,⽤略为浑浊嗓⾳,讲出王国维刘⽂典辜鸿铭等⼤家的⾦句来。
他是中学少见的⽂学博⼠,闲暇时,常见他捧着本艰涩的书。
语⽂⽼师的个性是常常受压抑的,其⼀,是教材;其⼆,是教法;其三,是应试……我⾮常怀念我的中学语⽂⽼师,脚踏拖鞋,⾝穿背⼼,嘴叼烟⽃,晃晃悠悠踱进教室……随便讲点啥,没⼈关⼼分数,没⼈关⼼对错……但是,⼤家都很喜欢,现在,都很怀念。
再录其⽂,以飨读者。
(那⼀年的运动会,扔完铅球)【前⾔】孟⽼师,您好。
我是09级⾼⼀(3)班,⾼⼆/三(9)班的学⽣。
⾼⼀有幸蒙您教诲,受益匪浅。
您温⽂儒雅的⽓质和才情都令我折服,散发着最纯粹的⽂⼈⽓息。
犹记您讲授《再别康桥》时,我直觉认为,徐志摩就应该是像您⼀样的形象。
七年级阅读理解专项练习(含答案)
七年级阅读理解专项练习(含答案)往事依依年华似流水,几十年过去,不少事情已经模糊,有的搜索枯肠而不可得,但有几件事仍历历在目,至今记忆犹新。
小时候,我住的小屋里挂着一幅山水画,这只是一幅极普通的画,清晨看到,晚上看到,一天少说看到三四次,竞百看不厌,有时凝视久了,自己也仿佛进入画中,徜徉于山水之间,甚得其乐,入了神,自然乐在其中,家里有一部《评注图像水浒传》,一打开,就被一幅幅插图吸引住了,梁山雄伟险峻,水泊烟波浩渺,水面有无边无际的芦苇,山上有一排排大房子……这一切,在我幼小的心灵里好像就是家乡长江边焦山一带,那时读《水浒传》,会不知不觉把焦山一带的风景当作梁山泊背景,我似乎目睹何涛、黄安率领的官军在茫茫荡荡的焦山下,在芦苇水港中走投无路、狼狈逃窜的情景,犹如身历其境,真是津津有味,以后年龄增长,也曾重读《水浒传》,虽然理解比小时候深入,但是形象却不如那时鲜明,后来才懂得,这就是形象思维的作用,生动的形象可以形成深刻的记忆。
学生时代的生活乐趣,很大程度来自读书,书,给我以广阔的天地,而其中编织我童年美丽的生活花环的,竟是一本让人看不上眼的石印本《千家诗》。
祖国的大地山川气象万千,家乡的山山水水也美丽非凡,一年之中,风光流转,阴晴雨雪,丽日蓝天,风云变幻,真是美不胜收,《千家诗》中很大一部分诗歌歌咏祖国风物,按春夏秋冬时序编排,打开书往下念,四季风光就活生生地展现在眼前:“万紫千红总是春”,“春城无处不飞花”;“绿树阴浓夏日长”,“五月榴花照眼明”;“青女素娥俱耐冷,月中霜里斗婵娟”;“梅雪争春未肯降,骚人搁笔费评章”……吟诵这些诗句,春花秋月,夏云冬雪,一年四季都沉醉在诗的意境之中,诗句中丰富的颜色给生活涂上了绚丽的色彩:“红紫芳菲”,“橙黄橘绿”“黄鹂鸣翠柳”,“白鹭上青天”,令人眼花缭乱,心旷神怡,脑海里常常浮现五彩纷呈的世界,沉浸在美的享受中,生活情趣浓浓郁郁,老师入情入理的讲课也在我心上雕镂下深刻的印象,培养了我课外阅读的兴趣,国文老师教古文喜欢大声朗诵,记得一次教辛弃疾的词《南乡子·登京口北固亭有怀》,老师朗诵时头与肩膀左右摇摆着,真是悲歌慷慨,我们这些做学生的,爱国情怀油然而生,此后我每次登上满眼风光的北固楼,望着滚滚长江水,回顾千古兴亡事,总是感慨万千,不用说,这首词我至今还能背得滚瓜烂熟,我就是从那时开始爱读辛弃疾词的,也是在初中读书时,来了一位代课的国文老师,是年轻的新派人,他喜欢教白话文,有一次,教到田汉《南归》中的诗:“模糊的村庄迎在面前,礼拜堂的塔尖高耸昂然,依稀还辨得出五年前的园柳,屋顶上寂寞地飘着炊烟,”老师朗诵着,进入了角色,那深深感动的神情凝注在眼睛里,这种感情传染了整个教室,一堂鸦雀无声,大家都被深深感动了,这几句诗镌刻在我心上,几十年过去,至今还能信口背出,此后,我对新文学更有兴趣,读了许多有名的中外小说,开阔了眼界,使自己的心与时代更加贴近了,如今只要稍一回忆,就仿佛看到国文老师那左右摇晃的身子和那注满情思的眼睛。
江苏省扬州市邗江区北片区2022-2023学年七年级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语文试题(含解析)
扬州市邗江区北片区2022-2023学年七年级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语文试题(满分150分,时间150分钟)一、我积累,我运用(32分)1. 认真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完成下列题目语文是一个斑斓多彩的世界,打开课本,从中我们可欣赏到美不胜收的四时景物:春花烂màn (),夏水迅疾,秋雨淅lì(),冬雪皎洁;我们领悟到真挚感人的美好亲情,睹花思人的感动,家人散步的安详温馨(),荷叶荫()蔽红莲的勇敢慈怜。
(1)根据拼音写出汉字:烂màn()淅lì()(2)给划线词注音:温馨()荫蔽()(3)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A. “从中我们可以欣赏到美不胜收的景物”,这句话中的“欣赏”是形容词。
B. “语文是一个斑斓多彩的世界”,这句话采用了明喻的修辞手法。
C. 小王与久未见面的老朋友寒暄时说:“多日未到府上拜访,家父、家母身体都还好吧?”解说:小王的表述十分得体而且很有礼貌。
D. “哎呀。
真是太美了!”张老师说,“我非常满意!”的解说:这句话标点符号使用正确。
2. 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句意明确的一项是()A. 童年时代小伙伴们快乐的歌声、活泼的身影,至今还时时浮现在我的眼前。
B. 遭受挫折的人得到鼓励,他们眼里的天空会蔚蓝起来,干涸的心田会润泽起来。
C. 通过参加沈从文作品研读会,使我对富含浓郁地方气息的文学作品兴趣更大了。
D. 老师耐心地纠正并指出了我这次作业中存在的问题。
3. 下面关于文学作品内容及常识的表述,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 《济南的冬天》作者老舍抓住济南冬天“温晴”的特点,描绘了一幅幅特有的冬景图,抒发了作者对济南冬天深深的喜爱和赞美之情。
B. 《咏雪》《陈太丘与友期行》都选自《世说新语》,是南宋刘义庆组织编写的一部志人小说集,主要记载汉末至东晋士大夫的言谈逸事。
《咏雪》主要表现了孩童们的才思敏捷、富于才情。
《陈太丘与友期行》这则故事称赞了陈纪的品行。
C. 《天净沙·秋思》体裁是小令,其中“天净沙”是词牌名,“秋思”是题目,作者是元朝马致远。
怀念一位国文老师现代文阅读原文及答案.doc
怀念一位国文老师现代文阅读原文及答案高中语文现代文阅读教学课堂是高中生培养阅读能力的重要途径。
下面是我为你整理的《怀念一位国文老师》现代文阅读原文和答案,一起来看看吧。
《怀念一位国文老师》现代文阅读原文多少年了,我一直难忘我的文学启蒙老师。
那是我在通师附中读初中二年级时的1948年,开学之后一位风风火火的新老师,走进了我们的国文课堂。
他向同学们问好之后,开场白便惊呆了所有的同学。
他说中国文学界有"三峰",接着便在黑板上写下这"三峰"的名字:胡风、雪峰、田秀峰。
正当同学们不解其意的时候,他直白地告诉同学:"胡风、冯雪峰的大名,你们一定听说过——我就是尾随其后的田秀峰。
"我明白了,他是用"峰"与"风"的谐音,幽默地介绍他自己。
在我的学生生涯中,如此公开张扬个性的老师,我还是第一次碰到。
但就是这位不拘小节的老师,给予了我文学上的火种,让我义无反顾地走上了从文之路。
记得,这位田秀峰老师,在上作文课的时候,从来不出题目,而是让我们自由命题。
他的理论依据是:同学们来自不同的生活领域,个性又各自相异,都在一个命题下行文,难以发现人才。
全班的同学对这位老师,充满了好奇。
有人说他在标新立异,还有的同学则反串了"峰"与"风"的谐音之策,将"吾师"叫成"巫师"——给他起了个巫师的绰号。
弦外之音,意在针砭田秀峰老师离开国文教学的常规。
当时,语文的通称为国文。
学生们虽然已经不再穿长袍马褂,但思想还处于绝对的封闭状态。
我内心则对这位老师十分欣赏,尤其是那天,我在他的书架上有了发现,一本题为《一串念珠》的书皮上,印有田秀峰的名字。
对我说来,这个发现引起的震撼,无异于一声雷鸣,因为在我的学生时代里,这是第一次看见有个人著作出版的国文老师。
尽管那本书开本很小,书页也不太厚,但还是激起我对这位老师的崇敬。
初中语文新部编版七年级上册第10课《往事依依》上课课件(2024秋).doc
动一动
• CCTV-3有一个系列访谈节目“艺术人生”,今天就请各个协作组根据你 对课文最感兴趣的一件往事,选择一个角度来制作本期节目。请各组先 推选代表充当于漪、朱军,其他同学帮助代表们准备好发言提纲,要以 课文为主要依据,参考课外收集的相关资料,揣摩人物情感,设计人物 语言。
• 请协作组代表展示本组准备的访谈节目 • 要求:请上台的代表在整个模拟过程中声音响亮,符合人物各自身份,
品一品
文章中的哪些词语、句段最能打动你的心?为什么? (提示:从多角度如精美的语言、形象的描绘、修辞 手法、大量引用诗句增强形象性等去思考讨论)
几十年过去,不少事情已经模糊,有的搜索枯肠而不可 得,但有几件事仍历历在目,至今记忆犹新。
“搜索枯肠”一词表明许多事情竭力思索都想不 起来,与“历历在目”“记忆犹新”形成鲜明对 比,强烈的反差,衬托文中写的这几件事留给作 者的印象非常深刻。
读一读
放声自由朗读课文,思考: ①题目中“依依”的含义是什么?
“依依”一词的意思有:(1)形容树枝柔弱,随风摇 摆。(2)形容留恋,不忍心分离。
②文中能说明作者对往事“依依”之情的句子。
几十年过去了,不少事情已经模糊,有的搜索枯肠 而不可得,但有几件事仍历历在目,至今记忆犹新。
说一说
根据课文内容 说一说“于漪少年生活小档案”
同学们,在我们的人生旅程中,总会留下一串串成长的足印 。或许,你曾仰望那深邃的夜空,点数过闪烁的星星;或许 ,你曾眺望那浩瀚的大海,呼唤过飞翔的海鸥;或许你也曾 像于漪老师那样,观画、读诗、赏文……依依往事,总会拨 动我们的心弦,使我们魂牵梦绕,甚至带给我们终生的影响 。 今天,让我们一起回到于漪老师的少年时代,用真情去探 寻她成长的源头吧!
必记字词
老师悼词范文
老师悼词范文悼词。
今天,我们聚集在这里,悼念一位伟大的老师,一个对我们来说意义非凡的人。
他是一位教育家,一位引领我们走向知识殿堂的导师,更是一位充满爱心和耐心的良师益友。
他的离去让我们感到悲伤和失落,但同时也让我们铭记他的教诲和关爱,让我们更加珍惜生命,珍惜身边的人。
这位老师,他是我们心中的楷模,他用自己的言传身教,影响了一代又一代的学生。
他的课堂是知识的海洋,是智慧的源泉,是启发思维的舞台。
他的教学方法独具匠心,让我们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掌握了知识,激发了我们对学习的兴趣和热情。
他总是鼓励我们勇敢地追求梦想,勇敢地面对挑战,永远不要放弃。
他的一言一行,都深深地刻在我们心中,成为我们成长道路上的指路明灯。
除了教书育人,这位老师更是一位充满爱心和耐心的良师益友。
他总是在我们需要帮助的时候伸出援手,给予我们最无私的关怀和帮助。
他用自己的行动告诉我们,爱是无私的,关怀是无条件的,只要我们用心去感受,就能收获到最真挚的情感。
他的耐心更是我们学习的楷模,他愿意倾听我们的困惑和烦恼,给予我们最中肯的建议和指导。
他的一颦一笑,都让我们感受到了他对我们的爱和关怀,让我们感到了温暖和安慰。
然而,当我们还沉浸在他的关爱和教诲中时,他却突然离开了我们。
这个消息对我们来说是如此的震惊和难以接受,我们无法相信这个世界上再也见不到他了。
我们的心如同被撕裂般的痛苦,我们不愿意相信这是真的,我们不愿意接受这个残酷的事实。
然而,生命就是如此脆弱,我们永远无法预料明天会发生什么,我们唯一能做的就是珍惜眼前人,珍惜眼前的一切。
虽然老师离开了我们,但他的精神将永远在我们心中。
他的教诲和关爱将永远激励着我们前行,他的形象将永远在我们心中闪耀。
我们会永远怀念他,永远铭记他的教诲和关爱,永远珍惜他留给我们的一切。
让我们以老师为榜样,勇敢地面对生活的挑战,珍惜眼前的人和事,让我们用行动来纪念他,让我们用心来传承他的精神。
最后,让我们共同为这位伟大的老师默哀,让我们用最诚挚的祝福和最深切的怀念送别他,愿他一路走好,愿他在天堂里安息。
我的一位国文老师
我的一位国文老师一、【走进作者】梁实秋(1903-1987),号均默,原名梁治华,字实秋,笔名子佳、秋郎等。
中国著名的散文家、学者、文学批评家、翻译家,国内第一个研究莎士比亚的权威,祖籍浙江杭州,出生于北京。
1915年入清华学校学习。
1923年赴美,入哈佛大学研究院主修欧美文学。
1926年回国后,先后任教于东南大学、暨南大学、北京师范大学等校。
1949年6月,抵达台湾,长期执教于台湾师范大学。
代表作有《雅舍小品》、《雅舍谈吃》、《看云集》、《偏见集》、《秋室杂文》、长篇散文集《槐园梦忆》等。
译有《莎士比亚全集》等。
主编有《远东英汉大辞典》。
二、【背景资料】梁实秋是台湾卓有成就的文学研究家、翻译家,同时也是被台湾尊为散文一代宗师的小品散文大家。
他的散文小品,广泛涉及人生世态,且因洞察人生百态,文笔机智闪烁,谐趣横生,严肃中见幽默,幽默中见文采。
晚年怀念故人、思恋故土的散文更写得深沉浓郁,感人至深。
本文是梁实秋散文中写人的名篇,作者用风趣幽默而又饱含深情的笔调刻画了一个貌丑性凶但却敬业爱生的独特的老师形象。
梁实秋散文集文人散文与学者散文的特点于一体,旁征博引,内蕴丰盈,行文崇尚简洁,重视文调,追求“绚烂之极趋于平淡”的艺术境界及文调雅洁与感情渗入的有机统一。
且因洞察人生百态,文笔机智闪烁,谐趣横生,严肃中见幽默,幽默中见文采。
晚年怀念故人、思恋故土的散文更写得深沉浓郁,感人至深。
他文章取材很世俗,人人都有此经历,一经点出其中的闪光点,自然引起普遍共鸣。
行文幽默、情趣高雅、文字简洁、文采斐然、文笔活泼,深得读者珍玩。
琐事入笔,典雅出锋,这是梁文的成功之处。
2、《雅舍小品》初版于1949年,收小品散文34篇。
续集于1973年出版,收作品32篇;三集于1982年出版,收作品37篇;四集于1986年出版,收作品40篇.四集合订本亦于1986年出版,共收文章143篇。
《雅舍小品》中的「雅舍」,即作者的居室.在抗战期间,作者因避战火而到了四川的北碚,跟同学吴景超夫妇合资在北碚买了一幢房子.由于房子筑在路边的山坡上,没有门牌,邮递不便,便用吴景超夫人龚业雅的名字,替居室命名为「雅舍」.后来,他应邀在重庆出版的《星期评论》写专栏,以「雅舍小品」为栏目,每星期一篇,每篇二千字,以笔名「子佳」发表,写了十多篇.虽然后来《星期评论》停刊,但「雅舍小品」还是继续写下去,散见于重庆,昆明的一些刊物.抗战胜利后,梁氏有意把作品辑为一册,交商务印书馆印行.可是由于当时内战方殷,终因纸张太贵而无法即时出版.直到台湾后,才由正中书局出版.内容大要《雅舍小品》的文章,本来都属于专栏式的作品,而且都是短篇,没有太大的连贯性.其中所写的,涉及不少作者熟悉的真人真事.根据作者自述,《雅舍小品》中的作品“虽多调侃,并非虚拟”,可以看出作品内容的真确性和写作的取向. 《雅舍小品》每篇作品不出二千字,写的都是身边琐事,生活随笔.既不涉及政治思想,也不谈中西文化问题.全书固然没有统一的主题,所写的都是独立成篇,而且题材多是随手拈来的.初看题目时,可能给读者平凡的感觉,但细看内容后,却又别饶趣味.像《握手》,《理发》,《衣裳》,《女人》,《男人》,《洗澡》,《牙签》等,平常人绝对想不到这样平凡的题目,竟然可写出这么丰富的内容.作者在《雅舍》一篇中说,他的作品是“长日无俚,写作自遣,随想随写,不拘篇章”的.至于书名用“雅舍”二字,只在点明写作的所在地而已。
《我的一位国文老师》(精华版) PPT课件 图文
➢ 有时候逗先生开顽笑。国文先生呢,大部分都是年高有德的,不 是榜眼、就是探花,再不就是举人。他们授课不过是奉行故事, 乐得敷敷衍衍。
➢ 他在讲台上来回的踱着,吸溜一下鼻涕,骂我一句,足足骂了我 一个钟头,其中警句甚多。
4.作者为什么要这样写老师,这样写有无恶意? 运用了什么写法?有何作用?
有泡菜霉干菜再加糖蒜的味道,所谓"濯足万里流"是有道理的,
小小的一盆水确是无济于事,然而多少男人却连这一盆水都吝而
不用,怕伤元气。两脚既然如此之脏,偏偏有些"逐臭之夫"喜于
脚上藏垢纳污之处往复挖掘,然后嗅其手指,引以为乐!多少男
人洗脸都是专洗本部,边疆一概不理,洗脸完毕,手背可以不湿,
有的男人是在结婚后才开始刷牙。"扪虱而谈"的是男人。还有更
家笔战不断。
•
1915年考入清华大学。后与闻一多等成立清华文
学社,开始写批评文章和新诗。
•
1923年留学美国。1926年回国,先后在东南大学
、暨南大学任教。1928年与叶公超、徐志摩等人成立
新月社。
后迁至台,历任台北师范学院英语系主任、英语教 研所主任、文学院院长、国立编译馆馆长。
一生给中国文坛留下了两千多万字的文字创作,其 散文集创造了中国现代散文著作出版的最高纪录。代表 作《雅舍小品》、《雅舍谈吃》、《看云集》、《偏见 集》、《秋室杂文》、长篇散文集《槐园梦忆》等。译 有《莎士比亚全集》等。主编有《英国文学史》、《远 东英汉大辞典》。《雅舍小品》在港台已经再版了50多 次。这本书奠定了他散文大家的地位。
• 梁实秋散文集文人散文与学者散文的特点于一 体,旁征博引,内蕴丰盈,行文崇尚简洁,重视文 调高雅,追求“绚烂之极趋于平淡”的艺术境界。
关于师生的课文
关于师生的课文以下是关于师生的课文:1. 《师恩难忘》:这是一篇深情而又朴实的记叙文,作者是著名作家刘绍棠。
文章讲述了作者对小学一年级时一位田野老师的回忆,表达了对老师的感激和怀念之情。
2. 《陶校长的演讲》:这是一篇演讲稿,作者是教育家陶行知。
他在演讲中谈到了如何建筑“人格长城”,以及如何成为“真人”,表达了他对教育的独特见解和对学生的期望。
3. 《古诗两首》(《寻隐者不遇》和《所见》):这两首诗都是描述师生之间的情感交流。
《寻隐者不遇》是贾岛的诗,描述了他与隐者的问答,体现了隐者高洁的性格以及诗人对他的仰慕。
《所见》是袁枚的诗,描述了一个牧童骑黄牛、高声唱歌的场景,展现了儿童的纯真和老师的欣赏。
4. 《题秋江独钓图》:这是清代诗人王士禛的一首题画诗,描述了一个渔翁在秋江边独钓的画面,体现了诗人对渔翁的同情和理解,也可以引申为师生之间的情感共鸣。
5. 《师说(节选)》:这是韩愈的一篇著名文章,阐述了教师的职责、作用以及师生之间的关系。
文章强调了教师的重要性,提出了“道之所存,师之所存”的观点。
6. 《藤野先生》:这是鲁迅的一篇散文,回忆了他在日本留学期间遇到的藤野先生。
文章表达了作者对藤野先生的感激和怀念之情,展现了师生之间的深厚情谊。
7. 《我的老师》:这是魏巍的一篇散文,通过描述他小学时的一位老师蔡芸芝先生,表达了对老师的怀念和感激之情。
8. 《再塑生命的人》:这是海伦·凯勒的一篇自传体散文,讲述了她的老师安妮·莎莉文如何帮助她重获生命的故事。
9. 《我的一位国文老师》:这是梁实秋的一篇散文,回忆了他的一位国文老师徐锦澄先生。
文章表达了作者对老师的感激和怀念之情,同时也展现了老师的独特教学方法和人格魅力。
10. 《我的老师孙涵泊》:这是贾平凹的一篇散文,通过描述他的老师孙涵泊的言行举止,表达了对老师的敬仰和感激之情。
11. 《我的第一个老师》:这是胡适的一篇散文,回忆了他的第一个老师韦先生。
2016春高中语文(苏教版选修现代散文选读)教学课件:《我的一位国文老师》(梁实秋)(共47张PPT)
重点和难点 : 1. 学习人物的内在精神品质 2. 学习本文的结构特色与刻画人物的方法
大声朗读:
《我的一位国文老师》
在鲁迅的笔下,藤野先生是真诚而友好的; 在汪曾祺的笔下,金岳霖先生是有趣、好 玩、天真而又有生命内涵的; 在海伦凯勒的笔下,莎莉文老师是博爱而 无私的。
说理说至难解难分处,来一个譬喻, 则一切纠缠不清的论难都迎刃而解了, 何等经济,何等手腕! ( D) A.经济学上指社会物质生产和再生产 的活动 B.国民经济的总称 C.用较少的人力、物力、时间获得较 大的成果 D.用较少的笔墨表达较丰富的内容
理清文章思路
快速阅读课文内容,文章可以划分几 个层次?用一句话概括每个层次的大意?
作者实际上是用幽默风趣的笔调来调侃 自己所喜欢的尊长,不敬的描写中饱含 的却是无比的亲切与深深的爱意。
感受美好人性
“收益最多”又体现在哪些方面?分条列出。 编教材------ 兴趣培养 读课文------ 习惯养成 改作文------ 方法指导 获益匪浅 收益终生
写作技巧
衔接——“硬接” 该转——“硬转” 起笔——“突兀矫健““开门见 山”“一针见血”“引人入胜 ” 说理——“譬喻”
赏析
亮点之一:欲扬先抑 似贬实褒
亮点之二:善抓特征 描画细腻 亮点之三:语言幽默 谐趣横生
小试身手
猜一猜“他”(“她”)是谁
?
用100字左右刻画同学外貌或是写有关同学的 一个细节,写好后读给同学听一听,看看同学 能不能猜出来。
推荐阅读
《雅舍小品》 《梁实秋怀人丛录》 用“徐老虎”所教作文技巧“文章起笔最难, 要突兀矫健,不必说套话”重新审视或修改自 己写过的写人的作文,体会怎样就算是“突兀 矫健”。再审视自己是否抓住了人物特征。下 次作文探讨这两个问题。
梁实秋《我的一位国文老师》鉴赏
梁实秋《我的一位国文老师》鉴赏梁实秋《我的一位国文老师》鉴赏本篇文章怀念了作者在十八九岁时遇到的一位虽其貌不扬、性格暴躁却十分敬业的国文教师。
下面是小编整理的梁实秋《我的一位国文老师》鉴赏,一起来看看!【梁实秋《我的一位国文老师》原文】我在十八九岁的时候,遇见一位国文先生,他给我的印象最深,使我受益也最多,我至今不能忘记他。
先生姓徐,名锦澄,我们给他上的绰号是“徐老虎”,因为他凶。
他的相貌很古怪,他的脑袋的轮廓是有棱有角的,很容易成为漫画的对象。
头很尖,秃秃的,亮亮的,脸形却是方方的,扁扁的,有些像《聊斋志异》绘图中的夜叉的模样。
他的鼻子眼睛嘴好像是过分的集中在脸上很小的一块区域里。
他戴一副墨晶眼镜,银丝小镜框,这两块黑色便成了他脸上最显著的特征。
我常给他画漫画,勾一个轮廓,中间点上两块椭圆形的黑块,便惟妙惟肖。
他的身材高大,但是两肩总是耸得高高,鼻尖有一些红,像酒糟的,鼻孔里常川的藏着两桶清水鼻涕,不时的吸溜着,说一两句话就要用力的吸溜一声,有板有眼有节奏,也有时忘了吸溜,走了板眼,上唇上便亮晶晶的吊出两根玉箸,他用手背一抹。
他常穿的是一件灰布长袍,好像是在给谁穿孝,袍子在整洁的阶段时我没有赶得上看见,余生也晚,我看见那袍子的时候即已油渍斑斑。
他经常是仰着头,迈着八字步,两眼望青天,嘴撇得瓢儿似的`。
我很难得看见他笑,如果笑起来,是狞笑,样子更凶。
我的学校是很特殊的。
上午的课全是用英语讲授,下午的课全是国语讲授。
上午的课很严,三日一问,五日一考,不用功便被淘汰,下午的课稀松,成绩与毕业无关。
所以每到下午上国文之类的课程,学生们便不踊跃,课堂上常是稀稀拉拉的不大上座,但教员用拿毛笔的姿势举着铅笔点名的时候,学生却个个都到了,因为一个学生不只答一声到。
真到了的学生,一部分是从事午睡,微发鼾声,一部分看小说如《官场现形记》《玉梨魂》之类,一部分写“父母亲大人膝下”式的家书,一部分干脆瞪着大眼发呆,神游八表。
【教育资料】01我的一位国文老师学习专用
我的一位国文老师本课话题——师恩朗读——课文中的名段徐先生教我许多作文的技巧。
他告诉我:“作文忌用过多的虚字。
”该转的地方,硬转;该接的地方,硬接。
文章便显着扑(朴)拙而有力。
他告诉我,文章的起笔最难,要突兀矫健,要开门见山,要一针见血,才能引人入胜,不必兜圈子,不必说套语。
他又告诉我,说理说至难解难分处,来一个譬喻,则一切纠缠不清的论难都迎刃而解了,何等经济,何等手腕!诸如此类的心得,他传授我不少,我至今受用。
点评:徐老师不但有趣、可爱,更是认真、敬业、爱生的恩师,以这样的老师为师,能得到很多作文的益处。
链接——生活中的素材跪着上课的宁晋女老师:这样讲课就能坚持下来了郭现蕊老师双腿跪在凳子上,上身挺得笔直,一手拿着书,一手扶着讲台,身体时而微微前倾,跟学生进行互动。
这是记者在宁晋五中高三(2)班的教室外看到的一幕。
“因为我身体不舒服,教课也多,学校领导特别关照我可以坐着讲课。
”郭现蕊担心坐着讲课影响教学效果,就下意识跪到凳子上挺直上身,后来发现这样腰会舒服一点,后来就双腿跪着讲课了。
跪着讲课也增加了郭现蕊的信心,“这样讲课自己肯定能坚持下来了”。
“如果不是这么坚持工作,她这个病也不会这么严重。
”同事们谈起郭现蕊非常赞许,“郭老师勤奋、敬业、亲和力特别好”。
“我就是一个平庸、平凡的人,同事说我一下子成了红人,可我根本不想红。
”“现在进入高考冲刺阶段,时间紧任务重,每个高三老师都面对这样的情况,都有自己的艰辛和付出,这是自己的本职工作。
”郭现蕊表示。
背诵——相关名言警句1.经师易遇,人师难遇。
——司马光2.举世不师,故道益离。
——柳宗元3.学者必求师,从师不可不谨也。
——程颐4.古之学者必严其师,师严然后道尊。
——欧阳修5.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孔子[知识·梳理]第1步||读字音——千言万语总关音一、单音字轮廓.(kuò)玉箸.(zhù)椭.(tuǒ)圆油渍.(zì)狞.笑(níng)鼾.声(hān)怅惘.(wǎnɡ)敷衍.(yǎn)愕.然(è)按捺.(nà)矫.健(jiǎo)踊跃.(yuè)冗.长(rǒnɡ)扑拙.(zhuō)踱.(duó)着二、多音字模⎩⎨⎧ (mú)模样(mó)模型 抹⎩⎨⎧ (mǒ)大勾大抹(mò)抹墙(mā)抹布第2步||写字形——奥妙无穷方块字⎩⎨⎧ zī(姿)势zì(恣)意 ⎩⎨⎧ 宣xiè(泄)腹xiè(泻) ⎩⎨⎧斑lán (斓)波lán (澜) 第3步||用词语——送你一双慧眼传诵·传颂两者都是动词,且都是褒义词,都有“广泛传播”之意。
梁实秋我的一位国文老师鉴赏多篇
梁实秋我的一位国文老师鉴赏多篇梁实秋我的一位国文老师鉴赏17篇梁实秋我的一位国文老师鉴赏(1)《我的一位国文老师》活动导学案编写:陆健审核:学习目标:1.了解梁实秋的生平及作品;2.让学生体会梁实秋对老师的感情。
3.掌握本文的内容和艺术特色;课时安排:3课时第一课时自学质疑学习目标:1、积累文中字词。
2、了解作者的生平及其作品。
3、熟读课文,整体感知内容,理清文章思路。
介绍作者(自主阅读,画出重要信息,积累文学常识)梁实秋(1903。
1。
-1987。
11。
3)现代著名的散文家,学者,文学批评家,翻译家,原籍浙江杭县,生于北京。
学名梁治华,字实秋,一度以秋郎,子佳为笔名。
1915年秋考入清华学校。
在该校高等科求学期间开始写作。
第一篇翻译小说《药商的妻》1920年9月发表于《清华周刊》增刊第6期。
第一篇散文诗《荷水池畔》发表于1921年5月28日《晨报》第7版。
1923年毕业后赴美留学,1926年回国任教于南京东南大学。
第二年到上海编缉《时事新报》副刊《青光》,同时与张禹九合编《苦茶》杂志。
不久任暨南大学教授。
1930年,杨振声邀请他到青岛大学任外文系主任兼图书馆长。
1932年到天津编《益世报》幅刊《文学周刊》。
1934年应聘任北京大学研究教授兼外文系主任。
1935年秋创办《自由评论》,先后主编过《世界日报》副刊《学文》和《北平晨报》副刊《文艺》。
七七事变,离家独身到后方。
1938年任国民参政会参政员,到重庆编译馆主持翻译委员会并担任教科书编辑委员会常委,年底开始编辑《中央日报》副刊《平明》。
抗战胜利后回北平任师大英语系教授。
1949年到台湾,任台湾师范学院(后改师范大学)英语系教授,后兼系主任,再后又兼文学院长。
1961年起专任师大英语研究所教授。
1966年退休。
1987年11月3日病逝于台北。
40岁以后着力较多的是散文和翻译。
散文代表作《雅舍小品》从1949年起20多年共出4辑。
30年代开始翻译莎士比亚作品,持续40载,到1970年完成《莎士比亚全集》的翻译,计剧本37册,诗3册。
梁实秋《我的一位国文老师》鉴赏
梁实秋《我的一位国文老师》鉴赏梁实秋先生的《我的一位国文老师》,描写了他青少年时期遇见的一位教育家和文化导师——徐渭先生。
这篇文章不仅是对徐渭先生的赞颂和纪念,更是通过对他生动形象的描写,表达了作者对于教育和文化的热爱和追求。
文章的开头是一段让人印象深刻的描述,作者回忆起了自己初中时代的校园景象:“当时的校园是一个朦胧般的世界,一切都不真实,就像鬼迷了头的人,迷茫中到处碰壁,没有明确的目标。
”这种对于校园生活的无奈和迷茫,让梁实秋感到十分苦恼。
直到他遇见了徐渭先生,这一切才有了改变。
徐渭先生是一位文化人、教育家,对于文学、历史、哲学、诗词等方面都有着深刻的理解和见解。
他的课堂活跃而生动,引人入胜;他的教育方法不仅灵活多变,而且让学生受益终生。
徐渭先生用他的聪明才智和卓越教学方法,让梁实秋重拾了学习的信心和动力。
他不仅引导了梁实秋走向了自己所钟爱的文学和历史领域,而且对于人生和价值观的指导也给予了他很大的启示。
徐渭先生不仅是一位严师,更是一位人格魅力极高的教育家。
他的言传身教,无不体现了他高尚的品德和道德水准。
他在课堂上体现出的平易近人、误人子弟、真真假假等,更是让梁实秋深深感受到了人生道路中的重要,以及教育工作的艰难而无比重要的任务。
对于徐渭先生的这种魅力和影响,梁实秋赞叹不已,对于教育和文化的热爱也得到了进一步加深。
他更是在徐渭先生的指引和引导下,找到了自己热爱的文学领域,并获得了人生的成功。
梁实秋说:“没有徐渭先生的教诲,我想我的生命道路不会如此充实立体扑朔迷离。
”总之,梁实秋的《我的一位国文老师》是一篇对于教育工作及文化事业的辉煌篇章。
通过对于徐渭先生生动形象的描写,展现出了他作为一位教育家和文化导师的非凡才华和巨大魅力。
同时,也凸显出了梁实秋对于教育和文化的热爱和追求,以及对于徐渭先生的深深钦佩和怀念之情。
这种对于教育和文化的赞美和推崇,必将激发无数青年学子的学习热情和探求精神,为我们伟大的文化事业作出更加卓越的贡献。
怀念我的国文老师柳先生作文通用一篇
怀念我的国文老师柳先生作文通用一篇怀念我的国文老师柳先生作文 1先生姓柳,名国富,自号“酒神”,年过五旬,略微发福,红光满面,声如洪钟,性情豪爽,讲一口标准的承德普通话。
初识柳先生,是在升初三的时候,先生是我们班__,教授国文。
第一堂课,讲的什么内容,大体记不清了,只记得先生当时大袖一挥,粉笔飞舞,旁征博引,妙趣横生。
下课铃响后,先生望了一眼如痴如醉的我们,会心一笑,高唱着“我正在城楼观山景,耳听得城外乱纷纷。
”走了。
不过,先生不仅课讲的好,人也很幽默,有一件小事至今我仍记得。
一次,先生在讲古文,不知为何,一名叫马冬的男生在底下窃笑。
先生见此情景,放下书,抬起头,冲着马冬微微一笑,道:“马冬,你笑的真灿烂,长的'倍儿性感。
”结果引得同学们哄堂大笑,马冬亦羞愧的无地自容,从那以后,再也不敢上课开小差了。
先生是一个既前卫又保留着传统知识分子的道德操守的人,他常讲“学高为人师,德高为人范”,而他也用实际行动为我们__一课,但谁也没想到,这一课,竟那样悲壮!那年冬天,天冷风大,先生偶感风寒,先是走起路来颇不灵便,既而便一瘸一拐了。
先生起初不以为意,甚至常常笑着对我们说他自己“大去之日不远矣”,有时在课堂上,也会来一句:“那个走神的同学,小心我以残年余力将你暴打一顿。
”然而病情非但没有随着先生的乐观而好转,反而一日日恶化了,以至于“坐卧不宁,汗如雨下”。
到医院一检查,原来是腰椎骨质增生,长了一个枣核般大小的骨刺,医生建议立即上市级医院治疗。
先生留了下来,坚持授课,原因是当时已见没落的学校没有找到一个合适的语文老师来接替先生,先生说我们是毕业班,耽误不得。
先生的行动感动了全校的人,连一些素来调皮的学生,也天天去先生宿舍探望,扫扫地,陪先生聊聊天。
有一次。
我去看望先生,一上二楼,发现先生身子弓着,仿佛一个倒扣的“U”型磁铁,手里拄者一条桌子腿,从十五米外的厕所艰难的向宿舍前行。
我赶紧将先生扶回了宿舍。
我的一位国文老师
我的一位国文老师一、导入:孔子曰:“三人行则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则其不善者而改之。
”我们这一路走来,总少不了老师的相伴,遇到困难时有老师的鼓励,有了成绩时有老师的掌声,老师帮我们排忧解难,老师给我们指点迷津,在这个世界上能够对你一路扶持不求回报,能够给你摇旗呐喊永不喊累的,除了生你养你的父母,就是你的老师了,也许你觉得他很平凡,终其一生也只能在这三尺讲台上唠唠叨叨,也许你觉得他很贫穷,除了桃李三千只剩两袖清风了。
但是他始终关心着你的健康成长,他始终关注着你的一言一行。
就是这样一群人却总能让你念念不忘,甚至一生都无法割舍。
台湾著名散文大师梁实秋先生时隔五十年之后回忆起自己的老师还是那样的历历在目,满怀深情,让我们一起来欣赏他的著名散文《我的一位国文老师》。
二、预习检测1、字音绰()号玉箸()两盅()按捺()选辑()胡诌()张东荪()冗()长模()样油渍()扑拙()鼾()声愕()然踱()着蔡孑()民怅惘()2、成语积累惟妙惟肖:形容描写或模仿得非常好,非常逼真。
作金石声:钟磬之类的乐器,声音清脆优美。
比喻文章优美,音调铿锵。
有板有眼:比喻言语行动有条不紊,富有节奏或章法气盛言宜:是指作家的道德修养境界高,则在发言、著述时,无论用词长短或声调高下,均能得宜。
迎刃而解:比喻关键的问题解决了,其他的有关问题就容易解决。
三、读文章,知形象1、既然文章的题目是《我的国文老师》,从全文看,文章哪些段落刻画了国文老师的形象?你认为哪一段写的最为精彩,“惟妙惟肖”?明确:2-11段都是描写“国文老师”的。
最为“惟妙惟肖”的地方在第二段。
2、找同学来把这最“生动”的一段朗读一遍,其他同学认真听,然后找同学来总结一下“国文先生”都有哪些特点。
学生声情并茂地朗读第二段,老师评价学生的朗读并提出建议。
明确:讨论总结“国文老师”的特点:相貌——古怪习惯——不好样子----很凶从全文看,国文老师还有什么特点?脾气——暴躁,爱骂人文中哪几个段落写了徐先生骂人?(3-6四个小节)让学生找到这几节,把描写徐老骂人的这几段自己读一读。
我的一位国文老师梁实秋
小试身手
猜一猜“他”(“她”)是谁?
用50至100字刻画同学外貌或是写 有关同学的一个细节,写好后读给 同学听一听,看看同学能不能猜出 来。
6、最后一节表现了我对徐先生怎 样的感情?
怀念、敬慕
7、联系全文,分析本文的艺术特 色。
? 欲扬先抑 ? 抓住人物特点刻画人物 ? 语言幽默
三、拓展阅读 阅读文章,回答下面问题 。
问题1、请根据原文简要描述赛艾 姆外貌的特征。(2' )
问题2、这一外貌特征是怎样呈现 出来的?请作简要分析。(4')
问题1、请根据原文简要描述赛 艾姆外貌的特征。(2' )
答:身材矮小;前额不宽,天庭 欠圆,秃顶,鹰鼻弯长,双眼凹 陷,嘴唇肥厚,脖子粗胖。(2分)
(只答“丑陋”一类概括性词 语而无具体描述不给分,只答出 相貌特征或身材特征的给1分。)
问题2、这一外貌特征是怎样呈现出 来的?请作简要分析。(4' )
答:作者并未直接描写赛艾姆的外貌,而是 通过赛艾姆将自己外貌特征的诸多方面与众 名人作比较,从而巧妙地使赛艾姆的外貌特 征在读者的心中拼接(组合)而成。(4分)
(答出“作者没有直接描写赛艾姆外貌” 的给1分,答出“赛艾姆将自己外貌特征的 诸多方面与众名人作比较”的给2分,答出 “赛艾姆的外貌特征在读者心中拼接 (组合) 而成”的给1分。答案不必拘泥,意思对即 可。)
3、3—5节,主要写了徐先生什 么样的性格特点?有何具体表 现?
凶狠
4、文章第7节(但是从这一次起……) 在全文中起到什么作用?
承上启下。上文表现的是一个古 怪、凶狠的老师形象,下文则是 写徐老师令我受益的内容。
“受益最多”既照应开头,又统 领全文。
5、8—11节写了徐先生哪些教学特色? 自己选辑教材, 注重朗读教学, 作文批改方法独到, 教授许多作文技巧。
红烛——怀念一位“伯乐”老师
生从 文的 归宿 ,因为我 的文学 潜能 ,在 这一 盘。可惜,他只教了我们一年国文课,就被调 :
刻 被 田老 师激 活 了 ,并 得到 了他 的认 可 。
往天津去任教了。一年之后 ,我也考入北京师 i
第 二件 难 以忘 却 的事 情 ,还是 缘 于作 文 。 范学校求学 ,并于两年之后的 1 9 5 1 年在报刊上 l 有 一次 在 自由命题 的作文 时 ,我写 了一篇题 为 发表 了处女作 。所 以 ,我 对这位 老师给我 的文
的 同 学 嬉 戏 。此 举 ,顿 时 拉 近 了 与 同 学 们 的 距 他能管窥 到我 的未来 ,极有 可能是 与文学结 缘
离 ,同学 们 有的笑 ,有的 叫——唯 有我 的心 跳 的人生 。我仔细 地搜索 过他的 书架 ,想看 看这 如 同擂 鼓 ,因为 此时此 刻 ,同学们 的 目光 都抛 位 老师有没 有其 他的著作 ,找 了许久还 是 只看 向 了我——从 小 学到初 中 ,虽然 作文 课也 曾受 见他那本 ( 《 一 串念珠》 ;尽管这位老师难与胡风 、 l 到过 老 师 的表扬 ,但 没有 作文 被 老 师朗 读过 。 雪峰相 比,但 他那百 无禁忌 、心 口如一的个性 , l l 多少年 后 ,我感 知从那一 刻起 ,已然决定 了我 还是 在我 少年时播 下 了行 文的种 子和做 人的 罗
: 开场白便惊杲了所有的同学。他说中国文学界 福 尔摩斯的 任务 。我在 一天下 课之后 ,敲 开老
l 有 “ 三峰” ,接 着 便 在 黑 板 上 写 下 这 “ 三 峰 ” 的 师 宿 舍 的 屋 门 ,借 口是 来 补 交 作 文 课 堂 上 没 能
1 名字 :胡风 、雪 峰 、田秀峰 。正 当 同学 们不解 完 成的一 篇作文 。就 在这天 ,我在他 的书 架上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怀念一位国文老师
多少年了,我一直难忘我的文学启蒙老师。
那是我在通师附中读初中二年级时的1948年,开学之后一位风风火火的新老师,走进了我们的国文课堂。
他向同学们问好之后,开场白便惊呆了所有的同学。
他说中国文学界有“三峰”,接着便在黑板上写下这“三峰”的名字:胡风、雪峰、田秀峰。
正当同学们不解其意的时候,他直白地告诉同学:“胡风、冯雪峰的大名,你们一定听说过———我就是尾随其后的田秀峰。
”我明白了,他是用“峰”与“风的谐音,幽默地介绍他自己。
在我的学生生涯中,如此公开张扬个性的老师,我还是第一次碰到。
但就是这位不拘小节的老师,给予了我文学上的火种,让我义无反顾地走上了从文之路。
记得,这位田秀峰老师,在上作文课的时候,从来不出题目,而是让我们自由命题。
他的理论依据是:同学们来自不同的生活领域,个性又各自相异,都在一个命题下行文,难以发现人才。
全班的同学对这位老师,充满了好奇。
有人说他在标新立异,还有的同学则反串了“峰”与“风”的谐音之策,将“吾师”叫成“巫师”———给他起了个巫师的绰号。
弦外之音,意在针砭田秀峰老师离开国文教学的常规。
当时,语文的通称为国文。
学生们虽然已经不再穿长袍马褂,但思想还处于绝对的封闭状态。
我内心则对这位老师十分欣赏,为了摸清他是不是“狗掀门帘子———只凭一张嘴”的巫师,便自动担任起福尔摩斯的任务。
当时,我是学校里的住宿生,去他的宿舍十分方便,便在一天下课之后,敲开老师宿舍的屋门,借口是来补交作文课堂上没能完成的一篇作文。
就在这天,我在他的书架上有了发现,一本题为《一串念珠》的书皮上,印有田秀峰的名字。
对我说来,这个发现引起的震撼,无异于一声雷鸣,因为在我的学生时代里,这是第一次看见有个人著作出版的国文老师。
尽管那本书开本很小,书页也不太厚,但还是激起我对这位老师的崇敬。
接下来发生的事情,则更出乎我的意料之外了。
在上作文课的时候,他兴冲冲地在全班同学面前,朗读了我那篇补交上去的作文。
记得,那篇作文题为《青青的河边》,是记载我们几个同学,星期天去通县西门外一个叫小闸的水塘去玩水的趣事。
其中一个家在白洋淀、名叫陈景文的同学,是个水中超人,在游泳比赛中如水中蛟龙,把所有参加游泳比赛的同学,远远地甩在了后边。
在文章中,我把他誉之为《水浒传》中”浪里白条张顺“。
更有意思的是,田老师在朗读我的作文时,全然没有了老师之尊,一会儿摇头晃脑,一会儿停步凝思;犹如一个大顽童,在与全班的同学嬉戏。
此举,顿时拉近了与同学们的距离,同学们有的笑,有的叫———唯有我的心跳如同擂鼓,因为此时此刻,同学们的目光都抛向了我———从小学到初中,虽然作文课也曾受到过老师的表扬,但没有被老师朗读过。
多少年后,我感知从那一刻起,已然决定了我一生从文的归宿,因为我的文学潜能,在这一刻被田老师激活了,并得到了他的认可。
第二件难以忘却的事情,还是源于作文。
有一次在自由命题的作文时,我写了一篇题为《桃花盛开的时候》的作文。
文中叙述了我童年时,与山村的小伙伴在遍山的桃花丛林中,叠垒石塔的悲怆记忆:一个绰号叫“小马驹子”的童年伙伴,是我们中间的头头,他不仅臂力过人,还曾有过骑在一匹没有马鞍的马,驰骋过家乡的北山,到山后一个村镇去看皮影戏的纪录。
可是当我们用石头垒起一个个石塔后,悲剧降临到了他的头上———他脖子上长了一个疔疮,没过三天他就与世长辞了。
他走了之后,让这个小小山村失去了宁静。
有的乡亲说:他不该在山巅上垒塔,让山神背上驮着它,山神恼火了……有的乡亲说:那石塔正好对着他的家宅,冒犯了地下神灵,阴气便顺着地下中轴线进了他的家……我年纪小,心中没有那么多迷信传说,只是再看那满山桃花时,感到那些艳丽的花瓣如同浸染了血浆……我之所以写出这样一篇作文,全然因为通师附中院内盛开的桃花,勾起了我对童年生活的一段回忆。
田秀峰老师看了我这篇作文后,没有像上次那样在班上进行通读,而是拿着我的作文去找了我的家叔从陆人去了。
家叔毕业于北平辅仁大学国文系,曾在当时的天津《大公报》冯至主编的副刊上,发表过模仿莎士比亚十四行诗体之诗作,此时家叔在通师任教导主任之职。
当天,我叔叔便把我叫到了他的办公室,并把我写的作文从抽屉里拿了出来,问我说:
“这真是你写的吗?”
我答:“叔叔,你该知道咱们村‘小马驹子’这个人呢!”
“他真的死了?”
“长疔毒死了!”
家叔告诉我:“这篇作文是田老师送来的。
他认知你身上蕴藏着有待生发的文学细胞,我看了你的作文之后,也认同他的意见。
你以后要多多向田老师请教,他是个有见识的国文老师。
”
从此,田秀峰老师的宿舍成了我常去的地方。
他一边用拳头敲击着木桌,一边激励我要多读多写多投稿。
他说他虽然不是算命的先生,但他能管窥到我的未来,有可能是与文学结缘的人生。
我仔细地搜索过他的书架,想看看这位老师有没有其他的著作,找了许久还是只看见他那本《一串念珠》;尽管这位老师难与胡风、雪峰相比,但他那百无禁忌、心口如一的个性,还是在我少年时播下了行文的种子和做人的罗盘。
可惜,他只执教了我们一年国文课,就被调往天津去任教了。
一年之后,我也来到北京师范学校求学,并于两年之后的1951年在报刊上发表了处女作。
所以,我对这位老师给我的文学初步加薪助燃之情,一直牢记于心。
十分巧合的是,在上个世纪的九十年代,有一次我接受报纸记者的采访时,曾提到了这段往事。
不曾料想到的是,这篇记者的报道被一个认识田秀峰老师的人看到,将报纸转给了田老师。
他通过报纸给我写来一封长信,除了与我叙说别情之外,还用他年轻时任教师时的幽默,在信中问我:“我能算上个识别千里马的当代伯乐吗?”我给他任教的天津财经学院复信说:“田老师,您是一个杰出的教师,凡是好的老师,都是识马的伯乐;但您在我眼里,是伯乐中的伯乐,之所以这么说,因为我不是千里马,而是一条只会拉车的笨马,您把一匹‘笨’马,调教成一匹‘奔’马,不是需要更多的精力和智慧吗?!”
适逢教师节到来,写此短章,一向教师中的伯乐们致敬;二借此短章,向催生我文学初步的老师,表达一片真挚的感怀之情。
一个优异的教师,除了教人丰腴的知识之外,还有一个重要天职,那就是善于发现学生的素质和潜能———在某种意义上讲,能否对学生的潜能有所发现,本身也是对教师智能的考核。
1.给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注音。
①擂鼓()②悲怆()③绰号()④丰腴()
2.请你谈一谈下列词语在具体语言环境中的含义。
①我义无反顾地走上了从文之路。
②但他那百无禁忌、心口如一的个性,还是在我少年时播下了行文和做人的种子。
3.文章第二自然段中的“在我的学生生涯中,如此公开张扬个性的老师,我还是第一次碰到。
但就是这位不拘小节的老师,给予了我文学上的火种,让我义无反顾地走上了从文之路。
”一句在文中起着怎样的作用?本句与第十二自然段中的哪句话相照应?
4.通读全文后,请用简洁的语言概括田老师所做的“给予了我文学上的火种”的两件事。
5.人们常以桃花比喻美好的事物,比如少女的脸颊。
第五自然段中,作者却以“再看那满山桃花时,感到那些艳丽的花瓣如同浸染了血浆。
”来抒写自己的感受,其原因是什么?
6.孩子们将“吾师”叫成“巫师”,“意在针砭田秀峰老师离开国文教学的常规。
”但是读过文章后,我们感觉到“巫师”一词又是对胡老师的赞美,因为他能“把一匹‘笨’马,调教成一匹‘奔’马”。
你认为,田老师的法术是什么?
7.请结合自己的生活经历,谈谈你对文章结尾“一个优异的教师,除了教人丰腴的知识之外,还有一个重要天职,那就是善于发现学生的素质和潜能。
”这句话的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