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动生理学第二次作业
运动生理大二(上)论述题
运动生理大二(上)论述题1、骨骼肌收缩的全过程(收缩原理)①兴奋传递。
运动神经冲动传至神经末梢--------N末梢对Ca2+通透性增加,Ca2+内流入N末梢内---------接头前膜内囊泡向前膜移动、融合、破裂--------Ach释放入接头间隙-------Ach与终极膜受体结合-------终极膜对Na+的通透性增加--------产生终极电位---------终极电位引起肌细胞膜AP②兴奋—收缩。
(肌丝滑行)耦联肌细胞膜AP沿横小管传至三联管---------终末池、膜上的钙通道开放终末池内Ca2+进入肌细胞浆---------Ca2+与肌钙蛋白结合引起肌钙蛋白的构型改变---------原肌凝蛋白发生位移暴露出肌动蛋白与横桥的结合位点-----横桥与结合位点结合,激活ATP酶作用,分解ATP,释放能量-------横桥摆动---------牵拉细肌丝朝M线中央滑行-----肌小节缩短,肌细胞收缩2、如何运用血红蛋白指标指导科学训练?①血红蛋白(Hb)有运输氧气和二氧化碳的作用,血红蛋白中的亚铁(Fe2+)在氧分压高时(肺内)易和氧结合,生成氧合血红蛋白(HbO2),在氧分压低时(组织内)与氧易分离,把氧释放出来,供细胞代谢的需要,血红蛋白也能与二氧化碳结合成氨基甲酸血红蛋白,在组织内(二氧化碳分压高)与二氧化碳结合,到肺内(二氧化碳分压低)放出二氧化碳,血红蛋白如此不断地运输氧气和二氧化碳进行吐故纳新。
此外血红蛋白还有缓冲酸碱的作用。
②由于血红蛋白指标相对稳定,又能较敏感的反应身体机能状态,所以运动训练中经常用这一指标评定运动员机能状态训练水平,预测运动能力。
③我国成年男性血红蛋白浓度为120-160g/L,成年女性为110-150g/L,血红蛋白过高或过低都会影响运动员的运动能力。
血红蛋白低于正常值,即出现贫血,氧和营养物质供给不足,必然导致工作能力下降。
血红蛋白值过高时,血液中红细胞数量和积压也必然增多。
运动生理学 期末作业
105852011100109 2班朱方仁健身健美操能量代谢特点及营养的补充摘要:根据健身健美操的特点,分析其物质能量代谢的特点,探讨大众健身者在参加健身健美操锻炼期间的合理营养膳食结构,为健身者达到更好的健身效果提供理论依据。
关键词:健身健美操;能量代谢;合理营养近几年,随着国际上健美操运动的不断发展,我国健美操运动也越来越普及。
科学安全的健身呼声越来越高,为规范健身市场,自1998年中国健美操协会推出了《健美操大众锻炼标准和健身指导员实施办法》以来,经过不断完善,2004年又推出一套新的锻炼标准,对练习强度和锻炼时间提供了更好的参考价值,有力的推动了我国健美操活动的开展。
许多职业女士出于健身及减肥等不同的目的在各种俱乐部参加锻炼,高校女大学生也参加学校的健美操俱乐部进行锻炼。
在健身活动中,合理安排运动量的同时,如何根据健美操运动的能量代谢特点,合理补充营养,调整膳食结构,避免盲目减肥者和不合理饮食习惯造成的运动性伤病,则是引起大众健身指导员及健身者注意的问题。
1 健身健美操的运动特点健美操是以健身为目的,在每分钟20-24拍的节奏下,通过下肢的基本步伐配合上肢简单的动作,全面活动身体来提高人体有氧代谢能力,增强体质,促进人体健身健美[1]。
健身健美操面对大众,强度和难度相对降低,可以根据练习者的年龄、性别、形体、素质、练习任务的不同而自由选择,具有广泛的适用性。
目前在国内外随着健美操运动的快速发展和人们需求的多样化,出现了新的健美操练习形式,例如加大运动量而又不增加下肢负担的有氧踏板操;适用于中老年锻炼的有氧健身操;年轻人非常喜爱的搏击健美操;以及女性改善形体及身体姿势的瑜伽健美操等。
从准备活动到跳操后力量练习加上放松练习,时间在60-120 min 左右。
2 健身健美操的能量代谢特点人体在运动时,物质变化与能量转化是紧密联系的,ATP是人体一切活动的直接能源。
不同的运动项目,由于强度、持续时间等方面的不同,三种供能系统所占的比例也不同。
运动生理学练习及答案
绪论一、名词解释内环境稳态兴奋与兴奋性动作电位静息电位阈强度正反馈负反馈二、选择题1、机体的内环境是指()。
A.细胞内液,B.组织液,C.血浆,D.细胞外液。
2、可兴奋细胞兴奋时,共有的特征是产生( )。
A.收缩反应,B.分泌,C.反射活动,D.动作电位。
3、维持机体稳态的重要调节过程是()。
A.神经调节,B.体液调节,C.负反馈调节,D.自身调节。
4、组织兴奋后处于绝对不应期时,其兴奋性为()。
A.零,B.无限大,C.大于正常,D.小于正常。
5、在运动生理学中常用衡量神经与肌肉兴奋性的指标是()。
A.基强度,B.阈强度,C.时值,D.强度-时间曲线。
6、与耐力项目运动员相比,短跑运动员的时值()。
A.较长,B.较短,C.先短后长,D.无区别。
7、负反馈调节的特点是()。
A.维持生理功能的稳定,B.使生理活动不断增强,C.可逆过程,D.不可逆过程。
8、相对不应期是指()。
A.出现在超常期之后,B.兴奋性下降到零,C.测试刺激的阈值为无限大,D.兴奋性逐渐恢复到正常水平。
9、动作电位产生的过程中,K+外流增大,膜电位出现()。
A.极化, B.去极化, C.复极化, D. 反极化。
10、静息电位的形成主要是由于( )。
A.K+内流,B.Cl-内流,C.Na+内流,D.K+外流。
11、听到枪声起跑属于( )。
A.神经调节,B.体液调节,C.自身调节,D.反馈调节。
12、下列有关反应错误的叙述是()。
A.反应与适应都是通过体内调节机制来实现的,B.反应是当内外环境改变时,机体生理功能所产生的相应的暂时性改变,C.适应是在某一环境变化的长期影响下,人体功能与形态发生相应的持久性变化,D.反应和适应都是病理过程。
三、填空题1、内环境是指细胞生活的_____,它由_____构成,是_____与_____进行物质交换的桥梁。
2、静息时,膜对_____有很大的通透性,对_____的通透性很低,所以静息电位主要是_____所____形成的电化学平衡电位。
《生理学》1、2次作业
生理学第二次作业、名词解释1呼吸答:机体在新陈代谢过程中需要不断地从外界环境中摄取02并排出C02这种机体与环境之间的气体交换称为呼吸2潮气量答:每次呼吸时吸入或呼出的气量500ml3肺泡通气量答:每分钟肺泡吸入的新鲜空气量二(潮气量-无效腔气量)>呼吸频率4肺活量答:指在最大吸气后,用力呼气所能呼出的气量。
它是补吸气量、潮气量和补呼气量三者之各。
正常成年男性平均约为3.5L,女性约为2.5L5通气/血流比值答:每分钟肺泡的通气量和每分钟肺血流量的比值。
6波尔效应答:酸度对血红蛋白氧亲和力的影响称为波尔效应7Hb的氧容量答H b所能结合的最大氧气量称为Hb的氧容量8吸收答::被消化后的小分子物质透过消化道黏膜上皮细胞进入淋巴液和血液的过程9 消化答:食物在消化道内被分解为结构简单,可被吸收的小分子物质的过程。
10 脑-肠肽答:指即存在于脑中又存在于胃肠,呈现双重分布的肽类激素11 胃的排空答:胃内容物进入十二指肠的过程称为胃排空12 基础代谢率答:指在基础状态下,单位时间内每平方米体表面积的能量代谢(单位时间内的基础代谢)。
13 食物的氧热价答:氧化某营养物消耗1L氧所释放的热量。
其中,糖20.92kJ脂肪19.66kJ;蛋白质18.83kd14 呼吸商答:生理学把机体在同一时间内呼出的二氧化碳的量与摄入的氧量的比值称为呼吸商15 肾小球滤过率答:单位时间内(每分钟)两肾生成的超滤液量,称为肾小球滤过率(GFR。
正常为125ml/min16有效滤过压答:(肾小球毛细血管血压+神小囊胶体渗透压)- (血浆胶体渗透压+肾小囊内压)17球管平衡答:近端子管对溶质和水的重吸收随肾小球滤过率的变化而变化,即当肾小球滤过率增大时近端子管对Na+和水的重吸收率也增大,反之肾小球滤过率减少时,近端子管对Na+和水的重吸收率也减少1 8渗透性利尿答:由于小管液中溶质浓度增加而引起尿量增多的现象,称为渗透性利尿19 水利尿答:饮大量清水后引起尿量增多的现象,称为水利尿。
运动生理学题库及答案
运动生理学题库及答案一.名词解释1运动生理学2新陈代谢3运动单位4疲劳5兴奋6膜电位7动作电位8体液9人体内环境10红细胞比容11渗透压12 碱储备13运动性贫血14自动节律性15心动周期16心输出量17心力储备18血压19动脉脉搏20呼吸21外呼吸22内呼吸23呼吸运动24潮气25时间肺活量26肺通气量27氧利用率28最大摄氧量29肺泡膜扩散容量30物质代谢31能量代谢32氮平衡33基础体温34激素35 内分泌36 内分泌腺37感受器38感觉器官39感觉40视野41中央视觉42周围视觉43视力44前庭器官稳定性45运动技能46运动动力定性47需氧量48摄氧量49氧亏50运动后过量氧耗51乳酸阈52身体素质53 力量素质54有氧耐力55无氧耐力56速度素质57动作速度58赛前状态59超量恢复60运动性蛋白尿61晶体渗透压62运动性血尿64姿势反射65分化抑制66“第二次呼吸”二.填空1.可兴奋组织包括()()()。
2.肌肉具有()和()生理等特性。
3.引起兴奋的刺激条件有:(),()和()。
4.单收缩包括三个时期:(),()和()。
5.慢肌属于()型肌纤维,收缩()能();快肌属于()型肌纤维,收缩(),但易()。
6 较大强度运动时()纤维首先被动员。
7.要使组织兴奋,刺激必须达到一定()。
8.体液由于存在部位不同,分为()和()。
9.血液总量约占人体体重的()。
10.血液的有形成分包括(),()和()。
11.血液的渗透压分为()和()。
12.正常人血红蛋白值男子为();女子为()。
13.正常成人血小板数量有()。
14.由于运动引起的白细胞增多称()。
15.心房主要作用是();心室的主要作用是(),心跳的正常起搏点是()。
16.心肌的生理特征有(),()和()。
17.心肌不产生强直收缩的原因是由于()。
18.最大心率一安静心率=()。
19.成年人血压的正常范围,收缩压为(),舒张压为()。
20.心血管最基本中枢是在()。
运动生理学期末测试题及答案
运动生理学期末测试题及答案总计: 6 大题,37 小题,共100 分答题时间:120一、单选题(该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1分。
)1.受试者每分摄氧量为250mL/min,若动静脉氧差为0.5mL/100mL,其每分输出量是:A.3L/minB.4L/minC.5L/minD.8L/min2.在一定强度的周期性运动中,经过哪一状态后机体便进入一种相对稳定状态:A.赛前状态B.假稳定状态C.进入工作状态D.疲劳状态3.肌肉受到外力牵拉而伸长时,受刺激的感受器是:A.腱器官B.肌梭感受器C.触觉感受器D.压觉感受器4.耐力性项目运动员的最大摄氧量增高,其主要原因是:A.心脏泵血功能增强B.慢肌纤维的百分比含量增高C.血液运氧能力增强D.肝脏对乳酸的清除能力增强5.正常人每日由各种消化腺分泌的消化液总量为:A.1~2LB.2~3LC.3~4LD.6~8L6.血管内外均可以使衰老的红细胞得到破坏,血管外破坏红细胞的主要场所是:A.肾和肝B.脾和肝C.胸腺和骨髓D.肺和淋巴7.脊髓小脑的功能是调节正在进行过程中的运动,协助大脑皮质对何种运动进行适时的控制:A.状态反射B.翻正反射C.随意性运动D.节律性运动8.女子第一次来月经称为初潮,通常年龄是:A.8~10岁B.11~12岁C.12~14岁D.14~16岁9.机体产生应激反应时血中主要增高的激素是:A.氢化可的松与肾上腺素B.肾上腺素与去甲肾上腺素C.促肾上腺皮质激素与皮质醇D.雄激素10.运动时与脂肪代谢调节有关的激素变化,哪一项是错误的:A.儿茶酚胺分泌增加B.性激素分泌减少C.甲状腺激素分泌减少D.生长素分泌增加二、填空题(该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1分。
)11.高原环境可使运动员血液中()和()增多,使其在高原训练回到平原后机体供氧能力得以提高。
12.安静时人体最主要的产热器官是(),运动时最主要的产热器官则是()。
13.心肌细胞动作电位最主要特征是有一个()期,此期历时约100~150ms,这是心肌细胞动作电位持续时间()的主要原因。
《运动生理学》人体版冲刺卷(二) - 答案
2019年《运动生理学》人体版冲刺卷(二)(100分)注意:考生须将试题答案写在答题纸上,写在试卷上无效!一、名词解释(共5题,每题4分,共20分)1.运动生理学【参考答案】是人体生理学的一个分支,是研究人体的运动能力和对运动的反应与适应过程的科学,主要研究在运动过程中,人体各细胞、器官、系统的机能变化和它们的协同工作的能力和机理,进而观察其对人体运动能力影响;同时,还要观察运动对人体的形态和机能产生适应性变化的影响。
运动生理学是体育科学中一门重要的应用基础理论学科。
2.肌小节【参考答案】两条Z线之间的结构,是肌纤维最基本的结构和功能单位,称之为肌小节。
3.碱贮备【参考答案】血液中缓冲酸性物质的主要成分是碳酸氢钠,通常以每100毫升血浆的碳酸氢钠含量来表示碱贮备量。
碱贮备的单位是以每100毫升血浆中H4CO3能解离出的CO2的毫升数来间接表示,正常为50%-70%。
4.射血分数【参考答案】每搏输出量占心室舒张末期的容积百分比,称为身射血分数。
5.时间肺活量【参考答案】在最大吸气之后,以最快速度进行最大呼气,记录在一定时间内所能呼出的气量,称时间肺活量。
二、简答题(共3题,每题10分,共30分)1.举例说明运动中体温的变化及调节。
【参考答案】运动中由于代谢水平提高,人体产热增加,尽管经机体调节加强了散热过程,但仍不能保证体热平衡而使体温升高。
运动中体温的适度升高可以提高神经系统的兴奋性;降低肌肉的粘滞性,加快收缩速度;加快肌肉血流速度,加大血流量;促进氧合血红蛋白的解离及二氧化碳的交换,有利于提高人体的运动能力。
研究证明,人体肌肉活动的最适温度为38℃。
运动前的准备活动大致即为这个水平。
运动中体温的升高与运动强度、持续时间、环境温度、湿度、风速及运动员训练水平等因素有关。
运动强度越大,持续时间越长,体温升高幅度越大。
剧烈运动中发汗成为维持体温恒定的主要途径。
一次大强度、大运动量训练,运动员的失汗量高达2-7升,同时日可散发大量体热。
首都体育学院考研-运动生理习题集2
运动生理习题集2 第一章骨骼肌机能一、名词解释1.肌小节2.肌管系统3.横小管系统4.纵小管系统5.终池6.三联管7.生物电8.静息电位9.动作电位10.极化状态11.去极化12.反极化13.超射14.“全或无”15.局部电流16.运动终板17.终板电位18.肌电19.肌电图20.兴奋—收缩耦联21.阈刺激22.向心收缩23.等长收缩24.离心收缩25.等动收缩26.绝对肌力27.相对肌力28.绝对力量29.相对力量30.运动单位31.运动单位动员二、单项选择题1.肌肉的基本结构和功能单位是指()。
A.肌原纤维B.肌纤维C.肌小节D.肌丝2.静息状态下,肌小节中只有粗肌丝的部分是()。
A.A带B.I带C.H区D.Z线3.根据离子学说,静息电位的产生是由于()。
A.K+平衡电位B.Na+平衡电位C.Cl-平衡电位D.Ca2+平衡电位4.根据离子学说,动作电位的产生是由于()。
A.K+停止外流B.Na+迅速大量外流C.K+突然迅速外流D.Na+迅速大量内流5.骨骼肌细胞兴奋后,处于()可以对阈下刺激发生反应。
A.绝对不应期B.相对不应期C.超常期D.低常期6.有髓鞘神经纤维上动作电位传导的方式是()。
A.局部电流B.跳跃式传导C.膜电位D.跨膜电位7.运动神经纤维末梢所释放的递质是()。
A.肾上腺素B.去甲肾上腺素C.5-羟色胺D.乙酰胆碱8.骨骼肌细胞中终末池是()的储存库。
A.Mg2+B.Ca2+C.K+D.Na+9.骨骼肌中的收缩蛋白是指()。
A.肌球蛋白B.肌动蛋白C.肌球蛋白和肌动蛋白D.肌钙蛋白10.判断组织兴奋性高低最常用而又简易的测定指标是()。
A.时值B.基强度C.阈强度D.强度—时间变化速率11.当兴奋从运动神经传至神经一肌肉接头处的轴突末梢时,引起轴突末梢膜上的()。
A.Ca2+通道开放B.Na+通道开放C.K+通道关闭D.Ca2+通道关闭12.神经—肌肉接头兴奋的传递是()。
体育心理学
1.体育心理学侧重研究__体育教育教学_____过程中的心理现象。
2.运动心理学侧重研究 _运动员在训练和比赛______过程中的心理现象。
3.锻炼心理学侧重研究 _体育锻炼______过程中的心理现象。
4. 推动学生参与运动学习与身体锻炼的内部心理动因是_运动动机________。
5. 运动动机对学生的体育活动和锻炼行为起着发动、选择、__强化_和_维持__ 的功能。
6. 根据学生参与运动学习和身体锻炼的心理动因是以生物性需要,还是以社会性需要为基础的,可将运动动机分为____生物性动机_____和社会性动机。
7.注意是心理活动或意识对一定信息的____指向______和___集中_______。
8.列出与焦虑有关的三个心理生理指标:___血液、_心率_ 、___皮肤电___。
9.列出与健康体能有关的三个指标: _心肺耐力__、__柔韧性_ 、_肌肉耐力_ 。
10.体育锻炼影响心理健康的生理学假说有:___氨基酸神经递质假说_、_单胺类神经递质假说____、___脑内神经肽假说_11.体育锻炼影响心理健康的心理学假说有:_心理状态改善假说_ 、_注意力分散假说_ 、_认知行为假说、_社会交互作用假说、心理控制感假说_ 、运动愉快感假说__ 。
12. 影响赛前状态焦虑的环境因素主要有比赛重要程度和比赛结果的不确定性。
13. 唤醒是指机体总的 ___生理性激活_______ 的不同状态或不同程度。
14. 唤醒有三种表现,即_脑电唤醒、 _行为唤醒_ 和__植物性唤醒__ 。
15. 唤醒对维持与改变大脑皮层的兴奋性,保持觉醒状态有主要作用,它为 _注意的保持与集中以及 _意识状态_ 提供能量。
__、__心血管健康假说。
16. 唤醒水平的变化与刺激的_强度,有着密切的关系,而与刺激的 _性质_ 之间的相关性较小。
17. 焦虑是个体在担忧自己不能达到目标或不能克服障碍而感到_自尊心__ 受到持续威胁下形成的一种紧张不安、带有惧怕色彩的___情绪状态_____ 。
运动生理学本科第2学期作业题答案
第九章运动训练的若干问题的生理学分析参考答案二、选择题C,D,D,B,A, B,B,A,B,B, (BD),B,B,D,B,三、填空题1.超负荷和渐增负荷原则,专门性原则,可逆性原则,个别对待原则2.45%VO2max,100~120次.min-1,10~30min3.15min,2~3min4.一般性准备活动,专门性准备活动5.强度,时间,密度,数量6.潜力大,动员快,恢复快7.适应8.四、判断题√,√,√,×,×, √,√,×,×,√,五、问答题1答:超负荷原则是运动训练中采用的生理负荷量应超过已适应的负荷进行训练的原则。
渐增负荷原则:指运动训练中负荷的增加必须遵循由小到大,循序渐进的原则。
应用意义与方法:在运动训练中,随着训练的进行,机体产生相应的良好适应,运动水平得到提高,这时机体对原来的训练负荷已逐渐适应,如果不增加负荷,就不能引起新的适应性变化。
所以训练中应在适应原负荷的基础上,逐渐增加运动负荷,使机体经常在超负荷的条件下训练,不断产生新的生理适应,不断提高功能能力。
如Fox提出负荷到“8”训练到“12”。
2答:准备活动是是指在比赛、训练和体育课的基本部分之前有目的地进行的身体练习。
为即将来临的剧烈运动或正式比赛做好机能上的准备。
准备活动的生理作用:①适度提高神经系统兴奋性,增强内分泌活动。
②预先克服内脏器官的生理惰性,增强氧运输系统的功能,使肺通气量、吸氧量和心输出量增加,从而有效地缩短进入工作状态的时程,使机体在正式运动开始时能尽快发挥最佳工作能力。
③使体温升高,提高酶活性,加快生化反应进行。
实验证明体温每升高1℃,细胞的新陈代谢速度增加13%。
肌肉温度升高2℃时,肌肉收缩速度约增加20%。
可降低肌肉粘滞性,增强弹性,有助于防止运动损伤;提高肌肉的收缩速度,并预防运动损伤。
④增强皮肤血流,有利于散热,防止正式练习时体温过高。
⑤调节不良赛前状态。
《运动生理学》习题与答案
《运动生理学》习题与答案(解答仅供参考)一、名词解释:1. 心率储备:是指个体在静息心率和最大心率之间的差异,反映了心脏对运动负荷的适应能力。
2. 疲劳:是指机体在持续或重复的生理或心理负荷下,工作能力和效率逐渐降低的一种生理现象。
3. 有氧耐力:是指人体在进行长时间、中低强度运动时,通过有氧代谢系统提供能量的能力。
4. 运动性贫血:是指由于长期剧烈运动导致血液中红细胞数量和(或)血红蛋白浓度低于正常水平的现象。
5. 肌肉收缩的全过程中:包括肌肉的缩短(向心收缩)、长度保持(等长收缩)和拉长(离心收缩)三个阶段。
二、填空题:1. 运动引起的心率变化主要受______和______两个因素的影响。
(答案:运动强度、运动持续时间)2. 血液中的______是氧气的主要运输形式。
(答案:血红蛋白)3. ATP-CP系统是供能速度快、但能量储备______的能源系统。
(答案:少)4. 肺泡气与动脉血之间的气体分压差是驱动______的动力。
(答案:肺换气)5. 运动训练可以使心肌细胞的______增加,提高心脏的工作效率。
(答案:线粒体数量)三、单项选择题:1. 下列哪种运动主要依靠糖酵解系统供能?(D)A. 长跑B. 游泳C. 自行车D. 举重2. 运动中,当心率达到最大心率的60%-75%时,主要发展的是哪种耐力?(A)A. 有氧耐力B. 无氧耐力C. 力量耐力D. 速度耐力3. 下列哪种情况可能导致运动性贫血?(B)A. 运动量适中B. 长期剧烈运动C. 合理饮食D. 充足休息4. 在肌肉收缩过程中,产生力量最大的是哪种收缩方式?(C)A. 向心收缩B. 等长收缩C. 离心收缩D. 三种方式产生的力量相同5. 下列哪种激素可以促进蛋白质合成,对肌肉生长有重要作用?(B)A. 胰岛素B. 生长激素C. 肾上腺素D. 甲状腺激素四、多项选择题:1. 下列哪些因素可以影响运动中能量供应的方式?(ABCD)A. 运动强度B. 运动持续时间C. 运动项目D. 训练水平2. 下列哪些是运动性疲劳的可能机制?(ABCD)A. 能量物质耗竭B. 代谢产物积累C. 神经系统功能下降D. 免疫功能下降3. 下列哪些是运动训练对心血管系统的影响?(ABCD)A. 心脏泵血功能增强B. 心肌肥大C. 血管舒缩功能改善D. 血液流变性改善4. 下列哪些是运动训练对呼吸系统的影响?(ABC)A. 增加肺通气量B. 提高肺泡通气/血流比值C. 增强呼吸肌力量D. 减少肺部疾病的发生5. 下列哪些是运动训练对骨骼肌的影响?(ABCD)A. 增加肌肉力量B. 提高肌肉耐力C. 改善肌肉灵活性D. 增加肌肉体积五、判断题:1. 长期进行有氧运动可以提高人体的最大摄氧量。
运动生理学作业
1.讨论有氧耐力的生理学基础及发展有氧耐力训练方法答:第一种方法:[有氧耐力是指人体长时间进行有氧工作的能力。
氧供充足是实现有氧工作的先决条件,也是制约有氧工作的重要因素。
而运动中氧的供应受多种因素制约。
(1)心肺功能空气中的氧通过呼吸器官的活动吸进肺,并通过物理弥散作用与肺循环毛细血管血液之间进行交换。
因此,肺的通气与换气机能是影响人体吸氧能力的因素之一。
优秀的耐力专项运动员在系统训练的影响下,使心脏的形态与机能出现一系列适应性的变化。
主要表现为左心室内腔扩张,心容积增大,安静时心率减慢,每搏输出量增加。
其表明心脏的泵血机能和工作效率得到提高,以适应长时间持续运动的需要。
(2)骨骼肌特点当毛细血管血流经组织细胞时,肌组织从血液中摄取和利用氧的能力与有氧耐力密切相关。
肌组织利用氧的能力主要与肌纤维类型及其代谢特点有关。
有氧耐力的好坏不仅与心肺功能或氧运输系统有关,而且与氧的利用能力有关。
心输出量是决定最大摄氧量的中枢机制,而肌纤维类型的百分组成及其本身的特点是决定VO2max的外周机制。
(3)神经调节能力长期进行耐力训练,不仅能够提高大脑皮质神经过程的稳定性,而且能够改善各中枢间的协调关系。
由于神经调节能力的改善,可以提高肌肉活动的机械效率,节省能量消耗,从而保持长时间的肌肉活动。
(4)能量供应特点耐力性项目运动持续时间长,强度较小,其能量绝大部分由有氧代谢供给。
所以,机体的有氧代谢能力与有氧耐力素质密切相关。
系统的耐力训练,可以提高肌肉有氧氧化过程的效率和各种氧化酶的活性,以及机体动用脂肪供能的能力。
在长时间耐力练习中,随着运动时间的延长,脂肪供能的比例逐渐增大,从而节省糖原的利用。
] 答:第二种方案:第一、发展有氧耐力(最大摄氧量)的生理学基础。
有氧耐力是指机体长时间进行有氧供能(靠糖原和脂肪有氧分解供能)的工作能力。
这种有氧耐力可以通过人体的最大摄氧量反映出来。
1)呼吸器官的技机能得到良好的改善。
《运动生理学》高教版冲刺卷(二)-答案
《运动生理学》高教版冲刺卷(二)-答案2019年《运动生理学》高教版冲刺卷(二)(100分)注意:考生须将试题答案写在答题纸上,写在试卷上无效!一、名词解释(共5题,每题4分,共20分)1.心输出量【参考答案】一侧心室每分钟所输出的血量,称为每分输出量,简称心输出量。
2.阈强度【参考答案】固定刺激作用时间和时间-强度变化率,可引起组织兴奋的最小刺激强度,称为阈强度。
3.碱储备【参考答案】由于血浆中的NaHCO3是缓冲固定酸的主要物质,习惯上将血浆中的NaHCO3称为碱储备,通常以每100mL血浆中的碳酸氢钠含量来表示碱储备量。
4.肺活量【参考答案】最大吸气后,尽力所能呼出的最大气量称为肺活量,其值相当于潮气量、补吸气量和补呼气量三者之和。
5.速度素质【参考答案】速度素质是指人体进行快速运动的能力或在最短时间完成某种运动的能力。
速度素质可分为反应速度、动作速度和周期性位移速度。
二、简答题(共3题,每题10分,共30分)1.简述运动心脏泵血功能的改善?【参考答案】长期运动训练后,运动员的心脏功能明显增强,主要表现在三种不同的状态。
①在安静状态下,长期运动训练的人和普通人由于机体的代谢水平相同,心输出量并无太大差异。
但普通人的心率快,搏出量较小,而运动员则表现为心动徐缓,搏出量大。
②在定量负荷运动时,有训练者心率的增幅小,而心搏量的增幅大,心输出量的增幅亦较普通人小,表现出心泵功能的节省化现象。
这是由于长期的运动训练使心肌工作的机械效率提高,在与普通人完成相同的运动量时,能耗少,更加轻松省力,心血管系统对运动的反应减小。
③在完成极限负荷运动时,运动员的心泵功能表现出较高的机能储备量。
虽然,有训练者所能达到的最大心率与无训练者差别不大,但心搏量和心输出量却明显大于无训练者。
一般人心搏量最大可达120mL,心输出量约为20—25L·mn-1,而有训练者心搏量可高达160mL 左右(优秀运动甚至高达180-200mL),心输出量最大可达40L·min-,表现出很高的心脏机能储备量。
《运动生理学》 笔记和课后习题(含考研真题)详解(文字版)
运动生理学本科第2学期作业题
第一次作业第九章运动训练的若干问题的生理学分析一、名词解释运动负荷阈极点第二次呼吸过度训练准备活动整理活动二、选择题1、体育教学与训练过程的生理本质,就是通过有目的的身体练习使人体()。
A.机能水平获得提高B.运动能力获得提高C.生理功能、生物化学和形态结构产生适应性增强D.各器官功能的协调2、训练使体质增强的生理本质是积极的适应过程,当训练中止后()。
A. 适应会很快消失B. 适应会延续一段较长时间,C. 适应会长期存在D. 适应会逐步消失。
3、超负荷的量可通过控制两个基本因素来改变,这两个因素是()。
A.训练负荷的大、小B.刺激性质与适应程度,C.训练强度和训练量D.训练强度和训练密度。
4、随着锻练效果的提高和学生体质的增强,机体对原有的生理负荷反应是()。
A.变大B.变小C.不变D.无明显反应。
5、赛前运动员神经系统的兴奋水平处于何种状态,有助于克服内脏器官的功能惰性()。
A.兴奋性升高B.兴奋性下降C.兴奋性过高D.兴奋性保持稳定状态。
6、赛前状态时运动员的脉率变化为()。
A.变化不定B.加快C.减慢D.不变7、赛前状态时,收缩压的变化为()。
A.不变B.升高C.下降D.变化不定。
8、赛前状态可引起肺通气量()。
A.增加B.减少C.不变D.增加或减少。
9、出现极点时()。
A.吸氧量能满足运动的需氧量B.吸氧量不能满足运动的需氧量,C.两者都是D.两者都不是。
10、准备活动后体温升高的生理作用表现错误的叙述为()。
A.增加肌肉收缩速度B.提高ATP含量,C.提高酶系统活性D.提高最大吸氧量。
11、极点产生原因错误的叙述为()。
A.供氧不足,乳酸大量产生B.运动中枢兴奋过程占优势,C.运动动力定型暂时紊乱D.呼吸循环系统活动紊乱。
12、准备活动与赛前状态在作用上相同之处为()。
A.推迟疲劳的出现B.缩短进入工作状态的时间,C.延长运动时间D.加速恢复过程。
13、运动开始后不久,运动者常感到呼吸困难、胸闷、头晕、心跳加快、肌肉酸软无力,动作不协调等反应,这是()。
(2021年整理)运动生理学习题集
(完整)运动生理学习题集编辑整理:尊敬的读者朋友们:这里是精品文档编辑中心,本文档内容是由我和我的同事精心编辑整理后发布的,发布之前我们对文中内容进行仔细校对,但是难免会有疏漏的地方,但是任然希望((完整)运动生理学习题集)的内容能够给您的工作和学习带来便利。
同时也真诚的希望收到您的建议和反馈,这将是我们进步的源泉,前进的动力。
本文可编辑可修改,如果觉得对您有帮助请收藏以便随时查阅,最后祝您生活愉快业绩进步,以下为(完整)运动生理学习题集的全部内容。
绪论[ 试题部分]一、名词解释1、新陈代谢2、生殖3、兴奋性4、稳态5、自身调节6、反射弧7、反射8、非条件反射9、体液调节10、局部体液调节11、反馈12、正反馈13、负反馈14、神经调节15、神经—体液调节16、前馈17、生理学18、反应19、阈刺激二、单项选择题1、下列各选项,其分支学科是运动生理学的是 .A.生物学 B.生理学 C.动物学 D.体育科学2、机体的内环境是指 .A.细胞内液B.血液和淋巴液 C.组织液 D.细胞外液3、可兴奋细胞兴奋时,共有的特征是产生。
A.收缩反应 B.神经冲动 C.电位变化 D.反射活动4、维持机体稳定的重要调节过程是。
A.正反馈调节 B.自身调节 C.神经调节 D.负反馈调节5、下列生理过程属于前反馈调节的是。
A.负反馈调节 B.正反馈调节 C.减压反射 D.比赛前运动员出现心跳加快6、下列生理过程属于负反馈调节的是。
A.排尿反射 B.分娩 C.排便反射 D.减压反射7、最能反映内环境状况的体液部分是。
A.细胞内液 B.脑脊液 C.血液 D.淋巴液8、正常人体内环境的理化特性经常处于 .A.固定不变 B.随机多变 C.相对稳定 D.绝对不变9、机体处于寒冷环境时,甲状腺激素分泌增多是属于。
A.神经调节 B.自身调节 C.体液调节 D.神经—体液调节10、内环境与体内细胞的关系是 .A.细胞的生存环境 B.细胞与外环境进行物质交换的桥梁C.物质交换的场所 D.细胞排泄废物的通道11、回心血量增加使心肌纤维拉长而收缩力加大是属于 .A.神经调节 B.反馈调节 C.负反馈调节 D.自身调节12、负反馈的调节作用是。
邓树勋《运动生理学》(第2版)配套题库(课后习题10-22章)【圣才出品】
邓树勋《运动生理学》(第2版)配套题库(课后习题10-22章)【圣才出品】第10章肌肉力量1.有没有只增长力量,不长或少长体重的力量训练方法?其机制是什么?答:略.2.利用肌肉结缔组织的弹性力学特征,来增大肌肉力量的方法与原则?答:(1)肌肉力量训练的生理学原则①超负荷原则超负荷是指练习的负荷应不断超过平时采用或已适应的负荷。
②专门化原则力量训练的专门化是指被训练肌肉对不同代谢性质、收缩类型和练习模式的力量训练产生特定反应或者适应的生理学现象。
③安排练习原则a.练习顺序力量训练是由多种练习组成并由多块肌肉完成的训练,要考虑不同肌群的练习顺序。
b.训练节奏训练节奏是指力量训练时的强度、运动负荷和训练频度应符合力量增长规律的要求。
(2)肌肉力量训练的常用方法①等长练习等长练习又称静力训练法,是指肌肉收缩时长度不变的对抗阻力的一种力量训练方法。
此种方法可以使肌肉在原来静止长度时做紧张用力,也可以在缩短一定程度时做紧张用力。
②等张练习等张练习是指肌肉进行收缩时缩短和放松交替进行的力量练习方法,它属于动力性的训练方法。
其特点是收缩时张力一旦大于负荷时,张力就保持不变,紧接着出现向心缩短,故称等张练习。
③等速练习等速练习又称等动练习,是一种利用专门的等速力量练习器进行的肌肉力量训练方法。
④超等长练习超等长练习是指肌肉在离心收缩之后紧接着进行向心收缩的力量训练,是离心收缩与向心收缩结合的练习方法,主要用于提高肌肉爆发力的训练上。
训练中常采用的“多级跳、跳深”等练习均属于此类方法。
3.拉长收缩练习为什么比缩短收缩练习肌肉力值大?其机制是什么?应注意什么?答:肌肉最大收缩时产生张力的大小取决于肌肉收缩的类型和收缩速度。
同一块肌肉,在收缩速度相同的情况下,拉长收缩可产生最大的张力。
拉长收缩产生的力量比缩短收缩大50%左右,比等长收缩大25%左右。
在最大用力收缩时拉长收缩产生的张力比缩短收缩大的原因有:(1)牵张反射,在拉长收缩时肌肉受到强烈的牵张,因此会反射性地引起肌肉强烈收缩。
体育学院《运动生理学》练习题
运动生理学一.填空题1.儿童满足长时间运动中需氧量的主要途径是:增加呼吸频率。
2.人体中最主要的缓冲系是:Na2CO3/H2CO3。
3.影响肌肉力量的神经性因素包括:中枢神经系统的兴奋状态、运动中枢对肌肉活动的协调和控制能力。
4.糖和蛋白质的吸收途径主要通过血液,脂肪的消化产物吸收途径主要通过淋巴。
5.任何刺激要引起组织兴奋必须满足的三个条件是:一定的刺激强度、持续一定的作用时间、一定的强度时间变化率。
6.神经元依据其功能可分为:感觉神经元、运动神经元、中间神经元。
7.感受器的一般生理特性有:适宜刺激、换能作用、编码功能、适应现象。
8.心肌的生理特性有:兴奋性、自动节律性、传导性、收缩性9.神经肌肉接点处的兴奋传递特点有:化学传递、单向性传递、时间延搁、易受化学和其他环境因素的影响。
10.肺通气的动力包括:肺内压、胸膜腔内压。
11.肺通气功能对训练的适应反映在:每分通气量的适应变化、最大通气量增大、肺通气效率提高、呼吸效率提高。
12.小肠内的主要消化液有:小肠液、胰液、胆汁13.运动中人体内ATP的来源是:糖、脂肪、蛋白质14.骨骼肌的物理特性有:伸展性、弹性、粘滞性15.运动时肌肉兴奋的本质是:肌细胞产生动作电位及其传导16.(×)肾上腺素和甲状腺素同属于应急激素二.名词解释1、拉长收缩:肌肉收缩产生的张力小于外界负荷阻力,肌肉虽积极收缩,但肌肉起止点分离,这种收缩形式叫做拉长收缩,又称为离心收缩。
2、神经传导:即神经冲动的传导过程,是在神经纤维上按顺序发生的动作电位的变化。
3、神经递质:是在神经元、肌细胞或感受器间的化学突触中充当信使作用的特殊的机体内生的分子。
4、超等长收缩练习:是指预先对肌肉进行快速动力性负荷牵拉,而后使其快速收缩的练习。
5、乳酸阈:人体在渐增负荷运动中,而血乳酸浓度随运动负荷的渐增而增加,当运动强度达到某一负荷时,血乳酸浓度急剧上升的开始起点。
6、最大吸氧量:指人体进行有大量肌肉群参加的力竭性运动中,当氧运输系统中的心汞功能和肌肉的用氧能力达到本人的极限水平时,人体每位时间所能摄取的氧量。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运动生理学第二次作业
一、填空
1、在机体活动中,既不需要O
2
,又不产生乳酸就能给机体提供能量的物质是和。
2、无氧氧化供能包括供能系统和供能系统。
3、短跑以代谢供能为主,长跑则以代谢供能为主。
二、名词解释
4、能量代谢。
三、判断题
1、糖分解代谢的特点是:动员慢、耗氧大、效率低。
()
2、糖和脂肪都能以酵解方式分解供能。
()
3、人体内的能源物质,都能以有氧或无氧的分解方式来供能。
()
4、糖、脂肪,蛋白质等是运动中能量的直接能源。
()
四、单项选择题
1、磷酸原系统和乳酸能系统供能时的共同特点是()
A.生产乳酸
B.不需要氧
C.生成H
2O和CO
2
D.产生大量的ATP
2、400m跑过程中最主要的供能系统是()
A.磷酸原系统
B.有氧氧化系统
C.糖酵解系统
D.三者均衡
3、在剧烈运动开始阶段,骨骼肌中高能磷化物的变化情况是()
A.CP含量变化不大
B.CP生成增多
C.ATP含量迅速下降
D.ATP含量变化不大
4、剧烈运动时,肌肉中含量首先减少的物质是()
A.ATP
B.CP
C.葡萄糖
D.脂肪酸
五、简答题
1、简述磷酸原和乳酸能系统供能的各自特点。
六、论述题
1、三种能源系统为什么能满足不同强度的运动需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