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教学中开放性试题解题方法初探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龙源期刊网
历史教学中开放性试题解题方法初探
作者:何梅
来源:《天津教育·中》2019年第11期
【摘要】近年来,在高考历史全国卷考查的题型中,以文学作品为史料提炼历史现象的试题占一定比例。通过学科核心素养,考查学生获取、解读历史信息的能力,进而发掘事物本质的试题日益增多。诸如“反映”“体现”“表明”一类的试题较为普遍,考查的不仅仅是对材料的正确解读,而且是在此基础上对历史现象、历史事件的深层次理解。在教学中,我收集文学作品一类的试题进行专题探究,希望找寻突破此类题型的方法,来提升学生的解题能力,收到了较好的效果。
【关键词】历史现象;开放试题;解题方法;探究;效果
帮助学生认识并分析历史现象尤为必要。能否找到较好的方法解决这类问题,我一直在摸索中。近几年我收集了不少文学作品一类的试题,进行专题探讨。
一、学会从文学作品中提炼历史现象
首先我们要弄清文学作品作为史料的价值,以及历史现象的概念。文学作品是一种重要史料,因为它能够生动地揭示和展现当时的社会生活风貌和时代精神,具有一般史籍无法代替的作用。梁启超说:“集部之书,其专记史迹之文,当然为重要的史料之一部,不待言矣。”胡适说:“《诗经》并不是一部圣经,确实是一部古代歌谣的总集,可以做社会史的材料,可以做政治史的材料,可以做文化史的材料。”因此,在历史教学中,教师可以借助文学作品,促进学生对历史知识的理解,同时也加深对文学作品的理解和准确解读。
现象与本质相对,任何事物都是本质与现象的统一。那么如何解读历史现象背后的秘密呢?
材料一:长篇小说《平凡的世界》中写道:“1976年孙少安因给社员分白留地受到公社批判,无奈的一声长叹,只得迈开两条壮实的长腿走向前去……痛苦,烦恼,迷茫,他的内心像洪水一般泛滥。一切都太苦了,太沉重了,他简直不能再承受生活如此地重压。”
材料二:《中国证券市场的历史回顾》一书中写道:“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之初,为疏导社会游资,平稳市场物价,天津、北京证券交易所先后成立。但是到了1952年七、八月,天津、北京证券交易所相继宣布关闭。”
问题:结合高中教材中国现代史相关知识,剖析文学作品所反映的重大历史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