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符合控制程序
不符合和纠正措施控制程序

不符合和纠正措施控制程序背景介绍不符合和纠正措施控制程序是一种面向企业和组织的质量管理程序,其主要目的是检测企业中发生的不符合情况,并采取相应的纠正措施,以确保企业在不断改善和稳步发展的方向上走得更加稳健。
不符合和纠正措施控制程序可以有效地对企业整个生命周期各个阶段的不符合情况进行管理,包括设计、开发、生产、销售和服务等方面。
不符合和纠正措施控制程序的实施不符合和纠正措施控制程序的实施需要制定相应的管理制度,以确保纠正措施得到及时的执行和有效的管理。
具体实施步骤如下:第一步:确定不符合情况在执行不符合和纠正措施控制程序之前,需要确定不符合情况,包括以下几个方面:•产品或服务与规格不符•设计问题•过程不一致或错误•安全问题•客户投诉或不满意第二步:评估和分类根据不符合情况的严重程度评估其影响范围和情况,进行分类:•可忽略的不符合•严重的不符合•重要的不符合第三步:建立纠正措施计划针对第二步中确定的不符合情况,制定相应的纠正措施计划,包括以下内容:•纠正应急措施:在短时间内控制不符合情况,避免其持续扩大•根本性措施:消除不符合情况导致的根本原因,防止再次发生•预防措施:采取相应的措施,预防同类不符合情况再次发生第四步:实施纠正措施计划根据纠正措施计划中的内容,及时实施纠正措施,当纠正措施计划完成后,需要进行复查和评估,确保问题得到彻底解决。
第五步:建立维护体系根据不符合和纠正措施控制程序的实施效果,建立相应的维护体系,对纠正措施计划进行跟踪和监控,以确保每一个不符合情况得到有效控制和解决。
不符合和纠正措施控制程序的重要性不符合和纠正措施控制程序在企业的质量管理体系中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
它可以有效地防止和控制不符合情况的发生,降低产品和服务质量中存在的问题。
同时,它还可以帮助企业实现持续改进,提高企业的运作效率和效果。
在全球经济竞争激烈的今天,不符合和纠正措施控制程序是企业成功的关键之一。
结论不符合和纠正措施控制程序是企业质量管理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程序,它可以帮助企业快速、准确地识别和解决生产中的问题,并对问题的根本原因进行改进。
不符合控制程序

程序文件文件编号文件版本发放编号受控标识不符合控制程序提出部门日期审核日期批准日期1 目的及适用范围本程序适用于公司轨道交通装备部件不符合过程的管理。
制定并实施本程序文件的目的:通过对不符合过程的识别、分析、纠正或预防,达到持续改进的目的。
2 术语和定义本程序文件采用ISO9000:2005标准中术语和定义和国际铁路行业标准中附录6、附录7铁路行业的术语、定义及缩略语。
3 引用标准或文件内部审核管理程序纠正和预防措施管理程序不合格品控制程序4 职责4.1质量管理部制定并组织实施本程序文件。
4.2其他部门执行本程序文件之规定。
5控制程序5.1过程偏差识别当出现过程偏差时,发生部门组织进行分析,确认是否发生过程不符合,做好过程偏差、不符合的记录。
过程偏差或不符合过程通过以下方式识别:a)质量方针和目标的实施过程、数据分析、纠正和预防措施的实施、管理评审的结果。
b)不合格品评审。
c)质量管理体系审核发现。
d)顾客反馈。
5.2不符合过程的分析、改进、验证5.2.1过程不符合处置过程(提出、原因分析、纠正或预防、效果验证)按《纠正和预防措施管理程序》要求实施.5.2.2可采用多功能小组评审、头脑风暴法、鱼刺图、PFMEA等方法查找过程不符合的根本原因。
5.2.3原因分析时,需评估不符合过程是否导致产品的不合格,如导致产品不合格按《不合格品控制程序》要求处置。
5.2.4质量管理体系审核发现的不符合过程按《内部质量体系审核程序》要求或相关方要求的方式实施纠正或预防,其他的不符合过程纠正或预防按《纠正或预防措施表》实施。
5.2.5对于不产生不符合过程的偏差,必要时,责任部门制定预防措施。
5.2.6确定产生过程不符合的原因后,责任部门针对根本原因逐条提出纠正或预防措施,明确纠正或预防措施的步骤、责任人、完成时间。
6 质量记录过程纠偏报告过程纠偏报告编号:版次No:偏差过程名称发生日期发生单位责任单位偏差过程描述记录人:日期:偏差过程评审结果是否导致不符合过程是□是否产生不合格品否□是□,《不合格报告》编号:请在年月日前完成《纠正或预防措施表》,编号:否□□不予关注;□《纠正或预防措施表》编号:评审签字单位人员日期备注:请在□中划√表示选中。
ISO9001质量管理体系二级文件 不符合项控制程序

不符合项控制程序1.目的对产品和服务、环境、职业健康安全的不符合项、事件进行纠正,采取纠正措施,保证相关方的利益,确保一体化体系的正常运行。
2.适用范围(1)适用于产品和服务过程中,不合格产品的控制,以及不合格原材料、顾客退换货、抱怨和投诉事件的控制。
(2)适用于产品和服务生命周期的环境、职业健康不符合事件的控制。
3.职责3.1总经理3.1.1 分析和应对因不合格产品、事件而产生的质量风险和潜在的顾客风险,以及产品和服务生命周期中环境与职业健康安全风险,策划规避风险、降低风险损失的控制活动;3.1.2 授权具有相应资质的人员组成“不符合审理小组”,任命组长。
3.2 质量部3.2.1对进料检验、过程检验、出货检验所发现的一般不合格品进行处置;3.2.2对生产过程不合格品的统计分析及其纠正措施的实施;3.2.3对外协加工产品不合格品的记录、隔离及处理;3.2.4客户退货品的标识、并组织对客户退回品的原因、纠正预防措施进行分析与跟踪验证;3.2.5 顾客抱怨的不合格品纠正措施的跟踪验证;3.2.6负责严重不合格品评审的提出与不合格品控制过程的追踪验证;3.2.7负责保存不合格品评审的记录。
3.3 安全环境管理组3.3.1对产品和服务周期内的发现的不符合事件进行处理;3.3.2分析和统计不符合事件产生的原因以及纠正措施的实施;3.3.3 追踪和验证不符合事件纠正措施;3.3.4 适当时,评审职业健康安全风险的评价请况;3.3.5必要时,对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进行变更。
3.4 生产部3.4.1负责生产过程不合格品的隔离、标识;3.4.2 参加不合格品的评审。
3.5 采购部3.5.1 参加不合格原材料的评审与控制;3.5.2 对不合格原材料隔离、标识;3.5.3 对不合格原材料办理退货、换货、特采接收手续。
3.6 销售部3.6.1 负责一般不合格外协产品的审理与控制;3.6.2 参与严重不合格品及退货品的分析和评审;3.6.3 负责生产过程发现的不合格品向顾客提出让步接收申请。
不符合项控制程序

文档编号:不符合项控制程序发行版本:V1.0XXXX公司目录一.目的 (2)二.适用范围 (2)三.职责 (2)四.工作程序 (2)五.相关文件 (4)六. 质量记录 (4)一.目的在运维服务、产品采购、设备安装、软件设计、调试过程中对不符合项进行有效控制,确保我公司所提供的服务及产品质量符合客户要求。
二.适用范围适用于本公司运维服务、产品采购、系统安装、测试、软件设计的各过程。
三.职责1. 运维服务部:负责运维流程或规范及服务过程中的不符合项的评审和处置。
2.研发管理部:负责开发过程中不符合项、软件缺陷的评审和处置。
3.质量管理部:负责跟踪不符合项的整改完成情况。
四.工作程序1.不符合项的控制原则在运维服务、系统开发、安装、软件设计过程中出现不符合项后,要按以下程序进行:1)记录不符合项的情况,并做出标识;2)向运维服务部报告不符合项的产生;3)由质量管理部进行评审并提出处理意见;2.不符合项的分类a)严重不符合:经检验判定的批量不合格,或造成较大经济损失、直接影响运维服务提供、产品质量、主要功能、性能技术指标等的不符合;b)一般不符合:个别或少量不影响产品质量的不符合。
3.项目过程中发现的不符合。
责任工程师负责处置并记录处置结果。
a)对一般不符合项,由运维服务部直接处置;b)对一般不符合项作让步接收时,由运维服务部经理批准在原不合格标签上加注“让步接收”,直接发给工程师使用。
对于重要服务流程或者产品,不允许让步接收。
c)对于严重不合格,由行政部填写《纠正和预防措施处理单》,由相关部门评审后作出相应的处置,并采取可行的纠正、预防措施。
5、软件开发不合格:软件开发的不符合项指的是,在软件测试及此后阶段发现致命性bug(往往导致系统崩溃),或在软件测试结束并通过以后,因生产、储存、运输(传输)等环节上出现的问题(媒体损坏、染上病毒等)、导致功能或性能低于其测试合格时指标的产品,但本公司开发的、已测试合格的软件产品不能因为仍然包含一般的bug而称之为不符合项;6.不符合项的处理对运维服务能力管理体系中发现的不符合项,由运维服务部组织人员会商原因,并列出具体的整改计划,对流程、手册、工具等进行修改。
ISO45001不符合纠正措施控制程序

不符合、纠正措施控制程序(ISO45001-2018/ISO14001/ISO9001)1.0目的建立和保持《不符合、纠正措施控制程序》,针对事件、事故和不符合采取有效地纠正和预防措施,持续改进QEO管理体系,减少由此产生的不利于公司质量、环境、健康安全的影响。
a.采取纠正措施,消除已发生的不合格,防止不合格的再发生;b.报告和评估(调查)事故、事件,采取纠正和纠正措施,防止或减少事故、事件再发生而产生的影响。
2.0适用范围适用于对公司范围内所有的QEO产生的事故、事件和不符合所采取的改进、纠正和纠正措施。
3.0职责3.1 综合管理部负责组织相关部门对不符合(不合格)进行现场调查,指导制定改进、纠正和预防措施,对质量、环境和职业健康安全的不符合项的实施情况负责监督和追踪验证。
3.2 工程管理部、综合管理部负责日常质量、环境、安全检查,并做好记录。
3.3 责任部门对发生的不符合和潜在不符合情况及时进行原因分析,制定相应的纠正和预防措施,并在规定时间内完成整改。
3.4 综合管理部负责环境和安全事故、事件的统计、报告、调查和处理。
3.5 工程管理部做好质量事故统计、处理工作。
4.0工作程序4.1不符合的判别a. 监测和测量的结果不符合相应的产品标准或违反国家和地方及行业法律法规和其他要求。
b. 内审、外审、管理评审中出现的不符合项;c. 自检自查出现的不符合(包括设备运行、材料的采购、搬运、贮存、施工过程检验和验收、交付过程、环境因素和风险控制等);d. 经确认属不符合而由相关方提出的投诉或顾客抱怨;e. 出现重大质量问题、环境问题和职业健康安全问题。
f. 与质量、环境、职业健康安全有关的其他不符合项。
4.2 潜在的不合格a. 生产运行记录的质量隐患、环境隐患和职业健康安全隐患;b. 相关方提出的质量隐患、环境隐患和职业健康安全隐患;c. 公司各职能部门在本部门工作中发现的质量隐患、环境隐患和职业健康安全隐患;d. 工程走访服务中发现的质量隐患、环境隐患和职业健康安全隐患;e. 内审、外审及管理评审中发现的质量隐患、环境隐患和职业健康安全隐患。
ISO45001不符合、纠正和预防措施控制程序

不符合、纠正和预防措施控制程序1 目的为及时纠正和预防管理体系运行中发现的和潜在的不符合,消除原因防止其再次发生,特制定本程序。
2 适用范围本程序适用于本公司管理体系运行过程中,对环境和职业健康安全管理监视和测量中发现的不符合的处理、纠正与预防措施的管理。
3 职责与权限3.1EHS小组是本程序实施的主管部门,负责组织、监督和验证责任部门不符合的处理、纠正和预防措施的实施和有效性。
3.2公司各职能部门负责对不符合的提出,并下达整改指令或纠正和预防措施的要求。
3.3各责任部门对不符合进行调查处理,原因分析,制定和实施纠正和预防措施。
3.4 总经理或管理者代表负责审批纠正和预防措施。
4 程序内容4.1不符合的内容包括:4.1.1不符合标准的要求;4.1.2内、外部管理体系审核和管理评审发现的不符合;4.1.3不符合法律、法规与其它要求;4.1.4不符合本公司的管理体系的要求;4.1.5日常监控中发现的不符合。
4.2日常监控中的不符合4.2.1日常监控中发现的职业健康安全活动的不符合,由EHS小组填写“不符合,纠正措施与预防措施报告”下达到责任部门,限期消除不安全因素和行为,EHS小组进行验证。
4.2.2 EHS小组收到有关监测和检验报告后,对超标项目进行认真分析,确定超标原因和责任部门,及时下发“不符合,纠正措施与预防措施报告”,要求限期整改,并跟踪验证。
4.3管理体系审核的不符合对内部审核中发现的不符合,执行《内部审核控制程序》,内审员填写“不符合,纠正措施与预防措施报告”经管理者代表批准后,发到责任部门,并进行跟踪验证。
4.4对公司管理评审提出的体系改进不符合,由EHS小组组织相关部门实施纠正预防措施和验证并向管理者代表汇报,由总经理确认。
4.5纠正和预防措施的实施4.5.1需采取纠正和预防措施的应填写“不符合,纠正措施与预防措施报告”,由责任部门进行原因分析,提出纠正措施和预计完成时间,报管理者代表审批。
不符合及纠正措施控制程序

不符合及纠正措施控制程序不符合及纠正措施控制程序是指组织为了纠正不符合(包括非合规行为、过程缺陷等)而采取的一系列控制措施和程序。
它的主要目的是帮助组织快速发现、纠正不符合,并防止其再次发生。
以下是一个1200字以上的不符合及纠正措施控制程序:第一部分:背景介绍和目的1.背景介绍不符合是指与法律法规、政策要求、组织内部规定或者规范性文件相悖的行为或者事实,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几种情况:-违反法律法规、政策要求的行为-不符合组织内部规定和程序的行为-工作过程中的错误和缺陷不符合的出现可能会导致组织面临法律责任、信誉风险、质量问题等一系列问题,因此需要及时发现并采取纠正措施。
2.目的制定本程序的目的是为了规范组织内不符合的管理和纠正工作,确保不符合及时得到发现、纠正,并防止不符合再次发生,从而保障组织的合规性、质量和效率。
第二部分:不符合及纠正措施的识别与登记1.不符合的识别-不符合的识别可以通过以下途径进行:-内部审计和自查工作-员工举报和投诉-外部监督和审核-其他渠道获得的信息-不符合的识别应该具备以下特点:-准确:确保所识别到的不符合是事实准确的-充分:将所有的不符合都予以识别-及时:确保不符合能够及早地识别到2.不符合的登记和详细记录-不符合的登记包括以下内容:-不符合的具体描述-不符合的相关日期和时间-不符合的造成原因和责任人-不符合可能对组织造成的影响-不符合的解决方案和纠正措施-不符合解决的进展和结果-不符合的详细记录应该在不符合的登记表上进行,确保能够对其进行全面的跟踪和管理。
第三部分:不符合的分析和原因识别1.不符合的分析-不符合的分析应该包括以下步骤:-收集相关数据和信息-分析不符合产生的原因-分析不符合对组织的影响-制定解决方案和纠正措施2.不符合的原因识别-不符合的原因可能涉及以下几个方面:-人:员工的失职、无知或者疏忽等-机:设备、工具或者系统的故障或者缺陷等-料:原材料或者产品的问题等-法:法律法规、政策要求等的不合规或者变更等-环境:工作环境的失控等-不符合的原因识别应该再结合不符合分析的结果进行,确保能够全面识别到不符合的根本原因。
不符合纠正和预防措施控制程序

不符合纠正和预防措施控制程序一、前言在各行各业中,为了确保工作环境安全、生产过程顺利进行以及员工身心健康,纠正和预防措施控制程序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然而,在实践中,我们可能会遇到一些不符合纠正和预防措施控制程序的情况,本文将深入探讨该问题的原因以及应该采取的措施。
二、不符合纠正和预防措施控制程序的原因1. 没有明确的纠正和预防措施控制程序在一些组织或企业中,可能没有明确的纠正和预防措施控制程序,或者这些程序并没有得到有效的传达和实施。
这样一来,员工不清楚什么情况下需要采取何种措施进行纠正或预防,导致程序无法顺利执行。
2. 人为疏忽或忽视程序的重要性人为因素也是造成不符合纠正和预防措施控制程序的一个重要原因。
在工作中,员工可能因为粗心、疏忽或对程序的重要性缺乏认识而忽视某些细节,从而导致措施无法得到正确执行。
3. 资源不足或过度依赖技术手段有时,企业在纠正和预防措施的执行过程中可能会遇到资源不足的问题。
这意味着可能无法提供足够的人力、物力、财力等资源来支持措施的实施,导致程序无法有效地执行。
另外,过度依赖技术手段也可能导致措施的不符合。
技术工具可以帮助人们更好地执行措施,但如果过度依赖,忽视人的主观能动性和判断力,就会出现不符合的情况。
三、应对不符合纠正和预防措施控制程序的措施1. 建立明确的纠正和预防措施控制程序组织或企业应当建立明确的纠正和预防措施控制程序,并确保这些程序得到有效传达和培训。
公布、传达和解释纠正和预防措施的程序和要求对员工的重要性和实施要求进行明确的说明。
只有员工清楚措施的具体要求,才能更好地执行。
2. 强调程序的重要性和责任意识企业应当加强对程序的重要性和责任意识的培养。
通过教育和培训,提升员工对程序的认识和理解,并强调每个人在实施过程中的责任。
通过增加对程序执行结果的检查和考核,以及对不符合程序的处罚措施,强化员工对程序重要性的认识和责任感。
3. 确保充足的资源为了保证纠正和预防措施能够得到有效执行,组织或企业需要提供充足的人力、物力、财力等资源支持。
不合格品不符合纠正与预防措施控制程序

不合格品不符合纠正与预防措施控制程序不合格品可以定义为不符合规定要求的产品或材料,包括外观、性能、尺寸、材质等方面的问题。
而不符合则是指不符合工作程序、规范、法律法规或客户要求的情况。
企业要建立有效的不合格品和不符合的控制程序,以确保其能够及时发现并采取纠正和预防措施,避免类似问题的再次发生。
以下是一个典型的不合格品、不符合、纠正与预防措施控制程序的步骤:1.不合格品和不符合的识别与记录:企业应建立一个合适的质量控制系统,确保及时发现和记录不合格品和不符合情况。
这包括检查、测试、评估以及从不同阶段和环节中发现问题,并将其记录在质量问题报告中。
2.问题分析与评估:对不合格品和不符合进行深入分析和评估,确定其根本原因。
这需要使用合适的质量工具和技术,如5W1H、鱼骨图、因果关系图等,以找出导致问题的关键因素。
3.纠正措施的制定与实施:基于问题分析结果,制定一系列纠正措施来解决不合格品和不符合问题。
这些纠正措施可能包括制定新的工作程序、修订工作指导书、加强培训等。
确保纠正措施的可行性、有效性和可持续性。
4.预防措施的制定与实施:基于问题分析结果,制定预防措施来防止类似问题再次发生。
这些预防措施可能包括修改产品设计、改进工艺流程、提供培训和教育等。
确保预防措施的可行性、有效性和可持续性。
5.控制程序的监控与持续改进:建立一套有效的控制程序来监控纠正和预防措施的执行情况,并进行持续改进。
这可以包括定期审查和更新控制程序、定期进行内部审核和审查、收集和分析相关数据等。
通过以上的步骤,企业可以建立起一个完善的不合格品、不符合、纠正与预防措施控制程序,从而确保产品或服务的质量,提高客户满意度,降低成本,实现持续改进。
同时,这也需要全体员工的积极参与和支持,以构建一个质量导向的企业文化。
不合格品不符合纠正与预防措施控制程序

不合格品不符合纠正与预防措施控制程序不合格品、不符合、纠正与预防措施控制程序是一种质量管理措施,旨在确保产品或服务符合相关质量标准和客户要求。
这些程序可以帮助组织及时识别和纠正不合格品或不符合要求的产品,同时采取预防措施以防止类似问题再次发生。
本文将详细介绍不合格品、不符合、纠正与预防措施控制程序的关键步骤和实施方法。
一、不合格品和不符合的定义和分类不合格品和不符合是指不符合产品或服务规范要求的物品或事项。
不合格品是指已经生产或加工完成的产品在质量检验或评估中,不符合技术规范的要求,不能继续使用或销售的产品。
而不符合是指在生产过程中出现的不符合技术规范的事件、不完全符合文件规定的工作规程、不适当的方法或者未能修正的复杂不合格。
根据不同行业的特点和要求,不合格品和不符合可以进行不同的分类。
常见的分类包括:严重不合格品,即严重违反技术规范,可能对产品质量造成严重影响的产品;一般不合格品,即违反技术规范,但对产品质量影响不大的产品;系统不合格品,即与所要求的程序、流程和要求不符合的产品;过程不合格品,即满足技术规范要求,但在制造过程中出现违规或不合规操作而产生的产品;供应商不合格品,即从供应商处购买的原料、零部件或成品不符合技术规范的产品;顾客不满意反馈,即客户对产品或服务不满意、投诉的情况。
二、不合格品和不符合的识别和处理流程1.识别不合格品和不符合:通过质量检测、员工自查、客户反馈等途径,及时发现不合格品和不符合情况。
可以利用质量监控图表、检验记录等工具,跟踪产品质量指标,及时发现异常。
2.隔离和标识不合格品和不符合:对于识别到的不合格品和不符合,应该立即进行隔离和标识,避免误用和混淆。
可以使用特定的标记或颜色进行标识,确保被隔离的不合格品或不符合不会被用于生产或销售。
3.进行原因分析:对不合格品和不符合进行原因分析,找出根本问题并提出改进措施。
常用的原因分析方法包括5W1H法(即何、谁、何时、为什么、如何、何地)、鱼骨图法、六西格玛法等。
不符合纠正和预防措施控制程序

不符合纠正和预防措施控制程序不符合、纠正和预防措施控制程序是指在管理体系中,针对不符合情况采取相应的纠正和预防措施的程序。
该程序的实施可以帮助企业及时发现、纠正和防止不符合情况的发生,从而提高管理体系的有效性和持续改进的能力。
下面将详细介绍该程序的要点和实施措施。
该程序的要点包括:1.不符合的定义和分类:明确不符合的定义,并将其分为重大不符合和一般不符合两类。
重大不符合指对关键性要求或目标的重大违反,可能对企业和相关方产生重大影响;一般不符合指与一般要求或目标的偏差。
2.不符合的报告和记录:建立不符合报告和记录的机制,确保不符合情况的及时上报并留有记录。
报告的内容应包括不符合的性质、影响、原因、责任人和纠正预防措施等信息。
3.不符合的评估和分析:对不符合情况进行评估和分析,确定其根本原因和影响范围。
通过分析,找出不符合的共性和规律,为后续的纠正和预防提供依据。
4.纠正措施的确定和实施:结合不符合评估和分析的结果,确定相应的纠正措施。
纠正措施应具体、明确,并根据不同情况制定相应的时间表和责任人。
实施过程中要做好相应的监督和检查,确保纠正措施的有效性。
5.预防措施的制定和实施:根据不符合情况的根本原因,制定相应的预防措施。
预防措施涉及到管理体系的各个环节,包括人员培训、工艺流程、设备维护等。
预防措施的实施要持续跟踪和评估,确保其有效性和适应性。
6.效果监控和持续改进:通过监控和评估纠正和预防措施的效果,及时发现并纠正存在的问题和不足。
持续改进涉及到管理体系的完善和优化,包括不符合情况的风险评估、改进机会的识别和实施等。
实施该程序的具体措施包括:1.建立相应的规章制度和相关文件,明确不符合、纠正和预防的要求和程序。
2.开展培训和宣传活动,加强员工的责任意识和操作规范性。
3.建立不符合报告和处理的流程,确保不符合情况能够及时上报和得到处理。
4.进行不符合的分析和评估,确定纠正和预防措施的具体内容和时间表。
事件调查、不符合、纠正预防措施控制程序

事件调查、不符合、纠正/预防措施控制程序为了及时报告和处理质量、环境、职业健康安全事件和不符合,积极采取纠正和预防措施,防止和减少事故造成的影响。
适用于xx信息技术股份有限公司生产、服务和施工过程中发生的不符合及质量、环境污染、人身伤害职业健康等事件。
《生产安全事故报告和调查处理条例》4.1 运行与安全管理部负责组织环境污染、人身伤害、交通和火灾事件的调查和处理,统计分析,并按规定上报主管部门。
4.2 科技创新部负责对公司质量管理问题及纠正措施和预防措施实施有效控制,组织对发生的不合格或潜在的不合格原因进行分析,采取纠正措施和预防措施,防止不合格再发生。
4.3 事件、不符合的发生单位和目击者负责事故的报告,配合调查和处理。
各管理部门分别负责分工范围内事件的调查和处理。
5.1 质量、环境污染及人身伤害等事件及不符合的报告、调查和处理必须坚持“实事求是”和“四不放过”的原则。
5.2 质量、环境污染及人身伤害事故的报告5.2.1 发生人生伤害事故后,单位或目击者首先以最快的速度抢救伤者,现场抢救、送往或通知医院 (医疗急救电话:120)。
5.2.2 人生伤害事故发生后,事件的目击者,必须立即向单位负责人和运行与安全管理部报告;事故单位采取措施,减少因事件带来的人身伤害,及时撤离无关人员,划定警戒线,做好现场标识,隔离处置危险物料,防止二次灾难发生。
5.2.3 发生质量事件及不符合,视情况报单位负责人或质量员,由共 5页第 1页单位报科技创新部;发生环境污染、人身伤害等事件及不符合,视情况报单位负责人或安全员,由单位报运行与安全管理部。
5.2.4 发生轻伤事故,事故所在单位必须立即报告运行与安全管理部,不得延误。
5.2.5 发生重伤、死亡、重大伤亡事故后,由发生单位立即报告主管部门和公司领导,不得延误。
由相关的职能部门报当地劳动部门、公安部门、人民检察院。
5.2.6 发生重伤以上的事故,单位要主动地保护好现场,等待公司事故调查组处理,因抢救伤者确需要移动物件时,必须做好标记,防止事故扩大和尽量减少事故损失。
不符合项识别与控制、纠正措施和预防措施程序

不符合项识别与控制、纠正措施和预防措施程序1、目的制定针对识别出的不符合项的解决措施,明确不符合项处理的责任人,确定识别问题发生根本原因的调查程序,启动对不符合项的调查,在应急或补救措施后,采取纠正措施,必要时,制定有效的预防措施,完成对不符合项的纠正、纠正效果的验证、预防,确保生物安全管理体系的有效运行和持续改进。
2、适用范围适用于实验室所有活动中发生或可能发生不符合项的纠正和预防措施的制订、实施、验证的管理。
3、职责3.1 生物安全负责人:负责指定严重不符合项处理的责任人,审核并批准纠正措施、预防措施。
3.2 实验室负责人:负责指定一般不符合项处理的责任人,审核并批准纠正措施、预防措施。
3.3不符合项处理的责任人:负责制定应急或补救措施,进行风险评估,采取纠正措施并验证其有效性,最终对不符合项处理过程形成文件。
3.4生物安全办公室:负责协调不符合项处理过程中各部门的相关事务。
4、不符合项识别与控制程序4.1 不符合项定义与分类4.1.1不符合项定义:没有满足规定要求(包括标准、规范、法规、安全管理体系文件)的事项均为不符合项。
4.1.2根据不符合的内容分为体系性不符合、实施性不符合和效果性不符合。
(1)体系性不符合——管理体系文件没有完全达到标准要求,即文件的规定不符合标准;(2)实施性不符合——管理体系实施未按文件规定执行,即运行实施不符合文件规定;(3)效果性不符合——体系运行效果未达到计划的目标、指标,即效果不符合建立的目标。
4.1.3根据不符合的程度分为一般不符合、严重不符合。
一般不符合:指属于个别的、偶然的、孤立的失效现象,一般不会引发严重生物安全事件。
严重不符合:指违反法律、法规、技术标准规定,管理体系存在系统缺陷,会引发严重生物安全事件。
4.2不符合项的来源:通过日常监督(生物安全监督员填写监督记录)、人员反馈、偶然事件、仪器保养、安全检查、内部审核、外部审核、管理评审(填写不符合实物台账或不符合服务台账)等发现。
不符合控制程序(含表格)

不符合控制程序(ISO9001:2015)1.0目的为确保不符合要求的产品、服务或职业健康安全和环境管理体系运行中的不符合得到识别和控制,防止不合格产品的非预期使用或交付,防止职业健康安全和环境污染事故/事件的发生,特制定本程序。
2.0适用范围适用于公司范围内所有生产活动和服务过程中产生的不符合控制。
3.0职责3.1品控部:负责不合格品控制工作,主持严重不合格品评审;负责进货检验、过程检验、最终检验中不合格品的判定、记录、标识、隔离。
3.2行政部:负责监督职业健康安全和环境不符合的处置。
3.3采购部:负责采购和使用中出现的不合格品处置,参与不合格品评审。
3.4有关部门:负责本部门业务范围内不符合的控制。
4.0工作流程4.1不合格品的分类1、轻微不合格:对某些超出标准规定和允许偏差或某些检验项目达不到标准要求,但对产品的结构,使用功能无影响的不合格品;2、一般不合格:对产品的使用功能、结构安全有轻微影响的不合格品;3、严重不合格:对产品结构、使用功能有严重影响的不合格品。
4.2不合格品的标识、隔离检验人员、抽查人员检验出不合格品时,应立即会同有关人员划出区域或单独堆放,做出不合格标识进行隔离。
4.3不合格的评审4.3.1根据职责范围、权限,按照检验规程检验出不合格品时,品控部检验员立即填写《不符合评审及处置单》反映不合格情况,由品控部组织技术或相关部门人员进行评审并做出处置决定。
4.3.2职业健康安全和环境管理体系运行中的发现的不符合(或隐患),由行政部、安全员以口头或“问题整改通知单”的形式通知责任单位进行处理,构成事故的按《事故调查处理控制程序》的有关规定进行处理和上报。
4.4不合格品处置方法4.4.1返工和返修经评审决定返修和返工的产品,应按照检验规程重新检验,达到相应要求的才能放行。
4.4.2让步特别放行经评审决定让步者,必须通过相应的出厂检验和试验。
凡未达到出厂要求或顾客可能损失某些特性(如可信性)时,应经授权人员批准,并向顾客做出说明,顾客同意让步接收并履行相关手续,才能交付。
不符合纠正措施控制程序

文件制修订记录1.0目的采取有效的纠正和改进措施,以防止类似不合格现象再发生,实现体系的持续改进。
2.0适用范围适用于质量/环境/安全体系纠正和改进措施的制定、实施与验证。
3.定义3.1纠正措施:为消除已发现的不合格或其他不良情况的原因所采取的措施。
3.2标准化:将要求以书面的形式规定。
4.0职责4.1品质部:负责日常质量监督,行政部负责环境/安全监督,在出现问题时发出《品质/环境/安全改善对策书》《品质/环境安全不合格处理报告》,并跟踪验证;4.2当质量/环境/安全内部体系审核出现不合格时,由审核员发出《不合格项报告》并实行跟踪验证;4.3当质量/环境/安全管理评审或其他情况出现不符合时,由管理者代表或指定品质部发出《纠正措施报告》,并进行跟踪验证;4.4各部门接到《纠正措施报告》应及时制定并实施相应的纠正措施和改进措施;;4.5管理者代表在纠正措施的实施过程中起监督、协调作用。
5.0工作程序5.1.采取纠正措施的时机5.1.1.产品于进料接收、制程检验及最终检验时,发现质量、环保不符合要求或不合格时;5.1.2.经客诉反应或投诉之质量不合格现象;5.1.3.质量/环境/安全内部审核出现不符合时;5.1.4.质量/环境/安全相关方投诉时;5.1.5.环境污染物排放监测结果超出标准或超出公司规定值时;5.1.6.质量/环境/安全管理评审出现不符合时;5.1.7.造成环境污染和环境事故;5.1.8.其他不符合质量/环境/安全方针、目标(指标)或体系文件要求的情况。
5.2.不符合事实填写5.2.1.当出现5.1.1的情况时,由品质部填写《纠正措施报告》中的异常描述,传递给相关部门,要求相关部门依紧急程度在8-48小时内进行原因分析,确定纠正措施后回应,并将结果报告管理者代表。
5.2.2.当出现5.1.2的情况时,由品质工程师填写《纠正措施报告》中抱怨内容描述栏,定出责任部门,再由责任部门填写《纠正措施报告》并实施纠正,品质部负责跟踪验证并将结果反馈到投诉接受部门。
不符合及纠正措施控制程序

不符合及纠正措施控制程序简介本文档旨在建立不符合及纠正措施控制程序,以确保组织内的非符合性和问题得到追踪、审核、解决和防止再次发生。
不符合及纠正措施控制程序适用于所有员工、供应商和承包商,以确保质量标准得到满足,并提高我们的产品和服务。
本程序同时适用于组织的各个级别,包括部门和子公司。
定义不符合不符合是指组织内发生的任何违反标准、规定、法规或公司政策的事件。
不符合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几种情况:•设备、产品或服务与规格、标准或承诺不符。
•员工未能遵守组织政策、程序和要求。
•操作未能按照工艺和程序执行。
•外部供应商或承包商未能遵守组织要求。
•安全、环境或法律问题。
纠正措施纠正措施是指为了解决不符合而采取的一系列行动,以确保问题不再发生。
纠正措施应该遵循以下原则:•解决不符合根本原因而不是仅仅解决表面问题。
•遵循系统方法而不是单独处理。
•根据不同的情况采取不同的纠正措施。
流程不符合及纠正措施控制程序主要包括以下步骤:1.不符合的发现、记录和报告在不符合发现后,负责人应及时记录并报告,包括以下信息:•不符合的性质、时限和影响。
•不符合的根本原因。
•不符合的纠正措施。
2.不符合的审核与分析在报告不符合后,首先应该进行审核和分析,以确认不符合的准确性和严重程度。
审核人员应该具有充足的知识和经验,可以从不同的角度分析不符合的根本原因,并提出相应的改进措施。
3.确定纠正措施在确认根本原因后,应采取相应的纠正措施,以确保类似问题不再发生。
纠正措施可以包括以下内容:•修复或更换设备、产品或服务。
•更改流程或工艺,并进行验证。
•培训员工,以确保他们能够正确操作。
•与供应商或承包商沟通,以改进合作方式。
•准备并实施必要的文件或文件更新。
•等等。
4.实施纠正措施纠正措施应在准备好相应手续后尽快实施。
在实施前,应评估和批准实施计划。
如果纠正措施涉及到多个部门或子公司,则需要协调和沟通,以确保纠正措施的有效性和协调。
5.检查纠正措施和控制措施的有效性在实施纠正措施后,应评估和检查措施的有效性,并进行纠正措施和控制措施的追踪。
不符合控制管理程序

不符合控制管理程序介绍控制管理程序是组织中确保有效运作的关键。
它们规定了员工应如何行事,以便满足质量标准、法规要求和业务目标。
一套合理且严格执行的控制管理程序可以确保工作流程的一贯性、生产力的提高和错误的最小化。
然而,存在不符合控制管理程序的情况,可能引发一系列问题,并影响组织的运营和声誉。
影响不符合控制管理程序可能对组织产生负面影响。
以下是一些可能的影响:1.质量问题:不符合控制管理程序可能导致产品或服务的质量下降。
缺乏严格的控制措施和程序,可能导致产品或服务中存在缺陷、错误或不一致性。
2.安全隐患:不符合控制管理程序可能导致安全隐患的存在。
例如,忽视安全方面的程序和要求可能导致员工和客户面临安全风险。
3.法规问题:不符合控制管理程序可能导致组织违反法规和法律要求。
这可能引发法律诉讼、罚款或声誉损害等问题。
4.操作低效:不符合控制管理程序可能导致工作流程的低效和低生产力。
没有明确的程序和指导,可能导致工作重复、资源浪费和时间延误。
5.信任破裂:不符合控制管理程序可能破坏员工和客户对组织的信任。
不一致的工作流程和问题的频繁出现可能降低组织的可靠性和可信度。
原因分析不符合控制管理程序的原因可能多种多样。
以下是一些可能的原因:1.缺乏培训和教育:员工可能因为不了解控制管理程序的重要性和执行方法而不符合要求。
缺乏培训和教育,可能导致员工不知道应该如何正确执行程序。
2.压力和时间限制:组织可能设定过于紧张的时间表和目标,导致员工忽视控制管理程序。
在工作压力下,员工可能会寻求快速解决问题的方式,而不是遵循控制管理程序。
3.文化和价值观:组织的文化和价值观可能不利于执行控制管理程序。
如果组织不重视质量和法规遵从,则员工可能认为控制管理程序不是必要的。
4.缺乏监督和反馈:如果组织没有建立有效的监督机制和反馈渠道,员工可能不会被追究和纠正不符合程序的行为。
缺乏监督和反馈可能导致员工对控制管理程序的执行漠不关心。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不符合控制程序1 目的防止不符合的非预期使用或交付,避免施工过程中不合格工序转入下道工序,确保工程质量、安全和环保符合规定要求。
2 适用范围适用于与工程质量、安全和环保有关的不符合的控制。
3 职责3.1工程技术部负责本程序的编制、修改及监督、检查;负责不符合的评审、处置管理办法的制定。
3.2 分公司/子公司安质管理部门负责组织实施本程序。
3.3项目经理部具体实施不符合的控制。
3.4对管理体系的不符合的控制,按《内部管理体系审核程序》和《纠正和预防措施控制程序》由贯标主管部门组织实施。
4 工作程序4.1不符合分类:施工过程中产生不符合具体按质量、安全和环保三方面界定。
4.1.1质量方面的不符合:不合格检验批、不合格分项、不合格子分部和不合格分部工程和工程所用的原材料、半成品、工程配套设备的不合格、采购进货或顾客提供的不合格品,贮存、搬运产生的不合格品等。
另按其严重程度分为:a) 质量事故:指涉及工程主体结构安全、造成永久性缺陷、严重影响使用功能或造成的经济损失在2万元以上的。
b) 一般质量问题:指对工程质量不造成重大影响,经返工能达到合格或经返修能满足使用要求,返工返修经济损失在2万元以下的。
4.1.2安全方面按其严重程度分为:a) 轻伤事故——指一次事故中只发生轻伤的事故。
b)重伤事故——指一次事故中发生重伤(包括伴有轻伤)、无死亡的事故。
c)死亡事故——指一次事故中死亡职工1—2人的事故。
d)多人伤亡事故——指一次事故重伤3人或伤5人以上的事故。
e)重大死亡事故——指一次事故中死亡3人以上(含3人)的事故。
f)急性中毒事故——企业由于生产过程中存在有毒物质,在短期内大量侵入人体,使职工立即中断工作并须进行急救的中毒事故。
4.1.3 环保方面的分类:不符合/不合格——未满足要求。
符合 /合格——满足要求。
4.2 不符合的标识4.2.1 项目经理部施工技术部门和安质部门根据《产品的检验和试验程序》对施工过程中的检验批、分项、子分部和分部工程、安全进行检验,经检验不符合的检验批、分项、子分部和分部工程,按《产品的标识和可追朔性程序》进行标识。
4.2.2 项目经理部物资部门应根据《产品的检验和试验程序》对工程所用的原材料、半成品、工程配套设备进行检验,对检验不符合的按《产品的标识和可追朔性程序》进行标识。
4.2.3 项目经理部负责环保的主管部门对环保出现的不符合,按《产品的标识和可追朔性程序》进行标识。
4.3 不符合的记录4.3.1 施工中发生的不符合由安质部门负责记录,填写《不符合评审记录》。
4.3.2 工程所用的原材料、半成品、工程配套设备等不符合由物资部门负责记录,填写《不符合评审记录》。
4.3.3 构成工程质量事故的由项目安质部门填写《建设工程质量事故报告书》,按事故处理权限逐级对事故处理的全过程做好详细记录,存档备查。
4.3.4对构成安全事故,按集团公司管理文件汇编《安全技术管理分册》规定的事故处理权限逐级记录、上报。
4.3.5 对于构成质量、安全及环保方面的不符合应填写《工程不符合通知单》。
4.4 不符合的隔离进入现场的不符合物资、半成品、工程配套设备,应隔离存放,并按要求进行标识。
4.5 不符合的评审4.5.1 施工过程中发生的不符合的评审a) 构成质量事故,按公司《工程质量事故处理管理办法》(铁建程[97]139号)规定的质量事故分级处理权限进行评审。
b) 一般质量问题由项目技术负责人组织施工、技术、安质、物资和试验部门进行评审。
c) 对影响结构安全,不满足设计要求的不符合,项目经理部应通知设计、监理、业主共同评审。
必要时聘请有关专家参加评审。
4.5.2 原材料、半成品、工程配套设备的不符合由项目施工、技术、安质、物资和试验部门进行评审。
4.5.3 构成安全事故,按事故分级权限进行评审。
4.5.3.1 轻伤事故、事件——项目部领导小组,按照“四不放过”的原则负责事故的调查、分析,确定处置办法。
4.5.3.2 重伤事故——分公司/子公司、项目部组成事故调查组,按照“四不放过”的原则负责事故的调查、分析,找出原因,制定措施并评价措施的合理性或可行性。
4.5.3.3 死亡事故——公司工程技术部、分公司/子公司、项目部组成联合事故调查组,按照“四不放过”的原则负责事故的调查、分析,提出处理意见上报。
4.5.3.4 多人伤亡事故——公司、分公司/子公司、项目部组成事故调查组,按照“四不放过”的原则负责事故的调查、分析、提出处理意见和评审其可行性。
4.5.3.5 重大死亡事故——总经理或委托主管副总经理主持,上级单位和当地有关部门派员参加,组成联合事故调查组,按照“四不放过”的原则进行事故的调查、分析、提出处理意见和评审其可行性。
4.5.3.6 急性中毒事故——根据中毒严重程度,按照伤亡事故等级组织调查、分析、确定处理办法。
4.6 不符合的处置4.6.1 施工过程中不符合的控制a) 返工重做或更换器具、设备的检验批:应重新检验和试验,并报监理单位重新进行验收,项目安质部门做好质量验收记录。
b) 经返修或不经返修作为让步接收处置:由专业技术负责人填写《返工、返修、让步接收记录》,项目技术负责人审核后,由施工技术部门向业主、监理单位、设计院提出让步接收申请,经共同签认后,项目经理部组织实施。
返修后的产品须重新检验和试验,项目安质部门作好质量评定记录。
c) 降级使用处置:由项目施工技术部门填写《产品降级使用审批表》,项目技术负责人审核,由项目施工技术部门向业主、监理单位、设计院提出降级使用申请,经共同签认后,项目经理部组织实施。
d)报废处置:由项目施工技术部门填写《产品报废审批表》由项目总工程师审核后,报分公司/子公司施工技术部门审批、备案。
需向业主、监理单位、设计院申请的,由项目施工技术部门向业主、监理单位、设计院提出申请,经共同签认后,项目经理部组织实施。
4.6.2 采购和顾客提供的原材料、半成品、设备出现不符合由物资部门及时通知供方或顾客进行退货或更换。
4.6.3 发生质量事故,由项目经理部技术组负责整理《建设工程质量事故报告书》,报分公司/子公司、公司工程技术部备案,并编入竣工文件,具体执行公司《工程质量事故处理管理办法》(铁建程[1997]139号文)。
4.6.4 交付后发现不合格工程项目时,由分公司/子公司经营部门组织按《顾客信息收集与处理程序》中规定,采取与不符合的影响或潜在影响程度相适应的措施,妥善处理,争取顾客满意。
4.6.5构成安全事故的,按不同程度分级处理、结案。
轻伤事故——项目部评审后,填写《铁路职工伤亡事故报表》,月末汇总报分公司/子公司;分公司/子公司下月5日前报公司;公司10日前报中国铁路工程总公司备案。
重伤事故——项目部立即电话上报处分公司/子公司;分公司/子公司在24小时报公司工程技术部,填写《企业职工伤亡事故调查报告书》、《职工死亡、重伤事故报表》、《铁路职工伤亡事故报表》报公司工程技术部,报地方主管部门和中国铁路工程总公司批复。
死亡事故——分公司/子公司在事发12小时内报公司工程技术部,并填写《建设系统企业职工伤亡事故快报表》;公司24小时内报中国铁路工程总公司并填写《建设系统企业职工伤亡事故快报表》。
多人伤亡事故——公司提出处理意见并填写《建设系统企业职工伤亡事故快报表》,报地方主管部门和中国铁路工程总公司批复。
重大死亡事故——当地主管部门、公司提出处理意见立即上报中国铁路工程总公司并填写《建设系统企业职工伤亡事故快报表》。
急性中毒事故——项目部及时抢救,同时上报分公司/子公司安全生产管理部门、卫生防疫部门和公司工程技术部、公司卫生防疫站,并按集团公司安全生产奖惩办法有关规定进行处理。
5 相关文件《建筑工程施工质量验收统一标准》 GB 50300-2001 《工程质量事故处理管理办法》铁建程[1997]139号《中铁xx集团科技档案管理办法》6 质量记录工程不符合通知单ZTJG-CX-2004-18-01不符合评审记录ZTJG-CX-2004-18-02返工、返修、让步接收记录ZTJG-CX-2004-18-03产品降级使用审批表ZTJG-CX-2004-18-04产品报废审批表ZTJG-CX-2004-18-05建设工程质量事故报告书ZTJG-CX-2004-18-06铁路职工伤亡事故报表ZTJG-CX-2004-18-07建设系统企业职工伤亡事故快报表ZTJG-CX-2004-18-08企业职工伤亡事故调查报告书ZTJG-CX-2004-18-09职工死亡、重伤事故报表ZTJG-CX-2004-18-10工程不符合通知单不符合评审记录工程名称: ZTJG-CX-2004-18-02返工、返修、让步接收记录ZTJG-CX-2004-18 -03产品降级使用审批表ZTJG-CX-2004-18-04产品报废审批表ZTJG-CX-2004-18-05建设工程质量事故报告书ZTJG-CX-2004-18-06建筑系统企业职工伤亡事故快报表企业职工伤亡事故调查报告书ZTJG-CX-2004-18-091.企业详细名称:地址:2.经济类型:国民经济行业:隶属关系:直接主管部门:3.事故发生时间:年月日时分4.事故地点:5.事故类型:6.事故原因:其中直接原因:7.事故严重级别:8.伤亡人员情况:9.本次事故损失工作日总数:10:本次事故经济损失(元):其中直接经济损失(元):11.事故详细经过:12.事故原因分析:13.预防事故重复发生的措施:14.事故责任分析和对责任者处理意见:15.附件(事故现场照片、伤亡者照片、技术鉴定等资料)16.参加调查人员:负责人:制表人:填表日期:年月日说明:本表由企业填写,每项必须填写清楚。
由企业按照有关规定报送给有关部门。
本表不专门印刷,可根据需要按照上述内容另行填制和打印职工死亡、重伤事故报表(密) Z T J G -C X -2004-18-10表:铁基安报3表批准机关:铁道部统计局审定,部长批准填报单位: 年 月份 批准文号:(81)铁计字2213号单位负责人: 部门负责人: 填表人: 填表日期: 年 月 日。